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生态经济

农村生态经济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2 09:38:03

农村生态经济

农村生态经济第1篇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的四川省西充县,由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时间不长,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还很不到位,但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如何保障西充生态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西充;农村经济

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环境统筹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原理,并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技术,因地制宜的将渔、林、农等第一产业有效的组合、配置,借助于生态工程技术,不仅促进农业的有序、稳步的发展,也促进了环境的保护。西充县域面积1108平方公里,现辖47个乡镇,总人口68万人,农业人口59.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无任何工业污染项目。西充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西充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支撑。发展生态农业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有效的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协同发展。

一、西充县农村经济及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一)西充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农业经济也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之中。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西充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西充县农产品质量不高。西充县农业经济近些年发展效果十分明显,但在农产品的供给方面依然存在季节性、地区性以及结构性的过剩,且农产品的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技术、设施落后,农产品的深加工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由于农产品的质量不高,且长期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的水平,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严重制约着西充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农业生产以小农经济为主,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农业分散经营效益较差,不能产生规模效应。但长期以来西充受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影响,农民为了自身生活所需,不得不以小农经营的方式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劳作,使得农业生产远远没有实现规模化发展。第三,农业投入不足的同时,也存在结构调整滞后的现象。一方面,农民受制于资金及效益的限制,导致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对农业的投资较为缺乏。另一方面,西充县农业生产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也较为明显,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还未成熟。农产品生产以自销为主,还远远没有形成外销的局面,这也导致了农产品市场外向型拓展面临重重困难。

(二)西充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西充县也认识到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总体而言,西充县生态农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生态农业在西充县虽然属于新生事物,但已经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根据资料记载,西充县生态农业开展在2005年以后,但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生态农业在西充县就显示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一批批的生态农业企业不断涌现,一批批生态农业示范区已完成规划设计,如龙兴、丰慧、百科、双龙农牧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其次,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西充是省级贫困县,财政资金十分有限,因而在生态农业的投入上仍显不足,投资效益依然不高;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健全,产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生态农业在西充县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态农业结构脆弱等问题。

二、西充县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思考

发展生态农业应充分发挥丘区自然生态和农业资源优势,实施“出位发展”策略,消除丘区区位劣势和产业水平低的瓶颈制约,统筹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与促进农民增收难题,努力探索西充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为丘区农业县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解放思想,准确定位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条件。资源和技术的匮乏,基础和区位的劣势,使丘区农业县在与发达地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丘区农业县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大胆解放思想,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放眼国际国内需求,寻求符合自身实际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要围绕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总体目标,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编制完成示范区总体规划。突出优势,协调三产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出路。传统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不足以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丘区农业县必须突出区域特色,培育主导产业,并围绕产业链做项目,形成“以工带农、以农促工、三产互动、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巧借外力,招商引资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丘区农业县经济基础差、发展后劲不足,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要在低水平上取得快速发展极为不易。必须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以开放的意识、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积极引进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借助外力求得快速发展。总而言之,对于西充县而言,生态农业虽然处于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但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生态农业强有力的生命力也初步显现,未来如何实现西充县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是重要的战略之一,为此生态农业必须在发展中找不足,并不断的优化与改进,最终实现生态农业稳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助推西充县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

三、发展生态农业,助推西充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首先,提高认识,重视生态农业发展。目前,四川正处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期,这也给西充县生态农业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为此西充县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要基于战略的高度,将生态农业的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将生态农业的发展列入到重要的议事议程上。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生态农业,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助推生态农业在西充的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西充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生态农业发展速度。虽然生态农业在西充县发展历史不长,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并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生态农业科研成果,但受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在西充的发展范围有待拓展、发展深度有待提高。表现在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为此本文建议在西充县的不同地域,要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展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以及不同形态的生态农业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为生态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提供理论、实践的双向支撑。第三,坚持创新,强化技术服务。要将生态农业的发展统一在国家相关的战略、政策之下,提升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创新体制机制,将农业科技人员赶到生态农业发展的主战场上,进行生态农业的技术攻关;利用各种渠道筹措资金,由政府牵头组建县级生态农业开发基金,在人财物方面给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将生产要素、技术以及产品销售相互结合,确保生态农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作者:文莉君 单位:西充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原宝东.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02):43-44.

农村生态经济第2篇

1发展生态农业对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性

从振兴乡村经济的角度来看,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拓宽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传统农业主要以种植基础农作物及养殖禽畜为主,由于结构发展不合理,经济效益得不到保证,一旦受到自然天气变化及突发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收入就会大幅度降低。生态农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同时引入农业信息技术,帮助农民获取到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丰富家禽养殖种类,拓宽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1]。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资源配置。在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难以合理安排人力及资金,影响农民收益。而生态农业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整合资金、技术等要素,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控制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在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下,农作物和其他农副产品只能通过线下销售的形式对外流通,收益率较低,市场占有份额也较小。同时由于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生态农业更容易获得消费者关注,同时在现代物流技术的支持下,销售范围更广泛,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完善农村经济服务体系。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机制、金融服务体系、网络化服务平台等。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会倒逼这些服务体系进行升级与完善,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与发展[2]。

2乡村经济振兴背景下生态农业发展路径

2.1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当地政府应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深入分析当地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并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提高行动自觉性,加强环境治理,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在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增加生态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农业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应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完善网络管理平台制度,引入管理设备,并通过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其次,提高对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农业废弃物也具备一定的开发价值,加强对废弃物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增加生态农业资源投入,更能够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例如针对农药化肥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应加强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布局,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再如建立果(菜)沼畜循环系统,推动农村沼气转型升级,让农业废弃物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例如针对已经遭受到环境破坏的农业用地,应积极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生态移民等措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到位的区域给予相应补偿,激励农民主动保护生态环境,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最后,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围绕生态农业发展目标,细化工作细节,例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打造美丽乡村,夯实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基础[3]。

2.2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生态农业的经营与发展需要与市场相衔接。因此,当地政府应为企业与农户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生态龙头企业,推进生态农业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第一,促进企业与农户之间沟通合作。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工业和服务业的大力支持,而农民长期脱离市场,很难主动融入市场,应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强政策引领,为企业与农户创造政策环境。例如农产品加工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共同探索产业化发展模式。这样不仅能够让农业生产符合市场需要,更能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带动生态农产品“走出去”。第二,立足生态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当地政府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特色资源,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将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好,探索中药材、特色水果、特种水产、农业休闲等特色产业,并利用工业反哺及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开发农业发展潜力。整合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模式,在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过程中提振乡村经济[4]。第三,培育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在培育龙头企业的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具有一定潜力的生态农业企业使用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实力,采取政策保证企业和农户形成稳定的利益关系及购销关系,在双方共赢的过程中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业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特色化农产品品牌。

2.3整合发展要素,推动生态农业创新发展

创新是驱动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生态农业在发展中应加大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投入,提升自身的创新发展能力。加大生态农业人才引进力度。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新型农民的支持,而具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技术能力且熟悉市场的专业人才能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当地政府应依托国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培养并集聚人才,打造优秀创新生态农业人才团队,并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专业的人才力量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同时注重对农民的培养,选拔具有一定潜力的新型农民,促使其从传统农民向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转型。利用人才的力量促进生态农业新技术推广。加大对农户的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例如组织免费培训班、开办农民学校、与农业技术学院签订培训计划等,让农民获得再教育的机会,提升农户农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提升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能力[5]。

参考文献

[1]杨竟艺.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2):223-224.

[2]肖海燕.乡村振兴视域下秦皇岛抚宁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0(7):30-31.

[3]黄志华.发展生态农业对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性[J].南方农机,2020,51(10):66.

[4]朱进勇.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4):54-55.

农村生态经济第3篇

一、当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的农业状况中,现代化水平相对于城镇化、工业化滞后等问题还非常明显,农村发展的速度依然滞后,城乡不协调成为屏障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农业基础发展还有待于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底子差、物质装备水平参差不齐,农业公共服务和社会化保障滞后于城镇、农民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且组织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在当今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引导调整农产品结构合理、供需动态平衡、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压力越来越大。

2.农村生产基础设施流失严重。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耕地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和非农化、非粮化现象;随着农民大量离家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已进入季节性短缺与相对过剩并存阶段,出现农忙时人手不够、科技人才的稀缺、新农村建设缺少实际的专家等等问题;农村金融类服务及设备供给不足,农村资金外流多、收入少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建立城乡平等交换体系和合理调配机制的需求问题已迫在眉睫。

3.保持农民持续较快增收难度加大。由于农村规模化生产上不去,农业生产成本无法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所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任务相当艰巨。

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经过对两会精神的深入学习,国家政策将从如下方面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2]:

1.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粮种结构,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提高单产水平来得以实现。

2.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机化进程,提倡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扶持乡镇企业发展能力,不断壮大农业农村服务业,培育农业农村新兴产业。

4.努力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主要有: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基础前提下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帮助培训并引导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增加家庭工资性收入。

5.加强农业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教育等公益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6.完善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由政府主导,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农村生态经济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6.38.193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实施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而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型转变为现代集约型,生态农业应运而生,而且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农村”的要求下,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生态农业逐渐地成为社会研究探讨的热点话题。另外,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避免资源浪费,全面地提高该产品生产效率及质量,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和输送,为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问题

1.1 农业生产技术与成果之间转化受到限制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投入,不注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其经济发展状况令人堪忧,而农业发展转型现阶段,则需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水平越来越高,需要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全面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受到限制,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步伐与其相对应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不相符,而且在相关科研上的投入力度比较小,呈现出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流失现象,最终使得农业发展动力不足,难以高效地推行落实生态农业,且现有的生态农业模式,其效果不佳是不争的事实。

1.2 政策支持落实不到位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依赖政策的支持,目前,国家政府虽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但是缺乏完善的生态农业扶持制度,且政策的执行上,往往流于形式。另外,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约束,从微观经济发展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我国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传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身存在的缺陷,便充分地暴露出来。而且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生产效率比较低下,且资源配置往往不合理,因此,对农业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从宏观经济视角分析,则城乡二元经济不协调机制依旧存在,在“三农”得到重视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社会歧视,存在各种各样不公正现象,这也会对农业经济增长造成阻碍。

1.3 缺乏专业人才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需要专业人才的推广落实,但是,目前在这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农业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均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然而人才匮乏是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才流失率上升,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涌向城市,农业人口大幅度流动,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无疑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困扰。

2 生态农业视域下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2.1 全面地推行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质量

全面推行生态农业,首先要加强生态农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宣教,让更多人民群众掌握生态农业的基本规律、发展规则等,让人民群众知道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科学合理地构建生态农业发展结构,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促进资源与能力的合理流动,并且以环境的承载力为界限,构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依存关系,这样做的目的为保证生态农业的稳定性与开放性的并存,以便科学合理的分配和组织农业经济活动,并且搞活农业经济发展形态,全面提升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2 大力地发展环保产业,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地体现出“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的要求,与外部的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友好的互动关系,各种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农业经济活动中,需要大力的发展环保产业且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开发、营销环保产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地探索旅游市场,使得农业经济发展渠道更加宽广。与此同时,在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建设过程中,需要强化相关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从道义和经济上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双重动力。

2.3 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注重相关人才培养,提升其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

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将其放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之中,而目前我国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因此,需要不断地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且加强人才培养。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尽快地出台颁布相关优惠政策,如农业投资、贷款惠农政策等,且鼓励支持生态农产品外销和出口,拓展海外市场,从而保证生态农产品拥有强大的市场,与此同时,需要拓展规模、经营试点等。全面拓宽集约型农业经济的发展范围,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全面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促使农民更加全面地掌握生态农业技术,另外,可以专门开设生态农业技术培训班,培养专业人才。

2.4 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质量的保证,经实践经验证实优质的环境质量,能够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起到保障农产品质量的作用,而且满足消费人群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因此,在积极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使得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而且,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是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是,环境质量的保证,才能全面地促进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因此,农业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对于那些已经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及时的治理、改善、补救,而对于那些尚未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要做好保护防范措施,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处在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之中,才能保障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5 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与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

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国家政府的支持和强制力,也就是通过政策壁垒的打破,实现生态农业技术与生产成果之间的协调、同步发展。而且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被打破,能够有效地激活生态农产品市场,督导传统的生产和营销模式的转变,并且指导广大的农民群众转变思维方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为了更加彻底地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实现自由贸易,而且在现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与国际物流保持密切的联系,实现生态农产品信息流、物流等的融合,由传统的计划销售转化为自由贸易,拓展了生态农产品的营销范围,且广大的生态农产品供应商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时地掌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信息,及时地调整营销方案及价格优势,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并且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指导,避免生产失误,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提升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国际地位。

总而言之,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推行生态农业,提升生态农业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质量,并积极拓展生态农业产品的营销渠道和范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理体系,打破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成果之间的转化限制,大力地发展环保产业且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且加强人才培养,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等。

农村生态经济第5篇

摘 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生态保护以及生态环保工作力量薄弱,使我国农村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要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现如今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高度重视,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村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我们首要解决问题应该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人们对生态环境认识的问题以及国家所制定的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人口素质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人要改造自然,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排放废物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的无节制的开发活动,以各种灾害施加报复,重大的洪涝灾害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因此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认识的不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二)人们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问题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除了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农村居民生活垃圾量增大等因素,人们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问题也是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中明显暴露出经济发展都有一个极限的问题,经济发展不能超越环境的现实能力,人口的增长不能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这些相对极限,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最佳效果,否则将受到惩罚。

(三)国家制定环境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国家监管制度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环境监管措施,监管体系不健全,导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首先,个别部门行政许可把关不严,部门间联合执法相互配合不到位,不遵守环保前置审批条件,擅自对资源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项目审批,同时又没有履行对其他部门的通告义务,一旦发生环境权益纠纷,相互推诿,刻意减轻承担的责任,社会影响与群众反映强烈。其次,监管制度的规定明显滞后,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在向前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物价水平也随之上涨,国家给的粮食补助与实际情况不平衡,许多村民宁愿要粮食补贴,也不愿意拿现金直补。

二、改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认真抓好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工作,控制人口数量,减少人均占地面积,加强农业技能的培训,使农业从单一粗放的种植业、牧业中走出来,同时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樵采对林草植被的破坏。除此之外还要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增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农民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农村环境问题和农民环境意识积弊很深,所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因此,要强化对农民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自身的素质,把环境意识与健康生命意识、与经济科技意识、与社会发展意识紧密联系起来,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环保意识,将对环境的认识理论贯彻到经济发展中去,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沼气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沼气技术体系的完善,沼气在农业生产乃至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沼气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相互转化。沼气是人畜粪便、植物遗体内生物质能转换回收而得到的廉价的可燃性气体,这种生物质能资源在自然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建设中,通过沼气技术来消除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实现生物质能的多层次循环利用,是一条既无污染、又可再生利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农村沼气建设,农作物秸秆可经堆沤预处理后入沼气池,人畜粪便在“一池三改”模式下直接冲洗入沼气池,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为农户提供优质燃料和上等肥料。不仅如此,沼气还直接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村民过去做饭都要砍柴,每户一年至少要烧5000斤柴,建设沼气池以后,农户做饭不用柴了,相当于每年少砍8亩的森林,减少了对森林的破坏,对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三)激发公众的监督潜力,强化国家监督管理制度

农村生态经济第6篇

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分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柯城区作为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财力较弱、农民收入不高,农村地域广、基础设施滞后。因此,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一是在整治内容上,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我们从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出发,从花钱少、见效快、群众受益面广的内容人手,把村庄环境整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沼气、农民饮用水等“四项工程”作为主要抓手,以“两改四化”(改水、改厕,道路硬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路灯亮化)作为主要内容,开展村庄整治。目前,改善和解决了7.7万人的饮用水问题,新建公厕246座,硬化村道39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200多盏,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在整治时序上,坚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整治中坚持突出重点,分期分批整治。做到串点成线,整线连片,规模推进。经过规划论证,将“三线一片”纳入整治范围,“三线”就是石梁至七里、花园至石室、万田至九华呈“Y”型三条生态产业景观带,及沿线的63个村庄:“一片”就是将城郊(中)的48个村实行统一规划,整线连片整治,并把有关项目、资金等向这些村倾斜,形成“从点到线、以线为主、点线面结合”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机制。

三是在整治标准上,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我们以“干净、整洁、有序、富有特色”为基本标准,依据各村经济状况和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人口分布、区位交通等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对人口较少、地处边远、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列为一般整治村,重点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和环境卫生整治:对列入“三线一片”规划的村以及人口集中的中心村、集镇及其周边村,作为重点整治村,全面实施以“两改四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对自然生态条件较好、人文内涵较丰富的村,列为环境优美村,坚持在“保护中整治、整治中开发、开发中美化”,扬长避短,凸现其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几年来,全区已创建省、市级小康示范村21个,完成重点整治村115个,建成各类特色示范村40余个、环境优美村10个。

四是在整治投入上,坚持整合资源,讲求绩效。我们在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大政府投入引导的同时。注重整合项目政策资源、整合城市创建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倾斜。在项目性质、用途、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四不变”的前提下,将乡村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农村沼气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等,向重点乡镇、村倾斜;以衢州市开展“五城联创”为契机,积极开展城中(郊)村改造和“家园改造”行动,加快城中(郊)村整治步伐;发动干部群众开展“六清理、五整治”和“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等活动,组织81个部门单位和131家市区企业与100个行政村结对共建,2006年为联系结对村捐资870多万元。

二、着眼长效,强化管理,建立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巩固整治成果的重要手段。我们按照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了“三个一”的长效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一是构建一张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网。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是治理村庄环境的治本之策。在全区范围内基本建立了“户集、村收、乡(镇)运、区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网,并针对我区农村地域广、居住分散的特点,确定了城郊型、平原型、山区型3种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实行分类管理。城郊型就是在户集村收的基础上,由村里负责直接将垃圾运送到城市垃圾中转站:平原型就是在户集村收的基础上,由乡(镇)建立垃圾中转站,再由区负责运送到垃圾填埋场填埋:山区型就是在户集村收的基础上,实行就地分拣、分类处理,对可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对有机垃圾进行生化处理,对不可利用的垃圾实行焚烧、就地填埋等处理。目前,全区已有90%以上的村,实行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8座、垃圾房265个,购置垃圾运输车3辆、垃圾清运车511辆、垃圾箱4800多个,向农民发放垃圾筒1.3万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网。

二是组建一支专业管理队伍。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建设一支专业管理队伍是关键。在长效保洁上,我们借鉴城市社区卫生管理经验,按照定工作范围、定工作标准、定保洁人员、定工作报酬的“四定”要求,以乡镇为单位,对村级保洁员实行统一招聘、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招标的“四统一”管理模式,一般村确定1―2名,规模较大的村确定3―4名,做到职责清楚、标准明确、考核到位,目前全区共配有村级保洁员422名。此外,我们还按专业化的要求,结合村庄整治,建立了农村“赤膊墙”整治专业队、村庄绿化专业队、农村沼气建设维修专业队等队伍。

三是制定一套管理保障制度。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制度是保障。我们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为乡镇、部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督查通报制度,以制度促落实。在资金筹措上。确立了“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支持”的投入机制,几年来,区财政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同时,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出台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党员干部卫生责任区制度、村民环境卫生公约等“三项制度”。为了便于公正考评,还制定出台村庄公共场所、农户庭院、村内水体、村庄周边桔园等四项卫生标准,以规范化的制度来保障巩固整治成果。

三、扬长避短,彰显优势,激发农民开展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的内生动力

农民既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参与者,又是人居生态环境的受益者,能否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村卫生长效保洁管理,关键取决于农民主体内生动力的激发与否。为充分激发农民主体积极性,在环境整治中,我们根据生态优势、产业优势明显的实际,着力做好“云海、橘海、竹海”的文章,抓好“三个结合”,努力实现环境综合整治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素质的良性互动。

一是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在环境整治中,按照石梁至七里、花园至石室两条线的生态景观带建设要求,依法关停石

梁至七里沿线小型土法造纸企业3家、竹料腌塘1243处,沿线的七里香溪生态环境得到恢复:结合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推广“猪沼果”、“猪沼渔”等立体生态模式,促进农村垃圾及畜禽粪便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目前全区已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49个、户用沼气池1500余个,总容积2.4万立方米:结合生态公益林建设:实施“百村万亩风景林”等工程,并加大了沿线绿化造林和生态保护力度:对自然环境优美、传统特色建筑保存完好、农家乡土文化浓厚的张西、杨坞等典型的山区村,在“穿衣戴帽”工程中,选择与环境相协调的“白墙黛瓦”建筑风格。使整个村落与自然生态相得益彰,生态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是与促进农民增收得实惠相结合。在环境整治中,始终坚持以整治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整治成果的方针,促进农民增收。结合乡村康庄工程,大力开展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改善了乡村道路交通条件;结合柑橘品质提升工程实施,改造传统优势产业,2006年柯城区被评为全国优势农产品(柑橘)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区)。在此基础上,借助高山生态优势,大力扶持发展乡村休闲游、橘林观光游、柑橘(蔬菜)采摘游,一批具有“小气候、原生态、农家屋、高山菜”特色的“农家乐”应运而生。短短一年多时间。仅石梁至七里生态景观带沿线就有8个村80多户办起了“农家乐”,去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16余万人次,营业额570余万元:七里香溪休闲游去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浙江林学院还与柯城区联合办起了“农家乐”培训学校。“农家乐”、“采摘游”等乡村休闲游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山区种养业、服务业的发展。据统计。2006年与2004年相比,石梁至七里沿线村民人均收入从3200元增加到5180元。

农村生态经济第7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与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循环、可持续繁荣的文化伦理,构建宽容、和谐、和谐的绿色发展模式,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利共赢。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的命运,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事关“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成功实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成功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学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深刻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性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提升到生命的高度,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甚至忽视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不能忽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落实新理念,实践新责任,展示新成果,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思想的转变引导着实践的创新。绿色发展理念植根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经济认识的深化。在传统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也存在资源要素紧缩、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事实证明,不顾生态环境承载力,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理念,无异于渔获其利,,忽视生态环境价值,牺牲资源的经济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只有认识和尊重中国经济,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指导思想,才能促进工作创新。

的绿色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发展观现实绿色发展理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格局。回顾过去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往往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在粗放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益紧张。在新时期,面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引导思想转变,推进工作创新十分迫切和必要。要深刻理解绿色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和战略意义,切实用绿色发展观指导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以农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底线,为建设美丽的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态环境问题崛起的重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因此,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中国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时期,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广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改变农产品的生产结构,以协调发展农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既是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农业面向世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是提高中国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首先,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向世界开放市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关注农产品的实际需求,还要深入研究整个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发展。其次,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切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格局。最后,因地制宜,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对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关系到农业生产质量的提高、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我们应该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

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包括优质的生态环境,还包括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最包容的人民福祉。加强村庄规范化管理,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既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村振兴战略应有的意义。

的乡村治理涉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一味强调经济发展,注重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新时期,农村治理观念需要更新,农村治理水平需要提高。通过有效的农村规范化治理,促进人居环境的切实改善,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整个农村社会发展之中。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即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改善和保护现实的生态环境,营造蓝天、绿地、绿水的宜居环境,还要注意形成和弘扬良好的乡村风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生态环境底线,坚决尊重,服从和保护自然,不为经济发展牺牲资源和环境。同时,要注意建立长效机制。良好乡村时尚的形成和推广也是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形成良好风尚,真正实现农村建设的"内外兼修",使农村不仅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示范区,,同时也是一个美丽的家园,聚集着良好的风俗习惯。

保护,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必须重视这些生态历史债,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利益,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生态的代际公平,坚决不吃当代食物,割断后代的道路。

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从长远和全局出发,把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管理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农村振兴战略,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长远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态环境的治理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奋斗。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将“功成不必在我”的概念内化为持续斗争的内在动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才能取得成效。

,正如所强调的,“环境是人民的生计,青山是美丽的,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价值不容忽视。因此,在推进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参考

农村生态经济第8篇

关 键 词: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生态;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2-0063-0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农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是以低技术含量和高投入(包括劳动力的投入)、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为特征的“一低三高”粗放型增长模式。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和发展绿色生态型新农村,走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一)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是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乡村集聚地。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的基本规律,研究农村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探讨农村自然生态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在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对农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农村生态经济、环境、文化、法治的建设,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1]。

(二)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基本特征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是以实现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以农村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为核心,以实现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方向。(2)以绿色生态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生态产业园区等农村生态产业[2],强调农村经济的高效而不是高速,以实现农村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3)以生态环境的优化为重点,在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村容规划、乡镇企业发展、能源的循环利用上运用生态系统学、循环经济学、生态工程技术,实现居住环境良好、生态环境优美的人居乡村。(4)以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为目标,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之间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发展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其强调在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强调在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对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辩证否定,它扬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唯经济的传统农村发展模式,转向兼顾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发展,注重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种农村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二、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模式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模式就是围绕农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绿色生态整体效益,以农村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为核心来指导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生态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生态化的建设,实现绿色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理想目标。具体来讲,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模式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农村绿色生态经济模式

农村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就是把清洁生产、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等相关经济理论置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框架中,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绿色生态旅游农业、生态乡镇工业和生态产业园区等生态产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2]的原则,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传统农业精华,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起来,逐步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又称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它是在充分运用已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以生态学、旅游学和经济学原理来指导农业生产,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产品生产、原料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达到增加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向游客提供高质量观光旅游的目的。由于它注重高科技投入和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因此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单一经营思想,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密切城乡交流,促进城乡一体化。在有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的农村发展生态工业要对乡镇企业或村办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3],按照生态产业学的原理和方法组建生态工业园区。

(二)农村绿色生态环境模式

绿色生态环境模式是以农村、农民、农户庭院为依托,以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配套利用为纽带,通过改厕、改圈、改房、改水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农业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形成农户层面上的物质利用、能量转换和能流、物流的良性循环,达到农村家居环境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村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到农村庭院配置模式、村落整体规划、排污基础设施的建设、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和设施管理技能、综合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卫生与环保知识的普及等,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

(三)农村绿色生态制度模式

农村绿色生态制度实际上是制度的全面生态化,是基于农村生态效益的长期性与农户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矛盾,农村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公共性与农民经济利益的内部性矛盾,围绕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免受破坏和污染的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安排[4]。农村绿色生态制度在于规制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者的协调发展,其模式的建设主要包括:(1)农村污染防治体系的建立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用法律和行政管理手段来协调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环境改善的相互促进的生态型长效增收机制。(2)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要求,积极推动乡镇机构、乡镇财政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村医疗制度、粮食流通、征地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金融改革,以及户籍制度、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及其他配套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发展建设的新体制、新机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3)农村经济改革、体制改革的全面生态化。新的经济制度、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建立都要在保证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

(四)农村绿色生态文化模式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建设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知、社会精神面貌、人类行为的规范以及生产消费行为。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和各种生态文化工程建设,增强农民的生态观念,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等生态世界观、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对农民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习惯、环境行为按照绿色生态型的原则进行规范,培养节约型的生活习惯,提倡废旧物的二次回收循环利用[5],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三、建设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

(一)在农村社会中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绿色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的实质是循环经济,强调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我国农村必须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在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调整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代之以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步将“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转型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

(二)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色生态人居环境

乡村建设科学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性工作,是绿色生态人居环境的基础。各地要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人口密度、自然资源等条件,确定一个合理的建设规模,发展速度要循序渐进,既不可搞事事盲从的生搬硬套,也不能追求脱离实际的标新立异。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公众参与意识,要因地制宜定方案,坚持不懈抓落实,逐步完善村庄生产和生活设施,为建设小康生态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地方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三)加大农村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生态政策、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建设绿色生态文明村

绿色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不仅要有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的基础,还必须有生态意识、生态文化、生态政策、生态制度的支撑。广大农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以及生态意识、文化还相对滞后,因此,一方面要制定类似于《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农药环境安全管理条例》等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法规,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生态意识、生态文化的引导和宣传意识,多渠道、多途径宣传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使绿色生态观念、生态文化深入人心。

绿色生态型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维,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主题,是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生态文化进步基础上的绿色生态经济、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生态制度、绿色生态文化的有机统一整体,任何一方面的缺少都将影响农村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农村、农业、农民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但是,理想条件下的绿色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也要充分结合各地实际形成不同的模式类型,具有不同的建设内容并有所侧重。对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地区,可以借助旧村改造、新村规划的契机,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对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生态自然资源,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相关绿色生态产业,逐步实现绿色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的同步发展。

注释:

①农村绿色生态经济模式、绿色生态环境模式、绿色生态制度模式、绿色生态文化模式是绿色生态型新农村模式的统一体,是绿色生态型新农村模式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邹君.生态农村的内涵及其建设方法初探[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5):19~21.

[2]孙新章,成升魁,闵庆文.生态农村工程: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思维[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3): 86~89.

[3]朱跃龙,吴文良,霍苗.生态农村――未来农村发展的理想模式[J].生态经济,2005.(1):64~66.

[4]来亚红.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