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8 17:19:44

社会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第1篇

一、会计的演变历程

从人类产生了生产活动以来,会计就开始产生,并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在原始社会,受环境的限制,会计的前期经历了图形记事、结绳记事和书契记事三个阶段,这些表明了在早期社会会计的萌芽已经开始破土而出,同时也证实了会计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农业经济时代到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社会主导地位,同时商业发展较为缓慢,会计还未形成较完整的体系,不过,会计方法中开始出现了单式记账,也是会计历史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自然经济不断发展,单式簿记也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成熟固定的会计方法体系。然而,世界在进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吸收西方思想,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应运而生,会计也随之由单式记账变为复式记账,会计分工、会计准则、会计职能确定等等也越来越完善,直至今天,信息化的发展仍在推动着会计向更完善的方面发展。

二、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一)对会计准则的影响会计准则的目的是对价值的各种要素予以确认,它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分共契约”和“私人契约”的“复合体”,随着经济大环境变化以及管理的要求提高,会计准则也在日趋完善,并根据当前经济情况以及可预见的预期环境确定会计准则的标准。当然,在21世纪,会计准则也将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是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挑战,第二是股票等特殊金融资产计量的挑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衍生工具的挑战。这些挑战要求会计准则必须适应环境,不断完善。

(二)对会计目标的影响会计目标是会计运行的基本向导和最终归属。要想使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首先必须保证会计目标与社会方向的一致性,离开社会经济环境所指定出来的会计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在知识经济下,会计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发展的主旋律,代表了会计发展的方向。因此,未来会计的目标将是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时兼顾受托责任信息,使会计目标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性。

(三)对会计对象的影响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人们对会计对象的研究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入的,在知识经济的发展现实情况下,对会计对象的深入认识主要体现在会计要素上,六个会计要素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会计目标,就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不断的修改。例如,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追赶有形资产,因此资产的定义就要随之改变。

(四)对会计计量的影响会计计量是是用货币等不同的单位来计算各种经验业务发生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据计量来确定事物的等价关系。会计计量是会计的核心,传统的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但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逐渐取代传统的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同时,在会计计量上,对会计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对会计报表编制的影响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必要的一个工作就是编制会计报表,它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自然经济中,一直采用手工记账,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编制会计报表往往会出现一些从未遇到过的一些新问题而令人不知所措,因为在社会经济环境下,会计报表的编制是高度程序化、自动化和透明的,用户直接看到的就是会计报表结果本身,而编表过程完全依赖于会计信息化软件。因此,社会环境对会计报表的编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结论

在知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基础上,社会经济环境在不断发展,会计所处的环境也随之改变,这必然会对会计各个要素包括会计整个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纵观我国的会计的发展历史,再借鉴外国会计的发展历程,针对新时期下的新问题、新现象,要从会计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发展,保证会计目标的方向正确性,制定适应社会发展的会计准则,确定准确的会计对象,选择适当的会计计量方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会计也从最开始的结绳记事到如今完善的会计体系,未来的计量模式将会出现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局面。近几年,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的变化更大了,这就要求我们要更新观念,加强会计准则建设,强化会计职能。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快会计信息化步伐,规范和开拓会计市场,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社会经济环境第2篇

 

一、会计管理体制的形成机理 

 

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运用一定的方式对会计活动进行干预、干涉或控制,也就是说;各国实际上都存在会计管理体制的问题。然而,会计活动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干预、干涉或控制的。十九世纪以前,国家对会计活动是不加干预的,巴其阿勒在《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中指出,账簿处理被认为是商人的秘密,不可示众,政府官员对帐簿所作的检查,只是检查帐簿记录的真实性;乔伊和米勒在其所著《国际会计》中,认为那个时期:“会计人员值得他们在干什么。”只要记帐正确,资产负债表平衡,那就无可非议。直到18世纪英国“南海公司事件”爆发后,英国政府颁布了1844年《股份公司法》对股份公司的会计记录作了明确要求,国家对会计活动的干预才真正开始。在1929一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出台,政府对会计活动的干预便流行开来,“加强对会计行为的管制,借助会计管制来达到市场运行的有效,是国家干预市场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国家对会计活动进行干预,也就是会计管理体制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原因。归纳起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有两个层次,一是通过国家的战略规划和经济计划进行事前调控。二是通过财政、金融等政策进行事中调控。事后调控主要是通过信息反馈来改善战赂规划和计划。会计信息是这些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了更为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必然要求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国家对会计话动进行干预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美国会计学家藏维·霍斯盆斯说过:国家和联邦政府执行机构“……越来越清楚公司报告(即财务报表)的行为性方面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应地,我相信,他们将要求……那些负责制定公司报告zs则的人们所制定的准则将能引导各个体的经济行为与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经济政策制定者的这一认为,促使会计准则制订转而成为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部分”。 

 

2.协调利益关系的需要 

 

会计信息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体现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会计所反映的经营成果,不汉是企业向国家交纳所得税的依据,而且还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依据,是企业能否如期偿还债务的衡量依据。为了协调有关利益关系人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有必要对会计活动进行有效的约束与引导。 

 

3.稳定资本市场的需要 

 

资本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处于中介地位和轴心地位,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一国的整体经济。1929年到1933年间资本市场的崩溃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事实证明,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美国会计学者ball和bnwnl968年的研究报告认为,会计收益的变化方向与证券价格的运动方向正相关,而且证券价格运动可以预计收益结果,在收益后的一个月内,价格不会作不正常的运动;1972年b;arer,1973年suder,1982年biddle和undal的研究表明,将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会影响证券价格。于是,基于这一点;各国为了稳定资本市场,防止证券价格的剧烈波动,相继对会计活动加以干涉,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二、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念界定 

 

为了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会计管理体制的涵义。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表述有如下两种: 

 

第一,会计管理体制可以解释为某一国家(或地区)政府出于自身的需要对本国(或本地区)会计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组织、管理和约束的总和,它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即会计工作领导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制定权限。不难看出,这种表述将会计管理体制理解为组织、管理和约束本身,这显然偏离了“体制”。而会计管理体制包括会计工作领导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及会计制度制定权限,这种界定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第二,会计管理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依据需要对本国(或本地区)会计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方式。队这种表述将会计管理体制概括为一种组织和管理的方式,显然不是十分全面。除了组织和管理方式外,会计管理体制还有更为广泛的内容。 

 

我仍认为,所谓会计管理体制就是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介入会计活动,对会计活动进行干预、干涉、控制所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上的安排,以及据此所制定的一系列会计规范。这一定义所要强调的是以下三点:其一,会计管理体制是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在判断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选择;其二,任何会计管理体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干预、干涉、控制会计活动;其三,会计管理体制具有动态性,即它可以根据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 

 

综观世界各国会计管理’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集中与立法管理型;另一种是自我管理型。所谓集中与立法管理,是指政府积极参与会计活动的管理,这种管理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进行,而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活动的管理中不占主导地位,只起着协助政府管理会计活动的作用。所谓自我管理,是指政府对会计活动的干预较少,除某些必要的立法外,对会计活动的管理完全交给会计职业团体自行管理。法国和日本是集中与管理型的国家,英国、美国是自我管理型的国家,而德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则主要倾向于立法管理。从趋势看,集中立法型国家也在部分吸取“自我管理”的合理因素,而“自我管理型”的国家也部分吸取集中立法的内容,双方的差异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由于会计活动是由会计行为主体(会计人员)、行为客体(企业经济活动)、行为标准(会计规范)三个要奈所构成的.而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不居于女计管理的范畴,因而会计管理体制,就相巴地包括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会计规范管理体制及会计规范本身三个部分的内容。 

 

会计人员管现体制一般包括对会计人员的资格的确认、业务郸级的核实、工作职权的规范、会计人员的任免,以及注册会计师资格的确认、执行业务的条件、范围和工作规则等,也就是说,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由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和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两个部分的内容所组成. 

 

会计规范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政府和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规范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上。不同的国家,政府和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规范的制订与执行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和方式是不一样的。 

 

会计规范是在会计领域内起作用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公认性、统一性、客观性、广泛适用和反复适用性,作为一种标准,它帮助会计人员解决如何工作的问题,为评价会计工作提供客观依据;作为一种机制,它是保障和促进会计活动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制约力量。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规范部不是单一的,而是许多会计规范的集合体。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会计规范的总和,构成了会计规范体系。 

 

任何国家的会计管理体制都有管理的特定范围,这一范围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业务的影响范围,一般而言,个体业主的会计无须管理,小企业的会计即使需要管理,也不是十分严格,而对那些大型企业、股份公司的会计的管理则较为严格,大多敌国家的会计管理体制就是在对段份公司会计进行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这一范围也取决于管理的特定形式,立法管理的范围常常限于该法律的管理范围,行政管理常常限于行政权力的范围。另外,会计管理体制所涉及的范围也与会计目标有关。 

 

三、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 

 

(一)竞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美国的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 

 

从总体上百,美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后于自我管理型,美国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会计活动,而是借助一些必要的手段,间接地干涉会计活动。对会计活动行使管理职能的是会计职业团体。 

 

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上看,就企业会计人员而百,英国企业会计人员资格的确认、业务等级的认可、工作职权的规范、会计人员的任免等.都完全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意见。会计人员只对管理当局负责,管理当局只需按公认会计原则要求组织和领导本企业的会计工作,提报合乎要求的财务报告。政府不直接领导和管理企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但是,在美国,企业会计人员要受到会计职业团体的监督,如美国管理会计人员协会制定有《管理会计人员道德行为规则》,对会计人员执法、公正客观提供信息、保密、解决与上级领导的冲突等都有规定。就注册会计师而言,美国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兼或采用了立法管理、行政管理及自我管理,坦主要还是自我管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的法律主要是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及各州自己制定的注册会计师法。备州政府设立的会计事务委员会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下属的执法司承担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能。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州会计师协会是美国注册会计师的全国性职业组织和地方性职业组织,其主要职责:进行注册会计师考试命题,制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执业行为规范,为会员提供各种专业咨询服务等等。 

 

从会计规范管理体制上看,美国采取的是自我管理型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把行使制订会计准则的权力限制在监督作用上,准许鼓励bl司机构(目前通过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中保持主导地位。此外还有由美国会计学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经理协会、全国会计师协会和证券业协会六家职业组织赞助的财务会计基金会和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负责对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监督和提供咨询。 

 

从会计规范体系上看,美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证券法》、《证券交易法》、《职业道德守则》、s—x规定(联邦法规17条210项和s—k规定(联邦法规17条229项)、公认会计原则(gaap)组成。s—x规定和s一k规定主要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美国的公司法很少涉及会计问题。 

 

就会计管理所涉及的具体范围来说,美国会计管理体制并不短盖会计活动的方方面面,一般的会计活动是极少受到政府干预的、有关法规及会计准则所约束的是注册会计师和上市公司的会计。 

 

美国会计管理体制之所以呈现如上所述的特征的原因在于美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美国实行的是竞争性市场经济,公有企业少,生产资料私有制是美国市场经济的基础,政府不主张干预经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弱。另外,美国证券市场高度发达,股份公司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法律环境上,美国属于英美法系。在社会文化环境上,美国呈现出个人主义,对不明朗因索反应较弱,权距较小,阳刚的特征。就政治环境而富,与欧洲不少国家的君主立宪制不同、美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其特点是“三权分立”、“牵制与平街”、“地方自治”。所谓三权分立,是根据美国宪法,政府中的行政、立法、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管。所谓“牵制与平衡”是指政府三大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所谓“地方自治”是指宪法赋予各州拥有立法权,实行地方自治。 

 

不难看出。美国竞争性市场经济的本质(不强调政府的干预)决定了美国自我管理型的会计管理体制,政府不直接领导和管理企业会计人员,不直接制定会计规范,会计职业团体实行自律,民间机构来制定会计规范是这一类型会计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由于美国股份公司的主导性地位,证券市场十分发达,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否极大地影呐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要求美国会计管理体制所涉及的范围涵盖殿份公司的会计,同时也决定了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会计管理官万机构的地位,当然这一点也是与美国会计以投资者主要是股东的利益为目标相关的。而美国的法律体系决定了美国的法滦,不管是证券法还是证券交易法都只能间接地对会计施加形响,真正影响会计的则是不具法律性质的公认会计原则。美国政治上的地方自治,决定了《注船会计师法》的立法权届于各州。 

 

(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日本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 

 

日本实行的是集中与立法型的会计管理体制。 

 

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上看,为培养本国具有国际水平的cpa,为国家和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日本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发挥法律对注册会计师进行管理的优越性,同时又充分强调政府管理和行业自律。在日本,涉及公认会计士行业的法律、法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会通过的法律,如《公认会计士法》、《商法》、《民法》、《证券交易法》、《公司所得税法》;第二层次是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和发邪的政汉,如《公认会计士法》相大藏省令;第三层次是公认会计士协会作的解释性规则。大藏省是日本cpa行业的最高管理机构,大藏省对cpa行业的管理有绝对的权威。大藏省下设证券局企业财务课,负责政府对cpa行业的管理,下设cpa考试资格审查会组织cpa考试,下设企业会计审议会,负责制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jicpa)是日本唯一的全国职业会计士组织,其宗旨是:根据公认会计士的使命和职责,为维护职业声誉。提高审计服务和其它相关业务的质量,对会员进行指导、联络和监督,以及从班公认会计师和见习会计师注册登记研宜等。可以看出。在公认会计师行业管理方面,日本领向于江箔的法律管理相权威的行政管理。 

 

从会计规范管理体制上思。目前,日本会计方面的主要管理机御有:大暖饼(财政都)、企业会计审议会(大破音一1。下没机构;、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其中.企业余汁审议会的主要职贺是姓饮会计与鄙计服则的制订任务;j1cpa主要是解释原则和陷则,并制定应用指南:大藏省则负密管理准则和法规的实施。企业会计凉议会是日本制定准则的唯一机构,其性质上是行政机构,成员来自jic—pa、教育界、企业界,大多是财务、会计方面的专家。审议会成员由大藏省任命,经费由大藏省提供,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制订会计准则的机构是政府部门而非民间组织。 

 

从会计规范体系上看,日本的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商法、证券交易法、税法和《企业会计原则》组成。 

 

显而易见,日本的会计管理体制明显与美国不同,这是因为日本的社会经济环境与美国迥然不同。日本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公有化比重高,政府决策的集中程度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强。同时,日本的证券市场比较发达,股份公司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法律环境而言,日本是实施大陆法系的国家.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日本呈现出如下的特征:集体主义,对不明朗因索反应较强,权距较大,阴柔。因而不难看出,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本质(政府在经济中作用大)决定了召本集中与立法型的会计管理体制,在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上强调行政管理与立法管理,制订会计规范的机构集中于大藏省这一政府部门,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管理中的作用小,便是这一管理体制的重要特征。由于法律环境上是大陆法系,则决定了《企业会计原则》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予以颁布,而商法、证券交易法、税法中的会计规定非常直接、评纫、明确也就不足为怪了。日本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微观(企业)经济的发展和壮大,这一目标决定了日本《商法》中的会计规定及《企业会计原则》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但由于日本证券市场的发达,股份公司的重要地位,使得日本不得不在证券交易法中对股份公司的会计作出规定。日本社会文化环境的特征也从另一个侧面影响着日本的集中与立法型会计管理体制,使得日本不象美国那样强调行业自律,而是重视立法管理和行政管理。 

 

(三)社会市场经济会计模式——德国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 

 

德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倾向于立法管理。 

 

从会计规范管理体制上看,德国的会计规范寓于法律之中,没有独立于法律之外的专门的会计规范。会计职业团体的力量较碑弱,其作用有限。德国审计师协会(类似于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主要职责是发展会计职业准则,并作为德国会计职业界的代表.按其章程,协会应促进会计职业的发展,培训审计师,并负责维护审计师的利益。协会还要负责组织制订会计准则,并要求其成员执行。但事实上,由于法律约束的广泛性,审计师协会无法按其章程规定行事,它只能针对股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相应地提出关于会计准则的解释和建议,可以看出,尽管作为民间组织的德国审计师协会,按照规定,它不象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那样没有制定会计准则的权力,但是实质上审计师协会在制定准则方面的作用不大,这又不同于美国的情况。 

 

从会计规范体系上看,德国的会计规范主要来自于商法、公司法、税法等商业和税收法规。 

 

德国的会计管理体制与其社会经济环境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德国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政府决策和集中程度强于美国,但弱于日本和法国,同时,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是以大量经济立法为保证的,近40年来,镕国已通过2000多项立法。此外,德国证券市场没有日本和法国那么发达,尽管股份公开公司十分重要。德国企业证券筹资利用较少,较多地依靠银行贷款。在法律环境上,德国是一个大陆法系的国家,捣目的社会文化环境表现出集体主义i对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权眨较大,阴柔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本质(政府作用强于美国,弱于日本、法国)使得其会计管理体制不象日本、法国那样强调行政管理,但德国经济大量立法的,瞪使得德国会计管理体制倾向于立法管理。这一类型会计管理体制相对应的是:会计法规寓于法律之中,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不大。由于企业借款筹资比重高,所以服份公开公司法中的会计规定强调保护债权人权益。法律环境上是大陆法系,使得商法、圾份公开公司法及税法中的会计规定非常详细、具体。当然,德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从另一侧面影响着德国的会计管理体制。 

 

必须指出,为什么德国和日本一样,税法对会计的影响很大呢 其原因是两国的税收体制均强调计税按会计利润进行。 

 

(四)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法国的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 

 

法国实行的是集中与立法型会计管理体制,但更偏向于行政管理。 

 

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上看,法国的注册会计师制度不象美国那样实行所谓的自我管理,监督、管理注册会计师的是官方组织和半官方组织,它们主要通过法国商法,公司法及有关法令、税法、会计总方案来实施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会计职业团体发挥的作用很小。 

 

从会计规范管理体制上看,在法国,负责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的是国家会计委员会(前身为财政经济事务部组建的会计标准化委员会naca),其具体任务包括:(1)协调并直接从乎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综合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会计实践八2)与其它有关团体和部门进行合作,在政府颁布会计规章之前,提出建设性意见;(3)负责发展和修改会计总方案,提出井审查各项会计准则、规章和说明解释,交政府有关部门。委员会下设五个部,处理委员会的各种日常事务。其分工情况是:一部,负责制定一般会计原则;二部,负责制定财务会计准则;三部,负责制定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准则;四部,负责制定行业会计准则;五部,负责制定公共部门会计准则。 

 

法国注册会计师协会(naca)定期为执行和发展会计总方案所需的有关会计准则的意见和建议。沮这些意见和建议没有强制约束力,仅供政府会计准则和规章时参考。 

 

从会计规范体系上看,法国会计。规范体系以会计总方案为核心,此外还包括商法、公司法和税法。 

社会经济环境第3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成本;社会健康成本

引言

从根本上来讲,经济的增长是为了给人类提供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但就目前来看,经济的过快增长加重了环境污染,并且给社会健康带来了威胁,从而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的关系展开研究,以便寻求途径更好的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关系的理论研究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成本的关系

一直以来,经济的发展都将与环境保护产生矛盾。而想要解决环境问题,还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只有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才能够使人类社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因为只有确保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才能够使人类得以在地球上长期生存。就目前来看,地球仍然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地区。而与此同时,想要开展环保工作,也需要获得经济上的支持。所以,只有确保经济能够得到发展,才能够确保环保工作的开展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但近年来,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明显速度较快。从1990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从而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数倍,而经济的发展需要以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为代价。近年来,中国一直以高投资、高排放和高能耗的方式进行经济发展,以至于居民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金开展环保工作,以确保社会有序发展。以空气污染为例,2012年,中国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5个城市能够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而空气污染的出现不仅将导致经济损失的产生,还将使环境成本得到增加。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健康成本的关系

经济的增长将导致环境遭受破坏,并且将引起社会健康成本的增加。从经济的增长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是突发式的,以至于环境与中国社会发展平衡遭到了破坏。而在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况下,社会的各种亚健康群体也在不断地增加,从而导致社会的健康发展受到了阻碍。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国民的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也增加了几十倍,远远超出了收入的增长速度,从而使我国健康事业和医疗事业出现了较大的成本积累,并且也导致国家在医疗方面的财政支出得到了增加。从2013年开始,“雾霾”就常常在各大城市出现,而我国肺癌的死亡率也出现了大幅度增加。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环境污染也给其他国家的国民带来了健康危害。面对生存的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重视环境治理问题,以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降低社会健康成本。

二、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管理的实证分析

(一)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成本

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成本不仅仅是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还包含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失。分析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成本可以发现,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都将导致人类遭受损失,并且需要人类付出一些价值开展保护活动。从资源消耗角度来看,一些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比如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等,这些资源被消耗后将会导致国家承担较多的损失。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高达568845亿元,比去年增长7.7%,一、二、三、四季度同比增长数分别为7.7%、7.7%、7.5%和7.8%,而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0%、7.8%和8.3%。但从环比上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了3.7%。而从包含省会城市、长三角区域、直辖市等重点区域城市在内的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来看,仅有4.1%的城市能够达到空气质量标准。从全国470个城市的降水监测结果来看,29.8%的城市属于酸雨城市。从废水排放总量上来看,2013年全国废水排放量达695.4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043.9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达32.8亿吨。2013年,仅环保投入高达9516亿元,其中用于废水治理的费用为124.9亿元,用于工业污染治理的费用为867亿元,用于废气治理等费用为640.9亿元,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费用达14亿元,其余费用则用于进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而相较于2012年,我国的环保投入提高了15%左右。

(二)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健康成本

所谓的社会健康,其实就是人类对外界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个体应付生活需要和自然环境的能力。经济的快速增长,虽然使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并且也使社会保障设施得到了完善,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会给居民健康产生威胁的环境污染。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将不断加大,从而导致其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导致由物质条件改变带来的福利被逐步消减,继而使社会健康水平出现下降的情况。2013年,在台风、洪涝、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我国共有38818.7万人遭受了灾害,死亡人数达2284人,受灾面积11426.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808.4亿元。分析东、中、西部的31个省份可以发现,2012年安徽、河南、吉林、黑龙江这四个省份的社会健康成本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1%、116%、11.0%和10.5%,而其他省份的社会健康成本比重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因此由此可知,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健康成本也将有所增加。

三、协调经济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建议

(一)对经济增长进行正确评估

为使经济发展与环境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还要对经济增长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具体来讲,就是需要认识到经济的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以便认识到单纯依靠能源消耗促进经济增长并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使该种情况得到改善,还要使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转变。而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则能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所以能够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此外,还应从国民生存状况角度对经济增长展开评估,以便通过提升民族整体文化水准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为减少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机,还要对工业化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所以,为了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还要重视环保工作的开展。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政府还应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并且实现环境保护执法和管理工作的协调,从而使环保工作得到真正落实。此外,相关部门还要对环境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便在有需要的地区进行生态补偿,继而使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为民众提供服务,并且更好的回馈社会。

(三)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人们不得不认识到不可再生能源的日渐减少问题。所以在进行能源资源利用时,还要尽量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为此,国家还要加快科技创新,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并且提升能源资源的利用率。与此同时,加快科技创新也能够减少工业生产的污染排放,所以也能够使环境得到保护。此外,有关部门需要加快研究生物型能源,并且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从而在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减少社会发展对环境的伤害。

(四)构建社会健康保障管理体系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社会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为确保社会健康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国家还要增加社会健康投入,并且有针对性的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社会医疗上,国家就需要增加社会医疗保健投入,并且推动健康事业的发展。为达成这一目标,政府还要构建社会健康保障管理体系,以便使健康服务产业在该体系的管理下得到快速发展[6]。而及早采取措施进行社会健康保障管理,也能够避免社会健康问题的爆发,从而使社会保持稳定发展。

四、结论

总之,在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受了严重污染。在这一背景下,经济增长直接导致了环境成本和社会健康成本的增加,从而不利于环境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因此,政府还应该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的关系有所认识,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祁毓,卢洪友,杜亦X.环境健康经济学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4,03:124-137

[2]曹彩虹,韩立岩.雾霾带来的社会健康成本估算[J].统计研究,2015,07:19-23

[3]李名良.我国经济增长的社会健康成本测算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5,09:5-7

[4]祁毓,卢洪友.“环境贫困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环境拐点[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0:71-78

[5]祁毓,卢洪友.污染、健康与不平等――跨越“环境健康贫困”陷阱[J].管理世界,2015,09:32-51

[6]李凯杰.环境支出促进了经济增长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12:77-83,86

社会经济环境第4篇

一、两型社会的产出-环境边界

西方经济学告诉我们,当资源和技术条件一定时,任何社会都有一个最大的产出边界,即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PPF)。但长期以来,这个产出边界主要关注的是经济产品的选择,而自然环境不在经济学家的视野内。但在今天,任何一个经济产出水平都对应着一个环境质量,公众不仅关注经济产出水平,而且也关注相对应的环境质量。换句话说,在今天的消费品篮子中,环境是消费者必须做出选择的重要商品。因此,两型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已经转变为产出-环境边界,即当资源和技术条件一定时,任何经济产出都有一个相对应的环境质量。连接最大经济产出及其相应的环境质量组合所形成的曲线即是两图1中,纵轴Y代表经济产出,可以直接用GDP表示;横轴E代表环境质量。用什么指标表示环境质量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但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模型,可以考虑简单地用环境(主要是空气和水源)的清洁程度近似地表示环境质量。产出-环境边界具有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一般特征,但更准确地反映了工业文明的特征产出-环境边界首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反映了一个国家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能够提供的最大经济产出以及与之相应的环境质量,具有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一般特征。边界之外的譬如点W虽然代表着更大的产出和更高的环境质量,但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是达不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生产组合如图中的点Z虽然是可以达到的,但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因为当产出由点z移到边界譬如点e5上时,在产出增加的同时,环境质量也在改善相反,产出在边界上的移动如图中产出组合e1移至e2,环境质量的改善是以产出的减少为代价的。一般地,产出-环境边界代表着一个社会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即重新配置资源只能改变利益的分布状态,而不能使总的利益增加。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向下倾斜是用资源的有限性解释的。即当资源技术条件一定时,一个社会多生产一种物品就不得不放弃其他的物品,即资源的稀缺性产生了机会成本。但产出-环境边界向下倾斜的原因则是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造成的。西方经济学认为现代工业技术用“迂回”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殊不知,工业技术提供经济产出总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机器大工业和化石能源的使用在极大提高产出效率的同时也使环境受到了巨大的破坏,物质财富的积累是以碧水蓝天的污染为成本的。由于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是不清洁的、黑色的,所以产出与环境之间是一种替代关系表现为产出-环境边界的向下倾斜。产出-环境边界是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显然,如果工业生产方式是完全清洁的,没有任何污染,在既定的环境质量下就可以提供任意产出,则产出-环境边界是一条垂直于环境轴的直线传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撇开环境问题讨论经济产出的选择,实际上也就抽象掉了工业文明的基本特征。产出-环境边界更准确地反映了工业文明的本质特征。

由于产出与环境的替代关系,产出与环境之间是互为机会成本的。单位产出所牺牲的环境质量可以定义为产出的环境成本,通常用单位GDP的废弃物排放量表示。环境成本准确地反映了生产过程的清洁程度,环境成本越低,生产过程的清洁程度越高,反之亦然。环境成本实际上是产出与环境的替代比率,也就是产出-环境边界的斜率,环境成本越低,产出-环境边界就越陡峭,若环境成本接近零,意味着在既定的环境质量水平上可以提供任意产出,产出-环境边界就是一条垂直于环境轴的直线。影响环境成本的因素不仅有工业技术,还包括生产过程的组织形态、空间形态和产业结构等。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主要通过改善生产过程的组织形态和空间形态实现降低环境成本的要求。此外,从宏观的角度看,产业结构也是影响环境成本的重要因素。以第二产业(主要以重化工业为特征)为主体的经济结构比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有更高的环境成本。因为第二产业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更高更直接。在产出-环境边界上,为了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会牺牲一定的环境质量,同样的道理,为了改善环境会放弃一部分产出。如图1中,当产出由Y1增加至Y2时,环境质量会由E5下降至E4。反过来也一样,当环境质量由E4改善至E5时,产出会由Y2下降至Y1。我们可以将为增加一个单位产出所牺牲的环境质量定义为产出的边际环境成本,用MEC表示,有MEC=ΔY/ΔE。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将改善环境所放弃的产出定义为环境的边际产出成本。产出与环境互为机会成本。产出的边际环境成本和环境的边际产出成本具有相同的性质。边际环境成本具有递增的性质,即随着产出的增加,新增单位产出的环境成本是不断上升的,换句话说,在一个更高的产出水平上,新增一个单位产量需要牺牲更多的环境,这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产出-环境边界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若边际环境成本是一个常量,则产出-环境边界就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在西方经济学中,边际成本递增主要是一个短期现象,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替代性。除此之外,边际环境成本递增的原因还有,环境本身是生产要素,当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等量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只能提供更小的产量。产出-环境边界是以既定的资源与技术(更严格地说是生产方式)为条件的。如果资源技术条件不同,产出-环境边界就有不同的形状。图2直观地显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出-环境边界的区别。假定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拥有更丰富的劳动和资本,其产出-环境边界OEF1比发展中国家的OEF2离原点就更远,意味着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大的产出和更好的环境。再假定发达国家拥有较为清洁的生产方式,单位产出有较低的环境成本,其产出-环境边界OEF1就有更为陡峭的形状,即在一定的环境质量上比发展中国家可以提供更大的产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经济越不发达,产出与环境的矛盾越尖锐,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环境偏好及其特征

环境偏好是消费者愿意消费环境的行为倾向,既表现为对良好环境的喜好,也表现为对恶劣环境的厌恶。现有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们之所以对环境有偏好,是因为良好的环境能给人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效用:第一,良好的环境具有重要的健康价值,即免除污染伤害风险的可能。恶劣的环境给人带来压力并影响人体健康。空气和水污染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进一步又会影响到人民对生活的享受以及从事经济活动的劳动能力。这是皮尔斯等人认为的环境对生活质量的间接贡献。第二,良好的环境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让人享受更高的生活质量。它们作为美丽景观、休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所欣赏和享用;它们也作为电视、电影、广播等声像作品的对象使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皮尔斯等人认为,这是环境对生活质量的直接贡献。第三,良好的环境还能给人一种安全感与乐观感。比如,我们听说北京有沙尘暴,虽然不住北京,但还是有忧虑感。而我们听说西部防沙抗风林建设取得巨大成效时,我们心中就会有一些积极的感受。因为环境质量的价值并不同直接使用相联系。[1]只是一种对“环境维持生命支持系统整体的贡献”的心理认同。第四,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壤、气候及其他生命体和矿物质等)是生产过程的直接要素,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概括起来说,环境因为能够满足人的健康、欣赏和效率等需要而被人们所偏好。西方经济学主要讨论了消费偏好的一般特性,所使用的方法对具体商品偏好的分析也是适用的。如果消费者愿意放弃其他商品的消费而换取环境质量的改善,我们就说该消费者存在环境偏好。假定消费者面临着消费束A(Y1,E1)和消费束B(Y1-ΔY,E1+ΔE)的选择。其中,Y代表除环境之外的其他商品,E代表环境质量,ΔY代表商品增量,ΔE代表环境增量。与消费束A比较,消费束B代表比较少的商品消费和较高的环境质量。

如果消费者认为消费束B至少和消费束A一样好,则该消费者存在环境偏好。换句话说,所谓环境偏好是指:消费束B(较少的商品消费和较高的环境质量)与消费束A(较多的商品消费和较低的环境质量)至少是无差异的,或者说至少有相同的效用。环境偏好的实质是消费者愿意放弃其他商品的消费而换取环境质量的改善,对改善后的消费束与改善前的消费束有相同的满足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消费者对环境质量特别偏爱。环境偏好存在的条件可以用公式表述如下:A(Y1,E1)≤B(Y1-ΔY,E1+ΔE)按照范里安[2]的表述,如果消费束A(Y1,E1)的偏好程度低于消费束B(Y1-ΔY,E1+ΔE),有强环境偏好;如果消费束A(Y1,E1)的偏好程度等于消费束B(Y1-ΔY,E1+ΔE),则有弱环境偏好。下面主要在弱环境偏好的状态下讨论环境偏好的一般特征。弱环境偏好意味着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不同环境质量(当然也意味着不同数量和种类的其他商品)的消费束具有相同的偏好程度或者效用,连接所有这些具有不同环境质量但具有相同效用的消费束所形成的曲线称为环境偏好曲线。环境偏好曲线具有无差异曲线相同的形状和性质,如图3所示。图3显示,环境偏好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是由无差异曲线或等量效用的定义决定的。在环境偏好曲线上,环境质量和其他商品的某一组合(譬如A)代表着既定的效用。当组合由A变为B时,意味着增加一定数量的环境物品,必须减少一定数量的物质产品,这样,总效用才能保持不变。因此,环境偏好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人们偏好于环境物品是有代价与成本的,对环境物品消费的增加必须以放弃部分物质产品为代价,或者说,要满足无差异或者等量效用的定义,环境质量与其他商品的消费只能是一种替代关系。边际环境偏好是环境的边际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所愿意放弃的其他商品消费。用MEP代表边际环境偏好,则可以表示为:MEP=ΔY/ΔE随着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们为改善环境所愿意放弃的其他商品消费越来越少,这就是环境偏好或者环境的边际支付意愿递减,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环境偏好曲线凸向原点。边际环境偏好递减符合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偏好的一个重要假定,即多样性消费偏好多于单一性消费。即消费者总是愿意消费多种多样的商品,而不愿意仅仅消费某一种商品。此外,同无差异曲线一样,位于环境偏好曲线右上方的所有商品组合都代表着更多的商品和更高的环境质量,因而具有更大的效用。在图4中,环境偏好曲线E2比E1有更大的效用。环境偏好形成环境质量的需求。根据环境偏好的定义和边际环境偏好递减规律,我们可以推断出影响环境偏好的因素,即De=f(I,Pe,Y,En,Ef,D,…)。式中De代表环境质量需求,I、Pe、Y、En、Ef、D依次代表环境认同度、环境价格、居民可支配收入、环境状况、环境支付效率和居民个体差异等。

三、两型社会的均衡

现在,我们可以运用产出-环境边界和环境偏好曲线讨论两型社会的均衡条件。在图5中,有三条环境偏好曲线。环境偏好曲线E3代表着更多的商品或者经济产出,但是现行的产出边界达不到。环境偏好曲线E1虽然与产出-环境边界相交,即在现有产出能力的范围之内,但其商品数量和环境质量均低于环境偏好曲线E2。唯有环境偏好曲线E2与产出-环境边界相切的E点既处于产出边界上,又是现有资源技术条件所能满足的最高环境质量。由此看出,两型社会的均衡条件是产出的边际环境成本等于居民的边际环境偏好,即MEC=MEP=ΔY/ΔE。这一条件的实际内容是:一个社会的最大产出正好满足居民愿意支付的最高环境质量。图5中的点E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是该社会在现有资源技术条件下所能提供的最大产出和居民愿意支付的最高环境质量。任何一个社会的产出集合是产出-环境边界与两轴围成的扇形面积,当产出处于边界上的任意一点,该社会即是资源节约型社会。西方经济学告诉我们,满足最大产出的条件是每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相等。所以,资源节约型社会也就是资源配置处于帕累托状态的社会,即重新配置资源不能使产出增加。简单地说,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高效率的社会。但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并不必然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因为在理论上可以有无数个最大产出,譬如,图1中的Y1和Y5都处于最大产出边界上,但所对应的环境质量是不一样的。只有满足居民愿意支付的最高环境质量的最大产出才是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因此可以定义两型社会:当一个社会的最大产出正好满足居民愿意支付的最高环境质量时,该社会即是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该定义中的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是指达到一个绝对的环境质量标准,而是指该社会的环境质量达到了居民愿意支付的最高水平。假定社会提供的产出-环境组合位于均衡点的下方,也就是社会提供的产出低于居民的需要,环境质量超过了居民的需要,产出价格的上涨就会引导生产部门降低环境质量以增加产出,产出-环境组合最终会回到均衡点E。同样的道理,如果社会提供的产出-环境组合位于均衡点的上方,即产出超过了居民的需要,而环境质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这个时候产出价格的回落也会沿着产出边界回到E点。

由此可见,两型社会是经济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一个社会的环境质量水平归根到底是由居民的环境偏好决定的。从图6可以直观地看出,由于环境偏好曲线的斜率不同,在既定的资源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可以处于不同的环境质量上。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长期以来,西方环境经济学理论是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的。该理论认为,环境具有外部性的两个明显特征,即非斥性和非尽性。所谓非斥性是指不能有效地排斥他人消费,所谓非尽性是指增加消费不增加成本。因此,具有外部性的物品是私人部门不愿意提供的,只能由公共部门提供,因此外部性物品也是公共物品。西方环境经济学因此认为,私人企业不愿意积极治理环境,环境治理的责任只在政府,政府通过一定的公共政策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迫使企业或者诱导企业被动地治理环境,至于居民的环境责任一直排斥在环境经济学的视野之外。然而实践表明,这一理论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在环境信息上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的环境监管成本高效率低;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如果居民的环境偏好微弱,政府保护环境的规章制度包括法律就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其约束力十分有限。从理论上讲,向公共空间排放污染物同从国库偷钱在性质上并没有区别。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将贪污犯和刑事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民众会拍手称快,如果对于那些所谓为了大家利益而破坏环境的个人和单位实施法律制裁,则往往会得到民众的同情甚至抵制。舆论经常将一个地方的环境破坏归罪于地方官员追求政绩,实际上,地方官员的环境行为往往受制于当地民众就业和收入期望的压力。理论和实践都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谁需要良好的环境,各级政府治理环境的动力源泉在哪里?如果没有企业积极的环境责任,没有居民的积极参与,单凭政府一方的积极性很难使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一论述首次提出了居民的积极环境责任,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四、两型社会的环境政策发展方向

(一)实现二元治理到三元治理的转变环境治理实际上存在三个主体:政府、企业和居民。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传统环境政策手段主要集中在政府规制和市场激励两种手段来治理环境。而用以激发和释放居民环境偏好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制度工具难以得到大规模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政策体系只强调了政府和企业的力量,居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几乎被忽视。在环境-产出均衡的两型社会模型中,忽视居民环境偏好的环境政策工具体系实际上是舍本逐末。因此,仅靠政府和市场的环境政策工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要实现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实现环境治理二元体系到三元体系的转变,形成企业、政府、居民三者间环境压力博弈的动态均衡。良性的政府环境规制将有效地推动企业积极的环境行为,并促进居民环境偏好的实现。企业积极的环境行为一方面将扩大并加速居民环境偏好的实现,一方面将推进政府环境规制的透明和进步。而居民环境偏好的实现必将推动政府环境规制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将有力地激励企业积极的环境行为。只有实现了三者之间互为动力、互为目标的环境规制的制度循环,两型社会的建设才有希望。

社会经济环境第5篇

(一)社会利益观的理论依据

利益,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生存和发展而应运而生的,是人类最原始动机、最终目的的有机结合,但它也是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作为一部社会本位法的经济法,社会利益是其所要保护的首要利益目标。亚当•斯密倡导的是人类所的一切经济活动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对于社会利益的促进则放在次位,这样会使其行为要比出于自身本意的情形下会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的发展。此时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个人本位主义并不能够很好地促进对社会利益最大化的保护。19世纪社会法学派、目的法学派所提倡的恰恰相反。美国学者庞德认为社会利益是法律保障的主体需求。并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目的法学派代表耶林认为,法律的创造者是社会利益。也是法律的唯一的源头,一切法律的产生都是以社会利益为目的。这一利益理论为国家规制个体本位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经济法是对国家、社会、个人利益起着协调平衡的作用,通过立法的倾向对弱势群体给予保护。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破环了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导致社会和公众为其行为买单,这有背于正义、公平。经济法对企业负外部影响予以否定评价,对其规制从而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兼顾和协调。由此可见,社会利益观为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环境责任夯实了理论基础。

(二)企业生态环境社会责任的价值成因

法律的价值属性和功能表现为满足主体的需要。社会经济体中的企业自身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更凸显了对社会生态环境环境的影响,企业是与社会多方面利益相关者有着密切联系的独立体,在追求企业价值的同时,还应该依法承担起生态环境这一社会责任。通过对企业生态环境社会责任是否符合法律基本价值这一问题的论证,就能得出法律追究机制对企业生态环境社会责任的合理性、正当性。一是从秩序价值来看,所体现的是在社会进程中与自然进程中两者之间表现出来某种程度的连续性、一致性、确定性。是实现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法律的转变,达到利己与合作的协调与平衡,实现社会联带、社会统合,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企业社会环境责任对秩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是益于构建一个稳定的秩序利益关系。其次是益于构建一个良好的资源秩序。二是从自由价值来看。自由价值主张主体行为和法律规范的有机统一,如果主体实施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就享有法律所对其界定的行为权利。法律对自由的保护主要表现为对个人权利的界定,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中。企业如果不考虑社会利益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顾及到社会公众和后代的发展,肆意开采、损耗资源,排放污染物这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对人类社会所赖以生存自然环境的奴役。三是企业生态环境社会责任的正义价值,是人类恒久的价值追求,是法学界研究的永恒主题。实现社会正义的途径是要以社会条件以及各阶层的经济为基础,通过其所享有的基本的权利、义务等进行平等分配,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正义。如果企业怠于承担社会责任,法律通过其强制力推动企业承担生态环境社会责任。四是效率价值。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用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自然生态价值是人类发展所投入的最重要的成本,所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创造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模式,以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公众的环境权,使企业肩负起经济行为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多重社会责任。

二、实施责任追究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建立企业责任追究机制的必要性

有利于企业本身适应和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需求。也是激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企业实施环境责任追究制,实质是有效地促进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对企业实施责任追究机制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必然要求

(二)建立企业责任追究机制的可行性

在目前的国情下是完全具备对企业实施责任追究机制,并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是上述已说明实施企业责任追究机制所具备的思想、理论基础。法律制定、法律体系都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思想价值观。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充分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能力在不断的加强,但负面影响凸显,人类开始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使生态人文主义取代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二是充分体现公众利益和企业利益的一致性。由于我国社会性质所决定,国家、社会公众与企业的根本利益存在一致性,这是建立企业责任追究机制的基础和原动力。企业其各个经济活动环节,自觉地肩负起环境保护意识,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由此体现出公众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三是建立追究制具有法律保障。我国宪法、刑法对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危害、破坏自然环境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国家颁布实施的一系列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及其他公害的法规,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企业社会环境责任的重要性,通过法律追究、激励机制使企业更好地肩负起其社会责任。所以,建立和完善企业责任追究机制不仅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具备了客观的现实基础。

三、完善企业责任追究制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赔偿基金制度

在加大对违规企业惩治力度的同时,还要通过财政投入、税费征收、社会捐助等筹集赔偿金以达到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提供救济为目的,是对环境污染而遭遇损害的有力补充,其实质是责任的社会化分担。赔偿基金具有基础性、积极性、最后保障性的特征。将基金用于传统民事无法救济的责任转嫁给社会的一种方式,形成对污染者规制失控的救济,实现责任的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转变,促进了社会的公平。

(二)建立多元共治的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监督机制

鉴于我国对企业环境责任现状,应建立以法律监管为主,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的监督机制。多元共治是在充分调动社会各主体进行监督的积极性,是政府、行业组织、消费者、社会媒体等共同参与运作,构建多重监督的良性互动机制,其表现形式为政府有效督导、中介科学评估、社会通力配合。政府监管虽具有强制性和组织化、制度化程度高的特性,但成本也是高昂的,对企业只是要求法律所规定的最低标准。而社会监督尽管缺乏强制性,但所具有的预警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且对企业要求高,能够对企业在环保问题上达到更为理想的状态。

(三)构建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公益诉讼机制

一是扩大诉讼原告主体资格。要从扩大原告资格入手,将环保诉讼资格要件扩大到有间接利害关系者,这就为其提供了及时获得救济的保障,也能达到对潜在的环污企业产生威慑力。二是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环保部门和社会相关组织应当为对具有原告资格的当事人,在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提供法律援助和相关的技术支持,从而使诉讼更具有公益性,免除原告的后顾之忧。三是建立公益诉讼费用制度。为维护公众的环境权,应改变有偿主义的诉讼费用征收标准,建立公益诉讼费用制度,对公益诉讼胜诉的,应判决被告承担涉案的一切费用(监测、鉴定、化验、评估等费用),提高公民环保公益诉讼的积极性。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可以通过法律规定从被告的赔偿金或由国家、地方政府及组织出资设立的环保基金中给予原告一定的奖励。

四、结语

社会经济环境第6篇

1.1发挥资源优势,支持全国经济发展

受水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基地,许多矿产资源在全国资源总量中占绝对优势。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更加紧迫,受水区资源的开发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但矿产、能源、原材料、重化工等优势工业是高耗水工业,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取决于水资源的供给程度。西线调水后,这些工业得以发展,将有力地支持全国经济的发展。

1.2优化水土资源配置,解决地区粮食产需平衡

西北水资源贫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西线调水195亿m3,增加农业供水量109亿m3,可新增灌溉面积2662万亩,增产粮食1168万t,满足了本地区粮食需求,从粮食调入地区,变为粮食自给区,为我国21世纪粮食生产找到了出路。

1.3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西线调水工程实施后,将促进本区工业的发展,大量新建矿山和工厂,围绕大型厂矿企业形成新的城镇,将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化程度大大提高。初步估算,直接增加的工业产值可提供近几百万个就业机会,而通过第三产业增加的就业机会也相当可观。在农村由于调水增加了灌溉面积,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将使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1.4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据统计,西北六省(区)尚有4干多万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靠远距离运水供应,还有许多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城市缺水也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西线调水195亿m3,增供城乡生活用水19.4亿m3。缓解城乡生活用水紧张问题,使人畜饮水困难和饮用高氟水的地区饮用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改善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受水区人民健康水平。

2.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研究对策

(1)由于大坝的建设等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持久的,一旦建成,其负面的后果甚至难以治理,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水利工程带来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负面效果。我们以三峡工程为例从各个方面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1)水库建设对局部气候、水库水温结果、水质和地震的影响。三峡水库的建设使库区微气候环境条件有所改变,包括气温、风速、湿度、降水等。水库的水温结构分为分层型和混合型两种。混合型的水温结构对环境的影响比分层型小。水库水温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温的分层温度高低的变化。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水体经过长距离的输送或一定时间的储藏,都会使复氧过程充分,从而丰富了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另一方面,在库区内水位抬高,水流缓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同时水库中由于大量水体的聚集,会使库区地壳结构的地应力发生变化,容易诱发地震,特别是随着高坝水库的修建,强烈的水库地震时有发生。

2)水库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三峡水库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一方面通过筑堤建库、疏通水道等措施,保护农田免受淹没冲刷等灾害;通过拦截天然径流、调节地表径流等措施补充了土壤的水分改善了土壤的养分和热状况。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兴建也使下游平原的淤泥肥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同时输水渠道两岸由于渗漏使地下水抬高,造成大面积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三峡水库的中下游地区大面积低湖田面临沼泽化威胁,渍害田比例增大。

3)水库建设对动植物、水生生物的影响。修筑堤坝使得鱼类特别是洄游性鱼类的正常生活习性受到影响,生活环境被打破,严重的会造成灭绝。

(2)建设水电工程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和造福人类,但对环境常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考虑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1)要完善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从法律的高度来约束工程设计和建设单、位,真正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工作的根本点和切入点。对严重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水电建设项目,应该重新进行评估和审查。

2)调整环评的范围。目前水利工程项目的环评主要是对其建设内容及施工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环境保护目标是在其工程目标已确定的情况下针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来的,与工程目标不在一个层次上,因此还不能算是环境影响评价真正意义上的早期介入。因此,应该对整个流域的规划方案进行评价,这个评价叫“战略评价”,从流域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来说,它具有战略指导意义,能从流域的范围整体考虑开发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并提出宏观的生态保护措施。

3)设立水电工程中的设计和施工科技进步奖。国家可以设立水利工程专家评定委员会,每五年或十年对该期间建设的水电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评定,评选出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水电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给他们以重奖。使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在设计和施工中最大可能地考虑生态环境,尽量避免或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总结

社会经济环境第7篇

【关键词】 社会经济环境 会计理论 会计方法

一、社会经济环境是会计理论与方法产生的客观背景

所谓社会经济环境,通常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物价变动水平以及法律法规体系等在内的各类具体因素。会计作为一种社会文明的产物,其发展也离不开外界环境,当这会经济环境中的各要素发生变化时,首先企业中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会发生变化,而会计作为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会计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其职能、目标、计量方法等必然会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可以说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环境,正所谓“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变化就是为了不断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虽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会产生重要影响,会计受制于经济环境,然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变化又能够服务于社会经济环境,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影响,进而不断完善会计理论和方法,使其能够与一定时期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促进会计理论和方法更好的发展,以使我国建立一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用的会计体系,保障会计理论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协调。

二、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影响

1、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会计中的主要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以及现值等。从我国的会计实践中来看,最初的会计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其主要反映的是会计要素的过去价值,主要特点是数据容易取得并具有真实性,早在1992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该准则中指出,企业应该采用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要素的主要计量属性,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以及会计目标所决定。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现阶段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企业的融资手段也越来越多元化,企业的融资手段不再局限在借款,而扩展到了股票、债券以及基金等各种金融产品领域。对于这些金融产品来说,其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但是由于影响其价格的因素很多,所以价格波动较大。同时,由于企业的投资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信息使用者也不断复杂化,他们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如何选择会计计量数量,准备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在2006年我国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将非历史成本引入计量属性的范畴,主要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有些经济业务在采用非历史成本计量的情况下能够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提供更准确和相关的信息,以便决策使用者进行有效决策。尤其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逐渐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这也代表着我国会计准则逐渐的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但是,相比国外,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立足与我国现实的经济环境,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要素计量时,主要应该采用历史成本,只有在保证其他计量方法的适用条件成熟的提前下,才可采用其他计量方法。

2、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影响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不仅影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而且会影响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即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国家相应政策的调整,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的程序和方法也会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在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以及相应的管理水平不高的时期,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比较简单,相应涉及到的业务也就比较简单,这个时期采用简单的会计处理方法就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机器设备逐渐开始代替了手工业,企业也逐渐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尤其是企业固定资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么为了能够正确计算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就需要采取方法合理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因此,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便应运而生。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就以固定资产为例,其折旧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起初,社会经济不发达,固定资产的折旧主要采用直线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那些受科技技术水平影响较大的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其价值贬值速度也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不断在加大,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价值,企业的折旧方法发生了改变,引入了诸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的方法。我们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会计方法带了重大影响。电子会计数据处理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记账,这一方面使得企业财务数据更容易被更改,另一方面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能够有效保护财务数据,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充分发挥电算化技术的职能作用。这也是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给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带来的重大变化。

3、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对象的影响

所谓会计对象,主要指的是会计所要反应和监督的内容。社会经济的变化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特别简单,企业涉及到的业务主要是上级下达命令给下属部门,下属部门按照高管决策开展企业购销活动,并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价格进行记账,因此,在这个阶段会计的主要特点是程序化和简单化。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间的经济业务逐渐呈现多元化,比如:从企业投资主体角度来看,投资主体不断丰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从企业的经营结构来看,企业参股联营现象开始普遍起来,同时,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交易也开始盛行,诸如融资租赁等新型交易也开始产生,企业的结算方式也不再是简单的现金交易,票据、信用证交易等交易手段迅速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经济业务的出现必然会使扩展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增加会计核算的广度和深度,使会计核算内容发生较大变化。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带来新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现象,而面临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人们就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变化,比如近几年来,公司税务、企业破产、物价变动等收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会计必须把与之相关的内容纳入核算范围内,并需要对其计量方法、处理程序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核算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如:2006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都是为了使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

三、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企业应该作出的调整

1、加强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会对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就应该加强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不断突破现有的会计理论,转变现有会计理论的研究定位。可以不断将管理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中的理论引入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因为现代经济社会中,很多研究开始从心理学以及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如果将其引入会计学研究中,不仅能够丰富会计的内涵,而且还能够更好地解释一些会计实务。同时,在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的条件下,如果将实证研究方法很好的引入会计中,比如采用案例研究或者现场研究,都能很好地弥补现有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不足。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经济发展中,智力资本显得尤为重要,而企业如果仅按照实际成本来核算人力资源会计,就不能准确的反映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基于此,应该加强对环境会计以及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使其跟上时代步伐。跟上国际会计变化的发展,认真研读国际会计准则,用国际化标准来规定我国的会计行为,减少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多元化处理方法,以避免主观原因造成的信息不准确。

2、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会计人员是执行和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主体,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现有的很多会计人员已不再能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以前,经济环境比较简单,对会计人员评价的词语有“老实”、“听话”等,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词语已不再适合评价现有会计人员,取而代之的是“创新”,主要是因为现阶段会计的主要职能不再是记账,而是管理和监督,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就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降低其出错的可能性,提高企业工作的稳定性。

3、改变会计计算的计量模式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无形资产不断增加,这就说明企业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有必要研究新的会计计量模式,增加非货币形式计量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这样才能保证为利益相关者提高更全面的会计信息,以便其作出更准确的决策判断。

四、结论

总之,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会计的发展,现阶段,在会计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是经济的全球化,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国际经济业务也不断在增加,这必然会导致会计的国际化。在这种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企业为了能够稳定发展,就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使其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国会计改革带来了重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力争使会计理论和方法与社会经济环境融洽配合。

【参考文献】

社会经济环境第8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软环境建设动员大会。市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专门召开了常委会对这项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刚才,大家已经观看了市软建办抽查我市机关干部作风情况的短片;兴军书记也对我市去年软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年整治经济软环境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刘部长还通报了违反我市经济软环境建设规定有关人员的处分决定;有关单位也在大会上作了很好的发言;待会儿,高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差距,进一步强化抓好软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虽然我市不断加大投资软环境建设工作力度,制定了许多措施,开展了很多工作,但是效果很不理想。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的机关作风、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与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够。个别单位领导对软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的措施还不够有力,成效不够明显。二是服务意识不强。少数职能部门把部门利益凌驾于全局利益之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个别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人难找”的老毛病仍未根除。“服务承诺”、“首问责任”等服务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三是政策兑现落实不到位。少数部门单位在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时,对本单位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变样执行甚至拖延不办,只想着“不能办”而不想“怎么办”,出现了政策截流、政策梗阻现象。四是办事效率不高。一些行政审批部门审批环节过多、办事程序繁杂、审批周期过长,贻误时机。五是执法不规范。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越权执法、滥用权力等问题仍然存在,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事件屡有发生。个别部门和单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利用职权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甚至吃拿卡要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市富民强市的节奏不合拍,同加快发展的主旋律不协调,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不相适应。当前,各地都很重视硬环境的建设,招商引资的政策也日益趋同,在这种情况下,软环境建设已成为吸引资本流向的主要因素,成为综合竞争的核心内容。所以,软环境就是生产力,没有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就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要有“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精神,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和诚信意识”,树立抓软环境就是抓生产力,抓软环境就是抓项目,抓软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思想,以“转变行政观念,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方式,规范行政行为”为重点,以“办事高效、服务规范、公开透明、廉洁行政、环境一流”为目标,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入世要求相接轨的法制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为实现我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保障。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完成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各项任务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年,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从**的发展大局出发,进一步强化措施,切实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的跨越式发展。

(一)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争取实现项目工作新突破。一是继续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我们要按照“高效、规范、廉洁、公正”的服务宗旨,全面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政务服务中心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政务中心的运行规则、办事程序、行为规范等作出明确的规定。用制度来规范中心的工作和工作人员,用制度来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要做好培训工作,经常组织进中心的人员学习政策法规、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各部门进中心的审批事项必须在中心办理,绝不能前店后厂、里一半,外一半。各部门要对审批服务窗口充分授权,使窗口达到事权统一,能在窗口审批的,一律实行窗口审批。对需经现场勘查,内部联合审批的事项,要真正实现窗口办理,内部循环,一个窗口进出。同时,各镇乡也要按照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加快镇乡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二是进一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围绕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公众信息网门户网站建设,开通网上政务大厅,健全便民功能,增加市民服务、政务服务、外来者服务等内容。市民可通过公众网直接浏览并下载有关申请表格,查询、申报事项和办理状态的相关信息,逐步实现网上办事申报和预审批及对审批过程的监控、查询。三是切实抓好项目服务工作。要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严格实行企业检查“准入制”,杜绝对企业不必要的检查,坚决制止乱收费;要进一步强化“一站式”服务,实行项目服务专人负责,建立市级领导联系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制度和重点在建项目协调会议制度,健全企业发展跟踪服务机制,限时办结投资项目相关手续,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快项目实施步伐,促进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要严格兑现各项招商引资政策和对投资者的承诺,推行效率招商和诚信招商,努力建设阳光政府、效能政府、诚信政府。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从2000年至今,我市先后进行了*次清理,已累计取消(调整)了行政审批事项***项,保留行政审批事项***项(其中,服务性项目**项),但仍需要继续清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是审批事项的减少,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推进行政效能提高。所以,市法制办和监察局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加强对我市保留项目办理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审批服务规范到位,不断提高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效率和规范运作水平。对已被实践证明不再符合当前形势发展需要、有碍投资环境的制度,要坚决废除;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做到审批程序严密、审批环节减少,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的决策效率、审批效率和办事效率。要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公开形式,完善公开内容,健全公开制度,强化监督检查,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严格规范行政收费行为,公开每一项目及其收费依据、单位、范围和标准。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规范部门对企业的检查,从源头上遏止“三乱”行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依法依纪从快审理在软环境建设中违法违纪案件,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三)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建设氛围。人是软环境建设之本。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程度,

决定和影响着软环境改善的深度和力度。思想观念不改变,软环境难改善,我们看到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一个最突出的经验,就是:思想解放,政策给足,环境宽松,服务到位。要做到这一点,核心是责任意识问题。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有群众意识、服务意识的,不可能有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的。因此,今年的软环境建设要把解决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作为重点,要通过开展学习教育、集中培训等办法,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爱民敬业教育和政策法规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特别是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抓好软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促进公务员队伍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这项工作,各部门要拿出具体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市软环境办公室和政府法制办要组织好对全市执法人员的培训,要严格把住执法证的发放关。不具备执法条件的、培训不合格的坚决不予发证。要对执法人员进行全面清理,影响形象、态度蛮横、法制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淡薄的,要集中进行离岗培训,对其中问题严重的,要清除执法队伍。各部门要把所属中层干部和窗口工作人员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要制定严密的教育培训计划,按步实施,注重实效,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服务和参与软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使“立党为公,爱民敬业,所作所为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所谋所思一切为了**的发展”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的普遍共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宣传我市软环境建设的措施和办法,使企业和群众知情、参与。要突出重点,大力宣传各部门、各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弘扬正气,激励干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搞好软环境建设的信心。通过宣传,引导全体干部和广大群众,人人关心软环境建设,人人参与软环境建设,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的主体意识,形成软环境建设的整体合力。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软环境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