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8 17:19:38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第1篇

关键词: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 锻炼身体 心理健康

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体育与健康》的全新理念,在“体育”课中加进了全新的“健康”概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置,不仅必须增强在校学生的体质,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锻炼健康的体质,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喜欢体育运动的终身体育习惯,达到健全个性品格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等心理健康目标呢?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如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人们锻炼身体的机会越来越少,心理健康水平也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且越来越低龄。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因为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地使孩子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从广阔的室外,局限在狭窄的室内,家长出于安全考虑,用汽车、摩托车、电瓶车等代步工具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使孩子们失去走路的锻炼机会,加上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更多的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就足不出户。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对于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期望值,使孩子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独生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也使孩子们越来越缺少与同龄孩子相处的经验,所以孩子们缺乏排遣心理压力的渠道和方法。据调查表明,我国约有五分之一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

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从幼儿园刚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身体发育得非常快,但身体各部分生理机能又不够完善,神经系统也不成熟,因此他们都比较活泼好动,喜欢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但从心理上来说,情绪不够稳定,比较喜怒无常。虽然喜欢体育运动,但在体育课上又表现为怕苦怕累,不愿意受体育规则和课堂纪律的约束。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在体育课上一般表现为团结协作能力比较差,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自私、任性、说谎、耐挫力差等诸多心理问题。有的用打架、骂人等攻击行为来表现自己,有的表现为孤僻抑郁、退缩,在学习上表现为考前焦虑、作弊、甚而厌学、逃学,还有的受社会不良现象影响,学会抽烟、、偷窃等,且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

小学是生理和心理都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对于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效引导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身体健康

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和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促进小学生的心脑血管和各器官发育和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在体育运动中,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一要遵循由小至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运动原则,做好运动前的热身,避免给孩子们突然增加运动负荷或运动时间过长造成运动损伤。二要注意在体育教学中,保持体育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多给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使孩子们的身体机能得到全面提高。三要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体质也有所不同,教师要根据孩子们的性别、爱好和锻炼基础及孩子们的不同个性和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方案。例如在小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的重点和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幼儿园刚刚踏入小学校园,稚嫩的身体还没有发展完善,过于激烈的运动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所以教师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多为孩子们选择一些喜欢的运动强度不大的活泼、欢快的体育运动和游戏项目,使每个孩子都能在体育教学中学有所长。并对体育运动产生强烈的兴趣,为终身体育的持续发展,养成喜欢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特殊作用,第一,有效提高孩子们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坚强意志,促使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健全个性品格,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第二,体育运动可以让孩子们体验运动过程所带来的愉悦感,在老师和同伴对其的赞赏和肯定中,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第三,体育运动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宣泄心理压力的渠道,例如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考试前通过身体上的体育运动,劳逸结合地舒缓脑力劳动的压力;第四,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们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例如在与同学们发生不愉快时,孩子们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在体育游戏中团结协作“相逢一笑泯恩仇”,消除小小的隔阂,重新成为朋友而握手言欢;第五体育与健康教学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小学生自我约束的自控能力,例如对于刚从幼儿园迈入小学大门的一年级孩子们来说,会对较多的纪律约束感到很不习惯,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循循善诱的积极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在体育运动中帮助孩子们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运动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随着体育课程的改革,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要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都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阳学辉.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进[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0).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第2篇

【关键词】教育 人格 健康人格 成功的关键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7-0014-01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审美”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其中“学会做人”被列为首位。叶圣陶先生提出:“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够格的成员,做国家的够格的公民。”由此可见,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而育人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

一、 “健康人格”的内涵

健康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马克思所描述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就是健康人格的理想标准。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条件又相对应的健康人格标准。

通过对健康人格的研究总结出的模式有:奥尔波特的“成熟的人”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模式,罗杰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模式,弗洛姆的“创造型的人”模式,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模式,皮尔斯的“此时此地的人”模式,以及埃里克森的“自我整合的人”模式等。

二、“健康人格”的特征

从具体特征上讲,健康人格应具有以下标准:

1、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和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正确地对待。

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协调程度。人格健康的人能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3、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最能体现一个人人格健康的程度。健康的人常常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容的态度尊重他人,体谅他人的痛苦,并用各种办法来帮助他人。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

4、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人格健康的人具有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经常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心境。

5、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乐观的人常常能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能较快地摆脱其带来的阴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付诸行动。

6、独立的主张和见解。人格健康的人有独立和自主的需要,不依赖于别人来求得安全感和满足,乐于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健康人格”的培养途径

健全的人格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孩子的人格进行培养呢?

1、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可结合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磨难教育”、“挫折教育”。曾经有人说过:“磨难是一所最好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孩子,能够深刻懂得人生、体验人生、感悟人生。通过班干部轮换制,值周值日等锻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使每个人都能昂首挺胸面对人生,又能够让每个学生尝受到一点挫折,能上能下,改变独生子女那种惟我独尊,娇生惯养的坏习惯。

2、教给孩子自我教育的方法。第一要多读书,在读书中陶冶性情。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其中优秀人物的性格,对于孩子的性格起着熏陶感染作用。

第二要让孩子学有所长,用成就去赢得信心。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特别是孩子,都希望能招来别人的赞叹,这就是成就感。也就是成功教育。

3、要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不能单单依靠班主任的教育,各学科的老师都要利用各自的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如语文,可结合一些人文性较强的课文,让学生反复阅读,在阅读中感悟体会,进行人格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人格潜能,精心培育“不迷信、不盲从”探索精神,使他们终身热爱学习、勤于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他们的人格难道还会不健全吗?

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健康人格的工厂”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切的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时随刻都在对孩子进行着言传身教,对孩子个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保证其人格健康发展呢?

1、奠定孩子的情感基础。整个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人格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孩子生活态度积极、主动,使他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去,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的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都能够使孩子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亲切等积极情趣。

2、铺平孩子的成才之路。孩子很小时就会表现出要求独立的愿望,他们想做自己能做的事,也想做自己不能做的事,父母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且为他们的选择创设氛围,提供实现的条件。所以家长要学会理智,尊重孩子,注重发展他们的兴趣,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走上成才之路。

3、以自己的意志特征为孩子树立人生楷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瞬间,你看到孩子,看到了自己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挫折,这时父母不应用指责、批评的语言,而是多用鼓励的口吻引导他们,让他们始终保持活泼、开朗。当父母自己遇上了不愉快的事,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因为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总之,让学生进入角色,培养他们的完整健康的人格,是一种综合影响的过程,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要理智地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因为拥有健康的人格,是迈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①叶圣陶:《教育与人生》第一辑《教育总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19页

②庞学光:《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善人格》,《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4期,第38页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第3篇

儿童正处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家长们自然希望给孩子的食品安全提供最好的保障,儿童食品往往外形设计好看,还都有各种各样的健康功效,自然受到家长们的欢迎。但实际上,儿童食品跟成人食品并没有本质区别,它并不是保证儿童健康的天使。

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的《〈食品营养强化剂标准〉(GB14880- 2012)问答》第29条对儿童的定义有明确解释,儿童就是已满36个月但不满15岁的孩子。由于36个月龄前的婴幼儿的生理机能(尤其是消化机能)处于逐步完善阶段,从营养需求来讲,3岁以后所吃的食品与普通成年人的食品并没有明显差别,也没有特殊的规定。只有婴幼儿食品是与成人食品有所区别,如婴幼儿配方乳粉等婴幼儿食品有不同的标准。

很多“儿童食品”都会宣称自己添加了“保健成分”,宣称有各种各样的“健康功效”,然后就卖出高价。不过,绝大多数“保健成分”的“健康功效”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都是营销噱头,还不如多样化的常规饮食经济实惠。所以,家长们在给孩子选购食品时最好也不要过分迷信所谓的“儿童食品”的健康功效。

至于儿童食品里的添加剂,也不是魔鬼,只要合理使用并不会对儿童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食品添加剂本身可能具有一定毒性,但离开“量”谈毒性是不科学的,只要按照标准规定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在食品生产经营中使用,对人体健康是无影响的。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归根结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而和使用的品种数量没有必然联系。只要符合标准的要求,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出于对儿童健康的谨慎考虑,食品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标准,确保食品安全;政府也应加强对儿童食品的监管,加大对儿童健康的保护。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第4篇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将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两者“不仅要行动一致,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引导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

首先,教师应引导家长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可采用家长会、家访和电话交流等方式,让家长明白: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应当全面提高素质,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片面地搞“分数至上”,不能把家庭教育单纯地理解为“辅导孩子学习”,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健康、行为习惯、个性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因为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功能,是学校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关照孩子的饮食起居,是孩子最亲近、最信赖的贴心人,所以父母的言传身教可以有效地引导和影响孩子成长,可以促使孩子养成优良的思想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个性化发展。

其次,教师应该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方法。很多家长未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未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恰当地对孩子实施有效教育,结果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如,有的家长本想以榜样激励孩子,随口就说“你看人家×××,学习比你强”,“你什么时候能赶上×××”。这些话语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学习有了进步,有的家长本意是让孩子再接再厉,就说:“下次要争取一百分!”孩子可能会将其理解为“现在的成绩还不够好”。因此,教师应向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引导家长分析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科学地因材施教。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同时,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中肯评价,提出让孩子自我改进的建议。切不可“恨铁不成钢”,只看孩子的不足,不看孩子的进步,要相信和引导孩子通过自身努力逐渐进步,克服缺点。家长对孩子的“高期待”“高标准”应以给孩子“鼓励”而不给孩子“加压”为前提,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标准。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第5篇

关键词:心里健康教育;问题;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089-01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可见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首先是性的开始成熟,相当部分的学生开始出现性意识和性冲动。其次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和性的需要的开始形成,使学生产生了成人感,开始出现了独立性的需要。这就是学生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这时学生尤其需要心理健康的教育、疏导。

其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家庭和美的保证。

如今的家庭都是围绕孩子团团转的,家庭的教育投入和家庭的快乐氛围因孩子快乐并快乐着。当然父母的希望也都压在了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家庭的希望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如果没有及时疏导,孩子的心里就会出现问题。家庭的幸福指数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创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对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尤为重要。

其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变革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会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作用。尤其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媒介的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的心理去认识社会,自我调控,尤为重要。

二、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1. 来自社会方面: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流入,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由于缺少辩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非正常心理。

2. 来自家庭方面: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来自学校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是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4. 来自学生自身方面: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幼小的年龄和知识的匮乏,容易使学生对自身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产生不理解,时间长了,学生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学生童年的经验很重要,害怕黑暗,害怕陌生人就是如此。因此,要经常和学生沟通,理解心中的成长困惑,及时给与引导。

三、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

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乐于学习、工作;(2)情绪乐观、稳定;(3)人际关系和谐、融洽;(4)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5)能认识自我;(6)智力正常;(7)人格完整;(8)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规定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因而认真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内容,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第6篇

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因素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和溺爱,此外,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严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控制下,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家长的一厢情愿便会使孩子感到压抑和不满,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和观念,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不考虑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错误观念和方式来教育孩子,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随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要求苛刻,缺乏对孩子的尊重。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有些教师缺乏心理学与教育方面的素养,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懂得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来实施教育。有些教师虽然懂得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进行教育的意义,但并不以此来指导其教育行为,一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此外,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等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二、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在中小学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讲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特别是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除了身高、体重发生显著变化外,生殖器官也迅速发育,性心理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异性面前既羞涩而又好奇,更想探究,并伴有性冲动。可是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学生羞于向家长和老师请教有关性的知识,家长也认为这是一块避而不谈,学校也很少进行性心理教育。缺乏正确引导的中学生,有的有自责感和自罪感,整天愁眉不展,无心学习;有的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涉猎街头小报,甚至看不健康的影像等,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生理发育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性生理和异性间的关系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积极健康的情感,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说专门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发挥了“主导性”的功能,则各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便是副渠道,发挥了“濡染性”功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一个心理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各个学科都应针对自己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并通过其教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渗透、相结合,使之达到互相促进的一个良性循环。生物的教材内容中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位教师都应成为心理咨询老师。由于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广泛、方式多样,涉及学科教学的一切,包括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因此,教师要转换其社会角色,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尊重、关心和接纳学生的表现与行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点、教学方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接触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一条心理健康教育线索,并努力实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整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的学科教学强调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从而忽视学生心理发展与主观需求;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需要,教学要适应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性的培养。

四、改变家长传统的教养方式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第7篇

时,也常常向老师诉苦,在家里管教不好孩子,问老师们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我尝试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幼儿健康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这一课题的研究。

3―6岁对于人一生来说,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代。《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一年来,我在培养幼儿健康行为习惯方面做了以下尝试,并初见成效:

1 通过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叶圣陶说“习惯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我们通过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亲自体验,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本学年,我们配合学园开展的 “幼儿礼仪教育”活动,主要通过晨间入园的问好、课前向老师问好、观看相关礼仪教育VCD、收集礼仪标语、朗诵礼仪儿歌的形式,并结合节日:“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父亲节”等进行礼仪教育。如:在“三八妇女节”中,我们开展了“我爱妈妈”的主题活动,通过认识“三.八妇女节”、舞蹈《世上只有妈妈好》、儿歌《妈妈呀妈妈》等系列活动,许多孩子还会帮助妈妈擦桌子、拖地板、叠衣服,还制作了礼品袋送妈妈,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爱护妈妈、关心妈妈的情感,许多孩子在活动中表示今后会用更多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妈妈们都说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在“五一劳动节”组织了主题活动《劳动真快乐》,开展了儿歌《公共设施要爱惜》、歌曲《环境多美丽》、劳动:《小小清洁工》等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劳动观念和动手能力。在“父亲节”中,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谈话活动“我的好爸爸”;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绘画“我的爸爸”;及“我帮爸爸打领结”等活动。在谈话活动“我的好爸爸”中,有的幼儿说:我爸爸是个好爸爸,他教我话画画、写字,陪我做游戏;有的幼儿说:我爸爸是个好爸爸,他会陪我逛商店……通过了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更感受到了爸爸对自己的爱,也学会了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增进了父子之间的感情。一年来,孩子变得懂事、礼貌了,学会了如何尊重长辈。为了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活动,在学园组织的“爱心捐赠活动”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分发宣传单的形式向家长、孩子宣传,调动家长与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幼儿带玩具、图书等捐赠给山区的小朋友。我们还开展数学活动《玩具分类》、《我们是有爱心的好娃娃》等活动,让孩子们分享玩具、认识玩具、进行玩具的分类打包,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对这些独生子女来讲,这是一次很好的爱心教育活动,他们学着关爱别人,学着与别人分享。

2 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是在不断地看到自己对客体作用的结果中得到调整、扩展和深化的。因此,在培养幼儿健康习惯的时,我们充分利用了环境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渗透着行为习惯标准,让环境时刻与孩子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让环境会说话。我们将幼儿所到之处都列为教育的环境,将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渗透在教室、寝室、盥洗室、墙面等地方,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环境。以往,幼儿洗手时教师常常得重复地交代:要先把袖子卷起来,再洗手;要记得擦手等等。我们便将孩子洗手的全过程拍成照片,张贴在水槽的墙壁上,时时提醒幼儿洗手的步骤及应注意的环节。自由饮水时的混乱也常常令人头疼。我们在引水桶前贴上形象可爱的“小脚印”,幼儿饮水时便一个个踩在小脚印上,整整齐齐地排队等待,这使饮水变得安静又有序。通过照片及脚印等,幼儿洗手、喝水时教师少费了很多唇舌,他们能站在水槽前,边对照着照片,边拉袖子;他们能站在“小脚印”上整齐有序地等待接水。又如在幼儿园的楼梯上,用自粘纸贴上形象可爱的小脚印,让幼儿区分上楼下楼的方向和位置,使幼儿形成了有序的常规。我们还在玩具柜上贴上数字,并在装有玩具的篮子也贴上对应的数字,帮助幼儿收玩具时能又快又准确地把玩具放回原位,孩子们很快地学回了把玩具归类放整齐的常规,保证了活动区良好的秩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稳定幼儿情绪及培养幼儿学会轻轻走路,注意安全,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我们还开设了“走线练习”,充分利用活动室内的砖线,在餐前、午睡、集中活动前指导幼儿进行走线练习,既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又安定幼儿情绪。

2 采取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健康行为教育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幼儿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幼儿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因此,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要充分认识到仅仅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健康教学活动是无法真正达成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的;要积极探寻日常生活中的幼儿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1 健康行为的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整合。

幼儿健康的价值和幼儿成长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在进行任何领域的教育时都必须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故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是最必要的;如果幼儿教师真正持有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那么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也是最本质的,譬如,在画画、看图书时提醒孩子坐姿端正、握笔正确、手眼保持一定距离等;由于“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各领域的目标实质上是协调统一的,差异仅仅是侧重点的不同,因此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又是最可行的。一方面,各领域教育可以帮助实现幼儿健康教育的某些目标,譬如,通过语言活动,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大胆清楚地表达”;通过社会学习活动,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其“乐意与人交往”、“有同情心”、 “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艺术活动,抒发(发泄)内心的情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科学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身体形态的变化,等等。另一方面,幼儿健康知识的学习过程、健康态度的转变过程以及健康行为的形成过程都离不开各领域特有的教育形式的密切配合,如,以琅琅上口的儿歌、形象有趣的谜语、声情并茂的故事、栩栩如生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探究等,唤起幼儿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欲望、对健康食品的兴趣、对健康行为的向往。

2.2 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动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次进餐,我班总有几个孩子要吃很久很久,第一碗饭有时还会剩下不少,更不用说添饭了。为此,我伤透了脑筋却又无可奈何。一次午餐,我正忙着给一个患病的幼儿喂饭,林梓龙小朋友喝完汤后,等着我给他盛饭,我不便放下手上的饭,就让他自己盛饭。顿时,许多孩子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眼光。我看在眼里,灵机一动,何不让孩子尝试自己的动手盛饭呢?于是我便说道:“吃完了第一碗可以自己上来添饭。”这一说还真灵,只见平时吃饭爱说爱笑、慢条斯理的几个孩子此时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不一会儿就上来添饭了,并骄傲地说:“老师,我吃完一碗了。”我立即给予表扬并顺势表示如果每天坚持这样,就可以天天上来自己添饭了。从那以后,这几个幼儿吃饭有了很大进步,我就每天让他们自己动手添饭,并适当指导他们盛饭菜的方法。他们各个兴趣很浓,劲颇高。渐渐地,我班幼儿进餐时说说笑笑,剩菜剩饭的现象几乎没有了。幼儿自己添饭,看似小事一桩,却可以说明: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理生活能力,可以从平常的生活小事着手。由此,我受到启发,要培养幼儿独立自理能力,首先我们要为幼儿多创造一些自己动手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多去锻炼和练习,能力才会提高。

2.3 发挥小奖品的魔力。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激发幼儿在各方面的进步,我就发挥了小奖品的作用。我用奖品鼓励幼儿的进步,如:同伴之间文明相处、不跑闹打架、不讲脏话、勇敢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小朋友为了得到小奖品,努力学习着各种健康的行为习惯。

4 家园配合,使幼儿健康的行为习惯得到强化和巩固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长的素质在培养孩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们常常发现,幼儿在园表现往往很独立,可一回家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两种表现完全不同。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又是一种要求,这样很难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是不利的。我利用开家长会和《家园联系手册》向家长宣传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介绍了生活常规培养的要求、内容等,与家长一起共同研究、探讨孩子的培养问题,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达成教育的一致性,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到强化和巩固。在老师的帮助下,家长们达成了统一的意识:

4.1 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来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技能。不能把孩子力不能及的任务交给幼儿,因为让孩子经常做他不易完成的事,不仅不能形成自我服务的技能,反而会因多次失败而产生自卑感,对以后练习失去信心。当孩子做不好或完不成时,要耐心帮助,切不可急躁,开始教孩子学做时要从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使孩子逐步树立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加自己动手的积极性。

4.2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孩子学会了就可以放松要求,要持之以恒。当孩子生病或想依赖时,要及时调整孩子的情绪,耐心加以引导,或等孩子身体恢复或情绪稳定时,继续要求孩子自己动手。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第8篇

关键词:学生 心理健康 德育教育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关心学生成长的热点大都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表面问题上,真正忽略了与每个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被长期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我国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的表现

1.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在扩大。

2.青少年包括不少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有回避的心态,往往把心理偏差同精神疾病联系起来,有问题不看心理医生,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剧。

3.学校、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意识。在我国一些地方,心理健康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即使学校开设有心理教育课程,迫于形势,也只是装点一下门面,应付一下检查。还是以学习考试科目为主。与此同时,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致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产生远比健康教育的发展来的迅猛。

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青少年需要的心理教育模式

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要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系统。构建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非专门渠道就是在各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青少年学生应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学习一些心理教育知识,调整学习方法,会正确评价自己,调整心态,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目前学校教育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心理折射,对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求老师以“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内心进行教育。教师首先要净化自己的心灵。我们比学生的人生经验要丰富,我们可以通过冷静的思考发现自己的不足,有通过意志的磨砺改善自我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调整自我心态,创造张弛有度、乐观和谐的“体内环境”,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雨露,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真爱”,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教师要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往,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向上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和生理一样,必须通过一定的锻炼来促进其健康。学校可以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心理操练”,“生活自立能力比赛”等趣味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教育孩子“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以自然地心态应对竞争,参与生活。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孩子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当他们真正面对学习、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难或压力时,往往不知所措。他们什么事都依赖父母或老师,缺乏独立意识,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正是目前提到的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以身作则,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转变只重智育,忽视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思想观念。学习只是一个方面,从长远来看,孩子的心理、品德教育才更重要。

(3)重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父母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学习条件是忙了一些,但一定要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耐心地倾听孩子诉说,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试着化解内心的压力。父母要培养孩子形成遇忙不乱、遇惊不颤、宠辱不惊的良好心理品质,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特别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4)尊重孩子,严爱相济。就是在家庭中父母要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处理好情感与理智的关系。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乃人之天性,但是过分的宠爱、溺爱对儿童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也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爱孩子就应该严格要求孩子,培养他们勇于承担责任的品格,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塑造他们的心胸与气魄。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和孩子多进行思想交流,学会赏识孩子,运用各种手段激励孩子,使他们拥有爱心、拥有自信,明确自己的责任。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保持联系。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3.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既离不开学校、家庭的教育,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三者构成教育的统一整体。所以,三种形态的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来说缺一不可。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也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管理,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