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8 17:19:00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1篇

关键词: 劳动经济学; 经济发展; 新价值;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经济学是其中一个发展历史比较悠久的分支。劳动关系问题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之一。劳动力问题的研究,不仅正在趋向经济学研究当中,而且劳动经济科学理论已日益成为我国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的主要依据。在当代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国家经济正在向世界经济转化,做为一种发展趋势,都将进入世界经济活动的大竟赛、大角逐之中,二是对即将到来的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所有国家都有一个迎接挑战、缩短距离,让自己的经济发展能够在新的起

点上腾飞的严峻问题。影响这两个挑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经济学角度看,主要是看有没有一支高科学研究、高技术开发、高生产效率的现代化高素养的劳动人才大军。尽管如此, 劳动经济学仍然是当前经济研究领域中非常活跃的一门学科。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劳动者为了获取生活资料而进行劳动的经济过程。劳动经济学研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些现象的分析具有极强的理论性,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劳动经济学研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劳动经济学为劳动经济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劳动者参与经济活动, 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劳动关系,可以说劳动经济问题几乎贯穿于人们的整个生命, 对于劳动者的现在以及未来生活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劳动者在日常劳动经济过程中就会逐渐发现: 一个国家能否推动自身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劳动管理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协调程度。要想实现社会劳动关系的良好发展,不断优化社会劳动力资源的配置, 科学解决劳动经济纠纷等问题,首先应当具备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理论体系,而劳动经济学正是这一科学体系的充分体现,为劳动经济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2、劳动经济学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当前的社会主义社会,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 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劳动进行产品的生产或者劳务的供给,从而实现了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广泛需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 在任何一种社会发展状态下,国家都应当充分发挥其经济管理职能,通过出台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或者社会规范对社会劳动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分配。比如建立什么样的劳功关系,让劳劝者以怎样的方式与生产资料结合,劳功过程及其劳功协作如何组织与分工,实行何种劳功报酬分配原则,制定怎样的制度、规则、纪律来处理相应经济关系等。这一

切工作都是首先通过制定各种经济的社会的政策表现出来。而这些政策制订的理论依据,则主要是来自于劳:)]经济研究的成果,来自于劳功经济理论科学原理。社会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尤其是关于劳动力、劳功组织方面的经济、社会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劳功者的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其发挥的程度,从而直接影响到生产劳为的经济社会效益的高低。所以,在理论上,不仅经济学家们称劳动经济学是极有价值的、实证性的政策科

学,在实践上,任何一个国家也都历来十分重视劳功力问题、并把它作为制订和完善各种政策的基础和依据。

3、劳动经济学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曾经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建立的国家,称之为“劳动共和国”,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又是建立在对劳动问题的研究基础之上的,并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劳动经济学的深人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研究劳动经济现象, 解决劳动方面的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势。我们正是通过对社会主义劳动经济科学的积极研究与探索, 才得以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着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说,坚持着社会主义道路, 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

4、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劳动问题和劳动经济研究,劳动问题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不断增长。无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实施。无论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的完善,还是具体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步骤的推进,劳动问题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历届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和报告等文献里,以及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的讲话中,都不止一次地强调解决劳动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和新的经济运行机侧的确立,为劳动经济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一些重大的难度较高的劳动经济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处理。但是,也应看到,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及其困难仍是繁多复杂的。如由于劳动力数量多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矛盾,造成的持续的劳动就业压力问题,由于人口多,实行“低工资、多就业”,造成的劳动效率、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慢,造成的平均工资水平低、

保险福利难以明显改善的问题,等。劳动经济问题直接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对这些问题要从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立场出发,充分利用我们研究劳动经济问题的优势与社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劳功问题的实际,积极地、逐步地加以解决。

总结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 劳动经济学研究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科学运用这一理论体系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劳动经济问题。特别是在我们当前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转型期,正确认识劳动经济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经济理论体系, 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因此,在今夭,正确认识和研究劳动经济学的经济学地位与学科意义,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功经济科学,就成为非常迫切重要的课题。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劳动经济学理论知识体系,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劳功经济问题的有效处理,而劳动经济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又往往会影响到经济休制改革,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实质性进展。

参考文献

[l] 袁伦渠, 林原.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 0 11(06 ).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文化 研究综述

自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这个主题一直没有淡出国人的视野,在学术界,20世纪90年代直接从整体上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的成果较多;21世纪以来,直接从整体上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的成果相对少些,但是探讨某一领域的文化或文化建设以及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安全、文化产业日益增多。尽管如此,我们仍能间接地从中获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相关内容的零散思想,毕竟无论研究某一具体领域的文化或文化建设还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安全、文化产业等,他们都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讨的,因而都不能忽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存在前提。但是研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狭义文化)却是一个基础和根本的问题。笔者现就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相关文化问题的研究试作梳理,以期为进一步深化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①的含义

明确提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的含义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是指以马列主义、思想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吸纳一切优秀的世界文化,以“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宗旨的社会主义新文化。②显然,这种说法并没有扣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前提和基础,体现不出这种文化必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即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经济活动和经济过程中的经济思想观念、经济伦理、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的文化的总和。③这种观点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关键点,但仅“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还应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而对整个社会的能动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意蕴或文化精神

有学者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条件出发,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意蕴,包括现代科技与文化、与之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公平竞争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文化开放意识。④有学者从我国当前的文化背景出发,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应包括法理型的政治文化、伦理精神和个性的向上与完满。⑤有学者指出,西方和东亚发达的市场经济都内蕴着一种文化精神,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绝不能缺少文化精神的定位和推动作用,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文化精神应确立人文社会价值取向、文化的动力作用以及塑造现代文明人。⑥有学者从社会利益结构和职能结构的双重视角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含价值理性精神和经济理性精神。价值理性精神包括民主、平等、自由,伦理道德,社会公平等三大精神;经济理性精神包括市场竞争意识、科技理性、科学管理、法制意识等四大精神。⑦还有学者专门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它既继承并发扬人类在实现市场化的进程中所形成的自立精神、科学精神、竞争精神等文明成果,又超越并克服市场经济造成的人文失落、人性压抑和扭曲、人的发展的片面化和畸形化等弊端。⑧

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具有的文化意蕴,部分观点有交叉重合之处。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意蕴或文化精神应是高度概括的,所以上述观点仍需整合凝练,以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独特气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或民族文化、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构建离不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个重要问题。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某些观念和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和合”思想引出的和谐思想、以“孝”为核心的家庭观念、以“忠”引申出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义利”观、“诚信为本”思想等对规避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建立和完善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还有学者从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领导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儒家文化思想在推进现代经济发展上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用的两面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所以要区别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传统文化两者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服务的对象不同,因此,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既需要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支持,又需要摈弃传统文化糟粕的负面影响。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它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充分体现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而充满活力;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性和封闭性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⑨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迫切需要构造新的文化动力,所以必须大胆进行文化改革,弘扬优秀民族文化。⑩有学者指出,经济体制的转型加速了文化更新过程,形成了以下七大发展趋势:经济文化一体化、人的独立型文化、个体与群体相统一为本位的文化、能力本位文化、文化的多样性、文化融合、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走向兼容与综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作用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学者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其评价标准是以生产力标准为基础的“三个有利于”。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原因。普遍认为,我国存在着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价值观,例如,封建小农意识、唯官为尊、唯权为重、重官轻商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舆论指导、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是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的双重作用。市场经济对社会文化道德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人们的市场意识觉醒,人生价值观念变化;重视知识和人才;为文化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等。而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表现为:道德滑坡;拜金风气盛行;市场经济不能自发地达到真善美的价值目标等。

四是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例如:文化环境决定着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文化观念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创新活动;文化参与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文化创新决定经济增长方式。文化因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出现了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及发展趋势。然而,文化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例如:理论研究落后于经济发展,诱发了社会性的信仰危机和思想滑坡;思想道德上的滑坡,造成社会风气低落,加剧了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及其诱导的消极影响;教育和科技发展滞后,导致经济体系中科技含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高雅艺术衰落,媚俗艺术盛行。

五是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增强国民素质;提高社会生产力;获得产业回报;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经济活动的文化内涵增强等。

六是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或举措。学者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好文化,提出了不少合理建议,概括如下: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第二,构建思想理论大厦,铸造民族之魂;第三,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素质;第四,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精神食粮;第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第六,合理吸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价值体系。

七是文化建设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即: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物质上脱贫和精神上脱贫、解放思想和净化文化市场等几方面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共性和特殊性;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人的价值;要着力塑造能够适应和推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文明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的先进文化

一是先进文化的内涵:有观点认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先进方向,也就是说,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其它各项工作都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另一种表述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先进文化是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基本特征和衡量尺度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先进文化的原因:社会主义经济本身需要先进文化作为动力;应对外部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文化侵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并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先进文化的关系:二者是辩证关系,互为基础、互为条件。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实践源泉、物质基础和实现机制,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先进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市场经济,但又不能完全市场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文化

一是和谐文化的内涵:一种观点认为,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另一种观点认为,和谐文化是指一个文化体系自身的内容及各种形式、各个环节之间是统一和谐、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裂、冲突和相互抵消的;这一文化体系同其经济基础、政治导向和生态环境之间也是和谐一致、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离、对立和相互抵消的。前者侧重于和谐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后者侧重于文化的内外部关系,二者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和谐文化的原因:和谐文化是平衡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理想追求关系的必然选择。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克服市场经济诱发的诸如拜金、享乐、利已、冷漠、虚无等消极现象的产生。

结语

由上可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成果颇丰,充分反映了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积极探求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文化。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上产生了部分社会问题,这表明我们的文化建设已不能有效规避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可能造成的恶果。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还没有形成。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需要,我们都有理由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是一个更加基础的问题,如果中国没有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会受到阻碍甚至最终导致经济下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失去坚实的物质基础,具体领域的文化发展、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及文化安全也将无从谈起。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本文系河南工业大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BS015】

【注释】

①③郭建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界定”,《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②李红:“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的基本内涵”,《黄冈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④邹广文:“论市场经济的文化内蕴”,《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⑤陈创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⑥孟宪忠:“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⑦范跃进,栾贻信:“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文化精神”,《江淮论坛》,2006年第5期。

⑧高静文,雷念曾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文精神》,北京出版社,2005年。

⑨曲玉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传统文化”,《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第8期。

⑩史忠良,肖四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文化”,《当代财经》,1997年第5期。

陈明凡,宋衍涛:“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趋势”,《东疆学刊》,2002年第12期。

宋秀峰,粱惠:“必须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建设”,《前沿》,2003年第9期。

刘玉辉,雷高岭:“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探讨》,1994年第4期。

包承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前沿》,1998年第3期。

刘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重视文化建设”,《甘肃理论学刊》,1997年第3期。

王文学,刘进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赵子忱:“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4期。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3篇

研究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必须从研究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本身的辩证关系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也是辩证统一的,经济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提供了物质的前提。作为精神生产的道德的发展,一种新的、进步的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形成,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总要以一定的物质生产发展为基础;而物质生产的落后和贫困,文化生活的空虚和贫乏是造成道德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承认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不是唯物主义者。另外,唯物主义认为,在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生产力,一定要通过其他一系列的社会因素,其中首先要通过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制度来作用于道德的发展;其次,还要通过道德教育和各种文化设施等等,才能促进道德的发展,这种“折光”关系是唯物主义者所必须承认的,否则也将陷于庸俗唯物主义的窠臼。

道德是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社会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的重要因素,社会分工协作关系又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因此,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它在物质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道德对于经济发展的这种“折光”,正是通过这一中介机制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只有从历史形式来考察社会分工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关系,进而正确分析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

物质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唯物主义者是把它作为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来看待的。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便是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马克思不仅一般地肯定了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作了详尽的分析。

指出人们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新要素。因为分工协作“激发个人的自尊心和集中他们的精力”。并且认为“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生产的。”他还给这样特殊的生产力一个专门名称: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还说“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

以上分析表明,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它对现实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那就必须看它所属的那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其道德对经济的发展也必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这一点,是我们理解道德的经济意义时特别应该注意和把握的。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已经建立起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道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所不能比拟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它除了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之外,又能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情况,是由共产主义道德的本质和内容所决定的。就其本质来看,正如列宁所说,它“是为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度服务的”。

这就从根本上肯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能动作用。我们对道德的经济意义的理解,也是以社会主义道德这一质的规定性为前提的。

道德的经济意义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工作去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这一主体而发生作用的。道德,离不开一定的道德教育,尽管道德教育的方法、途径各异,但其对象都是特定社会个体的人这一主体。通过道德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转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这一过程就是德育过程。而社会个体的人对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又是以其智力、体力、思想品德三种基本要素同时发生效能为其前提的。在时序上没有先后之分。社会个体究竟把自己的智力、体力发挥到什么程度,单靠智力、体力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赖于社会个体头脑中的思想品德。假定社会个体参与经济活动时,其智力、体力是一个既定量,那么思想品德就可以比拟为这个既定量的调节器。它既可以促进这个既定量,也可以使其向负方向发展转化。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智力、体力的这种正负方向的调节作用,实实在在地表现出道德教育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着眼于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这种能动作用,那么,我们道德教育应使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那些观念,及时转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从而使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调节作用向积极方向发展。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决不应该放松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更不应该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来换取经济进步。从唯物主义关于道德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没有良好的道德风尚、道德规范,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政体上是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而工人阶级的领导又是由党的领导来体现的。

所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的那些道德,特别是作为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在道德教育中占首要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道德及道德教育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要求,把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那些新道德观念及时纳入道德教育内容,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社会经济及生产力的发展亦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呢?一般他说,我们应把下列观念纳入道德教育范畴。

1、进取与创新观念:社会个体的进取与创新观念表现为主体意识的发展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它的特点是事业心强,有强烈的成就和成功的愿望及历史使命感,表现出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它对社会的贡献表现为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起带头作用。把进取和创新观念纳入道德教育范畴,就能使社会个体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力,使思想品德在调节智力和体力两因素中具有必要的张力。

2、时间和效率观念:时间和效率观念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观念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节奏都在加快,每一单位时间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日益增大。为此,珍惜时间,节约时间,讲究效率是社会个体必须具有的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加强时间和效率观念的教育,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道德教育只有真正把时间、效率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才能使社会个体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具有商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品德特征,从而实现社会个体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

3、法制与纪律观念:法制与纪律观念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必要的法制与纪律观念。我国以宪法为核心,制定了许多具体的法律,“有法可依”的局面已经形成。因此,要求社会个体要具有遵法、守法的道德风貌。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不仅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而且是依法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重要一环。道德教育把法制与纪律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这一点,对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是必要的社会条件。

道德教育所形成的个体的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这种能动性调节,是道德教育经济效能的表征。从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什么时候我们抓紧道德教育工作,什么时候社会风气就有明显好转,社会经济和生产率也健康发展;什么时候放松道德教育,就会产生社会风气不正的严重后果,这在种情况下,即使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也决不会持久。

在实践上回答道德教育的经济意义,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已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可喜的探索。据调查,由于道德教育不得力,社会个体思想品德差所造成的劳动态度差、劳动纪律松散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上海市企业每年因此损失劳动生产率23--25%,损失国民收入195亿元,损失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在管理行列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大。可以想象,前几年由于忽视道德教育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全国将是十分巨大的数字,它相当于全国几十个大型企业全年收入之和,这一反证真实他说明了道德教育的经济价值。

道德教育所具有的经济功能,要求我们认真改进道德教育工作,以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组织学校教育活动,从根本上克服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脱节的现象。在教育内容上应当注意对社会发展的动态适应。不能只从抽象的内容上来局限道德教育,而应注重现实的历史的道德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所需要的基本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既应进入到精神生活的更深层次,又要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更广阔的层面。在道德教育的途径上,要紧密地和个体社会化结合起来。不仅要注意在功能和目标上协调家庭和学校的预期社会化,而且也要与人的继续社会化(职业适应、终生学习等)结合起来;不仅要进行道德社会化,还要指导好政治社会化、两性角色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学校生活的一切方面,一切环节都要组织在道德教育的总目标下,使校园文化、风习传统、心理气氛、人际关系以及种种“潜在课程”,都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在教育方法上,要注意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和开放性,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闭门“修养”是培养不出优良的道德品质的,也不可能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应当认真组织社会实践和道德践履,倡导各种生动活泼的讨论、调查和陶冶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4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它高度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回答了经济上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一理论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部分。所谓基础性,就是说这一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这些重大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科学方法。  

“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所谓开创性,就是说这一思想面向新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三个代表”思想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潮流,顺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作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视野,引领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经济观点为指导,准确把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的世界大势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新思想,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在于,它既积极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顺应时展潮流,又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新的科学揭示;既继承了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用新的思想观点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观点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经济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5篇

“罗马俱乐部”创始人奥雷利奥•佩西指出,任何发展和进步,如果不同时导致道德、社会、政治以及人的行为的进步,就毫无价值可言[1],法国经济学家F•佩鲁更试图从哲学观念上提出一种新的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以经济增长为基本目的不同,这种新发展观是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把人和人的需要作为其基本目的。经济不再是发展唯一的目的和衡量指标,发展不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可见,在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已经内在地产生一种新的趋势:人本主义的复归。但是,在发展向人本主义复归的同时,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是发展的核心维度之一。不同的是“经济发展”的内涵和方式已经与以往有了明显的差异,“经济发展”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具有伦理意蕴。其次是发展与伦理的关系。发展就其涵义来讲,既是一种事实,又是一种价值,是一种包含着事实基础的价值。发展是人的多种价值要求的集合,是以人为价值原点和绝对价值的多种价值的集合。发展离开了人这一价值原点就毫无意义。发展本质上只能是人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实际上是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同人的终极关切、完整性、道德性、全面发展和解放统一起来。传统哲学发展观往往把世界发展的终极价值设定为“至善”、“大全”、“绝对精神”等,这显然蕴涵着伦理、人道主义和终极关怀,但这种哲学发展观是抽象的,与现实社会和经济无直接联系。而实证主义的发展研究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抹杀和无视发展的伦理意蕴,成为了肤浅的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并导致了严重的实践后果。为什么发展总需要有一个“善”的目的呢?“善”本应是一个伦理学和价值学范畴,在发展中,“善”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它的深层意义则是人本的。客观世界本无所谓善恶,只有在与主体发生关系时才具有善恶,主体是客体世界发展的绝对参照者。以研究发展哲学著称的英国哲学家霍布豪斯的发展学说具有深厚的伦理热情,他认为世界的进程是一个通过心灵活动对物理条件控制的扩展而逐渐实现的有机和谐的发展过程。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人们之所以崇拜进步,可以用两个观点进行探讨,一是事实的观点,二是道德的观点,后者提供了赞成与否的标准[2]。维纳看到了人们对发展的伦理期望,以及这种期望的现实基础———工艺技术的进步即人类对环境的支配,这就是霍布豪斯的“心灵活动”对物理活动控制的扩展,也正是列宁对“善”的实践规定。再者是科学发展观与经济伦理的关系。“发展”在本质层面上一般被界定为“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发展是主体对客体的凝聚着功利的、伦理的和审美的动态价值增殖关系,是客体世界的合目的性运动。“科学”在不同时期内涵功能都不同,在现阶段,“科学发展”要突出经济的社会功能,如效率、公平、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等。发展是属人的概念,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伦理的主体。“以人为本”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石,它充分体现了人在经济伦理中的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体地位。它充分肯定了人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作用,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经济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仅仅由数量的增长所带来的“发展”,并不必然具有伦理涵义,但是当我们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发展时,在GDP是否增长的标准上再加上人们生活是否更幸福、国内贫富差距是否缩小、人们的健康和教育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等标准,这时,一个国家的“发展”就具有了伦理涵义。经济伦理思想是作为人们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调整人们利益关系、评价人们经济活动、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理论和观念。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直接产生于人们的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观念及其理论;二是指人们对这种道德观念和理论的认知及评价系统[4]。能否处理好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经济伦理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能否和谐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能否提高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等重大问题。我国立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在充分肯定了伦理道德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的基础上,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立足理论前沿,广泛吸取古今中外经济伦理思想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经济伦理思想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伦理意蕴

经济伦理的基本目标是为人的经济行为提供合理的道德约束,为企业合理的经济行为提供指导原则和规范,为社会经济发展设定正确的价值标准。它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为社会的经济发展设立道德价值目标[5]24;二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5]32。前者是经济伦理学具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即自觉地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设立宏观的道德价值目标,使经济发展朝着特定的价值目标和方向前进,更好地为这种价值目标的实现创造经济条件。经济伦理学则将经济活动视为“为人”的活动,视为实现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活动。它突出强调了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主体性地位,并在经济活动中牢牢把握和服务于这一主体性地位。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两者在立足点这一根本问题上是相同的。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上看,科学发展观追求的发展目标不是经济发展的单一目标,而是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目标;科学发展观追求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单纯的追求增长,而是追求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着重在道德领域为经济发展设立价值目标和进行价值导向,如倡导社会公平、公正等等。经济伦理学常常表现出对伦理价值的指引作用,表现出“人文力”、“德性”等元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表现出全面、和谐、可持续等基本特征。而这些恰恰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内容,充分体现了经济伦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经济伦理学的框架结构来看,它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的经济伦理问题。宏观层次研究探讨的是国家、政府的经济制度和秩序问题的伦理评价;中观层次探讨研究的是公司、企业方面的伦理道德问题;微观层次探讨的是作为经济主体的个人的行为评价问题。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从宏观层次对国家、政府经济伦理问题的研究,包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评价问题;经济体制与伦理道德的关系问题;经济条件、经济秩序以及社会政策方面的伦理问题;经济与人的关系问题;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公共领域的政府伦理责任问题等诸如此类与经济有关的社会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经济与伦理统一的道德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种发展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是说,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伦理内涵,这种伦理内涵不是在经济发展之外,而是在经济发展之中,是与经济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的。科学发展观蕴涵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三重发展向度,这三个发展向度实际上解决的是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三个重大经济伦理问题。它们分别是:经济发展中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利益冲突的解决,包括代内利益和代际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同步性及共时性问题,即社会的协调发展;集中体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逆向性疏离的现实问题,从中折射出的发展公正问题体现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这三个方面经济伦理问题的理解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作为纲领,“以人为本”也始终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这三个发展向度之中,这是理解和解决其中所蕴涵的重大经济伦理问题的钥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中经济伦理的基石,它充分体现了人在经济伦理中的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体地位。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校正了传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对GDP的盲目追求和对人的利益的轻视,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视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及历史创造者的作用。在以往的发展中,我们对人缺少人文关怀,对人本身的世界,如人的自由、人的权利、人的生存等关注不够,不是以人为目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人的价值核心地位。并且,科学发展观追求每个社会成员的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公平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意蕴。公平在经济伦理中具有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它包括机会平等和利益分配平等两个方面的内涵。机会平等是指社会成员在基本平等的条件和规则下,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就业机会和通过劳动平等地获取利益的机会,它否定除个人天赋和后天自身条件外的任何特权。利益分配平等要求利益的初次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并存;利益的再次分配,要以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为目的,把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普遍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就很好地彰显了公平,它坚持了共同发展原则、共同分享原则和共同富裕原则。它要求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占有资源的行业与不占有资源的行业要相互支持,相互带动,共同发展;要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和共同富裕,它体现了经济伦理的公平价值导向。“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经济伦理的最新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遵循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和谐共处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共存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它包含以下两层经济伦理内涵:第一,就空间方面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自然观代替人是自然主宰的强权自然观,从而确立了人与自然平等相待的经济伦理关系。第二,就时间方面的现代与未来关系而言,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既考虑现在,更着眼于将来,确保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的经济伦理观。

科学发展观之经济伦理意蕴实现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6篇

关键词: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F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10-03

陈云同志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中国社会主义经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从事我国财政经济工作,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陈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从其中几个主要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立足中国实际,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

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陈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在重大经济问题的决策上,他总是牢牢抓住中国国情,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经济政策,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经济的依据。针对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生的“冒进”现象,1957年1月18日,陈云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会议上指出:“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像我们这样一个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经济混乱;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1] 44对于如何防止经济规模超国力,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比如,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都必须平衡,而且应该略有结余;物资要合理分配,排队使用;人民的购买力提高的程度必须同能够供应的消费物资相适应等等。这些都是陈云结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所作出的正确决策,对解决当时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应当建立什么性质的经济一直是陈云思考的问题。针对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只顾产值和利润”的现象,陈云指出:“我们必须使消费品质量提高,品种增加,工农业产量扩大,服务行业服务周到,而不是相反,”并进一步指出,“要把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手工业,改造成为这样一种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1] 12-13在陈云看来,中国的经济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必须能够帮助人民解决吃饭问题,能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陈云主持中央财政工作时提出的基本理财方针。他在商业部扩大的部务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1] 30 “人民生活不单纯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政治问题。”[2] 在参与重大经济决策问题时,陈云总是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作为制定决策的出发点。

(二)搞好综合平衡,促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

搞好综合平衡,促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这是陈云在长期工作中总结出的经济规律,同时也是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

1954年6月30日,陈云向中央汇报“一五”计划有关问题时提出了“三大平衡”的思想。他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和综合平衡地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综合平衡应该是全局的、整体的平衡;制定计划不仅要看当年,还要看长远;搞好“三大平衡”就是搞好财政收支平衡、银行信贷平衡和物资供应平衡。“所谓综合平衡,就是按比例;按比例,就平衡了。”[1] 202 “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具体比例,在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不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应根据自己当时的经济状况,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几比几才是对的,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合比例就是平衡的;平衡了,大体上也会是合比例的。”[1] 241为此,陈云提出在发展国民经济时,要注重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农业生产,实现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在积累和消费之间,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以及每个部类中的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都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三) 重视市场调节,保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建国以后,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实现财经统一,我国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这对解决当时存在的经济问题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加上计划太死,又时常脱节,这就使得“只能对大路货、主要品种作出计划数字,因此生产不能丰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单调。”[1] 221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一味地实行计划,要加强市场的调节,保证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1956年9月,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中,陈云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至于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的,但是,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的。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因此,我国的市场,绝不会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而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1] 13简单地说,他的这种思想就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陈云认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一是计划经济部分;二是市场调节部分。第一部分是有计划按比例的,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则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

1982年12月,陈云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今后要继续实行搞活经济的政策,继续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防止在搞活经济中,出现摆脱国家计划的倾向。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末,笼子就是国家计划。”[1] 287 历史和现实均证明,只强调计划而忽视市场或者只强调市场而忽视计划,都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只有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 坚持经济建设,兼顾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节制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陈云同志综合平衡思想的延伸和扩大。

1957年8月,陈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多,必须提倡节制生育。这是有关经济建设的大问题。现在粮食、布匹、学校等紧张,都与人口多而且增长快有关系。节制生育的措施,要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见效。中央和各省市都要成立专门委员会,来抓这件事情。”[1] 59可见,陈云早就看到人口过快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关于资源、环境的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陈云就有所关注,但是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展开。改革开放以后,对于环境保护问题,陈云越来越重视。1979年6月17日,陈云在写给李先念、姚依林的信中讲到: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尽早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全国各地的水力资源情况,二是工业污染问题。他指出:“今后工厂的设立必须注意到用水量”,“今后办厂必须把处理污染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防害于先,这是重大问题。”[1] 235后来,他又指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大的国策,要当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这件事,一是要经常宣传,大声疾呼,引起人们重视;二是要花点钱,增加投资比例;三是要反复督促检查,并层层落实责任。”[3] 414 陈云的经济建设必须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宝贵财富,对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一)理论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4]。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些理论中的很多成分都可以在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中找到,只不过是名称不同而已。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云长期从事我国的财政经济工作。他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党中央和同志的指示,“摸索、总结和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客观规律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这一思想大大突破了前人之说与外国现成模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5]比如,在计划与市场关系方面,陈云早就提出了要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重视市场调节,实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他的这一观点对后来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大影响。陈云的综合平衡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最早的宏观调控理论”[6]。这一理论一直被用来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宝库。

(二)现实意义: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同志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陈云同志虽然没有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但他的诸多经济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陈云同志在主持中央财经工作时,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中国经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陈云向来把人民生活的改善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经济建设为人民生活服务,这与“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观是相同的。此外,陈云同志提倡综合平衡,强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也与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相一致的。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研究陈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对于当前我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方法论意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当前我国开展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云的经济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之上的。在陈云的诸多经济理论中都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与方法。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陈云就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的观点,并一直用这一思想去指导他的经济工作。到了50年代,陈云又提出全面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即“全面、比较、反复”。他特别强调要注意实事求是。他说:“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也就是说的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1] 38 “所有正确的决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我们做工作,要用90%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10%的时间决定决策。”[1] 3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比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渐严重。在发展过程中,有些部门和领导片面追求政绩,搞“形象工程”,不注重实际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陈云同志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决策。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当前,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在这一关键时期,重新研究和学习陈云同志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及其方法,对我们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 曾长秋.论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3] 陈云年谱: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4] 王广信,杨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J].理论学刊,2008,(9).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7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济保障

中图分类号:F8131;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2)11001605

一、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阐释

意识形态存续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个复杂且争议颇大的概念。自意识形态概念诞生起,人们就无法摆脱其带来的影响和控制。意识形态这个术语几乎出现在当代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批评等无不在讨论意识形态及其相关问题。意识形态也逐步从一个哲学上的理论概念演变成为一个关乎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重要现实问题。但是,关于意识形态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地、全面地受到普遍认可的概念。本文所指的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确切地讲是以维护一定的阶级利益为根本目标、并为该阶级成员所信仰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其核心是政治理念和政治信仰。

从统治阶级使用意识形态理论为自身统治辩护开始,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也就随之产生。历史上最早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理论。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生产力落后和交通不便等客观因素限制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特别是距离较远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往来。同时,当时人们以从事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也被统治阶级所垄断,一旦某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形成后,很少能够受到具有威胁的其它思想意识的挑战,这个时期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并不十分突出。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社会交往日渐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特别是随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始在国家层面上走上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日渐激烈,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非常突出地显现在世人面前。本文所指的意识形态安全,主要针对的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而言,指的是一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不受威胁而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在政治制度、国家政权、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主要涵盖了指导思想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道德秩序的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安全等几个重要方面的内容。

二、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大小与它所代表的社会生产力效率高低存在密切联系。原苏联经济长期徘徊不前、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是其解体的重要原因。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1]。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正是对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信心十足,邓小平才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1]。

1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

即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经济基础是指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在社会诸形态中居主导地位,对上层建筑起决定性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不能从它自身来解释,而只能由它的经济基础来阐释。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意识形态的产生。意识形态作为思想观念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济基础可以看作是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念、艺术以及宗教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意识形态的性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存在差异,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着自身特定的意识形态。“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3]。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意识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进行局部的调整。原有的经济基础后,新的经济基础会产生新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并强烈地影响原有意识形态直至取而代之。当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一定范围内和部分群众中存在着认同的缺失和信仰的危机,其根源在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尚未充分发展。我国社会主义面临的首要问题还是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2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从本质上说,意识形态是作为社会观念上层建筑对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维护和服务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意识形态的根本使命。意识形态必须符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不能长期存在下去。意识形态建设安全状况对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能产生直接的明显影响。意识形态一经产生,便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力量,论证自己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规范和控制人们的行为与行动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同时还同阻碍、威胁自己经济基础发展的其他经济关系进行斗争,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荣的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实践一再告诉我们:凡是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时期,社会主义事业就进步、就发展。我们必须时刻提防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图谋,统筹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建设,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使其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确保经济基础发展的方向和质量。

三、为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提供经济保障

西方强国正是仰仗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断对我国实行意识形态输出和渗透战略。在全球化加快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物质文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经济实力,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上”[4]。实践也反复证明,我们党只有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形成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彰显,来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可抗拒的号召力和穿透力,构筑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固屏障。

1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当前国际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使然。一种意识形态反映的生产方式如果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那么它就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先进的生产力为意识形态的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外渗透和输出,关键在于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强势的经济实力。当今中国,在一定范围内和部分群众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心理认同缺失和信仰危机,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执政能力持怀疑态度,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且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这造成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隐患。所以要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保证在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度,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1)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切的奋斗和努力,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诚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基础之上的,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也鲜明表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摇、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是动摇、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决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确定的关于国家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不可轻变,要一以贯之地坚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阶段,我们已经实现党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发展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阔步前进。一方面,3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改革发展的成就空前,综合国力显著提高,2010年底中国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又遇到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性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产业结构失衡、增长方式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同时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还需要付出更多艰辛的努力,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科学发展,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才不至于功亏一篑,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国内主要矛盾和国际环境决定的。虽然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斐然,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这“三个没有改变”是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实际的清醒判断,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实根据,一切偏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方针都是不符合当前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它一切任务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和冲击这个中心。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4]。

2丰富和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涵

当前,社会上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出现了多种议论,主要包括非中心论和多中心论、他中心论和中心转移论和中心负面论等,上述观点无非是想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实际上这些观点都是错误和片面的,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发展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一个已经过时和需要摒弃的观念,从我国所处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进程来看,继续发展好经济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5]。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科学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不断完善,经济建设的内涵也体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我们应该在前进道路上,继续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赋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的时代内涵,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内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经济大国的质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峻,甚至到了影响社会和谐、政权稳定的地步。实践证明:只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承受能力、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局面,才能减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日益迫切,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摒弃过分强调经济增速、忽视统筹兼顾的错误和片面做法。正像同志所强调的那样:“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6]。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一以贯之。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把经济建设统筹到科学发展的大局之中,体现“又快又好,好字当头”的发展要求,形成经济发展成果反哺社会建设的良好局面,推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指的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包含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效益、工业化水平、城市化程度、收入分配、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内容。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证明:经济增长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新的经济增长。西方国家正是抓住了历史机遇及时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走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前列。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7]。这是党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已经成功完成了两个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处于重要的攻坚期,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国民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不断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3)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30多年来,我们始终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是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的重大战略抉择,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改革开放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等方面的全面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协调,发展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指引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不健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体制机制,再加上国际国内新形势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

(1)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理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事业、收入分配等改革,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和廉洁的人民满意的政府。

(2)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先决条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的市场体系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但是距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要培育市场主体,规范企业制度。企业是市场经济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遵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直接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的经营活动。要使企业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更好地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功能和社会职能。

(4)要促进经济平衡协调发展。一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导致农村生产要素和财富不断流向城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更加突出,城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采取具体措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繁荣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差别、纠正城乡失衡。二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市场经济导致资源、财富不断向富裕地区集中,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差距有明显扩大趋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三是产业经济协调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产出效益低、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低、高新技术行业占工业产值比重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协调造成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经济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只有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的配套改革,才能真正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推动我国经济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当然,维护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因素共同起作用。我们必须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人民群众乐于接受和真正认同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可抗拒的号召力和穿透力,牢牢构筑维护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固屏障。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5,373,11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8,250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7]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0

[5]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第8篇

今天,××区召开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和私营个体企业协会一届三次理事会,对××区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工作做了总结,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最瞩目的成就之一。旗帜鲜明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党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宝贵经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基本经济制度“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平等”的论述,进一步提升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要求。可以说,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写进执政党的政治报告、写进国家的法律,这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最有力的保障。大张旗鼓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内在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在举措,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非公有制经济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要求的最具活力的新兴生产力,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起着生力军和开拓者的作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深刻领会十七大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同志所作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相关论述,标志着民营经济又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早在_xxx年_月,全国人大就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私人财产保护纳入到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去;____年_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把个体、私营等这些属于老百姓经济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予以鼓励和支持;今年全国人大颁布实施《物权法》,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保护各类财产、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人财产的最基本法律,它的出台为民营经济的“恒产”和企业家经营的“恒心”奠定了最重要的法律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这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扫清了障碍。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企业做好做强。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十七大报告的一根红线和核心关键词,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改革开放__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重管理创新,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对××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高新区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情况会上这是我们××区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对推动我们××区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我代表管委会向××区广大私营个体协会会员表示衷心的祝贺!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党发[____]__号)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我们××区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区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很快,聚集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可以说私营个体经济已成为我们××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区私营个体企业协会成立以来,很抓了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引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次××区私营个体经济协调领导小组的成立,必将更快的促进我们××区私营个体经济的迅猛发展。

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积极支持协调领导小组的工作。

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是我们高新区的一件整体重要工作,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参与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工作中,多多沟通。密切配合,为××区私营个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团结协作,共同奋斗。

二、树立创新意识,认真履行好协会职责,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要搭建好政府与私营个体会员之间沟通联系的平台,经济发挥协会的中介组织作用,要及时准确把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的决策传达给广大会员,同时也要积极向政府反映私营个体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协调私营个体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

二是要大力开展普及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广大会员法律意识,特别是要努力提高广大个体工商户会员的法律知识水平,提高守法经营、文明经营的水平。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会员的经营行为,用法律法规来保护会员的合法权益。____年以来,协会在广大私营个体会员中采取办辅导学习班的方法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三是要根据××区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特点,在引导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调查研究,给以政策指导,提高市场信息,对私营个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私营企业制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引导私营企业向规模化发展。

四是协会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组织提供市场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推广、对外交流、调解纠纷、提供法律援助等方面加强服务。特别是在广大个体会员中,要积极为广大会员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个体会员反映的具体问题,为他们排优解难,消除后顾之优。如在子女入学、医疗、社会保障等关系到会员切身利益的方面办实事,使广大会员确实感到协会组织的关心,增强协会组织的凝聚力,使协会真正成为广大会员的“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