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2 17:09:21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社区;社区管理

建设智慧社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国外的智慧社区建设多是与政府电子政务相联系,智慧社区也多致力于政府服务功能的便利化。智慧社区是社区发展的更高阶段,在智慧城市建设下的智慧社区管理要虚实结合,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步管理。

一、智慧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智慧社区管理逐渐成为未来社区管理的趋势。智慧社区是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升级版,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表现形式。智慧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现代化和智慧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变革基层管理模式和推动基层社区建设有重大的意义。智慧社区管理就是将大数据驱动下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使管理服务更加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如智慧物业、智慧电子商务、智慧养老、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办公服务等。智慧社区的智慧化程度是一个城市智慧化水平的具体体现,智慧社区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模式,是“互联网+”大数据驱动下,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更为高级的形态。

二、智慧社区管理内容

社区是基层社会组织,它的目标就是给社区中的每一位成员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现代政商务、教育、家庭医护、文化娱乐、生活便利等多种服务,推动社区全面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社区的管理应与建设目的保持一致。智慧社区的建设与管理可以更好地完成上述目标。打造与实体社区相对应的虚拟社区以及以数字化、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各地近年来的一个突出亮点。智慧社区管理内容包括社区文化管理、政府职能的智慧化管理、社区医疗和社会保障管理、社区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

(一)智慧社区的文化管理。文化与社区不能相互分离。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向度上生成的,社区是文化的土壤,社区结构的形成端赖于文化的制约,文化的孕育和传承又存在于社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社区文化对于社区来说十分重要,其建设成果的好坏对该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文化建设主要从生态型文化、科技型文化、学习型文化和娱乐型文化展开。社区成员利用智慧社区平台体验、学习人与自然应如何和谐相处,通过体验未来科技,为社区成员普及科学知识,并提高社区成员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感。智慧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到老与少、大与小、雅与俗、远与近、教与乐、虚与实、内与外的结合。

(二)政府职能的智慧化管理。智慧社区的建设与管理,其目的在于促进社区全面发展,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从而使居民得到全面发展。街道社区作为政府行政机构的派出机构,是政府延伸到基层社区,履行服务居民的重要载体。基层社区居委会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鼓励社区成员参与和监督社区政务的开展。通过智慧电子政务平台增强社区成员政治参与的主动性、渠道的灵活性和信息的多元化。智慧社区的建设为社区成员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和决策提供了多元的参与渠道。通过社区的各种传播平台使社区成员在第一时间就能够了解到社区的发展和动态。政府职能的智慧化应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改变政府的办事效率重塑造政府职能,更好服务于社区居民。

(三)社区医疗和社会保障管理。基于大数据驱动下的健康社区平台应用,让智慧社区在医疗管理中更加有针对性,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医疗监测与治疗方案,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需要。智慧社区的医疗管理要融入社区医院信息门户平台,整合HIS、PACS、LIS、RIS等业务应用及协同办公,提供医务人员和居民之间有效的信息互联,通过内容管理系统实现内、外网的一体化信息,通过构建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日常健康检查系统和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与社区医院信息门户平台进行整合,充分利用智慧平台的便捷性,满足社区居民的就医需求,让就医可以省时省力。社会保障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智慧社区的社会保障管理要利用信息技术、云计算建立社会保障社区应用平台,为社区成员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四)社区安全管理。通过建立智慧社区的安全平台,严抓网络信息系统,加强网络化管理,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社区平安。要利用社区网络平台推送防火、防盗、网络安全等安全教育活动,线下组织一些“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主题的社区活动。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社区治安依托全视角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应急预警系统、无线定位系统等提升社区安全防范标准,人人参与安全建设、营造安全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推动社区安全宣传工作开展,保障社区居民安全。

三、智慧社区管理的建议

“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首要准则。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和管理还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居民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还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对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一)重视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智慧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运用,对居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社区的信息包括居民的应用数据、网络平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提供的服务、关键人员和文档等,安全威胁来源于多个方面,可能是合作伙伴、互联网、甚至是内部职工,黑客的攻击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操作和应用系统的开放性和复杂度提升了安全的风险。要建立智慧社区的信息安全,要明确社区信息开放和共享的边界,构建智慧社区信息安全和保障体系,对需要保密的信息制定极为严格的标准制度,规范信息利用行为,严防泄露,保障居民的信息安全。

(二)变革智慧社区管理理念。当前,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体现其绿色和可持续性,而智慧社区的核心则是服务和便民。在该社区的管理中要做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以人为本,以服务居民为导向。目前,我国的智慧社区多是由政府主导来推动建设,大多功能集中于社区服务和参与社区事务上,对于满足社区居民的一些信息化需求还有差距,要将智慧性社区管理理念与社区居民的需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形式,形成政府力量和社会多元主体的力量以合作的态势协商共管,共同促进智慧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更好满足居民的各种智慧化的需求。

(三)多元参与社区管理。智慧社区在建设过程中是连续不断的,在初始建设期间,要有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在后续建设发展阶段中可适当地引入商业模式。一般情况下,政府运行的平台通常会受众不足,采用商业化的手段则可以使运行相对更为活跃,更加符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政府要为企业参与智慧社区建设提供更多机会,鼓励传统物业公司向智慧社区运营商转型,集合社区安全、社区居住、社区购物、社区教育、社区养老、社区物流、社区医疗等功能,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发展多种业态,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为社区居民服务,提升生活的便利性,不断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四)运用智慧化管理手法发挥社区自治。要不断拓宽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激发居民自治的热情。通过鼓励居民通过社区网站、QQ群、微博、微信等来表达诉求,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社区拦问、上门走访、电话访问等多种途径了解居民需求和建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居民需求和建议。通过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文化的建设要线上线下相结合,注重云端社区文化的建设,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社区文化。要鼓励居民自治组织发展,特别重视居民监督反馈组织的发展等。

四、结语

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大数据云计算的驱动下,数字化社区到社区智慧化是必然趋势,智慧社区的管理涉及到社会管理制度的多层次。我国在“智慧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信息系统发展不均衡,硬件与软件,服务功能不强;城乡便民信息服务、社会信息服务不均;政府信息化安全还有待加强;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如何建立科学标准的评价体系等。我国智慧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智慧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应该结合各地的自身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推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社区管理理论的进步,智慧社区一定会越来越成熟,让社区居民生活变得更加智慧、幸福、安全、和谐和文明。

【参考文献】

[1]蒋力群,姚丽萍.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新趋势与综合对策———以上海为例[J].城市管理,2012,4:25~28

[2]宋煜.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的社区信息化实践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3,6

[3]高山.社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新途径[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11

[4]康春鹏.智慧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72

[5]周宇.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智慧社区建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6]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市情数据手册2015[Z].2015

[7]郑从卓,顾德道,高光耀.我国智慧社区服务体系构建的对策研[J].科技管理研究,2013,9:53~56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第2篇

在中国的文化里,“门”是人们内心对于安全需求的强烈渴望。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安防系统与交通、能源、户外设施、智能楼宇、园区与工厂安全管理都紧密相关,将其比作城市“守门员”也并不过分。

在首批“智慧城市”示范城市之一的青岛,这个隐形“守门员”正在市民的工作和生活中,保障日常的秩序与安全。

企业的保障

星期一清晨,青岛的街道上满是急匆匆赶往公司的人们。路口的红绿灯不停变换,新一周的忙碌即将开始。

掐着时间点走进办公场所的上班族,脸上满是焦急的情绪,生怕等待打卡的队伍,会让签到的时间超出规定。

然而,在青岛某家瑞士知名品牌食品制造商工厂里,来上班的老王正不慌不忙地朝着自己工作的车间径直走去。他知道,口袋里的凭证卡在他走进厂区的瞬间会自动签到。

老王发现,自从工厂里安装好了智能门禁系统,打卡器就消失了。他再也不用同工友们一起挤在车间门口,急切地等待每天上下班的打卡。于是,上班和回家的路上,老王和工友们总要比其他工厂的上班族多出几分从容。

遍布厂区大门、车间等各个通道口的门禁点不仅省去了老王打卡的麻烦,还有其他一些让他津津乐道的功能。

老王从口袋里掏出了公司发给他的凭证卡,兴奋地说:“别小看我手里的这个牌牌,可神奇了!它不光能替我打卡,加班的问题也能管!”

根据老王的介绍,记者了解到,出于对员工身体健康的考虑,工厂在智能门禁系统中限定了每个员工的工作时间。一旦员工连续工作超过6个工作日,或者每周累计上班时间超过40小时,聪明的门禁系统就有办法自动“停止”该员工的工作――无法进入工作区域的员工只能回家休息。

有关工作时长限制让老王和工友们认识到加班并不受到鼓励,于是,“磨洋工”的现象不见了,上班时间都被大家充分利用起来,工作效率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与数据库相连的记录,也令人力资源管理每个月的统计工作变得简单了。

智能门禁系统的好处还不止如此。

在员工众多的工厂里,每逢上班时间总有成百上千的人员同时进入厂区,如何防止外来人员混入混出是让企业挠头不已的事。而且在偌大的工厂里,要阻止非授权人员进入行政办公、设备物料等一些重点区域,通常也不容易。

然而,智能门禁系统的部署让工厂里保安人员的工作也跟着轻松起来。

厂区里,每个员工的出入范围在凭证卡中都有具体的限定,那些口袋里没有凭证卡的非授权人员将被门禁系统无情地拒之门外。因此,无关人员根本没有机会在厂区内随意穿行。

一旦有陌生人闯入,系统内置的报警接口能够迅速通知工厂里的消防、监控、防盗等其他相关系统。毫不客气地说,工厂里安装的HID Global智慧门禁系统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

看上去,智慧门禁像极了《变形金刚4》里面KIS集团戒备森严的高科技安防。但是,这种神奇的智慧门禁并非电影里的虚幻桥段,而是真实地存在于老王的日常生活中。

城市的安防

时针指向上午十点整,造型优美的尖钟塔响起了洪亮厚重的报时声,即使站在栈桥上也能清晰地听到。对于青岛人而言,这个沧桑的声音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再熟悉不过。

这座文艺复兴风格的钟楼既是青岛火车站的一部分,也是青岛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伴随着响彻广场的钟声,有的旅客正行色匆匆地奔向车站,有的旅客则站在车站前拍照留念。

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青岛交通系统、商业区域、体育馆等公共场所的人流量一直都非常大。因此,智慧安防显得尤为重要。

在智慧安防系统中,门禁解决方案虽然只是“智慧城市”系统平台的一部分,但它却是“智慧城市”运行的后勤保障,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关于门禁系统在“智慧城市”中的运行方式,HID Global的产品解决方案经理吕洋详细地介绍说:“门禁系统与监控、报警、消防等其他系统集成在一起,将城市建设的安全问题从‘事后控制’逐渐转变为‘事前预防’,并提升城市的安全与精准管理。凭借着门禁系统,授权管理人员还可以在数据中心监察整个管理区域情况,真正做到智能化的安全管理。”

对于城市来说,“智慧城市”合作商的选择既要考虑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安防能力,同时还要兼顾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在智能安防及智慧城市大型平台中,智慧门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融合与集成,以及实现安全与联动的能力。只有满足了这些,门禁系统才能真正满足“智慧城市”对于安全性、开放性、联动性和扩展性的需求。综合考虑到“智慧城市”的种种需求,青岛最终选择了HID Global作为智慧安防系统的合作伙伴。

吕洋告诉记者:“HID Global能够提供从身份识别到安全、管理和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并拥有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这是HID Global成为青岛‘智慧城市’合作商的重要原因。”

隐形的身份认证

在整个门禁系统的解决方案里,安全身份识别是最为核心的技术。“智慧城市”的运行,以及人、财、物和信息的安全都要依靠它来保护。

对于企业来说,门禁系统的身份认证可以表现为老王口袋里掏出来的凭证卡。但是,对于“智能城市”而言,要为每一位进入城市的人发放一张可供承载身份认证技术的实体凭证卡却并不现实。

那么,“智慧城市”的身份认证又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呢?

说到这个问题,吕洋神秘地说:“身份认证技术有一些‘隐形’的承载方式,完全可以满足建设‘智慧城市’的需求。其中,近距离无线通信(NFC)就是一种能够用于门禁系统的技术。”

吕洋口中的NFC技术是一种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在几厘米之内实现与设备的数据交换。这种技术完全可以嵌入到手机之中,做成一种便携的身份凭证卡,使身份验证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卡片和读卡器。

载有NFC的手机能够借助无线功能发送身份验证信息,当手机靠近读卡设备时,智慧门禁便会根据系统提示决定是否放行。

比如,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的图书馆,手里抱着自习材料的学生陆续前来。当他们靠近门口的读卡器时,手机里的身份验证信息便被读卡器敏锐地捕捉到。这时,学生的身份信息和相关资料就被系统读取出来,图书馆的感应门自动地被打开了。

说到这里,吕洋语气中的神秘感并没有减少,他继续说:“为了适应更高的安全性,结合NFC技术的门禁系统还可以借助一些特殊的措施来加强安全性。”

吕洋进一步地解释道,智慧门禁系统能够利用其他的信息技术接受各类密钥。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云的配置或者手机应用程序,将虚拟凭证卡的密码发送到手机上,这可以是一次性的动态密码,也可以是针对个人身份设置的固定密码。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第3篇

[摘 要] 当前社会中,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与计算机科技等现代技术,日益促进了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产业与居民生活形式的极大改变,而自动化控制技术也深深受到计算机与互联网等的影响,被广泛传播与推广到社会上各种行业中。基于此,笔者重点对于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慧油田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实施探究,简要介绍了自动化控制技术与智慧油田的含义,并论述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慧油田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自动化控制技术;智慧油田;安全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83

[中图分类号] F426.22;TP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156- 02

1 自动化控制技术与智慧油田简介

1.1 内涵

所谓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指综合了计算机和通信科技的一种现代化先进技术,该技术可高效管制整个体系之中的设施、仪表器具等。同时体系之中含有的全部设施和仪表器具等都会和计算机主机相联系,其会经由通讯的端口对于整个体系实施自动化的管制。

智慧油田汇聚了数值化、自主化、消息化与智力化等新型油田产出构建的内涵,充分依照油田开采管制的特性,着力思考到机器与人的相互合作,密切关注开采程序,将油田在勘测、评估、开采、产出等不同程序上的管理融合到一起,达成了传统意义上的油田产出和现代化科技相联合的目标。故,智慧油田属于一种新型的油田构建模式。

1.2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组成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组成要素为:当场数值收集程序、自主优化与抑制程序、数值处置程序。当场数值收集程序是指大量收集当地当时的数值,而后对于这些数值实施推算、剖析、整合与安全线的标记等;自主优化与抑制程序是指对于综合了开关数和变速调节的机泵实施自主优化、运作抑制、管控向外传送体系与分水器体系等作用,进而确保整个控制体系能够更加安全高效的运转;数值处置程序是指把收集到的单纯数值和有关情况直接发送到核心O控站,并对核心总站实施管制,而总站可给出最终的监管结果与策略。

2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慧油田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述

因油田在开采时往往有着很低的自动化水平,其运转的功效也不及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而当油田研发时,泵机组也没有很高的工作成效,整个工程中也严重欠缺自主化的抑制,只能够凭着人的力量实施抑制,使得石油在进口与出口处容易出现大量的资源耗费,同时也面临着事故危机。此外,对于石油与水面的距离多采取手工拍打亦或是测量表等来实现,也未出现很高效的检测方式,极易出现检测数值的严重失误,没有精准性,且危险性极高。运用人力亲自对于油田的管理实施抑制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构建智慧油田的状况下。

当前情况下,将自动化控制技术运用于智慧油田的安全管理中,智慧油田的监管者便能够非常便捷地运用自动化控制科技来观察与测量油田运转的全部状况。油田机井内的有关数值在特定时间里需传送出去,只要井内发生毛病或危险,图的标志就会以感叹号形式展现,这时智慧油田的后勤工作者便会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当地,即刻将毛病或危险处理掉。

前面我们提到过,油田大多位于自然状况极差的地方,怎样有效传送机井内数值到核心主站备受大家的关注。之前,油田对于数值的收集大多采取微波的形式,却未能收获极佳的成效,还因为需要的资金过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使用,极大地便利了数值的传送,使得智慧油田的监管者能够及时对于所有井内的作业压、蒸汽度数等数值有所感知,进而保障了机井的安全高效运行。智慧油田还能够借助GPRS/GSM 网络,完成精准的自动化式抄表,此种做法有效避免了以往抄表出现失误的缺点,而且借助GPRS 无线通讯网络还可精准处置数值,确保智慧油田的顺利运转。可以说,于智慧油田中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对于监测油田开采场地的各种设施有很大的益处,及时发现并将危险降到最低,进而令智慧油田能安全运转。

因此,当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对于智慧油田实施安全管理时,工程主管可在综合考虑油田管制本身的现实状况的前提下,努力建造出和单位整体目标相契合的体系,在单位中选出精英人才,组建安全保卫的团队,构成紧急危机处置机关。而后将自动化控制技术用于智慧油田的安全化管理中,令智慧油田的安全管理更为高效与合理,不仅实现了减弱智慧油田在产出中遇到危险的可能性,还能够帮助处置已出的危险。所以说,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智慧油田在安全监管上的力度,进而提升油田工作的效率,也助于强化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 结 语

综上所述,将自动化控制技术用于智慧油田的安全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该技术对于监测油田开采场地的各种设施有很大的益处,及时发现并将危险降到最低,进而令智慧油田能安全运转。此外,使用该技术还可将数值间的差距降到最小化,减少资金的耗费,提升油田的开发程度。当工程单位构建智慧油田时,单位工作者一定要在头脑中对于智慧油田的安全化管理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有个清晰的概念,明白这二者间的联系,了解到自动化控制技术对于智慧油田安全管理的作用,并能够充分将该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总之,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便可实现智慧油田在安全监管上的目标。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第4篇

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公共安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有新模式和新技术来支撑。“智慧工程”正是这样一种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工程安全服务、改善工程质量、增强城市管理职能,最终提升城市居民安全感、幸福感的城市建设发展的新模式。

迈上发展的快车道

顺凯信息以“创造智慧工程”为己任,紧盯“互联网+建设工程”领域,致力于行业前沿技术的探索和突破,发展战略聚焦于以互联网技术、传感器与BIM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为核心的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安全与运维管理业务,并持续推进和不断深耕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桥隧健康监测、勘察质量管控等产品的市场布局和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内地下空间工程智慧建设和运营管理领域的知名企业。公司和其团队获得上海市青年文明号、上海市青年突击队、上海市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并于2016年成功挂牌新三板,也是国内专注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与运维安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充分发挥其信息技术优势,积极推动传统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业务升级,并将信息技术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与运营安全风险管控进行深度融合,保障城市安全。

顺凯信息总经理易爱华在传统的建设工程行业深耕十多年。在16年的时间里,他从一名软件工程师到建设工程一线的项目经理,再到企业的信息中心负责人,最后作为一名创业者成为软件企业的负责人。他带领几个人的团队,突破传统思维和行业习惯,从一家传统的设计院信息中心起步,在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不跟风、不浮躁,通过内部创新创业,始终立足于通过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发展与行业变革,闯出了一条不寻常的成功之路。在5年时间内,公司快速发展成为行业内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成功登陆新三板。他所带领的顺凯信息,不仅推动了行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更成为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在“互联网+”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浪潮下积极转型发展的成功典范。

顺凯信息2013年加入“上海市岩土与地下空间综合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经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上海市软件企业,2014年8月获得上海市创新创业优胜企业。2014年10月,公司的“智慧监测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获得“2014年度上海市青年突击队”称号。2014年11月,公司成为上海“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天安监测”入围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十大优秀应用评选,并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产品秀。2015年12月,公司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6月,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

2016年8月25日,顺凯信息在“第八届中国行业信息化奖项评选活动暨2016中国行业信息化发展高峰论坛”中,凭借公司在建设工程行业信息化领域的影响力,及自主研发的“天安・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工程安全服务中心”和“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管控云平台”,一举拿下了重量级奖项――2016中国建设工程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和2016中国建设工程行业信息化服务领军企业奖。

开启智慧城市新模式

顺凯信息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的发展模式,把互联网、物联网、位置服务、云计算等引入工程,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化的新的工作模式。在智慧勘察、智慧监测、智慧轨道交通、智慧监理、智慧管理、智慧BIM等六大领域不断开拓。

“智慧勘察”是包含野外数据智能采集、岩土工程计算分析、勘察报告图表绘制、工程管理等在内的面向勘察行业的完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为提升行业技术水平、规范作业标准、提高服务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智慧勘察”解决方案,顺凯信息已经和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矿工程勘察院、冶金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上海分院、上海新地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海军东海工程设计院勘测队、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锦瑞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等客户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智慧监测”是对工程及周边环境监测的海量数据实现自动化采集、传输和智能化处理的工程施工安全监测服务与管控中心,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安全施工、运营维护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在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上海迪斯尼乐园、B06地块世博酒店工程、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02号地块、上海地铁13号线淮海路站、上海市静安区60号街坊建设工程、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40多个特大型建设工程中取得成功应用,并获得良好的反响。“智慧监测”入围“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十大优秀应用”和上海优秀信息化产品评选,获得“众联杯”双创大赛创新奖。

“智慧轨道交通”可以对地铁建设期内的各项资料和文档,以及日常的地铁监护、养护工作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或资料,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再利用,包含轨道交通基础地理信息、地质信息、地面安全巡查、周边工程、远程自动化监测、结构巡查、定期监护、地下结构安全管理仿真技术服务等系统。其中,“智巡・地铁地面巡视管理系统”覆盖上海全部的14条地铁线路,管理车站数据337座,区间线路里程1100公里,完成了共计3465个区间的巡视任务,上报违规项目512个,为加强地铁保护区管理,规范相关作业,保障地铁运营安全和建设的顺利开展,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持。

“智慧监理”为监理公司提高风险管理能力:远程掌握工程动态,高速在线审批流程,规范化监理现场工作,利用大数据分析考核员工,提升员工的个人能力;为工程建设提供安全管理手段,进行远程技术支持,具有项目风险智能预警功能,实现过程风险自动记录,严格把控全部施工过程,自动保留监理工作痕迹;为业主单位提供工程信息化门户,项目网站实时展示工程动态、工程进度,展现监理工作内容。

“智慧BIM”将BIM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安全与长期运营管理中,它与天安监测的深度结合,形成基于BIM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系统,将监测业务信息与BIM中的空间与属性相结合,形成5D模型展示与管理系统。顺凯信息侧重于将BIM与结构、管线、机电等设施的长期维护与管理相结合,形成面向房地产建筑与轨道交通的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系统。《上海世博园区地下空间三维信息系统》获上海世博会及其配套工程建设新技术应用一等奖。《上海提篮桥66街坊综合开发项目BIM应用》获得2015年“创新杯”BIM设计大赛最佳BIM普及应用奖。

顺凯信息的产品覆盖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些产品已经成功应用在上海迪斯尼、上海世博会、上海中心大厦、虹桥交通枢纽、上海轨道交通、天津于家堡交通枢纽等标志性的大型工程当中。公司还为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城乡建设勘察院等众多大型知名企业提供信息化咨询与研发服务。

多年来,作为工程信息化和智能化领域的开拓者,顺凯信息助力多个城市构筑智慧工程。其中,在天津,顺凯信息建立了天安地下工程远程自动化监测服务平台,为于家堡交通枢纽工程及周边环境提供了专业、快捷的监测服务;在大连,顺凯信息为唐山港提供的业务指挥调度管理解决方案将可视集群、视频监控、业务管理融为一体,提供基于GIS的可视化融合指挥调度,提升响应速度;在上海,顺凯信息为上海地铁建立了一套快速处置、实时掌握、即时响应的地铁安全保护区巡查系统,提升了巡查效率;在济南,顺凯信息为山东城乡建设勘察院构建了企业管理信息平台,提供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在北京,顺凯信息正在构建一套热网工程调度管理监控系统,对项目现场监理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等。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第5篇

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运营的一种新模式,是游客市场需求与现代信息技术驱动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和新趋势,既是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旅游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又是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化服务业的战略选择。因此,智慧旅游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苏省是智慧旅游概念的发源地,全省旅游系统以及相关各方面对智慧旅游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

二、无锡市发展智慧旅游优势分析

1.科技与人才支撑强大

2015年江苏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69%,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2.5%,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国信息产业的四分之一以上,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科技发展研究评价中保持全国首位。全省智慧城市建设、物联网建设加快推进,无锡的“感知中国”中心和云计算中心在全国领先,为智慧旅游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江苏高校和科研单位众多,两院院士数量居全国第一,为智慧旅游提供了人才支撑。

2.旅游网络体系发达

江苏省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多语种旅游网站集群及手机网站,建立了导游管理、旅游统计等业务管理平台,建成了江苏12301旅游服务热线和旅游咨询中心网点。这些都为无锡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网络体系的支撑。同时,无锡旅游部门积极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通讯运营商开展合作,探索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业发展的新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无锡灵山景区与无锡移动签署4G智慧旅游合作协议。双方借助4G网络优势,围绕“吃、住、游、乐、管”等开展合作,打造数字化的灵山景区,提升景区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无锡“智慧旅游”建设的进程。无锡移动长期致力于以高速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依托便携的智能终端,从视频监控、系统集成、呼叫中心、工作手机等各个应用层面,开发出导游通、旅游车辆配载系统和安全信息服务系统等应用,全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导游通系统可实现导游带队及审批的电子化管理、二维码签到和景区自助导游等功能;旅游车辆配载系统和安全信息服务系统,通过GPS定位、远程视频监控、音频监听和对讲,对旅游客运车辆的实时监测、调度指挥、人员车辆管理等,提高旅游车辆的安全系数。此外,无锡移动还为荡口古镇搭建景区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和数据库,整合安防监控、客源分析、自动语音和人工广播、停车场管理等多项功能,为景区提供智能化的游客管理和停车管理,让景区的安全管理更加智能、高效。

3.旅游网络经营发展迅猛

据统计,无锡旅游企业中,已经自主建设网站或者在国内著名网站开设网页的达到一半以上。这些企业旅游的网站建设,开启了网络经营的步伐,这也使得无锡智慧旅游发展迈入而来一个新的台阶。

三、无锡市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无锡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在智慧旅游建设方面,一直走在江苏乃至全国的前面,近年来已取得不小的进展。近年来,无锡市智慧旅游建设驶入了快车道,先后建设了手机客户端、一站式服务平台、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平台、数据处理中心、客源分析系统、无锡旅游APP群、二维码投放以及百度城市百科等一系列项目,不少项目已经在智慧旅游的实际应用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无锡智慧旅游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智慧营销体系

(1)与专业网络媒体的合作

无锡市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与专业网络媒体开展合作。如与蚂蜂窝合作,进行休闲游记的征集制作与推广;与百度合作,对无锡旅游资讯进行全方位推广,推广智慧旅游的成果;与360合作,通过与360搜索引擎对无锡重点旅游休闲片区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增强了无锡重点旅游休闲片区的网络曝光度,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2)自媒体营销体系构建

在自媒体营销建设方面,无锡市重点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①官方微博运营。通过运营,打造以微博为新型社会化管理的宣传平台,进一步宣传无锡旅游的形象。②官方微信运营。先后建设“无锡市旅游局”微信订阅号和“微游无锡”微信服务号两个微信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宣传和推广效果。

2.智慧旅游数据处理平台建设

无锡市建成了旅游企业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无锡大数据中心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游客行为分析系统等工作,搭建了相对完善的智慧旅游数据处理平台。

3.手机智能导览分析系统建设

为更好地对外地游客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无锡市旅游局组织开发了手机智能导航分析系统。该系统把数据处理中心和游客相关的实用数据推送出去,为游客提供智能化的伴随旅游服务,为游客提供全面、准确和及时的旅游信息。

四、无锡市智慧旅游发展策略

1.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智慧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锡市旅游系统要抓紧时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创造有利于智慧旅游信息资源整合的良好环境。发挥政府在建立智慧旅游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上的主导和示范作用,按照统一的信息资源分类的方法和元数据的规范,建立智慧旅游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为各级旅游政府部分的业务协同、公共服务和辅助决策提供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在智慧旅游信息整合的实施过程中,避免简单的把传统的政务活动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要按照智慧旅游信息资源整合的要求,对现行的政府管理职能、组织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提高政府旅游部分的依法行政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全面建设成新型的旅游电子政府创造条件。

2.充分发挥智慧旅游企业的示范效应

无锡应从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智慧旅游试点企业的示范效应,为行业推广提供示范。一要推选无锡智慧旅游建设的先进企业作为示范,推广其发展经验,实现智慧旅游经验的有效共享;二是建立无锡智慧旅游发展培训基地,加强对企业各层人员,尤其是企业一把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智慧旅游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三是要加强无锡企业间信息化经验的交流,鼓励企业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与此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建立中小企业智慧旅游发展的帮扶机制。一要依托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旅游行业组织等多元投入,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加快建设重点面向中下旅游企业的创新技术平台,从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给予中小旅游企业支持;二是在智慧旅游建设基金中设立中小企业智慧旅游创新基金,重点资助智慧旅游建设成绩突出的中小企业;三是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智慧旅游的发展引导,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专项资金支持;四是发挥智慧旅游先进企业的示范作用,建立企业间智慧旅游帮扶机制,有针对性的指导中小企业智慧旅游建设工作。

3.积极发挥智慧旅游在产业融合中的独特作用

坚持旅游、文化、生态和科技“四位一体”,充分发挥无锡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生态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利用智慧旅游的理念和技术开发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旅游项目,进一步增强无锡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无锡旅游的优势。

坚持依托资源创新、创意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科学开发旅游资源,深度谋划旅游项目,大力促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现代科技、动漫创意相结合,提升无锡旅游产品的文化表现力和创意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无锡旅游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发展力。

4.加强对智慧旅游建设的评价和考核

智慧旅游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如何正确把握科学的发展方向,确保应有的发展成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加强对无锡智慧旅游建设的评价和考核必然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根据国家以及江苏省旅游局的相关要求,并结合智慧旅游的发展实际,尽快研究拟定相关的评价和考核系统;二是建立起由来自政府部分、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旅游企业相关专业共同组成的评价考核小组,承担相应的评价和考核任务;三是建立智慧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将智慧旅游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旅游部门年度考核目标,引导科学的发展方向;四要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智慧旅游项目和成果进行投入、产出、综合效益、推广价值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估基础上不断加以提升改进。

5.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网络和信息安全是智慧旅游发展的基础保障,对智慧旅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二是强化信息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与应用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和同步发展;三是要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制定应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系统要普遍建立灾难备份体系,提高对信息安全事件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四要建设网络信任体系,在旅游智慧营销等业务中加强CA认证等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的运用。

6.加强对智慧旅游的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时促进智慧旅游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予以推进。第一,要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培养无锡智慧旅游人才,形成多方培养智慧旅游人才的良好局面;第二,要经常性的邀请国内外高等院校、著名软件企业与江苏省相关部分合作办学或建立职业培训机构,并加强对无锡智慧旅游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第三,要完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人才,创建一个有利于智慧旅游人才发展和创业的良好环境,并在科研经费、科研设备、生活待遇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和智慧旅游领域进行创业。

7.加强全省智慧旅游发展的顶层设计

智慧旅游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智慧旅游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各个要素进行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标准、高水平的实现各项目标。国家旅游局以及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江苏已经出台了《关于全省智慧旅游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江苏智慧旅游发展提供了依据。江苏省旅游局应该以国家、省已经出台的相关文件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顶层设计,为全省智慧旅游发展提供全面、系统和可靠的依据。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第6篇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智慧城市; 集约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46

[中图分类号] D630.1;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80- 02

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3G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向政府和社会提供覆盖政务、经济、民生等多方面的智慧应用和综合服务。从技术角度看,智慧城市所包括的各个系统(信息通信、交通运输、医疗保健卫生、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房地产、公共服务、政府管理与服务、商业经济、民生及环境、文化教育、科研及产业等)都要实现智能化、智慧化,而这些都需要通过电子政务的手段来实现,智慧城市是电子政务的高级阶段,建设智慧城市,当务之急是要做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1 “智慧泰州”建设的基础

近年来,泰州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电子政务、数字城管、平安城市等多个涉及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项目已建设运行,为打造智慧城市奠定了基础。由市经信委主办、市电信公司承建的“智慧泰州”门户已经上线运行,这是泰州市“智慧城市”国家试点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标志着泰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门户平台涵盖了智慧政务、智慧交通、便民缴费、智慧查询、智慧旅游等七大类100多项智慧城市应用项目,支持电脑、手机和Pad等各种终端访问方式。今后,市民缴纳水、电、煤气费用,各类政务、社保、医保、公积金、交通违章查询,购置电影票,交通出行等100多项服务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各种智能服务。

2 “智慧泰州”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泰州市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 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目前泰州市信息化项目建设各部门(单位)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审核,重复投资建设的现象屡屡发生,影响了智慧城市整体效能的发挥。从当前泰州智慧城市建设实际来看,很多部门对于智慧城市的内涵认识不一,例如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往往是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来考虑,信息化主管部门则从工业化、信息化相互融合角度去规划,而城市管理部门往往从执法便利的角度去审视,一些部门还没有跟上信息化步伐,没有考虑到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无线宽带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采用老式的技术思路和模式。

(2)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偏低。目前,泰州市许多部门(单位)已建或在建的信息化项目已经包含了多个智慧城市相关的应用项目,各部门(单位)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但这些数据和信息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不能共享或共享程度比较低,例如人社、公安等部门都各自开发建设了人口数据库,公安、邮政、国土、城管等部门都建有地理信息系统等,实际上这些数据库的数据都一样,亟需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信息资源中心,实现政府多部门的信息采集和资源共享。据调研,泰州市信息资源共享率极低,仅为13%,如按现有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各部门(单位)重复开发信息资源的投入将达数亿元,即浪费数亿元。

(3) 各部门之间缺乏业务协同,“信息孤岛”大量存在。由于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大都是本部门使用, 各系统不具备信息自动抓取、动态及时更新、异构资源汇聚、实时服务等功能,导致数据多但用不上,有数据但用不好,有信息但找不着。同时,各部门应用系统数据格式不同,缺乏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难以实现数据和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缺乏体制、机制的支持,如企业法人数据涉及税务、工商、质监、统计等多个部门,但这些部门的数据没有实现共享,往往需要花大量精力单独比对获取。

3 “智慧泰州”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3.1 总体目标

通过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重塑城市公共信息系统的创新管理机制,形成功能完善的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成信息资源高效融合的公共信息服务支撑平台,推广一批成熟高效的助力经济产业发展、城市管理、政务建设和民生保障服务的重点应用,率先建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环境国内领先、城市管理运营与民生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与创新能力优化发展的智慧型现代化城市。

3.2 主要任务

结合泰州城市发展现状和规划,编制泰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完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建设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基础数据库。通过持续推进政务、交通、社保、医疗、城建等重点智慧工程项目建设,全面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提高,提升城市功能和智慧化水平。创建特色是通过“智慧泰州”建设,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市场化运作,整合医药企业信息资源,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园区建设,积极打造集约、环保、智能的智慧医药城,进一步带动园区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

3.3 “智慧泰州”七大重点项目

(1)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对城市各类公共基础数据进行梳理,建立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目录,通过建库工程实现既有公共基础数据的入库,并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增量采集、更新、关联等操作,实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

(2) 智慧交通:构建立体互动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实现对公交车、出租车系统智能调度,提高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充分运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交通监控平台,深化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FID等先进技术应用,结合气象、路况、车辆、人流量、位置、线路等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实现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

(3) 智慧警务: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引擎、数据挖掘、影像技术、下一代宽带技术等前沿高新技术,进一步深化警务信息“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按照“1+3+6+8+N”的基本应用框架建设智慧警务系统,具体可概括为:1个中心——市、县警务云计算数据中心;3类数据库集群——基础数据库、应用数据库、专题数据库;6大综合性应用平台建设;8类支撑保障系统建设;N个专业应用系统建设。

(4) 智慧医疗:建设以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包括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主体的服务平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测专用信息网络、以应急处置为重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等。

(5) 智慧城建:建立住建系统公共资源中心,整合房地产、园林绿化、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等重要基础数据,和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建立泰州智慧城建门户,为机关、市民、企业等提供综合的服务;建立智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实现对重大建筑工程统一管理,及时、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问题。

(6) 智慧社区:建立社区管理与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内容涵盖民政基础数据库管理、社区管理应用平台、社区服务应用平台、民政业务信息平台、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建立视频监控系统、物价服务系统等社区便民服务设施、社区便民服务和老弱病残信息化监控服务系统,实现业主对社区信息的掌控,实现信息广泛、及时的主动推送,实现社区内老弱病残的信息化监护。

(7) 智慧医药园区:建设专业级的IDC机房和医药公共资源服务中心,汇聚全国的医药信息,为医药城企业提供数据容灾、云计算、云存储等服务。整合并统一建设医药高新区政府门户网站群,为机关、企业、居民提供统一、便捷的信息服务。积极推进医药高新区综合管廊建设、可再生能源应用及绿色建筑项目监管,建设低碳、集约、环保的医药园区。

4 构建“智慧泰州”保障措施

(1) 强化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智慧城市将给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带来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是推动转型升级、再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支点,我市应当从区域全局发展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指定一个强有力的主导部门并组建相应的工作班子来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建议:成立由市信息办牵头、市住建局和市经信委具体负责实施的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泰州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制订《泰州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建设规划、产业布局以及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计划。

(2) 建设泰州市云计算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南京、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宿迁等周边地区均已建成云计算中心,这些城市已拥有了政务云、医疗云、旅游云、交通云等多个小云,通过一个云中心覆盖了政务、智慧城市建设、便民服务等方面。如我市通过政务信息化云计算应用的改造,信息化建设投入可以节省40%,能耗较原使用模式减少30%,专业技术人员成本降低30%,安全性提高70%。建议:由市政府办牵头,市经信委具体实施,参照周边城市做法,采取政府主导,通信运营商或设备制造商投入的方式建设泰州云计算中心,将各部门单位已建的信息化项目逐步整合到云计算中心,新建或拟建的信息化项目尽量放在云计算中心。通过云计算中心搭建市智慧城市计算的公共信息平台,整合各部门(单位)的信息资源,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运算处理的集中、安全防护的统一,节约能源、资源及人力,减少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

(3) 以应用为主导,稳步推进“智慧泰州”应用项目建设。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引入智慧城市的概念;二是把城市的信息化规划转变为智慧城市的规划;三是把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转变为智慧城市的规划。目前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第一个阶段。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认清自身的发展现状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能盲目跨越式地追求智慧城市建设,否则有可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却达不到期望的目标,引发诸如城市化建设中纵向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问题、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问题、资金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等,造成城市的发展不可持续。建议: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做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稳步推进泰州智慧城市建设。

(4) 强化、完善技术支撑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精准推进泰州智慧城市建设进程。技术支撑保障体系是智慧泰州建设的基础,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智慧泰州建设的关键。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涉及高性能计算、物联网、传感器网、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网络服务与网格服务等多学科和多技术,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队伍和支撑体系,而且核心技术人员、人才和团队要逐步实现本土化。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整合现有研发平台资源,营造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用户牵引、研究院(所)与大学深度参与的智慧泰州研发环境,积极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参与有关标准制定,争取使泰州一些重点企业的关键技术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要制定智慧泰州信息安全目标与策略,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物联网和云计算传输信息安全,完善基础数据冗余备份措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网络及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从技术上保障信息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1] 沈明欢. “智慧城市”助力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J]. 城市观察,2010(3).

[2] 袁文蔚,郑磊. 中国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比较研究[J]. 电子政务,2012(4).

[3] 秦洪花,李汉清,赵霞. “智慧城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J]. 信息化建设,2010(9).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第7篇

关键词:智慧社区;信息技术;清华园街道;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1-0013-03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也由单位向社区转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息科技在社区建设领域的应用,目前已经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对于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适时引入智能技术,实现社区建设的智能化飞跃既是客观需要,又是信息化建设的逻辑必然。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市海淀区的领导下,清华园街道充分依托自身优势,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初步而富有成效的探索。本文拟结合他们的实践,就智慧社区的概念、结构、特征及其应用等问题进行探讨,抛砖引玉,借此为智慧社区的建设发展尽微薄之力。

一、智慧社区的基本概念

作为信息化战略的一部分,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于1998年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对地球的一个多分辨率、三维的表示,可以在其上添加许多与我们所处的星球有关的地学数据。”[1]其主要思想在于数据的信息化集成和显示。数字地球的概念虽然转瞬即逝,但由于实际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其思想在不同层面获得了实际的推进和应用。200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新概念,期望把智慧嵌入系统和流程之中,以智慧的方式实现服务的交付、产品开发、制造、采购和销售,从而使从人、资金到石油、水资源乃至信息的运动方式都更加智慧,使亿万人生活和工作的方式都变得更加智慧。其是以一个产业或者社会生态系统为对象,实际上是将智能技术有机应用于全过程,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推动系统运行模式的变革。2009年,IBM又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即它是城市运行各子系统智慧化的综合。IBM所提概念是一个商业化的远景展望,它既有具体的商业方案,又有抽象的概念运作。[2] [3]

智慧社区建设以上述概念为借鉴,但立足社会实际和技术实际,既要有独立深刻的长远眼光,又要有实事求是的阶段规划。关于智慧社区的定义,目前完整的表述并不多见,且大多侧重于技术层面的表述。例如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智慧城区(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 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 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 ICT 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区(社区)形态。[4]张彭等则认为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对住宅楼宇、家居、医疗、社区服务等进行智能化的构建,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5]

我们对智慧社区的定义则更多地从社区的基础功能层面即提供基本服务与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在明确具体对象状况的前提下,通过运用智能化的信息手段对社区服务和管理进行流程梳理和重构,从而在本质上达到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的目的。具体说来,我们认为,智慧社区是以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管理能力为目标,针对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和社区管理的工作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智能化,从而建立现代化的社区服务和精细化的社区管理系统,形成资源整合、效益明显、环境适宜的新型社区形态。智慧社区的构建依赖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智慧社区的应用覆盖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所涉及的商业服务、医疗保健、学习教育、安全保障、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智慧社区的优势体现于社会信息的充分获取和及时有效的处理,体现在对于表象信息的知识挖掘,体现在对现有公共资源、基础设施的充分整合和效能发挥,从而使社区服务更加优质高效,社区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实现以居民需求为中心的服务,以服务为导向的社会管理,变被动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为主动引导居民服务需求与生活品味,进而实现宜居、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五型”社区目标,促进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智慧社区的运行结构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智慧城市所涉及的虚拟政务、交通管理、公共服务和安全监控等系统的延伸;同时,智慧社区也有自己独立的服务、管理模块和结构。智慧社区的基础是现实生活中的各个社区,社区的基本结构决定着智慧社区的基本部分,智慧社区的运行由具有一定智能属性的各类服务、管理系统有机构成,体现其“智慧性”所在。如下图所示:

智慧社区的运行结构具体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传感器层——智慧社区的数据来源。通过对于社区各个系统所产生的各类数据的收集、存储,形成智慧社区的基础数据。例如,通过小区门禁系统采集居民出入楼门的信息,通过小区安防系统获得各类视频、消防等信息,通过服务机构获得居民的服务需求信息,通过环境监测获得小区环境数据等等。传感器层所产生的数据具有量大、种类多等特点。

2.公共数据专网——智慧社区数据高速公路。智慧社区的各个子系统均通过数据专网进行互联,无论是数据的获取、查询、,还是应用系统的处理结果均通过专网实现。

3. 数据库——智慧社区数据的存储中心和交换中心。智慧社区各个系统的数据均在数据库中存储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换。

4. 专用系统——智慧社区“智慧”特点的体现和核心价值所在。通过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于海量数据的及时处理与知识挖掘,根据相关规则进行决策支持,从而实现各个应用模块的处理结果。

5. 应用系统——智慧社区的关键模块。智慧社区的应用价值全部体现在这些应用系统,其是智慧社区的集中体现。例如,社区的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它可以综合统计、显示小区人口信息和地理分布情况;它可以进一步与安防系统相结合形成安全地理信息系统,与为老服务相结合形成老年人服务地理信息系统等。

6.综合应用界面——智慧社区的门户。智慧社区各个系统均通过统一的应用界面与各类使用者交互。

三、智慧社区的主要特征

智慧社区应该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智能化信息技术与社区服务、管理流程的融合。智慧社区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综合应用实现对社区服务与管理流程的支撑与改造。一方面,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原有办事流程的效率和覆盖面;另一方面,科技手段的应用又可以推动流程改造,甚至可以增加服务与管理的内容,使得广大居民群众可以获得更为全面、周到的服务,可使政府的管理行为更为精细、全面。因此,智慧社区的首要特点就是智能技术与服务、管理流程的充分融合。

2. 社区信息的集成化和处理的智能化。一个社区每天产生的信息是海量的,例如人口信息、安全信息、消费信息、需求信息等等。信息的及时获取、分类、存储和处理,通过知识挖掘等智能技术手段从海量信息中分析居民现状、行为特点,预测管理与服务需求,发现表象信息所反映的实质内容等,都是智慧社区的智能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信息的精细化、综合化、集成化的过程,信息处理的智能化过程。

3.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智慧社区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要有长远规划和体系结构的兼容能力,还要有接入能力。因为,智慧社区所依赖的技术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社区服务与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时社区作为一个社会结构的基层单元,还要接受来自上层服务与管理机构的纵向管理要求,所以,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就成为智慧社区不可缺少的特征之一。

4.充分满足居民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的需求。智慧社区的本质还是服务居民,因此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而实现智慧社区充分满足辖区居民的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需求,应该是智慧社区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对于居民的服务也可以做到从原来的单一服务目标向综合服务目标转变;反之,对于服务评价也可以从原来的客观指标逐步向主观指标过渡,进而实现智慧社区服务居民的方便快捷,社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同时,逐步实现管理与引导相结合的社区管理体系。

四、智慧社区的实践应用

清华园街道从2005年起就着眼于新型社区的发展方向,建立了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逐步开始智慧社区的理念探索与应用实践。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和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实现了可扩展的现代化社区服务和智能化社区管理体系,并获得了“全国社区服务先进街道”、“北京市社区服务科技应用示范区”和“北京市社区信息化综合示范街道”等荣誉称号。结合清华园街道社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未来规划和已经实现的系统,通过下面几个应用系统,可展示清华园街道智慧社区建设实践的基本雏形。

1.通过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展示社区情况。清华园街道辖区为清华大学校园,面积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万余人(学生集体户口约3万余人),流动人口近8000人。其中居民总户数超过9000户,居民人口约2.6万人,有9个居委会和1个家委会,居民楼150余栋,平房超过500间。由于历史的原因,居民的人口及地理信息一直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清华园街道办事处计划于2012年内建设完成辖区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即将辖区人口信息与居住房屋信息实现综合统计、展示的信息系统。该系统还可以进一步与房屋维修信息、周边管道信息、监控信息等实现综合集成,从而为辖区管理提供一个综合展示和决策系统平台。以人口地理信息为例,为解决辖区为老服务问题,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该系统查阅辖区内老年人口情况、地理分布情况、独居情况、关联的儿女信息等,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相应服务的提供等给出基础的决策信息。

2. 综合安全管理系统。以门禁和小区监控为基础的综合安全管理系统是智慧社区的又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清华园社区已经在两栋高层建筑试点了以门禁为基础的人员管理系统。通过推行实名制社区会员卡,并以此卡为基础建立门禁系统,从而实现以卡管人的目标。通过实名制社区会员卡即门禁卡,可以实现对于出租房屋情况的简单控制,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统计,以及对申请开通服务的老年独居老人的监护等功能,还可以结合小区安防系统进一步实现更为综合的社区安全管理,如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可疑人员判定、人员大规模聚集发现、消防安全预警等功能。此外,综合安全管理系统的信息同样也可以集成至小区地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一个更为复杂、综合的社区地理信息系统。

3.综合的社区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清华大学的校医院同时也是清华园地区的社区医院,服务清华园街道辖区居民。清华园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已经与社区医院联合建立了居民健康服务系统,实现了网上挂号、慢性病管理、体检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看病和对自身的健康管理。通过进一步的工作,该系统还可以实现对于辖区居民的综合健康服务。例如通过积累与分析体检数据及体质监测数据,可以对辖区特定人群进行健康提示与指导等。

4.建立辖区服务商的闭环管理系统。通过智慧社区的网络平台系统,将各类服务商纳入辖区闭环服务体系管理。所谓闭环管理是指这样一个流程:居民提交需求服务商或者管理团队派遣服务居民服务反馈与评价服务商或者管理团队优胜劣汰更大程度上满足居民需求。通过这样一个闭环过程,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周到的服务,还可以对服务商及管理团队进行服务质量评价,从而建立服务质量档案,形成考核机制与退出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更进一步,如果可以积累更为充分的数据,采用更为先进的分析手段,还可以根据居民大量的日常生活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居民的服务需求预测,从而进行管理导向,而不是仅仅响应服务需求和被动实现管理与服务。

总之,智慧社区作为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社区居民服务与管理的一个综合表现,其意义在于整合社区资源、优化社区服务、提高管理效率、方便群众生活。通过大量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把原来不清楚的居民状态了解清楚,使原来互相不沟通的管理信息实现共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决策提供支持。需要强调的是,在此过程中,智慧社区的建设与维护必须由政府主导和投入,只有如此,智慧社区才能获得持久的健康发展,也才能够更好地统筹社区资源,发挥最佳效应,服务广大居民。

参考文献:

[1]戈尔.数字地球对二十一世纪人类星球的理解[J].地球信息,1998,(2).

[2]王阳.“智慧的城市”美好的明天[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9,(17).

[3]彭明盛.智慧的地球[EB/OL].?re=spf.

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第8篇

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城市化和信息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两大基本任务。人类的需求推动了城市的进步,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由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和市政管理等五大核心功能系统构成,各系统应以协作的方式协同运行。智慧城市建设将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生活。

城市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运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奇葩,从 160多座迅速扩张到660多座,城市规模、功能和经济实力迅速放大,智慧城市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先导工程。

我国现在每年有1500万人口进入城市,到2025年我国将会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社会。目前有近200个城市跨过50万人口门槛,到2025年将增加107个。1978-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7.1亿,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2.57%。2011 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是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标志着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正处于重要的结构转型期,即从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阶段转向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智慧城市将使城市的发展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极大地促进城市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智慧城市的特点

“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IBM提出的。2009年8月,IBM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国》报告中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即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整合、系统的方式管理城市的运行,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为城市中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城市体系不断完善,居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普遍受益,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服务能力和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迄今为止,北京、上海、宁波、无锡、深圳、武汉、佛山等国内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渐次推出。

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41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2013年8月5日,住建部公布了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试点城市多达103个,其中市、区83个、县、镇20个。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更高阶段――“智慧化”发展的新阶段。200年前,人们没有电照样生活、工作;如今,如果没有电,人们将难以生。20年前,人们没有手机照样生活、工作;如今,如果没带手机,人们就象丢了魂。10年前,人们没有互联网照样生活、工作;如今,如果没有互联网,人们就会觉得很不自在。如今,人们没有智慧城市照样生活、工作; 3年后,如果没有智慧城市,人们将无所适从寸步难行。

智慧城市联接着政府、企业、市民,畅通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智慧城市的建设要素包括城市资源、城市民生、城市经济和城市环境,智慧城市对于政府管理者、市民用户、产业而言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智慧城市的发展,必将实现多赢的局面。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刚刚起步

近年来,我国东、中、西部的各级城市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高潮,纷纷提出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涉及社会管理、应用服务、基础设施、智慧产业、安全保障、建设模式、标准体系等内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二十年,“发展、管理、社会、生活”仍然是中国城市化的主题,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可以使城市发展更科学、管理更有效、人民生活更美好。

城市化虽然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城市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却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需要转方式、调结构、改变生活方式、不断解决突发性事件。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城市化建设正处于重要的结构转型期,我国正在通过“两化融合”、“五化并举”、“三网融合”等战略部署,积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已开始积极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现在有智慧北京、智慧杭州、智慧青岛等提法,北京市于 2012 年 3 月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编制了《智慧北京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和《智慧北京关键指标责任表》;宁波市于 2011-2012 年《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宁波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2011 年 12 月,南京市《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以下主要城市的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领跑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宁波、南京、佛山、扬州、浦东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追赶者:天津、武汉、无锡、大连、福州、杭州、青岛、昆明、成都、嘉定、莆田、江门、东莞、东营;准备者:沈阳、株洲、伊犁、江阳。

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议和对策

目前,我们应该加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根据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愿景和发展目标,为规范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混乱局面,亟待加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地规划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份长远路线图,指导和规范智慧城市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应该从促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战略出发,全面系统地规划智慧城市建设。

建设智慧的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首先要智能,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主要是通信网络,包括无线网络、固定网、卫星等,以及借助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传感设备、数据中心等。

建设智慧城市要通过互联网、现代通信网和物联网把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建设成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

人才培养需要应时,教育体制应该有所调整。当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创新型工程,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建设智慧城市必然会吸引国外的一些优秀技术人才涌入国内,这无疑会给国内人才的就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智慧城市高层次领导人才、高层次复合型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大力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