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女性心理分析

女性心理分析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1 17:27:03

女性心理分析

女性心理分析第1篇

【摘要】目的探讨未婚先孕女性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41例未婚先孕女性(研究组)与41例已婚孕妇(对照组)采用自拟性生活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87.8%感到有明显精神压力,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未婚先孕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关键词】女性;未婚;妊娠;心理健康

Aninvestigationonmentalhealthystatusofunmarriedpregnantwomen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entalhealthystatusofunmarriedpregnantwomen.Methods41unmarriedpregnantwomen(studygroup)and41marriedpregnantwomenweretestedwithselfdesignedsexuallifequestionnaire,symptomchecklist90(SCL90),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and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theresultswereanalyzed.Results87.8%womenofstudygroupfeltobviousmentalstress,theirscores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ensitiveness,anxiety,depressionandparanoidweresignificanthigherthanthecontrolls’(P<0.05or0.01).ConclusionUnmarriedpregnancyhasmajoreffectsonthewomen’sphysicalandmentalhealth,whichshouldbepaidattentionto.

【Keywords】Woman;unmarried;pregnancy;mentalhealth

近年来,受西方“性解放”思想的影响,青少年中婚前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未婚先孕导致的身心问题已不容忽视,我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5年3月~12月在某院门诊连续就诊的未婚先孕者为调查对象。入组标准:(1)未婚,有性生活史,无生产史;(2)停经30d~70d,经妇科检查、尿妊娠试验及B超检查等确诊为怀孕;(3)年龄在15a~30a;(4)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5)知情同意并愿意加入本研究;(6)排除患有严重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者。共入组41名,平均年龄(21.6±3.8)a,平均孕期52±18d。随机抽取已婚初次怀孕女性41名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平均年龄(22.4±3.2)a,平均孕期(54±19)d。两组平均年龄、平均孕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采用自拟性生活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1]、焦虑自评量表(SAS)[1]、抑郁自评量表(SDS)[1]对入组者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1)性生活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性生活史,包括初次年龄,与性对象交往时间及感情等;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精神压力程度。(2)SCL90每条按0分~5分评定,分析9个症状群因子分和总症状指数,总症状指数≥2为精神异常。(3)SAS按焦虑症状“很少有”至“绝大多数时间有”分别记1分~4分,分析各指标和总分,总分>50为有焦虑。(4)SDS采用4级评分,按抑郁症状出现频度分别记1分~4分,结果分析同SAS。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性生活调查结果(1)性生活史:平均年龄研究组(19.3±4.2)a,对照组(21.8±3.4)a,两组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与异往时间:研究组2mo~6mo5例(12.2%),6mo~1a22例(53.7%),1a~2a10例(24.4%),>2a4例(9.8%);对照组为1例(2.4%)、12例(29.3%)、15例(36.6%)、13例(31.7%),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对性知识了解程度:研究组一无所知4例(9.8%),一知半解32例(78.0%),了解5例(12.2%);对照组分别为6例(14.6%)、27例(65.9%)、8例(19.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3)精神压力:研究组重度精神压力6例(14.6%),中度19例(46.3%),轻度11例(26.8%),无压力5例(12.2%);对照组分别为2例(4.9%)、4例(9.9%)、13例(31.7%)、22例(53.7%),研究组精神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2.2两组SAS评定结果研究组SAS总分(48.91±7.36)分,对照组为(39.94±5.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研究组重度焦虑12例,轻、中度24例;对照组分别为3例、14例、24例。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χ2=6.46,P<0.01)。

2.3两组SDS评定结果研究组SDS总分(52.71±6.81)分,对照组为(42.9±4.31)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t=5.79,P<0.01)。

2.4两组SCL90评定结果比较,见表1。

表1两组SCL90评分比较(略)

注:*P<0.05

表1显示,研究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本研究表明,未婚先孕者中度以上精神压力达60%以上,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躯体不适、敏感、偏执等,这与傅改玲、王文敏等[2,3]报道结果相一致。怀孕作为一个应激事件,对孕妇的心身可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原因为:(1)在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里,婚前并未被大多数人所接受。(2)未婚先孕者多数还不存在结婚的成熟条件,因此,对胎儿的“去留”心存矛盾;此外,对堕胎的恐惧、怕以后不孕不育,也是导致心理负担增加的重要因素。(3)由于未婚先孕者多数年龄较小,没有经济来源,因此堕胎或手术所需的费用也是造成心理负担加重的原因之一。(4)由于未婚怀孕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使得她们对周围事物感觉敏锐,反应强烈,情绪易激动,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

为了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作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1)普及和加强性知识教育,使之了解未婚先孕对身体及心理的影响,了解避孕方法。(2)实施心理减负,对未婚先孕者进行心理辅导,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伦理道德观。帮助其克服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困扰,尽最大可能减轻对其心身健康的损害。(3)做好妊娠终止后的心理护理,由于多数未婚先孕者需要堕胎,因此,做好妊娠终止后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要。应针对患者的自卑和羞怯心理,选择个体化心理护理方式,充分保护患者的尊严和隐私权;以理解、关爱、尊重、同情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以协商的、建议性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案,增强患者的认同感,提高患者的合作程度和适应能力。

总之,未婚先孕对少女的身心健康有较大的影响,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7~131

女性心理分析第2篇

关键词: 焦虑;心理咨询;森田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中图分类号: B849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8-0066-03

一、求助者基本情况

小米,女,19岁,大二学生。意识清楚,思维正常,因高考失利情绪低落,自制力完整,能明确表述自己的想法,性格稳定,愿意听取客观意见。由老师介绍进而主动求助。

无明显躯体症状,只是近一段时间表现失眠、焦虑、头疼,注意力不集中。社会交往正常。

二、主诉

高考的严重失利导致对自己能力和记忆力的怀疑。一直无法接收这个现实,大脑始终被失败的经历充斥着,无法集中注意,进而产生焦虑,感觉经常头疼,经常失眠。

三、个人陈述

求助者从小一直学习成绩很好,在学习上没有遇到过挫折,一只都是受人瞩目的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各种奖状,占据了家里的整整一面墙,她是父母的自豪,老师的骄傲。上高中以后,大家都认为她考重点大学没问题。自己也认为已经考上了重点高中,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重点大学了,于是高中三年学习很刻苦也很努力。

但是就在高考的关键时刻,自己因为感冒,头疼,没有发挥好,最终成绩只能达到三本的分数线。

她担心再复读一年成绩会更差,所以上了一所一般大学。可是考试失利的事情一直挥之不去,总在想,考这么差对不起父母和老师,是不是自己脑子不行了,学习能力没有了,记忆力下降了。越想越头痛,根本学不进去,晚上还失眠,根本无法正常学习。现在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心里感到十分迷惘,情绪波动也很大。没有办法,自我感觉无法调整好状态。医院诊断为失眠症,正在服药。自己翻阅了些书籍资料觉得像青春期综合症,与心理因素有关,于是在老师的介绍下主动前来求助。

四、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情绪低落,谈及自己的能力以及父母老师的期望时不停的哭泣。意识状态良好,表达完整。无明显躯体症状,无泛化现象,无退缩行为,睡眠不好。

老师和同学都说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同学,而且学习认真努力,和大家关系都不错。只是有完美主义倾向,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平时生活学习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计划不能顺利完成时情绪低落,不停自责。

五、心理测验结果

(一)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轮廓图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强迫、焦虑、抑郁指数相对较高。其中强迫因子2.45分,人际关系因子2.52分,这两项指标高于SCL-90正常成人因子常模(强迫因子1.62±0.58,人际关系因子1.65±0.61)。超过正常范围,最显著的是分值高,其次是人际关系因子分值较高。

(二)焦虑自评(SAS)量表:标准分为45分(常模标准分为50分)。

(三)抑郁自评(SDS)量表:标准分58分(常模标准分为53分)。

六、评估与诊断

(一)诊断:

借助心理测验结果,并通过求助者陈述、观察和调查了解,求助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情绪低落、有强迫观念、紧张焦虑、自卑、适应不良。

根据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二)诊断结果:

一般心理问题,适应不良,有强迫观念。

(三)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原则,该求助者智、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主客观世界统一,自制力完整,主动求医,并且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该求助者病程的基本表现,(如头疼、失眠等)没有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没有造成严重损害,内容尚未泛化。

2.求助者不由自主地在意识中反复呈现失败的经历,另外加上归因错误,使自己感到无法摆脱十分苦恼。这负荷强迫观念当中的强迫回忆的界定。但是心理问题并不严重,表现出强迫观念、头疼,失眠等问题的时间也只有两个月左右,可以排除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

3.社会调查显示求助者的社会功能正常。

4.由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四)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协调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性神经症鉴别:焦虑症以焦虑为核心症状。焦虑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而本求助者却是对特定的历史事件的紧张和焦虑状态,因此排除焦虑症。

3.与强迫性神经症鉴别:强迫症是对来自自身的某种思想、观念或行为不克制地去想、去做。但根据CCMD-2-R的诊断标准,强迫症诊断需要有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方可诊断。研究病例的病程至少三个月。该求助者的问题暂不能定为强迫症。

七、病因分析

(一)生物性原因:求助者女性,19岁属于青春期,自我意识不稳定,是各类心理问题的多发年龄。

(二)社会性因素: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学习上没有遇到过挫折,自己及别人的期望都很高,抗挫折能力较弱。

(三)强迫观念的存在以及认知归因错误:有完美主义倾向。被高考失利这件事所困扰。又将自己的失利归为内部稳定的因素:能力。导致对自己失去信心。

八、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经双方共同商定,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向求助者解释认知疗法,并帮助求助者改变不正确的认知观念,与此同时缓解求助者的焦虑和自卑等不良的情绪。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协助求助者提高耐挫力,使求助者尽快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学会用积极的认知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现实,努力改善心情,学习放松技术,减轻压力,改善紧张焦虑状态。

九、咨询对象分析和方案的制定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学时期的学业的成功给了她很大的自信,周围人的赞赏更是让她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都很高,同时也不允许自己失败。然而,高考的不如意对她打击很大,她想不通自己怎么会失败,于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大脑,四处求医。主要问题是她认为自己脑子有问题,不适合再学习;同时习惯于接受别人赞赏的她害怕受到别人的笑话,可是内心对学业成功的渴望使她有继续努力的念头。

经过与求助者协商,决定以求助者为中心,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首先,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引导求助者顺其自然,清楚认识自己所处的心理环境,接纳一个可以失败的自我,并帮助其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引导她认识到是自己不合理的归因方式导致了她的情绪低落。

其次,运用认知领悟疗法,帮助求助者克服情绪低落的心境状态,接受现实,接纳自我,通过回忆以前自己的成绩来重新确立自信心;改变消极的认知方式,逐渐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遇到的挫折。

再次,学会在强迫观念出现时运用一些自我放松技术。

十、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阶段

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了解小米的基本情况、成长经历,确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做相关的心理测验,再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访谈和调查,然后确定主要问题,作出评估和诊断。

(二)个体心理辅导阶段

与小米商定咨询目标后,采用森田疗法和认知-行为训练予以辅导。具体过程是:

1.认知改变

(1)回忆过去自己的优秀,重新确立自信,并树立克服心理问题的信心。

(2)识别不合理观念,记情绪困扰日记。

(3)帮助宋小米认识到,高考遇挫便有彻底失败的观念是不合理的,失利只是暂时的,学会从失利中总结经验。另外自己的归因方向是错误的,帮助她客观分析当时的情境,学会进行正确恰当的归因方。

2.行为训练

(1)系统脱敏。在认知领悟的同时,建议小米坚持写心情日记分析自己强迫观念的合理性。逐步摆脱不合理的强迫观念的困扰。

(3)归因。解释归因理论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训练积极正面的的归因方法。淡化完美主义倾向,纠正对学业过高的期望.

(2)放松技术。当强迫观念出现时,采用深呼吸、计数等自我放松的方法。

3.以第三次咨询过程为例,以下是咨询记录节选:

T(咨询师):你是一个失败者?我们理性思考一下你如何更合理地评价自己?

S(小米):我以前很成功的,家长和老师都喜欢我,一直都在夸我。以前我还是很不错的。

T:很好,那么现在?

S:我应该是一个可爱的、善良的人,除了记忆力不好,学习不好。

T:很好,记住你是一个可爱的、善良的人。那么你是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呢?

S:嗯……

T:如果满分10分,那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这种说法?

S:5分吧。

T:好,我们一起来寻找新的支点并把它写下来好吗?

S:(思考一阵)上次系里的演讲比赛我很紧张,我觉得大家都在笑话我,可是结果还不错,我得了三等奖;大一第二学期英语四级考试,我一点信心都没有,但很幸运地我通过了;目前为止,我没有挂过课……可是,我脑子不好使,记忆力不好,睡眠不好,上课老走神。

T:好,写下来的想法中有些反面证据,但是每个人都有弱点或缺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一无是处,你同意吗?

S:同意。

T:那么以后的时间里我们经常会为正确积极的观念寻找现实依据,来战胜不合理的信念,你也可以试着用这种方法完成咨询作业好不好?

S:好吧。

十一、评估

咨询时间确定为每周一次,面对面咨询全程共8次,求助者积极配合。到第5次咨询结束后,求助者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对高考失利的事情能够释怀,做出正确的归因了。而且,做事不再追求完美,而能够客观分析情境给自己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8周以后,求助者自述情绪状态明显改善,睡眠逐渐恢复正常,头痛等不适感明显减轻,强迫观念出现次数很少。不合理的观念不再影响正常的学习及生活,求助者反应咨询效果良好。

经过两个月的随访,巩固效果良好,求助者已经建立了一种建设性的适应机制来适应现在的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明宏.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修订版)[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

[2]科瑞.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及实践[M].石林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傅安球.心理异常中“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与临床表现[J].心理科学,1999,(6).

女性心理分析第3篇

一、女性消费的现状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女性为652872280人,占总人口的48.73%。女性消费群体中对于消费活动中有较大影响的是中青年妇女,即20~50 岁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尤其是青年女性,她们作为中国市场活跃的消费群体,始终走在消费的前沿,而且一定程度上对流行趋势的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最新的“2011年度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在中国几乎四分之三的女性参与就业工作,职业女性的比例全球最高。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经济地位的独立以及消费规模的升级,女性消费品与服务也越来越完善,女性消费品市场呈现大幅的增长。化妆品店、女装店、珠宝店、美容减肥店等女性消费服务场所密布于大街小巷,现在的女性消费品市场已经成为整个经济消费的主力。

女性消费品一般主要指女性专用的商品,如化妆品、装饰品、女妆、卫生用品、首饰等,当然也包括以女性购买为主的家庭共同使用的商品。同时,女性消费者不只关心女性消费品,对于儿童、老人、男性及家庭消费也同样起着关键性作用,具有家庭中50%以上的消费决策和掌控权。

因此,对女性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企业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 以制定进行有效的广告策略,促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现代女性的消费心理

女性消费者首先追求个性、讲究时尚。消费需求中,人们对商品审美的需要、追求,是一种持久性的、普遍存在的心理需要,体现在女性消费者上,服饰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讲究服饰方面的个性化和时尚是现代女性的一大显著特征,现代女性保持着对服装流行款式的高度关注。虽然现代女性的消费观日趋理性,却并不影响她们对时尚生活的追求,但也应注意到,有一部分女性出于非常强烈的自尊需求,在消费时会因攀比和炫耀心理而造成过度消费。

其次,注重家庭,讲究实用性。母亲对子女的爱更多体现在关心小孩的衣食、营养和健康环境等有形的方面,而丈夫作为大多数家庭的支柱,也是女性关心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熏陶下,我国的家庭主妇们更是尤为过之。如曾经脍炙人口的娃哈哈的“妈妈,我要喝”广告,以及海王金樽的“老公来点海王金樽吧……明天更舒服” 就是基于这种心理的经典广告案例。女性消费者在购买日用生活商品时,与对服饰的消费心理有所不同,回归对商品使用价值需要这一商品的物质属性,也是消费需要的基本内容。

最后,感性消费——注重商品的外观和情感。人们常说女性是“情感动物”,女性思想细腻,她们容易被商品引起情感联想。女性消费者在购物时不同于男性的理性分析,往往在感情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而事后却又反省自己。女性消费者产生情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商品名称、款式色彩、商品美感、环境气氛等都可以使女性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并且女性的冲动性购买体现在给丈夫、子女、父母购买商品时,这种感彩会更为强烈。

三、广告策略分析

广告设计师萨拉·纽曼表示:“我们感到,目前的广告设计人员花太多的时间没完没了地研究男性观众心理,商业广告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仔细分析符合他们的情感、爱好等,而对于女性,只是简单地把她们分为家庭妇女、母亲或,这真是得不偿失。”在商品同质化的今天,应该针对女性消费者的心理制定有效、差异化的广告手段才能够征服女性市场。

1、情感诉求

国内洗化市场的知名品牌——雕牌就是擅长利用情感诉求快速成长为一线品牌。20世纪90年代,它借助“下岗潮”的出现,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资源,借势进行品牌的打造与传播。“雕”牌的情感诉求比较成功,其在1999年投放的广告《懂事篇》,妈妈下岗了,女儿想为妈妈做点事情,因为知道妈妈用一点点雕牌洗衣粉就能洗好多衣服,特别省钱,便帮助妈妈洗衣服并用稚嫩的文字给妈妈留言“我也能帮妈妈干活了”。一时间,全国人都被这篇广告打动了,妈妈们更是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广告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与道德评价标准,品牌迅速得以认同与提升。不止日用消费品市场,像高端商品市场,情感诉求的运用也随处可见,“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这句经典的广告语给爱情信物作了最好的诠释,也促使国内的钻石饰品市场前所未有的繁荣。

2、理性诉求

许多产品不切实际地承诺其多个利益点,往往使消费者觉得情感上受到欺骗,从而激起一种深层次的逆反心理,宝洁公司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态,对消费者的心理情感进行高度把握,只向消费者承诺一个利益点,出奇制胜地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同。例如玉兰油活肤沐浴露的电视广告:“24小时不断滋润,令肌肤持续得以改善。七天内,肌肤会更有光泽,更富弹性。”宝洁产品成功的很大都是靠理性诉求收服女性的心的,通过广告对产品数字化的诉求,把数字的诱惑力诠释成女性感性的美丽,基于好奇与试试看追求美的理念,使得广大消费者慷慨解囊。

3、明星代言

女性的跟从、模仿、好奇、以及虚荣心理较强,为吸引这些女性,请用名人做广告也就成为了一种时尚,借助名人的知名度和美好形象,使女性消费者接受产品,以达到推销的目的。如王菲代言的海飞丝洗发水;李嘉欣代言的欧莱雅化妆品;国际影星章子怡代言的美宝莲化妆品等等,明星代言的案例不胜枚举,但应注意到产品形象与代言人的吻合度。

4、贴近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创作应以现实为基础,以现实为对照,抓住生活中最真实甚至是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能够真正被消费者所接受。

由于宝洁的大多数商品均为大众家庭所用,而家庭中决定洗洁品购买权的主要为家庭主妇,所以宝洁的广告模特一般使用普通的家庭女性,走越贴近群众路线,巧妙运用消费者熟悉的情景和语言来打动并使他们对本产品产生强烈的兴趣,以达到购买目的。就像我们一直以来所熟悉的广告,舒服佳“杀菌以及长时间抑制细菌再生”,碧浪的“强力去污”,等都是采用贴近消费者以人证法的方式促使女性消费的。

5、女性与汽车

伴随着中国汽车消费时代的来临,女性对于汽车的兴趣、关注度和话语权也在飙升,同时女性车主的比例明显增加,根据新华信调查公司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女性车主比例已由2002年的20.3%增加到2008年的32.9%,已经追平欧洲国家女性车主平均水平。女性消费者也成为汽车厂商眼中的重要目标消费者。

女性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其汽车消费心理与男性存在着很大差异。首先,她们购车时过于感性,小巧玲珑、色彩绚丽、具有温馨的内饰的车型大多为女性所青睐,也往往决定了其消费欲望以及对车的评价。在新华信的调查中显示,对于银色和红色两种颜色车的喜爱超过了接受调查人数的一半。

其次,与追求驾驶感的男士相比,女性开车更看重车辆驾驶时的舒适性以及易操控特性,所以两厢小型车以及自动挡的车型,为相当一部分女性所偏爱,因此一些细心的厂家在细节设计上下功夫,比如在车内增加了衣物挂钩、车内后座儿童观察镜、梳妆盒等。目前车市中的两厢车畅销,大半功劳来自于女性购买者,两厢福克斯、嘉年华、标致206等都是不少女性的首选。

为了迎合更多女性消费者的口味,一些汽车厂商无论在产品设计还是广告营销策略上,已开始努力讨好女性消费者。比如2007年,上海华普推出首款女性车“海炫AA”,它的一些车型在产品色彩、操控以及服务上开展针对女性消费者的广告宣传与营销活动。此外汽车厂商也更加重视三八妇女节的节日营销,节日期间,女性购车享受特别优惠,或者赠送名牌香水等精美礼品等。

从消费的角度看,中国城镇居民作为消费者的素质还不高,消费者消费观念不够成熟,存在大量保守性消费、浪费性消费甚至畸型消费等,作为女性消费者,这种情形同样存在。消费者素质是与消费者的文化素质、对商品知识了解程度、消费觉悟等紧密联系的,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的提高、分配合理化以及受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女性消费者的素质也必将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更成熟。广告不是万能的,但在女性地位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品位和享受生活的今天,谁能第一时间打开目标消费者的心灵,谁将第一时间成为整个消费市场的王者,在满足女性消费欲同时,也可以通过女性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为广告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马义爽.消费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1.

[2] 童维维.现代女性消费心理分析[J].学习月刊, 2007.6

女性心理分析第4篇

关键词:职业女性 心理健康 性别差异

课 题: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成果,课题批号:201301179。

健康是民生之本,是衡量国民幸福指数的基础指标,在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社会,除身体健康之外,心理健康同样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而处于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冲突中的妇女,其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为此,笔者探讨现代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现代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随着妇女解放在中国的发展进程,现代社会里女性已经普遍获得了参与社会的权利和机会,与男性一样承担了社会工作的角色,但是由于传统思想的惯性,妇女在家庭中的责任并没有相应减轻,传统道德对女性的要求并没有放松,当前中国的职业妇女面临了过多的角色之困。

一是自然性别角色决定了她要经历怀孕、生产、哺乳的一系列过程,这必然对个人的事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带来停滞或中断。

二是传统分工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派定,使女性成为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虽然技术的进步带来家务劳动强度的降低与时间的节省,但是角色分工的指向与价值标准并没有改变。近年来,有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就是“陪读妈妈”的出现,她们离开原来的生活与工作,专职陪孩子读书,成为女性家庭责任在新形势下的又一种延伸。

三是社会角色的压力日增,市场经济社会竞争激烈,社会评价体系并不特别体现性别差异,所以女性与男性面临一样的工作压力和竞争态势。因而客观上造成了女性更大的职场竞争压力。女性为了证明自身的能力、争取独立的立场而将自己像一辆载重超标的汽车一样不顾一切驶上了高速路,忽略了自身动力不足,缺乏检修,玩命跑的结果必然是半路熄火,等待救援。

下表是对沧州市平均年龄36岁的一组职业男女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注:如果因子分超过常模即为异常)。

表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因子项目 女性因子分 男性因子分 因子分常模

躯体化 2.25分 1.17分 1.37+0.48

敌对性 3.00分 2.00分 1.46+0.55

强迫 3.90分 1.50分 1.62+0.58

恐怖 2.00分 1.14分 1.23+0.41

人际关系敏感 2.44分 1.89分 1.65+0.61

偏执 3.33分 1.67分 1.43+0.57

抑郁 2.92分 1.69分 1.5+0.59

焦虑 3.10分 1.80分 1.39+0.43

精神病性 2.60分 1.70分 1.29+0.42

数据显示,与男性相比,现代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其焦虑、抑郁、偏执、强迫、敌对等因子得分均比男性偏高且高于常模,如不能得到及时调适,不但影响到个人身心健康,降低生命质量,还将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和谐。

二、现代女性陷入心理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1.哲学上无可靠依托,缺乏真正的主体意识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无论道教阴阳说还是儒家伦理学都将女性置于附属、被动地位,漫长的“第二性”历史使妇女在主体确权时惶惑不安,难以驱尽传统的角色定位和道德阴影。

波伏娃说:“与公民就业规则相比,妇女生活更严重的还是受到生儿育女这一需要的扰乱。……和妊娠怀孕,不仅牵涉妇女的时间和精力,还牵涉到她们的基本价值。”“妇女不能仅仅被视为劳动者,这是因为她们的生育功能与她们的生产能力一样重要”,所以对妇女生育功能这一基本价值的认定,与对妇女通过经济生产从而确定个人独立地位的价值追求就构成一对令人尴尬的矛盾,到目前还没有找到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因此,妇女在自然属性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夹缝里寻寻觅觅,左冲右突,努力尝试多种角色可能,从哲学上为自身存在(与男性平等并存)寻找主体的合理合法性,因而在重重角色压力下艰难招架,身心疲惫。

2.心理上不自信,缺乏安全感

主体意识的不确定导致心理上的惶惑与不自信。现代社会妇女还没有完全摆脱弱势群体的处境,传统角色观念的束缚、现代经济社会中优胜劣汰的残酷,使女性面临更严峻的生态环境,环境的压迫使之难以心态从容。于是一方面以依附男性为耻,又忍不住违心迎合,以避免失败出局的命运,因而造成心理的压抑与扭曲,产生人格焦虑;也有人将男性作为假想敌,过分紧张,处处设防,唯恐被轻视,遭淘汰,客观上徒增自己的压力,使身心不胜其重负,以致形成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障碍。

三、破解女性问题、优化女性生态的突破口

要缓解现代职业女性的心理负荷,维护妇女身心健康,优化女性生态,观念、体制、心态应为破解女性问题的突破口。

1.尊重、正视性别差异,树立现代女性的主体自信

“在生活与相互利益使男人与女人紧密相连、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妇女内心并不向往革命,也不想消灭她们这一性别——她们的全部要求就是消除某些因为性别不同而带来的后果。”所以,尊重性别差异,寻求互补共赢,就是尊重自然,只有在此基础上,现代女性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主体自信。

树立现代女性的主体自信,关键是要认识到:女性与男性是彼此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生命主体和创造主体,有性别差异,无尊卑之分。作为中国女性,首先要剔除上千年受压迫历史中凝成固化的男主女从、怯弱依附等性别偏见,增进自尊自立、悦纳他人的现代意识,正视性别差异,树立两性和谐合作的观念。

2.改善女性生态环境,让女性更轻松自如地参与社会

利用有效的行政体制和心理干预机制开创有利于女性健康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从法律上确保女性真正获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利,政府主导,职能联动,教育、传媒助推,切实保障女性权益得到落实。比如,国家可通过社会福利制度来补贴女性由于生育带来的发展断层,缓解年轻的都市职业女性因生存压力而产生的生育恐惧。

科学制定职业目标,化解角色困境。根据岗位的特定要求,依照体力、思维、性格、气质合理分配角色,与岗位科学对接,发挥个人优势,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性别领域的一种体现。

3.女性应解放自己,放松心态,为心理减负

女性只有自己先放松心态,才能解放自己,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现代社会的人,力量的获得和成功的实现,常常不单单取决于她的智力高低,而是取决于她能否很好地赢得别人的支持并不断实现延伸自己的最大可能性。女性要为自己减负,避免在多个角色间疲于奔命,就要学会协调角色间的关系,家庭事务中充分调动其他家庭成员的参与,引导大家责任共担;工作中寻求建立良好的伙伴沟通关系和支持网络,而不是家务、工作大包大揽,让自己心力交瘁,苦不堪言,以至于损害身心健康。

社会、家庭是一个网络,每一个环节都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健康心理的培养与拥有,即在于让女性对自己的才力、潜力、价值取向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进而确定和协调自己的角色与关系,这是一个过程,可能需要不断地调整,最终目的是达到两性的共赢与互补。女性的幸福也标志着人类的幸福,只有全社会上下一心,同心合力,才能为女性铺就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女性心理分析第5篇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女青年; 心理压力; 性知识; 调查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攀升[1],意外妊娠后的人工流产对女性所带来的心理、生理方面的问题已成为临床妇科医护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2]。为降低社会女青年的人工流产发生率,笔者对在我院自愿进行人工流产术的464例25岁以下女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其在焦虑抑郁心理、男女生殖系统知识、性病防护知识、态度与避孕习惯等方面的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资料,现将研究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自愿进行人工流产术的464例女青年为观察对象,年龄17~25岁,平均(22.4±5.6)岁;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0名女青年作为对照组,年龄18~25岁,平均(23.1±6.2)岁。所有入选人员均有固定,能自愿完成调查问卷,排除精神障碍性疾病人员。

1.2调查内容与评价标准

自行拟定调查问卷,先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再组织专人拟定正式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精神心理压力、男女生殖系统知识、性病防护知识、态度与避孕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精神心理压力评定采用国际通行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

1.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女性心理分析第6篇

关键词:家庭暴力;心理治疗干预;女性;心理健康

近年来,被称为“沉默的文化”的家庭暴力问题,渐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侵害对方身体、精神和性的强暴行为。其手段有殴打、侮辱人格、残害身体、限制自由以及性虐待,也包括经济上的虐待和冷落。[1]家庭暴力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的危害大众心理健康的社会问题,也是最为广泛的并且得到公认的对人权践踏的社会问题。一系列研究表明:在北美、南美、欧洲、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家庭暴力发生率都很高。尽管家庭暴力可能发生在父母和孩子、兄弟姐妹之间、妻子对丈夫施暴,或者成年子女对老年父母施暴,但大多数家庭暴力是由男性配偶向女性配偶施暴。本文拟就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危害、治疗干预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危害

家庭暴力会导致女性受害者在医学、行为和心理三方面出现不良后果。

医学方面的后果包括死亡及肉体创伤(如淤血、撕伤、咬伤、烧伤、刺伤、骨折、牙、头,眼等部位受伤)。性侵犯可导致性疾病的传播、非计划怀孕、尿路感染、不孕、生殖器创伤以及长期的骨盆疼痛。

家庭暴力还会引发受害者许多行为障碍,如药物滥用、侵犯行为、行为上被动依赖、自杀企图、性功能障碍等等。[2,3]家庭暴力受害者也可能出现一系列与压力有关的心理症状,如:背痛、头痛、高警觉(hyper-alertness)、睡眠障碍等等。[2,3]

家庭暴力对受害者所造成的心理后果会随家庭暴力的类型、持续时间、家庭暴力的严重性以及受害者处在家庭暴力过程的各个阶段、女性应对家庭暴力的能力以及女性受害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等不同而有所差异。[4]受害者对家庭暴力的最初反应是震惊、否认、麻木、退缩。女性受害者可能会为她们的安全受到威胁而感到恐惧,为将来可能的伤害事件感到担忧或者试图对家庭暴力进行反击。在家庭暴力发生的最初阶段,受害者经常会回想起被施暴的场面,会做噩梦,而这些症状要在以后的几个星期才可能消失。长期的心理后果包括广泛的精神症状,比如:创伤后的压力障碍、长期抑郁等。这些受害者将会在人际信任和建立亲密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障碍。受害者经常会感到愤怒、无助、绝望,还会经常表现出与具体情境无关的焦虑,包括恐怖性焦虑和回避性焦虑。受害者由于感到恐惧、耻辱、内疚而经常将自己进行社会性隔离,这样以来又会进一步引发她们的抑郁情绪,会产生一种广泛范围的失控感、低自尊以及自我谴责。[2]有关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的调查表明:18%的患者报告有被虐待的历史[5],这些病人的自杀行为、药物滥用、临界性个性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的比例比较高。有虐待史的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更长,他们更可能以自毁的方式进行自我攻击。[6]创伤后压力障碍或许是对许多被虐待者最准确的心理诊断,84%的女性家庭暴力受害者符合创伤后压力障碍的心理诊断标准。[7]一些受害者表现出以下症状:精神麻木、反复体验所遭受的创伤、强烈的精神压力、持续的高唤醒状态以及对有关创伤事件的回避。[8]家庭暴力受害者经常会产生无助、绝望以及弥散性的不适感等不良心理症状。[9,10]

二、女性遭遇家庭暴力的原因

(一)文化标准可能引发对女性的家庭暴力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妇女一直被认为是她们丈夫的财产并且家庭暴力经常得到社会认可。例如,19世纪的英格兰法律规定丈夫可以拿直径不超过大拇指粗的棍子殴打妻子,这项规定导致了一种常见的英文表达:“拇指统治(rule of thumb)”。男性的性别所有权以及有关统治和控制的论点是许多家庭暴力的基础。[11]一项对14个不同社会研究的综述表明,妻子遭到丈夫的体罚在这些社会里都能得到许可,并且其中有些社会甚至认为对妻子的体罚是必须的,家庭暴力的实际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在这些社会里是极不相同的。[12]那些较少发生家庭暴力的文化中,法律规定男性不允许超过某种所允许的界限对待妇女,在这些社会里,政府为试图逃避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避难所,人们有一种体面对待妇女的名誉感。[13]

在中国,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是家庭暴力产生的历史原因。“男尊女卑”、夫权统治贯穿数千年中国历史:“三从四德”将女性置于男性统治之下,推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直至今天,崇尚男性对女性暴力、父母对子女惩戒的历史传统,依然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国家庭。全国妇联2002 年的一项调查表明, 在中国217 亿个家庭中, 约30 %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而施暴者九成是男性。[14]

(二)与女性自身心理有关

过去的心理学理论通常指责家庭暴力受害者,这些理论认为这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的行为是激惹性的,他们嘲弄自己的丈夫,过于争辩、懒惰或者潜意识里渴望做一个受虐者。这一看法使得人们忽视家庭暴力的危害性以及对这些受害妇女产生误解。[13]

也有学者指出,女性的懦弱使施暴者有恃无恐。有些妇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思想观念陈旧,深受“嫁鸡随鸡”、“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未想到反抗,也不愿对外人说,只是默默地祈祷丈夫能回心转意,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有些妇女因夫妻感情尚未完全破裂或者恐惧施暴者事后报复,在执法机关对施暴者依法论处时不愿或不敢指证,甚至为丈夫“说情”。因此,女性的懦弱也是家庭暴力存在和升级不可忽视的原因。[15]

(三)与施暴者个性特征、行为和早期经历有关

临床资料表明许多男性施暴者的心理特征为:较强的占有欲、心理不独立、有不安全感、冲动以及低自尊。药物滥用与家庭暴力有关[16], 滥用药物会降低施暴者对其攻击行为的控制或者使施暴者对自己的施暴理由合理化,从而使得他们对自己的施暴行为不负完全的责任。虽然家庭暴力与滥用药物有关,但是药物滥用并不能充分解释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模式理论(the modelling theory)假定男性经常对女性施暴源自男性童年时期所目睹的家庭暴力场景。[13]在童年期目睹家庭暴力的男性更可能在成年以后对其配偶施暴。[17]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其公公有家庭暴力行为的妇女遭受其丈夫家庭暴力的可能性是其公公没有家庭暴力行为的妇女所遭受的家庭暴力可能性的三倍。[8]目睹父亲暴力行为的男性学会了用暴力解决与配偶之间的冲突,而女性则倾向于在成年之后变的更加被动。许多有关家庭暴力研究的综述表明家庭暴力中,女性受害者都在童年目睹过父母之间所发生的家庭暴力。[17]几乎40%的女性受害者报告说他们的孩子曾目睹过她们遭受家庭暴力的场面,因此减少这种可能会引发跨代遗传的对女性所实施的家庭暴力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还有研究者认为,攻击自己妻子的丈夫在幼年时多数曾是受虐儿童。研究发现, 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较对照组有更多的低教育水平者; 更多的嗜烟者, 且每天抽烟量大; 且他们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18]

三、家庭暴力的心理治疗、预防

(一)家庭暴力的心理治疗

许多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对女性家庭暴力受害者是十分有益的。这些治疗方法包括:心理动力学治疗方法[19]、认知行为疗法[20]催眠疗法[21]、药物疗法[22]以及自助组织疗法。尽管这些疗法的理论倾向或技术不同,但是它们都遵循以下原则:

1.治疗者应当常规性地、主动地、全面地询问家庭暴力受害者过去曾遭受的暴力伤害以及解决方法。

2.治疗者应当知道家庭暴力对受害者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创伤后压力障碍的表现。

3.治疗者必须能够理解和解释家庭暴力对受害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他们还能提高受害人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应对家庭暴力的能力。

4.治疗者应当向受害人提供心理支持环境直到受害人建立起自我支持功能为止。

5.治疗者不应当只让受害人精神宣泄而不对受害人的防御机制和内心冲突进行探索和解释。

6.治疗者应当探究受害人对家庭暴力中所出现的创伤性人际关系的个人看法。

7.在诊断、治疗中必须谨慎地尊重受害人的自主权。[4]

有时,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会出现强烈的反移情现象,比如,治疗者感到很气愤、出现侵入性好奇(intrusive curiosity)、勃然大怒、或者以受害人自居等等。有些治疗者或许会强迫受害人报道她们所遭受的家庭暴力或者与施暴者对抗。我们必须尊重受害人的意愿,除非司法需要,否则我们不能随意报道受害人所遭受的家庭暴力,不然会让受害人对心理治疗这个职业失去信任。频繁地报道家庭暴力会将受害妇女置于更危险的境地,使她们遭受更多伤害。有些治疗者看到这些受害者仍然维持着自己的婚姻关系就会变的不耐烦,但是治疗者应当明白摆脱这样的婚姻关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其他一些治疗者看到这些受害人如此抑郁感到十分担忧,于是他们就擅自作出一些不明智的决定,比如对这些受害人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尽管在治疗过程中这些治疗措施有时是需要的,但治疗者擅自决定治疗方案实际上侵犯了受害者的自主权,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治疗者和受害人共同决定治疗方案。[23]如果将家庭暴力事件报告给警察,在司法诉讼中,治疗者的角色会变的复杂起来,治疗者不仅仅要作为专家证人而且还要以一个精神病医生的角度提供证据,一定要避免将治疗者职业角色弄混乱,以免使这个职业出现信任危机。

(二)家庭暴力的预防

因为家庭暴力根源于社会对妇女的歧视态度,因此社会学者应当首先认清这些社会问题并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政策的制订和教育当中,通过个人的努力减少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在治疗中,心理治疗者要尊重这些女性受害者,任何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社会工作者提出引发家庭暴力和其他形式的暴力的原因,反对歧视妇女,虐待妇女是不允许的等观点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要及早发现家庭暴力事件,鉴于许多精神疾病都与家庭暴力有关,因此在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时候,询问患者是否曾遭受过家庭暴力应当是常规诊断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培训精神病医生识别家庭暴力受害者所出现的医疗和情绪方面的症状是十分必要的。及时、有效、安全、支持、接纳的家庭暴力干预措施将会得到受害人的认可。在社区机构内设置有效的家庭暴力干预中心将有利于对家庭暴力进行及时的干预。精神病医生也可凭借自己的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而作为社区心理健康顾问,以此作为社区的一种重要的资源来为女性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服务。

最后通过使用个人、家庭和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家庭暴力对受害人所造成的长期不良影响。精神病医生在家庭暴力的预防、识别、治疗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个人或者团体心理治疗方法,治疗家庭暴力的实施者的特殊治疗计划也可以有效控制虐待者的暴力行为。

参考文献:

[1]catherine a. simmons,peter lehmann.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pet abuse and controlling behaviors in violent relationships[j].j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007,22:1211-1222.

[2]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coucil on ethical and judical affairs report on sexual harassment and exploitation beween medical supervisors and trainees[z].chicago: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89.

[3] leidig mw.the continuum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consequences[j].j am coll health ,1992,40:149-155.

[4] rose ds . sexual assault ,domestic violence and incest[m]//stewart de,stotland n,eds.psychological aspects ofwomen’s health care: the interface between psychiatry and obstertrics and gynecology. 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rtric press,1993:447-483.

[5] brown gr, anderson b.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in adult inpatients with childhood history of sexual and physical abuse[j].am j psychiatry,1991,148:55-61.

[6] carmen e, riecker p, mills t. vicitims of violence and psychiatric illness[j].am j psychiatry,1984,141:378-383.

[7] kemp a,rawlings ei,green b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in battered women:a shelter sample[j]. j traumatic stress,1991, 4:137-147.

[8] sorenson sb ,golding jm.dpression sequelae of recent criminal victimization[j].traumatic stress,1990,3:337-350.

[9] stewart de,robinson ge. violence against women[m]// oldham jc,riba mb,eds.review of psychiatry.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1995,14:260-282.

[10] stewart de, robinson ge,violence and women’s mental health[j].harvard rev psychiatry,1996, 4:54-57.

[11] start e.rethinking homicide:violence,race and the politics of gender[j].int j health serv,1990,20:3-26.

[12] counts da ,brown jk,campbell jc,eds.sanctions and sanctuary: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he beating[m].bolder:westview press,1992.

[13] campbell jc.wife-battering:cultural contexts versus western social science[m]//counts da,brown jk,campbell jc,eds.sanctions and sanctuary: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he beating.bolder:westview press,1992:229-249.

[14] 夫权观念诱发家庭暴力施暴者九成是男性 [be/ol].[2004-03-08].新华网.

[15] 范德章.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和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4):62-64.

[16]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prevention of violence and injuries due to violence[j].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1992,41:5-7

[17] hotaling gt, sugarman db.an analysis of risk markers in husband to wife violence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j].violence vict,1986,1:101-124.

[18] 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等.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1):543-544.

[19] catherall dr.aggression and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in treatment of victims[j]. psychotherapy,1991,28:145-149.

[20] pitman rk,attman b,greenwalk e,et al. psychiatric complication during flooding therapy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j clin psychiatry,1991,52:17-20.

[21] spiegel d. trauma,dissociative and hypnosis[m]//kluft rp,ed.incest-related syndromes of adult psychopathology,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1990:247-261.

女性心理分析第7篇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生物决定论

精神分析理论揭示无意识对人的意志,情感和行为的影响,改变了人对自身的认识。无意识又被称为潜意识,是被定义为与意识相对应的不曾被个体所觉察到的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按照精神分析的看法,无意识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愿望,观念和想法等,从而引导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即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为一座冰山的话,那么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它只占人的人内心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都是无意识的。弗洛伊德认为,女性会因为嫉妒而导致女性道德的低劣,而且这一切都是在无意识的指导下完成,最终定型为男女社会性别的差异,导致女性无法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女性所具有的被动性。这就在根本上承认了男女不平等的事实,女性只能去在家照顾孩子,缺乏处理社会重大事务的能力只是意识的一部分,而真正主导她们思想的无意识却是因为一个生理上的差异――缺少。很明显,这“生物决定论”的极端看法必将遭到多数女性主义者的批评。事实上,很多著名的女性主义者不仅仅对弗洛伊德“生物决定论”采取批评的态度,并且批判吸收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则,希望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去阐述女性主义合理内核从而推动女性主义的发展。

弗洛伊德关于社会性别的形成的焦点在于俄狄浦斯情节和情节。首先,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性心理阶段(埃里克森将其扩充为人生发展八阶段),即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此时婴儿活动多以口唇为主,摄入,撕咬,含住,吐出和紧闭是五种主要的口腔活动模式。第二阶段:期(1-3岁),区成为性感区,这个阶段儿童接受排便训练,这是儿童第一次接触到外部几率或权威,因此代表了自我和社会规范的冲突。第三阶段:性器期即阳物崇拜期(3-5岁),生殖器成为中心,这个阶段儿童以异性父母作为自己的对象。第四阶段:潜伏期(5-12岁),生殖器仍然为的中心,但这个阶段儿童利比多(弗洛伊德定义的无差别的性能量)受到压抑,没有得到明显的表现。第五阶段:生殖器(12-20岁),这个阶段是性发育成熟期,生殖器成为主导的性敏感区。最后,经过这一系列的性心理的发展阶段,最后都会形成一个既定的社会性别。女性通过女性该有的方式去处理这些阶段就会形成被社会期待的女性,男性通过典型的男性处理阶段的方式就会形成被社会期待的男性角色。在这处理的过程中,对于俄狄浦斯情节和情节的解决就决定了社会性别的差异。于是,弗洛伊德就提出了“嫉妒”这一概念,认为在处理与母亲与父亲的关系上,男孩子由于恐惧而顺从父亲,进入了超我的状态;而女性则不然,因为没有的恐惧而无法激起他们对父亲价值内化的强烈欲望,致使她们在成人过后的社会性别会在道德上低劣于男人。弗洛伊德通过种种的推论,证明了在处理俄狄浦斯情节和情节的时候,男性和女性基于生物性上的差别导致了他们注定在形成社会性别的时候,男性要优于女性。女性主义者对此提出深刻的批评,认为弗洛伊德所倡导的是一种错误的“生物决定论”。无论是弗里丹认为的弗洛伊德只不过是给妇女设下一个性别缺陷的陷阱而已,还是舒拉米斯・费尔斯通的认为女性的被动性并非是自然的,而仅仅是在肉体上、经济或感情上依赖男人的社会结果,这些女性主义者都对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进行了普遍的批评。当然对任何一个事物都要有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它,精神分析法恰好补充了当时自由主义等其他女性主义所忽视的心理内因。

首先,仍然是对弗洛伊德的思想进行一些批判。第一,我认为他将社会性别的形成归功于每个人在成人之前对之前经历的五个性心理的阶段的处理。而且,不难看到,他所倡导的五个阶段基本上都过分强调性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理性意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为他的人格理论留下了明显的缺陷。而且,它对女性社会性别的形成更是建立在此的基础之上。第二,关于弗洛伊德的名言“生理结构就是命运”即生物决定论的看法。这一点认为男女社会性别上的差异是天生导致的,即生理结构就注定了这一切。这一点则缺乏人类学实证研究的支撑。R・Benidict曾在对印第安地区居民进行实地研究以后,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提到过印第安Zuni中有一群人:男人充当女性角色,穿着女性服饰做着女性的事(洗衣做饭带孩子等)被称为Berdache,而且这并不是一种变态而是一种文化。Berdache两性具有(生物性为男,社会性为女),这就有力地反驳了弗洛伊德所提出的生物决定论,Berdache明明有着男性的性特征却形成了女性的社会性别。

其次,女性主义者试图通过利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证明女性社会性别不平等的形成。精神分析的女性主义者认为在对弗洛伊德生物决定论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吸收精神分析的合理内核。有一部分的精神分析的女性主义者认为,妇女受压迫的起源是由于妇女包揽了抚育子女的职责,还有一部分将其归因于当今社会的父权制禁止而导致交换女性通婚。这些女性主义者的分析都离不开对俄狄浦斯情节的探讨,都认为心理因素的变化是慢慢导致女性和男性在社会上不平等的地位对男女社会性别的形成产生影响。在这一方面,精神分析的女性主义者通过对心理内化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现行社会中赋予男性要优于女性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础。

最后,精神分析的女性主义从心里的角度认识到女性为什么在现行社会中是呈现出一种被动和顺从的局面。她们对生物决定论的批判只是为了说明,在与父亲和母亲关系的处理上,男性和女性都有各自的处理方式,而这并不是男性女性在社会性别上差异的根本因素。笔者对于妇女独自承担抚养孩子的活动会导致孩子在发展中会产生对男女性别上偏见这一点持赞同态度。因为在从小都是由母亲抚养较多,而父亲责是在印象中承担着家庭的社会责任,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较为明确的男女性别差异。我们并不能否认这一点,但是对于实行双亲抚养制度却不敢恭维,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非核心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而应该是在孩子的成长中,灌输性别差异而不是性别不平等,明白母亲也是可以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一味地在家里陪伴着你。

性别差异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性别不平等得存在确实不合理的。在孩子的印象中,母亲承担了较多的抚养职责,父亲承担了较多社会责任,如果没人提起的话,无疑是给孩子灌输了性别不平等的观念。在不推行双亲抚养制度的同时,我们应该着重的灌输正确的性别观念。前面已经证实过生物决定论的错误性,那我们就应该正确认识到导致男女社会性别不平等的根源所在,除了要重视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中强调的经济政治原因,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暗示和标签化的作用,性别不平等之所以存在并且难以被,就是因为每个人从小都接受了类似的暗示即“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如果印象中父亲总是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母亲总是操心着家庭的小事,那么无疑在下一代的无意识中便会储存这个信息并支配他们的行为,并且在前面的引言部分提到过,无意识是不会被察觉到的。在精神分析的女性主义中,我认为不仅仅要注重俄狄浦斯情节中的关系处理情况,更应该注意到那些无意识的贴标签活动以及让孩子内化性别不平等这一观念的情况,这样才能改变整个社会中女性社会地位和观念中低于男性的事实。

参考文献:

[1][美]露丝・本尼狄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徐胤译.性学三论.武汉出版社,2013.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女性心理分析第8篇

关键词:中学女教师 心理健康诊断 疏导机制 问卷调查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文化的急速变迁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给中学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职业和生活双重压力下的中学女教师的心理状况每况愈下,而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及人格的成长和发展,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北京市中学女教师为总体,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5所中学的专任女教师为调查对象。其中全国重点中学2所,市重点中学3所,其大部分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260份,回收了228份,回收率为87.8%,有效问卷216份,有效率为83.1%。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所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其中以问卷调查为主,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运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涉及: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

三、中学女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在SCL-90量表的10个因子上,被试各个因子水平都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水平,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性和偏执性与国内常模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抑郁性、敌对性、恐怖病症、精神病症和其它五个因子与国内常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说明北京市中学女教师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水平相比偏低,集中突出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焦虑性和偏执性五个因子上,量表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中学女教师教师认为目前北京市中学女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

四、中学女教师职业压力状况调查分析

1.职业压力导致中学女教师负担过重

中学女教师属于职业压力很大的行业,职业压力已对女教师身心健康、教师的行为、教学质量以及师资队伍的稳定产生了影响,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疲劳感增强、神经症增多、抑郁、急躁、强迫症及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因此,研究中学女教师的压力源是制定缓解教师压力对策,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前提和关键。

2.组织环境差导致中学女教师心理失衡

从心理学观点看,对人的心理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活动范围,其中组织环境、活动范围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女教师心理健康与组织气氛的相关性研究,学校管理气氛与女教师心理疾病中的敌意因子、学习气氛与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即学校组织管理气氛和学习气氛是女教师心理疾病的显著诱因;学校组织中的人际气氛是女教师心理健康的正面因子;不同组织气氛的学校其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可见,女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校管理、人际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

3.家庭因素是影响中学女教师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女教师非常关注的子女的学习、工作状况,平日由于工作繁忙,对子女关爱甚少,当子女遇到升学、就业等实际困难,而自己却束手无策时,教师心中难免会产生强烈的负疚感。再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教师工作比较繁忙,如果家庭成员能够给以理解、支持,并主动承担家务,教师就能够轻装上阵,全身心的投身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家庭成员对教师的早出晚归不能理解和支持,并常常抱怨、责怪,就会加剧教师的心理压力。

五、建立中学女教师心理健康的疏导机制

1.加大宣传和政策力度,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是女教师心理健康得以实现的有利保障。政府部门应积极宣传女教师劳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女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女教师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女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理解、支持女教师,同时通过政策的制定、法律的颁布来维护女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女教师的待遇,使女教师这一职业,成为真正意义上受人尊重的职业,这样能减少女教师的心理不平衡感,建立起职业自豪感,这可以有效防止女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

2.开展心理评估和心理训练

在中学女教师招聘中,要组织专家对拟聘对象进行心理测评,严把女教师的心理“入口关”,使新教师更好地适应自己所从事的具有多元性、变动性、冲突性的工作。同时,也可以采取心理训练的方式,组织心理健康专家对中学女教师个体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以影响,发展职业必需的各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并使其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与和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作好心理准备。

3.改革教育体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中学女教师压力和心理不健康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育体制带来的。长期以来以工作量、教学成绩、数量和等级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工资奖励的制度,给中学女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体制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给女教师造成了极大伤害。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女教师不断提高特别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使女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符永川.谈中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与自我心理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27).

[2]郑红红.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3]杨富英.专科师范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8,(4).

[4]李小聪.中学教师的涉外礼仪素质[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