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治理热点

社会治理热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30 16:36:30

社会治理热点

社会治理热点第1篇

高中生的情绪波动、行为方式都极易受当前社会热门话题的影响。将社会热门话题引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有利于对高中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强化其政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高中生对问题的认识及分析能力,提高政治教学时效性,充分发挥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高中政治教学引入社会热门话题的必要性

 

(一)丰富政治课程教学的内容

 

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很多高中生对政治课都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果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当前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会降低学习内容带给学生的重复感,将政治基础知识的学习引入到对热门话题的思考、分析中,加大对政治时事的关注度,拓展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政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节中,可以结合我国每年召开的“两会”来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丰富政治课程的内容。

 

(二)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高中生具有个性鲜明、思维敏捷的特点,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对于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也十分敏感。但由于高中生年龄不大,思维方式和行事作风仍不够成熟,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高中政治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教育意义极强的学科,在此基础上引入当前社会上的热门时事,针对高中生群体的成长规律对高中生进行生理及心理上的引导,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例如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节中,可以结合16年两会中的热门话题“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来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社会热门话题,有助于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热门话题中存在的疑惑,使学生能够科学的、全面的认识社会。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从思想政治角度分析,学生对社会热点表现出来的态度正反映了其当前的思想意识以及政治觉悟。因此,将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社会热门话题能够有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说服力以及教育意义,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开展。

二、高中政治教学引入社会热门话题的方法

 

(一)课堂导入社会热门话题

 

尽管很多高中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较低,但对社会上的一些热门时事却有着很高的热情。因此,将社会热门话题引入到教学中,鼓励学生对当前时事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在旁进行指导、点评,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政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导入热门话题。例如,在讲思想政治必修2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时,可以就以色列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展开教学,以社会热门话题带动政治课程的学习氛围。

 

(二)加强政治教师的导向作用

 

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对自己的教师有一种儒幕之情,因此政治课教师可以利用高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在正确掌握当前社会热门话题的基础上,将其与政治课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对这些热点话题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加深对政治课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首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准确分析实事热点的能力,例如如果将人教版思政1中的“征税和纳税”与当前的政治热点问题“将服务纳税人放在第一位”准确融合,就应了解该话题的提出时间、提出背景,之后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这些热门话题与政治课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社会热点话题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相互促进。

 

(三)充分利用校园网站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为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络交流平台,高中生可以就当前社会热门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发表自己对当前热门话题的看法、意见,促进其与高中政治课程的内容进行充分融合。网络交流平台的建立,不仅为高中生针对社会热门话题的讨论提供了充分的交流空间,也能帮助教师准确的掌握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变化,使教师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就社会热门话题建立相关的教育网站,对高中生政治课程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治理热点第2篇

关键词:社会热点;西部大学生;影响;引导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地改变。当前,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日益发达,人们对于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事情能够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资料。尤其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大学生既是各种新鲜事物最重要的“易感人群”,又是社会影响度较高的群体,在心理素质和政治素质上属于不太成熟的群体,对“社会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尤其是最近几年,国际形势的瞬息万变,“黄岩岛事件”、“事件”的爆发,近期“泰国事件”、“乌克兰事件”各国执政党的执政频频受到攻击,放眼国内“”未平息,香港的“占中”事件又爆发。

一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为例

(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 、“西安” 、 “南乱”、“北稳”之 势。

(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有所增加的原因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其一,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 其二,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三,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

这些社会社会热点事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重视其对社会各方面的思想冲击,尤其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冲击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我们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应对措施,尤其是西部地区,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人们思想状态的开放性不同,社会热点问题对不同地区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二、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特点

第一,地处西部,经济相对落后,思想相对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比较慢。第二,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也具有普通大学生成长共性,他们具有青春和活力,对大多数新事物有兴趣但判断力不强,容易受到社会不法分子的鼓动,容易因为实现就业、买房等未来生活的理想压力,受到对社会不满分子的挑唆,如不及时加以防范、引导、教育,对学校管理乃至社会稳定都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三、新形势下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社会热点问题首先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每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的爆发势必有其原因及背景,在爆发中也势必有着一步步地发展,直至最终落幕。如果想要充分了解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一定要下一番功夫去了解和掌握其中的点滴,这无形中便是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堂深刻的自学政治、历史课。其次,社会热点问题往往会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每个人在对待同一问题时往往会有自身的看法,大学生也势必如此。

2、消极影响

对大学生而言,社会热点问题处理的适当,其正面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如果处理的不到位,则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首先,社会热点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会改变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社会观及价值观。其次,负面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会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产生负面影响。再次,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当代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将一切都想象的很美好,认为所有的事情都会朝着他所期待的方向去发展。但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往往是残酷而负面的,并不会按照大学生们的期待来产生、发展。这样可能激起大学生的情绪,校园不稳定因素增加。

四、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热点问题引导的途径

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将产生影响,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教育引导,措施得当,就会产生巨大能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反之,就可能对社会稳定构成危害,本人认为,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

1、深化理论知识学习,发挥正面舆论教育作用

社会热点问题的形成有深刻历史渊源的和复杂的社会背景,要科学解释这一问题,消除大学生疑虑,就必须用科学有力的理论作指导,有说服力地进行分析论证,特别是对大学生,他们文化层次较高,有一定分析能力,更要注重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正确的引导可以促进社会热点问题朝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高校在开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时,应该有形势与政策理论课程的设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热点问题教育时,一定要以疏导为主,以正面宣传来积极引导社会热点问题,帮助和引导同学们认清形势,化解疑虑,理顺清绪。

2、 成立专门机构,建立社会热点问题舆情分析长效机制

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的传播以网络新媒体为主,因此构建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很有必要。高校应加强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专业网站开发,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构建全方位立体的信息反馈制度,对社会热点问题产生的后果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鼓励师生探讨、评论社会热点问题,对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及时进行正面评价、引导和辅导,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困惑,并建立长期的跟踪机制来预防热点问题的潜伏隐患。

总之,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高校必须引起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社会热点的丰富内涵、多样形式、多种特征,来积极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有效方法,从而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以正确引导.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贵奇.关于社会热点报道的思考[J].记者摇篮,2007,(8).

[2]姚休.社会热点问题初探[J].浙江社会科学,2005,(2).

[3]杨明亨.驾驭社会热点的素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学报,2000,(7).

[4]曹国华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热点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J].教育学术月刊,2010,(3).

[5]黄振宣,唐爱琼.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9,(12)上.

[6]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7]葛晨光.做好大学生舆情引导的意义及高校学生工作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1,(1).

[8]何军明.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机制构建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

社会治理热点第3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弊端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教育一直受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影响,管理学生的方式较为单一,思想教育工作中参杂了过多的政治因素,近些年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快速推进,高校这种将行政管理作为主要任务、轻视思想教育和学术教育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但是仍然还是存在靠行政手段管理学生的现象,尤其是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然不能有效的利用热会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一)教育具有强迫性

当前的很多社会热点问题都是能够得到群众拥护、产生良好社会影响的正面事件,这些正面事业也是高校更重视、更愿意向学生宣传的。的确,高校应该抓住一些有利于发扬民族精神、弘扬社会正气的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正面教育,促使学生思想健康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一般都带有行政色彩,带有明显的与定性、机械性特征,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采用强迫的方式使学生接受主流社会思想不仅不会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反而会使学生有厌烦情绪,打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性。

(二)围堵式教育

有很多高校针对有负面影响的社会热点问题就会千方百计的阻止学生了解真相,然而大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探究能力也非常强,高校越是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围堵,进行隐瞒,学生就越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围堵式的教育不能不能阻止学生了解事实,反而会使学生更加厌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如此发展的情况下,阻止学生了解某件热点事情的真相是几乎不可能的,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反而只会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被动,举步维艰。

(三)教育目标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有很多高校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教学和科研上,管理者更加重视高校的教学质量、声誉及科研实力上,但是却忽略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很多高校在教学设备及科研人员的引进上面投入巨大,虽然教学质量得以保证,但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被忽略,这就导致学校没有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出现问题时才会意识到其重要性,事倍功半的区解决问题。这种教育目标的变差会浪费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严重的还有可能给学校和学生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这也会有损于高校的形象和声誉。

二、解析社会热点问题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社会热点一般都是特定时期表现社会建设成果或者反应社会深层矛盾的事件。其中具有正面影响的事件可以反应时代主题、体现出社会的公平正义,可以给人们以积极的鼓励;一些具有负面影响的是件如突发性的个体或者群体事件会被不明真相的大众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加以传播,最后出现三人成虎、众说纷纭,真假难辨的情况,甚至还会引起社会的思想混乱。社会热点问题具有代表性强、关注度性高的特点,因此,高校绝不能将其拒之门外,应该将其巧妙的融合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其主要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一)能够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要想顺利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目前高校一般都是通过辅导员评价、座谈会发言等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动态,但是其准确性得不到保障,但是如果利用网络资源,在论坛上回帖和发帖了解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样捕捉到的学生的想法和看法会更加真实。即使不在一个学校的学生也可以作为一个普遍的大学生群体,其对待热点问题的态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切入点

社会热点问题较为复杂,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多面的,如何评价社会热点问题既可以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也可以上升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在某种程度上讲,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切入点,教师可以透过社会热点问题的表象引导学生分析实质,这样可以更好的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三)是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桥梁

目前高校的教育一般都是通过书本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弊端,学生即使是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很难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枯燥的理论知识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也不高,教学效果显而易见。社会热点问题有前提、有背景、有后续,学生感兴趣,愿意深入去了解,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激发学生关系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不仅如此,还能够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最终提升学生的政治敏感性。

三、将社会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都比较高,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脱离社会热点问题,要将其纳入到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使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

(一)重视收集和梳理社会热点问题

高校应该重视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思想上的影响,因此,就一定要重视社会热点问题的收集和梳理工作。高校可以建立相应的部门负责社会热点问题的收集和梳理,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讲座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哪些社会问题比较感兴趣,将这些信息收集后进行整理,通过合适的途径将收集来的信息反馈给学生,有针对性的回应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学生解答疑惑,消除疑惑,化解思想矛盾。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体制

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不活跃,十分枯燥,老师讲着没动力,学生听着没激情。因此,要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适当的淡化枯燥理论课程的灌输,要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巧妙结合,充分体现出社会热点问题的趣味性、启发性的特点,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利用校园网络,为学生提供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的平台

目前很多高校校园网络只是注重介绍学校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几乎没有什么能够吸引学生的项目。高校应该充分的利用校园网络这一平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平台。可以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事件到平台上,让学生讨论、评价。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重大新闻事件时要注意学生对事件的评论、看法是否过于偏激,要通过读者反馈、同学来信等形式对思想偏激的同学进行引导。

社会治理热点第4篇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如潮涌般涤荡着站在思想前沿的高校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一定时期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的集中反映,其存在与发展不但能够体现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现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众的利益需求[1]。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多为“90 后”,他们满腔热忱,有时候却也彷徨游移。社会问题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热点问题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1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对高校论坛内容的统计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通过媒体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发展状况,关注的问题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诚信问题、国家安全问题、就业问题、三农问题、教育问题、反腐败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房价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比如:老人倒了扶不扶,雷洋死亡事件等都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2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负效应的原因分析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冲击、互相影响。其次,我国当前所处的特殊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到一个关键的时期,出现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再次,新生的各种社会利益团体、利益关系的多样性与冲突。最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人权意识也得到了提高,人们表达自己主张的途径随着新媒体发展不断拓宽,这从另一方面导致大量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

2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碎片化”的深刻影响

通过对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调查发现,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途径主要集中在“浏览网站”“手机资讯”“网络电视”等新媒介,而通过“读报刊”“听广播”等传统途径的学生非常少。这表明网络等新媒体已经走进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动向[2]。然而,网络媒介推出的大量都是“碎片信息”,长此以往也造成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碎片化”,其结果就是对社会问题认识的浅显化和间断化。而且随着网络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盛行,大学生的视野也从现实逐步转向了虚拟的世界,其思想观念和思维极易在现实与虚拟的对立中产生扭曲和困惑,从而丧失对现实问题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

23个人综合素质的缺失

受社会环境、功利性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只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综合素质发展。他们认为社会道德修养和国家安全教育只是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学习中的“调味品”,而与个体的成长和成才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受到社会上利益的驱使,产生了严重的拜金主义。在他们的认知里,自我利益最大,只要是对自己有益的事情,甚至就算与道德与法律相悖也无妨。

3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对策及措施

高校作为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出现的问题、特点及主客观原因,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将社会热点问题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

进行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能偏离教育主题,而是要强化教育主题。并通过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党员学习日,班级团日活动,学生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等途径,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十八大精神,学主席系列讲话精神,帮助学生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强化大学生辩证看待各类热点问题,使之能够较好地理解国家政策方针,树立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同党中央和政府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这是应对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的思想根本。

32将社会热点问题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

进行社会热点问题教育须选准时机具有针对性。时机会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由于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能够在大学生最为关注的时间及时搞好教育引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现实的工作重点,以分析社会热点的方式来阐明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加强政治观、形势观教育,帮助学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看准问题的本质。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33将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大学生深入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调查研究,这些要比教师讲授更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高校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参与意识,鼓励大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让他们走进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通过权威部门正确的渠道,寻找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利益关系及矛盾根源,瞄准矛盾焦点及时进行疏导分流,独立思考,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34将社会热点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

当社会热点问题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叠加在一起出现时,解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问题就成为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时刻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才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与调适。

社会治理热点第5篇

关键词:九年级;思想品德;时事教育;教学方法

九年级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以国情和国策的教育为主,突出了时代性的特点。时事教学是当前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当前的时事政治的热点问题与九年级政治课堂教学相结合,是培养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的十分见效的方法,被多数的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近年来,时事政治的热点与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频繁出现在中考试卷中,从客观题到主观题,并呈现增加的趋势。社会的热点问题是中考所青睐的素材和蓝本。因此,积极探索热点问题教学,是作为一线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之一。笔者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政治课堂教学生实践,谈一些有效的做法,仅供同科任教师借鉴和参考。以求引出大家更多的新思路和提高措施。

一、热点问题走进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九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材涉及到了不少的抽象概念、政治观点和政治原理。光从字面上和单纯的理论知识上来理解,学生不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但是,如果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社会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引入到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较为关注的共性的问题与学生的亲身实践经历,都融入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来,就会赋予枯燥的政治理论以活力,将社会与政治课堂紧密结合起来,抽象概念与政治观点与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开始互动――用理论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在诸多的社会现象中,归纳和总结出经典的政治理论。

如笔者在讲授北师大版第九课第一站《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一课时,借助时事导入新课,“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耐人寻味的是,在投票前最后陈述的宝贵时间里,中国代表团选择“中国文化”作为申办世博会的理由。是五千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中华文化到底具有什么样的魅力呢?通过情境问题导入课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笔者进一步创设情境,“假设你生活在上海,你会向外国友人介绍什么传统文化?”问题的提出,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热情。纷纷回答“文字文化、伦理哲学、科技文艺”等。通过学生的讲述,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笔者通过幻灯片,来展示我国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如果单纯对照教材讲解,学生很难有这样全员参与的热情和学习氛围。

二、时事教育能激发学生质疑,唤起认知冲突

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源于问题的提出和对之存在强烈的兴趣。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时事教育和课题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关心时局、学以致用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才能在生活方式与人生的价值观念上有所改变,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挥社会主人翁的作用。

如笔者在讲授北师大版政治九年级全一册第2单元第6课第2站《民族振兴的动力》一课时,正值我国“神八”飞天成功。笔者就将这一热点引入课堂中来。2011年11月3日1时43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第一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无人和载人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接着笔者提问:“同学们,你知道我们中国的‘航天梦’曾有过怎样的经历吗?大家想一想,我们是如何实现从‘神一’到‘神八’的历史性的跨越的?”通过质疑还唤起学生的认知兴趣,让学生分成小组来讨论“神八”成功的意义。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参与到讨论中。

让思想品德课赋予生命力,唯一的方法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有用。社会热点赋予思想品德课的血和肉,时事教育使思想品德课生动丰满。将时事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受理论观点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认同,才能激发学生质疑,唤起认知兴趣。

三、社会热点的选择需要恰到好处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进材料,但是对于社会上的热点和时事材料的选择上要恰当。创设材料情境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共同关注时事,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投身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精选社会热点材料,找准与教材的结合点,通过导学质疑,通过感性材料启发学生,透过现象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材料选择上,注意正面积极性。即使使用反面例子,在讲授理论时,也要正确分析我国当前形势,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通过热点事例,弘扬正义和社会主旋律,用积极的例子激励学生,尽量避开消极的社会现象。因为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欠缺,容易产生错觉,对党和政府产生怀疑,不利于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即反面事例需要少用、慎用、巧用。

另外,在材料的选择上注意本土性与时效性。热点问题有其发生、发展、结束的发展过程,如依法治国方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内容,也是与时俱进的。出现新的态势,教师需要很好的捕捉素材。摸准吃透热点问题,及时把握最新动态。

参考文献:

[1]马亚伟.政治课教学中应关注热点问题[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09,(11).

[2]单晓红.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特点分析[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

社会治理热点第6篇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社会热点问题;价值;探讨

在各大高校发展过程中,由于思政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以及现实性。因此,教师应该将社会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跟上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和模式,有针对性的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和改进,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为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望相关人员能够借鉴和采纳,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和进步。

一、社会热点问题的概述

(一)社会热点问题的含义分析

通常情况下,社会热点问题主要是指一些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而言,其具有覆盖面较广的特点,包括会涉及到社会的经济以及政治等,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和影响。一般来说,社会热点问题都是一些社会上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社会热点问题既能够是群体事件,也可以是个体事件。所以,人们将能够在社会上引起重大影响的事件称之为社会热点问题。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智能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由此可见,社会热点问题的存在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

(二)社会热点问题的特征探讨

新时期下,社会热点问题具有的特征也越来越多,包括大众性、复杂性、动态性等。大众性特征: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而言,大众性是其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对社会热点的实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社会热点话题就是众所周知以及人们探讨度非常高的问题,其大众性的特点特别明显。复杂性特征:一般来说,社会热点问题都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媒介进行传播。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报纸、电视以及媒体等。由于社会热点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广泛,因此,在社会热点实际的传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或者矛盾,对社会热点的良好传播造成了很大影响,无法让其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价值和意义。由此可见,社会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动态性特征:由于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人们对于事物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产生的社会矛盾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简单来说,即便是在同一个时期,人们关注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因此,社会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都具有自身特点,而社会热点问题的存在,主要就是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重要事件真实的反映出来,从而确保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必要性探讨

(一)对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的其他问题不同,社会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以及复杂性,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热点问题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上升到社会形态意识的高度,保证社会能够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通常情况下,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将社会荣辱观的践行程度合理、科学的反映出来,保证社会热点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在实际的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学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做到与时俱进,迎合时展的步伐,跟上时展的潮流,从而保证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实践有着一定促进作用和意义。对于各大高校而言,其不仅是学生思想最为活跃的聚集地,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所以,在各大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各大高校的思政教师一定要加大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视程度,了解到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将其合理的应用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热点问题越来越多,产生的社会矛盾以及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在解决这些社会矛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持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观念,确保既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下去,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各大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合理的开展思政教学工作,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和进步。但是,将社会热点问题合理的融合到教学中,既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自身素养,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社会热点问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不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严格意义上来讲,很多社会热点问题不仅可以体现出人们的期望,也可以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我国的方针和政策。因此,在今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正确的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确保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和处理。

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探讨

(一)可以不断丰富思政的教学内容

各大高校在思政教学过程中,要想保证高校思政课程能够达到教学的总体目标,就一定要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出发,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和分析,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政课程结合在一起,不断丰富思政教学的内容,让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全面提高思政教学的整体水平和效果,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只是注重思政课程的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而是要将社会热点问题合理的融入到思政教学中,不断丰富思政教学的内容,确保思政教育更加具有引导性,从而全面提高思政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二)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利

在传统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思政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给予太多的重视,同时也忽视了对实践进行传统的思政教育理论传授,忽略了对实践的探索,致使学生思政水平一直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思政教育中,教師一定要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其中,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民生问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现阶段,由于社会热点问题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因此,人们对很多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比如: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房价”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主要是因为“房价”关系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经济良好发展。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思政教育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三)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在实际的思政教学过程中,由于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关注的问题存在着一定差距,致使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积极性逐渐降低,不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导致学生的整体思政水平一直无法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思政教学的内容,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和进步。比如: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很多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纷纷建立了思想政治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开设社会热点问题专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能够积极的发表自身观点,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和进步。

(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的兴趣

对于各大高校而言,其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性人才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想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基地,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因此,在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思政教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和意义。所以,在实际的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了解社会发展的走向,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和进步。比如: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与社会热点问题有关的讲座或者辩论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思政教学活动中,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有利于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程顺利开展

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将社会热点问题合理的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还有利于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顺利开展。但是,根据当前我国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来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方式比较单一,只注重对思政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没有让学生学以致用,既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思维学习需求,也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与时俱进,迎合时代的发展,跟上社会的潮流,将社会热点问题合理的应用到思政教学工作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在思政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树立价值观以及政治观的重要性和意义,比如,教师可以从已经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将思政教育与社会热点合理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对社会问题引起一定的重视,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意识,确保可以为将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六)能够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走向

各大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学生能够合理的掌握思政知识体系,让学生对思政教学产生一定的兴趣,使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就一定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熟练的掌握,合理的分析学生当前的思想观念,然后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制定出一套适合其发展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高校实际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是主要的引导者,如果高校教师没有具备良好的思想观念以及较高的政治素养,那么就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教师一定要主动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于高校学生经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网站以及论坛来深入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学生的观点以及看法进行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保证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四、结语

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大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大高校也加大了对学生的培养。在各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开展了专门的思政课程教学,但是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失去了思政教学课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在今后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的步伐,积极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斯琴高娃.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8). 

[2]吴晶,李凡凡.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4):31. 

[3]南梦飞.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37. 

[4]徐雅雯.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学周刊,2017(26):1213. 

[5]王晓萍.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17(6):7677. 

[6]金晶.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亚太教育,2016(22):148. 

[7]阴琰.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4):179180. 

社会治理热点第7篇

一、开展“聚焦时政・热点播报”实践活动的作用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探索,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要重点关注国内外时政热点。教师要注意收集重大时事热点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既能印证教材核心知识,充实教材案例数据,又增强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代性。因此,开展“聚焦时政・热点播报”实践活动,对于九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非常必要。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又能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素养,培养学生在探索中形成优秀品质,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益最大化。

根据笔者长期的教学经验,开展“聚焦时政・热点播报”实践活动有五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引导学生观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能让学生养成自觉关注时政热点,思考身边重大社会现象的良好习惯。第二,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能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辨别信息真伪、正确解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媒介素养,发展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第三,能培养学生逐步提高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思维的能力。第四,能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即把时政热点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第五,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危机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为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与实施“聚焦时政・热点播报”实践活动

首先,要确定适合的时政热点话题。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时政热点,收集资料,确定符合当前基本需求的热点专题。比如,全面从严治党专题;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专题;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专题,等等。

其次,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介多途径收集时政热点材料。按照教学计划,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热点专题材料,小组合作制作“聚焦时政・热点播报”PPT,记录热点专题相关的时政新闻,并对种类繁多的图文材料进行归类和整理。尤其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中学生时政报》《中学生政史地》,以及网络等媒介,了解当前国内外的时政热点、时政动向,对相关新闻信息及时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类。如收集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事件、里约运动会、中国女排精神、中国杭州G20峰会、校园欺凌事件等材料。

最后,给学生创设探索的环境。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取三个班级作为活动对象,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创设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大环境。教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题,协作收集、筛选、整理信息,特别要注意保证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要把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找出时政热点与课本教材的结合点,尝试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聚焦时政・热点播报”实践活动的总结

对“聚焦时政・热点播报”实践活动的总结,要走好以下几步。

第一步,编制“聚焦时政・热点播报”备忘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热点速递”“课标链接”“问题预测”三个部分制作“聚焦时政・热点播报”PPT,多角度地运用教材里的相关知识对热点进行分析,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鼓励学生编制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例如,引导学生思考“杭州G20峰会”引发的“中国关注”,让学生尝试寻找世界各国关注中国的原因,分析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的角色等。

第二步,交流展示、资源共享。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由学生轮流进行交流和展示,以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共享,有效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内容,并针对发言内容,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专业性、思维方式的发散性,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控课堂进程。例如,针对部分党员干部贪腐被依法惩处的事例,学生的理解相对比较浅显,故应适时启发学生思考:“干部落马”说明我国坚持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的四个基本要求等知识。

第三步,及时反馈点评。教师要对展示内容翔实、编制题目新颖、分析角度多元的学生,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励;对于有待提高的学生,要及时指出问题并指导其改进。在将重大社会热点与教材相结合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多角度、多主体、多方位思维方式的培养,注重总结和反思,促进学生深化自我认识。例如,青少年自身实践问题、出谋划策类问题等,应从不同层面、不同高度、不同主体进行探索和尝试。

社会治理热点第8篇

1 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创设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引入新课,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兴趣。新鲜的时事热点材料开场往往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更主要的是它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讲授新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最新时事和社会新闻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的积极性。而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用学生关注而熟悉的重大时事问题,设置悬念,作为导入新课的开场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时事热点话题,为学生提高认识能力提供了较为切实可行的途径

时事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思想性。教材中的事例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但也存在滞后性的缺陷,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用新的时事材料取代教材中过时的旧事例,增强现实感和新鲜感,从而使学生对教材上的知识点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把教材理论知识同新的时事材料结合起来,通过对时事材料的分析,实现理论与现实,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教师在运用时事热点问题时,关键是要找准时事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点的切合点。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的第二单元中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问题,十七大对这个问题的主要观点有: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③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④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⑤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⑥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于是,在教学中,应找准十七大与教材知识点的切合点,教材中关于这个问题的主要知识点有: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④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和公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⑥所有制结构的含义等。可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一些时事热点进行解析,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可以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则可达到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效果。

3 引入时事热点应注意的问题

3.1 注重时事热点问题的现实性和新颖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用时事热点要注重现实性和新颖性,就是要注意所引时事热点问题与学生现实生活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贴近。时事热点问题与现实生活是相结合的,时事热点问题要从身边的时事出发,扩展到国内、国际大事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新鲜的时事热点材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课堂感染力,这样才更具有直观性。

3.2 注重时事热点问题的及时性。由于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国内外大事千变万化,时事热点问题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和鲜明时代感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引用时事热点材料讲授中学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时,要根据最近的社会热点的变化而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内外的大事,及时地进行灵活多样的时事教学,把最能说明问题的时事热点引入到教学中,课堂教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事热点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选,只有及时的选取了有针对性的时事热点问题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理论知识,并增强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