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育经济学理论

教育经济学理论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9 16:36:07

教育经济学理论

教育经济学理论第1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继续教育;小学教师

小学教师队伍是人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继续教育是比任何一种教育质量要求都要高的教育,它是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教育模式之一,继续教育使更多的人投人学习,增强个体学习的知识性和自觉性,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大对小学教师的人力资本投资,积极开展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完善小学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一、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1.人力资本理论的渊源

人力资本理论是第一代教育经济学的中心。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但作为一种经济学思想,最早可追溯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近代美国经济学家阿・马歇尔,他们认为在各种投资中,对人的投资最有价值,但他们没有进一步深入系统地分析人力资本因素以及研究如何对人进行投资。20世纪60年代,是人力资本理论开始系统研究,在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过程中,该理论进入了建立和发展的黄金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多・舒尔茨、加里・贝克尔、爱德华・丹尼森、鲍曼等,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各自有影响力的观点。

2.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1)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人力资本必须通过投资才能形成,具有能动性、时效性、自我丰富性和无限可开发性等特点。按照其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人力资本数量投资和人力资本质量投资两大类。(2)人力资本投资的渠道主要有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费用。其中,教育与培训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形成途径。(3)教育对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其投资收益率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其测算原则为收益/成本=收益率。(4)人力资本理论主张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资本价格的浮动为衡量信号。(5)人力资本的投资标准是人力投资的未来收益,包括预期的未来个人收益和预期的未来社会收益。这种收益要大于或等于它的成本,即人力资本投资额。

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1.继续教育是对小学教师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

继续教育是属于人力资本质量的投资,是在最低人力资本投资,即人力资本数量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总人力资源的知识水平、劳动活动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的投资。从本质上说,它是人的发展的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

我国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许多教师的学历是通过补偿教育获得的,缺乏深厚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相关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基本功水平还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并且由于学历补偿教育多是业余学习,在教学研究和专业技能方面还有所欠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提高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在最低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上,不断开展小学教师的后续教育,加强对小学教师人力资本质量的投资,从而发挥人力资本保值和增值的作用。

2.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本效益分析

人力资本投资是以支付当前投资成本及各种费用的方式,取得未来收益为目标而进行的,只有当预期收益的现值大于用于满足未来需要的支出的现值时,投资者才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学校和教师个人,他们均需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以作出投资决策。

(1)学校的投资成本收益分析

学校投资继续教育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直接成本指因提供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使用的物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具体而言,包括制定有关继续教育的规章制度的费用;培训师资、有关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用;教育设施的使用、维修费用以及教育设施包含的资本利息和折旧费用等。其机会成本是指教师因参加继续教育而失去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其预期投资成本的现值总和可表示为:式中:C1表示n年全部后续教育投资成本的现值;

Cd表示第t年的后续教育直接成本;

C表示第t年的后续教育机会成本;

C表示第t年的全部后续教育成本;

R表示折现率。

学校投资的收益主要包括教师学成后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总和,教师为新课程建设所作出的贡献,由于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等。其预期收益为:式中:V1表示n年所有后续教育投资收益的现值;

正,表示第t年的后续教育收益;

R表示折现率。

对学校来说,只有当V1>Cl时,才考虑派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学校最关心的是如何降低继续教育的成本C1,有效地提高收益V1。

(2)教师个人的成本收益分析

小学教师个人继续教育投资的成本也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因参加继续教育支付的培训、食宿、教材等费用,以及时间和精力;机会成本是参加继续教育而减少的收入。其预期成本现值之和为C2,表示方法与学校投资成本相同。

小学教师个人继续教育投资的收益,包括参加继续教育后,由于自身素质提高,使工作成绩突出,以及由此获得奖励增多等各种收益。其预期收益的现值为v2,表示方法与学校投资收益相同。

只有当v2>C2时,教师才考虑参加继续教育。

三、激励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思考

奥多・舒尔茨、加里・贝克尔等经济学家通过一定的模型计算,证明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而人是这种投资的载体,表现为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积极性,才能使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最大化。因此,学校要在保证继续教育经费的条件下,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

首先,学校要改变单一的经费投入方式,多方位配合共同完成。因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是双方的,投资成本也要各方来负担,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除学校出资外,教师也要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以此加大教师的压力,提高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其次,分层次、多途径地开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学历层次和能力层次的教师,开展不同的培训课程。师资的配备、教材的选用以及培训的方式都要灵活多样,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水平选择参加,真正做到学有所需,学有所用,利于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学校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进行鼓励。接受继续教育后,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明显提高的教师,要给予更多资金和荣誉的奖励,增加参加继续教育教师的收益,以补偿其成本支出。当投资收益远大于投资成本时,教师会主动增加对继续教育的投资,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显著增强,最终达到提高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目的。

教育经济学理论第2篇

一、 从“教育消费理论”角度出发对“女性考研群体” 进行分析

(一)以追求文凭为目的的考研属于个人教育高消费的范畴

教育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消费是一种文化消费、投资性消费、投资主体有基本要求的消费,是贯穿消费者一生的消费。但对于教育消费切忌不要盲目冲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育盲目性的消费心理表现最多的就是消费动机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更多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考研热”和盲目考研的行为都属于这种现象。追求文凭以加大自己在未来就业市场的砝码是许多女性考研的社会性考研动机之一,这时个人对于考研付出的一切教育消费都属于个人教育高消费。

(二)“女性考研群体”是否能实现考研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我们在购买一个商品的时候,尤其是昂贵商品的时候,一定要在对商品的性能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购买,因为我们要把这种昂贵商品的效能最大化,以避免消费的浪费。从教育消费的效用来看,近期的效用表现为知识的获得,远期的效用表现为就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这一美好愿望。首先,在决定考研之前,你们要了解研究生教育是一种追求能力与潜力及综合素质更高层次培养的教育,而不是单纯获得文凭的教育。其次,在决定考研之后,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考研这种消费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随着我国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未来的就业市场会有更大的挑战,女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是考查考研消费效用是否最大化的时候,我们积极倡导“理性教育消费行为”。

二、从“入学选择理论”角度出发对“女性考研群体”进行分析

在教育经济学理论中,“入学选择理论”把学生入学选择行为纳入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选择理论的一部分。我们把教育作为一种商品作进一步探讨,研究个人在教育项目中如何选择。因为入学选择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特点,所以要坚持以下两项原则:首先,每个人吸收、理解和应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时需要相应的能力。其次,在入学选择时应关注自己的实际需求情况。

有些人为了考上研究生而不计专业,不计学校,不计地区。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愈发壮大,许多考生不仅跨考相关专业,甚至还有人进行文理科间的“大转行”。例如,笔者身边不缺乏考几年换几个专业,结果都均无功而返的实际例子。

对于“女性考研群体”来说,首先,是要认清形势,认清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且目标一定是可行的,不要一味的追求当前的热门学科,要从长远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并愿为之奋斗的专业。其次,要对考研的艰巨性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再次,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要注意张弛有度,在紧张中懂得放松自己,切不可搞疲劳战术,以身体为代价。

三、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出发对“女性考研群体”进行分析

研究生接受教育的成本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直接成本支出,主要是读研期间为接受研究生教育而花费的一切有形成本,诸如学杂费、教学设备使用折旧费、教师的工资等等。其二是间接成本支出,又叫研究生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它包括的是研究生因在读研期间接受教育而放弃了直接从事其他经济活动的机会而损失的收入。研究生教育的收益就是研究生教育投资者接受研究生教育比不接受研究生教育所多得的收入。建议“女性考研群体”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人力资本理论来估算自己的研究生教育收益。如果将来所创造的教育收益不明显,就说明研究生教育的收益率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又因为未来的就业市场是不可估计的,所以,提高研究生教育收益率或者是降低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唯一方法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结论

教育经济学理论第3篇

【关键词】经济分析方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涵;理论基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长期以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育人工作的首要环节和中心所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后,各高校进一步加大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力度,创新德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德育成效有了较大增强。但由于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大都受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学科范畴,德育思想和德育行为均受学科限制较多,致使部分高校依然存在德育理念落后、德育方法简单陈旧、德育过程“虚化”等问题,德育效果一直难以实现大的突破。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学科融合的时代,思想相互碰撞,学科与学科之间、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潮流和大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中,依靠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思想、知识和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已经遇到“瓶颈”,这种单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从其它学科吸收“养分”已经成为迫在眉睫和势在必行的事情。基于此种背景,本文试图将具有某种共通性的经济分析方法引入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探索大学生德育的新模式。

一、概念界定

经济分析方法的界定:经济分析方法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一个角度是从经济学学科的角度介入,指运用经济学的理念和思维来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处置的方法;另一个角度是从理性主义的角度介入,指运用最经济、最实用的理念来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处置的方法。对这两个角度的理解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笔者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认为可以将经济分析方法界定为成本——收益分析,理由主要在于:其一,学者们认为:“经济学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经济学家之所以有不同,是因为他们对什么是成本、什么是收益的看法不同。将成本和收益的概念推而广之,几乎可以无所不包。”[1]从这一点上看,将经济分析方法定义为成本——收益分析与上述从经济学学科角度的理解是相吻合的;其二,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理念,旨在用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收益,追求的是效用的最大化。这恰好与上述理性主义角度的理解是一致的。必须明确的是,成本和效益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非经济上的。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界定:笔者从道德的范畴探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涵义,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定义为: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实施的旨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增强大学生爱国守法意识、公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的教育活动。

综上所述,笔者将基于经济分析方法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界定为: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对大学生进行的爱国守法教育、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活动。

二、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引入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最早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之后经过西方经济学家的不断修正和完善,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石。“经济人”假设,简单说就是把人看成自私自利的人,人的一切行为的目的在于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即以最小的牺牲满足自己最大的需要。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受自身经济利益驱使的。

2.理性选择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站在“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基础之上,它基于这样几个前提:一是人都是努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二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有多种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以供选择;三是人相信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四是人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理性选择就是最优化或效用最大化,即认为行动者都是具有工具理性的,都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收益。

尽管“经济人”假设和理性选择理论从被提出之日起就备受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人”假设和理性选择理论是存在某种合理内核的,如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在做出某种经济或社会行动时往往会对其成本和收益进行理性权衡,尽量选择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当然,这种理性选择并非完全是基于物质利益,也可能是非物质利益。同时,必须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行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对自身最有利的,行动的选择也会受到对个人偏好、价值观、信息利用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行动也可能是有限理性的或是非理性的。

在本研究中,笔者试图摒弃传统的大学生德育实践只注重空洞灌输道德观念的旧模式,而引入“经济人”假设和理性选择理论的部分合理内核,从大学生社会行为的某些共性出发,将成本、收益、理性等概念运用到大学生德育中,让大学生在自我权衡过程中激发和调动大学生自我道德素质提升的内在动力。

三、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引入经济分析方法的内容

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引入经济分析方法的内容就是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学生爱国守法教育、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通过合理设计有效载体,全面探究爱国守法、公共道德、职业道德、人格教育正方两个方面的运行成本和收益(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并通过成本和收益的对比来触动学生,使学生在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中培养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守法规范品质、公共道德意识如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以及职业道德意识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严谨规范以及塑造健全的人格。

四、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引入经济分析方法的案例分析

案例1:引入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当前部分大学生受到外在各种不良信息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出现了厌学、盲目消费、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等现象,并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亟待纠正。在单纯的说教式道德教育丧失效力之后,笔者将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引入到德育过程中,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习教育。

第一步,笔者设计了《大学学习资本投资效益分析表》,意为:学生在大学期间所有投入和收益的分析表格。在表上,笔者列出了一系列的项目:学生大学期间所有需要支出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电话费、上网费、交通费、服装费、交际费等项目,要求学生分项计算,并将其全部加起来即得出家长在学生本人身上支出的学习成本。第二步,引导学生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计算出大学期间的有效学习时间。第三步,引导学生用全部学习成本除以全部有效学习时间,按照逐步递进的方式计算出每年、每月、每天、每小时学生的学习成本。第四步,引导学生打电话回去询问父母的收入和开支,并将其与自我支出进行比较。

实践中,学生按照《大学学习资本投资效益分析表》进行计算后,许多同学纷纷大吃一惊,为自己每天、每月的巨额花费而吃惊;随后是深深的后悔,悔恨自己对学习的不重视,悔恨自己逃课的恶劣行径;之后是体会到父母为其付出的巨大代价,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来。

之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将心中对自我错误行为的悔恨之情和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一是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二是转化为对父母实实在在的感恩行动。总体而言,这样一种感恩教育活动效果比较明显,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习意识、节约意识以及责任意识。

案例2:引入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直是学生德育中的难题。大量的提醒和要求似乎并不能有效引起学生对安全的重视,安全事件依然频繁发生。为此,笔者同样试图将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引入到学生安全教育中来。

第一,笔者从学生们经常随意丢弃的未熄灭的烟头着手,设计了《一个烟头的成本效益分析表》,列出了一些烟头丢弃可能会导致后果的项目。第二,要求学生根据项目通过查找资料或社会调查等方式计算出每一个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成本。第三,引导学生将自己纳入造成后果的项目中,计算出每一个项目自己需要支付的成本。第四,引导学生计算这一个烟头未丢弃的成本。第五,引导学生比较丢弃烟头行为和未丢弃烟头行为之间的成本差距。第六,引导学生以烟头丢弃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为基础,将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运用到交通安全等安全事件中。

实践中,学生经过分析后,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丢弃烟头的行为以及其它不注意安全的行为有了大幅度减少,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低。

参考文献

[1]盛洪.经济学精神[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2]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

[3]经济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求实,2007(03).

教育经济学理论第4篇

一、传统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特征

西方欧美教育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和价值理论基础之上,把教育作为可以带来价值增殖的逻辑起点,因此,它的整个体系结构是以“投资一生产一利润”过程为系统,把教育过程与物质生产过程作为一个过程来考虑的。在这种构建思路的指引下,除学科基本问题的探讨外,他们确定的学科核心体系一般是由教育投资、教育经济效率、教育经济收益等内容组成。教育经济学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如沃尔什、舒尔茨、丹尼森、韦锥、布劳格、希恩、萨卡罗普洛斯等,他们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基本上都是这种体系。有学者对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进行了专门的统计比较,如下表所示:我国台湾学者林文达、盖浙生等所出版的《教育经济学》大学用书,与西方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具体材料的不同,他们提供了大量台湾本土的研究数据。此外,个别内容也有作者的创新。林文达着作增加了“教育市场”一章,分析了教育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以及政府的干预特征。盖浙生用“教育生产力”概念分析了教育效率的问题。

我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经济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国家图书馆数据统计,自1980年我国第一本教育经济学问世以来,各种普通教育经济学着作:即不包括高等教育经济学或职业教育经济学)已多达30余本。但是,在这种出版繁荣的背后,我们也感到学术创新的不足,研究内容甚至数据资料都比较一致,学科体系没有形成突破,更没有关于这种体系结构的逻辑解说。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年所出版两本教材为例(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三版,2005;范先佐,《教育经济学》,1999),靳希斌着作包括绪论共十六章,增加了“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和“教育产权和学校经营”等特色内容;范先佐着作共十三章,增加了“学生资助制度”和“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等特色内容。应当说,这些内容都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但是,它们在教育经济学体系中居于何种位置,换言之,何以成为了教育经济学的内容,与其他章节的逻辑关系如何等,书中并没有清晰的体现或明确的说明。

二、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分析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已经取得了基本的共识,但具体的学科组织体系仍有很大的差异。这当然并非要求学科体系形成一致,但是,对于当前所出现的认识分歧,我们也应有基本的判断。其产生分析的主要原因,除了作者个人的学术偏好之外,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对这门学科的性质认识存有分歧,由此而导致研究问题的分野。

对于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认识的不同,也反映了人们对其学科性质认识的差异。由于教育经济学处于经济学与教育学的交叉中,所从事研究的学者既有经济学界的,也有教育学界的,所以,在学科性质上也就有不同的立场。大体上有经济学立场者、教育学立场者与综合论者。

其一,经济学立场者认为,教育经济学属于经济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新领域,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可称之为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他们侧重于从经济角度出发,用各种经济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预测教育发展、寻找解决教育问题的办法。

其二,教育学立场者认为,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科群中的新兴领域,是一门新的教育学科,通过借助于经济学的研究而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学的认识,推动国家的教育投资与学校效益的提高。《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将其列为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之一,解释为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投资及其经济效益的一门学科。

其三,综合论者认为,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既不是严格的部门经济学,又不是规定的教育科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属性,人们从不同立场所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更有益于学术的发展进步。确定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应该从学科的全部内容出发,视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实际上,关于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的分歧,其实质并非是成立或者不成立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何为”的目的性问题,是人们对认识标准分歧的反映,即如何来认识一门学科的性质问题。我们认为,教育经济学表面上具有更多的经济学属性,这是因为它更多地要借助于经济学的研究方式,但是,借用的目的恰恰是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服务,其宗旨又回归到教育学领域,是一门源于经济学而回归教育学的这样一门交叉学科。若从其学科的目的论考察,我们认为,它更应该体现教育学科的基本性质,是教育学的基本学科。或者说,作为经济学科的分支,教育经济学并不足道,但作为教育学科的分支,它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学基础,是该专业学生的必学领域。

三、“五位一体”的板块体系建构

总的来说,早期的教育经济学学科体系内容相对单一而显得单薄,主要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论述教育的投资与收益问题。后来教育经济学的内容虽有丰富,却又陷入章节凌乱的困境,缺乏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缺乏内容的概括性。

我们立足于为教育发展改革服务的教育经济学立场出发,在充分借鉴经济学研究方法与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该门学科的体系已经比较丰富,根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学术原则,整体可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板块结构体系,即以“教育经济原理”为主干、以“教育财政”和“学校校能”为实贱两翼、以“学科概论”和“教育发展”为前后支点,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贱浑然一体的严密逻辑体系,这就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原理(人力资本)——投资——效能——发展”这一基本思路(作为这种体系的创新尝试,杨克瑞所着《教育经济学新论》已于200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具体的基本内容与逻辑关系是:

(一)学科概论篇

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方法范式的确立,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前提问题,也是对该门学科体系建构的学科论基础。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立,首先应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等方面明确自己的特殊性,并拥有确定的研究方法。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说明,构成了学科概论的核心。此外,关于这门学科成长的学术思想历程,也是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一门学科的历史研究,既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也是一项基本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的基础。这样,学科概论部分的阐述,是该门学科研究的切入点,而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二)教育经济原理篇

经济学的研究是从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发展为逻辑展开,这同样是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但是,教育经济学的需求首先是从教育的社会需求展开,从分析教育与社会经济二者的基本关系分析入手,通过实证的分析,揭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而确立了人力资本理论,构建了学科的独特理论基础。教育的经济功能蕴藏在社会的劳动力之中,它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或各种专门技能,通过劳动者的就业,即现实中的生产过程而实现。因此,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需求与供给、教育就业等问题构成了教育经济的基本原理篇章。

(三)教育财政篇

教育投资的理论研究构成了教育经济学的核心,甚至成为该学术研究的重要使命。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就意味着必须重视教育的投资战略,这就需要对教育投资的标准、内外结构比例、教育投资的效益等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才可得出科学的决策。教育财政问题的研究,既要注意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教育投资问题,也应重视国际比较问题。此外,教育投资的具体途径又是多样的,既可以直接举办教育机构,也可以通过资助受教育者的方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学生资助在世界各国通常也为教育财政问题的基本内容。

(四)学校效能篇

对于学校办学效能的重视,正是教育学与教育经济学联姻的重要成果。这是因为,无论何种性质的学校,其活动本身都以经济运行为基本内容,体现了资本的投入与产出,如何提供学校的办学效益,也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教育效能观的确立,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的产权及其性质,这首先需要对教育制度有全新的诠释。在此基础上,具体展开分析学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问题,诸如产学合作、教育融资以及相应的教育成本控制问题等,从而构成了相对独立的教育效能篇章。

(五)教育发展篇

经济学对教育的启示,不仅仅在于学校发展的微观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的宏观发展。教育发展问题作为教育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篇章,人们对此往往会有争议的。特别是将教育经济学视为经济学立场的学者,更不会重视这部分的内容,他们认为:“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的科学。”3]

教育经济学理论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124-02

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使得高等教育必须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来服务于经济建设,而不同的经济环境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着不同的影响。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形成二者“双赢”局面的必要保障,这也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1]。实际上,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而能否以理论研究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此二者的关系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战略性的作用,因此,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一、国外相关的理论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发展高等教育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两者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高等教育以培养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在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外,研究此两者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主要有:三螺旋理论,即将市场视为联系企业、学校和政府的螺旋型力量;区域竞争力理论,即在一个大的区域之内的,属于地区性的并具有一定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资源;非均衡增长理论,即由于历史发展、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通过某个区域经济增长能力强,然后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区域的现象;新经济增长理论,即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技术的发展,揭示了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后发优势理论,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和知识创新,帮助提高区域的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从而达到发达地区和国家的水平,这说明了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2]。这些理论表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区域经济和在此背景下的教育体制改革的联动关系。这些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们主要都是从特定的国情出发的,虽然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和教育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具备普遍的代表性。

二、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

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高等教育已逐渐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如何正确处理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以教育促经济,以经济兴教育是国内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基本理论研究

这方面的基本理论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即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理论,指的是高等教育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服务各方面发挥的作用;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即收益与能力原则,收益共享与成本分担是该理论的支撑点;非均衡发展理论,即根据区域特点和历史沿革进行功能定位的理论研究;第三职能理论,即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教育的三大功能;全息结构理论,即物质、精神、自然与人性相互作用的子系统。该理论表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是不可避免的,揭示了两者的互动是最佳的发展条件;教育方针理论,即教育政策理论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高等教育应努力开拓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3]。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原来的高等教育水平可能已不能满足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因此,人们往往会积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改善未来的就业能力,这样该地区的人们教育程度就会越来越高。这也会直接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完善和优化。可见,经济水平越高,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也不断提高,因此,地方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专业结构,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教育的实用性,使得高等教育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该地区的经济实体和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很大,而且还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状况。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那么这个地方的食品消费等基本消费就相对较少,对于高等教育的支出就多;相反,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低,人们的消费主要用于食物等必需品上,对于高等教育的消费就要少。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消费的情况正相关。

目前,中国的就业面临着一个难题,即随着高等院校扩大招生,毕业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就业市场的需求,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了许多毕业生面临失业的困境。严峻的就业形势从根本上影响着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和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会使得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这样,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相符合,就业率就能得到保障;同时,改善高等教育的投资前景,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变得更多样化,从而使得高等教育更加完善。

(三)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比较中美经济发展差异可以发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教育制度不同,这在世界各国都有所体现。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那么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将加速。这表明了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某些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则更需要人才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弥补资源的不足,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自然资源最好的替代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逐渐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高等教育这块主战场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人力资源是技术资源的基础,而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都离不开高等教育。因此,高等教育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就业率,因此,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可以带动消费增长,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因为高等教育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整体状况的制约,所以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样,就有必要迅速提高高校周边经济的发展,以实现经济与教育的互相促进与发展。

三、国内外理论研究的不同之处

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就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而言,国内外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国外理论一般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的,如技术创新等方面。例如,后发优势理论等就是基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而在国内,研究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的,强调国家的干预和措施;例如,教育方针理论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础,进而找出解决我国相关问题的方法。

此外,国外相关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为根本原则的,而我国的相关理论则融合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长,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基础和政策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决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和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

四、我国相关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研究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当前研究中的问题并加以完善。

(一)定量分析不足

目前,国内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停留在相对较为表象的定性分析上,缺乏深入的定量分析来研究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因此,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收集有说服力的实际数据,进行相关的定量分析和研究。例如,可以收集不同地区的相关数据,研究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明确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二)比较研究不够

由于历史、地理、气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状况不同的地区表现出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因此,比较不同地区的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非常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因此,建议研究者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特别是研究有代表性的地区,如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区,经济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东北地区,以及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国西北地区等等。比较在这些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作用,以及不同经济状况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这对于因地制宜,帮助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三)政策研究不足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国内外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反作用。但是,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在高等教育方面,特定区域之间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经济与教育的共性和相关性。这是由于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和教育政策。因此,研究者应对这些不同的政策进行研究,探讨在特定的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不同地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结语

高等教育并非孤立的生态个体,而是与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4]。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并为区域经济发展奉献力量,而区域经济发展也会影响高等教育的投资状况和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经验,融合国外微观的研究理念和国内的宏观研究理念,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也是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毛建青.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及其协整关系——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教育经济学理论第6篇

从发展进程来看,由初期的引进、传播逐步转向独立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些着名的经济学家倡导、呼吁建立中国的教育经济学,尔后通过翻译出版西方和前苏联的教育经济学着作和教材、举办讲习班介绍教育经济学。不久,一批学者便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独立的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多数研究都立足于中国的实际,选择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教育经济、教育财政问题展开研究。如80年代关于多元化教育筹资的研究、关于公共教育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合理比例的研究。研究的范围几乎囊括了教育经济学的所有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方法论,依据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分别采用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

从事教育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队伍的专业背景初期主要是师范院校教育学科的学者,尔后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学者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伴随着教育经济学(1998年以后为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博士授予权单位和研究生的扩大与増加,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队伍逐步年轻化和专业化。

20多年来,出版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教育经济学教材、数以百计的学术着作和数以千计的学术论文。其中有一批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理论、拓宽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而且己被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经济决策采纳,或者为政府、学校、企业乃至家庭教育决策提供了支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我们的研究还有些不足。例如,以往的研究大多以宏观层面为主,关注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中宏观层面的问题,对教育经济微观层面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机构和组织运行与管理中的经济问题关注不够。研究方法,无论是规范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有待于完善。在研究性质上大多是应用和对策研究,理论研究,尤其是具有开创性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对于学科建设这一具有长远意义和基础性意义的工作,研究者关注得不够。对于现实中的教育经济、教育财政中许多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教育经济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还不够成熟。首先,表现在研究对象和边界比较模糊。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表述和看法,有的从交叉学科的性质出发界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杨葆火昆1989年)有的强调研究教育中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还有的沿用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将教育经济学的对象界定为稀缺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美国]科恩,1989年)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其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边界。尽管交叉学科研究的客体可能是同一的,区别在于研究视角和所用的理论工具不同,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定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其次,表现在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目前国内外教育经济学所使用的范畴,大多是从经济学科和教育学科中移植过来的,这可能是交叉学科共同的特点,即交叉学科许多范畴都是将被交叉的学科范畴加以组合形成其自身的范畴,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应有其独立的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范畴。从学科体系来看,一方面不同学者没有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各自的体系都还不够严密。总之,没有形成规范、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

再次,教育经济学之所以没有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原因之一在于它没有较为完整、独立的理论。西方教育经济学是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前苏联和我国学者早期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且不说对人力资本理论存在争议,无论是人力资本理论还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不能回答教育经济学的全部问题。于是教育经济学研究中便借用了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许多相关理论作为工具分析和回答教育经济中的某些问题。总之,教育经济学缺乏独立的、完整的理论。在借用西方经济学有关分支学科或某种理论作为理论依据时,许多研究,尤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往往采取简单移植或套用的方法,缺乏独立思考。首先对该理论产生的背景、所要回答的问题未加认真分析。其次,它是否正确,如果是正确的,是否适用于作者所要回答的问题也缺乏认真思考。

教育经济学理论第7篇

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学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下降,专业培养不出经济学的人才。为了提高经济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文首先论述了经济学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中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措施,以供日后工作的参考。

【关键词】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经济学;教学工作;方法

1 经济学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中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中的基础学科,没有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就无法理解当代的教育经济管理理论。经济学假设人都是理性的,任何人都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但是在选择中有多个可供选取的方案,“理性人”总是选择对自己效用最大的那个方案,这就是理性人的基本含义。也是由于这一点,经济学在其他学科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很多西方国家把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并把这一门学科当做公共选课。除此之外,经济学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它并不是僵化的理论知识,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经济学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方法和思维能力的结合,能够迅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为日后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通过经济学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科学理论在研究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对于规范教育管理学科的学术规范和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提高经济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经济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为了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培养重点以及教学环节等方面来加以改进,以此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教材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课时比较少,学习的内容比较多,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较好的完成教学工作,经济学教师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结合同学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让学生掌握“中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初步”,并把此作为教学目标,经济学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和当代的教育管理学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教育经济专业培养合格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满足教育研究管理的要求,合理地选择教材。对于教学内容来讲,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简化非重点,例如在宏观经济学授课中,理论部分应该讲得浅显易懂,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即可;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信息经济学这些都是经济管理中经常用到的理论知识,针对这些知识教师要多讲,让学生了解、掌握并应用。从教材选择来看,目前经济学部分教材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和可用性,不利于培养经济研究型人才,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参考教材,可以选取多种不同的教材,以便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和发展自身。

2.2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实例授课法

经济学理论知识比较多,并且有些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导致很多学生对此失去学习兴趣,难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和经济学教学改革,把一些周边的例子穿插到课堂里,这些例子越接近同学,其效果性越强。通过实际例子来让学生了解经济管理学中的原理和概念,针对一些基础不扎实的同学,教师要利用实际例子来领悟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学到了什么,明确自己还有哪些不足。除此之外,教师要多举几个例子,以便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经济学理论应用到具体实践中,能够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2.3 加强学生经济分析思维的培养,注重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区别,经济学中多假设性的问题,经济学不是以人的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而是把人放入到限制的条件中去观察人的行为,这些限制的条件有可能是人的技能、专业知识,或者是制度规范等等。经济分析通常也都是在理性的假设基础上,来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寻找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要求学生在研究同一项目的时候不能更改假设前提,直到研究结束。因此,学生要让同学掌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思维,并把这些方法和分析方式运用到实际研究中,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才能保障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只有拥有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才能沿着思维轨道继续进行问题的研究,保证研究方向的准确性,

2.4 掌握好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环节,保障教学工作的质量

经济学课时较少,学习内容较多,这就导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教学计划,掌握好教学中每个细小的环节。首先,教师在授课前要备好课程,明确讲课目标,规划好授课内容,了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详略得当。其次,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要用以往单纯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讲师要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结合图像、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要注意课堂沟通问题,采用正确的交流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和学习中困惑的地方[3]。最后,教师还要向学生提供配套的练习题,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地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

3 结语

为了提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保障教学工作有效开展,广大师生必须要认识到经济学在此专业的重要性,端正教学态度和学习态度,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维,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明确教学目标,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经济学教材;在授课过程中要多引入实际生活的例子,使讲课内容浅显易懂,容易让学生接受;另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思维,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去研讨问题;最后教师还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环节,以此来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淑江.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经济学”的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5,07:16-18.

[2]曹淑江.谈谈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管理经济学》的教学[A].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4:6.

[3]石竟成,佴仁娣.“教育原理”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3,05:323.

教育经济学理论第8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学;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System of Sports Economics

GAO Hai-chao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Fully integ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s with those of sport college students to explore and improve the original teaching methods of Sports Economics, this article explores compatible with the system and the principle of sports economics, effectiv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teaching methods by building intertwined, mutual penetrated and mutual influencial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system of teaching -- practice – evaluation so a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sports economics, and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analyze economic phenomena and economic issues.

【Keywords】sports economics,teaching system,teaching reform

1 构建“《体育经济学》立体化教学体系”的目的与意义

体育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组成部分,是用来分析体育经济问题和规律的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为满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体育经营人才的需求,许多体育院校开设了体育经营管理专业,《体育经济学》作为体育经营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到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关系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自2004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专业,体育经济学被定为专业必修课以来,7年间经过课程优化、教材跟进、理论创新、实验推动等环节,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我院的体育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独立的、鲜活的、系统的教学内容体系尚未健全,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相对薄弱,同时缺乏一些互动性、启发性、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经济学的学习掌握效果,也造成学生在学习、工作和实践中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结合体育院校特色,构建《体育经济学》立体化教学体系,通过体育经济学教学改革,提高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是一项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任务。

本研究充分结合经济学特点与体育院校学生特点,针对《体育经济学》原有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和改进,通过构建“教学环节—实践环节—评价环节”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立体化教学体系,探讨与体育经济学体系与原理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体育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

图?摇《体育经济学》立体化教学体系基本框架

《体育经济学》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解决了目前体育经济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组织缺乏创新、教学评价不够科学等问题。经过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对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师生互动,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素质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体育经济学立体化教学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和阅读了相关文献近30篇(部),为本次教学改革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教学实践效果,本研究设计了网络调查问卷,共发放50份。

2.2.3 专家访谈法

针对立体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访问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校业内专家6名。

2.2.4 实验法

《体育经济学》立体教学改革试验研究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经营管理方向)和运动训练专业(体育经营管理方向)专业学生为试验对象。

3 “《体育经济学》立体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结果

3.1 在教学环节上,建立了“四位一体”的体育经济学教学综合改革体系

(1)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结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研究发现法等众多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融合,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强教学效果。(2)在教学手段改革上,运用信息技术,以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3)在教学内容改革上,增加了上游学科的介绍和植入,以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构建比较系统的、独立的学科教学体系。(4)在教学组织改革上,改变单一的、传统的行政教学班组织形式,尝试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积极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3.2 在实践环节上,建立起“校园—实习基地—社会”高度关联的体育产业技能立体培养体系

(1)在学校组织理论基础较好、对体育产业具有较强兴趣的学生组成体育产业实践小组,联系相关企业,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赞助、校园特卖会、小型友谊赛运作、校园广告资源置换等校园体育产业实践活动。(2)联系知名体育用品公司、体育健身俱乐部等单位作为学生的就业实践基地,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引导和毕业设计指导。(3)对已就业学生的用人单位开展跟踪调查,详细了解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各类表现和工作能力,对学生开展就业的后续指导,注重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

3.3 在教学评价上,形成“五个结合”的全方位教学评价体系

在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上,将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结合起来,将平时考核和期终考核结合起来,将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结合起来,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与互评结合起来,将在校评价与用人单位评价结合起来。

4 “《体育经济学》立体教学体系”研究方法及特色

4.1 增加上下游学科的立体授课

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方式,在把上下游相关学科理论融汇在一起,通过生动的描绘、陈述,有启发意义的设问等,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全面掌握基本原理和知识。

4.2 全面运用多种多媒体分析工具

建设体育经济学网络教学体系,利用多种分析工具,一个理论可以用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等多种方法来表述和说明,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清晰地表现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而且还可以生动描述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降低授课难度。

4.3 穿插使用讨论法

教师进行创造性、开放性教学,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不局限于现有的理论解释,勇于进行创造性思考,在明确各种解释方案的前提假设、约束条件下,为某一问题提供尽可能多的结论或解释,并等通过讨论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

4.4 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热点的结合

时刻关注学生视野的培养,重视对国民生活和区域经济中热点的剖析和关注,并积极与所授知识相结合,不断拓宽研究方向和研究视野,如对奥运经济、后奥运经济、中原经济区建设、体育产业转移、体育产业聚集区建设等社会经济热点给予充分关注和及时跟进。

5 “《体育经济学》立体教学体系”教学改革方案和实践过程

《体育经济学》立体教学改革试验研究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经营管理方向)和运动训练专业(体育经营管理方向)专业学生为试验对象。

5.1 在教学上,结合专业培养特点,因材施教

将所授理论和学生的专业方向和职业方向密切结合,做到从应用的角度教授体育经济学的有关内容,注重分析经济学理论对体育产业、企业经营的意义。在进行理论讲解中,通过大量与体育经营相关的案例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注重引导学生从体育经营企业的视角出发,思考理性的生产者行为决策,研究和分析企业如何应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5.2 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有力结合

教学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知识,在课堂上向学生全面系统地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识的同时,精选教学内容,结合时事介绍前沿领域的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研究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上来。

5.3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突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间的良性互动,在教学中在把基本经济理论讲解清楚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分析能力,鼓励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去探索事物,强化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新性。避免 “满堂灌”,引导学生自学部分内容,养成学生多看、多思、多想的好习惯。

5.4 加强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引导

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考试成绩即期末统一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30% ,包括课后作业和课堂成绩。在考试中弃用选择题,而采用名词解释、简答、计算和论述四大题型,从《体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相关知识点着手,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着重考察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运用情况。任课教师课堂认真检查和记录学生的上课、作业情况, 每堂课按照课堂回答课后作业的情况,给出科学合理的平时成绩, 共计10%;此外, 布置学生分组撰写研究报告和策划方案,占20%, 并于考试结束后与卷面成绩并计。

5.5 注重教学中相关案例资源、视频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共享共用

形成体育经济学案例库,收集各类案例100余个,相关影视、视频资料40余个。

6 “《体育经济学》立体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结论与建议

《体育经济学》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指导思想, 培养模式逐步实现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强调个性教育、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其核心思想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为此, 《体育经济学》立体教学体系构建应充分体现“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突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 使实践教学体系整体贯通, 在时间上全程化, 在结构上层次化, 在形式上多元化。经过近几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并借鉴外地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一些做法,特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6.1 建议成立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人文社会学科教学实践体验中心

人文社会学科教学实践体验中心可采用分期建设,首期可先购置数量较少的计算机和较为成熟的软件模块和沙盘系统,如ERP(资源规划管理)等供学生实践体验。解决体育经济相关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实践问题。后期可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课程设置,逐步增加体育俱乐部经营(职业体育俱乐部、商业健身俱乐部、社区俱乐部、体育会所、高尔夫俱乐部、网球俱乐部)、体育赛事的运营(F1赛车、NBA商业赛、足球世界杯、奥运会、国内职业联赛、其他商业体育赛事)、体育项目市场调查、体育场馆运营、体育经纪公司运作、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体育传媒中心运营、体育项目投融资分析、体育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各种体验模块,建成覆盖全院所有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平台,最终建立在国内领先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心。

6.2 建议成立中原经济区体育产业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作为河南省唯一体育综合性高等院校,设立中原经济区体育产业研究机构不仅优势明显,同时也对推动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紧跟区域经济发展热点,密切参与、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成立中原经济区体育产业研究中心的主要作用有如下几点:一是有利于增强我院教育科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二是有利于凝聚我院科研力量,提高科研和教学的显示度。三是有利于为我院培植新的区域性学科基地,争取各类科研支持。四是有利于促进各类学术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实践机会。

6.3 建议建设校内体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做好各院系、各专业、各学科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工作,促进不同专业师生交流,做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同时加强资源建设使用的良性互动,推动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涂宇清.关于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的分析与思路〔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6): 6-9.

〔2〕徐华.经济管理类本科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 34) : 147-148.

〔3〕周红刚,曾五一.研究型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初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28(7):13-15.

〔4〕陈永泰,何有世,李守伟,等.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中心建设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89-91,98.

〔5〕钟守机,张晓青.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4):67-71.

〔6〕刘翠红,陈秉岩,王建永.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 2011(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