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7 15:03:56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第1篇

【关键词】古代汉语;学习兴趣;形象性;娱乐性;文化性;问题途径

最近,我院针对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就古代汉语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近三百六十份的调查问卷中,我们惊讶的发现,真正喜欢学习《古代汉语》的同学仅占36.72%,而回答一般和不喜欢学习《古代汉语》同学则高达62.43%。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平时课外阅读古文经典的同学仅占15.12%。总之,大多数同学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不高,用在古代汉语方面的学习时间非常少,绝大多数除了课堂学习以及考试之前临时突击外,很少再主动学习,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况且,古代汉语语句晦涩难懂,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加上课时由原来的每周四节课压缩至三节课,这使得本来就难以操作的古代汉语教学变得更加艰难。

在当今中国大学中汉语逐渐被忽视、被排挤,而英语被重视被追捧的社会大背景下,中文师范专业古代汉语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举步维艰,教学效果令人堪忧。目前,中文专业师范生大多数不能熟练阅读中国古典文献,更不要说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进行高质量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了。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促使古代汉语教学逐渐摆脱当下的困境,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突出实现古代汉语教学的形象性、娱乐性和文化性,教学时既要“深入”更要“浅出”,尽一切可能拉近学生与古代汉语的距离。

一、注重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形象性塑造

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历史演变,逐渐脱离现实生活,因而难免晦涩难懂,不知所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深入浅出”,注重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塑造,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比如教师在讲解“伐”这个字的时候,如果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伐”字含义的话,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我们不妨从“伐”字的起源入手,即甲骨文中的“伐”字,像以戈()击杀人()的头部。再配上《说文解字》解释:伐,擊也。从人持戈。一曰敗也。翻译过来就是:伐,击杀。字形采用“人、戈”会义,像人手持戈。一种说法认为,“伐”是“毁坏”的意思。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比单纯的定义化教学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会有明显的增强。

古代汉语曾经是一门活的语言,迄至今日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有些仅凭文字讲解,已很难让人了然,比如古代战车、多样的玉器、古代礼仪跪、拜、稽首、避席等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形象化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配有大量与古代文化知识相关的动画和图片,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同时,动画和图片的运用, 也拉近了历史与时代的距离,让人油然而生亲切感,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大有裨益。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活泼性和娱乐性

纵观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其内容本身是非常有趣的。但为何我们的课堂就如此死气沉沉,索然寡味呢?原因在于部分教师的授课过程非常呆板,不知变通,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讲解文选中的典故、历史人物的逸闻趣事、有关文化社会背景等等,再比如提到古代的礼仪方面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上台去表演展示等等,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娱乐性。再例如,讲到“汤”字的时候,可以联系古今。“汤”在古代汉语中是“热水”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则是“菜汤”的意思,但是“汤”的古义不仅还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如固若金汤、赴汤蹈火等,而且吴语苏州话里的“汤”同样也保留着古义,比方说“面汤”在苏州话里就是“洗脸的热水”。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传统,那古人一直都是用筷子吃饭的吗?此时教师就可以将一些与此有关的历史典故。《礼记·曲礼上》讲到请客吃饭时,说:“共饭不泽手。”“泽手”,就是双手摩擦发热而出汗的意思,这怎么讲呢?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的注解是:“古之礼,饭不用箸(筷子),但(只)用手,既与人共饭,手宜絜(洁) 净,不得临时始捼莎(两手相搓)手乃食,恐为人秽也。”原来上古时的中国人和现代的阿拉伯人一样,是吃“手抓饭”的,并不是使用筷子作为餐具的。吃手抓饭,使古人养成了饭前洗手的习惯。《管子·弟子职》说:“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衣袖)盥(洗手)漱,跪坐而馈。”意思是:先生要吃饭了,弟子要准备好食物,然后洗手漱口,跪坐着吃。《左传·昭公二十年》也记载说:“华亥(宋国大夫)与其妻,必盥而食。”

通过这样有趣的案例,老师不仅教得轻松,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且学生更易于接受,学的更加轻松,一举两得。

三、古代汉语教学应与文化相结合

语言与文化历来密不可分,诚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言:“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在教授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如果单纯地讲解课本所选经典文选和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难免会显得过于枯燥,如果我们把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融合进所讲内容,就会使乏味的语言课变得趣味横生,妙趣无穷。因为有机地将古代文化常识融入教学过程中就能消除理解上的隔阂,拉近古今的距离,尽可能地使学生置身于古代文化的背景下学习古代文献,增强语言课的趣味性。所以说,将文献知识和文化背景有机地结为一体,能够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

例如《左传·齐晋鞌之战》中战争开始前齐侯说过一句话: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照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早晨一起床就吃饭,学生很难理解这句话,难道齐侯要进行闪电战吗? 在这里教师就要给学生讲解一下古代的饮食文化,即古人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餐,因此古人的早餐比现代人要晚得多,一般要到十点左右才吃。齐侯这句话表明他很轻敌,希望速战速决,一旦了解了这一文化知识,学生就能理解《孟子?滕文公上》中“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意义,“饔”为早饭,“飧”为晚饭,没有说到午饭。我国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现在仍然是一日两餐,可谓是“古风犹存”。

在“汉字的构造”一节中可以借助“婚”、“娶”等字让学生了解古时的抢婚习俗。讲《触龙说赵太后》中“持其踵为之泣”一句时有必要交代古代的“哭嫁”习俗。针对教材通论部分“古代文化常识”有关传统“六礼”内容可以请学生介绍各自家乡当前流行的婚俗,并与“六礼”进行对照,分析其传承与变异之处,可就“开门礼”、“上轿换鞋”、“传袋”、“撒帐”、“掀盖头”、“闹洞房”等习俗展开讨论,挖掘各自产生的根源。

总之,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探索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使教学环节融形象性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于一体,使教学内容变难懂为易懂,变枯燥为有趣,变无用为有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会日益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王珏.试论中文师范专业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2(2).

[2]李秀芹.论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三结合[J].管理工程师,2011(1).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第2篇

在“心静如水”朱文篆刻中,作家以篆体线条为主,却追求一种形似古玺但又不是单纯的仿古玺,以字体粗细的虚实,冲、摇、顿挫的刀趣等多种技法运用,来表现出糅和古今篆刻艺术审美意识的古朴情趣风格。

在“心迹自然”朱文篆刻中,作家吸取汉代回文篆的风格形式,形成曲变流畅的自然之美。其布局严谨,线条分明,井然有序;刀法缓缓而进,在保持线条纤细的同时,注意表现金石刀味刻痕的变化情趣。

在“事事如意”白文篆体的刻制中,作家立足于追求秦汉古印中那种虚实结合的刀法意趣,并在“事、事、意”三个字上,将实处的冲刀力度表现得特别充分有力,使其既有古趣,又有新意。

在“得道常乐”白文篆刻中,作家在融合古代篆刻技法的同时,将冲刀、摇刀结合运用,线条劲健有力,古朴笨拙,苍涩雄俊;外边缘也有意识用刀刻制出残缺的破损痕迹,呈现出一种历经世事沧桑洗礼的斑驳厚重美感。

在“吾师自然”白文篆刻中,作家却又追求一种自然变化,以字体的虚实、刀趣的呼应和崩味的塌角等多种技法,表现出篆刻艺术朴实的内涵。

在白文“石中有真味”篆刻中,作家主要在追求秦汉古印中的那种虚实结合的情趣,将实处的冲刀力度表现得特别充分有力,使刀痕刻出一种既古朴苍劲、又有新意的斑驳趣味。

在“金石延年”朱文篆刻中,作家将摇刀与凿刀并用,笔画纯正朴拙,似断还连,在看似普通的篆刻中,追求远古时期甲骨文那种单纯简洁的线条美感。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第3篇

一、鉴水:讲究“水轻”“茶淡”

陆羽《茶经》中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捡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即“泉水”、“江水”、“井水”,这三种水最为常见,曹雪芹在运用烹茶用水时不多言陆羽的“三水”。而唯独在雨雪上下工夫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雨雪水是“天泉”,是纯软水。而用软水泡茶其汤色清明。香气高雅,滋味鲜爽,自然可贵。况且古代的自然环境比现代好,食用雨雪水更是生活中的常识现象。《红楼梦》中写到了妙玉煎茶用水的情节,她煎茶时非常讲究水质,请看第41回: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特意突出妙玉烹茶是用“隔年蠲的雨水”和“梅花上的雪”,其意当然是为了让妙玉显示自己的高沽和不同流俗。同时也借妙玉表达自己在鉴水上的主张。刘姥姥认为雨水茶“淡”,宝玉则赞雪水烹茶“轻浮无比”。这里的“淡”和“轻”都是品茶中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这不但需要味觉上的细腻,而且也需要精神上的契合,否则就不能体会。曹雪芹对水的见解代表着清代文人鉴水的倾向。

二、论器:崇尚古道(以古为美)

受“美食不如美器”思想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无论是饮、还是食。都极看重器具之美。在传统茶文化里,器与道是相通的,因此,历代的茶人对茶具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除了煎茶用水用了一番心思外,那就要算写茶具了。妙玉一口气拿出数种并不常见的珍贵茶具,有“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绿玉斗”、“蟠虬整雕竹根的大海”,以及“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的“晋王恺珍玩”的“ban(左分右瓜)瓟斝”和镌着三个垂珠篆字的“点犀qiao(上乔下皿)”。翻遍古今中外的茶具谱,我们还找不到一件茶具能与妙玉所用的茶具相媲美。贾府是国公爷的后代,宝钗是皇商的后代,见识广博,然而在妙玉面前论起茶具来,则显得知识贫乏得很。在《红楼梦》中。妙玉究竟给贾宝玉等三人泡了什么茶并没有说,可见作者的本意并不在茶而在器。在作者的审美世界里,古就是一种美,用古器就是行古道。这正代表了清代文人对茶具的审美倾向。同时,它也表示着陆羽所创立的“因茶择器”原则到了清代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了。

三、择境:注重美感

冯正卿在他的《芥茶笺·茶宜》提出了适宜品茶的十三项条件,如无事,俗务去身,悠闲自得;嘉客,志趣相投。主客两洽;幽坐,心地安逸,环境幽雅;吟诗,激发诗思等。

妙玉可以说是条条具备,四十一回中紧接着贾母饮茶后的着力描写:“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进来,笑道,‘偏你们吃梯已茶呢……”’于是四人一并边说笑一边饮茶。因为是“知己”,妙玉不惜拿出了珍藏了五年的玄墓蟠香寺前,梅花上的雪水来招待。外边的贾母、刘姥姥等人均不在其列。而且因为刘姥姥的到来。妙玉甚至要打水洗地,还要叫提水的小斯将水放在门外。茶是至清至洁之灵物,当然讲究洁净。但妙玉的“洁”实际上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而这恰恰是清代文人茶文化的最为主要的特征。

四、品茗:追求幽趣(以茶示雅)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第4篇

关键词:味;味论;内涵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中,有着一些耐人寻味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如,谈论饮食文化时,每每将中国誉为“烹饪王国”;而谈论到文学作品之时,又常常将中国喻为“诗的王国”。两个王国,一个是维系人生存需要的必需品,一个是维系人精神需要的必需品;一个平凡,一个高贵,看似泾渭分明。然而“泾水”和“渭水”在中国文化中汇合到了一处,味论就是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

不能否认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孕育、产生和形成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深厚土壤。从中国古代烹饪方法注重宏观把握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思维方法模糊性、体悟性、整体性的特征,从而造就一种内向型的心态。这种心态不大关心外在物质世界的构成形式,对外在世界的把握,往往凭借自己主观的感觉,甚至是了然于心不能了然于口的自我领悟,这就是中国古人的直觉感悟式的思维方式。反过来,这样的思维方式又影响了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的传统,既以人为出发点,也以人为终结点。”在儒家看来,人的现实存在就是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不断的互动。人把客观对象人化(对自然界而言)或类化(对社会中的他人而言),他自身的自然也开始人化,他的创造性本质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得到确证,其人性和人格都得到升华。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以“味”论乐,一方面强调乐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指出主体需要有品味的能力。因此,儒家十分看重人的实践活动形成的生命意识。道家的“道”虽惟恍惟惚,但它早已嵌入“人”中,其目的是让人由“内圣”达到“外王”。老子“味无味”的观点,将其中一个“味”作为品味、体味、玩味的动词形式使用,强调了味的主体性、主观性的一面,启示人去追求和体验一种不受任何局限和束缚的、绝对自由的美感,同样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

另一方面沿着伦理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建构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化,是以“礼”为中心的文化形态。据考证中国古代的礼制是始于饮食的。《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饮食文化的国度,将饮食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而设置了一系列的饮食规范、仪式、制度。饮食与礼结合起来,从而使饮食不仅具有了文化意味,同时也具有伦理道德的意味。

味论的出现与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源于味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对“美”字的训释中凝聚着以味为美思想。“美”字在创轫之初的原始意义,只指味道的美,亦即好吃。《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后来的徐铉对这条注释又有一个补充:“羊大则美。”这就是说,许慎认为“美”是个会意字,古人觉得羊肉最好吃,尤其是大羊的肉,故将“羊大”二字合而为一来表示味道的甘美。日本著名中国学学者笠原仲二根据许氏的说法得出结论:“中国人最原初的美意识,就起源于‘肥羊肉的味甘’这种古代人们的味的感受性。”以至在美的观念成熟之后,中国人一直未忘记“味”这个产生美的母体,人们说起美听与美视,也往往与美味相提并论。美味与美视、美听的联系,绝不是某个人发挥创造性联想的结果,而是“美”字的原始意义在人们审美观念中的自然留存。

中国人一开始有意识地感受和欣赏艺术,就是与舌头对美味的感觉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音乐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先秦人对乐歌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那就是“中和之美”。《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荀子·王制》:“中和者,听之绳也”。所谓“和”,是具有味道上和声音上双重意义的一个词,它既指味道的调和,又指声音的谐调。

要说到文学欣赏,中国人对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自觉认识有一段漫长的历史,它大体上经历了由口头言辞到一般的文章典籍,最后才到纯粹的文学作品这样一个逐渐收缩的过程。尽管人们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评价概念,但“味”的评价却像一条线贯穿始终。《左传·昭公十一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国语·晋语》:“人有甘言”。所谓“甘言”,亦即今天我们所说的“甜言蜜语”,它虽然是个贬义词,然以“甘”说“言”,亦是味道的角度。《易传·系辞上》有两句流传很广的话:“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其臭如兰。”谓同心之^所说的话,品起来有如兰草之芳香,更是以味来说“言”了。

春秋之后,随着书面著述的篇籍典册的增多,人们也就从以味论言转到以味论文。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说文》:“牛马曰刍,犬豕曰豢”。孟子以家畜肉的美味来说圣人经典中的义理对人心的怡悦,这也就是后人所谓“切理餍心”和“脍炙人口”等语之所出。因为圣人的义理对人来说是一种美味,人心对道理的体会如同对美味的品尝。即便不是圣人的经书,而是一般的文章典籍,凡能使人优游涵濡者,人们亦以“味”言之。王充《论衡·别通篇》:“空器在厨,金银涂饰,其中无物益于饥,人不顾也;肴膳甘醢,土釜之盛,入者飨之。古贤文之美善可甘,非徒器中之物也,读观有益,非徒膳食有补也。”他把古人的一切美文都比作“肴膳甘醢”,可视作是对孟子的比喻范围的一种扩大。

魏晋以后,玄学兴起,人们追求形上之理,耽于玄想之趣,在对玄理的捉摸中求得精神的满足。发言议论,亦以耐人寻味为尚,故以“味”论文意、论赏文的风气中就更加普遍。最早以“味”论诗文的是东晋人夏侯湛。他在287年作的《张平子碑》中说:“《二京》、《南都》,所以赞美畿辇者,与雅颂争流,英英乎其有味欤!”当时“昧”这个概念中,已经包含着我们现在所说的纯文学性的审美感受在内。不过,因为汉代的经学和魏晋以来的玄学的影响,从“味”字的大量用例来看,它多指义理上的蕴藉而少指情趣上的隽永。

迨至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颇多以“味”论文。表面上看,他的“味”,也是义理与情趣兼而有之,但他却把作品的有味一概看作是调动了文学手段的结果。换言之,在他看来,理论著作之所以也能有味,并不在于其中所阐述的义理本身,而在于作者的表现手法。经典之所以有味,在于其在文体上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义远。”自然、单纯的文学手法,并不是造成作品滋味的全部条件。刘勰大量用“味”表述其美学思想,并赋予“味”多重含义。比如他在《情采》篇中,批评“为情而造闻”的诗文“繁采寡味,味之必厌”,从这两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所强调的、对味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并不是玄学清谈家那样的“理”,而是“情”。而《明诗》篇称赞“张衡怨篇,清典可味”,“味之”、“可味”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感受,也是评价诗文的一项艺术标准,这是“味”的一重含义。在《体性》篇中,将司马相如的骄傲夸诞与扬雄的性情沉静相比较,批评长卿浮侈溢美的文章,而赞扬“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味深”较“可味”意思更进一层。其《宗经》篇则提出根深叶茂、辞约旨丰、事近喻远的诗文“余味日新”,赋予了“味”另一重含义,就是文学艺术应有持久的艺术魅力。除以上所提到的“寡味”、“可味”、“味深”、“余味”外,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还使用“遗味”、“滋味”、“辞味”、“义味”、“风味”等多种概念,用词不同,自然含义各异。虽然刘勰主要还是强调作品的内容,但从刘勰赋予“味”以审美体验、审美魅力、审美情趣、审美风格多种含义,说明“味”所具有内涵的开始扩展,同时反映了齐梁时代人们衡文的角度的改变和文学意识的增强。几乎与刘勰同一时代另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钟嵘的理论则完全集中在“滋味说”,其理论是诗味论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在他看来,诗中的义理不仅不能造成“滋味”,而且适使诗歌“寡昧”。钟嵘按照诗中蕴含滋味的深浅,将诗分为上、中、下三品,即使是一品的诗人的诗歌成就也不尽相同。“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这是钟嵘对“滋味”的内涵最完美的概括。由此可见,钟嵘的“滋味”可分文、质两个层面:文是指有文采,就形式而言。在钟嵘看来,五言诗之“有滋味”,因为这种体裁“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质是指风力,就内容而言。这里的诗歌内容已不是儒家文艺学所理解的“事君事父”的伦理内容,而是被春风秋月、暑雨祈寒和“楚臣去境”、“汉妾辞宫”那样的情景所感荡,或充满凄怨的丰富感情生活的内容。钟嵘提出要“体被文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钟嵘批评“理过其辞”、“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淡乎寡昧”;“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纳,殆同书钞”的事类体缺乏“自然英旨”;而“巧辨宫商”,使文多拘忌的永明体有伤诗之“真美”。“滋味”这一审美境界,是诗人在生活感受中通过直觉形态的灵感“直寻”获致的。由此可见。钟嵘对“味”的探求比起刘勰更深入文学的本质,更干脆地排斥了义理的内容,使它成了一个单纯而明确的文学审美概念,进一步提升了“味”的内涵。六朝之后,“味”也就成了专门评价诗歌等纯文学作品的标准。

唐代司空图再一次的将“味”作为诗歌艺术的精髓,但司空图所说的“味”又不同于钟嵘的“滋味”,是一种“味外味”,一种更为内在,更加难以宣言和指称的“味”。他是这样说的:“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中矣……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要知“味外味”需经过三个层次:首先,对某种具体的味的感知,恰如饮食中的酸味、咸味一样;第二层次是对调和各种具体的味而形成的“醇美”之味的体悟,它超越各种味之上;最高一层是在外在生理感受的基础上,深入到人类诗化深沉的内在精神领域,主体心灵与天地并生,与万物齐一,即品味人生真谛,领悟自然的奥秘,乃至用整个心怀去感受世界,此为味的极致。

“味外味”,前一个味是后一个味的铺垫和基础,它是不可或缺的,但只有后一个味才能真正地深入诗心,接近诗歌主旨。前一个味具体可感,后一个味需要人们高度的想象力,具有虚空、无边无际的特点。具体可感的东西描绘多了,或者太细碎了,给人的感觉太粘滞,那么想象的空间不会大,也就影响到后一个味的体味。司空图论诗主要从味的两个层面论诗,除了具体可感的、容易体会到的味道之外,还有隐藏在这种“味”之后的更深层的味,主要突出后一个味,这完全不同于钟嵘的从文质两个层面论诗。司空图把诗的“味”提高到更深层次,有“意味性”地和主体发生联系。钟嵘虽然也提到了诗化的“味”,但主观灵性这种深层的开挖远未及司空图,他只是从咀嚼回味所感到的诗的味道的香醇来评判诗的质量。司空图的“味外味”吸收了先秦及魏晋的“言不尽意”、“意在言外”命题的哲学滋养,以及前代关于境、象理论的研究成果,使“味”这一审美概念得以更为深入的探讨。

受司空图“味外味”理论的影响,唐宋以后对诗味的追求开始向淡味、真味、余味发展。对淡味推崇的有宋代苏轼“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清代查为仁“诗似澹而弥永”。对淡的追求可以看作是将老子“味无味”思想发扬光大,反对矫情与虚情,人们往往希望在平淡中求得真味,因此真味的价值也得到众多名家的追捧。宋代欧阳修称赞梅饶臣的诗:“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文词愚精新,心意虽老大。有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严羽曰:“读《骚》之久,方识真味”;清代王仕祯在与诗友谈诗时也说到“若学陶、韦、柳等诗,则当于平淡中求真味。初看未见,愈久不忘”。李贽把诗味、诗美与“真”联系起来,在《李氏焚书杂说》他明确指出那些单纯讲究偶对、结构、法度的作品不可能产生诗味(美感),他还强调指出:“岂其似真非真,所以人人心者不深耶!”“真味”说可以说是对味论的又一重大发展。而余味更是在淡味、真味的基础上寻求一种对“味”的超越,因而得到更多人的青睐。早在晋代的陆机就在《文赋》中谈到:“缺大羹之遗味”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宋代余味说与此观点一脉相承,表达了人们对淡而有味的文学理想的向往。姜夔“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朱熹“叔通之诗,不为雕刻纂组之工,而其平易从容不费力处乃有余味”;清代哈斯宝在《(新译红楼梦)回批》说到:“文章必有余味未尽才可谓高妙”。淡味、真味、余味是“味”模糊的文本意义的进一步演绎,虽强调重点不尽相同,实质上都是更为深入的开拓了味的内涵。

除对味的自身内涵的延伸和扩大外,还出现了将味与其它概念范畴相联系。从宋代开始,“意”与“味”开始被连接为一个词来使用,《伊川先生语》云:“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张戒《岁寒堂诗话》云:“大抵句中若无意味,譬之山无云烟,春无草树,岂复可观?”可见宋人对“意味”一词的理解和使用与现代汉语已没有什么区别。到了清代,联系的概念范畴更为广泛,出现“趣味”、“神味”等与味相关的词组。沈德潜《说诗啐语》曰:“朱子云:‘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刘体仁《七颂唐词绎》云:“盖非不欲胜前人,而中实枵然,取给而已,于神味处全未梦见。”沈昌直更为直接说:“乃有一种若隐若现之旨趣,悠然以长,穆然以远,津津焉流连于齿颊间,足以耐人咀嚼,使之历久不得忘者,此则刘彦和所谓‘馀味曲包’者也。味与神相去,实希微之间,故或有以神味并称者。”可以得知,古人已经看到“味”与“意”、“趣”、“神”之间的相通之处和细微差别,概念的叠和更能扩展原有概念的内涵,彼此之间互释、互补,使“味”的更具有理论张力和弹性,不仅“味”中有“意”、“趣”和“神”,“意”、“趣”和“神”中也别有一番“味”。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第5篇

关键词:趣;兴趣;灵趣;理趣;意趣;真趣;文化根源

茶有茶趣,酒有酒趣。“趣”,可谓是一个古老而又宽泛的话题。中国古代诗学中同样也讲究“趣”。明代袁宏道说:“诗以趣为主。”①他又说:“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号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会心者知之。”②他将诗趣比喻成山色、水味、花光、女态,聊聊片语便把“诗趣”描绘的生动、入里。清代黄周星说:“今人遇情境之可喜者,辄曰:‘有趣,有趣’,则一切语言文字,未有无趣而可感人者。”③可见,诗人对于“趣”的看重。其实,在中国古代诗学中,“趣”有多种含义,大致上说来有“兴趣”、“灵趣”、“理趣”、“意趣”、“真趣”等等。本文试对“诗趣”的含义的做一个大体的梳理,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文化根源稍作探讨。

“趣”乃中国古典美学术语,泛指人们的审美理想及审美情趣,包括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趣尚、趣味以及对艺术美的认识、理解、要求等。正是因为有了“趣”的存在,才在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架起了桥梁,才能够使二者产生共识和共鸣,并且能够产生一定的审美标准。所以,“趣”直接影响着创作和欣赏。这也难怪了大家对于“趣”的重视。

一、“兴趣”、“灵趣”、“理趣”、“意趣”、“真趣”辨析

(一)兴趣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变》中这样描述“兴趣”:

夫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及其至……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此,“趣”相当于司空图的“韵味”。就作者而言,它表达的是诗人的真性情,蕴涵深沉,余味缭绕;而就读者而言,它带给人的是一种感同身受、幽深隽永的美感。只有作品的趣味与欣赏者的审美情趣达到契合时,欣赏者方能产生美感,作出肯定的审美判断。因此说此处“趣”与“韵”是同一概念,趣的理想境界即是韵的境界。兴趣是人们对艺术作品最一般的审美要求,从而成为人们鉴赏艺术作品的标准。

(二)灵趣

清代冒寒山说“诗趣须灵”,阐释为:“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以假为真,灵心妙舌,每出人意想之外,此之谓灵趣。”

维维有一首小诗《旋转》,这样写道:“风静静的弹奏着,港湾里的那排小船。”短短的两小句,却让我们看到了风,听到了风,甚至触摸到了风,诗人在和谐静谧之中,将灵机和智慧尽显在微妙之处,将听觉、视觉和触觉就这样无声地传达给了读者,可谓写出了“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灵趣之美。

(三)理趣

“理趣”是古代诗学的概念。原指一般的道理旨趣,后来逐渐衍化为诗文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诗有理趣,是指诗人在诗里讲述道理,发表议论,应该同时使作品充满诗意情趣,富有艺术感染力。有理趣的诗,不同于抽象地说理布道,而是寓道理于情趣之中,熔理和趣为一炉。”④对于诗中“理趣”的理解不应该是“理”与“趣”简单的拼加,而应该是其自身内在的体系范畴,对应着“以理入诗,诗中有理”,呈现出一种哲学的韵味。对此,钱钟书先生对于“理趣”的理解可以作为借鉴。

读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就可以看出,他对“理趣”的理解引入了认识论中的辩证对待关系,如:一般与特殊,繁与简,散与聚,博与约,例与概等,从而总结出“理趣”得以存在的哲学认识论依据:“普泛性的规律只有在具体事件和物象中方能得到体现,且只有在经过精心选择的典型意象和具象中才会体现得更加完美。”⑤以先生对杜诗“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及“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的分析为例:“鸟语花香秉天地浩然之气;而天地浩然之气,亦流露于鸟花香之中,此所谓例概也。”⑥一句“例概”便把“以理入诗,诗中有理”形容的鞭辟入里、可见一斑。

(四)意趣

所谓意趣,则是指在意念上妙趣横生,情趣盎然,生动活泼,令人叫绝。且看无名氏的《鹊踏枝》:

叵耐灵鹊多满语,送喜何曾有凭据。

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金笼里,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古诗中描写思妇想念征夫的诗并不少见,但是这首诗可谓别具一格,写出了新意,传达出了不同的意趣。诗的上半部分写抱怨喜鹊报喜无凭,怨恨之中将其捉来,锁入笼中。自古道:“灵雀报喜”。然而,此诗却独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令人耳目一新。下半部分以喜鹊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无辜,并表达出如若征夫能回,应将自己放出樊笼,腾身青云的愿望。一怨一答,一诉一求,把本来无声的画面竟是描绘的如此生动,让人仿佛听到了妇人和鸟儿的对话,不禁拍手叫绝。

(五)真趣

南朝梁江淹在《杂体诗・效殷仲文》里写道:“晨游任所萃,悠悠蕴真趣。”宋朝苏舜钦里《吕公初示古诗一编因以短歌答之》提到:“上有致君却敌之良策,下有逍遥傲世之真趣。”清代的史震林《西青散记》卷二中有:“ 霞村诗,意境幽恬,善发真趣。”可见,“真趣”在诗人眼中的重要性。“真趣”亦称“天趣”、“自然之趣”。“真”即指天真自然,不加矫饰;“趣”具体到诗中则指诗能给人以美感的生活情趣。

且看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

开头两句描写的是农村的自然景色:疏疏落落的篱笆,悠长蜿蜒的小路,暮春时节,花落尽而叶初长。竟是一副静谧优美的田园画作。诗的后两句则是描写儿童们在这样的美景之中嬉戏的情景。他们奔跑着、追逐着、打闹着。在一静一动之间竟把儿童们活泼可爱的样子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中国古代诗学之文化根源

综上可见,中国古代诗学中对于“趣”的讲究。然而“趣”这一范畴的形成,也有它所赖以产生的思想文化根源。概括起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尤其重要,它们影响了“趣”的基本内涵和风貌的形成。

(一) 儒家游艺尚文的人生风范与“趣”。

林语堂曾说:“世界上有些伟大师表人物,他们影响之大,多半由于其人品可爱。”⑦他认为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孔子的智慧》一书里他所描写的就是一个近人情、有趣味的孔子。“事实上,在孔子的所言所行上有好多趣事呢。孔子过的日子里那充实的欢乐,完全是合乎人性,合乎人情,完全充满艺术的高雅。因为孔子具有深厚的感情,锐敏的感性,高度的优雅。”⑧林语堂使用崇尚人的个性的“五四”精神来理解孔子,是从文艺与人性及人的趣味方面来理解孔子。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体现了孔子在艺术和各种艺术性的活动中,充分体验和享受人生的趣味和精神的自由,所以他能够获得和享受人生的趣味。

(二)道家逍遥出尘的人格精神与“趣”

如果说儒家在艺文和人的雅化形式中培育了中国的风雅之趣,那么道家则在自然和人的自由天性中发展了中国的高情远趣。庄子高张“逍遥游”,即一种“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庄子尚“真”,称赞“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认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者也”。“真”与“自然”也就是“朴素”,是“不刻意而高”,是“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是吹万不同“天籁”自鸣。同时,老庄又通过“婴儿”、“童子”等肯定一种天真、清静幽雅的精神。所有这些,直接影响了“天趣”、“稚趣”、“拙趣”、“远趣”、“逸趣”、甚至“奇趣”等一类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意趣。

(三)文人有所痴迷的性情和清玩的习性与“趣”

道家庄学,通过竹林名士和魏晋玄风,把对高远清逸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在现实中优游适意、自足怀抱的享受人生结合起来。从这里开始,产生出种种痴迷的兴趣,如读书、谈玄、服散、饮酒、好色、琴操,以及诗书棋画、登山临水等。

(四)古代及民间艺术的稚拙真率的魅力与“趣”

古代艺术和民间艺术从另一个方面对于中国美学趣味发生重要的影响,这就是:简练的手法、天真的稚趣、浑朴的气象和活跃的生命。如在彩陶纹饰和其他装饰性造型符号上,“熟练地运用三角形、圆形去吸收、规范自然原型”。⑨如在许多岩画上,以极简练的抽象表现人、物和场景。广西花山岩画就主要以“屈臂上举、屈蹲双腿、扭动腰肢等”来表现人物,“笔墨简到不能再简的程度,但又不失人物的基本形”。⑩

民间文艺也以拙朴真率的盎然生趣给中国美学艺术带来滋养。《红楼梦》二十七回写探春等对那些“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民间工艺品,如柳枝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枢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等,“喜欢的什么似的”,当做宝贝。在文学上,民歌也常以其真率朴拙的情趣为诗坛增辉。民歌的简洁天真、大胆及其活跃的生命,既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审美情趣的表现,同时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美学趣味形成巨大的影响。

以上对中国古代诗学中的“趣”做了一个粗浅的论述,具体到诗而言,“趣”使诗有了灵性,让读者和作者之间有了共鸣。就生活而言,“趣”则使我们波澜不惊、单调重复的日子有了生气,有了情趣。(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旭.中国诗学范畴的现代阐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 严羽,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注解

① 《中国古代诗歌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735页。

② 《叙陈正甫会心集》,《袁中郎全集》卷一。

③ 《历代怨诗趣怪诗鉴赏辞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121页。

④ 崔伦强,《中国古代论文中的“趣”》,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

⑤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27页。

⑥ 同上,第213页。

⑦ 《中国哲人的智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⑧ 同上,第19页。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第6篇

一、古典诗词与中国风歌曲的渊源

最初,诗和歌是一个整体,诗相当于歌词,歌相当于曲子。文人写出来的诗是拿来唱的。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曾经是广为流行的歌曲。《诗经》里面的所有诗篇都曾是口头传唱的,只不过是有人将歌词整理出来了而已。中国风歌曲是采用有古典文化内涵的歌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及编曲技巧,由怀旧的时代背景与现代节奏完美结合,从而产生出含蓄、忧愁、优雅、轻快的歌曲风格。其歌词对古典诗词的传承是显而易见的。

探究中国风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传承模式,大概可以分为四种:诗词配曲式,词句提取式,语言改造式,意境化用式。

1.诗词配曲式

这种古词新唱、借古意表今情的形式,既有古典的雅调,又有当代的风格,细细体味,意蕴无穷。如当年春晚上王菲的一曲《但愿人长久》的歌词就源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因为天后王菲唯美的唱风,感动了无数的痴男怨女、天涯游子,遂广为传唱,成为中秋佳节不可缺少的咏月抒情的精品。《水调歌头》这首古典诗词就因流行音乐的流行而扩大了影响。

2.词句提取式

这种融合的形式很广泛地被一些歌词作者使用。一些歌词创作往往只是借用古典诗词的某些词句或意象,不一定是原诗词的现代演绎,但却表现了歌曲与古典诗词丝丝缕缕的关系。如花儿乐队的《鹊桥汇》,借助了“鹊桥”的典故,围绕恋人相会的主题,把一些相关的诗词名句融汇在一起,构成回环不绝的生死相许、心心相通的意境,把人的思绪引入鹊桥,令人流连忘返。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融合,雅俗共赏,既提高了流行歌曲的文化品味,又使世人重温了古典诗词,享受到一种独具魅力的音乐文化大餐。

3.语言改造式

古文功底深厚的作者以仿古的字词、意境、节律描述当代的情感、事件、意愿等内容,具有明显的古典诗词的气息,充满古典诗词的味道。这类作品可谓旧瓶装新酒,在词语上、句式上、意蕴上都与古典诗词的风格相似。如何炅的《看穿》:“醉了红颜/也罢/断了琴弦//问天涯/放了天下/也罢/送给人家”,黄的《沧海一声笑》:“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涛尽红尘俗世几多娇”。还有琼瑶许多电视剧的主题曲、插曲《在水一方》、《海鸥飞处彩云飞》等等。古韵今吟,优雅深淳的歌词,带给人美的享受。

4.意境化用式

从古典诗词里汲取营养,化用古典诗词中的意境,借古韵抒发今意,用当代的语言表现出来。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创造了无数具有深厚文化基础的意象、唯美的意境、深入人心的故事。这些已成为当今中国风歌曲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化用古典诗词意境的典范之作当属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歌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明显是借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种意境化用的歌曲还有陈瑞的《白狐》、周华健《刀剑如梦》、李宇春《倾国倾城》等。意境化用式创作的歌曲,常常将经典重现,显示出非凡的魅力,成为流行音乐中的宠儿。

二、如何让中国风吹进语文课堂

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当代歌坛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中国风流行歌曲,也为广大学生所追捧、传唱。然而中国风流行歌曲能否勾起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如何让这股强劲的中国风吹进语文课堂,促进课堂上古典诗词的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

1.歌曲导入

导入语,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起着激发学生兴趣、酝酿情感、创设情境、集中注意力的作用。歌曲导入更是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因为很多诗歌被改编或填词演唱,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运用歌曲导入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如教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时候,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教柳永的《虞美人》时听邓丽君的《相看泪眼》,教岳飞的《满江红》时听罗文的《满江红》。常常会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2.比较鉴赏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常常将诗风相近的作品或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作品做比较鉴赏。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将古诗词和与之相关的流行歌曲进行比较鉴赏。两相对比更能突显各自的特点,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性体悟。如《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乐天想抒发的是被贬谪的凄苦。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听港星蒋志光、韦绮珊的对唱歌曲《相逢何必曾相识》。其中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句子,学生经过对比就发现男女主人公似是想藉此名句来呼唤久违的爱情。

3.布置作业

改写改编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再体验的过程。学生最怕做语段改写、扩写,但若改写或改编能和他们熟悉的流行歌曲有关就不同了。比方说李叔同著名的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就具有古诗词的韵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古诗词改写歌词,提高诗词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对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有更为深切的体会,如对《春江花月夜》的改写,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改编等等。

4.演唱背诵

在学习古典诗词时,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很多诗词都要求学生背诵,学生理解不够深刻,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背得快,忘得也快。一些较长的诗歌死记硬背难度很大。但如果加上曲调唱出来就容易多了。如教李煜的《虞美人》和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学生课上跟随视频演唱几遍就背下来了,而且记得牢,记得久。没有配乐演唱的篇目如《燕歌行》这样的篇目,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加上曲调唱出来。同学之间竞争,看谁背得更快,唱得更有韵味。背诵加上娱乐的色彩就再也不用头疼了。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第7篇

作者:贾吉祥

摘要: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日益广泛地应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室,等已逐步走进学校。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作用 有趣 容量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高中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独特的方式,鲜明的特性,真实的情境,更易实现和加固语文教学目标,从而打破传统的“灌注式”语文教学方式。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更易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图、文、声、像并茂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具体,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例如: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美景的古画、山水及古人登高等图片,以古典乐曲作为古诗朗诵的背景音乐,再用power point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图片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使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古代诗人登高的清静、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登上高处时那既乐又忧的心情。此课件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学生脑海中大致有了古人登高时的情景,体味诗人的感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主动学和被动学的效果相差很大,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之间也缺乏互动与交流。现在,由于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现况就得到了很大改变。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上课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课堂上的内容却大大增加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以前我在讲解一些古诗文时,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对文章内容,情节上下衔接,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我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继续以讲《登高》为例,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先欣赏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登高所见景物的感受,再结和古诗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谈一谈自已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古诗进行学习。学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登上高处看到周围的景物,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又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因为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突破重点难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教师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难点和重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如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必修一《诗两首》中《雨巷》这首诗在教学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句中意象和意境。理解含义深刻的一些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等,一一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的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见多识广,信手拈来,用在这里非常恰当。众所周知,现在的高中教育,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围绕高考来学习,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狭隘性,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之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去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给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计算机辅助教学,容量大,省课时,可以还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时间,用以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必要时教师可利用现有软件或自制课件,让学生在计算上练习题,或相近层次的学生互助、互考,互查;让学生发挥性完成。使他们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13-0080-01

文言文作为一种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在素质教育教学中占据很大比例。初比方说,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论语十则》、《伤仲永》、《核舟记》《大道之行也》等多篇优秀的文言文课文。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在体会古代文化艺术美的基础上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而且,文言文是整个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文言文教学,对提高语文整体教学效率帮助很大。

1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整体感知文言文语言特点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文言文朗读中,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等都能将学生的合理想象唤醒。有效的朗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有利于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朗读中全面去体会作品所传达出来的含义。比如,美文美读。“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古人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时一般用吟唱的方式展开的,这也使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更注重的是韵律。对文言文只有用心多读几遍,而且还能真正读进去,才会明白个中意义。所以,教师在范读文言文时,一定要先进行美读,有感情地将文章的神韵读出来,让学生在听教师范读时既能听出语气与饱满的情感来,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也是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展开朗读教学的目的所在。所以,在朗读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科学、人文、有效地教学设计内容,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2向学生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言文的创作背景距离当代年代较为久远,很多学生不太熟悉古代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时候,也就有一定的困难。语文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需要不断向学生补充文章创作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结合创作背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文言文教学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古代的政治制度、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语文教学涉及到的内容多而泛,对这些知识的补充教学肯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只需要结合课文所涉及到的内容适当拓展就行。例如,在讲述文言文《论语》时,就可以向学生讲述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教育制度等知识,适当拓展,学生也能加深对其思想精髓的理解,这样的教学也利于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当中,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之中。

3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趣味性

在学习文言文时,教师也可以将文言文的趣味性展示出来,比如沈复的《童趣》,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点滴往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深切地体会到故事主人公的稚气未脱,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在学习《列子》中的《两小儿辩日》时,孔子也不能为两个小孩子决断太阳何时离人近,何时离人远,读起来兴趣盎然等等,将文言文的趣味性挖掘出来,让学生在读起来也感觉意味深长。这也是深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的地方,挖掘文言文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了。

4授之以渔,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学习文言文内容的核心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文章的中心。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遵循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在为学生讲授词语通假现象、古今异意让学生懂得活用字词后,再鼓励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内涵上去理解、解析,通过引导,促使学生逐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领悟,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例如,在讲授课文《桃花源记》时,教师要先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做出适当的分析,比如“鲜美”一词,在本文的语境中实际表达的意思是“鲜艳美丽”之意,当学生在正确了解字词含义后,很快也就明白了文章的大体内容,为进一步对作者构造的社会理想产生认识。

5深度揣摩,体会文章中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意义

纵观中国的文学发展史能够看出:很多文言文作者既能运用精练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而且在写作技巧上也独具匠心。比方说,《愚公移山》中的“吾又有子,子又有孙……”这一掷地有声的语言中,我们看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和平、宁静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有义务带领学生通过文章描法、句子成分等方面,深度去揣摩文言文中所传达出来的思想内涵,在揣摩中让学生真正领会古人的智慧。除此之外,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初中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尽管文言文不再被使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是,文言文从来都没有被遗忘过,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既能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与传承,作为教师的我们责任重大。在此,笔者也坚信,只要用心教学,文言文必将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凤鸣.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5(23)

[2]邱桃英.浅谈语文课程如何整合信息技术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