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教育课后反思

劳动教育课后反思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7 15:03:46

劳动教育课后反思

劳动教育课后反思第1篇

甘肃省庄浪县南坪中学贾武

一、课题研究

2010年9月-2012年4月承担庄浪县南坪中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省级课题之《中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研究》,通过询问教导处干事、翻阅资料和询问学生以及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了一系列调查活动,并撰写了《中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研究》的论文。

通过对教导处干事的询问和翻阅资料后知道,学校对于开设劳动技术课在认识上与上级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相一致,也按规定开设了劳动技术课,配备了任课教师,并对教学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估。但受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专业教师的缺乏、实验设备和实践基地的缺乏,以及社会对劳动者的认可程度的影响,劳动技术课的教育教学只停留在书本水平上,绝大多数学生也无暇顾及或者没有兴趣学习它,所以教育教学效果十分差。

同时,进行了学生个人访谈,了解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态度和认识。通过谈话和跟踪调查的情况看,笔者认为你才初级中学劳动技术课的内容选择,除了我省现在选择的《科学种植》、《科学养殖》、《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用技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户经营与管理》等教材外,还应该增加一些电器修理、缝纫技术、食品制作等方面的内容供学生选学。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提供资金、配套设施、选派相关的专业教师实施教学。另外,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劳动者,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做大的改进,不能只是简单地灌输,而要深入地研究探索适合农村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和实施途径,切实提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成效。

然后,下发了调查问卷,收集到198份问卷。根据数据统计,作如下分析:

1.学生对在劳动技术课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接纳性:学生对于在劳动技术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认可的,希望得到教育。

2.学生对劳动的态度:农村中学生在心理上并不排斥劳动和劳动技术课,只是学校、家庭、社会给予他们的机会太少,没有给他们提供很好学习和锻炼的平台。

3.学生对于今后职业选择的态度: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教师职业,由此说明学生受到现阶段社会对于职业的认可、待遇和教师的影响而确定职业取向,尤其是害怕教师看到自己的选择后而责备他们。学生不愿意选择个人、农民、服务员等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表明我国对这类职业的待遇太低,学校对劳动技术课的实施比较薄弱,同时也说明在劳动技术课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做的不够。

最后,并撰写了《中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研究》的论文,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作为一名劳动技术课教师,除了搞好劳动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外,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把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作为重要任务,教书必先育人。作为初级中学的老师,担负着一群思想品德正在形成的学生的教育重担,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把育人与教书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劳动知识技能与思想品质培养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具有和谐心态和勤俭节约与环保意识,形成尊重劳动和感恩他人的情感。

现在,整个课题研究已经结题,上报省教育厅评审。

二、教研教改

2010年11月参加庄浪三中举行的区域研讨活动,听了苏良贵同志的一节生物课,并进行评课活动和参加区域研讨活动总结大会。2011年3月参加庄浪县水洛中学举行的课堂讲赛活动,获得第四名。2011年6月参加庄浪县盘安中学举行的“同课异构”授课活动,上了一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复习课,受到听课人员的好评。2012年3月参加庄浪县万泉中学举行的“同课异构”活动,听了韩店中学刘泽龙老师和赵艳蓉老师的《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并进行评课活动。

通过校际间的课改交流活动和校内的课改教研活动,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听了同学科和不同学科老师的课后,我深情地感到,每一个老师均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这就是我应当学习的方面,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要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别人好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策略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题的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效能。

2.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合作探究、表的交流

以前,我在课堂中为了体现新课程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堂堂必有“小组合作”,但往往是华而不实,课堂上学生讨论的轰轰烈烈,在学生反馈举手时时确实寥如晨星。也只是几个好学生一言堂的天下,大部分学生仍然没有行动起来,甚至是多数情况下是我点名让学生回答,学生的表达交流没有真正实现,反而浪费了好多时间,知识仍然没有学得扎实,收效甚微。通过教研教改,我学习了他人的方法,情况大为转变。如采用拼盘式,以四人一组为最佳,每个小组按照好中差的学生进行结合,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每个小组是一个整体,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让每位孩子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小组成员都进行编号,每次交流都是有章可循的,比如“从C号开始,进行顺时针交流”、“请每组的B号起立回答”等等,在这样的合作中,好学生不再成为“麦霸”,人人参与,机会均等,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再者,采用小组捆绑式评价,让学生明白“我自己学习好不算好,整个团体好才是好。”学会“抱团取暖”,组组之间进行竞争,每个成员都会尽最大努力去表现,为小组增光添彩。

3.设计好学案

劳动教育课后反思第2篇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活力,课堂教学

 

《劳动与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基础学科。它与人们生活、社会、生产等联系非常紧密。通过《劳动与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传授劳动技术,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素质和健康个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在劳动与技术课教学,增强教学活力,让学生更爱学、乐学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几点有益的探索。

1. 注重兴趣培养,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能力总是和实际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在实际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又在实际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在实际活动中得到发展、增强和提高。所以,要把课内所学的知识、技能转为能力就必须把学习同实际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我努力寻找课内知识和课外活动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在实际活动中加以运用。在教学中,我发现,大多学生在上完“手工”劳动课后,只求老师评个成绩就算了,对自己做的作品不屑一顾,根本谈不上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下课后大部分把它仍进纸篓里去。因此,部分学生上劳动课很不认真,劳动成果也很不像样。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学生们把劳动课当作一种练习课,其劳动成果也自然是练习品,没什么价值。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要让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发挥作用。

在课后,我总想法把学生的劳动成果利用起来。我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工艺”技能应用到课外。例如:学生学了“纸链”“灯笼”“纸花”等内容后,我就让学生讨论:能不能让自己做的作品发挥作用?接着我就结合“六一”、“国庆”、“元旦”等节日,把学生做的“纸链”“纸花”等连起来,挂在教室里,这样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兴趣一下子浓起来。接着我就利用“兴趣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指导学生用绉纸做出许多精美的“牵牛花”、“葡萄架”、“桔树枝”……,在学校的长廊内、活动室里进行布置,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家长们到我们学校来开家长会,看到孩子们做的这些作品都赞不绝口。

2. 挖掘教材创造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

对学生来讲,新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技能训练课中,工具、材料、任务和要求都摆在学生面前,如何多快好省地进行加工,这里面蕴含着大量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若能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要比由教师直接教给学生怎么做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创新的答案,决不是唯一的,而是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灵活性。比如:加固扫帚,圆形扫帚和扁形扫帚的捆绑,不能采用同一方法。上这节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发散性思维,尽量多地提出扫帚的捆绑方法。学生们积极思索,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种方法,有的方法虽然很幼稚,但毕竟是他们自己思维的成果,他们很兴奋。然后,我再引导学生筛选经济、简单、可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捆绑,用实践来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最后,验收和评比,哪个捆得结实?方法是什么?此时,学生发言踊跃。。这节课,就加固方法而言,已大大超过教材规定的内容。而学生看到自己劳动成果有了正式的作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就提高了,在今后的操作中也更加注意了劳动成果的质量。

3. 合理选择教育时机,有机渗透德育,融入美的熏陶

我认为不应把劳技课简单地看作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和习惯的课程,而应看作以德育为主导,以劳动教学为主要内容,融汇智能培养、动手能力训练和美的熏陶等多方面内容的一门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向学生传授工艺技术,而且积极捕捉上述内容因素,尤其德育方面的因素,并将其有机地渗透到劳技课的教学中。

例如:在教《剪五角星》一课时,我不仅向学生传授工艺技术,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讨论: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红色象征什么?5颗五角星象征什么?国旗代表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尊重国旗?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5颗五角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4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五角星的中心,表示全国各族人民心向共产党,我们要尊重国旗,热爱祖国。因为有了上述讨论,所以学生们在剪五角星时极为认真、小心,而且把那些剪好的五角星进行了细致妥善的保管,有的甚至贴到自己的小房间中最醒目的地方以示尊重。真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 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培养良好的劳动观念和习惯

《劳动与技术》不能仅限于纯劳动,而应该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养成劳动的习惯。课堂教学有其时空上的局限性,而家庭教育环境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它能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综合的、自然的、灵活的实际活动。我们在课堂上是学生的老师,而家长在家里配合学校当孩子的老师。有些劳技教学内容老师只能在课堂上只限于操作程序的教学,即传授一些方法,具体的实践都要在家里进行。例如:新教材《拣菜》、《淘米》、《洗茶杯》、《钉钮扣》、《折衣服》等内容。所以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我就利用开家长会的时候,首先向家长讲清这学期的教学内容,然后要求家长配合教师,打好学生在家操作的分数,及时反馈学生在家操作的信息,以检查课堂教学效果。

事实证明,通过家长指导、督促,学生进行操作、反复练习这一家庭环境的实践训练,可以弥补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和纯技术技能传授的不足,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了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很多学生能自觉地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有的学生竟从此养成了好习惯,成了家长的好帮手。家长的反响也比较好,他们表示:只要《劳动与技术》课老师需要,我们一定尽力配合做好工作。

当然,在几年的劳技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真正提高《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质量,让课堂充满活力,尚有许多值得探究的“主题”。如:如何建立长效的劳技教育实践基地,以基地建设推进劳技教育教学的活力;在劳技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竞争合作意识等,均有待于我们劳技教育工作者去努力探索和实践。

劳动教育课后反思第3篇

一、正确理解劳技课教学基本要求和特点

劳动技能的培养是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技课教学有以下的特点:

(1)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注重学生所从事的劳动项目和内容,组织有关知识的教学,做到手脑并用,知识和技能并进。

(2)注重思想教育。劳技课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劳动技术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认知水平和能力,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项目和内容。

(4)注重综合性。把有关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地渗透到劳技课教学中,把劳技课教学与参加校办厂、校外工农业生产的劳动,以及参加社会和学校的公益劳动,自我脑力劳动、家务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二、认真钻研教材,优化课堂结构

遵循劳技课教学的特点和基本要求,结合现行教材、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及教师个人特长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1)激趣导入。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常用的方法有:讲故事、猜谜语、实物展示、设疑、谈话等方法。例如,在讲授初中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刨削》时,可利用谜语“一只猫顺板跑,吃木头拉皮条。”学生们跃跃欲试,情绪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接着导入课题。

(2)突破重点和难点。做好技术操作示范是劳动技术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好这一教学任务,教师的操作示范至关重要,要求教师示范动作要规范、娴熟,步骤要清晰、明了;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有些动作可以夸张、放大一些,尽量让学生看清楚。因受教学内容限制,有的动作不宜演示清楚,可选用电化教学的手段进行演示。

(3)加强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练习尤为重要。如《简易木制品的制作》一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每人完成一个粉笔盒时,就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这样,教师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在社会劳动中的合作精神。

(4)注重成果评价,引入竞赛机制。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要及时做出评价,对好的作品要给以充分的肯定,进行表扬。还可以开展劳动竞赛,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劳动技术竞赛,既能检查教学效果,又能促进技能的形成,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自信、自强、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鼓励学生搞发明创造

发明创造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和发展,然后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进行小发明时,老师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发明创造的方法和技巧,然后用理论知识进行启发,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始时,学生的认识范围有限,知识能力有限,“小发明”可能是社会上已经应用推广的产品,甚至是根本不能应用的产品。但是只要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创作,也应当加以肯定和鼓励。因为学生在独立思考、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创造思维得到了提高。学生创造发明的基本步骤是:①根据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进行构思。②将构思用语言文字的方式书写下来。③将书写的方案进行集体讨论、评议。④选择制作工具和材料根据书写的内容制作产品。⑤将制作的产品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并找出问题,进行重新构思。⑥将重新构思的整个内容用语言文字的方式重新书写下来。⑦重新制作产品。⑧反复试验最后定型。学生进行创造发明,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通过劳动与技术课程,让学生认识劳动的艰辛,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现代劳动者应具备的与社会相适应的良好技术习惯。

四、注重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1)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其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特定的客观情境中获得丰富而强烈的感受、体验乃至情感,激发其思考与探究的冲动和激情,发展其创新能力,要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思考权、讨论权、质疑权和总结升华权交给学生,提倡学生在做、思、疑、综中发展,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创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新性的言行萌芽。

劳动教育课后反思第4篇

迈出教学科研的第一步——进行“多种媒体教学”实验

“多种媒体教学”是我校进行了近十年实验研究的教学科研课题。这个课题从化学学科角度讲主要的特点是两个注重:注重观察实验,注重即时反馈调节。

具体做法如下:

1.继续发挥传统教具的作用。如进行元素符号教学,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把元素符号制成双面书写的卡片,正面写拉丁文字母符号,背面写汉字名称,用“钅”旁、“石”旁、“气”旁、“水”底、“氵”旁区分金属元素(固态金属)、非金属元素、气态元素、液态元素。其使用方便,帮助记忆效果好,是其它教学媒体所不可取代的。

2.充分发挥各种实验器材的作用。化学本来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失去化学课的学科特点。我们还尽量把教师的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改变为学生分组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使学生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3.恰当运用投影媒体,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化学实验中的瞬间反应稍纵即逝。我们把这种反应现象绘制成投影图片,在实验之后映出,让学生再观察模拟的实验现象。通过覆盖片上的文字说明和给出的符号与数据,帮助学生进行理性分析,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效果很好。投影字幕片可以节省课堂板书板图时间。

4.化学实验装置零件组合叠映投影片可以随时复习化学实验装置的合理组装,不仅可以在投影仪上放映,学生在白纸上也可随处进行复习,兼有学具功能。

5.有关化学实验的教学录像,因我校每间教室都装有声像辅助教学系统的大彩电,事先登记,定时由主控室发送播映,配合教学十分方便。

6.由我们化学教师自行设计,电脑专职人员编程制作电脑动画辅助教学。如化学实验由于装置不合理或违反操作程序会造成试管爆裂、有害气体溢出等现象,现场实验不安全,而这部分内容又必须让学生掌握,电脑动画的演示效果极好。

7.运用“五色反应卡”(《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实验》王时一、王志平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1993年出版。此书中有详细介绍,本文不详述)进行即时反馈调节,使化学课堂切实实现了教与学信息的双向交流,做到每一个学生都全程参与,教学效果不仅优于一般传统教学,而且效果比一般电化教学还显著。

通过上述“多种媒体教学”实验,使我校的化学教学向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出了扎实的一步,由于它初步克服了单纯“应试教育”的弊端(如忽视实验,竟在纸上做实验),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要把“德、智、体、美、劳、心”六项指标落实到每一堂课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中小学要由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我校很快在“多种媒体教学”实验的基础上进入到素质教育的实验阶段,到1994年就被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评为素质教育示范校。近二年来,国家教委、市区教育局又不断地发出推进“转轨”的指示,我们学校领导也不断地组织我们学习素质教育的理论,使我们提高了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一致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属于德育范畴;提高文化科学素质(文化素质中应包括美素质)属于智育和美育范畴;提高劳动技能素质(包括体务劳动技能与脑力劳动技能)属于劳动技术教育范畴;提高身体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属体育范畴。可见教育方针中只没有提高心理素质的心理素质教育。而这恰是长期以来被我们忽视了的方面。现在许多教育理论专家提出了“六育”的主张(在原“五育”的基础上增加“心育”)。我们接受了这个观点,并主张要把素质教育的这六项指标一一落实到化学学科的每一堂课中去。

一、德育:化学是德育的隐性课程。但是认真挖掘起来,每一章每一节化学知识中都不乏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如我国在化学科学研究、化学工业生产建设方面的重大贡献、成果,都是向学生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教育的生动教材;天津将建成现代化海洋化工城市,我们学习的化学知识、技能,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就是生动的学习目的教育;还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本身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智育: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学科的智育内容,也是“六育”之重点。这里的关键是克服“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的单纯应试倾向,真正在落实化学“双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体育:从表面看,好象化学课与体育没有联系。其实广义的体育包括卫生教育在内。化学课的课堂(教室)空气是否流通?教室采光状况如何?我校搞“多种媒体教学”,投影、录像的亮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视觉卫生?进行化学实验时,确保学生的安全等这都是体育范畴。此外,有些化学知识本身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更是化学教学中体育教育的因素。

四、美育:所有学科教学中都蕴含美育,化学也不例外。观察化学实验的反应现象,各种教学媒体的演示,老师的板书、板图和教学语言等无时无处不存在审美的因素。老师应有意识地自然渗透审美教育。

五、劳育:化学学科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均有着密切的关系。注意随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不仅是学习目的教育和培养学习化学兴趣之必需,也是培养学生将来从事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技能的必要手段。重不重视劳育也是单纯“应试教育”与全面素质教育的分水岭。

六、心育: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要靠每个学科一堂一堂课逐渐培养和提高起来的。传统教学在这方面缺少有效办法,单纯应试不仅忽略心理素质培养,反而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多种媒体教学”中通过“五色反应卡”进行课堂上的即时反馈调节,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有显著功能。每一个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或解出一道习题,老师都不轻易当裁判,而是要全体学生亮卡评判,这是全面性;稍加思索,立即亮卡,这是即时性;对同意亮红卡,对不同意亮黄卡,没有含乎的余地,这是准确性;选择题、判断题答案正确立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赞许,错了马上得到老师或现学的纠正和帮助……有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自主性、责任感,克服盲目从众、投机侥幸、怠惰自卑等不健康心理。

劳动教育课后反思第5篇

《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指出“劳动与技术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学科本位,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同时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和循序渐进性”。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具有综合性特征,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可以依据丰富的教学内容、不同活动的类型以及教学活动的侧重点去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单”,常见的学习单设计类型有:

1、头脑风暴式学习单

这种发散式结构式的学习单可以使学生能根据关键字的提示,了解和把握探究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如六年级劳技家政内容的《我的新家我做主》一课设计学习单,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购买家电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把知识探究点作为研究主体,然后开拓思维,借助编号进行归类,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中心网络图。

想一想:采购家电前你会考虑以下因素吗?试着编号,按照采购首选的方式排序。

2、自学导读式学习单

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设计各个自主探究栏目让学生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学习单。如劳技五年级的《纸编动物》一课,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温故知新,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导读式的自学单栏目结构:

技能加油站(三股辫的编织、五股辫的编织)实践操练(纸编小兔)我的质疑(交流讨论)举一反三(创新编织)评评议议(我的反思)

自主导读式的学习单体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研究,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表格比较式学习单

对于容易混肴或较难判断的知识探究点,可以运用表格比较式学习单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以便学生准确把握该探究点,提高探究效果。

如六年级的《我的新家我做主》一课中涉及学生调查研究电视机特点时,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归类填写来得出结论。

4、问题驱动式学习单

问题驱动学习单是旨在通过提高学生思考的驱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六年级的综合制作《桌面垃圾桶》,通过设计成问题式学习单,让学生在五个问题的驱动下经历整个探究过程,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问题1:桌面垃圾桶是用哪些材料和工具制作?

问题2:通过自学,你能用简练、概况的词语归纳步骤吗?

问题3:概括每个制作步骤的要领,你能找到制作中的难点吗?

问题4:比较同桌的作品,成功与不足在哪里?

问题5:运用创新十二法,能不能设计独一无二的我的作品?

5.组合式学习单

这种学习单是结合活动内容的特点把上面几种学习单形式灵活组合而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和层次性,能更清晰地教会学生探究学习的思路和更多的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五年级纸工拓展课《小球滞空》的一课中设计学习单:

我的分析 小球滞空的轨道有哪些形式

我的选择 对影响小球滞空时间长度的( )、( )两个因素分别进行实验。

我的设计 用三张同样大小的A3,设计多种形式的规道。

我的验证 (1)改变轨道面的形状进行对比实验。

(2)改变轨道之间距离进行对比实验。

(3)结构变化后的落球时间长度实验

我的发现 发现1:( )

发现2:( )

我的总结 通过多次实验,影响小球滞空的主要因素有( ),我的改进( )。

二、学习单的实施策略

学习单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指导工具,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教学前需要教师充分的研究和剖析教材,再来精心的设计学习单,恰如其分的运用学习单使教学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学习单的设计目的就是要让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同时还要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其思维发展,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劳技课程设计学习单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策略一 图文并茂,放大难点。

一般劳技课的教学实施是以“作品”为项目来进行引导教学,操作性很强。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示范仅能让学生体验初步的直观感受,学生对制作细节的关注,难点的掌握还远远不够透彻。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作品”制作过程分解成几个关键步骤,把示范教学拍摄成照片进行编排,借助图文并茂的图示来指导学生学习,将“学习单”辅助于课堂教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以《涤纶彩球》自学单制作为例,介绍设计步骤:

1、模板压在涤纶纸的上面,为了防止滑动,衬纸垫在后面,用夹子夹好后细心的剪。

2、沿着扇面的一边贴双面胶,然后卷贴成喇叭口。

3、针线一头系上流苏,另一头把12个涤纶片穿连,压紧后打结,收线完成。

利用这图形并茂的《涤纶彩球》学习单便于学生开展自学,熟悉制作涤纶彩球的步骤,梳理制作的过程,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设计图文类的劳技课程学习单要做到:精――拍摄图片反应教学过程要精选,文字解说要精炼。准――准确反应教学过程,便于学生模仿,一下子掌握方法和要领。大――针对难点操作的地方可以着重放大图示或友情提示。便于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操作,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实现眼、手、脑并用,这样可以突破教学难点。

策略二 巧设栏目,循序渐进。

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多层次的学习菜单,设计栏目要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借助学习单激发学生解决探究各种问题的“思维模板”,使得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习过程投入,同时还养成了良好的技术思维习惯。

以《涤纶彩球》的学习单设计为例:

“芝麻开门”栏目引导学生了解材料工具;设计“巧手试做”栏目引导学生对照图文掌握制作步骤;设计“你评我议”栏目,让学生对作品和操作过程进行反思;设计“心灵手巧”栏目让学生对制作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创新方法进行拓展。老师在设计这些栏目时既要注意有趣味香还要注重深度的挖掘,这些环节设计不仅能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还能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技术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技术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技术素养。

策略三 夯实技能,适度拓展。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互动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学习单的内容设计要注重对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引导,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再拓展内容,深化活用。

技术技能的掌握如果只是老师的单项输出,让孩子一味的模仿操练,那培养的学生只是工匠。反之如果通过点拨提升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所学的知识,探究掌握知识技能的途径,授之于渔,这样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既扎实又灵活,这样的学生才富有创造的智慧和灵魂。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单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学习单的内容不能与学生的认知基础脱离太远,可以采用“跳一跳摘桃子”的策略,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体验劳动与技术体验给学生带来的快乐。

以学生自学《折纸动物》制作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制作流程学习单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和制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理解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复制过程。在实际操作中作品容易出现折错方向,翻面不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学生对关键点的分析和掌握还没有达到能自主研判的深度。为了培养学生提高关注细节的意识,在学习单中就要设置“温馨提示”、“小贴士”、“小助手”等提示栏,将制作的细节和关注点列出,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和实践,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生操作实践的成功率。

策略四 适合教育,分层设计。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是当下教育的基本命题。适合学生,是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前提。正如原省教科院成尚荣所长所说:“基础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适合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才能保证面向所有学生,也才能体现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成为真正的基础教育。”

在劳动技术课程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有差异,他们各自的认知能力与兴趣爱好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分层教学正好提供了学生适合的展示平台。

以《平结》为例,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掌握后,可以在学习单设计上体现分层的作业要求。

技能掌握 模仿制作一个平结小珠人。

灵活运用 根据自己掌握情况挑战完成一个“变化小珠人”、“旋转小珠人”、“单线小珠人”制作。

尝试有选择的拓展制作,是让孩子自己选择,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研究点来提升和巩固技能。

三、学习单的实施应用

1、凸显指导,促进反思

有了学习单使教师的教学思路变得更清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减少了繁琐而无效的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精简、有效。学习单是“做”和“回应”之间的平台,通过对学习单的进一步解读,更客观地了解学生探究活动的进程和学生的探究能力。把它作为反思工具,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指导行为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没有价值的,帮助教师整合和丰富自己的经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

2、梳理问题, 有序参与

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可能不是很难,但要从了解到的信息中筛选和找到最有感兴趣的问题有一定困难。学习单可以作为学生探究的工具,帮助学生把他们的兴趣点汇集起来,从中选择受关注面比较大的话题,做为探究的主题。

在小学中高年级动手操作、活动策划、设计类等劳技实践活动中,有许多活动由于活动阶段多,过程比较复杂,往往要分几个层次的探究和体验才能完成整个劳技项目活动过程。如五年级纸工《小球滞空》一课的拓展学习,通过学习单让学生的“照单干事”,体验了“猜测―选择―设计―验证―完成”五个过程,教会学生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学会要考虑控制变量进行实验制作,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与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

3、掌握方法,培养品质

劳技课堂需要实践操作,但是操作完成的作品本身并不是最终目标,劳技探究不仅在乎是否有动手形式的参与,更在乎是否有动脑参与的理解过程,我们应将思维的培养与具体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思维”,这样的实践指向才具有终极意义。

劳动教育课后反思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劳动者;教育异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构成运用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了解析,其中,他将异化的概念和劳动二者相结合,认为社会中的劳动者们用劳动创造了财富,这些劳动本应属于劳动者,但在资产阶级社会中被剥削了,这一行为导致了劳动者生活质量的下降,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分析社会基本经济结构和运作规律,最终得出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

一、“技术异化”

异化是主体在活动中产生了对立于自身的客体,客体反过来对抗主体并对主体加以控制。而技术是人类所创造出的产物,为人类的劳动服务,帮助人类获取更高的效率和能力,但当技术发展到一定地步的时候,科技会反过来控制作为劳动者的人类,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不可预估的伤害,即技术异化。

马克思所说的技术异化,其一,由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大机器生产技术的普遍应用,大大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但由于对这些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使得其没有得到适当合理的发展,本应解放生产力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却因此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使人逐步受到了物的控制。马克思认为在这个时代中,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工人被贬低了其劳动价值,资本家以此增加了剩余价值的获得量,而工人则逐渐成为机器,造成了人为机器服务的现象。其二,资本主义应用并不是合理适度地应用,对机器科技的使用使得更多资本家为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忽略了工人自身的机能,导致对工人本身的健康和精神的危害。其三,由于资本家追求利益的野心不断膨胀,使得他们大力地发展科技而不顾工人原有的价值,从而产生了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资本家为了增加剩余价值而忽视工人性命安全,具体来看,就是机器的不合理发达促使工人社会地位急剧下降,后者生活质量也随之进一步一落千丈,使得整个社会的工人阶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

二、教育异化

所谓教育异化,就是现实社会中在教育领域由于技术异化而产生的异化现象,众所周知,随着现代教育科技的不断爬升,各类学校机构的教育水平得到了革命性的提高,但同时也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与难题,即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异化现象。这一现象可以从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四个内涵作为出发点,进行相对应的阐述和剖析。

第一,教育工作者和其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得就越少,他创造得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是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劳动者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1]不可否认,在当今时代的教育领域,技术的发展改革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们普遍已不需要亲力亲为地在黑板上进行书写以传授知识,而是使用现代教育科技来满足教学的需要,并方便教学的进行。包括投影设备、电子黑板、网络教学等科技产物在内的现代教学工具的大面积推行,不仅可以让教学中所传递的知识得到视觉上乃至听觉上的直观感受,还能让学生因接触面的增多而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加深记忆和拓展思考,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革新是可观而且可期的。但如前文所提,有时科技的不合理发展会导致特定领域的异化现象,在这里,教育工作者的劳动产品则是他们所制作的用于课堂的幻灯片、文字资料、实验设备和材料等,而随着教育工作者耗费大量劳动来越来越多地制作这些工具,教学中教师应发挥的主要作用被这些工具所影响,换句话说,教师本应是这些教学工具的所有者,但当这些工具被过度地用于课堂之上时,教师有时反而成为了单纯操纵这些工具的存在,因为科技的发展,电脑越发智能,很多需要教师完成的工作乃至教师作为学者思考出来的观点,被电脑替代性地提出和完善了。可见,出现这种情况时,就是被现代教育技术控制的时候,产生的结果就是违背教学本身的意义,使得学生更多地注意了产品本身而不是产品所包含和要表达的内涵知识。

第二,教育工作者和其劳动活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自愿的劳动,如果教育工作者过多地运用了教育科技,其教学活动在教育工具的控制下则成为了被迫性的,而非自愿,那么教师和其劳动活动就会相互异化,从而产生学生和其劳动活动相互异化。例如,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某一部分资料和结论,如果他过分地依赖科技,会直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查阅,呈现眼前的也会是各种学者的各类言论,教师可能就会在其中进行挑选和延伸,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其自己思考的成份减少了,有时只需要教授简单的内容,但因为对科技的依赖制作了复杂的展现效果,导致在实际教学时使用无意义的教学技术,呈现浪费时间资源的教学效果,拖沓了教学节奏,这些就是劳动工作者与其劳动活动相异化的现象,而他们的自我价值无法得到实现。另外,由于教师与其教学活动的异化,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可能也会受到影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科技的不当使用分散了教学对象的课堂注意力,降低了后者对实质知识的兴趣,从而在学习中越发地走向被动,学习成为了非自愿的劳动,但迫于考试、选拔等压力需要继续进行,那么也就产生了教学对象与劳动活动的异化。

第三,教学工作者与其类本质相异化。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如果劳动变成了非自愿非自觉的形式,那么劳动者就会与其类本质相异化。在当代教育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学工具如电脑、投影设备突然发生故障,那么教学活动就会立刻终止,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如何修复教学设备以重新启用教学技术上,而非在失去教学技术的支援时,思考如何降低由此带来的教学效果下降的问题,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继续展开,在这时,教学工作者就与其类本质发生了异化。因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主导者,如果在设备故障发生时颠倒了教学与科技的关系,那么其教学活动就不是自觉主动而是被动的,即是被现代教学技术推动的,因为这一行为表示了其并未认可自己的劳动,而加以了否认,从而受到了教学技术的主导和控制,而教师也反过来成为了这一劳动活动中机器的存在。而要改变这种反向的观念,不仅需要教学技术的适当看待和使用,更要重新分析和思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真正要发挥的作用。

第四,教学技术中人和人相异化。与马克思异化概念的第四方面内涵相对应,一方面,如果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因为与其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产生了异化,那么对他们自身而言就是被动而且苦闷的。前面所提到的由于过分地依赖现代教学技术,使得教学对象更多地关注教学工具而非教学工具本身所要传递的知识,那么教学对象也同样会减少对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即学生更注重教师耗费大量精力制作出来的技术产品而非教师本人。因而由于教学技术的运用没有增长反而减少了课堂互动,也就产生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即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但在这里,主体并不是教师或学生,而是那些教学机器背后的科技。教师也因此由于学生对其注意力的降低,与学生的交流大幅缩少,有时无法发挥出主导课堂的作用。

另一方面,继续对“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别的什么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这句话的思考,前文提过,有些教师可能并不适应现代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授,但同时有些教师却可能会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后者中又包括了一部分不负责任的劳动者,他们觉得科技带来了教学上的便利,不用再去更认真地对待工作,所以反而会因此与学生产生了异化却感到快乐。因此,我们不能否定现代教学科技带来的优势,但对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活动中对本身工作的正确观念和思想进行调整和加深也是很具有必要性的。

三、教育异化的原因

一方面,归根到底,我认为在于现实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的先进与否,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劳动活动去获取利益,而人们接受教育越发地倾向于应对工作门槛、选拔标准时,接受教育将不再是提升自我修养的一种方式,而是为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才去学习的生活途径,当社会生产能力真正发展起来后,教育才能体现出前者所说的效能。另一方面,马克思并不认同是科技导致了异化,而是对科技的资本主义运用才衍生出了异化的现象。所以从外部看,还是在于尚不够完善的体制和市场经济,加强对人文的关怀,进行合理的体制改革,才能更有效地减轻以至消除异化的发生。

四、总结

    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上个时代的残渣尚且存在,私有制成份也暂时不能完全消除,所以不仅仅是教育领域,如经济领域内的拜金主义、诚信危机,政治领域内的权钱谋私、贪污腐败,文化领域内的文学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等这一系列的异化现象仍然可见,但是,并不是所有社会中呈现出来的负面和矛盾景象都是异化而来的产品,我们短期内能做的也只是调整、缩减、控制异化的发生,而随着这些行为力度的加大和不断保持,以及国家向未来的大步发展,根除异化现象或许只是水到渠成的时间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教育的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劳动教育课后反思第7篇

一个人如果养成了懒惰习惯,那么要想改过来不容易,现在的学生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使得这些“小太阳”、“小公主”备受宠爱。如果不从中小学阶段就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无论对他本人,还是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后果都将是非常危险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培养良好劳动习惯作为教育教学目的之一,这是非常正确、十分必要的。针对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际状况,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要着重抓好以下三方面的转变。

一、劳技课应从以“讲读课”为主要模式变为以“实践课”为主要模式。

劳动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情感,学会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完成。实践性是劳动课的一项基本原则,实践为主是劳动课教学的基本特点,也是“学生主体”教学思想的体现。劳动课教学实践证明,只讲不做,哪怕讲得再精彩效果也会不佳。会说不一定会做,一动手问题就暴露。劳技课以“实践课”为主要模式,有利于知识转化为劳动技能,有利于劳动技能转化为劳动习惯。每次劳动前讲明本次劳动实践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学生参加劳动的兴趣和自觉性。通过劳动实践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使学生热爱劳动,为养成劳动习惯奠定思想基础。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克服困难,培养坚持劳动的意志力。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劳动实践,学会劳动技能,感受劳动成功的愉悦。在劳动评议中表扬认真劳动、善于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劳动的学生,不断调动他们参加劳动的积极性。

二、劳动教育阵地从单一的课内教育变为课内与课外、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同心协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学生养成一定的劳动习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同心协力、相互配合,改变只在教室里进行劳动教育的做法,努力使课内劳动教育向三个方面延伸,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堂教学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劳动知识、技能运用于课外生活中。如中年级学习“打扫卫生”一课后,要求学生会洒水、扫地、抹桌子、擦玻璃、倒垃圾,除承担本班教室内部的卫生外,还要承担班级卫生责任区的清洁卫生,实行轮流值日,坚持一日两小扫,一月一大扫,养成讲卫生的劳动习惯。还可以组织高年级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给校园里的树木花草浇水、除杂草、松土,组织课外劳动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刺绣、烹饪、种植、饲养、小木工、缝纫、科技制作和科学小实验等。二是学校与家庭结合,学生的自理生活劳动大都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家长在培养学生自理生活能力和自我服务劳动习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求家长阅读孩子的劳动课本,成为孩子校外劳动实践的指导教师,督促孩子自觉参加家务劳动,达到家务劳动“十会”要求。为使家、校一致、相互配合,可建立“劳动教育联系卡”,请家长逐周评定孩子家务劳动情况,使家、校情况相互反馈,指导和监督形成合力。三是学校与社会结合,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工厂企业,带领学生给农民采茶、捡茶梗,参加校办工厂劳动。开展“红领巾一条街”、“楼道小队”活动,为军烈属和五保户送温暖活动,等等。在这些劳动和活动中,学生加深了与劳动人民的感情,提高了劳动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培养劳动习惯的目标要求要从笼统的单一要求变为有计划的分层要求、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既是学习的一般规律,又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必由之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短期到长期、由简单而复杂的渐进过程。那种全校“一刀切”的统一要求,全校“一锅煮”的同一内容,是不可能达到良好效果的。小学劳动课本把大纲规定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活动、简单的生产劳动等有计划地分别编进三年级以上的各册课本中,把课中的同类内容按照年级由低到高的顺序综合排列,就构成了现在比较完整的小学中高年级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系列。按照劳动课大纲和教材编排序列,循序渐进地进行劳育和习惯培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学生力能所及、乐于接受,技能容易学会,习惯易于养成。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教好一册册课本,而不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就等于隔断了构成小学生良好习惯生长的链条。如果不注意使教学内容往课外、校外延伸和巩固,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就会因断断续续而难以养成。因此,劳技课教师和班主任要系统地整体把握劳动课教学大纲,驾驭劳动课教材,按照大纲和教材训练序列进行教育教学,使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具有连续性和渐进性。培养劳动习惯要因人而异,讲求实效,提出养成目标宁低勿高,安排训练内容宁易勿难,提出习惯要求宁少勿多,一步一个脚印,一个习惯一个习惯地培养,实现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目标。

四、学生劳动成绩由教师单独评价的办法变为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办法。

劳动教育课后反思第8篇

 进入20 世纪下半叶,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教育改革蓬勃开展。相应地,为了更好地配合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建构主义也逐渐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它为人们重新思考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目前建构主义教师教育(Constructivist Teacher Education )正成为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在欧美许多国家广泛实践。

 “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是以建构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组织、设计、培养、培训教师的新模式”[1]。这种新模式在教育理念、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教师教育来说是一次全面的、彻底的变革,标志着教师教育模式的范式转型。其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发展观

建构主义教师教育者强调应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基于自身经验主动地持续发展、 转变和超越的过程。 教师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成熟的体现是形成自己的、与实践有机统一的个人理论。

(二)教师学习观

其一,强调教师学习者的学习主体性与反思性。“强调应把教师学习者个人的经验、知识基础作为教师教育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把个体的主动参与、反思等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主要方法论依据,教师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者、被改造者”[2]。教师学习者自身应当成为教师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决策和成绩评价等整个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参与者。其二,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环境的情境性、合作性、对话性及意义性。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合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对话是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商讨;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即学习者对当前所学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其三,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的整体性。首先,教师学习者的个体经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其次,教师学习者应把不同学科知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学习,比如,把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相近学科等跨学科知识整合起来等。再次,知识与情境的整合,即把知识的学习与具体的教育情境整合起来,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课程与教学观

 1、课程观。从课程设计上看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教育的课程是以个体经验、实践取向、自主反思 、主体间交往等为基础建构的协商性课程。建构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是一种协商式课程文化:课程本质是由师生共同协商建构的教育经验;课程目的不强调灌输大量的专业理论,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反思的态度,基本的问题解决与个案研究能力,以弘扬教师学习者的创造性及解放学习者的创造潜能为根本旨趣;课程内容紧扣复杂的、不确定的教育情境,重视教师学习者的经验及社会生活;课程实施是一个解放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达成教学反思的多维交往实践活动的过程。

2、教学原则。建构主义教师教育的教学应该就是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的情境性原则、社会性与反思性原则。情境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教师学习者去体会、去理解,真正获得有利于迁移的、能够运用自如的知识,使教师获得深层次的的意义建构 。反思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与经验一样,“ 反思”也是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方案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教学中“ 反思”既是手段,也是目 标。 作为手段,反思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经验与知识的整合,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融合。作为目标,反思被认为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品质。 因而提升学习者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 为此,建构主义的教师教育首先要引导学习者与自己对话 ,对自己的体验进行分析和反思 。

 3、教学形式与方法。在教学形式上,多采用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及合作性学习等形式。建构主义教师教育的学者认为,为使教师学习者与教师教育者、教师学习者与同伴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展开充分的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创设适当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应是宽松、民主的。它鼓励个体之间主动合作与发展,支持学生的反思、探究和创造。这样的环境和教学形式,能够使教师学习者在学科内及学科间建立联系提高在学科间或不同情境之间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在教师教育的具体教学方法中,案例分析法、对话法、日记叙事法等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日记叙事法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在于:教师学习者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通过心灵的自由联想的形式,使个人的教育经验转化为具体的语言;用其批判性思维理解在其教育生活中起作用的原则和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学习者认识到观念形成的依据,并拓展新知识建构的连接点,形成多样性经验的自我。[3]

4、教学评价。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主要体现为真实性、综合性及参与性等特点。 真实性评价是指评价活动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的,是过程性和诊断性的,评价的目的不是鉴定优劣,而是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综合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以单一的书面考试形式而提出的,主张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评价。参与性评价主张教师学习者应参与自身成绩的评定。在参与性评价中,他们鼓励教师学习者在评价中扮演一种积极的角色,包括协商评价标准、方法和过程,以及进行自我成长评价等。

二、经典教育日记《劳拉日记:瑞吉欧教育展评》对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主要内容

《劳拉日记:瑞吉欧教育展评》(以下简称《劳拉日记》)是由美国著名学者Carolyn  Pope Edwards(卡洛琳·波普·爱德华兹)、意大利学者Carlina  Rinaldi(卡利那·里那第)合编的一部体现瑞吉欧教育理念的经典著作,其中译版已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它的英文版已在国际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本小小的教育日记,却富有很大的教育哲理。这是一本解读经验型教师如何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经典案例之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这是一部适合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幼儿园一线教育工作者阅读的“有故事”的学术著作。本书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劳拉日记》产生的背景、过程及其对幼儿、对教师、对家长成长的意义。“我们讲述自己,我们赋予那些故事以意义和价值——我们共同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它是一部传记,是一部记录了一种关系的传记,或者更确切地说,它记录了多种关系”[4]。第二部分主要展示了由瑞吉欧·艾米莉亚市婴幼儿中心两位教师伊露西娅(Eluccia)和艾薇塔(Ivetta)记录的关于幼儿劳拉在婴幼儿中心成长的10个经典故事。第三部分讲述了长大成人且已为人母的劳拉应邀回到当年的婴幼儿中心,与老师们一起重温当年老师为自己写的教育日记的情形。劳拉带着儿子大卫及母亲欣然接受了邀请,并感觉十分地幸福。此部分进一步向我们阐发了教育日记对儿童与教师的成长及家园(校)合作的意义。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对《劳拉日记》意义的评价,他们对于10个经典故事的专业分析与设问使我们能更深刻地去领悟其间的教育智慧,对于教师,特别是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极具启发价值。

(二)《劳拉日记》对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劳拉日记》作为一本教育日记,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对我们当今的教师教育改革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纵观全书内容,它很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师教育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了教师主体发展观。建构主义教师教育者强调应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基于自身经验主动地持续发展、 转变和超越的过程。教师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成熟的体现是形成自己的、与实践有机统一的个人理论。撰写《劳拉日记》的两位老师分别是伊露西娅(Eluccia)和艾薇塔(Ivetta)。他们每天认真记录着劳拉的表现,分析劳拉行为表现背后的心理成长水平。两位老师正是在这样每日的记录与思考中,在与同伴分享与交流中获得了专业成长。他们之后都发展为专家型教师,他们不仅通过出版论文论著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且成为幼儿教师的杰出培训者。

2、体现了教师学习观。与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所提倡的教师学习观一样,《劳拉日记》强调教师学习者的学习主体性。伊露西娅(Eluccia)和艾薇塔(Ivetta)两位幼儿教师,他们自觉撰写教育日记,自主在经验中不断学习反思,他们自身的教育经验、知识基础是自身主动参与和反思的结果,这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他们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者与被改造者。同时,《劳拉日记》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的情境性与社会性。伊露西娅(Eluccia)和艾薇塔(Ivetta)两位幼儿教师每日获得的专业知识不是抽象的书本知识,而是在每日亲身经历的具体教育情境或问题中获得的情境性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对于他们是有意义的和易于迁移的。他们把日记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并在老师们中间、老师与家长之间进行交流,研讨日记中的重要发现,最后在这基础上生成新的课程内容。《劳拉日记》也强调了教师学习者学习的整体性。《劳拉日记》中的两位教师,他们持之以恒地记录与反思着每日的重要发现,他们的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而不是零碎的、片段的。而且在记录中他们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孩子的行为表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把反思理性与实践理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3、体现了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师教育强调课程语言以叙事、深描为主,通常采取故事 、案例等生动、具体的形式呈现课程。教育日记可以成为课程的内容来源及呈现形式,因为日记里有故事、有案例、有体验、有感悟、有反思、有建构。建构主义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与意义的过程,强调教学的情境性、社会性及反思性。《劳拉日记》中的伊露西娅(Eluccia)和艾薇塔(Ivetta),他们是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主体。撰写教育日记本身就是他们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的最好方式,这是一种体现情境性、社会性与反思性的教学方式。在教育日记中“ 反思”既是手段,也是目标。通过反思,两位教师有效地促进了自身教育经验与知识的整合及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融合。作为目标,反思成了两位教师的极其重要的专业品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反思能力,而且形成了很好的反思习惯。撰写日记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劳拉日记》是两位教师合作完成的日记,在合作中两位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启迪,实现了在合作中的探究与创造。《劳拉日记》尤其是让我们认识到了日记法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在教育日记中描述自己经历的事件 ,反思对事件的处理 ,给自己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也可以借助阅读理论文献获得启迪 ,帮助学习者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 ,进一步认识、理解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

三、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视域下教育日记对于教师教育的价值

《劳拉日记》文中指出,教育日记在当下和未来都是一个有着重要教育价值的载体,也是教师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载体。这个工具正在对教师教育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创造着新的教师教育文化,即建构主义的教师教育文化。

《劳拉日记》作为经典的教育日记之一,体现着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的许多内涵,对当今我们进行幼儿教师教育、甚至真个教师教育都有着积极的启示。其对教师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教师学习者树立“儿童本位”儿童文化观

教师撰写教育日记代表的是一种对儿童生活方式的专业性关注,是对儿童学习的专业性探索与研究,体现的是一种“儿童需求为第一”“儿童至上”的全新儿童文化观。教育日记成了“一种儿童文化的思考方式,使每一个关于儿童的故事有了意义”,“如果儿童的故事没有被讲述过,那么生命就不曾存在过”。[5]

长期以来我国的儿童文化是受成人权利压制的,儿童的地位没有得到切实的尊重。教师是儿童的主宰者与控制者。而《劳拉日记》体现的儿童观是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儿童需求为第一”“儿童至上”的儿童观。因此《劳拉日记》里的儿童,或者说在伊露西娅(Eluccia)和艾薇塔(Ivetta)两位教师笔下的儿童是神奇的儿童,他们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两位教师是倾听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教师,他们是儿童的倾听者、观察者、研究者与支持者,是儿童学习的引导者。他们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儿童天真活泼的自然天性,他们信心百倍地相信儿童的自我创造潜能。他们凭借自己的专业智慧,引导孩子们充分展现他们的想象与创造。每个儿童都是那样的自信与神奇。正如作者所说:“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获得了关注,孩子们成为了‘被爱的对象’”[6]

(二)作为教师反思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

培养教师的反思文化以及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建构主义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反思文化建设过程中,教育日记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写教育日记实际上是教师参与教育的过程,是反思教育的一个过程”,“写教育日记无疑有助于训练教育工作者的观察能力,就好像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在教学场景中每天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如果没有被捕捉并记录在日记中,就不会有意义和价值。”[7]教育日记让教师不再被动地发展,改变了教师教育的方式,让教师成为一名思想者。

教师可以借助教育日记经常对教育过程进行回顾和分析,或对彼此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更多的专业反思。久而久之,反思便成为教师教育实践工作中的一种习惯。《劳拉日记》对于中国教师反思文化建设颇具意义。教育日记,即是教师每日关于教育的观察记录。它是教育主体观察记录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记录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教育日记展开对教育现象的思索,对教育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教育日记带给教师教育生活乐趣,让教师的教育生活充满热情,能磨砺教师意志品质,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养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8]《劳拉日记》的作者也提出:“对于教育者来说,教育日记无疑能够提升他们的能力,教育者可以观察事件在何时何地发生,同时,他们还可以跟同事一起分析并自我反思事件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形式,既包括自己的行为也包括儿童的行为。教育日记也是与家长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跟家长一起阅读教育日记,并以儿童的经历为背景,一起解读儿童在其中的行为表现。”教育正是在这种理性和感性的反思中,从‘随意’走向了‘有意’。

(三)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文化建设的载体

实践建构主义课程文化,建构主义教师教育者的角色主要体现在“灵活规划”和“倾听教学法”上。倾听是灵活规划的基础。倾听教学法指的是帮助教师学习者从他们的所作所为、经历和体验中寻找意义。正如卡利娜·里那第( Carlina Rinaldi , 1998 )在谈到幼儿教师培训课程时所说的:“课程既是明确的,又是不明确的,既是有结构、有组织的,又是开放的,课程更多的是基于灵活的策划,而不是死板的计划。”[9] 无论是“灵活规划”还是“倾听教学”都体现出今天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对教师学习者学习主体性的高度关注。而教育日记是帮助教师教育者实施这种课程文化的重要工具,是构建协商式课程的重要基础。“教育日记可以成为建构主义教师教育协商式课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更好的课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0]

教育日记里的故事、案例、体验、感悟、交流、反思及自主建构理论可以成为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来源及呈现形式。倡导与指导教师撰写、分析及运用教育日记可以作为教师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体现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教学的情境性、社会性及反思性。

(四)作为教师教育评价文化建设的载体

在建构主义教师教育中,教育日记与教育评价密不可分,是促进发展性评价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发展性评价强调教师学习者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其评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充满乐趣和生机、伴随多种可能性的教学过程。教育日记是一种使教师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看得见的手段,是一个帮助教师学习者分析和反思先前经历的工具。它可以被看作是重访、重新构建、解读和重新解读,是决策的基础。教师学习者运用文字、录像和照片等视觉记录材料,与儿童、家长一起重温活动过程,为教师和家长评价儿童提供依据。教育日记不是一个测量工具。 正如布伦达·菲弗所说, 测量的目的是获得精确的量化结果, 但记录重在展示并研究“学习的痕迹”, 并不涉及标准化的测量。教育日记帮助教师学习者参与并审视自己的学习,以建构或者共同建构新的和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学习者会彼此分享研究笔记、文字记录、幻灯片、照片和录像等“学习的痕迹”,以便自身能够更好地检验和审视自己的作品、经历、语言和行为。 教师学习者还会通过提问、鼓励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或者向他人进一步说明这些想法或行为等方式,帮助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 。教育日记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标准化测量的评价方式,即发展性评价方式,不仅赋予学习经历以意义,同时也赋予其价值。

(五)作为教师教育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载体

建构主义教师教育强调教师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教育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由教师教育者、教师学习者及家长共同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特别是教师学习者之间、教师学习者与家长之间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教育日记则是推进这个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工具,通过教师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以及教师学习者与家长合作撰写教育日记,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共同体,不仅提高教师学习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及文化素质。

首先,教育日记提高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学习。教育日记使家长更加信任教师。“对于父母来说,教育日记提供给他们一个可以更加接近孩子的机会,父母能够透过教育者的眼睛来观察研究孩子,教育者的描述更加不带有主观色彩,有时也更加客观和细腻。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孩子远离家、沉浸在跟熟悉的环境感觉不一样的环境时是怎样的。”“ 给家庭一个记录孩子生活的教育日记,在年末和孩子离校时,教师可以将该教育日记完整地交给家庭。”[12]教育日记大大提高了家长对教师的信任感,成为维系教师与家长友好合作、相互学习的重要感情纽带。同时,教育日记还提升了家长的育儿水平。由于教育日记,教师与家长日常对话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因为家长和老师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育日记可以每天都被阅读或者带回家中,有时家长也会在上面写一些注解或者评论。这样,家长、教师都可以更全面地获得孩子的信息,更科学地共同教育孩子。

   其次,教育日记拓展了教师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学习空间。教师学习者通过撰写的教育日记与同行交流,或者与同行合作撰写教育日记,这两种方式都有利于教师学习者彼此的合作交流学习。

   其三,教育日记也是联结教师教育者与教师学习者的重要纽带。教师教育者通过阅读教师学习者的教育日记,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学习者的教育思想观念,发现教师学习者的教育困惑从而更好地引导教师学习者的专业成长。同时,教师学习者的教育日记也可以帮助教师教育者更好地了解教育实践,更好地了解教师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及发展需要,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成长。教师教育者与教师学习者凭借教育日记这种方式或工具可以实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2]张奎明.国外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改革研究 [ J ].比较教育研究 , 2007 ,( 2 ).

[3] ]Fred Korthagen.How teachereducation can make  a difference [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2010,36(4):407.

[4][5][6][7][9]卡洛琳·波普·爱德华兹[美].卡利那·里那第[意]/主编.劳拉日记:瑞吉欧教育展评[M]. 粟高燕.任丽欣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3.25.25.121.15.

[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 M ]. 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09.

[10] Garth Boomer . Negotiating the Curricculum : Education for th e 21s t Century [ C ]. L o n d o n .Washington , D . C . : T h e Falmer Press , 1 9 9 2 .76.187.

On the Value of Educational Diary in the view of the  

Constructivist Teacher Education

_______From The Diary of Laury: Pespectives about Reggio Education

Su gaoyan

(School of education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Zhejiang  31700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vist Teacher Education is a new mode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t, which guides, designs , fosters and trains teachers. It  marks a kind of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The Diary of Laury: Pespectives about Reggio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al diary which embodies the ideas of Constructivist Teacher Educ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t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diary helps teachers to form the child-orientation idea. The diary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structive tool of  teachers education reflection culture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structive supporter of teachers education curriculum culture ,valuation culture and the learning community. It is of course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al diary and cultivating the abilities of writing and using the educational diary, which should be regarde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vist Teach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