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河道治理的社会效益

河道治理的社会效益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5 16:54:12

河道治理的社会效益

河道治理的社会效益第1篇

[关键词]黑臭水体;水功能区;环境容量;污染物;削减环境效益

中图分类号:TU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72-01

水是城市的灵魂,人依水而生,城得水而灵。现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水系既发挥着排涝、防洪、供水、涵养生态等作用,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灵气的所在及居民精神的依托。从而对水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加强。水―具有生态环境、空间景观和文化心理等综合价值,对凸显城市魅力、增强城市识别性、提升综合环境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黑臭水体整治背景

城市水环境的质量是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实现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对于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促进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强调改善城市黑臭水体。

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标。

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住建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

2、黑臭水体治理指导思想与原则

2.1 指导思想

在尊重本底自然条件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导,秉承“人―水―城”和谐发展理念,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以黑臭水体治理为抓手,以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格局构建、水安全措施保障、水文化整合传承、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坚持保护优先、修复为主、科学治理的方针,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幸福指数提升提供更加可靠的基础支撑和安全保障。

2.1 治理原则

(1)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遵循城市水系的安全性、生态性、经济性、系统性和特色文化性原则。既要全面考虑防洪、除涝、降渍、供水、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改善等各项水利目标,也要兼顾水生态修复、交通航运、旅游开发、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要求。注重水资源水环境容量资源、水域与岸线资源等河道相关资源的集约开发、节约利用、管制使用,保证开发利用的合理、高效并与河道保护相协调。

(2)畅通水系、发挥效益。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疏浚局部卡口、束窄段,以及现有泵站、闸坝,通过调度手段畅通水流,发挥现有工程效益。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用地布局要求,适当新增、拓浚河道,合理调整河道功能,完善现有水系布局,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河道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因地制宜,一河一策,突出重点。突出骨干河道、重点区域的保护和治理,突出饮用水源保护、城市排水、排污口整合方面的研究;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水和谐,彰显城市水文化的传承与鉴赏。创建城市绿色之城、生态之城、健康之城。

3、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路线

黑臭水体治理主要分为六个步骤:调查与分析、问题识别、整治方案、重点项目、完成目标。

调查分析包括现状调查:水系水文、水环境、水生态、市政设施、污染源、景观绿化、历史文化等;规划梳理:总体规划、水功能区划、绿地系统、防洪排涝、排水规划等。

问题识别是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的重点,是提出整治方案的重点。水环境问题识别包括确定水功能区,查找污染源,计算环境容量;水生态问题识别需认清城市水生态保护区、生态廊道河栖息地;水安全问题识别重点是城市防洪排涝和水系沟通。水文化和水资源则要搞清城市水系格局,历史文脉以及城市过境水、雨水利用、污水再生状况等。

在调查分析与问题识别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的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和重点项目,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分类。水环境工程:管网截污、污染源控制、生态补水、水系贯通;水生态工程:生态修复、雨洪收集、城市湖泊恢复、控制初雨、增加海绵体;水安全工程:分流排洪、完善防洪围堰、疏通水系、增加排涝能力;水文化工程:梳理文脉、确定主题、构建体系、多彩文化施策、分类整治;水资源工程:雨水调蓄利用、污水再生利用、中水回收利用。

4、黑臭水体治理思路

以黑臭水体治理为抓手,贯彻“全区域统筹、全方位治理、全过程控制”的总体方针,遵循“源头削减、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污染削除原则,按照城市的分区策略,根据城市水系格局和规划对河道分级,在水环境现状调查及污染源解析基础上对河道进行分类,并以水环境功能区划为依据确定治理目标,提出分级管控、分片治理、因河施策、分期实施的系统治理思路,全面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

(1)分级管控

按照城市水系格局和规划,将区域内水体进行分级:饮用水源地、过境河流、城市内河以及城市封闭水体。对不同水体提出相应管控措施:为重点管控区,划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进行重点管控:重点加强城区污染源管控,逐步完善上游污染治理;城市内河及封闭水体:完善“河长制”,消除城区污水直排现象。

(2)分片治理

根据水系和黑臭水体分布特点,将规划区划分为多个片区,并根据汇水区域和水系连通进一步细分为治理单元,最终将污染负荷削减目标及工程措施落实到各个治理单元。

(3)因河施策

根据水体污染来源和污染因子特点,分配污染物削减量,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法和工程措施,,水质较好水体以生态修复为主,水质较差河流以“截污+清淤+补水+生态修复”措施进行治理。

5、水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容量研究

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环境功能区划,将城市的河道作为对象,按照水环境现状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要求,将城市地面水水域分类。根据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划定城区主要河道水功能与水质目标。

根据主要河流现有的水文参数及水质监测数据,参照水质目标,城区景观河流选用枯水期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水文条件,入河控制量计算执行《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SL348-2010),计算指标为COD、氨氮、TP。

6、结语

城市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是对城市防洪、供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保障城市河湖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生态环境效益:能显著提高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从而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维护流域的生态安全。社会效益:美化人居环境,创造人与自然交流的机会;生态科普,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安全洁净的饮用水源,改善人居环境;创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发展;传承历史文化,实现“绿色”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优化环境,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促进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增加第三产业的收入;吸引投资,拉动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河道治理的社会效益第2篇

这里,我就结合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工作实践,汇报三点学习体会:

第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解决农民群众最迫切、最期待的问题入手。

水利,历来就是农业和农村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与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面广量大的农村河道既是承担农村灌溉排涝任务的基础性工程,又是农村环境的重要载体,有的还是重要的饮用水源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河道多年没有得到系统的治理和维护。据规划调查的结果,全省县乡一级河道有2万多条,淤积的土方量有14亿立方米;村庄一级河塘有19万余条,淤积的土方量超过10亿立方米。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因河道淤积堵塞,甚至被人为填埋,导致水系破坏,灌溉、排涝能力严重削弱,稍雨成灾!二是河道里垃圾成堆、杂草丛生,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三是河道污染、水体发臭,甚至危害到村民的健康生活。多年来,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要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呼声不断,各级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也有很多提案和批评建议。今年,省委、省政府听民声、顺民意,把疏浚整治农村河道作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列为“十一五”新农村建设五件实事的重要项目。今年一开始实施就得到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热情支持。省委、省政府明确不要农民掏一分钱,但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头下,群众自愿投工投劳达1237万个工日;省委、省政府原计划疏浚土方1亿方,实际完成1.68亿方,加上县乡河道实际完成4亿方,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任务。基层党员干部普遍反映:在这次农村河塘疏浚整治活动中,基层组织的号召力这么强,农村参与的积极性这么高,社会各方面反映这么好,是多年少见的。我们认为这其中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做农民想做的事,从解决农民最迫切、最期盼的问题入手,就能真正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这也要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

第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让农民得到更多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

在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组织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领导提出的要真正把好事办实、让农民群众受益的指示精神,坚持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实施方案经村民讨论。针对农村河道面广量大、施工复杂的情况,我们根据群众的要求,提出区别轻重缓急,实行分期治理。首先选择农民居住集中、淤积堵水严重、水污染问题突出、对村民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的河道列为首批整治。同时,我们坚持科学规划,实行综合治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把农村河道疏浚,与土地复垦、道路建设、环境整治、植树造林和发展水产养殖等有机结合起来,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实现了五个方面的综合经济社会效益:一是恢复提高引排能力。通过疏浚淤泥,拆除坝埂,配套桥梁,有效地恢复了河道引排顺畅的功能。特别是在今年苏北局部地区雨涝灾害中发挥了显著效益。二是促进了农村水源安全。通过沟通水系,促进水体交流换,加强污水垃圾管理,使河网水质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一些县乡河道的疏浚整治,有效地解决了许多县乡饮用水源的安全问题。三是治理了村庄环境。通过整治河坡、植树绿化、清理垃圾,使许多农民居住小区的河塘达到了水清岸绿,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四是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河道疏浚,改善了农村水运,促进了农村水产、绿化和土地整理等生产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五是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社会普遍反映,疏浚整治农村河道,这是党委、政府为农民群众办的一件大好事,明显拉近了党员干部与农民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不少地方的农民群众将疏浚整治后的农村河道称为“健康生命河、致富幸福河、干群贴心河、洁美家园河、文明道德河”。通过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实践,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利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影响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为农民办事,为农民解忧,为农民谋利,让农民满意。

第三,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

河道治理的社会效益第3篇

关键词:城市;水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座城市的文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与繁荣。城市自古以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文化是人类与水不断打交道的历史,因此城市水文化是一座城市优秀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水文化建设定义

所谓水文化的定义就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开发利用水、保护爱护水、珍惜节约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所谓城市水文化就是指反映城市地区中人与水打交道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换句话说城市水文化是一种体现水与城市关系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实质是人们对水务活动一种理性思考和社会意识,即以水为载体的文化想象的总和。

二、目前城市河流、湖泊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河湖治理工程造价相对较高,且仅注重河道的行洪、排涝、供水等经济利益方面的基本功能,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几乎考虑甚少,更谈不上水文化建设的内容。而且很多城市市区内的河流、湖泊资源自成体系,互不相通,淤积、污染、断流等现象严重,水生态日益恶化,危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幸福和健康。主要问题表现在:

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河、湖治理工程缺乏生态工程的理念、河道全断面硬质护坡、护底结构隔绝了生物和微生物与大地的接触,阻断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导致河道天然自净能力严重下降,加之河网内多处建闸、建坝,使得水动力极差,致使河流生态系统趋向恶化。由于治理的渠式化、使河流失去自然流态、河流弯道多半消失、深浅统一,使河流湿地消失、生物群落随之消失,至使生态失衡。

②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城市河流护岸工程为了满足一定的防洪标准,一般是修筑高大的堤防,而且大堤内坡一般是浆砌石或混凝土的硬质护坡,因此阻断了河流与两岸水土连接过渡带的联系,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其结果一是对天然河道的水质和水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其二是对人们在生活中与自然和水域接触与亲近带来很大的障碍,人们失去了娱乐、休闲和亲水的绝佳场所,城市也因之失去了灵气和精神。

③对景观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治理河流或湖泊目的单一、过多的追求防洪标准、供水输水的能力,忽略了河、湖本身的生态功能的修复、忽略以水环境为载体的水文化建设与发展、忽略了与周边环境的统筹规划和综合治理、更忽略与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相融合,所以治理工程追求河道断面整齐划一的梯形或矩形、河底为一定的纵坡深浅统一,河道走向追求笔直,内坡护砌追求硬质坚固性和防渗性。这种模式虽然有整洁美,但使整个河流完全与大自然隔绝,与人类疏远,随之河流湿地、浅滩消失、河道两岸水陆连接过渡带被破坏,水生动植物、生物随之减少或消失,也违背了现代人回归自然、反璞归真的生活追求,与周边生态环境极不协调。

三、城市水文化建设必然性

近些年来,人们在屡受大自然的威胁之后,开始了痛定思痛,也开始相信大自然和人类的因果和报应关系。人类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和爱护地球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人类保护地球有效而具体的行动,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共生共灭的法则。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我市结合本市的实际,积极落实省委提出的“三年大变样”的要求,都开始重新对城市科学规划,结合扩容、拆迁和改造升级,对本市的水生态环境也开始修复,对穿市而过的河流进行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和河流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对现有河、湖、坑塘通过清淤、扩挖、新开、延伸来构建环城河湖相连的水网体系,随之,水文化建设也就成为了城市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

四、城市水文化建设的途径

①采取新的现代治水工程设计理念

针对唐山市城市河流、湖泊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现代治水工程设计新理念,与传统的治水工程设计迥然不同,现代治水工程设计不仅仅从防洪、排涝的角度考虑,更要强调与流域规划及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相一致,与城市河流、湖泊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与城市文明、城市文化的协调,充分体现出河道的防洪、排涝、景观、生态、休闲、文化娱乐等方面多功能,使一河两岸、一湖四周成为城市中一条亮丽风景线或一个带有丰富内涵文化的节点景观。在实际规划设计中,可通过对每一项子工程的协同设计、优化,最终获得整个工程的最佳设计效果;通过营造富于自然特色的亲水环境,并融入底蕴深厚的文化元素节点景观,提高空间感和环境舒适性,实现河流、湖泊水文化健康发展和全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一座城市因水的清澈而美丽、因水环境优美而宜居、因水的流动和水文化丰富多彩而富有生机和灵气。

②采取先进的水生态修复技术

城市水生态修复技术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修复技术主要是对现有流经市区河流、湖泊、经过综合治理,而不是单纯的采取原始护岸工程,只保障河道的行洪、排涝等基本功能,通过河道清淤工程、改变堤防结构形式、改变河流过水断面形式与大小、改变治导线轨迹恢复河流自然流向、加大河道宽度、拓宽两岸绿化带面积和文化建设、居民区建设的空间、梯级修建节制、蓄水建筑物、修建亲水平台、修建水文化景观等措施实现城区水生态修复。

③采取生态与效益双赢策略

河道治理的社会效益第4篇

关键词:小流域;治理;措施

1、前言

鄞州区丘陵山地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这些地区山溪性河流众多,形成相对独立的小流域。山区小流域由于雨量丰沛,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暴涨暴落,台风暴雨及形成的突发性山洪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农田土地等损毁,严重影响生命财产安全和 经济 社会 发展 。

为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山区小流域山洪防御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村的公共安全,针对鄞州区小流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为 科学 治理小流域提供参考。

2、小流域概况

鄞州区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形态呈马鞍形。东南部丘陵山地面积为375.48km2,有太白、福泉、金峨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m。鄞州区内流域面积大于20km2的小流域共10条,分布人口81464人,耕地51472亩,其中横溪小流域已经完成综合治理建设,东钱湖地区上游溪道合并为1个小流域。

3、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到目前为止,全区小流域治理进度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wwW.133229.cOM总体上讲,全区80%以上小流域的过乡镇、村庄段都进行了简单的治理,但是防洪标准较低,除部分乡镇段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外,一般仅能满足2~5年的防洪标准。目前,小流域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防洪标准较低

小流域整体防洪标准较低,一般在二~五年一遇,有的仅为两年一遇以下的防洪标准,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很低。主要表现在:

防洪堤标准低、不连续。现有河道防洪堤高度不够,基本上为村镇自发修建,大多数堤防只修建于村镇附近,并且堤身单薄,遭遇洪水时易损毁。

溪河蜿蜒曲折,排水不畅。由于缺少全面统一的科学治理,部分溪道淤积,部分河段冲刷严重,受水流顶冲影响,弯曲河段遇大洪水时易漫顶溃堤。

许多小流域上游虽建有山塘水库,但众多水库、山塘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一旦遇到大洪水,容易出现溢流堰毁坏,下泄流量急剧增加,给下游造成威胁。同时,由于一些水库溢洪道出口缺少配套河道或下游河道建设标准低,也易形成洪灾。

3.2环境脏、乱、差

山区小流域非村庄段一般地面植被较好,山泉错落,水质较好,但穿镇过村段沿岸倾到生活垃圾多,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水体悬浮物、cod污染物严重超标,部分河道水质发生恶化,臭味较浓,呈黑色混浊状态,河中生物濒临绝迹。

3.3溪道大量被填被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村镇建设,各地填溪、堵溪、缩窄溪道等现象普遍,造成河床淤积,行洪断面越来越小,洪水出路变窄,洪水漫堤,形成洪灾。部分滩地上乱搭、违建房屋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河道行洪。

同时,由于缺少系统的规划,各村镇修建防洪堤时未考虑河道的行洪能力,仅根据自身条件与利益修筑堤防,加剧了河道岸线的曲折程度和局部冲淤变化,致使河道行洪受阻。

3.4管理十分薄弱

鄞州区小流域大多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小流域管理范围不明确,堤防建设标准不一,人类不合理的涉河活动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造成河道缩窄,溪流淤积,水环境恶化。

4、治理标准及对策措施

4.1 治理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当防护区人口<20万人时,防洪标准(重现期)为10~20年。人口密集、乡镇 企业 较发达或农作物高产的乡村防护区,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据此,我市小流域防洪标准宜为:

防洪堤:保护农田达到5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村庄达到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乡(镇)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县城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4.2 对策措施

山区小流域治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保护对象的防洪要求,根据山区洪水和溪道的特点、防治现状及其要求,因地制宜的采取拦挡、疏浚、排导与加固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4.2.1拦蓄措施

对不同类型的山区河道,根据特点与需要,在上游修建或扩建水库,拦蓄洪水。对已建水库针对20年一遇的洪水进行优化调度研究,充分利用水库的防洪库容,减少下游小流域洪水灾害。

4.2.2河道整治工程

对于淤塞的河段,通过疏挖和清障等,扩大行洪断面;对于岸坡垮塌严重的堤防采取护岸措施,同时清除各类阻水建筑物,确保河道行洪顺畅。

4.2.3堤防工程

根据流域防洪总体规划,在规划布置防洪堤的两岸修建防洪堤,堤防标准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确定。堤防工程是小流域治理的重点。

4.2.4排洪渠修筑

为防治山丘区坡水危害农田和居民,应结合防洪工程,可以修建排洪渠,将洪水撇出农田区和居民区。

5、建议

5.1根据规划,分期实施方案应坚持以下原则:“先突出、后一般”的原则,“先乡镇、后村庄”的原则,“先众多、后稀少”的原则,“先附近、后周边”的原则。

5.2以点带面。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根据财力逐步实施。近期,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筛选灾情严重、影响大、急需治理的小流域,开展综合治理试点,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开小流域治理。对列入综合治理试点的,要将综合治理区的项目进行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并将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明确各自的工作重点,各司其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要因地制宜,针对具体的小流域特点, 科学 地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实现综合治理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 经济 效益。

5.3强化管理。要提高小流域的生态质量,维护小流域的生命健康,不仅要治理,更要重视管理,落实以防为主,切实加强对河道的管理,严禁在河道弃土弃渣和在河道内占地建房,规范河道采砂管理,清理“三无”小水电。切实加强沿溪沿河森林植被保护和培育,引导农民科学山地耕作和营林作业,从源头上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植被质量。

5.4加大投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又是公益性工程,主要体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难以按市场化运作,因此,必须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例如对接中央国债项目,争取中央国债项目支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接省市项目,如新 农村 建设、 “强塘固房”工程、生态林保护工程、山地综合开发、平整土地、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要落实各级财政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重点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要鼓励群众参与,鼓励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参与建设。要用政策支持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如在用地、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投入。

参考 文献 :

1、宁波市山区小流域治理规划,[r],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7。

河道治理的社会效益第5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 450011)

摘要: 泥沙具有资源的特性,按其资源利用方式和实现途径的不同,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分析目前泥沙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泥沙资源的权属、规划管理框架、约束、激励、补偿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对当前的泥沙资源管理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 泥沙资源;利用方式;建议;黄河下游

中图分类号:TV8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011-03

基金项目: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2004)。

作者简介:曹永潇(1982-),女,河南南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水利经济与水资源管理工作。

0 引言

资源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为人类有用的资财,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有用物即资源[1]。黄河以泥沙问题闻名于世,以往的研究都侧重于泥沙“灾害”的一面。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不局限于对泥沙进行治理,而开始对泥沙进行利用,如滩区放淤、填海造地、湿地塑造、制造砖瓦等。泥沙“灾害”的一面依然存在,但对泥沙的开发利用逐渐使其开始显露“资源”的一面。

相关研究证实[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径流来水量的减少,黄河下游水少沙多的特征将日趋加剧,下游多泥沙的特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根据黄河的治理方略和近期的治理目标,对下游的泥沙变“灾害”治理为“资源”利用,以泥沙资源化利用为目的对黄河下游的泥沙管理进行研究,对促进黄河健康十分必要。

1 黄河下游泥沙资源利用方式

泥沙资源利用的目标是将泥沙的“灾害”性转化为效益,降低灾害损失,增加泥沙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按照黄河泥沙资源利用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公益性为目的的利用方式和经营性为目的的利用方式两种,如图1所示。其中公益性为目的的利用方式,指的是产生社会效益、防洪效益、灌溉效益、生态效益等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泥沙利用,如河道中的淤临淤背、加固堤防,灌区中的浑水灌溉、淤改土地,滩区的放淤,黄河入海口的填海造陆、湿地生态保护等[3,4];而经营性为目的的利用方式指的则是利用泥沙获得经济效益、以营利为目的的泥沙利用,如利用泥沙的硅酸盐类属性将其作为矿产资源进行能源开发,作为建筑材料原料制造黄河泥沙砖、建筑用砂[3]等。

2 泥沙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泥沙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2010年《黄河流域综合规划》提出了“拦、排、调、放、挖”的泥沙综合处理措施[5],同时更为明确地提出了“泥沙资源化利用”。目前,泥沙资源化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威胁黄河健康生命。

2.1 经营性为目的的泥沙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黄河下游泥沙利用的各种途径中,建筑砂料及其它应用、制造砖瓦等,均属于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泥沙利用,由于利益的驱使,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河道泥沙利用中,采砂属于常见的一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采砂活动越来越多,由于局部利益的存在,很少会考虑对河流整体功能的影响,使得采砂过多、过滥。尤其是汛期采砂、堤防附近采砂等非法、无序采砂现象的存在,会引发河堤侵蚀和河道迁移,影响河道的防洪功能,加剧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产生冲击,危及河势稳定、堤防安全、航运畅通和生态健康。

在黄河下游滩区采泥沙制砖或者利用引黄灌区沉沙池中淤积的泥沙烧制砖瓦是泥沙资源的另一种经营性的利用方式,不仅解决了沉沙池附近泥沙堆积的问题,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引导,使得违规建设、集中建厂、扎堆取土现象严重,尤其是建设在防汛红线以内的砖窑设施,严重影响河道防洪安全。另一方面,我国正推进的“墙体材料革新”和“禁实”政策[6],也限制了利用黄河泥沙制造砖瓦的发展。

此外,泥沙的矿产资源属性利用方式等其他营利性利用方式,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尚需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其应用尚未进行规模化推广,经济效益尚未显现。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经营性的泥沙资源利用方式在实践中面临种种障碍,需要正确管理和引导。

2.2 公益性为目的的泥沙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淤临淤背、加固堤防、浑水灌溉、淤改土地、滩区放淤、填海造陆、生态保护等都是以产生社会效益、防洪效益、灌溉效益、生态效益等以公益性为目的的泥沙利用方式,这些利用方式在实践中,由于所在河段不同,也存在着一些矛盾。

在黄河下游的入海口,一方面为了填海造陆,要求尽量多的黄河泥沙可以冲击入海,进行填海造陆,另一方面,冲击到入海口的泥沙,极易在入海口附近形成拦门沙,使得河口摆动改道严重,影响河口防洪和排水排沙。

近年来,黄河径流量减少,流向下游的水量也在减少。对于黄河下游灌区而言,出于灌溉的需要要求有足量的水进行灌溉,而对于入海口附近的泥沙利用而言,则需要有足量的水运送泥沙至河口,一方面填海造陆,另一方面可以对入海口的湿地进行补充,保持生态环境,这就造成了黄河下游不同区段间的矛盾。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泥沙资源利用的各种公益性目的间也存在着重重矛盾,需要统一规划管理。

2.3 未形成泥沙利用的统一规划管理

随着治黄科研与实践的长期积累,泥沙资源利用的途径与方法已日趋成熟,且产生了较好的效益。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却尚未形成整个流域的统一规划管理,尤其是利用水库进行调水调沙后,并不是将泥沙冲向下游就结束了,而是需要在下游进行统筹考虑、合理布局,使得排往下游的泥沙能在不同区段得到合适的处理和利用。

目前黄河下游的泥沙资源利用中,涉及主体众多,如河务部门、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由于尚未实现统一管理,极易形成各种矛盾,如以经营性为目的的泥沙利用途径间尚未形成研发—应用的良性循环机制,公益性为目的的下游不同区段泥沙利用途径间有关水沙资源的协调利用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下游泥沙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未能充分发挥,无法满足黄河长治久安的战略需求。

3 建议

泥沙作为黄河的主要特征,其资源化利用必然要满足健康黄河的要求,与流域水资源的开发治理结合起来,建立起流域综合的泥沙资源利用管理模式。

3.1 明确黄河泥沙资源的权属

应当从法律上确定黄河泥沙资源的权属问题。黄河泥沙的“灾害”属性决定了长期以来,在对其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都是由流域管理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进行,然而其“资源”属性尤其是在营利性为目的的泥沙利用方面,由于资源权属界定不清,使得河道采砂、泥沙制砖等管理秩序混乱,不利于黄河健康河流的维持。因此,在流域泥沙资源管理中,首先就需要明确泥沙资源的权属。其于黄河的泥沙特性和资源利用途径,建议采用法规的形式,将泥沙资源的处置权、收益权、监督权等交予黄河流域委员会进行统一管理。

3.2 建立黄河泥沙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框架

在泥沙资源权属确定的前提下,黄河水利委员会可对泥沙资源利用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由于黄河流域泥沙与水资源同生并进的特点,在进行泥沙利用时,必须要考虑其对河流管理的影响。

因此,建议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框架下,结合泥沙资源利用现状,编制《黄河流域泥沙资源利用与管理规划》,对泥沙资源利用的各种方式进行综合规划、统一管理,从区域、数量、时间等方面明确划定泥沙利用的禁采区、限采区、禁采期等,明确经营性为目的的泥沙利用需要让步于公益性为目的的泥沙利用,并按照流域综合效益最大的原则协调各公益性泥沙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实现对泥沙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序开采。

3.3 构建泥沙资源利用的约束、激励和补偿机制

建立对泥沙资源利用的约束、激励和补偿机制。一是制定泥沙资源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运用政策手段,约束或规范在河道采砂或滩区用沙过程中企业的行为;二是采取激励机制,运用行政或经济手段,对通过技术攻关等方式研究出的新的泥沙资源利用途径给予表扬或奖励,引导泥沙资源利用朝着有利于河流健康的角度发展;三是尝试建立补偿机制,在泥沙资源利用中,受益方可从受益得利中拿出部分,对泥沙资源利用的研发和运行成本进行补偿,探讨泥沙资源利用的良性运行机制。

3.4 健全泥沙资源利用的监督机制

应当健全泥沙资源利用的执法监督体系,建立泥沙资源违规惩罚制度,从经济和刑法的角度分别给予制裁。对违法、违规、违章从河道采砂、滩区占地用沙等行为作出相应处罚规定,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无证采砂、用沙的没收非法所得,并依法追究其经济或刑事责任。应当完善泥沙资源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由公众行使监督权,参与泥沙资源利用的监督工作,通过电话举报、匿名信箱、网络平台等方式,鼓励公众对泥沙利用中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4 结语

近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越来越重视泥沙的资源化利用,据相关研究对黄河泥沙利用潜力的不完全分析[7],未来50年内,通过对黄河泥沙利用的优化管理,其泥沙总利用潜力可达177.66亿t,其中放淤加固大堤需要4.2亿t,淤筑村台4.48亿t,淤填堤河、淤堵串沟需7亿t,制备防汛材料需0.42亿t,放淤改土21.28亿t,供水引沙42亿t,生态重建可处理3.08亿t,调水调沙输送泥沙84亿,建筑材料利用泥沙11.2亿t。

2000年以来的泥沙利用,逐渐使得黄河下游河道从“亚病态”状态转向“亚健康”状态[8]。近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倡导的泥沙资源利用,通过建立流域综合的泥沙资源利用管理模式,可望对黄河下游的泥沙进行有效调控,实现“增水、减沙、调节水沙过程”的目标,从而实现黄河下游地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含琳.资源经济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2]张俊峰,王煜,安催花,李海荣.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角度看黄河水沙调控体系[J].人民黄河,2009,31(12):6-10.

[3]梁若皓,樊彦国.现代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和可持续发展问题[J].灌溉排水学报,2007(8):220-221.

[4]王立久,姚文艺,冷元宝.黄河泥沙资源利用途径与原则[J].人民黄河,2014(7):9-12.

[5]江恩惠,曹永涛,李军华.水库泥沙资源利用与河流健康[A].中国大坝协会.水库大坝建设与管理中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2:34-40.

[6]顾列亚,葛东宝,岳瑜素,等.黄河泥沙资源化管理政策研究[J].中国防汛抗旱,2009(6):59-61.

河道治理的社会效益第6篇

关键词:经营 开发 治理

一、经营开发治理的必要性、可行性

(一)内河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1、防洪安全的需要

内河地处城市市中心城区的腹地,沿岸居民密度大,社会财富集中度高,商业繁华,经济发达,一旦失事,将给沿岸带来数亿元的经济损失。

2、挖掘城市资源潜力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城市资源是经营城市的首要任务,内河贯穿市区黄金地带,采取经营城市的理念,使城区内河这一独特的稀有的水土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3、提高城市品位,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大市”,以河兴城是必然选择,是建设区域特大型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

4、美化城市、造福居民,是建立和谐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进行系统治理与开发,建设人水和谐,天人合一的美好家园。

5、创建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的需要。

(二)内河综合治理的可行性

1、内河治理是全市广大市民的期盼,是一项造福于民的务实之举,正在兴建的靳庄水库,为内河的治理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城市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也为内河的污水治理提供了保障。

2、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最大制约因素——资金,利用市场化运作,开发性建设,化资源优势为资金优势,投资主体由政府向城市运营商转化,探索多元化投资经营城市的新模式,使生态建设和治理开发相得益彰。

3、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拆迁安置,可根据迁安数量在造景区附近集中开发经济适用住房,边建设边拆迁边安置,确保治理开发顺利实施。

4、市领导对城市市中心城区的河道综合治理与开发非常重视。

内河的开发治理有助于提升精神文化素质,传承河流生命,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达到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

二、综合治理标准、原则、依据

1、综合治理标准:内河综合治理基准年为2004年,规划近期水平年2010年,远期水平年为2020年,近期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远期50年一遇。

综合治理理念:水利资源转换为水利资本,使水资源融入经济循环并在市场运作活动实现价值,实现以水兴水,以河治河。

2、治理目标:确保河道行洪能力,污染得到治理,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塑造景观特色,盘活区域土地,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活力,确保经济发展、防洪安全与生态环境永续的平衡。真正达到“水美、岸绿、景观新,河顺、人祥、经济旺”。

3、综合治理原则:

(1)、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水和谐,以水利资源保护、利用、配置来服务经济建设和城镇建设,恢复河道健康生命。

(2)、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兴利除害相结合,治理开发相结合,工程建设、生态建设与污水治理相结合,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逐步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和区域生态环境系统。

(3)、确保重点,点线结合,以点带线,兼顾全线。边开发边治理,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保治理,治理开发相结合,滚动发展。

(4)、综合治理规划方案力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实现资源价值的提升和综合治理效益“双赢”。

(5)、在治理中,以河道安全功能为主,环境保护为主,整体系统优先,以市场为导向,优先土地利用,创造土地增值。

(6)、 在实施方案上,采用远近期相结合,以近期实施为主,确保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7)、综合治理的同时,依法管理,建管结合。

三、综合治理规划方案

内河综合治理规划主要包括:河道防洪安全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建设及景观规划;沿河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拆迁安置规划。

(一)河道防洪安全规划

设计堤线:设计水面线的推算基础,根据现场实地查勘,现有堤线基本合理,且两岸已布满建筑,故维持原堤线基本不变,按现有堤线进行整治。

控制断面:以现有河道为基础,经过清淤,河床整治以后,能通过设计标准洪水,堤防在现有高程基础上少加高或不加高,河床宽度采取分段设计控制断面。小于控制断面的按设计控制断面扩宽,大于的维持不变。

阻水桥梁改建:按照设计水位计算有效行洪断面,采取加孔、扩大河道断面的办法使桥梁壅水通过过水断面的加大而化解。

排涝泵站规划:雨水管渠入支流设排水涵闸,与支流河道交汇处建提排站。

回水建筑物:近期修建回水堤,远期修建防洪闸,在白河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时,为防止白河水倒灌,防洪闸关闭。防止内涝,需增设排涝泵站。

(二)水环境保护规划

水环境保护,创造亲水空间,岸边实施截污,重在治污。

治污工程:内河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内河汇入白河,污水则通过排污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管线的布置:对内河两岸堤防建成区污水管线顺水流而下布置在绿化带下,对车站北路的未建成区布置在台地下。最后接入白河四坝排污管道检查井W-125,将污水排至污水处理厂。

(三)生态建设及景观规划

生态建设及景观规划包括以滨河绿地为主的绿地系统、主题公园为主的景观系统、水景天地、水上乐园、小桥流水为主的水域景色。

沿河两岸全长范围内设线性水景为主的生态园林,在沿河的绿色水景长廊中,在主要节点附近镶嵌多元化的以弘扬历史、文化和精神的主题公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文化与景观的交融。

水是城市的灵性所在,水是河流的生命。规划三级橡胶坝,形成有效绿色水面。

三顾桥建一级橡胶坝,用以拦蓄河水,形成有效面积达5万m2的绿色水面,并设游园,为市民提供生态环保的休闲空间。

在七一路桥下游建二级橡胶坝,回水至建设路,琴声、水声相得益彰,打造新的七一游园景观。

在城市齿轮厂阜通桥上游,兴建三级橡胶坝,回水至312国道。

在建设路桥~光武路桥段通过河道生态建设、自然水面、景观建筑和风情绿地的揉合,营造水景天地。

入河口~三顾桥段,以内河为依托,结合植被保护与绿地建设,通过高品质景观、文化设施和传统滨水开敞商业设施的有机结合,为人们提供亲切怡人的滨水休闲空间——文化公园;

七一路桥~文化路桥对现有的七一游园进行景观改造,品味提升;

建设路桥~光武路桥的水景天地;

312国道桥~靳庄水库规划重庆大学设计的“天地之间”游园。

(四)沿河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内河两岸的主要用地为居住用地、耕地种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市政用地等。

各区段开发措施规划如下:

1、入河口~三顾桥:在文化公园周围和河面东侧,建设高层、小高层和多层半围合的亲水住宅小区。

2、三顾桥~工业南路:内河西岸红庙村土地资源重组,为市民提供安居住宅工程。

3、七一路桥~文化路桥:通过合理的土地资源重组,对官庄做适量拆迁,布置多层和滨水小高层围合的亲水住宅小区,为市民提供安居住宅工程,对现有游园实施景观改选,提升景观品质。

4、中州路桥~新华路:现有河堤较完整,且地处商业区,利用开敞水域、景观桥和仿古商用建筑,点缀绿色景观和雕塑建设汉唐文化商业街。

5、八一路~建设路桥:再现风光旖旎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诗画的城市周庄。

6、建设路桥~光武路桥:在位于三区交汇的黄金地段,兴建太阳城商务广场。通过水体、景观建筑和风情绿地的揉合,营造水景天地和星光广场,开创城市市内河开发整治的新篇章。

该区段作为第一期工程重点实施,因为太阳城商务广场位于城区三纵三横十字中心,在发挥景观枢纽功能的同时,具有对周边县市区和豫鄂陕毗邻地区的商业辐射作用,且项目资金已经到位,主要拆迁任务已经完成。

7、工业北路桥~阜通桥:内河东岸建住宅小区,建设多层住宅为主的居住小区。

8、焦枝铁路桥~312国道桥:进行整体的水景绿化,开发高品位的住宅小区沁梅园。

9、312国道桥~靳庄水库:进行整体的水景绿化,在天地之间游园附近设低密度的高档叠拼别墅区疏梅园。

(五)拆迁安置规划

拆迁安置范围:自入河口至靳庄水库沿线堤防、污水管道、绿化带、主题公园、土地开发所需拆迁安置。

梅溪汉唐商业街,在河两岸设10米宽绿化带,10米交通路,12米宽的仿古建筑。

水景天地,对现状河道进行整治和水景开发,不拆迁占地。

小桥流水家居区沿河两岸堤路合建5米宽,10米宽绿化带,12米宽的东方建筑。

其他占地为太阳城商务区、滨水商业和高档住宅、红庙村安居住宅、官庄地产开发、主题公园建设,工业北路桥--靳庄水库的住宅小区、高档别墅。

迁安补偿:补偿分为两类,一是住宅补偿,利用开发的经济住宅,补偿安置拆迁户住宅实物,一是利用高档商住房的开发利润进行经济补偿。转贴于  四、实施思路

工程投资大,迁安任务多,实施战线长, 本着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分期分片实施。

综合治理工程第一期,完成资金已落实、条件成熟的太阳城商务区及水景天地,并按近期标准整治河床、堤防、清淤、排涝泵站等,埋设上游段污水管道。

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期工程,利用第一期的开发取得效益和经验按近期标准整治入白河口至建设路段的堤防、清淤、河床、埋设全段污水管道,线性生态园林及主题公园建设,水域开发,完成入河口--建设路桥滨水商业和高档住宅、红庙村安居住宅、官庄地产开发、高档步行休闲购物观光街、小桥流水人家的休闲家居。

综合治理工程第三期工程,利用第二期的开发经济效益按近期标准整治光武路至靳庄水库段的堤防、清淤、河床、线性生态园林及主题公园建设,开发工业北路桥--靳庄水库的住宅小区、高档别墅。

综合治理工程第四期工程,利用第三期的开发经济效益按远期标准整治入白河口至靳庄水库全段的堤防、防洪闸、排涝泵站等。

结 论

1、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大市,中心城区应走在前面,因此必须探索经营城市新思路,用市场运作,提升资源价值,弥补工程投资,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吸引高层人才、吸引资金、吸引众多企业家落户城市。

河道治理的社会效益第7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河道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河道管理。社会各界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反响热烈,认为这是适应中国国情、基于中国水情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只有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河道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和河道管理的必要性

1.1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和河道管理制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水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把水利放在基础设施建设首位,充分体现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另外,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与此同时,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偏低,水体污染严重等问题突出。由此看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基本水情中的“不均衡”和“不匹配”问题更加突出。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合理用水结构和水污染进一步加剧了基本水情中的不合理情势。因此,水资源管理和河道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和执法监督,达到水资源合理配置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

1.2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和河道管理制度是推动水资源治理工作健康发展,实现“人水和谐”的必然要求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依然是现阶段我国的突出水情,也是我国将要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妥善处理好流域内人与水的关系,合理分配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加强全流域取用水总量的管理,实现流域供需平衡;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1.3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突出瓶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决定了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这不仅是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实施最严格的河道管理制度对于我国水资源战略发展可以说是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2 加强水资源和河道管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2.1 转变观念、理清思路

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河道管理制度。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按照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强化水资源管理意识,将水资源发展与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正面引导,发动全社会每个公民、每个团体起来节约每一滴水。充分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做好宣传发动,让全民清楚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状况,让全社会了解当前水资源所面临的严竣形势和存在的危机。坚持节约用水,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与水资源统一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水资源统一管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必要性,达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程度。

2.2 依法治水,依法行政

当前,我国颁布了《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务院也出台了一批水行政法规,构建了我国水法规的基本框架,为依法治水提供了法律依据。明确要求“要把加强水政执法作为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化水务体系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相关法律和法规也把水资源的权属管理与其他部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具体工作分离开来,从法律上解决了从“多龙管水”向“一龙管水、多龙治水”转变的问题。这些措施的出台也规范了我国水事活动的基本法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水利发展改革新要求,凸显了水利支撑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亟需破解的水资源、水生态环境面临的难题。

2.3 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首先,我们要对我国水资源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高用水的效率和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支撑。与此同时,我们不但需要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更新观念,调整结构,提高水平;也需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端正认识,调整规划,完善政策,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其次,强化流域管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最严格的河道管理和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制度,以构建起最严格的流域管理制度,为维持河水健康生命提供强有力的管理支撑。第三,坚持以总量控制为核心,抓好水资源配置。加快制定流域、区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行政区域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坚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水资源论证。第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按照国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要求,合理调整非农业供水水价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推行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加快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水权转让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配置水资源中的作用。

结语

总之,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良好的“水事秩序”是一座城市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助手。因此,我们必须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和河道管理制度,要在厉行节约、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有序开发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水资源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水和谐额新局面。

参考文献

河道治理的社会效益第8篇

关键词: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V5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城市河道在传统排水功能前提下,更要求具有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等特色,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一、工程概况

东软西侧河道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起源于软件大道与规划宁双路交叉口处,主要功能为汛期防洪排涝,上游暗管接入,水流方向由南向北通过绕城公路排入规划二号沟,继续向南排入秦淮新河。

现状河道全长约640米,上游170米已护砌完成,河道缺乏必要的管理,淤积严重,填埋河道现象屡禁不止,河道过水断面减少,调蓄、排涝能力严重降低。

二、综合整治原则

东软西侧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目标为:以“生态、亲水”的理念建设东软西侧河道,将其打造为“水质良好的清水河道,疏泄畅通的排水通道,景观怡人的生态廊道,适宜休闲的亲水步道”。设计原则如下:

(一)尊重规划,统筹治理。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南京市规划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要点为指导,满足河道排洪能力下,全面考虑河道整治。

(二)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围绕工程目标,重点突出河道清淤疏浚,统筹兼顾生态修复需求,营造亲水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三)因地制宜,体现效益。综合考虑河道现状及现有设施,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因地制宜确定项目实施时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体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并重。

(四)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景观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人水和谐、统一规划、近远期结合、可持续发展、前瞻性与可实施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综合整治方案

(一) 河道整治工程设计

1 河道设计标准

结论:结合河道上口宽度及两侧规划用地情况,宽顶堰堰宽取15m。

(三)河道景观设计

河道在满足防洪排涝的基本功能外,同时满足生态景观需求,对岸边及浅水区进行景观设计,据坡度、水面线情况设置木质临水景观平台,满足周边小区居民对河道景观进行观景的需求。

结语

通过对东软西侧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可以提高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城市的水环境,提升软件谷的总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