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5 17:13:1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第1篇

关键词:新时期;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一、前言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不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非农产业就业,依靠工资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员。”[1]它兼有农民与工人二者的双重身份,主要指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务工的农民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乡教育的偏差,当他们面对他人的歧视时,思想上会出现一系列的波动,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因此,新时期,新阶段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不断加强和推进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 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意见》中就强调“要十分注意做好下岗职工和进程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此外社会各界也给了农民工很大的帮助,新闻媒介经常报道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问题,如农民工工资发放的问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问题等。这对改善农民工的物质生活和目前的境遇有很大的帮助,但物质生活单方面的提高并没有改变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水平,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但是,目前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

(一) 社会关注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以干部和青少年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对象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而且国家和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注更多只是注重了其在经济增长方面的的价值,忽视了其作为人的自由发展的权利。

(二)教育主体不明确,缺乏专业性

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和暂时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难以有明确的负责部门来全权负责该工作,使得教育不到位,教育过程往往流于形式。[3]农民工出外打工,原来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很难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且,由于农村户籍的限制,他们也很难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城市社区,工会等组织也对他们的思想问题置之不理。这样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没有明确,使得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无人管的“真空状态”。

(三)教育目标异位、教育内容狭隘、教育手段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现阶段对农民工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未体现这一目标,更多的是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低层次层面上。

列宁曾经指出:“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心理和习惯,这件事需要花几代人的时间。”[4]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围绕如何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思想困惑和心理负担展开。而目前在对农民工进行教育的时候,一般只注重他们的技能的提高,较少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及精神状况。

狭隘的教育内容导致单一的宣传说教的教育手段,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教育环境恶劣

农民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基本上处于不公平的社会环境中。在城市里,城乡居民受到不同的待遇,同工不同酬,农民工干着最脏最累的活,但经济地位非常低下。并且,市民也对其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和偏见。传统的户籍制度是造成农民工恶劣社会环境的根源,由于没有城镇户口而被排除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之外。

三、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就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但是,目前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社会的的排斥,农民工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当他们在城市中遭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时,就会造成消极心理,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失范行为,威胁社会的稳定。

(二)加强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其自身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的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5]由于农民工来自于落后的农村,文化程度低,素质不高。因此,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很多好的工作也不能胜任,也很难摆脱城市“边缘人”的尴尬身份。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素质,竞争、法制、社会公德意识,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社会生活中,找到归属感。

(三) 加强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当前伴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社会中,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和心理差异,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四、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党和政府的介入力度,充分重视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时刻关注农民工的思想动态和心理诉求,及时的发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政策。并成立相关的部门和机构,专门从事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部门和机构要及时的向农民工宣传国家大政方针,了解其思想行为,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

(二)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收到好的效果,既要靠真理也要靠人格的力量。面对农民工这样的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要求就要更高一些。农民工来自农村,自身带有愚昧、落后的思想,对于他们的教育者除了要学会维护其合法权益,还要有爱心和耐心,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能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决问题。

(三)要努力调整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手段

在教育目标上,要以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实现农民工自身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

在内容上,首先,要对其进行“三观”的教育,并进行国家方针政策和集体主义教育。其次,把潜能开发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学会、技能时候学会学习。第三,由于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所以城市化适应方面的教育不可缺少。第四,法制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最后,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三德”教育也应包含在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

在教育手段、方法选择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根据农民工自身接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选择相适应教育手段和方法,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之中。

(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

首先,要优化农民工的经济环境。“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6]由此可见,经济关系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试图提高农民工的经济收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改变不合理的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其次,要优化农民工的政治环境。“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和参与机制,调动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热情,让他们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像一个真正的公民一样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规范其政治参与的方式内容,使其政治参与科学、可行”。[7]

最后,要下大力气来改造农民工文化环境。深入分析农民工在文化方面的需求,探索适合农民工的文化形式。并严厉打击文化违法经营活动,为他们提供健康的文化产品。

五、 结语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民工对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这对我国社会稳定与农民工自身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关注农民工的思想行为,创新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做出新的努力。(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2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意见[Z], 1999 , (12).

[3]张彪.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DB/OL].http:/ // gaojiao/ daodu1.asp?id=2511.

[4]列宁.列宁全集(第 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53.

[5]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5.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第2篇

关键词:城镇化;失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已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前不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2010年“三农”工作将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1]。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稿也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2]。农村城镇化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大力推进,因此我国广大农村社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必然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也随之产生大量因拆迁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面对失地农民这一群体,以往传统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于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适应城镇化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使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其应有的效力。很多农民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对拆迁与征地这一政府行为理解不够,从心理上和行动上抗拒政府拆迁征地相关政策。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进一步改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使其变得更具针对性和更好地适应当前城镇化新形势下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失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新形式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我们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拆迁与征地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层推进,广大失地农民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以往的强硬式拆迁逐渐陷入困境,也同时给基层政治生活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3]。因此,如何从维护基层政治稳定的高度,探讨一条拆迁与征地工作向“柔情拆迁”、“和谐拆迁”转变的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而“柔情拆迁”、“和谐拆迁”的实现,加强失地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保障。一直以来,拆迁与征地问题都是农村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拆迁与征地工作涉及群众的切身与根本利益,是关系到农村能否长治久安的“民心工程”,也是新一轮农村城镇化建设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而无数拆迁案例表明,思想工作是拆迁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拆迁户在拆迁前后的思想干预与教育是整个拆迁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失地农民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为当前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所在。

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也是一个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社会矛盾凸显时期[4],而失地农民与政府、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这些矛盾中的主要矛盾。随着失地农民这一队伍的日益庞大以及政府“硬式拆迁”步伐的加快,这一矛盾由双方共存逐渐向激烈对抗状态发展,并由此衍生了大量社会问题。暴力与自焚抗拆、群访与群体事件以及对政府的不信任与不合作,这些问题加重了政府行政成本,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滞缓了农村城镇化的脚步,甚至会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些问题的解决光靠提高物质补偿也是行不通的,因此亟待找到一条把加强失地农民的思想工作与制订合理的补偿政策相结合的路径,才能使城镇化走出当前困境。

二、对当前问题以及背后所暗含的思想根源的阶段性分析

(一)在拆迁与征地之前,一部分农民守旧思想严重,对自家房子和土地有着强烈的依赖心理,“故土难离”和“金窝窝,银窝窝比不上自家的土窝窝”的思想就是其具体体现。同时,由于长期受农本位的封建思想影响,他们认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务农是农民的本分,所以很大部分年纪稍长的农民不愿意离开也舍不得转让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也不愿意搬到别的地方居住和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于是乎,这部分农民打心底里很排斥“拆迁干部”的思想工作,对地方政府的种种拆迁政策更是嗤之以鼻。如果政府思想工作不到位,他们很容易转变成拆迁与征地中最顽固的一派,不管政府补偿多么丰厚,拆迁动机多么合理,死活守着那五亩田和三间房不放,甚至拿性命相威胁。还有一部分农户封建迷信思想严重,认为自家的宅基地是一块“风水宝地”,随意拆迁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厄运。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有的甚至还要求政府安置房的建设位置符合某种“风水标准”,当要求达不到时,就千方百计阻挠拆迁。另外,少部分农民由于其小农思想的立场不坚定性,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拜金思潮”的影响,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最高追求,缺乏大局意识,投机倒把,把拆迁与征地看成是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在与基层政府谈补偿问题时漫天要价,当其过分要求被政府拒绝时,就散播谣言,中伤政府的拆迁征地政策,甚至花钱雇用闲杂人员上街游行示威,借此给政府施加压力。这些行为损害了政府形象,增加了政府行政成本,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阻碍了拆迁与征地工作和城镇化的进程。

(二)在拆迁与征地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得到补偿款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当地耕地和宅基地被政府征用后,许多农户获得几十万至几百万元的补偿金。而他们缺乏商业头脑和市场经济理念,不懂得如何去利用这笔资金。因此,不少农民因征地“暴富”后,开始互相攀比购买家用汽车、高级服装和金银首饰等,其中有些人还参与、地下和放高利贷等违法犯罪活动。这种炫富心理与炫耀性消费想象,实则暗藏着返贫隐患。当这笔补偿金被挥霍一空时,又没找到一条合适的致富门路,他们便彻底失去了住所与收入来源而成为社会闲杂人员,也同时成为威胁农村治安与稳定的“不和谐音符”。此外,还有一些农户在拆迁与失地后,由于土地价值差异和地方财政拮据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其所得补偿款偏少。于是这部分农户不知所措,开始变得过分悲观起来,对前途感到迷茫,对“城镇化”信心不足。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在土地上辛辛苦苦地劳作了半辈子,除了种田再无其他一技之长,当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收时,会本能地产生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如果政府不从思想和就业上加以引导,他们很容易将自身境遇的不利,归咎于社会的“不公”和政府的“不力”,进而走上一条长期和政府“对抗”、“专业上访”的道路。而且他们这种悲观的情绪,会降低整个失地农户群体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对城镇化事业的信心,对整个农村的精神风貌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针对当前问题,加强拆迁与失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可行措施

(一)在拆迁与征地之前,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效地针对当前农村广泛存在的以小农思想为代表的各种不良思潮。1)对于传统守旧思想严重的拆迁户,这一类拆迁户虽然顽固但本性善良,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和以说服教育为主,要以那些在城镇化当中思想觉悟比较高的先进农户为典型进行模范教育,要让他们认识到社区生活与工厂集体劳动相对于单家独户与家庭式耕作的优越性。另外,基层干部可以邀请那些拆迁农户当中的党员积极分子一同上门开展思想工作,要让他们认识到跟着党的政策走是没错的,要让他们放弃过时守旧的思想,要让他们意识到城镇化这一“新事物”蕴涵着强大的生命力是大势所趋,是先进生产力的进化方向。2)对于那些迷信思想严重的拆迁户,我们在尊重其某些合理的宗教信仰的同时,要大力反对封建迷信,可以联合其家族中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思想开明的年轻人对其进行思想工作。3)对于那些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漫天要价的拆迁户,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道德法制教育相结合,要让他们懂得利用虚假宣传,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补偿金的行为是违法的,也是要受到国家法律制裁的。对于个别极端分子,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会运用法律的威慑力量,要让他们清楚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此外,我们可以运用道德舆论的监督力量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他们因漫天要价、骗取政府补偿等行为受到父老乡亲和主流民意的谴责与质问时,自然就会主动放弃那些非分之想,也就会明白城镇化这个“大局”的重要性,对待政府拆迁与征地的工作态度也就会由消极转为积极了。

        (二)在拆迁与征地之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滞不前,要进一步围绕培养进取精神,塑造“城市人格”而展开。一种思想体系的接纳,一种价值观的改造必定是一个长期且曲折的过程。因此对整个拆迁与征地农户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具体到某一时期、某一特定背景下的某一项具体思想政治工作又有其独特的阶段性。所以我们在利用其阶段性对拆迁前后不同思想状态的失地农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更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加强拆迁与征地之后的后续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进取精神。针对拆迁农户用政府补偿金进行炫耀性消费的现象,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向其宣传科技致富的思想,大力宣扬国家的“三农”政策和“节约型社会”理念,鼓励他们合理投资,尽量选择风险性较小的实体经济领域,而不是炒股、炒房等泡沫经济行业,更不要涉足、“”和放高利贷等一些违法乱纪的“地下行业”;要让他们对城镇化有信心,有一种敢闯敢创新的精神,一种在城市开辟一片新天地的决心[5]。另一方面,进行人格教育,塑造“城市人格“,重视“精神上的城镇化”。有的拆迁农户虽然住进了小区,进了工厂,但是他们的心还是留在农村,没有社区理念,缺乏城市人格。所以,我们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跟着转变角色,可以试着把大城市的先进社区文化引进来,使拆迁农户摒弃原来在农村那套“家庭与宗族至上的封建观念”,并主动融入到社区大家庭当中去,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在创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由拆迁农户到城市新居民的转变。

(三)基层政府党政干部作为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群体,更要重视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一支针对失地农民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方面,培养服务意识,尊重失地农民的城镇化主体地位[6]。拆迁与征地工作中政府与拆迁农户的种种矛盾都是干群关系疏远的直接反映。所以基层干部在开展拆迁户的思想工作时,要时刻谨记自己是人民公仆的一员,要把拆迁与征地工作看成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大好机会。比如有的地方乡政府定期举办“拆迁小组专训班”,着重培养拆迁人员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只要服务意识加强了,干群关系理顺了,拆迁户把党和政府当成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就会更加积极地配合工作,甚至不需要干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也会自己主动拆迁。另一方面,强化廉政意识,杜绝拆迁与征地中的腐败行为。拆迁与征地往往涉及政府公共权力与民间资本的密切交流,因此一直是腐败问题的“高发之地”。拆迁与失地农户为了公共利益和顾全城镇化的大局,本来就对自身利益做出了一些暂时性的牺牲。基层干部在拆迁与征地中的腐败行为,将直接导致干群关系高度紧张以及农户对政府拆迁与征地工作的强烈对抗。针对这一情况,基层政府可以对拆迁与征地相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开展“拆迁征地廉政集训班”,利用拆迁与征地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对他们工作中可能滋生腐败的环节“打预防针”。

参考文献:

[1]段羡菊.迎接一亿新生代农民工的到来[j].半月谈,2010,3:4-6.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n].人民日报,2010,10(28):01.

[3]秦润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8-27.

[4]石云霞,陈曙光.如何做好返乡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j].政工研究动态,2009,4:17-19.

[5]魏津生,盛朗.中国流动人口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第3篇

(一)思想政治观念淡漠,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社会转型期的农民因影响思想观念的渠道增多,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遭到严重动摇。市场经济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条件改善之余也使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农民中滋生,使他们只关注自我,对国家大事,国家政策漠不关心,甚至对基层党组织,政府和领导干部产生不信任感,持否定态度。由于受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遍不高。为了个人利益,一些农民忽视集体利益,甚至在经济活动中不遵守诚信原则,以次充好、期满顾客;还有的农民为小事与邻里打骂,使邻里关系紧张。这部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否则将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科学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当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的人口偏少,程度偏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比内陆地区高。部分农民对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教育只是学习文化,对技术、专长不重视;有的农民目光短浅,认为不上学同样可以挣大钱;还有的因为经济条件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低,使得农民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接受和内化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困难,这严重影响新农村新农民的培养。

(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目前我国缺乏一套健全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案,这使得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无序、效率低。相当多的基层干部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达到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是一个空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基层干部,而基层干部普遍本身政治素质不高,再加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限,这使得许多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唯经验是从,只注重单向灌注,忽视双向交流,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二、现阶段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的原因

(一)农民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态度在部分农民中根深蒂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各种腐朽思想也乘虚而入,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对农民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这使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艰巨而复杂。此外,建国后我国工作重心主要转移到城市和经济发展上,在农村也主要集中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这也给腐朽落后思想提供了发展空间,使农村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状况。

(二)农村相关投入不够,教育文化事业落后。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经济的保障,而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经济工作的解决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忽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此外,当前我国对农村的政策主要侧重于普及农村义务教育,而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计划、实施,目标等缺乏细致明确的规定。

(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没有从根本上获得解决。受教育程度是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差距很大,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素质和农业发展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只是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经验的积累,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就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是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确保国家的教育政策在农村的落实,确保农村儿童享受九年免费义务教育,贯彻落后地区国家优惠政策。其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确保农村基础教育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引进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再次,要通过教育逐渐改变一些农村地区的“重男轻女”现象,改变女孩上学没用还不如打工赚钱的陈旧落后观念,使农民从思想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二)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建设,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要在农村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深入调查农民的思想政治状况;要完善农村的基础教育设施并建立规范严格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机制;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合理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民思想政治素质;还要逐步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只有这样,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序规范的进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第4篇

【关键词】彭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启示

彭湃作为中共党内最早从事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他在农民运动的实践中,系统地提出了许多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主张。这些思想大多是他在党内第一个提出来的,且比较早地进行了阐述。他对农民开展了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动员组织农民参加我党领导的农民运动、革命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认真分析总结他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当前推进并深化党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开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彭湃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虽然彭湃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他十分重视农民问题,认为中国的革命必须要依靠农民,要实现革命的理想,必须“从教育入手”[1]。因此他在农民运动的具体实践中,十分重视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1、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彭湃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农村的现实情况,以确保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使得农民的政治信念和价值取向与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保持一致,从而推动我党革命事业的发展。因此,他创办了《赤心周刊》,并在上面发表了《谁应当出来提倡社会主义》、《告农民的话》等多篇文章,以此来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而坚定农民的政治信念,为发动和组织农民参加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唤起农民的阶级意识。

彭湃依据帝国主义列强一贯联合侵略中国的特点,认为反对帝国主义,并不是反对某一帝国主义,而应是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同时彭湃对于反帝的方式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应通过大示威运动、散发传单和捐钱援助罢工工人等方式,来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他通过对农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和爱国主义教育,唤醒了农民的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增强了农民的国家责任感,使农民认识到自身遭受压迫和苦难的根源,从而将反帝反封建反军阀与自身解放联系起来。

3、重视科学文化等实用知识的教育。

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广大农民在旧中国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导致农民文化素质极低。而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体力量,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以及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彭湃十分重视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他开办了为农民服务的学校,教他们认字、学写信、记账、珠算以及写农作物和农具的名称,这既让农民学到了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又使其受到了革命教育。

二、彭湃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瞿秋白盛赞“彭湃是出色的鼓动家、宣传家和组织者”。[2]彭湃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实践中,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制定出科学的教育方法,切实增强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阶级分析法。

尽管彭湃并没有对农村阶级作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但是在他一系列文章中都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不但明确了谁是我们的朋友、敌人,而且深刻地阐释了特权阶级与无产阶级,尤其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揭示了他们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压迫的事实,以此激化阶级矛盾,号召广大农民赶快进行革命。他跟农民说:“全世界约十五万万人,其中分为两种。一种是发财人――资本家、地主,一种是穷苦人――工人、农民。这两种究竟哪一种多?……无钱的十居九人,有钱的只有一人。现在是一个有钱的人欺负九个无钱的人,但是无钱的人,不愿受他的欺负,起来反抗他,这就叫做阶级斗争。”[3]事实证明,这一方法是很有效的。他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极大地启发农民的觉悟,使得农会会员迅速扩大到10万人。

2、感染熏陶法。

彭湃针对海陆丰当地农民文化素质低等方面的特点,于是他把革命道理包含在娱乐活动中,使农民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譬如他在田间地头和农民谈心,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为了使农民能听懂自己的宣传,把书上的术语翻译成当地的土话,并用方言编写了许多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诗歌教农民传唱。为了向更多的农民宣传,他还特地到农民来往最多的海城龙山天后庙前做讲演,并利用农民来此歇脚乘凉的机会,打开留声机播送歌曲吸引农民,这招很奏效,农民纷纷围了过来。彭湃乘机,一遍遍地向农民宣传。此外他还用画笔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并特地学会玩魔术,借表演吸引农民,以此向农民做了生动的政治宣传,使广大农民觉悟起来。

3、以身作则法。

最初,彭湃身穿学生洋服,头戴白通帽,与农民有一定的差距和隔阂,农民对他的态度冷淡。而且农民见他出身富豪,还曾留学日本,不相信他会替农民办事。因此为了打消农民对他的疑虑,他不仅将他家的田契、铺约统统烧掉,还宣告了自己和地主阶级的彻底决裂。同时他还穿上粗布衣服,戴着竹笠赤着脚,到农民家中和田地里,帮助农民干活,宣传革命道理,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其他干部加入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

4、思想渗透法。

彭湃认识到,要发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必须满足他们的实际生活要求,因而他提出并实行了符合农民利益的口号和政策。1923年7月,海丰不但刮台风,还发大水,使农民损失极其严重,鉴于此彭湃一方面积极发动农民要求减租,一方面又认为应在丰年减租才有价值,不能让农民忘了减租的意义和目的。这说明彭湃认为并不能为减租而减租,更重要的是通过减租来教育、组织农民,而为达到此目的,在丰年减租就更具有意义了。彭湃不但创办为农民服务的学校,还办合作社、办医药房,通过这种特殊的思想政治工作,既使农民学到知识不被地主所骗,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难题,又使农民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革命的思想。

5、管理教育法。

他主要是通过建立健全农会组织的形式,制定组织管理章程。他亲自起草海丰总农会以及约农会的简章,还起草了“农会益传单”和两个“宣言”,提出集合全县农民,组织农会,协力团结,反抗社会不合理的制度等等,使海丰总农会成一个组织比较严密的团体。同时还开办了讲习所,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干部,他们在彭湃热情的帮助下,很快学会了宣传、演讲,成为有才能的农会干部,成为彭湃的得力助手。他们不仅自己参加农会,而且还劝说其他农民加入农会,使得农会的规模迅速壮大,这对开展农民运动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彭湃正是在实践中,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物质利益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及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等原则,擅于利用不同的宣传载体,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农民达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现实启示

彭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农民的具体情况,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形成了一些独创性思想,为我党进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对当前更好地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坚定农民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与此同时,我们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建设,把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发财致富,作为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2、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化。

尽管随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农民的素质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但仍然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农民思想观念的多样性、文化水平的差异性以及道德觉悟的层次性,教育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农民的实际及特点,做到分层次进行;并借助广播、电视等宣传平台,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切实增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3、必须重视农民的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诉求。

农民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无论何时,党都不能忽视农民,必须重视农民的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诉求,使得他们获得实惠,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才能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和团结,更好地调动农民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力。

4、必须与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相结合。

当前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因此党和国家应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并加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教育者的政治文化素养。

我们必须形成以乡镇党委为领导、村党支部为核心、干部党团员为主体、群众中先进分子为骨干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并通过分期培训的方式对其开展教育活动,以提高基层干部的党性和文化素养。同时乡镇党委还应加强村干部和党员干部的管理,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内容,选出党员和群众都比较满意的村党支部班子,使得充当“教育者”的基层干部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和影响农民群众,使其在无形中受到教育和感化,提高自教自律的能力。

综上所述,彭湃的农民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于团结教育农民参与农民运动和革命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我们归纳总结彭湃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主要是运用其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把握、发展当前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觉悟,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引导农民走上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轨道,使他们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蔡洛,余延光.彭湃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2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第5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1004804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一词,并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他们目前占到农民工总数的60%,大约有1亿人。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并成为当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兼有农民工和新时代青年的双重身份,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他们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新特征。为此,我们要把握和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阅历跟老一代农民工不同,在思想动态、利益诉求等方面有着诸多表现,令人关注。

1.文化程度高,职业道德意识弱。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比其父辈高,基本上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他们基本上是“80后”、“90后”,是在改革开放中幸福成长起来的一代,成长环境优越,上进心缺乏,大多仅仅满足于原有的学历层次,其职业技能水平难以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就业层次依然相对较低,又欠缺吃苦耐劳精神,工作变换频率高,企业忠诚度低,职业道德意识较弱。

2.经济意识强,法律意识淡薄[1]。新生代农民工受传统思想意识束缚较小,不会再局限于过去,能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要求,思想活跃,见多识广,比其父辈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比父辈更向往、更急切。由于他们个人顺畅的成长过程、自身有限的认知水平,在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往往少了应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思想准备,在致富道路上碰得头破血流,不知所措。另外,他们大都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合同法、劳动法等法律的了解,不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当个人利益和经济利益受损时,容易采取不冷静的极端方式宣泄情绪,缺乏法律和市场理性意识、风险意识。

3.独立意识强,婚姻家庭恋爱观淡漠。新生代农民工比较缺少父辈的那种集体主义观念。他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有自己的主见和个性,强调个人独立,自我意识强,敢想、敢说、敢干,冲劲十足。他们热爱生活、朝气蓬勃、多才多艺,具有挑战自我、提升自我、展现自我的青春活力。在日益多元化的转型社会,难免受到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冲击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使他们择偶观念城市化、择偶标准复杂化、择偶方式市场化、择偶对象自主化、择偶区域扩大化,性开放程度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杂乱性,家庭责任意识不强[2]。

二、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新鲜血液,做好这些年轻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外在表现就是农民工问题。怎样通过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做好作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方面,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到城市务工,获得了大量工资性收入,为增加农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出路。但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就业能力等自身素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他们的思想、行为方式与现代城市文明体系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协调[3],“城市的经济接纳,社会排斥”致使他们产生了一系列行为和思想上的困惑。这些困惑仅仅通过行政和法律的手段难于解决,还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要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具体问题出发,认真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和思想上的种种困惑,形成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适应环境、增强其自我发展动力的局面,以便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城乡之间的“流动”和市场经济的熏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掌握了技术,更新了生活观念,提高了经营水平,改变了思维方式。他们把自己在城市学到的这些新知识、新理念带到农村欠发达地区,给封闭的乡村带来了新鲜空气,直接支援了新农村建设。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无疑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二)有利于建设现代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做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内在要求。城市化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是工业化空间上的重要载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只有让新生代农民工更快、更少痛苦地完成从乡村到城市的再社会化,平稳地融入城市并尽早转变为新市民,才能有序地推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明素质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性[4],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提升其自身综合素质,减少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冲突产生的焦虑感,加快融入现代社会,提高其主体意识和社会归属感,降低对城市现代化的不适应感。第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面对着陌生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由于其群体特征,自我控制能力和道德规范约束力相对较低,最容易在放任自流的状态中迷失自我,从而采取一些不道德乃至非法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规范他们的行为,使他们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努力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而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三)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促进其自身健康全面发展 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其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以他们的善良和纯朴赢得城市人的尊重,既创造了社会财富,也彰显了其自身价值,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他们自身的健康全面发展。按照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已婚者仅占20%左右。这就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务工期间还要解决诸如婚姻、恋爱、家庭等一系列问题。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他们难以获得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也难以真正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其生存压力比较大。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积极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恋观,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自我和社会,提高其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其自身健康全面发展[5]。

三、以“以人为本”理念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特殊国情下产生的特殊群体,是影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6]。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环境、生活境遇和自身素质等因素的特殊性,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方式和内容,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是创新教育理念,做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是呼唤人性、尊重人、解放人的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应紧紧围绕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围绕其在学习、成才、健康、生活、交友、恋爱、求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现实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首先,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就要尊重农民工,尊重农民工的劳动和公民权利,摆脱“经济接纳,社会排斥”的做法。一是要尊重农民工的人格,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我们要从富士康连续坠楼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工作上尊重员工、爱护员工,要使企业建立适应新时期要求、体现人文关怀的管理体制。二是要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创造精神。对他们的创新工作,要及时予以精神上、物质上的鼓励和支持,对取得成效的要进行表彰奖励,使他们有成就感、荣誉感。其次,树立共享建设成果的理念。要理解农民工,关心农民工。要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及时解决生活、婚姻及工作困难,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其收入和生活质量,使他们减少心理落差,以便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民工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拥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发展机会。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其受教育程度高,因此,选择的教育内容一定要注重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下几方面教育。

1.职业道德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大都长期生活在农村,存在组织纪律涣散的情况,其耐受力比他们父辈低,再加上务工初期往往只能从事较低层次工作,职业经验积累不足,就业能力不高,大大影响了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导致普遍存在岗位流动性强、职业忠诚度低的状况。因此,要引导他们参加各种职业技术培训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培养他们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等意志品质;同时,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自觉遵守企业的组织纪律,爱岗敬业,提高他们对企业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2.法律意识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基本上都很淡薄,存在不学法、不懂法、不依法办事的情形。要通过法制教育教会新生代农民工知法、懂法、守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教育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勤劳致富,摒弃一夜暴富等不切实际的想法;针对其维权意识较强的实际,引导他们更加合情、合理、合法地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不是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采取极端的手段。

3.婚姻家庭恋爱观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正处于择偶、婚恋的关键时期,即将成为承上启下的一代。由于工作的流动性和城市生活的开放性,致使他们性意识开放。那种没有制度保障的结合,容易造成任何一方的不负责任就给对方带来痛苦的麻烦[7]。因此,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择偶观、婚姻观,强化两性之间的责任意识,摆正爱情在人生发展中的位置,认识婚姻与家庭的关系,自觉遵守婚姻家庭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减少婚恋问题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构建和谐家庭。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面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教育群体,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与创新教育方法,以适应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1.疏导教育法

疏导顾名思义就是疏通与引导。疏,就是要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充分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导,就是在疏通的基础上,化解积怨、理顺情绪,支持和弘扬正确的思想观点,反对和批评不正确的思想观点并把其引导到正确轨道上。要改变过去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观念,要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引导他们去分析、思考、探讨思想认识问题[8]。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引导手段来解决不同的思想政治问题,及时支持、肯定正确思想并使其巩固和发展,及时纠正错误思想认识并引导到正确思想认识上来。

2.隐性教育法

隐性教育法有陶冶式教育法、渗透式教育法和实践体验教育法等。陶冶式教育法就是通过营造一个健康、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使人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思想道德熏陶的方法。渗透式教育法就是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的方法。实践体验教育方法就是组织人们自觉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社区、厂区的管理和建设,自愿参与各种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丰富实践体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这些寓教于境、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依托社区、厂区建立起来的文化馆、图书室、游艺室、宣传栏、黑板报等,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素质,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熏陶。

3.心理咨询法

心理咨询法就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专门知识和技术,对咨询者的心理、行为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施加影响,促其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积极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增强其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新生代农民工面对的是一个变化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的现代社会,加上人们之间不断增加的复杂利益关系,容易引起思想困惑、精神苦闷、心理震荡等等,产生心理不平衡、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新生代农民工是更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特殊群体,在他们当中开展心理咨询十分必要。教育者和咨询人员在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要能熟练地运用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耐心细致、真诚热情地接待咨询对象,全面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服务并严格遵循保密原则。对咨询对象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帮助他们调整情绪、恢复心理平衡,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

4.典型示范法

典型示范法就是运用典型的人或事作示范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社会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人都有模仿他人行为的心理倾向。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模仿能力强和从众心理倾向等特点,要善于发掘新生代农民工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培养和树立新生代农民工的先进典型,通过这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先进事迹和好人好事来激励、鼓舞他们。由于这些先进人物同样来自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跟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实际很贴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要注意在运用典型示范法时恰如其分地评价典型人物,适可而止地宣传他们的事迹,不要人为地拔高甚至粉饰典型,否则会降低典型人物的感召力,甚至引起人们反感。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带有全局性、综合性的问题。只有正确、全面地认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新方式,创新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多角度地开展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真正把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金萍.农民工思想状况分析及其教育环境的优化[J].江汉论坛,2005(7):1620.

[2] 长子中.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观念特征分析及思想引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110(3):810.

[3] 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3.

[4] 纪研.加强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必要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70,75.

[5] 陈征.研究农民工问题的新视角[J].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596.

[6] 魏向杰,王.我国“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的制度瓶颈及对策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798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第6篇

摘 要 重庆是全国最大的直辖市,但农业人口占比很高,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做好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本文从重庆农村当前的实际出发,着重研究了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期对解决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的问题提供可借鉴的选择。

关键词 现代化 农民 思想政治教育

重庆市是我国最大的直辖市,相对于其它几个直辖市,其最大特征就是农村人口占比最高,并且大多地处山区。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在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如何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重庆农村工作面临的重要战略性课题。

一、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

同志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只可加强,不可削弱。”农业的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水平的现代化,也包括思想意识的现代化。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是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国际国内的发展经验表明,任何一个社会的现代化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从物质层面来说,就是要坚持科技创新,提高农村生产力,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精神层面来说,就是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为物质的现代化提供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农业现代化同样如此,离开精神层面的支持,农业的现代化很难实现。

2.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管农村原则的重要体现。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事关我国农业道路的大问题,也是防止农村贫富差距加大的战略性问题。实践证明,先进的生产技术、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并不能保障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方向,恰恰相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很容易让封建思想或者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最终导致迷信横行,道德沦丧,消磨农民的意志,反过来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农业现代化保持正确方向的政治保证。

3.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村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内容。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一方面体现在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力度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能不能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奋斗上。团结和带领群众一起奋斗,离不开做好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去,我们党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把广大农民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今后,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样需要如此。这是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法宝,检验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标尺。

二、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思想现状

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农民的思想状况怎样,就此我们选择了开县、酉阳等地和城区,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00户家庭进行了实地了解。综合来看,当前重庆市农民的思想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1.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观念交织。主要体现在老一代农民和青年农民身上。从年龄段来说,45岁以上的农民观念仍然比较传统,他们大多靠土地养活自己,对党比较有感情,集体观念比较强,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党员的比例较高,有一定的大局观念。而四十五岁以下尤其是30岁以下的农民,则明显具有现代意识,他们大多是“手机族”“互联网”一代,思想比较活跃,有强烈追求物质财富的愿望,但是很少愿意像父辈那样靠土地吃饭,大多从事一定的营商活动或者外出打工,外出打工的所占比例达到40%左右。他们政治兴趣普遍不高,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相对于老一代色彩比较浓厚。

2.生活条件改善但精神生活单一。在调查的500户农民家庭中,有70%左右的家庭认为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提高。主要表现为住房条件改善,近90%的农户告别了土坯房,用上了清洁能源;出行条件改善,60%左右的农民对农村水、电、路、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条件大大改善感到满意。在精神生活方面,被调查的人当中平均每年能看上一场电影,还有的地方建设了数字农家书屋,但是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单调,超过80%的老年农民主要通过电视满足文化需求,年轻族则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手机满足精神需求。调查表明,农民的主要娱乐方式,在家看电视的占63.64%,看书报的占10.90%,打牌的占14.24%,19.70%参与打牌赌钱的村民是为了娱乐。

3.接受现代教育的增多但是陈规陋习甚至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在被调查的家庭中,超过80%的农民接受过小学以上的文化教育,在年轻一代农民中,文教支出普遍占到家庭收入的15%左右,可以说当代农民是有文化的一代。与此同时,建国早期已经绝迹的陈规陋习甚至封建迷信有所抬头,突出表现在婚丧嫁娶上的大操大办,彩礼负担越来越重,以及信仰佛教群众的增多。调查显示,有的农民占到被调查人数的20%左右,尤其是50岁以上的农村妇女,信仰佛教的明显高于年轻农民。

4.年轻农民充满活力但是普遍反映生活压力大。在被调查的重庆市几个地区,年轻农民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大。一是彩礼压力大。调查发现,农村青年结婚彩礼普遍在10万左右,开县、城区等地方甚至超过15万以上。二是随分子的风气严重。在被调查的几个县区,城镇的年人均人情消费接近2000元,农村的人情消费也大都在800元左右,尤其是青年农民重义气、讲感情,人情消费大多超过千元,成为青年农民的一项沉重负担。

三、当前现代化农业进程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广泛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当代农民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价值追求更加多元,对农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1.对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上存在偏差。自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其主要根源,在于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认为家庭承包就是“各干各的”,党组织面对一家一户很难开展有效的思想教育,再加上很长一个时期内,上级党组织对农民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缺乏必要的督导和考核机制,造成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2.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在计划经济和时期,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以集体为单位来展开。在新形势下,一些基层党组织要么”旧瓶装新酒”,要么缺乏思路和办法,从内容到形式缺乏对农民的吸引力。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基层党组织缺乏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善于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探索新路子,不善于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体制机制保障。正如以上所说,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上,缺乏必要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一些基层农村党支部视其为可有可无的工作,做好了没有奖励,做不好甚至不开展也没有什么惩处,费力不讨好。之所以如此,根子还在于对农村党支部的职责规定过于宽泛、概念化,以及上级党组织对农村党支部的考核力度不够,督导检查不够。上级党组织过于重视对治安、计划生育等硬指标的考核,而对农村党支部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考核指标要求。

四、当前现代化农业进程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重庆作为山区,农民居住比较分散,尤其是偏远乡镇的农民,交通不便,单是每次集中的过程都非常困难。客观实际决定了必须探索新途径,以新形式、新手段对农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建立农民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一是从党内法规层面入手,明确乡镇、村以及党组织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村党支部书记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形成乡镇党委书记负总责,支部书记具体负责,专职队伍具体抓、上级党组织定期考核的有效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把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制度化、常态化轨道。

2.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一是加强培训,不仅提高村党支部书记、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让他们懂得怎样跟群众打交道,怎样做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乡镇党委应加强调查研究,定期归纳分析辖区内农民关注和关心的主要问题,确定一个阶段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村党支部应结合乡镇党委确定的教育重点,结合所掌握的本村实际情况,细化教育内容,把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三是注重从农民中培养宣传骨干。农民最了解身边人身边事,农民之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接近农民需求。每个农村党支部都要根据规模大小和工作需要,培养10名以上的宣传骨干,并给他们以必要的物质支持,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农民心坎上。

3.创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一是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运用好互联网和手机,定期向农民推送党的方针政策,发生在农民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重要活动信息,以克服交通不便、不容易集中等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困难。二是发挥好农村文化设施的作用。要改变目前农村文化设施“躺着睡觉”的问题,结合重庆建设数字农家书屋,增加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三是注意挖掘本地乡土文化。重庆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村落背后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应鼓励农村通过搞村史、村志,或者编修家谱等形式,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四是鼓励广大农民开展有意义的旅游活动。一方面可以开阔广大农民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另一方面在旅游中让他们陶冶情操,接受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学凤.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2012(05).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第7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地区 新农村 结合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New Rural Ethnic Minority Areas

ZHANG Weiho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Guizhou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Abstract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related to our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minority area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maintenance of stable soci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ural economy, thus bringing the nation into the production of vast areas of rural development, affluent life style civilization, the village clean, democratic management, a stable and harmonious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inority areas; new rural; combination

1 加快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推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又好又快的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是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通过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新农村建设这一全局性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广大农村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景象。但从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看,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与全国其他地方同时、同步展开的,但这一工程在我国民族地区的进展却相对迟缓,这主要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所导致。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有着广大的农村和牧区,相当数量的农牧业人口,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一直遭受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民族战争之苦;各民族的、民族风俗、民族习惯各异,甚至语言文字不同;生存环境、居住条件的恶劣;贫穷、物质匮乏、信息闭塞、思想保守甚至远离社会文明;民族历史文化所具有的复杂性根深蒂固;基础教育薄弱,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导致长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文化观念陈旧保守,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简单、原始,经济增长的速度极为缓慢。

2 思想政治教育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揭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互为条件、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精神文明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文明。这种反作用不仅集中表现在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思想理论、道德观念直接为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服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直接参与物质文明的创造,并使精神文明的成果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物质成果。因此,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导向作用。

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夯实广大少数民族农牧民的政治理想信念,培养正确的全局观、大局观;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责任感、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进而推进民族地区农村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维护全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民族地区农村生产力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和智力支持,并保障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帮助人们树立崇尚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思想观念,提高劳动者掌握先进农牧业专业技术知识的意识和本领,挖掘民族地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绿色产业、生态产业;遵守市场经济规则,使农村经济正常运行,进而推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步。

再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发展新农村先进文化是实现民族地区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在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起着文化的过滤、沉淀、吸收作用,继承、吸收和整合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元素并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而将民族文化中消极、落后甚至野蛮的内容抛弃,使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优化、创新现存民族文化的内容与结构,并调节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冲突,创建良好的文化交流、文化吸收、文化融合氛围,以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主流文化、先进文化发展,从而推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精神生产活动,直接创造精神生产力。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道德环境,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素质,即人的思想水平、道德面貌、劳动态度以及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等,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力及其要素的作用方式和人自身的发展状况,而且还决定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性质和方向,影响人的智力和体力发挥的程度,影响劳动者技术水平、劳动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即通过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思想认识、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端正人的社会态度、启发人的思想觉悟、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极大热情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3 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1)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相对充沛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因此培养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组织生产,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开发和管理,而且要热爱“三农”、乐于奉献“三农”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利益主体、行为主体。在“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到,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为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劳动者的关系看, 劳动者素质和生产积极性归根到底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没有新型农民,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不仅要提高民族地区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而且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支持。

(2)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就是要破除陈旧的观念,培养和树立文明、科学的民族观、宗教观、发展观。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人居环境改善和人的素质提高相结合。即要使民族地区农民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乡风民俗、道德修养等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适应。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人的思想水平、道德面貌、劳动态度以及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等,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影响人的智力和体力发挥的程度,影响劳动者技术水平、劳动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担负着向广大人民群众灌输有利于统治阶级及社会稳定的共同政治理想、共同价值观念的任务。因此,要引导农民把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实践中领悟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加强道德修养,升华道德境界,净化社会风气。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既要通过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质量,又要通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对农民进行现代观念、文明准则的教育,引导各民族建立与本民族的民风民俗相融合的文明的乡规民约,养成文明卫生习惯,自觉维护生态和谐。因此,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广大农民更新观念和改变精神面貌,是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

(3)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民主管理,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要加强农村、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当前,民族地区的广大农村,由于民族习俗、民族心理长期积淀传承,解决民族问题、民族纠纷不是依靠法制,而是通行公序良俗,这种所谓的公序良俗实质上就是“家长制”、“一言堂”,主观性极强,民主与法制被束之高阁。因此要加强民主法治的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农民增强民主法制意识,使人们懂得在通过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民利的同时,要切实尊重他人的民利,提高广大农、牧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进行利益引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一方面通过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帮助人们分析并理清各种利益关系,确立正确的利益观。另一方面帮助不同利益群体克服各自的认识和心理偏差,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使人们在经济社会的活动中能从国家的发展以及民族的进步出发,从大局出发,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一心一意谋发展, 聚精会神搞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法制,通过法律程序协调各种不同的利益冲突,使社会成员之间可以和谐共处,保障社会安定团结,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规模大、涉及面广的宏伟工程,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下,在十二五期间,要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住机遇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更好更快地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我国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网络空间建立马克思主义阵营的研究和实践却相当薄弱。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电信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在农村不断普及,农村网民规模逐年增大,再加上互联网自身的特殊属性,使得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

一、农村网民规模不断增大

近些年来,农村的信息服务普及率明显提升,农民自发使用网络技术的意识逐渐增强,农村网民规模不断增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的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详见表一、表二):2005、2006年农村网民数量分别为1931万和2311万,两年间农村网民数量仅增长380万,增长率仅为19.7%;2007年农村网民数量出现暴涨,由2006年的2311万增至5262万,增长率高达127.7%,与2006年相比增幅高达108%;2008年达到8462万,增长率为60.8%;2009年农村网民规模首次破亿,达到1.0681亿,增长率为26.3%;2010年农村网民数为1.25亿,增长率为16.9%,占整体网民的27.5%,农村网民数约占农村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农村居民6.74亿,占总人口的50.32%),通俗地说就是大约每五个农村居民中就有一个网民。显然,当前农村网民规模为互联网成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国家政策的支持

党的十明确要求:必须在三农领域大范围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用信息服务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信息鸿沟”,在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管理方式等方面实现一系列变革。农村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来国家政策上的扶持,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首次引进数字遥感技术并积极应用于农业,开启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先河,之后我国政府不断提升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九个“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力度。

从“六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期间出台了许多有关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代表性的政策有:1994年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上农业部提出的“金农工程”;2001年启动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工程;2005年农业部提出的“三电合一”方案;200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三网融合”决定;2011年启动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工程等等。政府推进农村信息化的策略更加规范、更加完善、更具针对性,这些政策的颁布和施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由此也形成了“起步晚、起点高、速度快、服务能力强”的发展特点。

三、电信设施的不断完善

近年来,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是偏远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电信企业克服资金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下为广大偏远山村兴建了大批通信设施。目前,我国已全面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的“十一五”农村通信发展规划目标;二是农村信息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2009年共为4228个乡镇和行政村开通互联网,2010年建成乡镇信息服务站20229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点117281个,网上建成乡镇涉农信息库14137个、村信息栏目135478个。三家电信企业通过“信息田园”、“农信通”等信息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了种类丰富便民信息;三是信息下乡活动进展迅速。2009年全国范围内有15个省份开展信息下乡活动,基本实现了“一乡一个信息服务站,一村一个信息服务点,一乡一个互联网站,一村一个网上农副产品信息栏目”的“四个一”目标。

四、互联网自身的特殊属性

互联网成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生存之道,与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密切相关。

首先,从互联网技术层面看,主要特征包括:一是数字化。即互联网里的视频、图片、文字和声音统称为“数字信息”,它们都是由“0”和“1”两个数字信号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不同形式信息间还可以实现互相转化,统一加工、处理和传输,这就使得网络信息的修改、复制、传递等实际操作变得简单快速。如今,信息的数字化传播使各个传播领域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有着媒介大融合的趋势;二是超文本。超文本利用超链接的方法,将不同网页的文本信息组织在一起,将传统媒体的线性文本变为四通八达的非线性文本,将原来的单文本变成了超级文本或立体文本。因此,读者在信息获取过程中可以在任何一个关节点停下来,进入另一个文本,然后再点击,继续进入另一个文本,整个过程在理论上是没有穷尽的,某种意义上实现了“读者是上帝”的历史地位;三是多媒体。即两个或多个传播形式合为一体的媒体,基于数字化的特征,网络里的视频、图片、文字和声音可以相互转换,这就为两个或多个信息形式能够合为一体进行传播提供了可能,互联网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信息形态显得生动多样,所以常常被称之为“媒体的媒体”。

其次,从传播的层面看,主要特征包括:一是交互性。著名学者埃弗里特·M·罗杰斯认为,“交互性是在传播进程中参与者能交换角色、并对他们的双边话语具有控制力的程度”,在网络传播中,网络主体间可以实现直接的双向的交流互动,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模糊了传统传播模式中传者和受者间的界限,增加了信息接收者的能动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传播;二是即时性。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只需身边有手机、电脑等终端,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了解和消息,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另外,网络的全球互联,它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地缘限制,一条网络信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世界各个角落,如美国的“9·11”事件最先是由博客向外界的,这很好的佐证了互联网即时性特点。三是平等性。虚拟的互联网世界鲜有身份高低之分,里面没有领导、上司和校长等这些现实生活中的身份,网络的参与主体拥有更大的话语空间,可以自由平等的进行交流。有热情的人可以掀起一次网络大讨论,喜欢清静的人可以独自耕耘在博客那一亩三分地,正所谓平民与亚里士多德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四是开放性。互联网是通过开放式的TCP/IP协议连接的分布式网络,该网络呈现“无中心”结构,它包容世界各地形形、千差万别的计算机网络,并且登录互联网的门槛特别低,任何个人或组织只要有一个电子终端、一个调制解调器,并遵从相关协议、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都可以随意踏入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进行信息的生产、获取和传播。即便不会打字,也可以在网上“冲浪”;即便不会跟帖,也可以“潜水”。

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新时期应积极探索互联网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契合现代社会的变动,满足党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局需要。

参考文献:

[1]表一、表二数据来源:《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