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心血管病治疗与方法

心血管病治疗与方法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7 17:20:09

心血管病治疗与方法

心血管病治疗与方法第1篇

【关键词】缬沙坦;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

心脑血管指的是心脏和血管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属于一类循环系统疾病[1]。随着现代生活步骤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复发、死亡比例较高[2]。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应用缬沙坦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确定是心脑血管疾病;②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排除;③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44例患者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6.7±5.4)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3.5±1.1)年;对照组的44例患者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6.2±5.0)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3.2±1.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用钙通道拮抗药物、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高血压患者应用常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有效控制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缬沙坦(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80mg/次,1次/d,连续应用1周,1周后根据患者的血压等情况适当调整剂量,剂量范围控制在40~160mg。

1.3 指标观察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心绞痛、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1.4 统计分析

将所采集到的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应用SPSS13.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用( ±s)来表明计量资料的数据,用χ2检验表明计数资料,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没有明显差异,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达到合格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1.

2.2 随访1年,两组患者心血管的复况

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发生心血管事件总共5例,发生率为11.36%,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总共9例,发生率为20.45%,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首要目标[3]。心血管疾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治愈后易反复[4]。因此,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需严格控制病情。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能有效降低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AT1,减弱收缩血管的作用,同时增强作用于AT2的强度,有效扩张血管,达到降压的目的[5]。另外缬沙坦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效缓解病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缬沙坦,随访1年,发生心血管事件总共5例,发生率为11.36%,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总共9例,发生率为20.45%,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应用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能有效降低心血管复发率,有效保护心血管,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登宇.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8):17-18.

[2]兰莉.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1(4):36-37.

[3]茹鲜古丽・托呼提.频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8):33-33.

心血管病治疗与方法第2篇

吴以岭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 鸡尾酒疗法――世界的观点

目前我国因心脑血管疾病所致死亡人数每年约有260万,占总死亡构成的45%,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给社会和患者家庭造成的负担十分沉重。世界医学权威指出: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必须在保持科学生活方式的同时,将药物干预放在重要位置,而药物干预更需要多点协同抗击的鸡尾酒疗法。

■ 吴以岭教授解读鸡尾酒疗法

记者:吴教授,您作为承担国家973计划重大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运用中医络病理论防治心脑血管病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您能就“心脑血管病预防和药物干预的鸡尾酒疗法”做一个科普的解释吗?

吴以岭教授:要想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首先必须保持良好、科学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同时要积极治疗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基础疾病。

药物干预不是指发现了心脑血管病才去用药治疗,而是说把药物纳入预防环节。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只有病情出现或者病情严重后,才想到使用药物治疗,这是非常不科学、不符合国际医学发展潮流的落后观念。21世纪是世界医学界由医疗转向预防的世纪,针对心脑血管病发病年龄提前、发病率逐年提高的现状,在易患人群还没有发病的情况下,使用药物提前干预,国内的医学专家对此也是非常认同的。

鸡尾酒是多种酒的混合酒。所谓“鸡尾酒疗法”,就是把健康知识普及、药物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综合措施纳入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中。对于已患心脑血管病的患者,采用调节血脂、抗凝、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扩张血管等多种药物组合治疗。对于病情稳定后的患者,也要多靶点、多角度地防止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生。

■ 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多重性

记者:吴教授,谈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人们总感到非常复杂,冠心病、脑血栓是怎样发生的呢?

吴以岭教授: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血脂异常、高黏血症使血液变得黏稠,使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同时血液中血小板的凝集也容易使脂类物质粘附聚集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第二个原因是由于高血压、吸烟等因素造成了血管内皮损伤,功能发生了紊乱,这不仅加速了动脉硬化与血栓形成,同时,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也可造成心脑血管本身的痉挛;第三,血栓在血管内形成后或血管痉挛,若血管未完全闭塞,血流尚能通过,只是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血栓完全堵塞住心脑血管,或心脑血管自身的强烈痉挛,就会使血管完全闭塞,发生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后果将非常严重。

■ 通络――中国特色的“鸡尾酒疗法”

记者:2004年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络病学》明确指出:“通络”治疗心脑血管病具有多靶点、多角度的协同抗击作用,这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吴教授作为《络病学》主编,您能解释一下络病理论是怎样指导心脑血管病防治的吗?

吴以岭教授:《络病学》的编写凝聚了全国近150余位包括院士、博导在内的专家多年的心血,书中详尽论述了络病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关系。络病理论认为,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络脉淤阻、络病绌急和络脉淤塞。络脉淤阻相当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络脉绌急相当于血管痉挛,络脉淤塞相当于血管闭塞。西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血管闭塞要采用多种不同的药物,而采用通络方法治疗只要一种药物就可以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必须把握预防、治疗、预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预防须在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的同时,对高危人群血脂异常、高血压、高黏血症的患者进行调脂、抗凝、维护血管内皮功能的药物干预,切断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始动环节;针对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治疗主要包括改善血液的黏稠凝聚、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动脉硬化、溶解血栓;病情稳定后着重于怎样防止再复发,也需要采用鸡尾酒疗法,从多角度去用药。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急性心梗、脑梗经过治疗,虽然大血管得到疏通,但微血管已经遭到破坏。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心肌和脑组织才能实现真正的血液供应,这是目前西药治疗所不能解决的难题,而采用中医的通络治疗就可以很好地解决。

■ 通心络――一药独具多靶点、多角度的治疗与预防作用

记者:吴教授,既然通络疗法能够解决心脑血管病预防、治疗、预后环节中的问题,那么哪种药物是通络的代表药物呢?它是怎样发挥多靶点、多角度的治疗与预防作用的呢?

吴以岭教授:作为通络疗法的代表药――通心络胶囊,2000年以其在心脑血管病防治方面的理论突破与独特疗效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首先,通心络胶囊对心脑血管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我们已经知道,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主要在于调节血脂、抗凝、维护血管内皮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如果选用西药预防,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然而,国家权威医疗机构药理实验表明,通心络胶囊一种药物就具有调节血脂、抗血小板凝集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并且可以维护血管内皮功能,从根本上切断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始动环节。

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关键在于改善血管自身的病变。通心络胶囊强大的通络作用不仅可以升高扩血管物质――一氧化氮的含量,并且可以降低收缩血管物质――血管内皮素的水平,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溶解血栓,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关于心梗、脑梗大血管再通后微血管破坏问题,通心络也可以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它不仅可以疏通大血管,还可以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北京阜外医院对通心络的实验结果就证明了这一点。

心脑血管病愈后极易再发,再发的主要原因仍是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血液自身的黏稠凝聚,一个是血管自身的病变。通心络胶囊的通络作用不仅可以对血液的病变全面改善,对血管自身的病变也作用确切,双重作用可以很好地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再发。

心血管病治疗与方法第3篇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肺源性心脏病;动脉血气【中图分类号】R541.61;R54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048-02 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为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者肺血管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继发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1]。肺源性心脏病的急性加重期的治疗的基础治疗方法为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小剂量利尿、抗凝等治疗,本研究在采用在基础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以探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动脉血气的影响。

1一般资料与方法

以2007年4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肺心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45例中,男性33例,女性12例,年龄45~78(63.5±9.4)岁,病程5~20(9.6±2.6)年,经临床检查,均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2]。对照组45例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48~80(62.8±10.1)岁,病程4~20(10.4±2.7)年。经统计,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血气分析、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接受抗感染、化痰、平喘、支持治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酚妥拉明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以10-20滴/分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20-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以10-20滴/分静脉滴注, 1次/天,5-7天1疗程。用药过程中根据血压、心率调整剂量,对于血压较高的患者,可适当加大酚妥拉明的剂量,对于心律较快的患者,则适当降低多巴酚丁胺的剂量,每日1次,5-7d为1疗程。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动脉血气样本,记录并分析结果,应用用SPSS13.0,将所得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比较SaO2(t=1.031,P=0.305),PaO2(t=0.595,P=0.554),PaCO2(t=0.226,P=0.8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比较SaO2(t=3.432,P=0.001),PaO2(t=4.368,P=0.000),PaCO2(t=2.513,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SaO2(t=6.345,P=0.001),PaO2(t=8.845,P=0.000),PaCO2(t=5.15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PaO2:动脉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治疗前比较,**P < 0 . 0 1;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3 讨论

多巴酚丁胺属于β激动剂,激动β1受体的作用强于β2受体,为人工合成的选择性心脏β1受体激动药,正性肌力作用强于正性频率作用,传统上应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用药后增加心肌收缩力及降低室内压,使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缺血区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加。多巴酚丁胺的β1受体激动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降低肺毛细血管血压,并同时具有β2受体的血管扩张作用,舒张血管平滑肌,选择性扩张肺、心、肾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由于心功能的改善,心排血量增加,肾血流量也随之增加,故有间接利尿作用[3],从而起到降低右心负荷,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水肿的作用。多巴酚丁胺激活腺甘环化酶,促使三磷酸腺甘转化成为环磷酸腺甘,促进钙离子相心肌细胞内转移,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肺毛细血管楔压降低[4],多巴酚丁胺还有轻度的β2受体激动作用,可扩张支气管,此作用于用量较大时尤为明显,这些因素都可以改善肺心病患者肺部的通气、血流比,从而使肺心病患者的缺氧情况得以改善。但是在缺氧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伴随血压反射性升高,此时多巴酚丁胺宜减量使用,因为此时心脏后负荷较重,多巴酚丁胺的正性肌力作用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且疗效较差。

酚妥拉明为α肾上腺索能受体阻滞剂,直接扩张小动脉及毛细血管,能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降低心脏后负荷,降低心脏氧耗量,使右心搏出量增加,从而增加肺循环血管容量,改善通气、血流比。酚妥拉明还能消除支气管和肺动脉平滑肌上α受体的作用,从而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5],酚妥拉明在合并血压升高的患者尤为有效。酚妥拉明可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支气管痉挛。

本研究显示:2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包括SaO2、 PaO2、 P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P < 0 . 0 1,说明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对于改善肺心病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是有效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1-97.

心血管病治疗与方法第4篇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分析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引发患者死亡的最为严重的疾病。在世界卫生组织约有每年1750万患者病倒在心血管疾病和脑卒里,在所有死亡人数里的1/3,估计到2030年会达到2420万患者,由此可想会有32.5%的死亡是由心血管疾病导致。药物治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很好的方法之一。最近几年,心血管疾病的病发率及死亡率快速上涨,对我们的生命出现了严重的危害,在美国病发患者里,就心血管疾病而病倒的人数约占整个国家总死亡率的50%。病学流行及临床查看呈现,冠心病、脑卒中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病号逐渐增加且越来越年轻化的态势,逐步形成威害我们身体的重要疾病。因而心血管疾病是一项病情转化非常快而且非常厉害的疾病,治疗这种病我们一般会用药物更快捷一些,还能够让血管活跃起来,在用药的择选和用药量上必须要准确,果断而及时的治疗。作者分析怎样简单合理有效的控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用好药物,让治疗得到最佳效果。怎样才能让患者安全、简单有效、合理地使用现在的药物,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高等水平,从而形成了医疗人员所出现的极度影响。我们要随时观察心血管疾病类药品的运用状况,为临床有效合理使用药药物给予信息,我们对医院门诊处方治疗心血管疾病药品的使用状况来查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我们医院来进行心血管疾病治疗的100例病号,男性有52例,女性有48例,一般的年龄都在56-78岁,综合在68岁。经整合临床查看之后,这些病号均吻合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的要求。

1.2 方法 综合探讨出100例病号经常用的药品利用概率,查看病号通过临床诊疗几个月后的临床效果。

1.3 治疗要求 治愈:通过临床诊疗,病者的临床状况全部磨灭;有效:通过临床诊疗,病者的临床状况看出显著的效果;无效:通过临床诊疗,病者的临床状况没有好的改变,有时候还更为严重了。

2 结 果

最终得出心血管病者临床经常看到的治疗药品的各种都是经常看到的药品频繁的出现,最终得出这100例病者使用药的时候,出现频繁的是前面的经常使用的药,总结药品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治疗临床效果制约根本。分析这100例病者的临床使用该药物的状况后果。这里面还会呈现的分别为100例病者的方法里,呈现出一些药品的笔录,每个病号对任何一种药品记下1回;药品呈现次数=药品呈现频率/药品呈现总的数量,直接说明了给药物对这种病情的使用效果。总结这这些病号的临床诊疗状况:完全治疗好的有23例,直接有效果的75例,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只有2例。就病号通过临床治疗之后,临床疗效直接得到治好及直接有效果的病号,总结分析效果理想,病者的临床基本得到了治疗。

3 探讨心血管病症是我们经常见的中老年病

现在,我们国家老年人的增多,心血管疾病的病者比原来越来越多,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和使用药物得到了医疗机构的重视。还有,通过临床分析得出,偏胖不但使脂肪的增多,而且,对病者心血管造成负面影响很大以及脂肪细胞的造成大量积压使病者对胰岛素极具的下滑,以至于机体对胰岛素清理速率下来,从而病者的胰岛技能不稳固可影响病号的心血管疾病的经常出现且临床治疗效果不好。临床研究得出,病者的血压及血糖情况的制约,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患者血管,使病者的动脉慢慢硬化起来。从而得出,临床必须及时治疗及提前防止病号的血压及血糖的效果。而且导致心血管病号的因素也在增加,为了让心血管症状的病号减少,提升病者健康,在临床诊疗的时候,激励病号要增强对心血管症状的认知,预防及降低知道的病症出现关键,加强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

总之,我们主要从心血管系统功能转变的药效的影响,药物诊疗长处展开讨论,直接对心血管病症的使用药物特长起到引导与借鉴的作用。通过本文的总结分析,对心血管病者的合理有效的采用药物治疗,主要对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延长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吕亚

玲,李魏嶙.心内科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实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27):40-41.

心血管病治疗与方法第5篇

【关键词】 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388-01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指原因不明的血压升高,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1]。据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高血压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高血压病会造成各种并发症,致残致死率较高,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高血压,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意义[2]。为了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本文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治疗组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在3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2±5.44)岁,病程在1~20年之间,平均为(12.40±2.91)年,合并糖尿病20例,合并脑血管病18例;对照组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龄在37~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88±5.65)岁,病程在2~19年之间,平均为(12.01±2.73)年,合并糖尿病17例,合并脑血管病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疾病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 Hg,舒张压≥90mm Hg;(2)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胸闷、心悸等;(3)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和药物过敏患者。

1.3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饮食调节和合理运动等常规治疗和干预。治疗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硝苯地平初始剂量为10mg,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每隔2天增加1次剂量,最大剂量为20mg,每天2次;卡托普利初始剂量为12.5mg,根据患者血压情况每隔2天增加1次剂量,最大剂量为50mg,每天3次;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初始剂量为12.5mg,根据患者血压情况每隔2天增加1次剂量,最大剂量为50mg,每天3次;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舒张压下降10mm Hg以上且降至正常范围;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舒张压下降0~10mm Hg且降至正常水平,或下降10mm Hg以上未降至正常水平,或收缩压下降30mm Hg以上,舒张压下降10~20mm Hg;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未达到上述下降标准。(2)血压和心率:血压测定为右上肢血压测量,测量3次,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包括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率(HR)采用测量心率计进行监测,测量3次取平均值。(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_)±s表示,P

2 结果

2.1两组在临床疗效上的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为7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在临床疗效上的比较[n(%)]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

2.2两组治疗前后在血压和心率上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压和心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在血压和心率上的比较(x(_)±s)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

2.3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进行肝肾功能检查,未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率、致死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者会导致患者猝死[3-4]。原发性高血压病占高血压病的90%以上,控制高血压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但是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的控制率较低,在6%-8%之间[5],因而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高血压病的控制。

高血压控制的目标是最大程度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除了要调节饮食、合理运动等综合措施之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而且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更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6]。硝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起效快,峰/谷比值高,能够有效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并且解除血管痉挛,起到降压的效果[7];此外,硝苯地平还能够有效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脑和肾的血流量,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其降压机理为:抑制转化酶抑制剂,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Ⅱ而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并且能够干扰和抑制缓激肽的降解,扩张外周血管,以达到降压的效果;此外,卡托普利还能够降低血清总胆固醇,防止血小板的凝集和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缺血,并且强化内皮舒张因子,从而起到防治冠心病的作用[8]。虽然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但是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起到协同降压的作用,最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通过本研究发现,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卡托普利治疗(96.25%VS78.75%),而且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有明显降低,且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单纯卡托普利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降压的效果。此外,在治疗过程中经过肝肾功能检查,无法显示严重不良反应,说明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较为安全。

总之,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丹.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5):863-864.

[2]孟侠.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联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4):210-211.

[3]冉崇良,霍晓萍.160例小剂量联合应用氯沙坦和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2,25(10):416-417.

[4]孙胜利.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3,1(2):130-131.

[5]王新美.厄贝沙坦与利尿剂联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129-129.

[6]武益.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5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2,25(8):371-371.

[7]杨智慧.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724-1725.

心血管病治疗与方法第6篇

通过探讨张仲景关于胸痹心痛“阳微阴弦”的病机理论,结合冠心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分析了冠心病的证治要点,针对冠心病的现代介入治疗,提出在“阳微阴弦”理论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 阳微阴弦 冠心病 介入治疗

“阳微阴弦”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微阴弦”本是在言脉,有人认为是寸脉微(不及),尺脉弦(太过),有人认为轻按在浮部为微弱,重按至沉部则为弦急的形象。无论脉之尺寸浮沉,都不是关键问题,此处是仲景以脉讲胸痹病机之言[1] 。仲景认为胸痹是由于内虚致阴邪干犯,“阳微”指“上焦阳虚”,即指心、肺之阳气虚。“阴弦”是阴邪之盛,即指寒邪、痰饮、瘀血、水邪等一类病邪干犯的病因。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学中并无“冠心病”病名,但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胸痛等的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目前多认为冠心病隶属中医的“胸痹”“心痛”等病证范畴。汉代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系统阐述了胸痹心痛的理法方药,指导后世医家的临床治疗,随着现代医学对冠心病认识和治疗的发展,中医在胸痹心痛辨证论治中的优势也显现出来。

1 冠心病“阳微阴弦”的病机理论

冠心病的中医病机特点总属“本虚标实”,心、脾、肾阳气亏虚是发病之本,而阴寒、痰浊、淤血是发病之标。“阳微阴弦”作为胸痹心痛的病机,揭示了疾病的本质和立法组方用药的依据。“急则治其标”,冠心病发作时以标实为主,应抓住痰、淤病邪的主要病理变化,给予化痰、祛瘀及祛寒;“缓则治其本”,痰浊、淤血得去,冠心病以心、脾、肾阳气亏虚为病之本,故治以“温阳益气”,阳气自能舒展。毛氏[2]认为“阳微阴弦”的阳与阴。不能狭义地解释为“阳气”与“阴寒”,当理解为导致冠心病的正气与邪气,并提出近代中医对冠心病的研究,主要立论于气虚血淤病机,立法于益气活血为主,辅以调整阴阳、化痰理气之治则,“气虚血淤论”可被视作对“阳微阴弦”的最新解释。应当作为冠心病证治规范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田氏等[3]也认为气虚血淤是冠心病的病机关键,益气活血、标本兼治为治疗大法。魏氏[4]指出“气虚血淤”论可视为“阳微阴弦”的最新解释,亦可作为冠心病各种证型的共同发病基础,并认为本虚者,以“补”为主,可采用温中补气法、温补肾阳法、温振心阳法、滋养心肝法、益气养阴法、滋阴益肾法。

利用现代医学的理论对“阳微阴弦”的病机进行研究发现,其完全符合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也就是说,阳微阴弦作为冠心病的病机是确切的。如汪氏等[5]探讨“阳微阴弦”理论与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关系。将2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阳微组、阴弦组、阳微阴弦组,测定3组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血清一氧化氮(N0)的含量。阳微组、阳微阴弦组、阴弦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比较,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为,阴弦组>阳微阴弦组>阳微组>正常对照组;而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为,阳微组

2 “阳微阴弦”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指导

自从1977年Gruentzig首次开展心脏介入治疗以来,现代医学的冠心病的诊疗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在为病人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术后再次出现血管的狭窄,血管成形良好但症状仍然存在等问题,中医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上述的问题,因此,结合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应用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病人的认可。

冠心病的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本虚标实”“气虚血淤”等,说法不同,但都反映了冠心病的病理发展变化过程,而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纳入中医辨证中可以理解为主要针对“阴弦”“标实”“血瘀”进行治疗,而在治疗另一个关键方面的“阳微”、本虚、气虚上,必须发挥中医的治疗作用,而且应当贯穿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金氏[6]认为“阳微阴弦”本义是在言脉及以脉赅病机,但后人以此引申出了胸痹“本虚标实”的发病机制从“阳微”为“心阳之活力低或被遏”。引发出了“阳微”之“阳”为“心阳的活力”之义治疗胸痹的关键在于恢复“心阳之活力”,而“恢复心阳的活力”则赖于“整体调顺”治疗原则的灵活运用。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介入治疗在解决了标的问题后,中医治疗要解决本的问题,彻底改变冠状动脉狭窄产生的土壤,从根本上抑制病情的发生和发展。

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邓铁涛[7]指出,用中医药方法提高心功能,使患者能接受手术,对手术后的合并症或已手术、介入而症状未解除者用中医药来帮助解决。为围手术期提高治愈率,防止合并症,减少再狭窄率,是我们的第1个目标;用中医的综合治疗取得与搭桥,介入,激光治疗等同样效果的非手术疗法,是我们的第2个目标;用中医的导引、饮食、药膳、药物……等法总结出系列的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实行“上工治未病”之古训,使疾病治于未成或治于轻浅阶段,进而无须运用创伤性的诊治,是我们的第3个目标。同时,对于介入术后的病人,邓老一向强调以调脾护心法治疗为主[8]。

笔者通过对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观察,认为冠脉介入治疗主要解决的是治标问题,短期内迅速开通阻塞血管,改善心肌的急性缺血状态,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中医辨证治疗偏重于本虚的治疗,从整体上调理阴阳平衡,改善脏腑功能,治疗上以益气养阴,理气活血,温阳化痰为主,结合病人的具体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术后中医药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明确将冠脉介入治疗作为重要的治标手段进行辨证,它可以直达病所,开通心脉,来解决标实的病机,更快地促进本虚的恢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将冠脉介入治疗纳入辨证的范畴,而不是以冠脉介入治疗为中心的辨病治疗[9]。应在明确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病理生理的基础上,合理联用中药和西药,充分发挥西药迅速缓解症状,中药调理整体以获效。 参考文献

[1]金寿山.金匮诠释[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64.

[2]毛德西.从“阳微阴弦”谈冠心病的证治规范[J].河南中医,1997,17(1):5.

[3]田昕,李 丹.从阳微阴弦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证治特点[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1):7.

[4]魏道祥.从阳微阴弦探析冠心病之证治[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12):25.

[5]汪建萍,安冬青,张 斌,等.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的物质基础研究[J].新疆中医药,2004,22(5):10.

[6]金丽.《金匮要略》“阳微阴弦”义理发微[J].吉林中医药,2001,1:3.

[7]张敏州,乔志强,李 松,等.邓铁涛论治胸痹心痛经验[J].中医杂志增刊,2005,46(4):129.

[8]乔志强,张敏州,程康林.邓铁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医案一则[J].中医杂志,2005,46(3):231.

心血管病治疗与方法第7篇

方法:共收录了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者资料,对其临床分析治疗效果综合评估。本次治疗按照高血压指数实施分期治疗,先对老年患者的血压水平详细分期,再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2个月,对患者疗效实施综合评价,对比治疗前后血压值(P

结果:经分期治疗,所有老年患者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血压控制有效率96%以上,疗效十分显著。

结论:老年高血压分期治疗效果显著,应推广此方法。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血压分期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13-01

高血压是社会群体最为多见的疾病之一,在心血管内科治疗中是十分常见的病种。对于老年人来说,因心血管组织功能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其面对高血压的抗病能力减弱,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将会造成突发性的死亡。现结合我院收录的60例老年患者资料,对其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共收录了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者资料,对其临床分析治疗效果综合评估。60例年龄范围,65-80岁,平均年龄71±2.2岁,病程时间1-10年;其中,男40例,平均年龄72±1.6岁,病程时间3-10年,平均病程7.5年;女20例,平均年龄70±1.9岁,病程时间1-8年,平均病程5.3年。所有老年患者症状表现:头疼、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肢体麻木。因60例老年人的年龄、病程、症状等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效果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分期。鉴于早期统一治疗法存在的不足,对老年高血压者采取分期治疗措施,根据不同阶段的血压水平,拟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按照上述标准,对60例老年患者血压值逐一测量,记录血压后按期划分,为后期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

1.2.2评估。为了详细对比传统治疗与分期治疗的差别,此次对60例老年者治疗效果综合评估。治疗后2个月,对患者疗效实施综合评价,对比治疗前后血压值(P140mmHg、舒张压>90mmHg[1]。

2结果

2.1分期。根据表1的标准,60例分期情况,I期28例,年龄65-70岁;II期22例,年龄70-75岁;III期10例,年龄75-80岁。从分期结果可以看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值也逐渐提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2.2疗效。经分期治疗,所有老年患者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血压控制有效率96%以上,疗效十分显著。

从表2看出,结合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标准,本次60例总有效率为97.7%,经2个月治疗58例血压值稳定,恢复正常标准。仅2例,因年龄、病程、血压值等因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延长治疗周期后均可恢复正常值。高血压临床分期治疗只是暂时性恢复,患者出院后必须依靠药物维持血压,且注意饮食方面的控制。

3讨论

国际标准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人,中国标准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人;两种年龄界定并无太大差异,但高血压却是所有老年人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对老年高血压主张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两种,需根据老年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3.1药物治疗。

(1)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药物治疗是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压发生。

(2)降压达标的方式: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140/90mmHg以下;高风险患者130/80mmHg;老年人收缩压150mmHg),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2]。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而非数天)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

(3)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高危、很高危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确诊的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1级高血压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血压仍≥140/90mmHg时,再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3.2非药物治疗。一般老年高血压病人每日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的建议标准为:①主食(米饭、馒头、玉米、小米、绿豆、地瓜等)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每日应限制在200~300克为宜,不吃或少吃甜食。②瘦肉、蛋、禽类及豆制品含蛋白质丰富,每日摄入量宜在50~100克,且可以豆腐等植物蛋白为主。③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每日蔬菜总量可在500克左右,可分散在4~5餐中吃完[3]。④可以长期饮用绿茶、聚良方中华舒压茶、杜仲茶、罗布麻茶等降压茶来加强免疫力。

4结论

当高血压进入“高危期”(III期),老年患者易猝死,这与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的。传统治疗方案对高血压坚持全程治疗,虽然这类方法疗效显著,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高血压问题。新时期医疗方法改革更新,“分期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普及。

参考文献

[1]马艳芬.老年人高血压疾病成因及治疗方法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01期

心血管病治疗与方法第8篇

【关键词】 臭氧大自血;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85-01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我科于2012年4月至今对脑梗塞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应用三氧大自血治疗,大大提高了该病的好转率和治愈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A组共治疗100例,其中成功98例,患者入院后均给常规药物治疗、小脑电刺激小脑和大自血治疗即:专用采血袋采取静脉血100ml,注入40ug/ml三氧100ml充分混匀后快速回输,每隔1-2天一次,5-10次为一疗程,治疗后病人恢复良好;失败2例,原因:年龄过高(85岁)血管弹性差采血失败。

2 护理

2.1 治疗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三氧大自血治疗属我院我科新开展项目,大部分病人对治疗方法不了解而担心治疗是否安全有效,从而对治疗常会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责任护士必须充分告知大自血的治疗原理、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让病人保持轻松接受和配合治疗。

2.1.2 饮食指导 三氧大自血治疗前,了解患者的精神,饮食情况。鼓励病人治疗前饮淡盐水500ml,以保证有效的血液循环血容量,从而确保采血顺利进行。

2.2 治疗中护理

2.2.1 根据病人的年龄、血管、治疗输液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力求一针见血顺利采血。常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肘中静脉、贵要静脉,并避开皮肤破溃处。

2.2.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病人进入治疗室后,再次查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并询问病史、饮食、休息情况,协助患者摆好舒适。操作前再次检查各装置连接是否正确,查看采血装置有无渗液及气泡,防止扭曲打折。打开三氧机正确调节确保机器正常运行备用。

2.2.3 操作中严格无菌技术 ①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10*10cm,嘱患者心情放松,操作中保持握拳动作,穿刺见回血即打开采血袋夹,观察采血顺畅即妥善固定针头,启动调节好的采血摇摆机。采血过程中:注意观察血袋内的血液量,流速是否浅慢,扎止血带肢体的紫绀情况,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等症状,如有发生,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采血或减慢采血速度,积极配合进行处理。②采血100ml后,迅速松开止血带,开放0.9%NS250ml冲管,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避免血管的堵塞,注意调节冲管液体的速度,以免速度过快发生心衰,然后注入40ug/ml三氧100ml,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柔的摇血液2-3分钟,使三氧与血液充分混匀后快速回输。回输过程中:根据病人调节好速度,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心慌、胸闷、气促等。输血完毕并冲管后换上病人的输液计划或拔针,指导病人按压时间不少于20分钟、抬高穿刺肢体,忌用力过猛和按柔穿刺处,穿刺处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平卧休息5-10分钟,护送回病房。

2.3 治理后护理

2.3.1 病人回病房,做好交接班,观察治疗后反应,若有不适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2.3.2 静脉护理 由于采血时使用一次性采血器针头为12号较粗,加之病人紧张,容易致血管收缩痉挛,或部分病人未按照正确的按压方法按压穿刺处而感静脉血管疼痛或淤青。多与病人沟通,指导患者放松,适当多饮水,血管疼痛和淤青时采用我科泡制的紫草油涂搽每日2-3次。

3 体会

3.1 安置,注意人性化、个体化护理服务 治疗的安置,首先要符合治疗要求,不能过度妨碍病人的生理功能。安置要注意有衬垫物或支撑物的放置位置。安置肢体时注意询问病人的感受,不可过分苛求病人,衬垫要柔软,高度适合,面积稍宽,以减轻病人的紧张,选放肢体动作时轻柔,不可用力拉扯病人。

3.2 操作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有效沟通交流 对患者的病情全面了解、正确的心理护理与疏导、合理的饮食指导,让患者知道如何与医护配合,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取得患者最大程度的合作。

3.3 治疗护士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治疗仪器性能、原理及操作方法;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了解病人的诊断、病情、用药情况。

4 讨论

4.1 臭氧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它既是有效的充氧剂,也是最好的机体氧化剂 很多慢性疾病的产生、发展,人体的老化及器官功能的衰退均与机体组织的慢性缺氧密切相关。

三氧治疗针对人体机体慢性缺氧,在有限的组织血液中大幅度提高氧浓度。氧浓度高的血液流经全身时,可以明显提高组织的供氧能力,改善机体缺氧状态,适用于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中风及后遗症、脑梗塞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足、动脉硬化症、高血脂、痛风等。同时可以直接抑制和杀灭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达到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和清除组织中肿瘤等病变组织细胞目的,同时正常的组织细胞也会得到更多的氧供应,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1]。

4.2 三氧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一、治疗周期短、费用低、立做立走、无需住院;二、无毒副作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没有依赖性(因为臭氧最终的产生是氧化和水);三、应用广泛,可以部分代替传统治疗方式,部分患者经过臭氧治疗后可以告别:“药罐子”;四、“一站式”解决身上大部分疾病;五、既可以治疗也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六、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三氧大自血治疗脑梗塞前准备充分,治疗中密切配合与观察,治疗后精心护理,大大提高了该病的好转率和治愈率,未发生一例严重的并发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