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3 16:44:35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剖析了形成当前现状的原因,并指出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西奥德·舒尔茨通过对美国半个世纪经济增长的研究指出: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1]。这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不断下降,而人力资源的贡献率却逐渐上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不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更多地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时,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农民处于较低文化水平层次,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为六个字“一大、六低、一弱”。

“一大”是指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我国农村中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2]。也就是说,在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有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庞大的农业大军与有限的耕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

“六低”是指农村劳动力思想素质低、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低、经营管理素质低、身体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

(一)思想素质低。我国农村受长期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商品意识淡薄,缺乏经营观念。

(二)文化素质低。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占20%,小学占40%,初中占29.5%,高中占10%,大专以上仅占0.4%。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专文化;德国6.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日本农民中5%是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占74.8%[3]。另外,受到妇女生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致使妇女及其家庭无法正确认识妇女教育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妇女劳动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妇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高,更低于男性劳动力素质。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男性从业人员占83.9%,女性从业人员则占88.1%。2000年我国男女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分别为51.63%和48.37%,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高3.26个百分点,以农村总人口8.0739亿人计算,女性人口应为3.9亿多[4]。几近半数的农村女性,无疑是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支柱,她们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整个素质水平。总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将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三)科技素质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在农村劳动力中,近80%的劳动力没有特别技能,可谓是“科盲”。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掌握驾驶技术,3.2%掌握农业技术[5]。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四)经营管理素质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的经营管理并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性行为。

(五)身体素质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较低,基本上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食物构成和食物营养简单,因而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卫生保健条件差,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要。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弱智儿童占人口的15%。农村劳动力中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5]。

(六)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与社会创造力的总标志。《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6美元,仅相于日本的1.03%,韩国的2.58%,巴西的7.35%,约为印度的80%。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及高层次文化程度人员比重过低,必将影响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给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城镇化进程带来严重制约。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成因分析

1.观念较落后。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除了经济落后、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落后的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主观的因素,即观念上的落后,在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民风习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相当纯朴,人们经常是夜不闭户。由于其教育条件差,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的目标或眼光短浅,还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部分农民宗族观念、家长观念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相当严重,并且过分强调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主观的追求。尤其在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村中多数人未真正摆正读书与挣钱的位置,没有树立起以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高素质形成再就业竞争力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多读书不划算;二是不读书照样能挣钱。

2.投入不足。政府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共计不过2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义务教育投人中,乡镇负担78%,县级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6],财权与事权极不相称。在投入规模方面,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从总量上来看,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偏低。200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3.76%,比上年的13.31%增长了0.45个百分点,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3.17%,仍未达到1996年国家提出的2000年“财政性教育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的水平”的目标。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美国1949年3.3%的水平,明显低于中等收人国家4.48%的平均值,更低于高收人国家5.66%的平均值[7]。

3.体制不适应。对于文化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农民已有一定认识,对提高自身素质也有迫切要求。但是目前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业科技的供求现状却使农民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科技素质,难以完成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整个农村教育体系来看,农村“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分割或残缺,农村教育脱离实际,使得农民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农村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从学生的学习目的到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而是为了高考应试。与农民直接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也脱离农村实际,“升学无希望,打工无出路,回乡无技术,致富无门路”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困境。真正能为农村服务的成人教育又面临诸多问题而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4.管理不完善。整个中国的农村教育系统,过去都是由教育部门条条管理,农村县镇(乡)村需要农技、农业产品加工及经营管理初级专门人才,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农民,但不能按农村的这些需求去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结构、课程、内容与方法,以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素质,这不仅制约农业现代化,也阻碍农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海外劳务输出。

5.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就业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劳动力输出不断增加,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或其他行业,农村优质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导致了农村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进一步下降。劳动力的转移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农村的留守大军中,女性和老龄人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沉淀下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结构更不合理。

总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只有面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剖析成因,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

参考文献

[1]冯菊香,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9):69-70.

[2]王凤山、阎国庆、任国岩,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5,(3):60-62

[3]李水山,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3,(15):6-9

[4]李苏英,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17

[5]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30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第2篇

1.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和转化。

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处于人口迅速膨胀时期,加之资源相对匮乏,这使得农村劳动力处于绝对剩余状态,所以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向城市转移已经成为必然之势,近几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民工潮也证实这一事实的体现。而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大多都未经任何培训,直接涌入到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无序状态,很多地区出现民工荒的现象。从表面上来看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转变是劳动力的价值伴随着市场而出现的波动,从本质上看则是因为在城市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缺少应有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对城市发展所需劳动力具有深远的影响:第一,职业教育在培养劳动力的时候考虑到社会需求因素,避免劳动力流动的无序和混乱;第二,职业教育可以给予劳动力一技之长,让劳动者获得收入的能力得到提升,使其在城市中安身立命。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受教育程度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直接的,和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也呈现正相关关系。

2.职业教育可以提升劳动力的品质。

职业教育通过提升劳动力的专业素质,使其获得智力和能力的提升,并在此基础山提升劳动力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思想品德。职业教育传授给劳动力生产技术,这样使得劳动力的质量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劳动者的价值。职业教育还可以通过生产技能和技术知识的传授来开发每一个人的职业技能,使得劳动力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在传授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可以激发劳动者生产创新和技术革新的动力。在培养劳动力设备保养、安全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劳动力的安全意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事故率和设备损坏率。

3.职业教育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发展。

职业教育推行的过程中不断传授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将之贯穿于劳动者知识学习、行为规范培养、思想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完成文化理念条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劳动力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工作能力的同时还提升了文化价值理念。职业教育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以民主竞争意识为基础,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就是城市文化的发展过程。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1.让职业教育的规模大幅度发展。

职业教育应该为城市化进程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应该能够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高技能人才的这一困境和难题。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追赶的阶段,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信息化发展势在必行。无论是制造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劳动力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都需要职业教育的促进和帮助。我国劳动力数量不足导致了华东地区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另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劳动力资源的转移,为西部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兴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2.调整职业教育结构。

职业教育应该将重点房子啊制造业和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之上,促进城市稳步发展,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职业教育应该和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调整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状态,并在逐步实现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过程之中,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变化。笔者根据国务院发展中心对产业结构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中发现,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将逐渐减少,第三产业劳动力将会逐渐增加。在技术不断优化、产业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我国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产业技术结构要求不同的人才。建筑、农业等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规模的劳动力进行初级劳动,所以人才也以初级人才为主;铁路、电力和金融等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过渡,其人才结构以中级人才为主;信息、通讯和电子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其人才结构则以高级人才为主。职业教育还要考虑在城市化过程中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城市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吸收大量的劳动力,现代服务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职业教育应该将教学重点和培养方向集中在这方面,这对城市化进程大有帮助。

3.加快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第3篇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47-01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2012年黑龙江省农村人口共1652.5万人,占黑龙江总人口比重的43%。其中农村从业人员达988.5万人。做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将直接促进省内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作具体的分析。

一、黑龙江农村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一)黑龙江省农村人口数量状况

根据表1可以看出,2008年全省人口总数为382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1706万人,占总全省人口总数的44.6%,而至2012年末,黑龙江省总人口数已增长到383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数量为1652.5万人,相比2007年减少了53.5万人,比重下降到了43.1%。从2008-2012这5年间人口变动的数据来看,黑龙江全省人口总量在逐年增长,但是农村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这里面既有计划生育的影响,也有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对农村人口的冲击,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二)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状况

根据表2显示,2008-2010年的3年间,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数量及农村男性劳动力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与2010年相比,2011、2012两年虽有小幅连续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明显。而2008-2012年,女性劳动力的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面对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这在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性。虽然从总体上看,男性劳动力的比重仍然高于女性劳动力,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旧式观念的变革,农村女性将越来越多地加入到社会生产活动中来,预计其从业人数还将会持续增加。从表2还可以看出,农村从业人员中大部分劳动力主要都集中于第一产业,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不足1/3。这种过于单一的从业结构并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三)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地区分布状况

黑龙江省目前共辖13个地市,分别是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鸡西、双鸭山、鹤岗、绥化、七台河、伊春、黑河和大兴安岭地区。截至 2012年末,全省共有农村从业人员 988.5 万人。其中,哈尔滨市246.5万人,齐齐哈尔市184.1万人,牡丹江市67.2 万人,佳木斯市64.9万人,大庆市 72.8万人,鸡西市35.2万人,鹤岗市11.5万人,伊春市8.9万人,七台河市14.1万人,双鸭山市27.6万人,黑河市36.7万人,绥化市21万人,大兴安岭地区2.8万人。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由于省内各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致使省内各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的地域不均衡状态较为明显。

(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状况

当前省内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从整体来看过于偏低。据全省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调查显示,省内农村劳动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4.4%;接受过阳光工程技能培训的仅占省内劳动力总数的12.3%;在转移从业人数中,有一定技术专长的仅占其21.4%,有相当多的农民缺乏当前市场所急需的职业技能。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当务之急。

(五)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目前省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从绝对剩余向有限剩余转变的局面,部分地区一度出现用工匮乏的情况。但从总体上来看,省内农村劳动力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调查显示,目前全省已转移劳动力520万人,但仍然有近300万劳动力需要转移,省内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不充分问题还将持续存在。在520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除200万人实现了长期稳定转移就业外,其余320万人基本都处在一种半工半农的兼业状态,这部分农村劳动力占转移总数的61.5%。实现这部分劳动力的长期稳定转移就业,是省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需要处理的重点。

二、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与完善省内农村教育体系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与培训应该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教育要先行。针对当前省内农村经济社会的现状,在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基础上,构建与完善以农村职业教育为主体,农村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为辅的新型农村教育体系。在当前形势下应继续加强省内农村的基础教育,同时转变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把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办学方向逐步调整到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相结合的途径上来;要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点来抓。突出职业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与指导,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服务体系,增加农村劳动力转岗与再就业的能力;各级政府及教育、农业等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各个层次的职业学院进行评估,借此改变部分学校长期忽视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不良局面。

(二)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

为了更好的优化省内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开发拓展培训模式,通过知识与技术的传授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到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发挥其在农村人力资本投入方面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减少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某些收费服务项目,减轻农民工的就业成本。同时应针对地域统筹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技能培训,为促进劳务输出打下基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城乡教育实现公正公平。政府财政要在原有对农村教育投资的基础上,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通过诸如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方式来帮助农村教育的发展;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所需的经费,政府财政在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还应拓宽筹资渠道,实现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最为重要的是要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与引导,以及市场化运作来筹集所需资金,并鼓励各民间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来。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当前省内农村从业人员中大部分都从事第一产业,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以及农村可用耕地的减少都进一步降低了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对此,应有针对性的优化现有农村产业结构,转变以往单一的劳务输出模式,进一步拓宽区域内劳务市场空间,为农民创造就业岗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首先,要消除当前农村中存在的诸如“小农思想”等传统与落后的意识,要破除农民安于现状、守土吃饭的观念,鼓励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盯住市场,走向市场,要敢于投资创业,在二、三产业中寻找适于自己发展的空间。其次,在完善省内农村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新型农民就业培训机制,积极引导各类培训教育机构向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等方向融合发展,实现招生、培训与就业的一体化。第三,发展农村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黑龙江省农村的现状,在一段时期内,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还达不到从事诸如高新技术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发展对技术与资本要求较高的产业来吸收农村劳动力,目前来看并不容易。与之相对比,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目前黑龙江省吸收农村劳动力较快的产业,与省内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相符合。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黑龙江统计年鉴2013 [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Mincer方程;城乡户籍;教育

0 问题的提出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但相关研究多数集中在教育对人力资本的贡献上。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人力资本收益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依据Arrow(1962)的“干中学”模型、Lucas(1988)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以及Mincer(1958)关于人力资本收益的估计模型作了大量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人力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大于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农村人力资本收益大于城市人力资本收益。有些地区的人力资本弹性系数却低于物质资本的弹性系数,这种结果是由于某些地区制度造成的障碍在人力资本收益上的反映,恰恰说明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本的重要程度要求政府部门按照资源配置原则,重视人力资本的开发和配置,把生产要素投入到效率最高的地区和行业,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地区资源。

当前背景下,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落后传统农业部门和先进现代经济部门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广泛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反映着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异。而在这种形式下,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统筹,根本途径是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人的素质问题或者人力资本问题就凸显出来,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素。实现统筹城乡的最大障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或者说是城乡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问题,是城乡协调发展,使有利于要素合理流动的城乡就业机制问题。区域人力资本收益是制约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同一国家和地区城市人力资本和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作了相关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城乡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呈现非对称性,但对于同一地区尤其是区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城乡比较研究文献仍较少。朱琪(2009)针对广东10个地区城乡不同户籍的劳动力通过Mincer方程对4443份问卷做了分析,得出农村教育收益率大于城市教育收益率,而在工作经验、劳动时间、未签订劳动合同对工资的影响系数等方面,城市样本系数显著大于农村样本系数,这也验证了以往学者关于城市及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状况等基本结论,但该研究没有考察健康状况对人力资本收益的影响。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应当包括教育、保健、劳动迁移及劳动信息的获取等内容,而几乎所有的营养和健康方面的因素对于劳动生产率、对于人力资本收益都是有影响的。鉴于此,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同一地区城镇和农村人力资本收益作比较研究,主要考察同一地区城市和农村人力资本在教育、工龄以及健康方面的收益状况,并提出相关的人力资本政策。

1 数据及模型

在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分析中,多数文献集中在教育的收益率分析上,其估计方法主要有内部收益率法和Mincer(1974)方程模型。由于内部收益率法只把正规的学校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学校教育的结束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束,这与人力资本内涵差距太大。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收益差异来源主要在于人力资本投资积累差异。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收益水平与教育后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正相关性。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受教育年限、工龄等作为衡量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指标,同时引入健康状况等指标作为控制变量,采用扩展的Mincer方程模型考察教育、工龄及健康状况等人力资本要素对人力资本收益的影响。

1.1 数据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对重庆市九龙坡区“十二五”规划所做的抽样调查,样本总数为1867个,根据筛选条件,其中城市有效样本751个,农村有效样本462个,样本总体有效率64.97%。对城镇和农村人力资本状况相关性研究的调查主要包括收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要素。

对与收入相关的人力资本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设计的变量有:性别、教育年限、工龄、健康状况等。关于教育年限及工龄进行如下折算:小学及以下教育=6,初中教育=9,高中教育=12,大专及以上教育=16。假设样本的入学年龄为7岁,工龄=年龄-教育年限-7;关于健康状况变量,对健康水平进行衡量,求健康状况对收入的影响。

所有资料采用SPSS16.0版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表1、表2显示出研究变量及样本分部情况。

1.2 模型

传统学者估计教育对人力资本收益的影响,多数使用Mincer方程模型,利用在该模型中假定,所观察到的收入决定因素是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该模型认为,观察到的劳动力工资收入差别是由于不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的不同而造成的。对教育、工作经验及健康状况的回报率的考察采用扩展的Mincer方程,对教育年限、工作经验、健康状况的考察,代表集聚在劳动者身上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大量研究表明,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中教育的回报率都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Schultz,1993)。因此,一般都将性别变量考虑进来,在将全部样本进行分析之后,考虑到男性和女性具有不同的工资收入决定因素,将资料按性别分开估计不同性别的教育年限收益率和工作年限收益率。因此,本文利用扩展后的Mincer模型如下:

InYi(S,E,H)=α1+α1Si+α2Ei+α3Ei 2+

α4Hi+ξi

其中,Y指人力资本收益,一般用收入衡量,i为所描述样本,S为受教育年限,E为工作年限,H为健康状况。Polacheek等(1974)认为,使用对数函数

比使用线性函数更为有效,使用小时工资率作为因变量更为准确。由于缺少小时工资率,本文利用全年工资收入的对数对人力资本的收益进行考察,E2是工作年限的平方,在模型中起调节作用。

2 结果与讨论

利用Mincer扩展模型将教育年限、工龄及健康状况对收入的影响进行估计。在城市职工收入中有些样本含有工资外收入部分,而且该项收入对总收入的影响不可忽视;另外,在农村劳动力收入中,非农收入占有相当大比重,因此对城市和农村劳动力的收入衡量都是指年收入。分析结果表明,各模型的F值全部通过检验,且都在0.05的水平下显著(见表3)。

2.1 教育年限对收益的影响

无论是城市样本还是农村样本,可以发现教育对收入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对于城市总体样本,教育对收入的影响显著,且城市总体教育收益水平大于农村教育收益水平,这也是被用来解释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之一,即较高的教育收益水平是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对城市男性样本的检验中,教育对收入的影响系数为7.853%;在对城市女性样本的检验中,教育对收入的影响系数为8.030%。比较城市男性与女性的教育收益水平,发现女性较男性在教育收益上更为明显。在对农村男性样本的检验中,教育对收入的影响系数为5.819%,高于全部样本的4.729%;在对农村女性样本的检验中,教育对收入的影响系数为4.482%。比较农村男性与女性的教育收益水平,发现农村男性较女性在教育收益水平上更大,这一点与城市样本结论相反。结合前人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收益率是逐渐提高的,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收益率一般在3%以下,而到了近几年,教育收益率增加到10%左右,相关研究结论也证实了这一点。

2.2 工作经验对收益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城市与农村的工龄收益率都是显著的,工龄收益率在性别方面城市与农村相同。工龄对收益的影响方面,城市男性工龄收益率为6.854%,城市女性工龄收益率为3.272%,男性与女性工龄收益率差别较大;农村男性工龄收益率为4.292%,农村女性工龄收益率为3.104%,男性与女性工龄收益率差别不大。比较城市男性、女性工龄收益率与农村男性、女性工龄收益率发现,男性工龄收益率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别较大,而女性工龄收益率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别不大。这可以从以下方面解释:城市男性随着工龄的增长,其人力资本价值增加,而城市女性由于婚姻、生育等诸多因素,随着工龄的增加,其价值并没有得到体现。而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其工龄收益率并不会增加太多。城市与农村劳动力工龄平方的系数都为负,这一点与相关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收益曲线呈现倒“U”型,工龄的平方在模型当中起着调节作用。

2.3 健康状况对收益的影响

引入虚拟变量对人力资本其他要素中的保健因素,即身体健康状况对城乡劳动收入产生的影响进行估计。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健康因素对收益的影响在城市与农村都是显著的,且城市样本大于农村样本。其中,在城市样本中,男性健康收益率为7.598%,女性健康收益率为9.990%,女性健康收益率大于男性;在农村样本中,男性健康收益率为2.597%,女性健康收益率为1.490%,男性健康收益率大于女性。这可以从以下方面解释:健康与教育、工龄类似,在城市由于受到平均工资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收益率也会大于农村。由于城市男女性别对工作影响并不明显,但受生育等因素的影响,女性健康因素对人力资本收益会有较大的影响。而农村样本中,虽然进城务工会增加劳动力工作收益,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大多从事脏累差的工作,收益率自然会低,且在家务农人员多是老人与妇女,女性健康收益自然会低于进城务工机会较多的男性劳动力。另外可以发现,城市劳动力健康收益远大于农村水平,说明城市劳动力在疾病及保健等方面的因素对收益产生更大的影响。

3 政策建议

城乡发展是以城市和乡村发展水平和速度的持续差距为特征的不平衡发展,是由现实的不平衡过程向理想平衡逐渐改变的过程。通过对重庆九龙坡区城市样本与农村样本中人力资本要素、教育、工龄、健康状况、性别等因素的回归分析,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政策建议。

3.1 转变思想观念,统筹城乡有序发展

实现城市化过程中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经验之一。我国目前进行的城乡劳动力转移实际上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城市劳动力并没有向农村转移。农村人力资本具有较强的外溢性,而城市人力资本则具有较强的内溢性。在农村人均收入逐步增加的同时,城乡差距逐步扩大是个事实。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还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而不是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拥有较强能力的农村劳动者持续外流,客观上加重了目前城乡差距的扩大。因此,在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同时,应该从根本上即思想观念上转变,改善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环境,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使农村人力资本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最终实现城乡统筹。

3.2 加大教育投资,加强在职教育培训

人力资本投资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是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改变人力资本储备中对城市投资的严重倾斜和劳动力城乡流动与迁移的非对称性。这个问题靠市场的力量很难解决,因此,必须强化政府在农村发展中的主导推动作用。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强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加大国家对农民教育、农民培训和农村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建立面向农业和农村的教育、培训和公共卫生体系。培育人才、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转变农村人才短缺和智力外流的状况,是农村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农民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通过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善,使得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3.3 消除性别歧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迈入21世纪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2l世纪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主要特征之一。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稳定器”,虽然目前农村地区建立了包括医疗、养老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但是距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差距甚远。农村地区的土地一定程度上代替社会保障发挥着作用,重男轻女思想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态势,这是农村地区对国家的社会保障缺位的“买单”,是城乡不平衡的表现之一。农村男性劳动力更容易找到工作,而女性则在接受教育、获取工作、获得较高劳动报酬方而受到歧视。因此,在消除性别歧视的基础上,应建立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及社会优抚在内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

3.4 创造良好环境,推进要素合理流动

我国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同时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外流造成农村地区的进一步败落,城市也出现“大城市病”等诸多问题。在农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实践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此,以城镇化为主导,立足创造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发展环境,成为解决城乡要素流动的根本出路。同时,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Schuhz W Theodore,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l(1):1-17。

[2]Anow Kenneth J, The ecolqoml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3):155-173。

[3]Lucas E,Robert J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es,1988,22(1):3-42。

[4]Mincer J.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il-bution[J],The Joum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8,66(4):281-302。

[5]侯风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75-84。

[6]姜道奎,柏群,张体勤,区域人力资本提升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0,23(5):75-78。

[7]王梦奎.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J],管理世界,2004(4):1-8,29。

[8]马晓河,统筹城乡发展要解决五大失衡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4(4):3-6,12。

[9]周琳琅,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学术论坛,2005(4):95-98。

[10]Jamison Dean T,Gaag Van der Jacques Education and earnings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Economies of EducationReview,1987,6(2):161-166。

[11]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8(5):42-49。

[12]朱平芳,徐大丰,中国城市人力资本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7(9):84-95。

[13]侯风云,张风兵.山东省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2010(2):143-149。

[14]侯风云,邹融冰.中国城乡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非对称性及其后果[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6-22。

[15]朱琪,城乡户籍与人力资本收益――基于广东省截面数据的观察[J].经济地理,2009,29(3):450-455,460。

[16]Lucas E,Robea Jr.Supply-side economics:an analytical review[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0,42(2):293-316。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第5篇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2]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

[3]张宝文,4.2 亿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初中以下[EB/OL]. ( 2006 11 15)[2007 06 01]http: //.cn.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第6篇

【论文摘 要】 本文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进行合理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措施,试图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 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第7篇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职业化教育;农业就业;非农就业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迈向现代化的巨大障碍,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化解三农问题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减少为数众多的农民,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意义至关重要。对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已不少,蔡昉认为,通过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了就业,对于农村增收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潘文卿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向转移,不仅是中国经济全方位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本文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于以疏导农民就业途径为切入,发展农民职业化教育,使农民本身具有转移的能力,从而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总人口的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客观存在的人多地少和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富余。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还会日趋增大。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势必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振兴、社会的稳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提及我国的贫困问题人们往往归因于我国人口太多。实际上我国幅员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并不算很少。2005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0.099公顷,是日本的2.9倍和韩国的2.8倍,甚至比英国高出4%。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过高,农业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却远远低于这些国家。工业化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10%以下,一些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农业人口的比重更在4%以下。而我国农业人口比重高达57.01%,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我国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仅为0.18公顷,而日本为1.5公顷,韩国为0.7公顷,英国为10.8公顷,分别是我国的8.6、3.9和60倍。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几乎处于无限供给状态,大量农民的劳动属于“剩余劳动”(即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从而使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仅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农业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远远低于我国工业和其他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这就是我国农民贫困的真正根源。因此,将农业剩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中转移出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是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使农民收入成倍甚至十几倍地增长,这是其他增收措施(如减免农民税费等)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农村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就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优化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以及副业结构,还可以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升级。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现阶段由于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土地过少,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拖拉机使用量只有6.4台,而日本为470.8台,韩国为103.7台,美国为27.1台,德国为87.2台,法国为69.2台,英国为84.5台;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收割机使用量只有1.6台,而日本为248.7台,韩国为49.4台,美国为3.7台,德国为11.4台,法国为6台,英国为7.9台。我国与这些国家在农业集约化程度上的巨大差异是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密切相关的。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转移出去,现代农业技术才能推广,我国农业才能真正实现集约化和现代化。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会进入城市,成为潜在的城市居民。城镇作为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可以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及人才、技术支持,而成为“准城市居民”的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恰恰为城镇的发展和工业化提供了生产力,促进了城镇的消费、交通、建筑、服务业等,加快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二、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现状及成因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现状

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截至2005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30 7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 212万人,占42.99%;乡村人口74 544万人,占57.01%;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情况表明全国15~64岁之间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0.15%。由于农村人口政策的现状以及农村医疗卫生落后、生活水平较低等原因,农村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农村人口在15~64岁之间的比例不会低于70.15%的平均水平;又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一些农村地区并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加上近年来农民收入下降,辍学儿童增多,他们一般在14~15岁就开始参加农业劳动,甚至外出打工,因此,这么算来,农村的劳动总人口应不低于53 000万人。而我国土地共有1.27亿hm2的耕地,根据农业部相关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在农村现有生产力的生产规模条件下,只能为1.5亿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在农村5.3亿的劳动力中,有接近3.8亿属于非农业的剩余劳动力,除去其中一部分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绝对剩余劳动力数量依然很大。但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的状况来看,适合市场需求满足工商业发展的劳动力不足,而既无技术、又不符合用工单位需求的农村劳动力过剩。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属于低水平、结构性剩余。据统计,2005年我国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64%,小学程度的占18.08%,初中程度的占59.68%,高中程度的占13.9%,中专程度的占4.89%,大专及大专以上的就更少,仅占1.81%。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7年。可见,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质量较低,这也就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消化”。总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教育程度低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主要指标。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城市为10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4.83亿,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7.72%。全国约有8 500万文盲和半文盲。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大力发展农村各项教育,农村劳动力文化基础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离现实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2.技能水平低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通过技术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有0.13%,有技术特长的仅占10.6%,而高达85%以上的农民不具备专业技能,不具备现代化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极大地阻碍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身体素质不高

由于经济贫困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在营养、卫生、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条件较差,90%左右的农民没有医疗保障,农民身体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的健康状况更不乐观。

4.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弱

我国农村劳动者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以及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影响,缺乏现代经营和管理的知识,经营管理能力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难以进入市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有些农民办的小企业,由于缺乏经营管理能力,造成经营管理不善、资源浪费、效益不高。这种状况阻碍了农村劳动者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阻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而无法顺利“消化”,且综合素质较低,与其自身的特点和其所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由于多年以来的各种限制性的制度束缚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正常转移。

1.土地制度

土地是农民家庭的重要财产,当农村劳动力决定是否向城市永久迁移时,失去土地承包权的风险会降低他向城市永久迁移的意愿。出于社会安定的考虑,我国的土地政策历来对土地交易有严格的限制。近十多年来,这些限制开始逐步放松,因为农村经济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2002年,对《农村土地承包法》进行修改后,对土地使用权转让的限制大为减少,该法为保护土地使用者的权利和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提供了法律依据。

2.户籍制度

我国现行的户籍分割制度把个人束缚在固定的狭隘的地域范围内,在狭隘的地域范围内人们又被固定在特定的“单位”里,从而将农民世世代代限制在土地上,隔离在城市之外。户口制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80年代后的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加速,国家逐渐放松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限制。但是,对于想进城市并成为城市居民的农村人,障碍依然存在。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还必须向所在城市交纳各种各样的费用,如暂住费、计划生育费和城市增容费等。没有城市户口,这些流动人口就不能或很难得到所在城市或单位提供的许多福利,如子女教育、社会保险、住房优惠等,其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就会远远高于城市本地人。可以说,现行的户籍制度使永久移居城市的交易成本很高,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3.教育体制

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投入是有差别的。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政府没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以致许多农村居民无法享有这一权利或履行这一义务。城镇中小学属于国家办的学校,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建设,而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就大体上是“民办义务教育”,即除了公办教师的工资是由中央和当地政府支付以外,其他都是农民自己掏钱支持办教育。因此,在农民收入极低的现实条件下,农村教育投入和可以使用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国家在教育投入上的不公平造成了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上的不平等。城市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远高于农村居民,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然处于优势地位。

4.社会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存着两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层次,城镇企事业单位中的就业人员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将农村放在次要位置,甚至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斥在外,从而导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严重落后于城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风险也在不断提高,土地保障并不能承担农民抵御生活风险的全部负担,尤其是无法抗拒来自于市场经济的高费用风险。因此,在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前农村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所需要的,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土地束缚、成功实现转移的制度依托。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对土地和家庭保障的替代,农村剩余劳动力永远无法真正离开土地成为城市居民。

三、深化职业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无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是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从最根本上讲,都离不开农民的知识化。知识化的农民首先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括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针对我国国情,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将农民职业教育区分进行:进行农业就业职业教育和非农就业职业教育两种。首先理清农村所需劳动力与剩余劳动力关系,使潜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显现,进而疏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逐渐划清农村劳动力与非农村界限。

(一)农业就业职业教育

1.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坚决摈弃对职业教育鄙薄的旧观念,确立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地位。而政府在农民职业教育中应该起到主导者的作用。

2.要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民知识化服务的目标,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现存的农村中年成年劳动力,在这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开展农民培训的许多优势。因为这部分人有比较优势:已经完全投身农业,有一定的农业从业经验,且具备接受新知识再学习的能力。因此,培训的这部分人员会是现阶段传统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的培训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做法,利用“政府+学校+农民”的三结合体系,其中政府主导筹资监督,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对适合的劳动力对象进行农村现阶段主要种植业技术的职业教育。

3.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未来新型农民中的作用。这一途径主要是针对未来的农村潜在劳动力而言的,在这一过程中,目前最为重要的是要从观念上消除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从制度上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针对农业从业潜在劳动力这部分“新鲜血液”,要将他们打造成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向我们将来的农业产业要效益。在这方面,职业学校要在发挥其特色和优势,依据当地的人力资源,地理环境进行专业设置和师资配备,突出农业科教优势园林园艺、花卉、蔬菜无土栽培等经济农业为主,结合种植业,办出农民职业教育的“新农”特色。

4.推进农民职业化和就业准入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对于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有积极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制度建设工作,对于农民职业教育也是意义重大。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新形势下,通过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促使农村人口有意识地参加教育或培训,对于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非农就业职业教育

现阶段,一方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且逐年增加,而另一方面,各地企业对各等级技工的需求量增加,而全国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严重短缺,从而出现有些企业高薪难聘一位高级技术人才的现象。劳动力市场需要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技工的需求占54.4%。全国性的“技工荒”和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现实告诉我们,技工短缺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指明了新的出路。而且从长远看,农村非农就业的职业培训才是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完成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当然,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全转移并非那么容易,但是加大非农就业的职业教育确实是我们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可行切入点。

1.充分认识农村非农就业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一直以来,我们只是一味的强调农村建设、农业的发展,政府也在不断加大财政支出,而效果却不明显。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农村负担太重,用仅有的一点农业效益加上一点点政府补贴在养活绝对超员的农村劳动力。那就如同一个成年人背着一个已经长大的孩子,总是希望有力气多干活,于是,给他多吃饭,补营养,而效果甚微。问题是他的力气在有负担的情况下已经达到极限。怎么才能效率最高?很简单那就是让孩子从背上下来,帮他干活!一方面,他有了更多的力气,而且有孩子帮他;同时,孩子也会成长的更快。也就是资源充分利用的概念。现阶段对于我国已经是不得不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减负时候了,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它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进而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基于这种战略高度的认识,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非农就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服务力度。

2.明确农村非农就业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与对象,突出自身特色。这里,主要是针对大部分潜在劳动力,未能继续完成学业深造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适应变化的环境,是将来成功走出农村,完成转移的主要部分。我们经常会见到初高中生刚毕业就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去,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会由于没有专业知识而再次回到农村,成为剩余劳动力,这给农村、农业又造成了负担。针对这种现象,对他们进行非农就业的职业教育就显的格外重要。一方面,坚持常规学历教育,招收初中、高中、中专和职高的毕业生进行2-3年的系统学习,使他们具备中、高级技工的基本素质,适应“蓝领”、“灰领”或者“银领”工作岗位要求,能够大胆地走出去;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短期技术培训,取消年龄和文化基础的限制,对现有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或现代农业技术。只有双管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就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适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动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来设置专业和开设课程。根据当地剩余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和劳动力稀缺地区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切实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

3.整顿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当前,必须加大《职业教育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有关生产和就业的法律的执法力度。落实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内的各项劳动制度,强制从业者履行接受职前教育或培训的义务,强制用工单位履行按照职业分类安排就业并培训职工的义务,保证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和信用,维持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落实劳动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各项合法权益(合理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和防护、失业保险、工伤抚恤、休息等)。这些举措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非农就业的难度,但将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的收益率,改变农民工素质低下、地位低下、待遇低下的“城市二等公民”形象,从而极大地刺激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存在程度不同的闲置,一旦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上涨,职业教育资源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并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也将大幅度增长,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服务技能和技术水平。

四、结语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资源再配置的过程,对我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抓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进行农民职业化教育,对富余劳动力进行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的职业分流,最终达到剩余劳动力的安全、合理转移。这必将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以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灵芝.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4,(7).

朱巧玲.转移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3,(1).

聂传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就业与新农村建设[J].台湾农业探索,2006,(3).

焦必方,毛作文.农民非农就业的意义、现状及措施[J].上海农村经济,2005,(10).

刘纯阳.农民教育问题初探[J].农业技术经济,1999,(4).

陈遇春,朱宏斌,刘彬让.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J].中国农业教育,2004,(5).

劳动教育发展现状第8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勤俭教育 必要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028-02

随着社会和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学生群体中滋生了劳动观念淡薄、日常生活浪费这两项危害自身健康发展的不良风气。为了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健康发展,杜绝远离这两种不良风气,笔者认为勤俭教育需提上日程。本文试分析中职学生勤俭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开展中职学生勤俭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加强中职学生勤俭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中职学生勤俭教育现状

(一)中职学生家庭教育中的勤俭教育及其存在的问题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是培养学生的天然学校。现在的中职学生,大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在二合一的家庭里是独苗宝贝,家长的过分溺爱与纵容极易造成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大手大脚的坏习惯。部分中职学生从初三毕业进入中职,连衣服都还不会洗。在经济上,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情况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比较宽裕。许多家长给予子女最大满足,有求必应。这些都造成一些中职学生穿名牌、用高档、玩新奇、乱花钱等等习惯。一些中职学生大手大脚惯了,坏习惯也由此渐渐养成。比如灯开着人走了,用完自来水,水龙头不关紧就走了,等等。很多家长认为这些都是生活小事,自己帮忙处理就算了,殊不知这样养成了孩子浪费的坏习惯。

(二)中职学生学校教育中勤俭教育的现状

目前中职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所接受的勤俭教育存在诸多欠缺之处。学校在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工作计划时,劳动教育会被写入计划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最明显的例子是“雷锋活动月”在许多中职学生那已经变成了一种形式,“三月来四月走”,甚至是“雷锋周”都难以维持。这就让劳动教育成了一句空话。

同时,在教育方式上,中职勤俭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喜欢采用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学生迟到,罚值日;损坏公物,罚扫地;打架斗殴,罚打扫厕所。这种惩罚性的劳动往往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对劳动产生厌恶心理。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对“劳动最光荣”的传统美德产生了质疑,甚至产生“劳动可耻”这一错误观点,从而造成中职学生群体劳动观念淡漠,甚至是没有劳动观念。在中职学校,男生宿舍的卫生就很能突出地体现中职学生的劳动观念,一些学生不打扫宿舍,或者是几天打扫一次,打扫出的垃圾也不清理,就堆放到门后或收藏在角落里。

(三)中职学生社会教育中勤俭教育的现状

受到一些社会不良舆论的影响,诸如,某某儿时穷得没裤穿,嫁了个大款,成为了富婆,一家人跟着享福;某某买了几支股票,成了百万富翁;某某小学没毕业,到外面混了几天,成为了大款,等等,一些中职学生因缺乏正确的判断、分析能力而对不劳而获十分向往。

在经济消费上,一些中职学生虽然没有任何经济基础和来源,却十分追求时尚,以“哈韩”“哈日”为荣,做头发、戴首饰、配手机,已成为当前中职生中的一种时尚。虽然学校对此类问题三令五申,控制严格,但基本上屡禁不止,导致校园内奇装异服,爆炸头、染发到处可见。

二、开展中职学生勤俭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勤俭教育是中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正因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息、不断繁衍、日新月异、兴旺发达。然而,现在这些优良传统渐渐离我们越来越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些人中间出现比阔、斗富、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把勤俭的美德当做过时的概念不予理睬,“不劳而获”占据了整个心田,“俭以养德”的古训被抛之脑后,习惯成自然的“全民浪费”坏风气正在不经意地形成。办公室里大白天灯火通明人去灯不熄、空调无论有人没人都开着、办公室桌子边和打印机旁的废纸张,洗碗时的长流水……这种大手大脚,随意浪费影响到在校读书的中职学生群体,青少年的模仿能力是无穷的,攀比、炫耀性消费在中职学生中比比皆是,懒惰享受随处可见。在此情形下,为保证中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开展勤俭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决定了勤俭教育的必要性

中职是职业教育体系(下转第43页)(上接第28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实责任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乐业者成就其业”。而中职生也有自己的特点: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接受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有较强的实用性,主要是要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有职业准备性,毕业后基本上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是培养对象直接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因此,要转变和强化中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就业意识。在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品德就显得更为重要,“俭以养德”也深刻地表明了勤俭教育的必要性。

三、加强中职学生勤俭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学生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恩格斯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可见劳动在人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应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和引导,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为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动手的兴趣。可结合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特点,通过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加强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应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使他们在新的就业形势下,突出显现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二)学校应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中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形成正确的消费行为。应坚决反对攀比、炫耀性消费;树立“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健康成长。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小事做起: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每一粒米,吃饭时不乱倒饭菜;节约每一度电,人走灯关;节约每一滴水,洗手后要关紧水龙头,洗衣水、淋浴水可用来冲厕所等;节约每一张纸,不要乱扔白纸,用过的纸反面可以写草稿等;爱惜书本,不乱撕书本;爱护桌椅、门窗、教学仪器和体育设备,等等。

(三)家长应转变观念和做法,社会应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