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1 17:07:38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第1篇

关键词:安全 教育 学习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一、安全教育的现状:

1、社会层面。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应该是政府的监督责任。每一个企业在安全教育上必须先行一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入职前三级安全教育是必须的;而目前专门在宏观上对安全教育的研究、开发内容不足,效果反映不明显,教育力量比较分散,没有专门的机构,形不成一个强势的安全文化氛围。主管部门没有完全履行应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责。

2、教育层面。市场经济滋生了有利可图的意识。市场的安全教育机构是各自为政;安全教育机构的教育内容基本上特种作业人员、占施工人员数量20%,重形式轻内容、重经济轻效果,形成了报名-缴费-学习-考试-发证。使安全教育处于组织比较困难的局面,还有农民工是不可能花钱到学校去学习,只有提升自己需要进步的农民工才有这样的愿望。

3、企业层面。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企业的从业人员应该是合格的社会劳动者。建筑企业安全部门却承担了许多不应由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由于利益驱动仅靠部门几个人应付各个分公司和项目部显然是不可能的,企业往往对安全教育产生应付对待的心态。

3.1、总包层面。总包使用的劳动力基本上是劳务公司劳动力,大部分是通过建筑劳务企业输入的。总包使用的专业作业人员应该是合格的、有一定素养和安全技能的劳动力。总包单位应该起到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责任,但他们只是短期用工单位,应该负用工单位的安全教育责任。但现在总包单位包揽全部,因而只能是采取应付的心态。

3.2、分包层面。工程分包有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他们是用人单位,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应该是为对用人单位负责。而现实状况是劳务分包单位只要同该企业签定一份劳动合同(大部分也只是形式合同),就可以代表该企业进入工地施工,对他们的职前安全教育情况知之甚少,对进场安全教育也不甚了了。

4、个人层面。现在的建筑劳动力市场是外来劳动力占70%。由于中国农村的特殊情况,这些劳动力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社会实践过少、安全意识较差,劳动能力底劣的特点,有能吃苦耐劳、体力健壮的优点。由于社会没有形成系统的安全教育机制,从业人员没有接受系统的职前教育,因此他们是“不知道不怪罪”,往往因违反客观规律而导致事故发生。我们对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三:一是无知造成的;二是违反规律造成的;三是存在侥幸心理造成的。其根源是缺乏安全教育和警示。

二、对目前状况的原因分析:

1、领导意识。现在国家对安全的重视是空前的。但政府由于没有进行治本,始终处于应付和奔波状态;企业的领导由于业绩的思考,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往往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中,这是不争的事实,监督也只有停留在企业行为上了。

2、管理手段。持证上岗是有规定的,是检验从业资格和依据,但这些证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完全值得怀疑。有的是人、证与现场不相符,主要表现在项目经理、安全员、特殊工种的操作证,更让人担忧。因为有些地方实行资格证书质押,主体工程结束以后证书仍然在质押,真正的持证人远走他乡在另一个项目部使用复印件才是真正人证一体,现实效果就是这样的。因此监督管理手段存在薄弱环节。

3、行为灌输。意识决定方向。由于政府、领导和管理上存在的对安全教育的应付心态,必然影响到作业层的安全意识,用应付对待安全检查、用敷衍对待安全设施,施工企业只能在施工现场标准化布置的时候加以熏染,作业人员必然耳濡目染,导致能拖则拖、能混则混的状况。

4、经济利益。安全教育存在着责任主体职责不明、责任不清的现象,根子在于经济利益不明确、教育经费不落实、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互相推诿扯皮,使安全教育始终处于治标不治本的状态。

三、对安全教育的建议;

1、营造社会型的安全教育理念

1.1要重申安全教育是基本的国民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真正体现,必须贯彻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每项建设的全过程和一切工作的全过程。因此,作为国民教育,就必须从起步阶段抓起、从基础抓起,要设置儿童、青年、成年安全教育的大纲,设置就业的必要门槛和各项专业的安全教育纲要,使之长效化、规范化,标准化。

1.2实施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共同承担安全教育责任的机制。安全基础教育要政府负责;行业安全教育由职前教育实施;就业安全教育由用人单位实施;作业安全教育由施工企业实施;个人技术能力深造由个人负责;

1.3安全教育即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其中包括接受教育和组织教育的二种义务和责任。安全教育必须从社会的每个细胞(个人和单位)做起。住建部规定的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每年安全教育时间,必须严格实施。

2、建立责任性的安全教育体系

2.1安全教育体系应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四个层面要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依据现实状况,我们要补上安全基础教育的空缺部分(历史欠帐),花大力气来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努力形成一个系统教育工程,营造全社会的安全教育氛围。

2.2安全教育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就是行业、块就是施工场所(工地)。行业的安全教育要系统化,工地的安全教育要经常化。现在许多项目实施“安全先进班组”、开展上岗前安全交底的活动,上岗前班组必须实施人员统计、作业交底、防护用品佩带、作业环境检查、危险源告知的五项基本动作,应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安全培训证书要严格审查。

2.3安全教育要有根据专业门类研究机构,运用综合理论进行综合治理。安全教材必须适应社会的专业对口,因为农民工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建筑业、、运输业、采矿业等危险因素比较多行业。防止滥、乱、差,不要误人子弟。

3、建立投入性的安全教育机制

3.1安全教育主体必须到位。安全教育既然是系统工程,各级责任主体必须全面落实。首先是的教育义务必须明确;其次是安全教育管理要系统化、教育实施要实行跟踪制;再次是安全教育考核要严肃、严格、严密。

3.2安全教育的费用必须到位。企业安全投入包括安全设施、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安全竞赛和考核,也包括教育费用、教材费用、误工费用等。现在的安全措施费用已经有制度规定,但实施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尤其是对源头的监管不力,导致施工企业缺乏教育资金保障。因此建立安全教育费用运作机制是保证制度实施的有效措施。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第2篇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浙中山区贫困人口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是农民素质偏低,明确了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制定了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贫困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关心、保护并为贫困群体创造基本的生存发展条件,使之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作为浙江省原来的8个贫困县之一的武义县,自1994年以来进行了以城市化为载体的下山脱贫的成功实践,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帮助世世代代蜗居深山、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山民”实现了变“市民”的全方位历史跨越,为“山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与山外世界平等的平台,同时,也加快了“山民”向现代人转变的进程,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人了活力,被受此实惠的“山民”称为“挖穷根”的“德政工程”。然而,下山脱贫仅仅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模式,各地政府可因地制宜选择转移模式,帮助山民尽快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创设贫困山区劳动力培训的机制架构,提高山民的整体素质,使他们下得来、留得住、富得起,从“山民”变“市民”后能真正地融人现代文明。本文通过对浙中山区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存在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浙中山区贫困人口现状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东临台州,西连衙州,北靠杭州、绍兴,南接丽水,面积1091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L0. 7%。浙中地区一般是指金华市所辖的九个县市(区),即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姿城区、金东区,人口447. 94万。金华市属于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全境的东、南、北三面是山区,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由于历史原因,金华市下属各县市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其中既有名列全国百强县的义乌、永康、东阳,又有贫困县武义、磐安等。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浙中地区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山区,山民的生存状态堪优,表现为“七难”:一是“行路难”,山民进出得翻山越岭,20%的山民连县城都不曾到过;二是“用水难”,由于没有水利设施,遇到干旱,山民、家畜及农作物就会缺水;三是“求学难”,由于村子小,不可能办学校,因为经济拮据和交通不便,致使外出求学极为困难;四是“求医难”,山民缺医少药情况十分严重,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由于没有医疗保障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突出;五是“婚嫁难”,特别是男子娶妻难;六是“邮电通讯难”、“接收广播、电视难”,造成山民信息闭塞、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七是“生活难”,收人水平严重偏低,据调查,2003年贫困山区山民的年人均收人仅为401元,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04年、2005年中央的1号文件都是以“给农民减负、促进粮食稳定增产、鼓励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的。各地政府加大了扶贫的力度,给山区进行“输血”,如下拨扶贫款、修公路、建希望小学、送慰问金、慰问品等。但一方面由于我国西部地区贫困现象更为突出,国家的财力极为有限,扶贫款项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发展间题。另一方面,有些山区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如磐安县因山洪爆发引发泥石流造成山区公路屡修屡坏,损失严重。下山脱贫,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我们必须因地制宜,探索劳动力转移的合理途径。

二、浙中山区劳动力转移特点

本文选取了金华市姿城区为研究个案,对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深人调查。据统计到2003年底,婆城区14个山区乡镇总人口为295759人,其中实有农村劳动力为174380人,占总人口的58. 96%。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有90100人,占农村实际劳动力的51. 67% ,占总人口数的30. 46%。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以就近转移为主。在本乡镇范围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为36898人,占转移人员总数的40. 95 %;转移到本区其他乡镇街道的劳动力为34285人,占38. 08% ;转移到本省其他县市的有13850人,占15. 37%;转移到省外的有5067人,占5. 62%。从转移区域看,省内转移和省外转移的人数比约为20:1。由此可见,婆城区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在本省范围内转移,转移到外省的人数比较少。

2.以雇员打工为主。从转移的行业看,以向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转移为主。根据对14个农村乡镇劳动力离开本乡镇从事行业状况统计:转移到工业的人数为14596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7.4%;转移到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人数为12109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2.8 %;转移到其它社会服务业的人数为12819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4.1 %。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雇员,而个私业主和“白领”占的比例很少。

3.以自发盲目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在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为主。据调查,2003年姿城区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有组织进行转移的仅占8.6%,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行。

4、以兼业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有明显的兼业性,那些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就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如今年外出打工,而明年可能不外出打工。

综上所述,山区劳动力的转移具有自发、盲目、分散、不稳定等特点,制约的主要因素在于劳动力的素质偏低。

三、浙中山区劳动力素质调查与分析

(一)浙中山区劳动力素质状况调查

1.文化素质偏低。据抽样调查统计,在磐安县全部农村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 1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 9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4. 83%,甚至有14. 17%的从业人员为文盲和半文盲。

2.思想观念落后。由于几百年来一直蜗居在崇山峻岭中,与外界极度稀少的信息沟通造成了山民小农意识和封建思想严重,市场观念、开拓创新意识淡薄,所有这一切决定了山民不愿意也无法主动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甚至甘于困守山上接受一点外面的接济。劳动力转移的主动性不强,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

浙中山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在于劳动力素质偏低。据磐安县统计,外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约为2. 6万人,占3. 4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76. 5;在县内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上的大约1. 5万人,两项合计4. 1万人,占到了全县初中及以上农村劳动力的70%以上,也就是说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已率先实现了就业非农化。从异地转移的情况看,有一个显著特征:文化程度越高,转移范围的半径越大,没有文化的农民,大多流转范围局限于本县。素质低的农村劳动力比重过大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输出和向农村工业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成因剖析

1.教育投入不足。尽管近几年来,金华市对教育投人的总量都在逐年增加,但全市教育投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2%,只能满足教师的工资性支出,真正用于教育科研、教学设施投人的微乎其微。山区的教育投入经费严重短缺,我们在调查中痛心地看到有许多山区孩子还在危房里上课甚至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2.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山区乡镇的一些骨干教师纷纷想方设法调往平原乡镇、城区或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如边远山区塔石乡近五年调往外地的教师达21名,而本乡只能聘请代课教师补缺,因此要提高山区乡镇的教育质量比较困难。

3.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过分强调学科分类和体系,与现阶段农村科技和农村经济发展相脱节。教学流于形式,不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化需求。职业学校定位不清晰,缺乏办学特色。另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沟通,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4.对实用技术的培训不够重视。许多乡镇领导对农村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具体的培训计划,没有足够的办学经费,没有健全的教学设施,没有单独的培训场所,培训学校形同虚设。一些农民种、养殖规模比较大的乡镇,偶尔也会举办几期实用技术培训,但重理论轻实践,农民只能学到一些肤浅的书面知识和技术,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至于那些外出人员较多、劳动力转移比例较高的乡镇,往往缺少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对劳动力转移放任不管,任其自发进行。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对策措施

(一)教育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孟要作用

1.有利于增加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供给。据调查,2002年姿城区14个乡镇农民子女初中升人高中的升学率为76. 5%。这种低升学率导致一批年轻的农村人口过早的进入劳动力队伍。将乡镇初、高中毕业后未能升人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1一2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可以提高其素质和劳动技能,使其成为劳动力市场有效供给,并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失业矛盾。

2.有利于减少劳动力盲目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促进劳动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流动,增加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选择职业和岗位的盲目性。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具体建议

1.强化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和管理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关于各级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不得低于70%的规定。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实行多渠道办学。

一要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的农村教育经费来源体制Q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要努力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人,确保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逐步建立起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校办产业收人、社会捐资、设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确保教育经费来源稳定和扩大。特别是要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大力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体制。

二要理顺农村教育经费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资金管理,严格管理国家教育拨款、社会集资、学校创收、学生缴费等教育财源,形成以专门金融机构为轴心的教育资金运转机制,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安全、高效运转,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监督机构。要对教育经费进行科学管理,必须建立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互相制约的管理模式,使教育经费真正用到实处、物尽其用。

四要努力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调整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一方面要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重,以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实施;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投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要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劳动力,实行劳动力与产业的优化配置,必须对农村教育进行综合改革,克服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弊端。金华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进教育内部的“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础扎实、层次合理、纵向衔接、横向沟通、高效运作”的大教育格局。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人手。

(1)推进农村基拙教育的综合改革。农村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使农村劳动力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农村特别是山区乡镇,接受初中教育后的农村青年大多返乡务农,但由于农村普通初中教育与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知识解决不了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问题,毕业生不能很快融人当地的农业生产建设和产业化经营中去。因此,课程设置要贯彻实际、实用、实效的教育原则,因地制宜,加大农村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改革,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紧密结合,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又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人,提供智力和人才保证。

(2)加强“三教”统筹,优化教育结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整体,要深化改革,使“三教”在办学思想、服务方向、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高度融合。农村“三教”统筹的基点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在这个基点上以“大职教”为纽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计划,重点发展急需的专业,按需施教,提高教学质量,还要逐步试行主辅修制,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人教育在基本完成扫盲教育以后,转移到以岗前、岗中培训为主。对重视农民教育、农业技术培训的学校,政府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支持,彻底扭转职教、成教学校长期忽视农民教育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

(3)以农村教育实体为依托,推行农科教结合。要紧紧围绕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继续实施科技、教育、卫生“三下乡”活动,努力探索和推广“开发一个项目,建设一个基地,培训一批人才,推广一项技术,致富一方农民”的新模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技术水平,拓宽就业新门路。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第3篇

摘要本文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进行合理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措施,试图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合理开发 问题研究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4 亿人口,9 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 年我国有9.63 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 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 年与1978 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 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 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 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 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 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 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 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

2.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妨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4.8 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4.2亿人。

(2)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二、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第4篇

关键词:必要性;开发现状;研究对策

1 乌鲁木齐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因素,知识和人力资本是促进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决定因素。我们要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依靠农村人力资本,推进乌鲁木齐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乌鲁木齐县劳动力的转移至 2002 年才初步形成规模,在乌鲁木齐县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就业能力差,知识水平低,因此开发他们的潜力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要有效地实现这种转移,就必须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使他们较快的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真正有效地实现当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使其掌握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乌鲁木齐县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2 乌鲁木齐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乌鲁木齐县不断加大经济投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近些年乌鲁木齐县开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对当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不明确、村民虽具有主动性,但发展意识不高,这些矛盾对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构成越来越明显的影响。

2.1 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状况

乌鲁木齐县统计年鉴,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94535,其中乡村总人口为66065,占总人口数的85.6%;农村劳动力资源数43760人,占乡村总人口的66.2%,乡村劳动力为43760人,乡村从业人员为40937,男性从业人员为21871人,女性为19066人。农村劳动力在各行业的分布情况:农业从业人员为32739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79.97%;从事工业的729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1.78%;从事交通运输和计算机信息传输的1512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3.69%;从事批发零售餐饮业的2336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5.71%;其他从业人员为3621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8.85%。

2.2 乌鲁木齐县农村土地拥有情况

2004年末乌鲁木齐县耕地面积19.82千公顷,农村人口为65801;2010年末耕地面积增加到21.2千公顷,农村人口为66065,2004—2007年农村人均年耕地面积是呈上升趋势的,在2007—2010年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趋于平缓,2011年末,乌鲁木齐县农村实施休耕的政策,农村有3.7万亩的土地要实施休耕,耕地总面积的减少,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2.3 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

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状况:将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不识字或少识字的劳动力即文盲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32%;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27.70%;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52.88%;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0.43%;大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67%。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牧区,文化素质和汉语水平低。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农民要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素质、开放的思维意识和市场化的竞争观念。但目前乌鲁木齐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8%,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数的近60%,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技能单一,承受市场风险能力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民的整体素质明显偏低,这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乌鲁木齐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

2.4 乌鲁木齐县高素质的人才流失严重

乌鲁木齐县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依托乌鲁木齐市的带动发展,但是通讯工具、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还有待发展,导致大量的农业科技人员流失。尤其是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有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农村地区是他们发挥才能最佳之地,但是由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待遇,他们宁可改行或继续深造也不愿意去农村工作。即使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人才,但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他们大多数不能长期工作在农村地区。人才大量的流失,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乌鲁木齐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3.1 积极稳步地推进乌鲁木齐县剩余劳动力转移

乌鲁木齐县人口众多,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收益率也较低,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当地的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大力调整工业的产业结构,健康平稳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发展第三产业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因为第三产业可以安排更多的劳动力,而且受客观环境影响较少,受外界干扰程度低,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乌鲁木齐县现有企业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乡镇企业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更能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再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就是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当前乌鲁木齐县剩余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突破口。

3.2 加强发展乌鲁木齐县的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国家应当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国家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使应当接受义务教育者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基础教育在全面提升农村未来人口素质的同时,也在把一大批农村青少年不断的通过高考、中考等途径由农转非农业,由农村迁移到城市,这无疑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最直接办法。目前新疆乌鲁木齐县的劳动力文化素质还处于初级阶段,积极发展高中教育的同时乌鲁木齐县的义务教育应当结合乌鲁木齐县的实际施行基础职业教育,九年级以上的学生应该开设农村基础职业技术教育,使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能够掌握初步的农业生产技能。与此同时,还要特别重视优化农村师资结构,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和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这是迅速提高新疆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使乌鲁木齐县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

3.3 重点发展乌鲁木齐县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因此应该把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建立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乌鲁木齐县职业技术教育,这是有效地开发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要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应充分发挥新疆现有的农业大中专院校,职业中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各类培训、教育基地,尤其是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不同专业的定期与不定期培训或短训,利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教育,构筑农民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同时搞好中职、高职、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3.4 政府做好“投入”,发挥其主导作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要以农民为主体,动员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信息投入。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全球信息一体化进程加快,乌鲁木齐县的农民必须与全疆、全国的农民平等竞争。地方政府须对现有信息传播体系进行集成整合,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网站质量,扩充农业信息量,让农民与时俱进;加强信息标准建设,构建智能化乌鲁木齐县社区信息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全面、高效、快捷地为农民、农业企业家和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促进乌鲁木齐县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进村入户,把政府上网工程的重点放在村组两级,不断提高农村基层适应市场的能力。

2.资金投入。目前,新疆虽将“人力资源开发”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但在实际工作中,乌鲁木齐县政府对农民科技和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成人教育的投入仍是少之又少,使许多应该做的农村科技培训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建议地方政府在花巨资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对于乌鲁木齐县的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工程也应加大投入,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3.5 政府充分利用政策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持续进行

要实现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长效发展人力资本就要创新各项机制,首先,充分利用政策投入。地方政府利用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各种有利于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吸引各类教育资源向开发农业人才投资。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有志之士投身于农业发展,真正把人才引到农业教育、生产的第一线,给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确保农民的知识、技能得到及时更新。其次,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系,即从基层的乡镇到各级相关部门都要建立和完善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的开发、流动和使用的管理体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从而带动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建设,建立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体系,促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树花.中职教育在新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02):21-24.

[2]熊磊.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生产力研究,2009(12):38-39.

[3]张丽.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新型农民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7-88.

[4]李全胜.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中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75-78.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第5篇

关键词:心理疲劳;大学生;体育学习;应对措施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出现自身主观体验的倦态,如此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体育学习的开展。因此,有必要针对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心理疲劳的内涵、特点、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以逐步优化体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体育学习中心理疲劳的内涵与特点

在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疲劳,主要指的是因体育学习异常紧张,或练习方式枯燥、简单、多次重复所引发的心理焦虑、不安与疲乏之感。心理疲劳并非由大学生的身体能量消耗所引发的,而是由其主观体验所引发的一种心理倦态,不利于体育学习效率的提高,甚至会引发学生出现厌倦、冷漠等不良反应。心理疲劳多表现为如下情况:学生的动作反应及速度减慢,难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对学习活动积极性不高、心不在焉,下课后恢复精力、生龙活虎,在运动和训练过程中态度勉强,不愿耗费过多体力、精力投入体育学习中,有些学生甚至出现厌学、畏学,一上体育课就头痛,见到体育教师就躲避等情况。

体育学习中的心理疲劳,主要具有如下特点:1)心理疲劳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的某一项心理机能运转过度所引发的,但所引发的结果并不单纯地局限于这一项机能,还可能会对其他机能产生波及。例如,当大学生出现心理疲劳等情况时,其主观体验为乏力,继而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减退,焦虑、烦躁、易怒,对于原本并不相关的外界刺激也会变得更为敏感,有时甚至由于对某一运动缺乏应有的认识、兴趣,继而产生了消极、厌倦的情绪;2)心理疲劳会导致大学生运动能力迅速降低,使其运动行为意志被削弱,这也是其无意识保护自己的结果,因此,心理疲劳会导致大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及行为消极;3)体育学习产生的心理疲劳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会进入恢复性的调试阶段,有可能复原。交错进行休息和疲劳有助于学生心理机能的改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尤其是耐受力。适度锻炼和适应措施可以有效减缓学生的心理疲劳现象。心理疲劳产生后如果不能经历恢复阶段或者恢复不彻底,容易造成疲劳极限的发生,进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负面效应。当学生在技术学习中产生疲劳极限时则有可能出现失误。

二、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疲劳的成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心理疲劳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心理方面的原因、二是生理方面的原因、三是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1)心理原因

首先,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促进学生外化为行为的驱动力,而体育学习的动机也是大学生保持良好的体育学习热情、兴趣及积极性的根本来源。部分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动机,势必会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足、态度冷淡,这是导致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大学生缺乏稳定的情绪。在开展体育运动过程中,很多大学生由情绪主宰自身的机能,不稳定的情绪会对其行为造成干扰,甚至引发行为偏差。若长时间处于情绪不稳的状态,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活动很难有效、连贯的开展。若被迫训练或学习,将会导致其产生严重的心理疲劳,致使其出现行为失误,甚至引发运动伤害等安全事故。最后,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佳也会诱发大学生心理疲劳的产生。体育课程包含师生间的情感、理智、行为等方面内容,是一个体现人际交往的动态过程,而师生关系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在师生间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倘若师生间存在裂缝、隔阂等不良关系,会导致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下降,心理状态长期处在紧张的状况下,最终影响体育课程的学习。

(2)生理原因

若大学生身体状态不佳、生病、过度疲劳,他的身体会感觉到不适,如此情况之下,自身的生理机能迅速降低,会出现恐惧、心烦、焦虑,甚至出现间断性的眩晕、气虚、耳鸣、腿软、呼吸短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乏力等不良状况。若此时仍继续进行运动,将会导致其心理调节机能超负荷运行,继而引发心理疲劳问题。不仅如此,视、听、触、压、运动、平衡等感觉器官会不规律反应,加之缺乏应有的锻炼,在对学生的运动感觉器官进行纠正的过程中,极易引发自身的心理疲劳。

(3)教学原因

造成心理疲劳的因素很多,例如课程内容过少、信息的刺激过弱、技术能力要求过高、课程缺乏创新性、设计程序过于复杂、动作技术要求过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够等。此外,体育教学的质量、进度、运动量大小、程序化、运动技巧与规律以及操作水平高低都会成为教学原因。

不仅如此,体育学习的时间、周期长短也可能引发心理疲劳。学生在从事某种单调、高频率的重复技术动作而处于无意识状态时,极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当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时,若不及时调整,会导致技术动作的错误率上升,失去平衡,甚至产生心理疲劳,进而出现偏差的行为。学生在恶劣的环境中学习时,产生压抑心理的概率大大增加,形成思维错乱、情绪低落的学习状态,而这些环境包括噪音、灰尘、强光、潮湿、脏乱等。

三、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疲劳的应对措施分析

为了避免或缓解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疲劳问题,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1)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体育学习动机是激发大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动力,是一种动态的推动机制和指导源动力。在体育学习中,学习动机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大学生的思维保持在一个较为活跃的状态,指向性的完成学习任务,注意力的集中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激励学生,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多种激励技巧混用的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院校要制定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措施,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程价值的认同感和重视感,调整其学习心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树立良好的体育学习动机。

(2)增强心理诱导

教师应善于增强学生的心理诱导,尤其是对于情绪焦虑、低落,或人际关系有欠和谐,继而存在较大心理压力的学生,可以采用谈话诱导等方法,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己的信心,使其能够科学地认识、分析、解决各种问题,顺利地调节自我情绪状态,改善自己的心境。在谈话过程中,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采用灵活、有针对性的方式开展,还应注意循循善诱,悉心指导。

(3)科学安排教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

教案的安排要按照科学化的方式进行,一般是由简到繁、逐步深入,一些高难度技术动作的练习时间不应太长,可结合分解练习方法和适量练习方法。此外,新颖式教学法能有效减少重复动作和练习,减少学习中的乏味和枯燥,使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激发,求知欲望进一步提升,消除心理厌烦和疲劳,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环境的好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易产生心理疲劳和厌烦心理。消除不良干扰因素,改善教学环境能克服上述难题。根据校园的场地情况和学生的基本条件,对教学环境进行合理规划,以安全、整洁、科学和舒适为基础,迎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促进新陈代谢,缓解心理负担和压力,从源头对心理疲劳进行预防。

(4)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因此,在知识认识、技能掌握及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行为“共振”、心理“共鸣”。要求教师必须善于畅通良好的交往渠道,构建多层次、多指向性的交往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控因素,充分彰显教学过程中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避免学生出现心理疲劳。同时,应注重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做到义利统一、竞争协作、开拓创新,顺应时代要求的同时,满足体育教学的要求,是在新时期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师的使命和职责。另一方面,应加快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传统的单一化运动技能传授人员转变为学生综合发展的促进人员,由传统的体育教学管理人员转变为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引导人员,建立起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培养其终生体育意识与能力。此外,还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其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5)加强教学管理

在体育教学目标制定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其可行性,构建短、中、长期目标及不同学生的个人目标,使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预期,并从思想、态度方面端正学习目标,保持正面、积极的态度,避免挫折感、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并在达到目标后获得成就感与自信感,促进自己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如此,教师还应结合不同项目、学生个性、体能、心理方面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避免课堂枯燥、乏味、单调,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及个性需求,使其产生主动配合教学工作的意愿,继而提高学习动力。例如,可以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结合学生具体情况,选择迫逐、变速、跑走交替、倒退、接力跑等多种形式,还可带领学生爬山、越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体育学习心理疲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教师和从事体育教学的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大学生体育教学的质量,以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基准点,改善教学环境,合理安排教学方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预防心理疲劳的产生,制定应对心理疲劳的措施,发挥体育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连成, 张力为, 刘嘉蕙, 刘浩. 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运动动机之间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21(33): 1102-1105.

[2]解缤, 姚家新. 专业运动员心理疲劳和心理耗竭的社会学成因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5(25): 234-237.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劳动力参与率这个衡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的介绍和分析,阐述现今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现状,并分析其现象背后的成因,同时提出适度降低劳动力参与率以缓解就业压力的建议及对策。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四方面的因素,即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这些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均是正相关的关系。其中,在考察人力资源这个因素时,人们认为,在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相对是固定的,认为经济增长的幅度和速度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质量。但实际上,在人口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力数量并不是固定的。劳动力参与率便是这样一个衡量指标。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状况。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验,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着个人的劳动力供给选择,并最终影响了社会整体的劳动参与率。

一、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

1、年龄、性别因素

资料来源: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性别上看,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远低于男性,这一方面是由于女性在社会分工中更多地承担了家庭中子女的抚育责任和更多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上劳动力雇佣方对女性劳动力的歧视普遍大于男性。随着六七十年代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许多适合由女性从事的职业逐步出现,才使得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偏低的局面有所改善。

在劳动力参与率的性别差异中,两者之间相差的程度还呈现出随着年龄的不同而不同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往往有着不同的劳动偏好和不同的社会责任,从而使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参与率各不相同。

2、教育发展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使得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发展和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市场竞争的激励,企业对人才所具备的能力要求的提升,使得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竞争的激烈使得更多的劳动者选择接受高等教育来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含量,这就推迟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从而降低总体的劳动力参与率。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受教育者的比例有所升高,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增大,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3、收入增长因素

收入因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劳动者单位就业收入的增加会加大闲暇的机会成本,从而诱使一些原来没有加入就业队伍的人开始选择工作,促使劳动参与率的提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庭收入水平不高的人来说,收入因素将会是决定增加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这种影响就是收入增长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另一方面,收入的增加又可能会使得一些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劳动者退出劳动力队伍,从而降低劳动参与率,体现出收入增长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收入的增加对个人劳动力参与抉择的影响是相反的,这两种效应对个人影响的强弱将最终影响个人参与劳动的决策,从而影响总体的劳动力参与率。

4、产业结构因素

在宏观经济中,产业结构也是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之一。由于第三产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最大,因此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比例也决定了劳动力参与率的大小。在60-70年代西方各国的高速增长时期,各国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带动了这些发达国家总体劳动力参与率的上升。

劳动力参与率这个衡量指标,体现出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反映出人们参与劳动的状况。它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因此折射出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可以说,劳动力参与率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指示器。偏高或偏低的劳动力参与率,都表明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相应的问题。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男性人口还是女性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均高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仅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甚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近些年来,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降低劳动力参与率,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劳动力参与率逐年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十年间,城市劳动参与率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然而,目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不仅如此,由于教育机制的不合理,应试教育体制的实行使得许多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总体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力素质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造成了失业率偏高与劳动力参与率偏高并存的局面,加重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形成了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二、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成因

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现状,是由我国的工资和福利政策、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决定的。

1、工资收入偏低,扩大了家庭对社会的劳动力输出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起飞和快速增长,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点较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资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就使得家庭中需要有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社会劳动来维持家庭生计,从而扩大了家庭向社会的劳动力输出。

2、投资市场不完善,劳动收入仍是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投资市场尚不成熟。中国股市弱有效性,使得居民在进行个人投资理财时仍然较为保守谨慎。在这样的投资环境和背景下,我国居民的收入仍然以工资为主,劳动收入仍然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这就加大了人们对劳动市场的依赖性,提高了劳动力参与率。

3、就业关联型社会福利政策增加劳动者就业意愿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就业、工资、福利三位一体的政策,劳动者只有就业,才能享受公费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措施。在农村,虽然实行大病医疗保险项目,但是农民自己分担的份额仍然较大,并且小额医疗费用无法报销。这种福利措施与就业状况相关联的制度,无疑加大了劳动者参加工作的意愿,促进了劳动参与率的提高。

4、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教育普及程度还较低

我国虽然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在农村,失学问题更为严重,且女生的失学率高于男生。这就直接导致了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的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不仅如此,在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大多没有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这就使得参与劳动的劳动者素质仍有待加强和提高。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得许多青少年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

5、工资与工龄挂钩,劳动者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

目前我国在计算工资水平时,由于普遍与工龄挂钩,因而人们往往选择提早就业以增加工龄,提高个人工资水平。在这样的工资政策中,许多劳动者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供给,加大了就业压力。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未成年人也加入到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之中,使得就业情况更为严峻。虽然我国《劳动法》规定,任何用人单位不得使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但实际上,仍然有许多企业不顾规定擅自雇用未成年人。这不仅造成劳动力素质低下,而且侵占了成年人的就业岗位。

6、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渐显现,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老年人需要靠超龄参加劳动来维持生活。这就使得许多老人不得不走出家门,二次就业。退休人员的二次就业虽然可以为家庭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却挤占了成年人的就业岗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三、适度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的措施

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参与率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各方面制度的不合理因素的存在,导致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仍然总体偏高。适度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对于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改善目前我国失业率高的现状,都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采取相应措施来适当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1、完善投资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合法非劳动收入

目前,我国投资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投资收入尚不能成为居民的主要收入。通过完善投资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治理投资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的作用,从而增强居民对投资市场的信心,减少对劳动收入的依赖,降低劳动力的参与率。

2、调整工资政策,工资与绩效、能力挂钩

与工龄挂钩的工资政策使得劳动者往往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对工资政策实行调整,将劳动者薪酬与劳动者业绩、能力相挂钩,鼓励劳动者提高绩效,并自觉提高受教育水平,提高自身技能。这种与业绩、能力相挂钩的新的工资体制,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并且,对劳动者能力的肯定和鼓励也能延长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从而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缓解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普及程度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50%的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就直接进入了劳动力市场,长此以往,将积聚大量初中以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低素质劳动力,对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的提升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而劳动者素质偏低,劳动者素质不能达到岗位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一方面,一部分对劳动者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而另一方面,一些岗位却空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通过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普及程度,改善农村青少年失学的状况,并且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进行必要的上岗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总体素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推迟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据测算,如果延长教育年限,使劳动者的就业年龄由16周岁推迟到18周岁。今后几年我国每年就可以少安排上百万新增劳动力就业。不仅如此,这同时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使他们做出更为理性的劳动力参与决策,通过劳动者自身进行理性选择来调节劳动力市场的盈缺情况。

4、完善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就业年龄实行限制

青少年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或是退休人员的二次就业都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参与者人数较多,加大就业压力。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年龄为16~60岁。如果我们延迟青少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同时提早老年人的退休年龄,那么就能大大降低劳动力参与率。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对就业年龄实行严格的控制,并通过相关配套措施保证法律的严格执行,严格控制劳动力的就业年龄,对于劳动力市场的适龄就业人群的合法利益就能有力保障。

5、调整完善福利政策,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福利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减弱福利制度与就业状况的关联性,从而使得福利政策对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吸引力减小。同时,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善是退休人员再次走出家门,二次就业的原因之一。因此,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使得退休人员“老有所养”,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一环。

结语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第7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

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因人制宜、分类施矫,有效降低社区服刑人员的人身危险性,提高再社会化程度,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健康深入地发展,为保障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和内容

以“对象层次化、方法人性化、项目精细化、管理规范化”为目标,针对个体犯罪的特点,着眼于个性化矫治,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以心理矫治为切入点,以劳动实践为融入点,以帮扶解难为着力点,以预防犯罪为落脚点,通过采取不同程度的教育矫正措施和相应的矫治方法,对社区服刑人员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心理矫治和行为矫治,消除和缓解矫正对象的对立情绪,提高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的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完成人格社会化,增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监狱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三、分类分阶段的依据和类型

以社区服刑人员的人身危险性(心理健康状况、社会评价)

和回归社会趋向(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行综合状态评估,对评估结果的优劣划分为A、B、C三种类型,并对这三种类型分别施以宽松式矫治、牵引式矫治和严促式矫治,每种矫治方式分为初矫期(前一至三个月)、常规期和出矫期(后一个月)三个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程度的措施实施教育矫正。

(一)分类的标准

1、符合下列条件的归为A类

(1)经心理测试,无明显的心理缺陷和问题;

(2)社区、邻居、近亲属、原单位对本人的现实表现反映较好;

(3)通过接触谈话,本人与社会的对立情绪较小,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好;

(4)本人接受社区矫正的态度良好,自愿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制度和规定;

(5)家庭关系、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良好,家人及近亲属愿意配合矫正组织落实对本人的教育监督。

2、符合下列条件的归为B类

(1)经心理测试,存在心理缺陷和问题;

(2)社区、邻居、近亲属、原单位对本人的现实表现反映一般;

(3)通过接触谈话,本人对社会存在对立情绪,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稍差;

(4)本人接受社区矫正的态度一般,对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有关规定不积极;

(5)家庭关系、经济状况不稳定,家人及近亲属配合矫正组织落实对本人的教育监督态度不积极。

3、符合下列条件的归为C类

(1)经心理测试,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和障碍;

(2)社区、邻居、近亲属、原单位对本人的现实表现反映差;

(3)犯罪前有过不良记录;

(4)通过接触谈话,本人与社会的对立情绪大,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差;

(5)本人对接受社区矫正有较大的抵触情绪,对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有关规定漠然处之;

(6)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差,家人及近亲属不配合矫正组织落实对本人的教育监督。

(二)矫正措施

1、宽松式矫治(A类)

对此类人员进行矫治,要以日常监督管理为重点,做到内紧外松,矫正措施和方法要体现宽松化。

(1)初矫期。司法所要根据心理测试、社会调查、见面谈话掌握的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矫正个案,明确矫正责任人;走访矫正对象,与其配偶或直系亲属等达成协议,确定协助监督管理责任人,签订《协助监督管理协议书》;采取个别谈话、家庭走访、集中教育等形式告知矫正对象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有关规定;成立“一对一”帮教小组,签订结对帮教协议,通过面对面、走上门的互动式教育,掌握思想动态和行动去向,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教。

(2)常规期。加强矫正对象日常行为的监督,采取报告制或走访制,由矫正对象每月书面向司法所报告,或司法所根据实际需要到矫正对象家中走访,掌握其现实表现和思想动态。加强矫正对象的思想引导,强化法德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集中学习每半年不少于1次;适时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促其良好心态的形成,培养健康的人格;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每月服义工不少于4小时。矫正对象有工作的,商请所在单位对其实施监督,详细记录劳动的时间、内容及表现,每月将劳动情况反馈于司法所;对矫正对象在就业和生活中存在的特殊问题或困难要尽可能帮助解决,做到生活状况有人问、思想工作有人做、发生问题有人管、遇到困难有人帮。

(3)出矫期。司法所督促矫正对象写出个人总结,并会同派出所依据有关规定和程序解除矫正,由街道帮教组织接茬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2、牵引式矫治(B类)

对此类人员进行矫治,要坚持日常管理与重点监督相结合,矫正措施和方法要宽严并济。

(1)初矫期。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制定矫正对象的矫正方案,内容要具体,措施要有针对性;成立由司法所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居委会人员、律师、志愿者、矫正对象家属等组成的矫正小组,确定矫正责任人和协助监督管理责任人,签定结对帮教协议书;找准切入点,加强与矫正对象的沟通和谈心,使其从思想上接受社区矫正,并积极争取其家属的支持与配合,共同做好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工作。

(2)常规期。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密切配合,采取有力措

施,将矫正对象的行为限定在法律和制度规定的范围内;针对矫正对象的特点,找出矫治的侧重点,采取集中学习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矫正对象的荣辱观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其不良行为得到矫正,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得到明显转变,集中学习每季度不少于1次;要关心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形式做好矫正对象的心理疏导,矫正其不良心理,使之尽快适应社会生活,以健康的心态融入社会,避免重新违法犯罪,心理咨询辅导每季度不少于1次;加强行为的引导,组织矫正对象参加清理非法小广告、社区保洁、扶老助残、参与治安巡逻等公益劳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公益劳动每月不少于6小时;掌握矫正对象的生活状况,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生活困难的对象排忧解难。社区公共设施维护、社区保洁、社区保绿、植树造林、为老幼病残人员服务、公益性演出以及其它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劳动项目,(3)出矫期。司法所督促矫正对象写出个人总结,依据考核结果,会同派出所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解除矫正,由街道帮教组织接茬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3、严促式矫治(C类)

对此类人员进行矫治,要坚持强化管控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加重监管力度,突出心理矫治,实施多元化的教育矫正。

(1)初矫期。成立由司法所人员、公安干警、心理专家、社区居委会人员等组成的矫正小组,对矫正对象进行“会诊”,从心理矫治和行为矫治上提出详细周密的矫正方案,确定矫正责任人;会同公安派出所与矫正对象见面谈话,告知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定,对拒不服从管理的必要时可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做好矫正对象家属的思想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其家属的支持与配合,协助矫治其犯罪恶习;成立心理帮教、法律帮教、学习帮教、生活困难帮教分组排列体系,对矫正对象实施全方位地教育矫正。

(2)常规期。密切与公安派出所的配合,对矫正对象实施

重点监控,严格执行矫正对象的报到、迁居、外出请销假制度,将矫正对象稳控在视线之内。矫正过程中,要在心理矫治上下工夫,做好矫正对象经常性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障碍,提高适应性,使其人格缺陷得到复健和预防,心理矫治每两个月至少1次。强化思想引导,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以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讲案释法为内容的法制教育,从思想上强化其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集中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强化矫正对象的社会劳动实践,加大公益劳动服务的力度,组织参加社区环境净化、美化、绿化和社区服务等劳动,弥补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悔罪意识和自新意识,增强其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公益劳动每月不少于10小时;积极推进勤探访、勤谈心、勤纠正、勤救助的“四勤”工作法,随时掌握矫正对象的动态和现实状况,千方百计为其排忧解难,使矫正对象感受社会的温情,以健康平和的心态融入社会;对素质低、无一技之长、就业困难的矫正对象实施重点服务,协调劳动、民政等部门做好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生活救助。

(3)出矫期。司法所督促矫正对象写出个人总结,依据考核结果,会同派出所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解除矫正,由街道帮教组织接茬开展安置帮教工作。对矫正期间表现差的矫正对象在接茬帮教时列入重点对象管理。

四、具体要求

(一)认真组织,切实加强领导。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分类管理是我区进一步深化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有效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有益尝试,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整合力量,密切工作配合。各单位要善于利用社区资源优势,借时借力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并在工作中明确分工,加强协作,统筹兼顾,各负其责,在管区形成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良好氛围,确保分类矫治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第8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素质;治理;模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核心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湖南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约70%的农业大省,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关系到全省的小康,农村和农民小康关键在于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于巩固和维护湖南农村社会稳定大局,实现全省小康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湖南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

1.接受教育程度低。湖南6岁以上(含6岁)农村人口合计4301.23万人,在各个受教育的层次中,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数量最多,比率占46.61%,其次是受初中教育的占38.87%,而大中专以上的人口占的比重相对较少。湖南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而这种状况在女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2.掌握技能和实用技术少。课题组调查的农村劳动力中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仅占劳动力总数的4.2%,占劳动力转移人数的11.2%;参加过一项以上实用技术培训的占抽查人数25.1%;希望接受技术培训的占抽查人数的62.3%;不愿接受技术培训的还有21.5%。农民获得技术和接受培训的主要渠道是乡镇各服务机构组织的培训,占62.6%,其次是收看电视节目。

3.思想观念较落后。受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相当部分农民存在小富即安和满足现状的传统观念;一些农民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些传统观念牢牢束缚着农民的思想,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二、湖南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的成因分析

1.对农民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对农民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把农民教育纳入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目标考核的力度还不够;农民教育的领导、评估、考核体系尚不健全;农民教育的中长期规划、指标体系和具体措施还不完善。

从政府领导方面看,大多数镇(街道)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是重视和积极的。但也还有一些部门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在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积极,认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没有意义,不同程度地存在“不用管”、“不愿管”、“管不了”的思想。从农民方面看,有的依赖思想严重,遇到困难找政府,自己不主动解决;有的认为可参加可不参加,无所谓;有的认为这种培训,没有什么作用,不想参加,积极性不高。

2.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民教育的投入难以得到保证,教学设施滞后,师资力量薄弱,从而影响了农民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缺乏有效的投入、激励和监督机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未能有机地协调发展。社会办学和职业教育没有引起各级各部门的足够重视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办学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农民则由于长期以来经济上处于弱势,知识、技能需求上的惰性,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加上近几年收入增长减缓,支出孩子上学的费用增大,无力投资自我素质教育。在调研中发现,不愿参加培训的原因中因经济困难占34%。

3.农村科技推广力量薄弱,科技服务滞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效益和新技术推广为重点,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员,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人员不多,常年在基层从事技术推广和指导作物种植的技术人员就更少,使农民很少有机会参加技术培训,更难面对面接受技术指导,基层农技部门向农民提供的科技服务,质量也有待加强。由于缺乏技术人员直接指导,农民农业科技素质水平难以普遍提高。

4.教育和信息组织程度不高,缺少系统化的体系。长期以来,农村教育未得到高度重视,强调的是个体行为,侧重点在于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再教育及培训基本上没有被农民重视。一方面,政府或公共服务部门很少有相应的组织来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系统化、针对陛的培训。另一方面,近年来农村封建迷信、落后习俗回潮,严重阻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5.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农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态度可分为三种:一是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科技知识没有自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需要引导和启发;二是新技术、新知识摆在面前,很有兴趣,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胆量去尝试;三是虽能寻找学习途径,但是没有技术人员下乡指导,自己学习又苦于文化基础太薄。

三、提高湖南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思路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农民素质的现状出发,政府加大对农民素质教育的投入,着眼于长远,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把提高农民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高农民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培养懂科学、能致富的新型农民。

2.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教育体系,调整优化县乡村教育结构。根据农村教育的区域性、分散性特点,依托现有分布在各地、市的职业技术院校,建立省、地农村教育综合培训中心作为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通过教育培训基地示范、辐射功能,使之带动县乡村的职业教育中心和城乡文化技术学校发展。建立和完善高、中、初等农村教育体系,彻底转变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现象。

3.积极发展农村高中和面向农村的高职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可每年从近千万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中扩大招生规模,为农村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大力发展农村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使绝大多数不能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农村青年接受职业培训,学有一技之长,为回到农村创业或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积极发展农村高中和面向农村的高职教育,是减少农村中、小学大量辍学,发展效益农业,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城市化最有效的手段。

4.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一是资金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各县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年适度增加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专项资金;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特别是各相关部门的专项资金要加强整合,确保发挥最大的效益;加大对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培训硬件建设,提高培训效果。二是政策上要出台优惠措施。在税收上给予政策倾斜,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促进农村素质培训办学主体和投资的多元化;积极扶持一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心、基地的发展和壮大,为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供条件;建立奖惩机制,对完

成培训任务的部门和培训机构给予奖励,对没有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给予惩处。三是组织上要密切协调配合。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办公室作为专职机构,对培训工作要起主导作用,县农业局、社保局、经贸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要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5.积极探索,完善培训体系。一是健全培训网络。加强县党校、县就业培训中心、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基地等阵地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大力推行“订单”、“定向”等模式,按就业要求,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着眼“面向农民、面向产业、面向市场”,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和培训课题,提高培训质量;加强与大专院校联系,开展联合办学,增强培训效果。三是明确培训重点。结合各县农村劳动力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对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侧重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对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侧重转移就业技能、创业技能等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