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教育的背景

劳动教育的背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1 17:07:10

劳动教育的背景

第1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中职教育的发展再次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热点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化技术人才,中职教育活动开展的质量,对于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发挥着很重要的影响。本文将简要分析职业素质培养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模式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促进职业素质培养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模式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下去。

关键词:

职业素质;中职德育模式;培养

1职业素质培养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模式概述

在中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职业素质培养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模式探究与应用,主要是为了有效地提高职业素质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质培养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模式研究,逐渐成为中职教育教学应思考的问题。所谓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内容。职业素质培养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模式应用,主要是指中职院校根据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进行指导,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案,为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而努力。在当前职业素质培养背景下,中职德育模式的应用,需要中职院校在教育活动中严格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开设专门的课程,指导学生在相对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参与实际工作做好积极的准备。

2职业素质培养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模式应用策略

我们都知道,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劳动者自身必须具备的素养,也是其从事一种行业应具备的技能。在社会经济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劳动者需要适应综合职业发展的趋势,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求。职业素质培养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模式,主要是指基于职业素质培养进行的专业的德育教育活动。在实际工作中,职业素质培养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模式应用策略探究,可以有效地完善中职德育模式,更加全面地开展德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2.1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从教学内容上突出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模式应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中职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关注学生专业技术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还应关注其接受职业素质教育的表现。通过加大职业素质培养教育改革的力度,提高职业素质教育的质量,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接受职业素质培养,是促使学生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中职教学中,重视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是很关键的教学问题。

2.2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中职教育活动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中职职业素质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中职教师应重视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而实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目的。促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切实体会到学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引导其参与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并不断提高其自身的能力。其次,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问题的一种策略。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3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在职业素质培养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模式应用策略研究中发现,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中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改革评价方式,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还能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高职业素质教育的水平,使学生获得更加好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职业学校作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技术人才的重任。职业素质培养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模式探究,更加有利于中职院校培养人才职业素质。为了促使中职学生具有更好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中职院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在结合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相对完善的职业素养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其以后在社会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职业素质培养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模式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汇.职业素质培养视域下的高职德育模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35):67-69.

[2]江荣余.从中职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中谈中职学校德育模式的创新[J].科园月刊,2010,(19):7-8.

[3]沈豪.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六环”德育模式[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0,(11):38-39.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家庭背景;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169-01

0 引言

毕业生参与竞争都有两种资本,一种是个人人力资本,这种资本是自身的秉赋加上后天教育得到的,而大学教育就是培养人力资本。另一种是社会资本,这种资本是通过家庭、家族、亲戚等社会关系来调动、支配和掌控社会资源尤其是公共资源而形成的。目前,我国就业竞争很大程度上不是人力资本的竞争,而是一种社会资本的竞争,即父母、家族拥有的公共权力的竞争。

1 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正面影响

家庭背景可以具体描述为家庭拥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及社会资源,这些资源都通过不同方式影响家庭中的子女(大学生)最终的就业状况。

1.1 经济资源

在家庭所拥有的资源中,经济资源是基础。家庭是经济条件越好。子女所受的教育的质量也就越好,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相对比例的教育性投资就比较大。在中国的环境下,大学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平台。而家庭的教育性投入也间接决定了子女在大学以前所受教育的质量,进而影响了进入大学的门槛――高考成绩。

另一方面,在大学毕业之际,家庭能否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也是影响许多毕业生选择是否继续求学以获得更高学历的重要因素。

1.2 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则主要体现在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上,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得到的家庭教育也更好,也能更好地挖掘子女的才能与潜力,从而更好地判别有关学校、教育、就业机会的信息,给予子女学习和就业上更明智的指导。不仅如此,父母如果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就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们接受某种文化,从而使其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更容易获得成功。

1.3 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源

组织资源指的是在社会组织中获得和支配人力、物力、信息的权力,社会资源则是社会关系和人际网络的数量和质量。父母的社会地位越高,则拥有的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那么他们就能动用和利用这些社会关系网获取更好的就业信息,甚至直接通过关系和权力决定子女的就业。因为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起作用的空间是有限的,只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才能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为自己获取各种稀缺资源,大学生在其父母所从事的劳动力市场求职时,更有可能通过家庭的各种社会关系来获得相关工作的具体信息。

2 家庭关系的动用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负面作用

现今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通过家庭背景的强大关系通过强权直接录用的,由此而带来的选拔过程的随意以及不公正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用人单位和劳动力资源的信息不对称,这将带来日后职业适合度的不匹配问题,间接提高了雇用劳动力的成本。

这种就业竞争不是个人能力的竞争,而是通过父母、家族、亲属等社会关系进行的竞争,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而且这种竞争还会导致公共权力和社会资源的不正当使用。另外,权力和关系的介入,破坏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人才的社会流动受到限制,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功能被扭曲,必然导致人才的浪费。

这种家庭背景关系在劳动力市场的过度介入会导致社会竞争的不公、社会信任的丧失、社会不公平感的蔓延、社会流动受阻、社会活力递减、社会趋于不稳定。另外,还易滋生大学生的消极心态,如缺乏上进心、攀比心理、过分依赖父母等,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

第3篇

关键词:教育体系;个人教育;社会差异

一、二十世纪美国教育的发展

贯穿整个20世纪,美国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1900年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设立中学教育,但绝大多数的美国人都只是小学毕业。到1920年,中学教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从1960年以后,多数的中学毕业生开始接受大学教育。正是由于多数美国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成为了造成美国社会生活差异的决定因素。接受了完整、系统教育的美国人与刚刚完成义务教育规定就辍学的美国人各方面区别显著。用人单位过去对员工的学历不做硬性规定,只是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偿,而现在学历是聘用员工的必须要求。受教育的高低成为他们生活机遇、生活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年轻人开始寻找与自己所受教育水平相当的异性。服装、性别角色等社会流行趋势也清晰地区分了大学学历与非大学学历的美国人。美国教育的这种飞速发展不是学生需求的结果,而是由于学校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用人单位提高了对员工学历的要求。各个城市修建了小学、中学,于是他们希望父母们把孩子们送去学习。后来各个州大量地修建了公立大学与学院,为了让家长们把孩子送去学习,他们收取低于成本的学费。1940年至1980年间,私立大学学生数量的增长略高于当时学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而当时的公立院校学生数量直线飙升。密歇根大学1955年的本科学生数量为两万,1975年为四万五,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学生数量在同时期由一万五激增至六万二。加利福尼亚州与纽约市建立了社区学院、州立大学、研究大学等多校区立体教育体系。很容易发现现代美国人的生活主要受教育背景的制约,其性别、种族、地区等因素已经越来越无关轻重。在二十世纪末,虽然运气、性格、外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美国人的生活仍然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教育已经成为决定其生活质量的中心力量。

二、发展教育的必要性

虽然无法全面揭示教育成为美国人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的原因,但相信以下几点能够对此做出一定的解释。在前人的努力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有三点。

首先,教育被比作“人力资本”。正如1947年《教育是成功的贸易》(Education is Good Business)一书中指出的,学校为学生们提供用人单位所需的具体劳动技巧如打字、基本机械知识等,这一点十分明显。学校还会训练学生们基本的语文与数学能力,这样学生们就有可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更专业的训练进入特殊职业或科技领域。另外学生通过上学、完成课业,可以掌握一定的社会技能,例如自我约束,从而提高他们的潜在收入能力。由于经济已经从农场、工厂等需要更多体力劳动的时代转型为医院、办公室、或学校等需要更多认知能力等“软”技能的时代,教育已经成为劳动市场上重要的砝码。

其次,除了在劳动市场上教育对婚姻的影响也日益加强。在二战前尤其是对女性来讲,大学教育是一种奢侈而不是必需条件。大学生之间的婚姻被看作是“特权家庭”现象。所谓的“通婚”现象很少,不仅由于大学生很少,也由于大学毕业生与非大学毕业生经常被人为地限制在不同的阶层。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通婚”现象也随之增加。但是到了六十年代,青年人又开始寻找具有相同教育背景的伴侣。到了七十年代初接受最低教育的人成为了社会最孤立的人群。由于辍学者独身的现象越来越多,中学毕业生与辍学者之间的通婚现象越来越少。到上世纪末,教育金字塔顶端之间的婚姻与金字塔底端之间的婚姻重新形成了教育择偶的现象。

最后,从五十年代开始的大量研究表明教育背景越高对社会关系的理解越广泛。受过教育的人们更容易正面、积极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而不是感受到威胁;他们更容易去参与社会主流活动而不是停留在社会边缘;他们也更可能把这样的价值观传授到下一代身上。这样的趋势正是当初教育改革者们建立公立学校所希望取得的成果。然而这种趋势同样造成了上世纪末美国所形成的泾渭分明的社会布局。大学毕业生的家庭经济可靠、关系稳定、社会活动频繁、积极参与社区及教堂活动、乐观向上;而中学辍学者的家庭经济岌岌可危、关系混乱、远离社会;中学毕业者们经常会努力争取进入前一种生活方式,但遗憾的是更多的家庭划入了后一种生活方式。

三、教育加剧美国社会差异

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关于教育是否加剧了美国社会差异展开了一场辩论。一方面受教育者与未受教育者在劳动市场、婚姻市场以及其他文化领域的差距正在增大。另一方面教育机会对所有人均等,比起权利、财富、种族、地区、血统等其他社会因素,教育似乎是一种更加公平的方式来分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避免了更多的排外心理。在解决这场辩论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分析教育的两个作用。

彼得•布劳与奥德斯•达德里•邓肯合著的经典作品《美国职业结构》(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中首次提出教育的优势可以传送至下一代;教育可以提供更多升迁机会。彼得与邓肯发现家庭背景包括父母所受的教育、父亲的职业、兄弟姐妹的数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本人将受到的教育。由于教育背景提高了个人在劳动市场的竞争力,这种家族遗传可以帮助永久性确立一代又一代人们的优势及劣势地位,但书中最重要的结论却指出教育程度的高低基本与家庭背景无关。这一结论暗示教育可以促进社会阶层的变更、流动性发展,如人们经济地位的变化,教育不是为了传承父母的职位;同时也可以看出青年人在学校的经历使他们有机会脱离家庭背景的影响。

一些后续研究揭示了大学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另一项优势。对于本科毕业生,父母对其事业发展的影响远远小于非本科毕业生。也就是说通过直接推动学生的职场竞争力,间接抵消低收入家庭对于出身贫寒,但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毕业生的负面影响,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积极促进了美国社会的人们在不同阶层间的流动性。庭背景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发生着历史变化的。自有数据以来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社会等级、血统等家庭背景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更多的美国青年得以争取到取得美好生活的机会。此后由于大学教育费用的提高,家庭出身与教育成就的关系逐渐被强化。于是尽管大学毕业证书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条件,还是越来越少的美国人能够拿到证书,找到一份好工作,住在一个好的街区,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五、六十年代教育普及时得到很大体现,而在八、九十年代费用增长、机会减少后益发得到了更大的体现。

总之,教育不均造成劳动力市场及其他形式的不均,而高等教育本身确保了许多重要社会目标的实现。例如:更多升迁机会、认知技能以及对社会关系更加开明的认识。1967年布劳与邓肯对此是这样描述的:“高级的社会地位已经不能被直接继承,只有取得普遍承认的实际成就才可以使那样的地位合法化。”而“实际成就”与“普遍承认”的主要媒介就是教育体系。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外语部

参考文献:

[1]安德森,马格.美国人口普查:社会历史[M].伦敦:耶鲁大学出版社, 1998:323-325.

第4篇

【关键词】 农村;衰落;教育

一、引言

我国正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各方面都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向前进步,惟有农村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古典社区呈现出了衰落的趋势,这种衰落在现实社会中呈现出何种状态,导致千年农村渐趋衰落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出现,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做一个深入的思考。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的日渐衰落,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即农村教育应该何去何从,它的出路应该在哪里。

二、当代中国农村衰落的现实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1.资金、技术短缺和人才匮乏。从古到今,我国农村一直被认为是封闭保守之地,再加上城市数目及发展水平一直做为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导致政府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更倾向于城市,发展城市,使农村在发展中缺少资金和技术,日益遭到排挤。农村产生的人才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流向了城市,即使有大批的人才愿意从城市进入农村,也会因为农村生存条件的艰苦和创业空间的狭窄,使他们无用武之地,这种局面使农村的发展丧失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诸多原因导致农村基本上不具备发展的条件,导致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衰落。

2.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当代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于时展的要求,如道路、桥梁、通信等方面的不健全,导致农村的整体发展受损。任何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齐全配备,农村也不例外,由于农村本来就缺少人财物的支持,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难上加难,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反映出了农村的衰落。

3.农村的土地流失严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很多农村都不同程度的被城市所啃噬着,最明显的莫过于城市边缘的农村。农村的土地被征来用于建造城市楼房、工厂、扩展外环。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也是农村土地减少的过程;是失地人群增加的过程;是农村走向衰落的过程。

4.农村人员年龄结构断层,空巢、留守现象日益显著。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土地减少相对应的是,农村人口一直处于膨胀之势,由建国初期的4亿增加到现在的9亿,在过多的农业人口挤压下,土地的生产资料功能已经日趋退化,越来越成为农民的“活命田”。土地面积大幅度地减少,使农业的生产空间受到进一步压缩,从而更加限制了农村经济的起飞。这就致使许多中青年农村劳动力离乡进城务工,寻找生活的出路,使得农村中空巢、留守现象日益普遍,农村缺乏年轻劳动力,农村更加走向衰落。

三、当代中国农村衰落的后果分析

1.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农村的日渐衰落导致大批农民离开家乡,进入城市找工作,具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形成了现阶段中国社会最具特色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大多不具备科学文化素质,从事的多为体力劳动,并且报酬相当低的工作。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速的发展,农村承载的农业劳动力有限,再加上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城市现代文明的呼唤,预示着进城寻找出路农民工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有别于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最大的社会群体。不依靠土地为生,从城市中获取生存的来源,却与农村有着亲属、土地和社会人际关系的联系;生活在城市,却处于城市社会中的边缘状态。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与农村的衰落直接相关,这一群体应该如何发展规划引人注意。

2.农村的衰落导致许多农村家庭年龄结构的断层。一个合理而健康的社会结构必须是老年、中青年和幼年的结合体,社区、家庭也是同样道理。然而在我国农村衰落的同时,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移,导致许多农村家庭也趋向衰落。一方面许多老年人被孤单的遗留于村子当中,缺少照顾与抚慰;另一方面大量儿童同样被遗留在农村当中,缺少关爱和教育。农村的发展不可能由老人和儿童来支撑,大量中青年劳动力的流失必然加重了农村衰落的进程。农村的衰落也必然导致中青年劳动力流向繁华的城市。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二者互相促进,使我国农村、农村家庭共同趋向衰落。

3.农村的衰落致使农村基础教育缓慢前进甚至停滞。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往往具有协调统一性,整体的发展会带动局部的发展,整体的衰落也会促使局部走向衰落。农村基础教育做为农村整体发展的一个部分,在农村这个整体走向没落的大背景之下,注定了农村的基础教育也会走下坡路。农村的落后与衰落,农村难以吸引办学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再加上农村传统的保守观念“送孩子上学可以找到铁饭碗,如果孩子学习不行也不要花冤枉钱”。这些因素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在生源、师资等方面都存在困境,发展缓慢或处于停滞状态。

四、当代中国农村衰落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一)当代农村衰落背景下探讨农村教育的意义

当代我国,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农村的衰落,其中人才匮乏是农村衰落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致使农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才对于一个地区的建设和发展相当重要。教育产生人才,可以说一个地区的衰落与这个地区的教育直接相关,要探讨农村衰落问题,必不可少的要讨论农村教育问题。

普遍意义上的教育有三种形式:社会团体或社区中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系统性的教育。在这里专门探讨适用于农村的教育,包括农村中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系统教育。农村教育对于农村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教育具有传授知识和技术,传播文化的功能;教育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是实现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筛选人才和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促进地区经济和事业成功的重要途径;增强社会凝聚力,扩大整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农村教育意义重大,当代农村趋向衰落的背景下探讨农村教育可以对农村和教育现状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二)农村教育的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

首先,农村社区的社会教育,它是提高社区居民归属感和凝聚力的重要力量。由于农村自古就以群体形式居住,人们世代相识相知,在社区教育这一方面,农村社区有着天然的优势。农村人善良的秉性,使人们即使在不受教的情况下,也有着有着很强的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其次,农村中的家庭教育,这部分构成了农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教育的主角是由家长来承担的,家长的教导对孩子品质、素质及修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农村一直处于封闭落后的边缘,教育滞后、人才匮乏现象严重,导致大多数农村家长素质并不高,这样由他们影响和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在家庭教育上显出明显的不足与落后。我国农村大量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导致农村出现许多留守儿童,对这部分长期不和父母相处的孩子而言,在他们身上就更加展现出了家庭教育上的缺乏。农村家庭教育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难点所在。

再次,农村中的系统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部分,它们是农村教育的支柱和推动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而言,基本上是处于停滞、落后的状态。(1)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缺乏,相关财政支持不够;(2)农村的日渐衰落难以公开招聘优秀教师,造成农村基础教育本土化、封闭化、质量低;(3)农村家庭的贫困以及家长教育意识薄弱而功利意识很强,致使许多农村孩子中途辍学。

农村中的职业技能教育主要是针对农村中青年群体而言的,并且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大多就是由这部分人构成的,但他们大多都没有接受过相关技能教育。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大约16%的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大约83%的人只受过初中及初中以下教育,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比例仅有15%。本身教育程度不高,再加上缺少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造成许多劳动技能偏低的农民工越来越被挤压到日益狭小的就业市场中,使就业情况更加恶化。

五、当代中国农村衰落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出路探讨

1.以进修、培训等方式整体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素质。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学生必须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所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一个教师的素质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如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道德水平等诸多方面,可以说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第二父母,还会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关爱、帮助其道德修养的提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等。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可以提高农村基础办学的整体质量、提高其对村民的吸引力,还可以或多或少的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到家长教育的作用。

2.要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经济的发展,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农村基础教育自觉不自觉地又回到了注重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来。农村基础教育存在很多误区,最明显的就是它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农村办学目标只有一个,无论是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的教学导向,还是社会、家庭的期待,都是希望学生能够考上大学。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单纯以学习文化课为主的“一条龙”的升学模式,忽视了毕业生的流向,必将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必须转变农村办学的观念,从政策上加以引导、规范,并加之以监督,使农村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迈进。

3.应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仍然较少,尤其是农村的职业化教育方面,需要鼓励社会各地兴办各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并鼓励在不同教育主办者之间开展教育质量、教育条件、办学条件的竞争,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人才。

对于农村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人而言,要对他们进行广泛,说明利弊,农民工就业空间的大小取决于其技能提高的程度,只有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择业竞争能力、就业适应能力、自主创业能力,才能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整体上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六、结语

其实农村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仅靠以上分析是不够的,尤其是在当代农村衰落的背景下,农村教育就显得问题更多更加亟待解决。在我国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村走向衰落已成为既定的趋势,需要结合这一现象分析其深层内在原因、及后果,在这里探讨的农村教育问题仅是其中的重要后果之一,且分析也不够深入。对于农村衰落与农村教育出路这一话题,有待于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鲁宓,黄志伟.《停滞和衰落,农村不可逆转的宿命?》.亚太经济时报[J].2006 年7月20 日

[2]谭雪女.《农村基础教育出路何在》教书育人[J].2006(7)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67

第5篇

>> 就业形势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浅析新常态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职业发展观引导与教育研究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问题研究 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新常态下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路径探析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 新常态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的对策分析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新常态下高职服务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与问题诊断 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新常态下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培养途径研究 新常态经济下的大学生就业 新常态下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的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张金英.新常态下,职教应培养什么人?[N/OL]. [2015-09-15].http:///2015-09/15/content_

17041070.htm.

[3]马瑞娜,王泽龙,杜安.浅谈新常态下大学生职业规划[J].环渤海经济t望,2016(2):26-28.

[4]刘刚.“大众创业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养成[C].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5.

第6篇

文化 背景 教育 差异

一、 文化及其相关概念的分析文化是内涵宽泛的概念,也是使用最频繁的概念之一。至于,“文化”一词究竟指的是什么,迄今为止各数己见,莫衷一是。据有关研究,关于文化较为严格的概念就有161种,分类记述、历史类、规范类、心理了类、结构类、发生类以及综合类等多种类型。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各不相同。中国的文化概念是:文化是人们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英国的文化概念,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表述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美国的文化概念 ,C. 克鲁客洪认为:“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生活方式”。从上述各种文化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各种文化概念的界说都有其一定的理由,但对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则是肯定的。即教育是作为“复杂整合体”的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综上所述,教育与其他的人类社会活动相比,跟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受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一方面,文化孕育着教育,不同的文化不仅创造了不同的教育思维方式,而且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发展出了不同的教育意义,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理论,进而展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教育脱离了相关的社会、文化脉络,就不能对教育问题产生较深切的同情式理解。另一方面,一种文化形成之后,教育便担负起了传承这一文化、发展这一文化和创新这一文化的重任,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在决定文化寿命长短的因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一部分学者如德国的包尔生(F.Paulsen)和斯普兰格(E.Spranger)甚至认为教育即文化,或教育即高度的文化。在人们日常的概念中也常把文化教育连接在一起。教育显然是作为“复杂整合体”的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因而必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要适应文化的要求。人承载着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文化也就会通过学校教育中的“人”一学生和教师投射到学校教育之中,因而学校教育不能不面对文化多样性问题;在施行和考察一定社会群体的教育时,不可无视群体的整体文化。第斯多惠曾指出:“在教育时,必须注意人在其中诞生和将来生活所在的地点和时间的条件,一句话,应注意就其广泛和包罗万象的意义来说的全部现代文化。”乌申斯基进一步强调:“惟有民族性的教育才是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富有生命力的工具。”“如果问在哪里应当表现出民族性的话,那无疑是在国民学校里。”乌申斯基不仅看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也指出了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另一面,即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传递、传播文化的同时,还具有发展文化的重要功能。而文化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从而决定了人们学习的方法和教育的模式也不同。文化背景差异性,不仅影响了教育的性质、水平、目的、内容及方法,而且影响个体正规教育条件下教育机会的均等与受教育的程度。

三、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的差异性人类从其诞生起,就在其现有的文化背景下生活,并在受其文化背景的制约的、特有的教育模式下,逐渐成长为与其独特文化背景相适应,符合其社会文化范型的个性。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有些内容是带有普遍性的,几乎在各种社会文化中都可以看到,例如,绝大多数文化都有语言、音乐、舞蹈、求偶、婚姻、游戏、体育、智育、德育、宗教、艺术、民间传说等等。但是,不同的文化又有其不同的具体内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差异性的表现,大致可归纳为社会价值标准的差异、道德意识的差异、儿童教养方式的差异、的差异等,它们对各自的教育又产生不同的影响。1、社会价值标准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突出地表现在社会的文化价值标准上,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标准决定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例如,在古代,古希腊的斯巴达文化的价值标准和雅典文化的价值标准就迥然不同。斯巴达人尚武,雅典人崇商,因此,反映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截然相反。在教育目的 ,虽然斯巴达和雅典都是要培养忠于祖国的公民,但二者对公民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教育目的的实质上也很不相同。斯巴达认为好的公民仅仅是能为祖国英勇作战的军人,而雅典则认为,一个好的公民不仅要能为祖国英勇作战,而且应该有健美的身体,高度的文化修养,多方面的兴趣,发达的智力,高度的审美情趣和从事艺术活动的能力,还要关心国家大事、节制、正直等美德,就是说,雅典的公民应该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斯巴达仅仅是为了战争而教育孩子;雅典则不仅为了战争,也为了和平而教育孩子。所以,在教育内容上,斯巴达的主要课程是马术、射箭、行军、格斗、袭击等;雅典的课程是音乐、诗歌、修辞、经营术等。在教育方法上,斯巴达人强调自我意识的锻炼,而雅典人强调内在素质的修养。2、儿童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每种文化都有一套特殊的养育幼儿的方法和习俗。在某种文化中,只要婴儿一哭就立刻哄他、逗他、抱他,尽量满足他们的欲望。在另一些文化中,婴儿只在特定的时间受到父母的照顾,而且也只是匆匆忙忙地喂些奶、哄几下、放在摇篮中,婴儿根本无法随意地活动。婴儿逐渐长大,也伴随着更多的限制。养育方法的差异对人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中美两国文化不同,儿童的经历也不同,形成了中美两国人不同的人格特征。美国人以自我为中心,而中国人则以集体为中心。在美国,儿童以个人为中心了解世界。尽管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爱好。由此延伸,美国人与其亲属的关系也依其所好决定。美国人在其儿童经历中,便可看到个人选择是一项强有力的因素,可以产生创造或消除个人间的关系。父母只管自己,不与孩子的爱好发生竞争。大多数美国父母鼓励其孩子自立――自己饮奶,自己办事――这便是美国儿童能培养自己的爱好。他们希望环境能适应他。中国的孩子们学会利用一套关系看世界。他不仅服从其父母,而且他们没有多少权力来选择社会关系。中国的父母们相信,长辈们总比年轻人了解得多而好,这便导致了中国的孩子们认识到区别环境的重要性。为了明哲保身,孩子们的标准是‘不要闯祸’,‘如果事情不妙就跑回家’。中国儿童被迫适应环境。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实际上反映了两种文化背景,它们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的性质、水平和速度,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与形成,造成儿童在自主性和对成人依恋性方面的差异,美国儿童则更多表现为自主性,而中国儿童更多表现出对成人的依恋性。3、宗教上的差异罗马尼亚学者亚.泰纳谢指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又“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阶段,由此,人才开始形成自我意识,虚妄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力量,填补着自己的柔软和自己的历史局限性”。由此可见,不同的宗教,反映一定的文化背景。对于信仰宗教的人来说,个体的差异受宗教的影响。我国宗教的历史是久远的,佛教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道教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伊斯兰教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道教主张“无死”,以自身为真实,注重修炼养生,所以其信徒超脱尘世,相信并追求长生不老。佛教主张“无生”,以有生为空幻,注重涅磐清寂,所以其信徒遁入空门,希求精神解脱。这说明宗教是导致人们心理行为差异的途径或方式之一。不同的有不同的社会化,道观寺庙不仅是进行宗教寺庙的场所,还在历史上具有某种慈善事业、文化教育意义,对人的社会化也有相当的影响。再如,藏族佛教的寺院教育它以宗教教育为主,要求信教群众在以信仰经典为前提的基础上接受教育。这种宗教教育对青少年儿童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所有这些都以宗教意识形态的形式,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不仅使下一代形成某种信仰和崇拜,而且,还因其代表了某种文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而,也使下一代逐渐形成某种生活观念。4、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左传・成公四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古籍中较早提出了不同民族有其不同心理行为特点的思想。由于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促进了人们色风俗、习惯、爱好、文学、艺术、等的交流,因而逐渐形成了共同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气质,即共同的风俗和习惯。例如,我国云南省的纳西族,至今仍保留着母系社会制度的形式。子女从母居,财产由女性继承,婚姻关系不固定。因此,纳西族人从小有男女平等的观念,练习生活、生产技能,遵循母系社会的习俗。又如,朝鲜族喜欢白色也是这个民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父母很早就对孩子进行勤劳和洁净的教育,小孩的穿戴几乎全是白颜色的衣物,朝鲜族人的勤劳和洁净的心理品质与行为,就是在这个民族崇尚白色的风俗里形成的。中国人吃饭有使用筷子的习惯,而西方人吃饭却使用刀叉的习惯等等,如此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的独特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就潜移默化地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社会心理深层,代代相传,形成一股巨大的陶冶力量,起到一种积其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5、社会道德意识上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因其道德标准不同,中国的汉族历来把女子婚前的看得十分重要,特别注意女子婚前的贞洁教育,而云南的纳西族至今保留着母系社会的某些习俗,实行走婚。男女只要遵守同一母系血统的后裔禁婚的原则,就可任意寻找配偶。纳西族词汇里,没有“父亲”一词。舅舅是家中的男性长辈。在传统的伊斯兰教国家,要求妇女从头到脚都遮盖起来;而美国妇女没有穿着上的限制,想怎么穿就怎么穿。这些体现在道德意识上的文化背景差异,在各自的道德教育上也有不同的反映。另外,在婚姻观上,按中国的道德意识,中国人结婚是为了白头偕老;而美国的文化强调个性,结婚意味着在法律上一起生活,一旦个性不合在法律上解除婚姻关系。反映在婚姻教育上,中国文化强调伴侣之间的相互忠诚、责任、义务;而美国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综以上述,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模式,它不仅影响教育的性质、水平、目的、内容和方法,而且还影响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和受教育的程度,从而影响受教育的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民族出版社,2002.

[2]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4]杨金鑫.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技术 中国古代个体社会化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

一、以特殊的音乐背景,进行审美教育的融入,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在教《虫儿飞》这首歌曲时,“黑黑的天空低垂,虫儿飞,虫儿飞,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首先教师对这首歌的故事背景进行讲述。从歌词来看,《虫儿飞》这首歌是关于爱情的,可以看到歌词中多次重复了一种孤独的忧伤美,黑黑的夜晚是寂静也是凄美的,玫瑰也枯萎,环境如此凄凉,但是虫儿一直飞。用虫儿独自到处飞去寻找一份真挚的爱情来表达虫对爱情的渴望。冷风吹,在这寒冷的夜晚,虫儿孤独地寻找,锲而不舍,这是一幅执着而美妙的画面。这时教师可以将这个画面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其实虫儿在本质上是无情的,但是人是有情的,因此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虫儿身上,当虫儿飞的时候便带上了人的主观感彩,就有了寻找温暖的含义。歌词多次出现了“天荒地老”的画面(此处以动态视频展现),以表达一种凄凉寂寞的感调,与美妙温暖的爱情进行对比。用童声的柔和来表现这首歌的温婉情绪。童声又是轻缓有序地,表达虫儿在寻找爱情时的耐心,细心与用心。同时童声又带有纯真,以表现虫儿对爱情的真挚。整首歌曲都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当看完之后学生对于这样美好的画面充满无限的遐想。而小动物恰恰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音乐寄托的是人的情感,而人将自身的情感转化到动物身上,利用动物来表达这种情绪。学生在这种方式进行音乐的学习,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又会对生活充满热爱,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利用音乐之间的对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于音乐的学习是很快的。但是他们对于音乐的赏析能力却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才能正确判断出来,让他们对不同的音乐有正确的认识。下面以《采蘑菇的小姑娘》和《踏雪寻梅》这两首歌为例,进行对比分析歌曲中所表达的内涵。《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首先初步听歌的时候可以判断这是一首轻快愉悦的歌曲,里面有小姑娘的朴实童真。然后在仔细品味这首歌的时候,里面有歌词写道“谁不知这山里的蘑菇香,她却不肯尝一尝,盼到赶集的那一天,快快背到集市上,换上一把小镰刀,再加上几块棒棒糖,和那小伙伴一起,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当唱到这句歌词时,可以体会到小姑娘虽然人小却很懂事。不愿意去尝尝采来的蘑菇而是到赶集的时候将蘑菇都卖掉,换来小镰刀这里说明小姑娘是一个热爱劳动不被诱惑所吸引的孩子,然后再换棒棒糖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这里可以看出小姑娘是一个懂得分享快乐分享自己劳动成果的孩子,是所有学生所要学习的榜样。这首歌教会了学生要热爱劳动,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不仅如此,还要懂得分享。这首歌就充分地让学生的情操得以提升,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对其进行审美教育。《踏雪寻梅》“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坝桥过,铃儿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这首歌的歌词很简短,是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千百年来有不少诗人歌颂雪梅不畏严寒的精神。《踏雪寻梅》写的是一群少年学生骑着毛驴,不惧怕寒冷,迎着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盛景。歌曲中完全没有严寒的学生,而是以轻快的语调歌表现出少年们赏梅时内心的愉悦与兴奋。这样的一种场景是一种美的享受。当学生们学习这首歌时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我们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两首歌所表现出来情绪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听歌的时候都能使身心愉悦。用歌曲来感化学生,让他们细细品味歌曲中的深远意义。体会歌曲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好景象。

三、总结

第8篇

【关键词】劳动技术;创新

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说: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劳动技术教育是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劳动意识和技术素养,促进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多用问题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新学习是一种让学生提出新问题、新想法、新结论和创造新事物的学习,其特点是推陈出新。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就是要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动手能力。

一、做好劳动技术项目的背景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劳动技术的激情

让学生自主搜集项目的背景资料,才可进入所设置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在资料收集中了解项目制作的整体情况,为实践操作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如在《电动模型》制作中的背景分析:在机械化逐步代替手工劳动的今天,电动机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机器之一。自从有了电动机,就实现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途径。

1.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亲身实践,了解科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通过观察、访问、调查、仿制模型等,让他们以发现者的姿态进入角色,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的充实感,体验到喜获知识的欢乐,进而激发学生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学会分享与合作。经过学生的直接参与,形成一种开放的环境,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二、做好整体项目方案设计,力求自主创新完成项目任务

当今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明确指出: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很多,通过训练创造性思维来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实践中用得最多的方法。在劳技教学中,很多被成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孩子们的眼里都会变成“为什么会是这样?”他们会因此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

1.认真做好活动准备工作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是按常规思维去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求异思维则要求学生突破习惯性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体现超常、超群、超前的特点。所以在活动准备中让学生自主了解项目制作的基本资料,制作产品的结构、原理、适用领域甚至是其卖点在什么地方。如《电动模型》制作中的活动准备:①了解电动机的分类,基本构造及原理,了解电动机发展前景。②对机电师傅、老师访问,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电动机的用途,结构及最先进的电动机信息,并对工作原理要详细了解。③根据了解的电动机结构,自由组合成团队进行方案设计,并对所需的器材进行准备。

2.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活动实施项目

创造力是蕴藏在我们每个学生身上的最宝贵的资源,但长期以来传统教育缺少开发这种资源的意识,也缺少开发这种资源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效果和学习兴趣紧密相关,因而劳技教师要十分重视劳技教学的阵地建设,把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看作一项特别重要的教学任务,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并在他们面前摆上问题,让他们去解决,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1)注重资料的收集。当课题及探究方向确定后,各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环境分头行动。一般来说采用综合调查方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的对象是各机械厂和机械维修部门,进行实地观察。对工人师傅和维修技师进行访谈。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发现问题的敏锐观察力。如《电动模型》制作中的资料收集包括:①电动机的分类及型号?②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什么?③电动机有哪些用?④电动机发展趋势如何?⑤各类电动机的优缺点?⑥访谈时要注意的问题?⑦询问、交谈要有礼貌,要有中学生应有的素养。⑧访谈时要准确,快速地记录访谈的内容(包括问题和回答的内容)。⑨每个组员要有团队精神,各司其职,不要发生意外。

(2)认真进行方案设计并实施。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对学生来说,新技能的形成过程必然是一个创造过程。在技能训练、当中,工具材料和任务要求都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敏锐的创造意识,真诚地去鼓励学生参与创造知识成果的全过程。尽管开始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技能教学中采用直观强化方法,让学生从生动的直观教学中顺利进入抽象思维,解决实际操作。让学生认真做好方案,做到创新自主制作方案,运用发散思维,达到培训目的和效果。如《电动模型》的方案设计中:经过两个星期左右课余时间搜集、访问,学生对电动机有了初步认识,这样可以着手方案设计。电动机可以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两类,工作原理相同,都是由于通电的线圈由于受到磁场力矩的作用而发生转动,从而实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做好活动的讨论总结与反思,自主剖析存在问题及对策

讨论总结阶段更是开展创造教育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学生都已经过技能训练,作品也已完成,学生心中充满了劳动的喜悦和成功的,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将取得较好的效果。以“九龙杯与虹吸现象”一课为例,当学生制作完九龙杯,并亲身体验劳动的成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讨论如何在不弄脏手的情况下用一根塑料管将抽水马桶中的余水抽干?如何不倒掉金鱼缸中的水而只把金鱼粪便从鱼缸中吸出?总之,教师要增强和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在教学环节的各个阶段,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创造贯穿于劳技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得到创造教育的熏陶。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探索使技能差一些的学生获得创造思维的成果。如在教小木盒的拉手制作,也容易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设计制作,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型个性品质。

我们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在团队中的协作意识与创新能力,为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兰.有计划地进行高职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内江科技》,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