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4 16:32:00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第1篇

一、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全媒体“主要是依据传播途径和传播介质而言,是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户外媒体等多种媒体形态的复合。①”“全媒体时代”的媒体形式的不断变化,能够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进行立体式传播,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在全媒体时代,对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新媒介素养的定义

新媒介素养,是指在社交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和移动革命的背景下,个人为了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关系变化,构建更大、更好的社交网络,应该掌握的新的能力。李・雷恩尼和巴瑞・威曼在他们的新著《网络化:新的社会操作系统》中提出了在互联网推动下的“网络化个人主义”时代,我们应该具有的新媒介素养,包括:图像处理能力、导航能力、信息的组织和联通能力、专注能力、多任务处理的能力、怀疑精神以及道德素养。

在新媒体繁荣昌盛的时代,关于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应该注意重新建构,定位上也应该从信息把关人逐渐转变成为管理信息产品的经理,知识结构应该从知识复合型人才转变为行知并重型人才,编辑技能也应从幕后制作者走出来逐渐转变成为公共论坛主持人的形象走到舞台前面来,管理理念方面要从信息管理方面转化成知识管理方面。②

传统的新闻编辑一般需要做到以下四点: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单纯地掌握这些技能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新闻编辑不仅要有专业的职业技能,更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要加强新闻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新闻编辑工作者的视野更加广阔,新闻编辑更加贴近生活。同时,要加强新闻编辑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人才,促进新闻业的发展。

1.掌握各种媒介特性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不同传播媒介具有不同的特性,传统媒体有其自身的优势,如:广播媒体的信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是四大传播媒介中最为迅速及时的媒介。电视媒介覆盖面广,公众接触率高,富有极强的感染力。新媒体具有隐蔽性、分众性、高科性等特点,拥有鲜明的时代个性与广泛的应用性,可以更有效地针对消费群,信息传播率高。在信息社会,新闻编辑需要积极地接触各类媒体,掌握其不同的特性,具备在海量信息中检索、分析和整理自己所需的、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

2.掌握互动传播的能力

全媒体时代的“互动传播”是指传播过程中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双向传播模式甚至多向传播模式得以广泛应用。互动和分享是全媒体时代的特点,与受众互动、与信息者互动、与其他编辑互动。编辑要在各种BBS、微博、新闻组、论坛、书评等平台上传播媒介产品的信息,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争取受众,拓展市场。

3.掌握全球传播的能力

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随着各种现代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1967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地球村”的概念。在全球化趋势之下,传播突破了国界的局限,全球传播是今后必须努力的方向,编辑需要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一方面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具有民族文化的精品,另一方面吸纳西方优秀的经验加以借鉴和运用,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

4.掌握全媒体制作能力

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编辑需要运用全媒体技术来制作和信息,媒介产品需要加以多次的、深度的、全媒体的开发。编辑需要制作文字、图片、网络、广播、电视、微信等多种形式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的媒体渠道和不同的受众需求。

三、结语

现代传媒生态面临着媒介形态、媒介数量、媒介技术、媒介环境的变化,这使编辑工作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界,编辑培育自身的媒介素养已刻不容缓。在全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既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把控能力、专业的技能素养,还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经济利益不应该成为传媒的唯一目标,什么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即使没有明文规定,也要有一个起码的道德准则。③新闻编辑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编辑技能,努力成为社会舆论的领导者和发起者,促进新闻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身处新媒介环境中的每一个媒介使用者都应具备新媒介素养,今后通过各方的通力合作和努力,媒介素养教育要向全民化、社会化转变。

注释:

①郑强,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的探索之路,载《传媒》,2008年第10期.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媒介信息;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3-0014-02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由于新兴技术的成熟和数字技术的普及,新媒体传播以其自发的、扩张性的独特方式进行传播。新媒体传播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宣传的同时,其自身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广泛。然而对于现在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们,他们作为新兴的新媒体使用者,怎样才能让他们的媒介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新媒体究竟会对大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形成的影响

大学生在接触新媒体时,由于对其中所呈现内容的认知、情感和态度不同,形成的理解方式、需求满足程度和使用偏好也不同,同时大学阶段还属于人格发展过程中,因此新媒体使用行为对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形成的影响更是长远。

1.正面影响

(1)积极人际沟通与消弭时空隔阂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兴起,带来了传播模式的巨大变革,重写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固有传播模式和传播思维进行解构和颠覆[1]。在大学生群体使用频率最高的手机应用里,微信、QQ等即时聊天工具使得信息沟通更为及时、互动频率更高,同时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满足了用户分享心情、表达自我的需求和欲望。用户既可以和亲朋好友等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联系,还可以同陌生人进行交流,这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交往”增加了人际传播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迅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距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玩微信、开微博,还可以在土豆网、新浪网等平台中内容,与人分享自主创作的视频或文本。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等社区空间,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创作的平台,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模式,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

(2)主动获取知识与启发开放思维

以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通过书本和教师的传授,书本上写什么大学生看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新媒体以广阔的信息量吸引着当代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书本和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获取知识,比如搜狐新闻、新浪微博、网易客户端等。这些都不断地启发大学生的开放思维模式,使之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

2.负面影响

(1)沉迷虚拟世界与脱离现实社会

“本店不提供WIFI,请和身边的人交流”,不知何时,大学生已经这么离不开手机了,睡前刷一遍微博,进教室第一件事是拿出手机,宿舍里、公交车上、甚至课堂上马路边,随处都是低头看手机的大学生。饭店、商场、KTV等,走到哪都有无线网络,同学聚会再没有了欢笑打闹,一人一个手机头都不抬,安静地让人都没有说话的勇气。因此,大学生们应当提高警惕,不能无限度地依赖手机,否则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可能性会变大,人际交往也可能会出现障碍和隔阂。

(2)“人人都是记者”的双刃剑

新媒体信息的确具有便捷和快捷性,人人都可以在新媒体上面自己的言论,不可否认,在如此便利的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大量充斥,人们不再依靠日销的报纸来获取新闻资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信息更新量更大、内容更丰富,也实现了大学生们想要发出自己声音,在社会中拥有话语权的要求。但是新媒体的信息并没有经过审查,其中不乏一些虚假信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信息传播的速度比传统媒体更迅速,新媒体的传播范围、传播内容以及公众的参与程度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且使用新媒体传播信息时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使得新媒体在传播时并不会经过审查,虚假新闻借助于新媒体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而有些大学生不能很好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也无法核实一些信息的真实性,就无原则地传播了虚假信息。这样不经核实的报道不仅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严重的话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3)“手机人”与“充欲主义”

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日本学者提出“电视人”[2]和“容器人”[3]的概念,指出电视对现代人的消极影响。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引起了大家对“鼠标人”和“键盘人”的讨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手机新媒体的兴起,手机网民的井喷式增长,又催生了“手机人”这一话题。其实,无论哪一种“人”,本质上都是建立在“媒介依存症”的基础上。例如,手机新媒体大大地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各种网购应用充斥大学生的手机,没事逛逛手机淘宝,转转唯品会,看看大众点评,无论男生女生,手机上总有几款网购APP,它把充满诱惑力的商品以鲜明的色彩和唯美的意境展示在大学生面前,直接刺激了他们对这些商品的占有欲和享受欲。

二、对大学生媒介素养规范性的培养

有学者指出,媒介信息能否被正确的判断和评估以及积极的媒介信息能否有效的被传播,这取决于人们媒介素养的高低。大学生可以看做是我国媒介素养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在接触媒介、使用媒介、关注媒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大学阶段正是青年的一个最重要时期,大学阶段的人格思维特征,对于大学生群体的新媒体采纳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思想先进、思维敏捷、积极接受新鲜事物,这些为新媒体在这个年轻群体的扩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年龄较小和阅历不足,大学生的心理尚未真正成熟,情绪容易产生波动,意志也较为脆弱,其媒介行为易偏激、易被误导,使得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新媒体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和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对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的培养做出规范性指引。

1.法律规范

先前谈到过,虚假新闻在新媒体上面的传播使得大学生不能有效辨别新闻真实性,从而对其自身在新媒体上的媒介素养的形成有了误判,因此,首先要有对新媒体媒介审判的法律规范。新媒体媒介审判主要是通过凝聚巨大的网络民意,形成社会舆论导向影响司法公正。我国《刑事诉讼法》要求:“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而新媒体的媒体审判并没有直接地宣判责任人有罪,只是用舆论施加压力影响法院作出判决,再加上新媒体出现时间不长,人们对其运行规律并不是十分了解,这才使媒介审判的滋生得到适宜的环境。相关法律的缺失,也间接拉低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得整个社会媒介不再法制化发展。

2.“把关人”监督

把关人,顾名思义就是对新闻信息的一种审核,对积极正确的新闻信息推动其在受众中的传播,对可能造成社会价值观冲突的信息进行传播阻止的行为。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需要净化新媒体内容的传播环境。一个新闻记者是新闻信息的第一道防线,而把关人则是信息传播的最后一道防线。传播媒介是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而新媒体的低门槛,弱化了媒介组织把关的功能。新闻报道因注重时效性而忽视了理性导向,缺少了把关人,新媒体容易做出一些煽动性报道或断章取义性的报道,激起受众的激烈反应,特别是在一些身份特殊的人物的报道中,有意或无意地在标题上突出“官员”、“富二代”等非正常字眼,可能会引起人们的“仇富”、“仇官”心理,让舆论明显倒向弱者的一方。大学生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愤青”思维,不利于规范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因此,把关人的作用在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

3.大学生的自我提升

由于新媒体的共享性、自由性、交互性、隐匿性强等特点,网络成为受众表达内心情绪的重要途径,人们从“羞涩的表达者”蜕变成“情感表达的巨人”。新媒体时代的兴起,使大学生能够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制约着这些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的认知和行为。因此在与新媒体所提供信息的接触过程中,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增强对信息的筛选和辨别的能力,要从多方信源搜集信息,用置疑的目光接触新媒体信息,对不良信息具有一定的抵制能力,要遵循选择性定律,做到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正确地、建设性地运用新媒体传播信息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避免成为无良新媒介的侩子手,新媒体媒介审判的暴力军。

4.教师的正确引导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大学教师,在新媒体浪潮的猛烈袭击下,更应当明辨是非,在新媒体的潮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首先教师更应当积极了解前沿的理论和观点,虽然新媒体是基于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但在新旧媒体融合的现代社会中,还是有许多新媒体为在争夺受众的战争中存活下来,不惜提供虚假信息以提高点击率,为吸引眼球数和流量发表哗众取宠的新闻和报道。这种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媒体的社会效益。教师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了解到新媒体的弊端,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才能对学生在新媒体方面进行正确引导。并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新媒体发展的规律和途径,才是对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

三、小 结

面对新的媒介环境,高校素质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以高效的方式对大学生群体的媒介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是每个有责任感的人都应思考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也应该提供媒介素养的学习环境,高校教育应以新的媒介形势为背景,积极创新教育模式,运用多种素质教育手段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理智分析信息、合理使用媒介的能力,从而学会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最终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新媒体的网络环境,也展现了现代大学生的媒介素质。

参考文献:

[1] 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美)罗杰斯.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 包冉.新媒体-从被时代到我时代[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第3篇

在外延上,法律素养广于媒介法律素养,法律素养包含媒介法律素养;而在内涵上,法律素养小于媒介法律素养。鉴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媒介法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法律的认识、理解、运用的能力。一个人的媒介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媒介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媒介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媒介法律素养不是人生而固有的,是需要后天的精心培育,即使是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生也不例外。

二、大学生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的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了,但大学生依然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数字化生存”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媒介行为对媒介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大学生的媒介法律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媒介行为。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大学生的媒介法律素养教育。

1.我国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普遍缺失

大学生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努力的前提是共识。很显然,目前大学生媒介法律素养教育在我国并没有形成共识。我国的媒介立法远远滞后于媒介法律实践,政府在媒介立法上任重而道远。媒介法律素养教育作为新兴的事物,在成长初期需要政府的呵护。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比较成熟的国家的实践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从实际情况看,我国政府在倡导推动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方面并没有什么作为。从传播学、新闻学、媒介素养教育、媒介法学等学科的教育和研究现状来看,我国大学根本没有担当好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的重要主体的角色。专业组织是一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现阶段,媒介法律素养教育协会、学会、研究机构等专业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从而使得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的研究、组织、协调、推广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当下媒介产品严重泛滥,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社会,有些媒介组织在谋取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已经逾越媒介法律和社会责任的底线,没有做好媒介产品的“把关人”。就大学生而言,由于普遍没有认识到自身媒介行为的症结之所在,往往忽视或轻视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媒介法律素养教育尚处在“自发”阶段,与新媒体时代的内在要求脱节,是需要上述各主体觉醒,并付诸于行动的时候了。

2.大学生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是媒体社会的内在要求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也是传播社会、媒体社会。作为信息时代新世界DNA的比特(Bit)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社会现实,“我们无法否认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一样”。而信息爆炸、信息侵权、数字鸿沟、精神污染、媒介依赖、媒介焦虑、媒介歧视、媒介暴政等媒介综合症,则是媒体社会公民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媒体社会,大众媒介犹如“一枚信息炸弹正在我们之间爆炸,这是一枚形象的榴霰弹,像倾盆大雨向我们袭来,急剧改变着我们每个人内心世界据以感觉和行动的方式”。面对强大的媒介,不仅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外观和内心都将被重塑。新媒介的庞大功能,让人欲罢不能,却又爱恨交集。其实,新媒介作为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介形态,显示了科技和文明的进步,其本身无可厚非。至于新媒介为何因人而异呈现出不同的功能,主要还是取决于人们对新媒介的态度以及使用情况,实质上取决于人们媒介法律素养的高低。由于新媒介“交互式”的技术特点,传统媒介的“主导受众型”特性已然被新媒介的“受众主导型”特性所取代,受众与媒介之间必然形成更多更深层次的互动。在尼葛洛庞帝看来,“互动式多媒体留下的想象空间极为有限。我相信要真正感受和领会‘数字化’对你生活的意义,也同样需要个人经验的延伸”。由于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媒介生态环境以及媒介使用习惯的特殊性,新媒介对大学生有较其他群体更大的影响。犹如其它的科学技术一样,新媒介也是一柄“双刃剑”。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充分享受媒介的时候,也会遭受到媒介的侵害。与此同时,大学生利用媒介实施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情形也时有发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危害,也影响了自身的健康成长。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行使媒介的权利,避免媒介的侵害,预防和减少媒介违法和犯罪行为,营造一个和谐的媒介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提升生活质量,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媒介法律素养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媒介法律知识,培养自己的媒介法律意识和正确的媒介实践。

3.媒介法律素养是大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应有的品格

品格是个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一个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及其成败,权力人物固然是关键因素,但国民是否具备现代公民的品格也至关重要。马丁•路德(MartinLuther)曾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随着人类进入全球化的传播时代,媒介法律素养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公民的应有品格。伴随新媒介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具有丰富的媒介生活体验,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应该更容易理解媒介理论的基本知识,更能够把握媒介文本的编码规则,从而更深入地解读媒介文本的符号体系。然而这些优势并没有在大学生的媒介行为中体现出来。大学生并没有担当好新媒介主体的引领、表率作用。之所以如此,与大学生普遍缺失媒介法律素养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大学生普遍对媒介法律缺乏应有的认识。由于高校对媒介法律教育的重视不够,以至于有些大学生对媒介法律一无所知,甚至说他们是新媒介环境下的“媒介法盲”也不为过。大学生尚且如此,全社会公民的媒介法律素养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形下,媒介法治理念必然难以在全社会推行,媒介法律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也难以发挥。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媒介的影响和制约。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一定的媒介法律素养,那么即使他身在社会,也是一个不合格的现代公民。

三、大学生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思路

培养大学生对于媒介法律的认识、理解、运用的能力,使大学生认识到维护媒介生态和谐和社会和谐的责任感,从而养成自觉依据媒介法律使用媒介的习惯,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成为合格的专业传媒人才或现代公民,是大学生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的基本理念。如何才能把这样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呢?从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媒介教育的格伦沃尔德宣言》到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媒介素养:教师、学生、家长和媒体专业人士完全手册》报告内容的逻辑演进鲜明地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合力”作用方能完成。毋庸置疑,媒介法律素养教育也是如此。笔者针对我国新媒介的发展环境、大学生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大学生特点,并借鉴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对大学生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提出以下的基本思路。

1.政府:在立法上和制度上为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提供保障

政府在媒介法律素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是政府的立法功能。中国提出要为言论、大众传媒立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已经整整30多年了。从70年代末人民制定新闻法的诉求,到1983年新闻立法的正式启动,再到1988年三个新闻法的文稿,但令人遗憾的是,新闻法至今还是没有出台。媒介法更是无从谈起。中国当下的媒介立法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具体表现为该领域中法律精神的匮乏以及具体的法律制度的缺失[5]196。这种媒介法律氛围势必影响大学生的媒介行为,产生不良的法律后果。因此,政府应该尽快把制定具有基本法律性质的新闻法或者媒介法摆上议事日程。其次是政府的倡导功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倡导媒介素养教育时,就采取先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赋予媒介素养教育的合法地位,然后再在全社会组织实施的推动措施,受到很好的成效。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在媒介法律素养教育中借鉴。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政府可以把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确立为全民教育的终身目标。政府的立法保障和制度保障会为大学生媒介法律素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大学:夯实媒介法律素养教育基础,探索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模式

把学校的关怀延伸到一切新形式的媒介,新媒介和环境的变化是不可分割的;换句话说,虽然新媒介的重大影响还在评估之中,如今的趋势却要求,凡是给教育增加现实意义的努力都必须充分考虑新媒介的作用。可见,在新媒体时代,大学在大学生媒介法律素养教育中承担着主要的角色。那么,大学如何担当好这一角色呢?第一,大学要注重课程设计和教材建设。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是大学里的新兴事物,从初步接触到形成共识肯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大学可以循序渐进地推行媒介法律素养教育,可先在全校开设选修课,让感兴趣的学生对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新闻学、传播学、编辑出版、电子信息等专业开设专业基础课程,或者专业拓展课程,或者学科平台课程,这是对与媒介联系比较密切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培养。最终,通过政府与大学的共同努力,把媒介法律素养教育内容纳入大学课程体系,使所有的大学生都从这门课程受益,这才是大学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目的之所在。随着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授课实践的深入,教材体系也要不断地完善。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列教材的综合培养。目前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大众传播法、媒介伦理等教材基本上已近成熟,但尚没有现成的媒介法、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方面的教材。这是专业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好的教材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教材的选用和撰写上下足功夫。第二,要加强对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的研究。教师除了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的教学之外,还要对媒介法律素养教育进行理论研究。研究与教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师只有更深入地认识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反之亦然。第三,大学要积极创造大学生参与媒介实践的平台。媒介实践是对大学媒介法律素养课堂教育的补充。除了传媒类的大学,普通大学校园里的媒介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参与媒介实践的需求。这样的媒介环境难以对大学生的媒介理念和媒介习惯产生良性的影响。因此,大学要积极与校外媒介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尽力给大学生提供媒介实践平台,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媒介实践活动的主体。通过媒介实践,可以使大学生熟识媒介的本质,知晓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懂得如何合理使用媒介,正确行使媒介权利,勇于承担媒介的社会责任,做一个合格的专业媒介人或现代公民。

3.专业组织:利用自身优势推广媒介法律素养教育

随着媒介法律素养教育逐步达成社会共识,就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主体积极参与的繁盛景象。媒介法律素养教育协会、学会、研究机构等专业组织会应时而生,成为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研究和推动的重要力量。专业组织一般由科研机构、院校、传媒机构、社会自愿者组织等设立,少数组织可能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专业组织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具有不受行政机制的制约、研究机制灵活、运行效率高的优势。从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来看,正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间组织和团体的自发行为,掀起了人们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潮。专业组织可以通过研讨会、讲座、年会、网站论坛、科研立项等形式,组织、宣传、倡导、推广媒介法律素养教育。专业组织庞大的网络系统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可以确保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有一个开放式的交流渠道,便于国内交流和与国际接轨。专业组织在推广媒介法律素养教育上的优势发挥,不仅可以拓展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提升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的进程。

4.媒介组织:严格把关,杜绝媒介产品泛滥

在市场经济下,绝大多数的媒介生产是一种商业行为,绝大多数的媒介产品是一种商品。媒介组织生存的前提就是赢利。媒介组织的趋利性与媒介法律的要求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当下的媒介产品可以说是大杂烩,良莠不齐。不论作为受众,还是作为传者,大学生在消费媒介产品时应该抱着谨慎的、理性的态度。而现实中,只有很少数的人有意识地控制和管理个人的媒介使用实践。那么,媒介组织就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充分发挥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作用的同时,尽力防止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撇开无意义的“保护主义”与“非保护主义”的争论,媒介组织应该在遵守媒介法律的前提下,在媒介品种设计、诉求(服务)对象、节目时段、内容安排、收视率(点击率)、市场、控制权以及相关议题设置等环节上都必须遵循媒介自身特有的运作规律,严格把关,杜绝媒介产品泛滥。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防患于未然,又能发现问题及时矫正,保证大学生能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优质媒介产品和越来越好的媒介生态环境。媒介组织做好媒介产品“把关人”,其本身就是对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最有说服力的宣传和支持。

5.大学生:自觉提升自己的媒介法律素养

政府、大学、专业组织、媒介组织都是媒介法律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它们在大学生媒介法律素养教育中各尽所能,推动了媒介法律素养教育的发展。但决定大学生媒介法律素养高低却不是取决于这些外部的因素,而是取决于大学生自身。因为只有内因才能决定事物的根本属性。大学生媒介法律素养教育最终目的必须落实到人本身,即大学生自己。在新媒体时代,媒介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媒介法律素养是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具备媒介法律素养的人才才能够与时俱进,引领时代潮流,迎接未来的挑战。大学生必须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媒介法律素养教育资源,努力提升自己的媒介法律素养,做一名合格的现代公民。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第4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互联网+”;微信;大学生;培养对策

一、“互联网+”与媒介素养

1.关于“互联网+”

“互联网+”的基本本质还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它包括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最为先进的新信息技术内容。“互联网+”的意义就在于应用。所以它的本质就是基于传统产业的数据化和在线化,与传统互联网产业相比,它更加灵活、跨界性更强大、具有更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开放生态,而且,它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和连接一切这便是“互联网+”时代的6大特性,体现了它新的互联优越特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网络信息事业发展变得十分迅猛,在201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就已经达到了6.49亿,互联网全国普及率超过48%,其中通过网络购物的用户就超过了3.6亿人,这说明“互联网+” 时代加快了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互联2.0时代的进程。

2.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在英文中为“Media Literacy”,其中“literacy”的原意是“有文化的、有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这也就说明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是拥有一定的正确使用媒介及媒介信息的能力,它可以被视为是人在新时期的认知与判断力的表现。对我国而言,大学生是互联网网民的绝对主力军,所以针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必不可少。在《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一书中就深刻强调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开拓大学生未来思维、帮助他们稳步踏入社会、促使他们成为未来复合型人才的关键。不过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课题范围窄,教育内容单一,甚至某些高校根本不存在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再者就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严重缺乏创新性与高质量研究成果。这些都说明我国教育并不重视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及教育工作实施,但实际情况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表现是极其令人担忧的[1]。

二、基于微信平台使用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观察

微信是典型的“互联网+新媒体”产物,根据腾讯在2016年所的最新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我国已经拥有注册微信用户6.97亿,这其中64%是大学生群体,可见大学生明显已经成为新媒体平台的主力应用人群。虽然高校校园被称为“小社会”,它的社会属性浓重,但从其表现现状来看,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是严重不足的,以微信所构建的社交网络体系为例,它就深层次暴露出了目前大学生在个人形象、性格方面的弱点以及媒介素养不高的问题。

从微信平台的软件属性特征来看,它可以极大程度隐匿大学生的个人形象,使人为干扰变得片面化。从实践体验中就能发现,大学生在微信与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状态与个性是截然不同的,有些在现实中极其冷漠、消极的学生在微信中却异常活跃,完全判若两人,这就是新媒体平台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带来的问题。在这种大学生媒介素养严重不足的情形下,微信中的不良信息很容易扭曲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看法,使他们陷入一种缺乏主流意识引导、思想认知观歪曲的境地,这对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是极其不利的。现代化的“互联网+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却因为使用网络媒体信息工具而出现了普遍缺乏批判思考意识的问题,导致大学教育的系统性与严谨性被严重影响甚至破坏。这说明微信作为一种网络媒体信息工具,它为大学生提供的信息内容是没有筛选的, 是需要有人去引导和矫正的。如果大 学生没有这种自我鉴别和防范能力, 那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就难以被正 确树立,而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媒介素 养不高才使得他们一味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幻想中,无法真正正视自我、正视世界[2]。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对策

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与提高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通过新媒体、互联网来实现对知识的学习与吸收,能否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接班人才,所以本文主要从政府和高校两个方面来探讨在该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对策。

1.政府层面

政府要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对现在的新媒体平台实施法律监督,尤其是对微博、微信等人气网络平台要加大管理监督范围,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来完善网络媒介平台的全面建设,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强化国家政府对于社会各界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要求公共部门、高校从教育本质上树立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观,并加大教育投入、加大政府预算及经费支出来鼓励和维系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发展。

其次,政府要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立法规范,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确立媒介素养教育在社会、在高校的重要位置。并鼓励学校以外的社会各界都来共同扶持媒介素养教育,确保媒介素养教育政策在全社会都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

最后,政府应该大力整顿媒介环境,主动推出一些媒介素养教育宣传活动,如“媒介素养教育基金会”,用经济手段来推动和促进媒介教育向前发展。再比如说以高校为中心的“媒介素养识读中心”。目前中国传媒大学就组织建设并在积极发展自己的“媒介素养研究室”,研究项目的经费由高校和政府承担。所以,总的来说,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实施要分为两类情况:第一类是以政府名义出面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来扶持建立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另一类就是要由政府放权, 由高校或是民间协会自发组织建立教育体系,促进当前年轻一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

2.高校层面

高校要借助自己的校园氛围来为媒介素养教育奠定教育基础,但从实际角度来看,目前的高校校园还相对封闭,所获得的媒介素养教育资源也相 当有限,所以高校一定要丰富校园文 化生活,以多种形式来激发大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高校要以校团委为主阵地,以学生会为主力前沿来组织各种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媒介素养知识竞赛、媒介素养主题辩论赛、演讲比赛、以团支部与党支部单位为核心的理论学习小组等。

可以说,我国媒介素养养成教育在高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关的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在政府与社会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构建多元化媒介素养教育组织是有必要的。其主要原则就是要贴近生活、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在强化政府扶持力度的同时,也要丰富校园媒介文化活动,为高校大学生创造一个自然的、随和的新媒体平台空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让媒介教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第5篇

【摘要]当今社会,通信技术高度发达,传播的资讯全面深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并对其产生深刻影响。但作为弱势群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想要获取媒介信息并通过其发出自己的声音仍显得很困难。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并不太乐观的媒介素养现状出发,目的就在于提出有效的手段来提升其媒介素养,帮助他们融入城市。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

【基金项目]2012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农村传媒生态问题研究”(20128123)

从1984年中央1号文件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的第一步算起,农村大致走出了三代农民工:第一代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第二代人出生在1970年-1979年;第三代人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本文所指定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指上文中提到的第三代农民工。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末或者21世纪初开始进入城市,主要工作是打工、经商或从事其他非农产业,年龄在16岁到30岁之间,拥有农村户口。目前这批人在总数为1.5亿左右的农民工里占到约60%的比例,大约1亿人。与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到50%,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热;消费观念更加开放,不再局限于家庭储蓄,懂得享受生活;3.生活目标明显转移,更希望留在城市中生活;4.生活方式与城里人相似,他们注重日常穿着、谈吐及生活习惯。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现状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的解读能力、批判能力,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当中运用媒介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关系到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文明程度的良性发展,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具备的生存本领。

媒介素养的内容包括媒介认知、媒介使用、媒介参与、媒介评价四个维度。涵盖了使用者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过程、对媒介的了解过程、再到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再处理的过程,以及更进一步的,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再创作过程。

(一)媒介认知情况。

媒介认知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媒介功能的大致了解程度,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媒体对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所产生的影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268位受访者中,认为使用媒体可以增长知识的人数是174,占受访人数的63.5%:认为通过媒体可以了解新闻的人数占59.1%;可以接受信息的占48.2%;认为媒体可以帮助和社会接轨的人数是121,占44.20/0;认为能帮助自己与城市接轨的,能提供娱乐,帮助自己与朋友沟通的人数各占23.40/0,29.2%、26.3%。由此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对媒体的作用给予了肯定,而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媒介使用情况。

根据调查显示,百分之5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每天会接触媒介1-3小时以上。互联网和手机是新生代农民工使用频率较高的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生代农民工与网络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而手机则是他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体。

(三)媒介参与及媒介评价情况。

他们在某些时候会有参与媒介信息生产的意向,以及在财产、政治权益受损时。会主动向记者寻求帮助。但总的来说,这种媒介参与意向并不强烈。

新生代农民工对媒体的评价不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们认为媒体对农民工群体的报道不够充分,其次认为报道的可信度不是很高。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确实存在着“刻板化”、“妖魔化”的倾向,而且对农民工的报道只限于特定时期,如春运期间或农民工返乡期间。

总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媒介有一定的认知,并肯定媒介的作用,但还有待于进行更深层次认识;(2)媒介使用偏向于对电视和手机,对纸媒的使用比较少:(3)具备一定的媒介参与意识,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参与渠道;(4)既不愿轻易相信媒介的报道,又缺乏质疑精神与批判精神。

一、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现状并不乐观,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不对其加以改善及提出切实可行的媒介素养提升策略,那么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首先将会拉低我国社会成员的整体媒介素质。其次,可能会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盲目信赖大众传播媒介,视媒介为权威。再次,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

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提升其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目前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而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则少之又少。所以为了进一步丰富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统筹城乡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对象和提高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主要表现在只有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才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获取媒介信息、增加媒介参与的机会、争取话语权以及政治参与等。

(一)获取信息方面。

媒介素养的提高能让新生代农民工对各类媒体有大致了解。这能帮助他们更便捷地使用各种媒体来获取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媒介知识的学习和熟练使用媒介。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利用网络等新工具来获取并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以及对新闻和广告的关系有更好的认识,认清广告的真实面貌,使自己不被虚假广告所欺骗。

(二)争取话语权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维护权益的重要方式是通过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获得舆论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关注。所以农民工只有在媒介素养提高后,才能更好地通过媒体维护自己的利益,才能在权益受到损害后努力争取公平,保护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威胁。

(三)政治参与方面。

政治参与是受众自身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的表现和实现形式。而现如今的情况是,新生代农民工对政治的热情还比较低,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不相符的。通过媒介手段增加对时政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可以获得最新的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等信息。由此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政治生活的参与度,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由此可知,媒介素养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是一种尤其重要的能力。基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较低的现状,笔者认为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是一项很有必要的工作。

三、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一)树立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教育意识。

一方面,这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教育的动机,而这一动机一旦养成,将强于其他任何外在的教育;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的主动学习,比如读报、学习上网技术等来提高媒介素养。这种自我教育意识一旦树立起来,新生代农民工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提高自我,改善自我。本文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自我教育。

1.学习媒介基本知识,增加对媒介的理解。

媒介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通过学习,新生代农民工可以明白新闻的产生方式,报道是如何策划出炉的,以及报道会产生什么影响。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广大新生代农民工就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接触和利用媒介。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社区广播等资源。这些资源非常丰富,又免费向人们开放。在工作之余,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到图书馆去阅览书籍,并拿出部分积蓄购买书籍,培养读书的习惯。

其次,新生代农民工应充分利用手机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调查显示,新兴媒体正日益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信息工具。但新兴媒体的利用率非常低,还处于低端水平。所以,新生代农民工应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增强使用新兴媒体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外面瞬息万变的世界。

再次,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参加一些培训班。如今电脑技术被视为新世纪工作者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各种计算机培训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新生代农民工应该多参加一些培训班.提高媒介使用水平。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自我教育。

2.掌握媒介基本操作技术,提高使用媒介的能力。

媒介基本操作技术主要是指掌握与媒体交往的常识,并懂得如何合理使用媒介完善自我及服务自我的技能。比如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热线电话联系电视台,与主持人进行交流:或者通过给记者发短信、发送邮件提供新闻线索等。都能够提升其话语权。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媒过程中。

3.强化理性判断和分析能力,培养媒介使用道德。

在了解和掌握了媒介基本事实和基本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广大新生代农民工还要培养能够透过表层信息洞察其深层含义的能力,看透其价值取向及传播者的意图,从而做到理性判断和分析。

在利用互联网时,一个负责任的媒介使用者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媒介素养就是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散播虚假消息。不进行人身攻击。只有当新生代农民工具备这样的高素养时,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公共讨论的资格。

(二)规范信息传播者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闻报道。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为了商业利益,往往将道德操守和职业精神抛在脑后,导致新闻朝着愈加朝煽情化、低俗化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弱势群体如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并且失去了新闻报道本该有的真实性,导致他们媒介参与意向并不强烈且对媒体的评价不高,笔者认为,要想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就必须规范媒介信息传播者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闻报道。

传播者要做到一下几点:

1.应为新生代农民工“正身份”。

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对媒介评价的结果显示,他们之所以认为媒体报道的可信度不是很高,原因就是因为某些报道存在“刻板化”,“妖魔化”的倾向;一些媒体人的主观色彩太过强烈,并没有完全客观地去报道新闻。所以笔者认为,要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对媒体的信任度,对媒体人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培养十分有必要。

2.应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关怀。

当今社会,传播者主要考虑的是城市高收入人群的需求,忽视低收入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因为城市中高收入人群,因其知识、财富、社会地位等条件,拥有更强的信息关注、获取与消费能力。而传媒者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就把市场受众定位于城市中高收入人群,这是传播者社会责任的缺失。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传播者就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介功能,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需求,主动承担起大众媒介应有的社会责任。

3.应为新生代农民工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

在传播过程中,媒介环境是一个关键的中介因素。传播者应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媒介环境;同时,必须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个性化需求,曝光损害农民工利益的事件(如克扣工资、欺骗行为等)。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在话语权上的弱势,改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现状,维护其合法权益。

总之,媒介信息传播者应该遵循新闻专业主义,客观真实地报道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的新闻,使他们慢慢认同和接受新闻媒体的报道;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学习,深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而不仅仅是在他们返乡期间才报道。当然,营造和谐健康的媒介环境,正面报道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闻,维护他们的权益,这一点也是媒介信息传播者工作的应有之义。

(三)加大政府保障和规范媒介报道的力度。

1.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根本利益。

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以便更好地规范媒介信息传播行为,净化媒介环境。首先,政府要制定完善详尽的新闻法律。其次,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因为当人人都处于良好的执法环境中,就会自觉遵守法律意识,强化法律观念,损害农民工利益的事件就会减少。

2.发展成人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在使用新媒体方面会有一些障碍。所以政府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提高其受教育水平,这也是提高其媒介素养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政府着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行中职免费教育,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问题,争取将他们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3.制定相关政策,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并不高,经济条件较差,因而无力去进行太多的文化消费,媒介占有率还比较低。

政府可以组织他们定期看些免费电影,从而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也可以在媒介版面开设新生代农民工专版。另外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让媒体真正贴近新生代农民工。再次,政府应大力提供免费或优惠设施,减少新生代农民工支出。并千方百计拓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渠道。促进新生代农民增收致富,才能为其媒介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1)积极对接项目工程,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

政府应充分利用本市重点建设工程和招商引资项目,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优先安排新生代农民工上岗,扩大其就业规模。同时,各下级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项目与劳务输出用工对接工作,做好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

(2)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努力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政府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建立健全工资保证金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严格工资保证金账户管理,强化工资支付监控,防止用人单位恶意拖欠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并确保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社区”建设。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第6篇

关键词:新媒介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媒介发展带来的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信息量太大使人无所适从,信息互相抵触让人真假难辨,信息传播方式多元让舆情复杂多变,从而造成网络舆情、网络传播道德、网络不良舆论导向等问题突出。新媒介环境对人们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让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上了日程。早在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揭开了中国内地媒介素养教育的帷幕。随后,高校作为新思想、新知识发展的重要源泉,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探索,并针对大学生群体积极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的差异,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背景和媒介接触情况,提出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参与”模式,对推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全体国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中西方媒介素养教育模式之比较

(一)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

1.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四种“范式”

在讨论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模式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过去几十年间媒介素养教育经历的四次“范式”的转移变化。第一,“免疫模式”或“保护主义模式”。该模式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当时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职责是给公众“打预防针”,防止公众受到有害信息的侵犯。第二,提高对媒介内容的选择辨别模式。“二战”以后,随着大众媒介的飞速发展,媒介研究学者发现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不都是有害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受众采取明智的选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第三,“分析批判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媒介研究学者认为,媒介在受众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们宣扬的价值观念,在现实世界之外制造了“媒介世界”,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点在于揭示大众媒介文本构建的“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的巨大差异。第四,“社区参与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提高媒介素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张参与式的社区行动,即由对媒介的批判性思考转变为通过“赋权”,“促成健康的媒介社区,而非仅仅指责媒介的不是”。

2.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开始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进行探索。基于各国的不同国情,主要的模式有以下3种。一是英国的“批判――发展”模式。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被概括为6项内容:媒介组织、媒介形态、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受众、媒介再现,强调公民对媒介的整体理解,包含着强烈的分析和批判意识。二是加拿大的“批判――识别”模式。加拿大继承了英国的批判思想和意识,但是由于美国强势的媒介文化的剧烈冲击,使得加拿大人产生了文化身份识别危机。因此,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中又提出了“文化识别”的内容。三是美国的“保护――赋权”模式。一方面,美国学者认为,媒介中的“色情”“暴力”等内容泛滥,媒介教育就是要保护未成年人,使他们具有免疫能力;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侧重点转向强调“赋权”,意在“使学生掌握对媒介内容中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内在信息的分析能力,最终达到有效而理智地使用媒介的效果”。

(二)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

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但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引起学者的关注。早在1924年,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邵飘萍就说过:“新闻与人生之关系既如此之密切,新闻知识应列为国民普遍知识之一。”“中学以上的学校都应开设新闻课程,大学应设立新闻系。”1929年,著名新闻学家戈公振也指出:“新闻学是无条件的一种国民修养,倘若不让每一个公民都能知道报纸是出于什么需要来的,报纸有何力量……”但是,鉴于当时的国情、民情,这一思想并没有被应用到实践中去。只有到了20世纪末期,当大众传媒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才提出了中国内地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

在中国开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时,国外已经过了4次“范式”转变,因此这4种“范式”在目前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中都有体现。如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白传之、闫欢提出在中国构建“辨析――发展”模式。“辨析”和国外的选择辨别、分析批判理论同源,旨在提高受众的信息接受能力;“发展”则是站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立场上,用来“发展”公民的整体素质,“发展”和谐的“人――媒”关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南长森提出可采取组织教育、社区教育和自我教育互动的模式,把媒介教育看成是“劳动者生存、发展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从实践上看,自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在本科生中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后,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迅速跟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都以讲座、选修课、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二、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及媒介接触情况分析

(一)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分析

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考虑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尤其是他们的心理特殊性。大学生年龄一般为18岁至23岁,按照发展心理学,这一阶段处于从青年晚期到成年前期的过渡阶段,其基本特征是:生理发展趋于稳定,心理发展尤其是情感过程趋于成熟,性格已基本定型,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具体表现还有以下3个方面。第一,由于精力充沛,他们对社会关注增多,批判性思维开始增强,但由于社会阅历较少,理性辩证分析问题还有困难。第二,他们的情感虽然趋于成熟,但是还比较脆弱,表现为意志薄弱、依赖性强。第三,他们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增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维,并注重自我挑战、亲身经历,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极大的兴趣。

(二)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和媒介认知情况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媒介接触行为更多。笔者通过对河南省8所高校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调查发现,除书籍外,29.9%的大学生每天的媒介接触时间为3~5个小时。在对媒介的选择上,74.4%的学生选择网络为最经常关注的媒介。在网络接触时间上,35.3%的学生每天上网1~2个小时,21.4%的学生每天上网2~5个小时。笔者在对个别大学生的深度访谈中,他们表示对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介的关注很少,多数时间都沉浸在网络等新媒体之中。虽然大学生接触媒介时间长,但对于媒介的认知能力却不容乐观。因此,在新的媒介环境中,采取科学的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显得更加迫切。

三、新媒介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探索

(一)“分析――参与”模式的基本设想

结合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和心理特征,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采用“分析――参与”模式。第一步要通过基本的媒介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分析能力、信息鉴别能力,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的主要就是“分析”,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对媒介、媒介信息的学习思考过程。第二步是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媒介活动,用不同类型的媒介实践活动来提高媒介使用能力,以适应和把握日益发展的信息时代,为自己的成长成才服务。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

这种模式可以用4种方法来实现。第一,进行媒介通识教育。让他们能够对媒介有一个整体认知,便于他们将自己零碎的媒介知识进行整理,奠定自身基本的媒介素养。第二,提高信息分析辨别能力。当今的大学生所能获得的信息是超量的,需要提高他们获得有效信息、免疫有害信息的能力。前两方面的教育着重体现在大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上面。第三,加强信息传播道德教育。在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参与信息传播成为可能,必须对他们进行信息传播的规则和道德的教育。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第四,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媒介信息传播活动。大学生参与媒介的能力虽然较差,但是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媒介素养。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

1.课堂教育平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有3种形式:一是作为独立的一门必修课程,二是作为某一正规课程的一部分,三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目前,第三种形式已经逐渐被高校所接受,不少学校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但多数是全校选修课的形式,这样只能照顾到一部分大学生群体。笔者认为,有条件的高校应该进一步将选修课上升为必修课,把课程的覆盖面扩大到全部学生。

2.媒介教育平台。通过媒介机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重要平台。一是利用校园网、电视台、校报、广播等校园媒介,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媒介知识。二是利用校园媒介引导大学生参与到校园媒介的信息制作中来,让他们从事日常的采、编、播等工作。三是通过和有关媒介合作,吸引大学生参与到媒介运行过程中来。如《中国青年报》携手国内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就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非常有益的尝试。

3.社团教育平台。高校要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社团组织,通过开展各类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普及推广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教师方面,建议在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成立媒介素养教育协会,通过定期开展实践教学、问卷调查等活动,交流教育经验,研讨教育理论。在学生方面,要以专业教师为指导,以新闻院系学生为主成立一支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深入学校、社区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知识普及、传播和教育工作。

4.自我教育平台。加拿大媒介教育专家John Pungente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要素,其中第一条就认为,“传媒教育必须是一个由下而上的‘草根运动’”。在笔者所进行的河南8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中,“你认为是否需要学校设置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一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7.8%的学生对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持肯定态度,这说明他们多数都有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我们要合理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不断进行思考总结,逐渐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四、结语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10余年的探索为我们的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我们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动力。我们要有开拓创新精神,突破陈规,从培养高素质人才、迎接信息时代挑战的角度,不断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研究,形成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使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更加完善、教育行动更加规范、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并最终为国民媒介素养的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陆晔.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三辑――媒介素养专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毛富荣等.媒介素养概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3]白传之,闫欢.媒介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邵飘萍.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J].东方杂志,1924,(3).

[5]南长森.简论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4,(11).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媒介素养教育;媒介价值观;思维分类;有效举措;责任分解

一、互联网思维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时代特征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传统报纸、电视、电台媒体产生了冲击,并覆盖了其他各类媒体,融合成全媒体新形式。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了更新,思维方式和主观视角呈现出新的特征。这种新特点、新特征、新特质,就是媒介素养教育要着力吸纳的重要时代特征。

1.信息选择获取中的开放性

媒介素养教育要教会学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信息束、信息群中选择出有形、有用、有内涵的部分加以吸收。在传统媒介形式中,报纸的文字、电视的光影、电台的电波是其中的载体,在媒介背后有着数量多、关卡多、门槛高的议程设置员,对信息内容进行高频次筛选。而在互联网世界中,依托网络平台技术,私密性下降、公开性上升,从一般意义上说,所有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传播和接纳。它的信息端口是开放的,接驳成本是低廉的,获取形式是多样的。在这一形势下,形成媒介素养的首要条件就是认知媒介和掌握信息,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知识的筛选和判断,核心素质是能否在数量极大、内容极杂、秩序混乱的信息知识中成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发送出有效信息〔1〕。

2.知识消费生产中的多元性

运用媒介的过程看似是对信息知识的获取和挖掘,其实质是对信息知识的消费和生产。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生产的主体、信息呈现的形式、信息组成的结构、信息传播的载体、信息达成的效果都是多元的。很多时候,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非是一对一的方式,而是在多对多的整体组织架构中力求做到多对一或一对多。实践证明,即使是力求做到P2P的信息市场模式,也在互联网发展中不可避免地拥有了多元性的特征。培育学生的媒介素养,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属性,尊重他人的信息诉求、知识追求、价值需求,理解媒介运作中的化简为繁,认可知识消费与生产中的供求双方的多元态势。

3.实践参与反省中的体验性

互联网的出现是在网络技术火花迸发之后,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多而形成了相对统一的网络协议,并在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内容过程中,逐渐丰富网络表现形式,即在对用户诉求充分满足的原始驱动力下实现的。其中,互联网最主要的特质就是鼓励和吸引用户积极参与,并在其中进行体验式改进。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强调体验的感觉、推动体悟的发生,是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唯有让学生在媒介运用中实际操作,才能促进理论知识走进现实的生产和生活,才能推动学生自主发现自身媒介素养的短板和不足,才能以个人成长经历为背景不断纠偏媒介运用方式、纠正媒介价值取向。

二、当代媒介素养教育中互联网思维的缺失与弱化

在当下教育发展中,媒体的运用已经是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媒介素养已成为涵盖知识吸收效率、信息筛查能力、网络运用素质等众多方面的综合素养。以书本、报刊为主的纸媒,以网站、论坛为首的网媒,以手机APP为主的自媒体,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标配,深入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然而,在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中,媒介素养教育仍然存在片面地强调知识、困顿于过去等不协调、不平衡、不到位的情况,亟须对症下药,分类施策。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断网”现象

1.媒介技能欠完善

随着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媒介素养的内容也得到不断扩展,媒介全方位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学空间从课堂到教室、宿舍、食堂等多场所,教学时间从特定时间固定阶段变成全天候24小时,教学形式从一对多的教与学变成开放式师生互动等。这些变化虽然给教育带来更多表达内容、表达渠道、表达反馈,但一旦教育主体的技能水平无法跟上新媒介发展的脚步,就很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技术与运用、教学形式与实质出现脱节。这里所说的教育主体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还包含教育管理者。从实践看,学生的媒介技能往往可以在第一时间跟上时代进步,但是教师和管理者容易处于滞后状态,导致教授内容滞后于社会行业需要,即所教非所用,给学生媒介能力培养方向形成误导〔2〕。

2.媒介心理未达标

媒介素养水平高的重要指标就是在充分发育的信息市场上能够拥有健康而理性的心理。目前,大众传播环境下的媒介本身结构欠合理,具体表现为:推送信息泥沙俱下,多种价值观并存,出现了部分对客观世界的失实、失真反映,对人性心理的扭曲、污染以及对主流观念的冲击、替换,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媒介素养的弱化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的难题。例如,在面对眼花缭乱的媒介形式时,如何选择健康高效的媒介;在面对杂乱无章的信息知识时,如何判断科学真实的信息;在面对媒介设置信息清单时,如何筛选符合自己的内容,等等。这些难题的解决都需要重视学生的媒介心理,加强对其心理状态的监控,从而在媒介浸润下对其产生心理影响时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处置个体问题,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媒介心理素质。

3.媒介道德有短板

用户信息隐藏、信息便捷、信息内容失查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人性黑暗面的暴露或道德品质的缺失。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有素质、有原则、有效率地使用媒介。这种原则和素质主要体现为道德行为的优劣。互联网思维下,如果不能将媒介道德纳入素养教育的范畴,学生在媒介运用中就会陷入“马太效应”,使大量的受众群体因低素质群体的存在、落后道德的盛行而降低对媒介整体环境的期望值,而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多对媒介道德点到为止,将媒介道德教育简单地推给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从专业角度给予的特殊关注和有效举措,这很容易导致技能强而品质差的媒介素养出现。

4.媒介法制有空白

媒介无论怎么创新发展、种类多么丰富、内容多么庞杂、效果多么显著,都应当置于法制管理、有效监督之下。互联网思维应当具备对法律法规的明确认知,坚定地认为在媒介参与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坚持符合法制要求,在法律红线之上的媒介素养才是真正科学合理、符合时展的素养能力。在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中,一些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倾向于对媒介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会用、能用,而忽视了学生群体的媒介用途。有些学生因而抱有侥幸心理,在触犯法律准绳时仍然不知情,在涉及法律法规约束时仍然不情愿,这直接影响了其对媒介信息的有效选择和运用,导致媒介素养非但没有成为其综合素养的加分项,反而成为减分项和雷区。

(二)媒介素养教育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1.媒介价值观念偏差

多种媒介创新发展是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结果。在传统教育观念中,人们习惯于将媒介素养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元素和表征加以考量。市场的定位及较强的竞争性激发了媒介发展的活力,但也导致媒介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偏功利化,媒介价值取向更侧重于能够带来切实经济利益的模式。在媒介素养教育中,互联网思维弱化和缺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价值观念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如果媒介的文化属性服从于经济属性,也就是当一种媒介对经济效益的追求高于对社会效益的认可,那么就存在偏离科学媒介价值观的可能。当媒介不再作为传递文明、传播文化、改良精神、改造世界的存在,而是作为服务低俗、恶俗、庸俗的工具,那么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就难以摆脱功利化、低俗化的倾向〔3〕。

2.无效信息过载严重

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出发点是对信息的筛选、吸收和应用,这种信息可以是知识的雏形,是碎片化的实践案例,也可以是知识向技能转变的可靠路径。一般而言,这种信息在得不到系统归纳时采取普遍作用、重点突破的方式,通过人际传播、社会传播对人产生熏陶作用。媒介素养教育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媒介,即能够快速梳理、甄别和吸纳信息。这种教育的发展是基于特定条件的:一是参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信息是定量的,不能无限增长、无止境增多;二是其中的信息是有效的,主要是凝聚和浓缩的精华,无效信息的比例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目前教育实践看,媒介信息长期处于超载现象,无效信息持续处于高位,给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选择、课程开展、案例实践造成了很大负担,给学生正确认知媒介、科学掌握媒介、快速提升素养带来了障碍。

3.创新研究深度不够

教育是教人思考的事业,媒介素养教育是教人对媒介原理、媒介理念、媒介影响进行深入思考的工作。在互联网思维下,通过在开放的业态中对媒介进行研究和分析,继而进行创新,是促进媒介素养成长的重要路径,但是,目前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研究还不深、不透、不够。具体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流主导一切。媒介的发展以技术创新为第一驱动力,但是技术创新并不是媒介发展壮大的全部要素,也不能代表媒介素养的各个方面。很多素养教育对媒介的介绍集中在技术原理上,并自誉为对知识深度的挖掘,其实是对技术的片面理解,缺少技术人性化的全面体验。二是体验流高于一切。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在媒介素养教育中,体验才是王道,是高于技术、理念、思维等各因素的存在。这种倾向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实践中会导致过度关注体验效果、沉溺于感官刺激,而忽视对媒介深层发展和人际传播作用的分析研究。

4.主体参与实践不足

互联网思维主张采取主动参与的方式使用媒介。这种参与应是深度的、有效的。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选择性实践过多,即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存在一种偷懒倾向,即对媒介工具的应用仅仅是简单搜索、查找、检索、浏览,缺少对已有信息的分类、梳理、汇总、筛选。其实,越是简单易得的信息,已经被媒介编辑或其他用户进行了多次编写和分析。这种结果既是经验,也是一种禁锢。从思维训练、积极参与的角度看,应当多尝试对原汁原味的信息资料进行自主化分析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媒介素养的提升。二是沉默的螺旋效应出现,即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当教师或学生一方对媒介运用的某种倾向持不明朗态度时,大多数群体就会采取沉默但屈从的方式跟随。媒介素养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之中,表现为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媒介运用能力,这种技能水平应当表现为勇于发声、敢于说话,在媒介上能够善于运用媒介形式表达自身观点,承担作为新时期个体媒体人的导向作用。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在当前重视媒介发展、强化媒介运用、加强媒介素养的诉求下,要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和提升,不仅需要依靠互联网思维细化分类、明确思维导向,也需要用切实可行的教学举措培育媒介素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内外兼修的系统性综合工程。只有将媒介素养教育置于互联网思维模式下进行观照,将其置于教育事业进步中进行考量,才能真正使媒介素养成为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教育评价的指南针。

(一)以思维分类明确发展导向

1.以客户思维改善教育体验

客户是互联网时代最宝贵的资源,客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这种思维方式在于关注客户的诉求,在产品设计上围绕客户所需进行,在产品供给上围绕客户所想予以满足,在后续服务上按照客户反馈加以改进。如果将媒介素养教育看作市场生产线,那么提供何种教育模式、教育内容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诉求,满足大多数学生当前教育阶段的基本需求,让教育成为学生获得媒介知识、培养媒介技能、提高媒介素养的实践基地和平台。这里主要强调体验,包括情感体验、感官体验、技能体验等,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参与到课程设置、课堂设计、教学计划中,参与到教学互动、课程反馈、媒介应用中。这种客户思维的运用也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的生动诠释。

2.以共享思维优化教育模式

互联网思维下,资源不再是处于你争我夺的零和博弈之中,而是可以达到“1+1大于2”的共赢。这种共享思维是在媒介素养教育中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广泛开展教育互动、交流沟通,在理念的相互碰撞、方法的相互学习、效果的相互比对之中优化教育模式,提高媒介素养。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师生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表达出来、反馈出去。师生通过媒介接受的信息量大而庞杂,接收到的知识类别繁多,共享思维让人们愿意将所学、所思、所感与所悟分享出来,给他人作为借鉴。可以说,这种思维下的素养教育是对信息处理的倒逼和优化。在共享思维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各方都同时成为了资源的接受者和提供者,要在接受信息后进行处理优化,再传递出来,形成自身的资源体系。这种方式就促进教育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3.以创新思维落实项目研究

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的鲜明特色,互联网思维的重要元素就是创新发展。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应做到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形式创新,即脱离原有教学教研方式,采取教学课题、项目研究的方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推进,可将这一选题细分为多个分课题,集中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研究和突破。二是来源创新,即在原有教学评价、教学反馈的基础上增加教育评价主体,将以社会新兴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及时纳入评价范围,将学生主体的教学评价作为重要指标,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动态反馈,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项工程进行改进和完善〔4〕。

4.以开放思维促进教育融合

当前,互联网经济成为重要风口。我国在多个领域提出“互联网+”的理念,这其实是互联网思维开放性的具体表现。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媒介个体,应当立足于开放思维,善于从不同层面对媒介素养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对媒介素养进行融合,将科技创新点、教育发展点、学生诉求点在媒介素养平台上进行综合、融合,不断加强已有教育载体与新兴媒介形式的结合,将媒介素养教育视为一种相对固定教育发展阶段下动态化、开放式的教育体系,随时随地将相关要素囊括进来,进行组合,一切以学生最终媒介素养提高为检验标准。

(二)以有效举措培育媒介素养

1.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媒介认知能力

互联网思维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要回答“谁是把关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答案关系到媒介素养教育结构中相关主体的地位。首先,学生必须是媒介素养培育主体,他们是互联网思维的深刻掌握者、实地践行者,也是媒介传播的重要客户、媒介素养的主导者、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对媒介素养有着自身群体性鲜明认知,有着与时展相契合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因此,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充分认识媒介。其次,教师必须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在互联网思维下,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学生地位不断提升,但是对媒介的认知不能简单依靠学生群体的重复体验,而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有方向地、科学合理地进行学习和掌握,媒介素养的提高需要有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也需要教师主体充分发挥作用。

2.丰富技能实践课程,提高信息筛选能力

媒介素养的提高不是媒介知识的掌握,媒介素养教育不应仅仅是让学生在理论方面的加强,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从能用到会用,再到用得好、用得准、用得科学高效。互联网思维下,首先,媒介素养教育要突出“全”,即在媒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不能仅局限在媒介理论中,而要将传播学原理、计算机原理、新媒体原理等多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为媒介素养的运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媒介素养教育要突出“特”。媒介素养的关键在于使用,要依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行业岗位需求,充分依靠社区、基地等实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让学生拥有对媒介运用的一技之长。

3.联通各类教育平台,提高资源应用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校园生活和课堂行为,而是在社会结构中对各类教育资源的打捆利用,这一特点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尤为突出。采取多种媒介形式展开教育教学,学生自然对信息的收集具有敏感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建设和连通多种教育平台,收集整理相关教育资源,为学生推送更多、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一方面,要线上线下结合,在校园生活中,充分利用班级、年级等学习单元,让学生在班级、年级之间运用媒介知识和技能进行互动。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社团等学生团体,让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追求具化为主题活动,使媒介素养实践覆盖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要校内校外结合,特别是对在线教育各类信息平台、论坛、网站进行归口处理,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主页上寻找到沟通交流的接入口,通过虚拟世界的体验,提高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率〔5〕。

4.增加情感体验教育,提高心理建设能力

媒介的运用表面上看是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其实质是对学生自身潜能的激发、对自主研究兴趣的激励、对媒介参与经历的重温。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教师应当让学生逐步增加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认知媒介、掌握媒介、运用媒介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身边案例,加深媒介体验程度,促进媒介信息在学生群体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同时,依托媒介教育的实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程认同感。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学生面对媒介信息、使用媒介工具时的心理素质,建设强有力的媒介心理,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媒介转型与持续不停的信息轰炸。

(三)以责任分解夯实保障基础

1.重视教师媒介素养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教师的媒介素养高低不仅表现在教育水平上,也体现在人文素质、教学形式、教研成果上。教育管理者要持续关注教师的媒介素养,要通过加强媒介素养业务培训,强化相关考核评价,提高教师媒介素养。同时,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主动了解和掌握互联网思维,学好媒介,用好媒介,总结经验,提供案例,为有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靠的保证。

2.加强学科媒介应用

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新学科,既是一种专业知识的传授,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张扬。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一是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吸纳更多心理、技术等相关学科知识,通过课程设置、教材研发、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二是在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手段、媒介素养理念、媒介素养精神,在采取声、光、电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手机APP、平板等新媒体工具,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第8篇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名称: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3skszk04 )

熊晓燕(1965-):女,四川邻水县人,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

申 婕 (1991-):女,山西长治人,2013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研究生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对社会大众的影响越来越深。大学生作为接受信息传播信息最快速最集中的群体,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新媒体运用最广泛的受众。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人。其中高中和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96%以上,尤其是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上网比例接近饱和。[1]在新媒体时代,如何积极应对、分辨鉴别、有效利用媒介信息,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综合目前的各种大学生媒介素质养水平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容乐观,如何能正确引导并教育大学生正确理解、选择和使用媒介,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也是高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关于媒介素养的概念早在1933年就由英国学者李维斯和他的学生汤普森提出来了,在目前国内外的文献中,虽然有“传媒素养”、“媒体素养”、“媒体资讯素养”等不同的称谓,但其内涵基本是一致的,综合国内外的诸多文献来看,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2]

媒介素养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在大众传媒时代,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主张。就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对人们接触媒介、理解媒介和使用媒介时应该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素养的培养与教育,提高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受众的媒介素质和修养,同时也可以净化传播环境,促进大众传媒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及其必要和刻不容缓的,它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1、对新媒体深度依赖,对传统媒体逐渐疏离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新媒体带给大学生更为丰富的生活资讯,也帮助大学生更为快捷地掌握生活技能,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际领域和展示自我的平台。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日常接触时间最长,频度最高的媒介,有的大学生对网络依赖过度,沉湎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以至于患上了网络依赖症,在亦真亦幻的世界中享受着逃避现实的虚幻。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深度依赖导致其对于报纸、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的接触时间严重不足,与传统媒体逐渐疏离,着会严重削弱正统教育功能,也会对大学生价值体系的构建产生不利的影响。

2、媒介操作技能较高,对媒介功能利用不足

与学历较低的同龄人相比,大学生的媒介操作使用技术水平较高,他们不止关注网络的娱乐功能,还关注网络的新闻功能和知识功能,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媒介技术制作和媒介信息。但总体看来由于当前媒体娱乐功能的过度发展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休闲娱乐”、“消磨时间”成为大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只因为学习和查找资料的相对理性使用媒介的大学生只占少数。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不够充分,对媒介功能的利用不足,尤其是忽视学术营养的汲取是大学生媒介使用的常见现象。

3、对媒介知识有所认知,但认知理解不够深入

在媒介认知理解上,大学生对大众传媒的范畴、性质、分类等基本常识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对主要媒介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传媒的功能作用了解不多,而且不同专业的学生认知也不均衡。大学生对媒介的商业意义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受众在传播中的能动地位认识不足。此外,大部分大学生能意识到媒介对自己知识结构、思维观点方面的影响,不过相对忽视媒介对价值观等其他深层次的影响,特别对于媒介信息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判断还比较模糊。

4、媒介利用意识增强,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较弱

媒介利用意识,就是指积极主动地借助媒介获取自己想要信息和传递必要信息的意识。当前大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者在寻找相关信息的时候,主要集中在人际、网络和资料三个主要渠道,而求助网络渠道的趋势在上升。而新时期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还处于自发阶段,由于缺乏媒介素养知识,他们只能基于个人的直觉和现有社会经验来审视媒介的信息和行为,因此他们很少表示怀疑,甚至普遍缺乏对媒介信息正确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容易被一些信息的表相所迷惑,导致对其思想和行为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影响。

5、网络道德水平令人担忧,产生不道德网络行为

不道德的网络行为是在网络交往中故意伤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在一个完全开放、自由的网络社会中,部分大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真实感并产生放纵感,进而导致其行为脱离道德规范的约束,随意放纵自己的言行,从而滋生大量的不道德行为。比较突出的不道德行为主要有;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论坛、聊天室侮辱、漫骂;网络诈骗;网络色情聊天;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盗用他人网络帐号;炒作、浏览色情、暴力信息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三、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及媒介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由于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要任务,本文仅就高校如何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谈谈粗浅认识。

1、加强研究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前提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是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前提。西方国家对媒介素养的研究较早,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时间较短,相对落后。从1997年以来,我国诸多学者在学习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国外相比,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以及评估标准,也缺乏完善的教材与教学资料,需要专家学者在积极利用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将我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开设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好方法

大学生还处在校园学习的阶段,在大学里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是提高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最好方法。由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才还刚刚起步,未能形成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各高校的情况因地制宜,在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在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高校可以在部分专业先开设必修课程,逐步向各专业推广,真正让媒介素养教育走进大学课堂,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媒介的基本知识和运作模式、媒介的制作与传播技巧,培养大学生的媒介批评意识,提高媒介信息的分析和辨别能力。

3、打造平台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如果说目前在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会受到各种因素制约的话,将高校的各种社团组织打造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因为高校的学生社团组织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阵地,积极开发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中。社团可以通过邀请传媒教育专家、学者和传媒业界人士走进高校做相关学术报告,也可以通过展板、宣讲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和传播媒介素养知识,还可以组织讨论、辩论等活动来来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析、鉴别、评价能力和主动参与媒介互动、自主信息的能力。

4、参与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举措

大学校园作为传播先进科学知识文化的重要阵地,本身有着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如校报、校园BBS、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络、校园宣传栏等,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些媒介资源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竞赛、网页制作大赛、校园DV作品大赛等,也可以开展新闻采访报道、电视节目制作、影视作品展播等形式多样的媒介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媒介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从而使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获得综合性的提高。

5、建设队伍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有力保障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该领域师资队伍缺乏,因此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任务。由于媒介素养教育涵盖的层面很广,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且也要有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因此,高校首先要组建一支思想品德高尚、技术业务过硬的专职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其次,要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导师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再次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可以进行在职培训或短期脱产培训,也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的考核,从而提高整体高校师资的媒介素养水平。

6、拓展渠道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由之路

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必备的修养,开展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新媒体时代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融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在社会学、传播学、计算机基础、心理学、新闻学等相关课程中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使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接触的学生面更广,以便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中接受媒介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