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媒体经营与管理

新媒体经营与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04 11:05:02

新媒体经营与管理

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第1篇

[关键词]融媒时代 人才 培养 模式 路径

约翰・帕夫利克在《新媒介技术》中说道:“当技术使用了象征性符号或者在一个特殊的社会架构下找到位置,它就成为了一个媒介。”数字传播时代。传媒最本质的变化就是数字化,技术逻辑的推进引发了媒介内涵的拓展。我们所称谓的媒介不再是狭义的大众媒介,而是指广义的电子通讯科技,于是各种借助于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介如网络媒介、手机媒介、移动视频媒介等充实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媒介经营管理学科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传媒市场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数字传播时代,媒介形态的变迁必然导致我们为之进行人才贮备的媒介经营管理学教育经历从内涵演进到市场定位到融合式人才培育等各个层面的全面颠覆。

一、媒介经营管理教育的现实景观

有数据显示,国内共有5000多家新闻机构,各类人才达到55万人,但是其中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不到1%,能走上管理岗位的精英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全国主要新闻院系多数开设有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课程,如“媒介经营管理”、“新闻事业管理”、“传媒经济”等。名称各异,但也昭示着这个学科的勃兴。同时一些著名院校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如人民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中心、复旦大学媒体管理中心、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虽然媒介经营管理专业现在在中国大陆已经开设了博士点,并成为新闻传播学下属的二级学科,但是长期以来其学科设置的大部分是基于新闻传播。我们选取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几个有代表性院校的学科建设情况,以考证媒介经营管理教育的现实景况。

“新闻事业管理”已经作为新闻学本科必修课纳入教育部大纲,媒介经营管理教育主要开设在硕士和博士阶段,传媒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媒体研究学科的名称没有统一。而且从培养方案来看主要偏重于四大传统媒体,这样的学科设置肯定无法满足在融媒时代传媒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供给。

二、“伞式”媒介形态对管理人才的新需求

传统的媒介市场形态是一种媒介生产出一种媒介内容,如报纸售卖的是文字信息,电视售卖的是声音、图象,媒介内容之间并没有什么交融性。融媒时代。数字技术的标准化打破了各类媒介内容生产之间的壁垒,内容生产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产业链上的上游集群。通过各类渠道分配到各类终端,打破了“竖条式”的媒介结构,弥合出一个统一、集成的数字内容平台,形成新的“伞式”媒介产业链结构。这种新的“伞式”结构链对内容生产带来的直接变革是团队作业取代了单一媒介新闻记者所进行的信息生产与加工传输,团队成果不为某一个载体所独有。载体的使用完全以新闻传播的整体效果最优为目标。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一套最复杂的网状组织结构的管理。每一套新闻产品都对应所有的媒介,每一个媒介都能在成套的新闻产品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那一部分。

因此,媒介的组织结构发生如此变化,为传媒组织培养、输送人才。进行人才储备和教育的媒介经营管理学,必定要与时俱进,进行相应地从教学理念到人才培养模式的系列化调整。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所说:“融媒时代,媒介需要两种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第一类管理人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管理者。他们必须是精通各类媒介的专家,知道技术发展为新闻传播所提供的可能性,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得到更好的表现”。因此,懂新闻传播流程、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这种“整合式”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来源于实践工作,在实际中磨练而成: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媒介经营管理学科教育转化教育理念、调整课程设置,为学生适应实际传媒市场作好必备的知识储备。

三、整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实现路径

整合式人才不同于以往媒介经营管理教育重在培养复合式人才的教育理念,后者是要求多项技能的叠加,而前者要求是能力的整合。它要求从事“伞式”媒介形态运作与管理的各类人才,首先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对多媒体数字传媒平台上的信息生产、储存、传输、知识共享的流程与经营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因此,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媒介经营管理教育必须在新的市场需求下,顺应时代要求,重新规划自己的教育模式。

1、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课程设置

媒介经营管理教育主要是研究传媒市场结构、传媒产品的特点、传媒消费者需求与关系维护,旨在揭示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在市场、在规制、在资本运营上的特殊属性,力图实现以最小的成本为传媒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经济学和传播学的相关原理依然是媒介经营管理学教育中课程设置的基础,我们应该在大一大二学年开设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产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制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作为媒介经营管理专业的知识塔基。

而融媒时代。直线式的、单向的媒介形态已经为伞式结构所取代,在多媒体平台上对信息内容的生产与管理的整合能力成为传媒产业链的核心,而这一切需要知识管理学科的相关理论做支持。因此,为适应融媒时代媒介产业发展的新变化,我们必定要增设知识管理课程为新时代媒介经营管理教育的核心课程。知识管理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两个方面,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接起来,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在大三、大四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开设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结构、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智能、知识挖掘等技术性课程。

而建立在知识管理基础上的媒介经营管理最终是为传媒企业管理服务的,所以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中还必须开设管理学概论、组织战略与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项目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必修课程。

而中国传媒的特殊属性。必须要求未来的管理人员熟悉国情与政策理论,所以必须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知识产权法、英语、大学语文等科目作为媒介经营管理教育的边缘课程,这样以传播学、经济学为基础的、以知识管理与企业管理为核心的、以政治、文学知识为边缘的知识结构应运而生。

2、多层级的办学模式

媒介经营管理教育人才培养大致有两种:一类是具有市场开拓意识,懂传媒运作流程,知晓多媒体实务操作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可能从事网络策

划、网络营销、现代传媒集团的发行、广告经营以及媒体战略规划等。这类人才可以由本科生或研究生来承担。传媒需要的另一种人才是有一定媒介运营经验的,懂多媒体战略决策的高层次管理人员,也就是在传媒细分市场有专长、或者懂得整体运营设计的高级管理者。或是擅长资本运作的专业人才。对于他们的培养应该是理论加实践的综合成果。一方面我们开设媒介经济学、媒体管理这样的深层次、专业化的博士、乃至博士后教育,培养学生的深层次思考与科研能力,如文广传媒已经开设博士后方向。为自己进行人才储备;另一方面,走向社会,与媒介实体联合开办传媒职业经理人培训教育,培养CKO(知识管理总监)。因此,只有建立多层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媒介多元化时代的市场需求。具体的实现路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

――学科交叉培养:即鼓励第二学位教育,让经济管理学专业的学生进入媒介领域,让新闻学专业的学者选修经济学与管理学实现学科融合。在本科阶段创办“2+2”模式,既在本科教育前两年进行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通识化教育。让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学子互相选课,后两年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进入各自的学科领域。

――在职培养模式:媒介经营管理教育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单一的课堂式教育无法满足数字传播时代,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所以,应该在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增加在职培养,通过在职教育,为媒介机构的各类人员提供再培育,再提升的机会平台。

――MBA培养模式:数字传播时代,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不断融合。制播分离的实施,传媒集团化的推进。媒介产业急需各种资本营运人才和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媒介职业经理人越来越多的走进媒介市场,采取MBA式培养模式,就是为满足新时代媒介职业经理人的需求。

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第2篇

[关键词]传媒集团 精细化 物业管理

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推动下,现有的媒介生态发生巨大改变,面临新媒体来势汹涌的严峻挑战,全媒体时代传统报纸媒介加速转型,基于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产业边界的模糊给传统报业打开了更为广阔的改革空间。

一、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物业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2001年组建湖北日报报业集团,2007年更名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以来,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党报为核心的综合性传媒集团,一些新的业务平台开始成为新的盈利点,作为物业管理部门,如何适应全媒体时代带来的物业管理的变化,是对现有传媒集团物业管理工作提出的挑战和机遇,面对全媒体时代传统报纸经营与盈利的艰难,物业管理工作需要更精细化的经营思路和管理模式。

近年来,党报传媒集团以纸媒的运营为主线,投入到媒体改革的前沿,积极面对竞争压力,发展成为拥有多种媒体形式及经营单位的复合型传媒集团。除了传统的报纸、期刊,同时推进新媒体产业的布局,业务形态拓展到网站、房地产、电子商务、大数据服务、LED屏、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微电影、动漫等领域,形成小众、多元而精细化的媒体形态架构,这种全媒体方式的运作,颠覆了传统报纸经营模式的同时,给集团后勤部门的物业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空间。

全媒体时代各种媒体介质的不同,决定了每种媒介都具有其个性化的特点,如何针对这些特性,并施以不同思路的物业管理办法,是新媒体环境下集团精细化物业管理经营存在的必然。

物业管理的核心就是“服务”。通过后勤服务物业化改革的具体实践,我们发现,媒体机关推行物业管理,其服务职能没有改变,服务对象日益精细化,作为后勤服务部门,日常物业管理要满足不同媒体的需求,把传统物业服务拓展到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服务,因此,服务的方式也要相应发生变化。

1.了解新媒体项目,总结业务特点。

媒体做不到及时传播,就会被淘汰。全媒体时代的传媒是“24小时产品”,相较于过去纸媒报纸和杂志的生产流程,新媒体项目运行各有特点,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等数字传播领域,其主要传播特点是紧跟动态、随时更新。如此一来,新媒体的新闻生产经营与物业管理的联系更紧密,配电、维修、保安、保洁等服务时间拉长,也意味着,物业管理要根据新媒体生产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分工,了解项目情况,总结业务特点,加强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式服务,及时解决新媒体项目生产中可能会涉及的问题与困难。

2.养成多元精细管理思维,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过去,由于党媒事业单位的属性,物业管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机关后勤人员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福利型的封闭式管理。但是,伴随传媒集团自身的体制改革,转变成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模式。尤其,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纸媒经营举步维艰,传媒集团不得不向复合式、精细化的新型媒体集团方向转变,众多新媒体项目的运营要求管理者的思维必须与时俱进,作为保障集团运转和发展的“后厨房”,物业管理工作也必须养成精细化管理思维,做好跟踪管理工作。

传媒集团精细化物业管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市场由传媒集团自主选择的,通过合同方式用经济手段进行社会化的有偿管理服务,它依靠对物业的经营和对集团运营项目的优质服务来管理好物业,并保证集团的生存和发展。是专业化的企业,而且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市场由传媒集团自主选择的。

业务部门利用多种渠道和资源来推广媒体业务,物业管理部门在掌握各项目业务特点后,服务流程上也要根据项目特性来进行调整,一些新媒体运营要求值班人员24小时在线更新,物业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安保、配电及维修人员的配置,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精细化物业服务的管理

传媒集团精细化物业管理是对房屋及其设备设施与周边环境实施多功能、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开展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业务,以业主和使用人为核心展开与此相关的各项服务和管理工作。

1.集团大厦物业管理。

具体包括:大厦物业,大厦停车场,大厦智能卡、餐厅、外来人员以及电梯设备等业务。针对每一方面,我们均出台了相应人员与管理办法的规章制度。

2.大厦电气工程设备。

具体包括:供电设备,如变压器、配电房内设备、楼层配电箱、电表、总开关等;弱电设备,如公用天线、电视设备、通信设备、广播设备等;运输设备,如电梯等;防雷设备,如避雷针、避雷网等。

3.保洁卫生管理工作。

保洁管理的标准是按照四星级标准保洁,保持管理区内优美、整洁的卫生环境。负责大厦内(除档案、机要、图书资料等办公室库房外)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每天勤清扫,地面、墙面、桌面、门窗、厕所无灰尘、无杂物、无蚁蝇、无尿渍便迹,保证办公区及公共区干净、整洁、美观。负责物业环境管理工作,做到无暴露垃圾、无白色垃圾、无渍水和其它影响瞻观的杂物,定期对厕所及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做好大厦物业管理区的三无工作,防止发生传染病。正确使用和保管清洁用具、材料,减少浪费,节约开支。

4.治安保卫管理。

物业管理的任务就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相高效管理,创造安全、文明、整洁、舒适的环境。物业治安管理是报业精细化物业管理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因而,从本质上讲,是为用户提供保卫安全服务的。因此,作为物业管理公司的保安人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首要任务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治安服务水平、认真做好治安防范工作。负责大厦内及周边的治安保卫工作;对物业管理区内发生的刑事案件和违法事件,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实施权限内的处罚,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侦破案件;负责重要接待任务的保卫工作;负责管理区内消防组织和防火监督管理;负责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巡视检查和日常保养工作;负责管理区内房屋二次装修的管理;负责管理区内交通组织和停车场的经营管理;负责消防设备的运行管理;以及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5.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督理在物业管理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火灾是物业区域内常见的灾害事故,而传媒集团易燃易爆物品很多,一旦发生火灾会给业主和使用人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传媒集团物业管理公司必须重视消防管理工作。为了加强物业的消防管理,物业管理公司应在保安部内成立一个专职的消防班来负责此项上作。制定完善的消防制度; 定期检查消防设备的完好、规范程度,对使用不当的地方应及时改正;禁止擅自更改消防设备的行为,严格审查消防设备的完好程度,公共走火通道必须保证畅通,绝对不准放置其他物品; 加强消防值班和巡逻,及时发现火警隐患并予以清除;全体员工要熟悉消防法规,了解各种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制定该物业的消防制度及有关图册,并使传媒集团业主和使用人熟悉。

三、新背景下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物业管理的经营困惑

全媒体时代,以纸媒经营为主线的传媒集团想要从大数据背景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经营上采取更加细分、更加精确的模式。新背景下,以往更多承担管理职能的物业部门,也需要加快走向市场经营的步伐。如何在未来做大市场份额,并增加多点盈利的创收点,可能是现下传媒集团物业管理经营所面对的最大困惑。

1.思想观念转变困难。

机关后勤人员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优越感”,下子转变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员工,这个角色转换使一些员工思维定势不能及时转变,特别是一些老员工留恋于“铁饭碗”,认为物业管理是市场行为,风险大,搞不好就要丢饭碗,因而思想顾虑较大。所以在员工身份变化的同时,要同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精神文化活动。向员工贯输“自力更生创业,奉献精神育人”的企业精神文化,培育员工同舟共济,齐心协力的集体主义精神。培育公司共同的价值观,把员工的个人追求与公司发展目标融为一体,以公司发展带动员工发展,以员工进步推动公司的进步,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双赢目标。使“奉献精神育人”的企业精神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2.起步发展困难重重。

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成立的物业管理中心,已由机关“行政事业单位”转换为“企业单位”以后,情况千差万别,大多是规模小、资金少、市场竞争力不强,很难进入市场发展壮大。

集团物业管理公司是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是一项新生事物。改革的开端,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改革的深化,在于服务方式的更新,改革的标志,在于发展生产力,改革的成效,在于提高职工的生活待遇,在于机关单位甩掉包袱,在于剥离副业、专心抓好主业。因此,只有进一步贯彻改革的思想,转变观念,才能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妥善处理改革引发的利益关系调整,合理补偿相关方面的利益损失,努力维护稳定,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3.行业队伍素质偏低,人才短缺以及缺乏管理经验和技术等。

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物业管理作为专业的管理,需要各类高素质的人才。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业务精的行业经营管理队伍,因而,促使管理、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促进职工服务技能全面提高的任务非常紧迫。但目前机关物业管理的职业化队伍尚未形成。机关物业管理中心的人员主要来自机关后勤和机关机构改革分流人员,一些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素质状况差异较大,而且员工们还存在着过去那种“坐等服务”、服务态度生硬、服务方式单一等服务质量问题,这样的实体,很难一下子打开市场局面,使机关单位的物业管理升级为具备市场竞争实力的专业化的管理。

4.新媒体业务复杂情况下物业管理风险的控制。

尽管媒体融合早已不是新鲜词汇,但对于长久来耕耘于传统纸媒领域的传媒集团而言,发展新媒体项目,仍面临着多变性、复杂性等对集团综合管理提出的挑战。以物业管理工作来说,由于新媒体业务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的对接效率较低,风险控制主要依赖于职能人员对专业技能的熟悉与操作,但难免会遇到缺少实践的历练和解决新生问题能力不足的矛盾。

四、结 语

全媒体时代下的传媒集团,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和产业布局,同时,它给物业管理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管理人员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时刻更新管理思维,才能更快适应时下传媒集团的发展脚步。

参考文献:

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第3篇

金融危机中化“危”为“机”

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的交叉产业,传媒资本是一种纽带,可以向其他产业延伸,进行多元化经营。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国传媒产业经受着考验,也面临着重大机遇。

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可能造就传媒及相关产业的繁荣。1929年大萧条中,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迎来大繁荣;70年代经济危机,日本动漫产业羽翼渐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韩国“文化立国”方案实现了“韩流”的风靡。中国传媒产业的经营管理既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共性,又有国家舆论阵地的特殊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理解传媒产业,如何进行传媒产业经营管理,如何化“危”为“机”,成为中国传媒业界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此,“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经营管理论坛”应运而生,得到上级有关单位批准,并获得业界和学界的一致支持。记者从主办方获悉,腾讯网、人民网传媒频道、上海交通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美国杜克大学中国传媒研究中心参与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程协办,网易网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表示,2009年起中央将做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重点扶持若干家规模大、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大型报刊集团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确立跨地区发展、跨媒体兼营的战略方向。“这一总体规划,对目前普遍萧条和面临重新整合与洗牌的中国传媒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求变的新契机。”崔保国如是说。

推选“中国传媒产业经营管理十强”

2009年1-3月份,受金融危机影响,虽然广告主压缩广告投放,有些媒体广告刊登额下跌达50%,但有些媒体逆市上扬,借此机会进行产业布局和品牌扩张。因此,传媒产业中既有经受广告下滑的媒体,又有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做大做强的媒体。

为此,传媒杂志社、中国传媒产业联盟与协办单位一道,联合传媒业界专家和老总,组织推选“2008~2009年度中国传媒产业经营管理十强系列”调查与推选活动,以通过精彩的案例,重振传媒业尤其是报刊业再度雄起的信心,共享经营管理人物的开创性思维,共享优秀媒体的经营管理经验,共同探索新形势的经营管理创新之道,促进中国传媒产业合作、发展、繁荣。

据了解,论坛组委会已于3月份开始组建专家团队,并讨论制定出详细的推选方案,参选单位可参照推选方案填报《回执意向》和《自荐表》提交导组委会秘书处。

该活动将秉承“权威、公益”、“专业、科学”、“免费、自愿”的原则,规格高、规模大,媒体宣传影响力度大,集中覆盖全国三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传媒企事业单位。本次论坛项目设置包括个人荣誉奖(2008~2009年度十大传媒经营管理人物、十大传媒经营管理职业经理人)和机构成就奖(2008~2009年度中国十大传媒经营管理案例、2008~2009年度中国都市报、地市报、晚报、周报、专业报、省级卫视、地面频道、城市台、广播、期刊、媒体网站、手机媒体经营管理10强)两大类,均有细化的推选标准。其中,与获选单位相应的经营管理负责人将取得相应荣誉。

传媒业界积极响应

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经营管理论坛启动后,组委会立即开展“2008~2009年度中国传媒产业经营管理十强系列”推选活动的报名征集工作。截至3月底,已有近百位传媒经营管理高层对本活动表示关注与支持,称在金融危机对传媒广告收入造成影响的2009年,召开传媒产业经营管理论坛,既能促进传媒经营管理模式的相互借鉴和学习,又能增强传媒业内外的产业合作,做大做强传媒产业。

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第4篇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营销指的是对于商品、服务的生产、定位、宣传、销售等过程的构思和执行,以提高销售数量和额度的一种行为。传统营销的本质是交易营销,营销的关键是将最多的商品或服务提供给最多的消费者。自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企业的营销方式也要随之改变。新媒体技术的运用逐渐代替了传统的交流方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导方向。主要分析新媒体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的区别,我国企业新媒体营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新媒体;营销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096-02

自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企业的营销方式也要随之改变。新媒体技术的运用逐渐代替了传统的交流方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导方向。尤其是在21世纪,企业的营销手段和方式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时代下的企业营销方式不再一味强调“覆盖量”,而是更为看重受众手中对信息的接受程度,使受众成为营销的参与者。

一、新媒体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的区别

为了保证营销的立体型、多面化,就要求企业能够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集思广益,抓住机会,不断创新企业营销方式。营销的本质就是销售商品或服务,为了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1]。企业应该要根据时代特征来制定营销方式。传统营销的本质是交易营销,营销的关键是将最多的商品或服务提供给最多的消费者。关于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麦卡锡教授曾经这样将其分类,主要分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几个要素。麦卡锡教授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这种理论,而没有考虑到顾客的需求,随着网络信息平台的出现,使得顾客的互动性在增强,并成为了营销过程中的参与者,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在传统营销模式中,商品在生产后要经历批发商、零售商等多个渠道的辗转才能真正被顾客所消费,因而时效性大大降低,还造成了成本的不降反增。

相较于传统的营销方式,新媒体时代的营销方式存在着许多的不同。第一,新媒体的营销仅仅关注量,更强调深度和广度。近年来,相较于插播广告,商家更青睐于植入式广告,植入广告对于受众来说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第二,新媒体时代下的营销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传统营销方式不同的是,新媒体营销不再拘泥于自说自话,而是增强了顾客与商家之间的沟通交流来加深其对产品的认识和信任。最后,新媒体下的营销有着更多的娱乐性和便捷性,这相较于传统营销方式更受到大众的喜爱。最后,新媒体营销传播变化多端,难以掌控。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营销信息,消费者在第一时间内可将反馈信息,企业再也不是单方面的向受众灌输信息,而是出于更为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2]。

由于生活方式和交流通信工具的发展,相较于传统营销,新媒体营销无疑是更适合当代社会需求的模式。新媒体的营销更多的采取了显示屏,植入式广告等新兴载体。传统的营销方式不具弹性,四处寄生在受众的身边,而新媒体营销更多的过去的营销方式是硬性推广,营销的信息是寄生式的,新媒体营销则依存于受众与其之间的沟通,是一种互动性的信息换播模式;这种生活方式改变带动的媒体手段的更新,预示着企业的营销方式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反过来,新媒体的出现所带动的营销方式的变化,也改变了群众接受信息的渠道,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我国企业新媒体营销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发达国家的新媒体营销,我国企业开展新媒体营销的发展较为落后,不同企业之间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水平相对而言也较低,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人任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者未从根本上重视新媒体营销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盲目跟随潮流,纷纷开设了自己的公司网站和官方微博,希望能够借助新媒体拓宽市场的占有率,但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新媒体在营销中所占的地位,还实践过多的经历投放在了实体营销中,在虚拟市场中没有拔得头筹[3]。

2.企业缺乏新媒体营销管理人才

相较于发达国家的新媒体营销,我国企业开展新媒体营销的发展较为落后,不同企业之间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此外,企业中熟悉运用新媒体营销策略的专业技术人员少之又少。高素质营销人员的缺乏制约着我国企业的新媒体营销的系统化开展。

3.不能准确的选择目标顾客

由于新媒体时代,消费者能够接触到越来越多元化的媒体平台,其消费行为也逐渐展现出个性化的一面,企业在选择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群体时难度越来越大。此外,消费者的流动性的增强,使得新媒体选择的对象变化活跃而分为不同的类型,这无疑又提高了企业选择的难度。企业为了适应多种新媒体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使得企业的营销成本大大提升,这也是制约企业新媒体营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企业的危机机制尚不健全

任何媒体都像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存在一定的风险,新媒体也包括其中,而且往往具有更高的风险。比如微博给营销带来了时效性和互动性的优点,但是其公开性对于企业来说,一旦运用不得当,就可能造成危机,使得局面一发不可控制,针对这种风险性,企业需要有充分的危机意识和风险预判机制,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导致一旦新媒体营销危机的发生,就会导致企业从中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4]。

三、企业开展新媒体营销的对策分析

新媒体营销正是应对信息时代媒体泛滥的现状的挑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营销模式。而随着网络、手机及等多媒体平台使用越来越频繁,现代企业越来越看重多媒体市场份额。因而,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时代里营销方式的改变的重要性,抓住有利时机,拓展企业的业务。

1.提升新媒体营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比重

企业应该在充分认识新媒体营销的基础上,强调新媒体营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比重。新媒体营销作为一种具体的营销手段,对于企业营销业绩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Web2.0概念是一种以用为为核心体验,Blog、SNS、RSS等技术运用越来越频繁,这些技术将要运用要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此外,新媒体也逐渐影响着人们固有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甚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按照这个情势发展下去,新媒体一定会受到新新人类的推崇和喜爱[5]。因此,企业提升新媒体在营销管理手段中的比重,是对于大众消费心理的一种迎合,是对产生销售的可能性的拓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2.树立新媒体营销理念

新媒体时代下的营销理念必须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和消费行为习惯。新媒体时代中,消费者成为营销过程中的主体,这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从主观出发,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来了解自己所关注的商品,还可以与企业生产方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更加明确消费者的需求,就需要企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制定营销方案,保证各个渠道都能为消费者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服务。此外,新媒体营销过程中尤为关注的是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表达方式,要学会新媒体语境下的思维方式,重视与目标受众的互动沟通,让受众参与到企业的活动中与品牌形成沟通,并在营销沟通上做到与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相符合,从而建立起符合消费者自己兴趣需求的沟通方式,使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营销成为可能。

3.强化新媒体营销网络体系建设

现代化企业都清楚明确新媒体对于企业营销的重要性,其系统化的开展也需要一个较为完善的营销网络作为后盾。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将工作重心放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完善信息化体系,对于客户的反馈信息及时处理和分析,着重建设营销机构管理模式,使得新媒体营销网络体系的整体骨架更为牢固,最终形成“三维立体式”的新媒体营销系统,提高市场的占有率。除此之外,新媒体营销还应注重管理方式的创新,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新媒体营销团队。企业需要通培训提高营销人员的新媒体运用观念和意识,提高相关媒体应用的技术水平,使每个营销人员都能在与客户的交涉中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以最快捷的方式最便捷的途径传播商品信息,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新媒体营销的效益和价值。

4.强调与用户的互动和体验感

现代社会的消费者发展呈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倾向,这就要求企业从每个用户的角度出发来量身定制营销方案,为了实现个性化服务就需要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在新媒体平台中,企业能够对外信息,消费者也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企业能够从中与消费者进行良好互动让用户能够真切的体会到企业时时在倾听消费者的心。

比如,网游营销就能够为我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游戏营销平台注重的是游戏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来开展交流更能推进产品的宣传和传播。随着未来网游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展,产品效应会越来越广泛,产品种类的覆盖面也会越来越宽广,顾客就如同在一个超市里选购自己心仪的产品。盛大、久游等网络游戏平台就十分看重用户的交流社区的建设和维护,消费者在此期间会互相交流,交换心得、经验,口碑好的网游就会获得更多的用户去体验,而使用产品的时间越久,相对而言的忠诚度也会越高。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向外拓展更为宽广的用户群。

当前,新媒体营销主要存在着企业管理者未从根本上重视新媒体营销,企业缺乏新媒体营销管理人才,不能准确的选择目标顾客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提升新媒体营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比重;树立新媒体营销理念;强化新媒体营销网络体系建设;强调与用户的互动和体验感等措施,实现新媒体时代下企业营销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蕾.逆势扩张的媒介发展之路——新媒体时代贵阳传统媒

体发展状况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马新莉,张海珍.探讨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之路[J].价

值工程,2011,(2).

[3]刘青山.新媒体营销路在何方——七位营销领袖谈新媒体营

销[J].经营者,2012,(10).

[4]朱长宝,李媛媛.新媒体时代与现代远程教育[J].现代远程教

育研究,2013,(1).

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第5篇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传媒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培养使用职业经理也逐渐被一些传媒领导层所接受、认可。如何转变用人观念,尽快在中国建立起一支优秀的传媒经营职业经理队伍,事关中国传媒业未来发展大局。

建立职业经理制度是传媒业发展当务之急

在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中,职业经理代表了企业的经营权,是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职业经理的定义,一般是指以经营管理企业为职业,在企业中全面负责经营管理,对法人财产拥有经营权和管理权,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和增值责任的人。职业经理一般都经过系统专业培训,取得一定任职资格,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各项资源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高层次的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我国的职业经理制度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职业经理队伍和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传媒业引入职业经理、建立职业经理制度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传媒业建立职业经理制度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宣传经营两分开是大势所趋。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国家允许传媒以“企业法人”登记并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现代传媒集团,而建设现代传媒集团肯定需要一支优秀的职业经理队伍。中央要求文化体制改革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对“新闻媒体的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进行科学划分,实现宣传与经营两分开。” 2003年11月上旬,刘云山同志在湖南省考察宣传思想工作、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时指出,文化体制改革要“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于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重要出版社以及代表国家水平和民族特色的艺术表演团体,加大扶持力度,探索实行宣传与经营两分开。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内部改革;文化企业单位要加快公司制改造。”

传媒业建立职业经理制度是媒体自身生存竞争的迫切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速成长并不断扩张的中国传媒市场,蕴藏着无限的商机,传媒集团必将逐渐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样化,在经营上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培养和引入职业经理对于提高传媒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之关键。当前,民营资本、外资介入中国传媒业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更多的是着眼于战略投资,并不在乎短期是否赢利。他们凭借资本实力雄厚、体制先进、专业人才充足等方面的优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找到立足点,从而站稳脚跟,打响品牌,占领市场。但是,对传媒自身来说,传媒经营领域的市场一方面在扩大,另一方面又在被“蚕食”。

传媒业建立职业经理制度是传媒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新闻生产和经营性生产逐渐分开的时代大背景下,传媒扩张需要巨额资本支撑和传媒产业自身积累的资本无处可投的矛盾普遍存在。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有了一批高素质的经营人才,传媒业面对竞争才能占据主动,才能做到想干、会干、干好,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传媒业如果没有高水准的职业经理群体,传媒和传媒集团的现代企业制度就不能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难以形成。 上海交大管理学院王方华院长认为:“中国的媒体人对媒体和市场的结合还没有足够的经验。他们有着较高的专业素质,却缺乏在市场中操练的经验。原有媒体内部的人才不懂得媒体市场经营,而希望进入的外部资金又不了解媒体的运作。在这种情况下,复合型媒体经营人才就成了各家争抢的对象”。

天降大任于谁?

过去,在高度重视新闻生产的日子里,传媒经营岗位无外乎两个与传媒属性紧密联系的领域。一是广告经营;二是发行经营(电台、电视台的收听率和收视率)。经理一般是由采编岗位或其他岗位员工转岗担任的,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对传媒经营管理仅停留在阶段性经营目标的完成,缺乏开拓和创新精神。甚至有很多在传媒经营岗位的负责人连起码的财务报表都看不懂。由于缺乏专业的经营人才,“贪大求全、急功近利、杂乱经营”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一些媒体。一个老总一套经营思路,一切凭感觉行事,直接导致“失败比成功多,教训比经验多,亏损比赚钱多”。而现在,许多传媒的经营借助自身和外部两个资本已经涉足上市、房地产、大酒店、旅游、化工、网络、物资进出口等远离主业的领域,实现了跨行业的发展。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实施,传媒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权必将逐步进行适当的剥离。在种情况下,没有一批职业经理的打理,传媒集团的经营很难会有所作为。

大众报业集团鲁中传媒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中传媒),是一个以报纸出版为中心,以多元化经营为补充的区域性新型报业传媒集团,公司主要拥有《鲁中晨报》、鲁中新闻网两个传媒资源以及8个独资、控股、参股企业,涉足广告、印刷、纺织、房地产、酒店等多个产业。该传媒公司成立五年来在经营领域一直坚定不移尝试实行职业经理制度,在报业经营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有效的资本运营和科学管理,目前总资产已超过亿元。鲁中传媒高层及下属公司不乏从社会上引进的优秀经理人。比如,鲁中传媒的副总经理中有一位是山东省高青县多年分管财政的原副县长,一位曾任国有大型企业山东耐火材料厂党委副书记,两人都是研究生学历;鲁中传媒印务公司经理曾担任淄博市多家公司经理;发行公司经理曾任淄博灯泡厂厂长;担任合成纤维公司经理的曾任淄博市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市纺织公司经理。

作为从事传媒经营的职业经理,不但要熟悉传媒业自身的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宏观经济形势,而且要具有综合全面的财税、法律、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我国的新闻传媒集团目前绝大多数还都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性质的传媒集团。它不但有意识形态的特征,还有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任务。它既要借鉴企业的一些做法,但又不能完全套用。因而,要想探索和认识媒体经营规律、改革媒体经营方式、提高媒体经营能力就必须实施职业经理制度,对职业经理的要求也必然相对较高。

首先,要具有准确的决策能力。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业,职业经理必须具备出色的决策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要有分析客观事实的能力。无论职业经理多么出色,都不是全才。面对复杂的经营局面,职业经理需要拥有分析、面对客观事实和解决存在问题的能力。

第三,具备独立的战略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能力。企业经营战略是围绕企业发展方向和所要实现的目标,进行优化配置资源,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的设计。作为一名职业经理要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魅力,不能人云亦云,被其他因素左右。

打造传媒职业经理队伍是个长期过程

既然职业经理在现代传媒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传媒业在对自身改造、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过程中,就迫切需要一套促使传媒经营职业经理阶层形成的有效机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打造传媒职业经理队伍需要一个历经认识、被动接受、自觉实施的长期过程。

1、立足于自身的培养机制。在我国当前经理人才市场尚未规范的时期,主要应依靠媒体自身的定向培养。对已经在传媒经营岗位工作的负责人或即将安排在经营岗位上的骨干,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对企业经营方面的强化学习逐步使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职业经理。

2、广开大门,实行有效的引进机制。现在一些传媒经营实体的经理一般都是由报社内部产生任命的,“屁股决定脑袋”,导致了经理们主要对上级负责而忽视对企业和员工负责的现象。一些媒体与经营实体负责人表面上签订了目标经营责任书,但大都是形式。优秀的职业经理,必须由董事会通过经理人才市场,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指导下择优引进,以保证优秀经理人才的脱颖而出。据新华社消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预计到2004年底我国第一个《职业经理资质》的国家标准将诞生。这将为建立传媒职业经理的资质评介提供有关依据和标准。

3、依靠教育,设立相关专业。从长远发展看,传媒经营职业经理的培养还要依靠院校教育。据了解,为加快传媒经营人才的培养,辽宁日报报业集团与沈阳师范大学已经签署了合作创办报业发行营销专业的协议。这个专业将采取“订单式”培养方式,培养专业报纸营销人员。面对传媒管理人才紧缺的现状,2004年4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新闻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传媒管理方向EMBA正式启动。报名者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0年以上工作经验及6年以上管理经验,在较大规模传媒机构或政府新闻传媒管理部门内担任高层领导职务,或者是极富发展潜力的中层管理干部。此前,上海交大已于2003年上半年设立传媒管理方向的EMBA项目,首批学员已于2003年10月开学。鲁中传媒与中国人民大学之间也准备开展办学合作。

4、制定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的激励机制。按照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职业经理人应属于人力资本范畴。出资人应正确看待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价值,尤其不能轻易低估人力资本的价值。所以要充分承认职业经理的社会地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制定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的激励机制,以激发他们经营好企业的使命感和成就感。鲁中传媒下属的公司经理们早在五年前就全部实行年薪制。

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第6篇

从事媒体经营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怎样才算是合格的人员呢?

一是要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对于一名中高级管理人员来说,其影响力常常能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推动各项工作。影响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影响力的大小,决定于以下方面:

有真才实学。作为中高级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是真才实学,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以媒体经营管理为职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应具备三种能力:一是把握政策的能力,有政治头脑和制度意识;二是熟悉新闻业务,懂得编辑和采访等基本新闻业务知识;三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懂得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财务会计学等基本经管知识。

有大度之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下属的“过失”善于包容。另一方面对下属的“不敬”善于包容。千方百计为有才能的下属提供力所能及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平易近人。中高级管理人员要使下属觉得自己易于接近,敢于接近,心理上永远存有一种“暖”的感觉。

二是具备高人一筹的领导能力。人们常说搞经营的人,应有哲学家的思维,经济学家的头脑,政治家的气魄,外交家的风度,军事家的远见。一名合格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务必深谋远虑,富于组织高效而严密的管理体系,具有组织指挥能力,善于沟通,联络上下左右感情,具有人际交往的能力,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具有应变与创新能力。

三是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合格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应具有创新意识,不断进行组织创新、业务创新、制度创新。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能够及时进行科学决策并相应调整经营政策,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是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合格的中高级经营人员应具有全局观点,善于了解情况,发现主要矛盾,并且能够协调目标和各种资源以获得最佳解决方案。仅仅把经营管理阶层的意图向下传达是不够的,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心和能力,把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带到最高决策层,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鉴于中高级管理人员在媒体中的重要性和独特的素质要求,搞好此类人员的招聘应慎之又慎。笔者认为,其途径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重视内部培养和提拔。尽管大多数媒体的管理层都想得到优秀的经营人才,但媒体更应该把目光着眼于内部有潜力的候选人。而且在其他媒体或企业经营成功的经理人在本单位不一定同样能取得成功。相反,从单位内部培养自己的中高层管理者,不仅保证媒体经营战略的连续性,而且能对候选人的品质、素质、能力有更好的把握。从本质上说,这既是媒体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组织长期经营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实现方法主要是对重点人选重点培养。有意识地把后备人选放在管理的岗位上去,从而锻炼他们的领导能力,进一步熟悉不同层面的工作。如,把培养对象从发行岗位上调整到广告经营的岗位上。时机成熟后组织考察评判,从中挑选出具有领导能力的员工作为单位的管理者或部门负责人。

二是从外部直接招聘中高层经营管理者。当在内部选拔不出来重要岗位负责人的时候,或者由于一些其他原因,如需要新管理理念、制定新的经营方针战略,这时媒体不妨考虑从外部招聘。比如,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是一个复合角色,兼具媒体从业者、管理者、投资者的多种素质特征和技能特征。选聘过程中,不仅应考察候选人是否具备作为一名管理者应有的素质,是否具备与单位业务相关的知识经验,还应该考察候选人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质。

三是从别的媒体直接“挖人”。这样,事半功倍。所选聘的人员能迅速进入角色,短时间内在新的岗位上为媒体创造价值,建功立业。这类人才往往在传媒市场研究、传媒营销管理、媒体广告策划、传媒竞争战略、传媒资本运作等方面有着独到之处,理论上学有专长,实践中经验丰富,属于复合型、一专多能的高级人才。其突出的职业特征是能够融媒体传播与经营管理的知识和能力为一体。

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第7篇

电信运营商传媒人才现状

电信运营商无论是战略转型、自身发展、企业文化、内部稳定、外部环境,都需要培养一支懂传媒、又懂管理,学有专长、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以省级电信运营商为例,从事传媒和与传媒有关的人才:一是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形象宣传、自办报刊媒体采编人员,岗位设在综合部、公共关系部或宣传中心,职数6-10人;二是媒体广告、户外广告、业务展示、平面设计人员,岗位设在市场经营部门,职数2-5人;三是运营商各地热线、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与互联网相关的编辑和设计人员,岗位设置在信息中心和互联网部门,职数在10-15人;四是从事黄页信息、户外广告等电信传媒体人员,职数在10-20人。

电信运营商传媒从业人员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中文、文秘、平面设计等相近专业毕业生,懂得媒体经营管理的人才凤毛麟角,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的核心工作是什么?2011年初,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初提出,中国电信要做“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应用和内容的参与者”。随着电信运营商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新形态传媒从业人员及复合型传媒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的电信传媒从业人员,大多出身于技术业务部门,不熟悉媒体运作规律,也缺乏现代传媒运营的思想,很难支撑起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发展的重任。

例如,一省级电信运营商在2012年高校毕业生中的招聘岗位为:现场维护、无线网优、IT运维与支撑、客户经理、财务管理,看不出对传媒人才的需求。据了解,在电信运营商中普遍认为电信传媒就是广告,少有的平面设计人员只能停留宣传单设计,促销现场布置,领导讲话PPT制作,竞赛活动团队展示牌设计等。

上世纪90年代初,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起步时也网络了一批传媒人才,但是,随着IT业的发展和互联网层出不穷的涌现,网络编辑职业引起业界和相关领域的密切关注,这批人才先后转到互联网公司。

电信运营商传媒人才需求

3G时代的到来,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纷纷问世。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一道新的风景线,多种宽带无线技术并存将是必由之路。无线通信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无处不在的最佳服务。无线终端成为电信运营商向信息服务转型的平台。电信运营商要借助终端实现突围,必需从“传输”向“传媒”转型。从传输信号向传播信息迈进。

电信运营商拥有户外、语音、平面、网络等传媒资源,加上与广电合作的IPTV,以及由3G技术催生的手机等数码终端多媒体,电信传媒已经成为全媒体时代下的最有发展潜力的传播平台。但是,仅仅在形式上集结所有媒体还不足以成就“集大成者”的伟业,电信传媒在实现自身技术、客户数据、媒体经营上整合与集成后,需要大量传媒采编人才加入,从传播形式和内容上吸引受众,改变公众传媒资讯消费习惯,引领电信传媒做大做强。

电信传媒在中国属于新兴行业,正朝气勃发,对业内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的需求都呈不断上升的势头。电信运营商应该有计划地引进具有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出版、编辑、版权、影视制片、影视媒体技术、广播电视数字技术、美术、动画、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高端创意人才和策划人才。

电信媒体多而不精,特点不够鲜明,在主流广告圈和客户圈中还没有形成品牌影响力,不利于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最佳的媒体服务。一个强势的媒体其本身也是一个强势品牌,在品牌名称、形象的打造上,电信传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传媒运营水平决定电信传媒的成败,这也是目前摆在各地运营商面前的最大问题,引进传媒经营人才刻不容缓。

电信运营商正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用户通过网络传播提出利益诉求,公众对运营商的误解,竞争对手的口碑抵毁等,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危机和舆论压力,因此需要与媒体保持良好关系的公共关系人才。

电信传媒人才培养的途径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电信运营商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新媒体急需的传媒人才,营造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氛围,从人才的成长:选拔、培养、考核等方面创建传媒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开发新媒体业务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企业转型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电信运营商正在成为一个综合先进技术、新潮思想、快捷信息的创新行业。因而对传媒人才的要求也与以前有很大变化,需要影视策划、影视后期、动画制作、频道运营、媒体管理、市场推广、整合营销等具有市场前瞻性、跨行业、综合性人才。

电信运营商现有人才队伍中从事动漫设计、广告设计、网络编辑等人才几乎没有专业培训的机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妨试行与高校传媒院系、传媒机构合作,加强对这类人才的业务培训。

成熟的传媒人才需要3年左右的培养周期,要想培养优秀的传媒人才队伍,仅仅依靠积累工作经验是不够的,要让从业人员多参与企业公关活动、产品开发、产品运营等策划工作,尽量多接触不同行业,积累自己的职业经验。

电信运营商在新媒体产业方面的人才、经验、技术、运营积累及储备都相当有限。应适时转变观念,从信息服务商的角度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在每年高校毕业生招聘中,考虑有计划地接受传媒专业的毕业生,特别是重视引进对新媒体人才需求设置的传媒人才。国内211高校基于大众传媒人才需求设置印刷出版、新闻传播、播音主持等传媒专业毕业生,择业心理倾向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等传统媒体。近几年大学二级学院或职业技术学院,针对互联网、电信增值、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设置的动漫、动画、游戏、影视等传媒专业,其毕业生有较强的市场针对性,电信运营商可予以关注。

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第8篇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媒介经营管理 发展 的重要 历史 时期,回顾和梳理期间的十个重大事件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也是对学科的研究和升华。这十大事件都有着独特的创新点,分别是:1979年广告恢复(功能创新)、1985年洛阳日报首创报纸自办发行(管理创新)、1986年珠江 经济 广播电台开播(服务创新)、1988年媒介多种经营管理办法出台(政策创新)、1991年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问世(理念创新)、1994年央视广告招标(技术创新)、1994年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资本创新)、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体制创新)、1998年 中国 媒介经营管 理学 诞生(理论创新)、2006年首张数字多媒体报“播报”问世(融合创新)。文章评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媒介经营管理事件的实践价值,发掘了十大事件的共同点——创新,以及对未来的深远影响和意义。

abstract: 30 years’ reform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period for media management. review and re-analysis the top 10 media management events in 30 yeas is not only the rethinking of history but also the research of communication subject. each event in top 10 has its unique innovation point respectively, which is function innovation (1979 advertisement back), management innovation (1985 self-circulation of luoyang daily), service innovation (1986 the birth of zhujiang economy radio), policy innovation(1988 the launch of multi-management regulation for media), idea innovation (1991 the code for journalist), technology innovation (1994 cctv bid for advertisement), capital innovation (1994 orient pearl came into the stock market), system innovation (1996 the establishment of guangzhou press group), theory innovation (1998 the birth of subject in media management), convergence innovation (2006 first multi-media newspaper).

key words: reform;media management;communication;innovation

六、央视广告招标,媒介经营管理手段进一步多样化、市场化

1994年,当时掌管中央电视台广告信息部的谭希松,在中央电视台投资的梅地亚中心商务宾馆,开始了中国媒介经营管理的创举——广告招标。这位女强人把中央电视台的黄金广告段位拿出来,在全国进行招标,招标时间定在每年的11月8日,谐音“要要发”。此举后来被誉为“中国经济晴雨表”、“市场变化风向标”、“品牌奥运会”,使央视广告飞跃性增长,确立了其在中国电视媒体界的巨无霸地位,同时还造就、影响了多个中国 企业 的命运。

1994年11月,在首届中央电视台广告竞标中,后起之秀孔府宴酒一举击败自家兄弟孔府家酒,以3079万元夺得1995年“标王”桂冠。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的央视广告,让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家喻户晓。夺标当年,“孔府宴”就实现销售收入9.18亿元,利税3.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跨入全国白酒行业三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董素玉,2005)

随后,每年的11月8日,一年一度的央视广告招标成为中央电视台的重要媒介经营活动,著名主持人主持,新闻记者云集,“标王”不仅获得了广告时段,而且往往会登上各大报刊、电视的主要版面和时段,为自身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但首届“标王”孔府宴酒并没有做好自己的文章。决策失误、结构调整不力和盲目扩张使得企业很快陷入困境,加之自1996年国家对白酒行业实施的控制,2002年6月“孔府宴”品牌最终被零价转让给山东联大集团。而后面两届“标王”“秦池”也应为危机应对不力,使人们对“标王”的效用产生怀疑。而第四届标王得住“爱多”掌门人胡志标在2000年的东窗事发,使2001、2002年的标王以历史最低价被“娃哈哈”夺得。央视的广告招标一度引起争议和怀疑。难能可贵的是,央视坚持了广告招标这一做法,终于使“标王”再次获得了活力,也使“招标”这一独特的媒介经营管理形式得以发扬光大。2006年央视广告招标名称由原来的“黄金段位广告招标”改为“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招标时间也调整到11月18日,同时原有的黄金时段广告标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尽管央视的老大地位不可动摇,但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一些地方卫视已经开始在收视率上显示出渐渐超过央视某些频道的趋势。湖南卫视于2005年11月9日在北京举行了最后一场2006年广告招标会,广告招标也已经成为各地方卫视媒介经营和体现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事件评述: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发言人姚景源指出,广告是真正能够反映中国经济走势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央视广告招标的增长幅度总是与中国经济的三个指数紧密相关,一是消费者信心指数,一是企业景气指数,另一个就是企业家信心指数。央视招标的每年增长幅度,都反映了中国经济活力的这三个指数的走高。(姜虹,2004)当我们把媒介经营管理放在更广阔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来研究就不难发现, 政治 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影响着媒介生态和媒介经营管理。央视广告招标的十四年历史伴随着广播电视媒介改革开放的步伐,媒介的作用进一步被企业和社会所客观、 科学 地认识,媒介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手段也日臻科学和完善,是积极有效的“技术创新”。回首走过的道路,媒介与广告主的关系、媒介自身价值的定位、招标技巧与广告价格等众多内容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七、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媒介经营管理走入股市

1994年2月,中国第一家媒介性质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 该公司于1994年由上海广播电视发展总公司、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每周广播电视报组建、成立,注册资本4.1亿元。

东方明珠的上市之路有着当时的时代烙印。1984年,建造400米高广播电视塔的项目就在上海市获准立项。该项目预算达2亿元(后来实际用去8.3亿元)。那时的上海,每年市政建设的资金总共才十几亿元。1991年,经过近八年的筹建,44家国内 金融 机构联手组成银团为东方明珠贷款,才真正启动。同年9月1日,浦东陆家嘴的烂泥渡路上,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打下了第一根基础桩。1992年上海东方明珠有限公司由上海广电发展实业公司(市电信局)、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每周广播电视报四家作为发起人股,向社会集资2.4亿元。(陈力丹,2002)

为了能迅速融资,1994年东方明珠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最初发行股票的目的,是为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建设筹集资金。筹资建塔的使命基本完成后,巨额资金要寻找出路。该公司把目光投向了传媒领域。1998年5月,该公司斥资4亿多元认购上海东方电视台下属的东视广告公司90%的股权,东视广告公司以这笔资金向上海东方电视台购买部分广告权,期限为50年,“东方明珠”每年的利润回报不低于6100万元。(吴湘韩,1999)

从“东方明珠”成功实现媒介与资本市场的联姻之后,几个有条件的媒介公司也紧接着走上了媒介上市的道路。1999年3月25日,湖南电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电视传媒第一股”。1999年6月,《成都商报》间接控股上市公司四川电器,博瑞传媒被誉为中国“报业第一股”。2001年2月,北京歌华有线电视 网络 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全国首家上市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同年,中视传媒上市,这是中央电视台控股的一家传媒类a股上市公司。也是在2001年,it业信息媒体赛迪集团更名为“赛迪传媒”。2004年12月,北青集团赴香港上市成功,为内地传媒企业海外公开上市“第一股”。2006年10月18日,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借壳上市,被称为是我国出版发行企业中第一家a股上市的公司。2006年10月18日,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借壳上市,再度燃起上市之火,华闻控股、新华文轩、粤传媒纷纷登陆海内外的资本市场。而拟整体上市的辽宁出版集团、《电脑报》等13家出版单位则将上市的热潮推向极致。(周婷,2007)

事件评述: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与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会发生关联,不仅是改革开放前无法想象的,甚至也是改革开放初期所难以接受和实现的。而在邓小平同志南巡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进一步确立,资本市场才开始得以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健康作用。即使如此,由于媒介自身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的基本职能、肩负着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承受着比一般企业更为严格和繁琐的政策约束,都使媒介上市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可能和实践中的想象。因此,1994年“东方明珠”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有着比狭义的媒介经营管理更重大的意义,成为影响深远的“资本创新”,媒介挣脱了众多不应有的束缚,呈现了其“资本宠儿”的特性,展示了中国媒介市场与媒介经济的魅力,其后众多媒介股票或直接上市或买壳上市,终于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媒介经营管理的上市之路。

八、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集团化成为媒介经营管理趋势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于1996年5月29日,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立的第一个报业集团。正如国家新闻出版署在1996年1月15日《关于同意建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批复》中所言:“广州日报经过几年的思想理论、物质条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准备,已经具备了较有影响的传媒实力,较灵活通畅的发行能力,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广州日报组建中国首家报业集团,条件已经成熟。为此同意广州日报作为报业集团试点单位”。

促成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诞生的最关键因素有两点:媒介内部经济实力与媒介外部环境优势。广州日报从1978年率先扩为8版开始,媒介内部经济实力连续几年稳居全国报业之首。而在媒介外部环境方面,可分为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指广东省对新闻管理的开明作风,而经济环境指广州日报地处经济发达的广东省,有较强的经济地域优势。媒介内部经济实力和媒介外部环境优势使广州日报具备了组建报业集团的有利条件。广州日报组建报业集团得到了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1994年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之后,广东省委宣传部就提出组建报业集团的设想,并以广州日报等几家条件成熟的报社为试点。在内部条件成熟与外部政策催生的双重力量推动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应时而生。

采取集团化经营模式以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2002年广告经营实收额将近13亿,而集团化以前的1995年仅为5.3亿元,同比增长了7亿多元。

同在1996年,全国先后有《解放日报》、《四川日报》、《湖北日报》、《新民晚报》、《济南日报》、《青岛日报》、《烟台日报》、《广州日报》等9家报社兼并了12家小报小刊。在发行量上,12家报刊均呈上升态势,在经济状况上,则全部扭亏为盈。

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以后,全国相继成立了文汇新民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等。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成立报业集团45家。(邵培仁,2007:175)文汇新民报业集团组建之前,两报的利润总额为3.2亿元,总资产为16个亿,3年左右的时间里,集团利润从3.2亿元跳到4.5亿元,资产从16亿跳到20亿,利润几乎提高了将近1/3以上。(闵大洪,2006)

事件评述:在报业集团化不久的1999年,

九、 中国 媒介经营管 理学 诞生,学科建设蓬勃 发展 。

1998年,邵培仁教授所著的《媒介经营管理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正式宣告

对媒介经营管理活动的研究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1989年,《中国新闻年鉴》开设了固定栏目《自身建设与经营管理的经验》,专门介绍各地媒介经营管理中的先进经验和具体实践。这一栏目的开设,标志着媒介经营管理正式纳入主流视野,并成为业界和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学者何微在《谈新闻改革》一文中指出“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是一门与新闻规律相适应的综合性系统学科,属于领导 科学 范畴。”该文发表在1988年第1期《新闻知识》上,新闻事业管理也从此被认为是“一门系统学科”。邵培仁也较早在《新疆新闻界》1994年第6期发表 论文 (邵培仁,1994)和他在1995年1月出版的《新闻传播学》著作中,专门论述了“新闻传播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媒介的市场经济特点与功能”和“媒介经营管理改革”等问题(邵培仁,1995:321)。但是由于受媒介自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论争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从“新闻事业管理被认为是一门系统学科”到《媒介经营管理学》的真正诞生,花费了整整十年。

进入21世纪以后,媒介经营管理的研究步入了一个重要阶段,相关著作层出不穷,包括:《媒介管理研究》(胡正荣/著,2000)、《传媒产业经营实务》(周鸿铎/著,2000)、《媒介资本市场透视》(曹鹏、王小伟/主编,2000)、《媒介管理》(支庭荣/著,2002)、《广播电视管理学》(徐丽玲、王克/著,2002)“媒介经营管理”丛书(郭庆光、孟建/主编,2002),《媒介管理学》(邵培仁/著,2002),《媒介战略管理》(邵培仁、陈兵/著,2003)。研究领域也从单纯的经营管理实务研究扩展到了媒介产业经济研究、媒介资本研究、媒介营销研究、媒介生态研究等,在不断夯实学科内核的同时,积极拓宽学科外延,这些高质量著作标志着我国的媒介经营管理学正在逐步走向繁荣。

事件评述:媒介经营管理学的诞生是“理论创新”的成果。媒介经营管理不仅是媒介本身的业务,也是学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和领域。媒介经营管理也不仅是媒介的义务和工作,同样也是学界的责任所在。和所有的学科一样,媒介管理学需要理论指导实践,也需要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并提炼出理论。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来看,媒介管理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涓涓细流到海纳百川,折射了我国媒介经济的健康与繁荣,也见证了媒介管理研究的深入和蓬勃,这是媒介人和学者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媒介经营管理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取得的重要成果。

十、媒介整合步伐加快,首张数字多媒体 电子 报诞生

2006年10月25日,《宁波播报》正式推出,这是全国第一张编辑形态不同于传统报纸的全新多媒体电子纸报纸。《宁波播报》的载体是基于高亮度反射型电泳显示技术的移动便携式电子阅读器,阅读器采用的是欧洲最新研发的高科技生产技术,该技术能完整呈现印刷字迹,不发光,与阅读纸介质一样舒适;可通过使用网卡、wifi等实现随时随地的在线或离线阅读;运用html和pdf阅读格式,保持了报纸的形态;内容可随时更新,并可进行便捷查询;体积小,重量轻,采取区别于电脑大屏与手机微屏的中屏显示。《宁波播报》同时附加了电子图书和提供手写笔记应用功能。

《宁波播报》每天出8版,前4版宁波图文新闻,包括要闻、财经、社会、教科文卫等,版面设计简洁流畅,图片清晰悦目,版页翻阅方便,每个版面编发10篇左右时效性、显著性、可读性强的文字稿件和图片新闻;后4版为全国报摘新闻,主要选自上海、杭州、广州等地的主流报纸,其内容信息对于各类高端读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电子纸报纸可以同时存储多天的报纸新闻和上百部书籍。电子纸的内容可实现个性化订制,真正使“我的报纸”成为可能;读者可直接无线或联接电脑下载信息,也可将内容储存在不同的文档中;由于电子阅读器采用了地址编码技术,可实现读者与编辑的点对点信息互动交流;而远程传输和阅读的技术,也使该电子报纸的“发行”可突破地域的限制。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目前已拥有报纸 网络 版、宽带电子报、手机报和互动多媒体报,在制作发行最新电子纸报纸(e-paper)上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事件评述: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指传统的印刷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结合,“运用 计算 机和因特网来供应多媒体内容的可能性。”(gracie l. lawson-borders,2005:2)互联网的兴起对中国的媒介经营管理者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传统媒体如何通过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实现生命力、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是中国媒介融合的主要课题。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综合运用传统报业媒体的优势,推出了同时在电脑和高端阅读器上阅读的“宁波播报”就是全新的融合创新,在利用传统报业新闻采编和新闻源优势的同时,将传播触角伸向了网络人群,通过传播媒介(从纸张到电脑再到阅读器)的变革,实现传播生态链的延伸,达到媒介传播效果的最优化。虽然,这一改革和手机“二维码”等尝试一样,还处在“实验室”阶段,但关键是,媒介经营管理者们一直在探索,正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媒介经营管理历程,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探索和创新一样,是一种常态。

[ 参考 文献 ]

[1]陈培爱(1997).中外广告史.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chen pei-ai(1997). history of china and foreign advertising. beijing: china price press.]

[2]陈力丹(2002).关于媒介资本的几个问题.采写编,(1),第21 页.[chen lidan(2002). several questions about media capital. interview and editor,(1),p.21.]

[3]陈玉清(1988). 中国新闻年鉴.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chen yuqing(1988). china journalism almanac. beijing:institut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hina social science academy.]

[4]董素玉,聂焱,令伟家(2005-11-21).命运各异:历届央视广告“标王”的沉浮录.经济参考报,第6版.[dong suyu, nie yan, ling weijia(2005-11-21). different fate: king of ad in cctv. economics reference paper,p.6.]

[5]姜虹(2004-11-24).52亿人民币轻松入怀 央视标王蕴含的标杆意义.中华工商时报.[jiang hong(2004-11-24). 5.2billion easily comes to cctv with the potential meaning in the king of ad. china industry and commerce times.]

[6]贾培信(1988).中国新闻年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jia peixin(1988). china journalism almanac. beijing:institut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hina social science academy.]

[7]闵大洪(2006).中国报业集团十年探索奋进.中国报业,(2).[min dahong(2006). china press groups explore in decade. china press,(2).]

[8]邵培仁(1994).新闻媒介管理改革浅议.新疆新闻界,(6).[shao peiren(1994). discuss on news media management reform. xinjiang press,(6).]

[9]邵培仁,叶亚东(1995).新闻传播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shao peiren,ye yadong(1995).news communication. nanjing: jiangsu people press.]

[10]邵培仁(2002).媒介管理学.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shao peiren(2002). media management.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1]邵培仁(2007).文化产业经营通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shao peiren(2007).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industry management. chengdu: sichuan university press.]

[12]王立纲(2007).起飞与壮大——中国报业改革三十年备忘.青年记者,(11),第19页.[ wang ligang(2007). take off and develop ? memo of china reform in newspaper. young journalist,(11),p.19.]

[13]吴锋(2005). 从边缘到中心——《洛阳日报》发行20年回眸.传媒,(10),第16页.[wu feng(2005). from edge to center—look back on luo yang daily’s circulation in 20 years. media,(10),p.16.]

[14]吴湘韩(1999-10-15).传媒与资本市场“眉来眼去”.中国青年报.[wu xianghan(1999-10-15). media begin eye contact with capital market. china youth daily.]

[15]余统浩(2006).关于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诞生的记忆.南方广播研究,(11).[yu tonghao(2006). the memory about the birth of zhuajiang economic radio station. southern broadcast research,(11).]

[16]曾广星(1996).十年广播改革回顾与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s1),第20页.[zeng guangxin(1996). rethink of broadcast reform in 10 years. journal of china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s1),p.20.]

[17]周婷(2007-11-19).文化创意产业期待点石成金.中国文化报,第1版.[zhou ting(2007-11-19). cultural creativity awaits turning into gold. china culture newspaper,p.1.]

[18]gracie l. lawson-borders(2005). media organizations and convergence: case studies of media convergence pioneers. new york: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