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际关系调查

人际关系调查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3 09:24:10

人际关系调查

人际关系调查第1篇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现状,我们围绕寝室人际关系质量、寝室矛盾原因、应对方式等方面,对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浙江旅游职业学院5个系部的105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57份,回收有效问卷1003份,问卷回收率为94.9%。

调查结果

寝室人际关系质量

调查发现,61.4%的高职学生认为寝室人际关系“很融洽”,仅有1.2%的学生认为寝室人际关系“很差”。

当被问到“寝室内是否存在矛盾”时,40.8%的学生认为寝室内“没有矛盾”,仅有3.3%的学生认为“经常有矛盾”。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83.5%的学生在寝室里有“三个及三个以上要好的朋友”,认为自己在寝室里“一个好朋友都没有”的学生比例为2.7%。

64.3%的学生认为寝室里“没有自己最不喜欢的人”,另有16.6%的学生认为寝室里有自己“最不喜欢的人”。

49.7%的学生认为自己曾被舍友“无心伤害过”,而有49.9%的学生认为自己“从未”被舍友伤害过,仅有0.3%的学生认为舍友是“故意伤害”自己。

以上结果说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总体较佳,大部分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和谐。在寝室内部,舍友之间大都可以成为好朋友,仅有少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寝室人际关系很糟糕。近半数学生承认舍友曾伤害过自己,但都能把自己受到的伤害归结为是舍友无心的行为,说明他们在寝室人际中能比较坦然地对待小摩擦。

矛盾处理方式

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在解决和室友所发生的矛盾时,50.5%会选择“直接说出来”,22.8%选择写纸条、QQ留言、发短信等“间接方式”,但有24.1%的学生选择“闷在心里”,其他类型占12%。

在解决矛盾时“主动言和”的学生比例为56.8%,有18%“等待对方打破僵局”,25.2%的学生选择了“看情况”。

如果因为生活习惯不同而和舍友产生摩擦,65.4%的学生会“调整习惯,尽力与他们协调”,但有15.5%的学生选择“坚持自己的风格”,剩下的学生选择了“看情况”。

可见,在处理寝室内部发生的矛盾时,大多数同学都采取了较为积极和主动的措施,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和对方沟通交流。多数同学都能考虑到其他寝室成员的情况,相应的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有为数不少的同学采取的是机动性的策略。总体而言,高职学生都能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处理寝室内部的矛盾。

寝室日常交往

在寝室的日常交往中,31.8%的学生在“对宿舍某人不满时”选择了“当面说出”,24.7%选择“过后委婉对那人说出”,3.6%选择“其他”,仅有8%选择“背后抱怨”,但有31.9%的学生选择了“保持沉默”。

当室友不开心时,75.4%的高职学生会“主动去关心,主动提出帮助”,仅有4.9%的学生选择“不管不问,视而不见”,剩下的学生选择了“略表关心”。

41.6%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舍友;当舍友拿自己开玩笑或者恶作剧的时候,49.7%的人会“和大家一起笑”。

当寝室内部发生不一致的意见时,50.2%的高职学生选择和大家一起“协商一致”,“坚持己见,决不妥协”的仅占7.4%。

由此可见,对于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在寝室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坦诚地交流,共同协商解决异议,热心帮助和支持舍友,对生活中发生的细节、冲突、小摩擦持有比较宽容的态度。

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在调查中,被认为导致寝室矛盾的因素中,性格被排在了首位(39.6%),其次是生活习惯(35.8%)、人品道德(5.3%)、经济情况(3.5%),其他因素占了15.8%。

调查分析

寝室人际关系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质量总体较好,矛盾不多,亲密程度高。学生总体能主动调整生活习惯,能给予舍友情感等方面的支持。

日常交往中,多数学生能和舍友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沟通交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解决寝室内部发生的矛盾。当生活习惯发生冲突时,能积极主动地去调整自己的习惯,和舍友相互协调。当舍友不开心时,绝大多数学生会去主动关心,提出帮助,视而不见的冷漠态度仅为少数。对日常生活中舍友之间的玩笑和恶作剧,大多数学生都保持着豁达的态度。相互间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多数同学能够和大家通过协商保持一致,只有少部分同学会决不妥协,坚持己见。

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

在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诸多因素中,性格被摆在了首位,其次是生活习惯、人品道德、经济情况等。

性格方面,热情和豁达两种性格和寝室人际关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热情和寝室人际关系的Spearman相关系数高达0.96(p

在生活习惯方面,积极调整生活习惯与寝室人际关系之间也存在显著的高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5(p

在人品道德方面,舍友间是否愿意相互帮助,显著地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两者的Spearman相关为0.75(p<0.05)。而解决矛盾时的主动性和寝室人际关系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9(p>0.05)。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去解决矛盾和寝室人际关系的质量似乎存在着一定关系,但是在本研究中并不能确定。是否愿意倾听、是否协商解决问题和寝室人际关系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74(p>0.05)和0.37(p>0.05),但是由于样本过小,相关并不显著。

对策建议

寝室人际关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建设寝室人际关系的热情 帮助同学们树立“寝室是我家”的观念,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寝室人际关系的建设中去,引导他们主动关心舍友、帮助舍友,为舍友提供情感支持,进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调查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宿舍人际关系

一、研究背景

关于宿舍人际关系的调查一直存在,宿舍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是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感受评价的基础。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身心健康[1]。本研究拟通过对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活动中发生的事件频率和影响程度结合冲突的处理方式及方式的满意度评价来分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质量状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共计派发了113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29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1%。其中男生占24.5%,女生占75.5%。来自城市的学生占23.4%,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6.6%。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事件分析

宿舍人际交往活动事件的发生频率高低依次为生活卫生习惯、集体娱乐、学习干扰。其中与生活卫生习惯有关的事件位居首列,是宿舍内人际交往活动最多的事件。生活卫生习惯事件发生频率为51.0%。发生频率第二高的是宿舍集体娱乐33.3%。接下来24.6%的宿舍存在学习干扰。

生活卫生习惯、集体娱乐、学习干扰三类事件宿舍内发生频率高。从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来看,大部分学生能较平和的接受这些事件,选择对自己没有影响和影响较小的人占的比例最高。但也不否认,确实有一部分大学生为此所困扰。同一个宿舍的大学生在生活上交往极为频繁,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个人作息时间的安排、宿舍卫生和个人卫生等诸多方面,难免会产生或大或小的摩擦,引起人际冲突[2]。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应对方式分析

冲突发生时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方式及满意度的评价,可以反应出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一个评估。表3中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折中策略12.1%。使用频率最低的是攻击他人。从满意度评价看,采取折中策略和合作策略并列最高。采取攻击他人的方式满意度最低。

折中的处理策略、和谐的处理方式是大学生应对人际冲突采取的主要方式。“崇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经文化的传承及文化的惯性推力,一直延续至今[3]” 除了“以和为贵”这种普遍的人际交往处理方式的思想基础外,宿舍内人际冲突的激烈程度不高,学生很少采取暴力的攻击性策略,表明激烈的人际冲突在宿舍内的少有发生。调查显示冲突并没有超过各自的忍耐底线,他们对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有着较好的评价,保持着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少有极端方式处理问题的发生。

三、研究结论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际交往的社会,人际关系是个人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4]。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基于宿舍内人际交往活动而发生的,其中包含着宿舍成员的生活、学习、娱乐等多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评估。基于宿舍环境建设展开的人际交往活动成为了重点问题,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影响着宿舍成员人际关系质量的和谐与否。

温和应对方式是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冲突所使用的主要策略,反应了宿舍人际关系质量保持着良好的态势,符合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调。但激烈的人际冲突也并非不存在。所以高校的管理者应该敏锐的关注到这些发生频率不高的冲突事件妥善处理。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而且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

(指导教师 马雅菊)

参考文献:

[1]张京波,蒋元春,沈桂凤.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4(8).

[2]曹加平.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原因与对策探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28).

人际关系调查第3篇

关键词:高职生 人际关系

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二十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近年来我国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而其中近五成是由于人际关系紧张造成的。现在多为“90后”的大学生,其成长环境与以往学生大相径庭,再加上高职生由于高考成绩较差,生源结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服务定向等方面与本科生存在差异,故自卑、自我中心、自我封闭、嫉妒、冲动等心理因素显著,导致他们人际交往挫折情况越来越严重,表现为不愿与人接触,逃避现实,孤独自闭,追求网络虚拟交往等,心理问题严重,所以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生人际交往困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某职业技术学院220名学生进行调查,从性别、学科类型、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在校每月生活费五个方面来调查高职生人际关系,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8份,其中剔除不合格问卷22份,共计有效问卷190份,占86.36%。其中男生102名,女生88名,平均年龄20.37岁;来自农村学生84名,来自城市学生106名;独生子女98人,非独生子女92人;在校每月生活费600元以下94人,600―1000元86人,1000元以上10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是郑日昌编制的测量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程度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该量表共28道题,分为与人交谈、交往交际、待人接物与异往4个维度,每个维度7道题。每道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答“是”得1分,答“否”得0分,总分与各维度得分越高,说明其人际关系困扰越严重,即人际关系越差。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研究方法

本调查的时间为2011年5―6月。主试将抽取的高职生进行团体施测,统一指导语,并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完成全部问题。

对收集的有效问卷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T检验等。

二、研究结果

根据评分规则,将所得分数分为三个程度:总分在0―8分之间说明人际关系困扰较少,9―14分之间说明存在一般程度困扰,15―28分说明人际关系较紧张,困扰较严重。

1、高职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维度与总分的描述型统计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从总体上看,45.79%的高职生在与人相处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有31.05%的高职生存在较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其中,半数人在与人交谈、交往交际及待人接物方面都存在不同倾向的困扰问题。

2、对高职生人际关系困扰的性别差异t检验发现

高职生在与人交谈困扰(t=1.264,p>0.05)、交往交际困扰(t=0.642,p>0.05)和待人接物困扰(t=0.335,p>0.05)三个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异往得分上(t=2.893,p<0.001)和人际交往困扰总体状况得分上(t=1.963,p<0.05)差异显著。

3、对人际关系困扰的专业类别差异进行t检验发现

在各维度和总分上,文、理科学生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具体表现为:“与人交谈”上(t=0.946,p>0.05);“交往交际”上(t=-1.342,p>0.05);“待人接物”上(t=1.093,p>0.05);“异往”上(t=0.355,p>0.05)以及总体状态上(t=0.434,p>0.05)。

4、高职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城乡差异t检验发现

高职生在“与人交谈”(t=-1.207,p>0.05)、“交往交际”(t=1.329,p>0.05)、“异往”(t=-1.418,p>0.05)以及人际交往困扰的总体水平(t=-1.745,p>0.05)上均不存在城乡差异;但在“待人接物”维度上(t=-3.243,p<0.001)城乡差异特别显著。

5、高职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独生子女与否差异t检验发现

高职生在“与人交谈”(t=0.999,p>0.05)、“交往交际”(t=-0.242,p>0.05)、“异往”(t=1.511,p>0.05)以及人际交往困扰总体(t=1.837,p>0.05)上,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均不显著,但在“待人接物”因素上(t=2.529,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显著。

三、讨论

研究显示,高职生在量表总分及异往的维度上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均分上看,男生的困扰程度在四个方面都表现的比女生要高。这说明男女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交流方式、语言沟通等二者存在差异。第一,女生更具语言天赋,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她们易倾诉,能形成较好的沟通渠道。第二,有研究显示男大学生在家庭爱情方面比女生有显著性的自卑,自卑的学生一般采取回避的方式与他人交往。此外,学校的男女生比例、男女学生的性格特征也可能导致男女人际困扰的差异。

高职生的人际交往中,城乡、独生子女与否在“待人接物”上差异都显著。可见,生长在不同环境下的高职大学生,其成长环境对其人际关系更容易产生影响。来自城市的高职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家庭教养方式、情感发展等方面多与农村学生不同。他们从小物质条件丰富,不必与自己的兄弟姐妹相处,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锻炼,自我心理严重;再加上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贫富差距加大,农村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生活压力大,在待人接物方面的表现存在差异。

四、结论

第一,高职生与人交谈困扰、交往交际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在性别上差异均不显著,在人际交往困扰的总体及异往上性别差异显著。

第二,高职生与人交谈困扰、交往交际困扰、异往困扰在专业类别、城乡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差异不显著。待人接物困扰在城乡、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差异显著,在专业类别因素上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1]张伟.试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5):13-14.

[2]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345.

人际关系调查第4篇

关键词:高校;宿舍人际关系;融洽型;淡漠型;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及研究方法

高校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普遍、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宿舍人际关系和谐与否,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然而,近年来,由于宿舍人际关系冲突,导致的恶行事件屡见报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当前国内研究者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发展阶段、宿舍人际关系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宿舍人际关系状况测量、影响宿舍人际关系因素分析、宿舍人际关系干预、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有的学者基于媒体案例,作出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不容乐观的估计,而一些学者则通过自编问卷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进行了测量。在测量指标的选择上要么只注重人际冲突方面的指标,要么仅从被访者主观心理角度,采用人际冲突、亲融性、深度沟通、重要性等指标进行测量,要么选择日常交往行为、沟通情况、主观感受等指标进行调查,做出的关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结论差异较大,测量指标选择的差异性必然导致研究结论的趋异。因此,为了客观、全面、科学的测量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需要我们在选择测量指标时即要考虑指标的信度又要考虑效度。

人际关系研究既是普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因此,我们既要从个体角度出发关注人际交往行为的心理特征,也要从人际互动角度出发研究人际交往行为。也就是说在人际关系测量方面,既需从个体主观角度测量人际交往心理、态度、认知,也要从行为事实角度进行客观测量,不仅要测量出人际交往的领域、内容还要测量出人际交往的和谐程度。在研究对象范围上,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高校,而对西部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相对较少。相对于东中部地区高校,西部地区高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住宿条件较差,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更为复杂,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北地区高校宿舍人际关系状况进行测量。

在具体研究中,采用自编问卷从主观评价、人际交往行为(包括宿舍一起进行的日常活动、宿舍集体活动、相互支持情况)、人际冲突状况及形式等方面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程度进行测量,通过多阶段抽样方式选择被调查对象。首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省份之后,根据该省的学校总体情况,综合考虑重点、一般,理工科类、综合性和行业性高校的分布情况,采用分层抽样方式选择高校,最终选取了1所重点大学、1所行业性高校、1所工科院校、1所文科院校、1所师范类学院共计5所高校。在选定的高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各选一个文科、理工科专业进行调查,在选定的专业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年级抽取学生作为访谈对象。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952份,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对问卷进行审查整理之后,最终合格问卷共计798份,合格率达到83.8%。在分析过程中,利用SPSS18.0对问卷资料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在调查样本中,男同学占51.8%,女同学占48.2%;工科学生32%,理科学生27.9%,文科W生37.9%;大一27.2%,大二36.3%,大三25.6%,大四11.9%,平均年龄20.48岁。根据性别、文理工科学生数、专业类型等指标评估,与该省高校大学生总体情况相差不大,因此抽样具有较高的效度。

2人际关系和谐状况分析

2.1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主观评价

宿舍成员对宿舍人际关系的自我评价,是宿舍人际关系主观认知的重要内容,也是反映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调查资料显示18.8%的同学认为宿舍人际关系非常和谐,52.3%的同学认为比较和谐,还有18.5%的同学认为宿舍人际关系一般,5.1%的同学认为不太和谐,其中1.5%的同学认为宿舍人际关系很不和谐。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总体上来说,西北地区高校71.1%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程度评价较高,具有较高的认同度。

2.2日常互动状况分析

在大学日常生活中,宿舍成员是否经常一起进行日常生活事项是宿舍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程度与否的重要指标。调查数据显示,西北高校大学生宿舍成员中,有一半以上的宿舍成员经常一起去上课(59.9%)、自习(50.4%)、吃饭(50.0%),还有40%左右的宿舍成员经常举行夜谈和一块参加班级和院系等校内活动,而仅有28.7%的宿舍成员一同参与兼职等校外活动。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他们的人际互动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性的日常交往活动,沟通往和共同参与校园活动的比例也较高,但兼职活动等校外活动相对较少。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活动中有近三分之一多的宿舍成员偶尔一起活动,还有近10%的宿舍成员相互之间独来独往。

2.3宿舍集体活动状况分析

日常互动更多地反映的是宿舍个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状况,而宿舍集体活动则是宿舍成员共同商议、举行的活动,更多反映出宿舍作为一个整体的团结程度和整合程度,是宿舍集体行动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在宿舍集体活动中,有近一半的宿舍经常举行打扑克、聚餐等娱乐活动及打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有近四成的宿舍经常集体外出游玩、购物等消费性活动。然而也有39.0%的被访者提到基本没有开展打扑克、麻将、网络游戏等非常易于举行的娱乐活动,17.7%的宿舍没有聚餐活动,10%左右的宿舍不举行宿舍成员间的体育活动和外出游玩活动。

2.4宿舍成员相互支持情况

宿舍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相互支持是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的体现。调查显示有一半左右的舍友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相互帮助买饭、取快递、打开水、打扫卫生,同时互相借用学习、生活用品,31.7%舍友之间还会经常相互借钱,有24.4%的被访者会在舍友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提供支持,为舍友“两肋插刀”。40%左右的舍友偶尔会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帮助、相互借用物品和借钱,22.6%的同学偶尔会在舍友与其他人发生冲突时提供支持。10%左右的宿舍成员之间缺乏日常生活帮助、物质支持。

2.5宿舍人际冲突状况分析

人际关系紧张状况是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具体表现。调查显示,仅有5.6%的被访者提到没有出现过宿舍人际关系冲突情况,而高达93.1%的被访者宿舍或多或少的出现过人际关系冲突的情况。其中83.7%的被访者宿舍偶尔出现过人际冲突的情况,有9.4%被访者提到宿舍经常出现人际关系冲突情况。宿舍人际关系冲突中,偶尔出现的人际冲突形式依次是吵架(666%)、互相不说话及孤立(57.3%)、打架(416%)、在宿舍暗中使坏(34.1%)和院系里相互拆台(32.5%);9.6%的被访者提到宿舍里经常发生吵架,5.4%的被访者相互之间经常出现相互不说话、孤立的“冷暴力”冲突,4.1%的宿舍遇到过舍友之间的在宿舍相互使坏,还有3.6%的舍友将宿舍人际冲突扩展到宿舍场合之外的院系场合,其中2.5%的被访者提到宿舍经常爆发打架等肢体冲突。

3结论

综合宿舍人际关系交往状况和人际互动行为来看,大致可把整体宿舍人际关系的类型分为融洽型、淡漠型和敌对型三种宿舍人际关系类型。从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西北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一半左右的宿舍人际关系是融洽型宿舍人际关系类型。此类宿舍人际关系较为融洽,宿舍成员对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程度评价较高,在日常生活中宿舍成员经常一块结伴而行,宿舍成员之间经常相互支持和帮助,经常举行娱乐、聚餐、体育、外出游玩、购物等集体活动,宿舍成员之间的冲突较少,冲突程度较低;三分之的宿舍人际关系属于淡漠型人际关系类型。此类宿舍,宿舍成员之间对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程度评价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宿舍成员之间偶尔一起上课、自习、吃饭、夜谈、参加校内外活动,偶尔相互之间帮忙买饭、取快递、打开水,相互之间可以借用学习和生活活用品,甚至可以借钱,偶尔举行娱乐、聚餐、体育、外出游玩、购物等集体活动,宿舍成员之间存在激烈程度较低的摩擦;还有10%的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属于轻度敌对型宿舍人际关系类型,这类宿舍类型,宿舍成员往往对宿舍人际P系和谐程度评价较低,宿舍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独来独往、相互支持较少,存在不同程度的吵架、相互孤立、甚至相互暗中使坏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还有2-5%的宿舍人际关系属于敌对程度较高的类型,宿舍成员间经常发生吵架、相互孤立、相互使坏、互相拆台,甚至打架的冲突形式。

从人际关系类型来看,西北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以融洽型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居多,也有一定比例的淡漠型宿舍人际关系,还有很少一部分宿舍人际关系属于敌对型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各级学生工作者应该加强对敌对型人际关系宿舍的管理和心理辅导介入,避免因宿舍人际关系冲突而导致的校园恶性安全事件,为构建全面的良性宿舍人际关系及和谐校园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何饶依.“90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1:2.

[2]金文斌,闵永新.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2).

[3]王少俊.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及其应对方式调查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2016,(2).

[4]经卫国,姚本先.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对策[J].南昌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16,(4).

[5]何林娇.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5).

人际关系调查第5篇

关键词: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寝室关系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33-02

寝室关系,即寝室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以精神关系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思想、知识、情感为媒介的交往中相互结成的关系[1]。寝室关系质量深刻影响着成员的生活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发展。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调查显示,人际交往问题在本校咨询案例中高居首位,而室友关系最难应对[2];天津某高校一年接收因寝室关系处理不良导致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咨询个案700余例[3]。在民族院校,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大学生寝室关系更为复杂。因此,在民族高校开展多民族寝室关系的调研、探索优化寝室关系的有效措施,对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1.对象。2012年3月采用随机抽样对西南民族大学不同年级、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730份,有效回收652份,男生230人,女生422人,有效回收率89.3%。

2.工具。采用由Watson和Frend编制的《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其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5、0.77、0.73[4]。本研究中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5、0.69、0.78。以及由杨荣改编自郑日昌等编制的《同学人际困扰诊断量表》[5],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分半系数为0.97[1],α系数达0.894,本研究所用的两个量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填写。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

二、结果

1.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民族院校大学生SAD总均值为10.29,回避、焦虑分量表均值为5.14、5.15。SAD总均值显著高于大学生常模(9.1)[6]t=5.136,p

2.民族院校大学生寝室关系现状。根据寝室关系问卷诊断标准[1],受寝室关系困扰较少的被试占77.1%,有一定困扰的比例为20.2%,困扰严重的比例为2.5%,困扰很严重者仅占0.2%。可见,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寝室关系总体情况良好。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表明:性别在寝室关系总分及谈话、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室友支持4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这表明:女生寝室关系状况优于男生。对不同经济状况大学生寝室关系的方差分析发现,在总分及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室友支持三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

事后分析(LSD)显示:待人接物上,很宽裕学生显著高于较宽裕、一般的学生,较宽裕的学生显著低于较窘迫的学生;交际交友上,很困难的学生显著地高于其他四类;室友支持上,较窘迫、很困难的学生显著地高于较宽裕、一般的学生;总分上,很困难的学生显著高于较宽裕和、一般的学生,较窘迫的学生显著高于较宽裕的学生。

三、讨论

1.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1)整体状况。被试SAD总分显著高于大学生常模,而汉族与少数民族间却无显著差异。这提示我们,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社交状况更多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正是这种特殊的人际环境现实,使各民族学生在人际交往时更易产生回避行为及焦虑心理。(2)特点分析。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交状况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年级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女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显著差于男生,女生更多以回避方式处理人际冲突。讲求谦卑、遵从的教养方式使女性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处于被动地位;男性则更主动、积极地展开外界交往。此外,非独生子女的社交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这可能是由于非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面临更多人际问题。大二的焦虑平均分显著高于大一、大四;大二的SAD总平均分显著高于大四。对于身处磨合期的大二学生,一方面已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交往中的言语行为趋于自由、随意,性格、习惯的差异逐渐暴露;另一方面对交往对象的缺点不愿再包容,致使他们的寝室关系及其他人际交往状况都进入低谷。

2.民族院校大学生寝室关系现状。(1)整体状况。被试寝室关系状况的总体均值为6.172,受寝室关系困扰较少者占77.1%,有一定困扰者占20.2%,困扰严重者占2.5%,困扰很严重者仅占0.2%。可见,民族院校大学生寝室关系的总体质量良好。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并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主动包容寝室同学的不同生活习惯。(2)特点分析。寝室关系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不同民族、生源地上均无显著差异,这与许传新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7];在性别和经济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寝室关系总体质量显著优于男生,这与上文中女生比男生更易产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相联系。女生人际敏感度高,且惯用忍让、谦卑的处理方式,可使寝室冲突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进而获得比男生更和谐的寝室关系。这与毛小玲、许传新的研究结果一致[7][8]。寝室关系质量并未随经济状况的好坏而增减。很宽裕的学生的寝室关系质量并不好。而在强大的经济负担下,很困难的学生在交往中面对其他同学时感受到压力,害怕出丑。因此,基于民族院校现状采取措施提升大学生社交能力势在必行;寝室作为大学生重要的社交场合,从此处入手进行干预是最合适的选择。

四、结论

本调研的结果如下:

1.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显著高于大学生常模。

2.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社交状况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3.相较而言,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寝室关系质量良好。

4.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寝室关系在性别和经济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杨荣.师专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2]梁杰.大学生宿舍——是非地抑或温馨港[N].中国教育报,2010-09-26(3).

[3]王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新探[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3):65-67.

[4]彭纯子,燕良轼,马晓虹.大学生社交焦虑团体治疗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4):247-248.

[5]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6]Watson,D,&Friend,R.Measurement of social-evaluative anxiery.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69,(33):448-457.

[7]许传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4):6-9.

人际关系调查第6篇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 宿舍 人际关系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31-01

1 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选用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学前艺术系女生较多的系部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对200名女生的问卷调查表和50名女生访谈总结出目前女生宿舍存在的问题。常见问题表现在65%的女生感到寂寞和孤独;37%的女生与同班、同宿舍的人处理不好关系;45%的女生觉得交往面窄;40%的女生觉得宿舍里有同学很难相处。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之间的人际相处矛盾大多数由于认知偏差,以自我为中心产生情绪矛盾所造成。

2 目前应采用的对策

女生宿舍人际关系更侧重于人际相处。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在实验班级采取了以下对策:

2.1从个人方面

2.1.1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

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的女生正处在由青春期到青年初期的过渡时期,正是心理上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思想行为幼稚,喜欢自我中心。个性特点突出,这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很大程度上影响人际关系的处理。根据对20名女生宿舍长的访谈总结出宿舍成员的相处情况刚开学的时候觉得宿舍成员都很好,相处久了,就会发现她们许多缺点,比如:某人喜欢聊别人的八卦,某人比较小肚鸡肠,某人喜欢乱说别人的坏话,还有宿舍的成员还有比较懒惰的,总是不打扫卫生,还有打扫宿舍卫生的时候,这个推给哪个那个推给这个,没有一个想多干的,让别人也不好意思说她,但又不能不说,这样就很容易激发矛盾,引起冲突……但大家一致认为个人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或是生活习惯,同时应以不损害他人为前提。只要能够多注意点与她们平时交谈与相处,学会换位思考,积极倾听室友所表达的信息,尊重室友的不同看法,尊重室友的自由,宽容看待相互之间的差异,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取长补短,完善自身各方面的修养,这些问题也是可以避免的。

2.1.2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习惯是一种定型的行为,是经过反复实践和锤炼而养成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必须从点滴做起,注意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文明宿舍共同点就是被子叠得像豆腐块,床整无折皱,地刷得亮,牙杯、水壶摆放整齐,盆、鞋一条线。在访谈和调查中发现,很多宿舍生活的细节导致矛盾的产生。乱拿东西,不值日,少干活,打电话影响别人休息,说话带脏字这些行为或者性格的差异都应该改变。作为班主任应该在生活细节上要求学生,持之以恒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2.2从学校方面

2.2.1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深层次心理辅导相结合

在有关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个案中,发现有些同学往往不知该如何正确面对并有效地解决宿舍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对在宿舍人际交往中困扰较少的正常学生或对困扰程度较低的问题学生时效果总体还是比较好的,且效果更具有迁移性、长效性和普及性。而对于困扰程度较严重者,个别心理辅导是直接有效的干预方法。个别心理辅导有其特殊的优势,辅导者以尊重、同感、真诚、保密为辅导原则,热心、关心、耐心的辅导,为宿舍人际关系有困扰的同学提供一个让其能放松的倾诉环境。在老师的理解与支持下,学会如何换位思考,包容理解舍友,正确分析和认识产生问题的原因,掌握与舍友和睦共处的人际交往技巧,进而使宿舍人际关系得以改善。

2.2.2开展相关的讲座活动

学校应加强对女生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教育,开设人际交往相关课程及加强对人际交往技巧的培养。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女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纠正人际关系上上存在的认知偏差,让她们学会与人有效地沟通和交流,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际冲突,提高交往能力及适应能力。

2.2.3注重各方面关系的疏导

在对文明宿舍班主任的访谈表明,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离不开优秀的宿舍长,融洽的宿舍成语与宿舍员的关系,宿舍的成员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造成不愉快的事,比如敲门这一小事,都可能成为生气的事,对方互不理睬,使得宿舍长很难做。还有打扫宿舍卫生的时候,这个推给哪个那个推给这个,没有一个想多干的,宿舍长工作能力和技巧培养至关重要。其次,宿舍成员与宿舍管理人员的关系很重要,在访谈中,大家对宿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提出了很多意见:她们认为宿舍管理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我们出现的问题都不积极解决,对我们视而不理。比如:宿舍的门坏了,很长时间也不来修。查房的时候,宿舍因为桌子上有东西,就把桌子上的东西,不管是什么全都扔了一楼楼梯口的垃圾旁。结果是东西全都碎了,并且连钥匙水卡都扔了。调查表明宿舍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并应该进行相应的培训,在工作中给予一定的指导监督。

2.2.4人性化与制度化相结合。

人际关系调查第7篇

关键词重点高中学生,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分类号B844.2

1引言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在学校,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学习活动,都是通过学校群体,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的。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在交往中,每个人的人际反应倾向可能不同,这既受到人的个性的影响,也与人的认识及交际环境有关。国外许多研究都表明,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1~3],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学业成绩的提高[4]。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5],表现为他们对父母和教师的心理和情感依赖日益减少,而更依赖于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6]。但也有研究指出,随着中学生的日益成熟,他们与父母的关系逐渐改善,父母对中学生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学业成就依然有很大的影响[7]。在国内,有人曾对10000多名初一到高三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8]。

中学生还处在思想品德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他们人际关系心理的成熟与改善,依赖于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的影响。可以说,中学生人际关系的优劣与否,成了影响学校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营造良好的中学生人际关系环境成了学校十分重要的工作。在中学阶段,高中处在基础教育的后期和高等教育的前期。处于这一特殊的“急风暴雨”时期的高中学生,他们身心的巨大变化必然带来人际关系心理上的变化。在众多的高中学生当中,重点高中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因为无论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还是在心理发展上,他们与一般中学的高中学生都有着显著的不同。在重点高中学生当中,城市的与农村的也可能存在着差别,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因为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文化氛围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我国,农村人口依然占绝大多数,农村重点高中亦有相当多的数量。因此,对农村重点高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虽然国外学者对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做了大量研究,但是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重点高中生人际关系进行研究,而在国内,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本来就少,对农村重点高中生人际关系的研究就更少了。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农村重点高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的状况,以及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具体来说,着重考察农村重点高中生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目的在于揭示农村重点高中生人际关系的年级和性别特征,为提高农村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理论依据,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

2方法

2.1被试的选取

从江苏省盐城市所属的市、县中随机选取三所省属重点中学,这三所学校的位置分别位于市区、县城和乡镇。在这三所中学的高中部随机抽取20个班级,其中非毕业班10个(高一5个班,高二5个班),毕业班10个,实际被试人数1120。其中非毕业班学生540人,毕业班学生580人;男生694人,女生426人。

2.2测试材料

采用了宋专茂和陈伟编著的《心理健康测量》中的《中学生师生关系测验问卷》和《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问卷》[9],两问卷的?琢系数分别为0.791和0.823。对1120名被试进行施测。

2.3结果的统计

在计算机上用SPSS8.0 for Windows统计测试结果,并从非毕业班和毕业班、男女性别等角度进行χ2检验。

3结果

3.1重点高中生的师生关系

根据常模,统计出各类人群测试结果的师生关系水平的人数和相应的百分比(表中括号内的数据),详见表1。

表1表明:重点高中生的师生关系有近60%是良好的,有三分之一是一般的,师生关系较差的只有6%左右。

非毕业班学生和毕业班学生的师生关系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χ2=309.64,df=2,p<0.01)。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非毕业班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主要是良好的(80%是良好的),而毕业班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主要是一般的(60%是一般的);非毕业班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较差的人数百分比明显地高于毕业班学生。

男生的师生关系和女生的师生关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χ2=91.06,df=2,p<0.01)。具体表现为半数以上的女生与老师的关系一般,即不好也不差,但三分之二以上的男生与老师的关系是良好的。

3.2重点高中生同学关系

根据测试结果和相应的常模,统计出各类人群的同学关系的人数和相应的百分比(表中括号内的数据),详见表2。

表2表明:重点高中学生的同学关系有约三分之一是良好的,45%左右是一般的,20%左右是较差的。

非毕业班学生和毕业班学生的同学关系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χ2=239.33,df=2,p<0.01)。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非毕业班学生同学关系良好的和较差的人数百分比都比较高,关系一般的人数百分比却比较低。而毕业班学生同学关系一般的人数百分比较高,关系良好的和较差的都较低,尤其是关系较差的明显地低于非毕业班学生。

男生的同学关系和女生的同学关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χ2=82.18,df=2,p<0.01)。具体表现为男生的同学关系“良好”和“较差”的百分比都比女生高,而“一般”的百分比却比女生低。

4分析

4.1农村重点高中生学校人际关系的年级差异

从毕业班和非毕业班的年级差异来说,农村重点高中生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具体地说,非毕业班学生与老师、同学关系“良好”和“较差”的百分比都高于毕业班学生,而“一般”的百分比却比毕业班学生低。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毕业班学生忙于复习,积极备考,无暇顾及人际关系。而非毕业班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过程中,由于缺乏交往的技巧,他们要么与人好,要么与人不好,易走极端。

4.2农村重点高中生学校人际关系的性别差异

从男女生的性别差异来说,农村重点高中生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具体地说,女生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水平一般的居多,即大多数是不好也不差,但男生与老师、同学的关系水平比较分散。就同学关系而言,女生优于男生。这一方面和男女生身体发育的时间差异有关。一般说来,女生身体发育与性成熟比男生早一、两年左右,心理的成熟也早于男生。另一方面,男女生的性格特点也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社会角色期望的不同,男生比女生要表现出更大的独立性,因此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同学关系质量水平要低于女生。

5建议

5.1营造良好的学生人际关系环境

农村重点高中学生较多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其人际关系环境主要是学校环境。学校应该重视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的培养,更应创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即面向全体,全面衡量,相互沟通,平等、真诚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这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

在学校,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在群体中形成发展的。学生的人际关系体现在群体中的个人与个人的交往,主要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在目前,班级是学校最基本单位,也是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环境。任课教师通过班级课堂教学与学生发生联系,班主任还通过班级管理与学生形成更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班级的学习和活动发生联系,而且交往更加频繁。因此,班级集体建设是营造良好的学生人际关系环境的基础。

在班集体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认识自己在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对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的同学,要适时进行指导。寻觅知己,是人所共有的一大特性。但知己难觅,成了不少人一件苦恼的事。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高原现象”,即相处之初,十分投机,彼此无话不谈,但要不了多久,关系开始淡漠,甚至分道扬镳。其实,物极必反,人际间的友情发展过程,也逃不出这一普遍规律。最好的办法就是朋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做反而能使友谊持久不变。当同学们为失去朋友而苦恼时,可以向他们解释这种“高原现象”,并指导他们如何处置。有些学生比较内向或在个性上有缺陷,因而比较孤独。对这样的学生,应指导他们如何改善自我、如何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学会突破薄弱点的方法。

5.2开展人际关系的心理辅导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重点高中生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但不可否认,确实有少数学生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较差。因此,开展人际关系的心理辅导显得十分必要。

每个人都有交际的需要,通过交际能促进人的心理保健推动人的社会化进程。重点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交际机会较少,为此,教师应该创造条件,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班内活动,为学生提供交际的机会,努力把交际活动与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以交际活动促进学习。在集体活动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异往,做到男女平等、尊重女性,团结友爱、互相爱护、端庄稳重、自尊自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要防止学生的早恋,对已经开始早恋的学生,教师要理解、尊重,耐心细致、讲求方法地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分清友情和爱情的界限,支持异性间友谊的发展。要指导他们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学会尊重、真诚和宽容。

尊重包括自尊与尊重他人。自尊就是看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不做有损于自己形象的事,也不允许其他人或同学对自己做一些不尊重的事。尊重他人,就是重视别人的人格和价值,承认和维持他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处处为别人着想,进行“心理位置互换”。

学会真诚。重点高中学生从学校和家庭接受的多是正面教育,他们不了解社会的复杂,不懂得人情世故,因而他们不能全面、辨证地看待世界。他们心理承受力差,如果看到成人的虚伪,遇到同学间的妒嫉,老师的不公,会令他们大为不满,心情沮伤,他们渴望真诚,不容许口是心非。他们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而不求回报。他们希望老师有错就承认,不要遮遮掩掩,希望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因此,要教育高中学生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该以诚相待,这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

学会宽容。我们要教育高中学生,一个人不仅要有成人之美的愿望还要有宽容他人的肚量。在人际交往中,即使以诚待人,也会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家庭背景的差异性,以及沟通中的客观障碍,造成一些误解。如能持宽容的态度,对非原则的事情不要斤斤计较,当别人不如自己的时候不轻视怠慢,当别人优于自己的时候不嫉贤妒能,把人和事分开,宽容人事不宽容错误,这样才能消除误会,化解矛盾,避免人际关系的紧张。

参考文献

1 Rubin K W & Parker J G. Peer interactions, relationships and groups. In: Damon W & Neisenberg(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York: Wiley, 1998. 619~700

2 Collins W A.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the transtion to adolescence: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interaction, affect and cognition. In: Montemayor R, Adams G.R &Gullotta T P (Eds), Advances in Adolescent Development: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atransitional period? Newbury Park, CA: Sage, 1990. 85~106

3 Kathryn R W.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motivation in middle school: the role of parents, teachers and pe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8, 90(2): 202~209

4 Coie J D, Dodge K A & Kupersmit J. Peergroup Behavior and Social Status In: Aser S R & Coie J D (Eds), Peer rejection in childhood. New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5 Andrew J F, Jacquelynne Seccles, BonnieL. Barber & Peggy Clements. Early adolescent peer orientation and adjustment during high school.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001, 37(1): 28~36

6 Steinberg L. Autonomy, conflict, and harmony in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In: Feldman S S & Elliot G R (eds.), at the three school: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255~276

7 Eccles J S, Buchanan C M, Midgley C, et al. Control versus autonomy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4, 47: 53~68

人际关系调查第8篇

一、当前高校宿舍人际关系调查

(一)人际关系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的主要目的:从宿舍人际关系分析入手,解剖舍风建设对班风、学风的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一是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二是宿舍舍风对班风、学风的影响;调查的主要范围:所选样本为建工系大一至大三学生,每个年级200人,其中女生占20%;调查的主要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走访部分师生,其中问卷调查由系自管会随机抽取每个年级50间宿舍数据,共发放调查表600份,收回592份,收回率为98.7%;调查的主要时间:2010年11月5日至2010年11月8日。

(二)人际关系调查的因素分析

表1-1 你认为怎样建设好宿舍人际关系?

从表1-1反馈的数据,可以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对建设好宿舍人际关系,逐渐倾向于积极参与宿舍的集体活动,这是一种观念进步的体现。

在宿舍人际关系引导方面,应对高年级宿舍多开展集体活动。

表1-2 你觉得哪些因素对舍风建设影响较大?

从表1-2反馈的数据,可以发现,不同年级影响舍风建设的因素是有差别的,年级越高,他们对班干部模范作用发挥的需要就越高。班干部需要发挥率先模范带头作用。

表1-3 你会与舍友共同营造宿舍学习氛围吗?

从表1-3反馈的数据,可以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对共同营造宿舍学习氛围的积极性呈下降趋势,在舍友的配合下和消极地视情况而定的情况下,呈现增长趋势。

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需要和舍友共同行动。

二、高校舍风建设中的班委情况

表2-1 班委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表2-1反馈的数据,可以发现,09土木2班的宿舍中人际关系相对和谐,班干部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性较高,他们班的每个宿舍均有1到3名同学通过英语四级,班级同学发展比较均衡,平时积极参加院系各项活动。总体来说,09交通2班的宿舍中人际关系和舍风不如09土木2班,这个班的舍风工作急需大力加强。

班委是否起到先锋带头作用对舍风建设影响很大,因为他们在工作中不仅承担一种责任,还营造一种氛围,更培养一种精神。

三、影响高校舍风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直接影响每个宿舍成员的学习、生活乃至健康。

(二)宿舍之间组织的集体活动太少,导致彼此交流很少,无法增进友谊。

(三)班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作用没有发挥好,影响舍风、班风建设。

四、加强高校舍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正面引导,及时帮助他们疏通心理,调整好心态。

(二)大力推进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培养和指导,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三)提倡经常性教育,定期召开各班后进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生座谈会,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坚定信心,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