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3:38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弟子规 人际交往 规范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70-03

马克思主义原理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出生之日起,人就通过各种人际交往活动建立关系,人不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美国学者卡耐基指出:在现代社会,人们事业能否取得成功只有15%靠他自身的能力,而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如何进行有效得体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互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很多现代人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研究和探求的焦点。在众多实践和研究的成果中,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再次受到推崇,其中《弟子规》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学校用它教育孩子,很多单位甚至是外企,将它作为员工培训的手册,以构建和谐的个人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弟子规》源于《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讲的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孝、悌、仁、爱。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全文360句,共1080字,对孩子的言语、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原著由清代学者李毓秀所撰,后由学者贾存仁在《训蒙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把书名改为《弟子规》。

现代人际交往是否有规可循,有范可依,如何才能提高现代人人际交往的水平,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弟子规》能给我们现代人际交往怎样的启示?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近年来关于《弟子规》和人际交往两方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欲从先人的智慧中寻找现代人际交往的规范。

一、《弟子规》研究

(一)《弟子规》解析

随着《弟子规》日渐受欢迎,市面上各种解读本成为畅销书。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钱文忠解读弟子规》、钟茂森的《细读弟子规》、蔡礼旭的《细讲弟子规》,还有各种儿童读本数十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将《弟子规》搬上央视百家讲坛,其讲解内容已编著成书《钱文忠解读弟子规》。该书以《弟子规》原文为基础,充分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穿插上百则故事和案例,讲述了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行为规范,阐述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思想对于现代人的作用,针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道德危机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解决之道。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以追求人生的幸福为起点,以社会现实为案例,讲解如何在现实当中进行明智的选择,如何孝敬父母,如何自理自立,修身立德,从而建立自己内心的和谐,得到幸福的人生。而以钟茂森博士的最新演讲整理而成的《细读弟子规》,结合自身经历逐字逐句讲解落实《弟子规》中的效用,强调个人道德品行是根基,修身修心,“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提倡“人皆可以为尧舜”。

(二)《弟子规》的当代意义

《弟子规》是汇集了儒家思想当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精髓提炼出来的做人行为规范,是儒家文化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重拾中华文化,学习儒家经典,用《弟子规》中“孝悌”“谨信”“泛爱众”的做人规范指导当今人们的生活,能够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规可循,树立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行,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弟子规》受到广泛追捧,很多学校用它来教育孩子,很多单位甚至是外企,将它作为员工培训手册,举办了很多大型讲座论坛,成为广为学习和交流的典范。综合现有研究文献、一些人的学习感悟或者亲身实践,《弟子规》的现实意义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个人成长、成功的价值。《弟子规》中将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学文等思想融入其中,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和实践《弟子规》,不仅能够洗涤心灵,修身立德,树立个人崇尚孝顺、仁爱、谦逊的内在品质,从行为方面,培养个人良好的人际交往规范,即如何对待父母、尊长、领导、朋友等等处世之道,成为个人立足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取人生幸福观的最佳读本。

第二,对当代教育的价值。良好品德的培养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其一,在家庭教育中,《弟子规》认为父母要教育子女尽孝悌之道,就是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感恩教育,让受教育者感受别人对自己的爱,体验理解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把报答别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念,这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其二,父母要教育子女施仁爱之心,只有学会关心别人,才能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也才会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温馨与和谐;其三,要培养子女诚实守信,见贤思齐,谨言向善。这些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今天的青少年仍有极好的教育意义,对改正当前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大有裨益。学者张慧玲认为,《弟子规》是圣贤教育的指南,它不但适用于家庭教育,并且还适用于各阶层不同年龄的人学习和效仿。很多学者一致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应遵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先训,加强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浅谈与大学生德育教育》中指出,当今我们在落实国家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方针时,往往以智育为先,忽视了对学生“德”的教育。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大学都是以分数高低论英雄,忽视了对孩子怎样做人的教育。大学生之前的学习绝大部分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对德(即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的学习比较欠缺。大学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充分利用大学阶段的学习,为他们补上这一课是有必要的。《弟子规》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是要在学校的思想教育当中加强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尊重教育。

第三,对企业管理的价值。《弟子规》不但走进了校园,同时走进了企业。不少企业内部推行《弟子规》的学习和践行,用《弟子规》进行现代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探索,如广东正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汇通汇利公司、浙江春晖集团等都从《弟子规》中得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弟子规》的孝悌、忠信等教育,能够使员工之间、员工和领导之间建立友好和睦的关系,有利于团结互助、执行和谐的企业文化;《弟子规》中的谨、信、泛爱众、亲仁、有余力学文等思想指导员工的日常行为,不但能够培养德才兼备的员工,而且以此标准为客户服务,处理企业外部关系,能够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北京汇通汇利公司结合现代管理学、儒学,从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伦理与社会责任、激励管理、管理沟通与组织冲突解决、核心竞争力五方面,提出“在企业中落实家道”的观点。认为,《弟子规》是基于对中国人人性的深入理解,构建的基于中国人心理行为的管理模式、工具和方法,这对中国企业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弟子规》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治国安邦、兴家旺兴,弥补西方管理理论制度化、模式化的不足之处,并将较为抽象的中国儒商管理理论具体化。

第四,《弟子规》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弟子规》包含了为人子弟在家、在外、待人、处事应遵循的一切道德规范,通过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实现个人幸福、家庭和睦、兄友弟恭、朋谊友信,人人都秉承“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的思想,人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那么和谐社会就在眼前。刘碧珠认为德治的效用在于动员人的道德情感,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使社会成为友爱和谐的社会。人和、家和、国和是国家兴旺的前提与基础。所以,法治在于安邦,德治则在于兴邦。《弟子规》从人本管理入手,即自我管理,通过主体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和自我努力来实现对自身的身体、心灵、精神、情感、智慧水平的改善,最大程度地克服个人私欲,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弟子规》教育是治国安邦之根本。

第五,对研究当代人际交往规范有重要的启示。在现有关于落实《弟子规》行为规范的资料中,有各地方政府部门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汇报团在全国巡回演讲五十多场的光盘和声屏之友,如《家和万事兴》《家庭百科》《道德的力量》等书刊,即实践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或者讲述的学习《弟子规》后自身改变及家庭和谐的心得,很多事例催人泪下,很多故事令人反省。这些实践的案例对于研究当代人际交往规范有重要的启示。

二、人际交往研究

(一)人际交往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词条“人际”释为“人与人之间”,词条“交往”释为“互相来往”。人们普遍认为“人际交往”属于心理学范畴,注重交往的心理状态和建立的心理联系。

邓卓明认为,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包括动态和静态的两种含义。动态的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物质和非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即通常意义上的人际交往;静态的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即人际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看,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马克思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薛振田认为,“人际交往是人们运用一定的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看,吴远认为,“人际交往就是交往主体在一定的情境和条件下,通过某些交往行为,作用于交往对象,从而达到人际交往的效果。其中包含了人际交往的五个要素:交往主体、交往条件、交往情境、交往行为和交往对象。”

综合以往研究者对人际交往的界定,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一种信息沟通方式;是一种满足心理需要的过程;是人的一种外在行为表现。

(二)现代人际交往规范

21世纪是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社会的特点是不仅变化速度快,而且呈现市场化、服务的专业化,社会的巨大变革对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均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现代人,行为交往方式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也就是说,人际交往是否有规可循,有范可依?在学界此答案是肯定的。张向东博士认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适合于自己特点的规范和礼俗,沿袭多年,经久不衰。随着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到来,人际交往日趋频繁,它已不限于本民族和社区之内,在空间和地域上有极大超越。我们迫切要求建立世界通用人际交往规范,以促进世界各族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好往来。”张向东博士结合中国传统礼仪,总结出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有以下四点:1.热情、礼貌;2.诚实、信用,即中国古代伦理道德规范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中的信;3.尊重和理性;4.利他和团结,它们既决定着交往的动机,也直接影响其结局。而贾士祥认为,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是温、良、恭、俭、让。温,即和厚,指为人性情温和而敦厚;良,易直也,指要做一个和易、正直的人;恭,庄静也,即庄重而不轻浮,敬重而不傲慢;俭,节制也,意为约束、限制、节制,指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对自己的情绪、感情和欲望加以约束,限制和节制,而不是事事以我为中心,为所欲为,傲慢无度。刘桂凤认为:正确、规范的人际交往就应该奉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正、服务群众、贡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论墨子伦理思想的人际交往原则》一文讲述了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核心的人际交往原则:一是平等相爱原则;二是互利互惠原则;三是宽容大量原则;四是守信重诺原则。周向军在《人际关系学》一书中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归纳为十一条,一是择善原则,二是调衡原则,三是积极原则,四是真诚原则,五是理解原则,六是守信原则,七为人道原则,八是平等原则,九是互利原则,十是相容原则,十一是文明原则。

此外,很多讲述人际交往艺术、技巧的文章和书籍里也涉及一些现代人际交往规范,比如在熊宗谊的《与人共舞》中讲求爱是相处的艺术。凡事有度;《卡耐基处世的艺术》中所讲真诚、尊重、赞美、爱等其实也都涉及现代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规范。但这些资料书籍中所讲仅在技巧层面,并没有形成规范的层面。

三、《弟子规》为现代人际交往规范提供借鉴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如下一些问题:

其一,近几年,虽然社会上掀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人们日渐认识到《弟子规》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但是对《弟子规》的研究文献当中,感性的文章比较多,如学习感言、社会观察随笔、采访文章等,学理性的研究寥寥可数,所以《弟子规》有哪些现实意义和价值,如何发扬和运用《弟子规》中的精髓有待学术界做更深层次的研究讨论。

其次,关于人际交往规范的文献,虽然古代早有学者论述,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进入科技迅猛发展的变革时代,对于当代人际交往规范的研究文献不仅比较少,而且阐述比较笼统和零散,没有具体说明人在所处的五伦关系中,每一个角色应如何扮演,其行为依据什么规范才能承担起该角色的职责;更没有详细叙述人在扮演不同角色时,应如何交流与沟通,即双方交往时遵守什么规则可使双方的关系更和谐、更融洽。这些问题不仅关系着人自身的和谐、家庭的和谐,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

总之,人际交往实质上是一种人际传播与沟通的过程,简言之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者非语言系统进行接触、表达、沟通、交流、情感抒发,从而建立相应人际关系的过程。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人际交往的规范,并以《弟子规》中描述的为人子在家、在外、待人、处事所遵循的行为规范为例,进一步探索现代人际友好交往的法则,不仅有利于传承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而且对推进文化创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毓秀(著),贾存仁(修订).《训蒙文》改名为《弟子规》[M].清朝.

[2]张慧玲.《弟子规》对现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第36卷,第3期.

[3]党瑞清,赵晓明.浅谈《弟子规》与大学生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2010.11.

[4]吴珊珊.《弟子规》的道德教育思想初探[J].人文论坛.

[5]王承进.从《弟子规》看企业道德管理[J].HR经理人,2009.07.

[6]刘碧珠.从汇通汇利公司的实践看《弟子规》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9.

[7]邓卓明.涌浪中的理性审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8]薛振田.管理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9]吴远.组织行为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10]桑伟林.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J].2010年3月.

[11]张向东.人际交往基本规范[J].

[12]贾士祥.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温、良、恭、俭、让[J].学理论.

[13]刘桂凤.要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道德规范教育[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11月,第24卷,第4期.

[14]钟小红.论墨子伦理思想的人际交往原则[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28卷,第1期.

[15]周向军.人际关系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16]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8月.

[17]石家庄市商业联合会.家和万事兴-道德特刊[J].声屏之友报社,2010年4月.

[18]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家庭百科报-幸福特刊[J].2010年8月,总第501期.

[19]莫劲奔.《弟子规》的当代意义[J].读书,2009年第8期.

[20]杜维超,蔡志良.《弟子规》的儿童人际交往品质培养思想及其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10月,第12卷,第10期.

[21]黄晓华.《弟子规》《三字经》不能丢[J].海南日报,2009年3月.

[22]杨万霖.《弟子规》:一般很重要,一般很糟糕[J].黑龙江史志,2010年8月,总第225期.

[23]郑秀芬.《弟子规》中的儒家文化传统及现代价值[J].新闻爱好者,2010.7(下半月刊).

[24]李靖.“释商”胡小林:生意场上,何必焦虑?[J].中外管理,2009年9月.

[25]王蒙.从热读《弟子规》说起[J].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月12日,第001版.

[26]赵红卫.论《弟子规》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管理观察,2008年11月.

[27]毕琳,任欣.儒家思想对人际传播活动的规范[J].青年记者,2010年12月中.

[28]刘集贤.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J].新闻导刊,2006年4月.

[29]王维坡.一本《弟子规》引领德育路――西乌旗信用联社企业文化侧记[J].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7月14日:第004版.

[30]梅岩.人际交往的社会学构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1]李宁.现代人际交往与和谐社会构建[J].宁夏大学学报,2007年7月,第29卷,第4期.

[32]金正昆.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J].刊授党校,2006年9月.

[33]罗素.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34]王长飞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10月.

[35]卓成霞.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J].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4月.

[36]陈慧.人性修养与人际交往――《菜根谭》对现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现实意义[J].社会科学集刊,2009年第4期.

[37]李炳海.本能•规范•原则――人际交往话层次[J].现代交际:P25.

[38]王义堂.友善――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J].人民日报,2001年12月10日:第004版.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176-03

一、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现状

1. 目前极少数工科院校中开设人际交往相关课程

人文氛围不足是目前工科院校的普遍现象。大多数高校因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存在着“重智商、轻情商”的现象,即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轻视其情绪、道德、情感、意志等品质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属于考查情商高低的主要指标。目前,很少有工科院校开设引导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专门人文课程,也没有开设相关的素质技能课程。卡耐基讲过:“成功来自于85%的人脉关系,15%的专业知识。”缔结人脉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开展人际交往,但工科院校的教师很少用时间和精力去教导学生为人处世,学生平时得到的也大多属于逻辑推理训练,对如何培养良好的交往品德、如何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少于顾及,在人际交往方面没有机会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这就在无形中阻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得不少工科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较低。他们不懂或不善与人交往,往往不知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顺畅沟通和深入交流,无法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严重地甚至会形成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2. 已开设的人际交往课程存在诸多问题

长期以来,许多工科院校在课程体系上安排不太合理,仍体现出重工轻文的倾向。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课时数较少且随意性过大。与专业课程相比,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只不过是一个点缀,甚至在某些工科院校,还战战兢兢地属于被裁减之列。无论是学时数量还是时间安排,专业课程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为满足专业课程的课时数要求,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课时数可以被随意削减,甚至不断被挤占和挪用。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都认为专业课程才是一盘“主菜”,值得好好消化吸收;而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属于“餐后甜点”,可有可无,对其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是已开设的人际交往类型课程目标过于功利化。例如,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是众所周知的,但大多数工科院校将《演讲与口才》这门人际交往课程仅仅定位于“演讲学”或者“口才学”,更有甚者将其简化为“普通话”,其教学目标就是为学生的普通话过级做训练。还有不少院校所开的此类课程,目标停留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的程度,立足于对专业课程的辅助与提升,而没有站在学生的健康品性、心智培养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只突出强调其工具性、实用性和功效性等表面文章,而忽视其深刻的文化性、思想性和审美性等内涵。

3. 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教学资源缺乏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投入效果很难立竿见影,工科院校往往更愿意把经费用在专业建设上,而对人文社科类学科的课程建设、多媒体资源的配置、图书馆人文资料的购置、第二课堂的开展、学生社团的建设、人文教师队伍构建等方面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甚至短缺,也给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学科研带来诸多不便。[3]当前,工科院校从总体上来说,专业的人文教师仍大量缺乏,人际交往类型课程的授课教师,许多是由在工科院校里没有主体专业的教辅人员担任,并不具备足够的教授条件与资历;同时,教学手段也相对单一滞后,多为传统的理论讲解,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还没有真正进入课堂。

二、提高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对策

1. 开设有关人际交往能力的理论与技巧训练课程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把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中。要较好地提高工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相关的必修课程,如《演讲与口才》、《大学生社交礼仪》以及《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口语交流》等。通过对社会人际交际、生活中的个人礼仪、社会公共文明礼仪,以及大学生社会交往中的口语表达、言语交流等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知识,熟悉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技巧,正确认识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继而,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例如如何针对不同的社交场景和交往对象,恰如其分地作自我介绍;在现实生活中,机动灵活地与他人进行赞扬、寒暄、道歉和拒绝等口语活动练习;等等。不断训练学生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和对其交往对象心理状态的洞察力,从而改进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 以大学生人际交往类课程为主体,构建人际交往课程体系

要培养工科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仅仅依靠几位人文课教师上上课、再加上实践操练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教师统一认识,齐心合力,共同努力,随时注重对工科大学生的正确的教育引导,才能有更明显的效果。学校可以以大学生人际交往类课程为主体,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其教学规律进行深入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人际交往教学课程体系。高校可尝试开设从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中分化或延伸出来的专业文化课,引导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育中主动承载起人际交往教育的责任。通过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克服技术至上的观点,懂得在技术服务中也要体现对人的关怀。[4]当然,高校要注意合理安排大学生人际交往课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的主渠道畅通。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82-01

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是建立健康的心理的关键。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能够给人带来欢快和幸福的心情。然而,紧张和不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给人带来痛苦和烦恼。社会是人与人交织的形态,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是实现社会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个人能力发展的基础。大学生在大学这个小型的社会团体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其在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指出: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依靠自己储备的知识量仅使用15%,而剩余的85%则取决于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由此,本文笔者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讨论,作出如下论述:

一、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心理健康程度关系的概述

首先要明确何为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即指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本文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讨论是指大学生在其大学环境中的各个领域与人建立各种关系的纽带。大学生在大学环境聚集的首要特点是来自于五湖四海,每个人的地域文化背景不同,交往能力不同。其次,大学校园近几年社会化程度加深,学生的竞争压力增大。各区域的文化生活水平差异也很大,这就造成部分城乡学生对待事物发展的看法不一。在70后、80后的大学生校园,其学习氛围浓厚,生活色彩并不丰富,每个人的追求的目标大体一致。而近几年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促使大学校园的整体环境的影响,学生怠学的情绪严重,互相攀比心增强。最后,由于生活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童年和青少年。近几年,离婚率的增高,学生大多单亲较多,促使学生有严重的极端自私心理①。

二、完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心理健康建设

(一)学校组织定期学生心理咨询活动

近几年,多所高校发生学生自杀和谋杀现象,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针对学生心理变化设立心理咨询室,可是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学校并未重视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本人羞于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甚至部分心理健康情况不理想的同学,是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的。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活动,让心理咨询师根据聊天内容来判定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如发现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学校应及时采取措施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健康的疏导。学校定期组织心理咨询活动,使心理咨询不再神秘,也使学生了解部分心理建设知识,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树立。心理咨询活动不可单一,要进行多形式学生交流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②。

(二)学校组织办理各种竞技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大学校园的学生年龄大多在20岁左右,是精力旺盛的年龄。人在饱满的情绪的时候,需要有方式进行宣泄,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发展和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学生的情绪得不到合理科学的疏导,很容易将情绪宣泄于他人身上,造成人际关系受损,从而影响健康心理的发展。由此,学校应组织各种竞技活动,例如篮球专业、非专业比赛,足球专业、非专业比赛等。进行专业和非专业比赛,是扩大学生的参赛范围,最好能做到全员参加。这样大学校园的活动增多,能使学生的情绪得到很好的舒展。竞技活动也是人际交往的过程之一,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健康心理的发展③。

三、结语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心理健康是不可割舍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环境能够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反之,较差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影响健康心理的发展。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注释:

①徐伟.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96-97.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理论基拙有实践哲学、交往理性、共识性真理观、言语行为理论等等,但是交往观是始终贯穿在建构主义的各个理论基础之中的。探讨了交往观是如何体现、贯穿、连接各个理论基础的,并坚持以语言为本体,最终实现正确、合理的理想的交际。

我国的翻译研究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到%年代后期,经历了语文学研究阶段、结构主义现代语言学阶段、解构主义阶段,而这几个理论都有其缺陷与限制,要么是语言决定论的极端,要么有主体意志过分张扬的弊端。在对这些翻译研究范式的批判与反思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建立建构主义翻译学来解决原有这些理论所存在的问题。

所谓建构主义翻译学,是一种以交往理论为基础,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翻译研究,并把这一研究对象作为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来建构,是一种重建性质的研究。它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理性基础是交往理性,真理观是共识性真理,语言学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所有这些理论基础都是和交际理论分不开的,都是在言语行为中来研究,可以说,建构主义翻译学虽然强调翻译研究应该回归到语言研究的间题上来,要以语言为研究主体,但是也是非常强调翻译活动中的交际交往问题的,并且交往观始终贯穿在建构主义的各个理论基础之中。

从哲学基础上来看,以前的翻译研究如传统语文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解构主义翻译研究,都有着各自的哲学基础。语文学的翻译研究是与古典知识论哲学和直觉主义哲学密不可分的。它的缺陷是不能给我们提供更多方法论的东西。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研究主要依靠认识论主体哲学。但是它过分压抑了人的主观创造性和能动作用,是静止和封闭的。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的哲学基础是哲学解释学,而哲学解释学的语言观是一种元语言学的语言观,只是对语言自身的反思,而不指向现实世界。这是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一部分,忽略了对语言的研究,而主要关注翻译活动中其他次要因素。比如西方有些学派提出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建构主义的翻译研究指出:就翻译研究而言,对语言之外的各种要素的关注都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如果要想建立起翻译学的知识体系,语言要素仍是最主要的要素,离开对它的研究将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任何翻译活动都是以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的。建构主义的翻译研究在哲学基础上是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这种实践诠释学是一种本体论的真正回归,是回到人的社会实践。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人类交往实践,而交往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实践活动,所以翻译研究的哲学基础只能是实践哲学。人的生存实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生产实践,一是交往实践。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中,人们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人们的社会交往实践,它主要是一种理解与解释的活动。哲学的实践转向帮我们走出了原文与译文文本的对立关系,走出了观念文本,从现实世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观察翻译活动,把它看成是人类交往实践的重要形式,是一种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共享,是一种文化间的互动性活动。交往是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只有这样来认识翻译,才能寻找不同文化间交往的普遍性规律和合理的交往模式。

交往活动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所以翻译也不能偏离对语言本体的研究,要把关注点放在实际中使用的语言,即言语问题上,要以对话式的日常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言语行为的内在规律,使语言成为沟通观念性文本和现实文本之间的桥梁。建构主义从原来其他翻译研究范式的语义—句法翻译模式变成语义—语用模式。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我们就不能不关注语境问题。它是这种转变的具体体现。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实践中要遵循两种规则或者规范,一种是构成性规则,让人们说出语法正确的句子;另一种是协调性规则,这才能使人们说出得体的言语。前者是人的语言能力问题,后者是人的交往能力问题。这些协调性原则是根据语言规律和社会行为规范构建的。享有同一文化并操同一语言的交际双方为达到互相理解,顺利进行交际的目的,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这些原则。自觉得遵守原则者,指受过交际和语言的专门训练,懂得恰当进行交际并自如得使用语言的人;不自觉地遵守原则者,指未受过交际和语言的专门训练,但在统一社会及语言环境中生活的人。他们在同一环境中进行语言实践,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交际和使用语言的规则便自然成为其交际的原则了。翻译是一门交际艺术。既然在社会语境中,人们说话是一种交际的过程,在翻译时我们也要注意把这种交际的信息表达出来。翻译过程其实涉及到两个阶段:一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阅读,理解全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原文;二是译者与译文读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进行翻译表达和读者阅读与接受译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译文。如果说达不到译者与原文作者的同一,达不到译者与读者的同一,读者就会难于理解或接受原文,就会导致交际的失败。比如(红楼梦》英译本里有一处用语不得体的问题。在“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这一场面中,贾母所行令中的一句“这鬼抱住钟馗腿”译作“坊his leg the ghost -catcher he’s caught",将刘姥姥的“大火烧了毛毛虫”译作“a big fire bums the hairy caterpillar"。贾母身处贾府多年,大小场面都经历过,文化虽然不高,谈吐却句句文雅,而译文却将“钟馗”译作俗语“ghost一catcher",显得贾母无知且浅薄。而刘姥姥是个粗俗朴实的农村老妇,没有文化,没见过大场面,却能说出“caterpillar”这个拉丁学名来,让人觉得困惑了。这就让人物角色说出了不得体的语言,没有实现原文要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没有达到交际的目的。

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理性基础是交往理性,是一种理性的重建,完全不同于语文学的直觉主义的非理性基础,结构主义的目的一工具理性基础,解构主义的怀疑主义反理性基础。这三种理性基础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在翻译活动中显现了不同的矛盾。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与交往活动,是属于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精神交往形式,应该遵循社会规则和规范,遵循理性原则。那么在交往活动中的理性原则自然就应该是交往理性了。建构主义的翻译学理性基础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他认为,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道德理性,又称实践理性,核心内容是承认和尊重一定的规范标准。同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一样,同样要求在人际交往中的言语者使用最得体,恰当的语言,要遵循语言规则之外的协调性规则。我们在翻译中就要注意不但要译出正确的句子,还要译出得体的句子。例如“we know what you have done"这句话,如果是警察审问疑犯,可译为“你干过些什么,我们是很清楚的。”但在实际情况中,曾对已退休的澳大利亚工党议员说的这句话,却被翻译成“你做过些什么,我们是知道的。”这样翻译就完全忽视了语境,违反了协调性规则,甚至会引起误会。鉴于目前翻译领域中存在的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即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中间的不平等,一种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这种交往理性有助于建立平等互重的翻译模式。

不同的翻译研究范式起真理观是不同的:语文学是以心灵真理观为基础;结构主义范式是以符合论真理观为指导;解构主义范式以本体论真理观为依据;建构主义的翻译学研究是以共识性真理观为指导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就是以共识性真理观为真理基础的。共识性实际上是一种主体间性与主客间性的统一。在主体间的交往中,人们不仅要尊重语言的规律性,更要承认和服从社会所认可的规则。在真理观理论中,同样强调语言的协调性规则。人们在交往中不是以陈述是否与事件相符为真假的判断依据,而是参与者对沟通事件背后的理据有共同的理解并且接受其有效性。哈贝马斯的共识性真理观要求在共同体内如果要达到共识,就要有交往,交流,争辩与商讨,要靠一贯理想的语境,这种语境要求所有参与者既有语言能力又有交往能力,彼此遵循语言使用中的协调性规则才能使交往各方达成共识。看这样一个例子:

"he’ s been in his~all day,”the landlady said downstairs. "i guess he don’t feel well.i said to him mr . anderson,you ought to go out and take a walk on nice fall day like this, but he didn’t feel like it.。”

这是海明威的著名小说’ihe killers的一段对话。房东太太显然文化层次很低,与其说话风格(如语法错误“he don’ t")相吻合。如果翻译成:

“他整日在房间内,”房东太太在楼下说。“我估计他感到不适。‘安德先生,你理应出去散步,这样的大好秋光是很适宜散步的’,但他不感兴趣。”

这个译文就是不成功的,不等效的,我们看到的好象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说话文给给的贵夫人了。如果改译成:

“他整天呆在屋里,”房东太太在楼下说。“我猜他不舒服。‘安德先生,你应该出去散散步,这样好的秋天气候,散步多适宜啊!’可他不感兴趣。”

这样就符合其语境了,反映出了说话人的人物形象。

共识性真理观有利于翻译研究的语用学转向。哈贝马斯采用了言语行为理论作为交往理论的语言学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翻译的本质,体现翻译活动的特点,有助于把传统的语义一句法模式转变为语义一语用模式。哈贝马斯提出的普遍语用学理论,肯定了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指出我们说话实际是一种社会行为,我们不仅要说出让人理解的句子,即遵循语义一句法的构成性规则,同时还要具有交往资质,知道如何进行正确交际的社会性规则与规范,即语用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遍语用学的有效性要求,即陈述问题的真实性,人际关系的正确性或恰当性,表达自我时的真诚性等有效条件。翻译活动是一种社会的理解和解释活动,是跨文化的,也是跨语言系统的。翻译文本的语境是一种可能性的语境,是一种开放的语境。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只能在这种可能的语境中进行。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翻译观中,一切与语言内部结构无关的因素都被排除在外,言说主体是价值中立的,语境被视为理想的,而非开放的。解构主义的元语言学具有形而上学性质,不是经验语言学范畴,而翻译中使用的语言学的现实世界的,是经验性的。我们实际使用的语言是言语而不是封闭的语言,是索绪尔所说的外部语言学,是有言语主体和实际语境参与的语言。他认为言语是没有规律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实际使用中,人们要遵循语言使用的协调性规则,言语行为是社会,是有规则的。这种语言学理论即言语行为理论是建构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既是经验的,又是开放的,克服了前两种语言观的缺陷与不足。言语行为理论是从语言表达层面与人际关系交往层面同时展开的,语言表达的正确性与交往关系的得体性有机结合。在实际交往中,只说出语法正确的句子是不够的,还要选用得体的句子,比如语气,表达方式,称谓的使用等等,这种能力是一种交往能力,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掌握的。再看.7m1c1的’lfie open window中的这样一句话:

"my aunt will be down presently,mr, nuttle",said a very self一possessed young lady of fifteen, "in the meantime you must try to put up with me.”

有人译作:

“纳特尔先生,我姑姑一会儿就下来,眼下由我来陪你。”说话的是一位稳重老练的小姑娘,年纪只有十五岁。

文中的nuttle是一位落魄的神经病患者,遵医嘱四处拜访一些名望贵人来作为治疗。所以人们都以一种降尊纤贵的态度对待他,言谈中的鄙夷溢于言表。文中的这位小姑娘的话就体现了这点。她言语中的put up with隐含着一种盛气凌人的态度,所以不能简单的译成“由我来陪你”,最好译为“此刻你恐怕得委屈一下,让我来陪你一会儿。”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第5篇

搞好人际关系不仅是自我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集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和谐有凝聚力的群体,离不开大家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大学生群体优良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集体,大家在民主、平等、和睦和友爱的人际关系中逐渐增进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党中央明确提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这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之一。我国正朝着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骄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人际关系和谐与否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而追求和谐是因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和谐,为了实现和谐就要重视调适及消除不和谐,针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状,如何构建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就成为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我选择了“建立当代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这一论题作为我的论文题目和研究方向。

二、国家政策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网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立体式的人际交往网络系统。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大学时期的人际关系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多样性和群体互动性也成为这个时期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个体开始独立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很多国内的专家、学者研究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特点入手,进行概括性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其原因,并结合现实提出对其加以改善的方法、对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说,大学生具有比较广泛的人际交往,但他们对其自身人际交往的满意度,很多同学在人际交往时表现的都比较正常,但少量学生由于社交恐惧心理的存在导致交往容易受挫。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没有知心朋友,甚至有一些人在交往态度上存在功利主义。当然也有一些人在人际交往时持躲避态度,个别人甚至存在人际冲突方面的问题。

第二,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方面存在的原因。很多研究者对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客观环境因素与大学生自身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客观环境因素是由家庭、学校、网络、社会四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的;大学生自身因素主要是由人格、自我认知、情绪及社会交往能力四个方面组成。乐国安教授从人性、文化等方面来分析人际关系、从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来分析人际关系的变化、从网络这一时代背景来分析人际交往的关系,从而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第三,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对策方面的改善。关于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各个领域都有不同对策的提出。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对有关大学生的人际吸引、印象的形成,人际互动影响,对人际进行沟通的原理和技巧、人际交往心理的形成与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相关对策。一些学者就认为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学生与干部之间的关系等人际关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有关人际关系研究的代表理论和著作有许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

第一,人际关系的“交往行为”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哈贝马斯。他认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最终建立起来的核心内容是人际关系。”他认为在交往社会里,首先要建立起一套明确的共同规范标准,其次双方要以相互理解的态度来展开对话活动,对话的双方必须选择一种能够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正确方式来表达自己思想。同时认为,人际交往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理性的标志,即通过沟通、交往建立起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如个人与群体和睦相处,个体之间情感的表达和沟通等等,无处不体现出蕴藏于社会生活实践中人际交往的理性潜能的重要性。

第二,人际关系的“交换”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霍曼斯和布劳,该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交换”理论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人际关系就是一种物质与非物质的“商品”交换关系。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人际交往即是一种相互交换的过程,认为交往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分配公平”的原则,即得到的利益与付出的代价成相应的比例关系。

第三,人际交往的“需要、动机”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他认为,人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的需要所组成的,也就是说,人们的某种行为都是先基于一定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有行为动机,而各种需要往往会有先后顺序或者高低层次之分,这就需要人们根据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来选择动机的先后顺序。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是与人的需要和动机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人际交往的需要和动机就是要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人际关系,而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诸如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取决于人们内心需求与动机的强烈与否。

四、 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有效措施。真正的做到了从大学生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攒教授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现代研究表明,人类的心理病态大多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所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交往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融洽。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剂,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基础。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营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和必经之路。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经验、生存技能和文化知识,开始发展自己的过程,如果没有与他人的合作,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个过程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更是越来越依靠群体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和智力交往使某些工作出现质的飞跃,这种“群体效应”已越来越成为各项工作的推动力。因此,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好人缘是当今经济社会生活中生存乃至成功的关键。(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 .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董耀会,俞健红.卡耐基成功处事艺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 王雷等,人际关系学基础[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5] 黄陈碧,交往技巧的运用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5.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人际关系 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 策略

一、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

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利益与需要协调发展,尊重彼此、交流情感的这样一种状态和关系。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大学期间,他们仍沉浸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正在进行着独立走入社会生活前的最后准备,因此很难真正适应大学的环境和集体生活,更加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2.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并且趋向功利化。现在许多大学生缺乏交往的主动性,有的人甚至将享受孤独作为了一种时尚,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人际交往问题。由于缺少交流的实践和经验,不少大学生出现交往困难的困境,面对人际交往常常感到紧张害怕,回避同学,躲避交谈。同时,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性,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受到推崇,许多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有益处的人际交往,特别是有直接的物质帮助的交往对象。

3.网络的出现,使人际关系变得冷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网上与人交往,忽视了现实的群体关系。比如,有许多大学生感到寂寞、空虚,就到网上冲浪,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度过,同外部世界的沟通联系很少,他们用虚拟交往替代了现实的面对面的交往,这就不可避免地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使人的心灵上产生隔阂,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

4.理想中与现实中交往理念的差异。随着大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德提高,他们更加关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平等。然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存在很多不平等的因素,尤其是物质生活贫富的差别上。例如,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和那些生活优越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群体。富有家庭的学生依仗父母有钱有权往往,往往为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姿态,而经济上拮据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会产生自卑、内向等心理。

三、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1.客观因素

家庭因素。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教育的误区。现在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缺乏交往的愿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们缺乏独立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使他们容易走向极端。

社会因素。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也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疏远,人情的冷漠以及拜金主义的倾向,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交往观。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有一些大学生对人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物欲的满足上。另外,日新月异的网络也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虚拟的网络环境容易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例如,有些学生对现实的人际关系不知所措,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这也容易导致大学生的道德弱化和人际关系淡化。

2.主观因素

个性的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都不同,就导致了大学生性格千差万别,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除此之外,就是交往认知有误。大学时期是一个生理、心理、思维等各方面从成长到成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们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还难以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也难对人际关系做出正确的理解,于是就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比如,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和他人,这就难免产生嫉恨、冲动、暴怒等心理感受,从而影响人际关系。

四、构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1.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大学生要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社会人,离不开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人们由于不断的进行交往,交流思想感情,吸收有关信息,才使得个体心理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实现了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大学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掌握了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并使之得以巩固和内化。

2.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其身心素质

发挥良好人际关系,就要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人只有通过各种交往活动才能体会自我的交往方式,并根据自我的行为与态度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对自我的评价来逐步认识自我。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令大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而且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一个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才能能对周围的人持信任友好的态度,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能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当产生矛盾时,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让大学生及时地将负面情绪加以化解,建立起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心态。

3.促进大学生个性化的实现

人的个性有着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后天生活、学习实践和成长环境的熏陶。交往的深度直接影响个性的品质,交往的广度直接影响个性的形式,大学生在交往中认识自我和社会、感受人生,在互助中领悟爱心与亲情,在启发中发展智力与思维,在鼓励中战胜困难和挫折,从而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

4.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

首先,和谐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注重自我形象的观念。注重自我形象要注意培养得体的姿态动作,要有良好的自我表现意识,要善于让别人了解自己,良好的自我形象是为个人成才的必备条件。其次,积极开展人际交往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够使大学生充实自身生活,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自我和社会的能力。最后,这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合作的观念。现代社会是分工与合作并同的社会,作为当代大学生就必须学会与人进行最大限度的合作,通过合作来丰富和充实自己。

参考文献:

[1]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徐涛.论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与对策[J].黑龙江高研究,2005.

[3]张文斌.人际关系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第7篇

本文从微信本身传播特点出发,运用调查问卷方法,分析在网络社交媒体发展背景下,微信如何影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本文在分析了相关数据后得出结论,微信主要帮助大学生巩固了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人际关系,而对人际关系的拓展影响甚微。

关键词:

社交媒体;微信;大学生;人际关系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不仅支持在线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还满足了多人手机群聊的消费需求。微信自诞生之后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学生间联系的主要即时通讯工具之一。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每个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作为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微信的使用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回答这一问题。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与测量

人际关系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率先提出的,也被称为人际关系论,193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约创立。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1、人际关系表明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2、人际关系有三种心理成分组成: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3、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人与人交往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①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本是抽象的概念。在本调查中,笔者以平时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将微信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加以归类,进行测量。该调查问卷共包含29个选择题,涉及了大学生个人基本资料、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情况(包括使用规模、频率等)以及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包括交流的内容、原因、目的等)。

二、调查的实施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采取网络工具———问卷星方式发放,推送对象为微信、微博、QQ好友,再借助滚雪球效应广而宣传,以达到预期的填卷数量。问卷的发放涵盖了综合类、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等院校,覆盖了各个层次、各种类别的高校。特别要说明的是,由于人力、物力和精力有限,笔者在抽样对象选取和问卷发放时,釆用的是便利抽样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样本数220份,回收问卷220份,回收率为100%;回收有效问卷220份,无效问卷0份。问卷发放工作始于3月11日,止于3月20日,持续10天时间。此次调查中,男生占40.45%,女生占59.55%,性别比例比较均衡。样本群体在年级分布上,大四所占比例较大,有40%;大二群体的反馈率最低,为8.64%;一、三年级样本所占比例分别为16.36%和35%。学历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四个层次。其中本科生反馈率最高,达69.09%;其次是专科生25%;研究生和博士生较低,分别占比3.64%和2.27%。

三、关于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状况分析

1.微信已成为大多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最主要方式根据样本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在220份有效调查样本中,有近191个样本表示在使用微信,所占比例达86.82%。而从使用微信的时间长度来看,有45%以上的同学使用微信已经两年之久,一到两年间的有31.82%,表明在大学生之间微信的普及率非常高。与此同时,37.73%的学生对“微信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持中立态度,35%不赞同“如果不用微信,便感觉与周围失去了联系”。有高达33.64%的学生在一天当中,使用微信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20%表示一天当中会有一小时之内的时间在玩微信。80.91%的大学生选择使用微信的原因在于身边的人都在使用,便于与同学朋友联系交流;44.09%表示是因为微信功能丰富有趣,操作方便;31.82%的学生表示通过微信可以获取信息,进行娱乐和游戏;27.27%表示通过微信可以放松自我,排遣压力;同时也有12.73%的大学生表示使用微信只是为得到某种心理满足。由数据可见,通过微信结交新朋友的比例占23.18%,文字通信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82.27%。利用微信公众账号这一功能获取信息的学生只有18.64%。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微信本身具备的联系交往的本质用途,微信的出现的确改变着大学生的交往方式。

2.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实现人际互动微信朋友圈诞生于微信4.0版本,也是其重要的更新,旨在增加用户与朋友们的图片分享。调查数据显示,在微信众多的功能中,最受学生追捧的是“朋友圈”。88.64%的学生在所有微信的功能中使用朋友圈最多,以分享照片、心情、网页、音乐和游戏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朋友圈的诸多状态中,以图片形式的为64.55%;关于自己心情的67.27%;文章、链接分享的51.36%;只看不转发的也占23.18%。处于朋友圈中的个体只能看到本人和朋友的评论,微信用户在进行状态时也不用有其他陌生人叨扰的顾虑,于是在提及在微信朋友圈中回复、评论、发状态的原因时,61.26%的调查者表示想与其微信好友进行互动以加深彼此交流;45.91%表示是为了抒绪、减压;42.27%是为了传播、分享信息;也有23.64%学生表示是为了展示自己。这说明微信朋友圈不仅是一种个人心理状态展示区域,还是许多学生进行自我展示、“晒心情”的良好空间。

3.微信互动内容与线下互动话题区别不明显在交往的内容方面,不论是现实中的交往,还是微信中的交往,大学生之间交流的内容最多的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分别高达72.27%和69.55%;其次是感情方面的交流,现实交流中讨论感情方面内容的比例超过了62.73%,微信交往中这一方面也占有近59.09%的比例;学习在两种交往形式中也占有重要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2.27%和45%;游戏和其他话题的交流在微信中和现实中差别不大,都占15%、30%左右的比例。这反映出无论是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还是虚拟的微信网络交往中,生活、情感、学习等问题是大学生之间交流最多的话题。

4.大学生微信使用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在关于“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有因为‘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漂流瓶’等而认识的陌生人”的调查中,44.55%的大学生表示没有,表示很多的仅占样本总量的4.55%。在关于“现实好友在微信好友中的比例”的调查中,也有高达42.73%的学生表示,他们现实好友在微信好友中的比例占据80-100%。这一权重表明在当今大学生社交网络圈子中,他们对于熟人有更多的信任和依赖,对于陌生人则比较警惕,也表明大学生在使用微信工具时对于陌生人还是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不愿意让更多陌生人了解自己。另外,调查也显示,在回答“使用微信交流过程中,对于比较隐私的问题会向谁交流”一题时,高达66.36%的调查者表示会将这些问题与熟人而非陌生人交流,会对陌生人交流的比例仅占样本总数的6.36%。在“微信隐私设置功能中,幵启或使用了哪些功能?”中,有72.72%的学生需要他人加自己为好友时进行信息验证;系统默认,自己没有设置的仅占11.36%。

四、研究结论

1.大学生微信使用有助于维护现实人际交往大学生群体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生活相对自由,自然对自己人际交往的层面和种类要求得更多、更广。他们人际交往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每天要面对形形的人。每个学校的大学生群体都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不解和隔阂。现实的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而言,往往具有不可选择性,他们必须面对人际交往中的所有情境,因此复杂的现实人际交往环境往往给学生带来很多困扰。微信可以营造一种更为开放的网络环境气氛,通过微信进行人际交往,可以使那些在现实人际交往中不占优势且缺乏一定自信心的大学生能更加开放、更有信心地去寻找他们想去交流的群体,从而提升了人际关系。

2.微信更有利于大学生展示真实的自己匿名性和平等性是网络社交中最显著的特征。只要自己情愿,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我们便可以摆脱外在和现实的束缚,不署名、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选择自己喜欢并且希望交往的对象身份平等地进行交往。这就使微信交往的主体双方在交往时没有束缚,没有压力,交往过程轻松,情感表达也更加广泛和充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阅历的丰富,再加上现如今社会上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许多大学生在处理价值冲突时感到困惑又紧张。尤其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使得许多学生对网络交往这个渠道产生质疑,他们不敢轻易相信陌生人,不敢与他们有过多交流,大学生们的戒备心变得越来越强烈,对他人的信任程度也渐渐变低。于是许多人不敢对毫无顾忌地跟别人倾诉,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敞开心扉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使用微信可以不用顾忌这么多,不用担心被谁出卖,也可以更好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况,使大学生群体能够更真诚地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内心,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真正实现了人与人的平等交往。

3.微信不能代替面对面的情感交流网络社交工具发展之后,大学生倾向于在虚拟的世界中通过人际交往的方式寻求精神知己,缺少现实的人际互动。这种对话的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暂时的心理欲求,但是却不能代替真实的情感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而广泛的社会信任不仅仅需要基本的信息、情报的交流,更需要情感,心灵上的交流。人类情感交流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任何的交流脱离了现实都会有如高飞的风筝,越飘越远。因此,要理性对待微信,合理使用微信,规避因为技术的先进而导致用户被媒介绑架的问题。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第8篇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来说是健康的,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自我为中心。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感受着家庭的温暖、亲人的溺爱,很自然地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人生观,习惯于站在自我的立场看待和处理问题,忽视他人和集体,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不能或者不愿深入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常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

2.自卑与退缩。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甚至身体素质的差别很容易在学生心理上形成层次感。个别来自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学生,在来自大城市或者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学生面前抬不起头来;部分同学悲伤于自己长相不好,口才欠佳,缺乏幽默感等等。他们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对交往中的负面因素考虑太多,总是极力回避,久而久之,逐渐形成自卑与退缩的性格,陷入焦虑、痛苦、自卑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这类学生虽然相对较少,但危害极大,不容忽视。

3.情绪化倾向。情绪化是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不足的体现,表明了个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幼稚。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情绪化,习惯于感情用事,高兴时满面春风,称兄道弟;不高兴时冷若冰霜,拒人千里。随自己心情的好坏决定对待他人的态度,不顾及他人感受,这就很容易伤害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使人感到不快,在心理上产生隔阂。

4.缺乏交往技巧。人际关系本身的复杂性、多面性对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障碍,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相对中学时代来说较为宽松和富有弹性。生活和环境的巨大变化使这些交往需求迫切但交往技巧相对不足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挫折而导致情感的损伤,这在大学新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二、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对策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强烈地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塑造健康的身心和形成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因此,探索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意义重大,措施如下:

1.优化人格。改造不良人格,培养和优化良好人格,这是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大学生一定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和总结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热情开朗、积极果敢、自信宽容等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同时,要善于向那些人际关系好的同学学习,使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步提高,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当然,人格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反复地总结,不断地修正自己,才能日趋成熟。

2.加强指导。发挥大学“德育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开设适合大学生需求的心理课程进行集体辅导和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会从大学生的衣食住行等各个环节上,把握他们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关注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把握他们的潜在意识和心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此外,还要配置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及时解答学生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使他们能及早走出心中的阴影,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在心灵上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3.提升校园文化建品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大学生间正常的人际交往。举办各种讲座联谊会和其他形式的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人际交往的机会。这就使他们既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又在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群体氛围中协调、感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向纵深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是很多的,仅仅依靠大学师生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和社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家庭的角度来说,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美好并学会爱;对社会而言,要营造一个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并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贫富差距,从而使大学生们能及早走出心中的阴影,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正常的交往中去。

参考文献

(1)张进辅.青年心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