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际交流分析

人际交流分析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09 08:55:06

人际交流分析

人际交流分析第1篇

国际贸易专业论文范文一:商务英语对国际贸易函电的应用

摘要:为有效降低国际贸易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营造更加有利的对外贸易机会,对商务英语函电在国际贸易中的变化及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了解商务英语函电对对外贸易成本造成的改变与推动作用。

关键词:商务英语;对外贸易;国际交流

近年来,全球经济化形势日益加剧,国际贸易活动越发频繁。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有效的贸易交流与沟通就更显重要。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不同国家的买卖双方相距遥远,面对面洽谈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商务英语函电的意义和作用,推动国际贸易交流。

1商务英语函电的含义

商务英语函电是利用商业事务英语传递相关商务信息的函电,是对外贸易活动重要的基础。商务英语函电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务活动的成败,它早已成为对外贸易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前国际上的通用语言,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中进行信息传递的主要语种。与常用英语相比,商务英语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和独特语言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国际贸易活动日渐频繁,商务英语函电能够准确、细致地向各方传递所需的贸易信息,更好地解决了供需间的信息连接问题,建立了各国、各企业间有效的交流沟通桥梁,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洽谈机会,提高了信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商务函电交流过程是发出者顺利编码、接收者顺利解码的过程。针对对外商务交流途径而言,商务英语函电就是鉴于外贸知识背景,利用现代化通信工具进行语言表达的电子书信。纸质书信、电子邮件及传真等都是商务英语函电载体,但其载体又不仅限于此,专业贸易用语及缩略用语等均是其主要内容。商务英语函电分类标准众多,按照其使用功能主要可分为答复函、来函处理、联络函、任命函、邀请函以及慰问函等多种形式。根据商务英语函电内容范围有仲裁、保险、索赔、包装、询盘、发盘等。

2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函电的基本功能

2.1寻找新商业伙伴、发展贸易客户在传统国际贸易过程当中,发展贸易客户成本较高,其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充分。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时代,信息公开程度较高,尤其是互联网等方式的应用,更是打破了贸易信息的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这就为我国国际贸易活动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支出,有效提升了贸易工作效率。发展贸易客户、寻找新的贸易客户可以通过宣传自己及别人的宣传,进一步接触潜在贸易客户,并主动与其进行联系洽谈。经验证,通过这种方式的宣传和努力,充分发挥了宣传作用。

2.2商务交流及沟通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了商务交流与沟通,而商务英语函电作为主要的交流沟通方式,经过充分有效的准备,能够将贸易活动变化阐述清楚,并加以补充,这些步骤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成败。因此,想要在国际贸易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商务英语函电交流与沟通的职能,应当注意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商务英语函电的特殊性决定了商务语言难以从语音方面加以完善,而合理利用语法语态,就能够让人感受到贸易方的礼貌和尊重。现代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各方贸易参与者地位是平等的,商务英语函电必须做到有礼有节,充分发挥商务英语作用,营造和谐、良好的贸易沟通氛围。第二,商务英语函电要确保传输的信息数据真实、准确。这就要求商务英语函电的语法、用词要更加严谨,不能过分夸张事实真相,易于引发误会和歧义的词汇不应当出现在商务英语函电中。

2.3贸易交易管理贸易交易管理是指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部门及辅助职能机构,若是企业选择一对一的传统贸易交流与沟通,势必会占用大量的时间、精力,增加企业贸易成本压力。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如电子邮件等方式加以解决,从而实现对非核心外贸工作的剥离,商务英语函电也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商务英语函电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3.1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电报、信函等纸质文件是用于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而这些纸质文件的使用需要贸易客户或合作伙伴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及归纳,这一过程耗时费力而又烦琐,且难以保证将信息及时准确地送递出去,工作效率较低。商务英语函电极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迅速将国际贸易活动相关信息快速反馈给发送方,简化了大量的信息分析整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3.2加强企业与客户的联系,挖掘新客户信息时代的来临,有效改善了国际通信水平,使得国际贸易信息交流越发便捷,商务英语函电是较为正式的贸易交流和沟通方式,具有准确、及时、快捷等特点,国际贸易企业应当不断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彼此贸易往来。商务英语函电的应用有利于新客户的挖掘,推动客户之间的贸易往来。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兴起、贸易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商务英语函电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各种现代通信手段更是层出不穷,这都给国际贸易交流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促进了国际贸易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加强贸易双方的认识和了解,为国际贸易活动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商务英语函电极大促进了贸易双方的合作、扩大了贸易规模、拓展了贸易新客户。

3.3构建贸易双方交流与沟通桥梁,发挥媒介作用商务英语函电使得国际贸易通信更加方便、快捷,这样不仅能够加强贸易合作双方的联系,有利于建立起贸易双方交流与沟通的桥梁,还提高了贸易信息的有效性。作为国际贸易谈判与磋商的交流工具,商务英语函电有利于进行贸易相关事项与细节商议,商议结果也要利用商务英语函电来草拟文字合同。因此,商务英语函电的应用在国际贸易往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商务英语函电运用得当与否更是贸易往来成败的关键。目前,商务英语函电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往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不容忽视。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商务英语函电应用的隐患也逐渐凸显出来,我们必须要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做好相关安全隐患防范措施。例如,在进行一些重要信息或技术贸易信息传输时,可以通过密码设置等方式加强相关信息资料的保护,谨防贸易信息泄露。

3.4加速国际贸易增长电子信息技术手段极大地方便了贸易双方的信息传递,它让贸易双方的交流与沟通成为易事,商务英语函电的全球化应用,不仅促进了大型国际企业的交流与沟通,还提升了中小企业的市场适应力,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经营氛围,这是我国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贸易规模的最佳手段。总的来说,商务英语函电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增加了贸易市场份额,我国贸易市场发展也越加迅速。

3.5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通信方式根本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双方的要求,贸易交流过程十分烦琐复杂,贸易交流与沟通成本较高、风险较大、交流速度极慢。根据当前商务英语函电发展状况来看,它为国际贸易交流与沟通提供了便捷的通信工具,有效打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让贸易双方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这是传统通信方式所不能及的,我们应当与时俱进,选择贸易交流成本更低、过程较为方便快捷的商务英语函电,营造有利的国际贸易发展优势。商务英语函电的应运而生,更是打破了国际贸易在这一方面的限制,及时有效地加强了贸易双方的相互联系,拓展了国际贸易全球业务发展进程,为我国全球贸易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国国际贸易当前发展形势来看,商务英语函电已经应用于国际贸易的方方面面,商务英语函电促进了贸易买卖双方的信息交流,它使国际贸易合作各环节更加融会贯通。现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商务英语函电应用将要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考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因此,我国应当不断加强商务英语函电管理,采取有效的商务英语函电改革措施,不断完善信息技术手段,改善商务英语函电交流能力。商务英语函电作为新的贸易交流工具,其发展前景极为乐观,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强,应充分发挥商务英语函电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4结语

商务英语函电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已经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促进了贸易双方的信息交流。但商务英语函电应用需要面对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信息传递安全性还有待加强,商务英语函电教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贸易交流工具,其发展前景仍是极为广阔的,国际英语函电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逐年加强。

参考文献:

[1]侯娟娟,周正履.英语商务信函中的礼貌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8):112-113.

[2]周玉梅.浅议外贸英文函电书写原则中的简洁原则[J].中国外资,2011,(24):184-185.

国际贸易专业论文范文二:国际贸易中统计知识的运用

[摘要]在国际贸易理论及政策分析中,统计分析工具和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统计分析为国际贸易理论论证提供了严谨的实证依据,而且为某些相关概念和政策效应提供了更为深入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但是,统计知识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指数方法和口径不一致以及理论验证数据虚拟性等。可以从统一核算方法及数据来源当局等层面来规避这些问题,以提高和强化统计知识在国际贸易分析中的运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条件;统计;统计指数;经济效应

经济学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多是来源于经济实践,是人类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摸索形成的。而由复杂多样的实践形成固定模式的理论,离不开复杂的统计工作。在国际贸易分析研究中,从传统贸易理论到现代贸易新理论,以及关税、非关税等贸易政策,无不借助大量的统计知识。而基于理论假定和现实统计得到的理论模型比单纯的假设得到的理论模型更具有严谨性和说服力。但是国际贸易中统计学知识的运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调查方法的不明确、统计口径的不统一及数据的虚拟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得统计分析工具和方法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分析中面临瓶颈,发挥不出统计分析该达到的严谨效果。所以在运用统计知识和工具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避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强化和提升统计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1国际贸易中统计知识应用的整体情况分析

1.1借助统计指数或指标来分析一些基本概念

在计算体现交换福利的贸易条件时主要运用的是价格指数。而计算价格指数时主要采用派氏指数法,相关数据的收集多是根据海关编码分类抽取一定的样本进行统计。在计算贸易依存度时,也需要结合多种统计方法收集和整理大量相关数据,既涉及进出口贸易额数据,还要涉及生产总值等数据;另外,如果需要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话,还需要到联合国数据网上搜集一些国别数据。在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整体水平时,更需要收集大量二手资料,并结合统计图表进行整理分析。

1.2国际贸易理论及政策分析中统计学知识的运用

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结合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指标,使得理论结果更为可靠。比较优势理论通过计算机会成本这一指标进行了数据论证,要素禀赋学说通过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两个相对指标的计算来确定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比较优势,而里昂惕夫也是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法对要素禀赋学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产业内贸易理论借助产业内贸易指数验证了一国国际分工及对外贸易的深度,并且借助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等指标说明产业内贸易的必要性。在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论分析中,需搜集消费、储蓄、国民收入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国际贸易政策分析中通常结合进出口额及关税税率等数据,利用加权算术平均数法进行核算分析各国关税水平。在分析外汇倾销的效用力度时借助于统计数据进行供求弹性的计算。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理论分析环节还是在政策分析环节,统计学知识都有大量的运用。但是统计学知识在运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国际贸易中统计知识运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抽样调查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性

核算贸易条件时,需收集进出口商品价格及数量等数据计算进出口价格指数,而在数据收集时多数采用抽样调查法,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在每类商品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调查。然而,抽样调查法存在较大误差,排除主观导致的登记性误差外,还存在偶然性误差,原始数据统计口径的不同及个别数据的缺失会使得统计结果差异较大。另外,统计指数的核算主要有拉氏指数法和派氏指数法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关于同度量因素的规定是不同的,所以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数核算时得出的结论肯定是不同的。

2.2统计口径的不同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误差

不同国家对数据的统计方法或口径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进出口统计标准上分为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两种,这使得同一项贸易,在贸易伙伴国之间统计的进口和出口数据可能会出现误差。比如,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中,中国报送的中日之间贸易额与日本报送的中日之间贸易额就有很大的差别,这主要是因为两国统计口径不同及统计误差造成的。

2.3理论分析中的一些数据依据并不真实

在古典贸易理论数据例证分析中,所列举的国家相关数据都是假设的,偏离现实数据较大,比如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中交换价格假定为1∶1,这一假定严重偏离现实状况。而这些数据的选取和假定更多的是为了实现理论想要得到的结果而专门设置的。所以这就存在一大隐患,在今后的研究中一旦变更相关数据可能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或一定的漏洞。

2.4在国际贸易政策分析中统计知识应用不充分

相对于理论分析中统计知识的运用,政策分析中应用的较少。如在关税及非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中多是侧重于借助经济学分析工具进行规范性分析,但如果要更加严谨的分析论证经济效应的话,结合一定的现实统计数据制作统计表及统计图进行分析效果会更佳。分析反倾销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案件时,更多的是用定性分析法,而借助统计方法及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情况不多。

3建议

基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分析中统计学知识运用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统一指数核算方法

从统计学专业角度出发,在核算不同性质的指数时所选用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比如在核算贸易条件的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时应该使用派氏指数法,因为派氏指数法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更具有现实意义。而在收集相关数据时,调查的货物最好平均分布在每一大类商品中,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随机误差。

3.2分析选取的数据应该来源于同一统计当局

用于对比分析的数据统计口径一定要一致,否则会出现错误结果或悖论。比如在分析双边贸易时,所选取的进口出口相关数据最好都来源于一个国家,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统计口径不同而带来的误差甚至是错误结果。

3.3进行理论论证选取的数据最好有真实的依据

在理论分析中所选取的数据不一定完全是真实的数据,因为毕竟理论本身就存在着众多假定性和与现实的偏离性,所以在选取数据的时候不要求做到百分之百的真实,但是要尽量基于现实数据进行合理的估计,以现实数据为依据估定论证所需的原始数据。只有这样分析才能够保证理论结果更加接近于现实,并且不脱离于现实。

3.4充分发挥统计学知识在国际贸易政策分析中的作用

借助大量关税、补贴、反倾销等统计数据进行政策分析,能够更清晰地论证政策现状及政策的经济效应,帮助理解政府政策行为背后隐含的理性决策。而且相对于复杂抽象的经济学规范分析而言,借助真实数据及图表的统计分析会更助于理解和掌握各项政策的经济效应。在详细分析过程中,可以借助统计表和统计图对相关政策及效应进行直观的描述性分析,而在进行因素分析及预测分析时,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刘芳.浅谈统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刘似臣,卜伟.国际贸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人际交流分析第2篇

关键词:网聊语言;文体特征;成因。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以网络为媒介的网际交流活动中。网聊是这种日益流行的网际交流活动形式之一。它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吸引着世界各地、各行业人的参与。在网聊活动中,利用各种聊天软件和工具,活动参与者通过键盘键入文字,通过计算机屏幕收看文字,使以文字为信息载体的笔语跨时空交流。它同通常意义上的面对面聊天有所不同。Kiesler et al(1984)认为这种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活动有两个有趣特点:1)缺少社会语境信息;2)缺少被广泛接受的使用规则。其中第一个特点使参与交际活动的人不能依赖手势、体势语、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息解释文字、辅助交流。规则的缺乏则使参与网上活动的人打破了传统交际中必须遵守的许多礼仪,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在网际交流中被一致认可的规范。但作为一种实时交流活动网聊又非常接近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口语交流。在实时交流中,同一时段里交流是双向的,即交流者可同时接收信息和发出信息。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这使得交流双方能及时收到对方的反馈信息,并据此调节和修正下一步交流的方向和内容。可见,网聊活动具有口语和书面语双重特征,它模糊了人们对口语和书面语区别的传统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

本文拟从两个角度对网聊语言进行文体分析:语言描述和语境因素分析。在语言描述中,我们采用文体标记系统给语言特征分类。根据Enkvist & Spenser(1964)文体标记就是突出的文体特征。在某一语境中具有文体意义的语言项目都可被认为是文体标记。这与功能文体学的"突出"概念一致。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认为突出是语言显耀的统称,是语篇的某些语言特征以某种形式凸露出来。进而,他又把突出特征分为两类:一类是违反常规的突出,是否定性的;另一类是符合常规的突出,是肯定的(参见张德禄1998)。在文体学中一般把语言特征分为四个层面:音系、字位、词汇、句法/语法。在网聊中,视觉文字或标点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唯一载体,所以音系文体标记不具有文体意义。我们只分析字位、词汇、句法/语法文体标记。同时,我们还要从功能的角度对万维网键谈进行语境因素分析。这是因为语境因素是文体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语言单元或语篇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们出现的语境。除更广意义上的文化语境外,语境可分为两类: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 )和情景语境( extralinguistic context或context of situation)。语言语境指在语篇中某一具体语言单元之前或之后的语言单元,情景语境指语篇出现的情景中的相关特征,如讲话内容、参与者、讲话媒介和渠道等。因此讨论网聊语文体特征时,我们将以情景语境的三个组成部分: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为框架,分析和讨论网聊英语的语境因素。

一、语言的词汇特征

对网络语言词汇特征的分析主要侧重于那些对其特征形成有重要意义的词汇。通过对网络交际活动的观察,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典型的词汇文体标记。

1、缩略词使用频率高

为了节约时间和空间,及时交换信息,网络交际中使用大量的缩略词。这些缩略词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新俚语或"网话"(cyberspeak)。例如:

(1)大量使用已被公认的缩略词汇。如USA, cm (centimeter)、km (kilometer)、Xmas (Christmas)、SOS (Save our ship or soul)、F.O.C. (free of charge)。

(2)创造新的英语首字母词,如WWW( World Wide Web:万维网)、DL(=download:下载)、LOL(=Laugh out loudly: 大笑)、BAK(=back at the keyboard:回到键盘旁)等。

(3)使用英文字母仿英文常用语之谐音,如IC(=I see: 我明白了)、ICQ(I seek you之谐音,ICQ本是最早的网络寻呼软件名,其爱称为QQ)、C-YA(=See you again:再会)。

(4)用数字代替字母缩合词。如:L8R(later)、b4(before)。

(5)使用英语词首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成词,如B2B (=Business to Business:商家)、F2F(=face to face:面对面)、Y2K(=Year 2000:千年虫问题)、I H8U(=I hate you:我恨你)、K4("考试"之谐音)。

(6)在连贯话语中使用数字谐音替代英语单词或汉字, 如"What can I do 4(for)you?""乐4(死)我了。""别肉麻了,我都快2(吐)了。""我上午发了个伊妹儿2(to)you"。

2、使用副语言符号表示语调和情感

网络不能传递非语言线索(nonverbal clues),而它们在实时交流中却很必要。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活动中,缺少这些非语言线索不仅会使对方对文意的理解出现问题,而且纯文字也不能把交际者的行动、情感完全表达清楚。所以, 在网际交流中,微笑、皱眉、怒吼、生气等生动的人类情感活动在纯文字实时信息传递中消失了。为了弥补网际交流的这种缺陷,网上键谈者利用键盘上各种符号的组合,发明了一套脸谱或表情符(emoticon),来传递感情。如"O-

3、使用语言来描述网络交际者的动作、情感和体态

除了使用脸谱生动地呈现交际者的动作、情感外,为弥补交流中非语言符号的不足,网络上还盛行另一种做法,即用语言描述一些非语言行为。例如,键入"hehehe",表示"我在笑"。在网络键谈中,文字分为两类:一类用于纯文字交流;另一类是描述键谈者非语言特征的文字。为了区别这两类文字,描述键谈者行为和反应的文字常常用一定的符号圈住,表示这是动作,最常用的是前后加星号。例如:*g* (the speaker) grins

*rotfl* 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

*hugs* hugging someone

laughing out loud

4、为使语言既简洁明快又生动活泼,交际过程中还频繁使用感叹词

该类词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语言的音响效果。如aha, gosh, WOW,d ear, mmm, ha-ha。

二、网络语言的语法特征

从语法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由于网上交流是将文字打在键盘上,再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由接受者来读,具有说和写的双重特点。因此,在电子语篇(electronic discourse)中,为节省各自占用的时间、突出重点,网民大都倾向于使用不完全句子、省略句子和不规则句子。如下面聊天室的一段对话:

Netizen A:hi,I am John. Student.Live in ca.what ur name.

Netizen B:me 2.In ny Like to make friend with U.

Netizen A:with pleasure.

在上述对话中,不难发现,交际双方在键入词语时都是能简则简。如,hi,me,what该大写时却用小写;ca应为CA (California), ny应为NY (New York); Like to make friend with u 应为I'd like to make friend with u.等。这表现出网上交际明显的语言特点:不守规则, 不注重语法和词法以及随意性强, 大量使用省略句式,具有很明显的口语化特色。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省略句式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具有交际价值,省略的句子成分要靠上下文的联系和自身经验的判断来补全。

2、从句型选择上来看,网上交际所用的句子一般以单句、短句居多,很少出现复句、长句。例如:

Netizen Al: you are also 3 bottle man, how much could you drink?

Netizen Bl: Beer, 5 bottles.

Netizen A2: Sea quantity!

Netizen B2: So-so,dear.I never drink toomuch.I fear of sudden death without being known by anyone.

Netizen A3:J ust finished another essay about our work unit, very funny, want to read it?

Netizen B3:Of course. My pleasure.

以上交谈多由中、短句构成,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据统计,各类英语文体的平均单句包含17.8个词。而网上键谈聊天的句子比英语句子的平均长度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网络聊天以休闲话题为主,有时候甚至比较无聊,因此字数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已经可以满足网民的交际需要,相反,一些复杂的长句输入时间过长,又不便于理解。此外,由于在网络聊天中话题转换非常快,对每一个话题的讨论都不深入,不需要长句传达复杂的意思和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

3、网络交际中频繁使用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

如在催促对方回答问题时,"网虫"们大多喜欢连用几个甚至一大串问号。在表示赞同或欣赏对方的观点时也常连用几个感叹号。尤其值得研究的是,为了制造"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美妙意境,有些高手常创造性地使用省略号。如女士在回答"do you miss me?"时,常巧妙地打出这样的字幕:I……

三、网络语言文体特征的成因分析

对任何语篇意义的理解都依赖语篇出现的环境。在进行文体分析时,对语境的分析非常必要。因此,我们采用功能文体学的语境因素分析框架,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阐释网络交际中出现上述文体特征的根源。

1、语场

语场指发生了什么事、所发生的社会活动的性质、参与者从事的活动等。也就是说,语场描述话语的内容范围。在不同的语场中,为实现语言的不同功能,语言在词汇、语法和形式等方面都会呈现独特的特征。就网络交际而言,语言用来传递信息、阐明事理的功能成为语言的第一功能。在高速运转的信息化社会中时间就是一切,因此交流变得简约化。为了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必然要求语言符号形式上的简化。在输入中用英文字母代替汉字,缩略语代替了单词等。总之,速度是第一要务,只要不妨碍沟通就尽可能地简化在键盘上的操作,力争一击到位,这就是为什么连数字和标点符号都被赋予特定内涵的原因。正如陈原先生所说,"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很快,语言接触引起的一个新问题,就是缩略语问题。节奏快,以至于在某些场合要采取符号(非语言的符号)来显示信息。缩略语就是把必要信息压缩(浓缩)到在接触的一瞬间就能立刻了解的程度。把必要信息转化为图形(非语言符号),是适应高速度和其他现代社会条件的需要而产生的"。

此外,网络交际的语场很难被规定在某一范围之内,交流的主题经常变化。每一位网络新成员的加入,每一个新问题的提出都会导致话题的转变,而且经常是几个主题同时并存。从功能上讲,人们加入网络聊天这种交互性实时交流的目的一般是交换对某一问题、事件或人物的观点和看法,然而具体到每一个人,其目的都不尽相同。对网络键谈参与者来讲,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交流场所,这个场所倡导言论自由,且范围可延伸至世界各地。因此,网络键谈的主题和功能都具有不确定性。

2、语旨

语旨指谁是参与者,参与者的特点、社会地位和角色关系,即描述参与者个人的情况和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互联网是个开放的系统,上网的人只要遵守一定的网络礼仪,便可在网上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它对参与者个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都不作限制。此外,多数网上键谈者选择使用匿名进行交谈,有些甚至在注册时填入假信息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现实世界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在网络上毫无意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平等的,扮演的角色也是随意的。这种开放、平等的网络交往氛围有利于使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潜能得以提升,创新精神得以发挥。所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民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展现自我,极力使用独特、新奇的语言抒发情感、发泄不满,从取名用字到遣词造句,处处表现出漠视传统和规范的语言风格,甚至可以违背某些语言规则。因此,在网络交际中,常会出现拼写错误、缩略形式、不规范标点、不符合语法的句子,以及用以调节气氛、表达情感的符号等。这都是不正规语言才具有的特点,所以网络语言文体的正规程度比较低。

3、语式

语式指语言在情景中所起的作用,语篇的符号组织及其在情景中的地位和功能。我们将从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媒介、渠道、语言自发性和交互性五个方面分析网络语言的话语语式。

(1)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

张德禄把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分为两类:构成型(constitutive)和辅助型(ancillary)。构成型语言组成整个交流事件,而辅助型语言只对社会活动起辅助作用。

(2)交流媒介

交流媒介指用于传递信息的图形符号(视觉媒介)或声波(听觉媒介)。媒介的不同,使语言产生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变体。在网络中,信息的传递通过键盘键入和从屏幕上阅读文字实现,所以它使用视频媒介,具有书面语的特征,但是,作为一种实时交流形式,信息接受和发送的同步性使交流者能及时收到反馈信息,调节谈话内容。这决定了它同时具有口语交流的一些特征。所以有人称它为"读起来像对话的书面语",即介于口语和书面语的特殊语言状态。因此,网络语言带有很大程度的随便性。

(3)交流渠道

交流渠道指信息传递的语式。交流渠道的限制是指信息的传递只限于一个渠道---视觉的或听觉的。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更注重视听互动性和依存性。书籍、报刊、杂志等强调的是通过读者的视觉来感悟世界,电话、广播类强调的是听觉功能,电影、电视则可通过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传递或接受信息,但却无法形成互为依存的互动关系,而网络传播中的交流体现了视觉和听觉的依存性和互动性。首先,网络键谈中的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媒介传递,具有交流渠道的限制。所以,这种交流会借助符号、标点等字位文体标记来实现意义表达的准确和清晰。其次,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传播信息速度的要求,仅凭视觉有时对交流信息是无法顺利传递和解读的,必须依赖于听觉辅助进行解码。如网络上流行的用语"F2F"、"CU"、"5460"等,在解读的过程中,信息接受者必须先读出声音,借助听觉加以辨析,从而加速视觉的认知过程。

(4)自发性

在网络交际中,参与者需要及时对他人的信息作出反馈,所以没有时间设计、修改语言错误,常会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停顿、甚至错句和拼写错误等。同时,交际者通常会选用最常用的日常词汇来表达意思。因此,网络键谈具有自发性。这也是它接近口语交谈的地方。

(5)交互性

在网络交际中,虽然交流的对象不在眼前,但他们却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网络聊天者之间需要相互合作。键谈双方要根据对方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谈话内容和谈话策略。同时,键谈者会借助大写、标点和副语言符号等文体特征吸引其他键谈者的注意,提高谈话的交互性,保障交流的成功。

四、结论

本文应用现代文体学理论,从语言描述和语境因素两方面分析了网聊的文体特征。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文体的分析是有选择的,即只选择那些具有文体代表性的方面。在衡量文体特征重要性时,我们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特征越重要,则它1)在所研究变体中出现频率越高,2)在其它变体中出现越少。基于这两个原则,我们选择了字位文体标记、句法/语法文体标记、词汇文体标记,分析了网聊的语言特征。之后,我们又结合其出现的语境,从语言使用特征方面,分析了它的语境因素。希望我们的分析能为那些正在参与或准备参与网聊的人提供一些语用指导,使他们能在交流中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语言,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较好地完成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Enkvist, N.E. & J, Spenser. Linguistics and Style. [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2]Kiesler, S.. J, Siegel & W. M, Timothy. 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39/10.

[3]鲍宗豪:《网络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4]董兰、王勤:《网络英语天津》[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2。

[5]董启明、刘玉梅:万维网键谈英语的文体特征[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

[6]钱瑗:《实用英语文体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7]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北京:外语电化教学2003,(6)。

人际交流分析第3篇

【关键词】交流接触器 仿真 影响因素

对于交流接触器温度场的仿真工作而言,现阶段的工作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遇到了很大的问题。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交流接触器温度场仿真工作的影响因素很多,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我国在交流接触器温度场仿真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因此很多的设备和技术相对于国际上来说存在一定的距离,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进步,必须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对影响因素有一个全面、透彻的掌握。本文就此进行一定的解析。

1 交流接触器温度场分析模型

1.1 研究对象

交流接触器经过多年的发展,现阶段的型号和功能有很大的不同,每一种交流接触器在特定的领域都能全面的发展,为了能够对交流接触器温度场仿真及影响因素有一个透彻的分析,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一种额定电流为一百安培的交流接触器,这种设备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那就是结构的对称性。从客观方面来说,结构的对称性能够较好的展示出影响因素,并且在日后的处理方式中,也可以更好的优化,如图一:

除此之外,我们的科研人员还在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的过程中,仅选取了四分之一的模型建模。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节省一定的工作时间,同时让仿真工作更加的贴近实际,不至于出现过于理论化的情况,毕竟交流接触器温度场仿真工作是要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1.2 热分析模型的建立

对于交流接触器温度场仿真工作来说,热分析模型的建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的工作都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热分析模型的建立能够从客观上和主观上将影响因素较为直观的展现出来。在客观方面,由于仿真工作结合了一定的实际因素,因此客观上的成果有很大一部分能够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主观方面,热分析模型可以将一些较为复杂的工作通过较为简单的方式进行,因此,主观和客观方面的便利,都要求热分析模型的有效建立。本文认为,为了便于计算作如下假设:①接触器处于无限大空间;②由于结构的对称性,认为对称面是绝热面;③材料各向同性;④外表面的对流散热为自然对流散热;⑤环境温度不变,为实验时测得的室温。

2 热源的计算

交流接触器在工作的过程中,其热源包括主回路和电磁系统两部分。就目前的发展而言,主回路和电磁系统同样重要,并不存在谁凌驾于谁的情况。科研人员经过不断的研究,对主回路和电磁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深化与加强,设备和系统更加的完善,在进行交流接触器温度场仿真研究的时候,就能在硬件和系统方面获得较大的助力,我国的交流接触器的主回路损耗的计算主要包括各个部分电阻的确定,以及电流通过回路时的电流密度分布计算,这两方面的计算工作对整体的仿真工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电磁系统损耗的计算主要是线圈和分磁环中电流的计算。

2.1 电磁系统发热功率的计算

电磁系统是整个交流接触器温度场仿真研究的核心部分,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电磁系统已经被列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在上文中,我们知道了,电磁系统损耗的计算主要有两个部分,分别是线圈和分磁环中电流的计算,从客观的计算工作来说,分磁系统发热功率的计算需要线圈和分析磁环中电流计算的支撑,同时二者也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在进行发热功率计算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交流接触器的实际应用方向和具体的服务对象,有些科研人员进行“标准计算”,即所谓的统一情况,统一方向等等。社会的发展要求交流接触器温度场仿真研究需要多元化的进行,影响因素也要从多个方面分析。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才能得到一个较为积极的计算结果。本文认为,要想在计算的时候得到一个较为积极的成果,可以应用瞬态磁路法计算线圈和分磁环中功率损耗,求解过程中考虑铁磁材料的非线性以及线圈和分磁环电阻随温度的变化通过线圈的交流电流产生的交变磁通在铁磁体内产生磁滞和涡流损耗,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根据铁心材料的铁磁损耗进行估算。

2.2 接触电阻

热源作为交流接触器温度场仿真研究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必须在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获得一个较为理想的效果。现阶段的一部分科研人员将目节。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正是因为电阻的存在,因此电流流过导体接触时电流线收缩,电流密度增大,随之而来的影响就是公路损耗增大,这对电力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对于用电量日益增大的居民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接触处的温度高于导体的温度,这一条就足够我们在进行分析的工作中,考虑到接触电阻所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接触器在闭合工作的时候,主回路中存在的接触主要有动静触头的接触和接线端的接触,这两个环必须重点关注,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接触电阻的应用在每一个地区都有不同,随着市场的不断健全,接触电阻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在某一个方面较为突出,在将来的应用中,我们需要将电阻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化劣势为优势。

3 总结

本文对交流接触器温度场仿真及影响因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现有的成果来看,很多地区的研究都在趋向于标准化、高效化。对于交流接触器而言,我们其实并不陌生,但要在其温度场仿真机影响因素方面,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同时掌握好方方面面的工作,的确不是容易的事情。将来的研究、分析工作需要结合其它领域的技术和设备,这样才能获得较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纽春萍,陈德桂,朱丽萍.交流接触器温度场的仿真计算[J].低压电器,2005(06).

[2]沈旭,陈乐生,申乾宏,樊先平,杨辉.交流接触器温度场数值仿真模拟[J].电工材料,2012(03).

[3]陈维,张国钢,张鹏飞,张怡,耿英三.低压开关电器主电路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J].低压电器,2010(20).

人际交流分析第4篇

1.加强线路经营情况分析

线路是公交客运的基层管理单位,加强线路的财务分析,是公交企业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线路经营的因素很多,如车型车辆配置,营运作业计划,客运收入,司乘人员人工成本,燃料成本等。线路服务的区域不同(如我公司分为远城区和城区),客运量,路况均有所不同,不同车型给乘客提供的舒适度,路况适应性,发生的维修保养成本不同;城市规划建设对所在区域内运营线路客运收入影响不同;市内动迁改造路段客流量较少,城市边缘新城区及大型商圈住宅区客运收入增长较快。所以在分析每条线路经营情况时,要绝对数和相对数指标结合,充分利用好公交信息化网络平台,细分各因素对线路经营情况的分析。

2.加强社会服务指标分析

企业管理者在强调财务指标,损益指标,管理质量指标同时,注重提高乘客满意率,提高车辆完好率,车辆出勤率,高峰时段出车率,降低车辆下线率,降低车辆故障,合理调整公交线网密度,提高公交站点500米半径站点覆盖率,解决市民出行一公里,轨道交通实行无缝对接和发展二级网络等各项服务指标。保证市民满意,社会满意,公交员工满意,真正做到“安全,快捷,舒适,方便”,实现企业、社会和谐发展。

3.加强现金流量情况的分析

从现金流量表入手,可以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大方面获取现金流量的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偿债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公交企业肩负社会责任,公交票价往往远远低于成本价值,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因此,在进行“损益”分析的同时要着重进行“现金流量”分析,重点分析如何缩小流动资金缺口,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获得足够的现金流量;同时,还要分析外部融资活动后的现金净流量,以评价企业的筹资政策。五、开展成本预算考核分析公交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成本预算考核分析,通过成本定额预算与考核相结合的管理制度,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竞争力。紧紧围绕武汉市公交集团的十六字方针“爱车节能,降本增效,管理升级,服务创优”,对成本费用进行分析。要揭示成本升降的原因,及时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项因素及其原因,寻求进一步降低客运成本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二、采用多种分析方法

1.财务报表中增设财务分析附表

根据公交企业的具体情况编制一些必要的分析表附表。比如,燃料成本与同期对比分析(燃料成本可细分到营运车燃料类型,行驶里程及百公里单耗等指标具体分析)及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分析等,可根据企业实际设置不同风格的分析表。针对主栏,增设必要栏目,包括本期实际数栏,本期计划数栏,上期数,同期实际数,行业平均数,比较栏(比较栏可分为绝对数和相对数),即差额和百分比。财务分析表中指标的内容,可以根据企业具体需要确定,如各类型,各地域公交收入分析体系。另外还要注意指标的位置,必须在给定的表格之中。在确定分析指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根据各种分析目的确定指标(2)不仅要考虑目前需要,而且要考虑未来需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财务指标要有所创新。(3)为了避免未来损失,一方面应该尽可能将可能需要的指标纳入其中;另一方面,指标不能太多太滥,以免喧宾夺主。

2.根据分析表建立动态分析图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分析的结果,并能用各类指标进行结构分析,趋势分析,还可利用动态结构图反映出来。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帮助企业改善决策。在分析时应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或全部指标分析。所有的财务分析数据是从当前使用的财务软件账套取数的,所以在做财务分析之前一定要完成当月的财务核算即记账和报表,并保证当前帐套有原始数据。目前公交信息网络化平台有所有一线营运车辆的客运量,行驶里程,客运收入及燃料消耗指标,为财务分析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财务分析既可将企业计划期的经济活动与实际期的财务活动相比,也可对企业本期的财务活动与前期财务活动相比。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首先,企业领导要把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来认识,在企业中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并通过分析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次,财务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搞好财务分析是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最好途径,要努力搞好财务分析,不断提高分析质量。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以制度来规范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举措。首先,在企业中应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配备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其次,应在制度中明确财务分析的目的、任务,明确财务分析人员的目标和责任;再次,应在制度中明确对分析工作质量的要求。

3.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财务分析要在报表资料齐全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多种科学分析方法,为企业提供有理有据,富有说明力和建设性的财务分析报告。

4.加强事前预测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企业会计要从以往的事后反映和监督的旧框框中解脱出来,开展事前预测和决策。会计人员要用准确的资料,科学的方法做出会计预测,当好企业的参谋。

5.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

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如前所述,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培养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既要注重培养其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以及对内对外报表等财务分析数据来源合理修正的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扩大公交集团内部交流与学习,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三、结束语

人际交流分析第5篇

互动社会语言学(interactionalsociolinguistics)由Gumperz1982年的《话语策略》一书正式创立,是社会语言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其特点是用语言学的知识解释人际互动,尤其是不同民族和文化间交际互动的过程和结果。作为社会语言学的分支学科,互动社会语言学有它自己的学术渊源和理论特色,这是因为它从不同的理论派系和分支汲取了充分的营养。本文拟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学术渊源、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作一简要介绍,旨在说明互动社会语言学根源于人类语言学,对交际民俗学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并与会话分析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从而为语言与文化的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2.学术渊源

从广义上来说,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社会学、人类学与语言学。这种学术渊源可以从互动社会语言学注重研究语言、社会和文化的交叉领域反映出来。具体来说,互动社会语言学与交际民俗学和会话分析的关系密不可分,是在对交际民俗学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结合会话分析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2.1交际民俗学

交际民俗学20世纪60年代由DellHymes创立。交际民俗学关注的是特定言语社区成员理解和呈现自己文化的方式,因此,它必须要描写言语的日常使用,包括方言和语言的使用模式以及一些程序化的交际事件。为了有效地研究交际事件,Hymes(1974)提出S.P.E.A.K.I.N.G.作为分析的基本模式,即S(情景),P(参与者),E(目的),A(行为序列,即信息内容和形式),K(主调),I(言语手段),N(交际和理解的规范),G(交际类型)。Hymes认为,按照这些方面对交际事件进行分析,就能揭示言语交际的社会文化特征。交际民俗学把研究语言的实际运用作为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关系的落脚点,研究一定文化情境中发生的交际行为,尤其是语言交际行为的性质和功能。具体来说,交际民俗学侧重交际能力的研究,认为交际参与者在社会交际情境中,不仅需要了解关于语言形式的知识,还需要了解语言形式所具有的社会含义。交际民俗学通过研究社会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些活动,如购物、寒暄、交谈等等,来了解和总结人们交际所依赖的说话规则,进而提出可以解释交际能力的理论。同时,在研究人们的交际行为时,交际民俗学十分重视语境的作用。交际民俗学把人们的交际模式和广义的社会文化语境联系起来,并对语境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定义。言语社区和言语网络属于宏观语境,而具体的言语语境和传统的上下文语境属于具体语境。交际民俗学认为,宏观语境和具体语境共同影响着交际者的言语行为,尽管在某些语境下,交际者并不能意识到影响其言语行为的某些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潘永樑,1994)。互动社会语言学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交际民俗学的深刻影响,继承了交际民俗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如语境、交际能力等,但是与交际民俗学相比,互动社会语言学对语境和交际能力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细化。交际民俗学家强调语境的重要性,认为语境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他们眼中的语境是事先存在的、静态的。而互动社会语言学家则认为语境是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共同构建的,而且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同时,互动社会语言学对交际能力的研究也不像交际民俗学那样局限在句子层次上,而是在会话中通过研究交际者的协商、互动来了解交际能力,关注会话含意的获得过程。互动社会语言学认为,交际能力是说话者开始和保持会话参与必须拥有的语言和相关交际规则的知识(Gumperz,1982),强调会话参与者的能动性,从而对言语行为的研究具有动态性质。

2.2会话分析

会话分析这一学派由美国社会学家HarveySacks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开创。这一学派把平常、琐碎的日常会话提升为科学研究的正当对象,并对会话规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会话分析家眼中,会话既脱离语法,又脱离宏观的社会结构,因此必须进行独立的分析。他们把一段会话分解成话语流、话轮、话步等等,通过对这些会话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详尽的分析,来展示会话效果产生的过程。会话分析和交际民俗学一样,也注重对真实交际话语的分析,探索日常会话的规律性特征,但会话分析侧重于分解会话的微观特征,目标是研究“有助于理解人们行事方式”的“小现象”(Sacks,1984:18),“对相对较小的语言样本进行非常详尽的分析”(Nunan,1993:86)。会话分析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会话参与者如何说出能被人理解的话语以及他们如何理解别人的话语?这个大问题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小问题:(1)会话参与者如何构建谈话的方向(orientation),即他们如何使自己和对方开始交际,例如,问候语的使用;(2)参与者如何分配谈话量;(3)参与者如何构建会话的主题(Heller,2001)。在会话分析家看来,会话是由一系列话轮组成的,承接话轮既是会话参与者的权利,也是他的义务。会话参与者以单位来组织话语,会话分析家把这些单位叫做话轮构建单位(TurnConstructionUnits)(Sacksetal.,1974)。除了关注话轮转换外,会话分析家还研究焦点转移、语流控制、顺序和相邻语对以及会话修补等等。会话分析家认为,对会话的微观结构和机制的分析,例如话轮转换和会话修补,应该先于对会话宏观结构的分析,例如性别、年龄、和阶层等(Schegloff,1987)。只有对会话的内部组织机制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分析它的社会特征。互动社会语言学继承了会话分析的观点,认为会话是由按顺序组织起来的话语交流构成的,而且会话以某种方式创造了它自己的交际生态环境。但是互动社会语言学对会话推断的定义与会话分析的定义截然不同。会话分析只关注会话本身的规范化秩序,不对交际参与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做任何的预设。而在互动社会语言学中,会话推断是“话语理解的情境化或语境化过程,通过会话推断,交际参与者评估双方的目的,并以此为基础作出相应的反应”(Gumperz1982:153)。有了这个定义,我们就不能再把会话理解过程想当然,而是应该设想,相邻语对之间的关系总是受到评估的介入,这种介入的评估正是下一个话轮产生的条件。因此,互动社会语言学分析的目标不是会话过程中现成的话轮顺序,而是一种动态的、不断转换的话语流。也就是说,任何交际都取决于交际参与者基于既定文化预设的理解行为。除了通常意义上的语义过程之外,反映社会权势关系的意识形态也进入到评估过程中。在所有这些方面,互动社会语言学分析都有别于会话分析。

3.研究目标

互动社会语言学的整体研究目标是言语行为作为交际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以及包含言语内容的互动交际行为的整体意义(徐大明,2002)。它的具体研究目标是跨民族或跨文化交际误解。通过细致地分析某一特定互动交际行为的语境规约,互动社会语言学试图把不同民族群体之间在互动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与更广阔的社会语言学问题联系起来(Boxer,2002)。互动社会语言学一直对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深感兴趣,所做的研究一直致力于回答这几个问题:社会文化的边界如何在语言中体现出来?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这种关系如何影响着人们的理解,尤其是人们传达信息、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人们通过什么来理解社会机构的运作原理(Gumperz,2003)?在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时,互动社会语言学关注的不是宏观的文化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比较,而是交际者如何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构建意义,如何利用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境提示以及语言的指代特征共同促进交际双方理解话语和做出推断。同时,互动社会语言学不是单纯地解释意义是否得到有效的交流,而是意图理解话语互动中交流的意义以及意义在话语互动中的构建方式和过程。因此,互动社会语言学把两个或以上的个体参与的话语交流作为研究的主要目标,侧重分析意义生成的过程以及被人们想当然的背景预设。其目的在于展示交际者如何使用话语在日常交际场景中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但是,这种分析是以会话参与者的社会文化语境为背景的。语言互动的规律性不再被看作是“反映”某些社会规约,相反,这些规约被看作是在交际情境中动态地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因而对特定的交际情境进行互动社会语言学分析是为了重建互动的分析方法,交际参与者正是藉由这种方法,通过使用话语手段(语言的选择、语码的转换、风格的变化等等)来产生和解释意欲表达的社会意义(Luzio,2003)。

4.研究方法

互动社会语言学成功地整合了一些相异但又互补的问题: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语言事实与社会文化事实,认知规则与交际目的,文本与语境,话语与民俗,分析家的理解与交际参与者的理解(Luzio,2003)。由此,互动社会语言学就能够发展出一种新方法,来探讨和解释多语多文化社区中的文化内和文化间的语言过程。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范式。一种方法认为交际实践是由现实世界的理解倾向和现实世界的行事倾向即惯习(habitus)决定的,因此,只有通过研究这些倾向所反映出来的宏观社会条件、政治和经济力量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力关系(Bourdieu,1994),才能深入了解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本质。另一种研究方法则认为,社会最终是由话语互动定型的,因此,必须用建构主义的方法了解微观的话语方式和过程,然后再转向多样性的研究。互动社会语言学没有全盘地接受某一种研究方法,而是试图弥补这两种研究方法之间的裂隙,把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做法是关注交际实践,把交际实践当成是社会力量和话语力量的交汇点,而交际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话语实践,因此,话语实践或者话语互动就成了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窗口。在对话语实践进行互动研究时,互动社会语言学家首先对交际互动过程进行民俗学的调查,依赖深度的参与观察和访谈来发现和了解产生的一系列自然交际事件。这种民俗学调查是为了了解当地的交际生态,以识别当地的交际者在交际时带有怎样的期望和预设以及如何解决交际互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民俗学调查之后,互动社会语言学家选取一些代表性的交际互动进行录音或录像,并把它们转写成“互动文本”(interactionaltext),互动文本中包含说话者和听话者进行会话推断所需要的所有提示信息:言语的、非言语的、韵律的、超语言的,等等。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交际者进行交际时的情景语境和民俗语境,还能分解出语言形式与语境及背景知识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对会话释义所起的作用(Gumperz,2001)。研究话语互动时,理解和解释会话意义的标准不是由互动社会语言学家事先设定的,而是以交际参与者的理解和解释为基础。互动社会语言学家只是对交际参与者的解释进行重新构建,以了解和理解社会意义在互动过程中构建和生产的过程。

5.核心概念

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会话策略、语境提示和语境规约、会话释义和会话推断,即通过观察交际双方在会话过程中的“互动”来推断交际者在采取某个行动时所依据的社会观念,并且检验言语和非言语信号是怎样在释义过程中被理解的(Gumperz,1982)。互动社会语言学强调在话语实践中探索语言与文化的多样性关系,因此把交际者在交际互动过程中有效地掌握开启和保持会话的会话策略,作为交际者交际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Gumperz,1982)。为了保持会话持续进行,交际者需要根据收到的语境提示,理解会话合作者的话语,对会话合作者的意图做出推断,并且在会话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这些推断。交际者的这种会话策略(conversationstrategies)在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研究会话策略,就是研究会话参与者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词汇、句法、社会语言学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产生和理解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做出正确的推断,推进交际的顺利进行。语境提示(contextualizationcues)是研究会话策略的一个重要概念。语境提示是指任何具有标志语境作用的言语和非言语线索。在会话过程中,交际者需要根据话语的一系列表面特征或标记来理解正在进行的会话。语码转换就是这样一种标记。其它的语境提示还包括语音、语调、节奏、语速,以及其它的一些超音段标记。当语境提示与其它的语法和词汇标记同时出现时,它们就能共同影响话语的理解过程和释义过程。语境提示只起到指示作用,因为它没有命题内容,也就是说,和其它的指示标记例如代词相比,语境提示只标识关系内容,没有被赋予脱离语境的词汇意义。语境提示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把语言学家所说的“话语结构”(discursivestructure)转换成以目标为导向的活动方式(Gumperz,2003)。作为一种元语用标志,语境提示代表着说话者的标记方式,并且为交际互动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在话语交流的特定阶段,语言是如何被使用的。在会话过程中,交际者不可能对会话理解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进行显性表达,因此,只能通过语境提示的间接作用来推动会话的顺利进行。因为语境提示只是单纯的标记符号,因此交际者通常无意识地发出某些语境提示,而交际对方又无意识地接收。语境提示的这一特点有利于揭示会话释义过程中许多没被注意到的方面,而这些方面往往对文化的多样性高度敏感。互动社会语言学之所以对语境提示深感兴趣,目的是为了揭示标记符号如韵律、语码、风格转换以及一些程式化的表达,如何与语法和词汇这些象征符号、话语流的顺序索引以及文化背景和其它相关背景知识进行互动,从而构建社会活动(Gumperz,2003)。会话推断是互动社会语言学不断强调的另一概念。在会话过程中,交际者面临的任务不仅仅是理解一段话语,更重要的是在互动交际中进行交流,并对交际对方的意图做出正确的推断。交际者根据收到的语境提示,不断地形成和修正着自己所做出的关于对方交际意图的判断,并通过自己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来验证这些判断。会话推断有两个层次:全局性的推断和局部性的推断(Gumperz,2003)。全局性的推断是指交际者推断自己所处的互动交流是关于什么的,有什么样的共同权利和义务,能够提出什么样的话题,什么可以说出来什么需要被暗示等等。局部性的推断是指交际者推断交际对方的每个构成话步的意图,以及由此需要做出的相应反应等等。会话推断总是涉及某种形式的推理。交际者需要不断自问“对方在说些什么?”,“他们这样说有什么意图?”这种判断从语音层面开始,交际者需要判断对方所说的是“g”还是“k”,但是节奏和韵律对于交际者的判断也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会话推断既依赖于会话的形式层面也依赖于会话的内容层面,同时,它与会话的背景信息,以及各种象征符号和标记符号也密切相关。会话推断在交际实践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互动社会语言学家发现,相当一部分的交际中断和交际失败是由于错误的会话推断造成的,因此,深入了解会话的释义及推断过程有助于检测交际是否成功,如果没有成功,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上。

人际交流分析第6篇

关键词:客流特征;跨线客流;高速铁路;产生机理

1跨线客流定义

一定数量的旅客群根据自身需要,选用一定的运输方式,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产生位移即产生客流。流量、流向、流时是构成客流的3个主要因素,跨线客流是指始发点和终到点不在同一条客运专线上的客流。

2跨线客流产生机理

跨线客流的产生受供需两端因素影响。其中,需求端为受两地商务、公务交流需求,资源、产业互补需要和探亲等文化观念的影响,两地间产生出行需求;供给端为受路网限制的影响,两地间路网无直达线路,即产生跨线客流。

2.1客流需求影响

(1)商务、公务交流需求在各类客流中最为主要的商务客流与公务客流,它们的直接诱导因素便是社会生产活动,这是人们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为了生产和再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出行活动。(2)资源、产业互补需要由于教育、旅游、人力等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人们在日常生话中,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娱乐、学习的需要,需在不同资源点间流动,这便产生了相应的出行需求,这类需求得以实现后便转换为相应的客流。(3)探亲等文化观念社会中个体与个体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社会交往、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观念及背景影响下,人们为了维系这种广泛的联系,便产生了一定的出行需求。

2.2路网供给影响

跨线客流产生在路网上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两点间路网无直达线路。即初始阶段A、B两地之间旅客交流需求相对较低,但与中间节点或以远城市间存在较强的客流需求,因此,只在A、B两地与中间节点城市之间建设高速铁路,A、B间少量交通需求通过换乘解决;但随着A、B两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相互之间吸引力不断加强,但不足以支撑新建直通铁路线路,通过既有铁路富裕能力开行跨线列车,满足跨线客运需求。

3跨线客流特征分析

经过对全路各联络线进行分类统计,联络线主要类型可分为:干线与干线间的跨线、干线与城际之间的跨线、城际与城际之间的跨线三种。

3.1干线与干线间的跨线

干线与干线间的跨线以济沪联络线为例,济沪联络线位于济南枢纽,青银通道与京沪通道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保障。本联络线日开行跨线列车24对,由胶济客专跨线至京沪高铁后南下。跨线列车中主要是由青岛和烟威都市区去往东南沿海和西安、郑州、长沙、重庆等地的跨局列车和少量由烟威都市区去往济枣菏都市区管内列车。依据全路车站的站间od数据,结合经过济沪联络线的客车对数及总对数情况,计算经过济沪联络线的客流密度653万人。对途经本联络线车次所经过的车站进行区域合并区分客流性质,得到联络线客流以中长途出行为主,省内出行为辅。其中,中长途客流约占联络线客流总量的72%,城际客流约占28%。

3.2干线与城际之间的跨线

干线与城际之间的跨线以即墨至即墨北联络线为例,即墨至即墨北联络线位于青岛枢纽,实现了青荣城际与胶济客专的连通。本联络线日开行跨线列车23对,主要是来自北京、上海、西安、长沙、石家庄等跨局列车和来自济南、枣庄等管内列车,由胶济客专跨线至青荣城际,去往烟台、威海方向。据全路车站的站间od数据,结合经过即墨至即墨北联络线的客车对数及总对数情况,计算经过济沪联络线的客流密度561万人。途经本联络线客流以烟台、威海两市与济南及胶济客专沿线城市交流为主,以京沪高铁沿线城市与烟台、威海两市交流为辅,其中城际客流约占联络线客流总量的78%,中长途客流约占22%。

3.3城际与城际之间的跨线

城际与城际之间的跨线以仙宁联络线为例,本联络线位于南京枢纽,是连接南京南站与沪宁城际铁路上海方向的客车通路。本联络线日开行跨线列车70对,主要是来是由上海至南京、合肥、安庆等地的管内列车和少量由上海至汉口、重庆、成都等地的跨局列车,开行距离较短。依据全路车站的站间od数据,结合经过济沪联络线的客车对数及总对数情况,计算经过济沪联络线的客流密度为1731万人。对途经本联络线车次所经过的车站进行区域合并区分客流性质,得到途径本联络线客流以省内出行为主,中长途出行为辅,其中城际客流占联络线客流总量的73%,中长途客流占27%。

4结论

通过对各类联络线的归类统计,针对全路跨线列车开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炼以下跨线客流特征:

4.1干线与干线间联络线两端均衔接国家铁路干线,是国家主要通道间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保障。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干线与干线间的跨线列车开行以1000-2000km为主。就客流性质而言,该部分客流以中长途出行为主,省内出行为辅,中长途客流约占客流总量的70%,城际客流约占30%。

4.2干线与城际间联络线是实现地方城际铁路搭接国家主要通道的线路。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干线与城际跨线列车开行以1000km以内为主。就客流性质而言,该部分客流以省内出行为主,中长途出行为辅,其中城际客流约占客流总量的75%,中长途客流约占25%。

人际交流分析第7篇

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充分的实现对商务英语的学习,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文明发展。英语作为最简单又广为应用的语种,实现了全球交流的目标达成。商务英语集合了英语的简便性和流通性,同时又涵盖非常专业的应用性,实现了世界经济贸易往来的沟通需求。本文针对交际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分析商务英语的教学特点,实现对交际法的实践练习,为未来世界经济文化往来奠定良好的沟通基础。

关键词:

交际法;商务英语;教学应用

在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了实现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紧密往来,掌握商务英语成为与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由于英语掌握起来比较快捷,能够满足支持世界商务贸易往来的需求,因此,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外语专业。商务英语是英语知识与商务知识的交融,为更好的服务贸易往来应运而生。本文根据商务英语的教学特色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交际法的实践有利于商务教学的实施,并且能够为国家培养综合性英语人才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一、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商务英语具有特殊的交流应用需求,是满足人们专门针对商务贸易往来而设定的英语学科。掌握良好的商务英语,需要具备对商务知识的充分了解,能够体会商务英语应用的背景支持。并且,在特点的商务交流环境中,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沟通的要素。具备商务英语能力还要求专业的人员能够在特定的谈判环节中,实现对经济贸易往来的谈判和交际,保证往来的利益不受侵害。商务英语使用的环境和因素具有特殊性,对于情景和沟通背景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关于商务英语讨论的主体比较丰富,涉及到广告、旅游、销售等方面的商业行为活动。商务英语对专业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在一些电子会议,或者是电话会议中,都要求能够通过记录的方式进行商务交流,这要求专业学生的听力水平极高,而且了解商务专业知识。关于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学生应该能够具备自我推销的能力,充分的实现对商品和企业公司的介绍,保证独特的观点和信息交流。学生在应用商务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宣传的准确性,保证交流的方式是得体的。在阅读相关的商务资料时,学生要求能够进行要点的记录和分析,通过自己的理解实现对商务往来资料的重点叙述。在商务英语交流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师设立相关的写作练习,实现对商务往来的回信、邀请等书函的写作,保证商务交流顺利[1]。总而言之,商务英语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能够熟练的掌握英语的语法,同时还能够熟识商务专业知识,保证对谈判和交流技能的提升。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方式,主要以语法的学习为主,保证实现翻译的功能。现代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在翻译的本质工作中,强调个人能力的应用,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谈判交流能力。

二、商务英语交际法的概述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使用交际法,主要是为了提升商务英语的功能性。商务英语具有特殊性,主要是为了实现商务经济贸易往来,在商务英语应用中体现学生的沟通能力,才是发展商务英语教学的关键。商务英语交际教学法比较新颖,是现代社会发展中新型出来的商务英语教学方法。交际法初始于西方国家,当时的发展中心是英国。后来伴随西方国家的不断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形成了密切的联系,由于语言不通造成了发展的严重阻碍,至此形成转对与商务交流产生的英语体系,支持商务贸易往来的有效运作。现代主流的商务英语教学法就是交际教学法,这一方式成功代替了传统教学。交际法的教学方式具有独特性,能够通过对话引导出具有情节效果的商务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另外,通过对对话内容的总结和分析,讨论出关于对话的标准词汇,得到相关案例的学习目标主旨。总结对话交流中的语法结构,根据商务英语的使用概念,评定阅读材料的深刻内涵,在通过大量的练习实践得到相应的口语、听力素质的提升[2]。

三、交际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商务英语教学中融合交际法,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商务英语功能操作能力的提升,保证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也能充分化解矛盾,营造良好氛围。交际法推广的就是商务英语的交流原则,保证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真正的商务活动氛围,在实现商务英语功能性的同时,还可以充分的表达语言内涵。在充分学习商务英语语法和语言结构的同时,还需要准确、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个人色彩的魅力性。跟随时展脚步,充分实现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方式改革,是有效提升学生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良好途径。交际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明确自身学习商务英语的关键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国际之间的交流,有效提升国家经济文明发展。交际法告诉学生注重商务英语教学的整体性,不再是单一的学习英语词汇和语法,而是进一步实现对跨文化交流的学习,提升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在交际法的支持之下,满足各国之间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这是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必经阶段,能够渲染民族文化的同时,进行自我宣传和自我提升[3]。

四、结论

商务英语在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担当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商务英语的沟通交流,满足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学习和进步要求。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渐开始重视商务英语教学和发展。通过对商务英语的概念、应用,到教学分析,逐步发现交际法对商务英语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提升商务英语教学的质量,就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有力后盾支持。拓展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形成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方式,能够推动商务英语的开放性。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升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整体成绩,为我国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旸清 单位:首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 卢哲.当代交际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03:32-34.

人际交流分析第8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冲突 大学英语教学 交谈分析法 跨文化交际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国与国之间经济、政治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碰撞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跨文化交际,英文叫做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或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主要是国与国之间在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交流。由于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标志性符号,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文化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对方国家文化就成为国与国之间能够顺利交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笔者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在与当地人进行交流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交流障碍。比如在与当地人见面哪怕是第一次见面时,他们都问 “How are you?” 或者 “How is everything going?” “How are you going?” 几乎没有人问 “How do you do?” 起初笔者感觉这可能是澳大利亚人的特殊问候方式,也许英美不同。可当笔者在与当地英美游客接触时,他们和澳大利亚人的问候方式是一样的,因此,这样的问候方式并非澳洲特有。而且,笔者在澳大利亚学习过程中发现,其实现在很多澳大利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语言正追随美国人,同时澳洲又是英联邦国家,因此,澳洲人的语言完全可以代表英国或者美国。还有这样一个例子,native speaker给“How are you?”的回答令人诧异,并非多年来中学英文课本上所教的 “Fine, thank you,and you?”而是“Good, good. And you?” 再比如,对 “Thank you” 这样一个包括中国未受过英语教育的人都知道的用语,对方的回答既不是“That’s all right.”也不是“Not at all.”而是“No worries!”而且笔者在后来观看美国电影“27Dresses”也有此发现。当然,有时也有人回答“You’re welcome!”还有,中国学生喜欢用“please” 这个单词,因为翻译过来是“请… ”,觉得用这个单词非常礼貌。可是英语国家的人则不然。一次,笔者在email里向导师请教一个问题后这样写道“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at please.”后来导师告诉我,其实这样说很不礼貌,因为这是个祈使句,给他的感觉是我在“命令” 他去做,让他很不舒服。后来笔者了解到,其实英语国家的人并不是用 “please”来表示礼貌的请求,而是“Can you …?”或者“Could you …?”如果要用 “please”也是用在一般疑问句中“Can you please …?” 或者更礼貌的话“Could you please …?”还有一个例子很值得思考,当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是of course,当时老师大怒,实际上,学生的并不是有意要惹怒老师的,因为在中文中,of course是“当然”的意思,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样说没什么不礼貌,可是,在NS听起来就不舒服,他们会理解成“那当然啦,你傻啊,连这都不知道”。这些例子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去思考,即为什么我们中国学生在去英美国家语境中会遇到这么多交流障碍呢?

造成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是EFL国家,语言环境相对不好。但最主要的原因不在此,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英语教学存在问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比较欠缺。那么,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多找机会邀请英美国家的外籍教师到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由于中国与英美国家在文化上存在诧异,因此,在表达方式上大相径庭。比如,中国人会说“拦路虎”,而英文却用狮子来表达,即“a lion in the way”。所以经常请他们来课堂,对学生了解国外文化会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充分利用英文原声电影。在一学期给学生放一到两次英文原声电影,看电影的时候,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如果课堂上抽不出时间,教师可以将自己下载的电影拷贝给学生,让他们课后看,当然,要给他们布置任务,比如,写影评或者从电影中找出NS对话中的用词用语及其特点。

其次,教授阅读(包括精读、泛读)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多找一些真文,即authentic text。近几年,英语教育界不断提倡运用真文教学。真文的好处是,它由NS所写,可以说是原汁原味。阅读真文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或者价值观念等。选择真文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英文原版小说,国外的英文杂志、报纸等。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国外英文杂志、报纸等都可以在网上搜到。

最后,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口语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此,笔者提出口语教师应采用交谈分析法教授口语。

长期以来,中国英语口语教学多采用视听法。视听法教学主要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声、光电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设备,使语言与形象紧密结合,在情景中整体感知外语的声音和结构,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其自然掌握英语。其中drills也就是句型练习构成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使用句型练习固然有其优点,但由于教材所使用的句子很多都是人为加工而成,其劣势也很明显。笔者上面所提到的在澳洲遇到的交际问题就是其劣势的体现。笔者认为,用“交谈分析法”教授口语应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McCarthy指出,语篇分析是对语言与语境的关系的分析。Paltridge认为,之所以要进行语篇分析,其原因是它能够给语言学习者展示语言应用的真实画面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对话者的语言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因此,掌握英语国家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的技巧能够使英语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Burns, Joyce 和Gollin指出,分析语篇的方法有五种,即,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交换结构理论、评论话语理论和交谈分析。在此,笔者谈谈交谈分析法。

Cook提出,交谈分析法是对话语的局部和微小细节层面做分析。因此交谈分析法主要分析对话中的小单元,例如对话开始语与结束语(openings and closings),对话统一体(adjacency pairs),说话次序(sequences),话论转化(turn taking),对话的修补(repair)等等。Cook将对话统一体,说话次序和对话的修补归为一类,并成其为“话论类别”。 下面具体谈谈话论转化与话论类别这两大理论。

首先,话论转化。Ten Have认为,话论转化是交谈分析的核心理论。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话论转化指的是对话中一个人结束话语之后,另一个人紧接着说话,以此类推。Cook认为交谈分析法主要是描述对话者之间如何转化话论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他们话语重叠或者中止。因为不同文化之间使用不同的话论转化机制,不同国家的人们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得到话论以及传递话论,因此分析话论转化非常必要。当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谈话中想要得到话论,他们通常使用一定的谈话技巧,比如提高话音;假如想要传递话论,他们一般借用一些信号,比如 “mhm”,“yeah”,“so”,or“anyway”来中止他们的话语。Burns,Joyce和Gollin认为在日常对话中,经常会出现话语重叠,话语重叠可表达不同的目的,包括表示不赞成,迫切以及恼怒等。

其次,话论类别。Eggins和Slade 认为对话统一体是由两个紧密联系着的对语组成。比如,how are you/ good; good morning/good morning。Cook指出在英语口语中,如果对话一方提出问题,提供帮助,提出批评等,通常会得到满意或不满意的回答。话论类别中的说话次序包括两种:插入次序和话题次序转换。Paltridge指出,插入次序指的是第二组对话统一体插入第一组对话统一体中,从而将第一组对话统一体分开。Cook提出,话题次序转换是指话题从一个转换成另一个然后又回到第一个话题。Paltridge指出,对话的修补指的是对话者纠正他们在谈话中的错误。Ten Have认为,对话的修补是在谈话过程中解决问题的一种“有组织的方式”。

在口语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NS在真实情景下的对话,对话可以是面对面,也可以是电话对话。将对话的transcript用OHT展示给学生,用交谈分析法对transcript进行仔细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看” 到对话内容,更加细致地学习NS是如何交流的。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具体怎么做,下面网址http://nixon.archives.gov/find/tapes/watergate/wspf/000-000_37d.pdf的例子是一个电话对话的transcript,笔者将对它怎样在口语课堂上应用做以具体分析。

假设口语教师用交谈分析法进行教授并选定这个电话对话作为范例,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注意对话中的第一个“hello”不是问候,而是对电话铃声召唤的回复。这就同时纠正了中国学生很习惯用hello来与外国人打招呼问好的错误表达方式。其次,教师应告诉学生,在通常情况下NS 对话的第一个话题一般不是对话的真正原因,因此在这个电话对话中,第一对话论“hi/how are you; I’m pretty, pretty good/good”仅仅只是一般的闲聊,并非打电话的真实原因。这样告诉学生,有利于学生在与外国人对话中培养良好的对话习惯,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说自己谈话的原因,NS势必会感觉比较突兀。然后,让学生观察一下对话中的话题转换。这篇电话对话的话题转换是这样的(“^”代表话题转换):问候^约会的时间与地点^接到O’Brien的电话^有关Dean的事情^安排好下一次约会^E告知K有关陪审团事宜。分析过程中,让学生观察NS是如何进行话题的转换的,从这篇电话对话看出,NS会用一些技巧,例如升高音调并提出问题“did he tell you about Dean?”,“now, can you…”.最后,教师让学生注意NS是如何使用话语技巧的,NS会使用一些填充词或者反馈语,例如,“well”,“uh-huh”,“sure”,“yeah”,“uh—hm”,“um, hum”,“right”等。学生学习这些有助于他们在与NS交流时显得更加自然,为自己争取一些思考时间,不至于陷入尴尬的境地。

总之,不管是英语听、说、读、写教学的任何环节,其主要目的都是使学生能够与英美国家人民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也是文化的交流,因此,为了使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跨文化交际教学应该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Burns, A., Joyce, H. & Gollin, S. (1996). I see what you mean: Using spoken

[2]discourse in the classroom. Sydney: National Centre for English

[3]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Macquarie University

[4]Cook, G. (1989). Discou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Eggins, S. & Slade, D. (1997). Analysing casual conversation. London: Cassell

[6]McCarthy, M. (1991).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