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4 16:35:17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第1篇

为了促进以往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内容与方式上的转变,促使大学生回归自我精神的把控,真正感到生活的价值和快乐,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生命教育为导向,突破原有的学科架构,重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重新回到关注学生的价值和潜能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上来。实践证明,只有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确保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灵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根本破解大学生心理异常与疾病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等突出问题,真正使大学生珍爱生命的美丽,健康成长,顺利成才[1]。再从相关理论分析来看,预防与矫治大学生心理异常虽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在面临大学生“三观”方面偏差而产生各种错误认识之时,心理健康教育则往往显示出有些无奈与无力。对此,学者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索。其中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罗杰斯提出“当事人中心疗法”。这一理论最突出的是,要相信当事人的自我成长的力量。这即是讲,对其当事人存在思想方面的偏误时,要运用人本的理念与技巧,对其首先能够理解与接纳,然后促使当事人去自我反省,进而促使他能够逐步趋于积极的方面而不断进步。显然,这种精神力量的原源是哲学,也就是最高认识层面上对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考量。超个人心理学一样关注人的生命与精神世界。这一理论在诊治心理问题时,在很多方面与生命教育是相同或相似的,特别是其提出的要极好地诊疗人的心理问题,必须直面人的思想认识,也只有在精神层面解决了人的思想问题,“人”才能够产生本质性转变,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啻他山之石。从这些理论分析可见,重新审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其教育的目标,重要的是需要以生命教育为导向,并将其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之中。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需以生命教育为基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想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就不仅要适时地拓展本学科的知识与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地吸纳与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从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上看,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更深、更宽。众所周知,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所关注的主题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如大学生的贫困与就业的压力、学习与交往的困顿、前途与情感的迷茫、现实与责任的逃避以及对生活的悲观、对生命的漠视等,但二者所关注的侧重点是极不相同的。对于这些问题,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者首先认为是心理问题,并会相应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采取措施。不可否认,这些措施的确使大学生有了进行心理疏导的路径和破解心理症结的方案。然而生命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它关注的是更深层次的有关生命问题,如压力所引起的生命价值问题、困顿所引起的生命意义问题、逃避所引起的生命责任问题、冷漠所引起的生命权力问题等等。由此可见,生命教育更凸显了教育的本质与本原。为此,要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就需以生命教育为基础,吸纳、拓展与充实其相关的内容[2]。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主要针对的是如何破解大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就其具体内容来看,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对的是,大学生面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问题以及择业、择偶和学业问题等。这些现实的问题,确实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在特别重视当前直接迫切的现实问题的情境下,恰恰忽视或轻视了大学生生命意义的主题教育内容。从二者教育的本质与相关性来看,只有以生命为主线和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欣赏生命的美好,懂得生命的可贵,明晰生活与生存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才能进一步地深化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实效。高校教育的实践也说明,当学生从内心感悟到生命教育与自我人生共振时,就会使他们油然产生对生命强烈的敬畏与尊重,进一步在内心深处对于自我“三生”,即生存、生长与生命产生良好的向前向上的反思与反省,会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与解决自我所遇到的各种心理的或现实的问题。由此而言,生命教育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层、更根本的教育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当前深化与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本方面。然而,提出与主张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他们的生存、生活与生长,并不是把生命教育内容机械地搬过来,硬塞进去,而是为了改变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偏颇,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过分注重心理理论与技能的片面性,使学科理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搭起一座相通的桥梁,进而使科学理论既能够促进学生基本智能的提升,又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地了解与理解生命及其意义,并积极地追求与创造生命的价值。此外,生命教育还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开展的内容,比如休闲与养生教育、生命的尊严与权利教育、生命伦理与死亡教育、女性的家庭教育等等。这些方面的内容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来看,似乎离题很远很偏,但仔细分析一下,它其实是很近很正的。在一个凸显人文教育的当今时代,面对这些问题,应该说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而不是要以生命教育压缩或替代心理健康教育。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和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使其教育重新面对大学生的现实,并从他们的现实世界中凝练教育材料,致力于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快乐的生命意识,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与完善[3]。

三、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需以生命教育为参照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第2篇

【关键词】生命价值;精神卫生;回归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R395.6 B8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119-02

生命意义感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目的和价值的感知,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概念,由求意义的意志、生命目的、生命控制和苦难接纳4个维度构成。当一个人缺乏生命意义感时,就会产生空虚、无聊、厌烦的感觉,严重者会导致“心灵性神经官能症”。已有研究表明,生命意义对预防心理疾病和自杀、增强心理健康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源泉。本研究试图运用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完全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深入分析生命意义感对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和消极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与理论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整班施测的方法,在重庆市某高校随机选取37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364份,其中男生162名(44.5%),女生202名(55.5%);文科生233名(64.0%),理科生131名(36.0%);大一学生143名(39.3%),大二学生132名(36.3%),大三学生89名(24.4%)。

1.2测量工具

1.2.1“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分量表LAP量表由何英奇根据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理论的核心命题和概念编制而成,采用Likert5点评定方式,分为“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和“存在的超越”2个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所选用的分量表共有25个题项,由求意义的意志、生命目的、生命控制和苦难接纳4个因子所构成,得分越高,代表生命意义感越好。本次测验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90。

1.2.2一般健康问卷(GHQ-20)该量表由李虹等编制,包含20个项目,采用“是”得1分、“否”得0分的记分方法,包含自我肯定、忧郁、焦虑3个因子,其中自我肯定因子测量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忧郁和焦虑测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即消极心理健康。全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次测验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7。

1.3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施测,施测时间约为20min,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378份,回收378份,删除作答不完整或明显无效的问卷14份,最后剩余有效问卷364份,有效回收率为96.3%。

1.4统计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和分析数据,主要进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2 结果

2.1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见表1。生命意义感总分与男、女大学生的自我肯定、忧郁均相关,与男生焦虑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生命意义感的各因子来看,求意义的意志因子与男女生的忧郁均呈负相关,与女生的自我肯定呈正相关;生命目的因子与男女生的自我肯定呈正相关,与女生的忧郁呈负相关;生命控制因子与女生的自我肯定、忧郁及焦虑均呈显著相关,与男生的忧郁呈负相关;苦难接纳仅与女生的自我肯定呈正相关;其他相关不显著。

2.2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为考察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及其各因子的影响,以生命意义感的4个因子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的3个因子分别作为效标变量,取a=0.05,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求意义的意志因子进入了预测女生自我肯定的回归方程;生命目的因子进入了预测男女生自我肯定的回归方程;生命控制因子进入了预测男女生忧郁及女生焦虑的回归方程;苦难接纳没有进入预测男女生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生命意义感及各因子总体上与男、女生的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女生的相关程度高于男生。说明当个体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觉知和感受程度越高,对自我能力和价值越能给予肯定评价,因此降低忧郁情绪,对焦虑情绪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女生群体中尤其明显。该研究结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国外关于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结果,即生命意义对预防心理疾病、增强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生命意义感中的生命目的和生命控制对男女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均有相对一致的显著预测效应,说明男女个体在具有明确的有意义的人生目的、对生命目的感到满意以及能自由作出生命抉择和为生命负责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疾病越少。因此,在大学阶段加强生命意义感教育,特别是加强生命目的和生命控制的干预,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第3篇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系, 湖南长沙410205;2.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小学生生命安全事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生理和精神伤害,我国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并未引起重视。生命安全教育认识滞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缺失、增加小学生生命安全与生命机能的需要等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从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发展和谐社会的诉求角度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都是可行的,制定完整的教材和安全教育交流平台、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常态化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渗透 生命安全教育 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07—03

基金项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级课题,编号:XYS4S07。

作者简介:1.钟小燕(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理论。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实施生命教育,以不同的名称、形式或手段开设了有关生命安全教育内容, 将生命与安全教育同体育课结合在一起, 而且相关实验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运动能力不仅得到增强,而且事故发生也减少了。

生命安全教育在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名称、形式或手段呈现,大部分都是将生命安全教育同体育课结合在一起,而且相关实验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运动能力不仅得到增强, 而且事故发生率也减少了。

目前, 我国的生命教育主要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程中进行理论宣传,作为特殊的教育活动尚未真正开始。生命安全教育最重要的是加强了人们的安全意识[1],为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提高安全意识,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2]。

1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 生命安全教育认识的滞后

我国0~14 岁儿童意外死亡专项调查显示: 在各种死亡原因中,意外死亡已占第1 位,占总死亡人数的31.3%。我国每年大概有10 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给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生理和精神伤害,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哀悼死者缺乏自救能力,也反映出学校和社会的生命安全教育的严重缺失。安全事故已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 是生命安全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 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2006 年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3 号)》,要求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安全教育”[2]。

目前我国生命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 学术界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概念尚未达成统一,相关理论研究也缺乏系统性。

1.2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传统文化教育根植于课本和教材,重视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注重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给教育者留下了不少弊端, 师生思维放不开、缺乏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勇气而习惯于循规蹈矩[3],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受到限制。

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往往表现为:缺乏处理事情的判断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等。

传统教育中,学校、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每年发生的触目惊心的生命安全案例,使教育工作者陷入了困惑、尴尬与无奈。

许多学校的安全教育往往只是通过一些报道, 一些知识竞赛,甚至用相关安全装置代替。有些学校的安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比较简单,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而没有相应的实践操作,更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使得生命安全教育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当学生真正面临危险时还是不知所措,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1.3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

目前,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生命安全教育主要采取以下五种方式:第一,热身准备活动,防止学生受伤;第二,教学过程中强调运动损伤的相关内容;第三,教学中对学生的保护帮助;第四,器械的安全使用方法的讲解及注意事项;第五,利用课堂对安全、健康知识的宣传和讲解。

依托“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方式很难保护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仅仅依靠空荡荡的讲座和纯理论知识的传授, 运动安全,缺乏体育卫生,体育急救等,使保护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没有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1.4 增加小学生生命安全与生命机能的需要

当前,小学生的生命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心理系统发展均不完善;个人认知水平低,缺乏对风险预判能力,自我防范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更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生命安全事故。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传授生存的安全常识,使学生掌握生命发展的基本技术、技能,在实践练习中体会生命、尊重生命,培养小学生积极的生命意识,学会珍爱生命、享受生命。

2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2.1 教学目的统一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4]。由于课程的身体练习特征,以及大量的课外活动为载体。

因此,除了体育与健身课程本身具有的健身功能,体育与健康课程还能有效地提高自救能力, 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和人身伤害。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生命安全的意识,掌握增强体质的有效锻炼方法和意外发生时救助的技能, 并能够具备应对危险的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和生命安全教育都是以体育运动为主体,最终实现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生命安全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6]。

生命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生命,认识生命,使学生珍惜生命,培养学生建立对生活和人生价值观。通过急救技能和避险能力的学习、训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两者的教学目的具有统一性。

因此,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安全、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 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提升生命的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理念,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和体能的练习,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并加以营养、健康、疾病预防、避险和其他健康教育等辅助教学。同时,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呈现方式的升华, 两者在教学内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3 发展和谐社会的诉求

据相关报道,2014 年岁末, 上海外滩发生的踩踏事故造成36 死47 伤的严重后果, 此次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后的应对措施都表明了国人在应对突发事故方面的知识和教育的缺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健身休闲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运动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运动损伤、运动猝死事件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的健康发展。如何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促进身体的健康是发展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安全自救、自护的技能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终身生命意识和能力。

3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常态化策略

3.1 教育部门要制定完整的教材和安全教育交流平台

制定体育与健康课安全教育的相关教材, 这样体育教师就可以有章可循,有了一定理论基础才可以更好的实践。相信这一举措能为体育教师安全教育的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教育部门要构造体育与健康课安全教育交流平台, 分享一些好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供其他教师参考,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心得,为新老师能够打下良好的教学基础;探讨有创意、有创新的教学内容方法。

3.2 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

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生命与安全的知识和素养,加强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结合生活开发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多种方式融入体育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生命安全知识。

其次,生命安全教育应依托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对体育教师进行“生命。生存安全”系列课程培训,如:“生命教育”、“如何识别危险”、“如何保护自己”等课程的培训,丰富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把“生命、生存”理论放在培训课程中,改变以往培训对运动技术和知识的“再翻抄”,把体育与健康课程打造成以“生命第一”为取向,以培养生命、安全、健康为目标,实现生命教育的广度、渗透生存能力的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赵萌,王焱森.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理念高校体育运动防护课程教学的常态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gov.cn/ziliao/flfg/2006-07/12/content_333420.htm.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蓬勃发展,各大高校纷纷设置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负责校内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许多问题,如教育目标模糊、教育内容消极倾向化、教学模式单一化等诸多问题。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生命教育理论的提出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杰·唐纳·化特于1968年在《生命教育》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即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日本在1989年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自杀、强奸、杀人、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的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系统地开设适合本土化特点的生命教育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大陆地区的生命教育也在逐步推广。1989年制定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近年来,上海市制定并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起源、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训练等方面的指导。辽宁和江苏两省教育系统也将把开展生命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培养青少年珍爱生命的意识。辽宁省还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中小学阶段,然而,生命教育应该贯穿人生每一个阶段,不只是中小学这一阶段。现如今,大学生自杀率和大学生心理问题比率居高不下,这迫切要求心理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来完善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本文在分析生命教育的思想以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生命教育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生命教育理论的基本教育思想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y)于 1765年发表了《论一种旨在文明而积极生活的自由教育课程》。此书的发表标志着生命教育思想的萌芽。1968年美国的杰·唐纳·化特在《生命教育》一书中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这时候生命教育才开始真正确立起来。生命教育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生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一种科学的生命观

杰·唐纳·化特认为教育并不只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技能,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育并不只是要让学生能够在知识上有所获得,而是引导学生充分领悟人生的意义。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起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所以,生命教育应该以认识生命为起点,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生命观。

2.生命教育倡导和谐教育

生命教育强调不仅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共处,而且人与环境、社会也应该和谐共处。香港圣公会宗教教育中心提倡,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锻炼学生在理性、感性、意识、信念及至身心平衡、个人成长方面有着深刻的认识,以此教导学生能尊重自己、他人和环境,能与人合作、寻求相互沟通交流,能对事情负自己应负的责任,最终使学生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即成熟又快乐的人生目标。因为有生命的个体并不单独存在这个环境当中,而是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流。那么必然经历同化和顺应这两种过程。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结构内的过程,然而顺应是个体的原有的结构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人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所以,健康的人必须处于人与人、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状态。

3.生命教育应该贯穿个体发展的各个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认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矛盾,因此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生命教育应该贯穿整个生命的过程。孙效智提出生命教育属于人毕生的成长或者学习经过,覆盖着人生中极广泛的一生不同的阶段,包括学习、就业,家庭生活或者社会生活等不同阶段。

二、生命教育的基本特点

与以往知识教育相比,生命教育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从教学目标来看,生命教育强调生命与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不再片面强调知识的增长,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快乐生命意识。在教学内容方面,生命教育侧重于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因此,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方法上,生命教育以师生体验教学式和阅读指导法为主要形式,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需要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全身心地参与和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这一参与和创造课程的过程,不断增加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丰富的成功体验,并使之成为自己生命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命教育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次生命教育的再造过程,也是教师作为教育生命的创造过程。

自从进入21世纪,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生命教育强调师生和生生之间要充分有效地交往,充分把握自己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体验各自的生命意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个体生命的升华,也才能使课程实施凸显生命的意义。在学科定位方面,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把生命教育定位一门综合科。综合课的功能在于一方面学生能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能够体会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生命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不难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在理念、思想上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处于不断探索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生命教育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它可以带给人们多方面的启示。针对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生命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点启示:

1.以培养科学生命观为导向,完善课程目标

任何思想的出现是对前人思想的批评和总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所属时代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在二战之前,心理学家关注的是病理的心理状态,而忽视了挖掘人的生命潜能。随着二战的结束,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开始反思人的价值在一生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在物质需要方面得到空前的增加,但是人的精神需要却显得非常匮乏。毒品犯罪、走私、强奸、自杀、他杀等社会问题开始涌现。心理学家开始寻找社会问题背后的病理学基础,例如,研究毒品成瘾现象、恐怖份子攻击纽约的不寻常心理状态、犯罪心理的社会性缺陷等等,从而使心理教育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越来越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病理心理。似乎只要找到病理才能真正解决目前日益复杂的心理问题。因此,如今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以医学化模式为主轴,也就很难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与目的,全面提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而生命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失。生命教育的思想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科学生命观。生命教育的思想正是来自于对这样一种社会、人的心理状况的关注和反思的结果。为了实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变革,帮助人们摆脱精神的失控,寻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为基本命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力图回归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这个教育终极目标。

2.以生命为主线,选择教育内容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在心理健康课内容的选择上。如何选择贴近学生心理需求又能解决学生问题的教育内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会选择学生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这些学生生活的问题,但是忽视与学生生命意义的主题。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以生命为主线,选择贴近学生的需要、又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紧密联系的教育内容,从而形成了与传统的“硬课程”模式相对应的一种“软课程”模式。例如,教给学生生命的知识、向学生展现生命的美好,使其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以此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实践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当学生意识到生命教育的内容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存在联系时,就会产生较强的对生命尊重的价值取向,从而引发有意义和积极的思考。

当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选择上主张回归生活、联系生命,并不是把教育内容简单孤立起来,是为纠正传统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片面强调心理知识的偏向错误,使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直接的关联,为科学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使科学知识既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生命的意义以及价值。

3.以互动体验为主,改革教学方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缺乏课堂互动,开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忽视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受到良好的启迪。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学生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同时也知道如何去改变目前这种状态,但是就是没有变。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最后的体验过程,而生命教育过程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每一次的生命教育实践中都是学生价值得到实现,生命质量得以提升过程,在润物无声中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借鉴生命教育的这种教学方式,在课程开展互动教学,强化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比如,老师要求学生分享学生中困境,分享过程和倾听的过程就是一次体验过程,学生逐渐接纳自己和接纳同学。一次分享就是一次心灵的探索活动。

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第5篇

关键词:健康;运动;生命速率论;应激压力学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13-01

随着科学技术的振兴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电气化和智能化的过程加快,劳动的社会化和机械化,以车代步、电梯代步、生活的电器化、信息化、食品半成品、快餐化等共同构成了人们享受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大大减少,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不用人体直接参与生产劳动过程。过去那种大幅度、高强度的体力操作,被由小肌肉群参与的小动作所取代。现代生产方式的变化,造成了现代人的肌体结构和机能(身体、心理)与生活环境之间产生了不平衡。身体活动的机会减少使体力的下降。势必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因此,这就需要人们有一副健壮的体魄,健康的身体。这样才会有充沛的体力、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去。而体育锻炼则是人们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的最佳途径。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壮体,还能愉悦心情,缓解压力,调解紧张情绪,使疲惫的身体得到积极休息,从而使人们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但运动对人体的健康是否只有益而无害呢?如果做出绝对肯定的回答,未免太极端了。本人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绝对的,总是长短共存,有利有弊,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运动也是如此。基于健康需要所说的运动显然不是指奥林匹克选手所参与的那类运动,作为一般人所需要的是使自己作为生命体的自然存在不可缺少的那种运动,对身体应当进行健康性的锻炼和以运动保健为主要目的。而象运动员那样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超负荷、超出生理极限的承受能力所进行身体训练,无疑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这样的运动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是不可以提倡的。如果只从单方面强调运动对人的健康作用,而不去掌握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法、或忽视另一方面――休息,积极的休息,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势必导致疾病的发生,即“阳盛则阴衰”,重阳必阴,甚至耗尽体能而死亡,这在实践中是有例证的。如公元前490年,希腊战胜了波斯侵略军,士兵斐迪辟从马拉松平原一口气跑到雅典全程(42,195米),报捷后即死亡,其之所以死亡,就是运动太过的缘故。生命在运动中发展,真理在辩论中脱颖,谁是谁非,还是那句老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上所述,运动有益有害,它受一定量的约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运动到何种程度,才会对人体健康有益,将是本文要探索的重点。

由于本人受“生命速率”论(观点是:能量的消耗和氧气的利用率越大生命就越缩短)和“应激压力”学说(观点是:此认为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应激性压力,这种应激性压力过大对人体是有害的)影响,对剧烈体育运动的作用持保守乃至否定的态度。人与机器相比较,机器用的越多,各部位的零件磨损就越大,其功能耗损也越大。这样就会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同样,人们参与体育运动越多,机体器官和组织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更新的速度加快,新陈代谢越快,能量消耗就越多,机体机能衰退的也越快,势必会缩短人的寿命。目前,有些人只注意运动能降低疾病的发病率,使平均寿命延长这样一个事实,而不注意另一个事实,即在不患病的情况下,如果人的平均寿命是120岁,那么经常参加较为剧烈的运动则会使平均寿命缩短到100岁。如果单方面强调运动对人的健康作用,而不注重另一个方面――即合理的营养,积极的休息,单纯地按照身体健康的基础在于运动之说法去死搬硬套,势必会诱发疾病,甚至会耗尽体能而至死亡,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一定的规律性, 当事物发展顶点的时候,就会朝相的方向发展, 体育锻炼也是如此。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第6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理论依据实际问题

1.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考试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对学生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的一个测试。但是如果考试的这些功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那么考试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为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理论的兴趣,并形成终身体育思想,高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中不仅要进行体育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的考核,还要实施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试。而在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影响其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尝试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中实际问题的分析,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完善体育理论考试体系。

2.高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的理论依据

2.1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是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深入了解的重要途径。

现在普通高校体育理论的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运动技术,全面发展身体,提高身体各项素质,而且要让他们学习专项知识、生理知识、训练学知识等各项理论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做到能够运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身的体育锻炼,从而终生受益。通过体育理论教学使学生提高对体育锻炼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并能根据自己身体条件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选择适宜的运动负荷进行锻炼,这既是体育理论教学的任务,又是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达到终身受益目的的关键。因此,加强体育理论的教学是对体育教育本质更深层、更全面的认识。体育理论考试是让学生真正重视体育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理论考试可以促使学生更系统、全面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更有效地解决体育运动中出现的问题,达到对体育运动的深层次了解。

2.2《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养成锻炼的习惯,根据各高校的体育现状对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改,制定出一套符合本校体育教学的工作方案。”高校要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终身锻炼的习惯,就必须进行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以增进健康、发展身体、终身受益为目的。体育教育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依据,体育课的教学按照教育学的原理,包括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个环节,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同时发展理论。没有理论体系的教育或没有实践过程的教育都不能视为完整的教育。而实现体育教育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和全面化,既要进行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考试,又要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试,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体育知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加强体育理论考试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

2.3体育科学自身的发展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教学和考试。

现代社会的发展加快了体育社会化的速度。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科学的发展涉及许多领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理论体系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渗透能力正发挥着惊人的作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透过“奥运精神”、“女排精神”等,人们看到了奋发向上的民族进取意识。人们谈论体育,参与体育,提高民族素质的意识空前高涨,进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还可以丰富和发展体育科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体育智能和体育意识。强化学生的体育智能和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和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也就是通过理论考试的形式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检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既了解体育科学知识,又牢固掌握体育科学知识、运用体育科学知识,最终使体育科学知识与各个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不断完善体育科学体系。因此,体育科学的自身发展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教学和考试。

3.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1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认识存在误区。

在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中,考试的结果虽然只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往往被高校作为学生获奖、毕业、拿到学位证的一项硬性指标,因此学生一切为了分数而考试,为了取得学分而考试,对考试的目的认识存在误区。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已经实施专项课教学,学生都能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但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专项课就是要进行运动训练,重技术轻理论,对学习专项理论知识思想认识不清,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考前突击复习,考后万事大吉”的学生占大多数,学生学完就考,考完就忘的现象普遍存在,失去了专项体育理论对体育专项技术的指导作用,学生对考试结果不去认真地总结分析,更达不到理论联系技术,理论指导训练,完善运动技能和训练方法的目的。

3.2体育教师对体育理论考试不够重视,考试的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师以“技术教学”见长,以上好实践课为本职,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技术教学上,很少接受主讲理论课的专门训练,也缺乏理论教学经验及理论课的教学研究。因而对体育理论考试不是十分重视。部分体育教师因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体育理论教学和考试的重要性,对讲授内容和计划准备不充分而依据自己的主观喜好给学生上课,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理论知识缺乏实用性、指导性、针对性和时代性。这样必然造成学生对体育认识不足、学习态度差,并且很难激发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学习兴趣,造成部分学生对上理论课时持消极、抵触甚至反对态度,其教学质量和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在考试的形式上一般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考试方法比较单一,理论考试前教师进行考前辅导,圈定考试范围,画出重点,以让学生死记硬背通过理论考试,使理论考试失去检查、反馈、促进、提高的作用。

3.3《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题库不够完善。

首先,一些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题库认识不够全面,认为题库就是试题的仓库,只要多出几套题积存起来就可以了,没有认识到题库建设还需要稳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及明确的考试目标,试卷的命题必须以考试目标为指导来进行。其次,在考试分析中,一些教师未对试题质量进行详尽分析。而试题质量分析是完善并提高题库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可以检查试题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试题的份量、难易程度、区分度是否恰当等问题。这也就从根本上影响到了试卷题型的确定、难易程度的区分等问题,并影响到试题库的质量和数量。

3.4《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体系存在不足。

理论考试体系囊括体育理论考试题型的确定、命题的范围、考试过程和考试成绩的评定等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题型一般采用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这几种题型是一直使用的受考题型,易于让学生接受,但部分教师在命题中不区分试题的难易程度,不注意题型搭配问题,对各种题型进行简单罗列,导致命题难度不一致,试卷区分程度不均等问题;在命题范围的选择上,部分教师仅仅限于书上内容,使学生所学理论内容与所学运动技术很难联系,达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锻练的目的。此外,在考试过程中,存在着考试时间安排集中、人员密集、部分监考不到位等问题;在考试成绩评定中,存在着答案唯一性强等问题。因此,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体系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问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

4.完善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的建议

4.1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端正学生对理论学习和理论考试的态度。

高校学生年轻好动,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教师可结合学生特点,加强对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目的性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有利于对自身健康状况、运动技术水平等作出正确的判断,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教师要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技术教学有机联系起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录像教学或者精选一些典型的案例,对体育运动的一些现象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为,真正体验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在理论考试中,题型的确定应紧密结合所学技术,不对考试范围进行圈定,而是将相关体育专项理论渗透在平时教学实践中,这样,理论考试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达到理论联系技术,理论指导训练,完善运动技能和训练方法的目的。

4.2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理论题库。

首先,在考试命题上,特别是在体育理论的命题上,要注重对命题人员的选拔,选择一批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人员共同参与,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及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命题,注重与任课老师及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情况,这样不但能提高任课老师的教学内容与测试学生能力的一致性,而且能避免出现偏题、怪题,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命题中,在主、客观题比例上一定要把握好,题型的选择也要恰当,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规范、科学的理论题库。其次,要制订一定范围的标准答案,标准答案不要完全拘泥于一种答案,可采用按照要点给分、关键词和关键句给分,还要注意一些新知识、新观念在标准答案中的补充,增加创新答案鼓励分等。最后,要加强考试过程的管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严肃性。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体系。

5.结语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是高校体育考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实施有利于完善高校体育考试体系,是高校考试改革的一个环节,应当引起学校教学及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高校师生要共同努力,创造出良好的教与学的创新环境与条件,努力探索科学的高校体育理论课考试体系,从而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型与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2]阮霞.创新教育中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0,(9).

[3]戚一峰.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第7篇

一、学校管理中的困惑与思考

在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知识表达能力差,综合概况能力不强,学习效率低,对问题判断有偏差,道德水平不高,学生的这种水平是由学生综合素质决定的,而综合素质又受人文素养制约。

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也就是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而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目前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家庭教育异常功利,家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片面地追求分数、升学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变得异常功利;学生读书的目的也相应变得功利,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变得不是那么健全。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为学校,我们能做的就是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生命教育是一个适合的切入点,因为“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享受生命的教育,它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关怀他人的生命,学会从容地面对各种困境和逆境,保持对生活的自信和坚忍不拔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007年秋季以来,我们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实践。

二、以生命教育为平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索

1.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我校以参加教育部“新形势下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总课题,开展《学校青春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为契机,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定期进行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加强教师人文素养,使之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和导师,用自己的学识、气质、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学生。

2.重视青春健康与生命教育宣传,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心理咨询室定期出版《阳光不锈》《阳光・雨露》宣传生命教育知识的小报,小报内容丰富,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青春期课堂・成长静悄悄等,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也为班主任提供了教育的素材。

充分利用文化长廊,开辟“生命・青春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定期更换宣传主题,创造温馨的人性化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挖掘学科的生命化教育资源,构建人文课堂。学校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科德育作用,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渗透青春健康和生命教育,尤其是语文、生物、政治、地理、体育、音乐、心理等学科,任课教师从教材内容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青春健康和生命教育内容,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

此外,生命化的课堂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运用讲述法、讨论及辩论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探索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角色扮演、观察和参观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

4.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讲座,引导学生自我提升。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他们开设不同的讲座,通过视频、音频、案例、互动、故事等多种形式和方法组织教学,提高教育效果和效率,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多重感官,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较系统的知识。向学生传授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从而提高其人文素养。

5.注重心理辅导,关注师生的发展。从学生常见的心理案例入手,经过简单的理论分析、问题诊断,找出对策,指导学生实施自我心理分析、训练和调节。在专职心理老师的引领下,学校的导师们为青春期遇到困惑的学生、教育孩子感到迷茫的家长以及遇到“问题学生”束手无策的老师及时地送去指导、点拨和帮助。

6.开展主题班会,在参与中学习、反思与建构。班主任以《生命教育》读本为基础,创造性地结合实际,精心设计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把角色扮演或小品或游戏活动引入课堂,学生在生命教育班会活动中多一点参与和活动的机会,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7.搞活社团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团委会开展的篮球联赛、红五月文艺晚会、清明扫墓等活动,文心书画社、文学社、街舞社开展的相关活动,每学期开学初开展的紧急疏散演练,各教研组结合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展的主题活动等,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学生在活动中既学文化又学做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活动体验中提高人文素养。

8.重视家校联系,提升家庭人文素养教育。我校除请家长到学校开家长会这一传统形式外,还利用寒暑假组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深入到社区、乡镇家访。全校科任教师均参与家访活动,能更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与家长充分沟通交流,让他们了解孩子的情况,并请他们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工作,提升家庭人文素养。

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成效与反思

1.生命具有唯一性。所有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密码,都令人起敬,都值得敬畏,敬畏生命是教育的伦理起点。它是对应试教育、就业教育、技能教育等仅仅服务于学生的生存竞争的教育的扬弃和超越,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

2.生命化教育是自主的、互动的、开放的,需要不断质疑,充满活力、良知、爱心,对人有无限宽容之心,不断促进人的觉悟境界与生命质量的提升。它关注所有人,关注差异、独特性,从而促进所有人的发展,关注每个人的当下体验。生命化教育强调教育的独立价值、独立品格,对人的灵魂眷注、呵护、成全作为本始也是最为永恒的使命。

生命与健康的论文第8篇

本课由“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和“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两目组成,依据的课程标准是课标中“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由于初中生掌握的法律知识有限,只知道关爱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是自身的权利,却没有意识到它也是一种责任。部分学生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自己的健康,所以增强这一责任意识非常必要,并且青春期学生情绪易冲动,加之社会暴力文化的泛滥,常使法制观念淡薄的学生在与他人发生矛盾后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加强关爱他人生命和健康的教育将有助于避免或减少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再次,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现象屡有发生,但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利,所以掌握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权的本领十分重要。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需要对理论真正思考、理解后才可能内化为自己的正确认识。所以,为了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借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课堂实践】

1.歌曲导入,巧妙激趣

课前准备时播放歌曲《健康歌》,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跟着歌曲活动活动筋骨)。

教师设问:歌曲中的人们在行使什么权利?这项权利每位公民都享有吗?

【设计意图】明确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对于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应该同样地尊重、爱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创设情境,突出重点

情境一:八年级学生小宇最近患了感冒,但因为怕打针吃药,久拖不治,结果得了心肌炎。

情境二:某天夜里,某人手持铁棍入室抢劫并扬言要杀人。小宇和爸妈一起将歹徒制服,并将其扭送至派出所。

教师设问:①怎样看待两个情境中小宇的不同表现?②从歌曲及小宇的表现中,能归纳出哪些行使生命健康权的积极方式呢?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和两个情境材料,让学生归纳出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方式。(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向上的精神;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3.角色体验,走出误区

情境三:昨天小宇看了一则新闻,一位13岁的中学生从四楼的家中阳台跳下,幸好被二楼的杆子挡了一下,才保住性命。看完新闻,小宇想:等自己觉得学习压力不堪忍受了,也用这种方式解脱。反正生命本来就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教师设问:①假如你是小宇的父母,当知道儿子对生命的这种态度后,有何感受?放弃生命的行为有什么后果?②我们身边还有没有类似不珍惜生命或漠视健康的现象,请试着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设置情境,使学生融入其中,进入角色,设身处地地感受。从情、理、法等不同角度加以体会、揣摩,激起内心的矛盾与冲突。通过让学生现场扮演小宇的父母,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学会理智地分析问题,走出观念误区。明确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

4.合作探究,解疑明理

情境四:班会课上,老师播放了2009年感动中国晚会上荣获特别奖的10・24大学生英雄群体的相关新闻报道(播放相关视频)。小宇看完觉得几个大学生太傻,怎么能为了他人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呢?要是我在现场,一定珍惜自己的权利,即使再会游泳,也不去救人。

教师设问:①小宇的想法对吗?为什么?②假如当时你在场,会怎么做,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选取感动中国特别奖获得者――救人大学生群体的相关视频为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理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懂得面对突发事件或危险处境时,应理智应对,既能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这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5.法眼看权,突破难点

情境五:小宇近来对网络上的暴力游戏疯狂着迷,整天在游戏里打打杀杀,每次杀死对手都很有“成就感”。一天,同桌小南因琐事与其发生冲突,小宇冲动之下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刺向小南。小南重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小宇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教师设问:①小宇为什么受到法律的严惩?这起惨剧能否避免?②现实生活中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还有哪些?③类似“大义灭亲”的行为属于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吗?④小宇受到了什么不良影响?怎样避免这种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对创设情境的分析,明确公民必须履行关爱、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义务(即使大义灭亲也不允许)。懂得要想很好地履行这项义务,就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暴力文化对自己的不良影响,远离暴力。此外,在处理和他人的关系时,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因冲动导致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违法行为发生。

6.延伸拓展,展示提升

文字材料:某年5月,某市一中学17岁的小吴同学(化名)持刀捅伤同校6名男生,其中一名当场死亡,另一名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外4名3人重伤。

据称,该生平日表现良好,没有任何违纪行为。那么他为何会突然向同学举起“屠刀”呢?事后,小吴自首。据他交代:之前他曾被其中的学生持刀勒索过,还威胁说不给钱就要他的命。结果由于别人的阻拦,那些人的抢劫计划没有得逞。“15日那天,这些人来找我算账,他们很多人围着打我,我很害怕,情绪冲动就闭着眼拿着刀乱挥,直到看到让出了一条路,我才逃了出来。”

教师设问:①小吴的权利在此前有没有受到过不法侵害?权利受侵害后,他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了吗?②等待他的会是什么?为什么?从事件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典型案例的文字、图片材料展示,让学生学会运用本框知识分析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正确观念,达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目的。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