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4 09:45:10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1篇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护理

50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99-02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常见病症,其死亡率非常高。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机体生理功能下降,受到各种基础疾病的困扰,其预后情况较差。采取全面的急救护理措施,才能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进出急诊室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等。现将我院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效果方面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5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在60-79岁之间,平均年龄(70.15±2.35)岁。发病时间1.5-3h之间,平均发病时间(2.79±0.72)h。对照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60-76岁之间,平均年龄(70.54±4.53)岁。发病时间2-3.5h之间,平均发病时间(2.12±0.13)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

1.2方法

1.2.1病情观察与心理护理在急救中,首先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合理评估,给予患者实施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护等,特别是老年患者大多存在悲观、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出现的各种身心反应,采取心理疏导方式,增强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信心。

1.2.2氧疗、建立静脉通路、止痛治疗护理在急救中给予患者采取给氧持续吸氧,根据患者病情控制适当的氧流量,以改善心肌缺氧,缩小梗塞面积等。同时,建立静脉通路,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确保抢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最短时间内将抢救药品迅速输注患者体内,并且留意静脉通畅情况,增强治疗效果等。在止痛护理中,在患者胸部剧烈疼痛的情况下,给予其哌替啶80mg肌肉注射,或者采取硝酸异山梨酯扩张冠状动脉,以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增加心肌血流量等。

1.2.3急救溶栓治疗与并发症护理在患者起病12h内,可采取纤溶酶原激活剂来进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溶解,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剂、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等。在急救溶栓治疗中,观察与记录胸痛消失时间、心电图sT段恢复情况等。在护理中,如患者出现心力衰竭、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及时反馈于医生,采取综合抢救措施,配合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等。

1.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为(37.50±5.21)min,住院时间为(12.35±4.56)d;对照组进出急诊室时间为(48.23±6.35)min,住院时间为(15.36±5.57)d;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院内心肌梗塞复发率、病死率对比观察组院内心肌梗塞复发2例(7.14%)、病死1例(3.57%);对照组院内心肌梗塞复发5例(17.86%)、病死4例(14.29%);观察组患者院内心肌梗塞复发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病发时,心肌缺血严重而持久,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处于比较悲观的状态中,不利于临床急救措施的顺利展开。因此,在急救护理措施中,护理人员应该缓解患者消极情绪,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增强患者对急救护理措施的配合程度。实施急救护理干预进行溶栓治疗,打通冠状动脉血流,缩小心肌梗塞的范围,病情观察以及并发症护理可及时维持患者正常的生命体征,降低心肌梗塞复发率、病死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通过以上研究表明,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院内心肌梗塞复发率、病死率得到良好的控制,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高咏萱.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8(23):113-114.

[2]马影.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0):428-429.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2篇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护理途径

任高征是在妊娠期孕妇有的一种症候群,大部分主要发生于妊娠20 w至产后48 h内,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等,在孕产妇死亡的病因中,任高征的排位是第三位,也是孕妇与围生儿重要的死亡原因[1]。而任高征是致使胎盘早剥的常见诱因,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晚期并发症,有着起病急和发展快特点,若任高征孕妇合并胎盘早剥就会给母婴的生命带来重大威胁,所以加强对任高征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对改善母婴预后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探讨综合护理对任高征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的任高征孕妇60例,年龄为21~39岁,平均(29.8±1.4)岁;孕周为25~40 w,平均(31.5±2.8)w;初产妇共35例,经产妇共35例;有23例为轻度高血压,26例为中度高血压,11例为重度高血压;入院时孕妇皆有不同程度的腰痛、腹痛、贫血、阴道流血等症状,B超检查发现有胎盘增厚、胎盘后形成血肿等症状;按其有无合并胎盘早剥分成胎盘早剥组与无胎盘早剥组各30例,其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对比差异(P>0.05)。

1.2方法 ①急救护理:一般收治的任高征与胎盘早剥合并症者都会因失血过多而发生失血性休克,出现体液不足、气体交换损伤、心输出量下降及潜在并发症等问题[2]。因此,对孕妇要采取适当的休克,立即给氧,建立静脉通道至少两条,及时给予吸痰和清除分泌物处理,实施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术。②观察与记录:主要观察记录孕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情况、病情变化、并发症情况、肾功能与凝血功能情况及休克情况等;③用药护理:因对孕妇所使用药物比较多,因此除三查七对,还要注意用药要求,进行规范护理;④产前护理:护理人员要做好妊娠手术终止的术前准备,进行术前宣教,以稳定孕妇的情绪,并完善各种检查,执行必要的插管与皮试;⑤产后护理:?K是产后的生命体征与意识形态的护理,严密观察孕妇产后的生命体征与意识形态情况,观察引流情况、尿量情况、肺部情况、呼吸情况、产褥期的恶露情况及休克情况等,特别要注意孕妇产后失血情况的观察与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L是对产后的其他并发症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安排安静舒适的环境让孕妇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睡眠质量不好的则适当的使用镇静剂;?M是通过心理诱导与传播相关知识来实施疼痛护理,缓解孕妇的疼痛感,若疼痛较严重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N是营养支持,鼓励孕妇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纤维素的食物。同时还要注意预防褥疮,加强口腔与皮肤、泌乳护理等,加强新生儿护理,准备充分抢救药物,对孕妇实施心理护理,缓解孕妇不良情绪。

1.3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用SPSS 13.0软件施加统计分析,组件计数资料用%表示,并用χ2检验,当P

2 结果

对两组孕妇实施相同的护理手段,观察两组孕妇护理后的对比情况,胎盘早剥组的胎儿窘迫、死胎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明显比无胎盘早剥组高(P

3 讨论

任高征是孕妇在妊娠20周至产后48小时内所出现的一种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甚至发生抽搐、昏迷及母婴死亡等症状的疾病,该病发病率大约是9.4%,是造成孕妇和围生儿死亡的关键因素。当前,对于任高征的病因还没有明确,通常认为其大致为全身小学管发生痉挛改变,各器官组织由于缺氧缺血而遭受损伤,从而致使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引发管壁的破裂与出血,进而最终致使胎盘早剥的出现,严重危害孕妇及围产儿的生命健康[4]。

综合护理是一种针对任高征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手段,本研究结果发现,无胎盘早剥的孕妇在胎儿窘迫、死胎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明显比胎盘早剥组低(P

综上,任高征合并胎盘早剥给母婴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一旦血液浸入到子宫肌层,引发子宫胎盘卒中,就会使胎儿在宫内发生窘迫而致使新生儿窒息等,严重者甚至危害母婴生命、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对孕妇的产前检查,尽早诊断和尽早处理,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胎盘早剥比较严重的孕妇,要正确的评估其是否可以继续妊娠,以免危害自身性命。

参考文献:

[1]孟利,孙婷婷.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06):138-140.

[2]陈秀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50例临床特征分析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76-77.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3篇

【关键词】 阑尾炎;护理干预;体会

【中图分类号】656.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65-0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对于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手术和护理至关重要。我们于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对我院外科治愈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8例,制定护理程序,完善护理措施,为医师的诊断和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男30例,女48例,年龄24-68岁,平均46岁。致病原因:梗阻60例,感染15例,其他3例。

1.2 护理方法 制定护理程序,完善护理措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保证病人呼吸、循环稳定,对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包括基础护理、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防治等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和护理指导。

1.3 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护理指导,康复出院78例,有效率达 100%。

2 护理干预体会

2.1 建立规范化的护理程序 有计划地做好协调工作,配合默契,边治疗边通知,缩短辅助检查时间。

2.2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密切观察意识、心率、心律、血压及脉象的变化,观察腹部症状及体征。

2.3 术前术后护理干预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练习,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切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正确连接各导管并固定妥善,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

2.4 心理护理干预 向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之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向其讲解手术的术式和预后效果,解除家属心中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慎起居,避风寒,畅情志。饮食有节,饭后勿剧烈运动,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术后近期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嘱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停止排便、排气时及时就医。

3 小结

急性阑尾炎多由梗阻造成,护理人员应忙而不乱,技术熟练,采取有效措施,以整体护理为指导,熟练的护理技能为基础,提高护理质量为目的的全程护理负责制。精心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4篇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护理;效果研究

0 引言

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治疗有一定难度[1]。肾病综合征在逐步发展过程中,由于机体的凝血机制变化和药物的使用,使得血液呈高凝状态并最终形成血栓。常见的如肢体深部静脉及肾静脉血栓,而颅内静脉窦血栓较为少见。临床上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相关的护理措施,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现将我院在进行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1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等以及头颅CT检查。患者均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例单纯性肾病,5例肾炎性肾病。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尿激酶:初剂量2000~4000U/kg·d,首剂冲击量20000~40000U,于30min内滴完,然后把余量泵入;第二天起,2000U/kg·d,均匀泵入。7d为一个疗程。测定患者凝血酶时间等指标。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100~120AX-aIU/kg·次,2次/d。2周一个疗程。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患者口服双嘧达莫5mg/kg·d,3次/d。治疗3个月。同时给予降颅压、抗癫痫等对症治疗。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和病症有关的知识,把进行溶栓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等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明白,得到家属的同意。多介绍溶栓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护理人员还要多和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针对不同的发病患者的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3]。争取以最佳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1.2.2 意识状态和瞳孔观察

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意识状态观察和瞳孔观察工作。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最常见的症状时头痛,往往会伴有呕吐、视物不清等情况,情况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4]。在患者床旁备好急救药品,当异常情况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救治,抢救患者生命。

1.2.3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工作,按时检查,准确记录,包括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各方面指标。在进行溶栓的过程中,要做好血压的监测。溶栓前4h期间监测血压需要10min一次,之后可以每30min一次。当血压发生异常时要及时告知医生,做好救治工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动态监测患者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对于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做好方案调整工作。

1.2.4 尿量变化及护理

由于在治疗过程中频繁使用利尿剂,使得排出的尿量过多,机体丢失大量的抗凝血酶,还往往会出现血液浓缩、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等情况,容易形成血栓[5]。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尿量变化检测。本文研究病例中尿量均在正常范围。

1.2.5 肢体色泽、温度观察及护理

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在血栓形成之后,由于机体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皮肤会逐渐变冷,患者坏出现肤色苍白、皮肤间突发紫斑等症状;然后肢体会进一步变冷。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主要是通过按摩患肢肌肉等措施,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该病症的常见并发症是在溶栓和抗凝的情况下脑内致命性出血。护理人员要每隔半小时左右观察一次患者的体征状态,对一些早期的脑出血症状做好预防。

2 结果

患者表现为头痛和呕吐11例,头昏4例,嗜睡3例,抽搐3例,意识障碍2例,精神症状1例。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后,11例患者颅内静脉窦血栓完全再通,临床症状均恢复,尿量正常。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特点和患者性格等,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够更好的保障患者的安全。对于该病症的治疗,常用的方法是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尿激酶是一种酶蛋白,在体内具有良好的溶栓作用[6]。低分子肝素具有显著的抗凝血酶作用。本文研究患者均在确诊后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得以缓解。提示对于该病症的治疗应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提高护理质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取心理护理、意识状态和瞳孔观察、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尿量变化及护理、肢体色泽、温度的观察及护理等措施,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可见,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好的挽救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程虹, 刘圣, 万琪, 等.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3(8): 1126-1130.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 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J]. 中华儿科杂志, 2001, 39: 746.

[3]Wasay M, Bakshi R, Bobustuc G, et al.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analysis of a multicenter cohort from the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2008, 17(2): 49-54.

[4]石飞飞.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及安全性的探讨[D]. 华中科技大学, 2012.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5篇

【关键词】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护理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多见,尤其以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1]。此病发病急、进展快,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将使病情加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2007~2009年我院共收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7例,对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7例,男:58例,年龄35~68岁之间;女:29例,年龄40~64岁。控制好转79例、死亡8例。

2 护理措施

2.1 严密观察病情,本组患者在出血前均出现消化道症状,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酸、呕血、黑便,有上述症状和体征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发展。例如一名患乙肝20余年的男性患者,5年前发展为肝硬化,住院半个月一直生命体征平稳,3 d前患者出现黑便,且食欲下降,护士发现他少言,测血压较前下降,通知医生,医生查体后发现患者上腹部有压痛,可触及包块,脾肿大,提示有出血倾向,护士遵医嘱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禁食,停用除止血药外的一切口服药,记录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通过细致观察和对症处理,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

2.2 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血引起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保证输液通路通畅(可用留置针),以利于快速补充血容量和保证静脉给药,准确记录24 h出入液量,防止肺水肿。必要时留置尿管,保持尿量持续在30 ml/h以上[2]。

2.4 监测生命体征

2.4.1 出现大量失血而发生昏迷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5~20 min测量两次血压。

2.4.2 保证呼吸道通畅,迅速给予氧气吸入,流量为2~4升/分,以达到提高血氧浓度。

2.4.3 注意监测体温的变化,失血者体温多低于正常或不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多在出血后24 h出现低热,一般≤38.5℃,持续数日或数周;如体温持续不退或退热后又上升则应考虑再出血。

2.4.4 观察呕血、便血性质和量。呕血与黑粪的颜色、性质,取决于出血量、速度、血液与胃酸的作用及在胃肠道停留时间。一般来说,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5 ml;出现黑粪表明出血量在50~70 ml以上;胃内积血量达250~300 ml时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在400 ml以下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如超过1000 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3]。输液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心、肺功能是否有所改变。

2.4.5 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晕、腹胀等出血先兆,及时准确记录和通知医生处理。

2.5 加强心理护理 发生呕血的患者,易引起恐惧与焦虑两种心理,患者思想顾虑较重,情绪不稳定,易受外界恶性刺激,使病情加重或反复出血,此时护士应对患者热情耐心,对疾病情况作解释说明,并取得家属的配合,以解除患者顾虑,消除不良影响,使疾病早愈。

2.6 加强基础护理 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预防感染:对呕血后昏迷或严格卧床休息的生活不能自理者,认真做好口腔护理,2次/d;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被呕吐物等污染的衣服和床单,经常更换,按摩身体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

2.7 饮食护理 在严重呕血和大出血时,禁食。24 h后出血控制,可给少量营养、易消化、无刺激的流食,病情好转后定时定量给予流质饮食,严禁过热、过冷及粗糙的食物,避免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从而加重和诱发新的出血。

2.8 认真填写各项护理记录,为医生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2.9 健康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病因、发病机理、治疗和护理的过程;教会患者及家属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精神,正确对待疾病,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戒烟戒酒,消除诱因,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 结果

本组病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控制好转79例,死亡8例。

4 结论

通过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使我们认识到,医护人员应及时对因治疗,对症护理,认真观察,促使患者对此病的自我防护意识,尽量减少和消除诱发因素,以达到尽早治愈和降低复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在使用药物上应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合理选择,注意传统药物和新药区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对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的止血治疗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和减少并发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李芹玲,刘梅.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中外健康文摘, 2009,6(14).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6篇

关键词:胃肠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由于在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时候基本上要进行禁食处理,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极容易在接受胃肠外科手术的时候或者手术之后发生生命体征的异常,严重时甚至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 我院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采取了根据病情而定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让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受手术的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3例,其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1.7±4.6)岁,有20例为胃肠道肿瘤,有13例为肠破裂,有10例为急性阑尾炎;观察组患者44例,其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2.4±5.3)岁,有23例为胃肠道肿瘤,有14例为肠破裂,有7例为急性阑尾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胃肠外科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的护理内容包括了术后的身体指标检测、抗感染处理以及血糖、血压控制等基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首先,在手术前,要进行完善的手术准备。通过化验检测手段,对患者的病情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并在手术前一段时间严密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必要时可向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再进行手术。让患者定时定量用餐,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接受手术,既要防止患者因禁食而出现低血糖症,也要避免患者因情绪波动而出现血糖异常升高现象。其次,在手术后,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护理引导。在进行了抗感染以及止血处理之后,要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在患者结束手术的第一时间,要对其血糖进行控制,对于血糖偏高的患者,可以注射微量的胰岛素。并且,留置于患者体内的导管,要注意嘱咐家属避免在日常活动中触碰到导管引起导管脱落。或者引发伤口感染。特别注意患者手术后的饮食,在初期进食流食,带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食半流食,少食多餐,保护患者血糖的稳定性。

1.3评价指标 根据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生命体征表现来进行护理效果的评价。将患者在手术期间生命体征稳定,血糖指标正常,术后无并发症出现评价为优秀;将患者在手术期间生命体征基本稳定,血糖指标的波动不影响手术进行与患者的康复评价为良好;将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其他生命体征状况评价为较差。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通过χ2检验,用P

2 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生命体征观察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护理的优良率为74.4%,观察组患者护理的优良率为95.5%,两组患者护理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于接受胃肠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受到其自身病情的影响,在围手术期极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2]。所以,目前在临床上对于接受胃肠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区别于普通的患者,注意从护理手段上入手,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患者的术后康复[3]。

从本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来,在接受了基于病情的针对性护理之后,患者的护理优良率达到了95.5%,远高于接受常规护理时74.4%的优良率。因此,对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条件,让患者在术后更加稳定地恢复身体机能的正常。

参考文献:

[1]王叶娟,张洁,张海霞,等.浅析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189-190.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7篇



【摘要】 目的 总结异位妊娠的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方法 对65例异位妊娠病例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手术和非手术治疗,65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细心观察、准确诊断、迅速手术、精心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 异位妊娠;观察;护理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其发病率近年有上升的趋势,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宫外孕的95%[1]。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发生急性腹腔出血,急易出现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收住宫外孕患者65例,通过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患者,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1岁。输卵管妊娠64例,占98%,其中输卵管妊娠破裂34例,输卵管妊娠流产9例;卵巢妊娠破裂1例,占2%。入院时合并失血性休克38例。

12 方法与结果 本组 65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55例,其中输卵管妊娠46例行根治手术(患侧输卵管切除术),8例行保守手术(即切开取胚+局部甲氨蝶呤注药术),1例卵巢妊娠破裂行患侧卵巢切除术;非手术治疗10例。65例患者全部治愈,平均住院天数为7 d。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与受精卵着床部位、有无流产或破裂以及出血量多少等有关[1],这就要求护士在接诊时要细心观察、准确判断,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当输卵管妊娠发生流产或破裂时,可感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若血液局限于病变区,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当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时,可出现坠胀感。随着血液由下腹部流向全腹,疼痛可有下腹部向全腹扩散,血液刺激膈肌,可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1]。常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暗红,一般不超过月经量。患者若有急性腹腔内出血及剧烈腹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头晕、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但症状严重程度与阴道出血量不成比例。应立即采取抗休克措施,并按急诊手术要求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22 心理护理 患者因起病急、失血多,常表现极度恐惧、焦虑心理,担心术后会影响生育能力,术前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预后情况,并以亲切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有序,减少和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她们的配合。术后护士应帮助患者以正常的心态接受此次妊娠失败的现实,向她们讲述异位妊娠的有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23 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

因异位妊娠破裂发病急,病情危重,多伴发休克,多为急诊手术。护士应迅速建立二条以上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吸氧、保暖,同时配血、输血,及时

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迅速做好术前准备,手术治疗是异位妊娠的主要处理措施。术后使患者去枕平卧6~8 h,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尿管引流通畅,观察尿量及性质,注意腹部伤口有无渗血,观察阴道出血量,保持外阴清洁,做好会阴护理防止逆行感染。术后6~8 h病情允许下取半卧位,可减轻伤口疼痛,有利于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减少肺不张的发生,并使炎症局限。拔除尿管后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4 接受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

对于接受非手术治疗方案的患者,应嘱其卧床休息,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以减少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机会。严密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并重视患者的主诉。在患者卧床期间,护士应做好患者生活护理,并将可能出现的出血增多、腹痛加剧、坠胀感明显、面色苍白等病情发展的一些指征告知患者,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及时抢救赢得时间[2]。

25 出院指导 手术后的患者出院后禁性生活1个月,半年内避孕。嘱咐患者1个月后到门诊复查B超和βHCG,特别是行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护士需告诫患者,下次妊娠时要及时就医,不宜轻易终止妊娠。

3 讨论

异位妊娠的患者,常以急腹症的表现入院,若不及时诊治和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而细心观察、准确诊断、迅速手术、精心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因此,妇科护士必须熟悉妇科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主诉及体征进行分析判断,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同时应具备很好的应急能力及协作精神。护士必须不断提高急救技术,建立起快速反应的抢救机制,提高心理护理技能,做到思维敏捷、动作迅速,积极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对休克型宫外孕,在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要做好急诊剖腹探查术的一切准备,尽快手术,并做好术前、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对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加强临床护理和生活护理。另外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技能,增强识别异常症状和体征的能力,主动检查,及时就医,提高宫外孕的抢救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8篇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5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年龄23~85岁,平均年龄(56.9±5.7)岁。观察组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脑出血患者26例;选择同期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年龄21~86岁,平均年龄(54.7±6.0)岁。对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脑出血患者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强护理人员巡视力度,了解并掌握患者饮食情况、睡眠情况,并做好对应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面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多个方面。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和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时,存在相同护理干预方法。但是,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又存在一定不同点。

1.2.1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相同护理干预要点

①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两种疾病发病急、病情凶险,给患者带来严重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表明现阶段先进治疗手段。尽量争取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使患者情绪得到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实际病情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要予以耐心解释,做好疾病宣传和教育工作;②生命体征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及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首先,严格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血压升高引发再出血。但应注意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反应,防止脑供血不足,增加患者护理风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进一步预防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和窒息。及时为患者清楚口腔内不良分泌物,并定时为患者翻身,必要时做吸痰处理。观察患者呼吸节律,若呼吸变快,提示可能出现感染。若呼吸过慢,则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应值得重视;③绝对卧床休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和脑出血患者均应该绝对卧床休息4~6周,不能过早起床活动。这段时间护理人员应重视日常查房,及时为患者更换衣物和床单。保持病房干净整洁,避免强光刺激。做好大小便护理,若患者精神状态不佳,并出现呕吐、头痛等症状,应根据医嘱适当给予脱水剂或镇静剂。同时,由于患者卧床休息,活动减少,应充分预防便秘,保持患者大便通畅。

1.2.2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不同护理干预要点

①病情观察侧重点有所不同: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临床特征为头痛,引起头痛的相关因素包括血压升高、脑血管痉挛及颅内压升高等。消除诱因,并严密监视患者头痛发作时间、程度;脑出血合并水肿后,患者会出现严重呕吐症状,并出现意识障碍,应重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及意识变化情况。根据医嘱用药,充分降低颅内压,严格控制脑水肿;②病情稳定后护理干预有所不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应重点预防和控制相关并发症。其中消化道出血属于潜在并发症,应予以重视。观察患者大便,若便样呈黑色,则及时送检。回抽患者胃液,颜色若为咖啡色,则提示消化道出血可能性很大,必要时配合医师做止血处理;脑出血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要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如被动按摩、被动肢体锻炼等,促进患者局部位置血液循环,避免形成肌肉萎缩。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干预,两组均未出现死亡案例。随访6个月,应用WHOQOL-BREF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领域改善程度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