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4 16:35:17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第1篇

1、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al)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W.Albreche于1970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国际学界的热烈讨论。随后,许多与之比较相似的概念也开始广泛出现,如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综合农业、生物生态农业等。目前对于生态农业的定义已基本达成统一。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农业生态的前提下,以生态学理论和现代管理学等作为理论指导,运用系统的工程方法,以高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设计和发展当地农业生产的一种模式。

生态农业注重多种方式的混合经营,科学组合。通过把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结合,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实现各种资源之间的统筹协调,从而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同步共进。通过各种资源的调动,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生态农业的特征

(1)生态农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第一要义。生态农业不同于一般的农业生产方式,它要求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将农业生产纳入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中严格限制农药、化肥等化工产品的使用,侧重于有机肥的使用和生物链的培植。

(2)生态农业是高度集约化的产业模式。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以现代科技发展作为支撑,综合运用了多种先进科学技术,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自然界的食物链等,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多种效益的共赢。生态农业是各个不同的生产要素的高度集约化,包括生产资本的集约化、生产技术的集约化和劳动力的集约化。生态农业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需要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理论的支持,更离不开劳动力的全身心经营与管理。

(3)生态农业追求高效可持续的发展。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一大特点在于它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强调协调与可持续,拒绝竭泽而渔式的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一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强调发展过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生态农业的构建上也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统筹协调各项资源,充分利用土地、信息、技术等资源,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等各个类别,搭建多层次的农业生产系统。

二、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的相关理论最早由国外学者提出。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英美等国起步较早。生态农业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之后在英国、瑞士、日本等国家得到了推广和发展。到1960年已经开始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和认可,并开始广泛传播和推广,从欧洲大陆开始向亚洲大陆扩展。到了20世纪末,生态农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菲律宾的玛雅农场、瑞典的生态农业循环、德国的生态农产品以及以色列的节水生态农业模式都是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典型代表。随着全球绿色意识和环保理念的扩展,生态农业更是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在生态农业方面的探索实践贯穿于数千年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吕氏春秋》中就曾明确指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殖者天也”。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在农业生产(农作物的种植)中,人是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土地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天气和气候条件是农作物生长的保证。这段话就深刻的阐明了农业生产中各项要素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以粗放的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追求产量的提升,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造成了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水资源开采过度、过度垦荒、滥?滥伐以及超载放牧等也使得土壤沙化现象十分严重。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开始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并且开始进行相关农业生产实践,生态农业随之在我国兴起。1992年,我国提出要增加生态农业投入,推广生态农业,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之一。1993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会议,将生态农业建设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对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的扶持政策,为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制度保障。

三、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20世纪人们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业等,导致农产品残留超量的农药、化肥等,严重的影响了食品安全。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副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稳定。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人们开始从原来的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向如何吃的健康,吃得安全转变。人工繁育的农牧产品不再受到人们的欢迎,天然的、绿色的食品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生态农产品销量的增加源于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现状的担忧,群众的购买偏好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动力。生态农业的发展能够为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农产品,保证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2、有助于应对全球环境变化

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于全球环境的保护。环境问题已从地方性的、局部性的问题扩展为全球性的难题。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温室效应、厄尔尼诺、拉尼娜、酸雨、土地沙漠化、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危机不断加剧。这些环境危机的出现与人们的农业生产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同时也影响着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农业产品的质量。20世纪30年代,随着石油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被研究出来,并应用于农业生产。这些农药、化肥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又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土地沙化、土地肥力下降、地下水位越来越低,这一切都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严重,陷入恶性循环。生态农业侧重于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利用生态环境中食物链条来增加产量,有助于改善全球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有助于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七。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国发展中必须重视的一大难题。只有做好三农的发展安排,使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才能保证我国尽早实现小康社会。不能解决好农业生产的问题,就不能在农村实现小康,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在农村实现小康的主要途径就是不断的提高农业生产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科学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生态农业立足于综合开发,生产效率较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高,经济收益好,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同时实现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使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生活环境好起来,建设农民安居乐业,村庄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四、乡村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乡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应该坚持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状况、人文环境、历史发展、民俗特色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1、推广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区模式

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区的建设主要依托于传统的农业主产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自然调剂的影响,一些地区的某种农产品明显在质量上优于其他地方。在这些农业主产区,要积极传承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通过兴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过程管理、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督等方式,来实现特色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依托当地的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一批高品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如蔬菜基地、水果基地、粮油基地、渔业基地、畜肉基地、禽蛋基地、茶叶基地等。

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区的建设需要政府部门主动进行牵头协调。前期做好当地农产品生产状况的调研,摸清当地农业发展的产品优势。可以借助第三方科研机构对当地气候、土壤、水源等进行专业的测验分析,给出发展方向的建议。在做好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相关的优惠政策,申请专项扶持资金,开始项目的发展规划,力争做到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达到优化。

第一,加强对于特色产品的扶持和技术指导。在特色产品的定位上,要综合考虑农业生产基础、地区交通区位、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特色产品,避免盲目上马,草率决策和产品的同质化。制定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监督和质量标准分级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

第二,指导产销组织机构建设。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现状,采取合理的产销组织形式。对于过去农业发展较发达的可以采取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对于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可以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培育区域农业产销龙头企业。

第三,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地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立特色农产品的仓储和物流基地。通过设立大型专业化的集贸市场,形成产品聚集效应,打造地区农产品的知名度。积极拓展销售渠道,联系大型超市、企事业单位食堂,形成定向供销协议,实现超商对接,降低物流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发展城郊农业园观光旅游区模式

对位于城市附近的交通距离在10-30千米以内的农村主要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模式为主。农业园观光旅游区模式主要面向城市居民,以传统农业中的生产劳动、民俗文化、物质生活等为依托,承接城市居民的休闲体验需求。在农业园建设过程中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休闲观光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优化整合当地特色资源,打造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精美乡村生态,是城市居民和当地村民共同感受到优美环境的熏陶。可以发展农业生产体验和民俗文化体验等具体类型。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第2篇

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在欧洲地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因此欧洲地区的相关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宏观角度上,西方国家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主要围绕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生态农业与旅游的关系、旅游现象的描述以及生态农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等方面展开的。

1.生态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方面。学者Brittany Russell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结构做出了详细分析,总结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结构呈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客源主体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种方式,不是因为其收费低廉,而是为了寻找在城市失去了净化空间和尚存的自然文化氛围。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

2.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丁小伦就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将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分为三大类,即示范农场(Demonstrate Farm)、假日农场(Holiday Farm)与试验农场(Experiment Farm),其中假日农场即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基地,以日本爱知县的“空中花园”、新加坡等国的“耕种社区”为例,又对假日农场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中包括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观光农园即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亲自摘果、种菜、赏花、采茶等,享受田园乐趣;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教育农园主要以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主,颇具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等;森林公园多以林为主,辅以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复合生态群体。

3.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建设体系方面。日本与韩国在生态农业旅游规范制度的体系建设方面较为关注。1990年日本颁布实施《修建市民农艺促进法》,对生态农业旅游用地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以法律的形式使农业用地开设观光园这一行为合法化,从而促进农业旅游活动的较大发展;韩国政府对观光农园的规模限制也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而越来越松弛,由最初的最大规模限制在0.02km2到如今的0.05km2,同时在资金与政策上对观光农园的发展给予支持,除此之外还包括对生态农业园区的申请、可行性评估以及对园区发展规模的确定,均给出了明确的依据与法律规定。另外,国外很多学者还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专门研究。

二、国内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研究综述

借助CNKI数据库的搜索引擎,本文采用与“生态农业旅游”和与生态农业旅游相近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作为主题词,检索了1993年到2011年的中文期刊数据库,通过分类统计,总结国内生态农业旅游研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或内涵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旅游名称本身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生态农业旅游单从字面意义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即“生态+农业旅游”类与“生态农业+旅游”类。

1.1“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卢云亭、李瑾、郑秀娟等认为“凡是能够给游客带来土趣、野趣、奇趣、异趣,同时具有观赏、休闲、科考、健身、阅历等不同旅游功能的农业均可称为生态农业旅游”。该类定义并未对“生态”一词做出解释,此处的“生态”仅仅是“农业旅游”的一个前缀,成为了修饰农业旅游的一个标签,这种概念的理解可以直接等同于对农业旅游的理解。

1.2“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该类定义将“生态”与“农业”连为一体即生态农业,强调旅游开发的基础是生态农业,而不是一般的农业资源,将科学的生态农业生产和旅游融为一体,扩大生态农业的“三生”功能(即生产、生态、生活功能)。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近几年这类概念普遍得到认可。江金波、严贤春、崔娜娜、李广宏、谢雨萍、任冠文等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以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为旅游实体,同时为游客提供广泛参与和体验的农业生产、农产品采摘、加工等旅游活动。

2.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意义与功能研究。问建军、汶录凤、张青衫、伍海琳、范晓梅、吴莹、李广宏、高璐、刘玲等分别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旅游扶贫、环境教育等方面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意义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3.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舒伯阳、对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被后人广泛引用,他分别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行业管理、交通条件、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商品开发深度等方面总结了生态农业旅游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石云霞、赵萍、王语等在舒伯阳、王继权的研究基础上,简要提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应采取的措施,如坚持“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战略、以科技为先导,确保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高起点与高水平、加强宣传,提高“三大”效益。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第3篇

关键词:海南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F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041-04

一、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与保护的必要性

(一)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的概念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项目。按照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在此期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农业文化赖以生存的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都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农业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探讨[1]。闵庆文、孙业红[2]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更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系统、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景观与农业文化。苑利[3]将农业文化遗产分为大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和小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前者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总和,后者仅指农业生产经验。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总体来说,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相当丰富。

(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中国是个有着近万年农业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人们在这一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4]。中国作为古老的文明古国之所以能够在近万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长盛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有着相当成熟的农业生产模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生存的第一需求[5]。因此可以说,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至今,有它现实客观的必然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它构建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生态和谐、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知识体系,形成了大量传统农业系统,比如,旱区农业灌溉系统、立体种植养殖系统、稻田梯田系统、稻鱼共生系统、农林复合系统等等,这些古老的农业生态系统,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蕴含的丰富而巨大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也不断地彰显出来,成为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6]。而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冲击下,农业文化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受损,农业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废弃严重,甚至走向毁灭[7]。

二、海南省农业文化遗产基本情况和优劣分析

海南省先民数千年前就在岛上生产生活,凭借着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创造出了不少的农业文化典范,留下的农业文化遗产特色明显,有巨大的发掘潜力。诸如,梯田稻作、绿茶种植、羊山古荔枝、千年盐场、家渔业生产、旱稻种植、黎族织锦等都是海南岛先民留下的特色农业文化遗产[8]。这些遗产丰富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内涵。但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一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 2014年中,海南省农业厅组织调研组对海南省各主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考察。对比农业部颁布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调研组认为,五指山市的牙胡梯田稻作生态系统、白沙县白沙绿茶文化系统和海口市羊山古荔枝群农业生态系统等3个农业系统具有较好的基础,基本具备申报国家农业文化遗产的条件。

(一)五指山市牙胡梯田稻作生态系统

该农业生态系统是以涵盖海南省五指山市范围内超过2万亩的梯田作为保护区范围,其中以毛阳镇牙胡村梯田为核心保护区。梯田是以黎族为主的先民适应自然、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农业生态文化结晶。梯田稻作系统是典型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建立了森林-梯田-村寨-溪流“四度共构”的结构,创造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体现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价值多样、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复合农业特征。在千百年的劳动过程中,五指山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技术和相应的文化习俗活动,形成了系统的文化现象和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解放后,牙胡村黎族村民在先民原有零星梯田的基础上,大力投工投劳,形成了目前上下高差400多米,层级达200层以上,保存完好,集中连片超过 4 800亩,主要种植水稻的“牙胡梯田”。

该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立体循环农业系统,是黎族同胞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重要粮食保障的来源地,具有循环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其“四度共构”的生态景观,有利于水土保持和保护自然环境。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腰、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环环向上、圈圈呼应,地造天设,美不胜收,无不体现出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均衡的梯田村寨结构、壮阔的梯田美景与丰富的农业民俗礼仪一道构成了五指山梯田独特的文化系统,称得上是一个活态的农耕文明的天然博物馆。

梯田的开凿是黎族同胞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斗争、和谐共处的结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长期梯田耕作过程中,黎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人文艺术。“三月三节”、黎族织锦、黎族舞蹈、“牛日”等都深深烙上了梯田农耕文化的印记,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理念,包含着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牙胡梯田稻作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水稻耕种的冲击,灌溉、排水和田间道路基础设施配套落后、农业现代化新技术的挑战以及适龄劳动力大量外流。许多梯田田块被改种为经济收益高于传统水稻的经济作物,使得梯田成片遭到破坏,梯田气势恢宏的视觉冲击效果大大被削弱。由于投入较少,梯田崩塌损坏没有得到及时维修,水改旱、耕地撂荒等情况时有发生。水稻种植是传统的农事生产,劳动量大、工作强度大,对劳动量需求较大。然而,成年劳动力流失是我国农村和农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近年来,海南中线乡村旅游异军突起,五指山梯田景观、黎族特色的民族风情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很好的契合点,届时可探索一条“游梯田-看云海-观日出-跳乐作-品黎族美食-住船型屋-农事体验”的精品旅游线路,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系统结构寻找新的路径。

(二)白沙县白沙绿茶文化系统

白沙县白沙绿茶文化系统是位于海南省白沙县境内的陨石坑及周边的白沙农场和牙叉、细水、元门等3个乡镇,总面积超过7万亩,已种茶面积达到1万亩。70万年前形成的方圆十公里的陨石冲击坑群和周边的群山环绕造就了特殊的地理位置,产生了独具品味的绿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茶文化。很久以前,居住在当地的黎族先民就了解茶叶,知晓“神树”叶子的神奇功效。1958年,国家在陨石坑及周边建立了白沙农场,开始大面积、规模化种植茶叶。“白沙绿茶”系列产品是“海南省名牌产品”、“中国知名商标”,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通过ISO9001质量验证,被认定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

该系统是体现海南人爱茶的一个重要佐证。明正德六年《琼台志・土产》中就有海南早期茶事的记载。凭借陨石坑及周边环境的天然优势,种植在陨石坑范围内的白沙绿茶吸取天地之精华而长成,其所含的氨基酸、酶类、芳香物质、多酚类和生物碱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高于其他同类产品。其形色绿润有光、汤色黄绿明亮、气味清香持久、滋味浓厚甘醇,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利尿导滞、清热降火、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之功效。白沙县以白沙农场绿茶生产基地为核心,形成了农业类型多样化、农业资源多样化、环境生态化的生态特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绿茶种植、加工的技术体系。具有以陨石坑、红坎瀑布、向民蝙蝠洞、阜喜温泉、南开石壁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和以新村新石器遗址、什才遗址、印妹遗址、黎苗少数民族居住地和阜龙乡革命根据地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

该系统以当地黎族同胞的古老茶园和白沙农场聚60年之力打造的绿茶生产基地为基础,形成了良性循环体系。近年来,绿茶的功能被广泛认可,茶多酚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能消除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自由基对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绿茶对减肥效果也不错,能强化体内微血管循环和加快人体内新陈代谢,具有多种保健功能。通过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做大做强白沙绿茶产业,有利于进一步宣传和推广当地生态环境和品牌,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当地经济方式的转型。

白沙县白沙绿茶文化系统受地理位置影响较大,白沙县是海南省为数不多的不靠海市县,境内山多路弯,远离省城和高速公路出口,受白沙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消费市场小、流动人员少、资源禀赋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落后。同时,茶园生产是传统的手工生产,劳动量大,工作强度大,对劳动力需求较大,熟练的茶农和茶工缺失是茶园经常要面临的难题。周边五指山、澄迈、定安等市县种茶也有一定的历史,培育了绿茶、苦丁茶、花茶等多种类型的茶叶产品,加上全国茶叶品种众多,造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众所周知,无论是传统历史名茶,还是新开发的地方名茶,都具有很深文化内涵,名茶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消费。从发展前景看,虽然现代各种饮料品种繁多、竞争激烈,但茶叶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绿色天然健康饮料,崇尚绿色、崇尚自然,已成为未来饮料消费的主流和方向,正如专家预测“21世纪的饮料将是茶的天下”。因此,有必要通过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加大宣传和推广当地生态环境和白沙绿茶品牌力度,做大做强白沙绿茶产业,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当地经济结构的转型。

(三)海口市羊山古荔枝群农业生态系统

海口市羊山古荔枝群农业生态系统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南部的龙桥、龙泉、永兴、府城、城西等地区,区域总面积3万亩,其中野生荔枝面积约1.5万亩。很多大树树龄都在200―300年,具有科学研究、旅游、文化、欣赏等多重意义。该地区为火山喷出的玄武岩构成,缺肥少土,孕育出了特殊的荔枝群落。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洗礼,羊山古荔枝群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集农、林、牧为一体的农业系统结构,使古荔枝群生态系统内古树、火山岩、湿地、河流、村庄各因子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该生态系统是海口地下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被称为海口市的“绿色之肺”和“生命之肾”。羊山地区火山群的主体火山口,是中国荔枝原生地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神奇火山地质土壤造就和蕴藏了世界上最稀奇的荔枝品种,是中国乃至世界有名的荔枝基因资源库。羊山地区特殊的火山地质土壤和羊山地区祖祖辈辈的实生荔枝良种繁殖习惯加上海岛特定的光、温、热条件,造就了羊山地区荔枝生物群落。当地有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东寨港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东山热带动植物园等自然景观和五公祠、海瑞墓园、邱浚墓园、秀英炮台、琼台书院、冯白驹旧居、羊山古道、抗日墙以及美孝村、美社村、文山村等古村落等人文景观。形成了“荔枝文化节”、“公期”、火山图腾、民歌琼剧等文化特征,体现了创造性和独特性等特点。

该农业生态系统发挥了物质生产、生态服务、文化传承、科研价值等多种功能。羊山古荔枝是当地百姓重要收入来源,在农民就业和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美的生态环境、古荔枝群落、沉淀了数百上千年的深邃的火山民俗文化、古镇古村古道悠悠、火山石器苍凉古朴、根雕盆景巧夺天工、八音山歌古韵悠扬、优美传说引人遐思,这些都是羊山地区以古荔枝为牵引的农业功能的拓展基础。全力发挥荔枝及其附带产业是羊山地区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羊山地区生态、环保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途径,对于海口市羊山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受海口市城市快速拓展和古荔枝木材价格持续走高等因素的影响,该农业生态系统荔枝资源正在遭受各种原因的砍伐流失,特别是百年以上的大树砍伐更为严重。荔枝资源加速流失,降低了资源的多样性程度,导致许多优株和具有育种潜在利用价值的资源难以再觅踪迹。近年来,广东、广西等地大打荔枝品牌,种植面积增长较快,国外特别是东南亚荔枝进口数量持续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羊山荔枝产业及市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要从羊山作为海口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绿色屏障的角度,从生态文明和乡土文化的角度,重视古荔枝群落的保护和多功能利用。

三、海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列入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对象的系统都是与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是当地农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当地人与系统环境同处一个界面,系统内居民的认可与参与程度普遍较高。随着交通和网络设施的改善,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原来的时空距离问题都将成为历史。海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还处于起始阶段,需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完善制度、加大投入、积极宣传、多业并举,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和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共同发展。

(一)编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规划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规划是申报部级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也是有效保护措施的前提。制订以当地传统的管理理念为基础的保护计划[9],辅以当地保留下来的乡规民约、生产生活习俗,以保持当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立足保护遗产做出有利于自然生态,与人们生产社会活动相适应的规划,其规划内容和原则要有利于当地居民生活习俗和管理部门的管理及引导,而不流于形式和空洞,极具操做性。

(二)制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制度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前提就是建立政府、农民、企业、专家学者、媒体共同参与的多方参与机制,确定农业文化遗产的利益相关方,建立惠益共享机制,以此调动各利益相关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提高各利益相关方发展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依法管理,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保护与发展管理办法,明确保护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项目区传统耕作技术、农耕文化保护等相关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制定完善的监督检查、定期报告和奖励惩罚制度等[10]。

(三)进一步开展项目区农耕文化的发掘工作

在市县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展项目区农耕文化系统农业遗产价值的普查及挖掘工作,加强农耕文化继承、发展及流失情况的调查,对传统的农耕农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艺、艺人、技艺、习俗、谚语、歌谣、诗词、各种民族建筑等进行补漏性调查,重新认识项目区农耕文化的价值。

(四)加大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投入

五指山梯田是世世代代的黎族同胞在一直沿袭耕种着,而因政府对梯田的保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梯田的保护投入不足,使得部分梯田的灌排水设施、道路设施等因未进行维护修理,导致部分梯田无法进行种植水稻,有的甚至造成抛荒。白沙绿茶原来是白沙农场企业化管理为主,地方政府参与较少,建设性投入一直不足。海口羊山古荔枝分散在各家各户,缺乏统一的保护和利用,砍伐和废弃严重。因此,建议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投入,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总体的规划保护;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引导教育,加强保护和利用。

(五)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和交流

五指山梯田是藏在深闺无人识,而也就是近几年,才随着一些摄影爱好者的涉足并把相关梯田照片上传到网上被不断转载传播。白沙绿茶一直被作为一种茶品在对外销售,缺乏从茶文化的高度进行包装。海口市羊山古荔枝也只是从卖商品荔枝着手。因此,要组织有关部门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及科技价值内涵,紧密结合科普宣传教育和旅游推介,引导农民自觉保护与传承;定期举办宣传推广活动,将农耕文化、景观艺术、民族文化、饮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集中展示和传承,在表现农业文化遗产核心内容的同时,创造具有较强娱乐性、观赏性、参与性的节庆项目,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积极性;拍摄制作宣传推介片,全面、系统、多方位反映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宣传提高在全国的知名度。

(六)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休闲农业

发展项目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休闲农业可以充分展示拥有悠久历史的农业景观和传统农耕文化,应在保护优先的原则下,结合已有的旅游线路与农业生产系统的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具体包括生态文化观光、体验传统农耕农事活动、美丽乡村颐养度假、古村落观光科考等活动;依托当地独特的山水景观空间、森林资源优势,开展观光休闲、康体、度假、疗养等活动。同时,对遗产地的生态与环境质量进行全面验证,实现开发与保护的统一。

(七)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地特色产品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项目地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充分利用当地优异的土壤地质条件、清澈透亮的山泉水、富含氧离子的清新空气等原生态自然气候条件,利用项目区主打产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打好“原生态”这张牌。有利于后续建设推陈出新,使农业文化遗产的积累和维护与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保护创新农业文化积极性。

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提出,是要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海南岛的先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留下了许多农业文化遗产。通过进一步挖掘这些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将会进一步丰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内涵,促进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升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统筹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炜,金峰,高艳玲.近十年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述评[J].农业考古,2011,(4).

[2] 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和保护要求[J].资源科学,2009,(6).

[3] 苑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2006,(6).

[4] 刘朋悄,高启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关系研究[J].古今农业,2008,(4).

[5] 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和保护要求[J].资源科学,2009,(6).

[6] 闵庆文,张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途径与近期主要任务――“中国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试点项目启动暨学术研讨会”综

述[J].古今农业,2009,(2).

[7] 况昌勋.农耕文化遗产:不应被淡忘的财富[N].海南日报,2014-11-12(A07).

[8] 王德刚.旅游化生存与产业化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9] 白艳莹,伦飞,等.哈尼梯田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6).

[10] 胡盛红.海南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09,(10).

Explora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e Cultural Heritage in Hainan Province

HU Sheng-hong 1,LIN Pei-qun 1,WEN Yan-sheng 1,KE You-peng 2,CHEN Liang 3

(1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ikou 571101,China;

2 Economy and management college,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3.Agriculture office,Hainan Province,Haikou570204,China)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第4篇

【关键词】生态;景观;水景生态化;植物配置

1.扬州沙头镇生态农业观光园玲珑水街南区基地分析

基地位于扬州市沙头镇,地处扬州南郊,南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境内长江支流夹江环绕,施港公路和在建的沿江高等级公路穿越而过,水运、铁路、陆路交通十分便利。该园区以沙壤土为主,肥力中上,地势平坦;温、光、水3要素协调,极适宜蔬菜生产;排灌条件较好,灌溉水源直接来自长江,水质优良。园区雨水充沛,光照条件优越,附近无污染性工业企业、无三废排放、无城市垃圾。据监测,大气、农田灌溉水、土壤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估均为一级。园区内将路、沟、河、渠、堤、坡等进行合理的绿化,田林路综合配套,排灌设施齐全,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其将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办成休闲观光旅游的一个景点,一个亮点,充分突显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中的特色和内涵。

2.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概念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生态观光农业的具体形式之一。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美国家,最初多为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和休闲农庄,逐渐演变至今成为将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形式。因此生态农业观光园可初步定义为以景观生态学、循环经济学、系统科学和环境美学为指导,因地制宜地设计出集农业生产与示范、观光旅游和环境保护为一体,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地域性和参与性的交叉型农业产业园区。

2.1“生态”的概念

“生态”与“生态学”在英语中属于同一个词语,而最早的“生态”一词是来源于古希腊文中的,它的原意是“居住的地方”和“家”。1869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1]首先将生态一词用于科学研究,并生态学的概念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

2.2景观的概念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景色。美国景观生态学家福尔曼和法国地理学家戈德伦认为,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空间尺度在数公里到数十公里范围。[3]

2.3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地植物学家Troll1939年在利用航片解译研究东非土地利用时提出来的,用来表示对支配一个区域单位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他当时认为景观生态学并不是一门新的科学或者是科学的新分支,而是综合研究的特殊观点。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景观管理和自然保护研究所的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4]

3.规划设计手法

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三产综合”为发展理念,以原生态乡村风貌为基底,以高效农业产业为基础,以高品质都市乡村休闲度假产业为引领,融乡村休闲、乡村度假、文化体验、情景社交、产业示范、生态涵养等多功能复合,引领都市人群回归返璞归真的乡村自由生活。这是该方案欲打造的主题,因此在规划设计中最大限度尊重现状,充分尊重现状地形、水系、现有村庄、道路尽量保留。设计的风格继承江南水乡的古朴清幽,构景方式随意自然但不失韵味。尽量保留本土文化和植物的原生态。

4.水景生态化

水景生态化是指用生态学的观点来处理水体的造景,水体景观不但要在景观上富于水的情趣,而且要求水体洁净、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共生,并且水体景观有可持续性,在较少,甚至没有人工干涉的情况下,水景能得到保持,并且能随水体生态系统的发展而发展变化。[5]在驳岸的设计中较少地加入人工因素,保持自然,这样在其水体驳岸之间形成一个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湿地带,在湿地上随水体的深浅不同,栽种不同的水生和半水生的植物,形成生态型的湿地景观,水面上自然式点缀一些浮生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游人可以在水中荡舟探幽。

5.植物配置的生态性原则

在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植物配置上,不仅要考虑其观赏性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景观植物不仅有乔、灌、草、藤本等形态特征方面的差异,其是否喜光,干、湿耐性,酸、碱性适应能力等生理、生态特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构建生态功能强大的复层植物群落时必须尊重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及生态特性,这样才能保证植物正常生长,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此外,植物固有的生态习性决定其有明显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征,每个区域的地带性植物都有各自的生长气候和地理条件背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与周围的生态系统达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因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大力开发运用乡土树种,丰富绿化树种的多样性。[6]在此设计方案中植物配置的种类上遵循生态性原则,采用大量乡土树种,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观叶树与观花树相互搭配,在满足植物生态条件下创造复层绿化。

6.结语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创建生态型社会理念的加强,我国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该方案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原则,提倡自然循环和自然生态,保护好生态环境,把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可持续发展农业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起米,实现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通过该农业观光园区的建设,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

参考文献

[1][美]摩特洛克著,李静宇,李硕,武秀伟译.景观设计理论与技法.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7—1—1

[2][日]河川治理中心编著.滨水地区亲水设施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1

[3]宇振荣主编.景观生态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03

[4]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王仰麟等编著.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06

[5]王浩主编.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第5篇

关键词:农业生态旅游;鄂州蒲团;SWOT分析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

农业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是以自然风光与独特地域的农业特色、乡土民情和优美的环境吸引游客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1988年,贝洛斯给出生态旅游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常规的旅游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物”,可以看出这一概念更强调其自然性;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福利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即生态旅游要对生物多样性、当地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出某种贡献”。

二、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概述

农业生态旅游是迎合城市居民摆脱城市喧嚣和污染的环境、紧张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而希望到农村放松精神、舒展身心的要求产生的。一方面它可以满足进入工业时期特别是后工业时期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的需求,另一方面为乡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现实而有效的途径。

三、湖北鄂州蒲团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设计分析

蒲团位于鄂州北部华容区,北接华容区中心,东北接临江乡,西北由武黄高速公路连接武汉洪山关山地区,西连庙岭镇,东接杜山乡,南达梁子湖风景区,东南达鄂州市中心。庙岭镇开发了红莲湖旅游区,目前主要开发了乡村高尔夫俱乐部,成为湖北省唯一乡村高尔夫球场。以三国吴文化为主要吸引力,优美的湖光山色和吴文化底蕴使之成为鄂州旅游业的传统景点。

四、湖北鄂州蒲团农业生态旅游SWOT分析

(一)SWOT分析理论

所谓SWOT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二)蒲团农业生态旅游SWOT分析

1.优势

地理优越:蒲团乡所在的鄂州市位于鄂东南咸宁、黄冈、黄石等旅游城市的中心,鄂州市位于“长江旅游线”和“三国旅游线”的交叉口。蒲团乡位于鄂州市的腹地,位于红莲湖、五四湖、长港之间,属于丘陵地带的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

2.劣势

差异性不够强:各地在开发建设“农家乐”旅游项目时,要结合实际,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用“特色”这块招牌树立起本地“农家乐”旅游的良好形象。如在一些湖泊较多、水域较广的地区,可开展“水乡农家乐”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欣赏水生植物、野营、野餐和四季垂钓等。

3.机遇

“农家乐”旅游前景:“农家乐”旅游的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1)“农家乐”旅游顺应了现代旅游业发展潮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环境旅游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人已开始逐渐厌倦城市中的生活氛围,渴望去感受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寻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能有更多新奇的见闻和感受,能了解到当地特色民俗风土人情。而“农家乐”旅游则正好能满足游客的这些需求。

4.挑战

周边几大景区取得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如梁子岛生态旅游区,它距蒲团乡的距离很短,它推出了湖光山色“渔家乐”旅游,举行湖上泛舟,环岛游,野营以及“农家乐”、“大家乐”等旅游项目。还有西山风景区、红莲湖度假区、莲花山旅游区、杜山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

五、总结

运用 SWOT系统分析法,来分析蒲团农业生态旅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使蒲团农业生态旅游在其发展中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因素,克服劣势因素,利用在其发展中所拥有的机会,化解威胁因素, 进而分析出蒲团农业生态旅游今后发展的战略选择。把蒲团农业生态旅游SWOT分析图划分为四个象限,根据其所有的不同位置,应采取不同的旅游战略。

参考文献:

[0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02]Edward Inskeep 著.张凌云译.旅游规划—— 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的开发方法[M].2004.

[03]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3.

[04]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05]王建军.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研究—景观与环境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D]: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2006.

[06]谢雨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进展[J] .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第6篇

生态节能木屋将多项能源环保实用技术“集于一屋”。从院子、墙体到厨房,从卫生间到卧室,每一个角落都体现着节能和环保的概念。木质房屋墙体内层加入了特殊的保温隔热隔音防火材料,可做到冬暖夏凉、恒温保湿、节能抗震;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照明设备充分利用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风力、沼气发电也得到有效利用。非常适合人们居住,符合绿色环保的健康住宅理念。

一、高新技术高度集成

生态节能木屋的设计、建造优选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太阳能集成技术、污水生态净化技术、雨水收集净化技术、国际物联网管理系统、安防智能平台、各种地形管桩建造技术、钢木混合型建筑技术、欧美实木结构技术、轻型木结构技术、室内空气净化、生态保护和高科技防火技术等几十项专利发明。

二、生态旅游呼唤差异化设计风格

生态旅游是以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随着旅游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态旅游也逐渐在横向上拉伸、在纵向上深入,呈现出泛生态旅游的明显特色,与其它类型的旅游甚至其它产业的整合发展越来越深入,而且根据资源和现代生活要求,发展出新的市场需求。如今关注的重点已经从旅游产业化变成“产业旅游化”,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商贸旅游等已经成为旅游关键词和市场选择的主流。在这种新的旅游业态中,综合了体验式的农业劳作模式、乡村的原生态宁静环境、情趣化的游憩方式、富含浓厚乡村生活情趣的风情大街、清洁舒适的居住方式等概念的生态农庄,正在成为被投资商和游客追捧的热点。原生态保护、产业结构、游憩方式设计、业态设计、运营机制等,以文化和创意的力量,为人类设计一个美好的生态家园。

三、现代农业助推新农村建设风尚化

现代农业包括休闲农业、卓越农业、乐活农业等形式。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都市农业也是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现代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代农业利用农村基础设施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副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历史等资源,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发挥农业生产、农耕体验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游客对农村生活与农业生产的切身体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与乐趣,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现代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体验方式,与服务业范畴的业态(如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有机融合,具有无形性、不可分性、异质性、易逝性等四种特性。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地引入文化、科技、环保等新时尚元素。生态节能木屋建造、采摘文化培育、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污水局部处理都是必然、理性的选择。

四、生态节能木屋市场定位

生态种植养殖园。在农村的广袤土地上,开垦无化肥土地或者有机土地,种植绿色无污染的瓜果蔬菜、赏心悦目的花卉,饲养健康养殖的家禽、宠物。城市里居民向往绿色的田园生活,以绿色生态为主的种植园、养殖园很容易在城市中推广,每逢周末全家人可安排郊游、野炊,感受回归自然的曼妙乐趣。

养生保健庄园、养老基地。目前全国对养老问题备加关注,老年人心仪的和谐慢生活必须重视。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和健康安全保障,才能使老年人有条件颐养天年。大型养老社区、养生养老庄园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第7篇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办公与生活区域,走向自然与人文景观,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旅游人数已经突破60亿次,预计全年将突破百亿人次。随着旅游人数的急剧增加,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已经很难满足国内民众对旅游的需求。正如报告所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国内旅游业,亦是如此。虽然我国旅游业推出了生态农业旅游,但是仍不成系统,多是各地的尝试性发展。由严贤春所著的《生态农业旅游》一书,立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和相关理论,探讨了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诸多有效途径,对该行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生态农业旅游》一书共计7个章节。第一章:生态农业旅游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了农业生态系统与生态农业、城郊生态农业与旅游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产生及发展、特点及类型、作用及功能、理论体系、系统等。第二章:生态农业旅游者及市场开拓,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者概述、形成及培养、生态农业旅游的市场开拓和营销。第三章: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农业旅游商品的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第四章:生态农业旅游环境与保护,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环境概述、容量的确定和调控、保护、生态农业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等。第五章:生态农业旅游业及运作,生态农业旅游业概述、产业特征、结构体系、运作。第六章: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程序与内容、模式等。第七章:生态农业旅游的管理,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管理概述、生态农业旅游管理的内容、生态农业旅游与农民培训、生态农业旅游与产业化经营、生态农业旅游的效果评价、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从生态农业旅游着手,多方面探讨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如: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市场、生态农业旅游的设计和规划、管理和运作模式等等。生态农业旅游,是20世纪发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旅游方式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由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型,必然引起旅游业和旅游模式的转变。久居喧嚣城市的旅游者,将不再简单的选择自然与人文景观,他们更愿意体验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即生态农业旅游。生态农业旅游,是以所在资源大环境为背景,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依托,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旅游方式。在生态农业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不仅可以领略当地农村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而且还可以深入到乡村,体验农民生态劳动活动,从而获得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愉悦身心。

结合《生态农业旅游》一书所述,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提出,有必要扎根理论,寻求新的实践举措。当前,生态农业旅游模式主要有五种:“三高”生态农业旅游、“花、果、园艺”生态农业旅游、“农耕景观、乡村活动”生态农业旅游、“茶艺”生态农业旅游、“水乡活动”生态农业旅游。纵观以上5种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其本质是依托当地科技和农业资源,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旅游。书中提到,生态农业旅游模式的创新,首先必须立足当地特色。只有立足特色发展,当地生态农业旅游才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其次,应建立一整套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链。生态农业旅游,绝不是简单的个体相加,而是一个系统的完美整合。如就生态农业旅游设计与管理者而言,要从宏观着手,对生态农业旅游进行设计与规划,使“吃、住、行、游、购、娱”贯穿旅游的全过程。最后,增加政府投入支持,加强生态农业旅游宣传。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还属于起步阶段,相关旅游地资金不足,客源不足,发展困难。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或者可以进行零息或低息贷款,帮助生态农业旅游度过艰难期。同时,媒体的宣传引导也很重要。我国有着庞大的旅游者群体,合理的分流,不仅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而且还可以减小重点景区的人流压力,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生态农业旅游正逐步走入大众的视野。事实上,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生态农业旅游有助于农村农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除此之外,生态农业旅游还为旅游者提供了新的旅游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刚需。鉴于此,严贤春所编著的《生态农业旅游》意义重大,它为我们找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道路,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第8篇

观光农业园是以农业为背景,以城市为依托,将城市居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具有农业生产栽培、科技应用展示、文化发掘传承、生态保护培育和游客休闲娱乐等复合功能的旅游目的地。

2 发展历程

2.1 国外农业观光园发展历程:见表1。

2.2 我国农业观光园的发展历程。

3 农业观光园的特征:见表2。

4 农业观光园的类型:

4.1 按农业产业标准分类:见表3。

4.2 按资源特色及经营方式分类

4.2.1 体验耕作劳动型

以体验耕种采摘等传统乡村农事活动和农家生活乐趣为主要经营内容,着重于展示和体验田间地头的劳作活动;使游人在传统的农耕劳动中体验到真正的乡村生活,品味到田园生活带来的淳朴乐趣。

4.2.2 展示主题产业型

以某种产品为种养、展示的主题,着重于对主题产业在吃、住、游、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展示;通过拓展经营层面和提升产品品味,使游人对园区的主题产业有深度了解的同时,引发游人对于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学习和购买的兴趣。

4.2.3 感知乡土文化型

以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为项目背景,围绕该主题开展食宿及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对于当地乡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并开展各种互动活动,营造一种“精神家园”般的氛围,使游人在丰富有趣的体验活动中能够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并为之所吸引。

4.2.4 住宿农家疗养型

以感受乡间的山野气氛和住宿农家为经营主题,着重于为游客提供安静舒适的住宿环境及新鲜自然的特色食品;使游人在住宿期间能够忘却城市生活的压力,充分放松身体和心灵。

5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原则

5.1 生态性

在设计中,应通过自然的手段培育景观在农业生态的进程中健康生长,建设生态绿色廊道,通过地形塑造是雨水向河道汇聚,形成雨水收集体系,进行雨洪管理;以地形和水体来塑造宜人的小气候环境,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结构体系。在规划的尺度上充分应用农作物的景观功能,构成优美自然的农业景观,创造宜人的游憩环境空间。

5.2 经济性

在设计中应注意采用挖填均衡的建构模式,利用挖湖的土方营造山体,在丰富景观层次的同时增大表面积和绿量;构造集雨水收集、水景营造、绿地灌溉于一体的水系内循环管理模式,提升水的利用效率;在保证游客使用舒适的前提下,尽量利用闲置空间,仅兴建必要设施,避免“过度设计”,且尽量使用乡土材料和当地传统工艺,既减少对自然的影响,又增添乡野风情。

5.3 多样性

在农业观光园的设计中,为游人提供多样的体验,多着重于空间和活动两方面。

5.4 知识性

在设计中将当地可供讲解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演示、说明等方法向游客进行传达,寓教于乐的同时亦提升了园区品位。

5.5 地域性

根据立地条件,深度挖掘当地文化精髓,充分发挥场所精神,营造浪漫、感性,富于文化底蕴、令人动容的景观。

6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内容

6.1 项目背景研究

农业观光园区的设计规划首先应建立在对其项目背景的深度分析研究之上。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6.1.1 项目的概况分析

项目的概况的分析是对园区进行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目的在于整理出项目规划方向的大体脉络。其一是对项目位置、规划用地范围及用地规模的归纳。再者,是明确项目的核心任务。

6.1.2 项目区域背景分析

在对项目概况进行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挥优势资源因素,扬长避短,对园区发展方向定位。

其一是对规划区域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条件及交通条件进行归纳。其二是对地区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抓住区域发展战略对项目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区域发展格局中找准位置,充分发挥自身最大作用。

6.2 场地现状分析

农业观光园的项目多是在现有的农业耕种区之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为对现有资源实现最高效率的利用,避免重复浪费的设计,首先应当对现场进行大量详实的踏勘及问询工作。在工作中需对照现状图纸对F场的地形地貌、土地使用现状、水文状况、植被状况及道路交通状况等进行标识分析,以期在后续设计中能最大限度的对现状资源中的地形、水体、道路、建筑、植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用最小的改动达到最大的景观效果。

6.3 项目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即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y)分析,究其本意来说就是决策制定的过程结合区域现状和特点,利用SWOT模型,以规划区的区位特色、资源环境等内部因素,和政策背景、各产业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权衡分析,制定有指向性的具体规划,有助于在景观规划设计的同时实现交通、生产、景观、生态间的平衡发展。

6.4 项目定位研究

根据对农业资源的调查分析确定园区的经营模式定位,从而确立规划设计方向。对于体验乡村生活形式的园区宜采用复原传统农家风貌的设计风格;而主题产业展示型的园区则需着重于主题产品或技术的应用与体验,强化其主题特色;以感知乡土文化为主要形式的园区一方面应尽量保持当地文化特色的原有风貌,同时亦需注意对于新建设施应参考当地传统施工材料做法,结合新的创意进行设计;而农家休闲住宿形式的园区则应以突出自然美景为主,在设施方面应注重舒适与简洁。

6.5 规划设计

6.5.1 确立规划依据

查阅并罗列与项目规划设计相关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规划区域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发展纲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各类相关设计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文件资料以及记载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中包含着大量的信息,是使方案有据可依、有源可溯的保证。

6.5.2 制定规划目标

对项目定位更深层次的探讨,以及对规划区的景观形象定位、旅游服务功能、生产效益及生态功能进行的具体表述。

6.5.3 明确规划理念

规划理念的建立应基于对整个园区的景观品位及重要功能的讨论,并对设计概念和控制总体风格进行控制。观光农业园的规划多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功能,在设计中需结合对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风俗、技术等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发挥,力求使规划区内的经营形式多元化、景观设计精致多样,并具有地域特点。

6.5.4 结构与总体布局规划分析

首先是景观结构规划。景观的构成需满足城市发展对生态、游憩方面的需求,并且尽量避免内容的同质化。即是说,在景观的风貌整体互相联系和契合的前提下又要有所区别。

其次是空间格局规划。根据规划区域现状地势,遵循自然进程,规划景观层次,形成生态基底。例如利用造挖湖堆山的手法,在土方就地平衡的基础上,构建规划区域的山水地形骨架;同时,丰富的景观结构能够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多样的空间体验。

同时,进行视线结构分析也是营造丰富景观视觉体验的重要环节。是指通过对现状山体、控制性景观建筑、视景线、和以堤岛分割水面空间等的视觉层面的控制手段,营造多层次的视觉体验。

最后是生态结构规划。指结合景观控制和生态环境两个角度来建立区域尺度的景观安全格局,如此有助于提升周边区域及园区内部生态环境和景观品质,及良险循环的农业生态体系的建立。

6.5.5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的划分,实际上是对其中游人的行为的空间布局安排。游人的行为基本上大致可分为游、购、吃、住、学五类,应依此将观光园划分为以下功能区:农业生产区、农业观赏区、游憩体验区、服务休闲区、科技示范区。各功能区所包括的内容则可根据项目设计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

6.5.6 分项规划

(1)竖向规划。竖向规划主要包括地形塑造和水体规划两部分。

第一,根据整体景观风貌塑造的规划设计意向进行的地形和整体景观塑造;第二,竖向规划应与总体景观风貌塑造和生态环境塑造紧密结合,尽量做到土方平衡。

(2)交通系统规划。

包括车行交通体系、自行车交通体系、电动游览车体系、作业道路体系、步行道路体系、停车场、出入口等规划设计。

6.6 游憩活动体系规划(见表4)

6.7 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

旅游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建筑及标识系统两方面的内容。在设计中首先要保证建筑风格与园区的性质、规模、功能项适应;其次要体现乡土气息,与乡村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体现当地地域文化和建筑布局风格,并据有当地建筑的色彩和形态特征。在材料方面,宜多使用当地特长的石料、陶土、木材、竹子及茅草。(见表5)

7 农业景观体系规划

7.1 立地、布局――乡土

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历史及特点,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景观。

7.2 建筑、文化一一乡脉

延续整个乡村文化的文脉,使农业景观具备特有的文化魅力。

7.3 植物、动物一一乡韵

农业景观在规划中宜选用一些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还可养殖观赏价值或高经济价值的家禽或家畜。

7.4 人的参与一一乡情

人的活动也是景观的一部分,如钓鱼捕蛙、踩车、种菜收菜、晒麦扬场、剪枝施肥等活动,体现了浓浓的乡土风情,也是人们了解农村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

8 案例分析

8.1 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8.1.1 基本概况:

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北京市第一个农业项目规划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相统一,由首都规划委员会批准的农业项目,总体规划面积111.6平方km。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第六部委命名为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北京市唯一的部级农业园区。

8.1.2 定位:

小汤山农业园是一个集安全果蔬畜禽生产、种植采摘、科普教育、农业考察、特色餐饮、温泉疗养、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都市农业观光园。

8.1.3 发展战略

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依据“科技示范、辐射带动、旅游观光”的总体功能定位,确定了把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成为首都农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展示窗口、现代新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

8.1.4 规划建设

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以企业为主体,孵化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品牌建设,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先导产业,建立集聚效应突出的农业产业基地。全园形成了以高新农业科技为先导、基础农业产业为支撑、观光农业为窗口,一二三产全面发展的局面。

形成了“七区一园”的发展格局:以北方部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为代表的林木种苗区;以生产、科研、推广为主的精准农业区;以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代表的水产养殖区;以草业中心、华都肉鸡公司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区;以鲜绿安公司、北京天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果品采摘区;以九华山庄、龙脉温泉度假村为代表的休闲度假区;以北京市小汤山苗圃为代表的园林园艺区;以三益集团、北林科技为代表的籽种农业园。

8.1.5 案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