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教育的反思

劳动教育的反思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3 16:43:04

劳动教育的反思

劳动教育的反思第1篇

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有双重判断标准,一方面是从经济地位的角度出发,认为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另一方面又从政治思想状况上把知识分子划归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行列。早年的是比较轻视知识分子的,他认为:“念书人是什么东西,还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无用而又不安生的社会蠹民吗?……我们这些人,号称是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了,但是请问回到家里扛得起锄,拿得起斧子、凿子,擎得起算盘的可有几个?”在民主革命时期,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把知识分子看作是脑力劳动者,把他们归为小资产阶级,并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大的传播和接受,首先也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三大改造完成后,尤其是在1957年反斗争以后,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发生了较大转变,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划分上越来越倾向于以政治思想状况为标准,放弃了知识分子大多数已是脑力劳动者的正确判断,把知识分子的大多数归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范畴。1957年3月,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现在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是从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有些人即使是出身于工人农民家庭。但是在解放以前受的是资产阶级教育,世界观是资产阶级的,他们还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把知识分子划入资产阶级的行列,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认识上的变化,使对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他认为知识分子不是独立的阶级,不能独立地起作用,并指出“……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随着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定位发生偏差,他关于知识分子的一些论断逐渐走向极端化,甚至提出“知识分子是最无知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破除对专家教授的迷信”等。晚年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出现了向早年时期思想的回归。

民主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倾斜点是团结,而在1957年反斗争之后,则把重点放在了改造上,改造知识分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培养无产阶级世界观。对知识分子世界观的改造除了要进行思想改造、加强政治学习之外,还提出了“知识分子劳动化”的观点,要求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与工农接近,过一段时间的贫下中农式的生活,通过体力劳动清除思想上腐朽的、与社会主义不适应的东西。早在延安时期,的一些谈话中就有这种思想。1942年5月,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了他的思想转变过程:“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战士在一起了……,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通过谈自己思想转化的过程,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知识分子阶级立场的转变,必须是到工农群众中去,参加体力劳动,接近工农群众。“知识分子劳动化”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1963年底和1964年中,先后对文学艺术工作写了两个批示,对文学艺术工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凸显了他对知识分子的脱离工农群众的不满。1963年底,在关于文艺工作的批语中,指出:“各种艺术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1964年,在对关于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情况的报告的批语中,认为:“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这种判断更坚定了他要求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与工农相结合的主张。提出,“要把唱戏的、写诗的、戏剧家、文学家赶出城,统统轰下去,分期分批下放到农村工厂。”

爆发后,极“左”的政治氛围下“知识分子劳动化”演化成了接受工农群众“再教育”。晚年的把知识分子划入资产阶级的范畴,在他看来,凡受过教育的人,世界观必定是资产阶级的,或是修正主义的,必须通过艰苦的体力劳动,通过接近工农群众,让他们接受工农群众的教化,使之得到改造。“再教育”首先是由提出的,他在对《关于知识分子再教育问题》一文的批语中指出:“建立这样一支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必须实行彻底地无产阶级革命……同时,还必须对大量从过去旧学校出来的知识分子进行再教育,争取和团结广大的知识分子。”1968年9月5日,以《红旗》杂志编者按的名义下发了“最高指示”,首次明确提出要对大中专毕业生和已毕业从事工作的知识分子进行“再教育”,“使他们与工农结合起来”。12月21日,对政治气候敏感的在《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的文章中宣称:解放后的学校“基本上还是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垄断”,在这样的学校中,执行的也就是资产阶级教育路线,老师和学生的世界观都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要对他们进行再教育。

劳动教育的反思第2篇

文化革命,是工农群众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劳动化。这是两位一体,就象一个人必须要用两条腿走路一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工农群众和知识分子各向自己缺乏的方向发展,才能彻底改变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状况,消灭两方面的落后现象,既消灭工农群众缺乏文化的现象,也消灭知识分子缺乏劳动观点,卑视体力劳动的现象,达到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条件。

为什么强调知识分子劳动化?

现在,可能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文化革命,既然是实现工农群众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劳动化,你为什么只强调后者而不强调前者呢?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党向来是重视工农群众知识化,也重视知识分子劳动化的。而在这里突出地提出知识分子劳动化的问题,是事出有因的。因出哪里?现在仍然有些人认为文化革命只是工农群众知识化,用不着知识分子劳动化,而有的知识识分子也说:“我愿意劳动,但是不愿意劳动化。”因就出在这里。“劳心”与“劳力”分裂,这是旧社会统治阶级造成的。“劳心”者总以自己具有知识为优越,而卑视体力劳动,这是几千年来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势力。要消除这种旧的习惯势力,必须进行长期的思想斗争。对于轻视劳动,不愿意参加体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就有时刻强调劳动化之必要。所以,我们强调知识分子劳动化,也算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

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正如林枫同志所说的:“知识分子不参加体力劳动,就不可能彻底改造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就谈不到又红又专。”两年多来的实践,生动地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大多数师生和知识分子,通过学校办工厂、办农场、上山下乡的途径,参加生产劳动,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参加劳动前,有些人认为知识是个人奋斗得来的,因此把知识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有的人参加劳动就想捞一把,学一点生产技能,取得个工人农民的头衔。这两种人追求的目标,仍然是所谓“高人一等”的资产阶级专家,其实质则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但是经过两年多的实际锻炼和思想斗争,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知识来自于劳动人民,那些把知识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作为自己猎取名利的工具的资产阶级思想是可鄙的,劳动人民才是最高尚的,最没有利己之心的。因此他们下定决心要作一个普通劳动者,并且在知识分子劳动化的红专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共产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教育是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无产阶级教育同资产阶级教育的根本分界线;拥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反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无产阶级教育思想同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根本分界线。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工农群众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劳动化,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向共产主义过渡所必需的。但是执行这个方针是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经过一九五八年以来的教育革命,批判了“为教育而教育”,“为文化而文化”,“为科学而科学”,“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分离”等等资产阶级方向,坚持贯彻了文化教育事业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坚持贯彻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经过这场斗争,出现了文化革命的新高潮。我国的文化革命,还仅仅是开始。文化革命,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这个革命就会不断进行下去。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文化革命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谁胜谁负的斗争。文化革命虽然取得了很大胜利,但是斗争并没有结束。文化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使知识分子劳动化,而知识分子劳动化又是个长期的斗争过程,是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的长期斗争过程。现在不是仍然还有人说:“我愿意劳动,但是不愿意劳动化”吗?不是还有人说:“工农知识化,知识分子尖端化,工人都上了大学,大学里就必须再办一个‘太学’我们就要成为‘太学生’”吗?不是还有的人在听到工人提升为工程师的消息时,先是“大吃一惊”,继而觉得“大势已去”吗?所有这些都是对文化革命的一种片面性的看法,这种看法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

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和劳动观点

劳动教育的反思第3篇

【关键词】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

一、关于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相关概念的理论研究

“劳模”一词在我国《新华词典》中的解释是劳动模范的简称。人民授予生产建设中先进人物的一种称号,以表彰劳动中有显著成绩或者重大贡献可以作为榜样的人。劳模,在《百科名片》中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劳动模范分为全国劳动模范与省、部委级劳动模范,有些市、县和大企业也评选劳动模范。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劳动模范为“全国劳动模范”,是中国最高的荣誉称号。与此同级的“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社会学家艾君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他指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简称。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劳模是时代的永远领跑者”。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给予新时期“劳模”以阐释。劳模即劳动模范。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先进人物的一种崇高称号。这种称号授予在工作中有显著成绩或重大贡献可以作为榜样的人。从劳模的意义上讲是鼓舞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行动标杆,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从劳模的特点上他们都有信念坚定、胸怀大局、立场鲜明、纪律严明,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伟大品格。他们都有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从劳模的分类上讲劳模分为体力型劳模和智力型劳模。

其次,榜样力量的含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时代也特别流行这句话。在《文选中》曾这样说“给自己找一个榜样,分析人家为什么会成功,哪些是自己可以参照的,努力去做,不一定会取得相同的成果,但至少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榜样就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榜样”一词,在我国的解释是:“榜样是指值得学习的好人或好事;范例;模范”。榜样力量往往和榜样教育等有着紧密的联系。1999年郑永廷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认为:“典型教育就是通过典型的人和事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 2007年陈万柏、张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清楚地说明了“榜样示范,也称典型示范,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和事(正面的、先进的抑或反面的、落后的人和事)的示范引导、警示、警戒作用,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詹万生主编的《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认为:“榜样教育是以教师或其他典范人物的优秀品质去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教育方法”。 王道俊主编的《教育学》中说到:“榜样教育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这两种定义从德育的角度出发,在榜样的示范内容和对学生的具体影响给予了详细的说明。

国外关于榜样教育的研究中,以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最具代表性。班杜拉在《社会学习心理学》中认为,“教育者给学生树立的模仿对象就是榜样。榜样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树立模仿对象,让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某个人或某团体行为进行观察学习,获取社会技巧,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以促使个体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道德教育方法”。

由上可见,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榜样教育进行过探讨,而其解释各具特色、各有所长,这对于正确理解榜样力量、劳模榜样力量、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含义颇有启发。本研究在分析总结以上观点,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对榜样力量、劳模榜样力量、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含义进行详细的阐释。

二、关于劳模榜样力量的实效性在当代所存在问题的研究状况

首先,从榜样教育角度提出的问题来分析榜样实效性的有喻学林,《反思榜样教育》从“人物形象伟人化、职业类型单一化、教育语言成人化”角度提出利用榜样对青少年儿童存在的问题分析榜样力量的实效性。檀满仓,《榜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榜样形象单一,榜样宣传神化、宣传榜样重义不重利”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榜样力量的实效性下降。提出的问题不够全面。张茹粉,《榜样教育的实效性探讨》从 “榜样形象神圣化、完美化 ,榜样产生机制的问题,榜样权益的保障问题分析榜样教育的实效性。以上是有关榜样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本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次,从劳模表彰制度存在的问题有“政策奖励的范围存在局限性、偏重物质奖励、政策落实难、政策针对某一部分困难劳模”。有关劳模制度问题,曾祥委撰写的《劳模制度的反思》一文中,提出劳模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从“劳模制度设计的政治涵义存在局限性、社会资源的分享存在局限性、资源集聚效用存在局限性”提出劳模制度存在的问题。这些只是针对劳模制度存在的问题,之所以提到,是因为这些问题中也会影响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发挥。

再次,劳模评选管理中的问题。由黄志强撰写的《关于劳模的五点探讨》从人们对传统劳模的认识问题、劳模结构要不要更新、劳模要不要神化、劳模要不要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劳模评选管理中问题有“重评选轻管理、重物质待遇轻培养教育、重困难救济轻创业扶持、劳模活动重形式轻内容”。曹桂林,在《关于劳模评选和管理的思考》一文中从劳模自身的评选方法、评选范围、劳模自身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简要的探讨。由张醒国撰写的《内蒙古自治区劳模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一文中从劳模选树、评审、表彰奖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

最后,劳模宣传中存在问题的有如下:由燕志华撰写的《典型报道中的压力》一文中,主要从媒体宣传中出现的宣传方法手段、宣传内容、宣传形式上存在的问题,从传播学的角度深层次分析此问题的后果。在宣传原则上,“要宏观宣传与微观宣传相结合、艺术塑造与平民化宣传相结合、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 在宣传渠道上,“除以往利用电台、电视台以及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劳模外,强调网络宣传的新途径”。“在宣传的内容上脱离实际,劳模神化” 。

三、关于劳模榜样力量的实效性原因分析状况

榜样教育面临问题的深层根源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价值取向多样化而导致的”。“榜样教育面临问题的深层根源主要从方法因素、教育者自身因素”。榜样教育面临问题的深层根源还有“传播者形象的固定化、政治化角色、宣传教育方式的形式化、模式化、单一化、生活中反面典型的抵消作用、宣传教育过程中对客体的心里忽视、大众传媒的影响”。以上研究对于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关于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解决措施

提出解决措施的有齐佩芳、毛小平,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榜样教育的实效性》一文中从社会因素、方法因素等角度提出解决措施,但针对某一个角度,不够全面。娄淑华,在《探索与反思新时期的公民榜样教育》一文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即“从个体内部的心理状态、大众群体的心理状态的差异性、对个体目标偏向的测量、对群体优势心理状态进行测量、提高教育者的心理学素养”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张茹粉,《榜样教育的实效性探讨》从“构建科学的榜样教育模式,注重利益驱动”提出解决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崔华,《新时期榜样教育的反思》从“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强榜样教育的创新,健全先进典型权益保障机制,深化榜样的精神内涵、弘扬榜样精神 ”入手提出解决榜样教育实效性。

五、提高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的文献综述述评

劳动教育的反思第4篇

关键词:青春期;德育教育;品德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生急剧而复杂变化的时期,和健全孩子一样,处在这个时期的聋哑学生对未来有种种幻想,虽然有充沛的精力和一定的探索精神,但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足够的自制力,聋哑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相对于同年龄的健全孩子,他们对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兴趣广泛而不能专注,意识超前且不愿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有时有抵触、敌视甚至过激的行为。如何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使他们能在较为平稳、愉快的心态中度过青春期,为将来的成才、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学习劲头不足,兴趣在网络:我们处在一个发达的信息环境中聋哑学生听力受限,接受信息容易片面,鉴别能力不强,不论是对我国国情还是西方生活,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真切的体验,往往不加分析地把他们看到的,文艺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现象,与国内的某些现象简单地比较引起某种“共鸣”,对学习失去兴趣,长期沉迷于上网,他们不惜欺骗老师、欺骗家长,甚至不惜违反学校管理规定,在半夜翻墙出校甚至夜不归宿,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1.2生活要求过高,缺乏劳动习惯: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但由于部分家长过分溺爱残疾孩子,又加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会做饭洗衣,有的学生把穿脏的衣物攒成堆,等放假时带回家让父母洗。有些学生从小养成了随便花钱的坏习惯,盲目追求高消费、高享受,互相攀比,衣服、鞋子要穿名牌,甚至洗发水也要用名牌。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置于脑后,他们这种种缺乏爱劳动的习惯不能不引起老师、家长的担忧。1.3生理逐渐成熟,早恋时有发生: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因素,青少年发育期普遍提前已成为事实。他们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异,产生对异性的好奇。有些学生出现早恋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不加以正确引导或制止甚至会出现其它不良行为。

2当前问题的教育对策

劳动教育的反思第5篇

当前,影响教育改造工作功能体现和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科学的教育改造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客观上,教育工作的质量标准难于行政管理、劳动生产的质量标准的确定,教育改造工作以人的思想为对象,以人为“产品”,产品质量的根本标准是把违法犯罪人变为社会人。但由于人的层次性、差异性,由于人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规定性,决定了教育评估的复杂性。对劳教人员进行思想矫治是对其教育改造的核心,但对于劳教人员思想改造的变化和效果是很难用对物质生产一样的方法来鉴定的。教育改造的成效是隐蔽的、长效的,且具有渐进性的特征。对它的评估,随着对劳教人员的违法犯罪原因、思想改造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发展才能逐步接近科学。

一、劳教、劳教教育评估体系现状:教育评估虚化影响了教育价值的体现和教育信念的维护

目前,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改造工作质量评估体系,使现行的教育改造工作考核重工作考核轻质量工作,割裂了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存在形式化、模糊化、终极化的缺陷,不能准确的反映教育改造工作的功能和作用。

㈠、形式化。调查发现,劳动教养所的教育改造工作标准制定有形式过程的倾向,常见的是集体教育看“三率”,即入学率、到课率、及格率;社会帮教看活动的次数;个别教育看谈话次数、“四知道”及格率;劳教人员的改造效果看思想汇报的多少等等。强调工作的要求,缺乏质量的标准,重视教育活动的开展,忽视教育效果的分析,因此,教育改造工作往往是“投入多、产出少”,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足,助长了形式主义倾向。

㈡、模糊化。在衡量教育改造工作量上,缺乏对教育效果的有效评估,习惯于用劳教人员的违纪率,生产值等反映,以至于有的干警反映“教育都是大箩筐,什么成果都是教育结果,什么成果都难说是教育结果”。教育改造工作融于劳教所的各项任务,但是如果教育不能对调动劳教人员改造和劳动的积极性上的作用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估,就不能直接体现教育改造价值。简单地用劳教人员的表现和其生产的产值来反映教育的改造效果,显然就会虚化教育改造的价值。

㈢、终极化。我们通常用改好率或重犯率作为教育改造工作的质量评估指标,以改造工作的终极目标代替改造工作目标,使教育改造工作目标陷入了一个误区。这种标准的缺陷在于:一是用笼统代替了个别。如果用改好率来衡量教育改造工作的质量,那么“中国的重犯率仅10℅不到”①,是否就可以说明教育改造工作的成效呢?如果无视违法犯罪个体的改造历程和变化发展,教育改造工作就等于空中楼阁,没有了现实的、客观的基础。二是用终极目标代替了变化过程。预防犯罪,降低重新犯罪是刑法处罚的根本目的,是劳教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不用阶段性的近效目标来衡量,既抹杀了劳教人员的个体差异,又使改造工作的效能处于隐性状态,看不见、摸不着。三是以偏概全。违法犯罪或重新违法犯罪都是犯罪人个体与社会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用重犯率这样综合作用的衡量指标单方面评价劳教教育工作乃至劳教所的教育改造工作,责则不当,褒则过奖,有失公允。因此,这样的质量指标形同虚设,没有质量标准的工作怎么来追求质量?

报载,一位外国商人说“中国存在着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没有犯罪感的文化”。我们也不妨说,劳教系统存在着教育改造上搞形式主义没有负疚感的心态。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深究原因,恐怕与没有明确的符合实际的质量评估体系有关。没有质量评价,就无以从实际出发,人们只能关注形式本身,而且工作的随意性很大,这也是教育改造工作形式主义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没有科学的质量评估,即使教育改造工作失去工作标准,失去工作目标,又动摇了干警对教育改造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影响了对教育改造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价值合理评价,造成了“做好做坏一个样”、“做的多批评也多”的状况,抑制了广大干警从事教育改造工作的热情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关于劳教教育改造质量及改造质量标准

顾名思义,改造是指“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起适应新的形式和需要”。质量是指“产品的优劣程度”。我们改造劳教人员的过程,就是打破劳教人员旧的违法犯罪定形,矫治其违法犯罪思想,建立起正常的心理结构,使其回归社会后不致再危害社会。改造质量标准是指衡量和评价劳教教育改造质量的准则。对于违法犯罪质量改造标准,必须把握几个要点:首先劳教教育改造质量标准是产品质量标准,但应体现其升华的一面,即正视改造的特殊性。对思想的评价标准应以量变为基础,以质变为准绳,要衡量劳教人员改造质量的高低就看劳教人员解教时的综合状况。其次,教育改造质量标准应采用法律标准。当前教育改造质量标准和法律标准、社会标准一般按重犯率来衡量教育改造质量的高低,法律标准是按法律规定来评价教育改造质量的优劣。由于重新违法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原因是复杂的,因此将其作为标准来衡量劳教所的工作效绩是有失公正的,法律标准时国家意志的体现,具体有权威性,也代表着我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是可取的标准。第三,教育改造质量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式的需要而发生变化,是随着国家法律的修改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第四,教育改造质量标准至今仍未有具体的评估体系,现行的评价途径和方法有经验型、理想型和随意型三种方式,但没有具体的评估体系,使得操作中存在随意性、主观性和人为因素,不能如实反映劳教机关工作的优劣和教育改造质量。现状呼唤切实可行的科学化评估体系。

一个时期的工作成效,劳动教养次序的安全稳定情况,经济增长情况,警察队伍素质是否提高等各种指标,确实反映了劳动教养的成效。然而,从劳教所总体来说,这些指标都不能从真实意义上反映出劳教工作的成效,当然也就不能成为检验劳教工作的标准。那么,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检验劳教工作的标准呢?衡量劳教教育改造效果的标准只能是劳教人员改造质量是否得到了提高。

从“改造第一,生产第二”发展到如今的“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其根本一直都是把劳教人员改造放在首位,把提高劳教人员的改造质量作为最终目的和归宿。如果我们在工作指导思想上片面地追求表面的、暂时的效果,忽略了提高劳教人员改造质量这个根本性问题,劳教工作就会偏离法律规定的轨道,背离我国劳动教养的历史任务,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三、制定教育改造质量科学评估体系应坚持的原则

教育改造质量评估对于基层劳教所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在制定评估内容及方法时,要坚持以下原则:

㈠、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制定评估内容时要结合劳教所改造劳教人员的实际,同时也要结合劳教人员改造特点。由于劳教人员的犯罪因素,在测评教育改造效果时,应根据教育改造对象主观恶习的深浅程度及其接受教育改造所出现的效果的相对量来进行。例如,对一个违法犯罪思想很严重的教育改造对象来说,如果对其教育改造已经使其原有犯罪思想减轻,犯罪恶习减少。那么,即使其仍未达到教育改造的基本要求,在其身上所体现的相对量改变,也应该作为教育改造成果的一部分,而不应该因未达到基本教育改造水平,以致抹灭其成果。

㈡、便于操作性原则。要充分考虑评估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考虑到评估方法的普及性和可操作性。劳教教养评估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体制。劳教教育评估的运用,充斥到对劳教人员实施教育改造的每一过程,细化到对劳教人员教育改造的每一天、每一个环节。因此,劳教教育评估体制应追求方法上的可执行性,不能只追求理论的标准,而忽视实践过程中的客观要求,只有操作性强的才便于普及推广。

㈢、定量定性原则。对教育改造质量的评估,一方面要有量的要求,即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劳教人员改造质量的因素,同时必须有定性的要求,使定性数据化、量化,减少随意性、主观性和人为因素。根据哲学中的质量互变原理,我们可以看出要改造劳教人员的思想,不仅要有量的积累,更要有质的飞跃。对劳教教育效果评估,就应该兼顾两方面,即看到教育评估过程中量的积累与变化。只有追求对质变的真实记录,定量定性相结合,才能得到最真实准确的评估参数。

㈣、兼顾突出原则。要充分考虑劳教人员行为和心理特点,兼顾到方方面面,同时又突出主要内容。劳教教育效果评估,应根据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照顾到每个方面、每个环节,充分地、全面地从多角度进行评估,以求得到更贴近事实的结论。全面评估,系统记载,效果评估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劳教人员的改造情况和改造程度,明确劳教教育工作的优劣及工作效果。惟有全面地对劳教工作和劳教人员进行考察,才能真正地了解劳教人员改造的全过程真实地了解劳教人员的整个改造情况。避免由于片面性所带来的失实和失误,防止凭主观印象对劳教教育工作下结论,失去评估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应抓住重点,找出主要评估参数,从而使劳教教育效果评估有重点、有秩序地进行。避免评估工作的盲目性。

㈤、区别原则。违法犯罪具有多样化,某类劳教人员具有其类别特征,同时又具有个性化差异,所以在制定评估体系时要注意到每个劳教人员的差异性。由于劳教人员的违法犯罪经历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生活环境造就的不同人格等,违法犯罪恶习在不同的劳教人员心中扎根程度必然不一样。在对其进行教育改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投入”和“产出”的差异性。

㈥、求实原则。由于长期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原有经验型的评估方式存在重形式的弊端。因此,应结合干警的奖惩制打破形式主义,追求真实可靠的数据及量化指标。要求管教干警深入劳教人员生活、学习和劳动的三大现场,观察、了解、搜集各个犯罪人员的日常改造表现。劳教人员处于监管环境之中,在其未得到根本改造之前,其改造表现往往是消极被动的,甚至还会以假充真、以假乱真,以假象蒙混干警。有些劳教人员还可能以表面的积极表现,掩盖其背地里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因此,对劳教人员进行考核、评估还应特别注意考察其犯罪本质和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对所有犯罪人员都要无一例外进行严肃、认真的考察。注意从考核中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和不良苗头,透过各种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去了解他们真实的改造情况。做到腿勤、手勤、嘴勤和脑勤,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劳教人员的实际表现,为评估工作提供可靠参数。

四、教育改造效果考核评定的方法

㈠、直接记录法。

所谓的直接记录法就是干警把犯罪无数个一时一事和当时当地的行为表现如实直接记录下来的方法。罪犯的行为表现是通过

日常的一时一事所反映的,离开了一时一事就不能对罪犯的改造本质进行正确判断。当然我们在对罪犯进行改造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时一事,而应该把罪犯所有的一时一事综合起来全面考察。这样综合起来分析、研究、判断,就会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发现被考核人的行为轨迹,得到我们考核的结果。直接记录法的形式很多,如考勤法、“日准则”记录、“一事一记”、“好人好事记录”、“违规违纪记录”、“关键行为记录”、“通讯接见记录”、“危重分子改造记录”等等。

㈡、定量考核法。

所谓定量考核法是指监狱机关对罪犯改造表现按照同一的考核标准进行定量的分析,并以分数记录下来,以此达到考核目的的方法。在罪犯的行为表现进行考核时,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对罪犯的行为表现做出一般性的本质的概括,但定性分析也有其不足,这就是往往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笼统性,特别是在罪犯进行比较时,往往可见性和可比性不强,界限和标准不清,而这一点正是定量考核法的长处所在。定量考核,即数据分析法可以对罪犯的行为表现做出比较准确和精确的分析,而且具有明显的可见性和可比性,能够使罪犯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㈢、综合分析评定法。

所谓综合分析评定法是指监狱机关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一定的程序对罪犯接受教育改造的效果进行较全面的综合的分析评定方法。在掌握和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之后,在教育改造工作进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或完成某一阶段的教育改造任务后,就需要对罪犯的教育改造效果和教育改造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分析,这是教育改造效果监内考核评定的必不可少的方法。综合分析评定既是一种对罪犯改造全面认真的定性分析,同时也是一种劳教干警集体把关,防止虚伪改造的罪犯受到奖励,严格保证考核质量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是容易受到劳教干警主观因素,尤其是感情好恶的影响。因此这种考核方法要求考核者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秉公执法。

㈣、观察与谈话法。

观察谈话法是观察法和谈话法的合称。所谓观察法就是劳教干警对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效果进行密切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情况即时予以记录、分析和总结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考核劳教人员教育效果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一种最直接、最经济、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运用观察法应注意以下三点:⑴要把观察到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做到直接、如实记录,以防止靠记忆记录所产生的偏差。⑵观察要注意多角度、多侧面进行观察,才能做到真实可靠,结论正确可信。⑶要建立教育改造观察档案。为了使观察到的资料得以保存,为了使观察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档案非常必要。谈话法又称访问法。它是指劳教干警通过与罪犯进行直接交谈来了解和考察劳教人员接受教育改造效果的方法。劳教干警在对与劳教人员进行谈话时,要特别注意谈话的时间、环境,加强谈话的艺术性,提高谈话的正式性和可靠性。同时,劳教干警还要对与劳教人员谈话时所得结果进行正确分析、研究,做到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㈤、考试、考察法。

所谓考试法是指对劳教人员进行所掌握的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知识和技能进行有目的的测验和考核方法。通过使用统一的试卷和统一的考核标准对劳教人员进行考试考核,就基本上能够检查出每个劳教人员在“三课”教育中所掌握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从而为教育改造效果的考评提供有力的佐证。通过考试考核,还能激发劳教人员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的热情,造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所谓的考察法是指对劳教个体和群体带有一定的意向或课题进行跟踪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在考察过程中,要注意跟踪的技巧,做到既不被劳教人员发觉,又不脱离劳教干警的视线。此种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某些重点罪犯,如反改造尖子的考查,也可用于对某一教育内容或专题结束后的教育改造效果考评。

五、教育改造质量评估体系的内容

现行的教育改造质量标准是守法公民。对守法公民的理解,从法学角度看,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或一技之长:(3)认罪伏法,能深刻反省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4)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5)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但是,若要真正用科学进行评价,使其变成可操作的评估系统,就必须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特别是准确把握该体系的内容。因此,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劳教人员思想的改造程度;二是劳教人员劳教期间的表现;三是健康人格的建立程度;四是再犯罪的可能性预测。

㈠、违法犯罪思想的改造程度。

犯罪学认为,一个人的犯罪行为是由于犯罪思想的外化而形成的。犯罪思想包括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只有犯罪思想没有犯罪行为,就不是我国刑法的调控对象。犯罪思想只有遇到了合适的外部环境,才会产生犯罪行为。

基于以上理论,我们改造劳教人员,首先要把劳教人员关进劳教所,使之与产生犯罪的外部环境隔绝,减少违法犯罪的机会。其次,关键是在劳教所里改造其犯罪思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犯罪。所以我们在制定教育改造质量评估体系时,首先要看犯罪思想改造程度,如果劳教人员的犯罪思想没有被淡化或彻底根除,那么刑满解教回归社会后,遇到合适的犯罪环境,其犯罪思想会重新导致违法犯罪的产生。因此,犯罪思想的改造程度是教育改造质量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犯罪思想的改造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认定劳教人员的犯罪思想被根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定性:

一是对犯罪这种社会现象的认识程度;二是对自己罪错及危害的认识程度;三是认罪服判的程度,是否认罪服判,是否有无理申诉现象;四是对他人犯罪的态度,是否敢于揭发、制止他人的犯罪;五是对被害人和检举人的态度;六是劳教期间对违反所规的人

和事的态度;七是团伙犯罪和其它成员的联系是否密切,以及相互间信息的关心程度;八是对社会治安状况、社会丑恶现象以及不正之风的看法,能否正确认识以上的社会现象。在制定评估体系时,在对犯罪思想改造程度准确定性的基础上,应该科学定量,减少人为、主观因素,这是科学评估的第一步,也是各项工作的基础。②

㈡、劳教人员劳教期间的表现。

劳教人员劳教期间表现是劳教人员个性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阶段改造的表现反映了该阶段劳教人员个性心理结构与改造情景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程度。劳教人员劳教期间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改造质量的优劣,只有将劳教人员劳教期间表现作为一项评估内容列入评估体系中,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劳教人员的改造质量,毕竟,劳教期间表现是劳教人员改造质量的外化因素之一。

劳教人员劳教期间影响改造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所内又犯罪情况;二是遵规守纪情况;四是受教育情况;五是劳动改造情况;六是与他人及干警之间的关系等。应在以上定性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出评估量表因素模式,然后进行量化编制测试量表。在对各种因素模式进行量化时,应根据其影响程度即同体时间段来确定不同的分值。所制量表应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测量,以求对劳教人员的改造表现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

㈢、劳教人员健康心理结构的建立程度。

劳教人员的违法犯罪是其犯罪思想外化的结果,改造劳教人员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打破其犯罪心理结构,帮助其重新建立正常、健康心理结构的过程,要对劳教人员的改造质量进行评估。心理学的评估是少不了的,而且它的分量也是很重要的。

首先,应进行心理测试。心理测评包括心理测试和心理评估两个阶段。心理测试是施测者通过分析被测者对所测内容的反应,用推理和数量化的分析方法,推测其心理品质的一种测量方法。③心理测试的目的是为心理评估提供参数,是心理评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在测试过程中,做到客观、可靠、准确和有效。包括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对社会的情感水平,自我调控意志的能力,法律观建立的程度,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建立以及健康心理结构建立的程度,进行心理测试得出一个初始的结论,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对劳教人员进行矫治,并为科学评估提供量化的对照参数,便于得出科学的评估结论。

㈣、重犯的可能性程度。

再犯罪可能性程度又称为再犯罪预测,是指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可能性的判断和预测。再犯罪预测属于犯罪学的范畴,但鉴于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对劳教质量的影响,应将其作为一项必须存在的内容来考虑。再犯罪预测应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来列出其基本要素模式,制定再犯罪预测量表。

一是违法犯罪性质;二是犯罪记录及违法受惩记录;三是罪错模式;四是不良交友关系;五是入所前的职业记录;六是家庭环境情况;七是劳动习惯;八是特殊技能和就业能力;九是回归社会帮教情况;十是回归社会后的年龄及健康状况。

五、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㈠、应科学制定量表并科学地确定反映劳教人员改造质量好坏等级的标准分,并配合合理规范的操作程度,搞好测量。

劳动教育的反思第6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及其中国化

教育从产生之初就与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生产劳动之间大体经过了一个“融合―分离―再结合”的过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内涵也随着这一过程经历了“教育与具体劳动相结合―分离―与生产劳动和技术相结合”的过程。

原始社会时期,“劳动即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是无法分离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教育是与具体的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由此学校便产生了。此时的学校教育主要针对贵族及贵族子弟,为了更好的统治劳动人民,学校教育的内容多为军事、礼仪和权术之道,此时的学校教育开始与生产劳动相分离。进入到封建社会后,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统治人才及封建官吏,不承担培养劳动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彻底分离。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再度寻求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这一时期的教育多指学校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也拓展为教育与具体体力劳动和劳动技术的结合。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状况,在对资本主义生产及其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劳动、生产、人的发展同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所有制联系起来。

是将中国教育实践经验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第一人,他迈开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基本原理在中国教育实践的第一步,始终将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作为争取工农大众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重要手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事业也进入崭新的阶段,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将教育当作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基础,把科学技术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发表演讲时提出“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随后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表明国家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了高校教育方针之一。

二、高校建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机制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由此看来,不论高校教育内容还是目的都离不开“生产劳动”,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解决高等教育内容与现代化大生产劳动,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相结合的问题

首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高等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教育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命脉,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高等教育内容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现阶段许多高校将学校科研活动和企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推动高校科研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发展,将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与企业生产结合,高校可以获悉最新的科技和人才需求信息,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教育内容,以保证科研方向和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

其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以学科教育为中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理论脱离实际、课堂教学脱离社会实际的倾向,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高校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老旧。要从目前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使高等教育从根本上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迫切需要,就必须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突破口,带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革,将“生产劳动”与教育活动融合起来,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转变高等教育重成绩轻能力的思想。

(二)无论是延安时期的成功经验,还是“”时期的经验教训,都反映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发展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当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在高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高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融合,是培养学生生活本领和生产劳动技能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有力措施。我们必须依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法,培养劳动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让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磨练意志和陶冶情操,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提高劳动者思想觉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渠道。在高校建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机制,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以高等教育为纽带将科学技术与劳动者相结合,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理论能力和技术熟练程度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例如美国硅谷以斯坦福、加州理工和伯克利等高等院校为依托,以高技术含量的中小企业为基础,成功将科学技术、生产、教育融为一体,成为世界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

最后、在高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直接影响到生产力的重新布局。20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热潮,成功实践了以高技术与大学科技园引领城市发展的模式,这证明了在高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智力城”和“思想城”的成功证实了高校布局与城市发展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加强产学研之间的紧密合作,吸引一批围绕高校的中小型企业甚至大型综合企业,从而影响整个城市的生产力布局。

三、高校建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机制探索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保证高等教育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符合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确保年青一代的培养符合社会生产活动的要求,高校必须积极探索并建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制。

(一) 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现阶段高等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开设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掌握技能的成效。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存在着重“教”不重“思”的问题,高校应清晰的认识到现代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还应具有创造新技术、发展新知识的研究功能,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高等教育就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环境,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活动,那么在高校引入社会生产活动,使学生直接接触生产活动,接触真实的劳动过程,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创新的动力。

其次,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高校应主动争取与社会、企业和各类团体的参与配合,进行切实有效的合作教学。一直以来高校都将培养人才的任务当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不容他人介入,但是,这样也将教育与生产活动隔离开来,在高校建立合作培养的机制,可以利用社会资金促进高校自身发展,同时又发挥高校自身人才资源的优势,可以更好的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开辟出一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宽阔大道。

最后,要改革高校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倡导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积极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由于长期以来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式,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被局限在了“成绩”的怪圈里,改革人才评价方式,转变衡量人才的标准和思想观念,才能使高等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高校应建立多指标综合性的评估体系、系统动态的评估体系和多层次整体性的评估体系等更科学全面的评估体系,正确的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高校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那么教育评估也必须加入这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有效收集教育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政策方针。

(二) 从高校管理方面来看,高校管理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的要求,建立管理自主、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高校与政府和社会经济之间新型的关系

首先,推行政校分开的管理办法,扩大和落实学校的自。正所谓十里不同音,不同区域的发展程度和生产力分布是不同的,当地高校根据就近原则也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不同的办学模式和教学重点。要在高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不可避免的要将高等教育推向市场,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明确自身的权限和职责,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对学校的管理方式,依法保障高校充分行使自主办学的权力。

其次,积极探索适合不同高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现代生产很大程度上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转化为劳动成果,而高校将其生产服务功能强化,因此,科学技术是高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中介。各个高校、不同专业都拥有自身的优势领域,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的模式,探索高校与社会团体、科研团队的资源共享方式,形成协调的合作有效机制,才能将研究、教育、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最后,推行专业的高校评估体系。教育活动需要信息反馈,高校教育活动更需要横向、纵向的比较以便定位自身地位,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进行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结合中外高校发展成功经验可以看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程度和方法可以反映出一所高校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自身发展的水平。科学规范的高校评估体系,一方面评价高校教育的效果,一方面又促使高校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世峰 中国教劳结合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2

[2] 谢仁业 科教兴国与教育服务产业[M]大象出版社2005.11

[3] 张傅、宋荐戈 略论共和国三代领导集体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J]教育史研究2003年3月

[4] 成有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新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5] 成有信 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

劳动教育的反思第7篇

作者简介:李向东,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300222)

*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天津市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HE4033)成果之一。

摘 要:为适应后工业社会生产活动出现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提出新职业主义思想,90年代后经美国学者完善发展,引起西方各国关注。新职业主义思想认为职业教育应把学生看成终身发展的人,为其提供必要的文化和职业基础知识技能,主张培养智力型工人,反对把学生训练成掌握单一动作技能的“机器”。我国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新职业主义思想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有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新职业主义;职业教育;终身发展;借鉴

一、新职业主义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上半期,以斯尼登(David Snedden)和布劳瑟(Charles A.Prosser)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应该分别进行。职业教育要和真实的工作相结合,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专门化的职业训练”(job-specific training),促使学生养成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思维习惯和操作习惯,能够熟练使用劳动工具,完成生产岗位的工作任务。[1]人们把这种为完成某种生产任务,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重视对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动作技能训练的教育思想称为职业主义。职业主义思想对具有确定性、重复性和可分解性的工作技能有它的合理性。职业教育实践中围绕职业岗位活动确定教学内容,工作中干什么,学校中就学什么,怎么干就怎么学。职业活动中的工作任务被分解成许多单项任务,成为学生学习的“模块”,通过反复、机械地重复操作流程, 使学习者达到动作高速化、精确化和自动化。职业主义思想把技术工人复杂的生产劳动,看成是固定、单一的某种操作程序,认为劳动技能的学习可以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获得,忽视了劳动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把劳动者等同于程序化的“生产机器”。

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生产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生产技术进步更新速度加快,重复性、技能性的操作活动逐步被自动化生产设备替代,同时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要求劳动者熟悉生产原理,不断更新知识技能以适应生产需要。从生产活动的历史进程来看,机器出现后劳动者摆脱繁重体力劳动,实现从提供劳动生产动力到提供生产技术的角色转变。自动控制技术的运用,使劳动者摆脱劳动过程中的重复性,使人又一次获得解放,实现从提供技术到提供智力决策的第二次转变。劳动过程中人的主体性逐渐得到体现,劳动者可以自主选择劳动内容,劳动者的职业转换频率进一步加大,单一的职业岗位操作技能训练的职业主义思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了。现代职业的特点是“国际间的活动,自动化的时代,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和标准,高速运转的生产周期,日益高级的计算机应用,对整个行业的全面而透彻的了解”[2] 。另外,终身教育思想逐步普及,学校教育不可能提供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人的一生要不断学习。社会生产的变革需要人们重新审视职业主义思想下的职业教育实践。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学者率先提出新职业主义 ( New Vocationalism)主张,在以后的20多年中,新职业主义的教育理念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20世纪90年代,美国将新职业主义的理论推向了另一个高峰,并对美国、 德国、日本、法国的职业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职业主义思想的重要主张

(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是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工人的教育类型,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随社会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而与时俱进。工业时代到来,体力劳动者逐渐被技术工人替代;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掌握单一操作技术的工人也必然会被复合技术和智力型工人替代。新职业主义者尊重劳动者本身的价值,重视对劳动者的智能开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原则。雇主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新员工能立即顶岗劳动,这样可以减少再培训成本。但是,他们往往忽视劳动者成长的需求。新职业主义认为,职业学校教育如果仅仅受雇主的需求和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所驱动,将会走入单一的“职业技能培训”的窄胡同中。因为,没有人能对未来市场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现代社会在职业活动中对劳动者认知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工作任务的完成更多地依赖于观念、认知和原理,而不是通过大量练习获得的技能。操作机器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能,更需要对机器原理的理解和对生产全过程的把控。所以职业教育仍然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原则,不应有过于狭隘的职业性质或局限于一种技能的培养。新职业主义教育主张培养智力型技术工人,有三个主要目标:第一,要帮助更多的学生获得更高水准的学术能力;第二,帮助更多的学生获得轻松进入他们感兴趣的高薪的生产性行业的专业技能;第三,使学生成为有岗位转换能力的工人,以满足学生工作的需要和终身学习的需要。[3]

(二)职业教育的内容

目前已经进入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产品、设备、工艺快速更新的社会,任何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等理念深入人心。为实现新职业主义培养智力型技术工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教育内容上新职业主义者重视培养学生读写算的能力,批判和反思的能力,在工作中的自我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独立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等核心技能。[4]核心技能(core skills)是新职业主义提出的重要概念,是指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度专门化的、狭义的技能。它具有通用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新职业主义的教育理念主张在职业教育的每一个过程中,都要包含核心技能的训练,在设计教学大纲、学习任务与课程时都要强调核心技能的培养。[5]核心技能理论的建立,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社会、经济的变化对雇员素质所提出的挑战,有力地提高了职业教育在这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而且找到了一条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起来的途径。英国对核心技能及其内容框架已达成共识,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时,突出对核心技能的考核。

(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措施

新职业主义提出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整合;中学教育与中学后教育的整合;学校与工作的整合,希望打破传统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制教育制度,实现两种教育的整合,从而在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被歧视的地位。其实,新职业主义的这些主张和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思想一致。杜威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在对职业教育涵义的理解上,杜威认为职业并不仅限于是一种谋生手段,职业是指任何形式的连续不断的活动。在课程设置上,杜威主张职业教育要和普通教育融合,给学生提供广泛的科学知识。在他看来,“把关于人和自然知识同准备从事职业的知识相结合,并深刻地意识到工业与职业在当代社会中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后果,”乃是变革传统职业课程体系、重建新体系的先决条件之一。职业学校的课程编定要兼顾知识同实践的结合,自然科学的设置要服务于职业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职后就业能力、特殊的科学能力、良好的公民品德的发展等多方面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表1对传统职业主义与新职业主义思想进行了比较。

表1 职业主义与新职业主义思想比较

三、新职业主义思想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任何思想都是社会现实和时代特征的反映,学习借鉴国外思想应注重分析其社会环境。新职业主义思想是针对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提出来的。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虽然从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已经出现后工业社会特征,及时调整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才能为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提供人才储备。

(一)双轨制教育体系受到质疑,社会需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双轨制教育体系即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别单独进行的教育制度,如同火车的两个轨道,一轨是完全脱离生产的纯粹学术教育,另一轨是纯粹的狭隘的职业训练,两种教育平行进行永不相交,其哲学基础是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想。这种体系在实践中表现为脑力与体力、闲暇与工作、理论与实践、聪明与愚蠢、高级与低级的分离。[6]双轨制教育在历史发展中对于教育的普及和劳动者生产技术的提高发挥过积极作用,有其历史价值。随着时代变革和生产过程的变换,民众对教育的需求和生产活动对劳动者的需求都发生了变化,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是社会变革的需要。当前,受我国传统文化和独生子女时代的影响,学生家长普遍希望子女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沟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建立相互沟通的“立交桥”,是社会所需民众所想。“如果说我们可以将教学要追求的价值大致分为外在价值(又称为工具理性价值,如把人培养成合格公民、科学家、劳动者等)和内在价值(如个人素质的全面的或者和谐的发展)的话,那么现代教学的价值取向不是两者择一,而是谋求两者的统一。”[7]

(二)把长期的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与短期的职业培训区分开来

一般认为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种教育形式。这两种教育形式有不同的教育目标。职业学校教育面向青少年学生,一般学生需要2-3年才能完成学业。这种职业教育形式应该进行职业基础教育,体现职业知识、职业理论、职业技能的基础性、系统性和普适性。职业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成年人,他们一般已经有确定的职业岗位,或准备面向确定的职业岗位就业,学习时间较短,少则几天,多则数月。这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在短暂的培训中提高工作能力,增长工作所需的才干。其培训内容具有岗位针对性,培训重点是岗位劳动技能,即通过具体活动改变其行为,使之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职业主义思想对当前职业培训是有效和适用的,完全应用于职业学校教育则值得商榷。教育学有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之分,但研究者约定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教育一词就指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研究中常常把两者混为一谈,笼统称之为职业教育。尤其是介绍国外职业教育,常常把国外职业培训的做法,翻译成职业教育,许多职业学校将其误解为先进思想而学习模仿,似乎办职业学校就要和普通中学不同,差别越大越先进。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自然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思考职业学校的未来发展,必须摆脱功利主义思想的诱惑,从学校教育的本质出发,关注人的发展。学生到职业学校求学是为了有意义的生活,职业学校不能单纯满足雇主的需求,也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着想,考虑他的现在和将来,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高等职业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发展设置课程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受美国能力本位(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思潮和德国“行动导向”(德语Handlungsorientierung)影响,依据工作岗位需要来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忽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把人简单看成生产工具,试图把学生培养成能按照固定程序精确工作的机器。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学校教育,都应该把人的发展放在课程开发的首位,这是学校教育的共同法则。当前高职院校存在过分夸大单一技能训练的倾向,错误地认为谁的学生单一技能水平高,谁的教育质量就好。顾明远先生认为,如果职业教育纯粹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和课程,而忽略了对学生作为“全面的人”的教学,当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他们可能很容易上手某项技能,成为熟练工,但由于他们在人文素质培养上的缺失,使他们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在激烈竞争中同样处于“弱势”,最后面临的依然是“解聘”。

(四)改变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方式

教学是围绕教学目的,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育活动。教学方式不同,其功能效果也不相同,概括起来有三种不同的教学境界。基础境界的教学采用告诉、传递、训练等方式进行,目的是把现实世界中的标准、规范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认同并遵照执行,这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教育。中间境界的教学采用引导、启发、逻辑推理等方式进行,目的是带领学生探索世界,这是一种培养能力的教育。理想境界教学采用交流、碰撞、互动等方式进行,目的是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用人格去影响人格,这是一种塑造人的教育。[8]高职院校教学不能停留在填鸭式的技术传授与教导上,而应该考虑如何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如何为其美好人生奠定基础。有人这样建议,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了解其人生追求和职业理想,分析其具备的能力和可能的学习方式。然后,向他提供学习建议,并编制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紧接着再让学生从具有的初步经验开始,进入学习循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不是教他做什么,而是引导学生从初具经验开始,去体验和反思,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规律和结论。最后教师要协助学生对阶段性的职业技术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下一循环的学习以掌握更高水平的职业技能。

不能只从功利角度看待职业教育。成功的教学不仅是传授了学生多少知识,也不仅是教会了学生多少能力,而是使学生获得了发展。成功的教育使学生更了解自己,更善于把握和控制自己,更尊重和热爱劳动,具有更高尚的职业道德,更不畏困难勇于进取,更有爱心,更有责任感,更有教养。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所有教育类型的共同核心和根本目的。教学需要重视知识、能力与生产技术。但教会职业学校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更具有教育价值,尤其是在未来生产设备、技术、工艺快速变化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Hyslop-Margison, E.J. (2001). An Assessment of the Historical Argument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Joumal of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17(1), 23-30.

[2] Lynch, R.L.(2000).High School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for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25(2), 155- 198.

[3]Benson, C.S.(1997). New Vocatio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Potential Problems and Outlook.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6(3), 201- 212.

[4] Holt, M.(1987).Judgment, Planning and Educational Change. Harlow: Longman Higher Education.

[5]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82-85 .

[6] ShaPin, S. & Barnes, B. (1976). Head and Hand: Rhetorical Resources in British Pedagogical Writing,1770-1850.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3), 231-254.

劳动教育的反思第8篇

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与看法。①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②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晶,文化传统会植根于人们深层的心理结构,使人们的思维结构与逻辑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甚至封闭,这种稳定与封闭性影响着人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与选择,人们在对职业教育观念的进行选择时必然也受到该国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因此,考虑一个国家的、民众的教育观念,必须考虑其所依据的文化传统,反之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观念。中德两国文化传统的差异性造成了两国不同的职业教育观念,受不同的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两国的职业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着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劳动和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所提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育内容都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1. 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在我国古代,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儒家教育占据着封建社会统治地位,而与劳动关系密切的农家和墨家却受到人们的轻视。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就有“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与读书相连的的士排在第一位,表明在古代读书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地位胜于与职业教育相连的农工商阶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封建社会,一个普通人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唯有通过读书、做官,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是进一步将这条道路固定下来。《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讲到了许多为学、为人、为政的道理,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受到儒家的轻视。比如,“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每天应该考虑的是能不能学到“道”,而不是通过劳动去获取食物;孔子的弟子樊迟去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却被孔子认为是“小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2.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标对人才观的影响。受中国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封建知识分子大都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更是提出了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的人才培养路线,可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社会分工有高低贵贱的不同,而体力劳动的人,要受到脑力劳动的人的统指。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所要培养的应该是治国安邦的君子,而不是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方面具备一技之长的人。这种片面的培养目标不利于以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发展。

3. 重伦理轻技艺的学习内容。儒家教育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伦理道德,而忽视劳动和生产技术的培养。孔子继承了西周贵族的“六艺”教学内容,虽然对科目有些调整和充实,但仍然是以伦理道德的培养为主,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劳动。所以他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科举制度的建立之初是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能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埋首故纸堆”的学习内容也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知识分子严重批判。这种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以实践和劳动为主的职业教育相悖,导致职业教育长期受到忽视。

4. “克己复礼”对个性自由的压制。儒家所提倡的“礼”的思想长期占据着封建社会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也深深影响着教育观念。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们的行为方式要符合一定的礼数:孟子说“养心莫过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修养身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朱熹更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观念,认为要想获得一定的道理,就要去除人内心的本能欲望。这种对自由的压制,不利于个人兴趣的培养。“学而优则仕”教育思想的提出,把学生固定在“读书―做官”这一既定的人生道路上。读书是正道,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技艺的学习则是“雕虫小技”。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学生不得不遵循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

二、德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同以儒家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文化传统相比,德国的文化传统更加多元。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浓厚的宗教信仰、对个性自由的尊重、对劳动的热爱和务实的人才观上。多元的文化传统影响了德国的教育观念,并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 德国宗教文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德国是一个宗教文化十分深厚的国家,宗教思想影响了人们对待职业和工作的态度。西方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任何职业不论是教师、工匠还是农民,都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上帝服务的,人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履行宗教义务,就是表达对上帝的服从和尊重。在这种“天职观”的影响下,德国人民热爱劳动、尊重职业,工人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且在工作中他们能够享受到乐趣,精益求精,不断地提高生产的效率。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与劳动和工作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2. 实用主义造就务实的人才观。实用主义是德国文化传统中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用主义是从希腊词“行动”派生出来的,从哲学上看是一种行为主义,即注重实践活动与行为效益。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1708年C?泽姆勒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实科中学“数学和机械实科中学”,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以实科教学为主的学校纷纷建立,并受到人们的欢迎。正是由于德国人民务实的人才观,使他们并不盲目追求学术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德国文化传统历来就重视技艺的学习。德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技艺学习的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西罗马时代。从西罗马时代到欧洲中世纪的结束,是著名的动乱时代,战争是这个时代的主流,骑士则在这个主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骑士文化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战争的不断进行,扩大了人们对武器、工具、日用品的需求,为了满足战争的需求,各种手工作坊应用而生。国家对各类作坊的建立,以及从学徒的培养到师傅的称号册封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行会”,由行会来负责作坊的建立、学徒的培养、师傅称号册封。而行会组织本身的职业性和技术性,以及他们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敬业乐业、技术秘密的保护鼓励了人们对技术的传授和学习,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4. 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人文性是德国文化传统的又一个重要组成。人文性反对宗教主义对人性的束缚,提倡人的价值,尊重自由和理性。反映在教育观念上就是注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同中国“整齐划一”的教育相比,德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精神。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是接受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他认为“世人厌倦就是教学的最大罪恶”、“只要培养了兴趣,一个人即使走出了学校,兴趣会伴随他一生,使他终身受益。”③人文性对个人兴趣和自由的强调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接受的教育,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在学术方面取得成就。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不但没有受到排挤,相反却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反思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职业教育却成为德国振兴的秘密武器,在我国却长期受到人们轻视。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步履维艰的关键是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使人们对职业教育长期缺乏正确的认识。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为其他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一种出色的典范,但是每一种教育模式的成功都是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要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不能盲目的照搬德国的经验模式。此外,教育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努力。

1. 走出长久以来文化传统观的误区,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认识。首先,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它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普通教育的附属品,更不是高考失败者的选择。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且长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其次,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待遇优厚的高级技工无人问津。优秀的技术工人是国家的紧缺资源,而当前“技工荒”的现象也只能由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的优秀人才来弥补。

2. 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注重劳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父母应该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子女的兴趣,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应该开设一些与实践有关的课程,并组织一些与动手能力有关的实践活动,引进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从各方面综合考虑;第三,对于已经步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充分利用在职业院校短短几年的学习时光,掌握自己未来就业的各种技能。

3. 职业院校自身的调整与改革,增强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职业院校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大学不断扩招的今天,要能够坚定培养目标,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专业,而不是盲目地升本和转型;其次要注重办学质量的提高,吸收国外职业院校优秀的办学经验,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提高人才的质量;最后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心理品质。在对学生个性进行关怀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吃苦耐劳和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可度。因此,转变人们对职业院校的偏见,需要职业院校通过自身的努力。

4. 国家应该做好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首先,对职业院校学生可以采取优惠政策,提高补贴标准,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职业院校,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使他们能够专心学习;其次,提高职业教育从业者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职业教育,并表彰从事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良性的社会循环;第三,多举办技能类的比赛,在全社会形成一股爱动脑、勤动手、热爱发明和创造的社会风气。

注释:

①赵功,王瑜.中国文化传统对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