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家庭教育特征

家庭教育特征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03 16:07:45

家庭教育特征

家庭教育特征第1篇

【关键词】单亲家庭 心理阴影 教育管理

一、单亲家庭形成的原因

单亲家庭,一般来说,是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离异,孩子随其父(或母)生活的家庭。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婚姻法的不断完善,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形成单亲家庭的原因很多,有的由于父母一方因故早逝,又重新组合的家庭。有的由于经济条件,教育程度,出生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夫妻在感情、兴趣,志向,生活习惯、认识等方面都有很多问题而离异,还有的由于一方喜新厌旧,或第三者插足造成分离。虽然离婚是社会进步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也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婚育家庭过渡的社会趋势,理性的离婚是对不幸家庭婚姻的解脱,是值得倡导的,但不论是理性离婚还是非理性离婚,孩子是无辜的,都会给无辜孩子在情感、心理上造成伤害。据社会研究表明,四分之一的单亲家庭孩子在父母离婚的头半年里有强烈的恐惧、愤怒和羞愧感。

二、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特征

单亲家庭的这一特殊群体,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在孩子们的眼里,父母和家庭的存在,无疑是他们快乐成长的重要因素,失去父(或母)对他们的打击和压力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他们往往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因素,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具有以下心理特征:

(一)自卑忧郁心理

孩子在失去父(或母)之后,自觉无颜见人,情绪低落,陷于极度心理痛苦之中,由此变得孤僻、自卑,常常陷于痛苦、忧伤、难以自拔的心境之中,少言寡语,胆小怕事、不愿意和同学交往,也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如:我班一名幼儿,由于父母离异,一直由奶奶照顾生活,父母很少给予疼爱,孩子在幼儿园情绪一直低落,沉默寡言,经常自己单独玩耍,胆子特别小。

(二)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表现为“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的情绪。这往往是由于家长本身有令人不能原谅的错误而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不信任、厌恶和对抗情绪,或孩子在经历了亲人早逝带来的痛苦和不幸造成,有的家庭由于父母不和,家里天天像战场,闹得不可开交,孩子得不到片刻安宁,给心理上造成不安和恐惧,这种不幸的遭遇和环境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烙上阴影,这种心理的孩子对老师和同学有莫名的抵触情绪,很不合群。

(三)消极心理

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父母关爱而产生消极心理,他们对学习、生活不感兴趣,例如我校一幼儿父亲整天沉溺于麻将,母亲成天梳妆打扮、唱歌跳舞、寻欢作乐,都无心关心孩子,在父母离异后被当作“累赘”踢来踢去,其幼小的心灵被蒙上阴影,以致对任何事物都抱怀疑态度,失去生活信心,在校也无视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一切都无所谓。

(四)仇视 报复

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对父母离异充满憎恨,特别是第三者插足而组建的家庭,孩子的憎恨情绪久而久之对心理产生不良作用,这种憎恨逐步表现在对家人、老师、同学的敌对情绪,怀疑身边的人,仇视整个社会,于是,常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大打出手,以极端的手段来宣泄他们长期压抑的情绪,以求内心平衡。

三、单亲家庭教育孩子存在的误区

单亲孩子在失衡的“爱的天平”上,往往背负着超重的父爱和母爱,单亲家庭给孩子造成了不好的教育环境,以致走向极端,步入误区。

(一)溺爱教育

溺爱教育在一般家庭中都有存在,在单亲家庭里尤为突出,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往往会更加怜悯孩子,千方百计给予孩子情感补偿,啥事都依孩子,一切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不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行为是否正确,父(母)一概予以满足,有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坏习惯也不加以纠正,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好胜心强、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承受不了挫折与打击,表现出极其脆弱的心理状态。

(二)暴力教育

暴力与虐待是单亲家庭中又一极端方式,有的单亲家长不是对自身原因进行总结,常常因自己原因或孩子做错事就大打出手,对孩子施与暴力,生活在如此家庭中的孩子,一般具有恐惧感,脾气暴躁,自控力差以及忍耐力不强等心理特征,常常产生一种很强的攻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这种扭曲性格将会不断加重,一旦遇到挫折或不顺之事,就容易做出离家出走,流浪、自杀等极端行为。据国家犯罪调查证实,青少年犯罪有不少来自单亲家庭。

(三)金钱教育

现在的家庭大多数已经摆脱了贫困,有的已达到了小康水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向家长要几个零花钱或是要求家长买东西并不在话下,特别是单亲家庭的父(母)亲,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感情上的过失与不足,毫不吝啬地为孩子铺好金钱大道,父(母)亲的这种教育方式,最容易使孩子从小养成好逸恶劳,大手大脚,不劳而获的恶习。

四、单亲家庭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不管是什么原因,单亲家庭是脆弱的,也是动荡不安的,单亲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失去父(母)的孩子,他们是弱小的,除了父母和家庭,他们一无所有。孩子是社会的希望,社会、家庭都应特别关注他们的心路历程,引导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一)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对单亲家庭环境的认识

如果孩子已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家长要勇于面对,勇于正视,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事实,一旦让孩子知道实情,反而怨恨父母。单亲家庭的父(母)亲要为孩子创造一种健康、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家里感到快乐和安全,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就能得到良好发展。因此,单亲家庭家长要特别注意正确引导孩子对家庭的认识和给予孩子愉快的家庭氛围,孩子是无辜的,家长没有理由让他们感到不幸,要及时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二)及时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心理压力也比一般孩子大,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多交朋友,可以经常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在学校有些孩子说一些刺激性的话,家长应该及时向班主任反映情况,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集体的资源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单亲家庭的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同学的友谊和温暖。

(三)从小学会承担家庭责任

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就分外娇惯孩子,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其实这种做法是害了孩子,家长应该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各种情况,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对家庭也负有一定责任,使他们长大成人后能自觉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四)为孩子创设人际交往的环境,接受多方面的教育

在单亲家庭里,不管是哪一方带孩子,都应该让孩子与另一方有接触和交流,感受更多父母之爱。鉴于单亲家庭孩子的性格容易趋向内向和孤僻等特点,就让孩子多接触社会,还要让孩子与其他亲友中的长辈多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面,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

五、学校和社会都应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

家庭教育特征第2篇

(一)研究对象与数据的采集

本研究以武汉市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中10至12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江汉区展览馆小学等10所学校的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1000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家长背景特征、家庭背景特征(GreenwoodandHickman,1991)、家庭教育目标、期望(Rosier,1993)、家庭教育内容(赵雨林,2008)、家庭教育投入、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执行者(AnnetteLareau,2002)等方面。

(二)样本基本特征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21份,回收率是92.1%,有效问卷853份,占回收问卷的92.6%。问卷由儿童的父亲填写的占57.0%,由儿童的母亲填写的占43.0%。其中武汉市城市本地儿童家庭634户,占有效样本的74.3%,流动儿童家庭219户,占有效样本的25.7%。按照籍贯分布来看,流动儿童家庭来自湖北省的占78.4%,来自河南省的占5.6%,来自江西省的占4.0%,来自湖南省的占2.8%,来自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占2.2%,其余7%来自安徽省、福建省、广西省、河北省等地农村地区。流动儿童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的年限均值为13.2年,来到武汉务工的年限均值为11.3年。

(三)变量说明

本研究的变量内涵主要依据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界定。包括儿童家长背景特征和家庭背景特征、家庭教育目标、教育期望、家庭教育内容(赵雨林,2009)、家庭教育投入、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的执行者等8个方面共26个可测度变量。儿童的家庭和家长背景特征包括儿童家长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务工年限(限流动儿童家庭)、家庭收入、家庭结构等方面。家长的性别引入了虚拟变量,用“0”代表男性,“1”代表女性;家长的年龄采用家长实际年龄测度,为连续变量;家长的教育程度采用实际受教育的年限来测度,为连续变量;家长的务工年限采用家长到武汉务工的年限测度,为连续变量。家庭背景特征包括家庭的成员数、是否是单亲家庭、家庭收入三个方面。其中家庭成员数采用家庭总人口数测度;是否单亲家庭引入虚拟变量,用“0”表示“否”,“1”表示“是”;家庭年收入用7个等级测度,用“1”表示家庭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下,用“2”表示家庭年收入在10001~30000元,用“3”表示家庭年收入在30001~50000元,用“4”表示家庭年收入在50001~70000元,用“5”表示家庭年收入在70001~90000元,用“6”表示家庭年收入在90001~100000元,用“7”表示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家庭教育的主观行为。本研究将家庭教育的主观行为操作化为家庭的教育目标、对儿童的职业期望以及对儿童的学业期望三个维度。家庭的教育目标是家庭对儿童教育总体上要想达到的目标,本文将其分为三类:自食其力的人、有文化且富有的人和对社会有很大贡献的人;将家庭对儿童的职业期望分为四类:军公教领域从业、法医科领域从业、商业领域从业和其他;将家庭对儿童的学业期望分为5个等级: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家庭教育内容。本文的家庭教育内容采用赵雨林2009年提出的家庭教育的“三道家庭教育图谱”,将家庭教育的内容分为“为生之道”的教育,即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的生理卫生、营养健康、安全防护和运动能力的家庭教育;“为人之道”的教育,即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的人格尊严、心理健康、道德礼仪和人际交往的家庭教育;“为学之道”的教育,即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修养的家庭教育。

(四)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首先运用汉德科克和莫里斯(Hand-cockandMorris,1998,1999)的相对分布法,以城市本地儿童为参照组,流动儿童为比较组,比较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在家庭教育各维度上的概率分布密度差异,从而得出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的差异。其次,运用弗莱舍(Fleiss,1981)的比率比较的标准化方法,以城市本地儿童为标准组,计算得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与标准组之间的差异数据,然后运用回归分析法,以家庭教育差异为因变量,以家庭禀赋特征如家庭收入、家庭子女数量、家长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特征作为自变量,比较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的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家庭教育差异的影响因素。

二、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的比较

(一)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行为的比较

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目标、职业期望和学历期望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流动儿童家庭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在教育期望和教育目标上趋向一致。教育期望和目标是家庭对子女在教育上的主观行为表现,它体现的是家庭在教育上的追求和期待。大多数流动儿童家庭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一样期望子女获得大学本科以上的教育学历,期望子女成为有文化、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流动儿童家庭在主观教育行为上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的无差别性,是流动儿童家庭在城市中社会化的结果。流动儿童的家长长期在城市打拼,耳濡目染城市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方式,因此逐渐形成了与城市本地儿童家长相似的教育观念。同时显示,流动儿童家庭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在教育投入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无论是教育费用的投入还是教育条件的投入,流动儿童家庭都不如城市本地儿童家庭,这显示了流动儿童家庭在经济状况上不如城市本地儿童家庭。尽管流动儿童家庭在教育主观观念上(期望、目标)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是趋同的,但反映在实际的投入行为中,流动儿童家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在教育上的投入普遍偏低。

(二)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内容的比较

在生命健康教育中,流动儿童家庭在生理卫生、营养健康和运动能力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比城市本地儿童家庭落后。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在这三个方面的差距较为明显,特别在运动能力上,差异更加显著,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相比,流动儿童家庭更加轻视儿童的运动能力。但流动儿童家庭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对儿童安全防护方面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显然,在生命健康教育中,流动儿童家庭很重视儿童的安全防护教育。流动儿童家长很清楚陌生的城市里有复杂的交通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是最必要的。因此安全教育受到家庭的重视。在为人之道教育中(见表2),流动儿童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礼仪教育上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相比显得不足,两类家庭在这两个方面的教育上有显著差异。而在人格尊严和人际交往方面,两类家庭没有明显的差别,统计上也不显著。两类家庭在儿童做人的教育方面差距在缩小,流动儿童家庭为了让儿童更好地融入流入地,能够在流入地更好地生存下来,重视对儿童进行人格尊严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体现了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相融合的趋势。在学习之道教育中,流动儿童家庭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相比,在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修养等方面的教育上都比较落后。特别在对儿童进行思维能力和人文修养方面的教育上,与城市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家庭明显表现出很大的差距。通过对两类家庭教育内容的比较,可以得出:两类家庭在家庭教育的内容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相比,流动儿童家庭在家庭教育内容的落实上比较落后,不及城市本地儿童家庭重视。但是,流动儿童家庭在安全防护、人格尊严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的教育呈现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相融合的趋势,两类家庭在这三个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三)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执行者的比较

从家庭教育方式看,流动儿童家庭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有显著差异。尽管两类家庭中大多数家庭偏重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但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比流动儿童家庭在教育儿童的方式上更加专制,流动儿童家庭比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更加溺爱和放任。从家庭教育执行者来看,流动儿童家庭的教育执行者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显著不同。流动儿童家庭以父亲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城市本地儿童家庭则以母亲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此外,以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为家庭教育执行者的家庭,流动儿童家庭比城市本地儿童家庭要少很多。

三、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发现,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家庭教育的投入、家庭教育内容(包括生命健康教育、为人之道教育、学习之道教育三个方面)、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执行者。本文下面将深入考察家庭教育中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有显著差异的方面。取上述四个方面六项两类儿童差异值的绝对值为因变量,即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投入、家庭教育内容(包括生命健康教育、为人之道教育、学习之道教育三个方面)的相关项值减去城市本地儿童家庭同类型项值的和的平均值(取绝对值),对家庭教育方式中的溺爱/放任式和家庭教育执行者中隔代教育执行者(祖父母、外祖父母)分别引入虚拟变量,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溺爱/放任和隔代执行教育的虚拟数值减去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的同类项值的和的平均值,得到流动儿童家庭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的差异项,把它们作为因变量。同样把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的家长教育程度、家长工作时间、家庭子女数量、家庭收入和居住环境的差异以及家庭结构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观行为与城市本地儿童趋向一致,并且部分家庭教育内容落实上也开始出现融合。在教育期望上,流动儿童家庭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一样期望子女获得大学及以上的教育,并成为有文化且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在安全防护、人格尊严和人际交往等三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的落实上,流动儿童家庭也开始呈现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融合的趋势。尽管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存在很多障碍性因素,但在教育方面,在家庭教育观念和一些家庭教育内容上,流动人口已经融入了住居地城市。第二,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的投入、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执行者上与城市本地儿童存在显著的差异。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投入还远远落后于城市本地儿童,在课外书籍、家教、培优、特长教育等方面的费用投入与城市本地儿童的差距很大。而在家庭教育内容的落实上,除了安全防护、人格尊严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外,在三个维度的其他9个方面,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都不及城市本地儿童,反映了流动儿童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内容上的教育还比较缺乏的现状;在教育方式上,相比较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流动儿童家庭偏重于溺爱和放任的教育方式,溺爱式的教育和放任式的教育都属于不加管束和引导的教育方法,儿童处在心智成长的初级阶段,其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都很弱,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和帮助,溺爱式和放任式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在家庭教育执行者上,流动儿童主要由父亲执行家庭教育,而城市本地儿童主要由母亲执行家庭教育,且有相当比例的城市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是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执行的,这种情况在流动儿童中是很少见的,这与流动儿童家庭以“核心家庭”为主,城市本地儿童家庭多存在三代“主干家庭”的客观事实符合。第三,流动儿童家庭背景特征差异(以城市本地儿童家庭为参照组)是家庭教育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经济收入、居住环境和家庭人口结构影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投入;家长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和家庭子女数量影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内容的落实;家庭人口结构、家庭子女数量和家庭收入影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人口结构影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的执行者。在家庭教育上,流动儿童的家庭背景特征导致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出现较大的差异,并阻碍了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城市融入步伐。

(二)对策建议

家庭教育特征第3篇

关键词:婚姻匹配;家庭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C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3)06-0039-08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变动及其影响因素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对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进行了深入研究[1~2]。虽然已婚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以及家庭所在的地区都是影响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但是婚姻匹配也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婚姻匹配,即“谁与谁结婚”,是指人们在择偶时遵循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内挑选配偶这一婚配模式[3]。随着市场化过程的逐步深化,为了应对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市场和高度分化的社会环境,为未来的家庭和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生活条件,我国的婚姻匹配模式在过去几十年来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择偶双方的自致性匹配(如教育等人力资本)呈明显而稳定的上升趋势,而先赋性的匹配(如家庭背景)呈现倒U型的小幅度波动[4]。这种自致性婚姻匹配的上升会导致家庭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高-高学历、低-低学历的同质性婚姻匹配数量将会增加,这无疑会给家庭收入造成重要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系统的研究来分析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的影响。

国外有关两者关系的文献较多,但持有的观点有差异。贝克尔(Becker)指出婚姻匹配会降低代际间内部特征的变动,但正向的婚姻匹配会增加不同家庭的收入差距[5]。巴迪特(Burdett)认为拥有相似特征的个体在婚姻市场中会自主地将自己划分为不同的阶层,他们在寻找配偶时按照这一阶层标准,其结果是个体仅会和其自身处于相同或相似的社会阶层的人结婚,处于较高阶层的男性一般不会选择和低阶层的女性结婚,反之亦然[6]。但是,克林姆(Kremer)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他发现以配偶教育相关系数度量的婚姻匹配对收入和教育分布产生的影响很小[7]。

现有的文献主要从以下两种思路考察婚姻匹配和家庭收入的关系:第一种思路使用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简单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施瓦兹(Schwartz)使用对数线性化模型描述了美国1967~2005年的婚姻匹配趋势,并估计了婚姻匹配对收入差距的贡献,他认为如果在此期间婚姻匹配模式不发生变化,美国的收入差距会下降25%~35%[8]。但此种思路并不能对不同因素对家庭收入差距的贡献进行详细的分解。第二种思路在考察两者关系的同时使用了诸如收入不平等分解方法、反事实分析方法考察单个解释变量对家庭收入分布的影响。豪特(Hout)认为家庭收入的变动可以分解为丈夫收入的变动、妻子收入的变动以及丈夫和妻子收入关系的变动[9],但豪特的模型仅能观察整体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对于不同收入分位数的影响却尚未述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蔡淑玲等人选取了以教育和职业两个指标度量的婚姻匹配,使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考察了我国台湾地区同质性婚姻匹配(homogamy)对不同分位数上家庭收入的影响,但是他们采用的分位数方法并不能量化地观察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差距影响的大小[10]。沃纳(Worner)使用基于分布函数的半参数化分解方法(DFL)考察了1982~2003年的婚姻匹配模式对澳大利亚收入差距的影响[11],但DFL分解方法的估计结果依赖于变量进入方程的先后顺序。

基于已有的文献,本文选择使用新近发展的基于RIF回归的分解(FFL)估计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与沃纳使用的DFL分解方法相比,FFL分解结果一方面不依赖于变量进入方程的先后顺序,另一方面DFL分解通常只能将收入分布变动分解出解释变量总体的特征效应和系数效应,但对单个解释变量则要求必须是虚拟变量,而FFL放松了这一要求[12]。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91~2009年的中国营养健康调查数据,使用基于RIF回归的分解方法(FFL)首次尝试分析婚姻匹配对不同时期家庭收入的影响。

二、数据描述

1.样本选取

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组织的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到目前为止CHNS网站网址:cpc.unc.edu/projects/china/公布的调查年份包括1989、1991、1993、1997、2000、2002、2004、2006和2009年,该调查数据既包括个人的信息,也包括其配偶的相关信息,对本文的研究非常有用。为了比较全面地考察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变化趋势,本文选取1991、1993、1997、2004、2006和2009年六次调查数据,并将1991、1993和1997年的数据合并,2004、2006和2009年的数据合并,即把六个调查年份划分为第一阶段(1991~1997)和第二阶段(2004~2009)两个时期。文中之所以将相邻年份的数据合并在一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文中使用的家庭收入变量是经过CPI调整过的真实收入,而其他与家庭相关的特征变量在相邻年份变化不大;二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家庭成员的收入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21世纪以来,经济改革难度逐渐增大,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来源有所固化,文中依此将现有的调查数据分为两个阶段。本文仅保留城镇地区家庭的数据,并将男性的年龄控制在16~65岁范围内,经过相关处理,第一阶段的有效样本有2324个;第二阶段的有效样本有2232个。

文中选用的家庭收入(hhincpc)是被调查家庭住户的人均家庭收入,包括工资、奖金、补贴以及其他现金和非现金收入,各年的收入均通过CPI调整为2009年的名义收入,实证分析中使用的是家庭收入的对数。从表1中可以看出,第二阶段(2004~2009)人均家庭收入均值远大于第一阶段(1991~1997),前者是后者的3倍,但前者的方差也远大于后者。对于解释变量婚姻匹配,文中参考蔡淑玲等人的研究,选择以教育程度衡量的婚姻匹配[13]。这种婚姻匹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①夫妻双方拥有相同的教育程度(homogamy),②丈夫的教育程度高于妻子的教育程度(hypergamy),③妻子的教育程度高于丈夫的教育程度(hypogamy),实证分析中将传统的第二种婚姻匹配设为对照组。从中可以发现,在这期间,婚姻匹配发生了重要变化,同质性的婚姻匹配(homogamy)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为11%。

从表2中可以看出,年龄的回归系数在所有分位数上均显著为正,且第二阶段各分位数上的回归系数均大于第一阶段的回归系数,这说明随着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深化,经验对家庭收入的作用在逐渐增强。教育程度在各分位数上均对家庭收入有显著的影响,且在绝大多数的分位数上,第二阶段的回归系数均大于第一阶段,这说明随着改革的深入,教育收益率在增加。但教育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系数在不同分位数上的变化趋势在两个阶段是不同的:在第一阶段,随着分位数上升,教育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系数逐渐增加;但在第二阶段,教育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系数在不同分位数上的分布呈倒U型,在50%分位数上,教育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系数最大,为0073,即在中位数点上,家庭中较高教育水平的一方的教育程度每额外增加一年,家庭收入增加73%,90%分位数上的影响系数最低,仅为0037,此分位数上第二阶段影响系数小于第一阶段的影响系数,这说明不同于其他分位数,最高分位数上教育收益率有所下降。

相对于丈夫教育程度高于妻子的婚姻匹配模式,同质性婚姻匹配在绝大多数的分位数上对家庭收入有显著的正影响,为了更清楚地观察不同分位数上同质性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图3给出了同质性婚姻匹配在不同时期不同分位数上的RIF回归系数。从中可以看出,除了最高分位数(Q90)上第二阶段的影响系数小于第一阶段外,其他分位数上第二阶段的影响系数均大于第一阶段,这说明同质性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所起的作用逐渐增强。图3中除了10%、25%分位数上两个时期影响系数有较大差异外,其他分位数上影响系数的波动趋势比较一致:在第一阶段,10%、25%分位数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系数是所有分位数影响系数中最低的:而在第二阶段,10%、25%分位数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系数却是所有分位数影响系数中最高的。妻子教育程度高于丈夫的婚姻匹配模式在大多数的分位数上对家庭收入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妻子教育程度高于丈夫和丈夫的教育程度高于妻子的婚姻匹配模式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区别。但第二阶段最高分位数(Q90)上异质性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的影响为负且显著,这意味着高收入分位数上女性相对高教育程度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如丈夫相对高教育程度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大。

第一阶段,双职工对最低分位数(10%)的家庭收入影响系数最大,对50%分位数影响系数最小,影响系数在整个分位数分布区间内并没有固定的变化趋势。第二阶段,双职工对最低分位数的影响系数最大,达到了0428,但这一影响系数随着分位数的提高逐渐降低,在最高分位数(90%)上,双职工对家庭收入没有任何影响。在第一阶段中,相对于仅有妻子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单职工家庭,仅有丈夫参与劳动力市场对家庭收入没有影响,这从侧面反映了在这一时期,两性之间的性别工资收入差距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第二阶段,仅有丈夫参与劳动力市场分别在10%、25%及75%分位数上对家庭收入有正的影响且显著,这说明,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性别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男性参与劳动力市场对低分位数家庭的收入贡献加大。

夫妻双方中职业排序较高的职业对两个时期绝大多数分位数上的家庭收入有正的显著影响,且第二阶段的影响系数大于第一阶段;不同于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职业排序仅对中低分位数(10%、25%、50%)上的家庭收入有影响,而第二阶段的职业排序对全部分位数上的家庭收入均有显著影响,这反映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职业类别间的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自我雇佣对两个时期绝大多数分位数上的家庭收入有正的显著影响;但第一阶段的影响系数大于第二阶段;此外,在第一阶段,自我雇佣对所有分位数上的家庭收入均有正的显著影响,而在第二阶段,自我雇佣仅仅对低收入分位数上的家庭收入有正向的影响,这印证了张义博提出的社会阶层动态化假说,他认为在第一阶段,非公共部门比公共部门更具有明显的收入优势,但在第二阶段较高收入分位数上,非公共部门不再具有收入优势[14]。夫妻双方是否均在国有单位工作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在两个时期也有较大的差异:在第一阶段,双国有单位职工仅对低收入分位数上(10%、25%)的家庭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最高收入分位数上的家庭收入影响为负,这意味着夫妻双方均是国有单位职工并不利于高分位数上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在第二阶段,双国有单位职工对绝大多数分位数上的家庭收入有正的显著影响,这进一步印证了在第二阶段,国有单位的收入优势有了恢复性的增长,但在最高收入分位数上,双国有单位职工对家庭收入并没有显著影响,这主要是由国有单位的公共属性和收入分布趋中的特点决定的[15]。而夫妻双方中仅有一方是国有单位职工仅对少数分位数上的家庭收入有显著影响,在第一阶段,单国有单位职工仅对最低分位数和最高分位数的家庭收入有显著影响,但对前者的影响为正,对后者的影响为负;在第二阶段,单国有单位职工对10%、25%分位数的家庭收入影响为正,对最高分位数的家庭收入影响依旧为负。地区对两个阶段绝大多数分位数上的家庭收入有正的显著的影响,但在第一阶段中,地区变量主要对25%、50%及75%分位数上的家庭收入有正的显著影响,在第二阶段中,则是对10%、75%和90%分位数上的家庭收入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地区差异对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影响逐渐减低。

2.跨期家庭收入变动分解结果

虽然RIF分位数回归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系数,但是并不能观察到各要素对两个阶段收入变动的影响,表4给出了基于FFL分解方法的家庭收入跨期变动分解结果,体现了家庭收入的跨期差异及特征效应、系数效应两部分各自对总差异的影响。从中可以发现,1991~2009年,各分位数的家庭收入都有较大的增加,随着分位数的提高,总差异也在增加,高收入分位数家庭收入增加最多;从表4还可以看出,各要素的特征效应解释了小部分家庭收入的差距,系数效应解释了大部分家庭收入的差距。

综合分析表4中几个分位数上的特征效应可以发现,教育是造成特征效应的主要因素,不同分位数上教育解释的特征效应均在50%以上,这说明两个阶段家庭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城镇居民教育程度增加带来的。年龄及单职工(男性)对特征效应变动的贡献率次之:其中,不同分位数上年龄对特征效应的贡献分布呈倒U型,在10%分位数上,年龄对特征效应的贡献仅为25%,但在25%分位数上,年龄对特征效应的贡献比重最大,为69%,随着分位数的进一步提高,年龄的贡献比重逐渐下降;不同分位数上单职工(男性)对特征效应的贡献分布也呈倒U型,不再赘述。文中主要关注婚姻匹配对特征效应的影响,从表4中可以发现,同质性婚姻匹配对低收入分位数上的特征效应具有较大的解释力,且在不同分位数上同质性婚姻匹配对特征效应的贡献分布呈U型;在10%分位数上,同质性婚姻匹配解释了32%的特征效应,但随着分位数的上升,同质性婚姻匹配的解释力逐渐下降,75%分位数上的同质性婚姻匹配对特征效应的解释最小,仅有13%。此外,地区和自我雇佣也是影响特征效应的重要因素;但双职工及双国有单位职工对特征效应的影响为负,这主要是因为在第二阶段中,这两种类型的家庭比例都有所下降,这跟表1的统计描述一致。

系数效应是导致家庭收入变动的主要原因。教育依旧是造成系数效应的重要因素,但在最高分位数上(90%)教育带来的系数效应为负值,这说明在最高分位数上教育收益率带来的家庭收入增加低于第一阶段教育带来的收入增加。此外,年龄、职业也是影响系数效应的重要因素,其中职业在低收入分位数(10%、25%)上对系数效应的贡献分别为52%和49%,但在其他收入分位数上该因素对系数效应的贡献介于18%~22%。劳动力市场特征中,是否为双职工家庭是影响系数效应的次要因素,该变量在中低分位数(10%、25%、50%)上对系数效应的贡献分别为20%、28%和15%,但在中高分位数(75%)上对系数效应的贡献仅为7%。婚姻匹配对系数效应也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最低分位数系数效应的影响达到全部系数效应的16%,但随着分位数的提高,婚姻匹配对系数效应的影响比重逐渐下降,在最高分位数上(90%),婚姻匹配对系数效应的影响为负,这意味着最高分位数上婚姻匹配倾向于使第一阶段的家庭收入大于第二阶段。不同于其他因素对系数效应的影响,自我雇佣对其的影响为负,这说明自我雇佣的收益率不利于第二阶段的家庭收入。双国有单位职工在低分位数上对系数效应的影响为负,在其他分位数对系数效应的影响为正,且随着分位数的提高,所造成的影响也越大,这同上一部分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第二阶段,非国有部分的收入优势在降低,国有部分的收入优势逐渐恢复。最后,是否只有丈夫参与劳动力市场(单职工)家庭、地区及是否单国有单位职工家庭对系数效应的贡献较小,文中不做赘述。

四、结论

本文首次利用CHNS分析婚姻匹配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同传统的丈夫的教育程度大于妻子教育程度的婚姻匹配相比,在绝大多数分位数上,同质性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大多数分位数上第二阶段的影响系数大于第一阶段,这说明同质性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所起的作用逐渐增强。第二,跨期的家庭收入总差距随着分位数的提高逐渐上升,但绝大部分的家庭收入差距归因于系数效应而非特征效应;这意味着这一期间高分位数上的家庭收入增加速度更快,但这主要是由家庭特征的收益率变化引起的。第三,同质性婚姻匹配对特征效应具有较大的解释力,且同质性婚姻匹配对低收入分位数上的特征效应贡献比重最大,但随着分位数的上升,同质性婚姻匹配的解释力逐渐下降,这意味着同质性婚姻匹配对低分位数上家庭收入变动的影响大于对高分位数上家庭收入变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段景辉,陈建宝.我国城乡家庭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分位数回归解析[J].经济学家,2009,(9).

[2] 丁赛,董晓媛,李实.经济转型下的中国城镇女性就业、收入及其对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7,(7).

[3] 张翼.中国阶层内婚制的延续[J].中国人口科学,2003,(4).

[4] 李煜.婚姻的变迁:社会开放性视角[J].社会学研究,2011,(4).

[5] Becker, T. An Equilibrium Theor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9, 87 (6).

[6] Burdett, C. Marriage and Class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7, 112(1).

[7] Kremer, M. How Much Does Sorting Increase Inequality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7, 112(1).

[8] Schwartz, CR. Earnings Inequality and the Changing Association between Spouses’ Earnings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10, 115(5).

[9] Hout, M.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usbands’ and Wives’ Occupations in Twoearner Famil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2, 88(2).

[10] Shu-Ling Tsai, ChungMing Kuan. Assortative Mating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Taiwan: A Quantile Regression Approach[R].Working Paper, 2003.

[11] Worner,S. The Effects of Assortative Mating on Income Inequality: A Decompositional Analysis[R].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2006.

[12] 郭继强, 姜俪, 陆利丽. 工资差异分解方法述评[J]. 经济学季刊, 2011, (2).

[13] 同[10].

家庭教育特征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单亲家庭学生 案例分析 教育对策

1 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

作为已成年的单亲家庭高职生来说,由于长期生活在亲情残缺的困境和压力下,他们的心理阴影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消失,而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扩大。因为在随着自我意识提高的同时,他们心理的敏感度也会随之增加,加上高职院校比较复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极易形成以下几种心理特征:①自控能力差,不遵守纪律,厌恶学习的偏激型;②自卑情结严重,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际的消极型;③情绪不稳定,易怒,遇事易冲动的攻击型。

2 高职院校辅导员单亲家庭学生教育对策探讨

2.1 深入宿舍,逐一摸查,掌握信息,建立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档案。宿舍是学生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个性特征表现最明显的场所。深入宿舍,广泛与学生交流,辅导员就能很好的掌握单亲家庭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心理特征。在了解单亲家庭学生个人信息和心理特征的情况下,为他们建立心理辅导档案,这有助于辅导员有计划有目的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在深入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以及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表现的基础上,辅导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逐步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阴影,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档案后,辅导员还要记录他们心理变化过程,为以后的反复教育及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2.2 营造关爱、宽容、理解的温馨环境氛围,引发单亲家庭学生愉悦心理。辅导员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为单亲家庭学生营造充满温馨的环境氛围。①来自教师的关爱。在高职院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一线老师。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中,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辅导员也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向他们介绍单亲家庭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他们的个性特征,争取任课教师共同的关心和帮助。②来自同学的友爱。在高职院校学习和生活,学生交往最多的就是同学。因此,来自同学的关爱,是引发单亲家庭学生愉悦心理的重要因素。辅导员要设法创造友爱的班风,营造同学之间相互关心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依靠班团干和学生党员,成立帮扶小组,对单亲家庭学生实施关爱行动。如第一种心理特征的学生,可由班级负责考勤的班干进行监督。督促其按时上课。在期末考试前,安排学习委员和班上学习优秀的同学帮助其复习。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关心下,这类学生的自控能力便会有较大的提高,旷课现象逐渐减少,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又如第三种心理特征的学生,情绪不稳定,遇事易冲动的现象,辅导员与其宿舍的其他成员,一起分析和商量帮扶对策。让大家以宽容、理解的心态给予其更多的爱心和关怀,主动与其谈心交流,一起外出参与活动,让真挚的友情感染他们。③来自家长的配合。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家庭因素造成的,所以单亲家庭学生的家长对自己孩子态度的变化,是直接影响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和教育效果的一个关键问题。辅导员在教育单亲家庭学生时应以家庭作为切入点,主动与家长联系,并结合单亲家庭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其家长一起分析家庭在教育上的误区,共同商量教育孩子的方法。根据单亲家庭的具体情况,选择家庭主要联系对象,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更可以引导家长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让他们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家长态度的变化,能引发单亲家庭学生的愉悦心理。在愉悦心理的感召下,促进他们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激励自己的进取心。

2.3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弱化消极行为,增强单亲家庭学生自信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活动,让单亲家庭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集体的力量和与他人交往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能极大的弱化他们的消极行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以主题班会活动的形式,突出教育的主题,强化针对性,易使单亲家庭学生理解和接受。为了促进新生之间的认识和熟悉,让每位同学走上讲台自我介绍,谈个人和家庭状况,谈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加深同学彼此间的了解。为了解决学生对专业学习迷惘的问题,邀请任课老师就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以及职业岗位要求,与学生开展交流,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为了更好地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以分析案例的方式,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心理,大胆说出自己的心声。让他们在倾听和被倾听过程中,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从而提高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以课外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会交往,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活动中,辅导员要善于发挥单亲家庭学生的特长,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成功信念。在系组织的心理情景剧表演比赛中,动员单亲家庭学生参加表演,让他们在表演中体验不良心理的危害性,同时感受与同学们合作的快乐。

总之,对待单亲家庭高职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辅导员除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外,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心理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并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如学校心理咨询室、任课老师、家长、班团干及同宿舍的同学,共同协调配合,才能使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方淑琼.单亲家庭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其对策[J].肇庆学院学报,2002(2).

家庭教育特征第5篇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了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社区教育。前者属于正规机构内教育,后两者属于非正规机构内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的核心,属于学校教育体系。并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功能。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除此之外,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幼儿进行保育工作,是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

这种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等特征,这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功能。幼儿期是一个非凡的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在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幼儿园教育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体现出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幼儿园教育使幼儿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儿园的教育是一个以幼儿心理特征为依据的教学过程,不但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更注重幼儿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有序,以及注重幼小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二)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一出生就和家庭相接触,父母对幼儿的教育于不知不觉中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家庭教育是贯穿在幼儿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可见家庭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在幼儿阶段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层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三周岁至六七周岁)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父母可灵活对其进行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幼儿把握的知识更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幼儿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实施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随着在幼儿园中班级的升高,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去一一适应和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并在新的环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儿家庭教育则不然,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变化,教育者始终是父母,教育过程不会中断,有着非凡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幼儿和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幼儿并不需要度过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

二、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功能,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就必须重视探索幼儿同教育和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功能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经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尽力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征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征,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会使幼儿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和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功能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和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假如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假如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

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和进步。因为幼儿家庭教育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所以家庭教育还是检验幼儿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和方法等,都可以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改进。

三、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和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形式。可见。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和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对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是幼儿园和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和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

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和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和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和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和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和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和的位置,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新问题,并扩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有关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和否,往往取决和家长的参和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和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含许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对幼儿的教育也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除了幼儿园肩负教育幼儿的职责外,家庭同样也应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职责,并且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熟悉,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和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的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和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家庭教育特征第6篇

【关键词】金融排斥 农村家庭 收入水平

一、引言

金融排斥是指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缺少足够的途径或方式接近金融机构,以及在利用金融产品或服务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Chan,2004)。2015年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并强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从中可见,金融排斥研究的重要性突显出来。

对金融排斥的研究起于Leyshon and Thrift(1995)基于地理排斥视角的理论研究。其后在国外逐步引起学界的关注和探讨。而中国的相关研究相对较晚,多集中在2005年之后。一部分缘由联合国在2005年明确出“普惠金融”的概念。作为普惠金融研究极度相关的研究――“金融排斥”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当然,另一个原因是,随着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体制改革,金融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衍生出了许多金融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徐少君、金雪军,2008);其中有很多问题与国外的金融问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金融排斥等(金雪军等,2004;武巍等,2005)。在此之后,中国学者对国内存在的诸多金融排斥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来自中国的理论及经验证据。但是目前国内对金融排除研究的综合论述还较少,因此,本文将从国内金融排斥研究的论文量入手,对国内金融排斥研究的进展进行相对全面的综述,试图总结已经取得的成绩,探讨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文献回顾及变量说明

(一)文献回顾

在已有文献中,从个体与家庭层面,基于社会人口学特征,Elwin(2004)、Rosen and Wu(2004)、Guiso et al.(2008)、Christiansen,et al.(2009)分别研究了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对金融排斥状况的影响,认为这些影响可能通过认知能力、收入和财富能力等途径起间接影响作用。而其他人口W特征如性别(Christiansen,et al.,2009)、政治面貌(Liu,2003)可能通过风险态度、家庭收入等来间接影响金融排斥。对于民族的影响,Devlin(2005)通过对英国家庭数据的分析,认为少数民族易受到金融排斥。

(二)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在2010实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项目数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旨在通过跟踪收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调查覆盖了25个省/市/自治区,共采访约14960户家庭、42590个人。通过数据处理之后共获得了6399个家庭/户主观测值。考虑到家庭户主对家庭金融决策的重大作用,其中人口社会学特征使用户主的相关数据。

(三)变量模型说明

本文主要关注在农村家庭(居民)各项特征对遭受金融排斥状况的影响。

模型方法上,考虑到因变量为0-1变量,借鉴李涛(2010),用Probit回归模型,即

P■=1 if P■■=α'X■+δ'W■+ε■>0P■=0 其他

其中借鉴李涛等(2010),被解释变量用家庭是否在某金融服务方面受到金融排斥的状况,如储蓄、贷款、基金等,表征家庭是否受到金融排斥。该变量为0-1虚拟变量,若存在金融排斥,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主要解释变量用居民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人口、是否加入社会组织、收入水平等表征,并用Xi表示。控制变量考虑到户主所处行业、及身份对家庭决策影响较大,借鉴王修,马柯,王翔(2009),用户主(居民)是否从事金融业、户主是否为管理者以及樊纲市场化进程指数等作为控制变量,并用Wi在公式中表示。

三、实证分析

本节汇报并讨论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结果和相应的实证研究发现。

表1 城乡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比表

表1报告了城镇和农村两个样本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对比发现,样本居民面临着非常严重的金融排斥状况,其中农村受到更为严重的储蓄排斥和保险排斥。表2中,在户主性别方面农村有更多的男性户主。城镇中的户主有更高比例加入组织。家庭资产上,城镇是从农村的三倍之多。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农村要比城镇第一个等级。在家庭年均收入上,城镇是农村的2倍之多。在城乡二元结构下,能够明显地从收入和财产上发现农村经济的滞后。

表2 农村家庭金融排斥状况影响因素的probit模型回归结果

注:①括号内数值为稳健的Z统计量(Robust z-statistics);②***、**和*分别表示1%、5%和10%显著性水平(双尾检验)。

表2报告了农村家庭人口社会学特征、财富收入等因素对储蓄排斥、贷款排斥、保险排斥等金融排斥状况的影响的三组回归结果。

回归结果表明,在对家庭受到储蓄排斥的影响上,户主性别并没有显著影响;户主的年龄都有显著的U型影响;教育程度、健康、管理者呈显著负向影响;人均收入呈U型影响;市场化进程指数呈负向影响。在对家庭受到贷款排斥的影响上家庭户主的年龄都有显著的U型影响;家庭户主加入组织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人口在城乡家庭中都有显著性的负向影响;户主的健康程度在农村家庭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的年平均收入有显著性的倒U型影响;农村家庭中户主的事业心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对家庭受到保险排斥的影响上,户主性别并没有显著性影响;户主加入组织、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规模在城乡家庭中都有显著且稳健的负向影响;健康程度有显著性的负向影响;家庭的年平均收入有显著性的U型影响;

四、结论

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的中国家庭为例,本文实证研究了家庭人口社会学特征、财富收入特征对农村家庭受到金融排斥的影响。研究发现户主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年均收入对金融排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家庭要获取金融服务更多的以教育、健康、收入水平为辅助条件。

本文的政策意义在于,中国农村家庭受到金融排斥的状况依旧严峻,在当下供给侧改革的形势下,要根植农村基础状况,加大教育和健康医疗的投入,提高农民收入,同样有助于农村家庭金融困局的解决。

参考文献

[1]Leyshorn A.and N.Thrift.Geographies of Financial Exclusion: Financial Abandonment in British and the United States[J].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95,20(3):312~341.

[2]李涛,王志芳,王海港,谭松涛.中国城市居民的金融受排斥状况研究[J].经济研究,2010(7):15~30.

[3]王修华,邱兆祥.农村金融排斥:现实困境与破解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0):47-52.

家庭教育特征第7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妇联组织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阵地。2015年,__市妇联以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创业”、“最美女性”活动为抓手,通过评选表彰特色文明家庭、指导家庭教育等方式,积极传承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传递到千家万户,以家庭文明推进城市文明。

全方位寻找最美家庭。3月10日,下发《关于寻找__市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创业”、“最美女性”活动的通知》,评选 “最美家庭”100户、“最美创业”20名、“最美女性”20名,通过微信、网络、报纸广泛活动消息,各级妇联干部张贴宣传海报10000份,层层动员近3万户家庭晒幸福生活、讲幸福故事、传家风家训,形成寻找最美的浓厚氛围。__市启动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开展“写给生命中最重要的她一封信”的征文活动,通过笔尖传递细腻深厚的美丽情感,挖掘家庭最美故事。联合市文联、市女作协承办,推动省妇联、省作协举办“聚文坛群凤写湘女最美”全国女作家征文大赛,用女性之笔挖掘女性文化,传播家庭美德。精心设计制作图文并茂的《最美印象——__市寻找最美系列活动掠影》,深入挖掘和宣传群众身边的“最美家庭”及感人故事,在媒体重点宣传60余户家庭。4月下旬,推荐的__市中医医院杨寿峨家庭入围全国最美家庭投票评选,该家庭母女三人多年潜心研究中医治疗小儿马蹄内翻足技术,发明8项国家专利,让6000名“小马”享受自由奔跑的先进事迹广为传播。6月,我市周宝莲家庭等4户家庭荣获__省“最美家庭”殊荣。目前,韶山市开展首届十佳“好婆媳”、十佳“好妯娌”评选活动,市公安局启动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女警活动,市卫生局举办最美护士评选,寻找最美活动在莲城大地生根发芽。

多角度展示家庭特色。一是突出“廉洁”。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在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配偶中廉政文化教育,将通过廉政党课、警示教育等活动,引导领导干部配偶紧绷家庭廉政弦,常念家庭“廉”字经,抓好家庭助廉关。岳塘区妇联联合市教育局、领导干部家庭助廉联谊会开展“家庭清廉”微故事征宣活动,面向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本人及家庭成员征集,营造家庭助廉浓厚社会氛围。二是突出“两型”。在城乡家庭中倡导两型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引领城乡家庭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制定下发__市“两型示范创建家庭”标准,各级妇联组织将广泛评选8000户“两型示范创建家庭”。三是突出“书香”。以“唯读快乐”为主题,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推荐的__市人大__家庭、__市政协周业贵家庭荣获__省第五届“三湘读书月”活动“书香家庭”。四是突出“平安”。积极发挥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牵头作用,制定“平安家庭创建工作”考核细则并纳入《2015年__市综治工作考评办法》,并开展2015年度__市“平安家庭”评选活动,20户平安家庭将获表彰。

深层次开展家庭教育。整合市级家庭教育讲师团资源,邀请曲刚、王树等全国、省级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来潭讲座,将家庭教育专业讲座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既有上千人的大讲座,也有几十人的小讲座,讲座形式由家庭教育普及式教学向咨询参与、亲子体验、互动交流等方式转变,讲座内容突出当前家长关注的心理健康、早期教育、内力觉醒等重点领域。创新活动载体,利用母亲节、“六一”节,与文明办、教育局、团委、关工委等多部门联动,泽航传媒等爱心

企业参与,分别在岳塘区火炬小学、高新区双马中心学校举办“美德少年孝行感恩”为主题的亲子体验活动,培养少年儿童讲孝道的中华传统美德。年内已经举办22场家庭教育巡回公益讲座,参与家长10000余人。

家庭教育特征第8篇

摘要:关爱职高特殊家庭学生,分析研究他们 的心理特征,并对他们的 异常心理进行预防和矫正,帮助他们从新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点燃希望之火,对他们进行健康心理品质教育,塑造健康人格。

关键字:职高生;特殊家庭学生;心理特征;健康人格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富裕和繁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也随之发生变化.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等,由此产生了单亲家庭、离婚后重新组合家庭、犯罪家庭、寄养家庭等多种类型的特殊家庭。

一、特殊家庭职高生的心理特征及成因

不管是那种类型的特殊家庭的职高生,从心理学角度和实际情况分析,这些学生的心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往往表现在思想上、行为上、人格上的障碍,在他们身上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心理行为异常现象。

第一、自卑与孤独。由于传统家庭观念和社会文化形式影响,这些学生对父母离异或服刑当作是见不得人的事,忌讳谈问,从而在他们心灵深处产生自卑;加之他们在进入职中前一直处于“丑小鸭”的境地,心灵上,更进一步产生自卑。同时家庭的破损,使他们失去家庭温暧,失去了母爱或父爱。由于世俗的偏见,在重新组合的家庭中,孩子也会受到冷落,从而心灵上埋下阴影,产生孤独心理。这种心理上的自卑和孤独使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乐于也不善于与他人交往。

第二、抑郁与痛苦。一个美满家庭的解体,是孩子最不愿看到的,同时又是无能为力的事。这种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造成他们内心的抑郁与痛苦。不少特殊家庭学生常常感到生活是暗淡的,觉得活着“没意思”,有的自残,有的甚至自杀。

第三、对立与恐惧。一般离异家庭在离异前都要经过无端无休的争吵,冷战或争斗阶段,正是这些阶段给他们心灵上造成极大的伤害,他们感到没有安全感,进而形成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这类学生在班集体内,有意识地与班集体和同学拉开距离。他们在挫折面前,感情脆弱,经不起风浪颠簸,稍有不顺心的事,容易冲动,容易走极端,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只要发生一点摩擦,他们就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

第四、忧虑与渴望。父母离异前的争吵、打骂使家庭充满火药味,这时孩子常处于一种惶恐不安的状态,同时内心产生一种担忧心理,害怕同学和邻居知道自己家的事,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对未来产生一种病态的忧虑心理,着“我怎么办”。此时,他们渴望破损的家因为自己的存在而重圆,渴望着父母和好,渴望着家庭往日的温馨和幸福。

二、培养特殊家庭职高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要促进这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构建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营造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氛围,帮助他们积极改变自卑的内因,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

(一)家庭是培养特殊家庭职高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基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因此,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正确与否,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存在着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或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的家长对子女一味溺爱、娇惯,导致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私自利,凡事以“我”为中心,娇横任性的心理品质;有的家长对子女则是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导致子女孤独无助,盲目从事,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这些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导致孩子性格扭曲。因此,我们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心理学、教育学、举办家庭教育成功家长讲座等方面的教育,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以健康的心理对待孩子、教育孩子。同时帮助家长纠正家庭教育中的失误。通过家长学校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家长要以朋友的心态平等地对待孩子,了解孩子,善于主动与他们沟通,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离异后的“夫妻”仍要育孩子的认识,允许孩子自由往来于父母之间,让孩子继续享受父爱和母爱,这样有利于孩子性格健康发展。绝对不能将孩子作为私有财产,禁止孩子与父或母往来,千万不要把大人之间的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否则孩子心理产生强烈的压抑,不利于孩子性格发展。

第二、再婚重组的家庭,要正确对待非亲生子女。家长要从感情上真诚地接纳他们,这里真诚接纳是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家庭教育就会成为泡影。在内心接纳的前提下,用灼热的爱去感化他们,尽可能地消除他们心理上的担忧,顾虑和恐惧,同时要给他们更多的温馨和体贴,发自内心地把他们作为亲生子女对待,疼爱他们。这样,总有一天他们会敞开心扉地接受家长的正确教育,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学校、教师是培养特殊家庭职高生健康心理的关键。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根据特殊家庭职中学生产生心理异常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失去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世俗的偏见等环境变化所致。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创造一个有利于这类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和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爱的港湾”。在教师的引导和良好氛围的影响下,让他们学会自我思考,自我反省,自我选择,从而矫正心理异常现象。要使这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用心理教育的方法消除特殊家庭职高生的自卑心理。首先用爱心去消除自卑心理。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同时班主任也是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者和引导者。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始终将自己无私的爱倾注给全体学生,在班级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对于极少数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班主任要动员其他同学捐资捐物献爱心,解决他们的生活疾苦。

2、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消除抑郁、自我封闭心理。特殊家庭的学生因家庭环境的变故,他们受到的压抑很大,导致性格孤僻,自我封闭性强。因此,班级要多开展各种比赛活动,班、团要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教师在比赛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善于捕捉他们的闪电点,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分享集体的快乐和幸福,从而消除压抑的自我封闭心理,实践证明,这类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都很大,只要善于引导,他们是会获得成功的。

总之,我们要把握特殊家庭职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结合”教育力量的作用,为特殊家庭职高生创造一个温暖和谐、平等、友爱的环境,特殊家庭的学生就一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学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