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盈余管理论文

企业盈余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21 21:54:54

企业盈余管理论文

企业盈余管理论文第1篇

Landry,S(.2003)通过对加拿大437家研发密集型公司1997—199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公司拥有费用化与资本化的选择权时,为达到满足债务条款或平衡利润的目的,公司确实会将其作为盈余管理的工具。宗文龙等(2009)发现,企业的研发支出资本化行为主要受到债务契约的影响,财务杠杆越高,企业的资本化强度越高;企业存在利用资本化政策实现扭亏的行为。王艳等(2011)指出当公司负债率较高以及当期处于盈亏边缘时,更倾向于增加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比率进行盈余管理。许罡等(2010)认为公司为了避免亏损和再融资等需要,会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陈晓红等(2011)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受债务契约和资本市场动机的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管理者越趋于把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在经营状态不好时,上市公司为保持上市资格、扭亏为盈而趋于把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刘瑞(2012)发现:在亏损的上市公司中,企业选择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主要动因是债务契约动因;在微利上市公司中,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动因主要是扭亏为盈动因;在盈利良好的上市公司中,研发费用资本化动因主要有利润平滑动因和配股动因;在高盈利上市公司中,利润平滑动因、配股动因和债务契约动因是高盈利上市公司选择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主导动因。总体来看,学者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动因的研究中大多数认为是债务契约动因、资本市场动机(即扭亏为盈动因),还有观点认为收益平滑动因也是驱使企业加大研发支出资本化程度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

二、研发支出处理的市场反应

刘斌等(2011)认为长期市场反应下,股价对R&D支出的信息披露存在选择性吸收,投资者能区分其会计处理、披露的规范程度以及是否是高科技公司的公司性质。短期市场反应中也存在股价对R&D信息的选择性吸收,并且投资者能区分高科技公司的会计处理和披露的规范程度,但对于非高科技公司则无明显反应。王宇峰(2011)对研发支出及其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通过研究发现,资本化研发支出和费用化研发支出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不一致,而且研发支出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价格有显著的影响,提高研发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许里(2001)以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影响因素、研发支出与盈余管理及企业价值的关系,检验了研发支出资本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资本化选择对公司价值有一定影响,可能成为公司从事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通过R&D投资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公司的价值,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选择,成为大多数公司的第一个选择。辛云峰(2012)以2007—2010年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发现当期研发投入总额、资本化支出、费用化支出与下一年度4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呈正相关、负相关、正相关。由于中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将研发支出分成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并允许将符合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予以资本化,国内学术界对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讨论焦点开始转变,由资本化是否能够更好地表现无形资产的经济实质,转移到资本化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上。但从什么地方可以观察到上市公司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其对信息用有用性有何种影响,这些尚不能运用大样本予以验证。本文以天源迪科近年来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状况为例,分析可以观察到的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方式,并且了解这种选择资本化程度的行为对财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以此丰富学术界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作为盈余管理工具的研究,并据此提出完善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一些建议。

三、案例分析

本文选取了在创业板上市的天源迪科(300047)为样本进行分析。天源迪科是为中国电信行业提供信息系统产品及后续服务的行业领先者,每年在研发支出上的投入较大(最近4年年平均研发支出占收入的24%,占净利润的121%),具有高科技企业的一般性,同时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对当年净利润的影响十分显著,适合作为盈余管理的研究对象。

(一)公司简介深圳天源迪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深圳天源迪科计算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18日,2007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月20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天源迪科,股票代码:300047。公司经营范围为: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及售后服务;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信息系统咨询和相关技术服务;经营进出口业务;通信产品及其配套设备的销售、售后服务,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核心竞争力占据公司资产的重要地位,而公司每年也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开发活动,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的多少对当年的盈利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天源迪科是否存在运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管理根据年报披露的资料,天源迪科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的核算方法是:(1)研究阶段的时点为取得经批准的研究计划书时,结束时点为取得经批准的项目可行性验证报告时。(2)开发阶段的时点为取得经批准的“项目立项报告”时,结束时点为取得经批的“项目结项报告”时。(3)结转无形资产的具体条件和时点为取得经批准的“项目结项报告”时。天源迪科研发投入资本化的确认政策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有一定的合理性。根据表1、图1、表2、表3分析,一是天源迪科研发支出2010年猛增,尤其是研发支出资本化率高,对利润影响大。如果按较为保守的50%资本化比例(2009—2012年平均资本化率)对2010年研发支出费用化进行调整,会导致当期管理费用增加1824.36万元,依据当年的平均所得税率计算当年净利润将减少1660.19万元,那么当期净利润将降至原财务报表所列净利润的75%,相应的2010年的资产净利率和权益净利率也会有大幅度的减少。二是2010年天源迪科研发支出资本化率异常。2009年和2012年在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总计支出水平相当的情况下,2009年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率远远高于2012年。但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由于2010年研发项目的特殊性(例如某些研发项目成功几率较高,而2010年研发支出中适用资本化程度高的研发项目较多)导致该年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较高。于是本文进一步对比2010年和2012年天源迪科研发支出中构成项目的具体情况,发现2010年各个研发项目中的资本化比例都高于2012年(表2)。三是2010年研发支出资本化率提高了利润水平,利润水平与与销售增长、销售净利率不匹配。分析表2、表3,2010年反常的销售净利率、平滑的利润,以及远高于常年水平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率,表明2010年天源迪科存在利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

(三)天源迪科研发支出资本化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根据前人研究,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盈余管理的动因主要有:债务契约动机、扭亏为盈动机和收益平滑动机,天源迪科研发支出资本化盈余管理背后的动因是什么呢?

1.具有债务契约动机吗?从表3看,天源迪科2010年上市即获得了大量的权益资本,同时获得了大量的现金资产,几乎不需要通过负债来获得资金。所以天源迪科负债率远低于行业平均值,资本甚至流动资产充足,无论是短期偿债能力还是长期偿债能力都非常良好,据此可以合理排除债务契约对于天源迪科盈余管理的影响。2.具有扭亏为盈动机吗?从表4和图2看,天源迪科多年来利润稳定增长,并不存在濒临亏损边缘的情况,据此可以合理排除扭亏为盈动机对天源迪科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3.具有收益平滑动机吗?从表1和表4分析,2010年营业收入与2009年持平,收入增长缓慢,仅为0.38%。与此相对应的是其2010年的利润却实现了平稳增长,比2009年净利润增长了13.67%,2010年收入和净利润的不匹配情况让人难免怀疑可能存在平滑利润的盈余管理。天源迪科在2010年的年报披露,由于2010年系统集成业务收入锐减,导致收入增长缓慢,同时由于业务结构的变化,应用软件等利润率高的业务比例增大,所以当期营业成本下降,导致了净利率的上升,年报的解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否真的是这一种解释呢?2010年天源迪科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比率较其他年份显著提高,这让人怀疑天源迪科可能存在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

(四)盈余管理后的市场反应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后,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对财务信息有用性产生影响。经过盈余管理的损益状况是否能够为企业股价带来利好作用,还是投资者能够察觉财务信息的水分,盈余管理反而会抑制股价的上扬?天源迪科于2011年3月25日披露了2010年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从天源迪科财报公布前后的股价表现可以直观地看出(图3),自3月25日披露年报后,当日股票价格出现显著的跌势,出现投资者大量卖出股票的情况。而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股票也紧接着下跌的趋势。股价从3月25日开盘的29.38元跌至4月29日收盘价的24.15元,下跌了约17%。总市值从3月25日的298215万元跌至252609万元,下跌了15%。然而股价下降也存在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譬如整体股市环境的恶化等。为了进一步验证市场是否存在负面反应,本文截取了2011年3月25日前后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数据(见表5),在这段时间里,天源迪科的流通股数(10460万股)没有发生变化。表5中超额回报率是以同日个股回报率减去创业板(以流通股市值为权数)加权平均回报率所得;前20日市盈率以披露日前20日股票均价除以2009年每股净利润所得,后20日均价以披露日后20日股票均价除以2010年净利润所得。从表5中对比两个观察区间可以看出在披露日前后20个交易日,平均股价、流通股市值、总市值以及回报率都出现了显著的减少。尤其是披露日后累计超额回报率出现了显著的减少,表明天源迪科在披露日后20个交易日的股价表现持续落后于股市整体表现。这有力地验证了在2010年财报披露日后,投资者倾向于减持天源迪科股票,从而使其价格下降。另一方面,披露日后市盈率也出现了显著的降低,下降程度达18.76%。如果按照50%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程度对净利润进行调整,则披露日后20日市盈率将达到57.09,与前20日的市盈率水平大致相等。可以合理推断,天源迪科在财报披露日后市盈率的下降并非由于投资者对公司成长性产生怀疑,而是由于天源迪科通过盈余管理增加的那部分利润并不能被投资者所信任,在这种预期下相应减持股票使天源迪科真实的市盈率回归到正常水平。低迷的市场反应表明,即使财务报告中显示出稳定增长的利润情况,盈余管理后的财务信息仍然无法弥补收入停滞带来的负面影响。投资者对2010年经过盈余管理的财务信息能够较为合理地判断公司真实的业绩表现,作出负面的市场反应,且这种反应不是过度反应,它使得企业真实的市盈率回归到正常水平。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高科技企业的特殊性导致投资者重点关注其研发支出的处理,也可能是投资者除了会计利润之外,也关注到了公司的收入下降等其他不利因素。这个结果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国部分学者的结论:投资者对于研发支出信息选择性吸收,并可以判断高科技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存在盈余管理。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天源迪科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分析,试图回答在高科技企业研发支出方面的三个问题。一是研发支出条件资本化是否会导致高科技企业借此实施盈余管理?针对这个问题,天源迪科在2010年的会计处理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痕迹。实际上,在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处理规定上,中国会计准则给予了较大的自由度,尤其在每年研发支出数额较大的高科技行业,不同的资本化程度将大幅度影响其利润水平,甚至会影响盈亏。如果高科技企业滥用研发支出资本化准则,必将导致其信息披露质量的严重失真。二是高科技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分析的案例发现除了债务契约和扭亏为盈动机之外,高科技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还有可能是出于利润平滑的动机。即尽管一些企业表面上业绩良好,不存在微利经营的情况,仍然可能为了平滑利润而进行盈余管理操作。在本案例中,天源迪科2010年收入下降,却实现利润上升,这是明显存在平滑利润的迹象。三是高科技企业盈余管理后市场是否对其作出有效的反应?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案例公司披露后的市场反应进行分析,发现天源迪科盈余管理后的经营成果并不能为股票投资者所信任,年报披露后出现股票价格和市盈率的下降。同时投资者并没有做出过度反应,显示出投资者能够较好地分辨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盈余管理。由此可见,研发支出条件资本化留下盈余管理的空间,但研发支出条件资本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研发支出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无形资产,并通过对研发成果的使用或出售获得未来的经济流入,其经济本质是资产,应该予以资本化。其次,研发支出的投入并非全部能够最终形成资产,全盘资本化很可能导致无形资产的高估,所以应该有条件资本化。最后,由于企业之间研发项目的性质、研发水平差异,使得不可能对资本化的比率采取统一的规定,所以应该给予企业对资本化的程度一定的自。理论上条件资本化是符合研发活动的经济实质的,有利于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提高。

企业盈余管理论文第2篇

【关键词】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替代关系 互补关系

一、引言

盈余管理可以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应计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会计信息加工过程中通过对会计准则的运用以掩盖其真实经营业绩的行为;而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通过改变经营和投融资的时间或业务安排以影响会计利润的行为;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否有现金流量(真实盈余管理有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而应计没有)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还是其他关系),本文将针对这一关系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二、文献综述

在研究中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存在负相关的文献比较多,从真实活动操控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盈余管理得到验证: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可以相互替代,并发现企业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时取决于它们的相对成本,结果还发现了和国内研究相同的结论:当企业进行应计盈余管理或者不真实的盈余管理时,能够引起更高的税收费用,所以当所得税率提高时,企业倾向于进行真实的盈余管理,反之亦然,以及在操纵利润时,会相互替代性地使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同时也发现诉讼风险加重以后,公司会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真实盈余管理(Amy Y.Zang,2007)国内在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上围绕税率的上升或下降对真实盈余管理以及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预期税率上升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应计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这里得出了两者的运用适用于不同的条件,是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可以选择的两种手段(李增福,董志强,连玉君,2011)通过对两者和运用的手段以及限制的条件进行研究发现:应计盈余管理(AEM)受企业会计弹性和外部监管的约束较大,其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主要是应计项目的反转以及盈余在不同期间的平滑,而真实盈余管理(REM)则会对企业现金流以及企业的未来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产生影响,即两者对企业的影响项目不同(蔡春,朱荣,谢柳芳,2011)还有从刚达到盈利基准(Earnings Benchmarks)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证明了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的表现更有利(KATHERING A. GUNNY,2010)。

但是从一些文献中也发现以中国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一些研究就认为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并非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具有同高同低相互联动的正相关关系。大所能提供高质量审计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但是,由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具有同高同低的相互联动关系,由大所审计的公司并没有寻求真实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而是采用了同低的真实盈余管理。并且,市场投资者只对应计盈余管理作出负面反应,没有对真实盈余管理有效反应。大所只能帮助投资者对应计盈余管理的信息含量 做有效区分,而不能有效帮助投资者区分真实盈余管理的信息含量(王良成,曹强,杨志锋,2012)以及从目前的制度背景和理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青睐费用方面的真实盈余管理,而非国有公司的管理层倾向于应计盈余管理,并得出了两者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林芳,冯丽丽,2012)国外则发现为了股票增发(SEOs)公司使用了真实与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只是所用两者的幅度不同(Cohen, D. A. and Zarowin, P. (2010))

三、未来研究展望

我们在研究盈余管理两者的关系时,应该分清国内外的环境,因为在中国有其特殊的背景,所以可能会和国外得到一些不同的意见也存在不同的结论,但是这里所呈现的结果可能是适合于特殊的条件,两者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在研究真实盈余管理时,大多数论文往往涉及到现金流量,过度地进行生产以及减少可操控性费用这三个方面研究,还有一些不正常的这些方面。

另外国外在研究盈余管理时,还得出了盈余管理可以分为除了应计和真实之外,还有一个称为fraudulent accounting(欺诈性会计),文献中介绍了欺诈性会计涉及违反会计准则的选择,也介绍了应计盈余管理是应计项目管理涉及在会计准则中选择试图“掩盖”或“伪饰”真正的经济绩效,注意欺诈性会计与应计盈余管理的不同(Katherine Gunny,2005)这点我认为对以后盈余管理的研究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企业盈余管理论文第3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市场化程度;担保贷款

【作者简介】郑微,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1;吴育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2-0160-06

一、引言

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债权人了解公司情况的重要途径,对债权人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盈余管理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债权人若无法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则可能作出错误的贷款决策。造成损失。由于目前我国企业债务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而银行在贷款合约中要求企业提供担保的现象非常普遍,我国上市公司担保贷款的比例达到70%。因此,本文将从担保贷款决策的角度研究银行能否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而调整贷款决策。

市场化的发展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也能降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另外,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银行受政府的干预较少而独立性较高,从而有助于银行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由此,市场化发展对银行识别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有重要影响。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作为债权人代表的银行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能力。本文通过检验2007-2009年的担保贷款数据,发现盈余管理程度不同的企业,其会计盈余对担保贷款比例的负向影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银行没有有效地识别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而对其会计盈余给予不同评估。但是在进一步考虑地区市场化程度后,本文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企业,其会计盈余对贷款担保比例的负向影响越小,表明银行能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会提高会计盈余质量低的企业的担保贷款比例。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企业披露的财务信息是债权人了解公司情况的重要途径,债权人以此为依据进行贷款决策。而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会通过契约等形式来确定债权债务关系。一般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债权人会在债务契约中以条款形式设置限制条件,而这些限制条件一般以会计信息的形式出现,以保障其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这说明,债权人会关注企业的会计信息,并以此作为决策依据。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财务状况越好的企业,其融资成本越低。即企业的会计信息会影响债权人(银行)的贷款决策。孙铮、李增泉、王景斌(2006)发现在银行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时,会计信息起到重要作用,两者显著相关。饶艳超、胡奕明(2005)翻调查了会计信息在银行信贷中的使用情况,发现银行对绝大多数会计信息都比较重视,而且59.5%的银行信贷人员认为会计信息能够满足贷款分析需要。

上述研究结论是建立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基础之上的,但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现象,从而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Defond和Jiambalvo(1994)发现,当公司违约或即将违约时,管理者会进行盈余管理,以避免违约带来的损失。不管企业出于何种动机,盈余管理的最终结果都降低了会计盈余质量。债权人在进行贷款决策的时候如果不能有效地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会计盈余质量进行判断,就有可能作出错误的决策,造成损失。

那么,银行在进行贷款决策时能否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呢?国外的相关研究一般认为,银行能够有效识别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并提高盈余质量差的企业的融资成本。研究发现,企业盈余质量越低,其债务成本越高,包括较高的贷款利率,较严格的贷款期限,以及更有可能需要提供担保(Francis等,2005,Fharath等,2008)。因此,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但是,国外市场及制度环境与我国不甚相同,其结论不具有可靠的借鉴作用。国内的相关研究则出现不一致的结论。一些学者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没有有效地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林毅夫和李志贇(2004)认为由于政府对银行施加影响,银行难以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行有效的监督。陆正飞等(2008)研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与新增长期借款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盈余企业的管理程度与本年新增长期借款的并无显著关系,即银行并未有效区分企业的会计盈余质量。而于富生和张敏(2007)认为,银行可以识别企业的会计盈余质量。他们发现,企业信用等级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相关。另外,数年前国内银行就开始尝试建立信贷数据库和信用评级统计模型,经历若干年发展的国内银行是否可以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尚待检验。

一般认为,银行通过严格的信用审核程序,能有效地识别企业的资信等级。但在我国,一方面银行业经营效率较低,大约为63%,而美国银行的平均效率大约是80%(姚树洁、冯根福、姜春霞,2004)。银行在进行信贷决策时没能深入调查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导致其无法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另一方面,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的干预使得银行的信贷决策失去了独立性。袁淳、荆新、廖冠民(2010)发现,我国国有公司存在信贷优惠,且主要源于政府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干预。基于分析,很难判断我国银行是否能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本文提出两个对立的研究假设:

假设1a:银行无法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不同质量的会计盈余对贷款担保比例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假设1b:银行能够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企业,其会计盈余对贷款担保比例的负向影响越小。

在市场化条件下,银行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等信息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作出合理的信贷决策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然而,银行贷款决策会受到许多外生性因素的干扰。一方面,作为独立经济实体,银行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另一方面,政府为了达到政治目标,会直接或间接干预银行的信贷决策。而后者,无疑会严重影响到银行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沈红波、廖冠民、曹军(2011)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上市公司担保融资的影响,发现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民营公司的担保贷款比例越低,而国有公司的担保贷款比例越高。这表明市场化发展能抑制政府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干扰,并且市场化发展对银行识别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判断其会计盈余质量有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银行独立性较高。受政府的干预较少,在进行信贷决策时可以更多地考虑自身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而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银行的信贷决策则较多地受政府干预等外生性因素的影响,失去其独立性。另外,市场化发展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的会计盈余质量,另一方面也能降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有助于银行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当企业处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时,盈余管理减弱会计盈余对贷款担保比例的负向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与样本

本文研究2007-2009年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贷款担保的影响。上市公司担保数据、财务报表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产权性质、股权结构、所属行业及地区数据来自色诺芬CCER数据库,地区人均GDP数据来自国研网宏观经济数据库,地区市场化指数数据则来源于樊纲、王小鲁、朱恒鹏(2010)。

本文的初始样本为2007~2009年中国沪、深两市的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在此基础上,本文依次按如下标准删除不符合要求的观测:(1)最终控制人性质为非国企和民营或者缺失;(2)财务报表信息或缺少重要变量数据缺失;(3)银行贷款或担保贷款信息缺失;(4)因数据缺乏而无法用Jones模型计算公司盈余管理程度;(5)因缺乏历史4年数据而无法度量经营风险。最终样本包含3148个公司年。

(二)关键变量度量

1.担保贷款比例。本文将考察银行发放担保贷款的贷款决策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一般地,担保贷款分为保证、抵押和质押三种形式。担保对银行而言可以降低其信贷风险,而对借款企业而言则会限制其担保物的使用,变相提高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本文分别从全部贷款和短期贷款中的担保贷款比例两个方面来度量银行发放贷款时所要求的担保水平。本文在计算各比例时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当作长期债务处理。

2.盈余管理程度。参考已有文献的做法,本文采用修正后的Jones模型(Dechow et al.,1995)来衡量企业盈余管理程度。

3.市场化程度。本文引入市场化指数变量以考察市场发展水平对银行贷款决策的影响,并记作Market。该指标的数据来自于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编著的《中国市场化指数一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由于只能查到该指数到2007年的数据,考虑到各年度之间的制度环境变化不大。2008、2009年的各地区市场化指数以2007年的相应数据替代。

(三)计量模型

根据理论分析,本文以公司的担保贷款比例为因变量,检验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对担保贷款比例的影响。胡奕明、谢诗蕾(2005)、陆正飞等(2008)、沈红波等(2010)等文献研究发现,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财务杠杆、销售增长、经营风险、资产流动性、股权结构和地区因素对债务融资存在重要影响,本文都予以控制。由此,本文构建如下线性回归模型:

因变量为度量贷款担保水平的变量担保贷款比例Secure。本文分别从全部担保贷款比例Se-cure_all、短期担保贷款比例Secure_short两个方面进行度量。

为了检验假设1a和假设1b,本文首先进行全部样本回归,引入EM与ROA的交互项,根据理论分析,其预期系数符号难以确定。根据假设2,在样本中以市场化水平中位数为界进行高低分组,分别进行回归,据以考察盈余管理程度与担保贷款之间的相关性如何受市场化发展的影响。根据理论推导,在市场化程度高的样本组里,预期交互项系数符号为正。具体变量定义及符号预期如表1所示: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首先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样本中全部担保贷款比例和短期担保贷款比例分别约为70.1%和66.3%,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的银行贷款需要担保的比例很高,而且至少有25%的企业贷款全部为担保贷款。由于有些企业没有短期贷款,因而变量Secure_short的有效观测小于全部样本观测(3148个)。由于篇幅限制,文中不再展示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相关分析

各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因变量担保贷款比例Secure_all及Secure_short与绝大多数自变量显著相关,且与预期的符号相符。由于篇幅限制,Pearson相关系数表略。

(三)全样本分析

本文首先考察盈余管理程度如何影响会计信息在银行贷款决策中的作用,回归结果如表3第(1)列所示。以全部担保贷款比例Secure_all为因变量,从第(1)列可以看到,资产报酬率ROA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即盈利能力越好的企业。银行要求的贷款担保越少。这表明会计盈余对银行贷款决策有重要影响。EM*ROA的系数不显著,这说明,不同盈余管理程度的企业,其ROA对担保贷款比例的负向影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银行在利用会计盈余信息进行贷款决策的时候,并没有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没有区别对待不同质量的会计盈余。上述结论支持假设1a。盈余管理程度EM的系数不显著,这说明银行没有有效地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没有提高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企业的贷款担保比例,从而进一步支持了假设la。

(四)子样本分析

本文进一步考察市场化程度对银行识别会计盈余质量能力的影响。本文将全部样本按市场化程度的中位数等分为两组并分别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第(2)、(3)列所示。以全部担保贷款比例Secure_all为因变量,从第(2)列可以看到,EM*ROA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盈余管理程度不同的企业,其ROA对担保贷款比例的负向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企业与盈余管理程度低的企业相比,在ROA相同的情况下,银行会要求其提供更多的担保。也就是说,银行在利用会计盈余信息进行贷款决策时,能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区分会计盈余质量的差异,并对低质量的会计盈余信息予以较低评价,提高其贷款担保比例。虽然盈余管理程度EM显著为负,但其系数小于交互项EM*ROA的系数(后者约是前者的3.5倍),即在ROA相同的情况下,银行会提高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企业的贷款担保。从第(3)列可以看到,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EM和EM*ROA的系数均不显著,即在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银行没有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没有区分会计盈余质量的差异。上述结论支持假设2。

(五)稳健性检验

为了考察实证结果的稳定性,本文以短期贷款担保比例Secure_short为因变量进行回归。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结构中短期债务占多数,其比例高达87%;二是短期贷款的监督效应比长期贷款更强。对于短期贷款,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再融资。银行能较频繁地接触企业的状况,对其进行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债务人企业可能存在的经营问题和风险(胡奕明、谢诗蕾,2005)。回归结果表明,无论是全样本还是子样本的多元线性回归,其研究结论与使用全部贷款担保比例作为因变量是一致的。由于篇幅有限。回归结果不在文中展示。

五、研究结论

企业盈余管理论文第4篇

【关键词】 真实盈余管理; 经济后果; 述评与展望

真实盈余管理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现有研究表明,除了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操控应计项目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外,管理层还可以操控经营、筹资和(或)融资等真实交易活动来实施真实盈余管理(Gunny,2010;Zang,2007;Roychowdhury,2006)。

考察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是实证研究的重要领域。然而,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有关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研究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经验证据。因此,本文对有关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进行简要述评,以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启示。

一、真实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大量研究表明,应计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主要是应计项目的反转以及盈余在不同期间的平滑,而真实盈余管理则会对经营现金流、未来经营业绩和企业长期价值产生影响(Gunny,2010;Cohen&Zarowin,2010;Roychowdhury,2006)。实证研究中对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考察主要是基于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来进行实证检验。现有研究表明,管理层可以通过下列手段进行真实盈余管理:1.销售操控:通过价格折扣或提供更宽松的信用政策以增加期末销售收入实现盈余目标;2.费用操控:通过推迟或减少雇佣、研发、广告和维修、旅游等操控性支出来达到目标利润;3.生产操控:利用规模效应,通过增加产量以降低单位销售成本来增加利润;4.销售资产:在处置有价证券或长期资产时,通过选择处置时间或调整确认资产处置收益的时间以增加利润。5.回购股票:当每股收益低于盈余预期时,通过回购部分购票以提高每股收益。

二、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理论框架与经验证据

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研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经验证据:价值损害观认为,与应计盈余管理相比而言,真实盈余管理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更严重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信号传递观认为,企业可以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达到盈余目标,从而向市场传递公司未来美好前景的信号,以增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心,进而改善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

(一)价值损害观

1.理论框架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可能会损害公司价值(Graham et al.,2005)。因为通过操控实际的交易活动虽然达到相应的盈余目标,但由于真实盈余管理偏离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惯例,改变了企业的最优经营决策并对未来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即使管理层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达到了短期盈余目标,也可能会对企业的长期价值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Roychowdhury,2006),因此,真实盈余管理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其结果是一种次优选择(Zang,2007)。具体而言:

(1)销售操控会降低企业未来的利润和现金流量。如前所述,销售操控是在临近期末时通过价格折扣或提供更宽松的信用政策以增加销售来实现相应的盈余目标。由于销售操控会把企业未来正常销售的一部分提前到当期,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条件下,随后会计期间的盈余将会随着销售量的下降而下降,而且,通过激进的价格折扣增加销售来达到短期盈余目标会使消费者预期在未来期间也会有这种折扣,一旦销售价格和信用政策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未来销售的边际利润将随之下降。此外,销售操控会使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从而增加管理应收账款的费用和坏账损失。因此,销售操控会对企业的长期价值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Roychowdhury,2006;Graham et al.,2005)。

(2)费用操控会损害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在GAAP框架下,并不将商标、技术、顾客忠诚度、人力资本和员工承诺等作为资产进行确认,而是将其列为雇佣、研发、广告、维修以及旅游等支出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因此,当这些支出不能立即产生收入和利润,且这些支出会使报表利润低于目标利润,而推迟或减少这些支出会使报表利润达到目标利润时,管理层就有动机推迟或减少上述支出,以达到预期目标利润。如果管理层决定取消意在提升人力资本和员工承诺的雇员培训项目,其经济后果在短期来看并不重要,但将会产生长期的影响(Gunny,2010)。因为推迟或减少这些费用的开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员工的忠诚度、设备及技术更新速度,进而影响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因此,由于偏离了正常的经营惯例,即使管理层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能够达到预期盈余目标,也会损害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Bushee,1998)。

(3)生产操控会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生产操控主要是利用生产的规模效应来降低边际成本。因为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分摊的期间费用和固定成本下降,进而降低边际销售成本,增加边际利润和总利润。但过度生产会导致存货增加,进而增加存货持有成本(Roychowdhury,2006;Graham et al.,2005)。同时,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存货贬值。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操控受企业生产能力的制约,过度生产可能会使生产设备超负荷运转,影响企业的长期生产能力,因此,生产操控会过度占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源,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从而对企业的长期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由于真实盈余管理违背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惯例,偏离了正常的经营活动,改变了企业的最优经营决策并对企业未来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即使管理层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达到了短期盈余目标,也可能会对企业的长期价值产生更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真实盈余管理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其结果是一种次优选择。

2.经验证据

有关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价值产生负面影响的研究,Bhojraj et al.(2009),Leggett et al.(2009)和Zang(2007)等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支持了真实盈余管理是一种次优经营决策的观点。李彬、张俊瑞(2010,2009)对销售操控和费用操控的经济后果的研究,也得出了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的结论。Cohen and Zarowin(2010)通过比较股权再融资后不同盈余管理手段对企业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后发现,真实盈余管理更可能与盈余下降有关;李增福等(2011)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研究也得出与Cohen and Zarowin(2010)相一致的结论。

此外,Roychowdhury(2006)研究发现,由于市场能够看穿真实盈余管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Kim & Sohn(2011)研究发现,由于市场能够看穿真实盈余管理的现金流后果并将其作为影响资本成本一个因素考虑进去,使用真实盈余管理的资本成本更高,这进一步佐证了真实盈余管理企业未来价值存在负面影响的观点。

(二)信号传递观

1.理论框架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管理层可以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达到某一盈余阈值,以提高公司的声誉和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信心。因此,管理层可以选择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达到盈余目标,向市场传递企业未来美好前景的信号。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与顾客、供应商和(或)债权人的关系加强以及声誉的提高,为企业改善未来业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将使企业在未来运行得更好。Bartov et al.(2002)指出,达到盈余预期可以提高股价、避免诉讼以及增强管理层满足利益相关者预期的信心。同时,只有管理层对企业未来业绩有信心时才会进行信号传递,当他们预期未来的价值增长超过真实盈余管理的近期影响时,才会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达到某一盈余阈值以向市场传递公司未来美好前景的信号(Gunny;2010)。

正如Gunny(2010)所言,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达到了盈余目标,可以避免因利润公告低于分析师预测或投资者预期而产生过度反应,还可以增强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信心,并向市场传递企业未来美好前景的信号。

2.经验证据

有关真实盈余管理传递企业未来美好前景的研究,Bartov(1993)提供了管理层销售固定资产避免违反债务契约的证据;Trueman and Titman (1988)发现管理层利用真实盈余管理平滑利润以降低债务成本;Graham et al.(2005)发现,86.3%的经理层相信达到盈余标准会增强资本市场的信心,因为这有助于向投资者传递未来增长的美好前景。Gunny(2010),Chen et al.(2010),Lev(2003)以及Bartov et al.(2002)的研究进一步发现,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达到盈余阈值或满足分析师预测的公司未来业绩更好,这与传递管理层能力或公司未来美好前景的信号相一致。

三、简要述评及研究展望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笔者认为,现有研究得出截然相反结论的原因可能有:第一,实证模型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进一步梳理,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基于Roychowdhury(2006)①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大都得出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价值产生负面影响的经验证据,而基于Gunny(2010)模型进行的实证研究大都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现有研究结论的差异并不能完全排除实证模型的影响。第二,由于真实盈余管理的不同手段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在时间、程度及方向上都存在差异,即不同的真实盈余管理手段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叠加和(或)抵消效应,这可能会对研究结论产生一定的影响。如Taylor & Xu(2010)的研究结论显示真实盈余管理对未来经营业绩并未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Li(2010)的研究则显示,非正常经营现金流的水平与随后的股票业绩表现正相关,而非正常成本的水平与随后三年的股票业绩负相关。因此,后续的研究应在深入分析不同盈余管理手段对企业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真实盈余管理的实证模型。第三,研究视角的不同。不同的背景下,管理层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存在很大的差异,进而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相应地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如Gunny(2010)基于管理层满足或达到零阈值或上年利润的动机来考察盈余管理对未来业绩的影响,而Cohen & Zarowin(2010)则是考察股权再融资(SEOs)情形下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Zhao et al.(2012)的研究进一步区分了真实盈余管理的价值损害效应和信号传递效应。他们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异常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与企业未来绩效的降低有关,但是意在恰好达到盈余目标的异常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却与企业未来绩效的提升有关,这表明真实盈余管理活动除了存在价值损害效应外,还存在信号传递效应。由于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强度不同,导致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及收益也存在差异,在进行成本收益的比较之后,就会显示出对未来的经济业绩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不能对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简单地下结论。此外,现有模型大多使用行业截面回归,未能考虑行业内不同公司间差异可能产生的影响,后续研究需要进一步考察行业内公司间的差异对研究结论可能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提供的经验证据虽然使我们感到困惑,也为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未来有关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还可进一步结合中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和市场环境,在拓展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彬,张俊瑞.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以费用操控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9(2):71-76.

[2] 李彬,张俊瑞.实际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来自销售操控的证据[J].管理评论,2010(9):84-92.

[3] 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2):49-56.

[4] Chen J. Z., L. Rees, K. Sivaramakrishnan. On the Use of Accounting vs.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to Meet Earnings Expectations A Market Analysis. Working paper, 2010.

[5] Cohen,D.A., P.Zarowin. 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ound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0,(50):2-19.

[6] Graham, J.R., C.R. Harvey, S. Rajgopal.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5(40), 3-73.

[7] Gunny, K.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Using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and Future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Meeting Earnings Benchmark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0,27(3):855-888.

[8] Kim, J., B. C. Sohn. Real versus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mplied cost of equity capital. CAAA Annual Conference,2011.

[9] Leggett D., L.M.Parsons, A. L.Reitenga.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Subsequent Operating Performance. Working Paper, 2009.

[10] Lev, B. Corporate earnings: Fact and fic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3,17(2): 27-50.

[11] Li, X..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Subsequent Stock Returns. Working paper,2010.

[12] Roychowdhury,S.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42(3):335-370.

[13] Taylor G. K., Z.R.Xu. Consequences of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on Subsequent Operating Performance. 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 2010,(22):128-132.

企业盈余管理论文第5篇

一、独立审计质量

关于审计的定义,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会计学会(AAA)审计基本概念委员会于1973年发表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A Statement of Basic Auditing Concepts)对审计的定义。AAA认为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审计最可贵的品质在于其独立性,独立性是指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报告时所持有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一种状态。审计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审计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和完整,还取决于审计人员是否尽责和独立。审计人员越具有独立性,其出具的审计意见越客观公允。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指审计师发现并且报告被审计单位违约行为(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联合概率(DeAngelo,1981)。审计师发现违约行为取决于其专业胜任能力,报告违约行为则取决于审计师的独立性。关于审计质量的评价方法与体系,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者)一般不能直接审查特定的审计程序,所以会计信息使用者直接准确地评判审计质量是非常困难的。DeAngelo(1981)从理论上证明了事务所规模越大或者事务所越有名气,审计质量越高。然而,此结论并没有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广泛运用。夏立军、杨海斌(2002)在《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反应》一文中就指出我国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与小规模事务所没有显著区别。也就是说,事务所的规模还难以准确衡量其独立审计质量。李越冬、倪婕(2008)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对审计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审计意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由此可知,我们可以从检验会计师对盈余管理反应的角度来考察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质量。

二、盈余管理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国际上,美国会计学家斯科特(Scott)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即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另一位美国会计学家Schi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为了获得某种私人利益,对外部财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干预。Healy和Wahlen从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角度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进行决策的利益关系人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经济契约的后果。在国内,众多学者在学习借鉴西方关于盈余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形,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各自的见解。陆建桥(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做出的会计选择。魏明海(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为了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报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秦荣生(2001)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是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还有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在不违反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前提下,通过会计方法或构建真实交易活动来调整会计信息以实现个人利益或企业价值至满意程度的过程。

尽管上述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盈余管理的本质存在以下共识:第一,管理人员是盈余管理的活动主体;第二,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信息;第三,盈余管理可以是会计报表上的数据操纵或者是管理层做出相关决策并进行的现实努力以改变盈余状况;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性很强,即管理者通常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值得注意的是,会计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盈余作假。前者是在会计准则规范的范围内,灵活运用会计准则赋予的权力,调整会计数据,以达到管理层期望盈余的方法。前者是合法的,而后者则属于违规操作(宁亚平,2004)。

综合以上各种观点,本文认为盈余管理的定义是管理层通过努力或者通过一定的会计手段,使公司的会计利润能够满足管理层的期望。

(二)盈余管理的计量。盈余管理包括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应计利润分离法、具体项目法和盈余分布法等。

1.应计利润分离法。企业的报告盈余可分为经营性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两部分。此乃该方法的核心思想。经营性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流变化的结果,其金额的得出取决于真实的经济业务。因此经营性现金流量不可被操纵,报表中给出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值自然比较客观。应计利润因权责发生制而产生,它不直接形成当期现金流入或者流出,但会影响当期损益,比如应计入当期的折旧费用、摊销费用等。运用应计利润分离法估计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有些属于时间序列模型, 如DeAnglo(1986)模型、Healy(1985)模型、Jones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和行业模型等。这种方法假定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活动主要通过操作应计项目进行。线下前营业利润(EBXI)包括经营性现金流量(CFO)和应计利润(GA)两部分,GA=EBXI-CFO。然后用回归模型将总应计利润分离为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和操控性应计利润两部分,然后用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截面的JONES模型和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更能有效地揭示出公司的盈余管理。因而JONES模型也是在学术界运用得最为广泛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

2.具体项目法。如果对研究对象所在行业和经营状况比较了解,就可以在事前预计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活动的主要方法,然后针对影响应计利润的具体项目进行研究,从而推测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比如对企业的坏账准备项目或者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由于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精通企业的各种业务以及企业所处的制度背景,这在现实中有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这种方法运用范围比较窄。

3.盈余分布法。盈余分布法的思想是通过研究管理后盈余分布来检验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与应计利润分离法不同,这种方法不需要将盈余分为经营性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两部分。该理论假定正常情况下企业的盈余管理在统计上呈现正态分布,如果研究者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函数明显不是正态分布,说明该企业存在盈余管理活动(Burgstah lerand Dichev,1997)。该模型的优点是研究者不必刻意估计操纵性应计利润,其不足在于研究者不能考察到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方法。

三、独立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

随着独立审计在资本市场地位的日益突出,独立审计质量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成为众多会计学者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由于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直接讨论或研究审计质量是比较困难的。如今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蒋义宏,1998),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自然与盈余管理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应当对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予以恰当的披露和报告,从而确保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真实公允。因此审计质量能否揭示盈余管理行为是判断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标准之一(李越冬、倪婕,2008)。夏立军、杨海斌(2002)以上市公司2000年度的财务报告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和监管政策(股票特别处理、暂停政策以及配股的政策)的关系,得出国内注册会计师并没有充分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令人担忧。陈小悦、肖星、过艳晓(2000)证实了上市公司为迎合监管部门的配股权规定存在利润操纵行为。这一结论同样说明了企业盈余管理活动的普遍性。曹金臣(2013)选取2011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为样本,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资产总额、每股收益、流动比率及资产负债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审计师是否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与净资产收益率处于配股标准范围内无显著关系。他由此推断注册会计师具有一定的职业判断水平,然而注册会计师并不能够充分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独立审计质量还无法获得投资者的高度信任。此外,还有学者针对会计估计变更过程中暴露出的失当会计估计现象,检验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通常在会计估计变更前一年会对公司的会计估计失当已有察觉;在会计估计变更当年,注册会计师非标意见的出具与估计变更涉及的项目个数、线上估计变更金额占全部变更金额的比例以及客户规模显著相关(刘勤、颜志元,2006)。

从整体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普遍存在的;相应地,注册会计师倾向于对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企业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一般情况下低质量的审计中审计意见不能反映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我国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鉴别力,其出具的审计意见报告具有信息含量。但与此同时,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平均水平不高,无法完全取信于投资者。这一方面证明了我国审计师具有较好的专业胜任能力,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某种程度上的独立性。

四、结论和启示

企业盈余管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风险

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一、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概述

(一)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财务报告真实可靠、资产安全、经营效率效果以及实现发展战略提供合理保证。由于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具有直接的相关性,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因此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

2.内部控制的要素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经营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企业经营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科学、有效。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以下要素:

(1)内部环境。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内部环境,通常包括机构设置、企业文化、内部审计、职工的道德观、人力资源政策等。

(2)风险评估。系统完整的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两个方面,是指企业及时识别、分析与实现经营目标相关的风险,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企业为合理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对识别出来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为确保企业内部、企业内部与外部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及时、准确地收集与传递相关信息。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当及时改进,从而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盈余管理

1.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通过主观判断或者虚构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的结果,从而误导报表使用者对企业潜在经营活动的理解,作出错误判断。

2.盈余管理的分类

根据改变财务报告的方式和手段不同,盈余管理可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

(1)应计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是指在实际的业务活动发生之后,按照会计准则所赋予的自由选择权对盈利进行调整,例如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计提方法、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等,这些会计处理不同方法的选择,虽然可以改变某一期的会计数据,但对整个资产的存续期间而言,并没有作出任何改变。

(2)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则涉及对真实业务活动的操控。这类盈余管理不仅会对企业各期实际的经营成果产生影响,而且一般会对企业的长远利益产生危害。企业正常的经营决策是以稳健发展为出发点,而真实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通过掩饰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从而使所有者相信企业达到了特定的经营目标。

二、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内部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良好的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建立、有效实施的前提,内部环境的优劣对内部控制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企业文化氛围不好,企业大部分员工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工作的动机,这样即使设计再完善的内部控制也只是流于形式。因此,良好的内部环境是削减盈余管理的必要保障。

(二)风险评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企业为有效防范风险,风险评估应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始终。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受社会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影响。当企业管理层因受各方面的影响压力增大时,便会滋生盈余管理。因此,如果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即使发现、减少管理层的压力,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盈余管理发生的概率。

(三)控制活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企业的经济活动复杂多样,因而在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上会计准则赋予了企业一定的选择权,从而导致盈余管理的应运而生。为了减少盈余管理的产生,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控制活动,如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授权审批制度、预算控制等,对整个经营活动实行监督和控制。

(四)信息与沟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企业的信息如果能够有效的沟通和传递,所有者能够获得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就会失去掩盖,盈余管理就不会滋生。有效的信息与沟通能够减少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有利于监事会对企业经营情况的监督、检查,减少盈余管理发生的可能性。

(五)内部监督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执行都离不开内部监督。在建立内部控制阶段,由于企业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内部控制的设计很难考虑周全,通过内部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缺陷,从而减少盈余管理发生的可能性。即使企业具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但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其也只是纸上谈兵,起不到任何作用,通过对内部控制执行人的监督检查,并将监督结果纳入业绩考核,从而能够减少盈余管理的产生。

三、政策建议

以上研究表明,完善的内部控制不仅能有效防范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风险,还能有效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抑制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改变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积极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减少盈余管理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黄平,林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D].硕士论文.中山大学,2009.

[2]吴益兵.内部控制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2012(3):24-29.

企业盈余管理论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盈余管理 委托——理论 囚徒困境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诸多研究和事实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乃至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与我国经济增长、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顺应国际形势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也日渐突出,对盈余进行人为的操纵导致报表的失真,对利益相关者而言是对其权利的损害,即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损害,由此发现,盈余管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研究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完善资本市场秩序显然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外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形式取决与企业使用的盈余管理模式。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没有盈余平滑行为,对盈余损失和减少的反应不敏感,但有盈余虚增的倾向。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很少从事利润操纵等机会主义行为,不仅如此,企业社会责任在减少管理者成本方面存在内在激励。在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对关系有重要影响,可以降低股东对人实施监督的努力,提高人的努力水平,进而提升企业利润。国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国内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如沈洪涛设计了相关利益者业绩指标体系,以这套指标为基础,经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不同行业的公司社会责任表现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一)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点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通过市场能够最好地确定其需要,如果企业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以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销售,企业就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其后,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在西方掀起了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浪潮。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就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从可查阅的资料获知这是迄今为止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最早描述。他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因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然而直到1953年,被称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的伯文(Howard R. Bowen)发表了划时代的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伯文在文中对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策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企业效益与社会目标的执行程度紧密相关,社会目标和要求执行的越彻底、越到位,企业所获得的直接经济利益和间接社会效益就越多。伯文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虽然得到了后来许多学者的赞同,但是并没有一统天下,相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现代辩论才真正被开启。1967年,Keith Davis提出了著名的“责任铁律(Iron of Law )”,认为权力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他将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扩大到了机构和企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考虑或回应超出狭窄的经济、技术和立法要求之外的议题,实现企业追求的传统经济目标和社会利益”。直到1979年,卡罗尔提出了一个全面的公司表现的三维概念模型,其中的第一维度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至今仍被广为引用,即“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虽然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早在20世纪初已产生并不断的发展传播,但由于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本身的广泛性,直到如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这种契约联合体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满足缔结各种显性与隐性契约者的需要、执行社会目标、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并不矛盾的一系列行动。虽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没有上升到法律强制性层面,但它是现代企业所必须承担的一项道德义务。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企业承担的某些社会责任可能并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却有很强的社会效益,从长远来看,这种社会效益势必会转化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方面,所以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形成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目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责任。传统企业都是以股东利益为出发点,在利益相关者概念提出后,企业如何寻求一个既满足股东利益又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的最佳平衡点,成为企业社会责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否会有助于公司的治理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如何落实到实践中是个难点问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出更贴合实际的战略实施方法。(3)财务绩效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目前半数以上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是正相关,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价值,也有部分研究表明二者之间负相关甚至是无关。

(二)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首先从美国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密切相关,同时影响着公司的未来发展。对于盈余管理(Earns Management)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共识,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盈余管理是“在GAAP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Scott,2000);(2)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而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披露管理’”(Schipper,1989);(3)盈余管理是指“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构建经济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据为基础的契约结果的目的。”(Healy and Whalen,1999)。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的财务报告,它是一种欺诈行为,损害财务报表的可信度;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利用会计政策空降交易或者粉饰报表。吴联生等(2007)研究了我国公司财务管理,发现从1998年到2004年期间,上市公司具有盈余管理行为的比例为15.87%,盈余管理幅度为提高净资产收益率1.22%,而同期的非上市公司中具有盈余管理行为的比例只有5.49%,幅度为提高净资产收益率0.09%。由此可见,盈余管理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手段来“美化”公司的财务业绩,损害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也就是损害的企业社会责任。

三、契约理论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

(一)契约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 20世纪30年代开始,契约理论被经济学界广泛运用于企业理论研究。1937年,科斯发表了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提出了企业契约理论,开创了企业契约理论研究的先河。科斯之后,契约理论已经成为主流的解释框架。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可以用一系列契约来描述,与股东、与债权人、与供应商、与职工等等,因此企业是一个“契约联合体”。詹森和麦考林(1976)认为,企业只是一种“法律虚构”,其职能不过是为资本、劳动等各种要素的个人所有者之间、产品的供求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提供一个联结点。在企业中每一个契约参与者都向企业提供了特定资源,并期望通过企业的各种经营行为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这被称为契约参与者的“契约要求权”。“契约要求权”的存在使得企业行为必须按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做出反应,即按照公平互利原则执行契约,而这一执行契约的行为就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雏形。因此,根据等量代换原则,企业社会责任等价于对与各个利益相关者缔结的契约的履行。问题出现在企业为什么要履行契约?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第一,就企业履行契约的主动性讲这源于契约的功利性,因为就达成契约的双方来说,他们都认为契约满足了自己的利益,对自己是最有利得,否则也不可能达成一致,即形成零和博弈。既然对企业是有利的,企业就有履行契约的主动性。第二,企业履行契约也有其被动的一面,这主要由于契约的交易成本问题。如果企业不履约,要付出昂贵的违约成本。同样是履行契约,也会存在履约效果与效率的不同。如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粉饰会计收益,避免了与债权人违约,虚假的履行了契约,但是这种通过付出低廉交易成本规避债权人批判与惩罚的手段无疑损害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无论从主动还是被动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无时无刻不与契约发生着关系: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企业与顾客订立了契约,顾客为产品或服务支付报酬,企业提供与顾客的期望相一致的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雇用有技能和经验的员工,意味着应为他们的劳动支付酬劳并保证他们的安全;企业与供应商订立契约,他们之间存在着供货与付款的关系……这些互惠的契约是显性契约,订立契约的基础是基于资产的专用性,他们是主要的、显性的利益相关者。而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契约关系不明显,属于隐性的契约,其订立的契约是基于外部的影响,他们属于潜在利益相关者。通过这些显性或隐性契约,建立起了企业与社会各团体之间的承诺和信任关系,即企业履行契约就是承担了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二)契约理论与盈余管理 契约理论的分支之一委托——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这三个分支中最能解释盈余管理的也是委托——理论。委托——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当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并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委托职业经理人作为公司大股东的人来负责公司的运营,由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不同资本或能力优势(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供给能力)才使他们走向合作,决定了他们之间在合作中有着不同的企业控制权安排,这一企业控制权或决策权的安排必然带来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关于管理层经营行动的信息不对称,这源于管理层行动不具有可观察性。会计语言是企业管理当局与股东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交流的最主要工具,而会计语言是由企业的管理者负责编制并对外,于是管理者就享有信息优势,知道很多其他利益相关者不知道的信息,所以这种委托——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其结果难免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于是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凭借不对称的信息优势,操纵盈余,以满足私人经济利益。所以,从企业的契约角度来看,盈余管理的实质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利益冲突的结果。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可能会被有些利益相关者作为达成契约的交易基础,也可能会被有些利益相关者作为投资决策的信息基础,,不论其具体目的如何,站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角度,都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损害,应该制约管理当局的这种盈余管理行为。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博弈分析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以及在缔结契约的过程中的人的自利行为原则,会导致最优契约难以实现,但是最终还会达成契约是因为双方都认为满足了对自己最有利的条件,实质上只是形成了帕累托最优。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交易者会利用信息不对称尽量逃避风险,把交易成本转移到他方身上。据此由于企业管理层不是企业所有者而是契约下的者这样一个事实,当他们通过盈余管理产生额外收益并消费额外收益时,管理者们将得到全部额外好处而只需承担一小部分交易成本。根据威廉姆森(1985)的“人的有限理性”和“一有机会就不惜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行为”观点,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和信息的不对称,管理者总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通过非正常手段来谋取自身的最大利益。在此背景下,盈余管理应被认为是一种成本,因为管理层通过财务报告维护自己的利益,使得财务报告未能精确地报告企业经济状况,这样就导致了股东可能做出非最佳投资决策而承担损失(成本)。所以管理者的这种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损害了企业社会责任。基于此,管理者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具有非合作博弈的特征。非合作博弈是指一种各参与者之间不可能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的博弈类型,研究的是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进行策略选择以使自己的收益最大的问题。该理论是在Nash提出纳什均衡的概念后发展起来的,因其更加符合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所以在实践中该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模型的基本假设:假设有两个人,一个是管理当局A,一个是利益相关者B,他们都是“理性经济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于A管理当局,他们可能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即歪曲呈报财务状况,可能不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真实呈报财务状况。对于利益相关者B,也有两种战略选择,信任企业进行合作,不信任企业实施机会主义。对于不同的行为分别有不同的收益R1,R2,R3,R4,其中R1 > R2 > R3>R4, 如果管理者真实呈报,利益相关者选择信任合作的效用R2会比拒绝合作的效用R3大,因此可以排除掉(R4,R1)战略组合。如果管理者选择歪曲呈报,利益相关者选择机会主义的效用会比选择信任合作的效用大,因此又可以排除掉(R1,R4)战略组合。当利益相关者选择信任,管理者选择歪曲呈报更明智,因为选择盈余管理产生的效应比不进行盈余管理的效应高,所以(R2,R2)战略组合也不会出现。惟一不受影响的战略组合是(R3,R3),如果利益相关者实施机会主义,管理者也更倾向于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此组合是惟一的能使双方都得到满意的战略组合。这种战略组合称为“纳什均衡”。

依据上文的分析,从表面看管理当局应该履行自己的责任真实披露报表不做盈余管理,而且利益相关者也应该根据合同信任管理者达成合作,则二者会收获较高收益(R2,R2)。但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以及囚徒困境模型中囚徒的两难境地确实抓住了不信任和需要相互防范背叛这种真实的一面,于是实质上对双方都最有利的结果会逐渐被释放,最终大家都选择(R3,R3),结果最终就形成了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使双方都难以获得对自己最好的收益,达成了一次性博弈。因此,从短期来看,企业出于机会主义倾向进行盈余管理,会损害企业的社会责任。然而这种盈余操纵的结果经过长期积累效果被放大,其行为一旦暴露,就会受到利益相关者的惩罚。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博弈论,人的蓄意盈余管理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他利益相关者也会对管理者滥用权力进行回应,给予他们一定的惩罚。盈余管理发生的可能性及被监督的概率取决于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不断博弈。所以,实质上企业的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都知道在合作的一开始双方就进入了重复博弈。也就是说企业的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时而合作(不坦白)时而背叛(坦白)的策略来获得对双方更好结果,形成了二者间不断的重复博弈。从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操纵利润,再到管理者为了防止遭受惩罚使利益相关者满意,并建立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友好关系的不断博弈。因此企业需要一个工具来掩饰其盈余操纵行为,分散利益相关者的注意力,同时向外界传递一种信号——企业没有不符合契约的行为。即管理者相信通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这个手段可以使利益相关者基于表象而心满意足,从而减少因为盈余管理而对其产生的批评与审查。这其中也涉及成本的问题,因为企业会推行的企业社会责任付出的代价远小于进行盈余管理带来的直接利益。所以实质上管理者会把企业社会责任当做从事盈余管理的堑壕机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社会责任推广越深入。

四、结语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都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研究二者的关系对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完善企业外部的治理环境。立法方面,我国还没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专门法,因此要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使社会责任的履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要加强社会监督,发挥证监会等部门的监管作用,要求企业进行第三方审计,出具可靠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保证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与推广也不是虚假编制的。(2)优化企业内部治理机制。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激励约束制度,有合理的管理层工资与绩效挂钩机制,降低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其次成立社会责任特设机构,保证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有章可循并且实施的结果有监督控制。(3)要完善企业会计制准则,提高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要不定期的聘请审计水平高的人员审查企业财务记录,防止管理者钻会计准则的空子进行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艺龙:《我国契约关系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财会研究》2010年第7期。

[2]李增福等:《债务契约、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经济评论》2011年第6期。

[3]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戴小洋:《盈余管理视角下的成本分析》,《财会通讯》2012年第1期。

[5]许波:《公司治理模式与盈余管理的互动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企业盈余管理论文第8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上市公司;财务会计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54-01

提倡人人都学点经济学,并不是希望人人都成为以经济学为职业的经济学家。也不是因为经济学告诉了我们致富的点金术,而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人应该象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而这次的论文足以让我们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一、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背景、性质及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财务会计界就致力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我国随着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问题也浮出水面.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显然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但利润操纵是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人为地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而盈余管理则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以寻求有利于己的财务结果。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深入,股份制上市公司的蓬勃发展,上市公司报告的盈利质量存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美国会计学者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体现,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其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盈余管理的基本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的利润操纵行为。但是,盈余管理并不等同于利润操纵,利润操纵是盈余管理的一种极端表现,是滥用盈余管理手段的结果。因此加深对盈余管理的了解,可以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认识。

二、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认识

“盈余管理”一直受到证券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批判,至今几乎没有人提出过任何异议。对“盈余管理”的批判主要有二个方面:第一,盈余管理活动是欺诈,它使得财务报表反映管理层期望的盈余水平而非企业真实业绩表现,从而损害财务报表的可信度。第二,盈余管理具有使财富在利益相关方重新分配的作用或效果,例如,以牺牲股民的利益换取企业管理层的自身利益。

三、盈余管理的解决方案

要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我们必须做出结论,让我们的结论对大家有一定的益处,而不是要让大家机械一样的模仿。现在我们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入手来讨论一下关于盈余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产生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当局与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等)之间利益的不一致。两者追求的目标是有差异的,行为的动机或激励手段也不统一。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委托契约的不完全与利益主体的利己性,使得企业管理当局有动机也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另外,从会计角度看,盈余管理的存在与我们现行会计所采用的原则与方法是分不开的。

(一)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是形成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要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资金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上个世纪60年代学者法玛(Fama)提出有效市场理论,并将有效市场划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市场,该理论不仅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或假设,还为我们提高会计信息质且、减少盈余管理提供了思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最大受害者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果所有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具备了辨析财务报告及其附注的能力和知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信于外部相关利益者,企业管理当局就会减少盈余管理。

2.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的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对相关权利、责任和收益的安排。国外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管理当局之所以能够进行盈余管理,这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而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以及设立外部董事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要比其他公司轻得多。

(二)投资者应关注的信息

由于大部分投资者对信息的识别能力不强,容易把利润作为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唯一指标,这就让盈余管理在误导投资者方面大行其道。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以下信息:

1.要重视现金流量表,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应制订、放宽信用标准、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方法可以提高账面利润,但却包装不了盈利质量,如放宽信用标准将增加坏账风险。因此,后续监管要加强对盈利质量指标的分析与披露。企业在财务报告中除按规定要披露“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外,还应进一步增加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析及说明,充分披露上市公司重大行为。现金流量与利润分析并重,有利于消除投资者的“利润幻觉”,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负面影响。

2.关注经济利润,用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方法来衡量企业为股东创造的财富。但在现阶段,EVA评价方法的普及尚存在难度,只能通过证券分析来作专业分析。

综上所述,关于盈余管理的探讨还应有很多意见,希望大家多多指导,提出自己的宝贵的意见,促进上市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腾飞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别忘了,国家兴旺,匹夫有责!

参考文献:

[1]威廉姆,R.司可脱(WilliamR.Scott)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