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课堂的重要性

课堂的重要性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26 16:15:02

课堂的重要性

课堂的重要性第1篇

一、课堂语言要言之有序。

人们在社会上的事情总是有头有尾的,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能体会到。当我们思考问题或向别人进行语言交际时,是用一定的语言材料进行的,都是借助于语言实现的。事情有首尾,语言则是有序的。“言之有序”这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

在一次课上,讲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以后,为了加深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的认识,我在课上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①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②正方体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③计算它们体积和体积单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由于学生对体积概念刚有所认识,学生由认识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是空间概念的又一次发展。教师把形体概念混淆对学生发问,学生在没有充分掌握形体概念的时候就不可能按老师要求回答出来。往日积极回答问题的现象消失了,有的同学也回答不出问题的实质,同学们都闷闷不乐。结果我精心设计的课堂教案,未能如愿完成。我接受了这课的教训,及时修改了教案,注意了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于是在另一个班的课上,只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上我提出:①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正方体属于不属于长方体?②长方体能否看作一个正方体?结合实物和图形比较。教师经过这样言之有序的发问,启发学生思维,学生准确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对比,我认为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清楚地展示问题,准确、清楚、流利的发问,同时注意发问语言间轻、重、急、缓,引发学生思维,这样引导,学生可以从字面理解,深入到物体的本质,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不断有正确的思路训练,抓住了思路的基础,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二、课堂设疑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是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所采用的一般步骤。课堂语言运用的正确与否,能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起来,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所在。在课堂语言运用上,目的是使学生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我在教“圆锥体的体积”时,在学生认识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的名称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体,它跟学过的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先来观察老师手中的铅笔(一支圆柱形铅笔)。②如果把这支铅笔横切成若干段,每一段各是什么形体?为什么?(圆柱体)③拿起我们使用的铅笔观察,如果把卷笔刀卷过的部分截去是什么体呢?(圆锥体)④现在谁能回答圆锥体与圆柱体之间存着什么关系?(部分与整体)⑤这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用这样的语言回答,学生都能掌握了公式推导的关键,有了清新的思路,推导出公式可牢记不忘。

三、课堂语言要有趣味性。

教学语言要有趣味性在语文教学中较容易做到,而数学教学中尽是些数字、符号和抽象概念定义,因此,有趣味的教学语言运用于数学教学之中更为重要。如何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把课堂教学搞的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有感情的激励,有求知的满足,有进步探索的愿望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组织动机激励兴趣”。

课堂的重要性第2篇

关键词:第二课堂 重要性 可行性

1.体育第二课堂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

1.1体育第二课堂的特点和重要性

众所周知,体育课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能力、提高觉悟的过程。每一个技术动作都要经过技术了解、练习掌握、改进提高、不断巩固练习等几个阶段形成的。而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中达到动作运用自如是难以办到的,再者每个动作都是由认识、实践、再认识、再提高反复练习形成的,从这种意义上讲体育第二课堂是体育课的基础与延伸。所以只有通过在第二课堂的学习才能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生活乐趣,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可以通过丰富的第二体育课堂,例如我们学校开展的:篮球社、排球社、乒羽社、田径兴趣小组等不同的社团,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弥补自己不足,培养自己对该项目的兴趣,从而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体育成绩,而且锻炼了自己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自己的体育兴趣,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形象地指出体育的重要性:“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没有健康之体魄,难有所作为”。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社会工作者,体育课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身体。只要积极地自主地加入体育锻炼,才能更好地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技术人才。

1.2体育课和体育第二课堂的互补性

学校体育课是直接用来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一门重要课程。高等技术学校的学生全是普通非体育专业学生,所以体育课后学生容易产生疲劳,经常会出现肌肉酸痛、头脑发晕等现象,从而就需要相对较长时间的恢复调整;还有要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也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定的运动情境,在这方面体育第二课堂与体育课有很强的互补性。只有提高第二体育课堂的质量,搞活搞好第二课堂才能更好地为体育课服务。

1.3体育第二课堂的自发性

参加体育第二课堂的学生,基本全是自主报名参加的,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自发性地报名参加,不带有任何强迫性和压迫性,同时第二课堂内容的丰富多彩,课堂的指导老师区别体育课堂的随和性和随意性,也是学生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和体育必修课相比较,第二课堂显得更活泼,更自由,也就更具有吸引力和自发性了,不像法定的体育课那样带有强制性和规范性。

1.4体育第二课堂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我们学校第二课堂取得的成果,我觉得学校的第二课堂对学校的教育,起了一定的分流全面提高的作用。例如我们学校在没有第二课堂之前,学生在没有课的情况下,或者在课余的时间的时候,就不知所为,无所事事,从而经常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自从学校开展多彩丰富的第二课堂后,好大一部分的学生就找到了自己的乐趣,找到了自己的组织,积极加入到学校第二课堂中来,充分发挥施展自己的才能,寻求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仅搞活了学校的第二课堂的气氛,而且为学校培养了各方面的人才,有的还为学校争得了荣誉。由于第二课堂的出现,我们学校的不愉快的事情的发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所以说第二课堂对学校的教育有很大的控制分流作用,同时还为学校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人才,体育第二课堂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2.开展体育第二课堂的对策

2.1开展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体育第二课堂的模式直接影响着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和开展效果,应建立一套能促进学生多参与、多样化、高水平高效率运作的机制。内容要丰富多样,指导老师要严格制定第二课堂的教学指导计划,保证第二课堂的完整性和有序性,同时为了避免指导的片面性和单一性,老师要安排一些好的学生协助辅导,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老师要把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外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和体育宣传教育等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同时教师利用活泼的教学方法,避免过于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所以我们学校的第二课堂就开展了很多不同的运动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选择,同时在每个社团下设立了社长、负责人等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作为篮球社的指导老师,我看到了第二课堂的希望,通过和学生的共同学习,目前我校篮球社开展得有声有色,经常通过比赛,出海报的形式,不断提高篮球社在学生中的影响。我相信只要不断地努力提高,体育第二课堂的作用将越发地重要,越发地不可或缺。

2.2指导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方面有绝对的发言权,在学生中产生着良好的影响,体育教师不能只立足于上好体育课,应该转变观念,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第二课堂活动,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通过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优化舒畅心境,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技术的学习。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所以,在我校篮球社的学习中,基本都是以学生自己练习比赛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引导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给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优美的环境。

2.3培养学生骨干,带动全面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绝对的主体,所以培训学生骨干并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也就不容忽视。体育教师可以对体育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特别的指导,从而在开展第二课堂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其协助老师进行指导,互帮互学,全面提高,同时减少了老师指导的片面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该项目更好地在学校开展。在我们学校刚刚开展篮球社的时候,真正会打篮球的人全校屈指可数,但是就是通过发挥这部分人的骨干作用,从而带动了很多人加入篮球社、加入到篮球运动中来,再通过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会打球的人越来越多,喜欢篮球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学校今年还特意多举办了一次全校性的篮球比赛,比赛水平有所提高,竞争更加激励,在学生中的影响更大,更可喜的是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去看比赛,从而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学校篮球的发展。

2.4体育第二课堂开展的针对性

从我们学校体育第二课堂开展的情况来看,刚开始有篮球社和足球社两个社,由于篮球具有好的群众基础,加上经常有比赛,所以成果明显;而足球社由于各方面原因现在基本消亡,因此我觉得体育第二课堂的开展不是随意的,只有在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制订与具体实施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体育法的要求,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比如基础设施的好坏、男女生的比例、体育教师人员结构等各方面因素,开设有针对性的体育第二课堂,并且投入适合的必要的人力物力才能提高第二课堂的质量,搞好第二课堂。比如我们学校体育第二课堂的开展,由于有领导的重视、开展内容的多样性以及建立了老师和学生的和谐合作关系,并总结篮球社的成功经验,所以目前我们学校的每个社团都开展得很好,有声有色,而且规模在不断地壮大。由以前单一的篮球社,发展到有适合学校学生需要的乒羽社、社等不同的社团,而且每个社团都举办了相应的活动。体育第二课堂目前已经成为我们学校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觉得体育第二课堂的开展是可行的,希望兄弟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有自己特色的第二课堂。

3.结论

体育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终身体育思想和健康第一的思想的重要环节,是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第二体育课堂的开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兴趣,有意识地参加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只有全体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第二课堂才会经常持久。通过我们学校开展第二课堂取得的成效,我觉得开展第二课堂具有必要性,更具有可行性,希望体育第二课堂能在全面推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发挥应有的效能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远航.浅谈现代教师职业素质结构.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

[3]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高教出版社,1995.4.

课堂的重要性第3篇

一 要重视教情学情实际,不要依赖教参和教辅材料

长期以来,教师都以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支粉笔驾驭着课堂。课前的备课完全依赖教参、教辅材料,对教材中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都是根据教参,教师在备课时原版照搬,一字不差地抄写到备课笔记上,而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对目标的达成、重点的强化、难点的突破,根本没有涉及,导致教案只是“纸上谈兵”,只是应付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对整个课堂教学根本没有实用价值。

基于这样的情形,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有效地备课,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材和教辅材料中的讲解说明,完全吃透本版教材在知识点方面的编排体系、特征,辩证地使用现有资源,其次要从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等方面出发,编写出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案和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学案,这样的备课才能取得实效。如在教学苏科版物理教材“浮力”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学生见识面较狭窄、思维较单一,所以在教学浮力定义时,就不能只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上的四张图片让学生总结概括,而应该选取较为常见的生活情境(如充满气的气球按到水中会浮上来),让学生自己切身感受到浮力的存在,认识到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二 要展示备课中的个性,不要闭门造车和拿来主义

时下,在教师实际备课中出现了一些极端行为:一是部分老龄教师思想保守,不懂得学习和借鉴,在备课时往往都是凭借经验、一意孤行、闭门造车,使用自己用了多年的教学设计,根本不顾及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工作对教师的新要求;二是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由于平时接收的信息量大,善于通过现代网络、同学、同行等不同路径获得备课的资源,直接使用别人的电子版本教案,不管是适用与否;再有在中年教师群体中也存在着一些得过且过的人,他们的备课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马虎了事,糊弄检查。

所以,要想让备课落到实处,让备课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必须建立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实施备课的“三部曲”。

首先,初备。所谓初备就是所有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其他参考资料,明确本章节与其他章节、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所处的地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为集体备课,深入切磋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复备。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根据初备过程中的所获、所思、所疑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相互讨论、交流、探讨,然后由中心发言人介绍讲课的内容,叙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整体构思,如理论框架、重点和难点、逻辑结构、内涵外延、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然后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补充完善,达成共识,最后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法,设计板书,安排教学步骤,布置课后作业……由主备人撰写出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下一步教师的个性备课提供教案蓝本。

最后,个性备。每个教师根据复备课中的要求,在遵循总体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备课元素,设计出凸显个性特色的教学环节。如对课堂的引入方法上,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方式。

三 要体现教法学法指导,不要知识点的罗列与架构

从平时的教学常规检查中,经常发现理科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只备教学的概念、定义、公式、规律结论、例题解析等方面的内容,存在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的现象。虽然在备课笔记上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旁注等栏目,但后两个栏目基本上是“蜻蜓点水”式写上两笔,作一点缀。这样的备课形式主要还是由于教师心目中注入式、满堂灌的旧有思想在作祟,沿袭着老经验、老套路的上课模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新课改教学理念根本没有洗涤掉教师身上的这些痼疾。

课堂的重要性第4篇

此外,许多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还存在设计课堂导入困难、不得法的问题。他们想精心设计导入,但又不得方法,教学效果不好。而许多的老教师则会出现导入模式固定,导入内容陈旧,使用多媒体技术困难等问题。在这样的现状下,笔者认为,关于美术课堂导入的研究应尽快完善,从而使新老教师对课堂导入都有更深入、直观、具体的了解,指导教师设计、实施课堂导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即是在此想法之下的一些探讨和尝试。

1 课堂导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领学生从其他科目切换到美术课堂,从课外休息回到课堂学习,从上节课的旧知识承接下节课的新内容,课堂导入起着重要的承启作用。

课堂导入的作用有:活跃课前气氛,凝聚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衔接新旧知识,揭示课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创造利于教学的情景等。

课堂导入时间虽短,但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跳过导入直接进入教学,不但会使学生思想上准备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更会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重视课堂导入还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往往需要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这就促使其去了解更多的知识。要想将课堂导入设计好,教师必须在平时加强学习,不仅是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等的学习,还有对新生事物、理念的了解。只有不断学习,提高素质,才能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课堂导入的原则与方法

2.1 小学美术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

(1)控制时间。课堂导入的时间把控是非常必要的。课堂导入虽然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它并不是教学的内容,更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它的时间不可过长。过长的导入会打乱教学节奏,使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但导入时间过短则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如同化学反应不充分一般。美术课堂更是如此,因为美术课是一门侧重实践操作的课程,必须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让学生自主实践上。

(2)易于理解。课堂导入处于教学的开始,教学的过程应如一场戏剧的展开,如歌曲的播放,循序渐进。如果一上来就用一些学生还未能理解和掌握的专业语言,或是直接讲解有难度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不仅要用简单、形象的语言替代美术中的专业名词,也要找到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使学生易于理解。尤其是人物画、抽象画这种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更需要教师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加上一些有趣的课堂设计,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设计有趣。课堂导入应尽量富有趣味。美术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美术课就是以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在美术课堂中,应使学生感受到自由、有趣,避免一板一眼的教学方法。

(4)启发思考。根据课堂导入的作用来看,它不仅仅有引入教学内容等作用,它最有意义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美术是一门极需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课程,设计一个富有启发性的课堂导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多些思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结合实际。这里说的实际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客观实际,即学校的教学条件。第二是指实际生活,如当下大热的《爸爸去哪了》和《奔跑吧兄弟》等综艺节目,对小学生群体起着广泛的影响。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游戏方式,将其引入课堂中来,如发放任务卡、游戏分组等。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到有趣新颖,也满足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并赋予了其角色意识。

2.2 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课堂导入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直接导入和旧知识导入法。直接导入类似于写文章开门见山的手法。这种方法直截了当、对象鲜明,但这种导入方法是以老师经验为主导的,缺乏对学生生活体验及经验的引导、启发,不利于学生心理充分准备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而旧知识导入法是由学生已经了解或掌握的旧知识出发,过渡到新的教学内容。这种方法适用于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游戏导入、视听导入、问答谈话等导入方法。游戏导入是一种互动性强、轻松有趣的导入方法,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游戏导入一定要把游戏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不能单纯为游戏而游戏。游戏只是手段,落脚点依然是教学。游戏的形式多样,如猜谜语、变魔术等。

视听导入法是在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播技术发达的背景下出现的。现代课堂变得越来越科技化、智能化。教学中,听音乐、看图片、看视频等已是非常普遍的行为。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更立体、更全方位地观察或是理解教学内容,比单单用语言描述要丰富得多,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在《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这堂课中,吴蓉教师就通过《牡丹亭》昆曲视频导入课堂,效果出众。

问答谈话则是在美术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或通过提问,或娓娓道来,引导学生回忆、思考、联想、观察,逐步引出教学内容。这样的导入方式是最为普遍和常用的。尤其是在没有多媒体教学工具时,谈话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最简单、直接的交流方式。

课堂的重要性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育 课堂导入 认识与方法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187-01

课堂导入作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做好课堂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还是吸引学生注意上,都会起到较好的效果,而且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握以及效率的提升很有帮助,使得学生的学生情况好转。

一、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

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占用的时间不是很多,作为课堂开始的一个引子,并不涉及到对课堂知识的传授。大量研究发现老师采取的导入方法都相对单一,没有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不做改变,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些老师干脆忽略了课堂导入的部分,直接对知识进行传授。但是老师应该注意到,课间休息时学生大脑放松,刚上课时,注意力没有得到集中,如果直接跳入到对知识的灌输,学生很难适应过来,对知识点的掌握就达不到预计的要求,学生学习的效率降低,课程的教学安排以及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课堂导入就可以做好一个缓冲。课堂导入做得好,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很快汇集到课堂中来,学生学习的意识也得到了激发,有效避免了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却还没有回过神来的尴尬情况的出现。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很难攻克的学科,一个方面的因素是数学中涉及到的抽象性的东西太多,很难掌握,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学生没有发现数学学习的技巧。学生学习数学采取最多的方式就是多做题,对每一个的题型做到充分掌握,毫无疑问这是提高分数非常有效的办法,但是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其他的课堂就很难得到兼顾,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

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不再畏惧数学的考试,是数学老师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件事情。课堂导入的引用对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有一定的优势,教师可以举一些生动活泼的例子,以及从学习数学的实际作用出发,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强烈要求。所以好的课堂导入变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

三、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契合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与学生冲突,遇到问题最好私底下解决,不能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学生在课堂上不听从老师的安排,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与老师之间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契合。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在课堂之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就很难实现,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甚至在课堂上会有情绪的体现,矛盾也就随即产生。这种矛盾一旦得不到有效控制以及缓解,教师课堂授课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不会太好。

所以,契合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媒介,教学的效率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教师在上课期间精神饱满,学生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堂教学的氛围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前提下,自然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提高。课堂导入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状态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能及时作出调节,把学生的思绪引导到课堂上来。

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如果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老师充当课堂的传递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的兴趣会极大地受到影响,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对课堂导入加以变化,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拓展学习视野。例如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这一堂课进行讲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相应的材料将长方形以及正方形制作出来,学生的兴趣、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在课上使用自己制作的教具,充分参与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来,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牢靠。

五、检测学生预习、复习情况

学生都懂预习与复习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坚持做这件事,那么老师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督促工作,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回顾,并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加强学生对复习的认知。同时也可以对即将讲授的知识提问,检测学生是否提前做好了预习。

六、总结

课堂导入的存在对整堂课堂的教学非常重要,导入工作做得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会明显增加,学生的注意力能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来,教学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教师应加强对课堂导入的重视,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课堂的重要性第6篇

一、教学的目标性决定了数学教学中不能偏废预设

教学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什么阶段对学生完成什么样的培养任务、确定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在各类教育纲领性文件和课程标准里面都有系统的表述。这种目标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学行为中去实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这种预设的目标,任凭学生自由发展,就犹如山中的灌木,固然可以生长,但终究成不了栋梁。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而贯穿始终的灵魂便是教学目标。教给学生什么?学生能学到什么?学的程度怎样?教学不能放弃“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课堂教学不论形式如何多样,最终的效果都要体现在目标达成上。目标一旦确定,优秀的教师便会想方设法为实现目标而构建一个最优化方案,这就是“预设”。它不仅包括对教学过程的预先设计,还包括对专业业务知识的预先储备,对课堂动态变量的预先思考。如果教师课前对教学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把教学的中心放在课堂的随时生成上,不知道或忘了一堂课究竟要干什么,课堂上就极容易出现一种“梦游”状态,学生所得必受影响。

不可否认,课堂中有一些可生成的因素对教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因素大多具有不稳定性。作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基础教育,预设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课堂上的随意发散或准备不足的发散尽管也能培养学生某些“能力”,但往往以牺牲学生更多的能力形成为代价。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激发、培养和唤醒,不可任凭学生自然生成。一味地强调生成,淡化预设,不仅会影响到教育质量,还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预设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纲领。

二、充分的预设才能帮助学生实现主体地位

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然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于是,出现了一些很热闹的课堂,仿佛课堂上只要放手让学生说了、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突出了,否则就是和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其实,不少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只是形式上的主体,学生的发言、讨论游离在教学内容的表面,思维还停留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没有向前发展。“发展”才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层次,如果学生只是停留在教学内容的表面,无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怎样充分,都不能称之为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课,便是“放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谁来“激发、培养、创设”?怎样“激发、培养、创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更多的设计与准备。实施新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淡化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的角色更复杂。教师应该怎样当好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这需要教师的厚积薄发,需要教师更充足的预设。教学中,教师必须营造出激励性的教学环境,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供动力支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恰当平台;还要提供正确的学习导向,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方向保障。简要地说,即教师要有充足的预设。学生在课堂上“主体性”不够,往往是教师预设得不充分,没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或者没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入深入。没有预设的学生主体活动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无价值的。

同样,不能认为预设多了就是约束学生的“主体地位”。预设是为了把学生自主的舞台搭建得更大、更厚实。学生知识有限,阅历有限。客观的有限性和课堂的发展性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一些问题是学生永远不可能自我生成出来的。所以在授课之前的预设、授课之中的引导,是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创造性,绝不意味着教育过程是一种不可捉摸的,服从于灵感的,不可预设的东西。恰恰相反,只有精细地预见到并且研究过教育过程的许多事实和规律性的相互依存性,才能使真正的教学能手当机立断地改变计划。”高明的教师就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动态并为之做好准备,随时可以满足学生的求职需求,随时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有的教师以避免遏制学生的创造性、削弱学生的主体性为借口而淡化预设,实际上在为自己随意的教学行为推脱责任。

三、充分的预设才能孕育出精彩的生成

确实,有的教师抓住了教学中的生成,演绎出很精彩的课堂。但这种生成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学生的无端发问吗?是课堂的突发奇想吗?灵感即使偶尔有之,也难以成为课堂的常客,很大程度上还是教师预设发挥了作用。没有精心的“预设”,何来精彩的“生成”?

课堂的重要性第7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点评;重要性;策略;有效

一、概述

21世纪的中国英语教育界对教学流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讨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然而人们对大学英语课堂点评关注不够。教师点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点拨和评价,从而激发再思考、再完善。“点”和“评”是一对有机的统一体,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师教学效果评判的标准之一。[4]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课堂点评的重要性,在学生回答问题或完成某一教学活动后,没有作出评价或仅是以“Verygood!”“Youareright.”、“No,youarewrong.”等简单用语来肯定或否定学生的表现;有时候甚至直接给出答案了事。怎样才能恰当、有效地对学生作出点评,发挥点评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针对此,本文以实例探讨大学英语课堂中点评的重要性与策略。

二、课堂点评的重要性

从2002年起,教育部就提出要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5]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英语的机会大大增加,英语课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热烈的场面。然而,教师的课堂点评却没有引起重视。如在一次英语示范课上,教师让学生讨论:一位智者曾经说过:幸福就是在太多与太少之间。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Awisemanoncesaidthathappinessissomewherebe-tweentoomuchandtoolittle.Doyouagreeornot?Why?)学生们讨论之后,纷纷发言。有的说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比如一年四季当中,人们会更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既不太热也不太冷;有的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在生活中如果她太饿或太饱了都受不了;还有的另辟蹊径,说这个说法也许有道理,但她认为在生活中很难把握,只要向美好的事物睁开双眼、敞开心扉就一定能收获快乐……面对如此热烈、精彩的发言,教师没有作任何点评,当一位学生说完后立刻让下一位继续发言。课堂点评是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和表现的点评,具有“点拨”与“评价”两个方面。[4]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很重要,但教师的课堂点评更加重要。没有教师的课堂点评,学生的活动与表现就失去很大的意义。学生做得好,没有得到老师的赞扬,参与的积极性不免受挫;学生做得不好,没有得到老师的指正,下次错误依旧,很难有进步。

三、课堂点评的策略

英语在中国是一门外语,学生学习英语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而在英语课堂上,学生要用英语进行交流,这远比用母语交流困难,令学生很容易紧张。针对英语课堂特点,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课堂点评。

(一)情感把握策略

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如动力、自信心、焦虑感等对英语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如王黎丽[5]所说,只有学生从主观上愿意去学,学习效果才会明显。教师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信心。

1.尊重学生,赏识学生

新课标理念要求课堂点评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他们思维的模糊、错误甚至荒谬,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师生互动,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确实是在引领他们不断进步。[3]同时,教师要赏识每一位学生,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努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如在一次英语课堂上,笔者让一位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你觉得在你的生活中教育重要吗?为什么?这位学生比较内向,她很小声地说教育很重要后,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理由。笔者保持镇定,微笑着对她说:“你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很好,也许你一时想不出理由。我想我可以给你点提示的。比如,当你毕业后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时,你觉得教育有起作用吗?"学生立刻心领神会,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并且接过笔者的话流利地说出很多理由。在此后的英语课堂上,这位学生一改以往的内向,总是积极发言。赏识可以令基础好的学生更加自信,令基础较差的学生鼓起勇气,积极向上。教师在点评的时候表达出对学生的尊重与赏识,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指正错误时要温和

在英语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真诚赞美的同时,善意的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由于批评的方式不同,收到的教育效果也大相径庭。如在一次英语课上,笔者曾听到某教师这样的点评片段:生:我昨天去看我爸爸,他给我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Igotoseemyfatheryesterday,andheboughtmeabeautifuldress…)师:停,你错了!(Stop!Youarewrong!)这个句子应该用过去时态的,“go”应该改为“went”,怎么能用现在时态?这么简单的错误都出现,注意力太不集中了吧?那位女同学听了后,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地坐下。很显然,这位教师指正错误的时机和态度都没有把握好。她不应该打断学生的讲述来指正错误;而且指正错误时,态度也过于生硬,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受打击。相反,如果教师的态度很温和的话,相信学生不仅不会对英语产生沮丧、焦虑的情绪,而且会在心里鼓励自己继续努力,争取进步。

(二)时机把握策略

1.分阶段进行点评

学生从对一种语言毫无所知到学会使用这种语言,要经历漫长的内化过程。这一过程中的语言充满着各种错误。[2]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点评的艺术性,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采取妥当的方式进行点评。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要注意语言准确性的培养。大一的新生处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笔者在给他们上课时,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语言准确性。在抽查他们的朗读时,笔者非常认真地听,每一次错误都记下来,等他们念完后再一一指正;在提问他们时,听到他们语句中出现语法错误,笔者也一一记在本子上,等他们回答完毕,笔者把他们说错的句子用升调念一遍,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听完后一般都能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如果没有人发现错在哪里,笔者再详细地讲解。在语言学习的中、高级阶段,在交际运用阶段(如复述、讨论、角色扮演)中出现的错误,只要不影响交流意图和交流目的,就不宜当场点评纠正,以免影响学生的情绪及扼杀其语言实践的积极性。[1]如前所述,笔者提问一位腼腆的女生时,她对于教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能举出事例来论证,笔者适时地对此进行点评,首先肯定了她的回答,接着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启发她的思路,使她茅塞顿开,很流利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2.及时评价学生

我们知道,英语课堂上教学环节、活动可以设计好,但学生的回答与表现都是现场发挥的。教师如果能够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及时的有针对性的点评,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定会促进他们的发展。如在一次英语课堂上,笔者让学生讨论教育在生活中的作用。一位学生回答:教育无处不在,一位高学历的毕业生找到高薪工作,是教育的功劳;而低学历的人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其实也是教育的功劳。笔者敏锐觉察到她的回答里有更深的内涵,于是引导她:高学历的毕业生找到高薪工作是教育的功劳,这显而易见;但为什么低学历的取得成功也与教育有关?能不能给一两个例子?学生略略思考了一下,就举出如成龙、张曼玉、梁朝伟等一些低学历却取得成功的演员作为例子。笔者继续引导:你举出的例子非常典型,但能不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说这些低学历的人取得成功同样与教育息息相关呢?学生欲言又止,似乎一时不知从何说起。笔者再给她提示:他们精湛的演技从何而来?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揣摩,这也是一种教育。至此,笔者忍不住鼓起掌,“对极了,你说得非常好!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好好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三)尺度把握策略

1.关注学生的差异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所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有差异的个体。[4]如男生一般来说就比女生更大胆、大方,点评的时候要考虑到性别差异;有的学生天性胆小,可把大胆发言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优等生和学困生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教师不应该用相同的标准进行点评。步入高校的学生大多在18岁以上,属于成人学习群体。他们的语言学习优势在于:较为成熟的认知能力;更强的自我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但同时也有弱势,如面子观念比较重,不愿意公开展示自己等。因此,教师在点评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优势,少在大众情况下批评学生的错误,采用暗示、启发等方式来提醒学生,从而提高点评的有效性。

2.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表现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都在发展当中,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可塑性、可发展性。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认识得比较透彻,阐述得比较深刻;而有的学生则停留在对问题的表面理解上,认识比较肤浅。如前所述,在谈论教育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时,有的学生只看到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的毕业生找到高薪工作这一很直接的例子;而另一学生却看得更全面、更深入,能在笔者的引导下认识到更广泛意义的“教育”的内涵。无论是哪种情况,教师都不应该以一种标准来点评学生的回答,而应肯定学生的表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四、结束语

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点评非常重要。本文以实例探讨大学英语课堂点评的重要性与策略,以期抛砖引玉。课堂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它既需要教师课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又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能恰当、有效地评价,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点评,提高驾驭课堂、调控课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金中.英语口语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J].哈尔滨: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0).

[2]瞿玉贞.英语教学中的纠错艺术[J].现代教育,2006(8).

[3]朱益群.教师课堂点评方法浅谈[J].语文教学通讯,2006(12).

[4]应海鸥.教师点评策略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08(11).

课堂的重要性第8篇

英语教学的主要场地是课堂,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传授英语知识和文化、引导学生如何主动自觉地学习不同于母语的另外一种语言,而且还要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尽管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关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然而,就目前来说,人们对英语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仍旧停留在观念改变以及模式的变更,再就是采取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比如电教和多媒体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的效果,但都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根基。只有把心理教育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才能冲击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心理教育是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很重要组成的部分,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呢?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指在教师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心理因素,来优化学生心理环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获取文化知识同时,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进行其心理教育,目的是最终促进其全面心理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知识传授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而产生一系列心理活动、心理发展过程。从事课堂教学活动的双方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是一个个充满了活力和热情、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与创造、具有个性的具体的心理实体。教师往往喜欢把自己的学识与好恶、意志、情感、等因素联系在一起,以整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传授、感染和熏陶,在知识、心理上都得到同步提高和升华,而且随着学生求知兴趣的提高,独立意识的增强,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也会得到发展,这对学生知识的形成与掌握将会产生有益影响。

2教师在课堂上的楷模作用

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楷模作用是不容被忽落的。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教帅在课堂上的行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穿着。一个教师衣着打扮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教师思想的形象。因此,它是一股不可忽视力量。教帅在课堂首先要穿着得体,衣着要符合英语教师的形象,其次,衣服要整洁干净。这样的教师一走进教室,学生就会有一种赏心悦目之感,就会从心理上接受老师,愿意听老师的课。相反,如果穿奇装异服,学生就会产生厌恶之感,更不要说喜欢你的课了。

(2)教态。上课时,教师的态度要也很重要。上课时要和颜悦色,举止端庄,有时教师的态度还要和当堂所讲的内容相一致,随着所讲内容人物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这样学生就会在心里上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和尊敬感,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3)板书。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字绘图,利用视觉形象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板书应注意规范,做到条理化,给学生以视觉上的美感。

(4)视线。讲课时,教帅的视线应面向全班,平视学生,并留意学生课堂上的情绪,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根据学生的情绪随时改变讲授方式,调节课堂氛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切记不要讲课时或低头看地板、或抬头看天花板或窗外,给学生以不良的心理暗示。

(5)手势。在课堂教学中,做手势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指导性的方式。一个好的教师想要把课讲得绘声绘色,就要善于运用手势、表情、动作等,去展示和创造情景,只有这样才能把课讲得生动,富有感染力。教师应避免一些不文雅的动作。比如:抠鼻孔、打哈欠等,这样做极易使学生产生反感,也有损与教师的形象。

(6)调控情绪。课堂教学过程是不仅是师生知识行成、彼此影响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相互感染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要把生活中,工作中不良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在课堂上教师呈现给学生的,一定是乐观的,积极的、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形象。一个好的教师要善于创造轻松愉快课堂气氛,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轻松的、良好的心理状态。相反,教师的不良情绪,不健康的行为有可能会诱发学生焦虑、甚至恐惧的心理,形成沉闷、压抑的课堂氛围,造成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自己的健康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熏陶学生,做学生的楷模。

3利用课本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法国作家莫洛亚曾说:“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现在的许多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意志力薄弱,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上的不幸,就会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更有甚者会一步步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针对这种现象,作为教师应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不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在课堂中有意识地灌输心理健康的知识就变得尤为重要。英语学科在这方面非常具有优势,因为大学英语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主人公坚强的意志,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事例,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引领学生在掌握英语文化知识的同时,去感悟人物坚强的意志品质,并培养学生意志和顽强的精神。例如:在英语Dealingwithtrouble这一课中,我们会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给他们设计一系列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比如:当自己遇上困境时,你该怎么做?当看到别人遇上麻烦时,又该怎么做?因为是学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保护自我安全的前提下,又能机智地帮助他人摆脱困境。再比如:LearnFromFailure这一课中,让学生了解,不管是凡人还是伟人,一生中都要经历失败、挫折,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面对失败。这些内容都是很好的素材,都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失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提高他们生活和生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所包涵的道德美以及伦理美,而且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了不良心理问题,建立了自信心,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