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教育实践

小学教育实践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26 16:15:02

小学教育实践

小学教育实践第1篇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1、制定详细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日程安排表》确定了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对学习实践活动作了全面规划。

2、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学习讨论活动深入开展。

3、广泛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研讨活动。学校安排专门时间开展党员学习会,开展以办公室为单位的中心组学习会。到目前为止,党员已集中学习3次,班子集中学习4次,上专题党课1次,召开全校性的大型动员会、报告会各一次。在学习活动中,我校全体党员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参加答卷考试,参学率达到了100%。

4、广泛开展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和网络论坛等形式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发现不足,找出差距,主要问题有:1、班级不断增多造成管理上存在的“班多、面大、事杂”、管理不到位;2、少数班子成员执政力不强;3、少数教师与班主任配合不够密切,个别教师作业量太重;4、少数学生出现打架斗殴现象,影响整个年级甚至全校学风。5、学校食堂管理和封闭式管理家长、社会意见大,沟通不及时,宣传不够,对于这些问题,学校分块领导逐一研究,并拿出应对之法。

5、扎实开展学习调研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切实贯彻“将学习实践活动落实于基层、贯穿于实践、体现于教学”的思路,拟定了“加强明德楼室内装备,和谐校园建设”、“建立德育长效机制”、“改善后勤服务质量”、“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质量和教育科研”等调研课题,一周内将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破解学校发展难题做了充分准备。

6、开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长小发展建言献策”特别专题网页,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二)工作中的主要亮点

我校学习实践活动,呈现出如下几个亮点:

1、领导带头,作专题报告,写专题论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带头做报告,讲党课,写调研报告,发挥了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

2、突出实践,突出中心工作,保证实效。在第一阶段学习工作中,我们深入学习研究党的十七大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学习研究教育政策,尤其是抓好新课程理论学习,引导广大青年教师思想上求进步,业务上更精湛,快速成长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信赖、同行佩服、自我认同”的好教师。

3、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用科学发展观破解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关系,推动课程改革。在第一阶段学习工作中,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切实做到“四个清醒”、“四个不为”,即:清醒地认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清醒地认识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清醒地认识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特征,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清醒地认识以人为本思想,不为眼前的成就而停滞为国家造就更多创新人才的步伐。

4、立足校情,实事求是,构建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在第一阶段学习工作中,切实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把服务教育放在第一位;二是培育“四种眼光”,即:用面向未来的眼光来关注人才培养;用胸怀全局的眼光来落实教学中心;用服务社会的眼光来研究养成教育;用创新发展的眼光来推进课程改革;三是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掌握科学发展方法,按照科学理性精神来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教育教学问题,逐步探索建立起小学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机制。

,结合我校实际,分析检查阶段原则主要任务是:继续围绕“和谐发展,规范办学,服务师生,争创一流”这一主题,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召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认真组织群众评议,为抓好整改落实奠定基础。

(二)主要工作

按照要求,本阶段主要抓好两个环节的工作: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并组织群众评议。通过这两个环节,梳理提炼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

(三)具体安排

小学教育实践第2篇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打好情感教育基础

作为现代教学实施者,小学体育教师必须依托于情感,走好成功教育第一步: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应当具备体育教学的稳定情感品质,使得学生喜欢体育教师,由“亲其师”到“信其道”,最后达到“学其道”的目标。首先,热爱体育教育职业。教师应当用亲和热情的言行举止彰显自身体育道德水平,用自己对体育锻炼的热爱来熏陶学生,以体育运动的魅力来引领学生。其次,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天赋参差不齐,教师要细心观察,通过发现学生在体育运动上的不同亮点,及时肯定和激励,来鼓励每一个学生投入体育活动中,享受运动锻炼的乐趣。当然,通过谈心、示范等方法配合,更有助于体育教师以良好的师生情感作为突破口,让学生爱上体育课,督促学生自觉进行锻炼,参加体育活动,拥有良好运动习惯。

2设置恰当的教学内容,帮助实现情感教育

小学生对运动和相关事务尚处于新颖好奇的元认知状态,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合理。特别是要注重以学生为体育教学基点,研究体育教学艺术和情感教育的联系。通过实施教学内容,发挥学生自身创造性,使学生享受运动的魅力。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因年龄、年级等而异,考虑学生情感教育目标,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习内容与运动情感达成一致。比如:学生对球类课的需求和参与兴趣远远超过其他各项体育运动,教师可根据这一点将球类运动内容与跳跃、投掷等教学内容巧妙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内容设置,既避免竞技型体育教学单一训练的枯燥乏味,又灵活运用教材,发展小学生灵敏度、协调度、弹跳度、速度和力量等多项综合体育素质。实践证明:这种打破教材固有格局,灵活整合教学内容和情感教育的方法,还能够对学生勇于经历挫折、形成团队意识等方面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可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根据新课改要求和体育教学情感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能够避免成人式运动的教学弊端,符合小学生现有运动水平和生理状况。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完成力所能及的教学内容,会体会到任务达成的快乐,产生体育学习的动机。自然而然,就能够教会学生享受运动乐趣、养成运动习惯,为将来拥有健康运动的未来人生做好精彩地铺垫。

3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实现情感教育目标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小学生而言,玩耍就是生活。台湾学者龙应台认为:“会玩,才是所有学问的起点。”作为体育教师,要将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使课堂成为寓教于乐的空间。新课改体育情感教育目标,本质在于通过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引导学生将体育精神的光辉植入品性中,不断经受挫折,不断磨练自己,追寻自我目标。小学生对于呆板体育教学目标兴趣极低,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性格、爱好、性别、年龄等特点,设计多种符合小学生心理需求的运动方式,对于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起到极大作用。对低段小学生,采用“狼来了”、“红绿灯”、“竹竿舞”等方式,锻炼奔跑和合作能力;对于中段小学生,进行“红军”“蓝军”对战方式,锻炼奔跑、跳跃、攀爬能力;对于高段学生,通过足球、乒乓球、篮球等系统运动增强学生体质,教会学生在锻炼中体会人生规则。不难看出,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可以将玩耍化为一种重要学习方法,拓展小学生关于体育学科的认知,对未来心智拥有极大地开发作用。在运动方式中玩耍,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体验,领悟到体育知识。在体育课堂中锻炼,学生还能够不断地尝试与思考,将抽象知识和体育观念与自我思考判断加以结合,生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可贵观念。

4精心进行场地布置,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

小学体育情感教育当中,特别重要的环节是运动场地的布置。在体育教学中,切忌因为随意性而导致学生情感麻木,失去学科兴趣,甚至讨厌体育课。体育教师须根据教材要求,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精心布置场地,合理运用器材。这对于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实现情感教育目标均有实际价值。例如:“往返跑”课程教学当中,教师事先组织学生,通过动手设置标志筒、五色目标线、彩球传递等办法渲染运动氛围,增强学生情感,活化课堂教学;而“队列操练”教学中,通过模仿军队方阵练习,设置矩阵空间,绘制彩色队形变化提示线等办法,增强场地和器材对学生的吸引力;“投掷项目”教学中,设立不同标准的卡通环形靶等,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教学实践证明:各类器材和场地布置结合使用,一方面促使学生主动接受运动知识和体育教学,化解小学体育传统教学“讲解———示范———练习”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形成新时代富于特色的体育教学策略,适应新时代要求,将体育教学艺术化、情感化。场地布置的创新举措,也使体育教学和情感教育拥有更鲜活的发挥空间。不但使小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求知欲望、体验运动乐趣,还能逐渐积累运动情感、经过长久延续,为学生终身锻炼、热爱运动奠定良好基础。

5结语

小学教育实践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实践教学

当前很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实践教学任务,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的教学也如此。

1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误区

文学类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对文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乏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1教师只求创新,忽略重点

最常见的误区是上课看似形式新颖,任务较多,听起来似乎改变了以往由教师一味传授的固有套路,但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重点关系不大,不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知识并没有牢固掌握。许多老师不管课上讲的什么内容,内容是否适合设计实践活动,通过实训的形式模拟、展示,片面地追求外显的形式,实践活动缺乏内涵和深度,看似气氛热烈,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却知之甚少。

1.2低估学生能力,课堂效率低

目前,文学类课程的实践环节大多以情景剧表演、根据文学影视剧视频讨论或做影评形式居多。大学生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成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学生真正需要的是高质量的课堂,现有的实训形式比较单一,在所有文学类课程中都照搬的话,只能受到少部分学生的喜欢,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求知需求,进而导致学生的兴趣慢慢变淡。

1.3受条件所限,效果不明显

很多实践性教学环节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支持,比如表演的道具、多媒体、扩音器等,但限于有些学校或场所的条件,即使开展了实践环节,也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太大作用。同时,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总结和评价也是很重要的,但实际上很多老师和学生都不重视,完成了任务草草结束,没有对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优缺点做认真分析、评价。

2设计高效实践教学环节的对策

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从而反哺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课堂的组织者——教师

教师应当正确认识每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和传统教学模式对比来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不仅是寓教于乐,更蕴含了丰富的现代教育理念。全面了解和掌握实践教学环节的意义,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给人文学科在大学的意义做出了这样一个比喻:人文学科之于大学,就好比北京大学里的未名湖,华中师范大学中的丽娃河,是一所大学“灵气”之所在。那文学类课程之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而言,是否也可以比作北京大学里的未名湖,华中师范大学中的丽娃河?教师应充分预设实践环节的每一个细节,既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现文学类课程之“灵气”,又使其不失文学知识的积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推陈出新,从而能够在讲授不同内容时找到理论和实践的最佳契合点。

2.2学生学习的天地——课堂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因其所学作品具有很强的情节性,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类课程的老师应抓好课堂这个主阵地,让文学类课程的“灵气”闪闪发光。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表达自己、交往沟通等能力,使课堂达到“教”与“学”的平衡。学生通过高效的实践环节来接触和体验新知识,比单纯的接受老师的讲授更容易全神贯注,减少了与同学、老师的陌生度,实现了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为课堂教学增添了剂。当然,太多的实践环节占用时间过长,有时一些流于形式的实践环节还会影响教学目标的正常完成。教师应当协调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关系。

2.3教育教学的指挥棒——管理者

实践环节的开展大多需要相应的教学工具和硬件设备,这些物质支持可以为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学校的管理者也可以为文学类课程的老师多提供一些交流平台,比如可以组织校内或校外研讨会,让老师们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借鉴,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开阔教师们的视野,拓展教学思路,提升教育理念,使实践性教学和学科理论有效融合,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实践性教学具有较强的教育潜能,但就目前而言,做到文学性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真正协调统一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探索。随着不断地实践,文学性课程的课堂一定会更加轻松,学生们会更快乐地学习,更自由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徐红艳.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实践性教学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17).

小学教育实践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对策

前言

在中国,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自1998年始,由南京师范大学首创开办本科层次师资培养。至今在全国共有百余所高校设置了小学教育专业。虽然它已走过十来年的建设历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小学教育纳入到高师教育体系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中,人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范性”处于下风,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也存在偏颇,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对策,对今后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及定位的偏颇

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教育实践就是实践教学。事实上,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的操作练习、技能训练,也不仅指教育见习、实习。实践教学与教育实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实践是实践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实践教学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加广泛。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二者是教师教育中师范性培养的重要组成。实践教学的对象是师范生,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践教学就是实践学习。

(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时数有限,且安排不合理。目前,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在高师教育中的比重十分有限。课程比例失调使得师范生整体的专业素质出现缺口,普遍表现为只掌握理论,而教学实践技能较差。而仅有的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和次数也十分有限,每次时间短且安排分散,学生往往学不到什么实践就结束了,实践教学成了镶嵌在其他课程中的点缀。对于最后一次时间较长的毕业实习,很多学生也因为面临找工作而使实习得不到保证。在四年的学习中,真正的实践教学课时数严重不足。

2.课程形式、内容较为单一。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被简单地认为教育实践,而教育实践又被简单地认为教育见习、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对于教师科研、家访、教育行政、教育调查、教研活动等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特色来设计和加工的成分被极大地忽视了。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使得师范生无法掌握全面的教师教育技能,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受到影响。

(三)实践教学支撑系统不够健全

1.实践教学“无处去”。除了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在实践基地小学。而学生要获得关于小学的全面体验,这就必然要注意实践基地的选取和开发。目前,实践基地普遍较少,类型单一且没有建立密切的联系,这都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出现了实践“无处去”的现象且实践活动很难深入。

2.实践教学“无人教”。很多时候,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都是孤军奋战,虽然高校和小学都安排了指导教师,但没有真正发挥指导的作用,出现了实践教学 “无人教”的现象。一方面,高校的指导教师要忙于教学及科研工作,基本没有时间到实习学校指导学生实践;另一方面,虽然实习学校都会为每一名实习生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但由于这些教师大多忙于备课、教学、管理班级等,实习生得到的指导也是十分有限的。

二、创新实践教学的主要对策

(一)更新观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师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受到教育及教学工作的锻炼,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要培养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优良品德和教师的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创新了实践教学,在传统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确立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大实践全程教学观;增加了综合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由综合实践-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实习-课题研究五个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体现了全程性——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阶段性——五个环节分成五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时间保证和阶段目标、定位、内容、要求、指导、管理及考核;完整性——五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一块,但它们相互间有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递进性——五个环节依次排序,有前后顺序关系,使实践教学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同时,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1)从教能力训练模拟化。通过微格教学培训和强化实践训练两个途径,让学生掌握多种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2)教师角色体验全程化。将教育见习、实习安排全程化,四年不断线,要求学生长期与实践教学基地教师结对,参与实践基地的教学研究活动,形成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模式。(3)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

(二)创新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1.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能力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在调研中,许多小学校长有这样一个共识,如今小学非常缺乏活动课程教师,小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劳技活动等方面的能力非常缺乏。可见,高师强化活动课程,不仅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极为重要,而且为他们提高日后到小学开设活动课的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

2.开设艺术实践课程。艺术素养在现代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教师的劳动充满创新性,对艺术修养要求很高。很多优秀的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深深地吸引学生,就得益于他们良好的艺术素养。所以在高师增强艺术实践课程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能满足小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强烈期盼。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倡导学生在学校的各种社团文化活动尤其是专业性活动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在生活、学习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组织、交际、协调、创业、具体操作等方面能力。

(三)设置项目,形成实践教学特色

为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保证质量,确保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必须使学生练就扎实、有效的教师职业技能。为此,在广泛调研、论证及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把专业核心能力分解为若干专业技能测试项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期完成各项测试,使专业技能显性化、专业技能训练具体化。确定普通话、朗读与演讲、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说课与讲课、钢琴弹唱、班队活动为必考项目;毛笔字、应用文写作、美术字、口令与队列、简笔画、钢琴或其他乐器、黑板报设计、书法艺术、说课、图案或素描、舞蹈或唱歌、儿童想象画等为选考项目。制定了考核标准,每学期统一安排考核时间,把考核结果与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相挂钩。

(四)建立基地,提升实践教学效能

为了使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农村小学、城镇小学、市区小学、民办小学和特殊学校等五类不同类型学校中选取部分作为实践基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定期安排到基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教育见习、认识性实习、规范性实习或顶岗实习到毕业实习,四年不断线,基地成为学生了解学情、校情,领会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素质要求、知识和能力结构,全面提升专业技能的舞台。同时,充分利用基地小学的教育教学资源,要求每位学生与基地小学的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从第二学期开始至毕业,学校将有组织、有步骤地为每位学生联系一名基地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校外指导老师,进行“师徒结对”活动,每位指导教师带3—5 名学生,每学期对“师徒结对”进行考核。整个过程分为观摩、协助、体验、模仿、总结等五个环节。

“师徒结对”活动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熟悉小学教育、接触儿童提供了广阔舞台,它是对旧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强调“做中学”;强调教学技艺的模仿与培育;强调与指导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强调对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建构;强调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实践证明,“师徒结对”活动充分体现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

结束语

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了高师教育体系,但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缺乏经验,在小学教师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合理解决,提出可行方案,还需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索与研究。实践教学是小学教师培养的一部分,其发展必然依托于整个专业的发展,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整体下进行研究。只有专业的各方面不断完善、彼此促进,才能最终促进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小学教师的培养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倪小敏.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和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10,(1):22.

[2] 黄俊.课程设置之于实践的探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1):118.

小学教育实践第5篇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身体锻炼

一、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相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我们的体育课的教学方式仍然处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跑步、做操、锻炼体能,最后自由活动等最基本的课堂模式。这种课堂模式失去了趣味性,学生也逐渐地对体育课感觉到枯燥,更丧失了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所以,教师应该坚持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在把初步的活动做完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体育游戏,利用比赛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各种比赛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让学生讲解一些体育运动员的英雄战绩,从而使学生感受体育精神的强大力量,让学生对体育知识感兴趣,而且让学生了解到体育精神的重要性,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喜欢的体育明星和偶像,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他们的体育精神,让学生感兴趣,并喜欢上体育课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信仰,当然,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体育明星身上有他们的闪光点,学生如果能看到他们身上的体育精神,自己也会受到体育明星的影响,也会争取获得与他们一样的体育成就。

二、利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结合进行教学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师教学应该利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融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讲解体育方面的知识,在姚明看来,体育精神是指顽强拼搏的赛场精神,教师通过一些体育游戏让学生体会体育精神的存在,虽然说只是体育游戏,但是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游戏,使其了解体育动作要领,使其领会体育知识的精髓,让学生进行小组体育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更有凝聚力。例如,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体育跳大绳,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通过组与组之间的对决,增加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默契度,使团队与团队之间产生竞争力,从体育游戏的进行中,可以体现体育精神的伟大,体育精神就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努力拼搏的精神,从体育游戏中得到体育精神的培养,这是令人振奋欣慰的。教师通过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精神的存在,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融合的教学方法是值得运用的,运用体育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自由,在这种较为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体育游戏体育精神融合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体育锻炼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融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单纯的动作没有兴趣,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一些体育游戏形成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育游戏包括个人与个人的体育游戏,还有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体育游戏,两个人之间的体育游戏可以增强竞争力,充分体现体育精神的伟大,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体育游戏,可以增强小组内成员的默契度和配合度,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让学生感受体育精神是强大的,通过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融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小学体育感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更是让学生及时地了解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对实践的这一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相结合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于进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也可以在大课间活动时,让学生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等,通过让学生进行体育小游戏,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学好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有好的身体素质也同样重要。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课下时间进行各种体育游戏,并从中感受伟大的体育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体更健康、更有活力。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对于社会来说依旧处于人们不太重视的阶段,教师应该重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的完美结合,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体育游戏可以让学生体会体育精神的强大,体育精神可以在体育游戏中尽情展现,体育游戏可以使呆板的体育动作变得有趣,赢得更多学生的青睐,使教师的教学顺利进行,同时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杜辉.小学中年级体育教学与游戏的有机融合[J].当代体育科技,2016(30).

[2]薛原.学校体育改变来自点滴[J].中国学校体育,2016(6).

小学教育实践第6篇

一、中小学德育教育内容衔接

(一)逐渐丰富教育实践性内容

中小学德育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应该体现有效的衔接,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出发,以教育内容为总体规划方向,实现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从小学阶段到中学极端教学内容的丰富应该把握一定的原则性,逐渐提升难度,增加知识内容的深度,在价值培养上提升更好的层次。建立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现,制定符合各个阶段学生个性化特点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需要德育教育下更多的功夫去关注,以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逐渐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逐渐的渗透,能够让学生长久的保持对于教育内容的兴趣,从而按照教学安排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德育教育的难度提升应该伴随着学生知识层次的提升而逐渐的增加,从小学到中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践性探知性的知识内容更多了,学生的思维得到的发散性拓展,对于德育教育内容的理解程度从书本上走向了生活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强度加强了。从小学过渡到中学的德育教育内容实现了从基础性向开放性的延伸,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前提,进行特征性的分析实现知识内容的循序渐进的丰富拓展。

(二)深化学生德育教育的价值认知

学生德育教育注重思想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养,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在不断的教育实践深入探索中,学生德育教育理念呈现了多元化的教育特点,从小学阶段学生从家庭教育走向了课堂教育,学生价值认知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在小学阶段应该体现一个理论内容的呈现,学生对于基本的德育教育内容有所了解,在价值认识上形成尊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态度,在生活上应该怀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做一个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公民,正确的认识自身的有点和缺点,能够了解到家庭之外的社会、自然、学校的价值观念的判断标准。从小学到中学的德育教育衔接上,学生应该在价值认知的引导下对于自身的人生规划有清醒的认知,了解到自身价值认知的发展方向,能够以价值认知导向在具体的生活学习实践中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为个人的发展,为社会价值的实现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渗透实事教育的现实引导

中小学德育教育实践的教育内容衔接应该渗透具体的实事案例,重视实事教育是实现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的必要阶段。实事教育主要包括对于日常生活礼仪规范的教育,对于行为选择的指导,对于国家时政问题的关注,通过对于德育教育内容的现实性丰富能够广泛的引导学生进行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提升学生对于现实环境的了解和感悟能力。实事教育体现时效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让学生养成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的习惯,德育教育和大众日常生活的内容息息相关,小学阶段了解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我们的社会生活,在内心形成初步的社会行为认知。而中学阶段所基础的德育教育内容更加的全面,学生应该在接触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思考,通过小学到中学教育实事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展实现自我德育认知体系的完善,达到更好的素质能力提升。

二、中小学德育教育手段衔接

(一)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融合

中小学德育教育实践手段的衔接应该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德育教育应该重视从知识内容的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培养中小学生综合性的素质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实践,学生应该以知识能力为主,掌握基本的德育教育体系,形成整体性的教育认知,在此基础上逐步的扩张,实现对于教育内容的深入了解。而在中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实践应该重视加强实践能力的教育,以德育教育理论具体的分析案例,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上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通过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通过对于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的现实体验,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念和德育理念,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中小学德育教育手段应该重视将知识内容和实践内容实现有效的融合,为学生阶段性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以创造性学习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

(二)多媒体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

多媒体教育实践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手段,德育教育应该有具体的实践呈现,让学生从抽象的概念理论中走向具象的实践选择中。多媒体教育手段和传统教育实践各有各的优势性,对于教育者来说应该善于抓住这种优势性实现创新性的教学。中小学阶段学生德育教育实践更注重学生的感受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必要的教育手段,由于小学时期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刻,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传统的教育引导的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德育教育内容,形成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阶段性培养,在传统教育方式中应该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设置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怀有学习的积极性,而在中学阶段教师的教学环节设置应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更多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认知体系。通过中小学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的不断丰富,实现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注重多媒体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有效结合,提升德育教育课程安排的规划能力,采取有目的性的教育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融入到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三)个性化教育与小组教学相结合

从小学到中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正在不断的显现出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的发挥愈发的明显。对于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手段,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德育教育的引导性,提升学生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判断的能力。而小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的效果,提升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既能够发挥学生的个性化优势又能够让学生融入到集体的氛围中实现共同的发展,这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对于中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衔接式教育,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时刻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的变化规律,根据具体的实践情况进行创造性的调整,推动学生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个性化教育和小组教学实现了学生有个人到集体的过渡过程,对于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教育者而言,一定要把握个性化教育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让学生能够形成更加完善的价值理念和德育管理,从而实现自我人生的更好规划。

三、总结与展望

小学教育实践第7篇

[关键词]首都师范大学;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

长期以来,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基础教育一线均已形成共识,但实际上,人们对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取向”的理解却有很大差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在改革与发展中坚持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价值追求、路径及目标定位,形成了自己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取向的构想,并付诸行动,取得了社会所期待的实效,铸造出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价值追求:实践取向的教育哲学

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首先是深刻理解并紧紧把握当代小学教育实践的需求,这种需求根植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现实与未来的要求,根植于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根植于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两大问题的解决。这是实践取向的小学教师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它的教育哲学。

同时,小学教师实践包含着道德与艺术、思想与情感、理论与活动。它不能理解为技术活动和简单的实际操作,不只是专业实践、技术操作,也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教师的实践是一个道德活动,是一个充满情感与创造的艺术事业。我们需要强调,“小学教师的教育爱之情感不同于母爱,它是在教育环境、教学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高级社会性情感,体现着人类特有的一种无私、深沉、持久的理智之情、事业之爱,凝结着教师对教育理想的憧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祖国乃至人类未来的奉献。现代教师发展的理论认为,教师发展不仅是理性的成长,而且还包含着情感的丰富与深化”【1]。我们从生动的历史现实的高度,重视感性的人的活动,抓住直接使现实事物发生改变这一实践的最显著特点,积极探索教师发展的新路径。

最后,教师是一种专业,我们对专业的理解不是简单地增加授课门类和时数,而是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专业突出的实践性质。这也是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把目光从十几年不变的课程转向生动鲜活的小学教育实践。对此,我们从英国著名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关于知识的论述中得到启发。波兰尼在其代表作《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缄默知识的概念,他将人类通过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区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形式。外显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用言语、文字或符号的方式加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隐性知识)则用来指那些无法言传或不清楚的一类知识。也就是说,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语言方式在组织内和组织间传递的知识,主要存在于著述、研究报告、计算机系统等。隐性知识则是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是源于经验的,不可用言语来解释的,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隐性知识是智慧的结晶、创新的原动力,具有异质性和领先性,且难以模仿和不可交易,符合核心能力的关键特征。“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

教师职业蕴含着大量的不断增长的隐性知识。在教师教学专业领域中,一方面所有教师的成长有着共同的规律;另一方面,每位教师各自又都是独立的,拥有自己独特的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能力特性、认知风格、成长节奏和由这些要素经过独特组合而形成的隐性知识结构。把握这些教师专业的隐性知识,对师范生来说,实践教学是关键环节。实践教学强调人在实践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重视师范生个体的独有才能和心理差异以及其专业实践情感体验乃至无意识潜能对于理智认识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另外,人们已经认识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非静止不变,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而实现转化的唯一途径还是实践。传统意义上的实践往往被狭义地理解为具体操作的职业技能,板书、钢笔字、上课技术,为工具性的事物所束缚。对实践的操作化理解与师范生培养的实践取向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师范生培养的实践取向首先是教师教育哲学的转向,即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向对基础教育实践的关注,这种关注包含着回应基础教育实践的需求,包含着将师范生的培养结合鲜活的教学教育情境,包含着师范生应有的可能,更包含着要培养和锻炼师范生能在未来的实践岗位上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隐性知识,积累实践智慧,并努力把隐性知识再转变为公共知识,可持续地为自己和同伴的专业发展、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总而言之,面向我国小学教育实践需要,是我国师范生培养应有的价值追求。

二、教育公平:实践取向的时代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教育公平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理念,也是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是教育公平理念的实践者,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教育不但启迪人的心智、锻炼人的品格、完善人的心性,还在消除社会上的不平等、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这一切的实现,教师是关键。

当今社会受市场经济和世俗观念的影响, “教育公平”停留在冠冕堂皇的口号上。不少小学,特别是优质小学,在小学入学考试中不但挑学生,而且挑家长:挑家长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能否“捐资助学”等,使儿童还没入学就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所以,教育公平应当是教师教育的哲学与实践追求。我们认为:在小学教师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公平教育的理念,培养未来小学教师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使其将来走到教育岗位后能够重视学习弱势者或经济弱势者的学习机会,不给儿童差别待遇,公平对待每一位儿童,是一项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

培养师范生“教育公平”的伦理道德观必须使其置身于真实的教育情景之中,必须让师范生体味、了解那些远离城市繁华的偏远郊区弱势群体农民的孩子,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他们内心丰富的童话世界,树立爱孩子就要爱天下所有孩子的至高无尚的教育理念和情怀。从国际上看,面向落后地区、面向乡村和偏远地区建立教育实习基地,是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的做法。欧美许多国家都已意识到学生实践的单一性所带来的缺憾。例如,在美国中部地区高校开展的教师教育项目中,有三个着重强调了乡村学校教学实习,明确要求要提供学生体验乡村学校教学的机会。其他学校的学生也通过各类合作学校体验类似的教学过程。威奇托州立大学(wichita state university)约40%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体验过乡村学校教学。迈诺特州立大学(minot state university)强调多样化的实习安置,要求学生既要有大规模学校教学的经历也要获得小规模乡村学校的教学体验。匹兹堡州立大学(pittsburg state university)有124位准教师,其中仅有12人不在乡村实习。

在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都还比较严重。面对我们本土的国情和小学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首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创办十年来始终坚持实践取向的办学理念,先后在市区选择优质小学64所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这些基地校在小学教师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全部集中在城里小学实践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学生的教育体验单一,适应性特别是毕业后到农村小学工作的适应性不强,尤其在国家强调“服务农村教育,服务西部教育”以及“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师范生的培养必须将教育公平作为其具有时代特色的内涵。为使学生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首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将教育实习由原来的6周改为4+6,即四周在乡村,六周在城区优质校。与此同时,首次启动了“面向小学、远郊区县教育实践工程”,其主旨是要强调教育实践活动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层次性”。“广泛性”表现在学生的实践不仅在城市优质小学,还要在远郊区县农村小学;不仅要有教育信念与责任的体验,也要有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实践;不仅主教一门课,还要兼通其他;不仅要有教学实践,还要有班级管理与家长交流的体验。 “多样性”表现在学校组织的实践与学生个体实践结合,课程学习的实践与课下社团活动实践,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学科性实践以及学校活动型实践相结合,教育实践与科研实践相结合。 “层次性”表现在教育见习,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教育实习,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教育研习,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我们制定以上一系列措施,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教师岗位上不但是个教书者还是教育公平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为实现社会的教育公平做出自己切实的努力。

三、情境研究:实践取向的生活方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将所培养教师的类型分为“技术型”和“专家型”两种。“技术型”教师的培养即传统的学科知识加教育理论的教学模式,所关注的是对未来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培训。 “专家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则完全不同,它的专业化程度是通过“实践性知识”予以体现的。实践性知识具有情境性、案例性、综合性、隐蔽、个体性等特点,因此,这种培养模式更加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与教学经验,注重教师的自主成长。教师要像医生一样思考,在情境性和案例性的教学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批判和决策,使实践明晰化,使自己获得专业成长,从而能够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应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这样一种置身于情境之中的研究就应当成为师范生的专业生活方式。这与一般的反思不同,因为反思不能自足。这里有反思,更有先进理论的滋养,所以才会促进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  初等教育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但是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主要不是做专业人员的学术研究,而是深入实践,做情境研究。所谓情境研究有三个含义。一是做具体教学目的如何转化为有效教学的研究,“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知识内容本身,还必须关注知识的呈现形式。教育技能,说到底是教师如何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成能使教育对象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的‘教育形态’的能力”。二是做具体教学中出现问题的研究。三是做学生个性特点的研究。这种情境研究是一种深入实践的情境研究。它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技能型的实践,就在于这个实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心设计的,是富有学术内涵的,而这种实践的设计师或向导往往是大学教师。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首先是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课题研究一体化模式设计:课程学习一实践(4周)一反思提升一实践(6周)—课题研究,即学生首先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与小学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同时对下校的任务做出设计后到农村实习(4周,农村),返校后继续上课,其主要内容为教师指导下的交流、反思、提升,在此基础上再次下校实习(6周,城区),返校后形成研究课题,为毕业论文打下基础。其次,根据小学教育综合性的特点,在学生两次下校实践期间,组成多学科教师指导组,与一线小学教师共同完成学生实习指导任务,这里,大学教师既是组织管理者,更是学生实践的学术导师。当然,从事这样的实践指导,教师必须始终处于研究的状态。

四、共同体:实践取向的保障

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共同体旨在促进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合作共同体是国际范围对教师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上的新探索,是教育专业化、终身化和一体化的新途径,是建立在大学与中小学平等合作基础上的新的教师教育模式。它向实践智慧的增长和儿童的成长,向丰富多彩的理论建设和理论的应用。敞开无限广阔的可能。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实践性和反思性。小学教师教育更是一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面向基础教育一线的实际需求培养,这就要求原来大学独立完成的人才培养过程向大学、小学一线学校共同完成转变。“直面小学,远郊区县教育实践工程”之所以称为“工程”,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完成学生的实习任务,“工程”的主旨是“大学与小学携手创建长期合作共同体,探索实践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小学教师教育新模式”。该共同体体现的是多元合作、和谐共生的建设思想,是把大学和小学引入一个开放、持续和共同参与、变革、发展的框架中,通过建设共同体促进双方文化的互动、融合、优势互补,实现大学和小学的共同提升。这—合作共同体建设基本途径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以服务求支持一从一线小学教师培训入手  小学对大学是一种“仰视”“敬而远之”的态度。实现大学与小学的合作,大学首先必须俯下身,放下架子,真心实意地为小学服务,而大学对小学服务的优势和切入点为教师培训。这里,培训的有效情和针对性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师范教育体制决定了目前小学一线教师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在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下,小学一线教师在思索“该怎么教”问题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自身学科理论功底的缺陷是实施新课改的一大障碍。为此,我院在实践中探索创立了“实践取向,贴近学科”“真情境一小问题——高观点”的培训模式。该模式要求培训者深入到小学的各个学科教学领域,从教师面对的真实的教育情境出发,从存在于真实课堂情境的小问题人手,引导教师联系相关理论,重新审视自己面对的司空见惯的各类教育问题,重新理解教育、理解学生、理解课程、理解学科,然后再回到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在这样一个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培训模式受到小学一线的普遍认可,越来越多的小学纷纷提出与我院继续合作的意向。

(二)基地校建设—_促进小学学校整体发展

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相结合,实现小学学校特色品牌的形成,既是每一位校长办学的价值追求,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为此,在“送培下校”的基础上,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在北京精心建设了11所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基地校。基地校建设的主旨是大学对小学的服务从教师培训提升到学校建设的层面,包括学校发展整体思路、核心竞争力、特色品牌的形成、学校管理、具体实施步骤等。经过五年的建设已初见成效,2008年该区36所小学有3项获得了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政府奖),3项全部被基地校获得。除此以外,基地校还出版了6部学校建设丛书,在北京市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形成合作共同体——实现大学与小学的共赢

小学教育实践第8篇

关键词:中小学双语;体育课;双语教学

一、对双语教学的理解及操作定义

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多数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专家们认为,此招一举两得:既学学科知识,又练英语听说能力。如今,师生间用英语传递信息,等于又添了几节英语听说课。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无非是(1)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能自如地运用这一语言工具进行交流。一门外语过关,具有一定的双语能力无疑是新世纪衡量人才的极其重要的标准之一。从这一点来看,试验和推广双语教学不仅与其吻合,而且刻不容缓。(2)要使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外语学习过程中掌握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学习技能、思维技能,这四项重要外语技能的形成,恐怕不仅仅是英语学科教学承担的重任。试验和推广双语教学就是要在更广的学科领域中、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外语实践时空,利用另外一种语言对学科进行一定的理解,学生学会“用英语思考”,拓宽外语习得环境。这也许就是双语教学既基于英语学科教学又有别于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要目的和特征所在。因而适当的进行双语教学是一个双丰收。

我校实施的体育双语课教学的操作定义,其内涵为:在体育课中,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由少到多,由浅至深进行尝试,并综合运用肢体语言、多种教学媒体,使之置身于浓郁英语氛围的情景中,“学得”体育知识的要点,“习得”英语的相关表达能力,在英语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双重教学目标,有效地培养、提高了学生学习、应用英语的兴趣、爱好与能力。

二、体育课双语教学的基本目标

各门学科有其自身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运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目的,不能“喧宾夺主”。有人认为双语教学属于外语教学范畴,因此其教学目标与英语教学基本相同,只不过在具体目标上有所差异而已。笔者认为这种认识过于狭隘,而也正是这种认识极大地阻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双语教学不同于英语教学,根据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是用英语来进行学科教学,因此它的基本目标首先应是学科教学的目标,在此同时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体育课运用双语教学首先应完成各年段体育的教学目标,同时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用英语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将英语作为工具来使用,并在使用的过程中熟练它、掌握它。另外,研究表明:两种语言符号系统之间频繁而快速的转换,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理解力和判断力都能得到良好发展,因此双语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总之,体育课运用双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同时能够运用英语来学习和思考问题,并初步学会用英语搜集与体育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

三、体育课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

从当前的教育改革来看,由于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师素质尚不够高,体育课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目前还只能定位在选修课(或校本课程)上,即使如此,能够开好这门选修课的学校可能也不多。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小学开设英语课以及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英语教学和普通公民的英语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双语教学终将跨入必修课的行列。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和教师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从为学生走上社会以后的发展服务的角度,理解和看待当前的双语教学,给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以理解、支持,拿出专门的时间、场所让从事双语教学试验的老师开展工作,而不为一时的升学率所遏制。事实上,从我们的试验来看,学生十分欢迎体育课运用双语教学,如运用双语进行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情境设计、准备操的组织、裁判知识的培训等。他们认为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而且对英语学习有很大的督促和帮助作用。

四、体育课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双语教学实施的渠道主要是课堂教学,有时还辅之以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是学校最稳定、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教学活动,双语教学要真正落到实处,课堂教学就必须成为双语教学的主渠道。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校、教师、学生情况的不同,将英语教学定在渗透、整合、主体等不同的地位。

(一)要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

1、双语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汉语教学为主体,以英语教学为渗透。英语的渗透地位取决于学校的教育状况、师资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目前大部分学校,存在着学习英语的困难:体育教师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不强;学生虽然也在孜孜不倦地学习英语,但运用英语显然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将体育学科领域中的有关专业术语以英语词汇的形式整理,增加教师、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教学过程力求简练、准确,即教学中对许多复杂的综合性练习形式、技术动作的描述,在语言表达时,尽量简练化,尤其注意选用常用普通的词汇讲解,同时尽可能避免生僻的词汇,使学生在技能的初学阶段易听、易记、易理解,在简练化表达基础上,又注重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即同一练习的要求或同一技术动作采用不同的常用词汇去描述与表达,从而给学生灵活掌握与运用英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学生在两种语言的结合下学习新知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双语教学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将汉语和英语整合起来,仍以汉语教学为主,但逐步提高英语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教学的关键是课堂40分钟的双向交流。教案的准备仅仅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课堂上能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教材的难点、重点的讲解中,仍采用汉语教学为主。由于是刚起步,教学的容量、教学的进度就受到限制。但随着我们体育教师英语功底的不断扎实,学生运用英语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容量、教学进度上的不足就可以弥补;同时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所学的体育知识,从而扩大视野,加深理解。

3、双语教学的第三个阶段,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在熟练掌握英语的基础上,以英语教学为主体,甚至全部用英语教学。这是双语教学的最高阶段,也是双语教学的真正实施和最终归宿。这对师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相当的词汇量、语法结构和英语的背景知识,而且要有相当的学科功底。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直观性强的特点,大大拓阔知识领域,加大课堂容量。师生在双语教学中,既体会了教与学的艰辛与压力,更能体会到双语教学所带来的提升与魅力。

(二)要注重教学方法,化难为易

在教学方法上,应兼顾体育教学和英语教学共同特点,突出体育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工具性等特点,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其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1、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直观性,尽可能地使用直观教具和非语言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应利用非语言行为来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语气的表达、表情的表述、恰当手势的表达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注解作用。特别是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尽量增加挂图、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视听手段的使用频度和幅度,以降低语言理解的难度。比如在说明一个运动动作的形成过程中,可用幻灯片放映或挂图进行讲解,使语言形象化,更易于学生理解。另外,由于计算机整合所具有的强大的形象性有助于体育课双语教学的进行。因为计算机的作用能方便快捷的提供各种各样的形象素材,图片、动画的课件是应有尽有。对于初露端倪的双语教学来说,无疑能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2、注重阅读理解,淡化体育术语的记忆和语法的讲解,要求学生听懂读懂为目的。

3、借鉴英语教学法中的讨论法,使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多向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4、对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特别是重点和难点应辅以汉语教学,以保证教学效果的落实。

转贴于

(三)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加强课外辅导工作

1、教师的口语水平很重要,要能用简单形象的英语解释复杂的体育专业知识,语言要有感染力,课前准备要充分,详尽。

2、教师要借助多方力量,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摸索新的教学模式。

3、学生要开口,教师应提供较多课堂时间让他们去操练;在掌握本课内容的同时,要能用英语解释、说明相关内容。

4、课前发动学生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语知识,多引入竞争机制。

五、实施体育课双语教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转变

开展双语教学试验的学校,几乎都首先从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或选修课开始,这里除了师资、教材等具体问题外,恐怕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就是双语教学的开展,还要有升学考试、选拔制度的配合问题。哪所学校也不敢拿自己的升学率做试验。目前中小学各级升学考试中还没有双语教学内容的体现,所以双语教学的推广和应试是有矛盾的,如果一个学校完全追求升学率的话,那么双语教学就很难开展。可以说双语教学的推广还有待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语教学应以各自的学科目标和要求为主体。不言而喻,双语师资的匮缺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重点。现在很多教师接受的是传统教育,虽有扎实的学科功底,可缺乏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外语语言能力不强,一般不具备用外语进行各种学科教学的能力。双语教学需要的是“复合型”的教师,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教育部门、学校需创设双语教学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多种途径培训,培养一支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同时,要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必须迅速提升自身素质,成为能够熟练运用双语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师。

(三)外部环境的辅助

教育是讲环境的,环境是人格的魔术师。校园中一景一物,皆是教育意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不但从语言上,更是从思想品德上给学生以无声的熏陶,乃是学校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双语学校办学成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保证。如我校实施的“外语环境营造法”,大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语学科交流、展示活动;午间的校园英语广播电台(CAMPUS FOCUS)是学生自编的双语节目;学生用双语欢迎来访的客人;用双语向家长汇报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每天的晨会与升旗仪式上,学生用双语主持;体育课上与早晨的出操,体育教师的双语口令已为大家所熟悉;当然,定期举办的英语节、双语节更为学生所喜欢。如此等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校园生活中,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使英语表达提高到接近母语的水平,从而加强了双语教学的氛围。

(四)体育学科要求与学生能力之间的落差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全部是用母语进行的。由此学生建立起来以母语背景的知识体系、理解方式和思维习惯。双语教学开创了以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授课和学习方式,其中还包含着体育教学特殊的专业表述。这样就形成了学生英语能力与体育学科目标要求之间的落差,这将可能影响学生体育学科目标的达成。对此笔者认为:(1)在体育教学中可考虑将母语与英语有机整合,不分主次,互为主体。缓解学生语言思维压力,逐渐适应。(2)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已经理解的体育教材内容与部分新的学习内容相结合,以选修课、活动课等不同课型的多层体现,多方位结合构建知识体系。

(五)课程教材的改革

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必须依托外语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没有原版教材,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由于目前有些学校进行的双语教学实验基本上是学校自己的自发行为,因此没有现成的体育教材供它们使用。这是校方和广大任课体育教师倍感头痛的问题。许多体育教师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准备教材,在教研组会议上讨论确定。这种临时选定的教材难免在编写体系、难易程度安排等许多方面,都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六、体育课双语教学应避免两个极端

双语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现成的“母板”,没有统一的“模式”,更没有成熟的理论。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体育课双语教学应避免走向两个极端:(1)体育教学变成英语教学,陷入英语的“沼泽”之中,过多的在词汇,语法中纠缠,有的整堂体育课没有一句汉语,固然一些体育教师的英语基本功不错,但体育教学的目的能否达到?(2)体育课双语教学徒有虚名,课堂上偶尔“迸”出几个英语单词,双语教学名不副实,对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没有明显的提高,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目的。要避免体育课双语教学的极端性,笔者认为:

(一)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系统地传授体育学科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体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始终把英语定位在工具的地位

1、坚持以体育学科教学为目的,不能改变体育学科内容,迎合学生的英语“口味”。

2、充分发挥英语的作用,不要在语法结构,语音语调,词汇及用法上花较多的功夫,本末倒置,始终注意英语的定位(工具)。

(三)要持之以恒进行双语教学

1、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习惯。

2、双语教学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要有一个长时间的磨合期,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参与双语教学,排除心理障碍,发挥其潜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天辰. 关于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 科学教育, 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