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25 16:11:35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第1篇

近几年,会计专业人才出现了人才结构性过剩,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以及各高校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存在。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环境变化

会计是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产物,会计通过会计信息的传递,实现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职能,会计信息又具有“公共品”的某些属性,这使会计人员又要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必须对社会公众负责。会计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专业人才必须是能适应环境变化、满足市场需求、能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等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新型专业人才。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和境外并购,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改革和金融全球化、融资证券化等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必然使会计发生重大变革,也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人才是需要经过市场来检验的。因此,高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时,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考虑经济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培养出新型会计专业人才。这不仅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而且是经济环境变化对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是会计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二、新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新型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在伦理道德、职业判断、沟通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一)伦理道德意识

伦理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而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人们的许多行为是受到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约束的,因为法律法规无法穷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细节,也无法对人性做出种种硬性的规定。会计工作也是如此,要做好会计工作必须具备伦理道德意识,这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保障公众利益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是诚信行业。如果会计失去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则必然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给国家、企业和投资者等带来损失。近年来,会计公信力受到了挑战,会计面临“诚信危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公信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除了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具有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能够提供出诚信的信息产品。可见,会计的伦理道德意识是新时期会计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职业素养。

(二)敏锐的职业判断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职业判断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会计职业判断,一般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会计规范,充分考虑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运用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存在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所做出的判断。会计职业判断的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减少判断的偏误。以前会计遇到问题,很少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解决,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会计准则的大量出台,会计会碰到许多诸如企业合并、分立、资产重组、关联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等新问题。而会计准则告诉人们的只是处理会计事项的原则和方法,不是某具体事项的具体处理方法,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并给予充分的披露,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因此,敏锐的职业判断力是新时期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会计工作也是如此。从某种角度来讲,企业与投资者、政府、工商、税务以及银行等部门的关系,与其他企业和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关系,需要会计与之沟通与协调。会计专业人才只有具备良好的交流与协调能力,才能了解对方并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做好会计工作。新时期要求会计不仅要善于取得他人的支持,更要以良好的心态去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会计人员对内要具有协调、沟通的能力;对外要具有谈判、联络、交际的能力,能为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具有丰富广博的知识,能善于沟通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很好地处理与各方面的关系,是新时期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

(四)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充实完善的知识结构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通过法律手段来调节经济行为已成为法制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会计如何面临逐步健全的法制化社会,已成为会计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现阶段的经济主体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法律诉讼成为每个主体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作为经济主体中的会计人员,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必须加强法律意识,要用法律武器来维护经济主体的自身权益,以免其受到侵害。另外,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会计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会计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这都需要会计人员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以及拥有充实完善的知识才能解决。因此,新时期要求会计专业人才不但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熟知国家的经济政策,熟知财政、金融、投资、国际贸易、税务、法律、市场营销和外语等相关知识,才能适应时展对人才的要求,不被市场竞争所淘汰。

(五)创新能力

创新是当代经济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给会计带来多方面的冲击,这就要求会计面对新变化和新问题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即会计人员要具有创新能力。一方面,创新是会计的内在本质,没有创新,会计就会墨守陈规,失去生机;另一方面,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企业要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作为“国际性商业语言”的会计必然要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我国是一个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国家,经济状况有其特殊性,面对会计国际化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的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有具备广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能力,并在会计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才能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

(六)风险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性等问题的存在,增加了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会计人员要树立风险意识,遇到问题要进行科学、谨慎的分析,要熟练运用规避风险和利用机遇的理论与方法为企业出谋划策。只要工作总会遇到困难。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和疑惑,如果会计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锐意进取的精神,没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及务实的工作态度,就会得过且过,在工作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新型会计专业人才必须要具有风险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新时期的会计工作。

三、新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要求。由此可见,政府确立的素质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而我国目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只重视通识教育,却忽视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提的多、讲的多,实施成效少。会计本身属于经济管理的范畴,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会计专业人才要有强烈的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事业进取心,能正确对待竞争、挑战、机遇,能关心他人、与人共处,能满足市场需求、为社会所用,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抓好学生从入校到毕业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教育,切实把综合素质培养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环境下的新型会计专业人才。

(二)要抓实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育

教育部在《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特别重视基础课程教学力量,教授应承担基础课教学任务,知名教授应为本科生上课”的要求,因此,抓实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育,确保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是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高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样面临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育问题,只有抓实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育,才能给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专业的学生带来发展的空间和契机,才能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会计专业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型会计专业人才。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扎实的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理论是会计专业人才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要抓实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育,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质量观,要把教学质量视为教师的生命,教师要“因材施教”,保证学生能充分地发挥其内在潜能。2.高校的管理者要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服务工作思想,紧紧围绕教学积极开展工作,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3.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针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要采取单位现场教学、课堂形象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和热情,学生才能把基础课的内容学实、学透。

(三)要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时期的会计专业人才是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能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是新时期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关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会计技能训练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涉及商业机密和资金安全问题,也有会计工作的政策性、连续性等问题。只有高校的管理者高度重视,配备高技能教师,采取多种方式的训练方法和切实可行的强化训练措施,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型会计专业人才。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第2篇

关键词:黑龙江市场需求;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084-02

一、黑龙江市场会计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通常,学者们将人才分为四类: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其中,第一类属于研究类人才,后三类均可划人应用类人才。比照此划分标准,会计人才也可分为四类: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其中后三类同属于应用性,分别代表高级层次应用人才、中级层次应用人才和初级层次应用人才。

根据以上分类标准,以黑龙江市场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为研究对象,我们从黑龙江人才网、智联招聘、数字英才网上随机收集招聘信息300条,其中高级、中级和初级会计人员需求信息各100条。因搜集信息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所以招聘单位既涉及制造业又涉及工商服务业,企业性质也囊括了国有、民营、外资、个体经营等多种经济体,具有很好的黑龙江省市场代表性。市场招聘单位对会计人员从业能力需求情况及其具体比例总结如下:

1.工作能力方面

在工作能力方面具体统计了政策法规(资本)运用、税务筹划和会计核算报表等三个子指标。对高级会计人员的政策法规(资本)运用和税务筹划要求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89%和86%,而这两项子指标在初级会计人员中的样本显示为0;对会计核算报表要求最为集中的群体是中级会计人才,达到94%。可见,黑龙江市场对高级会计人员的宏观掌控能力要求最高,而将日常具体操作期望集中在中级会计人才群体上。

2.职称(或技术证书)方面

在职称(或技术证书)方面选取了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和上岗证等四个子指标。在高级会计人才群体中要求具有含金量很高的高级会计师及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占37%;要求具有会计师职称比例最高的是中级会计人才样本,达到92%;对初级会计人员要求集中在是否具有上岗证方面。

3.学历要求

在学历要求方面,结合我国现行学历学位制度选取了硕士及以上、本科、专科和无要求等四个子指标。对中、高级会计人才的学历要求集中在本、专科及以上,说明黑龙江市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比较重视,这也从侧面体现出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肩负了社会的重托与期望。

4.外语要求

在外语要求方面设计了无要求、英语流利(含六级)、英语一定基础(含四级)、俄语流利和俄语一般运用(含四级)等子指标。由于地缘上的关系,在黑龙江市场上明显表现出对俄语需求的倾向。在高级会计人才中除常见的英语运用能力要求(累计达51%)外,还有累计3%的样本对俄语水平提出具体要求,并且此状况在中、初级会计人才中也有相应表现,分别占到2%和3%。

5.电算化操作能力

在电算化操作方面,只考虑了针对财务软件(含ERP)要求有无问题。从市场需求来看,对财务软件的使用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对中级会计人员的要求高达79%,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市场对中级会计人员的定位更多见于娴熟操作层面。

6.协调沟通能力

在协调沟通能力方面,选取了很具代表的三个子指标:领导力、沟通力(含亲和力)和良好社会关系。对于高级会计人才,这类指标要求体现出很强的刚性,三个子指标分别达到91%、83%和55%。另外,沟通力(含亲和力)是其中最具普遍性的要求,在三类会计人群中分别为83%、57%和43%和可见,在信息社会中会计人才的情感培养愈发重要。

7.从业时间

在从业时间上,只是粗线条地划分为5年以上、1-5年和无(含应届生)等三个标准。从三个会计人员群体中可以看出,从业时间与人员层次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即层次越高从业时间越久。在高级会计人才中,要求5年及以上从业时间的达到98%,这与会计专业属于人文社科领域有直接关系,更加注重经验与阅历。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市场对会计人才的总体需求表现为:能够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专业技能,娴熟地运用财务软件操作,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相应外语水平。俄语由于地缘优势在黑龙江市场上表现抢眼。

二、需求与黑龙江省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199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三方面要素: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黑龙江地方高校在为本省培养市场所需的会计人才时,所采纳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然要体现这三方面要素。

1.培养目标的界定――培养什么人

从会计供需角度看,市场是需求方,而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是供给方。在当今供求双方严重失衡前提下,高校更应关注市场反应。美国会计学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美国的会计毕业生待遇不如从前,究其原因发现,主要在于用人单位对会计毕业生能否满足企业需求质疑。可以说,将“满足市场需求”界定为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目前较为理性的选择。

从上文统计资料来看,黑龙江市场对会计人才的整体素质期望较高,尤其是在高级会计人才层面上,更是体现出多方面综合能力要求。不仅要有专业会计知识的运用分析能力、相关政策法规驾驭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外语水平。黑龙江市场需求应成为确立省内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力量。

2.培养内容的确定――用什么培养

在将“培养市场所需人才”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后,培养内容也就愈发清晰和明朗。

(1)要以更宽阔的视角关注人文情感教育的深远影响。由于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商业语言的意义在于信息的交流,而信息交流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进而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决定了会计必然强调客观公允、严谨务实,属于技术规范范畴;相对于技术规范注重是非公允而言,人文情感则更为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和谐。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人文情感的魅力在于它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明辨善恶美丑,倡导责任与良知,人文情感教育对于会计人才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在传授会计技术规范的同时,也应关注人文精神涵养,因为它能带给人内心以力量,这样才更利于具有完整人格会计人才的涌现,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应保证课程设置的宽厚而实际。从黑龙江市场招聘单位对会计从业人员需求情况统计表可见,市场对会计人才

知识、能力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市场要求高校在会计专业界定方面应愈发地模糊,越来越体现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内容体系之间的相互交融。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重新安排课程内容,加大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知识的课时比例,注重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

从会计专业的科学发展和强化职业判断能力出发,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课程的了解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教材与实践的贴近与融合,增加企业实例,在具体业务情境中培养学生分析与决策的能力。同时,在高校会计教学中应加大人文教育的分量。

(3)强化俄语的地缘优势。由于黑龙江所处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使其在对俄边贸中具有天然优势,双方贸易往来频繁,其交易金额一直占据我国对俄贸易相当大份额。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必然带动对相关会计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具有良好俄语背景的复合型会计人才。黑龙江地方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应加大《会计俄语》、《俄罗斯会计》、《俄罗斯概况》等特色课程,深挖语言潜在优势,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3.培养方式的选择一怎样培养人

会计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要求理论基础的扎实,同时更注重对实际业务的操控能力,而这种实际操控能力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实践中的感受与感悟,来源于“干中学”、“学中干”的体会。融理于景地安排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亲力亲为的切身体验,是对专业认知的必然阶段和过程,是不能被替代和剥夺的。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第3篇

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理和会计发展的基本规律看,完整而有效的会计市场,对于完善的社会审计、咨询和服务体系尤为重要。会计人才市场主体塑造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调节机制,促使我国人力资本的集聚,会计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我国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我国会计人才市场主体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人才市场逐渐建立和完善,会计人才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的主体意识已经基本形成。但在会计人才市场上,会计教育单位尚未成为全权的会计市场主体,使会计人才市场缺乏应有的经营主体,会计教育单位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只要取得了招生指标,就能获取相应的收入;至于学生在学校学了什么,到社会上能干什么等等,都似乎与会计教育单位无关,而实质上会计人才使用价值的大小与会计教育单位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一个完整的会计人才市场必须有会计教育单位的入市,这样会计人才市场才能健全。会计教育单位的入市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会计教育单位与会计受教育者共同承担会计人才的就业责任,并由社会根据不同会计教育单位毕业生就业状况对其做出评价,即由市场来直接决定其收益水平;二是由会计人才中心对毕业生进行全国性的统一考试,把不合格的“产品”留给会计教育单位进行处理或者“再加工”,即由市场来直接影响其成本高低。只有会计教育单位进入市场,成为社会经济循环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才能构成全社会的会计教育竞争,也才可能通过竞争来提高会计教育质量,达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目的。

二、会计人才市场机制特征分析

市场机制在会计市场中的运行形式,是通过会计市场内部有关会计商品价格,会计市场主体竞争及会计市场供求变动的相互制约关系来实现的。本文拟从市场机制的过程来考察、探讨、分析会计人才市场机制包括的内容。

(一)会计人才的供求机制。会计人才的需求来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管理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会计信息需求和对会计管理需求的提高。由于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人员的直接劳动成果,会计服务经营主体使用会计人才的收益,主要表现在取得会计服务收入上。会计人才的供应规模取决于会计教育的规模和社会对会计职业的评价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的收入状况,当会计人才的供应大于需求时,会使会计人才工资水平降低,但这还不是主要的结果,更为重要的结果则是会有一部分会计人才找不到会计工作岗位,从而使会计人才的实际收益降低,导致社会对会计人才投资的减少;当会计人才供应小于需求时,会计人才工资水平会上升并超过其他专业人才的工资水平,从而导致社会教育投资的增加、各种会计教育形式出现和更多的劳动者愿意接受会计教育并充当会计人才。

(二)会计人才的价格机制。从理论上讲,会计人才生产价格的主体是会计教育的投资,它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会计受教育者所在家庭的投资、国家投资、会计人才经营主体投资和会计人才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由使用单位做出的后续培训或教育投资。这些投资所形成的价值量对会计人才所有者个人来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只有国家政府才可能掌握这些数据的统计资料。但是,由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甚至不同院校,其文化传统、教育水平、教育条件都不同,对会计人才教育的投资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国家政府所掌握的生产价格也只是一个大致的平均数据。由于会计人才的价值与会计人才的生产价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对会计人才所有者来说生产价格又是一个模糊概念,所以,会计人才所有者的决策一般是在工资水平与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后做出的。

(三)会计人才的竞争机制。会计商品的不可替代性使会计市场竞争出现垄断和限制于会计行业内部。具体讲会计人才经营主体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国家对会计教育的投资和获得更多的会计教育收费收入,会计教育单位之间的竞争反映了会计教育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其结果是:一方面提高了会计教学条件和会计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相对降低了会计教育的收费标准和国家教育投资的数额。会计人才个人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有利的就业条件,获得优厚待遇,它反映的是会计人才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会计人才供过于求时,会计人才个人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会计人才个人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一方面,降低了会计人才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另一方面,提高了会计人才的素质,即会计人才的质量。

(四)会计人才的管理机制。由于会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贯穿于会计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活动,所以,会计主体单位使用会计人才的收益就不仅表现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等使用活动上,而且还主要表现在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即如何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会计市场供给主体是一种特殊职业,它的存在必须以高素质的会计执业队伍、高质量的会计商品为前提。根据我国会计市场的现状,政府对会计市场进行了较强的干预以提高会计商品质量。在供给方面,政府规定了会计商品生产者的执业资格条件以及会计商品价格标准,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质量检查,以保证会计商品质量。在需求方面,政府则主要规定了应接受审计、评估及其他会计服务的范围,以增加会计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他商品市场相比较,会计市场宏观管理的直接性十分明显。

三、如何塑造会计人才市场主体

会计市场发挥作用的动力,正是市场主体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合力”,所以,笔者认为塑造会计人才市场主体,就是要完善会计市场主体体系和健全会计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一)完善会计市场主体体系。这是由会计市场主体间的相互制约性决定的。由于会计信息市场供给主体是会计人才市场和会计服务市场的需求主体,所以,会计信息市场的发育状况对会计人才市场和会计服务市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会计信息的供给主体单位越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就越重视,从而对会计人才和会计服务的需要也越高、需求量也越大;而对会计人才与会计服务需求的增加又会带动会计人才市场与会计服务市场的发展。因此,会计服务市场的发展对会计人才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完善的会计人才市场可以为会计服务市场提供更多的会计服务人员,从而促进会计服务市场的发展,而会计服务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又会反过来影响会计人才市场和会计信息市场的发展。由此可见,通过完善会计市场的供求主体、扩大会计市场主体范围是促使会计市场机制更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或条件。也就是说,一个完善的会计市场主体体系的形成就等于为会计商品价格均衡即价格机制发挥作用、供求均衡即供求机制发挥作用,特别是实现充分而公平的竞争即竞争机制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第4篇

Chang Yingzheng

(Xi'an Aero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077,China)

摘要: 当前的会计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从当前的学生就业来看,会计类专业已成为就业市场存量最大的专业之一;另一方面,会计继续教育市场上良莠不齐,未能达到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实战能力的初衷。本文立足于高校,面向整个会计人才培养的市场,借鉴市场营销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应用SWOT分析方法,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该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抓住在校生培养和会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两条主线。希冀为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ed in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On one h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ent students employment, accounting specialty employment market has become one of the biggest professional stock; On the other hand, the good and bad are intermingled in the accountant continue education market, which fail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work and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actual combat ability. Based o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ed the whole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market and drew on the thinking way of marketing and sale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nalysis method of using SWOT in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though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accomplish the teaching task as center, grasp the two mainlines that is undergraduate training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accounting continue education in personnel training to hope to provide a new thought for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SWOT 高校 会计人才培养 继续教育

Key words: SWO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continu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243-02

0引言

近年来,高校会计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的成果多集中于以下几方面:会计教育的教学观念,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试制度的改革。本文认为由于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只针对在校生的培养,系统相对封闭,造成这些研究多偏于高校本位、教师本位,是基于高校来解决高校人才培养问题。而人才的市场评价才是最有实践意义的评价,相关的会计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应围绕企业需求展开,将在校生的培养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本文以高校为中心,从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角度,提出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思路。

1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对象界定

本文中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面对整个会计人才培养市场,主要指面临企业招聘的会计类专业在校生、毕业生和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在职会计人员两个市场。高校把由此形成的整个会计人才培养市场作为目标市场,首先能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市场意识;其次能解决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企业动力不足;再次高校教师的参与能够更新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其教学水平。

2SWOT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与角色定位

2.1 SWOT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企业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形成会计人才市场,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以企业的需求为核心展开,SWOT分析是将对组织内外部条件各要素进行概括和分析的基础上,找到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一种方法。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视角,首先要识别高校自身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找到机会、发现威胁,结合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企业需求的评价,进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定位和会计人才市场细分,进而确定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引入SWOT分析可以帮助高校把资源和行动聚焦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寻求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合理匹配。

2.2 SWOT分析法的角色定位高校作为会计人才的主要“生产者”,首先需要了解高校自身具有的优势资源,如何能够扬长避短;其次需要了解市场,了解作为会计人才的“消费者”的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再次了解竞争者(本文中把市场上同样提供会计教育及培训的高校以外的培训机构作为竞争者),分析竞争者能够为有会计教育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什么样的特色服务,希望藉此发现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中的盲点和不足。

3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 高校是企业会计人才的主要提供者最庞大的会计职业教育市场“产品”(会计专业在校学生)由高校生产,另外高校还拥有数目惊人的潜在需求者(对于相关会计继续教育有需求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信息资源优势。

3.1.2 高校具有最强大的教学资源和教师团队高校的层次性使得高校拥有各层次的专业教师队伍,另外高校还拥有会计以外不同领域和类别的专业教师,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多方面系统性要求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软硬件资源优势。

3.1.3 各大高校越来越意识到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在具体培养要求中都越来越关注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如近年来,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进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探索,在教学中提出了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法、工作过程导向法等基于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3.1.4 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从“智能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发展已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中,能够考虑结合会计需求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3.2 劣势分析

3.2.1 在校生培养中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多问题会计教育作为传统学科课程设计,通常采取三段式(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中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即使在实践课程中也主要是会计模拟实习、电算化上机,案例教学。实习只是模拟案例,这些实践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岗位工作无法深入。另外各个行业的会计科目设置和会计处理具有一定差别,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初级会计岗位行业针对性都比较强,而长期以来本科教学上是以工业会计为基础进行的,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上没有突出岗位特征,也是造成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差,难以马上胜任工作的现状。

3.2.2 教学社会参与程度不够高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一般是理论研究界的专家、知名企业财务主管、财政部门等政府官员。专家们所处的角色和面临的工作与院校刚毕业的学生实在没有可比性,他们的意见指导教学效果可想而之了。高校会计专业教师普遍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会计实践经验,在教学中还会受到原本的研究型教育形成的研究型知识架构的影响。来自企业的教师基于各方面原因难以真正有效承担实践环节教学任务。

3.2.3 培训机构市场上的培训机构林立,一类会计专业培训机构,有的为了针对某方面的资格证书、等级认证培训,有的是担任会计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一般都是短期教学,针对性强;另一类是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和礼仪等培训,主要针对面临毕业的学生,培训目标明确、内容新颖,理论和实践的衔接较好。

3.3 机会分析

3.3.1 市场对高校毕业生会计人才需求趋向系统性近年来我国会计实务部门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项目要求明显增多,对会计实务操作层面的能力需求有所下降,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的需求呈上升趋势。高校一般具备多学科多专业的全方位专业教学资源和教师团队,有能力按照不同市场需求,设置相应的能力模块,进行培养方案的设计,符合这一市场变化。

3.3.2 相关政策鼓励、支持高校开展和参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五章第十七条规定“鼓励、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办学单位参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1]上述规定无疑是对高校以参与社会培训为切入点,提升在校学生培养水平的支持和鼓励。

3.3.3 会计人才培养市场巨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作了如下规定:“持证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持证会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2]会计是个终身教育的职业,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不光要着眼于在校生的专业常规教育,同时应逐渐将毕业生的继续教育培训和会计人员准入和资格认定等培训工作纳入考虑范围。

3.3.4 财政部对公布持证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安排财政部负责制定并公布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大纲,体现了对于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最新要求,不同行业企业对于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具有不同的要求,形成了统一规范要求下的众多会计继续教育细分市场。对高校教师来说,参与其中对于自身更新知识,了解和把握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会计处理的差异,提高业务水平是个难得可贵的机会。

3.4 威胁分析

3.4.1 高校在会计培训市场上长期以来份额不高,对于培训工作经验欠缺主要表现高校对市场需求变化不敏感,在实务操作能力的欠缺上和市场需求把握的欠缺上。

3.4.2 竞争者长期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熟悉市场和操作流程

竞争者对未被满足的培训需求者的需求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在招生中更能把握住需求者的需求心理,促销推广方式多样,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注重培训的短期效果。

3.4.3 高校缺乏相应机构和机制现阶段高校还难以直接与会计人才培养需求者有效对接,未能有效占有这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培训市场;现有教师评价体系难以针对满足该类型市场需求的专业教师,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4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思考

会计类专业在校生和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在职会计人员分别形成两个细分市场。在校生市场人才培养中,高校缺乏的是与企业的合作和对相关行业岗位的了解,导致企业的招聘难和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会计继续教育市场上,高校具有广泛、综合和规范的教学资源,未能与继续教育共享,形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高校有必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两个市场结合起来,两者各有重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1 在校生的培养思路

4.1.1 引入“整体产品概念”思路本文认为把市场营销中“整体产品概念”引入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计划中,培养的学生也应该具有这三重特征:①核心产品: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②形式产品:具备一定人文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独立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专业知识能得以更好发挥;具备组织行为和管理知识,会计、财务及相关知识和信息知识,为会计从业提供深厚的技术背景和提升空间。③延伸产品:对于毕业生从学生身份到职业身份的转换,学校应“扶上马,送一程”,毕业后应与毕业生和企业做互动沟通,帮助做好身份转换的磨合工作和后续教育工作。

4.1.2 岗位人才培养思路在高校教师参与会计在职人员培训中,掌握企业不同岗位对会计专业学生要求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不同行业会计处理的差异性,在毕业生签订就业合同后,做有针对性的专业岗位辅导;在了解行业企业岗位要求和毕业生就业辅导中,进一步完善在校生人才培养方案,在项目教学和实训环节中更贴切的模拟实务场景,提高教学水平。

4.2 在职人员人才培养思路

4.2.1 从人才需求来看,不同层级的会计人员具有不同的人员能力框架要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根据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分为高级会计人员、中级会计人员和初级会计人员三个层次。不同层次会计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都必须要不断更新能力要素,随着职业层级的升高,大多数能力要素的等级都会随之而有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层级的升高,还可能淘汰某些仅适用于基层职位的能力要素,而增加某些新的要素,去除某些不需要的要素。高校在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中,需注重不同层级人员的能力框架要求和培训的层次性。

4.2.2 不同层次高校各有优势,发挥高校教师团队的人力资源优势以高级会计人员为例,作为企业团队合作者、全局管理者,对于宽厚的职业知识、广泛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而高校的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教师队伍都能提供相应的知识供给。同时,这样的培训也能促进高校教师开阔视野、提高层次。

总之,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该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抓住在校生培养和会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两条主线,解决当前会计人才的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面临的不同问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会[2006]19号2006年11月.

[2]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26号2005年1月.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第5篇

引言:

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3月,中国上市公司总数为1434家,其创利额占全国gdp总份额的75.57%。上市公司数量之大,其创造的利润占gdp的份额之高,显示了中国上市公司庞大的创利能力。目前,国家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所依据的信息主要来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注册会计师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已成为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的第一道防线。因此随着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其对注册会计师的需求也就与日俱增。注册会计师为经济个体信息、解读信息、提供审计服务。但是长期以来,该行业都缺乏统一的行业数据,市场上事务所数量不多、服务层次不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服务质量及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供需现状及引发的问题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

本文拟以注册会计师行业为研究对象,围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供给与需求,探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供需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供需理论分析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环境

1.供给环境

供给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内,提供审计服务产品的可控环境,二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外,相关监管部门的可控环境。内、外环境综合作用影响行业所提供的审计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质量。内部可控环境包括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相关的审计技术准则和审计技术手段、行业发展、同业竞争和职业独立性状况等因素;外部可控环境包括由财政部、证监会等制定的规范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质量和信息披露规范质量等因素。

2.需求环境

需求环境主要指影响注册会计师服务的本文由收集整理需求数量和质量的环境。由于需求主体可分为公司、政府和社会公众,因此,需求环境可分为微观的公司环境、宏观的政府环境和公众期望环境。微观的公司环境主要与公司治理结构等相关,公司治理状况决定了审计质量需求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影响程度。而政府和公众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包括通过影响公司的治理环境进而来影响其审计质量的间接影响,以及通过直接对注册会计师施加压力来影响其审计质量的直接影响。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基础

我们都知道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的是审计服务,其工作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总体财务状况数据,这些财务数据即为会计信息。由此可见,会计信息是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服务的基本元素,也可以这样理解,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基础,即为会计信息。

1.会计信息的供给

按现行有关会计规范的要求,会计信息的对外报表采用的是标准化会计报告模式,即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利润表。该类信息呈现标准化,有统一的规格,方便了使用者的比对,使其可以快捷的获取信息,但是,统一的报表形式也决定了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只能在一定程度范围内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共同需要,无法满足某些特定的需求。

2.会计信息的需求

用户对信息的需求结构具有广泛性、差异性和易变性特征。对于不同的用户以及同一用户的不同用途,信息的需求结构是有差别的。作为需求的信息中既要有企业内部信息,诸如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又要有企业外部信息,诸如其他微观主体信息,宏观经济信息,市场形势的信息,甚至国际市场信息。从需求方来说,则涉及多个方面:政府、企业、经济个体、普通民众等等。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供需实证分析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供给分析

1.会计师事务所

(1)业务单一,监管不健全。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范围涉及会计、审计、评估、税务、管理咨询等,但国内绝大多数事务所还只能提供审计等单一品种的服务,能提供全方位管理咨询业务和其他相关业务的事务所并不多,总体的业务服务能力和范围都十分有限。在执业环境的管理上,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规范、事务所运营体制和行业监管机制等都存在较多问题,如事务所内部缺乏激励机制,行业监管监督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政府干预,作假较严重等。

(2)人才缺乏,知识结构老化。事务所大多数注册会计师还是早期考核通过的年龄较大的一批人,年龄普遍偏大,年轻人才不多。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为顾客提供各种管理咨询业务的专业人才十分稀缺。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机会渠道也很少,由于事务所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的层次较低,加之,还没能建立一套面向市场的、有效的培训机制,这使得目前的注册会计师获得新知识和提供新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

(3)缺少小型事务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大部分。这些企业的年报审计工作,以及一些较为简易的管理咨询工作都需要一大批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一般出于收费金额方面的考虑不大会承揽这方面的业务,这为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这些小规模企业需要小型会计事务所提供价格低廉的记账、纳税申报、会计制度设计、基本会计知识培训、验资工作等专业性服务。其发展可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格局,是发挥其特定的市场功能的需要,也是实现其市场自身定位方面的需要。同时,这些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成立时间短、起步晚,无论是在资产规模、资金实力、技术实力上都无法与大、中型事务所竞争,而只能将服务对象定位在中、小企业上。

2.注册会计师

(1)国内市场上会计专业岗位分布调查分析。下图是有关市场上会计专业岗位分布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在市场上,注册会计师的总比例只占到17%,而最基础的基本核算岗位占到了市场岗位份额的将近一半之多!当然这与调查对象当中存在大量私营企业有关,由于私人企业的会计日常核算并不是很复杂,基本的核算岗位设置即可满足企业的核算需要。但是大量存在的基本核算岗位是无法满足新要求、高标准的新型市场的。

(2)国内注册会计师年龄结构分析。下面是国内某地区注册会计师行业年龄分布调查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地区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队伍年龄老化问题比较突出,50岁以上的注册会计师为37%,而30岁以下的仅仅只有7%。注册会计师队伍当中的成员老龄化趋势仍旧偏大,年轻人才缺乏。这一点必将制约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3.注册会计师行业供给的一般结论

首先,很明显的是,从供给角度看,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着低层次供给相对过剩和高层次供给相对不足这一矛盾现象。注册会计师人数虽然在逐年上涨,但总数与国际知名事务所相比较还是略少。国内现有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当中老龄化严重,年轻人群当中也存在高级人才严重供给不足的情况。其次,由于私营企业数量庞大,导致了会计专业人才大多集中在基本核算岗位,而高级会计人才十分短缺。但是,现有的这些基本核算岗位的人才也没有完全适合国内本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现状,真正可以满足私营、小型企业的事务所所占比例太小,发展缓慢,多种问题制约了这一新兴形式的事务所的出现。这些都是供给情况当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需求分析

1.需求主体

(1)外国会计公司以及外国投资者。中国这一新兴市场潜在的巨大需求,对外国会计公司有很强的吸引力。国外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主体为保护自身的利益,要求中国的会计市场能够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为他们提供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考虑到语言、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对成本方面的考虑,他们必然在适应本土特色的同时继续延续其国际化的策略。即,在雇用大量高素质的中方员工时,注重吸纳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和那些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国内资本市场运作、精通外语及熟练掌握计算机、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提出财经建议的专业人才。因此,随着外国资本流入和外国投资增加,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将产生全新的需求。

(2)中国资本市场以及改革后的新型企业。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各个上市公司、投资者及监管部门都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可靠的服务。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内国外企业都将发生一个新的融合。我国企业在国家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作的同时,也需要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行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这不但要求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提供审计和一般信息披露服务,还要求其提供有关资产重组、上市运作、投融资决策、风险规避、市场预测等一系列更高层次的管理咨询服务。因此,这些都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范围、形式、层次、质量等有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2.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数与社会需求

(1)中国与其他市场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数比较。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中,由于大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企业,因此需要大量的注册会计师对其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成熟。每10万人中的注册会计师人数大都超过100人。相较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新兴市场国家大部分只在10人以上,明显显现出数量上的不足。但是相比较这些地区,据统计我国目前的执业注册会计师5.6万人左右,平均每10万人中约有4个注册会计师。不仅与发达市场数据相差甚远,甚至远远低于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人数。

(2)注册会计师行业与其他行业需求比较。由于社会劳动报酬与社会劳动或者说劳动者的技能是成正比的,这就说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在经济活动当中所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可或缺的经济角色和职能使得这一职业拥有了相对较高的报酬。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注册会计师人才的缺乏,市场对注册会计师的极度需求导致了这样一种高薪纳才的局面。

3.注册会计师行业需求的一般结论

首先,注册会计师在市场上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不仅没有饱和,甚至是一种极其短缺的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各行各业尤其是商业部门,对于注册会计师的需求只增不减。这种需求是强大的、全方位的需求。这种需求,表现为对注册会计师人才的需求,对注册会计师服务数量的需求,还表现为对注册会计师服务形式的需求,对服务内容以及服务质量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中国各个经济主体所产生出来的一种巨大的和更高层次的需求,它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动力。如果没有更多更优秀的国内注册会计师出现,没有有实力的事务所,这种需求的解决途径就只能依靠国外的大型事务所。这并不是一种妥善的解决办法。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供需均衡的制度安排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供需不均衡及影响

1.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

由于一方面国内有强大的需求却没有具有实力和经验的国内事务所为其提供服务,而且国内外事务所成员收入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使得许多优秀业务骨干跳槽,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面临大量人才流失,这将使得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处于愈加不利的竞争地位。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其业务范围将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业务单一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收益会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将持续的在被国外事务所占领后的剩余小额市场上展开在业务数量、质量方面的竞争。这种激烈的多方竞争极其有可能会导致我国会计服务市场的不稳定。

2.对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影响

现有的会计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而会计信息的供给却还是一味的单一。这种从基础上的供需矛盾扩大后,便出现了高层人才匮乏、低层供给量过大;高层次高精尖人才匮乏、技术单一零散人才量过大的供给模式。加之注册会计师行业内部成员年龄结构不合理,老一辈注册会计师在新型会计市场的发展中不适应,知识储备不足,然而适应新情况的年轻一代中拥有注册会计师职业技能的人数却甚少。这些不合理的供给结构都将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行业内部人员得不到更新,其运作机制就会缓慢,会计师事务所的各项工作也必将受到影响。

(二)制度安排

1.培养优秀人力资源

这是当前最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解决:首先是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改革考试资格、考试制度和考核内容、考核办法,注重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不是单单凭考卷定资格。其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加大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培训力度,造就更加具有高水平的注册会计师。再次,各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起自身的监管机制,使所内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迅速提高。最后,各个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指各个高校和专业学校应办好注册会计师专业,使该专业毕业生能高素质和高比率的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增加注册会计师队伍中的年轻人才比例。

2.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

会计师事务所必须扩大经营范围,向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事务所学习,尽快适应多领域的需求,包括会计、审计、评估、税务、管理咨询等。同时注重质量、讲究信誉,以赢得更多客户。而扩大事务所规模的有效途径则是注重事务所规模的扩展,引导和促进国内事务所之间走强强联合的道路,有实力的大型事务所才能够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健全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在这一点上,需注意的是要考虑到当前国内企业的情况,鼓励一批有发展前景的小型事务所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小型企业的需求。

3.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

在这一点上,在学习和借鉴国际知名会计公司的管理经验的同时,改革事务所自身的组织体制,改变目前的有限责任制为合伙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逐步增强事务所的竞争实力,建立起相应的体制以此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其次,完善行业监管,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违法行为的界定和法律责任的承担都需要进一步细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再次,加强各级监管工作机构的建设,完善监管工作机制。还要注重加大力度打击弄虚作假者,真正达到净化行业队伍,改善行业形象,从而使得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更加成熟。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第6篇

高校人才培育模式现存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高等教育的转型期,高校的人才培育模式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在这种发展和变革中,培育模式的建设经验得到了大量积累,但培育模式中的现存问题也不容忽视。

1.专业结构落后又惰于改革。社会大环境正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这也就要求我们的高校对自身的专业设置进行不断革新和完善。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些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明显滞后于市场的人才需求的现象,其培育方向陈旧、与国际国内的需求趋势严重脱节。这些专业是在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前为适应当时社会的某种需要而建立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已今非昔比,当年的那种社会需要已被严重淡化甚至不复存在。但是基于某些原因学校又不愿对此类专业进行改革,这直接导致培育出来的学生“所学”非“所需”,虽然手持学历证书但很难摆脱就业困境的现状,严重阻碍了高校发展,甚至威胁到了学校的生存。

2.盲目“追热求新”却难保师资。培育模式的建设和专业的设置应该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绝不等同于“盲目追热求新”。对当今的高校发展实情稍作调查就会发现“盲目追热求新”现象不但存在而且不在少数,仅拿新闻学类专业点来说,据《中国青年报》( 2005年10月27日版《新闻教育本科膨胀研究生“扎堆”》)资料统计,自1994年以来,我国新闻类专业点个数统计数据为:1994年为66个、1999年为124个、2004年为459个、2005年为661个。可见,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之前,专业点个数年均增加仅10个左右,而扩招之后的2000年到2004年间年均增加近70个,到2005年,仅一年就新增了202个。这样的“超常规发展”不是仅仅出现在新闻类专业上,在其他专业建设中也屡见不鲜。很多院校只具备了薄弱的师资甚至是只具有了几名教师,因为看到就业市场上的某某专业是个“热门”就盲从申办。这样的院校专业往往由于教学计划不健全、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等原因而造成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这样的专业所培育的毕业生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吗?即使得到了试用机会,能否经得起岗位的考验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应做到全面化和透彻化

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和变革必然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类型也不断变革,高校的培育模式建设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和依据。但是市场的这种导向作用的正确运用必须建立在对市场的充分正确分析和认识的基础之上,绝不能盲从于市场。否则培育出来的毕业生反而“所学”非“所需”,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概括地讲,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应该是全方位的、透彻的,要在充分分析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认识对人才的需求问题;要透过市场表层看需求的实质,不要被局部的暂时的需求假象所迷惑。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尤其在我国,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市场需求也就存在着“朝令夕改”的“速变性”。面对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市场,要全面、准确、透彻地分析其人才需求情况就要求学科建设的决策者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运用动态分析的观点,不但要看到“目前的需求”更要看到“将来的需求”;不但要看到需求的表面现象更要看到其本质。正如吴博达老师在文章《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思考》中所指出的,由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大量的新兴学科必然应运而生。仅就现行的专业目录来说,今后被广为关注的几大领域及已经出现的众多新兴学科,有相当一部分目前还是空白。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透彻地分析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人才培育模式的结构调整及相应的配套改革中去,才能在新世纪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正确运用市场的导向作用,搞好人才培育模式建设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第7篇

一、需求分析: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入世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外国会计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外国在华的金融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其实早已看到了中国这一新兴市场潜在的巨大需求。加入WTO后,他们会大举进入我国会计市场,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并展开竞争。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对成本方面的考虑,他们必然把国际化置于本土化之中,雇用大量高素质中方员工,尤其是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和那些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国内资本市场运作、精通外语及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专业人才,这从目前在我国的外资银行和外国保险公司主要雇用中方人员便可看出。外国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灵活的用人机制,使他们能够在高素质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全方位需求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将失去关税保护和出口补贴等,必须在国家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作,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并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行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因为企业将不但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提供审计和一般信息披露服务,还会要求提供有关资产重组、上市运作、投融资决策、风险规避、市场预测等一系列更高层次的管理咨询服务。也就是说,入世后的中国企业,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范围、服务形式、服务层次、服务质量等有更大的需求和更高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将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他们也渴望得到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高质量服务。所以,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和内容上都将有巨大的需求。

可以以反倾销为例,说明入世后我国企业需要大量注册会计师服务。截止到2000年6月,共有27家中国企业在9项反倾销调查中向欧盟提出市场经济待遇申请,但只有3家中国企业的申请得到欧盟委员会的批准。欧盟委员会否决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待遇申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项:(1)中国企业产品的国内销售受到限制。欧盟认为,限制中国产品,特别是高科技的合资企业产品的国内销售是中国政府保护国内低效率产业的主要手段之一。(2)企业决策受到明显的国家干涉。(3)企业缺乏经过正确审计的财务账目。欧盟认为大多数中国企业提交的是不完整的账目,其中相当部分根本未经过审计或没有按照国际会计标准进行审计,尤其是在资产折旧方面。(4)产品成本由于以前的政府行为而存在明显的不真实因素,如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不正确的资产评估和随意地重新评估等。(5)仍有一部分企业在进行易货贸易。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主要是书面进行的,欧盟也不会对中国企业进行任何培训指导。因此,中国企业如果受到反倾销调查,应当在有经验的反倾销律师和注册会计师的指导下,充分准备,积极应诉,积极申请市场经济待遇。

这生动说明,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入世后的我国企业必须按国际惯例去经营和运作,也必须遵守WTO规则,因此,到时众多的中国企业更加需要高水平的注册会计师为之提供全方位和高层次的服务。

(三)外国投资者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

加入WTO后,会有更多的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外国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主体为保护自身的利益,迫切要求中国的会计市场能够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为他们提供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如进行独立和公正的审计、提供规范和真实的信息及管理咨询服务等,以便进行科学决策。因此,入世后外国资本流入和外国投资增加,也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产生新的更大需求。

(四)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发展所产生的需求

我国的资本市场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各类公司已有一千多家。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有的企业还要到海外上市,有的外国企业也会来中国上市;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创立,也将为许多高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企业提供发展机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将有机会重组和上市,等等。开放的、规范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必然要求有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上市公司、投资者及监管部门都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可靠服务。资本市场的逐步全面开放,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等中介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更严的要求。

(五)信息化和网络时代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

在信息化和网络时代,人们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注册会计师能否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和及时准确的信息,并且,人们应该能够随时获得有关企业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是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多地涉及到企业绩效、风险度量、发展预测等。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能为人们提供全新的服务。

(六)各级政府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各级政府也正在转变职能,一方面,政府原有的许多服务职能会转由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承担,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也会越来越多地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社会审计等相应服务,这些都是较大的需求。

总之,加入WTO后,我国将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产生一种全方位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有对注册会计师人才的需求,又有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业务范围的需求;既有对注册会计师服务数量的需求,又有对服务质量的需求;既有对服务形式的需求,又有对服务内容的需求。结论是,这种需求是巨大的和更高层次的需求,它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动力。

二、供给分析:低层面的相对过剩与高层次的相对不足

如果从供给角度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我们会看到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着低层次供给相对过剩和高层次供给相对不足这一矛盾现象。

从注册会计师为市场提供服务的角度看,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下列主要问题:

1.事务所规模小。尽管全国现有执业注册会计师6万余人,但全国4000多家事务所中,注册会计师人数在20人以上的事务所只有405家,其中40人以上的不到70家,60人以上的不到20家。从具有证券资格事务所的情况看,全国78家事务所拥有证券许可证注册会计师1000多名,超过20名的只有5家,合并后的事务所的规模虽有提高,但这些事务所中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平均也只有90余人,且70%的事务所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在100人以下。

2.业务单一,获利水平低。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范围涉及会计、审计、评估、税务、管理咨询等,但绝大多数事务所还只能提供审计等单一品种的服务,能提供全方位管理咨询业务和其他业务的不多,总体的业务服务能力和范围都十分有限。

3.人才缺乏,知识结构老化。全国通过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有5万多人,进入会计师事务所的只有2万多人,因此,事务所大多数注册会计师还是早期考核通过的年龄较大的一批人,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能为顾客提供各种管理咨询业务的专业人才更是奇缺。

4. 缺少行业基础统计数据和资料,行业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例如,在1997年和199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在分行业数据中还没有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任何数据;《中国经济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也只有3页关于注册会计师的文字资料;《中国会计年鉴》只是分地区用文字概括地介绍了关于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有关情况,也没有详细的行业统计数据。这对行业管理部门科学、规范地制订决策是十分不利的。

5.在管理和执业环境上,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事务所运营体制和行业监管机制等都存在较多问题,如事务所内部缺乏激励,行业监管监督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政府干预,作假较严重等。

6.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机会和渠道少。由于事务所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的层次也较低,加之还没能建立一套面向市场的、有效的培训机制,这使得目前的注册会计师获得新知识和提供新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

三、一般性结论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可得出如下一般性结论:

1.加入WTO后,我国注册会计师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矛盾将变得更为突出。我国低水平的和不尽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与高标准的巨大的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在提供服务的范围、水平、层次、质量、技术等各方面,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供给将存在一系列的不适应性。

2.竞争加剧。入世后的会计市场竞争,将是全方位的。既有中外竞争,又有国内同业竞争。由于收入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许多优秀业务骨干跳槽不可避免,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象现有中资银行那样面临大量人才流失,这会使事务所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其业务范围将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这使得业务单一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收益会进一步恶化;在资本市场和放开的国际市场上,企业会选择信誉好、影响力大、服务水平高的著名会计公司和事务所,这将使众多小会计师事务所难以生存。

3.挑战与机会并存。尽管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较大的冲击,但由于我国的市场需求巨大,而且呈多元化、多层次格局,那些机制灵活、管理水平高的事务所仍将有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关键是事务所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及服务形式。但面对国际市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想要走出去在短期内恐怕还不具备任何条件。

4.监管难度加大。会计市场开放后,使得会计市场尤其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难度加大,这也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制度上必须有所创新。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当今社会,企业最需要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下列特质:技术技能(包括会计经济财务生产等)、智能技能、沟通技能和团队技能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应根据入世后会计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加大人才培养和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培训力度。要建立起一个面向市场的人才培训制度,以入世为契机和动力,充分利用国际知名会计公司的技术资源和培训机制,加速我国注册会计师达到国际水平的步伐。

2.多元化经营。会计师事务所的多元化经营,是会计市场开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会计、审计、法律、税收、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等的法规和实务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注册会计师、律师、税务师、财务分析师、评估师在专业知识方面也是互补的。一个机构从事多项业务服务,可以共享各种专业人士的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还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行多元化经营,也是防范经营风险的需要。

开拓新领域和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是多元化经营的必然选择。由于市场竞争的更加激烈(不只是会计师之间的竞争,还包括会计师与律师、管理顾问等之间的竞争),配合网络营销的发展,国际营销效率大幅提高,审计业务如何有效营销和实行有效发展战略,将是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的关键所在。目前,会计专业应用各种信息评量不同商品劳务甚至信息本身的价值的机会与需求也逐渐增多。许多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或查账时的重点已经转向以风险为最主要的考虑重点。例如,过去企业披露时只是介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而将来都可能有标准化的衡量方式与披露要求。

3.规模化经营。这也是入世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唯一选择。规模化经营的目的,是扩大市场份额,健全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只有规模化经营,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增强竞争力。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第8篇

一、需求分析: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入世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外国会计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外国在华的金融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其实早已看到了中国这一新兴市场潜在的巨大需求。加入WTO后,他们会大举进入我国会计市场,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并展开竞争。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对成本方面的考虑,他们必然把国际化置于本土化之中,雇用大量高素质中方员工,尤其是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和那些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国内资本市场运作、精通外语及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专业人才,这从目前在我国的外资银行和外国保险公司主要雇用中方人员便可看出。外国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灵活的用人机制,使他们能够在高素质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全方位需求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将失去关税保护和出口补贴等,必须在国家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作,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并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行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因为企业将不但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提供审计和一般信息披露服务,还会要求提供有关资产重组、上市运作、投融资决策、风险规避、市场预测等一系列更高层次的管理咨询服务。也就是说,入世后的中国企业,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范围、服务形式、服务层次、服务质量等有更大的需求和更高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将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他们也渴望得到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高质量服务。所以,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和内容上都将有巨大的需求。

可以以反倾销为例,说明入世后我国企业需要大量注册会计师服务。截止到2000年6月,共有27家中国企业在9项反倾销调查中向欧盟提出市场经济待遇申请,但只有3家中国企业的申请得到欧盟委员会的批准。欧盟委员会否决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待遇申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项:(1)中国企业产品的国内销售受到限制。欧盟认为,限制中国产品,特别是高科技的合资企业产品的国内销售是中国政府保护国内低效率产业的主要手段之一。(2)企业决策受到明显的国家干涉。(3)企业缺乏经过正确审计的财务账目。欧盟认为大多数中国企业提交的是不完整的账目,其中相当部分根本未经过审计或没有按照国际会计标准进行审计,尤其是在资产折旧方面。(4)产品成本由于以前的政府行为而存在明显的不真实因素,如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不正确的资产评估和随意地重新评估等。(5)仍有一部分企业在进行易货贸易。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主要是书面进行的,欧盟也不会对中国企业进行任何培训指导。因此,中国企业如果受到反倾销调查,应当在有经验的反倾销律师和注册会计师的指导下,充分准备,积极应诉,积极申请市场经济待遇。

这生动说明,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入世后的我国企业必须按国际惯例去经营和运作,也必须遵守WTO规则,因此,到时众多的中国企业更加需要高水平的注册会计师为之提供全方位和高层次的服务。

(三)外国投资者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

加入WTO后,会有更多的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外国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主体为保护自身的利益,迫切要求中国的会计市场能够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为他们提供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如进行独立和公正的审计、提供规范和真实的信息及管理咨询服务等,以便进行科学决策。因此,入世后外国资本流入和外国投资增加,也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产生新的更大需求。

(四)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发展所产生的需求我国的资本市场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各类公司已有一千多家。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有的企业还要到海外上市,有的外国企业也会来中国上市;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创立,也将为许多高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企业提供发展机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将有机会重组和上市,等等。开放的、规范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必然要求有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上市公司、投资者及监管部门都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可靠服务。资本市场的逐步全面开放,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等中介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更严的要求。

(五)信息化和网络时代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

在信息化和网络时代,人们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注册会计师能否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和及时准确的信息,并且,人们应该能够随时获得有关企业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是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多地涉及到企业绩效、风险度量、发展预测等。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能为人们提供全新的服务。

(六)各级政府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各级政府也正在转变职能,一方面,政府原有的许多服务职能会转由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承担,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也会越来越多地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社会审计等相应服务,这些都是较大的需求。

总之,加入WTO后,我国将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产生一种全方位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有对注册会计师人才的需求,又有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业务范围的需求;既有对注册会计师服务数量的需求,又有对服务质量的需求;既有对服务形式的需求,又有对服务内容的需求。结论是,这种需求是巨大的和更高层次的需求,它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动力。

二、供给分析:低层面的相对过剩与高层次的相对不足

如果从供给角度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我们会看到,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着低层次供给相对过剩和高层次供给相对不足这一矛盾现象。

从注册会计师为市场提供服务的角度看,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下列主要问题:

1.事务所规模小。尽管全国现有执业注册会计师6万余人,但全国4000多家事务所中,注册会计师人数在20人以上的事务所只有405家,其中40人以上的不到70家,60人以上的不到20家。从具有证券资格事务所的情况看,全国78家事务所拥有证券许可证注册会计师1000多名,超过20名的只有5家,合并后的事务所的规模虽有提高,但这些事务所中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平均也只有90余人,且70%的事务所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在100人以下。

2.业务单一,获利水平低。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范围涉及会计、审计、评估、税务、管理咨询等,但绝大多数事务所还只能提供审计等单一品种的服务,能提供全方位管理咨询业务和其他业务的不多,总体的业务服务能力和范围都十分有限。

3.人才缺乏,知识结构老化。全国通过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有5万多人,进入会计师事务所的只有2万多人,因此,事务所大多数注册会计师还是早期考核通过的年龄较大的一批人,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能为顾客提供各种管理咨询业务的专业人才更是奇缺。

4.缺少行业基础统计数据和资料,行业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例如,在1997年和199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在分行业数据中还没有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任何数据;《中国经济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也只有3页关于注册会计师的文字资料;《中国会计年鉴》只是分地区用文字概括地介绍了关于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有关情况,也没有详细的行业统计数据。这对行业管理部门科学、规范地制订决策是十分不利的。

5.在管理和执业环境上,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事务所运营体制和行业监管机制等都存在较多问题,如事务所内部缺乏激励,行业监管监督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政府干预,作假较严重等。

6.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机会和渠道少。由于事务所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的层次也较低,加之还没能建立一套面向市场的、有效的培训机制,这使得目前的注册会计师获得新知识和提供新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

三、一般性结论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可得出如下一般性结论:

1.加入WTO后,我国注册会计师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矛盾将变得更为突出。我国低水平的和不尽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与高标准的巨大的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在提供服务的范围、水平、层次、质量、技术等各方面,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供给将存在一系列的不适应性。

2.竞争加剧。入世后的会计市场竞争,将是全方位的。既有中外竞争,又有国内同业竞争。由于收入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许多优秀业务骨干跳槽不可避免,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象现有中资银行那样面临大量人才流失,这会使事务所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其业务范围将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这使得业务单一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收益会进一步恶化;在资本市场和放开的国际市场上,企业会选择信誉好、影响力大、服务水平高的著名会计公司和事务所,这将使众多小会计师事务所难以生存。

3.挑战与机会并存。尽管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较大的冲击,但由于我国的市场需求巨大,而且呈多元化、多层次格局,那些机制灵活、管理水平高的事务所仍将有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关键是事务所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及服务形式。但面对国际市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想要走出去在短期内恐怕还不具备任何条件。

4.监管难度加大。会计市场开放后,使得会计市场尤其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难度加大,这也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制度上必须有所创新。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当今社会,企业最需要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下列特质:技术技能(包括会计经济财务生产等)、智能技能、沟通技能和团队技能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应根据入世后会计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加大人才培养和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培训力度。要建立起一个面向市场的人才培训制度,以入世为契机和动力,充分利用国际知名会计公司的技术资源和培训机制,加速我国注册会计师达到国际水平的步伐。

2.多元化经营。会计师事务所的多元化经营,是会计市场开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会计、审计、法律、税收、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等的法规和实务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注册会计师、律师、税务师、财务分析师、评估师在专业知识方面也是互补的。一个机构从事多项业务服务,可以共享各种专业人士的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还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行多元化经营,也是防范经营风险的需要。

开拓新领域和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是多元化经营的必然选择。由于市场竞争的更加激烈(不只是会计师之间的竞争,还包括会计师与律师、管理顾问等之间的竞争),配合网络营销的发展,国际营销效率大幅提高,审计业务如何有效营销和实行有效发展战略,将是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的关键所在。目前,会计专业应用各种信息评量不同商品劳务甚至信息本身的价值的机会与需求也逐渐增多。许多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或查账时的重点已经转向以风险为最主要的考虑重点。例如,过去企业披露时只是介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而将来都可能有标准化的衡量方式与披露要求。

3.规模化经营。这也是入世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唯一选择。规模化经营的目的,是扩大市场份额,健全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只有规模化经营,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增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