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19 16:17:08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第1篇

成功的专题学术讨论

――评《文艺报》“为什么读经典”专栏

我们的文化传统是重视阅读经典的,但近些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失去了阅读经典的兴致和耐心,另一些人则借着让经典通俗化的名义将经典肤浅化,甚至庸俗化。处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情境下,《文艺报》组织开展以“为什么读经典”为主题的专栏讨论,可谓主动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应运而生、适时而出。这是当今学术研究关注时代、参与现实、服务社会的成功案例和典型表现。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

由于“为什么读经典”专栏讨论的论题重要且是适时提出,因此吸引了文学理论界、当代文学研究界等领域的众多知名学者积极撰文参与讨论,可谓阵营强大,影响广泛。撰文者的视角是多方位的,论述的问题涉及多个侧面、多个层次,讨论取得的成果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深度和较强的系统性。詹福瑞的《时代挑战与文化选择》敏锐而理性地正视问题,提出首先要讨论“为什么读经典”这个问题的前提,人们为什么不阅读经典了。当我们议论经典阅读这个问题时,说明经典阅读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已经出现了问题。“问题”就是经典受到了挑战。论者在具体分析经典阅读所遇到的挑战的同时,深入地探讨了如何面对挑战的策略。吴元迈的《也谈文学经典》对文学经典自身进行了有深度的学理探讨,在给出“广义的经典指人类一切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的基本界定后,层层深入地探讨了“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文学经典的艺术奥秘”、“文学经典与我们”、“文学经典与时代调弦”等重要问题。刘俐俐的《叙事探究与文学经典研究》以与人类学视野相关的叙事探究理论来重新思考文学经典研究问题,得出了颇有启发性的如下新见解:人类的叙事本能是文学经典存在的根本理由;人类的叙事本能决定文学经典研究是永无完结的历时性过程;人类的叙事本能使文学经典研究在学习中展开。梅新林、葛永海的《独自去面对经典》深刻地指出在文化消费背景下,“重读经典”活动本身体现出复杂的时代性;基于对复杂的时代性的解析,论者提出了五条今天“重读经典”的有益建议。其他如,刘勇、张弛的《不读而还是经典的》,简德彬、林铁的《永恒的与流动的经典》等文,从不同侧面充分肯定经典不以某些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本质和永恒价值;谭旭东的《图书报刊出版与文学经典化》等文,专题研究文学经典建构还有一个重要的外部力量,那就是书籍报刊印刷出版业的兴起对文学经典的形成和建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赖大仁的《当今谁更应该读经典》、朱静宇的《文学经典与人生智慧》、赵俊贤的《阅读经典与知识结构》等文,对今天我们如何更好地阅读经典做出了多方位的探索;田川流的《艺术经典的当代价值》由文学经典延伸到艺术经典,认为艺术经典与文学经典一样,具有极高的文化地位;李玉平的《“文化熟知化”与艺术品质》等文提出区分“经典化”和“经典性”两个概念,认为“文化熟知化”是文学经典生成的必要途径;等等;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或借助不同研究方法对“为什么读经典”这一论题展开了有新意的、深入的探讨。综合起来看,上述各文的共同特点是:关注时代,直面现实,面向未来;在深入分析现状的同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力求做到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观察和分析。

“为什么读经典”专栏讨论是由《文艺报》慎重提出并认真组织开展的,但组织者并没有囿于己见,其眼光是开阔的,心胸是开放的,所以整个讨论也是开放的、自由的、生动活泼的,能发表多方面的意见乃至不同见解。在人们普遍肯定经典的意义和价值时,王先霈的《经典的两重性和对它的两种态度》特别具有独创性,该文指出,把“为什么读经典”作为一个问题,进行一场讨论,切合当前的需要,这个题目很好,很多人会对此有话要说;但同时,最好还有个相对应的题目,那就是“为什么不读经典”,鼓励有些人的不同意见发表。两个题目相配,议论起来可以避免片面偏颇,避免凌虚蹈空。该文进一步鲜明地提出论者的独到看法:就问题的本身来说,不是一切经典今天的人都需要读,不是任何一种经典对任何人都会开卷有益,不是一切人都需要读各门各科、各种各样的经典,读经典还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更明确地说,现在有些大媒体、大名人,所鼓吹要读的经典,现时在许多场合流行的经典解读的方式,未必都是适应时代需求的。论者在这里发表的意见,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此外,詹福瑞的《时代挑战与文化选择》提出经典的相对性,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经典保存下来,有些经典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是正常的。张浩文的《文学经典:时间的朋友和敌人》,指出,时间既是经典的“朋友”,时间又是经典的“敌人”,等等,都是论者独立思考的结晶。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第2篇

关键词:现代文学史;经典作品;现代化

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是现代文学史教学过程中推出的重点方略,文学经典现代化解读是基于时代变化下文学创造与思想变化的基础上,得以提出并研究的。它有效打破了传统文学经典作品,尤其是在现代文学史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固定性和僵硬化的解读模式,有效激发了人们对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与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与认知。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现代化的意义以及方法,进而分析了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

一、现代文学史经典作品现代化解读的意义

在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标志着一个时期的社会变化,对经典作品的分析与解读,对了解其所具有的文学特色、民族精神、时代变迁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在实际发展中,人们对文学经典并不重视尤其是当今的青少年学生,由于时代的变迁,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的阐述的思想以及具有内涵与当代学生的思想与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性,是其在解读过程中感到排斥,从而失去阅读与学习的兴趣。而采用开放性、人文性、结合时展的现代化解读模式,可有效改善这一缺陷,激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与学习,时期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以文化。艺术魅力。由此可见,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策略

现代文学史中经典文学的解读对青少年尤其是中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影响,而本文以现代文学史教学为例,通过对教学中现代文学史之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对策分析,进而阐述了现代文学史中经典文学现代化的解读。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选择

目前,在对多数中文专业中,教师对现代文学史课程中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通常采用的方法多是固定的“分析作者、作品知识化介绍、作品含有的文学寓意与时代性质”的解读方式[2]。而实践表明这种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文学思维的创造与思考能力,使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学习产生了理解障碍。例如,对于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文学作品,由于在中小学时期就有过多的基础和了解,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采用传统的作品解读模式,将鲁迅经典作品批判精神、与历史存在的封建思想、封建道德奴役强行灌输给学生,从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自身对文章情感的理解[3]。对此,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关于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讲授应结合现代的发展,依据开放性教学理念实行教学。例如,在鲁迅作品讲述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针对性的选择解读的作品,如与婚恋话题有关的《伤逝》,从而使学生在经典作品阅读中感受到快乐,进而引发经典作品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模式上的开放性发展

如果说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选择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那么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发展则是经典作品现代化解读的保障。这就需要教师在经典作品解读中遵循“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实阅读理解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赋予学生对作品的深化思考。因此,在现代化文学史之经典作品解读中,教师可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以及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发展,推动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例如,教师与学生在解读老舍经典作品《骆驼祥子》时,结合影视资料进行探讨分析,从而将传统的文本阅读转换为更形象、生动的艺术形态,从而调动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文本与影视艺术对比中感受作品的深意,实行其对经典作品现代化的解读。

三、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意义与艺术魅力,具有时展的特性。传统的经典作品解读以不符合当代学生学习以及对作品内涵的真正理解。因此,实现现代文学史中经典作品开放性的现代化解读已成为现今现代文学史经典作品学习与阅读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赵学勇,田文兵.文学史书写的鲁迅“形塑”及演变――以唐|、钱理群、严家炎编《文学史》为例[J].文艺争鸣,2015,01:21-29.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文学经典 阅读

文学经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并被大众认同的具有原创性、典范性的优秀著作,是迅速了解人类智慧结晶的最佳途径。中外文学经典蕴含的生活经验、社会内容、客观真理以及道德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等更是历经时空的考验,使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给我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采用《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状况调查》自编问卷。2013年3-6月,我们以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为对象,就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69份,其中有效问卷865份。涉及的专业有文科、理科、工科,其中文科359人,理科348人,工科158人;大一93人,大二287人,大三253人,大四232人。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的态度、时间、数量、方法等。问卷以选择题为主,开放性题目2题,共有37题,其中涉及程度的题目全部采用正向记分。所有问卷的数据结果采用软件SPSS 19.0分析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现状

1.阅读态度较好。所读文学经典的来源,自己购买的占26.3%,向图书馆借阅占56.8%,向他人借阅占9.9%,不借也不买的占5.9%,与他人合看的占1.1%。阅读文学经典的必要性情况,认为根本没有必要的占2.8%,没必要的占2.3%,可有可无的占6.8%,有必要的占54.7%,十分必要的占33.4%。阅读文学经典的目的,满足兴趣爱好占17.5%,提高自身修养的有35.6%,专业学习需要的占23.4%,为了考试需要的占23.5%。在没有要求下,购买并阅读文学经典还是比较多,文学经典还是得到了重视。

2.文学经典阅读时间、数量偏少。在课内,除了文科生的专业要求,仅有11.6%的人在课堂上阅读,也仅是因为选修课的需要。在课外,78.5%的学生会去阅读文学经典,其中65.3%的人每周平均阅读时间为低于4.6个小时。关于“阅读效果最好的地方”,选择教室的占22.6%,图书馆的占46.3%,自习室占19.4%,宿舍占9.3%,其他地方占2.4%。阅读地点丰富,但选择图书馆的每周进图书馆的时间不定、次数较少。一学期阅读10本以下文学经典著作的占67.3%,可见,大学生阅读时间、数量总体偏少,且文学经典阅读的时间没有保障。

3.阅读内容丰富,网络阅读较多。大学生会进行与专业、社会、生活、个人相关的阅读,经典著作类、武侠言情类、励志成长类、生活百科类等五花八门,平时翻阅多选择杂志且重在娱乐、科普、时事新闻。网络阅读中女生偏向言情穿越类、男生偏向武侠修真类,有网络阅读的占95.6%,阅读文学经典的仅占5.9%。

(二)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大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不够重视,教材利用度较低。具体表现为:第一,从花费在文学经典阅读的时间上看,关于“课余时间是否阅读文学经典”:基本不阅读占13.0%,偶尔阅读占56.7%,经常阅读占24.7%,每天都看占5.6%。其中68.5%是没有目标的阅读。即使文科生拥有与文学经典相关的教材,60%以上的人没有有效地利用教材。大学生花在文学经典阅读上的精力很少,而且阅读没有目标,缺乏计划性,积极主动性不高。

二是从文学经典阅读的范围看,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文学类,即使理科生,攻读工科类经典外也涉及文学类。86.1%的人愿意先选择文学类来阅读。可见,大多数同学仍然愿意阅读文学经典。他们认为文学经典是历史的锤炼、文化的积淀,能够完善人格、提高审美境界,促使他们热爱生活。

第三,从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利用程度来看,大多数对文学经典著作内容的熟悉程度不高,经常翻阅的人很少,阅读缺乏深度。他们更愿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绝大多数文科生是为了考试而阅读,读书功利性和实用性的心理更强些。 第四,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有待改进。关于“阅读文学经典时是否做笔记”:选择从不的占28.6%,很少的占35.6%,有时的占23.9%,经常的占11.9%。可见,大学生在文学经典阅读方法上缺乏专业指导,经常做笔记的约占十分之一,大多数人阅读只是走马观花,对文学经典中的重点内容难以进行深刻消化,体悟较浅。 网络阅读中,11.5%的认真阅读,73.2%的大致浏览,65.4%选择的读,8.1%仅读标题。调查表明大多选择大体浏览,缺乏筛选,人们普遍认为网络阅读影响视力和身体健康,有的人沉溺网络小说,作息时间不规律,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改善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对策

(一)选好教材

教材是学生阅读的起点,是学习的依据,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阅读的方向,尤其是文科生,阅读的同时也是专业学习。学校应精心选择教材,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前瞻性、贴近性、创新性。

(二)教师加强阅读指导

首先,教师要对大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进行思想辅导。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读书报告会等向学生强调阅读文学经典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提高其阅读文学著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校各学院各专业组成读书小组,交流阅读经验,促进文学经典的阅读。

其次,教师要给予文学经典阅读的方法论指导。尤其在网络阅读大为流行的趋势下,更要提供优秀的文学著作和读书网站,教学生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进行各种期刊和电子资料的阅览。教师可对相关问题解疑答惑,促进有效阅读和文学创作。

(三)大学生要转变阅读观念,改善阅读方法

好的阅读方法会大大提高阅读的质量,大学生必须转变阅读观念,树立正确的阅读动机,提高阅读的深度。首先,大学生应重新认识文学经典阅读,将专业书籍、文学经典等纳入自己的阅读范围。其次,大学生以周、月、学期等为时间单位制定阅读目标并达成目标。第三,掌握精读、略读、浏览、朗读、默读、速读等阅读方法,整体把握,并适当做些笔记。第四,大学生应互相监督,作自我评价,主动总结,写下个人体会、感想等。

(四)回归传统文本阅读,打造网络平台

大学生对网络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更习惯用网络解决问题,疏忽甚至遗忘了传统的文本阅读。网络阅读方便、快捷、内容丰富,但其内容良莠不齐,还有待开发,不利于大学生知识的拓展。而传统阅读让人细细品味作品的内涵。因此,要提倡传统阅读,也要打造文学经典的网络平台。

在阅读低俗化、庸俗化、快餐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应重试文学经典的阅读,主动投入到文学经典阅读中去,以研读经典作品为突破口,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在人文精神中汲取营养,锻炼思维,启迪智慧,最终形成能力。

项目来源:西华大学“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

参考文献: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第4篇

关键词:新时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

汉语言文学学习目标不仅是系统地学习汉语言理论知识,更要培养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阅读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阅读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经典阅读尤为重要。而当今社会互联网和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环节,如何运用网络优势,优化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模式,是当前汉语言文学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在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为人们阅读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网络中包含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这就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造成一定影响,若要合理运用网络便利条件,提升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效率,就必须深入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准确寻找其结合点。

一、新时期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和谐关系

在新时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途径也逐渐拓宽,纸质书籍的阅读信息时常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而互联网则包含大量信息,在资源获取和存储方面能够有效补充纸质书籍的不足。在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中合理运用互联网,不仅能够及时获取丰富的阅读资源,拓展阅读视野,接触到更多有关经典阅读的研究资料,还能够有效打破经典阅读中的时空限制,增强汉语言文学学生在经典阅读中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在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进行经典作品阅读。此外,网络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世界各国的人通过网络都可以互动交流,利用网络进行经典阅读,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就阅读内容进行讨论和研究,这一方面能够使汉语言文学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在经典阅读方面的方法、理念和观点,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弘扬我国经典作品文化,使世界各地都能够体会到我国经典作品的魅力。

二、新时期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冲突

新时期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营造了更加便利的阅读环境,但调查显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网络阅读方面多选取言情类或科幻类文章,甚少涉及经典文学作品。此外,经典作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需要阅读者在安静的环境中深入研读,但在网络环境下,一些平台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会在经典阅读中增加娱乐性元素,这显然不利于汉语言文学学生深入思考经典作品内容。在网络环境下,许多汉语言文学学生往往带着娱乐心态进行经典阅读,这就导致阅读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往往只选取故事情节较强的部分阅读,对经典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作者信息则甚少涉及,众所周知,经典作品多源于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思考、感悟和揭露,若在阅读过程中流于表面,就根本无法体会经典阅读的价值和魅力。当前,网络管理存在严重不足,准入门槛较低,许多人歪曲或恶搞经典文学作品,若汉语言文学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就很有可能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进而对经典作品产生误解。此外,网络信息繁杂,许多网络平台上的经典作品未经严格审核,其中存在大量错别字,或章节错乱现象,这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开展显然极为不利。

三、新时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实施策略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经典阅读教学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为汉语言专业学生营造和谐、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经典作品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内涵丰富、情节曲折,能够带给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喜悦、悲伤、痛苦、愤怒等情感,只有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阅读情境中,才能够促使他们与作品、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全面把握经典作品的意蕴,进而提升他们的文学艺术品位。而若要增强经典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与和谐性,就需要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方式,使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更加生动、形象,进而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阅读兴趣。网络时代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经典作品内容采用背景、道具、灯光等设备,还原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场景,并选择合理的配乐,烘托场景氛围,展示作品人物的情感变化。这一方面能够增强经典阅读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把握经典作品情感。需要强调的是,借助网络工具和平台营造和谐氛围的同时,还应当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研读经典作品,大致把握作品内容和情感。

2.将课堂变成舞台。将课堂变舞台,主要是指以戏剧或话剧形式展现经典文学作品内容。调查表明,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较低,但却很热衷于表演《红楼梦》《雷雨》《茶馆》《水浒传》等经典作品。因此,教师应当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话剧,并为他们提供表演舞台,促使他们以多样化形式展现经典作品内容。网络的多样性、丰富性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改编,通过音乐、灯光、视频等形式,丰富表演形式和内容。这些网络元素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揣摩、品味和思考经典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语言和思想,进而更加准确地把握经典作品作者的写作意图。为了避免学生将表演内容局限于四大名著和《家》《春》《秋》等经典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网络资源,扩大自身知识面,了解和接触更多经典文学作品。与此同时,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表演内容时,应当着重点评其语言、情感和故事框架,而非他们的表演技巧。要明确话剧表演只是经典阅读的教学形式,主要目的是促使汉语言专业学生在表演中更好地把握作品情感。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表演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相关的网络平台上,便于更多人点评和探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观看有关经典文学作品的视频,并鼓励学生思考视频内容与作品内容的异同,并就这种差异展开讨论和探究.

3.用网络视频形式展现经典阅读。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许多学生都不愿意再认真阅读纯文字的长篇文学作品,而对那些图文结合或声像结合的作品更加关注和喜爱。新时期网络时代,网络视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开展经典阅读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和相关软件,在经典文学作品中融入图片、声音等元素,相较于传统纯文字作品,这种改编作品更容易吸引汉语言文学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展“校园百家讲坛”,并要求学生将自己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制作成PPT或视频,且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学生必须预先研读经典文学作品,并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制作视频。同时,也可以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经典阅读交流会或校园说书会,在网络视频平台上自由发表自己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观点和看法。

4.增强经典阅读课堂的艺术性。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是一种艺术性、文学性学习的形式。经典阅读内涵丰富,但往往篇幅较长,语言书面化,包含许多生涩字词,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讲述薛府、贾府的盛衰起落,涉及众多人物,各个人物的肖像、心理、情感变化都十分丰富。若只依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领悟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和价值。所以,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增强经典阅读的艺术性,例如,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引导学生对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形成感性认识,进而自觉进行文本研读。或通过网络平台搜集归纳国内外对某一经典文学作品的观点,然后组织学生就这些观点展开讨论、辩论和演讲,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不仅能够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经典阅读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综上所述,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形势的影响。网络中包含的不良信息为经典阅读带来一定挑战和冲击,但与此同时,网络时代特有的开放性、丰富性等特点也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提供有利条件。所以,在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中既要关注网络时代存在的不利因素,加以引导和监督。也要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有利条件,寻找二者的结合点,为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和理解提供多样化渠道,进而引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主进行经典作品阅读。

参考文献:

[1]王德明.名著演出: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种经典阅读与体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舞台”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

[2]贾波.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武汉科技报(科教论坛),2013(8).

[3]蔡梅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易达靖.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策略[J].新西部(理论版),2016(1).

[5]张连桥.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调查报告[J].青年文学家,2010(18).

[6]李岚.网络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阅读缺失原因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6).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第5篇

[关键词] 文学经典;中心;文学教育;发展

文学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赖以生存和传承的重要媒介;而文学经典又是文学精华之提炼,遨游在经典的海洋,我们仿佛可以窥见几千年来人们生活的轨迹,倾听着古人们思想的汇集与人类智慧火花碰撞的声音。文学教育的发展应该以文学经典为中心,这是百年树人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全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迫切要求。

一、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原因

1、文学经典是文学流传的基本要素

文化的精华在于文学、历史和哲学,而文学的精华突出存在于文学典范之作――也即文学经典中。世界范围内,文学经典都堪称文学流传的基本要素。众所周知,文学经典作为成万上亿的文学著作中的佼佼者,经历了无数岁月的考验,代代相传。纵观世界各国,每一个拥有与众不同的能够反映本民族发源、发生、发展和壮大的文学典范作品的国家,不论其政治、经济、军事在世界诸国中占有什么地位,这份文学遗产都是足以令本民族每一个人感到自豪的,甚至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尊重和敬仰的。在文学经典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留下的印记。一壶浊酒喜相逢。我们不否定文学存在方式的多样性,但文学经典作为文学流传基本要素的地位不会改变。

2、文学经典集中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精、气、神

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符合人类真、善、美标准的事物。文学经典的本质属性是其涵盖真、善、美在内的审美属性,但客观上则体现了整个人类文明的精神状态、气质特征和内在神采。如一部《论语》就阐释了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为人、处事、求学的基本准则,体现出人类文明的精、气、神。宋代名家罗大经代表作《鹤林玉露》第七卷记载,宋代的宰相赵普曾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治理天下尚且半部论语足矣,可见《论语》这部文学经典因集结了我国民族的精、气、神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如同《论语》一样,华夏文明史上的文学经典之所以流传久远,之所以为后人奉为文学教育的瑰宝,大体缘由出于此。这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中国之外的世界友邦的文学经典均如此。不妨这样说,文学经典的深刻性也正是体现在这里,这是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最主要原因。

二、以文学经典为中心促成文学教育发展的策略

1、阅读文学经典是前提

文学教育的发展要做到以文学经典为中心,其前提条件便是阅读文学经典。比如,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离不开阅读诸如《神曲》、《十日谈》、《君主论》和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这些世界文学遗产宝库中的成就卓著者。如果我们弃文学经典于不顾,执意以臆想、猜度为文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不仅不能深得文学这门艺术的要旨,引导的不好,还会危害一代代后人。离开文学经典的阅读来谈文学教育的发展,等于是无米之炊、海底捞月,终究难以达到预期的收获。总而言之,文学教育只有在先阅读,并且尊重原典的情况下,进行明辨深思而后合理地阐释之、延伸之,才有谈及文学教育及其发展的资格。否则,很容易“走火入魔”,甚至适得其反。

2、深刻领悟文学经典的精、气、神是关键

文学经典之所以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流传于不同文化的国度,核心在于文学经典本质的精气神的可贵与跨民族性。从深层次上去领悟文学经典内在的、经久不衰的精、气、神要素,是促成文学教育发展的关键一环。通常我们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要紧的不是句读之学,而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义”。这里的“义”便是前面所言的精、气、神。文学经典对于精、气、神的书写,不是一般文学作品所能达到的。一部足以称为文学经典的作品,犹如一瓶窖藏千年的老酒,四处遗香且香飘久远。因此,以文学经典促进文学教育,要牢牢抓住精、气、神的内涵,不能漠视其里,徒得其表。

总之,文学教育要坚持以文学经典为中心,这是由文学经典在文学中的坚不可摧的地位以及文学经典本身的重要性所决定的。以文学经典为中心,不能是空头标语,应该从四个方面付诸实践,也就是:认识阅读文学经典的重要性,树立文学经典阅读的自觉性观念,从深层次去领悟藏在文学经典内部的精、气、神,以及用尊重原典但不乏创新的视角去阅读、去阐释文学经典。只有这样,我们对文学经典的理解才能准确到位,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文学教育才能越走越远,科学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纯一.文学教育思变[J].文汇报,2014(01).

[2]王衡.经典危机语境下文学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2(01).

[3]李方平.当今文学教育活动所面临的困惑[J].成功教育,2012(06).

[4]杨启华.文学经典教育:价值选择及其合理性[J].教育导刊,2013(01).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第6篇

关键词:新闻学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新闻经典 经典焦虑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新闻学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已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何一个已经拥有博士甚至博士后授予权的学科,其背后隐藏的“新闻无学论”至今仍此起彼伏。基于此,有学者从词源上予以考察,“新闻学的原名叫Journalism,这个词的词尾是ism,这三个字母是‘方法’的意思。不过在普通外国的科学名词,它们的词尾,后面都是logy,而新闻学的名词却独异。在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测外国学者对于新闻学的这个东西,并不把它列于科学的地位”。①新闻学科之幼稚乃在于是“器”而非“道”。因此,有学者提出建构新闻经典是升华新闻学科的首要任务。②

但是我们必须警惕,盲目人为建构经典的历史合法性与合理性,即经典的建构是否基于人类认知的需要,黑格尔坦言:“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事物时,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人必须认识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而向他提供这种认识的就是形式符合实体内容的诗。”③对于人类认知自我与世界而言,经典乃是一种启蒙、召唤、塑造,跨越时空的创造性,是一种认同的想象。

经典的建构不是一时一事的产物,也不是由某个权威机构或权威人物认定的。“那些具有经典或大师地位的学者或批评家的肯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④但是自后现代转向以来,面对社会文化价值多元共生、大师缺场的尴尬,我们更相信经典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跨越时代的过程,是历史集体认同、多种元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之比较

关于经典的定义,前人已论述颇多,本文不再赘述。文学与新闻学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其关于经典的标准也许会有不同,但是两者又有着天然的联系,脱胎于18世纪英国文学的新闻学始终都受到来自文学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的语境下。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必定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即“……经典的作品必须首先具有原创魅力”。⑤但是为何在当今中国新闻学界新闻经典的建构不温不火,除去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的束缚之外,恐怕与当时的历史语境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从时间上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几乎同时诞生,且处在相同的历史语境之下,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或许能够得到答案。让我们回到经典性问题的本体论意义上来考量,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基本特质之外,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相异之处。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具有思想启蒙的划时代意义,这一点中国现代新闻经典不能与之比肩。诞生于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在许多领域重构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康德在对启蒙运动进行总结的《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认为“启蒙就是人类脱离强加给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即人能够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反思自我、认识世界。近代中国民主主义启蒙运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康梁维新变法运动,后经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阐发,意图在中国建立以“三民主义”为根本特征的共和政府。

自明末清初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特别是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为西学在东方的传播贡献颇多,西学东渐局面日盛。“”前期,中国思想界其实已经是暗流涌动。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对“祖宗之法,莫敢言变”的传统守旧思想提出了挑战,在当时的思想界刮起了一股飓风;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自创始起,新文化运动就显示了其激烈的批判精神,批判矛头直指封建儒学,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而高举新文化运动大旗,高呼要打倒孔家店的旗手则首推文学。1917年,《新青年》先后发表胡适和陈独秀的《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自新文化运动至整个20世纪20年代,在一种全新现代性的价值观念和美学原则感召之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集体建构开始了对封建守旧思想观念的颠覆并开始树立一种以重新发现现代人独立价值观与生命体验的意识形态。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考察,这种意识形态对现代中国整体演进的最大促进作用即是对国民的启蒙。“启的不是家族体系的‘子民’之蒙,而是现代民族国家中的‘国民’之蒙。”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对于国民的启蒙是基于对人的灵魂的拷问与重塑,并在相当大程度上促成了偌大的具有封建传统的国家向现代性转变,在“求新”、“求变”思潮的冲击之下,国民迫切需要的是立足于社会改造、精神更新、人的现代性转变的领航者,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恰恰担当起了历史的重任。

反观同时期中国现代新闻学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此后涌现出一批新闻学经典作品,如徐宝璜的《新闻学》,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由黄远生友人林宰平编辑的《远生遗著》等。这些作品在中国新闻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为何未能担当起像文学一样思想启蒙的引领者的角色,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新闻学传入中国不久,发展并不成熟,还处在向国外学习以及自身探索阶段;其二,这些著作本身或者是对当时历史政治现状进行宏观的客观描述,或者是有关新闻采访方法及新闻思想的介绍,两种都没有对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其三,最重要的恐怕是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学传统的国度,新闻学的研究在当时并未普及,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或报人,有着根深蒂固文学情结的国人更认同文学的表达方式。

经典的建构有赖于经典本身的多元阐释空间,这种阐释是基于对经典本身所蕴涵的丰富思想意蕴的多重解读。也就是说,经典的建构过程并非单一方面的结果,除了经典文本本身具备经典的特质以外,还需要有后人给予经典的多元阐释。“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文本互动的结果。”⑦当然,二者之中,文本所具有的经典性才是根本,这种经典性体现在文本作者对世界本身深邃的思索与追问,并且能够穿越时代的隔膜激发后人的想象。

相对于文学,新闻首要的特点是真实,新闻专业主义所信奉的是客观、真实、不带偏见地报道新闻。以备受新闻学界所推崇的《西行漫记》来看,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新闻学著作,同时也蕴涵着重要的史学价值。“如果它比大多数新闻报道更有生命力,那是因为它不单单是抢先获得的独家新闻而昙花一现,更深的理由则是它客观地记录了许多永恒的历史事实。”⑧然而正是其不容否定的政治价值和历史价值限制了《西行漫记》的多元化阐释空间,作为特殊历史语境下的产物,《西行漫记》被打上了深厚的时代烙印,对其意义的表达只有一种解读方式,即作为研究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献的价值而存在。

与之相比,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则构成了一个意义表达空间非常广阔的张力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诞生于狂飙突进的历史背景之下,对封建儒学的彻底否定与批判在当时曾招致诸多质疑。除了对封建残余的批判之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重镇在于对“人”的重现发现,是一代知识分子不断地在矛盾和苦闷中思索的结果,他们的表达与诉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摹写,而是建立在对人性意蕴与文化内涵的逐层解剖之上,他们唤起了一个民族的觉醒。“中国现代文学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中国人的才情和智慧的结晶,已经创造了堪称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学经典,它是这个时代人民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的审美表达。在历史给定的条件下,它已尽可能地发挥到了最高水平,无论今后的历史会进步到什么程度,当人们需要了解20世纪初叶中国人的命运、苦难、境况、挣扎以及情感方式时,他还是会打开现代文学的著作。”⑨不同的读者在对经典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都会获得各自的审美体验,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每个中国读者在解读鲁迅作品的过程中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并进一步反思个体身上存在的国民劣根性。而且这种反思是随着历史发展向后无限延宕的。

新闻学的经典焦虑

随着新闻学科的逐渐成熟,新闻学的经典焦虑也开始凸显。焦虑的表征之一在于新闻学在当今中国学术界的尴尬地位。

从历史上看,经典的建构要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鉴于新闻学在中国语境中的特殊位置,新闻经典的建构更多地受到来自主流权力话语的影响。话语权力中蕴涵的强制力量或支配力量将会大大强化新闻经典的建构标准,甚至,在这种标准建构下,新闻作品本身的特质会退居次席。

受众的认同同样对新闻经典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大众文化的流行,审美日常化时代来临,受众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疏离,主流权力话语的建构与大众流行文化的解构必定会出现巨大的价值断裂空间。在这一点上,从“”时期所树立的“样板戏”的命运便可窥见一斑,因此,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所面临的是“动态经典”与“恒态经典”的问题。

处于夹缝中的新闻学遇到了相当大的困惑,人为地强行建构经典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经典本身必须是开放性的,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地被阐释,甚至被质疑。照此来看,中国目前新闻学界所推崇的“新闻经典”还不具备这样的特质。这与它们产生的历史语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新闻经典本身大多掺杂着意识形态的内容,它们似乎与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当然,由于新闻学学科本身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用文学经典的标准来衡量新闻经典似乎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无论如何,产生于同一历史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已经证明了其文化传承意义和文化价值。“经典是帮助我们形成一个文化序列的那些文本”,⑩照此来看,新闻学的经典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闻学的经典焦虑还会存在很长的时间。

注释:

①姜红:《现代中国新闻学科的合法性建构――“新闻有学无学”论争新解》,《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1),第52页。

②蔡尚伟、刘锐:《“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7),第152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0页。

④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中国比较文学》,2006(2),第48页。

⑤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⑥⑦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中国社会科学》,2004(3),第152页,第150页。

⑧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美国1968年版自序。

⑨黄曼君:《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⑩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第7篇

关 键 词 不确定性;永恒主义;经典诵读;理性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04

经典诵读向来以其为人类提供安身立命之道而备受青睐,中国古代的贤达志士无不在经典诵读中接受滋养而确立德性,实现在“此岸和彼岸之间的自由腾挪”[1]。西方永恒主义教育流派更是把经典视为通往理性与智慧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民间和官方的双重倡导,经典诵读再次成为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滚滚潮流。中小学校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经典诵读潮流的主战场。然而,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潮流中,由于对“何为经典诵读”“为什么读经典”“读什么经典”“怎么读经典”等问题缺乏根本意义上的认识,经典诵读被异化为机械记忆和另一种形式的道德灌输。经典的产生乃是对时代命题的呼应,尽管其中不乏永恒的价值,但终究免不了带有时代的烙印和色彩。因而,对时代背景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典诵读。

一、来自永恒主义的观点及反思

经典诵读作为一种活动,不仅在我国历史上被重视,当代也时常成为潮流。而具有异文化特征的西方教育也同样关注经典诵读,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赫钦斯、法国的阿兰以及英国的利文斯通为代表的思想界和教育界人士,一方面在实践层面大力推行西方的经典诵读,推广通识教育;另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对经典诵读进行系统性思考,提出了永恒主义的思想。

永恒主义哲学流派因反对当时在美国教育界占主导地位的进步主义教育而兴起,体现了当时美国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进步主义教育以实用精神为主导,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文学科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道德水平下降,实用主义的弊端显现出来,因此社会各领域的专家希望追溯到古代,用古典文明来滋润当时人文精神干涸的社会。大学中的一批学者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并致力于恢复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古典文科教育,用人文学科来训练人的理性。由于永恒主义在课程与教学上十分重视西方古典名著的阅读,因此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永恒主义哲学以其不变的宇宙观、人性观为前提展开论述。永恒主义哲学认为,宇宙存在着不变的法则,万物的运行被普遍的原则所掌控,变化的现象下蕴藏着不变的形式。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人区别于动物的特质,即理性。作为理智基础的真、善、美的原则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此外,永恒主义者认为人性中有共同的要素,这使人们之间得以相互交流。因为人性是不变的,所以教育也不需要改变,适合于古希腊罗马黄金时期的教育同样适合现代人。

永恒主义流派极度崇尚自由与理性,因经典客观上对于哲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对于人类精神遗产的传承与人文情怀的塑造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因此,永恒主义者希望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实现人的自由与理性。但同时,永恒主义流派忽视经典背后的时代与物质背景,使永恒主义难以摆脱唯心主义的色彩,加上对人的本质的机械的、静态的理解,永恒主义也遭受了许多质疑和批判。企图用经典和永恒的课程来直接应对社会具体问题是不切实际的,“过去提供的东西只能看作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尝试性的、假定性的建议,而绝不能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真理,不能代替我们目前的思维”[2]。可以说,近代永恒主义流派是思想界最早且系统思考经典诵读问题的流派。当前,重新审视永恒主义流派对经典诵读的观点并反思其实践过程,对于我国中小学经典诵读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启发意义。历史上的任何思潮都以一定的社会背景作为现实支撑。经典诵读本身需要面对诸如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具体而根本的问题。面对质问,对时代背景的认识以及对时代的深切呼应不可或缺。

二、不确定时代的兴起及知识转型

近代科学随着近代工业化进程而兴起,在科学与工业化的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帮助人类更好地遇见和预见。科学的发展给人的心灵带来的是一种确定性,即在科学中,我们相信总有一种规律在支配着,一旦规律被人类找到并被把握,我们就可以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和结果。人类似乎找到了对自然和社会前所未有的可控感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安全感。正因如此,人类对科学极度崇尚并且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确实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作为人类生活观照的教育,自然无法回避对科学的观照。斯宾塞曾经敏锐地觉察到科学的价值并直言不讳:“科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本身代表着“一种确定性的知识,是客观的、真理的知识”。19世纪的最后20年里,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合法性知识进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并迅速占据了现代教育的核心位置。[3]科学教育的历史虽然短暂,成效却很辉煌。至今,科学仍然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

从近代到现代,科学上的一次次突破使人类坚定不移地相信科学的力量。科学知识在与人文知识的较量中似乎大获全胜,然而失衡中却暗含了另一种危机,即人类从“科学”走向“科学主义”,产生了对科学的迷信,导致了人文的灾难和对不确定性知识的疏忽。作为确定性知识代表的科学,在走向极致时便开始呼唤自己的对立面,原本被遮蔽的不确定性在人们对科学的困惑中被释放出来。科学原先带给人的确定性,但在今天却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20世纪发现了未来的失落,即它的不可预见性”[4],莫兰宣布了一种不确定时代的兴起。

拨开科学主义的迷雾,客观世界本来就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撇开价值论领域的知识的不确定性,人类在认识论领域的知识本身也充满了不确定性。科学知识的确定性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的认识性活动得到的只是关于世界的或然性知识,所谓确定性知识意味着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一定条件下的极大概率事件的知识,此即‘确定性知识的不确定性’”[5]。在现代与后现代交叉的时代,知识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呈现出确定性和不确定互相冲突与交织的特征,这种交织呈现出一定的性质转向,即如石中英先生所描述的从现代知识性质到后现代知识性质的转变。这种知识转型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客观性到文化性;从普遍性到境域性;从中立性到价值性。“知识性质的转变动摇教育的知识基础,引发建立其上的原有教育观念、制度和活动的危机,从而推动了一定时期的教育改革。”[6]传统经典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知识,虽然历经考验保留下来,但仍然需要经历时代的检视并演绎新的价值。经典诵读不是一个无目的的活动。如果它只是一种无意识的经验延续,那么它最终必然被异化为一种纯粹的机械记忆和另类的道德灌输。因此,经典诵读本身需要经过理性的审视,并回应知识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呈现。

三、经典诵读的若干问题思考

(一)重新审视传统经典的价值

如上所述,不确定时代的知识转型,特别是以传统经典为代表的人文知识所呈现的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特征,加上“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权力实践的性质,教授和学习所有的知识都不能毫无批判地进行,否则就可能受到种种的知识霸权的控制,从而失去认识和行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陷入了一种被奴役的境地”[7]。因此对我国传统经典的价值进行审视是必要的。审视并不意味着否定和抛弃,而是通过理性的反思,实现对传统经典的文化自觉。这种审视可以通过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寻找经典产生之初的价值合理性。胡塞尔不满于现代科学理性与实证主义的霸权地位,提出“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即“在探讨与我们自己最切身相关的人性和精神科学问题时,应当首先把那些既定的实证科学成见放进括号里面,悬置起来存而不论,纯粹凭借直观来对我们所意识到的‘意向对象’加以描述”[8]。邓晓芒先生借用了这种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分析。他把我国几千年政教伦理的局限性悬置起来,追溯其中的普遍人性的根。他对儒家和道家两部经典著作的核心观念进行了现象学还原,如孔子在《论语》中的“仁”的概念――“孝悌,仁之本”,对此,邓晓芒先生提出应该还原由“孝”返回到“仁”,即“仁,孝之本”。而对《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应由自然返回到自由意志,因为自由意志本身就是自然的。因此,提倡回到最初它之所以被人接受的“事情本身”,即对人的自由本性的返回。同样,《诗经》《离骚》等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返回到文艺的感性的直观本质。通过现象学还原,从中国传统经典中揭示与当今人类共同的普遍人性和普世价值。[9]经典诵读是一种价值性活动,古今中外的经典中一般都蕴含了各种价值,包括伦理层面、理性层面、审美层面,等等,对经典的价值审视是让人更加明晰为什么诵读经典的根本性问题。正如汤一介先生所担忧的,“弘扬中国文化是应该的,问题在于弘扬什么东西,弘扬不好很可能变为国粹主义,变成文化本位”[10]。抛弃对经典价值的审视,诵读本身就成为对学生的一种奴役。而这种价值的审视需要观照今天这个时代的社会和人。教师与学生应从经典诵读当中寻找一种对当下具有普遍人性和普世意义的价值。

(二)关于经典诵读主体的思考

经典以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人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感悟与收获,不同阶段的感悟对人成长的意义无法直接比较,在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的意义并不比秋天收割时的意义小。因此,不能以某一个特定阶段的标准来评判或遮蔽其他人生阶段的感悟。经典诵读可以面向不同人生阶段的人进行。当前,经典诵读出现了一些无意识的偏见,即由于一些专家提倡儿童经典诵读,并指出提倡背后的理由乃是儿童的记忆力优势。“我们提倡儿童经典诵读教育,就是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11]这种观念一旦普及开来就不免让人形成带偏见的印象:“经典诵读是儿童的事情”和“经典诵读是记忆力优势者的游戏。”

“经典诵读是儿童的事情”一旦形成标签,家长与教师就可能疏远经典,由此又影响到儿童对经典诵读的崇尚,因为儿童最初是从成人那里感受经典的魅力的。因此,在经典诵读的主体中,作为成人的家长与教师始终不可忽视经典的意义和自身的垂范。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意义上来说,只有成人与儿童在共同的诵读中才能继承和拓宽中华文化的“分母”,才能有更多优秀文化的“分子”的产生。

同时,儿童进行经典诵读并不是因为其记忆力优势,相反,诵读本身可能具有训练记忆力的效果。突出记忆力在经典诵读中的作用,容易导致人们对经典最本真的审美感受被遮蔽。经典诵读有时可以只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而不是接受教育或做研究。作为经典诵读的主体,人因为经典诵读而逐渐走向完整的人,而不是因为记忆力等条件才开展。

(三)关于经典诵读方式的理性思考

“国学热”与“读经热”在近些年尚未真正实现“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不断此起彼伏,广大中小学更是投身这股热潮的主力。在“文化自信”和国家政策的双重导向中,学校广泛开展经典诵读。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不乏乱象,引人担忧。经典诵读需要通过一定的仪式进行,而一些学校却采用“三叩九拜”等与时代不符的仪式,一方面颇有复古之意味(以为这便是文化之传承),另一方面也有遮蔽或偏离经典诵读本质之意味。另外,因经典著作大多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明白的。在诵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有些学校不顾儿童发展水平,没能找到适合的方式,便急功近利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除了引起儿童对经典的反感之外,大体上没有什么好处。因此,在诵读的理念与方式上,我们需要改变。如前所述,经典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的,具有普世价值的精神财富。当学生尚未能领会其中的人生哲理之时,经典还可以还原为一种纯粹审美的态度。因此,可以提倡以体验美学的主体性的角度来感受经典诵读。

体验美学认为,体验是人存在于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类的情感、精神和智慧只有在体验中才能生成,因情感是体验的冲动,精神是体验的觉醒,智慧是体验的发现”[12]。每一部经典都是作者处于一定的情景、带有一定的情感体验而创作的,经典诵读教育因此而具有体验性。人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是与原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需要读者进入到作品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情感体验逐渐深刻、情感稳定性日益增强。而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发挥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去体验情感的流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美学体验的方式学习经典,会增强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感受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毕世响.《诗经》:人类的记忆与归宿[C].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2016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42.

[2]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56.

[3][6][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99,160,162.

[4]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2.

[5]冯向东.不确定视野下的教育和教育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3):36-45.

[8][9]邓晓芒.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学还原[J].哲学研究,2016(9):35-43.

[10]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哲学思考[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11.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第8篇

21世纪70年代西方首先发生了关于“经典”问题的论争,随后引发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那么什么是经典呢?“经典,按现代汉语辞典中的释义,是指权威性的着作。在英语中,classic作为形容词指最优秀的、杰出的、传统的、不朽的、典型的等,作为名词指杰作、名着、第一流的作家和着作、古典作品等。按这种词义来说文学的经典机制,可概括为是以文学中的杰作、名着为范本,以之来引导、评价整个文学活动的一种秩序和规则。”[2]由此可见,经典的形成常常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检验,经过若干时代的阅读、阐释、淘汰之后存留下来的。在经典的形成过程中,熔铸了人类历史文明和文化的精华。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新媒介手段的产生无疑对经典文本构成了不小的冲击。那么,在大众文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网络成为重要媒介的今天,经典有没有生存空间呢?“在后现代,文学经典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在人类文化中,任何一个时代都必须有传统文学经典的存在。这是人类社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自身需要。……物质生产需要前代留下的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同样也需要前代留下的精神生产力,而文学经典就是这种精神生产力的遗产。因而,文学经典的存在是不能被解构的,人类世代的活动构成历史,在文学活动时代延续中又确立了文学经典的地位。文学经典是人类自身繁殖生产和再生产、延续人类生命活动需要的文学表现,即人类存在的必然性活动在意识形态上、在文学领域的表现,是现时代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从人类存在来看,在后现代社会,我们也不能割裂文化遗产、文学经典。”[3]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文学经典依然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我们必须重视文学经典的价值。“从读者的体验讲,经典是那些能够启蒙益智,陶冶情操的书;能够使人在精神上变得成熟和深邃的书;能够使人或惊奇或震惊或愉悦的书……”[4]。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窗口和平台,更应该重视文学经典的讲授。

二、网络时代外国文学经典教学的对策

1.应擅于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新的时代,新的媒介,要求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网络时代虽然给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带来了冲击,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当今时代,大众文化在摧毁文学经典神圣地位的同时,也无形中扩大着文学经典的影响面。过去只有受过比较高教育的知识分子才能掌握有关文学、哲学、历史的知识,而现在这些所谓只有精英人才才能掌握的知识也会通过大众文化为广大百姓所了解。比如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的开播及其很高的收视率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外国文学经典教学带来了冲击,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共享资源。无论是教师的授课还是学生的自学都有了更宽广的空间。首先,网络为经典文学的讲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库。在讲解一些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一些图片、影视片断等,这不仅可以使授课更具直观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网络可以提供便利的交流平台。网络为师生的双向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飞信等多种方式交流,经济而且便捷。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教学网站,在网站里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教学课件、电子讲义,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和学生在网站上进行交流,学生彼此之间也可以就某一问题在网站展开讨论。

2.改善教学方法

在近几年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常常听到同行们感叹现在学生不爱听外国文学史课,但从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学生还是喜欢这门课的。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外国文学教师在授课中应该注意从以下三方面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增加生动性。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也是文化的产物。我们平时所说的日常话语形式往往是回顾性的,它强化现实,代表的是现在和过去,而文学常常打破现实中的东西,表达的是一种希望。文学作为人学,它也是人类发展长河中情感经验和审美经验的积淀,所以文学是与人生相连的。基于此,教师在文学课的讲授中就应该融入自己的情感,充满激情,以情感去感染学生,和学生形成共鸣,引发他们的思考,而不是照本宣科,教条式的讲授。只有教师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课才能生动、传神,从而激发学生想自己阅读作品的兴趣和冲动。

(2)拓展深刻性。在授课中,仅仅有生动性还不够,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大学生,如果仅仅是追求生动性,与影视相比我们肯定是无法望其项背的,深刻性是真正吸引学生的缘由。这就要求教师的授课一定要具有延展性和启发性,延展性就是要求对文学现象的解读要有广度和深度,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性就是要求授课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及现实关怀。传统文学经典是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来源,在教授文学中穿插一些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文学经典的兴趣,同时还可以给学生传达一种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