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04 16:40:25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第1篇

为了让孩子们爱上诵读,班会课上,我捧出《千字文》《资治通鉴》《史记》等,在故事中讲述秦朝为什么会灭亡,为什么说《资治通鉴》是历代兴衰、君王得失的一面镜子……在信手拈来的背诵中让孩子感悟唐诗宋词元曲的柔媚与豪迈。我背得兴趣盎然,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朦胧中明白了多读名篇、多背经典的重要性。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我在班上开辟了“诗文角”,开展每周一诗(文)活动,诗文都由学生自己收集整理,或背、或读、或演(老师协助,学生自己策划﹑演绎诗文中的情景),学生用自己的形式展示对经典诗文的理解。我还将《弟子规》歌曲、集体诵读视频、《赤壁之战》等经典影视作品请进课堂,形象直观、有声有色的画面让不少孩子眉飞色舞。在一节阅读课上,我看似无意地把自己长年累积的几十本厚厚的读书笔记带进了课堂,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了我积累的好词佳句及对文学片段的点评,看着那厚厚的本子,同学们惊愕不已。我告诉孩子们:“读书,永远不嫌迟,只要现在开始,就不算晚。”那节课,我敞开心扉,畅谈着我的读书体会,我还承诺,哪位同学若像老师这样,多读书且善做笔记,我将把心爱的笔记本赠送于他,这些话犹如一剂兴奋剂,让他们跃跃欲试,纷纷有了与诵读经典同行的计划。

二、书香环境受熏陶

放眼望去,我们学校随处可见的是脍炙人口的诗句,我引领着孩子们关注每一块会说话的墙,召唤学生品味这些积淀着圣贤结晶和人格光辉的经典作品,置身于浓浓的书香氛围,比一比谁记住的内容最多,谁是生活有心人,并在阅读课里以打擂台的形式开展比赛。于是,一个个手持笔记本的身影便流动在了校园的各个角落,激烈的比赛场面与争先恐后的紧张感令他们至今难忘。为了让更多的资源共享,我动员同学们通过以“献一本看多本”的方式成立了班级“图书漂流站”。教室里,最醒目的莫过于摆置在角落里的简陋小书橱,里面摆满了来自同学们的各种书籍,营造了一个温馨的书香小屋。每位同学都把自己最心爱的书推荐给大家,并互相借阅,密密麻麻的借书记录见证了同学们的读书热情。

三、班级课程重坚持

我依托校本课程这一平台,设置了班级必背篇目《必背古诗七十首》《笠翁对韵》,引导学生秉文诵读、明理导行、成诵践行。每周一、周三早晨,同学们便自觉拿出必背书目大声诵读,为了赢得“经典诵读形象小天使”卡片,为了在过关达标升级名单中榜上有名,他们你追我赶,背诵经典蔚然成风。每天中午,同学们们都会在教室里专心地阅读着心爱的书籍。这是我利用学生中午来校至上课这一段时间的空白,引导他们进行的午间共读。为了使学生天天诵读,日日接触,达到入口、入耳、入心,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我积极倡导“亲子共读20分钟”活动。

四、情趣活动促发展

课外活动是自由驰骋的天地,是张扬个性的空间,为了让同学们的诵读热情持之以恒且日益高涨,我通过一个个形式多样、别开生面的活动展示他们的诵读成果,激励着他们徜徉书海 。开展赛诗会、诗文擂台赛、古诗接龙等活动,“共沐书香、走进经典,徜徉书海、快乐无限”,一期一期的读书汇报会,为班上的孩子搭建了展示才艺的平台,小组配乐诵读令人激情飞扬,精彩纷呈的情景剧、你追我赶的游戏、与众不同的歌曲演绎等表演惟妙惟肖、酣畅淋漓,让教室里掌声如雷,同学们在诵读经典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风采、表达着对经典的理解。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第2篇

开展“我爱经典”三进活动,旨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每一位师生在读书活动中享受阅读的快乐,体验共同成长的经历,从而推进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二、活动的目标:

1、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积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精选师生必读的书目,坚持不懈地开展师生读书活动,让读书伴随师生共同成长。

3、推进学校班级图书角的建设,营造校园书香氛围,改善教师和学生读书的环境,实现师生读书状态的改变。

三、活动的内容:

读经典的书

四、活动的实施:

经典进校园、进课堂:不仅学生读书,教师也要读书;不仅要读书,还要举行读书知识竞赛,经典片段表演等。各校要选择经典中的精品引导学生认真地读,有条件的学校,在地方课程中安排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让阅读活动落到实处。

(一)教师读书

1、加强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建设管理,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充分发挥作用,使之成为教师借书读书的良好场所。

2、充分利用校园网,构建教师读书的网络平台,为教师网上阅读、交流提供便利。

3、学校安排一定的购书经费,有计划地添置一些教育类书籍,丰富图书室的藏书,扩大书籍选择的余地。

4、教师每学期精读2—3本名著,养成写随笔的好习惯,教师可从必读名著中选择。学校每学期可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评活动,评选 “最爱读书的教师”,各校可选择一些优秀的教育随笔编印成册。

(二)学生读书

1、班级通过向图书室借,学生、家长、老师提供等途径丰富图书角藏书数量,将符合本学段学生阅读的名著放入图书柜,进一步完善班级图书角。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2、开辟“班级书香”栏。每班黑板报开辟一个有关“读书”的栏目,如“本周荐书”或“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栏目,也可以报道宣传阅读积极分子的事迹。

3、可开设阅读课,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时间,课上开展“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阅读活动;也可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竞赛等活动。

4、举办“校园书香节”,开展读书诵读竞赛,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畅谈自己的收获,评选“诵读大王”、“读书小明星”、“小小藏书家”、“书香班级”。

5、鼓励、引导学生撰写读书心得、读后感,坚持写日记。在中高年级定期开展读书征文评比活动。

6、举办“旧书交流”会。为了解决同学之间库存书籍浪费或书籍资源缺乏等问题,在校内操场上举办旧书交流活动。

经典进家庭:家庭是书香校园的延伸,每个家庭都应该有经典书籍,建议家长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定期和孩子交流读书体会。学校也可组织家长与学生同时参加经典知识竞赛。

1、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分低、中、高年级派发阅读篇目。每个家庭给孩子开辟一个藏书不少于30本的少儿藏书角。要求家长指导子女选择读物,并与他们讨论图书内容,撰写读后感。

2、开展“我与父母每月共读一本好书,每周同背一首诗”活动。

3、“双休日”多开展一些家务劳动或户外实践活动,为孩子提供日记或作文的素材。

4、每天要关注孩子读书情况,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册,以便随时与孩子交流。

5、举行“与经典同行”家庭读书征文比赛。

6、每学期开展评选“读书标兵家庭”活动。

读书活动整理:

1、整理各个学段的读书推荐篇目

2、汇编知识竞赛题

3、汇编学生优秀作文

五、总结评比:

“小书迷”评比:

1.课余时间主动阅读课外书籍,一学期读书不少于十本,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2.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认真做好读书笔记,至少写10篇读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各校自定)。

3.积极参加读书交流会,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积极为大家提供书籍,争取机会多读好书。

“书香班级”评比:

1、评比标准:注重班级读书氛围的创建,要达到五有(有图书角;有人均一册的图书;有图书管理制度及管理员;有一定的流通量;有读书交流活动;有学生读书的成果)占60%;晨诵及午读情况占40%。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第3篇

大家好!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踏着欢庆的鼓点,我们又一次相聚在五二班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一年又一年,人依旧,物依然,非常感谢您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正因为有了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顺顺利利,圆圆满满。今天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再一次的相聚,希望在你我的携手下,孩子的语文素养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分析学情,有的放矢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孩子的语文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主要表现在:

1、基础方面:从上期最后一次考试来看,孩子的基础比较扎实,积累也在丰厚。

2、阅读方面:孩子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做题的技巧,大部分孩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书籍的选择也越来越广泛,很多孩子都开始接触一些经典的名著。

3、作文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已经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习作,且表达顺畅,有一定的深度,进步较为显著。

当然,回头看看我和孩子走过的足迹,有得也有失:

1、一小部分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卷面还不够美观整洁。

2、课外的积累还不够丰富,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3、作文方面:一小部分学生由于课外阅读量小,缺乏积累,因此视野不够开阔,选材略显狭隘。由于积累的缺乏,使部分学生的表达略显吃力,语言过于平淡,不够生动具体。

针对上期出现的问题,结合本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我对下期的语文教学有如下设想,也请家长朋友们多提宝贵建议。

二、结合要点,制定措施

1、夯实双基,加强训练(识字)

到了高年级,识字写字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本学期要求学生认字150个,写字230个;要求学生独立识字学词,教师仅对一些易读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难写的字给予指导;板书示范不容易写好的笔顺、笔画、结构,要求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坚持写好读书摘录笔记,达到错别字率不能大于1%的要求。

具体的措施:

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①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准确理解词语及句子,并做好相关笔记。②积累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培养积累词句段的习惯,并能在写作和交际时加以运用。③加强预习检测,保证质量。

2、重视阅读,培养能力

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拓展孩子的视野,还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及写作技巧。本册教材共有10个单元,26篇主体课文,13篇拓展阅读课文,背诵的课文及片段共10篇,语文天地的古诗和名言警句等;坚持写好批注笔记和提纲笔记;重点培养孩子的四方面的阅读能力:写心得笔记、掌握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发散思维的训练和联系社会背景深入开掘人物的思想感情。

具体措施:

(1)课内多积累

厚积才能薄发,积累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语言的过程,通过朗读、背诵,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好的篇章,丰富学生的语言,从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也为习作和口语交际打下基础。坚持写好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教材的金钥匙,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为自主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外多读书

“读”是思的凭借、“悟”的前提、“说”的储备、“写”的基础。要鼓励学生以课本为依托,向课外延伸,广泛阅读,读好书、读整本书,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后感,希望家长朋友在家里也能及时督促孩子多读书。多留心生活中的语文,多积累方方面面的语文知识。坚持每天阅读积累优美的片段,写好每周一次的读书笔记,定期开展阅读交流会、朗诵会、演讲等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师生共读,生生共读来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如果您有时间,我建议亲子共读。

孩子已经上五年级,应该有选择性地读一些课外书籍,家长朋友在孩子选书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名著,使孩子多与经典接触。本期我们的共读书目是《夏洛的网》、《三国演义》,推荐书目是《绿山墙的安妮》、《草房子》、《你也能当发明家》、《汤姆叔叔的小屋》、《寄小读者》,家长朋友可以做以参考。

本期,我校的阅读考级活动仍将继续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促进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书香班级,争做书香达人”,我们会在学期末评选出我们班的“书香达人”。

(3)与经典同行

认真扎实地开展好“经典诵读”活动,本期我们的经典诵读内容还是《道德经》和《千字文》,我会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教学,要求人人过关,并及时给予评价,丰厚孩子的文化底蕴。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第4篇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四种好习惯,即博览群书的习惯 、勤于动笔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持之以恒的习惯。

一、培养小学生博览群书的阅读习惯

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如何做到让学生能博览群书呢?首先要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

1.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要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可开展“讲故事”、“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2.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强弱之差。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就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想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立意谋篇的,读完后再想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自己先前的想法与这篇文章相比有哪些差异等等。通过琢磨咀嚼,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所谓“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通过列举伟人读书的事迹,鼓励学生多读书。如马克思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而精深。他每天早上9点钟就到阅览室里借阅书籍,又作摘录,又写笔记,一直到晚上7点钟才回家。马克思在读书的时候常常情不自尽地在座位下用脚来回擦地,经过常年累月的磨擦,竟把水泥地磨去了一层,被人们称为“马克思”的脚印。

4.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浓厚的读书氛围是关键,教师还应尽自己所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如张贴名人名言,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开展读书笔记展示活动……更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做学生的读书表率,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和学生要一起读书,交流心得、体会,用教师的读书习惯去影响、带动学生,从而不断增强学生读书的内驱力,使之成为自觉行为。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让师生都能像伟人那样博览群书。

二、培养小学生勤于动笔的阅读习惯

1.好词佳句的积累运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部分人对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于是可让学生自备一本专用阅读笔记本,把在阅读时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好的句子记下来,并注明出处。还可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这些句子并努力背下来,并鼓励他们在平时写作时把这些积累起来的语言适当地运用,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如马克思虽然记忆力惊人,对读过的书能记得异常深刻准确,但他读书时总要作笔记。为了查阅方便,马克思还对许多笔记编制了目录和内容提要,然后放到特定的地方,需要时不用翻找,随手就能抽出来。

2.让学生养成随时积累、及时批注的好习惯。平时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时,要让学生动笔边读边勾划,动笔把写得妙的好词句用曲线或者符号标注出来。开始,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片段,也可在旁边简单地做批注,如“太妙了”、“太棒了”、“真精彩”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3.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并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外出活动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即便非常简单,也要记录,时间长了,就养成习惯了。

4.让学生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刚开始可以非常简单,几个字、一句话都行,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甚至用符号来代替;再之后可以逐渐复杂,要求学生写成片断,甚至写成完整的文章,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那也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读书能边读边思考,不但会解决理解课中的许多问题,而且会出人意料地显示出学生的聪明智慧。

三、培养小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的好习惯

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借助这些工具书,自己弄懂字词的意思。养成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能避免读错字、写错字、望文生义等不良倾向,确保知识掌握的正确性。参考书能为学生提示阅读思路,提供阅读的有关背景知识、常识性知识及其它小资料,能扩宽知识面、启迪思维,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应该注意:

1.保证“三个一”。即人手一本字典、一本词典、一本合适的参考书,上课放于座位的左上角,伸手可及,随时查阅。

2.掌握三种查字典方法。即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笔画查字法,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可通过竞赛等形式巩固强化,以提高其使用速度。

3.提倡活学活用。有些学生使用参考书,不是“参考”,而是“照搬”。发言照本宣科,做作业照单全抄,这非常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及自学能力的成长,失去了使用参考书的意义。我认为,提倡活学活用才是根本的出路。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争论,把参考书上的知识观点转化为如己所出,这样才真正利用了参考书。

四、培养小学生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第5篇

一、提前预习的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教师讲课时自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新知识地接受。

二、细心观察的习惯

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观察习惯的培养,首先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大人在学生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到好处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笼统地看大概。引导学生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让他同鹅进行对比。吃杏时,让学生说说杏与桃子有何异同。其次,课堂中的学习中同样需要细心观察。观察可以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

三、勤于动笔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课内课外,无论看书听课都要勤于动笔。平时读自己的课外书时,让学生拿一支笔,摆开一个本子,让学生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片断。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四、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要马上说出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形成习惯。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一的体现,为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能自觉地查一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经常带好《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一类常用的工具书。给学生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可以跟学生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设法调动学生对工具书的兴趣,比如,讨论一些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得不出答案时,不必去请教老师,到相关的工具书里查找出来,学生就会对工具书的巨大威力感兴趣。许多工具书查阅方法都有所不同,应该教给学生基本的查阅方法。

五、背诵的习惯

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又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笔者不赞成死记硬背,但是记诵确实是青少年在记忆的黄金时期的一个良好的不可忽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课本所选的中国古典诗文,让学生尽量都记诵过。学生如果能够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将会受益终身。这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良好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常见常闻的历史典故、艺术故事,不必死死板板地去记,而是要熟悉即可。

六、广泛阅读的习惯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第6篇

在中外文化发展史上,赫然屹立着一座绵延不绝而又轮廓清晰的精神峰峦,它们就是由一部部文化经典构筑而成的人类文化的精神高峰和历史山峦。对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来说,它们是我们文化崇尚中长久的膜拜对象,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永恒的文化支撑力量。

人类的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浓缩蕴含着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文化所形成的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智成果,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某些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的智慧和方向。

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使我们的情感变得丰富、细腻、坚定,使我们的精神变得深刻、睿智、博大,是我们窥视人类精神奥秘、汲取人类文化精髓、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最基本的途径。

外国经典名著是我们了解国外其他国家的人文习俗、地理风貌等诸多知识的窗口,我们也只有通过阅读外国作品才能更多地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

如何引导初读外国作品的小学高段学生阅读外国作品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外国作品的兴趣。

不论是中国经典名著还是外国经典名著,也不论是孩子还是我们成人,你只有对这部经典名著感兴趣,才会手不释卷地阅读。不感兴趣的书籍是没有人愿意耐着性子读它的,即使读了,也是心不在焉,说不出文章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所以给学生推荐的外国经典名著,其内容要跟学生的实际年龄相符合,文章描写的故事情节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相吻合,使学生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觉得有意思,才会对这本书感兴趣,才愿意去读它。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读美国作家马可.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我先把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介绍给同学们,告诉同学们他是一个小男孩儿,年龄同他们差不多大小,他性格开朗,又有些调皮淘气,还很仗义、正直,并且喜欢探险、喜欢过无拘无束的生活,整天我行我素,很不愿意让大人们管制他。咱们班有些同学也是这样吧?学生窃笑,其实学生已经喜欢上了文中的主人公。接下来我又给同学们选读了一些精彩片段,并进行了分析,让同学们对汤姆这个小男孩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大作家马可. 吐温的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时同学们个个都蠢蠢欲动,想急切地看这本书。在以后的几天里,我还会时不时地请同学们交流交流文中的精彩故事情节,感受一下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特别浓厚,自然也就很顺利地把这本书读完了,同时我也培养了同学们对国外其他读物的极大兴趣。

其次、是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外国经典名著的方法

对于孩子们来说,阅读外国作品是有些困难。就拿外国人的名字来说,由于是外来译音,一个人名由好几个字组成,又是姓又是名的,读起来实在是拗口,还不容易记忆,如果连人名都记不住,那么发生在他身上的或者是他做的事就更记不住了。所以说阅读外国作品必须掌握一些方式方法,才能快速、高效地欣赏外国佳作。

(一)先要仔细阅读作品的简介

每本书的开头都有作品简介或者是前言等文字,这些文字已经把作品的主要人物以及主要内容介绍给我们了。我引导学生一定要先读一读这些文字,而且要认真仔细地去读,搞清楚文中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他都做了些什么重大的事儿?跟他相关的还有些什么人?什么事?并记忆这些人名和内容。使这些内容要在同学们的脑子里形成一个故事的框架,有了这一框架然后再去读详细内容就显得很顺畅了。我还要求学生今后不管读什么书都要这样先读内容简介,再读详细内容,并养成这种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阅读目录

一部作品中,紧跟在内容简介之后的应该是目录。所以我们在读作品之前还应该仔细地把目录看一遍,以便了解一下文章的章节和故事的大致内容,为以后的阅读做一个铺垫。

(三)记忆人名

有些外国人的名字特别长,我记得有位作家的名字是“奥斯特罗夫斯基”。我记得当时我记这个名字的时候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读外国作品前先要反复去读人名,记住文章中的人物名称。如:在学习《故事梗概》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把文中的人名找出来,然后再读两三遍,这样文章中的人物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为以后读懂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简单写一下人物性格、品质以及他的事迹等,理清作品里的人物关系,列一份家族关系表或人物关系表。

我认为我们不论读任何书籍,在读之前都应该准备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以便读时做一些简单的笔记。由于文章中的人物很多 ,而且性格各不相同,边读边做一些简单的笔记,记一下人物性格、品质以及他的事迹等。比如我在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时,读着文章的开头部分我就记下了波莉姨妈具有冒险精神的汤姆的已死去的妈妈的姐姐,汤姆跟着她生活;我还记下了吉姆--一个黑人孩子;席德汤姆同父异母的弟弟……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育人;耕读会

2010年我国制定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要求,阐述了实践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明确要求“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2年教育部等多部门共同制定实施《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更加明确了新形式下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文件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通过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文件精神,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不断深化实践育人机制,我校针对文科学生的特点,结合第一课堂,以“耕读会”为依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案例概述

“耕读会”于2010年12月组建,是全程化的实践育人平台。“耕”指的是躬耕社会,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强调观察和理解社会,强调分析社会问题;“读”指的是阅读经典,要求学生埋头读书,精读经典名著,强调理论思维,强调理解专业升华认识水平。“耕读会”以“躬耕实践、阅读经典”为宗旨,将激励心志、启迪智慧,培养读书风气,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养成作为最终目标。购置深度专业好书、举办知名学者讲座、开展读书交流会、遴选优秀读后感汇编入《耕读汇》辑,在实践与知识的海洋中提高学子的理想、道德、文化、纪律认知修养。

二、运行机制

本着 “耕”与“读”有机结合,将“耕读”与课程教学有效整合,使“耕读会”平台与集中实习环节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以“全程化教育”理论和“立体化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构建全程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为核心,通过“耕读笔记”、“耕读交流会”、“《耕读汇》”等三位一体的“耕读会”实践教学平台,紧抓实践育人这条主线,解决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碎片化、片面化和平面化问题,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的全程化和立体化。

在具体运作上,由专业老师负责,放手发动学生,成立了《耕读汇》编辑部、组织部和宣传部。学生自我管理、严格考核、建立长效组织管理机制,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学生组织,动员学生全员参与,通过横向对比、纵向考核,将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紧密联系,扎实推进了各班级优良班风学风的建设。

三、过程与方法

作为全程化的实践教学平台,“耕读会”贯穿了理论教学和实践育人两个环节;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际经验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专业能力拓展和科研能力提升为核心,结合大学生科创项目,构建社会实践固定观测点,定期撰写读书和实践心得笔记,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与心得体会研讨会,定期凝练出版 “耕读”成果的刊物――《耕读汇》。

(一)实践育人常态化

耕读会自2010年建立至今,通过向毕业生募捐的方式,为在校生共购买200余册专业书籍。不仅缓解了学院专业书籍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密切了在校生与毕业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将书籍发放给大一到大三每位同学,进行定期轮换;撰写读书笔记和实践笔记,每半月上交一次;从学生笔记中筛选优秀稿件编撰“耕读会”刊物――《耕读汇》(半月刊);同时,“耕读会”每半个月在专业老师主持下举办一次经典阅读或社会问题研讨会,每学期不少于20场,目前已举办100余场读书交流会。 “躬耕社会、阅读经典”,既夯实理论基础,又联系社会实际,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实践育人稳固化

为了解决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平面化、不稳定的问题, 耕读会在陕西省武功县聂村构建社会实践固定观测点,定期组织公管学生前往调研和考察,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又结合大学生科创项目,指导学生根据课题,深入基层调研,撰写科研论文。

(三)构建长效组织机制和评价体系

为使“耕读会”能够长期有效运行,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耕读汇》编辑部负责读书笔记的收放、统计、筛选和《耕读汇》的出刊;组织部负责研讨会及耕读会各项活动的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宣传部负责耕读会相关活动的报道及专业书籍的管理工作。通过评选“耕读之星”、“优秀编辑”、“组织能手”等荣誉称号调动学生参与“耕读会”和组织服务工作的热情。

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主编一期“《耕读汇》”,每学期主持两场研讨会;同时将“耕读会”纳入到专业的特色实践教学活动系列,作为学科评估的亮点。

四、成效与展望

自2010年创办以来,耕读会购置书籍百余册、汇编《耕读汇》60册、举办多场读书交流会,直接受益学生人数已达1000余人。在“躬耕实践,阅读经典”宗旨的引领下,在“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齐头并进中,广大师生孜孜不倦深究学术、交流思想凝聚友谊,收获颇丰。

一是耕读会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自由阅读、各抒己见的宽松环境,并在电子阅读时代提倡了一种含英咀华、细读经典的慢生活节奏,自由宽容而沉稳内敛。在读书交流会上、在读书笔记中、在学者讲座上,自由的思想随时间流逝带给听众、读者以深刻印记,在经典中领略大师手笔、在交流中完善自我核心价值体系、在探寻中明确人生方向,真正使自我主动成长、自我教育,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这是耕读会辐射效应的突出贡献。

二是耕读会作为全程化实践教学平台,其创新点在于将学生的“耕”与“读”相结合,贯穿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际经验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躬耕社会,加强实践,服务社会;阅读经典,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耕读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深化理论,提升能力。其实践过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且具有层次性和整体性;同时,通过组织管理和评价体系长效机制的构建,实现了该平台的长期化和程式化运作,为人文社科类专业打造全程化实践教学平台走出了一条新路,解决了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平面化、不稳定的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耕读会”将在继承和发扬当前优势的基础上,查漏补缺、不断完善,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更多力量。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使活动开展进一步程式化、规范化;二是加强师生沟通,深化活动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契合度;三是鼓励创新探索,依据专业需要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型育人模式;四是深化主体意识,遵循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基本规律,强化学生积极情感体验与智慧的合理表达。

参考文献:

[1]申纪云.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Z2).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第8篇

一,“精益求精”:读透一本“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亦如此,“写什么”(内容)远比“怎么写”(技巧)重要。君不见学生写作最大的困惑就是“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采人生精华,厚重文学积淀,拓展写作视野,就成了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于是也就有了写作“万能钥匙”――“多读,多看,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这本没错,可问题是,紧张的校园生活中,十几岁的学生哪有那么多时间来大量阅读?又哪来那么丰厚的人生经历?再说,今天的年轻一代还真的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着眼于此,笔者根据诸多名家读书经验及自身读书体会,提出了“读透一本书”工程。

“读透一本书”工程,即教师在接手新班级时,学生务必选定一本自己喜欢读的书,要求在一学期(年)内精咀细嚼,随笔札记,评点摘要,将其读“透”来。“读透一本书”的想法源于自己喜欢读(听)不下10遍的长篇评书《隋唐演义》,自己平时之所以能写(说)出不少东西来,就得益于此书。另外鼓励学生说,当年名噪一时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其作者就是读“透”《三国演义》的好手。但什么“书”能值得一学期(年)一读呢?

毋庸置疑,当属经典。经典是语言艺术的典范,是传承文明的精品。它能以独特的方式触及和思考人、社会等基本问题;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它能让学生在学业重、时间紧的情况下直面文化的最高成就,直登精神的制高点。但是,这里所谓的“经典”,还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名著”。我一直以为,“经典”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个凝固不变的概念。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性别,经典的定义都会在移动。譬如当前学生“超”喜欢阅读的“青春文学”。不管你是如何嗤之以鼻,说其肤浅幼稚,又如何N次劝说学生去读“大家都说好然而谁也不去看”的“经典名著”,但《三重门》《我为歌狂》《梦里花落知多少》之类的畅销书,却以超百万册的发行量涌进了学生的抽屉,就连专业作家也难以匹敌。你能否认它是学生心目中的“经典”吗?其实,不管是世界的古典的“名著经典”,还是当代的通俗的“流行经典”,只有让读者主动去阅读了才会有意义,而所有的“经典阅读”,只有建立在读者“悦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价值,即“经典阅读”是一种非强制性、愉悦性、以自身体验为底色的“乐读”。

“读透一本书”工程,让学生选择一“本”而非一“篇”;选择自己喜欢的而非他人强荐的;不管是世界名著还是中国经典;不管是武侠演义还是青春文学;不管是长篇章回,还是短篇文集……只要是世人认可读者接受的,只要是学生倾心喜欢主动阅读的,教师就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从中“挑”出一本,就一本,让学生在一个学年(期)内精咀细嚼地将其读“透”来。可以说一学年(期)“读透一本书”,喜学生之所喜,急学生之所急,减学生之负担,让学生在快乐中自已将“书”读起来,在质与量上,在动力与能力上,都符合当前青少年阅读心理现状和规律。

实践也证明,学生在此种状态下“读书”,才能真正做到用心与作家作品交流、撞击;才会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思考作品的意境和意义。即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能(其实也不必要)明确分析出诸如主题结构、写作技巧等也没关系,因为事实上学生自己已经“进入”了作品世界,诸如知识经验、思想情感、方法技巧等,其实在无形中就得到了扩充、升华和飞跃。实践表明,如此“劳于读书”,学生方可“逸于作文”,才能激起写作的原动力,才会在模仿中求异,在借鉴中创新。

二、“琢石成玉”:仿练一本“书”

我们知道,学书法者,一般是先临帖入门,再求师其帖意,最后自成一家。其实写作亦如此,就拿李白诗作来说,可谓是光芒万丈,可清代学者刘熙载却说,“太白诗以《庄》《骚》为大原,而于嗣宗之渊放,景纯之隽上,明远之趋迈,玄晖之奇秀,亦各有所取,无遗美焉”。而鲁迅先生也坦言,自己写小说“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如先生借鉴果戈理的“狂人”而创作的“日记”(《狂人日记》)。这些名家大师的创作事例无不说明,在写作中模仿借鉴与自成一家存有辩证关系。

其实,没有哪个作家天生就会写作的,就像天才音乐家,第一声啼哭也不可能是音乐一样。即使是集天地钟灵、人文毓秀于一身的“大师级”作家,也须是历经浪淘沙洗,砥砺锤炼而成,而其中砺炼的过程就包括模仿借鉴。可以说,模仿借鉴就是创作的前一步。而作为普通意义上的学生作文,要想有所突破,第一步就应该积极尝试“模仿借鉴”他人之作,特别是对自己钟爱读“透”的“一本经典”,进行斟酌损益,选择吸收,从仿其“形”到索其“神”,由形入神,直到突破创新,走一条由量变到质变的创作之路。

笔者班上有位女学生,特别喜欢读古龙的武侠小说,古龙的诸多系列小说,她几乎都读过若干遍,特别是《小李飞刀》一书,其中不少段落能倒背如流。在其平时周记中她曾告诉过笔者,她特别喜欢古龙笔下冷酷的人物、冷酷的文字、冷酷的风格,因此,在其作文中自然而然就流露出“古龙”的味道来。笔者并没有用“沉迷武侠有害”之类的话打击她的积极性,(其实我自己也是个武侠迷),而是鼓励指导她对于古龙先生的作品,要仔细咀嚼,揣摩比较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结构情节、价值情感等,看能否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化为己用。结果,这位女学生不仅没有“沉迷”其中而不可自拔,反而站在一个高的层次来“审读”它,在“审读”过程中不仅领悟出古龙笔下诸多相似之处,而且还在自己的“博客”

里写起了“古龙”版的小说连载。而班上其他诸如喜欢“啃”读杂文的,喜欢诵读泰戈尔诗歌的,也都在自己随笔中,甚至是考试作文中,都渗透出模仿借鉴而来的“风格”。

但须注意的是,这里的模仿借鉴,不是为了求同复制,而是为了求异转变,这不是写作的终极目标,而是通往终极的过程和手段。接受美学倡导者姚斯曾说:“熟知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要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这句话延用到写作上,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先有的借鉴能力越高,就越能加大与创作期待之间的审美距离,也就越能激发创作新作品的原动力,从而为自己创新出一本“书”而奠定基础。

三、“我立新经”:创新一本“书”

西方人曾戏说,中国留学生做学问的过程是“我诵六经”――“我注六经”――“我立六经”。我以为这一过程与本文所说的“写作过程”极为相似,有所不同的是,写作永远是个性的创造。因此,笔者将“我立六经”变为“我立新经”。所谓的“我立新经”用在写作上可称之为“创新性写作”。“创新性写作”是写作回归了自然状态,其过程是由厚实积淀,到借鉴迁移,再到领悟创新。写作终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路。我们甚至可以说,“创新写作”就是作者在厚实积累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一想象”,独辟蹊径,不落窠臼地进行开拓创新,是作者内心情感寻求个性张扬的创造。在实践中,我们是这样进行试验的。

内容:“创新一本书”,重在“内容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瓶装新酒”,即吸收原著“精神”、“思想”,观照当前生活,思考现实问题;二是“旧瓶装新酒”,即借用原作品的框架形式,重新注入新的血液。或者就在原作基础上进行“挖掘改造”,譬如将“未出场”的人、事、物、景以及有着内在联系的生活现象进行艺术地概括;将未展开的略点、隐点、情节跳动的触发点进行开发;或者抓住当下冲突与未来冲突,转换思维角度和改变表达方式等进行再创作。君不见《水煮三国》《戏说水浒》《大话西游》等等,在某种角度上,都可算是成功的“创新”之作。文学史上著名的《金瓶梅》不就是从《水浒》中“武松杀嫂”演化而来的吗?

形式:首先取消传统的机械的“周记、作文”,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精美的易于保存的笔记本,仿照“书”的样式进行个性化设计,包括书名、目录、序言、页码等,将其设计成自己的“书”,或者叫“某某文集”。其次,要求学生从文章的角度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形式上可以是小说、诗歌、书信、散文、寓言等各种文体。

过程:让学生相互传阅,并要求写上评论,半个月交于教师检阅一次,如此构成三方互动式的交流反馈网,一个月在班上开一次“写作笔会”,从中选出优秀之作并推荐到校报、省市级学生刊物上发表。事实证明,“创新一本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营造了浓郁的写作氛围,就连笔者也从学生的“作品集”中体验到了乐趣,也曾与学生一道“下笔”,有好几篇散文随笔发表在省级以上的报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