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成人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研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18 10:42:45

成人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研究第1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述评

成人教育学作为教育学领域的新秀,自学科建立以来发展迅速,成绩斐然。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作为推进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后备力量,对其培养研究意义重大,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新进展,总结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参考性建议。

一、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概况

(一)著作类

目前尚未有专门的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著作,薛勇民编著的《走向继续教育的深处———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当代研究》(2008)和曾青云著的《当代成人教育发展研究》(2009)有相关章节对其进行论述。《走向继续教育的深处———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当代研究》深入分析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原则及性质,从社会功能角度探讨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性问题;《当代成人教育发展研究》通过分析当前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培养模式、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改善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路径。

(二)期刊论文类

笔者以“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招生”、“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成人教育学专业导师队伍”、“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就业”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有关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始于2005年,取得一系列成果,论文共计45篇(包含硕士论文3篇)。从研究主题来看,多数研究者着眼于对课程、专业学习及培养模式的研究,而对招生考试、生源、师资队伍建设及就业指导方面涉及较少,具体见表1。从研究时间来看,论文数量呈先递增又逐年递减的趋势,这表明研究者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问题的关注度不稳定,具体见图1。

二、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不仅决定着研究生培养的方向,也决定着其质量。曾青云等认为很多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引入性课程内容简单,本土化课程内容不能反映成人教育发展规律,课程内容整体单调落后。实践性课程处于行列末端,真正按人才培养目标将研究生课程纳入成人教育实践的院校为数甚少。[1]彭伟认为对于跨考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很多高校设置的课程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课程内容的深度有待提高、广度有待拓展。[2]蔡晨认为在培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创新意识方面各高校虽然达成共识,但是缺少自身特色。[3]王静通过对华东师范大学与明尼苏达大学的比较分析,认为明尼苏达大学课程设置更具有个体适应性,选修课程范围较为广泛,学生选择余地更大,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课程。[4]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设计来看,姚成建指出课程设置要明确培养目标,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以问题为中心的行动研究能力,注重解决现实问题的工作能力提升。[5]朱瑞也认为在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应突出实践性、增强科学性、发展时代性、达到具体性、追求灵活性。[6]

(二)专业学习

首先,专业学习兴趣。徐卫娟提出可以通过各种讲座或活动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并且要通过加强师资建设,提高研究生学习质量。[7]谢建华也认为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是克服其专业学习障碍的第一步。[8]其次,专业认同感。乐传永和孙婵娟指出当前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认同感不强,导致专业学习质量不高。[9]郭荔宁提出研究生的专业学习质量是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构建科学的学习理念,建立学习引导机制,切实提升研究生的学习质量。[10]李金认为要夯实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科自信,增加与导师的互动交流以提高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11]再次,学习方式。如李中亮认为在课题中学习,进行科研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增强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践中丰富理论,从而树立学术研究的自信心。[12]何爱霞认为成人教育学专业是实践性的专业,因此,实践性学习应是研究生比较恰当的学习方式。通过设定明确可行的学习目标,建立“实践+学习+研究”的学习模式,开发以任务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增强研究生的反思意识,锻炼反思能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学习和研究体系。[13]再次,教师角色。陈国华提出教师在研究生专业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对于研究生树立和升华专业学习信仰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设计情景教学,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共同进行学术探讨。[14]

(三)培养模式

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研究者主要探讨狭义的培养模式,即研究生培养的方式。有研究者认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应立足于终身教育视野,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探索推动成人教育学科和社会发展的培养模式。[15]郭荔宁认为应建立动态的培养模式体系,提高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16]朱胜晖等认为应结合当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打造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联盟,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17]罗国立认为当前高校在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趋同性和封闭性,导致培养质量不理想,由此应实现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和多元化。[18]蔡晨认为成人教育发展受限于社会经济现状,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处于不均衡发展状态。应开展远程教育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利用远程教育的便捷性、实用性以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培养质量。[19]南海等认为当前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缺乏实践价值,应着力改进培养理念,在根本上改革培养模式,最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20]

(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关键力量,更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指引者。因此,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从师资队伍数量来看,各个院校师生比例不协调。不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数量都存在不足的问题,有些导师科研和管理任务繁重,无暇顾及学生,疏于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致使培养质量无法得到保证。[21]从师资队伍的结构来看,导师学历参差不齐,但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在逐年递增。[22]导师专业背景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一方面有利于多方位开展研究,实现多学科的优化整合,另一方面,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出现在指导研究生时力不从心的问题。因此,建立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李中亮提出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增加教师编制数量,引进成人教育学、职业教育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此外,要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专业理论知识还包括教育教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完善导师考核和评估制度,建立并壮大优秀教师团队,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12]

(五)就业指导

就业不仅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关注的问题,也是研究生培养结果的反映。当前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就业面临尴尬处境,一方面,大多数研究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不愿从事基层工作,对较高层次的工作又因经验不足而无缘。[23]另一方面,社会对成人教育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黄瓅等通过分析发现随着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呈现出成人教育学应用型人才匮乏、理论型人才就业难的局面。[24]因此,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展就业指导与培训,提升求职技能。虞晓东等认为要注重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明确“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从而改善研究生就业难的困境。[25]陈静认为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研究方向应体现应用性,助力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解决。[26]宋琼等也提出将成人教育学专业发展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就业相关联,把研究生的职业发展作为成人教育学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27]可以通过增加社会实践活动或开设专家讲座等方式提高研究生求职技能,引导他们对未来作出正确的职业规划,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当前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改革目标,对其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的需求。[28]

三、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成果匮乏

对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成人教育专业组织及各高校非常重视,平均每2年召开一次全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交流研讨会,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和教育媒体等共同探讨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尽管研究者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问题有所关注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研究成果依然匮乏。一方面,就成果数量而言,承前所述,期刊论文仅有45篇,尚未有专门的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就内容而言,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学习等方面探讨较多,而对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师资队伍建设、就业指导等探讨较少。

(二)研究立意狭隘

任何研究的开展都有立意,即为了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或达到一定的研究目的。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不难发现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立意是提高培养质量。无论是从课程设置和专业学习角度出发,还是从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分析,它们的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改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就业。然而已有研究仅考虑当前阶段的研究生培养,却未能立足于终身教育背景充分为研究生未来职业规划考虑,这不利于成人教育学科和成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研究内容不够深入

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研究范围广,然而研究内容不够深入。例如,部分学者基于招生的视角分析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分析生源分布现状以及招生存在的不足,但是并未提出建设性建议;部分学者基于课程设置的视角探讨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针对培养目标提出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的建议,但是对于如何设定课时、学分所占比例等未能进行深入分析;部分学者基于专业学习的视角分析研究生的培养,关注点落在研究生学习兴趣、专业信仰、专业学习方式以及教师角色上,但是对于具体如何提高专业质量和更好地评估专业学习成果探讨较少。

(四)研究方法有待完善

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方法相对单一,有待完善。一部分研究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已有文献资料进一步分析,然而缺少一手资料的搜集,且多数资料时间比较久远,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实效性难以保证。另一部分研究者采用实证研究法,运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研究生培养问题进行探讨,但对所获得的数据只是简单描述与统计,并未借助专业统计分析软件进一步挖掘,结论也只是表面性的,未能厘清数据所隐含的深层原因。单一的研究方法会降低研究质量,更会使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陷入困境。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并合理运用研究方法仍是研究者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五)研究基础较为薄弱

由于成人教育学专业起步较晚,相关理论体系不完善,理论支撑不足,由此研究者对于研究生培养的探讨往往停留在实践层面,没有从理论层面深入分析。例如,有些研究者仅从招生方面探寻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问题,对于生源的性别、年龄、专业、文化背景等的分析停留在浅层次上,缺少相关理论支撑。在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多数研究者仅限于介绍现状,未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进行理论分析。在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学习方面,对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分析仍停留在实践层次,尚未上升到理论高度。

四、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理论研究

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不仅关乎研究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更关乎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和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应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问题高度重视,加强理论研究,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一方面,不仅要对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专业学习和培养模式进一步分析,而且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学习评价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拓宽研究视角,从不同角度对研究生培养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同时鼓励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从自身角度出发,发现在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使研究更具实际意义。

(二)突破传统研究立意

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和学习是研究生个人成长的基石和未来专业发展的关键。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应突破传统研究立意,丰富研究目的,使研究多元化,更具有价值。第一,立足于研究生的未来专业发展。研究生培养研究要以研究生的专业发展规划为根本,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研究目的。第二,立足于成人教育学科和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说,研究生培养研究无论是聚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还是聚焦专业认同、自我效能感等,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培养质量,推动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第三,立足于社会文明的发展。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文盲”已不局限于不会识字和写字,而是越来越具有现代意义,如存在“数字鸿沟”,社会适应能力低等。由此,研究生培养研究要立足于人类社会进步,真正助力社会文明的发展。

(三)深入挖掘研究内容

第一,准确把握研究主题。每个研究主题并非严格明确,因此,在选题时一定要对其厘清,以免出现逻辑错误。例如,研究生培养模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课程设置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内容。第二,开展系统研究。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研究不要浅尝辄止,要注重系统性,形成较为系统的和完善的理论体系,这样才能够对研究生培养的诠释较为深刻。第三,加强国外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每个国家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都具有各自特点,借鉴他国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有助于促进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由此,要切实开展国外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我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四)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一方面,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种研究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缺点和境域性。要根据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主题和研究方法的功能或作用,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使研究能够顺利实施。另一方面,注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需要把握问题的缘由和本质,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定量分析需要借助专业数据统计软件,对于数据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各有优点和缺点,有时需要根据实际将它们有效整合使用。例如,对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认同的探讨,既可以走进研究现场,借助访谈等进行定性分析,也可以借助问卷调查等进行定量分析。

(五)丰富理论体系

成人教育研究第2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生态链;成人教育的职业生涯发展链;成人教育成才链

一、成人教育生态链

美国科学家林德曼(R.Lindoman)于1942年在“Ecology”期刊上,发表了《生态学中的营养动态方向》一文,文中提出了食物链(food chain)。他申明。食物链的提出,是受了中国哲学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的启示。所谓“食物链”是基于营养关系而将环境中的各种生物联系起来形成的链环。在生态系统里,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常常不是那么简单的直线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网络。形成食物网。

成人教育生态系统中也有成人教育生态链。与自然界的生态链不同的是,它不仅有基于能量流传递的摄取关系,更多的是知能流的富集关系;它不仅有横向的生态链,更有其纵向的生态链,还有纵横交叉的生态链。

研究成人教育生态链网,为揭示其间能量流、知能流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了解彼此间的内在联系提供条件。但是它比生物间的生态链还要复杂,它根植于终身教育生态系统之下,它是一种复杂的成人教育学与成人教育管理学过程,它与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育教学特点有关。跟成人教育相关支持系统有关。成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知能流),经过社会性的迁移和生物性的潜移,包括复杂的社会过程和生理、心理过程,其机制和内在规律尚未被完全揭示清楚。

但是成人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比例关系:1、各类办学主体之间的比例构成,主要是:职业技术学校与培训机构,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2、各类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内在比例关系:如中职、高职等。3、专业设置与区域布局关系。4、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比例构成及分工。这些都构成终身教育下的成人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因子,又是成人教育生态链的一环。

对成人教育生态链至今研究的还很不够,没有进行过定量研究,只是局限于定性分析,终身教育生态下的成人教育生态链更是研究极少,作者期望有更多的人能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多多关注这一领域,动态的加以探讨。

二、成人教育的职业生涯发展链

现代社会,职业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人的生命发展过程就是职业生涯发展过程,职业贯穿人的发展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在其中发挥了各自不同的作用。职业生涯发展与各种内外因素(如社会、家庭、个人)交互作用构成一个多维度的发展链,与之相应,成人教育中也演化出一条职业生涯发展链。

西方研究的职业生涯发展模式已经很多了,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模式却不多。有学者结合我国职业实际,提出的符合我国现状的职业发展链是:职业生涯准备阶段职业生涯早期职业生涯发展的黄金时期职业生涯晚期。成人教育针对职业生涯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特征制定相应的开发策略。

职业生涯准备阶段(15-25):接受必要的教育,形成初步的职业观。在该阶段,个人有选择地接受学校的专业教育。然后选择一个相匹配的职业。成人教育可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为他们进行职业规划;还可以进行职前培训或学习一技之长。从年龄上看,该阶段处于成人教育的前期。

职业生涯早期阶段(24-35):工作稳定性不高,个人不断进行工作调整。与此同时,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育,并辅之于必要的升职或加薪措施,帮助他们确定职业锚,为中后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成人教育为了适应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不断为他们创造机会,提供升职和谋职所需的知识、技术、文凭等。组成成人教育职业生涯发展链的重要一环。

职业生涯发展的黄金时期(35-45):职业基本稳定下来,个体真正投入到职业中去,在经过长时间的抉择后,安定下来,在新的环境下推动自己的职业发展。在此阶段。成人教育则用来更新已有的知识,使他们不成为落伍者,避免中年危机。企业为了留住员工,继续对他们开展教育和培训活动。

职业生涯晚期(48-60):职业者逐渐接受权利和责任减少的现实,一方面要保住职位。另一方面,又要为退休做准备。成人教育在这一阶段最突出的就是要进行退休前的准备教育,为离职做好平稳过渡准备。这就要帮助即将离职的工人转换角色,从职业中期的中心、主导角色向后期辅助、指导、咨询角色转变。为其最终结束职业生涯做好工作上、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过渡。

总之,终身教育下的成人教育在个人和社会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毋庸置疑,成人教育与职业生涯发展相伴,成人教育贯穿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作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职业生涯发展链就是成人教育的职业发展链。

三、成人教育的成才链

什么是人才?一般认为人才包括三方面特征:一是有能力;二是能创新;三是能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或成人发展层次的多样化,人才自身成长规律也必然要求成人教育满足成材的需要。从人才成长过程来看,人才成长过程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一方面,人才成长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其质的规定性――人才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其阶段之间又是前后相继,上下连贯,前一阶段的人才特征是后一阶段的必要准备,后一阶段的人才基本特征又是前一阶段的发展结果,呈现出不间断的连续性。由此。这种人才转化规律。势必要求人才教育过程一体化。

终身教育中的成人教育其基本内涵也是如此――强调人生不同阶段教育的不间断的连续性;首先,成人教育面向的广泛对象及不同人群就构成了不同纬度人才成长的成才链。这一成才链适应人才过程前后相继的特征。其次,成人教育一般指人们在正规学校毕业以后所受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增强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用人才。成人教育担负着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的重任,成人受教育的过程也不断由潜人才发展为显人才,或由某方面的潜人才变为另一方面显人才。

从人力资本价值上来看,人力资本理论之父舒尔茨明确提出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教育与人力资本是不可分割的。人力资本的形成关键在于教育。在形成人力资本的教育中,传统的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在各自阶段中担负着各自不同的使命,发挥不同的作用。传统的学校教育能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而成人教育能够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人力作为一种资本,就具有资本的特征即有折旧(老化)的过程,如果不及时更新也将使知识贬值,无法实现资本的增值。如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需要更新一样,人力资本也需要通过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由于成人教育具有目的性、发展性、前瞻性,因此,它能帮助人们不断获取先进知识,实现知识水平的新旧更替与时俱进,从而在成才链上的人力资本增值这一环起着巨大的作用。

成人教育研究第3篇

摘 要: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奠基石,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高校成人教育可以满足国家复兴、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因此,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达成国内外社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高校成人教育只有依靠终身教育理念的思想,以终身教育理念为高校成人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才能找到成人教育发展的途径,构建“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该文就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成人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终身教育理念 成人教育 高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159-02

1 我国成人教育的现状

1.1 成人教育受到日渐重视

当今社会竞争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自我提高和自身发展,自觉主动投入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行列中,成人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客观需求,愈发受民众认可。这种现象的出现有3个原因:一是职业需求,为了逐渐掌握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本领,减少自身结构性失业的风险。二是社会需求,当今社会逐渐趋于多元化,各行业之间伴随着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新元素的出现,也出现了交互的现象。因此,为了跟上社会进步的节奏,人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观念和技能,以求能够适应新时代。三是精神需求,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精神世界的充实。

1.2 成人教育的市场领域份额逐步扩大

据2008年的数据显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和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两者之比约为2.3∶1,可见成人教育规模庞大,在社会中占有巨大份额。

1.3 成人教育的基本内涵发生了变化

以往成人教育就是为成人进行学习而成立的,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现代成人教育与以往不同。成人教育的格局正在为了满足各种人对学习的多元需求正在进行转化升级,逐渐发展为对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一视同仁,岗位和职业资格培训与社会文化教育并存的格局。成人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全面、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社会成员素质,充分提高个体知识水平和技能。

2 高校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目标定位不准

近年来虽说成人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为社会成员拓宽了学习的渠道,增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成人教育从专业设置、招生、教学等方面都仿照普通高等教育进行,并没有考虑受教育者的特殊性,办出成人教育的特色,呈现其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使成人教育本身逐渐被“边缘化”。

2.2 培养方案一成不变,教学方法单一

成人教育目的之一是为了让社会成员跟上社会进步的节奏,人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观念和技能,以求能够适应新时代。但目前的成人教育并没有时刻跟上时代的发展,也没有跟上学生群体的变化,不针对社会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适时改革的成人教育,依旧沿袭着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社会成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成人教育的教学方法以面授为主,教学计划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大同小异。换言之,成人教育并未有为学生量身定做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单一体现了当前成人教育对成人自身提升自我的需求,成人教育只是充当着普通高中教育的附属品的现象。加之现代参加成人教育的人员从年龄、层次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变化,因此,教学方法的单一将成为阻碍成人教育发展的弊病,也将阻碍学生提升综合知识能力素质,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2.3 学生评价系统不合理

成人教育的评价体系是以考试分数为主的,考试是通过教学质量检测的唯一途径,也是取得毕业的必经之路,“一考定考生”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就和普通高等教育无异,并没有体现出成人教育受众的特殊性。当前,成人教育的学生主要来源于高考落榜生和在职人员,入学率也在逐年从1.55%增长到26.9%,成人教育的学生质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评价系统仍不能适时改朝换代,则会造成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满足,学生进行成人教育的学习目的也会发生从获取知识到获取分数和文凭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不容乐观的。

2.4 追求经济效益,诚信缺失

高校成人教育被许多高校当做获利的途径,将经济效益而非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导致出现了众多高校“重数量,轻质量”的作风,逐步扩大招生人数,使得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一来二去,就是民众认识到成人教育的不可靠性,对成人教育的疑虑加深。

而民众的疑虑存在并不是无凭据的。现成人教育缺失存在着诚信缺失的情况,对管理和结果的重视程度大于教育和过程,加上提高经济利益带来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成人教育的可信度,动摇了成人教育的地位。这种诚信缺失是教育方和受教育方共同造成的,譬如:考风问题、作业抄袭、论文等,都对高等教育的诚信度造成了毁坏。

3 优化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成人教育的方法

优化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成人教育的方法主要有4点:转变教育观念、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对象、重视教育质量。

转变教学观念即针对成人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坚持终身教育理念,将成人教育置于终身教育理念下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革教学内容使其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

整合教育资源即将早期家庭教育,学龄前、学龄段的学校教育和进入社会后的社会教育进行整合,把成人教育与我国普通教育联系在一起,使教育更有系统性,也更符合终身教育理念。

高校成人教育可以适当降低成人接受教育的门槛,以实现在“全民”的大基数下的终身教育,这样将会激起民众学习的热情,化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

高校还要重视成人教育的质量,唯有将成人教育的质量保证好了,成人教育才有可能在教育中站稳地位,才在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有实用价值,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工作岗位的用人需求,满足民众自身的发展需求。

4 通过高校成人教育,发扬终身教育理念

高校成人教育应该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以终身教育理念来调整成人教育的方向,把握市场机遇,立足经济实际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高校成人教育应该广开渠道,增多专业的数目,提高专业的质量和实用性;也应该将受众数量扩大,凸显成人教育,推进终身学习,使终身教育理念深入民心。此外,高校成人教育应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多样化且新颖化,出了面授之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教学,以实现成人教育的时效性和先进性。出了教授书本知识,也可以向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结合理论和实践,向学生证明进行知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进行终身教育的必要性。

5 结语

古语有云,“活到老,学到老”,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们也投身于对这句话的践行当中。因此,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终将是社会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综上所述,成人教育还不是成熟的、发达的教育,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成人教育的构建道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终身教育理念的思想是成人教育的指路明灯,而成人教育奠定了终身教育的实践基础,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参考文献

[1] 付乐.终身教育背景下高校非学历教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3(23):16-17,23.

成人教育研究第4篇

一、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研究

对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科学把握,是理性进行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与其他教育学科相比,成人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其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近年来其发展速度却相对较快,可谓教育学领域的新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成人教育学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愈发突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系着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效果。1993年我国第一个成人教育学硕士点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设立,标志着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起步。之后河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相继设立成人教育学专业[1],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队伍不断壮大。但与此同时,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中也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生源结构复杂;第二,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第三,成人教育学硕士点管理不规范;第四,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第五,研究生师资问题紧张;第六,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就业前景偏狭。这些发展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前进与发展。

(二)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影响重大,因此理性分析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究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课程不体系、培养评价单一化的问题。基于此,需采取多元化的成人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这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研究生个体多样化的学习和就业需求。[2]要实现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发展,需努力实现学科培养的综合化、导师指导的多样化、学制的弹性化、学位要求的弹性化等措施。此外,采取动态培养的模式,可以顺应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动态发展、科学发展的趋势,使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在“多元互动”的教学体系中实现生生互动、知行互动与学研互动的发展。进行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首先需要强化学术定力和学术自信,提升成人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学科基础,并不断开拓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硕士,形成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新方向。[3]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可以以研究生就业为向导,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三)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影响着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课程设置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成人教育的现实需求,制约着成人教育发展的与时俱进。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求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真正深入成人教育科研工作中去,而且需要研究生能够将自身的教育理论与技能应用到成人教育实践中去,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教育问题与困难,并最终将创新的元素植入成人教育学,完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促进其学科体系发展的独立性、创新性,走出“普教化”的影响与束缚。但是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偏理论轻实践,学校对研究生的实习与实践重视力度不够,专门的实践性课时少之又少,制约着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课程安排以教育类课程为主,选修课范围狭窄,“移植性”突出,不利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兴趣与个性的发挥,造成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能体现出成人教育学的社会需求导向特征。

(四)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学习研究

由于成人教育学专业没有本科教育,所以对于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需要在短短的三年完成由本科生向研究生阶段的转变、应试性向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由通识人才向专业人才的层次转型[4],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是存在一定困难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研究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专业基础薄弱、专业信仰缺失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习兴趣缺乏的内在原因,导师引导力度欠缺、专业建设不完善、学术氛围不浓郁是研究生兴趣缺乏的外在原因,这些现实困境导致研究生专业学习中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的出现。基于此,研究生应深入专业学习内部,树立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导师应转变教师角色,培养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学校应强调研究生的实践学习,强化专业理论学习与成人教育学实践的联系;学术界要加强成人教育学专业教材建设,为研究生提供切合的教学内容。其次,在激发与培养研究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将专业学习质量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目标是保证研究生学习质量的根本;坚忍不拔的学习品格是保证研究生学习质量的源泉;深沉严谨的学习风范是研究生保证学习质量的应有之义。

(五)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不同于普通的教育学科,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成人教育的发展历史尚短,且无可供直接借鉴的经验,目前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发展阶段,因此成人教育学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成人教育学专业的招生处境尴尬,因为本科阶段没有成人教育学,因此招考报名的多为教育学或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学生,甚至有部分跨学科的学生,造成研究生群体学科背景混杂、学习基础差别较大的现状。另外,研究生导师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就业前景不明确等,也是研究生需要面对的发展境遇。基于此,首先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研究生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其次需结合学科发展规律,针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特殊性,改进研究生教学,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上,都要走出一条成人教育特色显著的学科发展新路子;再次需优化研究生师资队伍,提升导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与素养;最后,要做好研究生的招生、就业规划工作,将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为扎扎实实的科研工作者、教学实践者,真正面向社会需求,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正视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客观基础——理性对待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成人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毫不夸张地说,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状况决定着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因此理性对待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发展现状,是研究生培养的客观基础。首先要科学对待成人教育学在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功能与地位,培养研究生的专业信仰与专业自信;其次要理性对待成人教育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发展是制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再次要规范成人教育学硕士点的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最后需立足本专业研究生就业前景不明确的现实,分析可能的就业途径与就业领域。唯有在理性分析以上几点研究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展开研究生培养研究,才能使研究更具客观性与针对性,把握正确的研究基点,坚持科学的研究方向,辅之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势必有助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科学化发展与进步,为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奠定基石。

(二)重中之重——科学分析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与改革的重中之重,唯有科学分析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概念不清、实践盲目、改革收效甚微等问题[5],才能推进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首先需反思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内涵。任何有价值的成人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实践的理论概括,又是对应然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期盼与实践。[6]其次需理清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价值。建立理论模式的最终目的在于科学规划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发展,如果建立的培养模式能够积极推动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实践的发展,那就是科学的、有价值的培养模式。反之,就需要及时调整培养模式,重新界定培养模式的价值。最后需采取动态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根据时展的需求与社会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具体需求,动态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时俱进,及时创新,使研究生培养模式走在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前列,指导研究生专业发展的实践。对培养模式的科学分析与动态调整,能够引领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新发展,应当把培养模式的分析当作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工作的重点来突破。

(三)关键环节——宏观把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始终是困扰学科建设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现实问题,尤其是课程设置与实施问题,更是制约学科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7]可以说课程是影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宏观把握,找出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因素,可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提供重要思路。反思我国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可知,专业课程设置的时代特色不显著,缺乏创新性、灵活性及动态性,制约着课程设置的与时俱进。基于此,首先要更新课程设置理念,要依据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为成人教育学课程注入新的课程元素,促进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思路的转变,开阔研究视野;其次要更新课程旧有框架,拉大学科涉猎范围,离开就成人教育谈成人教育的研究范式,体现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时代性、新颖性;最后要对现有课程设置内容进行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成人教育学课程设置的空白点,将最前沿的学科发展理念与内容,及时补充到成人教育课程发展体系中来。唯有对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宏观把握,坚持增、删、补措施的三合一,才能探索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新常态,展现出成人教育学应有的活力。

(四)应有之义——客观解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

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研究自然离不开对研究生学习能力的客观解读,立足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与探讨,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研究的应有之义。显而易见,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信仰缺失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生发展的实践中,如何破解这一发展现状,促进研究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对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研究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要进一步夯实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学科基础,普及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为其后期发展奠定学习基础;其次要培养研究生的学科自信,明了本学科在教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举重轻重性与无可替代性,逐步形成专业认同,从而找出研究生对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习的兴趣点;最后,导师的学习指导必不可少,研究生导师要积极引导研究生的科研学习,协助研究生走出学习困境,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提升科研水平与学科专业素养,促进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壮大成人教育学发展力量。唯有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能力持续不断地提升,才能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与实践,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现实素材。

(五)必然路径——积极回应研究生的已有问题

成人教育研究第5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022-02

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前者是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后者则是具体的培养过程。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不外乎这两点,准确的目标定位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基本上是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在教育的过程中重知识贮存轻能力培养,重考试轻思维创新,属于“学历型”教育。这些观点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应有定位相脱节。随着高等教育新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改变,这个定位偏离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严重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一、成人高等教育重要地位与主要作用

(一)成人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序列的重要组成,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具有重要意义

追溯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教育部批准创办的,是面向在职成人的教育形式。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至1987年,我国正式确认“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历史来看,这是由国家发起主办的一种成人高等教育形式,从这方面来说,成人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一定的规范形式和质量目标体系。

教育部于199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我国已把2010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截至2012年4月,我国共有2138所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403所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全国成人高校348所,民办成人高校1所(数据来源于教育部)。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学校数量较多,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有着基础条件,成人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序列的重要组成,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对于提高全民教育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成人高等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措施

终身教育理念是因社会的需要而形成的,并为社会所认知。我们所谓的终身教育一般是指包括人一生在内的能覆盖不同年龄阶段所接受的各种教育的和,包括基础教育、成人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技能教育等。在这个终身教育体系中,成人高等教育涵盖年龄段长,是一个长期和持续发展的教育过程,是与人的工作与生命长度相等的连续性教育过程,它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对人的知识和技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是终身教育最主要的教育之一,奠定了终身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基础。

(三)成人高等教育灵活多变,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化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以在职业余教育为主,现阶段主要的有函授、夜大、电大、远程、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还有全日制的成人脱产教育班,对于有不同空闲时间的人提供了灵活的教育方式和便利的学习方式,能使有家庭和工作的成人能灵活选择自己的学习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缓解家庭与学习、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同时,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着,使之能符合现代社会需要,满足不同知识层次、年龄层次、从事的产业和职业的需要,而这种与时代共同发展的教育形式也吸引人们去选择学习,以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再者,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相对学习较低,投入与获得知识比较高。所有这些,有利于不同经济基础、知识层次、工作产业的人投身成人高等教育,实现教育的公平化。

二、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

(一)培养目标定位区别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面向全日制普通学生,其本质上的教育属性是基础性和理论性。普通高等教育更侧重于学生基础素质的养成、具备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体系完整,具备再学习能力的学术型、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因此,普通高等教育人才适应工作面较宽。

而成人高等教育面向的学生情况复杂多样,这就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也是多元化的,是较为灵活的。针对其本身的特点,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立足于终身教育,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较高理论知识,侧重于培养技术型、技能型的人才;并可针对不同的入学类型,培养相应的有侧重的研究型、工程型人才;培养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普通高等教育侧重于基础和理论性,而成人高等教育更侧重于技术技能和社会工作适应性,更强调知识的更新,是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的人才。

(二)教育主体区别

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很重要的区别就是教育主体的差别。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一般面向对象是没有走向社会,一直从学校中走过来的学生,没有职业实践,是职前的一次性教育,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和对于专门定向知识的需要没有相对明确的目的性,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研究型或是技术型人才,方向多变。

而成人高等教育则具有职后、职前教育的双重性质,其大多数学生来自于社会,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有一定的技术技能,是进行再学习和再提高,还有部分应届毕业生的职前培训,而这些学生的特点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于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具有目的性,学习动机明确,自觉性强。

(三)办学形式定位区别

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办学形式定位上的差异。普通高等教育一般办学形式比较固定,有固定的学习、生活场所,学生全日制在校学习,其学习形式、学制、教育方式都比较固定。而成人高等教育不一样,针对不同的学员,有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学习方式有夜大、电大、函授等不同的形式,学习场所相对不固定,有校内和校外教学点。为有利于学员集中学习,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和考核制度也不一致,更注意考查学生的专业技能,不一定以考试为主考核,是以学生自学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三、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突出职业特点,由学历教育向学习型过渡

成人高等教育尤其注重学生的职业特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在社会活动中,职业发展和个人实现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成人高等教育中要注重职业的特点,使其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突出职业特色,结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特色改革引导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型的教育转变为学习型教育,使成人高等教育成为真正学习本领和技能的熔炉,真正实现由拿学历到为学习知识而参加成人教育的转变。

(二)办学层次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积累而发展的,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相接,随着社会多元化进程,成人高等教育也需要灵活多样,同时办学层次也需要更上一个台阶。成人高等教育经过了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从刚开始层次较低,比较单一发展起来,在办学理念、教育资源、培养体系、目标定位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体系已日趋完善,具备了高层次发展的条件。同时,社会也需要多样化的成人教育,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产业、不同职业对于技能更新和素质提升的要求。

(三)多领域、多形式合作办学,提高学生素质

成人高等教育是否能成功,关键在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有强大的竞争能力,而人才的竞争能力又取决于人才所学专业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成人高等教育从社会企业中来,要到社会用人单位中去评价和检验,学生素质提高是教育的重点。

成人教育研究第6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8―025―02

一、我国成人教育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现状

成人教育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容和策略,根据转型的视角和方向,可以将其归纳为定向说、转变说和提升说。

(一)定向说

“定向说”的主张者们认为,成人教育院校的转型应该以特定目标或借助某一事物为指向,使其朝着特定的方向转型发展。它包括“目标定位说”和“市场导向说”。

1.目标定位说。根据目前成人教育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金红希等人认为准确的战略目标定位是解决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战略目标定位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成人教育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的特点,包括人才培养、学习方式、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宋保忠等人认为成人教育学院转型目标定位的基本类型是普通高等学校,具体类型是以教师教育为主的新型综合性高等学校,是以远程教育为主的成人教育院校、以本科层次为主的普通师范教育和以第三产业特色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

2.市场导向说。柳士彬等人认为成人教育发展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成人教育结构,一是根据信息产业、微电子产业等新产业、新工程的出现,及时增设与之相应的新学科专业,向这些新兴产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同时扩大成人就业范围、提高其就业能力;二是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社会需求量较少的学科专业,逐步减少招生乃至停止招生。

(二)转变说

“转变说”主张成人教育院校的转型涉及方方面面,教育观念、教育职能、办学形式和培养对象都应该发生实质性转变。

1.观念转变说。余小波认为成人教育的转型,必须首先从观念的转变人手,在教育目的观、价值观上,实现从“成材”到“成人”的转变;在师生观、教学观上,实现从“重教”到“重学”的转变;在学习观上,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孙培东认为成人教育机构要提高其市场化运作的能力和水平,必须首先实现自身观念的转变,要转变成人教育机构自身的危机意识和开拓精神、市场意识和企业思维、服务意识和质量理念、竞争意识和国际视野。

2.职能转换说。李白刚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职能将由管理转向服务。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基本任务应是为社会承担教育服务,为构建学习型、和谐型社会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服务,让他们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改善心智模式,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生存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价值。

3.形式改变说。不少研究中都提到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将由学历教育转变为非学历教育。长期以来,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都是以学历教育为主。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应该实现以学历教育为主,向非学历教育、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新知识培训等全方位教育与培训发展转变。刘林峰等人认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向大力发展高水平、高层次、高效益的非学历培训转型。程进认为在经济改革的推动下,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将趋向于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教社合一、科校联合的办学形式,形成市场化的企业竞争机制。

4.对象转变说。刁庆军等人认为成人教育的转型在培养对象方面要从面向“潜在人才”的培养转变为面向“现实人才”的培养,旨在实现“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早出人才,为人才持续发展助力”的目标。邓岳敏认为在教育服务对象上,成人教育院校的服务对象由以城镇居民为主转变为以农村居民为主,针对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需要设置专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回农村就业,更好地为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提升说

“提升说”的主张者们认为,成人教育院校的转型发展在管理、资源整合、师资力量方面应该有质的飞跃和提升。

1.管理规范说。文锦等人认为国家应尽早出台《成人教育法》,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教育的发展。把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确保成人教育的战略地位,用法律来保证成人教育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范冰认为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建立一套完整、系统、规范的制度体系,使操作过程明晰化、具体化。建立各行政岗位的规范、职责和常规管理工作流程,形成一套大家都能理解和遵守的规章制度,使得规章制度以调节人的行为为核心,使管理制度建设精细化。

2.资源整合说。周海兴认为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重组,成人高校的发展面临着缺少资金、缺少师资、缺少编制等问题,这些重度缺失的资源严重阻碍了成人高校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成人教育院校资源的转型已成为必然,转型的方向是:并人普通高等教育,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申秀清认为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和推广利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使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和国家统一入学考试的传统成人教育的课程成绩、学分进行互通。各办学院校要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为传统的自学考试、函授、夜大等成人教育赋予新的内涵。

3.师资优质说。孙益国认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在职进行业务进修,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通过自学和各种培训考取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等及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技能考核鉴定的各类专业技能证书;改变单一从师范院校引进教师的渠道,从企业、行业引进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专业教师队伍。

二、我国成人教育院校转型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现有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学者对我国成人教育院校转型的研究思路多数表现为从“实然状态”到“应然状态”,即从我国现有的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转型建议和对策。现有的研究给成人教育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目标定位上的误区

有的学者认为成人教育学院转型目标定位的基本类型是普通高等学校,具体类型是以教师教育为主的新型综合性高等学校,是以远程教育为主的成人教育院校、以本科层次为主的普通师范教育和以第三产业特色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如此定位容易使成人教育院校的发展朝着普通综合型大学迈进,使成人教育名不副实,降低办学效率,失去成人教育院校对社会经济发展应有的独特功能。

(二)研究缺乏实践基础的支撑

目前,国内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成人教育院校转型的理论指导方面的研究,而对其实践性的研究甚少。而且研究大多是从文献到文献,没有实践基础的支撑,这样的研究就容易进入“纸上谈兵”的误区,造成理论研究者说一套,实际的改革者做一套,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我国成人教育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趋势

(一)研究方法从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

依托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把成人教育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方法从理论研究向实证型研究转变。以某所成人教育院校为研究对象,研究它的历史发展、转型过程、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总结其转型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为其他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和经验借鉴。

成人教育研究第7篇

关键词: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研究;综述

一、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历史和地位

建国60年来,关于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历史和地位。学者们认为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三阶段”论。成人教育曾被称为工农教育,又称业余教育。随着教育范围的扩大和开课的多样化,它被正式称为成人教育。建国60年来,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起步期:(1949-1966)。2.停滞期(1966-1976)成人教育因受“”十年内乱的影响难以正常开展。3.发展期:(1978一)1978年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成人教育迅速恢复,蓬勃发展,至1987年,中国政府正式确认“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阶段,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开始了由分到合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学校单独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招生;全国统一招生。

(二)“四阶段”论。学者认为,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经历了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1949-1966年)。虽然在近100年前就开始有了成人教育学校,但建国后至“”前的17年,我国的成人教育才真正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成人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先后经过三次扫盲教育,以及工农教育、干部教育的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工人、农民、干部教育为主体。初、中、高层次的成人教育的新体制。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仍非常零散,不成系统,表现在没有专门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相关思想也只是体现在一些大会上制定和讨论的某些成人教育政策、决议、文件等。2.停滞阶段(“”期间1966―1976年)。“”期间,成人教育与整个教育事业一起,遭到了严重的破坏。3.起步阶段(1978-1986年)。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人教育才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把成人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科学加以系统地研究。还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了开拓性的基础工作,第一,引进、翻译国外成人教育的研究成果。第二,建立机构,组织科研小组。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组建了成人高等教育研究室,是我国最早的成人高等教育专门研究机构之一。同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立,黑龙江《成人教育》、《北京成人教育》杂志的创刊。此后,成人教育研究机构和群众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人教育期刊普及全国,各种学术活动和课题研究蓬勃开展,出现了一大批有质量的学术成果。第三,成人教育学科的建立。4.发展阶段(1986年至今)。1986年12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明确“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它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

(三)“研究成果丰富”论。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成人教育史研究在我国虽然开展的较早,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获得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年,其研究成果不断得到丰富。论著方面:李珠的《中国成人教育近现代史》(1996)等11部。论文方面:阎广芬的《雷沛鸿――探索中国成人教育出路的先行者》(1996)等无数,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也有涉及这一领域的。其中包括:何洪玲的博士论文《新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4)等。

(四)“研究四特点”论。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成人教育史研究:1.研究力度强弱不均。2.研究水平参差不齐。3.研究方法缺乏创新。4.学科建设困难重重。近十年,我国的成人教育史学研究者虽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中国成人教育史的课程也已成为了一些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生的专业必修课,但在不少人看来,成人教育史是面向过去的,成人教育史的研究与成人教育重视实际的特点相去甚远,在目前的教育研究以及成人教育研究中,中国成人教育史的研究不论是研究实践的开展,还是研究成果的发表都或多或少受到其他学科的排斥,即使是在教育史学界,其学术研究的价值和说服力,仍然会令人产生不小的疑问,由此致使中国成人教育史的学科建设仍然步履维艰。

二、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贡献和价值

关于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贡献和价值,学者认为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六种观点:

(一)“四方面贡献”论。有的学者认为,成人教育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乃至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特定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成人教育对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有着直接的作用。第二,成人教育对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有着独特的作用。第三,成人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为社会文明与和谐起到基础性作用。第四,成人教育可以有助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

(二)“作为,作用”论。成人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成人教育肩负的任务是什么?1987年6月23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这个文件明确了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与任务。《决定》指出:“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决定》还指出了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已经走上各种岗位以及需要转换工作岗位或重新就业的工人、农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岗位培训;二是对已经走上岗位而没有受过初等、中等教育的劳动者,进行基础教育,实际上就是包括扫盲在内的基础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三是对已在职而达不到岗位要求的中等或高等文化程度的专业水平的人员进行相关的文化和专业教育,实际上就是中等和高等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四是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继续教育;五是对成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教育。1995年3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国家鼓励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

(三)“依托”论。有的学者认为,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发展,成人教育已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托。1.成人教育体系建设夯实学习型社会基础,2.成人教育重点发展推进学习型社会进程。

(四)“使命”论。有的学者认为:1.成人教育是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重要途径;2.成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3.成人教育是倡导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先行军;4.成人教育是成人自学运动的推进器。

(五)“途径”论。有的学者认为,我国要把沉重

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必须构建学习型社会,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升人的学习能力,而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人教育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应完善成人教育服务体系:1.观念体系;2.目标体系;3.结构体系;4.教材体系;5.教学活动体系;6.组织管理体系,为构建学习型社会铺路架桥。

(六)“经济价值”论。有的学者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固有特性使其社会地位和经济价值提升。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然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成人高等教育将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发挥着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特殊作用。

三、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一)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问题

1.价值“偏差”论。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成人教育走过了50年的历程,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教育体制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成人教育还存在着许多差距:第一,成人教育目标定位上的不明确;第二,成人教育办学模式的单一性;第三,成人教育价值追求上趋向功利性;第三,成人教育办学机制上的相对封闭性。

2.“三个问题”论。(1)专业设置求多求全;(2)生源质量下降;(3)规模越大越好。

3.“三个歧途”论。(1)规模盲目扩大;(2)学与教目的的异化;(3)使用抹杀个体思维的低质教材。

4.“五缺失”论。(1)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缺失;(2)成人高等教育认识不足;(3)教学理念落后、培养模式单一;(4)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存在问题;(5)各类型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缺乏沟通。

5,“特殊产业问题”论。(1)竞争激烈,行业逐步走向专一和垄断,成人高等教育在逐步走向专一和垄断;(2)经济效益逐步减少,利润趋近于零;(3)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标准在逐步提高;(4)“产品”的同质化逐渐严重。

6.“六突出问题”论。(1)成人高等教育逐步丧失本位。个别人的求学观念和学校创收观念的“交融”,成就了金钱和文凭之间的交易;(2)生源竞争激烈,生源质量下降;(3)教育质量有待提高;(4)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5)教育管理体制不灵活,办学模式呆板、缺乏自身特色;(6)教育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

7.“模式普教化”论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却存在下滑现象,尤其是“普教化”现象严重。

(二)我国大学成人教育问题的对策

1.“三预测”论。有的学者认为:(1)学历型成人教育将逐渐萎缩,发展型成人教育应当成为未来成人教育的主流;(2)低层次成人教育国家承担,高层次成人教育市场引导。

2.“四个对策”论。有的学者认为:(1)转变办学理念;(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走特色化办学道路;(4)以立法的形式建立考核评估机制。也有的学者认为:(1)要体现成人学习特点。成人学习的自觉性;成人学习的实践性;成人学习中的自我导向性。(2)要调整培养目标。办学主体的多元性;普及性;可转换性。(3)要建立开放式教育环境。(4)要强化教学改革。

3.“成教特色”论。(1)专业设置上应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市场经济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2)课程设置上应探索“公共课+专业综合课+专业技能课”的课程体系。(3)加强教材建设,举办成人高等教育院校要积极组织专家、教授编写适合成教特点的高质量的教材。(4)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证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5)教育管理上应采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方式。

四、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战略转型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我国大学成人教育?学者们归纳为四种:

(一)“三大战略”论有的学者认为:(1)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定位,职能、作用的进一步扩大,将成为促进人的道德品质、知识、才能及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2)成人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理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体制,将有利于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与外部相互衔接。(3)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思考,将对成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职业化改造。

(二)“层类化”论。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发展应调整办学重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各类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方向和层次自我定位。不同类别恰当定位,逐步向继续教育转型。也有的学者认为,面对日益强盛的多样化继续教育需求,大学继续教育应合理利用自身资源,科学确定教育方向,开展差异化办学道路,是当前大学继续教育的重要选择。

成人教育研究第8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为什么要做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成人教育成就举世瞩目,受众之广、规模之大、类型之全、发展之快、成效之巨世界少有。但是,我国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忽视成人教育对象“成人”的特殊性;教学内容陈旧过时,难跟上时代要求,更难跟上成人实际工作需求;教学方法简单单一,除了课堂讲授、照本或照屏宣科外,再无其他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基本没有,成人教学成为最好混的一个课堂等等。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但少有人过问,更遑论解决,但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成人教育质量的下降、影响力的下滑,严重浪费了教学资源。因此,改善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成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有什么作用

成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导向作用。通过教学效果评价能够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教师课程教学进行方向性引导,评价目标、评价指标及评价方式都是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努力的方向。此外,通过教学评价,还可以引导教学改革的方向。二是诊断作用。通过评价,可以找出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价反馈,帮助师生改进教学中存在问题,改善教学效果,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评价,可以对师生的教与学进行鉴定。对教师而言,鉴定其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能力的高低、教学潜力的大小等;对学生而言,鉴定其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发展潜力等。三是激励作用。通过评价,可以对成人课堂教学效果展开奖惩,激励师生努力工作和学习,从而在成人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一般来说,公正科学的评价,可以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反之,不公正的评价可能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

三、成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存在什么问题

成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存在的首要问题是评价制度建立问题。我国的成人教育进行了许多年,培养了许多成年人,但是很少有单位建立起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全日制本科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只是还不完善和不科学。但是,全日制本科教学评价制度并没有延伸到成人教育中来。没有建立起成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国家教育部对于本科教育有评估机制,但这种评估机制极少涉及到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成为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机制中的“漏网之鱼”。其次,成人受教育者也很少在乎课堂教学质量,多数受教育的成人都将成人教学看成了一种形式,认为成人教育就是拿钱换文凭。正是由于教育管理者和受教育者都不重视成人课堂教学效果,导致成人课堂教学质量下降,成人教育的意义正在失去。因此,现在首当其冲是将全日制本科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引入成人教育中来。

此外,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缺乏技术支持。同全日制本科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技术不完善一样,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技术同样不完善。无论是评价反馈机制、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的主客体等评价要素都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

四、如何开展对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一)确立评价原则

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评价原则。科学合理的评价原则能引导我们设计一个相对科学的评价方案,使评价方案具有可操作性,评价结果能被很好地运用,能促进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因此,一个有效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应该有以下原则:一是导向性。使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能够成为成人教育教学工作评价的依据,提高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抓手,成人教育教师教学工作努力的方向。二是敏感性。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能够将教学效果好与不好的教师有效区分开来。三是可靠性。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同评价者对该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具有一致性,评价结论应该基本相同。四是准确性。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内容应与成人课堂教学工作内容密切相关,与成人教育的导向目标密切相关,评价指标要素和评价内容密切相关,这是评价取得成功与否的界线。五是可接受性。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只有得到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支持才能推行。六是实用性。应有效控制评价成本。评价体系的设计、实施和信息利用都需要花费时间、努力和金钱,学校使用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收益必须要大于其成本。

(二)选择评价方式

目前,教学效果评价方式较多,如体育教学评价主要有:观察法。俗称听课。观察法是在教师授课过程中,通过直接观察了解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等的评价方式。这是主要的评价方式。测量法。通过测量来了解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测验法。通过测验掌握学生的体育理论掌握程度。问卷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访谈法。通过座谈了解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记录法。通过查阅档案掌握教学效果。

不同的评价对象,其评价方式可以不一样。对于学生,以网上评价、开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对于教学管理者,以听课、教学课件等检查、座谈(与学生座谈和与教师本人座谈)等方式展开评价;对于专家,以听课、座谈(与教师本人座谈和与学生座谈);对于自己,以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

(三)甄选评价者

教学效果到底由谁为参与评价?一般来说,评价者的选择应具备这样的条件:有时间参与评价;有能力参与评价;有动力参与评价。

从这个角度来看,成人教育中,学生、同事、教师本人、教学管理者、相关领域的专家均可以成为评价者。

1.教学管理者

教学管理者符合甄选标准,且一直是评价者中的主流,他们具有权威性和单向性,主要进行优劣认定,但与被评价者缺乏交流。

2.相关领域的专家

相关领域的专家熟悉教育规律,也符合甄选条件,在教育评价中也具有权威性。

3.学生

学生与教师相处时间长,感受深,是评教的主体,也符合甄选条件。通过打分、座谈、问卷、征求意见等方式开展评教。

4.同事

同事也符合甄选条件。因教师间相互了解,评价较为客观。

5.本人

自我评价是不可忽视的一种评价主体。控制好,能够获得较为客观的评价结论。而且,鼓励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参与评价的重要途径。非常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但它们的权重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学生评价应占到10%、专家应占到40%、教学管理者应占到30%、本人占到10%、同事占到10%。

(四)设计评价指标

我们经过调研,并结合多年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体育教学效果评价主要内容有三大块:

一是教学准备,赋予的评价权重为20%。主要的观测点有五个: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和教学设备等。这五个观测点的权重分别为:0.1、0.2、0.2、0.4、0.1。

二是教学过程,赋予的权重为30%。主要观测点有三个: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等。这三个观测点的权重分别为:0.2、0.3、0.5。

三是教学效果,赋予的权重为50%。主要观测点有四个:学习习惯、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生满意度等。这四个观测点的权重为0.3、0.3、0.2、0.2。

这里需要解决的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评价指标及多项二级指标?二是为什么赋予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这些权重?

针对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因为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必须覆盖教学全过程。因此,对教师教学来说,要合格地完成教学过程,就必须对课堂教学有充分的准备,自然教学准备就成为教学评价要素;同时,教学过程的掌握是一个关键的评价要素;而教学是否合格,更重要的是看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认为,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这三方面来看,基本上覆盖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对指标权重设定展开了调查,调查问卷经过了效度和信度检测,调查对象选取了30个左右的一线教师、教学管理者和少量的学生。经过调查回收统计,然后得出了上述权重。

事实上,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教学效果是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重要考核指标。因此,我们赋予了它50%的权重。这符合经验判断。同时,教学效果是否好,关键看教学过程执行情况。如果教学过程执行到位,教学效果一般较好。因此,我们赋予了它30%的权重。教学过程执行得好,实际上是教学计划做得好。也就是教学准备充分。因此,我们也赋予了它20%的权重。这些同样符合经验判断。

(五)完善评价制度

1.建立评价实施机构

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专门机构来负责教学效果评价。只要在成人教育学院中专设一个机构来负责此事即可。相对来说,成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机构的设立相对简单,只要将全日制本科教学效果评价机构的工作内容进行延伸,将评价对象涵盖成人教育即可。也可以直接在教处务下设一个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办公室来专门负责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只有这样,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行为才会经常化、制度化。该机构的职能是教学效果评价、相关制度拟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信息公布、评价结果申诉与调解等。

2.建立评价配套制度

要使评价科学合理,配套制度建立必不可少。它包括:

完善听课制度。听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评教的重要手段。因此,应组织一支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听课专家队伍。要全面听课,要抽查性听课,要针对性听课。并且要规范听课程程序,科学记录和评价听课内容,有效反馈听课信息。

完善备课制度。推行统一备课,成人教育主讲教师备课审批制度。辅之教学主管部门听课制度和资深教授督导制度。

完善后续检查制度。对在校学生来说,在低年级时实施评教,在高年级后进行后续检查评价;在校生实施评教,学生离校后进行后续检查评教。参评专家可以分成两批。参加初次评价的专家,后续检查时回避。

完善评教申诉机制。如果评价结果与教师自我感觉相差较大,允许申诉,为此须建立学校教学效果评价仲裁委员会,对有歧义的评价结果进行仲裁。

完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有利于评价结果好的员工更好地总结经验,以利于以后做得更好;也有利于评价结果不好的员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挥评价的教学导向功能。

完善评价者培训制度。教学评价专业性强、政策性高,这需要评价队伍能够客观公正,科学理解并能正确运用评价方法。因此,需要对培训者定期展开培训。不培训不上岗。

五、结语

一般来说,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重要之举是推行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但是,成人教育的管理机构一直对此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管理部门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全日制本科生的教学管理上,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成人教育,从而导致了成人教育质量的滑坡。

为了有效推进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本文设计了一个系统的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它涉及到大学教学效果评价原则、也涉及到大学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和评价者的选择,涉及到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配套制度的完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设计和评价配套制度的完善问题。在评价的配套制度设计中,文章提出了完善评价实施机构、听课制度、备课制度、后续检查制度、申诉仲裁制度、反馈机制、培训制度等制度等。

通过这些制度设计,可以较好地达到对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从而为提高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推动成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建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7).

[2]叶伟萍,王纯,向本琼,王英典.基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实验教学效果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

[3]尹明明.对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后信息反馈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4).

[4]牛惠芳.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0,(2).

[5]李宝斌.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师评价维度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

[6]罗利华.不同评价等级的CAI与教学效果相互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