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青少年独立思考

青少年独立思考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14 16:20:53

青少年独立思考

青少年独立思考第1篇

以本人所带班级为例,本班50学生皆有QQ、微博、微信等网络账号,且每人每天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并大部分将关注点放在电影、明星、游戏、网络等娱乐项目上,对时事政治、社会焦点、各界新闻的关注度普遍较低。这将涉及社会新兴媒体信息对学生心理发展,以及德育教育将如何完善该方面引导的探索。

1、根据《发展心理学》论述,及皮亚杰(Piaget,1896-1980)的形式运算(for2maloperation)。皮亚杰认为,到了11-15岁,青少年思维能力超出了只感知具体事物,表现出能进行抽象的形式推理,这就进入了形式运算思维阶段(formaloperationstage)。

所谓形式运算,就是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初中阶段相当于少年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的高中阶段相当于青年初期。两者合在一起,即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阶段,就成为青少年期。整个青少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且思维品质的成分及其表现形式体现出多样。但由于社会对青少年有独立思考的要求,青少年思维品质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最为突出的是,其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还常常是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质,即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

整个青少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一般认为,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这种思维具有五方面的特征:一是通过假设进行思维;二是思维具有预计性;三是思维形式化;四是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的明显化;五是思维能跳出旧框框。

从青少年开始,由于上述五个变化,思维必然更有新意,即跳出旧框框。于是从这个阶段起,创造性思维获得迅速发展,并成为青少年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在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青年初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他们已经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在青年初期的思维过程中,它既包括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也包括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也就是从具体提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去获得知识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思维的过渡型,即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于是,抽象与具体获得了高度的统一,抽象逻辑思维也获得高度的发展。

思维品质的成分及其表现形式有很多,诸如独立性、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等等。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思维品质的各成分及表现形式体现着不同的发展水平,这就构成了思维的年龄特征。在青少年期其思维品质的最突出特点是矛盾表现。

由于社会对青少年有独立思考的要求,青少年思维品质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最为突出的是,其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还常常是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质,即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

青少年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这是其年龄阶段的一个特点,是正常的现象。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随时加以引导、启发;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在独立思考中出现的缺点给予耐心的、积极的说服教育。对他们的缺点,采取嘲笑的或者斥责的态度是不对的,同样的,采取放任不管或者认为年龄大一点自然会好起来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

2、二十年前,托夫勒预言的第三次浪潮已经到来,信息化的步伐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而日益加快。从BBS到博客,从网络游戏到网络恶搞,凡是网络能延伸到的地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王畅、王元勇,有关《论网络对中职学生的影响及应对》中提出,中职学生在现代的学校教育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社会认同感较差,自卑、挫折、忧伤、沮丧是他们大多表现出来的情感。作为青少年中的边缘群体,网络对中职学生的影响颇大。中职学生过渡使用网络或不当利用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如何才能使中职学生有效的利用好网络提供的良好服务,不致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使其能够身心健康的发展现已成为普遍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统计,从1997年起,我国网络上网的人数平均每半年就翻一番,而大、中、小学生上网的人数竟占全国网民的70%左右,中职学生网民在中学生网民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然而网络在为中职学生带来众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之处。中职学生年龄大多在14―18岁之间,大部分是在中考升入高中或是其它专业学校无望后选择而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中考失败的阴影和家庭、社会的不重视使大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整体学习气氛较差,自身生理、心理特征使得中职学生对于网络这一媒体好奇、向往和参与其中。

青少年独立思考第2篇

一、启发初中低年级和高年级不同的读者思维

初中生的思维,仍旧保留着头脑中的具体形象。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要充分地给予直观形象,启发思维。这就需要教师用一定的演示或情境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学背景,这样才能使初中生正确掌握一些概念的本质特征。比如,借助班级中的多媒体,通过逼真的图像、富有生动的形态去感受事物的特征,激发每一位青少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获取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这种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激化,并获得新知。根据教学的内容及教学中的情境而创设,还符合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心理特点,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对初中高年级学生则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说明,学生才能够很好地理解问题。由于初中生年龄的特点,遇事冲动,喜欢怀疑和争论,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于他们不同或错误的意见,要给予鼓励,还要耐心地解释,同时要积极引导他们逐渐克服思考上的缺点,使学生的思维品质更加完善。

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读者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如果将读到的内容融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就会真正地有所收获。要使青少年读者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1.浓厚的兴趣只有产生的时候,读者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图书馆工作者或教师要善于给读者指出思考的问题,多加设置疑问,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

2.在辅导青少年阅读时,还要帮助读者思考从哪里入手,怎样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理解问题,要随时随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青少年独立思考第3篇

【关键词】青春电影;物质奴役;精神萎缩;精神拯救

一、青春电影的另一种界定

青春,是一个独特的人生时期,此时生理心理都已成熟,开始要独自面对人生命题,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必须在这个时候开始独立思考和独自解决。

青春期在有的人看来是青涩期,未成年期,他们认为的所谓的心理成熟指的是已经被社会化的世故圆滑的适应社会现实的心理特征,我们认为这种所谓的成熟心理状态恰恰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自由抉择的立场,青春期的可贵就在于它没有进入社会,没有被社会吞噬个性,他们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他们可以自由决定、自由探索自己的人生模式,这种自由探索人生模式的电影就是本文界定的青春电影,人究竟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人和社会规范到底是什么关系?人能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这些都是一些永远探索不完的人文命题,而青春电影正是反映这些不同的道路选择。

现实题材的各种影视剧,往往受制于现实,缺少了实验风格,因为人进入社会,很多地方都是不自由的,人从一个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社会环境决定了人的思维模式,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流价值观,靠各种媒体渗透和人间传播推行贯彻这种思想观念,形成社会的文化环境,每一个人都置身于这个文化环境,被他所同化,当这种文化很封闭,缺少开放精神的时候,难免会形成一种僵化的单一的文化思想观念,人人都缺少独立思考,只知道服从遵守。生活在这种文化环境中,人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历史上几千年闭关自守的的中国就走入了这种文化环境中,几千年的服从型文化,导致了人们失去了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而青春电影就是坚守这种反叛立场,积极的进行着各种人生探索和人生思考。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生存和生活?更好的人,更好的社会究竟应该什么样?

二、物质时代的新思索

人类采用集体化生产模式之后,物质得到空前发展,人类却陷入无穷无尽的物质欲望中,人类被这种欲望快车越载越远,人们忘记了自己的精神和情感,相比以前的社会,人们发现在物质上我们得到了许多,但在精神上我们却失去的更多。

我们不禁要反思:物质是我们的唯一目标吗?为了物质,我们可以牺牲精神快乐吗?物质真有那么重要吗?看看历史和现实中的人,没有物质,我们依然会有快乐幸福感,可是很多人有了物质,相反再也体验不到幸福快乐自由的精神状态,那么谁重谁轻,我是不是应该停下脚步来思考这个问题。

物质时代难道只有这种唯一的生活模式吗?物质真的比精神重要吗?我们值得为了物质放弃精神自由吗?还有没有可以精神自由发展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都在探索,电影成了一种探索的试验场,电影展开了人类想象的空间,启发人们去自由思考。

美国电影《荒野生存》(2007)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描写了一个刚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富家子弟,放弃银行的优厚职位,选择独自一人走进阿拉斯加荒野探险的故事,他并不是旅行,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他想换另外一种人生,他不想过这种单调的物质生活模式,他选择了远离,在流浪荒野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人生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影片结尾,故事主人公因为食物中毒死去,这个结尾意味着什么,很多人有不同解答,有人认为是主人公轻视自然,是一种脱离社会的自杀式危险行为,有人认为是主人公的一种胜利,精神勇气战胜了一切畏惧,他用自己的生命勇敢的向现今社会唯一生存方式进行挑战,他的精神是伟大的,是一种精神的胜利。

“阿立克丝像人类社会里的异类,感觉好象是上帝制作了所有错误的思想之后然后选了一两个人放了该有的思想。然后他去了荒野。死在那里。因为上帝想让我们想想。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类尝试用本来该有的样子去生活的故事。阿立克丝非常非常的古典,古典到商业社会还没有运作,古典到一切的制度都没有建立。古典到在寻找本来属于我们,却已经丢失了几千万年的,动物本性的自由。”

三、对大陆青春剧的建议

正如青春剧的本质是探索突破,所以我们的青春剧要有突破精神,现在我国正处于文化产业大发展,文化体制大改革的进程中,新文化的建设迫切需要我们要有大无畏的探索精神,乘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春风,改革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舆论环境,形成一种新的积极向上的自由活泼的文化氛围。

今天青年人的探索必然会影响到今后主流人群的思维模式,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传统太强大,求稳抵触变革的心态已经形成惯性,思维的惯性影响了我们文化的变革,我们不敢在文化思想领域放手探索,没有胆量创造百花争鸣的自由人文精神环境。物质实力上去了,可是作为人文环境的软实力却长期停滞,所以我们的青春电影还要沿着1919年新文化运动的足迹,奋勇向前,高举启蒙运动的旗帜,把前人未完成的事业继续推进。

中国文化的重塑,这是一个即振奋人心又艰难重重的历史使命,随着物质化的蔓延,中国人又面临着心灵的考验,这是一个更艰巨的考验,我们的灵魂是选择沉沦堕落还是重新奋起,就看我们这批青春人的选择,这是一场文化战线上的重生和涅磐,是关系我们民族精神未来发展的战斗,青春电影一方面要拯救陷入物质奴役的萎缩灵魂,一方面要开拓未来民族精神的新内容,只有精神活跃的民族才是具有精神创造力的民族,我们曾经仰慕过物质的力量,可是我们发现过分仰慕物质,只会让我们的精神萎靡,意志消耗,失去了锐气,所以我们要尽快扔掉物质这块绊脚石,回到我们的创造精神内涵上来,随着我们一批批青春电影的探索,相信新的更富有生命和活力的新文化内容将会出现。

参考文献

[1]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张英进(美)著,胡静译:《影像中国 : 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

青少年独立思考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3-0076-01

岗前培训是对高校教师进行的一种职业训练,旨在使高校教师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掌握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职业道德素养。青年教师作为教育的新鲜血液在独立学院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独立学院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是高校对新教师任职前的一种特定职业培训,是教师进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确保所补充到高等学校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1]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加速实现教师专业化,也为独立学院师资培训与师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目标决定人力资源培训的目标明确清晰的青年教师培训方向,对人力资源培训规划的设计和执行起积极的导向作用。[2]研究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存在问题,对于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和未来走向都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一、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

1. 培训形式较为单一。目前教师培训主要由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组成,其中,岗前培训主要为教育理论课程学习,在培训形式上多以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讲授课本内容为主,形式过于单一,缺少教学实践技能的训练。多年来,岗前培训的考核内容就是四门课程的基础知识,这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结合不够。[3]培训手段单一,部分培训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教材讲授,过分依赖理论讲解,缺少实践环节,直接影响培训学员的学习兴趣及培训效果。

2. 学校对新进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重形式,培训效果并不明显。业务培训主要由学校组织开展,多以集中式培训讲座为主,由于培训是基于学校层面的统一安排,培训内容没能结合各专业具体的教学、科研要求,无法满足不同学科教师的不同需求,不利于青年教师个性化发展。

3. 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有限,新进教师的培训缺乏连续性、系统性。近年来,我国每年有大批青年人才走上了高校教师岗位,这些新任教师绝大部分来自于非师范院校的博士、硕士毕业生,短期内还不能满足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从教能力培养,岗前培训只是通过大班讲授《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课,而对于一些实用的可操作性强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却未涉及,岗前培训的实效性特征并未真正得以体现。

4. 学校在激励教师参加培训的制度与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不一致,不利于调动青年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属于国家规定的取得教师证所必须的培训,培训的功利性较强,过程很难激起学员的兴趣,能够引起学员重视的,只有最后的考试和高校教师资格证书。[4]教师通过资格考试岗前培训即终止,缺乏行之有效的后续考核方式,这些都使教师无法意识到岗前培训的重要性,在入职之前忽视对岗前培训的作用,效率自然不高。

二、针对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内容的优化建议

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教育技术,为师之道等,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理论及实践知识技能,它和新教师的人力资源融合后才成产生更大的“生产能力”[5]。针对目前的培训内容,结合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本文提出在原有教师岗前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模块化培训模式,将岗前培训分为以下三个模块。

(1)专业技能讲座模块

青年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不足,致授课内容空洞,缺乏生动性,在岗前培训的内容上,除了原有的教学理论课程之外,结合教学实际,可自主增加一些实用性的专题讲座,安排与培训内容有关且有利于教师拓宽思路,增长教学技能,包括多媒体课件设计、课堂的口头语言表达、发声技巧、板书表达与设计等。

(2)教学课堂实践观摩模块

开展岗前培训中青年教师的预试讲教学观摩,将实践中各方的反馈意见作为案例讨论。青年教师从高校教学的全面要求来看待教育之中的问题,快速适应高校教学的要求。同时可以使青年教师快速消除初上讲台的拘束感。结合学科具体内容如何开展教学和研究或学习,促进新进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相互学习,使其在教学实践工作中锻炼成长。

(3)教务管理制度培训模块

通过此模块的学习,让青年教师熟悉学校教学管理规则,熟悉教务管理的要求。从青年执教的第一天开始就按照教务规章制度开展教学工作,养成良好规范的教学习惯。了解教学事故的判定标准,这样可减少教务部门在后续教学管理工作中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不必要的重复纠正,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模块是以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当学员完成某一模块的学习后,就应当能够获得相关方面的能力,培训模块彼此的独立,根据需要可调整模块的时间张度,培训安排具体的模块可以从各“模块池”中选择相应讲座或学习内容。

三、关于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模式优化的思考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已由数量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教师的培训培养已成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结合人事管理及培训实践经历及高校教师培训发展趋势,本文对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模式提出一些优化思路。

(一)加强学院(系)一级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中的职责与作用。上世纪80年代大学中的教研室,是教师进行课程和教学研究的主要载体,教师通过教研室活动来研究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计划,研讨教学方法改革,起到了“以老带新”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效果。但近年来作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教研室,基本不开展课程和教学研究活动,教研室的教学研究功能基本丧失。[6]学院(系)一级应根据教学发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建立各种类型的学习、教学、合作或科研团队,使这些团队成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个性化发展的良好平台。

(二)设立专项经费,保证岗前培训质量。由于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培训的经费承担者是独立学院,在经费能否保障直接关系到岗前培训工作的效果。独立学院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靠学生学费及筹集社会资金,在办学经费分配上可能会压缩培训资金使得教师培训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学校领导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从年度经费预算中划拨专项经费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三)在岗前培训实践环节加强与母体高校的教学交流。独立学院的优势是充分利用母体的办学资源及成熟教学管理模式,要大力发挥母体高校选派的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和学院聘用的离退休教师的作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母体学校组织的教学业务讨论、教学研究,使他们尽快掌握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的手段。

(四)优化新进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考核机制。根据教师的成长规律,青年教师一般在入职以后的几年内都需要培养,需要老教师传、帮、带才能逐渐成熟,新进教师的教育培训需要独立学院改变原先单纯以理论考试为考核依据的做法,建立对青年教师教学的跟踪培养机制,将正式入职之后的教学工作表现及相关业绩纳入到岗前培训的考核体系中,以岗前培训的现实效果为导向,并将考核成绩记入业务档案,使之真正成为考核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手段。

(五)通过培育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以提升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将岗前培训由外在附加加为教师个人的内在需要。职业认同是获得职业归属感的前提和基础,亦即教师个体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应具有的专业性质、专业标准及其要求,能够清醒意识并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与方向,具有主动更新专业结构的主观愿望[7]。在培训的考核过程中,由青年教师对培训内容、效果等提出反馈意见,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并实施调整培训内容。

四、结束语

师资力量作为影响独立学院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岗前培训作为师资培训的“第一课”,关系到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效能。短期内岗前培训虽然只是让青年教师对教学理论、教学技巧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然而独立学院可以充分利用岗前培训向青年教师相关传授教学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技能及理念,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更快了解熟悉教学环境,进入教师角色。独立学院应当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思路,不断完善青年教师培训体系,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稳步开展。

参考文献:

[1]杜媛.试论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教师职业专业化功能[J] .煤炭高等教育 2007(3)

[2]黄松青. 论人力资源管理与完善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机制 [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05)

[3]邓琳,乔 雪. 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2010(8): 163-164

[4]刘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定位与提高实效[J].教育评论.2011(6):57-59

[5]谢文新,孙远雷.论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制度创新[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2)

青少年独立思考第5篇

论文摘 要: 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共青团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使青年健康成长,是我们国家兴旺强盛、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新时期条件下,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困境入手,进行原因分析,探索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从而实现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朝有效化发展。  

 

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是团组织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思想教育面临全新的挑战,各种传统方式收效甚微,以致青少年思想教育有失控的倾向。面对这种状况,增强青少年思想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成为摆在各级团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基本状况与困境 

 

(一)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高校的扩招,学校教育已经成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从初中开始一直到大学结束的学校教育为青少年思想教育提供样板,主要包括:初中和高中的政治课(又叫“思想政治课”)、高校的“两课教育”及党课、团课、组织生活等。 

根据对目前初中、高中政治,大学两课教材的内容研究,总结出青少年思想教育主要包括的四方面内容:一是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公民教育;三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四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我于2009年作过一个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156人,把问卷对象分成两组,一组是青少年学生,主要是中小学生,另一组是社会青年,主要是青年农民、工人、教师等已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认为学习政治理论是为了应付考试,87%的学生认为参加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理论培训是为了入团入党,10%的学生认为真正领会了一系列理论的内涵和实质;就社会青年群体而言,有95%的人从来不主动参加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86%的人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对工作、学习和自身发展没有帮助,在受访教师中,88%认为政治课、团课难教,真正的教学目的难以达到。在全部被调查青年中,82%认为理想信念和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空洞、语言枯燥,难以形成兴趣。同时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越对理想信念呈现漠视态度。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在思想品德教育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难度最大,收效也最不理想。我侧重于从思想教育的接受程度上加以分析、研究。 

(二)目前青少年思想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1.教育者缺乏对思想教育工作的兴趣 

教育者本身对思想教育工作没有兴趣,导致进行教育时不够认真、走形式,使思想教育流于空泛,而且往往只顾按自己的意思进行宣传、说教,很少顾及接受者和教育的效果。此外,在各个不同的教育主体(比如家庭、学校、社会)之间,也存在一种混乱的现象,这表明各教育主体对于怎样进行思想教育、教什么存在困惑和疑虑。 

2.思想教育内容对青少年没有吸引力 

对青少年来说,当前的思想教育更多的只是体制强加给他们的东西,其实质内容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他们往往只是把授课内容作为应试必须的知识;在组织生活中做表面工作,走过场、走形式;在组织开展的各种思想教育活动中只是凑凑热闹,或出于强制要求才勉强参加。因而,思想教育虽然不是完全没有效果,但效果很不理想。 

3.青少年整体思想道德水平出现问题 

目前青少年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青少年整体的思想品德、价值观等处于失范状态,反常现象增多,加大了教育的难度,比如信誉的缺失、道德的沦丧,等等。当代青少年在思想品德、价值观等问题上似乎失去了有迹可循的规律性和基本的原则、坚持,完全是随意的、不可预期的。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不真诚、潜规则、“现实”似乎完全成了当今社会最流行的法则,社会道德规范似乎面临可怕的状况。 

 

二、青少年思想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价值观的转变导致人们对思想教育的忽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处于急剧变动期,我们在短短的时间里见证了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200多年的发展在中国20多年里就基本完成了,时空压缩极为明显。这使得我们在价值观的总范式上是“以结果为中心,仅仅兼顾过程”,实用主义思潮、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只顾当下等大张其势。人们的行为更多地被结果、效益这样的价值观所指引,科学理性所引起的工具主义对投入和产出比的重视、对针对结果而言的成功的有效率的行动的重视成为这个时代主要的评价标准,对金钱的崇拜和对寻找“关系”的热心就成为时代的流行趋势。这必然引起社会普遍的对传统思想教育内容的忽视、不满和无动于衷。因而,思想教育在内容上必须作出适当的调整。 

(二)社会生活状况的变化对思想教育产生影响 

社会生活状况的变化集中表现为一个“忙”字。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空前加快,人们不仅没有时间反思和体会生活,而且无暇顾及和自己切身相关的生存意义的问题,从而形成迷狂的、甚至发泄式的“简单化”(发泄)的娱乐生活取向。因而,思想教育问题也就远离了我们的视野。人类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了一个匆匆过客”。 

(三)网络和传媒的兴起对思想教育形成冲击 

网络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时代的来临,信息爆炸使得思想教育作为一种独立专门的信息受到了极大的挤压,人们面临更多的可选择性,这一状况使得多种相互竞争的价值观的接触成为可能,使得思想教育本身的缺点更容易暴露,一种价值观的教育容易受到其他同类价值观的冲击,从而加大思想教育的难度,使得思想教育变得更加复杂。 

这表明人们性格之间的差异和多样化及其变化将得到空前加强,这为把人教育成某种趋向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由于可选择的机会多,可变的机会多,人们的情况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期,很难坚持某种单一的倾向。因此,在这种“真正无物常驻的时代里”重新去寻求某种统一性,而不是继续坚守传统社会的简单的统一性,就成为新时期思想教育的迫切任务。 

(四)传统的思想教育违背独立时代的精神 

对于广大新时期青少年而言,独立时代的精神是以主体性为显著特征的,它具体表现为独立自主,反对灌输、强制、说教。独立时代精神要求我们从人们的本己性,从人们的情感、现实中引出思想教育的合理内容,并使它们成为启发式的、引导式的东西。这一点是现代化不可避免的结果,它表明理性的崛起,是社会的进步。 

    然而,无论从团组织还是教育部门来看,思想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还是以“说教”为主的,其基本句式是“应该……”。它必然要表现为灌输、强制,基本上把思想教育看作是一个把外在于接受者的东西塞给他。这与独立时代的精神是相矛盾的,难以被青少年接受。 

 

三、青少年思想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内容研究 

1.变革话语体系 

目前的思想教育最直观的表现是:只要有谁一提起和思想教育有关的那一套话语,人们就会轻视和抵触,而更难顾及其具体内容。因而,受欢迎的思想教育首先必须改变话语方式,解决普遍存在的话语抵触前见。新的话语形式必须是和传统对立的,基本上放弃传统话语,否则就是无效的。 

2.变革内容体系 

要用全新的方法重新考察问题,比如道德的起源、根据等,必须从当下的真情实感和“不可违抗的坚持”直接出发,而不是从已有的理论、习俗出发。它注重分析隐含在我们身上的本己的优良品性,注重的是疏导,而不是围堵。另外,无论就形式还是内容而言,它的总体特征都应该是启发式的、引导式的、情感性的,例如通过组织青少年参与“雏鹰争章”、志愿服务、“手拉手互助行”等走访式、互动式教育活动,增强接受效果。 

同时,教育内容也应该是具体的、实例式的、贴近生活的。价值观体验的最高层次正在于崇高、美和艺术,它是一种和最大的幸福联系在一起的高级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团组织应该注重通过影视、娱乐节目、体育、网络及网络游戏等导向作用巨大的媒体活动加以引导。它们不仅是目前青少年的主要娱乐方式,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其影响波及方方面面。因而,把思想教育的内容转化到这些方式中去,成为这些方式的自然的内容,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方法。 

(二)完善队伍建设 

1.思想教育专职化 

思想教育的难度和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知识教育,因而如果真的要加强它、改变它,就必须把它交给少数有这种能力的人,这就要求使思想教育专职化。专职化是提高思想教育的效率,增强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的前提条件。就目前来看,应进一步强化辅导员制度和团组织的教育职能,使之更加专门化,并与学校教育相呼应、互为补充。 

2.明确教育的重点 

思想教育者应加强对教育对象具体的、实在的关怀、帮助,真正有效地进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进行日常教育。日常生活的关键就在于它是由一系列关系密切的人和利益获得机制为核心构成的动态结构。我们应该使教育者成为接受者日常生活的极重要和密切的内在组成部分,以切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对青少年进行切实的关怀、帮助,这样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加强培训和考核 

对教育者进行职业培训,一个重要的途径是使思想教育教师本身成为思想教育改革的研究者,它能把思想教育的变革和它在教育中的实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团组织可以通过举办经常性、常规性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对团干部和辅导员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业务能力培训,引导被培训者参与研究,逐渐成为研究者,并切实加强培训、研究工作的考核、落实,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思想教育者队伍。 

 

参考文献: 

青少年独立思考第6篇

论文摘要:专科生中知青子女的自尊感、自立意识都很强,他们心理活动的动态性明显。造成这些特点n,~-n是,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健全,生活的环境变化大,受到家庭社会的双重压力。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就要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注意与他们交流的方式方法.要营造宽轮的环境,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在校的大学生中知青子女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知青子女离家到异地求学,客观上遇到许多方面的困难。如生活自理、适应高校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等。如果知青子女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困难,其心理上就容易出现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将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于知青子女的心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所述的知青子女为父母仍在异地的大学生)。

一、专科生中知青子女心理特点的主要表现

1.自尊感强。所谓自尊感,是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一种情感。大学生大多思维敏捷,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的自尊心,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意见、观点。斯普里格曾经说过:“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象青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专科生中的知青子女无法和父母一起生活,对自尊感的情感体验特别强烈,一旦自己的观点受到别人攻击,容易愤怒,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尤其当自尊感受到损害时。如果知青子女高考成绩不理想,面临家庭的压力就很大。在现实生活中,知青子女时常有意隐藏自己高中时期的学习情况,也不愿在同学面前谈论自己的父母。现实生活中,别人一些平常的玩笑也容易对知青子女造成tk,理压力。

2.自立意识强烈。每个知青子女的家庭环境都不同,教育的观念也不尽相同。这些生活在异地的知青,对自己的子女普遍存在愧疚心理,经常性地给自己的子女灌输学习是重要的思想,希望自己的子女以后生活比自己好。知青子女远离自己的父母到异地上大学以后,感觉到许多事情没有依靠,向家里获取经济支持远不如父母在身边方便,总是感觉手头拮据,希望自己尽快学成毕业找到工作,开始独立生活。另一方面,大学生活客观上要求具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如生活自理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高校教育也要求大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自学、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另外,大学校园学术氛围浓厚,各种思想相互激荡,需要学生通过思考、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些都推动了他们自立意识的加速形成。

3.心理活动的动态性明显。由于大学生处于从少年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既有着少年的天真,又开始对成人的稳重充满着好奇。知青子女独立到异地求学,既对未来充满幻想,又对即将步人社会独立生活感到困惑。来到大城市,客观上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分辨复杂事物的难度。心理活动的动态性主要表现为内隐和外露,而内隐则由闭锁性决定的。心理的闭锁性是青年期的一个显著特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决定青年是否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告知于人,取决于谈话的对象、谈话的时间及场合等诸多因素。知青子女的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大多由带有监护性质的长辈亲戚行使。由于和亲戚的亲密关系远不如和父母,因而与那些亲戚进行深层次谈话和交流的条件不具备。事实上,许多长辈较多地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对知青子女的思想乃至心理活动是忽视的。

4.心理疲劳加重。大学生经过连续十几年紧张的学习生活,对学习的兴趣有所下降,同时人生理想、奋斗目标没有最终确立,对自己未来的关注强烈,但信心不足。另外,大学生学习科目多,专业课程过于集中,且对有些课程兴趣不高。此外,知青子女迫于家庭的压力,对自己在学习上的要求高,就业的期望值也高,自知要达到这些目标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心理负担很沉重。

二、原因分析

青年大学生本身就是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是对于家庭的经济依赖,另一方面则是期待自主独立;一方面是渴求从家庭中获得真情,另一方面则受制于家庭、老师。从根本上讲,造成大学生中知青子女心理特征的原因是客观现实与知青子女的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具体来说有下几方面:

1.自我意识还不健奎是根本原因。自我意识的不健全突出地表现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调试不当。理想自我反映在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实自我则反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必然存在着冲突。青年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知识结构尚在完善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指导,容易根据自己的好恶作出片面性的联想。而缺少合乎理性的分析思考,时常会因为外界的刺激产生连锁性的情绪激动。知青子女正处于青年期,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并趋向成熟。从这个角度上讲,自我意识是有用和十分必要的,但是自我意识的过分膨胀,则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现在大学生中知青子女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拥有很大的自主性,而当离家外出求学,寄居亲戚家里,一旦受制于人时。便会心情郁闷。

2.环境的变化是重要原因。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生命早期的心理发展影响着后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模式。知青子女出生后,相当一段时间处于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监护之下。家庭有限的生活空间对其影响很大,知青子女的个性不可避免地刻上了家庭的烙印,这一段时间对于知青子女的个性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当他们独自到异地求学后,知青子女和行使带有监护性质的长辈的交流,还存着一定的代沟问题。由于两代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同,两代人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和处理意见也会不同如果加上长辈和他们交流的态度不好,方法不当,他们则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据调查,知青子女普遍和长辈交流不多,双体日首选是留在学校,与室友交往,其次是喜欢独处。

3.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在现实生活中,专科生就业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知青子女来说要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难度很大。一是用人单位在录用员工过程中有强调学历的倾向;二是就业过程中亲朋好友的引荐作用也很大(厦门大学23 96%的学生认为如此),而知青子女,其父母在异地,社会关系不多;三是即使知青子女有毕业即创业的想法,也会因为创业基金无法落生处于从少年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既有着少年的天真,又开始对成人的稳重充满着好奇。知青子女独立到异地求学,既对未来充满幻想,又对即将步人社会独立生活感到困惑。来到大城市,客观上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分辨复杂事物的难度。心理活动的动态性主要表现为内隐和外露,而内隐则由闭锁性决定的。心理的闭锁性是青年期的一个显著特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决定青年是否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告知于人,取决于谈话的对象、谈话的时间及场合等诸多因素。知青子女的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大多由带有监护性质的长辈亲戚行使。由于和亲戚的亲密关系远不如和父母,因而与那些亲戚进行深层次谈话和交流的条件不具备。事实上,许多长辈较多地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对知青子女的思想乃至心理活动是忽视的。

4.心理疲劳加重。大学生经过连续十几年紧张的学习生活,对学习的兴趣有所下降,同时人生理想、奋斗目标没有最终确立,对自己未来的关注强烈,但信心不足。另外,大学生学习科目多,专业课程过于集中,且对有些课程兴趣不高。此外,知青子女迫于家庭的压力,对自己在学习上的要求高,就业的期望值也高,自知要达到这些目标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心理负担很沉重。

三、对策建议

1.建立知青子女档案和家长联系制度。高等学校担负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为此,作为大学生的政治辅导员重任在肩。在实践中,辅导员应该建立知青子女档案。通过阅读档案、电话访闫等方式深人了解每一个知青子女的情况,并和知青子女的家庭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从家长那里了解这些知青子女的学习习惯、性格特征、意志品质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逐渐消除知青子女在情感上的孤独、学习上的迷茫;二是通过家长联系制度,可以将知青子女在校的情况及时通报给家长,以便家长了解他们子女的一些想法,相应地配合辅导员做好工作;三是通过和家长的沟通,还能够提醒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要注意的教育方法。

2.注意和知青子女交流的方式和方法。一是要保持平等的心态。卢梭说,儿童始终按照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思想进行活动的。儿童尚且如此,对于个性鲜明、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就不能居高临下用说教的方式与大学生谈心,应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身份出现。二是要表达出理解他们的感受。知青子女特别渴求理解。要在交流中听取他们的倾诉,并可根据环境适当地提一些建议。知青子女因为家庭的特殊性,往往个性较强,以这种方式和他们交流效果更好。

3.营造宽松的环境。一是建立和谐融洽的寝室氛围。良好的寝室氛围对于缓解知青子女心里的压抑和郁闷,有其独特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应该在安排住宿时有意搭配一些积极要求上进、性格乐观开朗,最好是兴趣相投的学生和知青子女同住一个寝室,还要适当兼顾不同生源地的学生比例,这样知青子女双休日留在学校时也有人相伴。二是创建良好的班风。班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对班级的每个成员有着重要影响。优良的班风可以让班的每个成员感受到友爱,得到尊重和理解也会让这些知青子女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开展0理健康教育。在高等学校展心理咨询活动是现实的需要。一是要深化心理学课程教学,建立学校的心理咨询心。现在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学》课对于大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其要作用。但没有相应的心理咨询中心和水平的心理咨询老师,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则很难。二是开通网络心理咨询活动。网络心理咨询有两个独到的优点:(1)私密性。网上交流可以隐藏咨询双方的真实身份,大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心中的积郁,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心理咨询老师也可以更准确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在没有心理戒备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保持好的心态。(2)交互性。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交流中,知青子女会比较紧张,担心老师会泄露自己的秘密。网络咨询可以不见面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客观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了由于直接面对面交流而存在的心理障碍。

青少年独立思考第7篇

1、传统文化的概念

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论,文化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没有人,文化就不存在也没有意义。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据马克思对人的社会本质的认识可以得出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为文化共同体所共享,不仅仅代表某一个人;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以语言作为其储存传统的水库;人类文化是多元发展的,各民族、地域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但在某一特定的文化下,人们的精神和行为趋于一致。中国传统文化,即是指截止到现代以前,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所创造并世代相传的,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它不仅以外在物质载体的经典文献、制度、文物等有形的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无形的主体形式中。

2、课程价值的概念

目前公认的价值的定义是哲学范畴的关系说,即价值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之间的一种相互满足的关系。首先要考虑到课程客体本身的属性,其次应考察课程主体的需要,最后根据课程客体的属性与课程主体的需要对主客体双方相互满足关系进行考察。因为没有主体的需要,课题的属性对主体而言将毫无价值[2]。课程价值的主体包括多个层次的主体,可以包括个体,也可以包括群体,还可以包括国家、社会。应用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价值研究中,就是作为课程主体的人的需要和作为课程客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之间的一种满足关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作为客体的价值分析

1、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一般性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多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文化课程,具备了综合文化课程的一般性价值,即人文教育价值、公民素质教育价值、创新教育价值、历史教育价值和审美教育价值[3]。(1)人文教育价值。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并给人以熏陶使人文知识最终得以沉淀到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价值观中。(2)公民素质教育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优良品质同样具有时代意义。(3)创新教育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凝聚我国历代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重新思考人们曾遇到的困惑;另一方面可以学习人们解决问题的办法。(4)历史教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从历史中来,有特定的历史时代的背景和历史条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对历史的学习。(5)审美教育价值。审美意识不仅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风俗习惯中,也存在于古典绘画、古典音乐和古典书法中。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美的内容,具有审美教育价值。

2、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传统文化是针对文化的传承而言,其本身具有传承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有自身的独特性,既因为其独一无二的存在和构成,也因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的文化特点,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1)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用以区别与其他民族之处在于民族本身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而言是代代相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以外在的经典文献、文物等客体形式存在着,更是广泛的沉淀在我们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和风尚习俗中,这正是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根本。文化建设很难,但是毁灭却很快,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责任和独有的价值。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上我们曾有过重大的失误,这造成了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纽带上的断层,在这期间所造成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传统文化所遭受到的重挫和整一代人在传统文化认知上的空白让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不仅没有重要的形象,反而是地位不高,尊严不足。在青少年群体中更多见的是追逐外来文化的现象。例如,追捧西方的节日文化而对中国传统节日不了解;追逐日韩的影视文化,沉溺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本身曲折的道路和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而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并不是对外来文化的排斥,而是通过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青少年在正确了解和认识自身民族的基础上合理的对外来文化进行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价值教育。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一套价值系统,做的是“人”学。儒墨道等,乃至佛教学说,各家各派都对“人”有思考,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关系有独立的看法。这些观点和学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发展、相互影响和融合并逐渐沉淀到中国人的骨髓里,形成了一套中国人独有的为人处世的价值系统。价值教育包含人类基本价值、民族优秀传统价值、社会主流价值三大方面,缺乏这种优秀传统价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就不能培育出真正的“中国人”,就不能培养出“仁爱包容”的中国人,就不能培育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独具价值教育的特性[4]。(3)提升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技术文化的冲击,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潜移默化中,现代中国人以西方式的生活方式生活,试图摆脱中国式的思维却很难做到。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青年少年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建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再一次感受民族英雄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一般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在对民族精神培养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不仅必须而且紧迫。

三、社会和个体作为课程主体的需要

1、社会发展的需要

(1)从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高速增长态势,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同时在国际交往上也日益频繁,世界向中国投来更多的目光。在软实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的当下,我国虽然经济发展快速,但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还没有具有与目前所处国际地位相应的优势文化。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主要资源之一,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海外开设孔子学院用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民族文化,这正体现了我国对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注。在大力向国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对本国青少年和人民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则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如果只注重向外的宣传而不注重对本国人民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那么在国外开设再多的孔子学院也只会是空中楼阁,因为没有坚实的基础而不会长久;另一方面,科技让地球“变小”,中国的经济发展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同时也吸引力更多外来的旅客,中国人和世界人民的交流更加便利和频繁。通过开设孔子学院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但在中国传统文化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前,这远远不够,只有加强对国人的传统文化教育,让每一个公民在和世界人民交往时都成为一座孔子学院才能有效的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2)从国内社会的发展而言。振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价值取向如何,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是这个意思。对青少年群体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青少年烙上民族的烙印,既是民族传承的需要,也是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成为民族的中坚力量,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个体发展的需要

(1)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是学校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之间矛盾。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价值教育的多样性有利于解决中小学教育的这一基本矛盾。一方面,从知识教育的角度,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教育内容,对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都有所帮助,在德育方面尤显得突出。在德育方面,中国传统美德不仅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在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另一方面,当今的学校教育,不应仅是“知识”的教育,还应是“做人”的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一套为人处世的价值体系。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从而避免因应试教育而带来的弊端。(2)中学生迫切的文化诉求。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冲突和价值的多元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播将我们置身在知识的中,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谓日新月异。面对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大量的信息垃圾以及文化冲突所带来的困惑和矛盾,成年人尚且会产生消化不良的反应,更何况是青少年群体。个体发展的青少年时期,在具有活力旺盛、学习能力强等特点的同时,也具有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容易激动等特点。这一时期也是个体心智趋于成熟、塑造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面对这一现状,应如何帮助青少年群体走出这一困境。社会学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结论表明,文化冲突妨碍着儿童的正常发展,“一个学生越是遵循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他(他)的合作与竞争能力就越强。即加强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的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合作与竞争能力”[5]。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益于帮助青少年群体打破困境,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主体。

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客体相互满足关系分析

青少年独立思考第8篇

一、独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独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不应该忽视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当今独立学院师德师风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1.独立学院办学主体的趋利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独立学院的办学主体不仅要履行教书育人这一职能,还要注重办学利益的最大化。独立学院应该为企业办学,为企业输送人才,这导致部分领导忽视教师教育,不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长期以来,独立学院领导只重视生源、师资队伍的学历与职称及科研水平等方面的问题,而忽视了关乎学院发展的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有人甚至认为师德教育可有可无,只要教学水平过硬、科研水平够强就够了。正是这种原因致使很多独立学院的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和规范都流于形式,没真正落到实处。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一般呈现出年老教师多、年轻教师多、外聘教师多,自有教师少、中年骨干教师少、教师流动性大等特点。据实地调研显示,由于独立学院成立的时间一般较短,大部分教师都比较年轻,经验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偏少;高等学历和职称的教师偏少,部分老教师都是退休返聘回学校任职的,这就造成了当前独立学院师资结构的不合理。不合理的师资结构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青年教师的道德修养问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问题,青年教师的岗位责任感问题,青年教师的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等等。我们不能忽视这些问题,因为这是我们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加强和促进独立学院的师德师风建设。

3.部分教师个人修养不足

现在社会对独立学院教师师德师风并不认可,认为他们仅仅把教育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过分强调工作带来的经济利益,而不是真正视其为自己崇高的理想事业。除了上课之外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那些在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需要关注的学生,对学生缺乏关心和爱心;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学生的生活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些教师对学生错误的行为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对学生旷课、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现象更是视而不见,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批评教育。这些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他们只教书不育人。

二、独立学院师德师风失范现象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传统的道德规范、行为习惯普遍被怀疑甚至被否定,原有的社会共有的约束力和引领能力逐渐衰弱,而新的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准绳却没有真正形成,导致了社会失范现象的产生。独立学院教师工作的随意性增强,自由度扩大,使得部分教师的个体行为不受控,这个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通过网络就能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甚至比教师知道得还要多、还要新,这就使得有些教师特别是有些青年教师的知识优越感瞬间消失,因此,教必须花费大量的业余时间来扩展视野、增长知识、丰富见识,从而让部分教师产生了重学术教研、轻师德师风建设的思想。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物质财富空前丰富,获得了更全面的发展,但是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言论也甚嚣尘上。在现实利益的冲击下,只有不断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对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才可能不被市场所淘汰。“大学教师在大学的主要生活与生存方式,并非治学与治世的结合,而是学术达尔文主义支配下的‘不出版,即死亡’的铁的律令。”虽然育人功能一度被社会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教育的本质,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种功能被逐渐忽略,甚至是弱化,教育日趋经济化,师德师风建设无形中就被不断搁置。

2.独立学院教师考核制度不完善

当前有多数独立学院在教师的考核方面搞形式主义,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

(1)考核形式单一,内容不完整。如独立学院普遍存在只注重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师德师风的评价。一般而言对独立学院教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科研水平和教学成果等,考核成绩,主要根据教师的业务成绩进行评定,而对师德师风的状况评价缺失。独立学院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加大师德师风考核的比重,量化考核指标。

(2)考核结果的运用形式化。考核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独立学院教师的考核是促进教师自身进步的一种方式。考核的结果应该长期加以利用才能发挥作用,才能让教师有忧患意识。现在很多独立学院对考核的结果不够重视,不利于学校师德师风的建设。

3.独立学院教师监管的责任不明确

在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时期,在独立学院没有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校园监督环境。目前独立学院师德师风的建设监管存在着两个方面问题。

(1)独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监管的主体不明确。在目前独立学院的建设体制中,只有教务处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监管。其手段仅仅是教务人员查课,督导教学人员听课、检查教师听课记录、期中教学检查和组织教师进行讲课比赛等,根本没有涉及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行为规范对学生的影响。

(2)独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信息反馈的渠道不通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一些不良行为听之任之,认为是教师的一种个性,不能及时地反馈给管理者。只有渠道畅通,才会疏而不堵。独立学院只有形成了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才能使学校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得到有效的修正和完善,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