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临终病人心理护理

临终病人心理护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7 15:35:07

临终病人心理护理

临终病人心理护理第1篇

社会卫生保健体系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组成部分,即预防、治疗、临终护理[1]。无病则防,有病则治,治不好则临终护理。通常一个临终病人最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而最后接触次数最多的人是护士。在护理临终病人的过程中,护士的角色行为是很有价值的,临终护理中应遵循什么样的伦理道德要求,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临终护理护士角色和医学伦理要求进行初浅探讨。

1 临终护理的护士角色

1.1 躯体的照护者 对临终病人护士要经常帮助大小便失禁者清洁皮肤,保持床褥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护士要经常协助病人翻身,改变体位,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护士要及时清除病人口腔的分泌物,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呼吸畅通;护士要鼓励并协助病人进食,必要时应静脉补充营养,以保证机体生理需要。

1.2 心理的满足者 临终病人通常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否认、愤怒、妥协、抑郁和接受”的复杂心理过程,且因人的经济地位、政治背景、文化程度、信仰、职业与年龄而有差异。因此,对临终病人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治疗和护理,尽量满足其多种心理需求。

1.3 死亡的教育者 死亡教育是实施临终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死亡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对临终病人家属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死亡,帮助他们缩短悲痛过程,减轻悲痛程度。

1.4 善后的处理者 临床护士在病人去世后,还要进行尸体料理,病人遗物的整理和对病人家属的“丧亲抚慰”等大量事宜。

2 临终护理的伦理道德要求

2.1 尊重和理解临终病人

2.1.1 尽量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 在临终阶段,病人的各个器官功能逐渐衰竭,护士一定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及时减轻或控制疼痛。如出现呼吸困难,呕吐,皮肤感染等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解除或减轻痛苦。尽量创造条件、提供舒适、安静、适宜的环境,在饮食起居方面,积极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务,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

2.1.2 尽量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临终病人的心理过程非常复杂,在心理的需求往往超过对药物的需求,护士应了解临终病人的心理活动及变化规律,从各个层面给予关怀,安慰和支持。理解、宽容,善待病人的情感,坦诚地与病人沟通,减轻其心理压力,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2.1.3 尊重病人的人格,维护病人的尊严 现代护理伦理学不仅强调对人的生命的尊重,而且十分强调对病人人格的尊重。护士在护理生命即将终结的病人时,尤其要注意对病人的尊重,保护病人的隐私,减轻病人的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尊重病人的人格还要尊重临终病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尸体料理中,应态度严肃,动作轻柔,遵照合理的民风民俗,体现深层的人文关怀。

2.2 尊重和理解病人家属

2.2.1 尊重病人家属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有调查显示[2],目前国内多数晚期病人认为自己应当知道疾病的诊断和转归,以便有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面对现实。但病人家属对此问题所持态度与病人明显不同。多数家属不同意告知病人恶性疾病诊断和不良预后,担心病人遭受打击,心理上难以承受。在这种情况下,护士一定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交流。可以将病人的病情及时告诉病人家属。但在病人面前尊重家属的告之或隐瞒的决定。对隐瞒的病人,医护人员口径与家属一定要协调一致,以免引起病人更大的恶性后果。

2.2.2 充分理解病人家属 死亡既是对死者的不幸,更是对生者的考验。实际上活着的人所承担的精神痛苦,往往超出临终病人的自身体验。病人可以尽情宣泄,家属却要强装笑颜,承受巨大体力、心力透支的同时,往往还承受着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所以护士要充分理解病人家属。给予病人和家属适当的私人空间,满足家属适当生活护理的要求,让其适当陪护,也让其适当休息。对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的病人家属,护士也应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减轻其负疚感。

2.2.3 抚慰照顾好临终病人家属 对临终病人及家属护士都要严肃认真,态度真诚,说话得体,严禁嘻笑,打闹。像掌握与病人的沟通技巧一样,学习掌握对死者家属的抚慰知识和技巧。主动帮助病人家属处理死者善后,从而尽量减轻家属的负担和悲痛,帮助她们早日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对悲伤过度或现场晕厥的家属一定要不计成本地救治和照护。

2.3 尊重和理解护理同事 临终护理工作量大,每个班每个护士都很辛苦,护士之间一定要加强团结协作。用高尚的道德情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支持、相互提醒和相互勉励。

总之,临床护士在临终护理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行使着重大的使命,临终护理蕴含着深厚的伦理道德内涵。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加强化道德修养,完善自我职业操守,才能推动临终护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临终病人心理护理第2篇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5-0014-02

临终关怀是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其宗旨是减少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的舒适,提高其生存质量,维护临终病人的尊严,让临终病人在有限的时光内,安详、无憾地到达生命的终点[1]。终末期心衰患者病情多变、复杂、发展迅速,多数病人临近死亡前仍然头脑清醒,身心都非常痛苦,因此对病人提供良好的临终护理,将其痛苦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其平静地接受死亡,对病人及其家属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6 年1 月至2008 年4 月共收住了20 例因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而反复发作心衰的病人,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9-76岁,平均年龄67岁。这20例病人经心脏超声检查后均证实心脏明显扩大。经评估病人病情危重,不能平卧,伴有咳嗽,咳痰、浮肿,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恐惧,焦虑等护理问题。遵医嘱给强心、利尿、减轻心脏负荷、吸氧、特级护理等处理。随着病程延长以及心衰的反复发作,患者焦虑、恐惧加重,甚至出现拒绝治疗等消极思想。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给患者提供安置舒适的环境, 尽可能将病房布置得家庭化,保持室内的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中、空气新鲜、避免噪音。让病人安静舒适的休息,保护其他患者免受精神刺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 保证呼吸道通畅, 给予病人足够的营养及水分, 维持舒适的,保持皮肤清洁, 防止护理并发症。

2.2 心理护理

为向终末期病人及家属提供支持和信息,我们努力学习交流的技巧、症状控制及终末护理的知识和技术,与病人讨论和交流经验,每天与病人至少接触1h[2],取得患者的信任,使病人确信自己在需要时随时能得到帮助与救治。

当病人知道自己的生命接近死亡时,其心理反应十分复杂。此时的心理反应分为五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接受期。医护人员掌握病人的不同心理特征并结合病人不同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因人施护提供整体护理。我们向他们讲述死亡是人生发展的必然结果,讲述死亡本身并不痛苦,医学研究表明,在心脏停止跳动,大脑停止活动的瞬间,人的意识完全丧失,感觉不到任何痛苦。帮助病人正确对待死亡,使病人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存质量。否认期的护理:以真诚、忠实的态度与病人沟通,耐心倾听病人倾诉,坦诚温和地回答病人对病情的询问,耐心细致地解释疾病。愤怒期的护理:愤怒是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时采取的正常的健康的应对方法。我们采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真诚、热情的态度耐心疏导, 鼓励病人把想法表达出来。允许病人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来宣泄内心的不快,给予病人宽容和理解,使病人产生一种被照顾和关心的感觉。协议期的护理:此期病人对治疗是积极的,我们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关心体帖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鼓励其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控制症状。忧郁期的护理:此期应给予精神支持,主动安抚病人,让家属陪伴、安排亲朋好友见面,尽可能的满足病人的需要,加强安全保护。接受期的护理:此期的目的是让病人宁静安祥地告别人世, 不应过多地打扰病人,要尊重病人的和民族习惯,让亲属陪伴,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

3 评价

经过全面实施临终关怀的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治疗,其中17 例病人情绪逐渐好转,焦虑、恐惧程度明显减轻,并有倾诉和交流的愿望和行为,心理状态明显改善,有平静的心态接受现实。但仍有3例存在中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失眠、淡漠、寡言。

4 讨论

4.1 尊重生命

对于护士来说,尊重生命是我们做好这个职业的基础,因为护士就是怀着一颗热爱生命之心救死扶伤。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尊重生命,完整的生命过程应包括死亡过程,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当救治无力,回天乏术时应重视临终关怀和护理。由于传统医疗护理观念的影响,我们在面对病情危重的临终病人而重视治疗抢救过程,忽视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及心理问题的解决。完整的尊敬生命应包括尊敬死亡,可见,发展临终关怀,对护士传统的思维定式有一个强大的冲击,需要我们彻底更新观念,自觉地进行自我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还包括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死亡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对临终病人家属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死亡,帮助他们缩短悲痛过程,减轻悲痛程度。尊敬死亡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它属于死亡教育的一部分。

4.2 关注护理,将护理作为支持系统

对于临终关怀,护理的重点从生理上转移到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这是对护士理论知识的考验。要求我们扩大知识面,加强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3]。在对病病情人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责任护士要树立起一个值得信赖的支持对象,充分体现出护士担任的教育者、照顾者、管理者等多角色的工作职能。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加深对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能独立有效地运用于临终病人的全心身护理上。

4.3 尊重死亡,同时注重悲伤护理

我们应为临终这一特殊阶段病人增加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减少干扰,使病人减轻孤独感,增加安全感,稳定情绪,也使家属得到心理安慰,减轻他们在亲人去世后的悲痛和遗憾。帮助病人和家属共同面对现实,正确认识疾病,了解死亡是人生命中的客观规律。通过与病人及家属推心置腹的交流、讨论,使病人了解对疾病的现状、发展和治疗,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从而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提高生活质量,维护病人的尊严。针对家属的悲伤护理不是以消除悲伤为目的,而是帮助死者家属一边承担死别难以消除的痛苦,一边明白还要继续生存[4],此时护士需要静静地倾听他们的倾诉或用最简单的语言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安慰。

综上所述,面对这些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而反复发生心衰的终末期心衰患者时,护理工作者需树立正确的护理观,积极接受这门新型的学科,通过对病人的准确评估,找到影响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和躯体问题,与病人和家属多进行有效的沟通,使病人有更多情感流露,了解病人临终前的愿望和要求,帮助病人从复杂的心态中解脱出来。主动地给予临终病人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5]。

参考文献

[1] 周颖清.英国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社区护理[M].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3; 22 (1) : 6~9.

[2] 周美华, 黄晓青.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 22(5): 208~210.

[3] John Millar. Passionate about palliative care, 2003; 99(12) : 46~ 47.

临终病人心理护理第3篇

【关键词】临终病人;临终关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78―02

临终关怀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临终关怀是对无治愈希望病患的积极与整体性的照顾。 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服务”,即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一种全面照顾,包括医疗、护理、心理、伦理和社会全面支持与照护的医疗保健服务。目的在于使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患者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临终关怀的重点不再是延长生命,而是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控制症状为主,护理照料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 临终关怀是一种人性化的关怀理念,希望通过提供临终关怀的人员对生命、对死亡及生活价值的认识,来协助晚期癌症及其他患绝症的病人,使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支持、安慰及鼓舞,使病人在频死悲哀的过程中平静的面对现实。由于服务对象往往存在着心里障碍,如:恐惧、愤怒、焦虑、孤独等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有爱心、同情心,耐心, 对病人应倾注发自内心的情感。护士要用自己正确的生死观来影响病人,向病人讲解生命是有意义的,也是有限的,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规律,告诉病人,完整的生命过程应包括死亡过程,完整的尊敬生命应包括尊敬死亡。死亡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帮助频临死亡的病人克服死亡的恐惧。

1 临终病人常见的表现:

性格行为的改变:患者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对其性格影响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心情烦闷,少言寡语,部分患者表现为自私、任性、暴躁易怒。

内向投射的心理反应:表现为心情忧郁沮丧,尤其是内向性格的患者他们认为自己给单位和家人带来负担和不幸而内疚,对生活失去热情,忍受心灵的痛苦。

外向投射的心理反应:见于文化层次低,性格急躁的外向性格患者,表现对周围的一切厌烦,有敌意,有时向自己的亲人或医护人员发脾气,甚至训斥,谩骂,不配合治疗和护理。

对临终病人来讲,治愈希望已变得十分渺茫,而最需要的是身体舒适、控制疼痛 、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因此,我们护理的目标应以由治疗为主转为对症处理和护理照顾上来。

2 护理

护理目标:满足病人舒适的需要,把疼痛及疾病所造成的痛苦降到最低程度,保持病人皮肤完整性,在护士帮助下自我状态满意,使病人在生存时有良好的生存质量,死亡时也保持人的尊严。

2.1病人的护理:

2.1.1保持环境舒适, 病房的环境布置家庭化,创建愉悦和谐的生活氛围。每个病房要备有电视、书报、收音机、衣柜、桌椅、绿色植物等。室内要清洁、安静、光线适中,温湿度适宜,避免噪音,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保持床铺整洁,及时清理、更换脏被单及患者服,使病人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度过有限的时光。

2.1.2帮助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勤翻身,多拍背,协助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以预防褥疮、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1.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指导、护士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帮助病人正确的面对现实。

2.1.4临终病人的心理极为敏感、复杂,对人格、友谊、尊严倍加珍视,对护士的一言一行更为注目。因此我们要帮助患者解除焦虑与恐惧的心理,护士要多采用安慰和支持性语言帮助患者走出困境,尽量使患者精神上得到安慰、心理上有所支持、从而减轻焦虑和恐惧。对病人的变态心理要雍容大度克制忍耐,切忌发生口角冲突,应耐心安抚,并从病情出发进行劝告。

2.1.5解除病人的疼痛,缓解各种病症,最大限度的降低病人的痛苦。对病人疼痛的主诉表示认同,询问病人疼痛的部位,程度,遵医嘱给予止疼药,对病人进行暗示安抚,说:药物正在起作用,正在消除和缓解你的疼痛,同时可以轻轻按摩疼痛的部位,以缓解肌张力。在进行护理治疗中,一定要用娴熟的技术,轻柔的手法为病人服务,输液时避免反复穿刺而增加病人的痛苦。

2.1.6尊重病人 ,不管病人病情有多严重,病人始终是一种独立的生命个体,享有人格尊严和特定的权利,我们应该真诚的关爱病人、重视病人、尊重病人 。使病人恢复自尊心、自信心 ,价值观和希望,自我控制感 。

2.1.7促进心理舒适。临终病人心理充满了对生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护理人员应真对病人的心理反应合理地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一切愿望和要求。与病人接触时应注意态度温和、要有耐心,操作时动作要轻稳、细致,最大限度的降低病人的心理压力,当病人独处时要主动同病人交谈,放松病人的心情,避免病人焦虑,胡思乱想。

2.1.8做好饮食护理: 临终患者一般都体质消瘦,营养不良,应给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口腔溃疡的患者进食前进行口腔护理,并应用局麻药,以免因疼痛影响进食。恶心、呕吐的患者饭前可给予止吐剂,根据患者食欲下降的特点,护士和家属共同商量病人的饮食,既要满足患者的热量、营养需要,又要适合其饮食习惯和爱好,尽量做到让患者满意。

2.1.9临终关怀护理应选派素质较好的护士,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精湛娴熟的技术和专业水平,因为临终关怀是把护理的重点从生理上转移到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这就要求护士要不断的扩大知识面,护理中要语气温和亲切,富有同情心,要做到“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操作美”,给临终病人更多的爱,使病人增加安全感,信任感,舒适感,哪怕给病人带来片刻的欢愉,我们都要竭尽全力去做,让患者带着我们护士最崇高圣洁的“爱”安然离去,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最崇高的责任和义务。

2.2患者家属的心理安抚:家属是病人的亲人,虽然在治疗过程中,家属的作用无法代替药物的治疗作用,但在治疗过程中病人能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家属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临终病人的家属在照顾病人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精神上也常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心里压力倍增,为帮助家属维持正常状态,对家属要表示理解和关心,并给予安抚,鼓励家属表达对病人的爱和关心,使临终病人在平静和安慰中走完人生之路。

2.2.1厌烦心理:患者久病,家属陪护时常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使病人的心理压力增大。有的陪护由于缺乏医学常识,害怕自身被病人传染,对病人用过的东西不愿接触,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病人的情绪。真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向病人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和解释工作,以解除陪护人员的顾虑,增强其信心和爱心,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欣然地度过生命的最后关头。

2.2.2悲观心理:亲人患了绝症,家属表现出悲观失望的情绪或伤心,经常流泪,可以使病人的情绪大受影响,进而加重病情。真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开导家属并给予安抚,帮助家属分析、认识死亡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与家属的期望和努力程度无直接联系,向病人家属说明这种不良情绪对病人可能造成的危害,使其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在病人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情,与病人共度余生,动员家属和亲朋好友多探视病人,让病人感到自己被重视,生活在温暖和希望中。

临终关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护士作为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主力军,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向临终患者提供一种全面的照顾,包括病人的生理和心理,使病人的生命和权利得到尊重、病人的愿望得到满足、病人的生命品质得到重视,作为医护工作者,应掌握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去影响和改变临终患者对死亡的认识,消除其对死亡的恐惧,使临终病人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

参考文献:

[1] 孟宪武,话说临终关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92

[2] 梁凤梅,黄火姐:浅析临终关怀中的护理伦理问题(J)护理研究,2006,20(10):2607

[3] 刘传风,癌症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J)护理研究,2003,17(913)1058--1059

[4] 张芹,曹艳艳,肺癌68例临终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64-65.

[5] 陈湘莲.对临终患者非语言行为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 (7):541-542.

临终病人心理护理第4篇

关键词:肺癌 临终关怀 体会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85-02

目前,在我国农村,肺癌死亡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农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终末期的病人因长期慢性消耗、肿瘤广泛转移引起的机体功能紊乱,已无有效治疗,患者痛苦难耐。为肺癌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护理,就是指对临终的肺癌患者提供身心方面的照顾、关怀和支持。它的宗旨是安抚患者,同时也使家属能够坦然地承受亲人死亡的事实,让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安祥、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如何给晚期肺癌病人提供有效的临终关怀护理,是病人的需要,也是家属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

1 临床资料

2010-2012年,在我院住院因肺癌死亡患者有12例,其中男性7例,女5例,年龄49~86岁,基本从镇痛、解决呼吸困难、心理疏导、调理饮食等处着手,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作为护理的核心,基本达到患者临终前无痛状态,患者家属深感安慰。

2 护理措施与体会

2.1 镇痛的措施。疼痛是肺癌终末期病人的主要症状之一。临终患者往往对疼痛的恐惧超过对死亡的抑郁,而抑郁会使痛阈下降,患者会对轻微的疼痛都难以忍受,所以恐惧和抑郁只会加重疼痛,这就需要护士告诉患者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疼痛加剧时做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与患者共同讨论感兴趣的问题,回忆值得留念或愉快的事情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解除患者的烦躁和忧虑。

2.2 呼吸困难的缓解。呼吸困难为肺癌临终期的另一个主要症状。肺癌患者最害怕的问题是担心不能呼吸,大多数肺癌患者同时伴有慢性肺病,应尽可能地处理慢性肺病,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当呼吸困难是由肺癌引起时,应合理的给氧和静注吗啡,帮助病人安定、镇静、睡眠,帮助病人舒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

2.3 心理疏导。肺癌患者因年龄、性别、社会环境、文化素养、生活阅历、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对死亡的认识及面临濒死的态度也各有不同。常表现为冷漠、孤独,了解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与患者讨论共感兴趣的问题,肯定患者的生平成绩,及自我实现的程度,以兴趣刺激兴奋,实现自尊的需要,用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休养环境,语言亲切,态度诚恳,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及时开导,主动向患者介绍病情好转的信息。护士应主动了解病人的需求,给予关心照顾,哪怕是微小的愿望,也要尽量满足。允许家人陪护,使患者感到安全、舒适、温暖。

2.4 密切病情观察。肺癌终末期病人常有肿瘤不同部位的转移,引起不同症状,应注意观察给予相应的护理。如肝、脑转移,可出现突然昏迷、抽搐、视物不清,骨转移者应加强肢体保护,腹部转移常发生肠梗阻,常出现便秘,营养不良可出现水肿,均可通过对症治疗与护理,减轻患者痛苦。

2.5 饮食调理。晚期肺癌患者由于肿瘤迅速生长,机体代谢异常,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导致营养不良,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提倡进食色、香、味俱全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注意少量多餐,按需进餐。

2.6 预防感染和褥疮。感染是肺癌终末期肿瘤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注意口腔卫生,协助排痰或雾化吸入每日3~4次,防止肺部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排尿,防止泌尿系统感染。肺癌终末期病人营养状况差,极度消瘦,有时合并全身水肿,极易产生褥疮,且迅速扩展,难以治愈,因此预防褥疮发生尤为重要。日常护理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勤换床单、勤换,易受压部位用气圈、软枕等垫起,常温水擦拭皮肤,保持清洁;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尤其要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对已破溃皮肤应用烤灯照射,保持局部干燥并对伤口换药处理。

2.7 家庭护理。家庭始终是肺癌临终前患者最舒适的地方,在国外70%的晚期癌症患者临终期选择在家里而不是在医院里。家庭是患者一个非常熟悉的环境,周围是他们的亲人,在家能使患者参与患病前所熟悉的生活。让患者回家,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已结束,而应如在医院里一样照顾患者所需的一切,家庭应在专业护理人员指导下学会各种护理技术:如调整饮食,锻练呼吸,保持造口的清洁及时更换尿袋、造口护理等。同时,家属要与医护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3 反思

3.1 护士对临终护理知识了解的程度不够:护士对临终护理的认识,是接受和发展临终护理的关键所在[2]。乡镇卫生院有的护士不了解临终关怀的概念、意义、内容,认为只要遵医嘱执行就是临终护理,重患者的身体护理而轻患者的心理护理,重对病人的关心而轻对家属的安慰[3],未能真正意义上发挥对肺癌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的作用。

3.2 基本技能不熟练:临终关怀中的护理工作包括:一般技术操作、心肺复苏术、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紧急输血输氧吸痰和一些舒缓技术等[7]。这些技术与常规护理操作,其技术性强、要求高,但目前乡镇卫生院护士对临终关怀相关操作技能严重缺乏培训。

3.3 未熟练掌握有效沟通技巧: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石,影响护理质量的好坏。基层护士还远远没有熟练掌握与肺癌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

3.4 肺癌患者临终的心理变化掌握不全面:肺癌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过程大致经历5个阶段,即震惊、否认、愤怒怨恨、悲伤忧郁、理智。只有全面掌握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变化,才能使之平静渡过临终阶段。大部分护士对临终心理护理较缺乏,无法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痛苦。

3.5 基层护士自身的心理问题:临床上不少护士在接触死亡患者后,其心理阴影较重,常有情绪低落、恐惧,严重者甚至影响工作生活。此外,农村患者死亡后,因法律意识和知识欠缺等原因,家属对护理工作不了解而时有纠纷发生,这些刺激源常使护士精神紧张、压力倍增、身心疲惫,甚至产生厌倦情绪。

3.6 农村群众对临终护理工作不了解,患者本身也已经消耗家庭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负债累累的情况常见,护士护理临终患者既脏又累,没有成就感,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此基层临终关怀护理工作多处于应付被动状态。

在肺癌病人临终前,做好临终关怀,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心态,创造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可以安祥顺利渡过生命的最后阶段,是现代基层护士仁爱的重要表现,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工作者应当不断学习,对患者予以足够的关注,尽量满足病人要求,让病人满意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

参考文献

[1] 陈博,孟艳秋.浅谈护理伦理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7期

临终病人心理护理第5篇

关键词:临终关怀 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235-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事业的发展,临终护理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现已经成为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临终护理是指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包括医疗、护理、心理支持和社会帮助等方面的全面的照顾,旨在减轻病人的痛苦,甚至无痛苦地度过生命最后的时间,使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提高。临终病人的护理不仅需要医务人员的精心照护,也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参与,使临终病人能少一点痛苦离开人世。中国临终护理的发展与国外相比无论在发展时间还是发展的模式、性质都有很大的差别和距离。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临终护理的现状进行比较,阐述如下,旨在对中国临终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 国内外临终护理的起源与发展

1.1 国外临终护理的发展

临终护理起源于中世纪的西欧修道院和济贫院,那里为垂危濒死者提供精心的照料。现代较健全的临终关怀院是由西希里桑德斯傅士(Dr Damt Cieely Saunders)于1967年7月在英国伦敦创建的,名为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院(St christopher Hospice)[1]。之后,临终护理在很多国家与地区都得到响应与发展,如美国、日本能国家对临终护理都比较重视。

1.2 我国临终护理的发展

我国内地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临终关怀的研究及相关临床实践工作。“临终关怀”的应用,也是开始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建立。随着媒体的报道和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城市纷纷开展起来。其中,1992年在北京建立的松堂医院算是比较完善的一家临终关怀医院,也是我国第一家民办的临终关怀医院。临终护理不仅在医疗机构中有着显著的发展,在护理教育中也专门增设了临终护理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更早地建立起临终护理的概念和认识。

2 国内外临终护理发展现状的比较

2.1 临终护理模式

2.1.1 我国临终护理模式

我国的临终关怀机构类型主要有: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家庭式临终病房三种[2]。在我国,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数量还很少,而且大多是都集中在发达地区。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目前开展地比较多,因其有更多和更方便的医疗资源。家庭式临终病房是随着社区医院的发展而开展起来的,这种模式可以使病人不用远离家庭,能让其心理上得到更多的安慰。

2.1.2 国外临终护理模式

国外(以美国为例)的临终关怀机构类型主要有以社区为基础:提供居家照顾为主;以医院为基础:在医院内设有安宁病房或短期住院照顾;以医疗小组的方式:是独立于医院的临终关怀机构,是专门从事临终关怀而设立。在美国,由于社区护理的发展,他们的家庭临终护理更为普遍,并设有临终护理服务中心,有专门的医生和护士。

2.2 临终护理的性质

2.2.1 我国临终护理的性质

国外,临终关怀是以慈善为主[3]。如美国的临终病人一经接受临终关怀,其临终照料的费用可由医疗保险来支付。

2.2.2 我国临终护理的性质

我国目前的专门临终关怀机构皆为非盈利性,仅有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为盈利性质[4]。但我国由于人口、社会发展程度等的原因,临终关怀的各种制度措施还不完善。接受临终关怀的病人的医药费大部分还是要由病人自己承担。

2.3 临终护理实施的时间

临终护理实施的时间:对于临终护理实施的时间,目前各国尚无统一的标准,在美国,估计只能存活6个月以内者,被认为是“终末,在日本以住院治疗至死亡平均17.5天天为标准[5]。我国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是根据病人的情况适时地给予照护。

2.4 临终护理发展的规模

2.4.1 我国临终护理发展的规模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都已经开展了临终护理的临床实践。北京的朝阳门医院“临终关怀”病区有40余张床位,医护力量雄厚,是比较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上海的临终关怀机构现已经发展了几十家,在内地是比较有规模的。香港的临终关怀发展地比内地早,早在1982就已经开展起来,发展得也比较完善。但我国的临终关怀计划还很少,仅在2007年在深圳才启动了第一个。

2.4.2 国外(美国)临终护理发展的规模

美国在1974年建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如今,美国国家临终关怀组织(NHO)在50个州正在运行和计划之中的临终关怀计划超过3650个,在美国有54万病人及家属接受了这种服务。临终护理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发展。

3 我国临终护理的展望

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传统思想的束缚,缺乏专业的临终护理人员等的原因,临终护理事业还不能很好的得到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临终护理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临终护理能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也是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必然需要[6]。针对我国临终护理存在的不足,希望在以下几方面能加快变化,促进发展:更新思想观念,改变传统思想的束缚;加快培养专业的临终医护人员,提供全面、专业的照护;健全临终护理的模式和制度,保障病人的权利;使临终护理能加入医保范围,有利于临终护理的普及。虽然我国的临终护理发展时间还不长,但随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努力,我国的临终护理事业必定能更加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唐颖,李晓玲.我国临终护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华西医学,2009,24(9):2475.

[2]李玲.我国护理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0,23(9):1235-1236.

[3]邹敏,徐燕,袁长蓉.三甲医院护士姑息护理知识掌握现状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6,12(20):3133-3134.

[4]陈春燕,罗羽,谢容.当前我国临终关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15(5):3506.

临终病人心理护理第6篇

[摘要] 人性化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需要为追求原则,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帮助临终患者减少和解除躯体上的痛苦,缓解心理上的恐惧,维护尊严、提高生命质量,让他们从一切的痛苦和失落中,再次发现生命及生命的意义,让他们平静、安宁、舒适、安然愉快地抵达人生的终点。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临终病人

[中图分类号] R48[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4-152-02

无论人类生活如何提高和医疗科技如何进步、发展,生命只能被延长,死亡是构成完整生命历程不可回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当死亡成为不可避免时,护理人员能否使濒临死亡的病人在即将走向死亡这个非常阶段,采取相应的人性化护理使死亡不致于经历得如此孤独、如此痛苦,如此具有伤害性。那就需要我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以病人为中心,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进行人性化护理。帮助临终患者减少和解除躯体上的痛苦,缓解心理上的恐惧,维护尊严、提高生命质量,让他们从一切的痛苦和失落中,再次发现生命及生命的意义,让他们平静、安宁、舒适抵达人生的终点,安然愉快地走向另一个世界。

1为临终病人提供舒适的生活治疗环境

医院是临终病人延长生命和缓解病痛就医场所,病房是临终病人生活治疗环境。环境因素对病人的心理和情绪有很大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为临终病人提供一间面积较大的特殊单人病房[1],保持室内温度在22~24℃,湿度在50%~60%,同时注意室内的采光和通风,布局合理,符合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如:房间可配有电视、书报、电话、衣柜及桌椅,摆放适量鲜花和绿色植物,可以容纳陪护床。同时,对病人室内东西放置不要作过多的限制,允许病人在室内放些自己喜欢的画、工艺品和相片等,尽量把临终病房布置成家庭化,使病人有住在家里的感觉以减少恐惧感,增加安全感,从而有利于护理人员对临终病人的生活和心理护理。最大限度地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养、治疗环境,让病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最后时光。

2尊重病人的权利 满足和适应他们需要

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病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病人,病人在生命结束之前仍然享有正常人平等的权利和需要。因为他们即将告别人世,许多要求对他们来说仅仅是最后一次,所以,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深厚的同情心服务于病人,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要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应逐一解答,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应给予满足。各项检查治疗打破常规,随病情及病人的需要随机进行,体温、脉搏、血压的测量避开休息时间,常规静脉输液分段进行。病人愿用自己被褥给予满足。在检查身体时,可能让病人暴露隐私,在向病人充分解释的同时要注意遮盖,对病人的隐私应该充分尊重。如:病人夫妇应该有权利享受夫妻间的亲密,病人如果愿意回家住上一夜,护理人员应该予以满足;病人的亲属朋友探视和陪伴,勿需过多地限制,让病人与亲朋好友之间能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情感交流,尽情享受亲情带给他的关心和快乐。这样,病人感到自己仍然在被人们所关爱和尊重,产生心理平衡,增加愉快心情,从而让病人带着尊严和满足走向生命的终点。

3控制临终病人的疼痛与不适 提高生存质量

重视和减轻临终病人的疼痛是提高生存质量,体现人性化护理的最好方式。疼痛是临终病人的主要症状,首先,医护人员要根据病人的症状确定给药方式、给药时间和用药的剂量,即计算好时间,在疼痛出现之前给药,最大限度地保持病人无疼痛与清醒之间的平衡[2],一般来说,对临终病人不必过分控制镇静药和麻醉剂。其次,护理人员应加强生活护理,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卧位,定时翻身,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勤换衣服,保持床单、被褥干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帮助病人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新鲜的空气;减少噪音等不良因素的刺激。虽然无法控制病情的恶化,但护理人员可以让病人没有痛苦、面带微笑地走向另一个世界。

4走进病人心灵世界、分享他们的适应过程

临终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现实。在临终阶段,病人心情复杂,心理压力大,很想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虽然我国实行的是医疗保护性制度,但对临终病人这样的特殊患者,隐瞒和欺骗会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作为护理人员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真诚的态度告诉病人实情,这样病人既能正视自己的病情,消除猜疑心理,又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与此同时,护士要走进病人心灵世界、分享他们的适应过程,及时了解病人真实的想法,随时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情况,根据各自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社会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使其明白死亡是生命运动的自然现象,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引导和鼓励病人面对现实,树立信心,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要生活得更充实和更有勇气。通过及时的沟通、交流和心理疏导,也可以让病人及家属了解疾病治疗的有关信息,对疾病的现状、治疗效果以及发展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不仅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而且可稳定病人的情绪,提高其抗病能力,延长生命时间。

5护士与病人家属建立良好关系

护士要及时了解病人家庭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做家属工作,如病人是家属最亲近最重要的人,当家属了解到病人的病情已经无法挽回时,精神上会受到沉重的打击,表现十分悲伤。护理人员要注意及时做好其思想工作,主动关心和安慰他们,作好该疾病及目前医疗现状的解释工作,以减轻他们心理上的痛苦。若病人年纪已高,家庭经济状况差,家属放弃贵重的检查与治疗,我们表示理解。假如家属对病人冷漠,我们给予动之一情,晓之一理,说服劝导。总之,无论病人家庭如何,我们都要作好临终病人的人性化护理,做病人的亲人,家属的朋友,为了让病人安然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站,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共同为临终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生活氛围,以减轻病人临终时的心理压力,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3],让病人在充满宁静而温情的气氛中离开人间。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预后的估测和抢救的准备

痰液堵塞、呼吸困难是临终病人的常见症状。应及时吸出痰液和口腔分泌物。当呼吸表浅、急促、困难或有潮式呼吸时,立即给予吸氧,病情允许时可适当采取半坐卧位或抬高头和肩,有的病人由于快速呼吸加上焦虑而引起喘息,可根据医嘱应用抗焦虑剂,必要时使用吗啡降低呼吸速率。同时,护理人员要仪态平静、和声细语、帮助病人保持平静。此外病人出现痰名鸣音即所谓的“濒死喉声”,可使用湿冷的气雾进行雾化,促使分泌物变稀,易于咳出。床旁备好吸引器。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加强巡视,做好预后的估测及抢救的准备[4]。

总之,对临终病人护理人员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必须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想方设法让病人在人生最后时刻精神舒适和放松,脱离痛苦和恐惧,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带着美好的记忆走完人生旅途。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护理工作被视为是对“生命的守侯”,人性化护理是临终病人的人生最佳体现。

[参考文献]

[1] 余晓分. 肺癌病人临终关怀的护理1例[J]. 实用护理杂志,2002, 18(4):73.

[2] 任辉,向国春. 临床常见症状观察与护理[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2.

[3] 孙玉美. 临终护理的进展[J]. 现代护理,2001,7(8):49-50.

临终病人心理护理第7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101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它不仅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还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巨大痛苦。晚期癌症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在临终前往往比一般患者更为焦虑、自卑、恐惧和绝望。因此,他们更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关怀和帮助,需要良好的环境静心安养,乃至更渴求亲友同事的抚慰而达到心理满足,安然离世。因此,对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特别需要医务人员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去理解、体贴、照顾、安慰患者,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临终关怀也愈来愈重视。通过对临终病人精神上的关怀、生活上的照顾、临床上的特殊护理,来减轻病人心理上、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从而使患者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和悸吓,平静地走完人生旅途。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在各种疾病中,它的致死人数仅次于心脏病而位居第二,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至少有500万人被癌症夺取生命,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约80万,而且发病率、死亡率在不断上升[1]。它不仅给社会、家庭带来精神上和经济上的双重负担,还给病人带来肉体上的巨大痛苦。特别是有的晚期癌症患者往往不堪忍受癌变的疼痛而采取自杀死亡,极其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我们虽不能挽救他们的生命,但我们可以用满腔的爱陪伴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特征

癌症病人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只是程度不一。一般都经历过否认、怀疑阶段,愤怒、焦虑阶段,求生、紧张阶段,抑郁、孤寂阶段,等待、绝望阶段。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由于疾病的种种折磨,加上对未来的迷茫、对生活的依恋、对 未 完事业的遗憾及即将与亲人永别的不舍等等,突出表现为焦虑、自卑、恐惧、绝望。因此,他们特别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关怀和帮助,甚至希望医护人员和他们共同追求生存和面对死亡这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以求得死亡前的心理平蘅。同时他们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静心安养,更多的与亲友、同事小聚,从而冲淡病痛的折磨和精神的煎熬。逐渐明白生命不在长短,重在质量,以其忍受无望的痛苦折磨,不如坦然而去这个简单道理,最终较为轻松、满足地离开人生。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心身照护与支持,它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强调的是对病人的治疗,对生命的抢救。临终关怀也不同于安乐死,临终关怀既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的死亡。主要是控制症状,支持病人,支持家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优终和优逝成为人们生存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2]。目前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临终关怀机构,我国也于1988年在天津成立了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990年台湾马偕医院建立了第一所临终关怀安宁病房,1992年在北京成立我国第一所民办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医院,1998年开始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先后在全国各地20家大型综合医院创办宁养院,旨在为全国癌痛病人提供免费家居服务,使我国临终关怀得到进一步发展[3]。

临终关怀的实施:临终关怀的基石是临终护理。临终护理是对垂危临终病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护理。它通过与一般的医疗手段有着区别的护理程序,对临终病人的生理、病理、心理行为的变化作全面了解和评估,通过对临终病人精神上的关怀、生活上的照顾、临床上的护理来减轻病人心理上、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使病人在心理上缓解或解除对死亡的恐惧和震慑,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自己生命弥留之际生存的意义,平静地接受自然规律的安排,使患者从消极等待变为正确认识、主动配合的积极情绪。在临终关怀的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安慰、体贴病人,耐心疏导、鼓励病人把各种想法表达出来,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心理素质,采取不同的心理疗法,因势利导,帮助病人树立与癌症作斗争的信心,延长他们的生命,使他们平静地走完人生旅途。

改善治疗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统一整齐,空气清新流畅,营造一种幽雅、温馨的氛围,使患者在优雅的环境感染下,释放心灵的重负。

加强营养:癌症患者本身的消耗及放疗、化疗的损伤,需要摄入更多的热量。所以对他们的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最为宜,并且鼓励病人多饮食以增强体质。

正确使用止痛剂:晚期癌症病人疼痛较为明显,那种撕肝裂肺般的叫喊声让人不寒而栗,首先应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再根据疼痛的程度选用镇痛剂,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实行24小时全天照顾,妥善做好各项生活护理,争分夺秒地抢救,做到有呼必应、一呼即到。尊重临终病人的人格和尊严,即使面对病人的无礼,亦应言语热情、态度和蔼,以真诚的态度给予心灵深处的同情,使患者感到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站,医护人员并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治疗和关怀,而是一如既往力图将其从死亡线上夺回来,减少或驱除患者的怨尤和遗恨。

临终关怀的必要性

在我国尽管设立了临终关怀的专门机构,但多数医护人员及广大群众对临终关怀还不能作为一种常识来接受,还没有完全取得社会及广大医护人员心理上的认可。因此,在医学院校的教育中应增加临终关怀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我们要推广临终关怀,使更多的人理解和关心临终关怀。让临终关怀这一学科和充满爱心的事业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赞誉。作为医务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大力倡导和推广临终关怀,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单礼堂,等.中国癌症高发区的土壤环境.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18(2):151-152.

临终病人心理护理第8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5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67-02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1%,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服务的需要也日益扩大,尤其是老年人因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而死亡的占所有死亡原因的50%左右。这些疾病对老年人来说,除遭受肉体上的痛苦之外,还承受心理上忧郁、孤寂、恐惧的煎熬。在这种情况下老年病人的临终关怀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众多的老年病人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已成为已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社会问题。

1 临终关怀的概念及目的

11 临终关怀概念 临终关怀是指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以期临终病人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心理得以安慰,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使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

12 临终关怀的目的 临终关怀是对人的生命与尊严的最深切的关注,它关怀肉体也关怀心灵,用一种有组织的特殊的照顾和服务减轻病人肉体的痛苦,同时帮助正确认识死亡,减少对死的恐惧和不安,使病人在最后的日子里免于肉体的痛苦和心理的恐惧,感受到充满人性温情的气氛,安详、自然、尊严地离开人世。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而是改善患者余寿的质量,减少痛苦、甚至无痛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使其家属的身心得到维护和增强[1]。

2 我国老年患者临终关怀组织形式

21 临终关怀专门机构 具有医疗护理设备以及一些娱乐设施,包括家庭化的危重病房设备,有专门的管理制度极专业的服务人员。

22 附设的临终关怀机构 利用医院内现有的资源,为临终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及生活照顾,避免老年病人和家属产生被遗弃的不良感觉。

23 家庭临终关怀病床 专业人员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定时到家中探视,提供临终照护,也叫居家照顾,对于老年病患能够在临终前享受到家人的照顾和专业的治疗,对于家属,能够尽到最后的孝心,老人离去后不留遗憾。

床。

3 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31 否认期 老年病人得知自己的真实病情时,起初是不能接受的,随即会怀疑有弄错的可能,希望是误诊,这个时期比较短暂,对于否认期老年人的特征,不管是子女还是医护人员不要轻易揭露老年人的防卫机制,应根据他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发自内心地关心安慰老人,鼓励他诉说心中的焦虑和不安,然后给予合理的解释和适当的诱导,使其得以解脱。

32 愤怒期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变化,老年人机体承受病痛的折磨越发严重,常常表现出暴怒、烦躁、不满以及绝望,有时会将不良情绪发泄于家人和医护人员,对于此期的病人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宽容,选择老年人喜欢的物品和愿意接近的人与其亲近,将情感适时转移,并加以心理疏导,使其能够接受事实。

33 协议期 此期病人反而出现了求生的欲望,开始面对现实,非常愿意配合治疗,希望延缓寿命以减轻痛苦,这种表现对于老年人是极其有利的,我们应当尊重老年人的信仰,满足他们的各种合理需求,使其心情愉悦,更好地配合治疗以控制症状的发展。

34 忧郁期 经过积极配合治疗后,病情疗效不甚满意,老年病人默认生命已为时不久,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情绪极致低落,开始思念亲人,谋划安排后事,对于这种情绪的变化一定要常存警惕加强保护,防止发生自杀,并联系老年人的子女同事、亲朋好友常来探视,体现老年人的生存价值,减少孤独和悲哀。

35 接收期 老年病人经过痛苦挣扎后极度疲劳,内心渴望需要休息和睡眠,对外界事物反应淡漠,心情平静等待死亡的来临。此时应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鼓励家人参与老年人的临终护理,努力让其安详、舒适地离开人世。

4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意义

41 临终关怀是满足老年人“老能善终”的最好举措 较多的临终老人在生命的阶段,接受许多侵入性操作,饱受痛苦的折磨,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无奈,实施临终关怀能为老人及家属提供心理上的关怀与安慰,帮助临终老人减少和解除躯体上的痛苦,缓解心理上的恐惧,维护尊严、提高生命质量,使逝者平静安宁离去。

42 临终关怀是解决老年人家庭照料困难的重要保证 临终关怀减轻了家属的负担和压力,将家庭成员的工作转移到社会,对临终老年人的照顾,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需求,同时也是家属和子女的需要。临终关怀可以让老人走得安详,让家属摆脱沉重的

负担,同时也让子女尽力最后一份孝心。

43 临终关怀是节省费用减少医疗资源的有效途径 据卫生部统计,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对那些身患不治之症的病人来说,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可以减少大量的甚至是巨额的医疗费用。如果将少数人的高额无效的费用转移到其他多数人有结果的治疗上,医疗保险费用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

5 小 结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叉学科,它并非一种治愈疗法[2],临终关怀改变对任何病人一律实施医治的做法,而专注于老年患者即将逝世前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对他们提供舒适的照护,尽力减轻疾病的折磨,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服务。因此做好临终老年人的关怀护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期待更多的人共同配合和支持,真正使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生命的最后一站安静、舒适而又有尊严地度过,最终实现问心无愧,死而无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