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教育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4 09:45:10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教育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教育第1篇

人类的历史渊源流长,而这其中距我们最近的二百年的历史却是最让人惊心动魄的。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了十八世纪的工业时代、十九世纪的电子时代,而今天正以其无法阻挡的趋势大步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数字信息时代。以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特征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时代正无声无息的悄悄向我们走来,它打破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模式,从而也就打破了传统的以信息传达设计为己任的艺术设计的模式。面对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新的传播沟通方式的出现,我们无法不面对现实去重新思考艺术设计的未来,信息的数字化让人无法避免艺术设计数码时代的来临。

第一部分:宏观环境分析与总结

一、关于数字信息时代来临的思考

一个时代的到来,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往往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面对计算机与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作出关于未来的预言已并非难事。已有不少有识之士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作出了预测。无可否认,二十一世纪的商务信息传播将是一个以数字信息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的时代。其最大的信息传播载体将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

1.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数字技术是人类历史上进化速度最快,也是应用速度最快的一门技术,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沟通传播方式。它由传统的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方式转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一对一的单项交互式的沟通传播方式。从而也就产生了被称之为继报纸、杂志(印刷媒体)、广播、电视(电波媒体)以及户外媒体之后的第五大媒体—网络媒体。

2.网络媒体的出现为开展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创造了条件新的传播媒体和技术打开了通向电子商务的大门,在线销售正以爆炸般的速度增长,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彻底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进行购买的行为。从配备了电脑数据库的“商家对商家”的直销部门起步。因特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孕育了一批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商务巨人,如亚马讯网络公司、电子贸易公司以及网络拍卖公司等。

3.网络行梢广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优越性所有的一切都意味着“全球化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它是一种新的全球分配及销售形式,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产品与服务的销售结构密切相关的时代,对于绝大多数的工业门类来说,电子商务是一种更快捷、更廉价、更高效的信息传达和产品销售以及服务的方式。另外,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计算机这一原有单一载体。据美国芝加哥正北传播公司首席行政长官布鲁斯.梅森的预测,另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将会发生,即电视机由过去的被动接收工具转变为具有互动功能的交易工具。消费者可以不通过电脑即可上网冲浪或购买产品和服务从事商务活动。人们通过电视即可连接互联网,实现上述功能(宽频带技术)。此前,微软曾在中国进行的电视机顶盒的“维纳斯”计划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一旦该计划成功更会使得上网行为的普及,无疑这会让网络传播的消费市场大范围的扩散,相应的这也就为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和广告提供更多的利益与机会点。综合以上,网络营销广告和电子商务具有以下优点:A广域性:覆盖全球,受众面广B定向性:可提供个性化内容及服务C交互性:受众可参与选择,以至感受,具有一对一的沟通方式D实施性:内容可随时更新,不受时空的限制E丰富性:信息量可扩充至相当大F可测性:广告效果可即时监测评估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相信不久以后的客户更愿意把其有限的广告预算投人到网络广告中来。中国广协的数据显示我国在1997年互联网广告市场总值约为20(X)万元,而1998年,全球互联网的广告市场总值只有约为200亿美元,还比1997年上涨了300%,而近几年的增长速度却是以几何级的递增速度在增长,这表明网络广告商机无限。

4.网络媒体的出现导致了传播载体的变化,挤占了传统媒体的市场。网络媒体的出现不会代替原有的传统媒体,但正是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使得它必然会挤占相当一部分的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优点弥补了印刷媒体和电波媒体的先天不足。因特网不需邮资、不用印刷、不消耗纸张,并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比传统意义上的细分市场更具有针对性,它的目标市场就是单一的消费者个体。这种传播方式对商家而言更具有诱惑性。

5.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转变了人们原有的思维定势今天的信息传播不再是过去的广告传播什么、受众接受什么的被动接受,而是受众需要什么信息就选择什么信息的主动接收信息的方式。这种信息传播与接收模式的转变必然引起原先思维定势的转变。

6.艺术化的网络信息更易成为消费者接受的首选信息由于每个客户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成为受众需要的信息,根据消费心理学分析,具有创意性和艺术性的信息比较容易成为消费者选择接收的对象。于是这就涉及到在掌握数码技术的基础上如何进行信息的艺术化的视觉传达设计的问题。

二、传统的艺术设计面临改革,数字信息时代需要全新的艺术设计理念

现有的艺术设计模式和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是针对传统媒体,其中更侧重于印刷媒体。网络媒体的新兴与发展,使得我们有必要针对这一新兴媒体开设新的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码艺术设计专业,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正由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是受众主动的信息选择,所以那些具有情景性、交互性和动画性的信息往往成为受众最先选择的信息。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Pantiac分部,最近推出的两部电视广告中,数字技术已经不仅仅用来创造三维效果,而是已经用来创造汽车本身的形象了。风靡全球的《泰坦尼克号》中惊心动魄的场面和惊人效果正是运用了ughtwave3D软件在300多台SGI工作站完成的。《龙卷风》中房子被咫风吹散等真实感极强的镜头正是运用了Soffimage等软件制作完成的。于是对于未来的艺术设计的人才的要求就不仅仅局限在平面上了,他们必须熟悉的掌握以计算机为制作工具的二维、三维动画和交互界面的制作能力。同时又必须具备创意思维和艺术的审美能力。总结:网络信息的发展使社会急需具有数码艺术设计能力的人才。

第二部分:微观环境分析及总结今天,相当多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数码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但多数人仅仅停留在认识阶段或只是对现有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局部的微调,还没有上升为理性成熟的系统行动。纵观目前国内高校在开设与数码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设置中基本上存在着两种情况:

1.从计算机专业发展而来的,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以技术为主的计算机艺术图形和动画设计课程从这次对浙江大学的考察来看,其计算机专业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甚至拥有全国唯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尽管如此,其计算机图形动画课程设置只是其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一部分,而且它更多的是偏重技术上的编程与操作,而不涉及艺术设计的相关内容。因此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对计算机技术方面比较精通,但缺乏艺术创意设计的能力。

2.从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而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纯设计软件操作为主的图形艺术设计课程以国内设计教育的高等学府—中国美术学院为例,其计算机图形的课程只是穿插在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之中,以软件操作为主,主要针对目前以传统媒体为主的印前工艺和建筑渲染图,且课时量不多。由于该专业的学生为艺术类考生,所以其培养出的人才普遍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能力,但对计算机网络和动画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总结:目前国内尚没有概念清晰的,完整系统的把计算机数字技术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专科或本科的数码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置。机会点:数码艺术设计专业在国内的高校专业设置中基本上是一个空白,所以该专业属于创市场的专业,极具市场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注意点:抓紧时间,加快实施,必须率先于其他高校,抢占有利的市场发展空间。

第三部分:南洋学院专业现状的分析和总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产生的民办院校本身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是培养人才的教育经济实体,失去了市场也就谈不上民办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而适应时展的新专业对强占教育市场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一、南洋学院现有专业设i分析南洋学院现有专业均属实用性极强的热门专业,对学生有相当的吸引力,但这些专业在其它公办的综合性大学都有,对教育市场不能形成独特的销售主题,即卖点。总结:南洋学院现有专业设置只是形成了教育优势,尚没有形成教育特色。

二、南洋学子情况分析从南洋的考生情况来看,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在传统的设计基础领域我们无法与公办大学相比,我们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和公办大学的长处去比,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形成自己的专业和教学特色。

三、南洋学院开设数码艺术设计专业所具备的现有条件分析(软件方面)数码艺术设计是把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图形和动画方面的技术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南洋学院现有的信息系和艺术设计系基本上能承担大部分的课程教学,但在计算机的二维和三维动画方面尚略有欠缺,尤其是在多媒体的音乐编辑方面尚有很大不足之处。艺术设计系:主要承担设计专业基础课以及静态(平面)、动态(动画、影视片头)和网页码、媒体界面的设计软件教学课程。信息系: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网络技术应用的课程。总结:南洋学院已初步具备了开设数码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条件。‘

第四部分:数码艺术设计专业的可操作性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教育第2篇

媒体大环境的变化,给艺术设计人才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要不断探索,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创新艺术设计的形式和手法,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巧软件及网络应用技术,并注意完善各项技能在作品中的适用性。艺术设计专业是多学科综合的应用型艺术学科,新媒体技术应用于专业设计软件课程的教学是发展趋势。学院应该整合数字媒体、动画以及移动传媒网络等业界公司的资源,创新教学,探索在高科技和数字化背景下,艺术、科技、人文等学科交叉式人才培养架构,使艺术设计教育突破以往的局限,也使毕业生在团队合作、实践能力、新媒体观念上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

二、新媒体环境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路

(一)创新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体系,合理设置新媒体课程,课程体系优化与完善。新媒体艺术设计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表现形式丰富,所以传统艺术设计理论体系需要增加、创新、融合新媒体内容,根据其信息传播的形式、媒介以及传播的复合性、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的数字化等特征来完善提高这一新兴学科。根据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的交互性特点,课程设置要具有开放性、多层次、动态性等特点。如何对新媒体艺术设计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可以根据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状况不同,选择进行集中式教学或融合式教学:在有师资力量和技术条件支持的情况,选择集中式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单独增设专门的新媒体的相关课程,在相对充裕的教学时间里向学生讲授新媒体理论及技能,课程设置上要有新的课程以适应新媒体数字时代,除原有的广告、包装平面设计等,影视动画、影视包装、网络广告设计、多媒体交互艺术等课程也应加入到课程设置,类似网络多媒体在很多院校都已形成了独立的相对完善的学科;如果师资力量或教学条件有限,可以在原有设计课程中增加相关新媒体的内容,进行融合式教学,融入式教学的优点是教学安排灵活,实用性强且节约教育资源:如电脑辅助设计课程中加入软件新功能的讲解或增加动画类新软件;广告设计课可增加如影视广告设计制作、游戏广告设计制作、网络广告设计制作等;广告策划课可以增加新媒体广告的策划与创意,如网络广告、移动媒体广告、户外视频广告等。

(二)引入行业标准的项目,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作为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新媒体技能与技巧。当课程进入高年级阶段,学生掌握了较完整的新媒体知识,并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可以在课堂内导入与市场接轨的实践项目,这样能让学生加深对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了解,并在完整的设计流程和团队合作中培养专业素养。成立新媒体工作室,鼓励学生结合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工作室的实践活动,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开发与制作中,引导学生形成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些年,国内各种有关数字媒体的设计大赛很多,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项目,教师可以规划切实可行的设计题目,将具体的教学过程与大赛设计内容相结合,把设计大赛的题目融入设计教学过程,把设计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导入鲜活的设计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设计创作。在这样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设计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真实的设计过程,必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将来独立进行设计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教育

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整体观念。高校发挥专业学科设置齐全的优势,整合校内相关学科资源,建立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学体系,尤其要重视计算机、网络、媒体专业资源的整合利用。学院专定期邀请国内新媒体行业的资深人士、专家进行讲学、交流活动,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媒体理论研讨及创作实践活动,充分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让学生能了解业界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学校还可与新媒体制作公司或相关行业部门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或专业教师参观学习,对整个行业有一个概念的认识。同时,建立固定的实训基地,利用寒暑假,派送学生或专业教师到新媒体行业相关企业学习,参与实际案例的操作。

四、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教育第3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校企合作;实践;策划运营

教育部在2002年底正式批准数字媒体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招生,2003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北京广播学院率先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截止到目前,全国有百余所高等院校及大中专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但目前各个高校对该专业定位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也各有所异。本文主要针对以新媒体平台的策划与运营为主的数字媒体专业在产学研的结合上做一解析。

1、数字媒体专业现状

数字媒体产业链漫长,数字媒体所涉及的技术也包罗万象。国内对于该专业也没有明确而统一的标准,因而造成了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各不相同的局面,但总体上大致分为以下两种:一类是将新兴的传媒方式从传统的方式中独立出来专门成立以传媒艺术为主的专业. 比如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正在筹建的新媒体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成立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这所以电子信息科学为特色的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等等。

而大多数高校则属于第二类, 将新兴的传媒方式和传统的传媒方式相加起来,成立一个包容广泛的传媒艺术系. 比如南京艺术学院,下属的传媒学院设置广播电视编导、动画、录音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摄影、广告学六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字媒体艺术又细分为游戏艺术设计、网络与互动媒体艺术及互动装置设计等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也采取与此类似的方式,下设数字娱乐、数字影视等子方向。

2、数字媒体专业实践需求

在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当前该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制定课程体系的思想不明确,二是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衔接上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在笔者参加的第六届(2012)上海国际数字媒体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上,包括水晶石动画、云络网络科技、数虎图像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反应高校培养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普遍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 论坛上上海部分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负责人的发言上也验证了此观点。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过程中学生参加的实践太少,实践部分的教学不成体系。更有部分学校该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沿用传统学科的教学方式,比如本校该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报告即有传统学科论文的部分基因。

为进一步研究本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笔者选取自己担任专业负责人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艺术系数字媒体专业为例,将自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分享出来供各同行批评指正。

本院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置的重点在于人机交互、新媒体平台的艺术设计、新媒体平台的策划与运营。本专业需要与电商公司、移动互联网公司等对接,以及需要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力的传统企业。

3、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

为了使该专业学生学有所用,能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体现出自己的竞争力,就要求我们重视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既要注重其理性思维的培养,更要注重其艺术观念的培养,两者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方能达到目的。

为此,在艺术系成立后该专业负责人即与南京相关公司深入接触,经过两年的努力,与南京检科院信息化处订立了校企合作协议,同时与没有订立相关协议的相关公司也在进行专业上的合作。

4、校企互动

在与企业相关项目的互动上本专业实时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根据企业相关岗位的专业需求,在实践性课程上针对性的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与项目结合较紧密的两门课程:网站策划与运营以及交互界面设计采取本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联合授课的方式。以检科院商检平台的策划、设计与运营作为实践教学对象。课堂学习结束后,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进到检科院实际参与项目的推动。同时在与欣业天成信息科技公司的互动过程中,以该公司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为实际教学切入点。以该公司较为成熟的APP---单位联谊会做为教学标本,前期参与项目的策划,中期参与项目的交互设计与界面设计,后期参与项目的运营与推广以及产品的优化。通过项目的参与及执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毕业前两个月,本专业即有超过半数学生为相关行业单位所录用,这是对本专业学生能力的认可,与在校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

总体上看,在两年来与企业互动的过程中我校数字媒体专业课程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效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5、不足与缺憾

在合作过程中同时产生的相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5.1产品实用性与课程前瞻性的矛盾

企业的产品应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适度的前瞻性,但产品设计这一块一般是由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完成,高校学生在企业产品的参与上往往停留在相对基础的层次上。在我校学生参与的企业项目上,主要以助理的角色参与进来,基本以完成一些程序性的固定工作为主,对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有一定的约束。而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则更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相关专业中具有较宽的视野与较强的前瞻性,这一部分的内容在校企互动的过程中理应得到较好的加强。这也是后续的校企互动中需要加强的部分。

5.2学生学习的连贯性与企业产品的延续性的时间冲突

对于本专业的学生而言,大二大三是专业课程最多的时期,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在校学习期间很难持续性的完整参与一个项目,只能是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项目上来。而企业产品的研发是一个完整连贯的过程,这样就造成学生只能参与产品的部分过程,其余部分只能通过项目的相关文档来了解,在理解的深度上大打折扣。我们目前的解决方式是课堂的理论学习过程中邀请企业专家授课,尽可能的弥补无法参与的过程。

6、前景展望

在本专业师生与企业的互动过程中更多的体会到实践课程的系统化是培养数字媒体专业人才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为本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在实践课程系统化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开发综合性实践教材。随着数字媒体行业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与应用层出不穷,还要注意教材的创新性与适度前瞻性。为此我们邀请企业相关专家与我系教师共同制定交互界面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教材,并不定期的邀请他们来校授课或者做相关学术讲座,以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杰.《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教学探索》.华章,2009年第6期

[2]黄成云.《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3]鲁放.《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发展研究》

[4]彭兰.《网络传播学》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教育第4篇

一、招生对象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招生对象主要为:高中起点本科(高起本)招生对象为具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术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资格(证书)和同等学历者;专科起点本科(专升本)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专科毕业资格(证书)和同等学历者;以及在艺术设计行业企业工作、对艺术设计领域具有求知欲望和学习能力的一切人员,包括需要接受艺术设计继续教育学生、需要转专业学习或获取第二学历的人员。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以及艺术修养、能熟练掌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和应用设计技能,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制作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

具体目标:

(一)任选方向——数字影视媒体艺术

培养具备适应数字影视媒体艺术领域的发展动向,并能掌握运用所需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课程培养能力包含: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影视动画语言元素、动画原理设计、剧本创作、摄影艺术、影视节目包装与制作、影视动画特效等影视动画制作原理与应用技术;本专业方向以培养影视动画设计及其相关行业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贴近现代社会影视动画行业急速发展的需求。

(二)任选方向——数字环境媒体艺术

培养具备适应数字环境媒体艺术领域的发展动向,并能掌握运用所需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课程培养能力包含:培养学生掌握相关三维建筑动态模型设计、数字三维艺术设计(动画、模型、材质、灯光、特效、数字雕刻)、3DMAX三维高级建模、投标动画设计、虚拟样板房动画等数字环境媒体艺术原理与应用技术;并且能够运用漫游技术,表现室内外建筑设计的环境及结构实体,利用项目规划实战,分组合作完成建筑漫游动画创做设计与制作展示全过程。

(三)任选方向——数字视觉媒体艺术

培养具备适应数字视觉媒体艺术领域的发展动向,并能掌握运用所需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课程培养能力包含:运用视觉多媒体图像呈现设计与多媒体艺术表现能力,具备当代多媒体设计理念和主动学习追踪前沿图像表现技术的素养。

二、培养模式的创新

本专业采用远程开放教育与普通高职教育并举的“双轨运行”机制。发展高职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均已成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种不同类型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本专业采用的“双轨运行”机制,将共享远程开放教育与普通高职教育的人力资源(教师和教辅人员、管理人员等)、办学场地(校园、教室、实训基地、图书馆、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地等)、物质资源(信息化设备、校园网络、图书资料等)、专业课程、无形资源(办学经验、管理理念、教学手段等),借助高职教育开发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提供学生实践实训所需设施和装备、校园文化建设;依托远程开放教育构建高水平的远程网络教学平台,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和管理软件。

(一)“多元合作、嵌入式教育”

专业是在远程、开放的教育情境中,以“开放、合作、资源整合,宽进严出”的理念为指导,以“多元合作模式的“嵌入式教育”,产学研校企合作“零距离、订单式”创新人才教育,由企业按照用人需要,学生“入住”企业项目部,企业联合高校深入合作,进行定点、定向培养人才,采用“适销对路”的新型教育办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产学研合作、相互推动混合式”的教学方式

本专业是在远程、开放的教育情境中,以“开放、合作、资源整合,宽进严出”的理念为指导,考虑到专升本学生学习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其工作进深需求,充分利用我校高职教学色“双师结构”教学队伍,整合到远程教学和资源建设的全过程,做到教师资源的最大优化配比,一是通过特聘方式聘请相关行企业的优秀设计师参与数字化资源建设和远程教学指导,二是注重加强我校师资的企业挂职锻炼,把最新技术和企业的实际问题引到学校,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把应用实践与教学过程紧密联系,结合远程开放教学手段,使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和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和优质资源,契合行业企业需要、适应广大从业人员的学习需求,以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为支撑,以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学务管理为主要方式,以严格而有弹性的过程管理为保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数字媒体艺术专门人才。

(三)“主体性、立体化、贯通型”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学习者为中心,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为指导,采用以学习者为主,以“样板化、立项性、相互融合”为原则来构建专业“桥梁课、框架课”,为非本专业的再继续学习继续打造的“纽带”。课程充分体现了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主流方向,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较强的职业性、沟通性、灵活性、延伸性,满足了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采取项目化课堂作业方式推进教学,强调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同时,积级倡导“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四)构建“五维共创”下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实训项目为主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以作品案例为主开展实践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导开展作品讲评、发挥实习基地作用,培养高素质人才、注重第二课堂实践技能训练和“导师制”指导的“五维共创”下的实践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教育第5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特性;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3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影视艺术类实验体系构建”(2014-gh-279),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高教研究项目“面向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2014GJYJ-B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毛文(1974―),女,湖北武汉人,硕士,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一、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科技依赖性

计算机图形技术为数字艺术作品的造型和表现提供了无限的发挥空间。各类图形、图像和动画软件技术的应用,都属于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算法和编程的集合是所有软件的核心,多媒体软件具有十分友好和人性化的界面,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了自然、方便的设计环境,而复杂的算法都在“后台”运行。有人认为新媒体设计师不需要掌握计算机语言。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理由是目前的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水平还远未达到脱离编程的环境。例如,描述生物有机体的特征或模拟自然景观需要计算机分形算法,需要进行自主开发,而普通的软件往往无法提供这些特殊的功能;又如Flash软件就需要设计师懂得ActionScript技能;网页设计师也必须掌握HTML、ASP、JavaScript等编程语言;网游设计师还得熟练掌握C++、VB或Java程序语言。显然,设计师不仅要能够熟练操作软件,还要能够运用程序设计来实现仅仅通过软件所无法实现的艺术效果。还有,新媒体艺术作品传播和网络、数据压缩与解压、媒体格式转换、虚拟现实技术等密切相关,这些知识无疑是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理论和技能。

相对于传统艺术对创作材料的依赖,数字媒体艺术对技术的依赖完全不一样,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展示,需要网络设备,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者要用到创作软件。基于此,数字媒体艺术家同时又需要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技能,他们需要掌握运用软件的技巧。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新媒体艺术家不断地学习掌握利用更新、更强大的创作平台进行创作。

二、数字媒体艺术传播的媒体依赖性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数字艺术作品超远距离传输的主要平台。艺术家可在网络上通过视频直观地推介他的艺术作品,迅速向全世界传播。另外,寻找发行或展示渠道、表演场所也都不再是难事。除此之外,数字音视频技术日趋成熟,人们在家里看电影大片、听流行音乐也成为现实。作曲家或音乐爱好者借助音乐软件,编辑创作乐曲,为自己喜欢的诗或者词谱曲,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同样,在网上,音乐检索、储存、播放、复制和下载都可以轻松地完成。现在,智能手机得到普及,它一般具备诸如上网聊天、在线音乐、网络游戏、电视节目接收等功能。技术发展积极推动了新媒体艺术的普及和传播。

数字媒体艺术的媒体依赖性就是对各类传统、现代媒体的依赖性。信息时代,随处都是“数字信息”的身影,海量的经过数字化艺术处理后的图片、广告和影像作品,没有一刻不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经过数字化编码的艺术内容借助各种媒体进入千家万户。因此,可以说数字艺术的表现形式就是“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及其传播方式在作品的创作、展示和普及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大众心理学、媒体技术学的研究范畴是大众传播学的关注重点,但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熟悉现代数字媒体运作方式、传播途径也非常必要。因此,学习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生知识结构中必须有媒体技术学的内容和应用传播学的内容。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短暂性和瞬时传播性

数字化的本性和电子信息传播的特征决定了许多网络艺术具有独特的瞬时传播性、短暂性、虚拟性和可下载性等几个特征。智能终端越来越普及,这无疑也推动了数字媒体艺术对网络媒体的依赖。由于数字媒体艺术是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扩散的艺术,因此它也就具备了其他艺术类别所不具备的传播广泛性、快捷性。需要指出的是,网络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等借助现代传媒的大众文化相类似,具有商品的特征。“短暂”是当代大众文化产品的普遍特征,这一特征使多数大众文化产品失去了难以持久的魅力。网络的高效率传播,超大规模、快捷方便的复制技术使网络艺术得以更快捷、更广泛地向大众传播。被大规模复制的网络艺术作品,因网络的瞬时传播特性,沦为一次性消费的文化产品,其极易复制的特征降低了网络艺术品的原有艺术价值,而瞬时传播的特征使得网络艺术作品变得让人过目即忘。因此,许多网络艺术有“短暂性和瞬时传播性”的特点。

虽然网络艺术有着以上特性,但是不能因此忽略网络艺术特有的美学价值。和那些经典的传统艺术作品类似,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数字艺术作品也能够保存相当一段时期,甚至被各类博物馆所收藏。

四、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是新兴交叉学科,融艺术与科技为一体。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该类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模块:艺术美学、工业设计、媒体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能。这几个模块之中,尤其重要的是艺术教育。在目前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人员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许多艺术家缺乏计算机编程的经验,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创作出大量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反而是具有强大功能的软件及越来越人性化的交互界面设计帮助了他们。借助计算机创作软件的超强功能,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视觉语言的把握能力,同样在数字艺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当然,那些只是拥有计算机编程知识和现代媒体从业经验的人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若想取得较大的成就则非常困难。因此,要想进行数字艺术创作,仅仅熟练掌握几门创作软件技术是不够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也属于一种高级的艺术创作活动。不重视设计语言的学习和设计思维的训练,软件技术只是一种高级工具而已。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尤其要重视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属性,要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从人类学、社会学等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艺术教育学科。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注重发展跨学科的、以研究为基础的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开展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让师生同时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真正从学校有所收获,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之上,学习从艺术作品中的美学、社会和历史的背景中解读作品的韵味,学会关注我们周围的世界,并积极地用我们掌握的艺术造型手段塑造周围的世界。

参考文献:

[1]牟昱,叶福军.浅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习与就业[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1):18-19.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教育第6篇

目前,我国正处互联网+时代,数字科技和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为国内的诸多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相关数字产业领域设计人才的新需求。因此,国内的高校也先后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数字产业培养新型设计人才。2012年,教育部公布了新调整的本科专业目录,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归属到一级学科艺术学之下的二级学科设计学之中,从而明确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设计学属性,有利于厘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专业定位,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科技与艺术学科交叉与整合的产物,它包括了计算机语言、信息与通信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视觉艺术、交互设计、网络传播技术等知识与技能,是信息学科与文化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可谓是最为前沿时尚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之一。

综观现今我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定位,可概括为有四种类型。一是从技术层面出发,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专业定位;二是从艺术层面出发,以艺术在新媒体时代的表现为专业定位;三是从产业应用层面出发,以数字媒体应用领域来定位;四是从现有专业下朝着数字媒体方向延伸,以现有传统专业向数字媒体领域拓展的专业定位。

浙江理工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定位属于第三种类型,即以服务于数字媒体应用领域来设定,实现为数字产业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一专业定位,符合浙江省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的现状,也符合高等院校立足于培养服务于地方产业经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宗旨。

我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影像创作、数字游戏设计与制作、移动互联网应用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较高艺术修养,具有互联网思维,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数字产业设计师和项目管理人才,可在电子商务公司、网络科技公司、商业摄影机构、数字影视公司、数字娱乐公司、广告公司、各类新媒体等单位,从事设计、制作、管理及策划等工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依托所在学校艺术设计学科作为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的优势,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改革。

优化基础课大平台,强化设计素养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课程模式与设置的弊端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更好地顺应社会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也在不断地更新,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已逐渐成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

我们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所在的艺术设计学院,下设的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所有的设计类专业,都统一实行大类招生,即进校第一学年不分专业,一年级学生学习相同的设计学大类基础性平台课程,形成了宽厚、复合、开放的通识课程体系。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说道:“我早年有幸接受了开放式的、适应性较强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获得的能力使我受用终身。”他认为“大学阶段的教育应是一种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是在为终身学习做准备、打基础的。”1

我们的基础性平台课程的设置也贯穿着这一理念,注重了通识基础,融合不同学科文化,发挥了平衡专业教育的作用。通过多元化的基础性平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基础与文化视野,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设计创新型人才,其作用与功效和专业教育同等重要,是大学专业教育不可忽缺的环节。

通过近年来的调整,设计学一年级的通识平台课程得到了明显的优化。除了学校层面统一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如:思想政治类、外语类、体育类、计算机信息类)之外,我们在保留了传统的设计学基础课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经典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了设计概论、设计形式语言、设计心理学、设计思维与方法、艺术哲学、时尚与生活等艺术和艺术设计理论性课程,期望从艺术设计学的理论层面上,强化学生的设计学素养,改变艺术类学生重艺术技能、轻艺术理论的缺陷。

同时,为了加强国际间的教学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我们在一年级的共通平台课程中,单独开设了一个全英文授课的班级,所有学院层面的平台基础课程都由本专业的教师用英文授课。学生经英语水平测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学习。

目前,我们的一年级共通平台基础课程,已形成了由美术基础、图形构成、设计软件、设计思维、时尚文化、专业英语等组成的设计学基础大平台课程体系,为培养合格的设计师打下了宽厚复合的基础。

细化专业方向,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

当前,数字传媒、电子商务、数字娱乐等行业飞速发展,这些行业对数字影像、数字动漫、数字声音和交互艺术的创新性运用,加速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同时,这些领域也产生了大量的设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

我们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原广告设计专业的影像方向和网络多媒体设计两个专业方向上改建,已有15年办学历史,是浙江省“十二五”优势特色专业,已具备数字媒体在相关领域中应用设计的教学师资和实验设备条件。同时,整合了动画专业的部分师资与实验设施。动画专业办学已10年,是国家特色专业,已具备二维、三维数字技术的教学师资和实验设备条件。

由于我国高校持续深入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分类型、分层次化越来越被强调和重视,作为地方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院校,本科生的培养更应该注重服务于地方经济与产业。同时,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学分数和学时数呈逐年下调的趋势。

如何在有限的专业课时数中,开展高效的专业教学,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强化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增强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我们对此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我们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下设了三个专业方向:数字影像、数字娱乐、移动互联应用,专业教学课程分别以专业方向为单位,形成模块化的教学格局。

所谓模块化课程,是指“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2每个模块都分别制订出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等。

我们的专业模块课程教学具体方案介绍如下:

1.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以及毕业后的就业规划和趋向,来选择一个主攻的专业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

2.三个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均涵盖“理论教学”与“独立实践”的多门课程与环节,都分别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其中的必修课,本专业的每个学生无论选择哪个专业方向均需要学习,以增强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通用性,夯实专业基础。

3.每个模块的总学时数和总学分数相等。以保障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完成最低的毕业学分。

4.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一个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其拥有的多门子课程之间,形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关系,做到前续课程后续课程衔接逻辑性合理。以“移动互联应用”模块课程为例,该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先后开设有(含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GUI设计,APP设计项目实践,信息设计与表达,交互界面设计, 网站设计项目实践,互联网创新综合设计,用户数字体验综合设计,移动互联网综合实践。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在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细化的途径,实施模块化课程教学的模式,具有深化专业学习的功能,有利于保障学生“学有专长,术有专攻”,扎实掌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某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

依托工作室制老传统,对接市场应用新需求

工作室制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老传统。它是自1919年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开始,从“作坊式”的教学模式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宗旨是“以学生为本、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工作室为依托,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强化教、学、做的有机结合”。3工作室制的实施,为师生双方提供了一个开放和发展的教学环境。工作室制的教学方式,其功效主要有二:

一是实现了授课形式的改变。它把课堂搬进了工作室,以项目引导的个案教学、案例教学为特征,使教师和学生零距离接触,建立起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与交流,从而使专业设计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和吸引力,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是实现了教学内容的项目化。可以工作室为平台来开展校企合作,对外承接设计项目、课题研究或技术开发等实际项目。它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市场意识,是促进教学与就业自然衔接的良好途径,有利于使学生从就业向创业转化,强化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上述数字影像、数字娱乐、移动互联应用三个专业方向及其模块课程,分别对应成立了三个“工作室”:数字影像工作室、数字游戏工作室、移动互联网交互工作室。用多样化、个性化培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应用性训练。目的是通过实践实训的途径,强化人才培养与产业应用的对接。

我们专业的工作室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1.工作室开设于高年级阶段(大四),在教学计划表中是独立设置的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2.学生按自己原来选择的专业方向,分别进入相对应的工作室。

3.每个工作室由2-3名专业教师组成。每个工作室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课程教学与成绩考核做到有章可依。

4.师生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择自己的老师和学生。每位教师所带学生不超过8人。并从企业界聘请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形成“双师制”。

5.教学以实践实训为主。围绕真实或虚拟的应用性项目来开展,以个性化实战化的培养方式进行专业技能的应用性训练。

6.新建2个实验室。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师生比较高,从而保障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但同时也提高了教育成本,更是对实验室等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在原有的影像实验室、动画实验室的基础上,正在新建数字交互实验室、移动互联网设计实验室,将通过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来开展建设。

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由于其依托当代多学科和新技术而成,具有技术与艺术的综合性、多媒体融合的表现性、人与新媒体的交互性等多重特性。更因为其专业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我们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还将作更为深入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教育第7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形式 争议 发展 应用 影响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进了数字媒体的运用与发展。人类把高端网络技术与数字通讯技术有效结合起来,逐步取代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并快速地朝数字音频、视频和电影产业发展。因此,数字产业、虚拟现实、电脑动画等信息产业构成了新世界崭新的数字传播媒体,并逐步发展成为了巨大的产业链,最终数字媒体艺术逐步在知识经济产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 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纵观近几年,数字媒体艺术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迅猛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也渗入人心,大家各持己见,但是大部分的理解都是一样的。简单的说,数字媒体艺术就是艺术的创造和形成过程。它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现有的资讯、 图像等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把它们进行艺术加工,利用现代传媒进行传播,从而形成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创作过程部分或者全部都得依托数字科技手段。通过数字媒体或数字艺术而产生的设计作品或者是视觉艺术是其应用表现之一。从目前来看,数字媒体艺术堪称艺术设计中活力四射和发展潜力无限的一门艺术。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将呈现更独特和更具魅力的一面给大家。

2 对数字媒体艺术应用特点剖析

2.1 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 创作的数字媒体艺术并不是一味的依靠排斥以前的工艺技巧,而是运用数字平台创作出独特和自成一体的艺术作品。它所创作出的数字艺术作品能够使观众参与其中,并融入角色。大众参与的交互可以颠覆角色,大众不仅能使作品效果改变,并且有机会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2.2 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可简单拆分为“数字”和“数字艺术”。现有的数字和电脑技术的应用可理解成“数字”。而“数字艺术”就是通过 “数字”创造出的作品。“媒体”是数字艺术的一个媒介。

3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就业方向和发展趋势

3.1 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的人才培养方向是技术与艺术两者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技术和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相辅相成。传统教育缺少技术与艺术两者兼备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而此类人才的培养也符合新兴市场的需求,他们的就业方向主要各级电视台、影视动画制作单位、传媒与广告公司、数码艺术公司、展示设计公司、形象企划公司、多媒体与网页设计、室内装修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热门行业。置身于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发展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它隐藏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数字媒体艺术在2002年底正式通过教育部的本科专业审批,成为信息学科向文化艺术领域拓展的新方向。审批通过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陆续增添与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专业,以此满足市场需求。据相关人士统计透露,我国每年对数字艺术人才的缺口是15万。而电视卡通业就有每年200亿元的广阔市场。市场的广阔和需求量使多媒体产业演变成巨大的经济产业。有专家指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对视觉美感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3.2 产业化背景下的数字媒体艺术 以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为例,仅在2000年,数字技术产业(包含数字内容)的年产值就超过600亿英磅,而出口产值就远超过80亿英镑。以数字技术产业相关的雇佣人数共计约195万人,产值占GDP的7.9%。从数据表明,数字技术产业是英国的第一大产业。美国,作为全球的唯一超级大国,以电影和电脑软件为主要的数字技术产业,每年的营业额大于4000亿美元,占GDP的4%。更为惊人的是数字技术产业(媒体艺术、电子游戏、动漫卡通等)在日本的产值超过钢铁行业生产总值的两倍。这一产值使日本的数字技术产业成为仅次于汽车产业的第二大产业。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截至目前为止,用电脑直接从事数码艺术工作的有将近十万人。除此之外,每年有三十多万人接受相关数码产业的职业技能培训。韩国的数字技术产业以游戏产业尤为出名,并且已经一跃位居韩国的第一大产业,连汽车产业也位居其后。数字技术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也相当的乐观,并且网络游戏在这一行业显得尤为突出。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得出,相比于2002年的中国网络游戏市场,2003年的网络游戏市场的规模发展得到飞跃式的进步,产值达到13.2亿RMB,2004年达到39.1亿RMB。从2003年到2004年净增长了25.9亿RMB,产值一下翻了两翻。由此数据表明,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巨大,隐藏巨大商机。在动画方面,专家预测:中国的动漫产业具有无比巨大的市场,产值预计可达到200亿元。仅仅在中国的发达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的青少年动漫消费就能达到13亿元。其消费人群的年龄是介于13岁到30岁。此外,动漫产业还能带动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如文具产业、儿童食品、儿童服装、儿童音像制品、和各类儿童出版物。这些产业的年产值总共是2050亿元。这些产值都是由动漫产业带来的,收入相当可观。

3.3 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形式 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在于它打破常规,把高难度和神秘化的东西转化为大家都能接受和能明白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数字媒体艺术把科学元素和艺术元素科学结合起来,以简单的破译方式呈现给大家。作品的繁华与灿烂,惊艳与绝美,对数字媒体艺术来说就是通过电脑的编程来全自动化的诠释与解读。无论是艺术的形式还是内容,在电脑上它们都具有同一性。在艺术领域,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是对这一领域革命性的颠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同的艺术信息可以实现相互转换,而大家也能享受到非凡的视觉特效和艺术视野。

数字媒体艺术与三棱镜有着惊人的相同点。三棱镜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它相对应折射出的光芒也不同。而数字媒体艺术也如此。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依托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融为一体,以崭新而又独特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它由艺术层、科技层、媒体层、应用层相互交叉构成,包括广泛的商业设计和大众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具有创作工具的数字化、作品展示的交互性、作品呈现的多态性、表现题材的广泛性特征。其具体的呈现为:创作过程是先由各类艺术(影视艺术、合成艺术、网络艺术等)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以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体,最后的一步就是结合智能软件,最终产出艺术作品。科技的进步和观念的创新将成为推动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动力,而创意产业和信息设计将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主流,数字媒体艺术引领艺术创新到更加非凡独特的思维和更宽、更广的视野。

4 结束语

由上综述得出,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无论在手段上,传播途径和传播空间上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数字媒体艺术也将也将伴随着人类进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逐步成为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无可估量。基于这一现状,时代生产力和数字信息技术及新媒体的渗透对数字媒体艺术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样,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和传统美学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探索[J].饰,2006(3).

[2]李四达.后影像时代的新媒体艺术探索——数字媒体与当代艺术的融合[J].饰,2007(4).

[3]桂宇晖.面向新世纪的数码设计艺术学科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6(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教育第8篇

1 泰州市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现状

1.1 数字媒体艺术产业技能人才缺乏

最近我们对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根据调查,泰州市技能人才队伍呈现如下特点:1)技能人才分布构成失衡。技能人才在传统的机械、化工、电子等行业多,在新型的医药、高新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和第三产业分布较少。2)技能人才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在泰州,与数字媒体艺术有关的产业门类最多的是室内设计和广告设计两大类,而在这些企业中的员工大多都是中专、大专毕业。这些企业的员工真正从名牌大学毕业,有一定学术和科研能力的学生少之又少。而这一短板将成为泰州地区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瓶颈”。3)技能人才总量不足,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不适应市场需求。在新经济类的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和其他第三产业中技能人才比例更低。在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关领域高级技能人才的严重不足,将阻碍我市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数字媒体艺术产业技能培训滞后

与上海有中科上影数码培训中心、IDMT环球数码媒体科技有限公司、GA游戏教育培训基地、水晶石、火星时代等着名的数字媒体艺术培训机构相比,我市相关的培训机构少的可怜。在高校中只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三所高校开设了动漫、网络游戏、设计等相关的培训课程,且具有一定的实力。在泰州地区,纯粹的电脑培训机构中,名气最响的是博日电脑培训学校,但是我们通过浏览官方网页的介绍,无论是师资还是学生的整体素质,离水晶石、火星时代等国内一流的电脑培训学校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培训力量的滞后,使得泰州地区数媒产业的人才供需产生了一个断层。一边是泰州地区相关产业的人才迫切渴望得到培训或是再教育,进入泰州(如数码领海公司、大地装饰等企业)或是长三角地区相应的工作岗位,以提升工资待遇或拓宽自己事业发展的方向;一边却是泰州地区滞后的数字媒体艺术技能培训力量,使得大多数的本市相关人才只能去附近的上海、苏州、南京参加培训与再教育,以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1.3 数字媒体艺术产业衍生品市场有待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产业门类涉及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游戏软件、动漫艺术、网络媒体、时尚艺术、影视制作、品牌、工艺品制作等。而泰州在现阶段主要以室内设计和广告设计为主,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可以和国内相关行业一争高下。但是在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其他方面涉足不多,或是规模比较小。在数字媒体艺术产业衍生品上就更是匮乏了,万达广场内的影城算是不多的亮点,但是这个亮点在苏南等城市早已普遍存在。动漫玩具专卖店,自主设计的服装品牌及专卖店,动漫乐园,主题公园等数字媒体艺术的衍生产品在泰州较难见到踪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与泰州一江之隔的常州,却将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衍生品开发的有声有色。动漫嬉戏谷、恐龙园、春秋乐园是常州主打的三张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名片。数字媒体艺术产业衍生品的开发,不仅提升了常州在江苏乃至全国的名气,而且还拉动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改革转型,促进经济更加平稳、健康发展。

2 发展泰州市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优势

泰州市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产业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尚处在发展阶段,但是泰州发展相关产业的条件却是得天独厚的。

2.1 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

泰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沿岸,是江苏“淮扬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地理位置临江近海、水陆交通便捷,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苏中入江达海的5条重要航道在此交汇,江阴大桥成为泰州与上海、苏南连接的快速通道,328国道、宁通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以及新长、宁启铁路在泰州境内纵横交错,成就了泰州承南启北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上海、苏州、无锡、常州这些地区的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基地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泰州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区位优势,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引进高技术人才,快速发展自身的数字媒体艺术产业。

2.2 文化资源丰富,独具地方特色

泰州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千百年来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境内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现存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数百处,其中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的有134处,包括千年古刹光孝寺,安定书院,明代园林日涉园,始建于南宋的“江淮第一楼”望海楼以及梅兰芳纪念馆,郑板桥纪念馆等。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可以给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源泉(例如动漫设计中的人物角色,网络游戏中的场景、故事等)。

2.3 市政府 规划、政策大力支持

《2012—2015年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提出泰州将来文化产业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都非常有利于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和基地的发展:

(1)发展目标:以实施“1210”工程(“一核”、“两带”、“十大园区”)为重要抓手,到2015年,建成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其中新增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2~3个,形成3~5个百亿级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企业(集团),其中上市公司力争2~3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10万人以上;文化产业增速高于GDP和服务业增速,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重点任务:紧紧围绕“一核、两带、十大园区”的规划建设,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传媒出版、文化用品制造、广告会展、娱乐休闲、文化演艺、文化培训等重点产业,确保文化产业发展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2.4 初步建立了“产学研”的模式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与泰州市海陵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及数码领海公司在共建研发平台、人才培养、项目申报等方面已经展开合作。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的特长,希望通过互相合作实现共赢。双方还签署了《泰州市海陵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3 泰州市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意义

3.1 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产业是发展文化创新产业的必然要求

进入21世纪以后,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突出现象。文化创意产业的全球兴起是知识经济条件下城市产业和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不仅直接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通过创意设计、品牌培育、营销策划等手段提高制造业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带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领域的高端产业,对传统文化的创造和改革,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才能使我国的文化产业与时俱进,具有广阔的发展[文秘站:]空间。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们国家的手机用户居于全球之首,也正因为此,我们在手机彩铃、短信等移动内容方面在全世界也走在了最前面,而随着这个平台的不断扩大,意味着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国的网民也在迅速的发展,我们相信,互联网可能就会是下一个最大的创意产业的平台,互联网的出版、教育等产业将会是创意产业下一步发展的一个亮点。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潜力,早已引起了泰州市政府的重点关注。

《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第七章中重点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而数字媒体包括了图像、文字以及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以及传播形式和内容的数字化,即信息的采集、存取、加工和分发的数字化过程。其范围涉及影视制作、动画创作、广告制作、多媒体开发与信息服务、游戏研发、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人工智能、系统仿真、图像分析、虚拟现实等领域,并涵盖了科技、艺术、文化、教育、营销、经营管理等诸多层面。就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分析后不难看出,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发展对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数字媒体艺术主要产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数字电影:数字化的电影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它已经涵盖了电影的三个重要的环节——制作、发行和放映。数字电影中的数字特效更是重中之重,商业电影中也越来越依靠特殊视觉效果赢得观众,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与震撼。数字镜头比例越来越高,并且在现代,我们已经很难发现在一部电影中没有任何的数字特效成分了。数字特效如今是确保票房的最大热点并且成为与电视业的竞争中获取胜利的法宝。从《星球大战》中虚拟的太空世界到《泰坦尼克号》中数字处理的人群再到《角斗士》中的古罗马圆形竞技场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充分体现了影片的商业卖点和艺术亮点。精妙奇幻的效果在全球市场产生轰动效应,其文化意识和观念也逐渐进入各国,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消费心理和方式。如《泰坦尼克号》,它的全球总利润已经超过了19亿美元,同时在艺术上的成功也是破纪录的,获得过14项奥斯卡奖。在国内,张艺谋的《英雄》耗资三亿人民币,其中一半是用于后期特效的制作。它创造全球一亿八千万美元的票房奇迹,无论从艺术水准上,还是从商业意义上讲,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动漫:动漫产业无论是给个人还是企业、国家,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 在国外,动漫产业成本投入的70%需要通过延伸产品来实现,尽管动漫电影放映票房收入本身不俗,但由其衍生出的玩具、游戏、用品等产业链条的收益,却远远大于动画片本身,动画片的播出只占整个产业很少一部分。全球动漫产业每年产值400亿美元,但是相关的衍生产品却达到了4000亿美元。一部动画片《变形金刚》的衍生产品就从国内赚取了5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90亿美元的日本动漫,早与娱乐业一起成为国内经济文化的主流和全球产量最大的动漫大国。动漫产业不仅代表了数字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更对服装、文具、玩具食品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具有强烈的牵引作用, 同时成为创意产业的领跑者。

电子游戏:电脑网络游戏潜力巨大。IDC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游戏出版物工作委员会(GPC)联合了研究报告《中国游戏产业市场2008~2012年分析与预测》。报告表明,2007年是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取得飞速发展的一年,网络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105.7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同比增长61.5%。IDC预计2012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销售收入将达到262.3亿元人民币,2007年到201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9.9%。全球电脑游戏行业年销售额已超过好莱坞的全年收入。网络游戏已经显示了成为一个巨大新兴产业的潜力。

3.3 数字媒体艺术产业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

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将向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升级。数字元素将作为产业发 展舞台上的主角,不仅作用于传统文化产业,还将作用于制造业、旅游业、服务业甚至是农业,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数字元素、创意元素、文化元素渗透到工业、农业乃至传统产业的任何领域,将催生全新的产业形态,使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向创意产业升级。数字媒体艺术驱动下的产业升级、变革,将有助于产业结构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使数字媒体艺术、技术及创意驱动下的其他产业在未来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4 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发展将使泰州的产业结构向更均衡更有活力的方向发展,将促进泰州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泰州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所贡献的,而目前工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表现在产业结构上,我们过多地发展了耗能大、污染重的工业,从而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对环境的破坏。长此以往,不仅无法使经济实现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会破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当前“耗费资源损害环境”的产业结构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要调整的阶段,必然要朝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产业的升级和转化。以创意为主的数字媒体艺术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体现了现代产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同时它是一种典型的节能产业,因而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泰州市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发展将把泰州丰富而优秀的人力资源,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和世界先进的科技制作手段,国际化的策划创意团队,国际化的市场行销渠道充分结合起来,从而使泰州市能够顺利实现文化产业振兴,发展21世纪知识经济核心产业,开拓继IT、医药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辜居一.数字化艺术论坛:回顾与展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晓文.创意与梦想——透视常州部级动画产业基地[J].苏南科技开发,2006(05):2628.

作者简介:朱建春(1983—),男,江苏武进人,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