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对外贸易

企业对外贸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2 15:11:20

企业对外贸易

企业对外贸易第1篇

一、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概述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SR)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化,如今的企业社会责任所关注的范围已经十分全面,包括产品质量、劳动保障、环境保护等。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已经成为了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需要我国企业始终坚持的重要理念,社会责任主要强调企业在获取利益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员工、环境等承担责任,这与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坚持以人为本,保证社会经济、人与环境的共同发展基本吻合。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推动企业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联系,以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有效缓解贸易摩擦

企业社会责任对出口贸易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相关规定。要求企业在对出口贸易进行开发利用时,应提升自身科学调查和评价的能力,统一规划开发利用区域的洪水灾害控制,企业供水、排水不得损害他人或是公共利益,国家鼓励企业开发利用水能、水运资源,但是限制在水源不足的地区工业的耗水量。现阶段西方国家的绿色壁垒等政策增加了与我国的贸易摩擦,而这一系列规定,要求我国企业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重视社会与他人利益,能够有效缓解贸易摩擦,保证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促进外贸企业的转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粗放型的企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要求,科学集约型的企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现阶段企业发展必然遵照的模式。我国国际贸易的正处于顺差的状态,外汇储备充足,应适当减少国内低劳动成本企业,加快企业转型。企业社会责任中SA8000等规则要求企业提升劳动者待遇,维护劳动者权益,外贸企业可以将这些规定作为促进企业转型的机遇。并且,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会再仅仅关注商品价格,而是更多的关注企业形象、社会影响力等,能够有效推动我国企业产品竞争优势的转型。

(四)加强企业对员工权益的维护

现今我国很多企业还存在着侵害员工权益的现象,员工经常会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工伤事故也频频发生,人身安全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企业提升相关法律意识,转变经营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满意度、归属感、认同感,从而更多的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

三、企业社会责任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

(一)削弱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

我国在国在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生产出的产品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优势,是因为其劳动力的低廉、劳动环境的恶劣以及对环境的破坏,而企业社会责任准则强调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和对环境保护,这将会使企业的资金投入大量增加,提升生产成本,从而使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二)降低外商对投资的吸引力

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主要因素是价格低廉的产品,这类产品的生产主要是依靠生产材料和劳动力的成本较低,而企业社会责任准则要求企业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了企业生产成本,失去了原有产品低廉的优势,大大降低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

(三)限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现今大部分的企业社会责任准则都根据由发达国家实际情况制定的,这也使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上经常可以利用保护人权等名义限制我国的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四)减少就业机会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企业社会责任准则的实施,对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极大的影响,这些企业为了转型,必须进行裁员,将会导致大量的劳动人员失业,减少了社会上的就业机会,同时对社会安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结束语

企业对外贸易第2篇

一、金融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金融企业需要创新外经贸企业信贷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的创新机制。建立和完善内部对外经贸企业经营的信用评级方法,建立严格的企业贷款审批制度,科学评价企业的发展前景,准确评价企业的还贷能力和过往的信誉,从而更好地制定外经贸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权限。针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银行可以下放信贷管理权限。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账户托管的信贷管理政策,使该项业务得到有效发展。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国税部门、金融机构和出口企业之间的关系应该和谐和融洽。

二、金融企业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管理现状

(一)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目前金融企业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方面,表现为体制不完善,方式落后陈旧。虽然我国金融业早已经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经营模式,在银行体系风险降低的同时,业务范围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银行的利润也相应的减少,使贷款风险变得更加集中,在一定意义上制约了银行业的发展。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金融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如外资银行那样灵活,而且我国银行企业的管理缺乏自主性,受宏观影响较大,没有外国银行的经营优势大。缺乏自主经营使银行业管理缺乏灵活性,不能视具体形势和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制约了企业利润的实现。同时银行呆帐准备金提取额度明显缺乏根据,使银行缺乏核销呆账的自。所有这些都导致我国银行在国际贸易中风险的规避能力变得薄弱,缺乏积极应对国际风险的能力。

(二)信贷水平有待提高现阶段我国银行企业贸易融资对象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同时银行信贷水平也表现得很低。银行企业的贷款目标朝大企业发展,对有实力的大型商贸企业贷款量不断增大,重点扶植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至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银行则少有眷顾,即便是利润较好,发展势头很好,但是由于抵押物不足,对中小企业的信誉衡量不确定等因素,使中小企业很少能够得到银行大额度的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贸易发展,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对于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在资金额度较大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各个银行的贷款资金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成为企业外贸活动的有力助手,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信贷仍不足以维持贸易的高增长。因此银行及其他金融企业应该进一步开拓市场,创新服务方法和模式,提高信贷水平,促进外贸企业的发展。

(三)银行创新力能力不强银行的业务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宽,创新银行业对企业的服务模式,尤其是外贸企业的信贷业务,应该与世界接轨。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一些因素却成为银行发展的制肘。一是我国与世界金融改革的理念不一致,我国的金融业务以避险为主要目的,特别是管理模式的体制化,制约了银行业务的创新发展,限制了业务领域的拓宽。二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使金融领域的竞争机制缺乏,或者有但是不健全和不完善,为其它银行的发展设置了障碍。三是金融管理的创新,强调基于网络技术的金融服务创新,但是这个过程中一些业务及资料的安全问题成为一个焦点,没有一个十分保险的网络环境,银行的业务创新就受到制约。与此同时海外联行网点少,对于外贸企业的发展也是制约。国际结算环节多,程序复杂,低效率,导致资金流通慢,加大了汇率风险和增加了交易成本。

三、加强金融企业对外贸易合作管理的措施

(一)为外经贸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建立一种联合机制,把银行、外汇管理、外经贸管理及外经贸企业联合起来,定期召开例会,沟通情况,协调工作开展。银行企业应该及时掌握货币信贷、外汇管理和国家外经贸政策的调整,根据上述情况调整银行工作的方式。通过调研和沟通,掌握外贸企业的资金需求信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和谐融洽的合作环境是银行企业发展的前提,银行企业和外贸企业之间应随时沟通情况,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共同发展,互惠双赢。银行应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外经贸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做好防范信贷风险等工作。为外贸企业搭建多层次的资金供需对接桥梁,使银行业务开展得更加顺利和便捷。银行企业可以专门设置外贸企业的服务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积极为外贸企业提供预审证、预审单、应收账款海外催收管理、海外银行风险提示等服务方式和内容。信贷部门走访外贸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做服务方式,主动开展银行业务。

企业对外贸易第3篇

1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在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来自国外跨国企业的巨大挑战。为我国中小企业在面临这种挑战时,明显还准备不足,存在以下问题:

(1)国际竞争力不强。我国中小企业规模不大,在国际市场上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在与国际跨国大企业的对抗中常常处于下风。通常我们用市场占有率来衡量企业的竞争力,产品的价格、品牌、质量等能直接影响一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外,成本、技术、管理等是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间接影响因素。首先,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在国际竞争中,难于形成规模经济;其次,我国中小企业缺乏国际上先进的生产技术,出口的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都集中于轻工业、纺织品等。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中小企业缺乏技术,与我国科技比较落后,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提高自身科研水平是必要的;最后,我国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品种单一、档次低,缺乏名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找不到我国中小企业的著名商标。

(2)难于开拓国际市场。要开拓一个新的国际市场,需要具备跨国经营知识的优秀人才,企业要开拓新市场必须对这个市场做全方面的调查,如果准备不足就贸然进入,很可能使企业泥足深陷。同样,在进行对外贸易的时候,企业还需要专业的翻译、懂国际惯例的会计人员、营销人员等众多的优秀的人才。而我国中小企业很少有同时具备这些人才的,因此,要想开拓新的国际市场难上加难。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后,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还要在国内市场在面临来自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这样,如果我国中小企业既无法成功开拓国际市场,又无法在原有的国内市场上抵挡住跨国公司的强力冲击,那么这些企业将面临着破产倒闭。

(3)缺乏国际贸易经验。我国中小企业涉及对外贸易的时间较短,对于一些对外贸易问题的国际处理管理还不太熟悉。最典型的例子是“反倾销调查”,由于我国中小企业不熟悉国际贸易争端的一些解决技巧和程序,不敢应对国外提出的“反倾销调查”。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许多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遭到了国外的“反倾销调查”,由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对国际贸易业务规则和争端程序不熟,不敢面对这种挑衅,不敢站出来澄清事实,其实很多情况并不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向国外市场倾销,而是国外某些利益团体为了自身利益而胡乱做出的申述。

2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

2.1簇群战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在国内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然而,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上的劣势,我国中小企业需要在对外贸易的发展上探索一种新的思路。簇群战略是可取的,簇群战略是指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或某特定领域内大量相互联系的企业及其支持机构在该区域空间内的集合,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态,具有稳定、持续而强劲的竞争优势。在我国浙江,采用这种战略的企业很多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簇群战略能够使群内企业获得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如生产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等,以及非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的获得使得我国民营企业能够有效克服自身规模条件的限制,使我国民营企业同样具备竞争优势,具备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2.2开拓对外贸易路径

当下是信息时代,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淘宝、京东、易趣等购物网站已经成为重要的网络销售平台,我国中小企业在开展对外贸易时可以考虑拓展电子商务这一条路径。电子商务并不是说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进驻网络销售平台,当然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销售平台,其实企业最终的目的是使潜在的消费者了解到企业生产的产品,从而产生购买的意向,然后成为企业的顾客。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很是容易实现的,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广告,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在网络上提供企业的名称、生产的产品及联系方式等。我国中小企业选择电子商务这一条对外贸易路径来打开国际市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企业应当根据外界环境的改变,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来开拓对外贸易的新路径。

2.3重视创新性产品的开发

从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同志的科学发展观,都在强调创新型产品的开发。我国一直被喻为世界的加工厂,那是因为我国劳动人口密集,能够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国外提供技术,我国中小企业提供劳力,加工环节利润微薄,苹果公司每年有大量产品在我国中小企业完成组装,而加工商只能获得十分微小的利润。所以说,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中小企业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创新型产品,形成自主品牌。

2.4注重对外贸易人才的培养

前面提到我国中小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活动的时候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包括翻译人才、懂国际惯例的会计人员、营销人员等。在这一问题上,企业可以采用外来引进或者自主培养,通过提高对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来吸引众多的外部人才进入到企业中来,或者是通过完善内部升迁机制,对有发展潜力的员工。为其提供脱岗培训的机会,使其学成归来为企业效力。

企业对外贸易第4篇

关键词: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地域结构;战略

二战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科技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异军突起,成为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特别是2O世纪8O年代之后,随着全球化的加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改变了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格局,也证明了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动用全球资源、启用全球投资回报最高区位、获得国际经济竞争能力、控制能力的关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分为贸易性和非贸易性两种,其中非贸易性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最主要的对外投资形式,也是企业大力推行R&D、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驱动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1979年8月13日,国务院提出“出国办企业”,第一次把发展对外投资作为国家政策,从而拉开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发展速度加快,但仍显不足。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遵循世界对外直接投资规律,适度发展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广泛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是企业投资阶段的重要表征和取得投资成功的关键,加强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结构特点

1.地区集中性。中国企业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在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北美(仅指墨西哥以北的美洲,下同)、大洋洲、亚洲等地区。截止1997年,累计在上述三洲的投资分别占总投资的22.08%、31.45%、18.05%,共计71.58%;而在拉美、非洲、欧洲分别仅为10%、11.07%和7.35%。从国别分布看,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国及少数石油、铁矿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如到1997年底,我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累计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的有19个,累计存量投资占到总投资的90%。

2.资源指向性。中国自然资源种类相对齐全,总量大;但人均量少,开发成本高,有些资源还比较短缺。因此,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源导向性明显。1988年,中国17家最大的跨国经营企业中,有10家属资源开发型。1985年以来,中国一些企业在摩洛哥、尼日利亚、美国、印尼、阿根廷、加蓬等20多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渔业开发,已经运回数十万吨渔货;中信等公司在北美、拉美、非洲、南太平洋地区开发林业资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运回了大量的木材;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在泰国南部的合艾橡胶园附近开办合作公司,累计已向母公司运回1万多吨天然橡胶,满足了母公司的需要;中国治金进出口公司在澳大利亚总投资2.8亿澳元开发铁矿,在以后30年内将运回2亿吨高质量的矿砂。

3.发达国家占主导。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占有主导地位。1979—1990年,其投资总额在发达国家占67.09%,在发展中国家占32.91%;其中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在发达国家为576.95万美元,在发展中国家128.91万美元。当然,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投资比重趋于下降,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减小;而在发展中国家的比重趋于上升,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增大;但从总体存量投资看,发达国家依然占优势。如1979—1997年,上述两项指标在发达国家分别为51.61%和428.49万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8.39%和138.43万美元天元。

4.形成三大核心投资区。中国企业累计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形成三大核心区:(香)港澳(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1979—1990年,在这三个核心区的企业数和投资额比重分别为17.48%、18.47%、5.99%和11.15%、33.18%、30.26%,三者合计分别占41.96%和74.51%。1991—1997年分别为5.16%、13.99%、4.41%和15.09%、29.19%、3.83%,三者合计分别占23.56%和48.11%。1979—1997年分别为8.76%、15.6%、5.22%和11.28%、30.95%、15.88%,三者合计分别占28.61%和58.01%。

5.投资重心呈阶段性转移。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1979—1984年为自发探索阶段。此阶段兴办企业113家,年均不到20家;投资1.27亿美元,年均2100万美元;主要分布在港澳和发展中国家。(2)1985—1991年为起步阶段。1985年,对外贸易合作部制订了海外开办非贸易企业审批办法,1987年国务院批准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跨国经营试点,促进了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仅1987年就兴办海外企业124家,投资4.1亿美元,为前8年的1.7倍,出现了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次高潮。到1991年底,累计兴办企业1008家,投资13.95亿美元,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巴西、新加坡、原苏联等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大大降低。(3)1992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期。1992年国务院批准首钢扩大海外投资和经营权,标志着中国海外投资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92—1998年,开办企业1288家,投资12.02亿美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分别为25.56%、49.39%和74.44%、50.61%,呈现出发展中国家投资所占比例上升,发达国家所占比例下降,投资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发展态势。

6.投资行业和存量增长的空间分异日益明显,投资地区不断趋向多元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多以专业贸易公司为主,地区多选择在出口市场集中的东南亚和少数发达国家,且主要投资餐饮、服务业。这是由投资主体的实力有限所决定的。80年代后期,投资主体从专业贸易公司发展到大中型工业企业,由邻近发展中国家向亚非拉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欧美等发达国家辐射,投资结构转向资源开发、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后,投资进一步向东欧和韩国等国家拓展,地区、行业亦更加多样化。在发达国家主要投资机电、高新技术研发;在发展中国家以资源开发和纺织、玩具、摩托车、自行车、电视机等行业为主。从投资增量上看,亚洲持续走强,非洲、拉美等投资日益加速,欧洲、北美缓慢提升,澳大利亚及若干国家近年则呈现存量投资递减的趋势。1979—1990年,在亚洲、北美、大洋洲的累计投资分别占总投资的33.72%、31.23%、19.30%;在拉美、非洲、欧洲的投资分别占5.10%、4.90%、5.66%。1991—1997年,在亚洲、非洲、拉美、欧洲的累积投资分别占24.21%、15.59%、13.88%、8.69%,比1990年的累计投资分别增加4.91、10.60、8.22和3.03个百分点;北美、大洋洲的累计投资占29.64%和7.63%,比1990年分别减少4.08和23.60个百分点。1998年对亚洲和非洲的投资分别达0.68亿美元和0.9亿美元,占总投资的22.4%和34.6%。在智利、日本、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的存量投资比上年净减221.4亿美元。从国别分布看,1979年开始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到1990年投资国家和地区达106个,美国、加拿大、香港等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存量投资比重为82.42%。到1997年扩展到146个,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前8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占总投资的68.3%。

二、成因分析

1.地缘政治和历史文化因素。地缘政治和历史文化因素对投资影响很大。美、日、欧洲诸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都选择地理上接近或历史文化联系密切的地区,中国亦不例外。港澳及东南亚在地域上与祖国大陆或我国毗邻,华人、华侨集聚,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认同感,历史上同中国的经济往来就十分频繁。因此,中国许多跨国经营企业对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的投资环境较熟悉,在对外直接投资初级阶段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不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在此投资有利于回避风险、积累经验,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提高投资绩效。所以中国对外投资初始阶段的首选区位在该区。同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具有一致性,外交关系融洽,投资的制约因素较少。因此,对外投资最初多选择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2.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战略因素。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与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国并非资本剩余国,经济结构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仅有少量的OIL优势,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投资量不大,且囿于信息和便于管理与调控等因素,呈现不平衡的集聚状态。同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的情况下,中国为实现赶超战略,开始注重向发达国家投资,来学习和借鉴国外技术,因此投向发达国家的资金大量增加;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而引发的资源环境压力逐步增大,大量利用国外自然资源,强化对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投资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选择。所有这些都促进了中国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格局的形成。

3.目标国外资政策、市场及开发潜力。外资政策对外资的进人至关重要,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分布和与中国签订了经济贸易协定、双边投资保护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一致,也说明了这一点。发展中国家一般资源比较丰富,且资金、技术短缺,多处于卖方市场,外资政策宽松,欢迎有利于增加就业的资源开发等劳动密集型投资,这正符合我国的投资特点。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稳定,技术先进,市场广阔,对外资开放领域有严格限定,资金需求主要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因此,随着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市场需求转变、外资政策调整及中国投资实力增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断进行地域分化和整合,投资欧美的产业,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劳动、资源密集型投资转向发展中国家,并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增多,呈现地区多元化和布局趋向平衡的特点。这是适应全球一体化和国际政治经济结构转化的重要举措。

三、区域战略分析

1.投资区位选择的战略目标取向。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在产品的成熟阶段,对外投资主要通过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应选择收入和消费水平接近的东道国;到标准化阶段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应选择劳力成本较低的东道国。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对外投资应选择边际产业,向具有比较优势和贸易带动优势的地区投资来促进出口和产业结构优化。折衷理论首次提出了区位优势是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关键因素,企业应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源、技术、资金、优惠政策,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收益。上述理论从发挥和寻求比较优势的动因上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取向。因此,中国企业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的布局亦应基于多重目标:(1)增加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投资于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市场广阔的东道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益,培育企业与世界跨国公司抗衡的能力。(2)带动出口。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今后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将会继续增大,对外投资应选择能带动本国设备、半成品出口的国家,并绕过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遵循“投旧引新”的原理,把轻纺、传统化工、机械等“边际产业”投向一些发展中国家,重新获得发展优势;同时,立足长远,向发达国家投资,学习、引进先进技术,突破各种限制获得资金和市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4)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折值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许多矿产资源已经或者即将制约经济发展,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应投资于国外资源丰富区,以获取资源,减轻国内环境污染,赢得新的发展空间,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总体战略。对外投资按投资方向可分为向发达国家的上行投资和向发展中国家的下行投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在区位选择上应以下行投资为主,兼顾上行投资。这由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对生产和贸易的经济效果产生的影响所决定。发达国家有完备的市场体系,经济发展水平高,投资环境优越,投资于发达国家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管理、信息。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层次高,我国的相对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难以发挥,在市场上尚难同它们直接竞争。广大发展中国家与我国有良好的政治关系,经济结构相似,文化环境接近。它们工业化水平较低,从生产原料、工具到成套设备都需要进口。我国拥有的小规模优势、适用技术与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与优惠政策相结合,有利于拓展多元化市场。同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还可以旁敲侧击,利用东道国的配额和优惠政策主攻欧美市场。如通过投向一些非洲国家,利用它们享受西欧的特惠关税,主攻西欧市场;对拉美直接投资,可利用北美对该区的优惠政策,广泛利用北美的资金、技术和市场。

3.不同区域的投资战略。(1)稳定提高亚洲的投资。如前所述,中国在亚洲的对外投资具有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利因素,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削弱了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但增加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亚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东南亚的森林资源,西亚、中亚的石油、铁、钾盐等对我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且无论是中国的小规模优势、适用技术优势还是特色技术优势,如陶瓷、刺绣、园林、中医中药等都适合于在本区投资。同时在本区投资也易于推行“投旧引新”的战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突破因产业结构趋同导致的贸易壁垒和摩擦。本区的港澳台和东南亚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该区各国和地区为吸引外资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投资环境较好。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不断推进,澜沧江一眉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得到了沿河各国和联合国开发署的高度重视;中亚地区的经济开发已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这都有利于中国拓宽对亚洲的投资领域。因此,亚洲不仅是中国过去和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阵地,还将是今后加强投资的重要地区。

(2)有重点的发展对欧美、大洋洲等发达国家的投资。欧美一直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和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注重对欧美的投资,目的是追求美国高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中国跨国公司更应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市场容量大,资源丰富,投资环境优越,与我国经济联系强,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顺差的来源国,在本区投资有利于冲破贸易壁垒,广泛利用外资,学习先进技术、管理方式,获得丰富的信息,增强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国民经济素质。目前,我国在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主要以开发资源、低水平加工业居多,无法发挥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今后应改善投资结构,以长远利益为主。由于中国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限制,对上述地区投资规模不大,因此必须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3)积极发展对拉美、非洲、中东欧国家的投资。这些地区不仅有我国紧缺的若干自然资源,而且我国产品和服务在这些地区也比较适销对路,市场前景较好。我国的家电、服装、纺织、皮鞋、丝绸等轻工产品和餐饮业在中东欧很受欢迎,而该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对我国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拉美的巴西、墨西哥、智利、委内瑞拉、秘鲁等国的石油、铁、铬、铜和森林资源丰富,投资基础良好,市场潜力大,易于发挥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非洲总体上经济落后,工业化水平低,但利比亚、尼日利亚、南非、扎伊尔、赞比亚等石油、铜、铬、铁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强,前景广阔。当然,该区一些国家政治动荡,经济混乱,但大部分国家投资环境较好,整体的潜力较大。

(4)加强对区域经济组织内部的投资。目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紧密性区域组织已经形成,它们的贸易活动以经济区域和经济实体内部循环为主,外部循环为辅,实行严格的有差别的内外政策:区域内实现了商品、资本、劳务自由流动,取消关税和贸易壁垒,统一工业和产品标准,而对区外进口则缺乏优惠条件。这些区域性组织的对华贸易保护日益加强,如1990年代以来,欧盟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截止2000年1月,欧盟对华反倾销达20多种,覆盖了从日用品到家电到工业品,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华反倾销也不断增多。因此,传统出口很难进入。但中国企业在欧、美仍有很大市场空间。应通过强化投资,绕过关税壁垒,将贸易摩擦变成跨国公司内部的交易,分享经济集团内部企业的优惠待遇,开发这一广阔的市场。另外,还要注意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对环太平洋国家投资,深化与本区的贸易、金融关系,继续以港澳为依托构建21世纪的对外直接投资格局,防止被排除在亚太圈外。

四、建议与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政府支持十分关键。首先,要制定优惠的税收、信贷政策,并加快人世为企业的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条件,还要通过制定海外直接投资法、产业引导法等,辅以有效的汇率、还贷能力管制,加强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战略管理,规范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行为;其次,实施技术情报支持政策,设立专门机构对重点投资目标的政治前景、市场潜力、制度、劳动力市场进行及时分析,引导对外直接投资布局;第三,制订区域和产业相协调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强化支持重点投资区的重点企业,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对中小企业和“边际产业”主要强化信息支持和投资方向引导,使其发挥最大的比较优势,获得投资收益。

2.加快培育跨国公司和专门人才。大跨国公司多施行全球战略,力求区域和产业投资最优化。加快组建中国的跨国公司,形成一批强大的投资主体,是改善对外直接投资结构的重要举措。同时,人才是企业实行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的关键,世界上许多一流的跨国公司都确定了以人为本的制胜战略,如英特尔、西门子、松下等。我国应加强人才战略,培育出更适应于不同地区发展创业的专门人才。这些人应了解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及其瞬息变化的市场、金融、政局,科学决策,及时规避风险,推动投资布局合理化。

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华商网络的“窗口”优势。根据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同的产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集团,选择最优的东道国。力求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协调,并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行业优势的转变,使投资重点向经济增长速度快、潜力大、综合投资环境好的地区转移。注重利用基于“亲、地、神、业、文”五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华商网络,发挥它熟知当地工商界状况、法律、经营习惯等“世界”优势,选择经济效益高、投资风险小的行业和国家,促进海外投资的地域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纪康。国际直接投资[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33-57.

[2]魏后凯。区位决策[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143—165.

企业对外贸易第5篇

〔摘要〕当前,我国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双边、多边环保协议及有关国家环 保法规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绿色贸易壁垒成为中国加入WTO后遭遇到的一道严重障碍,直 接威胁到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大力实施绿色战略,积极开展绿色 产品认证,创建一批有口皆碑的名牌绿色产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走向国际市场。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对策 人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破坏。在此客观情况下,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随着全 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为此,贸易与环境成为全球瞩目 的焦点。当前世界贸易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发达国家通过制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 准,作为市场准入的限制条件,来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从而使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步演变 成绿色贸易壁垒。 一、绿色贸易壁垒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当前,我国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双边、多边环保协议及国家环保法规 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绿色贸易壁垒成为中国加入WTO后遭遇到的第一道槛,也是最难过 的一道槛,它直接威胁到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盛行于世界市场的各种绿色贸易壁 垒,对我国外贸出口至少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商品的出口市场相对缩小。 我国出口贸易以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初级产品为主,出口贸易的主要市场是日本、美国、 欧盟、韩国、东南亚等发达或较发达的国家。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使我国遭受了 许多不合理的限制,出口市场相对萎缩。这些国家的产品进口标准,如防污标准、噪声标 准、电磁辐射标准、包装标准等,大都是我国产品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的环境技术标准。在农 产品和食品方面,由于我国海洋环境不断恶化,欧盟已不再进口我国贝类产品。1994年以来 ,中国的牛肉、猪肉几乎不能出口美国,欧盟也完全禁止中国的牛肉、冻鸡肉进入。在服装 和纺织品方面,西方国家通过立法禁止进口含有某些化学成份的纺织品,如1994年4月1 日起德国禁止进口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这使我国使用104种偶氮染料的纺织品的出口中断 。 (二)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 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技术标准使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大为增加,削弱了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外贸企业为了获得国外绿色标志,一方面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购买仪器 设备等间接费用,另外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使用年费等直接费用。在包装材料 及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方面,美、欧、日等也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包装技术、消费者偏好、现 有设施等因素着手,制定了许多歧视性规定,使我国出口货物包装成本大幅度上升,出口贸 易困难重重。在中国输美商品木质包装案后,欧盟效仿美国,于1919年6月1日公布了欧盟 委员会的决议,要求成员国采取紧急措施,对1919年6月10日后从中国(不包括香港)离境的 所有产品的木质包装实施新的检疫标准。由于新检疫规定要求采用热处理、熏蒸处理或防腐 剂处理的木质包装,我国出口产品包装费用将增加20%左右。而如果被强行要求采用纸板、 塑料等替代材料,包装成本则会成倍上升。据估算,仅欧盟的包装决定就影响了中国七十多 亿 美元的对欧出口贸易&# 65377;另外,在成本内在化及反补贴措施的影响下,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 我国出口货物征收绿色关税,同样使这些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由于成本提高而丧失价格 优势,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三)与他国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20世190年代以来,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 主要问题。尽管存在国际环保公约、国际环保法规标准,但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决定了其对环保技术开发、环保资金的投入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形成了各国环保标准的差异 性,造成了国际贸易的摩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获得飞速发展,目前已经 是世界第六大贸易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国,贸易流量空前增大,外汇收入和贸易顺差 逐步增加。在世界经济增长趋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国出口产品正面临着越来 越多的绿色壁垒制约,引发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增多,影响了我国外贸的发展。 在农产品和食品领域,欧盟自1996年8月1日起禁止我国冻鸡肉进入欧盟市场。日本 于1 1919年初出台《家畜传染病预防实施细则》,规定进口包括中国在内19个国家的猪牛羊肉及 其制品必须经过指定设备进行加热消毒处理。从2000年下半年起,欧盟执行了新的茶叶农药 残留限量标准,扩大了检测项目,大幅度提高了测量标准。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 也和欧洲一样,以食品安全为名提高了对中国茶叶的进口壁垒。在纺织品出口方面,1994年 4月1日起,德国正式禁止进口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凡违反此规定者视同犯罪,产品将被销 毁。从上述简要列举的事例中可以明显看到,由于绿色壁垒的限制,我国出口产品 所受的冲击将越来越大,与外国的纷争将更加频繁,严重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我国加入WTO为企业加入世界经济贸易大循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但是如果不能 及时把 握住“绿色环保”,冲破国外垒起的“绿色壁垒”,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在国际竞争中就无法摆脱劣势。为此,我们应该大力实施绿色战略,积极开展绿色产品认证 ,创建一批有口皆碑的名牌绿色产品,突破绿色壁垒,走向国际市场。具体对策如下: (一)提高绿色环境意识,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 业对于“绿色 壁垒”尚处于毫无准备状态,对绿色产品的认识也仅仅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获得绿色证书 的重要意义缺乏清醒、明智、紧迫的认识。要想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就离不开广泛的宣传和教 育。在对外经贸与环保方面的宣传上,特别要在国际环保公约、环境标准的法规上 做文章,使得各级经贸工作者及企业领导者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在我国外经贸工作中的重要 意义。同时,为了彻底消除污染,必须树立全方位、全过程的环境管理新思想,从产品的研 制、生产、包装、运输、销售、消费到废物的回收、再利用,每个阶段都要考虑环保问题。 另外,我们还应做好对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负面情况的报道,增加危机感、紧迫感,以适应 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例如,山东省冻鸡肉由于农药残留超标而失去国际市场,造成重大 的经济损失,这些教训应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环保已不仅是影响 企业的发展,而且是企业生 存的必要条件。 (二)追求技术创新,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绿色贸易壁 垒实质是高技术 壁垒,对企业来说,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首先,企业要认清 市场发展趋势,增加科技投入,开发绿色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在衣、食、住、行 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需求日益扩大,绿色消费成为主导国际贸易的新潮流。据美国克 里兰夫市场预测公司的调查,国际绿色消费正以每年平均12%~15%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世 界绿色市场规模将增至12000亿美元。可见,要争夺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必须适应绿色消 费潮流,依托高新技术,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益于环境和消费者身体健康的绿色 产品。目前我国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明显不足,许多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许多大 型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只占年销售额的5%左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中小型企业。因此, 必须努力进行技术创新,开发环保成本低、质量优、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产品,抢占国 际市场。 其次,重视对传统产业改造。通过改造产品设计、包装,提高产品质量,努力达到各种技术 、安全、卫生、环保标准以及包装、标签要求,顺应绿色消费的潮流,让自己的绿色产品大 规模走向世界市场。我国冰箱年出口量1992年曾达40万台,1993年因受“蒙特利尔议定书” 影响,出口量下降到20万台。经过技术改造,无氟冰箱研制成功,我国冰箱出口迅速扩大, 2000年出口达到180万台,成为世界冰箱生产第一大国。我国冰箱行业的成功经验表明,注 重对传统产业、产品的技术改造以符合绿色消费趋势,是大力发展出口、实现我国对外贸易 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加快环境管理系列标志认证工作。在绿色标准已成为国际贸易新标准 的时代背景下, 企业应对绿色壁垒最有效的武器是通过环境管理系列标志ISO14000认证。这一认证就是对 企业或社团的环境行为进行两个方面的规范和评价,它们分别是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和产品环 境 标志制度。为适应这一国际潮流、服务于企业出口,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 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联合组成的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自1997年正式开展认证工 作。但是,很多企业在环境管理上还停留在末端治理阶段,对ISO14000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还 不深。因此,我国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在认证问题上依然任重道远,要深入了解ISO14000认 证的各项标准与要求,扎实做好企业各方面、各环节的工作,综合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和能 力,争取早日通过国际认证,适应国际市场“绿色”潮流,走绿色企业发展之路,全力推进 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战略。同时,申请认证还能够推动企业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 的建立,引导企业按照绿色要求改进产品种类、生态设计、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推动企业 的管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促使企业经营由粗放经营向可持续经营的转变。 (四)实施绿色营销,塑造绿色形象。绿色营销指企业通过交换,为满足人 们的绿色消费需求,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实现自身的盈利所进行的与产品有关的一 系列经营活动。 企业搞好绿色营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搞好绿色品牌设计。在给绿色产品设计品牌名 称时应融入绿色概念,一个好的绿色品牌名称有以下特征:暗示产品类别,支持标示物和标 示语,尽量将品牌名与自然风景区的名称、少污染或无污染的地名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 联系起来。 ;其次,重视绿色产品的广告宣传。在绿色产品的广告宣传过程中,应强调产品 对环境的友好性,使广告不仅突出产品的绿色形象,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而且获得现代公众 的好感与共鸣。在进行绿色产品的广告宣传中,可以实施差别策略,最立竿见影的方法有: 一是注重产品包装。许多产品的外包装如可口可乐纸杯等示意消费者用后投入垃圾箱内,这 很容易使环保意识较强的消费者对企业产生好感。从发展趋势看,可回收、易拆解,部件或 整机、 包装物可翻新和循环利用的产品将成为绿色消费的一种选择时尚,这无疑为广告产品差别化 策略提供了新的诉求点。二是在商品上附上“绿色标志”。绿色标志也称环境标志,它是一 张贴在商品上的特定图形,标志着该商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 中也符合环境保护的规定要求。目前绿色标志已逐步成为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所必备的通 行证,因此,企业应努力取得环境标志并在广告宣传活动中对其加以强调,以增加绿色品牌 广告的说服力。据有关资料表明,77%的美国人表示一个公司的环境信誉影响其购买决定,4 0%的 欧洲人更喜欢购买绿色产品。我国青岛电冰箱总厂销往德国市场的电冰箱数量之所以居亚洲 之首,就在于该厂将氟利昂含量减少到5%,获得了德国的环境标志。由此可见,在广告中宣 传绿色产品的环保性能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五)加强国际间的相互合作,抵制环境贸易壁垒。当前环境与贸易问题的 实质是改变不 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我国已是WTO正式成员,可充分利用WTO多边贸易体系的谈判机制、合 理对抗机制、报复措施、非歧视原则及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照顾的规定,联合发展中国家共同 抵制发达国家故意设置的歧视性绿色贸易壁垒,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此,要进一步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树立全球经济伙伴思想,力争建立环境与贸易相互协调的良性机制;要 坚持权利与义务平等的原则,在享受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的同时,承担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 展水平相称的环境义 务,反对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的旗帜下推行“以邻为壑,奖出限入”的 新重商主义行为;要坚持发达国家多承担义务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对其工业化进程的环境 欠账和现行的高度密集生产及奢侈性消费带来的环境后果负责,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技术 ,提供资金支持,反对发达国家动辄实施环境贸易制裁,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 总之,针对目前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现状,清楚自己的不足 ,进而研究具体可行的应对措施,顺应形势,把握市场脉搏,努力改变经营思路,迎接绿色 挑战,树立绿色观念,开辟绿色产品,塑造绿色形象,满足绿色需求,将企业做大做强,从 而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取得竞争优势。 p;

企业对外贸易第6篇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企业心核竞争力:核心能力

一、国际竞争力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在WTO框架下,贸易广度日益扩大,竞争程度进一步加深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迫使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本国产业或企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否从竞争中获胜。

经济的全球化能够重新分配世界财富。由于各种原因,世界国民财富分配不公,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拉大,最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国际竞争力宏观上看就是国家竞争力,国家竞争力取决于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又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

国家竞争力必须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基础。迈克尔・波特(potter,1991)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比较应当从行业(产业)的角度来考察才有意义。他说:“研究竞争的基本分析单位是行业。一个行业无论是生产产品还是提供服务。它是直接展开互相竞争的竞争者的群体。”波特所讲的国际竞争力就是指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所反映出来的生产率。也就是说,市场销售和生产效率是检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标准,其指标主要是该产业的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或盈利率。任何国家都只能是一些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另一些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总是只存在于少数几个国家。因此,试图直接在国家层次上以计量方式回答国际竞争力问题是一个难以确切比较的命题。因此,国家竞争力必须以产业竞争力为基础。

产业竞争力必须以企业竞争力为基础。行业(产业)是同类企业的集合,产业竞争力分析离不开企业竞争力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认为,国际竞争力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某特定产业的产出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关键环节是生产效率和市场营销,产业国际竞争力最终通过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来衡量和检验;所以,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就是各国同一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企业的竞争力或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才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基础。

企业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它可更详细地表达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干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企业的一般竞争力只是企业某一方面的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却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表现形式角度可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分为3类: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一组机能和技术的集合体,它具有差异性、不可模仿性、不可交易性、不可替代性和可延伸性等特点。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能保持长久竞争优势地位的根源在于注重培育、积累、管理和发展核心能力。

二、评价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评价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则主要有:

企业是否具有价格质量比优势的产品。企业产品的价格质量比决定着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产品质量越好,价格越低。则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强;反之,则竞争力越弱。

企业是否具有高效的经营管理能力。管理者从事经济活动的效率,以及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将决定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企业是否具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谐进步的企业内部文化能够凝聚所有企业员工的力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是企业竞争力认识、识别、测评、制定竞争力战略和不断提高竞争力的技术平台。没有这个平台,竞争力问题将是零散的,没有体系的。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论坛(WEF)、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建立的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有一定的权威性。

IMD和WEF关于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是针对一国企业的整体实力。IMD的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生产效率、劳动成本、公司效率、管理效率和公司文化5个要素组成,共有36个评价指标。在这一指标体系中,生产效率与劳动成本反映出企业生产产品的能力,公司业绩表明公司的经营绩效,这3个子要素是企业管理竞争基本能力的反映。其中在生产绩效评价要素中,分别用购买力评价与汇率法计算出生产效率各个方面的指标数值。综合劳动生产率用以评价每一个就业者一年所创造的GDP,雇员劳动生产率用来反映每一个雇员每小时创造的GDP。在劳动成本方面,报酬水平主要用来反映制造业工人每小时的全部报酬,服务业部门的年薪是通过银行信贷员、部门经理、初等学校的教师和秘书这4种服务性职业的年均工资总收入来刻画的。管理者的报酬也是按照高级主管、工程师、制造部经理、人事主管4种职业分别列出。

公司绩效方面,公司规模通过当年一国企业的销售额名列《财富》杂志500强企业的数目来描述:公司信誉主要用公众的信任度来评价:公司董事会是用来评价董事会是否能保证公司的合理经营。管理效率子要素表明管理者从事经营活动的效率,称职水平是用来评价从事国内与国际业务的管理者的能力水平是否相同:雇员培训用来评价企业对雇员培训的重视程度。另外,高级管理者的可获得性这一指标用来评价称职的高级经理人员从市场上获得的难易程度:股东价值是评价企业的经理人员是否能够有效地为股东创造价值。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它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对企业全体人员进行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公司文化子要素指标体系的设计方面,管理过程主要用来评价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在一国受到重视的程度:顾客定位既是对企业产品的定位,也是对企业市场的定位,在这一领域的不断创新将使企业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营销文化反映出企业营销的思想策略:企业家精神与社会责任是企业家能力的综合反映,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不断创新正是建立在企业家精神的支撑之上。

1999年我国企业竞争力在世界46

个主要国家中排名36位。2000年是第37位。从各个要素来看,1999年生产效率是第46位,劳动成本第3位,公司绩效第35位。管理效率第34位,公司文化第27位。2000年生产效率第38位。劳动成本第11位。公司绩效第39位,管理效率第33位,公司文化第32位。可以看出有些子要素竞争力上升,但更多的子要素竞争力反而下降,导致整体竞争力下降,而且整体排名落后。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急需提高。

三、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目前我国经济规模小而分散,布局重复,技术装备落后,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生产模式,以致发展到现在出现约束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金荒、原料荒、民工荒;而且很多企业产品缺乏个性,难以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无法胜任市场竞争的要求。

面对跨国公司的市场入侵。政府通过对某些企业给予扶持,来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实力。但是政府的扶持建立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牺牲了我国消费者的福利。因此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企业发展的良好平台。而企业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企业核心能力,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当代国际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核心能力之间竞争。企业核心能力的获取与培育有以下几种方式:

在企业内部,需要企业具有无穷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组织创新能力,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获得。

从企业外部,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或并购直接获取其他企业的核心能力。虽然短期内可以获得,但往往需要巨大的并购投资。

在企业之间建立学习型战略联盟,建立此种战略联盟可以扩大、加强或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

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优秀跨国公司的经验,应从以下3个方面来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能力。

培育先进的企业理念。由于我们市场化历程太短,因此企业整体上缺乏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经营的理念。而理念对于企业成长至关重要。比如,我国企业为什么效益不好?原因之一是我们的企业只重视有形的物质要素投入,而忽视无形要素的投入,导致高投入、低产出。而西方企业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重视无形要素的投入,今天发达国家100美元的产值中,有70―80%是科技和文化创造的,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30%左右。这是值得深思的,重视无形要素的投入是当务之急。

培育企业新机制。我国企业机制落后,阻碍创新的产生。完善先进的企业机制有利于发挥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创新理论的鼻祖约瑟夫,熊彼特指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有统计表明,人类在20世纪共有167种创新产品,分割20世纪50%的市场份额,但我国创造的一项也没有,就是由于我国企业缺乏创新机制,制约了人们创新意识的启蒙和创新精神的成长。我国国有企业竞争不过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国优秀企业相比,又显得后劲不足。都是机制缺陷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学习外国企业机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新机制。

培育新时代的企业家。在企业的所有失误中,企业家战略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战略与决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高级阶段,西方跨国公司十分重视。在国外。企业家地位高于政府官员地位。而我国正相反。由于忽视对企业家的培育,在我国何时能形成完善的企业家市场仍遥遥无期。我国一些大企业频频出现重大损失、经营不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企业家战略与决策的能力不足。因此培育企业家市场、提高企业家能力成了当务之急。

此外,在非完全竞争的现实经济中,在规模经济递增的情况下,要提高产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国家竞争力,必须扩大企业规模,而要扩大生产规模。仅靠企业的自身积累是不够的,对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尤其如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尽快实现强强联合、强弱联姻、中小联合,求得规模经济效益。

企业拥有了核心能力其国际竞争力就会提升,这样才能在国际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蔡等,工业竞争力与比较优势――WTO框架下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的方向[J],管理世界,2003(2)

2、胡大立,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及形成机理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金碚等,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迈克儿・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5、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企业对外贸易第7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困境;思路

一、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困境

1.融资渠道狭窄

中小企业要实现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生产设备的更新,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对企业支持力度还不到位,再加上中小企业把本身的管理水平不高、组织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现实问题,还未达到融资机构的现实要求,也就是说不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使其不得不将资金来源转向民间资本,这将使企业发展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2.贸易担保机制与第三方服务配套体系配备有待完善

首先,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担保机制还不完善,中小企业在开展对外贸易过程中,需要去面对汇率风险等诸多涉外经营方面的风险,但是,贸易担保机制建设不完善,这不能为中小企业贸易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再者,第三方服务配套体系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在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有关知识产权诉讼、反倾销等方面的事情,但是因为本身诉讼成本高,他们一般会放弃开展诉讼,这直接导致中小企业诉讼合法权益未获得保护。如果中小企业要开展对外贸易服务,需要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一些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法律咨询服务,但是这方面建设也较为迟缓,还未形成科学有效的一个系统,很难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对外贸易服务支持。

3.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中小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来源是科技创新,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出产的产品模仿情况比较严重,并在贸易中实行的是低价策略,这也导致国外对中小企业反倾销调查逐渐增加,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迈向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4.缺乏高素质外贸人才

一般来讲,中小企业多数是家族式生产,依靠原来的经营条件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不管是对经营者,还是对所有者来讲,中小企业内的作业人员还存在经营管理方法滞后、科技知识匮乏、管理方式落后等多个方面的问题。经营者因为缺少管理知识,只是依靠管理来完成,这样就容易出现问题。中小企业因为资金上的压力,也不能很好吸引大批高素质的外贸人才,其不得不依靠其他对外贸易公司来开展经营,这样外贸人才缺乏成为当前面临重大现实困境。

二、构建破解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困境的路径

1.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破解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难的困境,需要创建融资体系,以县域经济为突破口,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破解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困境。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创建政府、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三者协调机制,实现政府、银行与企业三者密切合作。二是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需要积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全面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担保体系建设水平,大力发展创投机构,通过有效完善市区两级的融资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三是加大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政府成立中小企业基金会,并设置专项资金来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对发展中小企业创新融资服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升金融服务机构开展服务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2.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首先,政府加大对社会上为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与专业化组织的建设支持力度,协助中小企业创建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中小企业共同参与的商会、金融服务等服务体系,政府还需要结合中小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为其在发展对外贸易中提供必要的引导服务与法律咨询服务,创建贸易、市场等信息为一体的信息数据库,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好的发展环境。其次,加强校企合作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和各大高等院校的对接力度,为各大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好高校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可以采取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提升校企合作水平。从科研机构中选拔优秀人才,搭建技术服务支持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检测等相匹配的相关服务,解决中小企业本身不足的一些现实困难。

3.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在一些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创建研发中心,协调并配备一些高素质科研人才,将先进的科技转变成生产力。其次,指导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适时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当前的中小企业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加快企业结构调整进度,利用先进技术,推动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通过外部科技的引入,进而提高自身竞争力。最后,中小企业要为科技创新营造一个好环境。营造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科研人员营造好的发展环境,解决好科研人员的实际困难,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加快科研突破进展,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4.加快高素质外贸人才培养进程

高素质外贸人才对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来讲非常重要,因此,加快高素质外贸人才培养进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既要提升国际贸易人才的文化素质,调整知识结构,熟悉国际外贸市场环境,还要在通过专业性的培训,注重实际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其次,学校要制定适宜外贸人才培养的计划,开展订单式培养,将中小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外贸人才及时输送到期内中。最后,还要从当地中小企业外贸方向出发,做好技能培训工作,满足企业人才需要。同时,制定利于企业人才发展的优惠政策,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干事创业的活力,更好为中小企业外贸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企业对外贸易第8篇

一、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困难

(一)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的制约

首先,人民币持续缓慢升值对出口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从短时间进行分析,一些利润薄弱的中小企业将遭遇非常强烈的震荡,对于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生产企业,虽然能够承受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的影响,但仍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但是,从长远看来,人民币升值能够使外贸出口企业产生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优胜劣汰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能够及时转型,优化产业结构的企业,也就是说能够实现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的企业,就能够经受得住这种考验,并获得很大的发展机遇;对于一些不能及时实现成功转型的企业,发展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在人民币数年持续缓慢升值的过程中,利润不断受到挤压,活力渐失,终将走向灭亡。

(二)融资困难

我国目前的金融制度结构安排客观上不利于中小企业。现在我国主要的大型正规的金融体系,都属于国有且由国家垄断经营。具有极强的计划经济烙印,信贷投放和证券发行都会向国有企业进行倾斜,因此中小企业就会受到排剂,难以获取相关的融资支持。此外,我国的外汇管制一直以来都比较严格,国际资本流动受到我国政府的严格控制,中小企业能够利用的外资非常有限多。中小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进行经营,是中小企业利用外资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中外合资企业成立的审批条件过于苛刻,因此对于大多数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来说,基本上难以实现。

(三)商品结构单一

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非常低,造成其产品结构极不协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已经成为推动中国进出口高速增长的新亮点。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竞争优势,一般是建立在劳动力和资源的比较优势上,。由于他们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利润率低,而且很多利润来源是依靠出口退税,因此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一旦国际竞争加剧,它们的效益就会不断下滑。

(四)出口秩序混乱

由于出口商品的差异性小,产品比较单一,造成行业内竞争非常激烈。再加上中小企业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没有办法做到国际市场了解以及对整体进行把握,对国外市场适应能力差,因此价格就成为它们竞争最主要的武器。他们往通过恶性价格竞争,以降价的方式来获取定单。有的企业甚至在参加国外项目投标的时候,目标不是对准国外企业,而是打压国内同行。

二、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能力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企业产权与个人产权往往是相互混合的,在制度上有着极大的劣势,如果想要发展,就应当尽快实现由传统的业主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实现分离,将企业经营权转移到经理阶层手中,以适应现代化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要克服集权管理的不足,通过管理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素质。

(二)增强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贸易出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就必须增强他们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由其技术因素决定的,技术因素是其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一定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技术上领先;同时,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其人才的培养,管理和引进,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对文化建设来说,企业的文化建设决定企业的发展理念,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是其能否开拓消费市场的关键所在。

(三)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全世界对于环境的关注也变得越来越重,低碳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企业一定要认真研究发达国家绿色消费浪潮的基本趋势,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发展无污染和少污染产品的工业,不断实现企业发展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使环保指标和其它质量指标一起构成优质产品的内涵,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把绿色产业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向,实施战略性产业政策,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培植规模经济优势,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为我国同类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树立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