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老年疾病护理

老年疾病护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31 15:00:18

老年疾病护理

老年疾病护理第1篇

【关键词】 老年患者;心理健康;护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92-01

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医学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已经由解放前的30多岁延长到70多岁[1]。老年人在我国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我国人口老年化增逐渐增长。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各类器官功能也在逐渐减退,使得抵抗能力、应激能力、代偿能力都在逐渐降低,各类疾病就接踵而来。给老年患者生理及心理都带来极大的压力。人类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心理在医疗中也占有很大一部分[2]。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变化并对其作出相应的护理,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70例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疾病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研究对象均来自我医疗保健中心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所接收治疗的老年患者140例,包括男性84例、女性56例,年龄在64岁-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4±13.7)岁。患者疾病包括高血压18例、缺血性心脏病14例、心力衰竭29例、心律失常14例、糖尿病33例、高血脂15例、脑卒中6例、消化不良11例。按照患者就诊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

1.2.2 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进行心理护理。创造温馨的护理环境:医护人员要主动、热情,及时向老人及其家属介绍病情及护理措施,使患者感受到良好的服务,能够安心踏实的接受治疗,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

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实施患者心理护理的前提,医护人员应该要热情、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与患者拉近关系。护理人员要像对待自己长辈那样对待患者,要关心和尊重他们,详细的向他们交代各种注意事项。

体贴、尊重老人:老年人反应相对比较迟钝,因而医护人员在向老年人介绍病情及注意事项时要有耐心的向患者解释病情、态度做到不急不躁,语速要缓慢,多用一些浅显易懂的与语言。医护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帮助患者解决其实际困难,让老年人愿意主动把自己的心里所想向医护人员说清楚,这样有助于医护人员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患者病情,对疾病的治疗更为有利。与患者多沟通,使患者充分的认识到生老病死为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使患者活着的每一天都充实且有意义。

饮食护理:在考虑到患者饮食情况下,还要注重食品健康及饮食营养,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

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健康教育,即患者希望医护人员能够重视自己的病情。因而医护人员要关心患者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其病情的发生及发展情况。并对患者做到有问必答,耐心讲解。鼓励患者多做运动,养成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

1.3 评价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由护理人员解读完成。其中SAS评分≥40分即为焦虑患者,SDS≥40分认为是抑郁患者[3]。

在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测,以及两组患者平均康复时间进行测定。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都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表示该项与干预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

2.2 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同类型疾病干预组患者平均康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干预组平均康复时间为(10.1±2.6)天,对照组平均康复时间为(10.1±1.9)天,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及结论

老年患者心理状态关系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4]。老年患者心里较为脆弱,因而在给予患者生理治疗的同时,配合一定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必不可少。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良好的饮食护理、言语沟通、建立好融洽的医患关系。结果显示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着良好的提升,并且能够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士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08,29(14):1171-1172.

[2]闫玉玲,张艳丽,武斌.老年病人常见心理特征与护理[J].中外医疗,2009,27(21):130.

老年疾病护理第2篇

【关键词】预防;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53

当前世界上老年人的增长速度逐年增加,而我国成为了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在我国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过程中,发现我国老年人的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从以往的30%上升到了61%,因此加强对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预防,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本文通过对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患病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探讨预防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的社区护理方法来提高老年人对于疾病的预防,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

1当前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特点分析

老年人由于其年龄较大,身体的抵抗力变差,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容易感染疾病,同时由于多年来身体内病因的积累,导致在老年以后容易出现相关的疾病,那么就容易形成老年人慢性疾病,下面我简单对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

1.1发病率比较高,症状不典型

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是多年来的身体疾病或者身体素质较差,导致病因的积累出现的慢性疾病,因此老年人患病时容易产生和病变没有直接关系的异常改变,其中最常见的始发症状就是老年人情绪异常,精神不振,老年患者在患病初期时,其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不典型,比如老年人冠心病、心肌梗塞疾病等,在患病初期很少会出现剧烈的心绞痛症状,同时发病的疼痛部位也不明显,通常可能是在牙齿、腰部背部等位置出现疼痛,这些都不容易引起老年人的注意,只有通过专门的医学仪器检测以后,才会发现疾病。

1.2自我感觉迟钝,主诉不多

随着老年人身体素质变差,老年人的机体器官衰老,在发生疾病时,老年人的自我感觉迟钝,不容易发现自己患病,只有当疾病比较明显时,才能够认识到疾病的发生。

1.3调节及其应变能力差,患病后病情容易急剧加剧

老年人对于疾病的抵抗力下降,那么其机体防御功能就会减弱,再加上多年的病因积累,身体素质变差,那么很容易同时出现多种慢性疾病,当某一种疾病发作时,就会使得原来相对比较稳定的其他类疾病也会同时发作,这样就会一下子导致老年患者的病情急剧加剧,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心脏衰竭等症状,从而如果没有采取紧急的救治,很可能就会造成老年患者死亡。

2预防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的社区护理

对于老年人患有的慢性疾病,一定要加强对其的护理,只有加强对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护理和治疗,那么才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人身体状况,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下面我简单对预防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的社区护理方法进行探讨。

2.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个人习惯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每天定时排便,要经常换洗内衣内裤,每天用热水泡脚、每天坚持刷牙、洗脸,同时每天刷牙要争取做到三次及其以上,每次刷牙三分钟,每天三餐过后三分钟刷牙,这样可以避免口腔内感染细菌等,造成对身体的危害,同时每天要定时开窗进行通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饮食搭配过程中,要注重营养搭配,定时定量,粗细粮很好的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纤维的食物,每天坚持适当的身体锻炼,保持心情开朗,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疾病抵抗力。

2.2自我监测和观察

对于老年人来说,要认识到自身容易患病的特点,认识到自身的身体抵抗力较差的特点,那么在生活过程中,要加强对自己的监测和观察,一旦发现身体出现任何异状时,一定要加以注意,很多的疾病,如果早期能够发现,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防止疾病的恶化。比如对于老年妇女来说,通常容易出现妇科疾病,那么对于老年妇女,要加强其对阴道异常分泌物的状态、颜色、气味等的识别和观察,发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的就医检测和治疗。除此以外,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可以学习一些相关的疾病自我检测方法,比如自查乳腺肿块,首先站于镜子前面,双手下垂,之后,观察的大小、高低以及两侧的对称情况等,最后,双手叉腰观察皮肤有没有出现变化,仰卧在床上,双手对各个部位进行平压操作,从而确定有没有肿块出现,这样做好自我检测以后,就可以很容易的在早期发现疾病,那么就可以做好及时的治疗,从而防止疾病的恶化,促进老年患者的疾病治愈。

2.3保持愉快的心情

对于老年人来说,经常容易出现的一些慢性疾病就是头晕、头闷、恶心、气短等,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事情,比如绘画、跳舞、唱歌等,通过增加自己的生活乐趣,从而保持愉快的心情,对于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4适当的运动

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状况,但是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老年人由于其身体素质较差,那么不适合进行过量的运动以及高强度的运动,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参加一些比较缓和的运动,比如打太极、慢走、体操等运动,通过运动使得老年人的大脑皮层得到放松和休息,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3讨论

通过以上一些社会护理方法可以帮助老年人掌握慢性疾病的防治方法,一方面加强了对于慢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另一方面在出现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实现自我监测和观察,同时保持愉快的心情,进行适当的运动等方法来达到有效防治慢性疾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才洪霞.预防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的社区护理[J].中外医疗.2009,02(06):142.

[2]沈雪芹.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的社区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09):1864-1865.

老年疾病护理第3篇

【关键词】老年人;疾病预防;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56-02

随着老年人口总量的增加, 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1],老年健康问题将愈加突出。老年人是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的生存状态已经处在特定的时期,不仅健康受到衰老和疾病的威胁,而且生活内容和满足生活需要的能力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目前医疗条件下,实际生活中的大部分老年人都是未住院病人,与医院的病人在护理上有诸多不同,老年病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对老年人做广泛而深入的评估,应考虑到认知、营养、生活经历、环境、活动及压力等一切影响因素,从多途径提供满足老年人所需的一系列照顾活动,尤其要加强个体的自我照顾能力,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老年人保持尊严和身心舒适,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早期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为探讨疾病的预防及康复护理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中心综合门诊医护人员对辖区内150名老年人展开针对性的疾病的预防、康复护理,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制定计划和措施

制定详细的疾病预防计划和康复护理措施:成立由医生、护士、检验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组成的服务小组。服务时间一年(2012.9-2013.8)。护理对象是中心综合门诊管辖区内选取150名老年人,男56名,女94名,年龄在60―85岁。

2 方法及内容

2.1 健康状况调查摸底

为全面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医护人员对辖区内150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老人们有的自己填写,有的由调查人员问答后,调查内容主要有: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病史、患病治疗情况等,主要了解老年人当前阶段的身体健康状态,康复护理措施以及渴望得到的关心、帮助等。

2.2 健康指导

2.2.1心理健康指导 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会产生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人类疾病谱、死亡谱的转变,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日益严重[2],是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致病原因多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预防疾病,也可以预防生理改变给老年人带来的各种影响,还能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医护人员通过采取相应的心理健康指导方法,帮助老年人正确面对疾病和各种生活问题,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增强自我保健和照顾能力,消除各种心理问题,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

2.2.2用药指导 老年人一般身患多种疾病,服用的药物较多,要指导他们不同的药应不同的时间服,或饭前、饭后分开服以达到最好的疗效。有的老年人因怕吃药多产生副作用,故症状稍得到控制就立即停药,导致疾病复发。如在服降压药时,立即停药后血压骤升,这样血压忽高忽低对身体很不利,易诱发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作为医护人员,要通过问题解答、发放宣传手册,开展知识健康讲座,让老年人对老年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常见病状、并发症和注意事项有个基本了解。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药物的药物原理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解除老人的疑虑,使其做到心中有数。

2.2.3生活指导 对老年人进行运动和饮食等方面的指导。老年人运动保健 :给老年人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指导他们合理的健身方法,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注意运动时间,防止运动时出现意外。如根据其个人兴趣和自身状况,鼓励有运动能力的老年人适当参加锻炼,如散步、慢跑、练太极拳、下棋、门球、做操、书画等文体活动。 饮食保健指导:包括饮食卫生、饮食习惯、饮食分类等。老年人由于多患有血管硬化、高血脂、骨质疏松等病症,要指导他们多食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高钙等食物,尤其是糖尿病人要严格控制含糖食物的摄入,保证每天有足够的锌、钙摄人,鼓励多食富含粗纤维和维生素的新鲜果蔬和鱼肉,少吃或不吃腌制品和动物内脏,并尽量选择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高蛋白饮食。 睡眠保健:如睡眠有规律,睡前泡热水脚等。

2.3精神护理

老年人由于对身边的一切反应很敏感,家庭琐事等各种原因都易引起情绪激动或失眠,导致高血压甚至心绞痛等疾病的发生,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多与他们交流,耐心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及心理活动。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3],增进理解,满足心理需求,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如对老年人多说一些鼓励语言,说话时因人因病而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有问必答,耐心解释,运用语言艺术增强他们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对一些焦虑暴燥的老年人多给予安慰,以真诚的态度坦诚劝慰。通过板报、电视、录像、讲座,以边护理边教育的方法,积极、正确地引导老年人建立健康的行为,纠正不良的卫生习惯,采取鼓励安慰、启发诱导的方法,使老年人保持愉快的心情、乐观的心态,激发对人生美好向往,达到疾病预防及心身健康,不给子女拖后腿,给社会带来安定,家庭带来幸福,起到了社会、家庭和谐的氛围从而起到了延年益寿的目的。

2.4定期体检,及时治疗 老年人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一般都不愿住院。因此必须动员他们即使疾病未复发也要定期体检、复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疾病的复发,达到早期预防、及时治疗的目的。

3 结果

为了解对辖区内150名老年人实施疾病的预防及康复护理一年来的效果,我们设计了《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满意度调查表》,内容有被调查人基本情况;护理前后的健康状况;卫生保健满意度等内容,从调查表发现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大有改善,患病次数减少,特别一些老年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复发及住院次数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 讨论

从效果可见,疾病的预防及康复护理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经济状况造成一部分老年人就医难,而健康观念又使一部分老年人不愿就医,没有平时保健、预防疾病措施,小病积成重病或大病的情况经常性发生,因此对老年人实施疾病的预防及康复护理在老年人生活过程中十分重要,它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采用科学方法预防疾病、康复护理能使老年人少生病, 一旦生了病,护理得当,恢复起来就快。疾病痊愈要靠身体的抵抗力,打针吃药只是协助身体战胜疾病,俗话说,“三分病七分养”,这充分说明预防、护理的重要了。因此疾病的预防及康复护理可以预防和解决老年人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的问题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2013、2、27.

老年疾病护理第4篇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以及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逐年上长。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现代社会人们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诱发而成的,是诊治不及时、多年积累、逐步进展而成的。作为经常接触和护理老年心血管病人的护士,我们不但要了解心血管老年病人变化的特点,同是还要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和护理重点及健康指导,做好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护理工作。现将一些护理体会介绍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仔细观察病情

及时了解病人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并进一步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

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对危重者应使用心电、呼吸、血压监护。

掌握心理特点

一般人都知道心血管疾病发作时有生命危险,临床病人多起病较急,比较突然,心理准备不足,有一部分病人病程比较长,可持续数周,病人担心患病后对生活的影响,怕连累家人及子女,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好的病人,害怕患病后使本已不堪重负的家庭雪上加霜。还有一部分老年病人悲观失望,整日胡思乱想,一部分生活不能自理者,加上缺乏家人的照顾及对疾病一知半解,常出现不配合治疗的现象。我们通过观察和了解掌握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心理活动特点,开展针对性护理。

首先,对入院的老年人热情接待,解除其思想顾虑。根据病人的病情,文化程度,身份以及病人的兴趣,爱好,适宜安排病室。病室内要整洁,舒适,整齐,布局合理,感官上使病人有一种温馨感觉。

其次,护士的工作要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以娴熟的护理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打消患者的不安情绪,帮助病人尽快进入角色,使病人能够配合医生护士进行诊治。护士还应认真细致的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工作。同时而心倾听病人诉说,理解和同情病人。我们还要做好家属工作,让家人或亲属多抽时间来陪伴,使病人感到生活的温暖。对于丧偶、孤独或生活能力差的老人,除协助生活和巡视外,还要加强对其生活上的照顾,主动与他们交谈,了解其思想状况后做好耐心解释和诱导工作,通过交谈解除病人的思想包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沟通的技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传递的信息包括思想、知识、观点和情感等。在工作中护士离不开人际交往,要经常与我们的服务对象以及共同工作的医生、护士等沟通,互相配合,才能圆满地完成护理任务。所以,护士必须学习和掌握沟通技巧,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使我们的病人满意。

和老年人沟通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亲切,要使用得体的称呼语,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在和病人谈话时习惯称之“某某大爷,某某大娘,您哪不舒服,我是您的负责护士您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帮您去解决”等等,一些既体贴又关心的温和语言,避免直呼其名,尤其是初次见面的老人,直称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也不可以用床号来代替。这样使老年人感觉到我们就是他的亲人。在和病人交谈过程中,时时刻刻注意尊重病人,不伤害病人的至尊心,回答病人的询问时,语言要用同情、关心、热情、有礼的话,避免冷、硬、粗俗。

对病人的隐私要注意语言的保密性,还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通俗性,和病人交流时不说空话、假话,不模棱两可,不装腔作势,能言准意达,自然坦诚地和病人交谈。护士讲话时应通俗易懂,同时,还要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也就是形体语言的艺术,如手势、姿势、身体运动、面部表情和眼睛运动。如握手、轻轻拍肩等,可使病人感到护士对他的关怀,减轻孤独感或帮助病人。

在和病人交谈时面部要有微笑,患者心目中的护士象是可爱可亲的,正如我们的病人讲到“护士姐姐甜甜的微笑,柔柔的声音,让我们听了备感亲切,也让重病中的我感到欣慰,也使我们觉得人间自有亲情在,最希望院领导对护士小姐给予表扬,因为他们太热情,工作态度太好,使我们很快康复。”从中可以看到护士的态度,护士的语言,护士的微笑对病人是多么重要。服务于病人开口之前,给病人以新的感觉,已成为我们护士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生活护理

护理措施在不断提高基础护理的同时,生活护理应是关键,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人因其特殊特点饮食上大多要求低盐,低脂的治疗型饮食,有些老年人不愿意接受,尤其是对农村病人已习惯吃较咸的食物。我们应根据病情耐心讲解饮食的重要性,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讲解低盐、低脂的重要性,以及应怎样地配合医生与护士的治疗。另外,老年人牙齿松动,咀嚼不便,味觉减退,应尽量给予软,易咀嚼,易消化的含纤维较多,色泽新鲜的多样化食物。同时要防止发生便秘,适当使用缓泻剂,促使粪便软化排出。对心梗病人嘱其大便不宜用力,以免加重病情。在加强生活护理的同时,我们还要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心血管疾病药物对老年患者在剂量上与中年人有很多不同,因此,要根据老年人排泄能力差,肾功能减退的特点,严格剂量,仔细观察其精神状态、血压、尿量及胃肠道反应。

健康指导

老年疾病护理第5篇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28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31-01近些年来,社会水平不断提升,物质生活质量也日益丰富,与此同时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渐提升,老年患者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有了充分的重视[1]。本次试验对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女例数分别为80例和60例;年龄范围在58岁-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5±3.6)岁;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有21例,高中36例,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有83例。将其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有效护理,具体如下:①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为保证患者正常的作息规律,护理人员需告知其详细的作息时间,并要做到起居有时;在正常生活中药劳逸结合,不要劳累过度;在饮食方面应选择低盐类食物;对体态偏胖的患者告知其在饮食上选择低脂、低热量食物,少食肉类食物;并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晚餐少食,注意营养搭配,选择高蛋白的食物。夜间睡觉时保证头部比脚部高,降低肾动脉压,利于肾素释放增加血液循环。运动过程中避免长久站立、过量运动及摔倒,若出现昏厥症状应马上趟地,及时就医。②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该类患者失眠比率较高,失眠患者主要表现为难入睡、不能熟睡、易清醒、做噩梦、醒后入睡困难等症状超过3周便可确诊为失眠,且均因心理压力或者病情导致失眠,此类患者应将病房内的温度、噪声、湿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并注意营养的搭配,睡前调整舒适的姿势,并将睡前饮牛奶、按摩、听音乐、温水泡脚等作为日常生活习惯,促进睡眠。在选择运动方面应与太极拳类似的为主,避免高强度体力活动,运动期间若是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应马上停止。③心肌梗死、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保证冲虚的睡眠,防止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恶化几率;针对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人员需观察到代表心肌缺血的生理指标变化,例如ST段改变,其是血糖闭塞引发心肌缺血最直接表现。夜班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心电图监护情况。心绞痛合并新功能不全患者在夜间睡觉时,将床头抬高降低心绞痛发作的几率。④心理护理。老年患者有其各自的性格特点,例如易怒、任性、不合群等特点,尤其是多次住院患者,对治疗缺乏一定的信心,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特点实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⑤用药护理。因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逐渐下降,药物吸收代谢变化严重,如洋地黄中毒会导致心律失常,服用阿托品导致青光眼等,因此在用药的过程中充分的重视药物服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此同时还需注意老年患者多有心肾功能衰减、静脉输液不宜过快过多,对尿量、呼吸、血压变化情况有一定掌控[2]。

1.3统计学分析本次试验中得到的数据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用P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满意例数为61例(87.1%),观察组满意例数为70例(100%),两组患者比较据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非常高,且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且老年患者身体各项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老化,极易造成心脏排血量下降和心悸稀薄[3]。给予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51-52.

老年疾病护理第6篇

关键词:呼吸系统;护理;呼吸道感染;病变

现今世界各个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1],护理专业也因逐渐增加的老年人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老年人群体本身就较为脆弱,老年患者在患上疾病之后,病情会表现的更加复杂,恢复时间长,在老年人群体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便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行动会受到极大限制,据相关统30%左右的老年人因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多病共存是老年群体的主要特点,在临床中的不会有典型的表现,但临床表现极为复杂,给治疗和护理造成很大的困难。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7.5±5.2)岁,50例均为慢性支气管炎以及阻塞性肺气肿患者。50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45例患者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出现增高情况。40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血红蛋白下降情况。46例患者肺功能存在不同程度减退情况,心电图出现改变的患者5例。50例患者入院后都及时接受抗感染治疗以及镇咳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2]。

1.2方法 患者在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病房的整洁度,病房室温保持在18℃~20℃为宜,并保证病房通风,护理人员要及时为为患者更换衣物和床单,空气污染以及有害尘雾污染的预防是护理过程中注意的重点,以此避免患者呼吸道再次受到刺激50例患者入院之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和合并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在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要及时取患者的痰液进行培养,可采用3%的双氧水在患者咳痰前漱洗口腔,以此防止患者口腔以及咽喉部受到细菌的感染,在取得患者痰液之后及时送检。抗生素的选取要根据患者的痰液培养出的细菌类型为选取依据,在为患者使用前要应该对抗生素的性质进行仔细了解,其中包括药物的半衰期以及溶解性能。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痰液进性状进行仔细观察,以此观察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记录患者每日的痰量。

在护理过程中,患者若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给予患者吸氧。重症患者在吸氧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若患者在吸氧之后意识逐渐恢复,设备显示患者的身体指标较为稳定则说明患者情况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若患者呼吸逐渐变浅,则患者可能出现CO2麻痹情况,此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加入呼吸兴奋剂并及时对氧流量进行调节。必要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并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在护理痰液较为粘稠且不易咳出的患者时,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多饮水,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对适当对患者补液,以此促使患者的痰液能更轻松的排除,同时对患者呼吸道通畅也有良好的保持作用。帮助患者排痰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采用超声对患者气道进行雾化以及湿化,在雾化的过程中选取1~5μm雾粒为宜,雾粒小能使药物均匀而缓慢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 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 促进痰液排出。阻塞明显者,可先行导管吸痰。

护理人员要及时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促使患者年老体弱情况以及悲观情绪改善,鼓励患者参与文体活动,引导患者锻炼,以此增强老年患者体内的免疫机能得以增加,保证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2 结果

50例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和科学护理之后均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4.5±5.2)d,50例患者及其家属多护理较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

3 讨论

呼吸困难的患者应该及时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①在辅助呼吸时要注意和患者的呼吸频率一致;②在为患者通气的过程中要定时为患者翻身,必要时用吸痰器为患者吸痰,使患者呼吸道保持畅通,在连接管道存在漏气情况以及痰液阻塞患者呼吸道的情况时患者多表现为呼吸不畅,患者气道的阻力也会因此明显增大;③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通气治疗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呼吸频率进行密切观察,同时送气压力以及机器的运转情况也是主要观察对象,护理人员要防止通气过程中气管出现脱落以及漏气情况出现,并且对患者所吸取氧气的浓度进行控制;④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患者接受通气治疗的过程中若出现恶心、烦躁以及面色苍白的情况下要及时停止为患者供养,此情况表示患者可能存在氧中毒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医师汇报,检查患者此种情况是否是因为吸入性酸中毒以及呼吸性碱中毒所导致。本研究中50例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和科学护理之后均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4.5±5.2)d,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3]。

参考文献:

[1]孟爱凤.预防高龄肺癌患者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573-1575.

老年疾病护理第7篇

[关键词] 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c)-130-02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老年人口增加给护理专业带来的挑战与要求日趋显著。老年人是最脆弱的群体,一旦患了疾病,恢复期较长且病情复杂,其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人群的最多见疾病,不但使老年人行动受限,亦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常多病共存,一病多症或一症多病,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容易发生并发症或多脏器功能衰竭。不仅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心理社会因素亦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加强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40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0~70岁,平均66岁,均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病程:慢性支气管炎平均20年,阻塞性肺气肿平均8年,本组患者此次病情加重平均16 d,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糖尿病9例。

1.2 实验室检测

40例患者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36例。32例动脉血气检测,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34例测血红蛋白,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肺功能实验3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5例有心电图改变,T波低平。上述病例入院后经抗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等治疗及心理护理,病情好转出院,住院时间平均为26 d。

2护理体会

2.1改善室内环境卫生

病室要求清洁整齐,室温保持在18~20℃,注意通风,床单位清洁,床铺平整,避免空气污染如有害的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等。

2.2控制感染

全部患者入院时均合并有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前及时留取痰液送培养加药敏,非常重要,注意痰液必须由深部咳出,咳痰前可给予3%双氧水含漱2~3次,再用生理盐水漱口2次,以防口咽部细菌污染,并立即送检。在应用抗生素时要了解药物的性质,注意药物半衰期,不宜过早溶解。用药期间应仔细观察痰量及痰液性状的变化,以确定抗生素的效果,痰量多时应记录每日痰量。

2.3疏通气道

呼吸困难者可给低流量持续吸氧。重症患者吸氧时应严密观察,若吸氧后患者较安静,意识转清,发绀改善,心率减慢,说明有效。若呼吸减慢变浅,提示可能出现CO2麻痹,应调节氧流量或加用呼吸兴奋剂。患者呼吸困难无改善且出现意识模糊及精神症状,应考虑肺性脑病早期,及时向医生反映,采取相应措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患者,应鼓励多饮水,酌情补液,以利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畅通。超声雾化湿化气道是帮助排痰最有效方法,以1~5 μm雾粒为宜,雾粒小能使药物均匀而缓慢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痰液排出。痰液黏稠阻滞气道,阻塞明显者,可先行导管吸痰。

2.4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在应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时应注意几点。①注意呼吸是否合拍,若通气量足够,患者呼吸应和呼吸器一致。通气量不足,可能有痰液阻塞或肺内有严重合并症。②按时给患者翻身、吸痰、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畅通,如不畅常见于连接管道漏气,痰流阻塞,致气道阻力增大。③定时观察呼吸频率,送气压力及机器运转,防止漏气及脱落,以及吸氧浓度。④观察生命体征及参数、意识神志变化并记录,如患者出现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进行性呼吸困难,应考虑氧中毒的可能,以及有无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等。

2.5 用药观察

由于年老体弱常服多种药物,但因年老体衰肝肾功能下降,对药物耐受性差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输液患者应控制输液速度,过多、过快可引起肺水肿导致心衰,静脉注射氨茶碱应缓慢。

2.6心理护理

对老年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年老体弱,悲观情绪,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引导其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如气功、太极拳,户外散步等,将有助于增强老年人机体免疫能力,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2.7饮食护理

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盐易消化的饮食可供给热能,补偿消耗,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要加强饮食护理,鼓励病人进食。

2.8卧床者的护理

对卧床患者加强护理,增加床上四肢活动,定时翻身,拍背鼓励其咳痰,鼓励患者端坐或起床,瘫痪者可借助轮椅让患者健侧的下肢在地上划行,增加全身运动量,行走困难者,要进行康复训练,尽量减少卧床时间。

2.9康复期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应采取措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易患感冒者鼓励加强锻炼,增强耐寒能力,增强体质。鼓励患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加强膈肌活动,增加有效通气量。对有烟、酒嗜好者要劝其戒烟,以利改善呼吸功能。

[参考文献]

[1]卢克俭.呼吸科病房空气检测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2):157.

[2]吴英,古莉,叶会明.145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2):88.

老年疾病护理第8篇

关键词 泌尿;老年;管道

泌尿系感染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又称尿路感染,其中输尿管炎、肾盂肾炎为上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为下尿路感染,一般上尿路感染会并发下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可单独存在,在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老年女性,因免疫力在此年龄阶段减弱和及自身生理结构的特点,使其对病菌感染的防御能力下降。据相关文献报道,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0%~12%,不同国家、人群、地区引起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和病原菌的耐药情况都存在差异。

1 老年泌尿系感染患病率高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膀胱肌层逐渐变薄,纤维组织增生,膀胱容量减少,排尿收缩能力减弱,排尿后有一部分尿液滞留在膀胱内,使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多。另一方面,排尿中枢神经功能减退,易使膀胱不能自主收缩,引起尿失禁等现象,加上膀胱局部对细菌的抵抗能力减弱,因此造成老年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增高;男性前列腺增生,女性骨盆底肌肉松弛:前列腺增生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排尿不适或困难,患者往往出现尿潴留。女性骨盆底肌肉松弛而出现膀胱膨出、尿失禁、尿潴留以及因子宫脱垂而致尿流不畅,残余尿量随年龄而逐渐增多,也是老年人泌尿系易感染的一个原因。另外,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衰退,往往几种疾病集于一身,住院时间越长,则感染的危险性越大。

2 老年泌尿系疾病患者护理措施

2.1做好基础护理

对住院老年患者,要预防压疮的发生,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无屑,定时翻身、按摩,或给予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要根据需要做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留置尿管期间每天擦拭尿道口2~3次,及时清除尿道口分泌物,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无菌引流袋,防止尿路感染。根据情况,为患者提供床上擦浴及床上洗头等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情况,协助患者服药及进食,以免发生误吸等意外。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保暖方式,避免发生烫伤意外。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具体的、个体化的生活护理,是提高老年患者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2.2加强心理护理

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他们创造一个与之相适应、安静优雅的生活环境,安排睡带有防护栏的床铺,病友之间多沟通、交流,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的房间。护士要有同情心、爱心,对老年患者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尊重、关心、爱护。做到精心护理,细心照料,耐心解释,常与患者谈心,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恐惧和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乐观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2.3做好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位整洁、平整、做好会阴护理,保持尿道口、臀部干燥清洁,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使用温水擦澡,加强全身营养。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尤其对免疫缺陷者,如为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应尽可能避免导尿,必要时应采取消毒闭式引流系统,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保持集尿路系统的密闭性,做好会阴护理,保持尿道口清洁,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2.4加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使用导尿管前认真了解病情,合理选择导尿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减少感染机会。妥善固定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每天进行插管部位皮肤和各接头处的消毒,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和其他感染症状,及时发现插管局部有无渗出物和红肿,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

2.5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

因泌尿系感染易复发,病程较长,患者易产生急躁、焦虑心理,应向患者做好耐心解释,细致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疾病的预防、治疗要点,让患者明确本病是可防可控的,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护理过程,保持乐观情绪,消除焦虑心理。

2.6加强功能锻炼

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雌激素,应把药物的用法、作用、注意事项、疗程向患者讲明,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会要每天进行清洗,内裤要经常换洗,同时要进行运动锻炼,使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因老年患者尿道括约肌呈松弛状态,故应指导患者做功能锻炼,在床上每晚睡前做抬腿,、会阴收缩运动训练,促使松弛的尿道括约肌收缩力张力增加,防止尿失禁的情况发生,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

2.7各种管道的护理

(1)定时观察根据病情定时观察尿的颜色、性状,分别记录经造瘘管及尿道排出的尿量,24小时总尿量,以判断双侧肾功能。(2)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长度适中,勿使导管扭曲,受压或堵塞。对急性尿潴留、膀胱高度膨胀的病人,应缓慢解除,一般先放出500ml尿液,其余部分在几小时内逐渐放出,并采用间歇性引流:危重病人或肾功能不良者,采用持续引流,若引流不畅,先用手指挤压引流管,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肾造瘘管冲洗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3)长期置管者定时更换。肾、膀胱造瘘管,首次更换时间为术后3~4周,此后每2~3周更换1次。尿道内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拔管后间隔4小时再安置。(4)尽量不拆卸接口处,以减少感染机会,冲洗及更换管时严格无菌操作。⑥每周作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1次,以便及时发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