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31 15:00: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基础护理的重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措施
【分类号】:TD327.3
引言: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是电力安全发展趋势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在供电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应用工程。该技术的运用必将随着电力的不断发展而提升。在现代化的电力需求中,家电设备增多、企业用电机器增多、发电机容量增大等多种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得电力系统中正常工作电流和短路电流都不断增大。这就需要一种既能够保护机器正常运转,又能够对短路等用电现象提出及时警报的技术。无疑,继电保护技术便应运而生。本世纪初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继电器才开始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本文试就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及故障处理作探析。
一、继电保护技术的理解
继电保护技术是指在正常用电的过程中,能够对电路故障进行及时的警报,并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的一项技术,其核心是继电保护的装置。继电保护的装置随着现代电力的发展变化也由原先的机电整流式向集成微机处理式过渡。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将计算机运用技术融入继电保护装置,使得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使得保护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继电保护技术的主要特点是:(1)自主化运行率提高,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够使得继电设备具有很强的记忆功能,加之自动控制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继电保护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提高运行的正确率;(2)兼容性辅助功能强,继电保护技术在保护装置的制造上采用了比较通用兼容的做法,便于统一标准,并且装置体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扩充其它辅助功能;(3)操作性监控管理好,该技术主要表现在一些核心部件不受外在化境的影响,能够产生一定的使用功效。与此同时,该保护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可监控性能,大大降低了成本。
二、继电保护技术的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特性
(一)继电保护技术的智能化运用特性增强
现代化的电力管理越来越体现了智能化的控制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化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使得电力系统在管理上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为其他各项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技术空间。正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继电保护技术出现了一定的人工智能化,使得保护装置在设计上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这些智能化的信息特征使得继电保护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地进入了自动化的发展进程。目前,在我国主要大城市供电公司的继电保护设备中已采用了模拟人工神经网络(ANN)来进行对用电的保护。因此,进一步推进了继电保护技术智能化的发展前景。据现有的资料介绍,在输电过程中出现的短路现象一般有几十种,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用人工进行排除,至少需要12小时以上。但若是采用上述的神经网络继电保护方法,可通过采集的数据样本对发生故障进行检测,从而能在半小时之内得出故障出现的原因,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这些人工智能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体统的帮助运用,可使得电力运输效率大大加强。
(二)继电保护技术的网络化更新发展显著
继电技术的运用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支持。这种网络化的技术,不仅给继电技术提供了可操作检查的直观空间范围,也给其发展更新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动力支持和保障。这也正是继电技术开放性发展的必然要求。继电保护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而这种保护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数据模拟生成系统,需要依据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来检测故障存在的原因,进而发出警报。
这些网络化的发展,一方面,能够通过数据的的采集和模拟生成,综合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另一方面,在显示故障的同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故障的缘由、位置的情况,便于工作人员能够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例如,现在的各种环保节能发电厂就是采用了该种装置,通过总调度室计算机监控,不仅能够知晓现有线路的运行前那个框,还能够对各条线路出现的短路等现象作出判断,以便维护人员能够进行及时正常地维修。
三、处理的相关措施
1.替换法
用好的或认为正常的相同元件代替怀疑的或认为有故障的元件,来判断它的好坏,可快速地缩小查找故障范围。这是处理综合自动化保护装置内部故障最常用方法。当一些微机保护故障,或一些内部回路复杂的单元继电器,可用附近备用或暂时处于检修的插件、继电器取代它。如故障消失,说明故障在换下来的元件内,否则还得继续在其他地方查故障。
2.参照法
通过正常与非正常设备的技术参数对照,从不同处找出不正常设备的故障点。此法主要用于查认为接线错误,定值校验过程中发现测试值与预想值有较大出入又无法断定原因之类的故障。在进行回路改造和设备更换后二次接线不能正确恢复时,可参照同类设备接线。在继电器定值校验时,如发现某一只继电器测试值与其整定值相差甚远,此时不可轻易判断此继电器特性不好,或马上去调整继电器上的刻度值,可用同只表计去测量其他相同回路的同类继电器进行比较。
3.短接法
将回路某一段或一部分用短接线接入为短接,来判断故障是存在短接线范围内,还是其他地方,以此来缩小故障范围。此法主要用于电磁锁失灵、电流回路开路、切换继电器不动作、判断控制等转换开关的接点是否好。
4.直观法
处理一些无法用仪器逐点测试,或某一插件故障一时无备品更换,而又想将故障排除的情况。10KV开关拒分或拒合故障处理。在操作命令下发后,观察到合闸接触器或跳闸线圈能动作,说明电气回路正常,故障存在机构内部。到现场如直接观察到继电器内部明显发黄,或哪个元器件发出浓烈的焦味等便可快速确认故障所在,更换损坏的元件即可。
5.逐项拆除法
将并联在一起的二次回路顺序脱开,然后再依次放回,一旦故障出现,就表明故障存在哪路。再在这一路内用同样方法查找更小的分支路,直至找到故障点。此法主要用于查直流接地,交流电源熔丝放不上等故障。如直流接地故障。先通过拉路法,根据负荷的重要性,分别短时拉开直流屏所供直流负荷各回路,切断时间不得超过3秒,当切除某一回路故障消失,则说明故障就在该回路之内,再进一步运用拉路法,确定故障所在支路。再将接地支路的电源端端子分别拆开,直至查到故障点。如电压互感器二次熔丝熔断,回路存在短路故障,或二次交流电压互串等,可从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相的总引出处将端子分离,此时故障消除。然后逐个恢复,直至故障出现,再分支路依次排查。如整套装置的保护熔丝熔断或电源空气开关合不上,则可通过各块插件的拔插排查,并结合观察熔丝熔断情况变化来缩小故障范围。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中,定会综合各种学科的发展,必将步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数字时代跨入信息化时代,增强电力发展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葛耀中.新型继电保护与故障测距原理与技术[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2]王梅义.高压电网继电保护运行技术[M].电力工业出版社,1981.
[3]吴斌,刘沛,陈德树.继电保护中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4).
关键词:港口航道;护岸工程;软基处理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对外贸易也随之而不断的发展,港口航道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项重要资源,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1]。以下将从港口航道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着手,着重分析港口航道在施工过程中的护岸工程中的软基处理及其要点。
1港口航道护岸工程的施工工艺
1.1施工测量步骤
在进行港口航道护岸工程时,应当对护岸工程的线路长、标高控制要求的特点进行细致研究,并根据其特点对沿线的水准点进行加密,同时还要对水准点的闭合度进行测量,并确认各个水准点的准确性,以保证护岸工程施工质量。与此同时,水准点的分布范围最好限制在 20m 内,每 20m 的范围内均能够找到一个水准点,这样才能够确保施工中的工程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在进行港口航道护岸工程时,应当按照施工图以及规范的要求对护岸的基础边线进行放样,并为此设立基础边桩,在弯道处进行加桩,并设立保护桩,以保护桩的稳定。
1.2浇筑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的制作:在施工前要按照按规定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测试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试验。在混凝土的搅拌现场,要按照规定将当天批准的施工配合比牌子挂好,并用磅秤按之前所测试的配合比进行计量配料,水由自动计时计量水泵进行计量加入,在搅拌时要对拌和的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以免出现拌和不均的情况出现,当拌和均匀后,方可进行施工,并使混凝土满足施工塌落度要求。
混凝土的浇筑:当基槽经过人工修整后,需要进行验证,并确认其是否合格,当监理工程师对基槽进行检查合格同意后,即可开始铺设碎石垫层和立模。立模时需要保证模板的刚度和强度,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的有效进行,立模时还需要保证其拥有足够的稳定性,模版的表面应光洁平整,接缝处严密,不会出现漏浆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涂刷脱模剂。在浇筑前要对基槽进行清理,将其中的杂物与积水清楚干净。以避免混凝土在运输和倾卸时出现的离析情况,如果距离较远,应当及时对搅拌机进行搬迁工作;并架设泻槽,把混凝土滑入基槽。应用插入式振捣器将混凝土分层捣实,需要注意的是要对振捣器的插入深度进行严格控制,否则混凝土的强度难以支撑护岸工程的建设,因此要注意振捣器的插入深入,如此才能够保证底板混凝土的强度[2]。
1.3浆砌块石墙身砌筑
当基础混凝土的强度达到当初所设计的强度 70%时,应对底板上的泥土以及杂物进行冲刷,并将其中的积水排干,使得墙身在砌筑前保证底板的干净。对于浆砌块的石料选择,我们应当采用坚石、次坚石这样的材料,且所采用的材料强度应不低于 25MPa,选用的石料应是具有坚固、紧密、色泽均匀的特点,石料表面也不能出现裂缝。并没有分化情况的出现,石料的表面也应保证洁净,没有泥土的存在等等情况。对石料的采用也要能够按照设计的要求,对使用的石料中的角石、面石进行加工,以保证石料的工作面及平面的平整度[3]。
2港口航道护岸工程中的软基处理方法及其控制
2.1垫层法
2.1.1垫层法的介绍 根据航道护岸的具体状况,通常情况下,垫层法的使用是比较广泛的。如果建筑物基底下的持力层为软粘土、淤泥等软弱土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在其厚度不超过 2 m时,可将该土层全部挖出,把基础置于硬土层上;但如持力层的软土层较厚时,深度开挖不现实,就可考虑采用垫层法处理。例如,某港口的许多重力式护岸,通常情况下,都是使用垫层法进行软基的处理,依据
“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的原则,通常采用的是碎石垫层(或块石垫层)[4]。
2.1.2 垫层的主要作用 ①增加地基的稳定性。由于碎石垫层像筏式基础,它不仅加深了建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而且使建筑物的荷载通过碎石垫层均匀地扩散到软土地基上,减少了软土层所受的附加应力,这对防止地基内部局部应力集中所引起的剪切破坏有一定作用,不致引起深层滑动,又因基础底部与碎石垫层间的摩擦力较大,增强了抵抗水平滑动的稳定性。②减少基础沉降量。因为沉降量是与地基的附加应力成正比的,而紧靠底域内的附加应力比较大,这部分的沉降量也就大,将持力层的部分软土换为碎石垫层后,就能够大大减少基础的沉降量,并可调整基础的不均匀沉降。③加速下卧层软土的固定。因为铺在软土层上的碎石垫层实质上又是排水层,软土受压缩后固结挤出水分,通过透水的垫层渗出,加速软土的固结,促使软土由于固结所产生的抗剪强度较快增长,从而提高了地基的强度。碎石垫层在设计时应作为基础的一部分考虑,其宽度应为护岸基础的宽度加上 2 倍垫层的厚度,一般碎石垫层的厚度在 0.3~0.5 m,施工时要将其夯实[5]。
2.1.3 垫层法的具体施工方法 垫层法的具体施工方法是在软土地基上铺设厚度大约在0.5~1.2 m左右的垫层。进行垫层法施工时,必须保持摊铺均匀,并且保证不要出现非常大的集中载荷作用。使用碎石垫层一方面能够加深建筑物基础的填埋深度,另一方面能够使建筑物的荷载通过碎石垫层在软土地基上均匀地扩散,使软土层所受的附加应力大大减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由于地基内部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剪切破坏的问题,避免深层滑动问题的出现。而且,由于航道护岸的软基基础底部与碎石垫层之间存在非常大的摩擦力,从而使抵抗水平滑动的稳定性得到大大的增强。在设计时,应该将碎石垫层作为基础的一部分,碎石垫层的宽度应为护岸基础的宽度与垫层厚度的二倍之和,通常情况下,碎石垫层的厚度保持在0.3~0.5 m范围之间,在进行施工时必须夯实碎石垫层。
2.2 搅拌桩软基处理技术
通常情况下,采用垫层法处理软基即可满足护岸设计要求,但有时软土层很厚,土质又差,采用碎石垫层仍不能解决问题,或者护岸建在远离岸边的水域中,采用垫层法不现实。此时应考虑采用桩基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深处的硬土层上,或传递给桩周边的土体,以保证建筑物对稳定性和沉降的要求。桩基是一种深基础地基处理方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以下措施:①接近地表为软弱土层,下卧硬土层,而挖去土层不经济或不现实时;②建筑物的荷载大,不容许发生较大沉降,而基础范围内的地基压缩性相差悬殊时;③基坑开挖遇到流砂层较厚时,渗水现象严重,基坑不成型,采用降低水位开挖基坑不经济或不现实时;④利用桩承台侧向推力,以稳定边坡时;⑤护岸有特殊要求,如作为码头设施等。
结论
因此,我们需要对此采取最优化的施工工艺来对这些具体工程进行施工,同时还要兼顾各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的要点进行良好的控制,如此一来才能够满足航运对主航道的实际要求。在做好调查、勘探等前期工作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结构合理、工艺简便、材料来源、工程造价和工期、安全可靠等因素,经方案比选后确定,以此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提高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立军. 深析航道护岸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J]. 城市建筑,2013,14:143.
[2]曹志林,符小昌. 航道护岸工程中倾斜基底护岸结构稳定性分析[J]. 科技与企业,2012,08:205.
[3]郑永新. 浅议航道护岸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6:211.
[关键词]维护技术;变电运行;故障处理;
中图分类号:TE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397-01
前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生产的提升使得人们生活有了极大改变。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达到了时时处处有光明的这个水平。人们生活、办公、娱乐都离不开电的支持,但电网的运行与修理是当前电力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确保变电运行处于稳定、安全的状态,且保持较低成本的为人民服务,相关部门相出了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变电运行系统是非常复杂的,任何环节出错都可能会导致断电的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就当今而言变电运行系统依旧有可提升空间。为尽可能少的为人民带去不便,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变电维护,及早发现电力隐患。
1.变电运行的常见故障
在庞大的电网系统中,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变电运行出现故障。可以是外在环境也可以是内部原因。变电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与运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极大的积极作用。工作人员在变电运行检查时要关注各个方面可以诱导运行故障的因素,从根本上杜绝变电故障。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变电运行故障。
1.1 拉合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电早已成为每家每户生活的必需品。在电力设备长期的运行中,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会导致很多故障,拉合问题就是常见的故障之一,这种故障严重影响着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人们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变电设备的日常工作中,多次拉合会使电路频繁跳闸的现象,引起供电系统出现出现故障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这种故障的发生,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与定期的维修,才能确保电路的安全稳定,减少出现故障的频率。除此之外,为了减少变电运行潜在的隐患,还需要对变电设备进行尘土的清理。
1.2 接地故障
变电设备的接地故障在变电运行中是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在当今时代,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电压为35KV及其以下的供电系统运行时,电力公司大多会采用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或者中性点不接的形式,将高强度的、电压大的电流导入地下。有时电路中出现线路单相接地甚至同时接地的情况,此时电网不会立即停止工作,通常还可以继续运行大概2个小时。电网在这种故障下工作会导致电压突然升高,电流变大。当电压大到一定值时,电路就会出现安全故障,给工作人员和变电设备的安全造成伤害。
1.3 变电设施异常运行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几乎所有的变电设备都是在室外的,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的环境中,可能会致使变电设备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众所周知,室外的环境中经常出现高温、雷击、暴雨、或者冰雹等现象,给变电设备带来不可抗力的损害,致使变电设备会出现异常运行的现象。特别是在夏季,出现下雨或者雷击的现象给变电设备造成的伤害是最大的。面对这样的现象,一些有关部门务必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种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是很专业的人员对变电设备进行不规范的操作,这都会引起变电设备出现异常运行的情况,进而影响整个电网系统。
2.维护技术在变电运行故障处理中的应用
随着电力在生活中的普遍使用,变电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故障,此时维护技术在变电运行的故障处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管理与监控技术可以减少未来的隐患,验电维护技术可以降低工作过程中的风险,提高遥信的准确率可以保证变电设备安全稳定持久的运行。维护技术在变电设备的运行中处处起着作用。下面简单说明一下。
2.1 提高管理与监控技术
管理与监控技术在确保变电设备正常运行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提高管理与监控技术的水平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变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可以根据现有情况及时的对变电设备进行维护或修理,确保变电设备处于平稳的运行状态,减少未来变电系统存在的风险与隐患。提高监控技术水平,通过技术维护使得变电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从技术上减小故障的可能性。此外,还应通过邀请专业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与管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以确保变电系统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
2.2 验电维护技术
验电技术的使用,使得人们能够直接的知晓变电设备上是否存在电压。根据电力行业的要求和操作技术上的要求,在对于那些需要检修和维护的变电设备和变电线路进行检修时,有一个必须要操作的程序就是验电程序。经过验电程序后确保设备和线路中没有电压后方可将设备接入。通过验电技术的使用,有效的遏制变电设备带电运行的情况,极大的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此外,在进行验电维护的工作过程中,如果是在高压验电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一定要记得做好防护措施。
2.3 提高遥信的准确率
在远程变电的维护中,遥信技术起着保障变电的稳定、安全运行的作用,这对于远程变电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提高遥信的准确性也是势在必行的。遥信技术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像一些老式的电缆产生的电磁对遥信控制技术的影响十分的严重。为了减少这些外界的干扰,提高遥信控制技术的准确性可以为遥信设立单独的且较为稳定的电源,这样可以减少因为电源的波动对于遥信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应该定时对于遥信进行监控以及定期对其检验维修,这样可以随时掌握遥信的状况,如果遥信控制出现问题可以随时发现,以免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遥信控制中,因为是远程操控,外界对其影响特别大,在控制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噪音的情况,这样会影响遥信控制的准确程度。为了减少或者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适当的减小接地电阻,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传递信息的质量,提高遥信的准确程度。
2.4 在变电设备上装设接地线
在变电过程中,触电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为了防止这种触电现象,可以考虑在变电设备上安装接地线,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正常工作中触电显现的发生,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一定的保证。在接地线时,应该在两个人的情况下进行配合工作。这样一来,一个人负责接地隔离工作,另一个人负责接地线的架设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在接地线的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的发生。其中一个人在进行架设工作时,注意佩戴绝缘手套等防护措施,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以致接地线的工作顺利进行,不出现意外事故。架设地线的主要目的是把多余的电荷转入地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因为没有装设好地下感压装置而出现意外事件的现象。这也是应该引起工作人员注意的,在架设地线的同时,安装好设在地下的感压装置,以免这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同时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行业对电量的需求急剧增长,庞大的电网系统有时也难免会出现拉合引起的故障,以及线路单相接地的接地故障等。在变电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故障,维护技术对变电系统稳定、搞笑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要不断的进行研发和完善维护技术。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设备;SDH;维护;故障处理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295-01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电网基础建设都面临改革,以SDH通信设备为主的新型电网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向国内各地区蔓延,为电力系统故障处理、网络运行维护以及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快速、准确、科学的寻找出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并加以处理,已成为当今电力工作者研究重点,也是促进电力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SDH光纤通信设备维护工作要点
各种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安全可靠的信息设备不断涌现,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也引发了人们对新技术、新设备使用、维护和管理探索。SDH光纤通信设备作为当今常见的信息传输技术,它以信息量大、传输效率高、安全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但也给其管理维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目前的电力系统中,SDH维护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要想切实有效的做好设备管理、维护工作,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容忽视,它包含了通信系统中设备的构成、信息传输量、零件功能、周围环境等。并且在要工作中对设备的各种指示灯、警告灯的工作状态充分了解,熟练的掌握设备操作工作以及线路的使用情况。
2、掌握线路基本情况
伴随SDH信息传输设备应用范围的不断增加,其管理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系统的整体情况,对各种问题都能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具体应用工作中,工作人员要熟悉和掌握各种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特点以及原理,其包含了光缆的长度、芯数以及连续点,甚至对光缆线路的走向、光纤信息传输衰耗因素等情况要做深入了解。
3、掌握仪表操作
SDH光纤信息传输系统中,常见的使用仪表主要有误码仪、光功率计、活路分析仪、时光反射仪等。因此对于仪表的掌握也就是掌握这些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并对这些仪表自身参数以及运行机理给予重视。
二、SDH光纤通信设备的基本故障处理方法
1、故障定位
故障定位工作的开展一般都是按照过去已经给出工作原则开展的,主要是以先外后内、先整体后单个、先主线后支线、先高级后低级的原则开展的。也就是说,在故障检查工作中,要首先检查出现故障设备的外观,应当针对外在所可能引发故障的因素进行分析,比如说短纤、线缆中断等,观察这些光缆连接似乎否正常。其次,在故障定位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定位到底是哪一个信息中转站出现了问题,然后再由整体向单个零件分析。第三,首先对整个通信线路进行分析,因为主线路板如果出现问题必然会引起支路线路板发出警告。最后,在进行故障定位和处理的时候首先要对级别高的告警装置所指出的故障进行处理,这些警告很少出现但是只要出现说明线路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通信故障,必须要马上处理方可。
2、故障检查处理中常见的故障类型
SDH通信设备故障常见种类主要包含有:光缆线路故障、单盘故障、电源系统故障、网管系统故障以及尾纤系统故障等。
3、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
目前,随着SDH通信设备应用范围的越来越广,其作用的不断明显,这也对其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目前的SDH通信设备故障处理工作中,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3.1、替代法
替代法是一种极为常见的SDH设备故障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在具体应用的时候是利用一个能够正常、有效运行的设备来代替已经出现故障或者是存在故障问题的设备,这种方法的开展最终目标在于更好的实现故障排除和处理。其中所说的工作的模块涵盖了电力系统通信光纤设备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单个设备装置、一段线缆以及一个单板、单条之路等等。这种设备维护方法主要是适用于将故障定位在单站以后以及针对单站内单板故障、支路故障进行排除的过程。拿一个单个的2兆设备出现中断故障的问题来说,此时可怀疑该设备位置的某个端口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经过网管维护中心来进行端口重置来实现该端口的有效替代;如果是在同一个单板中出现了多个支路中断的现象,可以考虑进行TP板的更换。
3.2 环路检测法
进行设备故障定位最常用的一个手段就是构造环路检测,又可称作自环。设备的自环可以分为很多种,根据自环信号的方向可以将其分为设备外自环以及设备内自环两种,设备外自环主要用来检查对端站及传输链路的故障,设备内自环主要用来检查本站设备的故障。根据自环的信号等级可以将其分为2Mb/s自环、群路自环等方面,其中,自环主要是用来分别进行各自的单元是否有故障的相应检查的。通过设备各种不同的自环,就可逐级地分离出故障点来,实现故障排除。例如,如果整个系统不工作,怀疑某站有故障时作OM群路盘自环判定;某2M支路出现中断,怀疑该TP板故障时作单支路自环检测;值得注意的是,自环时还须注意接口特性,如是否使用75Ω阻抗信号线。
3.3 仪表测试法
这种方法主要说的是可以通过对各种仪表设备的有效运用来进行设备传输故障的检测,其中,仪表包括光功率计以及万用表、误码仪等等方面。在实际的设备维护过程当中,可以采用相应的仪器进行准确的故障定位,这对维护人员的技术需求是非常之高的。具体来说,误码仪主要是用来进行通道通断以及误码性能的有效测试的;万用表是用来进行实际的供电电压测试的;光功率计主要是用来进行故障判断以及光强测试的。
4、故障处理人员工作要求
①在操作机盘时,必须戴上防静电手腕,且该防静电手腕必须有安全的接地。
②当设备运行中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机盘时,操作人员必须戴上防静电手腕,将拔出的机盘马上装入防静电塑料袋,放置在防静电环境。对需要送出修理的机盘,还应加防震包装,以免进一步损坏其他器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市电力通信业务的发展,新设备的大量涌入,通信网的智能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功能日益强大,配置应用也十分复杂,通信网络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今后,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主要依靠通信监控系统和随通信系统、设备一起引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因此维护人员应重视对网络管理系统的学习和应用,除了对通信设备的维护外,还要重视对智能化网络管理的维护工作,确保为日益增加的电力生产调度信息业务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永超,蔡栋栋,年玉桂. 光传输设备故障浅略分析[J]. 科技信息. 2009(11)
关键字:变电站 电气设备 安装
为了更好地保障电厂、变电站电气安装质量,加强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对电器设备安装过程中进行处理,是工程安装质量保障的基础。在进行技术交底过程中,施工企业技术人员必须详细分析工程概况、工程要求以及质量控制要求,明确工程施工图纸中对于质量要求控制的关键。并根据施工要求校验图纸以及其他相关技术资料,确保施工指导性材料的完整与正确,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互感器的安装
(一)电压互感器的安装
电压互感器一般多装在成套配电柜内或直接安装在户外架构上。电压互感器安装前外观检查:(1)检查瓷套管有无裂纹损伤,瓷套管与上盖问的胶合是否牢靠。(2)附件应齐全,无锈蚀和机械损伤。(3)油浸式电压互感器油位应正常,密封良好,无渗油现象。(4)互感器的变比分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5)二次接线板应完整,引出端子应连接牢固、绝缘良好,标志清晰。
(二)电流互感器安装
电流互感器的安装应视设备配置情况而定,一般有下列几种装在金属构架上。装在成套配电拒内。对这种电流互感器不再进行本体安装,只需检查接线。电流感器在安装之前也应像电压互感器一样进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之后才能进行安装。在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每相电流互感器的中心应尽量安装在同一直线上,各互感器之间的间隙应均匀一致。
2、当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绝缘电阻低于10~20M 时,必须进行干燥,使其恢复绝缘。
3、接线时应注意不使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受到额外拉力,并接线正确。
二、避雷器的安装和试验
(一)阀形避雷器
1、安装前应检查其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瓷件应无裂纹、破损,瓷套与铁法兰间的结合应良好,组合元件应经试验合格,底座和拉紧绝缘子的绝缘应良好。
2、阀形避雷器应垂直安装,每个元件的中心线与避雷器安装点中心线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该元件高度的1.5%,如有歪斜,可在法兰问加金属片校正,但应保持其导电良好,并把缝隙垫平以后涂漆。
3、拉紧绝缘子串必须紧固,弹簧应能伸缩自如,同绝缘子串的拉力应均匀。
4、放电记录器应密封良好、动作可靠,安装位置应一致,且便于观察。安装时,放电记录器应恢复至零位。
(二)管型避雷器
1、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绝缘管壁应无破损裂痕,漆膜无脱落,管口无堵塞,配件齐全,绝缘应良好,试验应合格。
2、灭弧间隙不得任意拆开调整,其喷口处的灭弧管内径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
3、安装时应在管体的闭口端固定,开口端指向下方。倾斜安装时,其轴线和水平方向的夹角:普通管型避雷器应不小于15度;无续流避雷器应不小于45度;装在污秽地区时,还应增大倾斜的角度。
4、避雷器安装方位,应使其诽出的气体不致引起相问或对地短路或闪络,也不得喷及其他电器设备。避雷器的动作指使盖向下打开。
5、避雷器及其支架必须安装牢固,防止反冲力使其变形和移位,同时应便于观察和检修。
6、无续流避雷器的高压引线与被保护设备的连线长度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三、电力电容器的安装调试
(一)安装前的检查
电容器在安装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1、套管芯棒应无弯曲或滑扣现象。
2、引出线端连接用的螺母、垫圈应齐全。
3、外壳应无凹凸缺陷,所有接缝不应有裂缝或渗油现象;当有损伤、缺陷或漏油渗油时,应送回更换或修理。在检查过程中不得打开电容器油箱。
4、检查电容器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电容器的安装
1.安装电力电容器的环境要求 。电容器应安装在无腐蚀性气体及无蒸汽,没有剧烈振动、冲击、爆炸、易燃等危险场所。电容器室的防火等级应按二级考虑。电容器装置的构架应采用非燃料材料。电容器室地面宜采用水泥沙浆抹面并压光,也可铺砂。
2.电容器室内电力电容器安装。 电容器室内应设置维护通道(正常运行时巡视、停电后进行检修及更换设备的通道),其宽度(净距)不宜小于1200mm。
维护通道与电容器之间应设置网状遮栏。如果电容器构架与墙或构架之间设置检修走道(停电后打开网门后方能进行检修和更换设备的走道)时,其宽度不宜小于1000mm。
电容器安装时,首先应根据每个电容器铭牌上所示的电容量按相分组,应尽量将三相电容器的差值调配到最小,其最大与最小的差值不应超过三相平均电容值的5%。然后将电容器放置在构架上。电容器构架应按水平或垂直安装,固定应牢靠,油漆应完整。
电容器端子的连接应采用硬导线,接线应对称一致、整齐美观。电容器组与电网连接可采用母线,但应注意连接时不要使电容器出线套管受到机械应力。母线及分支线应标以相色。 凡不与地绝缘的每个电容器的外壳及电容器的构架均应接地;凡与地绝缘的电容器的外壳均应接到固定电位上。电容器构架应采用镀锌等防锈措施,安装应牢固。
总之,根据建筑电气设备工程的特点,严格按规范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安装与维护,必能确保系统开通和运行,充分发挥系统的运行效果,取得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俊华.电厂供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M].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2007.
[2]李为华.发电厂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J].工业技术,2006,7.
组织准备
(一)成立领导小组
(二)召开小组会议,传达精神,转发文件
1、卫生部关于《xx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
2、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
3、《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
4、《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5、《住院患者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
6、《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7、《天津市xx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具体实施方案》
8、《关于申报天津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的通知》
9、《天津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考评细则》
(三)召开动员大会
1、传达卫生部xx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精神
2、传达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具体实施方案
3、解读我院xx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主题、目标及临床护理工作重点
4、护士长代表和一名年轻护士宣读倡议书。
完善护理管理
(一)护理部实地调研。
(二) 护士长及护士座谈会,确定工作目标:
1、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2、保障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舒适
3、保证病人各项诊疗措施切实有效地落实
4、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三)统一标准和考核内容。
(四)选拔3个试点病房。
1、护士长例会病区自荐
2、护士长无记名投票
3、护理部择优
(五)公示护理和服务内容。
1、完善护患沟通的双向渠道
2、建立试点病房护患沟通本
3、《分级护理标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上墙
三、争取各部门的协调与支持
(一)分管院长组织财务部门协调支持,提高临床一线护士的待遇,延长护士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时间。
(二)给予人力支持
1、补充护理人力资源:计划今年新招聘20名护士,招聘18名助理护士。
2、参加护士岗位工作护士均持证上岗。
3、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人数95%;病房床位与护士之比为1:0.5;合同护士待遇能达到同工同酬。
2、制定限制护士转至非护理岗位的人事管理制度。
3、弹性排班,人力配置投向一线岗位。
4、让护士回到临床一线。
(三)给予时间支持
1、药物进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种药物送至病房;晚夜间急救药品送至病房。将临床护士的时间还给病人,护士到病人床边做好基础护理;
2、加快对中心供氧的建设,减少护士搬运氧气筒的时间。
3、组建运送中心,负责全院各病区住院患者的陪检、化验送检、物资(消耗性医材、物品、常用办公用品、无菌物品)下送。
(四)护理用具支持
让护士在病人床边快速得到各种护理器具,把时间还给病人,如洗头车,多功能治疗车。
四、实施阶段
(一)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1、制定规范化标准操作流程
晨晚间护理、生命体征测量、口腔护理、会阴护理、鼻饲技术、导尿技术、灌肠技术
2、优化服务流程
入院接诊流程、手术前工作流程(术前一日、术日晨)、协助进餐流程、检查前后流程。
3、制定人性化服务措施。
完善饮食细节照顾、建立可靠护患关系、健康教育形式多样。
4、营造护理团队氛围
专业能力培养和护理文化建设。
5、依据卫生部《基础护理服工作规范务》增加服务内容:
面部清洁和梳头、足部清洁、协助患者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协助更衣、床上洗头、指/趾甲护理、安全管理。
6、依据卫生部《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增加服务内容:患者入院出院护理、血糖监测、静脉注射、物理降温。
7、依据国际医院管理认证标准补充完善管理制度,如药品管理(自备药使用规定)、安全管理(患者身份确认制度)、服务流程(患者转运制度)、院内感染控制。
8、强化基础护理技能培训
制定培训计划、制定低年资护士培训考核手册。
9、简化护理文件书写
制定表格式护理记录(产科试点)。
10、依据天津市护理质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制定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20项质量考核标准)。
11、加强基础护理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护士长夜查监管:护理部每天安排两名护士长,根据临床危重患者情况及护理工作重点,临时安排重点检查工作(通过监控录像抽查)。
2)通过基础护理质控组现场检查、询问护士、访视患者等形式加强督导。
(二)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
1、科主任的沟通及配合。
2、竞聘选拔责任护士,明确护士职责,分组分区,相对固定护士床位护士,全员参与护理基础工作。
3、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根据责任护士所管辖的患者数量、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三)护理部垂直管理
发挥了护理管理者的创造性和自主性,避免了护士绩效工资分配间的差异,避免了科室经济分配中的矛盾。
1、院领导的强力支持、科室主任的理解支持、多部门的协作。
2、广大护士的积极参与
1)护理部各项制度、管理规定、分配方案公示透明。
2)公布护理部电子邮箱和电话。
3)为护士谋求利益。
4)护理部具有人事、经济管理权力。
5)工作质量、护理服务、专业考核等方面与绩效工资、评优、转正定级、晋升相结合。
(四)护士绩效工资分配
1、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分配依据:工作岗位性质(临床一线、辅助科室)、工作技术难度、工作风险难度、护理工作质量。
(五)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1、完善护理质量管理,质量标准能够围绕病人。
2、建立围绕病人的质量控制评价标准(有效落实护理常规链接所有的病人护理质量标准)。
3、建立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各科护士长每日自查。
4、护理部建立临床护理服务调查档案:
1)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住院患者每月调查一次,问调率40%;出院患者每季度一次,问调率15%;患者满意度均95%
2)每一季度组织患者及家属座谈会,并有评价记录。
3)护理部每一季度以科室为单位开展评优活动,有患者、工作人员、管理人员三方综合评选优质服务个人,并有记录。
五、阶段性评价
(一)定期研讨
1、召开护理临床研讨会。
2、责任护士定期汇报基础护理的进展与感想。
3、及时发现临床基础护理的不足与缺陷。
(二)中期评价指导
1、专家来院检查,指导。
2、组织护理人员到优秀示范医院参观临摹。
3、参观市内示范医院。
(三)评优 制定评优标准和评价方式
1、护士节评优:树楷模、建立激励典型。
基础护理服务明星
温馨天使护理奖
试点先进科室和个人
2、年终评优
先进集体
先进个人
六、总结阶段
1、召开护理大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示范工程 护理质量
2010年卫生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根据卫生部及江苏省《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我院积极申报成为市级重点联系医院。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确定神经内科为试点科室,经过2个月的筹备启动,于6月份正式挂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通过10个多月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及效果介绍如下。
成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领导小组、调研及宣传
成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副组长:副院长;常务副组长:护理部主任;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督导员:大科护士长;网络成员:试点病区护士长;支持系统成员:各科负责人(医务科、药剂科、设备科、后勤保障部、人力资源部、供应中心)各病区积极申报,领导小组确定试点科室,科室与医院签订承诺书。
神经内科调研:神经内科的特点是重症患者多、治疗多,核定床位35张,每天平均加床2~3张。根据科学测算,统计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护理部按床护比1:0.5配备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将由原来的11名增至16名。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6名,护士7名;另外增加护理员2名。
宣传:①全院护士大会动员,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提高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认识。②在院报上出版专刊,发放到科室和患者中,在试点科室宣传栏张贴海报,营造良好的氛围,潜移默化,调动广大护士的积极性。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
调整工作重点,强化基础护理:将“分级护理服务标准”及“护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制成公示牌,张贴在病房门口墙上,向患者和社会主动公开服务标准和内容,引入患者知情监督机制,逐步过渡到患者无陪或有陪不护,全部基础护理由护士和经过培训的护理员完成。
弹性排班,分层使用护士:①病房改月排班为周排班,实行具有专科特点的弹性排班,将基础护理纳入到全天护理工作中,由原来晨晚间2个时段改为晨、中、晚间3个时段;夜班由单人单班改为双人双班的排班管理,夜班要求新老搭配,每班有经验丰富的高年资责任护士值班;为保证早晚时间段的基础护理质量,科室根据需要增设早、晚班;周六、周日、节假日由不同层级护士值班,保证各种治疗护理到位。②科室按照护士层级的不同进行科学分组,合理搭配,实行包干制,由主管护师担任护理组长,下设责任护士及护理员,每组护士2~3名,护士长根据每天患者病情的轻重及护士的工作能力强弱分配其需要管理的患者数,护理组长负责本组的重患者,一般4~5例患者,其余患者由责任护士负责。
提高护士待遇,关心护士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向临床一线倾斜。从1月份开始医院提高了护士的晚夜班费,从机制上调动各级护士的积极性,鼓励倒班护士。
改变责任护士的工作地点,提供主动服务:将责任护士的工作地点由护士站改在所管小组的病房走廊,配备多功能治疗护理车,将补液、治疗本、注射器等物品、药品等放置在多功能护理车上,减少护士在护士站停留时间。责任护士深入病房,加强沟通,详细、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主动开展健康教育,及时反馈患者所想了解的信息。
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注重细节服务:做好入院接待,做到护士首问负责;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或要求及时给予回应;关注病情较轻患者及新收入患者,以免患者产生被忽视的感觉;患者出院时送至电梯口。
简化护理文件书写:取消健康教育评估单,将宣教内容简单写在护理记录单上;取消入院评估单及一般护理记录单;病情稳定者护理记录不需每周记录1次,但有问题须随时记录。保证护士每天护理文件书写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效 果
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与患者接触增多,患者享受到了更贴近的服务,患者陪护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提升,从护理部发放到患者手中满意度调查表显示出护理满意度从第2季度的93%升至第3季度的96.5%,并在持续不断提高中。
提高护理质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不仅让患者得到实惠,让护士也从中受益。首先,排班模式的改变,开始分层次使用护士,规范工作行为,使护士工作的自律性明显提高;其次,工作流程的优化,提高了护士对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同时提升了护士对其专业的认同感,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改善病房环境:病区呼叫铃是产生病区噪声污染的重要来源,减少病区噪声污染,营造安静的环境是提高护理质量一个重要方面[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责任护士以病房为工作地点,缩短了工作距离,巡视患者时间增加,走在红灯前面,减少患者亮灯次数,缩短应灯时间,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休养环境。
增强护士的职业自豪感: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走进示范病房,护士们精神饱满,笑容可掬,患者感觉到护士随时的关心,感受到护士随时的服务。
提高年轻护士业务水平:年轻护士在担任初级责任护士期间,尝试独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并由高级责任护士负责检查、指导、监督。通过帮、带、学,重点加强年轻护士专科护理技能培训,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从而使年轻护士的业务水平明显提高。
结 论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石,是临床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前提,落实基础护理是新医改的亮点部分[2]。原有护理体制不够重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繁多,护士在病房时间少,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各项重点任务,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各医疗机构均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践行优质服务[3]。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得到不断深化及发展,真正把护士还给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足之处在于所需护理人员较多,而且在基础护理到位的同时,仍需注重专科护理水平的提升,其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还有待完善。下一步我院将采用绩效考核体系对护士工作进行评价,增加护理人员,在全院推广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章国芬.运用护理干预手段减少病区呼叫铃频次的效果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977-978.
【关键词】基础护理 护理质量 影响因素 对策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最基础、最能贴近病人的护理方法,是护士观察病情的主要途径,是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桥梁,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如果离开了最传统最基本的护理基础护理,而谈护理学的未来,就好比没有地基的摩天大楼,是不存在的[1]。基层医院因人员配备不足、知识水平等诸 因素的影响,致使基础护理质量较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不高。现针对基础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1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力资源现状 我院编制床位120张,其中内科床位76张,外科床位31张,妇产科床位13张。全院护理人员22名,均 女性。年龄21~49岁,职称:主管护师6名,护师9名,护士7名。学历:本科1名,专科13名,中专8名。床位与护士比:内科1:0.08,外科1:0.16,妇产科1:0.08。
1.2基础护理质量状况
1.2.1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不熟练 护士操作时,完全不按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表现为不解释、不沟通、不洗手、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该标识留置时间的不标识,忽略了许多操作细节。
1.2.2六洁三无不到位 大部分护士认为病人的六洁三无是应该由家属或陪护人员来完成,治疗才是护士必须完成的工作,把生活护理看成无关紧要的事,使得病人出现口腔有异味、头发无梳理、胡须过长、手指和脚趾有污迹无修剪、皮肤护理不到位,甚至发生压疮。
1.2.3病情观察不及时、无重点 护士不能对各级护理病人进行按时观察,对病人的了解程度不够,不能观察其重点,不能预见其潜在问题的发生,延误治疗,导致患者及家属不满。
1.2.4健康教育未落实 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了为患者作了什么什么样的健康宣教,可一问病人或家属,有60%的说不知道,再加上护士知识面较窄,表述不够系统、通俗、深入浅出,以致患者及家属根本不了解自我保健及护理知识,而出现饮食乱吃、婴儿乱喂、药物乱服等现象。
1.2.5管道护理不到位 病人的引流袋和吸氧管未每日更换,尿管的定时关闭、腹腔引流管的及时挤压、倾倒引流液、记录引流量等工作全交给家属或陪护来完成。
1.2.6基础护理质量的考核不真实 护士长对护理质量的考核不严格、不全面、不认真,没时间深入到病房,护理质
量考核全是想象打分后交与护理部,致使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是高分,基础护理落实是低分。
1.2.7患者满意度低 护理部组织现场询问分析,每个科室随机抽查20例,逐项询问,满意度只有60%―70%,这离《四川省中医医院评审标准》中的评价指标85%以上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2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
2.1对基础护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的护士错误地认为基础护理缺乏技术性;有的认为基础护理不属于护士职责范围;基础护理可有可无,对疾病的转归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无足轻重;基础护理不是硬指标,做不做无所谓。由于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护理工作中重技术操作轻基础护理,只强调客观原因,不积极想办法认真完成基础护理工作,而导致基础护理质量下降。
2.2护士缺编影响基础护理质量 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护士的工作职能和范围不断扩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日益递增,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和新仪器的使用等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加上护理人员流失,床护比例失调,导致医院护士数量严重不足。人力不足,忙于应付治疗等硬性指标的完成,影响了基础护理的落实。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医院招收了许多聘用护士,由于人事关系、福利待遇等缺乏稳定性,其工作热情较在编人员差。另外由于护理纠纷时有发生,举证倒置致使临床护理文书进一步繁多,护士们常常因为一个字、一句话而绞尽脑汁,浪费 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医院的后勤支持系统薄弱,临床护士还有一部分时间用来领物、缴费结账、各种医疗保险的宣教、登记、统计、核实报销等非护理性工作,使护士从事基础护理时间及精力锐减;加之有些科室患者多、周转率快,护士的精力只能应付治疗性工作,根本没有精力来从事基础护理。因此,护理的整体质量较低。
2.3基础护理质量监控不足 护士长是护理单元的管理者,护士长的管理是整个护理管理的关键环节。护士长的主要精力必须放在病房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上。但实际上护士长担任着一个正班,还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琐碎的行政事务管理,负责科室经济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同时由于后勤工作不到位,护士长时常奔忙于病房外,去联系请领、维修物品,根本无暇顾及病房管理和亲自指导护理病人,这样便影响了基础护理质量的提高。
2.4护理人员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过硬 目前我院有4名护士是接班工作的,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护理学习,长期处于安于现状,缺乏进取意识,加上进修学习机会少,导致基础护理知识相当的差;另外一些虽是正规学习毕业的,工作时间稍长一点已是如此;年轻护士的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加上无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基础知识又不全面,在为患者及家属沟通时,表述不准确,不全面、不通俗,以致患者及家属对诊疗情况了解不透,甚至在个别问题上产生误解而引发矛盾。
3对策
3.1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 在《卫生部关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2010 7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转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这说明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临床护士每天要接触的工作,它关系到护理质量的高低和患者治疗的效果。基础护理的内容,不论是配合、协助医生进行诊疗处置,还是由护士单独完成的护理,它是护士周而复始,每天都要做的常规,但是有的护士缺乏应有的工作动力,被动地执行医嘱,认为基础护理多做少做,无所谓或随意简化。认为基础护理就是铺床、各种注射、输液等护理操作,这是不够全面的。基础护理就是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基本需要,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早日康复。基础护理既包括了一些护士应掌握的护理技术操作,也包括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基本需要所提供的护理;既包括生理护理,又包括心理护理;既包括危重期的护理,又包括恢复期的护理;说明基础护理的面很广,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也说明只有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扎实的临床知识和社会知识,才能担负这项工作。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的疾病与病情轻重也不相同,要使千差万别的患者都能达到治疗或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3]。
3.2补充护士人数,合理使用人力资源 除了扩大招聘护士人数、补充护理人力资源外,还应合理使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推广弹性排班制,做到按需排班、劳逸结合。另一方面应建立完善后勤支持系统,使护士摆脱非专业性护理工作,保证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提供直接护理。根据《卫生部关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2010 7号)文件要求取消不必要的护理书写,简化护理文书,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增进护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
3.3充分发挥护士长的智能作用和建立健全基础护理工作制度 要使护士长专心从事病房管理,必须解决临床护士缺编问题,把护士长从正班中解脱出来;改善后勤人员的工作作风和管理,加强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为临床一线服务的重要性,并能主动按时送物,维修到科室,减少护士长做事物性工作的时间;护士长将病区的财务、药品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落实给科内护士,调动她们的积极性。这样护士长可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病房,了解病人的病情和需求及护士的工作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找出护理的薄弱点,进行具体的指导,充分发挥护士长真正的智能作用。
护士长应根据护士职称、工作年限、技术能力分层上
岗,按能级原则分配并落实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职能,护士长、高年资护士必须协同并督查基础护理执行情况。建立基础护理落实情况登记本,将各项基础护理包括床单位、卧位、导管、饮食、生活照护、诊疗项目等六大类基础护理细化制定成表格,由当天的基护班的护理人员完成,责护组长指导、检查完成情况并考评,护士长每周检查2~3次。护士长、护理部基础护理督查组通过该数椐反映日常基础护理工作量,使软指标变为硬指标,做到有据可查,强化护士完成基础护理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3.4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提高业务水平 严格规范化训练教育,按照护理部制定的对护士的考核内容及细则要求,以基础护理在病人身上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重点,定期抽查考核每班护士工作质量,做到基本操作随时查,专科技术重点查,将成绩计入个人档案,作为年终考核和晋级的依据;抓住每位护士的特点,发挥其特长,采用互补的办法,以老护士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基本功帮带年轻护士,同时又以年轻护士特有的朝气、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带动影响老护士,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4];充分发挥护理学继续教育的作用,鼓励全院护士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函授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从而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总之,基础护理是涉及到患者安危的重要工作,质量管理的标准是零缺陷,一个合格的护士在工作中应自觉地高质量完成全部工作内容,而不应把基础护理与任务区别对待。要认真履行基础职责,完成大量的细而又细,微而又微的“小事”,完成与治疗息息相关的生活护理,使患者身心维持在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艳梅 基础护理在现代护理中的位置;《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10(5),19
[2]卫生部 《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7号――文件1 20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