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15 13:45:33

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第1篇

关键词德育;基础教育;教育民主;中国国情

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职能,科学的德育是确保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德育的内涵不应只局限于道德教育,还应该包括政治思想教育、精神培养、道德法律教育及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教育。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中,德育基于其自身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教育正处于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德育构成,是当前一个亟须研究的领域。

一、对德育的部分误解

如何理性地定位德育的作用和实践中的德育难题,是德育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德育对于学生个体发展极为重要,但如果把学生的一切不良品行都归咎于德育的问题,则有失偏颇。学生个体的不良发展有教育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因素,甚至还有家庭的因素。当前对德育的部分误解局限了对德育的理性思考,表现如下:

(一)对自律的误解。理想的个体德育目标无疑是个体的自律。在众多的学术论著中,都喜欢强调教育学生自律,事实上这是一种理想的形而上的逻辑结果。在现实教育中自律只是一个方向,一个理想,过于强调尊重学生的自律,既无视学生个体道德发展层次的差异,不必要地拔高了德育的目标,同时引起了对德育过程中必要的纪律规范的敌视,反而加剧了德育的低效性。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层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规范遵从阶段、自律阶段;认为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结果。自我中心阶段指儿童个体将自我视为中心,也即原始的自私层次;规范遵从阶段指儿童被强迫学习并遵从社会规范;而自律阶段指儿童基于对规范的理解和对人类社会的理性认识而自我规范。皮亚杰认为,儿童如果没有经历过第二阶段,根本不可能达到第三阶段,也即如果儿童没有对规范的科学认识和社会对其违规后的必要强制,儿童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规范的目的和重要性,也就不可能发展到自律阶段。这对我国当前的德育实践有重要启示。首先要明确学生个体道德发展存在层次性,其次是对规范和必要的纪律强制在教育中的必要性的理性认识。自律是德育的重要目的,但只可作为德育发展追求的价值理性,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我们必须科学地注重实效性的工具理性。

(二)对纪律与创新关系的误解。在当前的教育研究中,部分人总倾向于强调对学生的严格纪律要求局限了学生思维,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纪律是社会秩序的前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纪律可能影响创新能力的观点有失偏颇。斯滕伯格的研究认为,创造力是六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六种因素分别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纪律对这六种因素并不构成负面效应。而以纪律和严谨著称的德国,自1900年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共有95人获奖,在二战前,德国无疑是获奖最多的国家。事实上,良好的纪律意识是个体严谨的学术习惯和团队精神的基石,特别是在科学研究强调团体协作的今天,纪律素养恰恰是创新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

(三)对教育民主和自由的误解。教育民主的内涵在学术界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并没有明确的无争议的定义。西方自由主义的鼻祖哈耶克就深刻地告诫人们不要将对民主的赞扬超越了应有的范围。哈耶克认为:“时下一般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将‘民主’一词用成‘赞美’一词,这并非没有危险。因为这种用法暗示我们民主是好东西。所以,如果民主扩张的话,那么往往为人类之福,这种说法,咋看起来,是不证自明之理,但是并没有这种民主。”对于自由与民主的认识并不能达到理性层次的教育个体来说,片面提倡自由实际上鼓励了学生的自由主义倾向,只要权利而抛弃义务。西方学者对此有深刻认识:“(英国的)体系,明确宣称自己是儿童中心而不是课程中心的,同时关注满足个体儿童的需要,要使科目、水平和方法都适合这些需要,事实上却是在普遍自尊和对学校所做的承诺上显示了等级差异最大的教育体系。”俄国思想家赫尔岑得出这样的结论:“政府干预的越少,言论和精神独立的权利越得到尊重,民众也越是不能容忍异己,舆论反而越带有强制作用,人民更热衷于互相监视。”

二、中国国情对德育的要求

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要贡献。深刻理解我国国情对德育的要求,是德育自身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对德育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强调了新课改要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和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必须强调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同时必须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我国民族复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我国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民族教育和纪律教育。追求民族团结、内部和谐、强调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坚决抵制自由主义。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苏联正是因为戈尔巴乔夫接受了西方的自由主义民主观,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中国的德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确保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这是中国德育的基点。

(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德育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矛盾: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是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就业成为空前严峻的问题;一方面国家缺乏大批高级人才,同时又有大批青年失业。这给我国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基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德育应强调对个体道德和团体意识的培养。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批的自主创新人才和自主创业人才,这对我国德育中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正如韦伯认为的那样,西方的基督教新教文化有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培养。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对我国传统的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等精神的继承至为重要。如何培养青年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给德育提出了时代的要求。

(三)我国文化对德育的要求。文化对教育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模式和风格。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教育的重要任务。正如李光耀所说:“身居迅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希望在探索走向未来的同时不割断与过去的联系。在告别过去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深刻的不安,失去传统会使我们一无所有。”从“吾日三省吾身”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德育材料和优秀的德育传统。中国现代德育必须继承传统教育的精华,同时结合现代教育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的德育。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的重视、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强调正直勤劳勇敢的价值观,为现代德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德育必须在对传统德育的理性扬弃中走出一条科学发展道路。

三、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的德育基础构成

中国教育必须走一条基点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德育之路,盲目地学习西方既不合中国国情,也对我国的稳定发展构成危险。面对当前的时代背景,我国基础教育的德育基础构成应该如下:

(一)政治思想层面。必须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导,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民主和自由的内涵,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民主观。道德价值观无疑带有阶级意识的烙印,社会主义是我国德育价值观的指导基点,中国今天的高速稳定增长正是基于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和人民对祖国繁荣的向往。从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到今天的世界大国,其间的精神力量也正是社会主义的革命勇气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天面临西方价值观的输出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时期,保持我国青少年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流地位,是中国德育的核心任务。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主和自由,是德育的难题,也是确保我国稳定发展的基础。中国决不能盲目西化,这是我国民族复兴的基本前提。建立强调纪律秩序、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民主观是当前德育努力的重点。

(二)精神层面。引导学生培养理性的科学精神和注重社会和谐的现代人文精神,培养强烈的创新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和强大的民族精神。现代教育的精神核心是追求理性的科学精神和注重和谐、关注公正的人文精神。纵观人类近代史,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同时还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思维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科学精神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社会中,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就是科学精神的体现。而人文精神代表着人类的正义和良心,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和谐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收入差距增大,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带来阵痛的调整期,社会阶层分化,就业压力增大,内部利益冲突加剧,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德育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意义越显重要。而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目前还面临巨大的发展挑战,特别是自主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是确保我国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德育中,必须注重对民族精神的培养。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基础教育研究第2篇

[关键词]专业认证;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在我国,本科临床医学属于一门医学的临床学科,它主要涉及处理以及研究临床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重症状患者的发病机理和抢救护理方案,这是一门实践意义深远的学科。截至目前,我国许多医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授课时依旧沿袭以往古板的教学方式,即采用“医师授课+示范”的方式,以为将所应学的内容全部教授给学生,但却忽视教学模式的实用性、趣味。学生在课堂上也只能扮演接受者的角色,这样的落后观念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活力与想象力。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逐渐使得学生们对临床医学知识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而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多知识。而关于其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改革。我国在2004年初定的试行版《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是我国相关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的条文标准之一。并在2012年时已经在国内七所高校的相关专业进行认证。一般来说,这种专业性的认证标准保证了现代医学教育中较好观念的传承与创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学教育质量的可靠性,该研究在总结历年的临床医学教学经验之后,结合该《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来提出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1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该《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有提到,现代医学教育改革应当积极地开展横向以及纵向的整体课程改革,将教材以及课程中应掌握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合,而对于医学的基础性课程,应当涵盖具有其特点的生物医学在内的许多内容。我国从古至今,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在延续着。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注重学科的专业型知识,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大纲内容,但是很少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这使得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中,而学生就会体现出“前期知识容易遗忘,后期知识没有巩固”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也比较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被动学习不能够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医疗人才,也不能够满足上述《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标准。而所谓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医学教育会议中较受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在教学上,可以按照器官所固有的认知形态规律,将与临床医学有关联的多门学科的知识用系统的方法来进行分组,进而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教授。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更易接受,学生会对其感兴趣随之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授方式(板书+老师讲解+教师操演)一方面有其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有着其系统优质的一面,临床医学这门学科涉及的方面很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教学法授课,同时也要根据课程内容来适度适时的运用,从而达到课程讲解的最优化。切不可为盲目追求教学实践性而过度使用相关设备从而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方面,使其最大效益化促进教学。利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法架设课堂与教学的桥梁的教学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以问题为基础教学的同时老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实践性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运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临床医学中的教学改革要灵活地利用这种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培养起其医学素养及良好的品质。

3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新颖教学方式

按照《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要求,医学的院校应当积极地开展“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方式。而教学方法应当选取多种多样但适合学生的,例如问题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都是不错的教学模式[1]。所谓问题式教学法,是指通过问题展示、自我学习以及小组讨论、引导性学习等方式,并利用现代技术、网络资源向学生们用崭新的方式教授知识,问题式教学方式新颖,更具前沿性,也能较好地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而言,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将外科学中的知识整理得有秩序,而且比较前沿的医学(临床医学)资料也会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也就是说可以更加广泛的提供不同的教学问题情境,而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谓交互式教学法,是指利用教师与学生、设备交互教学的教学方式,这与以往截然不同,老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学习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趣味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与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临床医学教学要灵活利用这种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增加其对知识的掌握。

4优化基础医学课程情景教学体系

当前我国对于基础医学情景化教学的课程的重视还处在较低的程度,教师授课方式也大多古板陈旧。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在没有实际教材教学为基础的时候都只是空架子,所以要及时督促教师安排好教学的实践与计划,在保证教学内容质量的同时,最大可能地构设一个学习的好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情境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优质教学环境;再其次,医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一些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熟稔于心,再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做出一些调整,以简单的、清晰明了的、富有趣味性的教学为主,如果教学的方式过于直白,而内容又相对来说较为艰深,学生很难去理解,更别说掌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而情景化教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说等多感官的活动,而学习最需要的也就是积极性和好奇心相促使的结果。课堂的气氛将在较好的情境里得以调动,学生们逐渐产生学习的动力,并在学习和演示中得到整体素质的提高[2]。基础医学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临床医学专业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其教学目的一方面来说在于让学生记忆并且理解、运用课程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就是要带领同学们在情境中具体实践,以满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需要。

5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有要求,培养学生的医学以及科学素养、创新思维,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应当是引领学生进行适当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所以学校应当为学生创造切实有效的机会和条件,让教师和学生一同进行科研实验活动,体会并且领悟科学性的思维方式,另外,医学学校可以适当开设一些学术性的论坛、讲座,让学生们有地方去展示、探索。《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其中也要求要让学生多参加科研活动,以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除了上述创设情境去培养实践能力之外,应当支持并且大力发展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综上所述,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一直都在延续着。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注重学科的专业型知识,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大纲内容,但是很少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这使得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中,而学生就会体现出“前期知识容易遗忘,后期知识没有巩固”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也比较小。所以应当采取新的方式,一方面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也要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除此之外,学校以及国家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实验环境让学生充分的实践学习和科研。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等方式来创建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提高,进而能够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医疗人才,也能够较大程度的满足上述《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王莞,宋高臣,张海峰,等.基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0):13-14.

基础教育研究第3篇

生命教育观 新基础教育 研究

一、生命教育观缘起及内涵

1.从生命教育到生命教育观

教育离不开生命,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的生命,教育是人文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活动,其终极目的也是人类自身生命质量的提升;同时生命离不开教育,生命的发展与优化离不开教育的辅助和保障,生命发展历程即是不断接受教育的历程,生命和教育二者呈现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也正基于此,近代教育理论中产生了“生命教育”这一概念。实则在“生命教育”理论化之前,生命教育实践早已伴随着人类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并一直持续发展,如远古社会父母教育子女如何获取食物,如何构筑房屋,如何规避潜在危险等,即是生命教育的初级表现形式。近代社会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对人类思想尤其是青少年思想的巨大冲击,使生命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当前社会教育体系中,青少年自杀、吸毒、疾病等心理健康和社会问题凸显,由此使得生命教育更加具有了广泛和迫切的意义,并在此需求上形成了具有体系化和理论性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即生命教育观。

2.生命教育观的内涵

生命教育观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对生命的认知、对教育的认知,以及对生命和教育间关系的认知。首先,生命教育观本身即源自生命教育,因此生命教育观必然涵盖“生命”和“教育”两个基本概念,立足于此对“生命教育”进行思考、探索和认知,从而形成生命教育观,如有的学者把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远离吸毒等戕害生命的不良习惯等作为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又如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生命价值教育、追求个人生命同自然统一的道家生命教育、经济大发展之下的人类可持续生存教育等等,由此形成多种多样、不一而足的对生命教育的认知,亦即生命教育观;其次,基于对生命和教育二者相互关系的角度,也有众多教育学者提出不同观点,如将哲学意义上的生命纳入教育体系,或者将生理意义上的生命纳入教育体系,从而构建不同的生命教育观。总之,生命教育观虽因所处时代和社会背景以及人的思想认知而不同,但都紧紧围绕“生命”和“教育”两个基础,并追求二者的统一。

二、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概述

1.新基础教育概述

新基础教育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概念,是全面而系统地对传统基础教育予以深入改革和优化升级的全新教育理念。新基础教育是相对旧基础教育而言,具体涵盖了以下“新”的元素:其一,新基础教育强调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大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基础教育的转型和变革;其二,新基础教育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革以及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整体性创新;其三,新基础教育重视实践应用,通过建立新型学校对理论加以推广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其四,新型基础教育理念摆脱了传统“认知”教育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其五,新基础教育强调了动态发展,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始终保持先进性;其六,新基础教育要求教育从业者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新型学生[1]。

2.从旧基础教育到新基础教育

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间,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众多人才,提升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基本素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旧基础教育越来越凸显了其不适应性,严重限制了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职能的发挥,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生命教育”之后,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弊端频现,一方面对于教育环境而言,教育相关管理者不重视生命教育理念,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使得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待遇差,工作环境差,工资得不到保障,甚至连基本生存条件都很难满足,相对应的是贫困地区或家庭的学生无法上学,人文关怀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对于教育质量而言,很多学校教育还停留在“认知”教育甚至是“应试”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甚至在教学阶段就问题频发,这些都暴露了我国传统基础教育一定程度的教非所用和力不从心。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以叶澜为首的教育界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教育理念同时代需求的适应性,开始推动基础教育变革,新基础教育理论应运而生。新基础教育要求首先掌握时代主题,了解时代需求;其次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进行更新变革,使之适应时代需求;最后将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目标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形成更加先进的理论体系。

三、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分析及实践重构

1.新基础教育价值观及其构建

新基础教育的价值核心是“培育新人”,所谓新人,既要符合新社会背景下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又要在个体上展现鲜明的个性和充沛的生命活力,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内在统一。在生命教育观下,教育的过程首先定义为精神成长的过程,其次才定义为知识传导的过程,其构建方式主要为:将教育的价值集中在对人的生存价值的引导和发展上,对人的生命历程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予以动态把握,唤醒生命潜能,蕴育精神新生,既要奠定知识基础、能力基础、道德基础等基本素质,也要培养生存能力、生活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更要提升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崇高精神。由此,新基础教育的价值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而应立足人的整个生命发展过程,将体力、智力、情感、人格、伦理等全部纳入教育目标,从知识教育切入到情感体验和内心感悟,由此培养出符合现代价值需求的教育人才。

2.新基础教育教师观及其构建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践行者,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决定了教育质量。在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中,教师的定位应该是不断自我发掘、强化以及发挥自身的生命价值,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有意义,更具价值[2]。基于此种目的构建新教师观:首先,对教师这一角色的认知,必须强调教师本身的生命价值,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提升的需求,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必须的环境和条件支持;其次,要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诉求,从根本上改变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错误认知,而将其看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生活进行的方式,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更加宽广的生命视角去尊重教师选择生活方式和享受生活的权利。

3.新基础教育学生观及其构建

当代生命教育观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首先将受教育对象定义为一群具有完整生命特征并渴望接受生命教育的人群,据此实施新基础教育教学活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质量的表现载体。传统教育下的学生观通常把学生当作填充知识的容器,以机械化、流程化和一体化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并简单地将教育内容划分为年级教育,照本宣科,人为地割裂了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则将学生看作是实体与精神、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生理意义和哲学意义上的完整生命体,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对学生潜能的激发。具体到其模式构建,首先,教育教学应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统一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之下,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擅长学习,在学习中培养乐观坚毅的生命态度;最后,还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站在整个生命过程角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更加长远的发展可能。

4.新基础教育课程观及其构建

课程是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媒介,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塑造性格品行的载体,因此课程设计合理性对教育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教育课程设计注重知识技能内容,重视自然学科,忽略人文学科。而生命教育观同新基础教育理念相结合,强调的则是教育课程设置的现实性与长远性相结合,使课程内容与结构同教学需求与生活需求紧密结合,同学生特点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站在整个生命完整性的角度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完整展现生命自身的意义和潜力。其模式构建为:首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将基础性与拓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与生活性、自然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既强调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基础,又要拓展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挖掘;其次,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应加强综合课程设置,拓展学生思维,发掘学生潜力,鼓励学生创造精神,将生活实践纳入课程设置中,在“由知识到生活”的正向教导中引入“由生活到知识”的反向互动,从而打通课本和生活的二元对立,使之合二为一,形成体系。

5.新基础教育教学观及其构建

传统教学观强调教学的方式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教学要求实施教学活动,达成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塑造品性的教学目标,这一过程强调的是“学校教什么”和“学校怎么教”,其中教师角色仅仅是阐释者和传递者,学生也只是接受者和吸收者。而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则强调了教学的生命力、主动性、先进性,在新型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不再割裂开来,而是对立统一,即相互独立承担各自角色定位,又要在师生互动、交流沟通中相互补充,相互激发灵感和活力,相互提升和促进,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生命共振和协同成长[3]。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师生互动,激发富有个性的创造力。具体为:首要要将“人”放在学科和教育之上,以人为本,改变传统“重认知轻情感”和“重教书轻育人”的理念禁锢,重视情感教育和生活体验,重视学生的道德塑造和人格养成;其次,将“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型升级为“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知识”,由此将教学活动由枯燥的填鸭式说教转型为一种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生命价值体验。

6.新基础教育评价观及其构建

传统基础教育评价指标单一,方法单调,具有更大功利性,如过分关注教育教学成绩,过于依赖分数,这样的评价观将教育教学活动禁锢在认知和应试教育的狭窄范围之内,制约了其创造力和个性化发展。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评价观则强调生命过程的成长,站在生命价值角度评价教育教学活动的成败得失,因而除了注重基本知识技能的评价,应更加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开放性、对生命潜力的挖掘程度,以及对生命价值理论的升华和生命体验实践的激励。在具体评价指标和内容上,不单单依赖成绩、分数、职称等传统因素,应同样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体质健康、心理健康、思想健康,使之不止具备足够的知识技能和智力水平,也要具备健康的身体,善良的心灵,乐观的态度,积极的精神,勤劳的作风等所有符合现代人才需求的正面元素。

生命教育观彰显了人的生命价值,关注了人的整体发展;而新基础教育又是教育体系的起始部分,为个体发展的质量和高度提供了基础,可见生命教育观和新基础教育二者具有内在本质上的统一性。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仍然面临诸多严峻问题,教育改革也仍然阻力重重,而另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深刻变革,又要求我国教育体制必须做出改变。在这一背景之下,积极大胆地以生命教育观为指导,推行新基础教育模式用于教学改革,是解决我国教育问题的一个高效途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从传统的追求数量的“文化普及教育”转向追求质量的“素质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仍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这需要教育学者和教育管理者、从业者共同努力,勇于实践,勇于承担,勇于变革。

――――――――

参考文献

[1] 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究求”――叶澜教授访谈录.教育发展研究,2003(3).

[2] 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和新型教师的培养.教书育人,2011(16).

基础教育研究第4篇

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是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大局,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这个大局的关键要素。中国教育系统可用三种假设模型分析:效率型教育系统模型、均衡型教育系统模型和活力型教育系统模型。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应该合理发展三种教育系统模型的功能。陶研服务中国基础教育大局着力点在教育过程公平,也就是发展活力型教育系统。当前陶研界有一些发展活力型教育系统的实践或实验,陶研未来是生活教育的当代化,生活教育当代化关键在于推进活力型教育系统建设。

关键词:

陶研;教育过程公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系统模型

2015年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建会三十周年。对陶研界来说,中国教育事业是其立身之本,陶研的发展需要紧紧围绕服务中国教育的大局。如何看待中国教育发展的大局,决定陶研事业发展的未来。

一、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是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大局

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段话指出了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是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大局,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这个大局的关键要素。从实际情况看,高考之所以难改革,也是被教育公平这个大局所决定;教育发展之所以不平衡,也是因为要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最大化教育质量。如今,从教育改革的困难来看,我们过去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有必要进一步认识这个大局,才能找到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的出路。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权利的对待。教育公平有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结果公平,二是教育起点(机会)公平,三是教育过程公平。中国基础教育公平正进入过程公平阶段。教育过程公平是通过提供给受教育者相对平等的受教育过程来实现的。这里强调“相对平等”,意即并不是给所有学生无差别的教育教学,相反的,教育过程公平首先强调从人格上平等对待学生,为学生发展提供内部动力;其次强调差别对待学生,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的差异性得到优化发展。当前提出发展教育质量应该是以公平为前提的教育质量提升,教育质量的评价着力点应该是关注三类公平的发展成效。教育质量应是衡量教育公平的发展成效。

二、推进教育公平和质量的三种教育系统假设模型

从教育公平的三个方面,可以发现,不同的公平,教育系统的功能将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依据公平形式,提出三种教育系统假设模型。

(一)结果公平:效率型教育系统

在教育公平发展中,最容易关注的就是结果公平,尤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下,对集体中的个体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公,这公平首先就关注在结果上。而教育公平也最先追求结果公平。为了追求结果的效率,一种效率型教育系统就逐渐形成。本质上说效率型教育系统是由于追求结果效率的“差等统一体制”造成的。“差等”是内部实施等级分配原则。学校分重点和一般,分城市和乡村,班级分重点和一般,这种差别也使教育资源分配存在差等。“统一”是教育体制具有统一性,即全国的教育体制具有类似统一性,全国一盘棋,教育内容、学制、考试等具有统一性。差别化,造就效率,统一化,使得效率得到了实现。当前有许多这种追求效率的教育系统,比如非常出名的衡水中学。因此可以用效率型教育系统来解释。

(二)起点公平:均衡型教育系统

近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正在开展均衡型教育系统建设的改革。这场改革,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改革。我们常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教育体制应该从将效率优先发展转为均衡优先,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教育的不要结果,不重视效率。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到了“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的丰富内容,其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均衡措施。如,“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向中西部和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育布局,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基本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5%。”“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方式,解决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教师短缺问题。”“改善乡村教学环境。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均衡的重视。因此打造教育系统的均衡,存在均衡型教育系统。

(三)过程公平:活力型教育系统

活的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教育办学思想,它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念,培养学生做“人中人”,做“真善美的活人”,它发展民主教育和创新教育,对中国的基础教育至今仍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是基础教育改革学派中重要的一股力量。2016年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了“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的重要内容,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改善教师待遇。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实行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完善教育督导,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分类管理、差异化扶持的政策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等等。但陶行知教育实验学派是侧重个体层面的活力改革,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育主体的活力;二是教育内容的活力;三是教育方法的活力。以教育主体的活力为例,它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活力,效率型教育系统也能短暂或某种狭隘区域区间激发教育主体的活力,如考试期间、检查期间、重大政策实施期间等等。而活力型教育系统则能长期保持教育主体的活力,使教育主体处于良好的活力状态。

三、三类教育系统模型之间的关系及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国家通过推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来完善现代教育体系。那么将造就怎样的现代教育体系?不同的公平阶段,造就不同的教育系统,不同的教育系统,将塑造不同的教育体系。

(一)三类教育系统模型之间的比较

一是系统的功能不同。效率型系统是针对结果公平,均衡型系统是侧重起点公平,活力型系统是重在解决过程公平。二是系统中主体力量不同。效率型系统是共的层面,是在全国的层面进行推进,是一个统一性、共性的教育系统,推动这个主体的是中央政府或国家教育部;均衡型教育系统,一般限于经济发展的实力,是在区域进行推进,是地方层面的,推动主体是地方政府或地方教育部门;对活力型教育系统来说,它的主体绝对不能是全国层面,也不能是区域层面,它是个体层面,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教室,一个教师和一个学生这种微观的具体的层面,因此活力型教育改革的权限应该下放到学校甚至班级。三是系统的依靠基础不同。效率型教育系统的发展逻辑深深地体现了权力运作的效率性,依赖权力。均衡型教育系统非常依赖经济基础。活力型教育系统以文化和教育思想为根基。四是系统的价值追求不同。效率型教育系统,追求效率价值,分数为王,崇尚胜者为王,而极有可能不顾教育规律,不顾个体实际,人们陷入困境中。均衡型教育系统,追求均衡,由于是地方政府层面的推进,极有可能只关注硬件层面的均衡,物质条件的均衡,而无法深入到课程、教学方法的软实力的均衡。活力型教育系统,追求平等,是个体层面,但由于个体的差异性,这种过程公平的推进,极有可能十分不平衡。五是系统的微观运作不同。效率型教育系统,专注学科课程,以考试为准,考什么教什么;均衡教育系统,在学科课程上增加出活动课程,以能力培养为准,提倡探究学习、教学合一。在活力型教育系统中,发展出生活课程,提倡教学做合一,在生活中,在困难中学习,改进生活,改进教育,唯有加入生活课程才能解决过程公平。

(二)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本文假设任何一个教育系统是由以上三个模型组成的,就好比原子是电子、质子、中子组成的,数量或比例变化,原子的种类也就不同。本文假设一个好的教育系统,是这样的教育系统:对得起结果公平,能够应对考试评价。在结果上,我们培养的学生,有能力,有水平通过考试,获得一个较好的学业成绩;对得起素质教育,在起点均衡上,要使得教育资源配置上有利于人的素质发展,近来已经制定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教育要发展学生怎样的素养,而这些素养要能够发展,应该首先在起点上给予合理、充足的教育资源,做到教育资源的均衡;对得起过程公平,教育应该关注开展生活教育,应该促进教育有利于个体生活的改进、过程的快乐、个体的自由、个体权利平等、个体的活力发展。据此假设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应该基于上述三种系统模型互相融合。应该在实践中充分合理地发展三个教育系统。因此,首先应重视效率型和均衡型系统建设,这是公共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的,是其依靠基础、主体力量、发展阶段决定的,也是因为这两个系统的建设最容易达成。其次要重视过程公平的活力型教育系统,但这是政府和经济力量无法深入解决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大力贯彻国家教育规划中出现的新举措。如,要大力依靠社会组织,以教育家办学来提升教育活力,构建活力型教育系统。

四、陶研与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关系及其发展方向

对陶研界来说,它无法深度参与中国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工作,也无法深度参与中国基础教育的起点公平的工作,这制约了陶研界发挥作用。陶研界能够深度参与的主要是过程公平的工作,当前教育正在从公共层面转型到微观个体层面,教育过程公平正在深入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日常生活,生活即教育的过程公平正在来临,因此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理论,从生活改进出发,在效率和均衡的基础上,构建活力型教育系统,对促进中国基础教育第三阶段的发展非常重要。

(一)陶研与中国基础教育的关系

改革开放后过去的30多年,中国陶研与中国基础教育的关系历经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陶行知教育思想独立探索、实验,在部分区域甚至有引领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国陶研在尽力服务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这个阶段,陶行知教育思想得到恢复,中国基础教育酝酿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之路。陶研界希望生活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主要教育理论来源。第二阶段,中国基础教育开展体制改革和课程改革,中国教育进入全面公共层面的改革,陶研逐渐变成了支流。这个阶段,由于陶研界的社会组织特征,它虽为支流,但是却不忘主流,服务主流,逐渐开始了生活教育复兴与新发展。一些陶研界专家学者,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解读和创新,生活教育新路初具雏形。如今,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随着中国基础教育逐渐完成效率和均衡两个公共层面教育系统内核的构建,中国基础教育进入微观发展领域,它要求教育必须侧重按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它要求教育微观要素具有活力。而这个时候,教育家思想尤其显得有用,倡导教育家办学,激活教育活力成为这个阶段的热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作为本土的教育思想,又非常契合中国教育过程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三阶段改革,那么,陶研界应该大力步入第三阶段,服务中国基础教育活力型教育系统建设和发展。陶研界当前由陶研组织推行实验校建设的多是效率型(依靠行政)策略,但也有像阳光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自育自学教育实验等实践,它们都是活力型教育系统建设,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能服务中国基础教育大局的良好基础。

(二)陶研的未来在于生活教育当代化

陶研的未来在于生活教育当代化。陶研界要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确定自己在第三个阶段推进中国教育发展的价值和地位,要用生活教育宏大的教育思想,用陶行知先生博大的教育胸怀,用先生伟大的教育精神来构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第三方教育平台。而要促成这个平台,就必须推进生活教育当代化,与时俱进,与各大教育学派对接、融合,甚至引导和深化,真正有效参与具有活力的现代学校建设,参与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携手不同教育学派、社会教育力量共同服务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大局。认识到生活教育当代化的目标在哪里是陶研界当下必须明白的问题。首先生活教育当代化必须要解决好组织的问题。一个好的组织,是有理论的组织,有方法的组织。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强调思想立会,我们的思想是什么?是生活教育的组织即力量,我们的组织是建立在会员上的,可是我们的会员是散的,我们的组织就没有真正的生命力,我们的宣传就失去了真正的对象,我们就是在为假想对象服务,所以,必须要明确到服务的对象,没有这么扎实的会员,就解决不了人的问题。其次生活教育当代化也需解决理论问题,一是梳理生活教育原有理论的制约与困境;二是开拓生活教育理论应用范围和深度;三是发展生活教育的理论原理。唯有新(动词)生活教育理论才能更好融合和促进当前教育理论的丰富性。最后,生活教育当代化还需解决实践问题。没有师生、学校、社会对生活教育的广泛实践,就难有生活教育的真正当代化,这种实践最终将与新的生活教育理论相辅相成。

(三)生活教育当代化在于建设活力型教育系统

陶研的未来在于生活教育当代化,而生活教育当代化可以聚焦于活力型教育系统建设。脱离活力型教育系统建设,生活教育当代化就失去了重要方向。建设活力型教育系统,政府公共层面也有许多可以作为的,如学业评价、管办评分离、改革教师职称、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育投入、扩大学校自主办学权等等。这些政府的公共政策,都将有利于生活教育新路的发展,它能解放和激活个体,让个体减少起点不公平的焦虑和减少结果不公平恐惧,从而能专注现实,立足现实,进行过程公平的努力,生活教育的新路,就是作为第三方力量促进现代教育关注过程公平,创造过程公平。陶行知先生在较早就关注教育过程,他倡导学校应该制定生活历,来代替校历,生活历是过程历,它要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也不违背学生成长规律,这样的过程历,是过程公平的表现。生活教育要求教育者自动自觉,也是激活过程公平,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受教育者,因为各种原因丧失了教育兴趣、害怕教育、放弃教育,在教育中享受不到平等的对待和合理的发展规划,这样的教育就谈不上过程公平。

(四)新生活教育探索与活力型教育系统的建设

生活教育新发展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组织、宣传、学术、实践、榜样等各方面都能有新发展。在这个新生活教育探索的共同体中,陶研界已经有专注活力型教育系统建设的教育思想或教育实验,比如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倡导的情感教育、常务副会长周洪宇倡导的阳光教育实验、原副会长朱永新倡导的新教育、原副秘书长何炳章倡导的自育自学教育实验。此外,还有一支学术和实践小团队———新生活教育(网络)共同体。他们开展新生活教育探索,他们旨在解放公共教育的公共生活对个体生活的压抑,侧重强调师生要开展自我生活教育和大自我生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在劳力上劳心。强调过好学校教育生活,过好各种生活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教材、教师等教育资源做工具,培植生活力,培养生活教育者。真正关注儿童的自我教育,培养儿童的理性(批判精神、批判能力),培养儿童的生活力,培养儿童做一个完整的人。活力型教育系统建设理论不仅仅只有生活教育理论。这是因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不会是一家的理论,我们看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是凝聚了西方较为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也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因此,迎接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国基础教育改革,陶研界应该加强把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这些理论及其实体进行对接与融合,推进生活教育当代化。

基础教育研究第5篇

【关键词】科普教育

基础教育

有效整合

改革

一、校外科普教育与基础教育整合的现状

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校外科普教育的进入现状却不容乐观,在本人进行的关于南安市农村中小学的科技创新教育调查中发现,目前广大农村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科普宣传、科技小论文、讲座、兴趣小组、课外科技实践、科技比赛和科技节等形式,形式多样,科协等部门组织的市级科技活动也很丰富,但其中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等这种具有较强全员性的活动在中小学近年来有减少的趋势,在农村中学开展的全校性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科技实践活动中,学校老师、学生反映大多一般,而在为数不多的县城学校开展的科普教育情况虽然好很多,但由于县城学校无形中形成的教学成绩攀比现象比农村校更加激烈,学校老师主要精力都放在课程教学上,对科普教育也是应付了事,对校外科普教育进入基础教育虽然条件好但积极性不高。

二、原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

尽管近几年基础教育的教学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但应试教育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应该说从国家和政府层面是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但在家长和学校方面由于历史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对科普教育重视程度不是很高,出现家长“重艺术教育,轻科普教育”、学校“重学科教育,轻科学教育”的现状。

(二)教育行政部门认识上重视不够

政府部门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和政策去推动校外科普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结合,但这个问题还是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经常出现“科协热、教育局冷”的局面,归根到底在于教育部门认为:科普教育是科协的事情,不在其职责范围内,教育行政部门是配角,不必主动去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三)校外科普教育与基础教育整合缺乏有效的整合手段和评价指标

由于在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等方面,缺乏切实可行的教育手段、整合手段和评价指标。大多数学校教师和家长视科普教育为“异类”,有些家长对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甚至持反对态度,科普教育成为“课余可有可无”的活动,无法进入课堂教学主阵地,更谈不上有效整合,实践经验表明,要解决这一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大问题,仅仅依靠科协系统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探索校外科普教育与基础教育有效整合的根本性策略。

(四)稳定的专职科普教育师资队伍没有建立

科普教育的实施需要建立一支素质高、热心科普教育、复合型的科普师资队伍,而目前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大多是接受单一学科教育成长起来的,中小学基本没有专职的科普教师或者科普员的编制,校级科协开展活动时断时续,承担工作主要由理科老师兼任,因此,如何在中小学建立相对稳定的复合型的科普师资队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改革思路和对策

(一)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科协组织及有关部门联合推进校外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进学校的有效机制,改变科协组织“单打独斗”的校外科普教育现状

校外科普教育进校园,加强对校外科普教育参与基础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基础,但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科协组织及有关部门协调机制是关键,只有建立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有效机制,才能把校外科普教育与基础教育整合的目标落到实处。

(二)加强科普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学校教师到校外科普机构担任辅导员,鼓励校外科普机构辅导员到中小学担任科普老师

要实现校外科普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整合,在具体的每一个学校或者中心校则要配备一名以上的科普员,负责科普宣传和教育工作,承担校外科普工作进入校园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工作,并制定学校的科普管理制度和推进措施,形成以专职的科普员或科技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学校科普队伍。

(三)把科普教育纳入教育课程体系和考核体系,进行科普教育考核

科普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其意义是面向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科普教育要获得有效发展,必须拓宽科普教育的载体与渠道,把校外科普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将科普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在校学生参与科普活动率不断提高。

(四)加强校内外科普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完善中小学科普教育结构

目前中心校大多数科普活动是以局部为出发点设计的,有重复现象,内容和活动方式单一,系统性不强,而符合青少年兴趣特点、适合进入校园的项目不多,这需要地方政府来牵头研究和整合,使之成为基础教育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

(五)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源优势开展中小学生科普教育活动,提高校外各种科普资源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能力和积极性

在整合过程中,我们发现,南安市校外专门的科普教育机构还是比较少的,主要在科协和青少年宫,而且青少年宫现在重心已经转到艺术培训上,而有些企业、工业园区、科技示范基地则可以利用其现有资源为科普教育服务,因此,要倡导各类企业、工业园区、科技示范基地为科普教育提供资源、资金支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源优势开展中小学生科普教育活动,提高校外各种科普资源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能力和积极性。

基础教育研究第6篇

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是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应用于小学、初中基础教学中,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环境,进而提高基础教学质量。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学;应用

前言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大优势,因此,本文研究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使教师明确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基础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同时,本文具体研究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科学、合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指明了正确方向。

1.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包括网络虚拟技术、智能化教育硬件设备技术等,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基础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是小学与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与探知欲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僵硬的教材知识变得更加生动、立体,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基础教学中十分必要[1]。其次,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而在基础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已经成为学校竞争实力、学校与时俱进先进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学校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教育中站稳脚跟,就要不断适应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再次,新课改要求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学观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课堂教学互动,在基础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还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以往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教学内容中存在一些具有较强理论性、抽象性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其简单、生动、具体的展现在课堂中,强化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2.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2.1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

实际上,基础教育的教材内容具有一定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上搜集更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不断开阔眼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2]。例如,在涉及到“回声”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中搜集一些关于回声的教学资源,教师通过网络资源找到天坛回音壁的回声视频,将游客录制的天坛回音壁回声进行播放,学生在视频影像中了解到教学内容之外的回声现象,之后教师再播放关于回声的科教视频,由于教材对回声现象的解释比较抽象,很难使学生即刻充分了解回声发生的原理,教师这时再播放回声科教资料,有效的充实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入了解了相关知识,此外,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2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知识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课堂中,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帮助,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真实与生动性,进而进一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在“木兰诗”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在网络资源中找到木兰从军的动画视频或者电影,为学生播放,使学生切实了解木兰从军的具体情境,并根据具体情境对文章进行学习,文字内容配上具体的情境画面,使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同时学生能够在诗词阅读中对诗词进行有感情的赏析,使原本文言文色彩较强烈、理解有困难的“木兰诗”变得直观生动,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并记忆诗词内容,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2.3利用交流软件巩固教学

目前微信、QQ等交流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部分中小学生也掌握了这些交流软件的具体应用技能,这些网络交流软件受到了中小学学生的青睐,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交流软件,建立QQ和微信交流群,利用交流平台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课后作业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3]。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完家庭作业,部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遗忘了课堂上教师讲授的重点知识,这时学生可以通过QQ或者微信交流平台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如果没有及时回复,学生还可以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学生们在交流群中对知识进行分析与探讨,教师在线时能够通过聊天记录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对学生理解错误的知识进行纠正,这使学生课下充分巩固了课上学习的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基础教学质量,确保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结论

综上所述,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基础教学中,充分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使基础教学环境得到改善,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还能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有利于基础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作者:高鹏彬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惠琳,葛天诗,甘鹏飞.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初中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基础教育研究第7篇

关键词:美国外语教育 政策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60-02

作为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美国历史上却长期奉行以维护和彰显英语的支配地位为宗旨的语言政策[1],少数族裔语言、外语教育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二战时期,由于境外作战及战后冷战的需要,美国开始认识到外语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开始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外语教育,培训外语人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技术进步和贸易壁垒的降低为全球化铺平了道路,各国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对各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安全的影响日益明显。

1 近年美国出台的外语教育政策回顾

历史上美国对有关外语教学和国际交流的关注呈现波浪式变化。美国政府对语言问题的关注可追溯到建国之初,当时曾就美国是否需要一门官方语言展开过讨论。美国在历史上出台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政策有[2]:

《福布莱特法》。1946年获得通过,目的是变卖美国政府在海外各国剩余的战时物资以充当美国与该国的国际教育交流费用,增加各国彼此的了解,减少国际间的冲突。根据该法案设立的福布莱特交换计划是美国政府资助的第一个国际交流项目,也是世界上声誉最高的国际教育交流计划之一。至2010年,它通过50个负责机构在155个国家和地区运作,已有超过29.4万的学者、教育者、研究和专业人士参与交流。

1956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和《初级及中级学校教育法》是两部对美国教育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到2008年,这两部法律及其修正案都已被重新修订了八次。两部法律中都提及到有关外语教育的重要性的问题,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向各级学校的资助和拨款、设立奖学金、教师培训基金、教学资源中心等。

1992年,外语激励项目实施。教育部每个财政年度向小学拨款以鼓励设立提高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课程,要求学校连续一年,每周四天、每天至少进行1个小时的外语教学。

1996年,美国教育部出台《外语教学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制定了外语教学的五个内容标准,也常被称为5C标准:交际(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联系(connections),比较(comparisons), 团体(communities)。目前,该标准已被全美各州、各级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所采纳。

2001年通过的《美国国土安全法》的目的是要通过改进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以加强国家安全。内容包括:资助数学和科学学科,就数学和科学学科的需求做出长期的评估;在中小学开展外语教育;资助高等教育机构开发创新性的外语课程;加大对学习“对美国安全有重要意义的”某些外语学习者的资助。

2003年,通过《国家安全语言法案》,目的在于通过扩展和改进外语教学来加强美国的安全。该法案规定:要为语言教学市场化提供支持,批准建立美国的移民语言团体,免除主修“对美国有重要意义”、并愿意在毕业后为政府工作的外语专业学生的贷款利息。

2006年,《国家安全语言项目》启动,目标是在白宫的协调下,通过教育部、国防部、国务院、情报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增加具备“对美国有重要作用的”外语能力人才的数量,并提升他们的外语水平。

2 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的现状

在联邦政府一系列促进外语教育政策的引导下,各州及地方政府也出台了政策和措施,鼓励各级学校开展外语教学。美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步,许多学校,甚至幼儿园就从低年级就开始开设外语课;在教材的编写上,编写者力求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选取目的语材料;在教学手段上,重视网络资源和计算机辅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采取多样化的评估手段,侧重对语言理解能力的考查,包括听、读、说的能力。具体方法有:让学生用英语解释他们听到的或读到的材料内容、让学生参与口语活动以评估他们的口语能力,其他形式还有选择题、回答问题、短文写作、书面报告等;许多学校还采取了让学生自评的形式。

遗憾的是,美国中小学外语教育状况近年来却出现下滑趋势。2008年,美国应用语言中心对美国5000所公立、私立中小学就外语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学状况保持基本稳定外,小学和初中阶段外语教学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学校、地区间的差距增大。具体表现为:

(1)开设外语课的学校数量减少。在小学,开设外语课学校的数量比10年前明显减少。1997年,31%的小学开设外语课,2008年减少为25%。在中学,1997年,开设外语课的学校占86%,2008年减少为79%。而在1987年-1997年的10年间,以上数字都呈上升趋势。从开设外语课程的学校种类来看,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私立学校的状况基本保持稳定,而公立学校的下降幅度较大。开设外语课程的公立小学数量从1997年的24%下降到2008年的15%;开设外语课程的公立中学数量从1997年的75%下降到2008年58%。外语课程的开设情况也随学校的地理位置、规模、学校经济状况等呈现较大差距,位于农村地区、规模小、经济状况差的学校的外语课程开设情况不如位于城市、规模大、经济状况好的学校;美国东北地区的外语课程开设情况好于其他地区。

(2)选修外语课的学生数量减少。在公立小学,选修外语的人数有所减少;私立小学基本保持不变。在公立小学中,选修外语的学生数量为220万,而1997年为250万。在中学,2008年选修外语的学生总数为1050万,占学生总数的41%;而1997年选修外语的学生总数为1200万,占学生总数的52%。

(3)教学目标比较低。从教学目标来看,外语课程基本分为三类:探究型、语言型、浸入型。探究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该门外语有初步的了解,掌握基本词汇,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基础,基本使用英语教学。目前,美国目前大部分公立学校的外语教学都属于此种类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到的只是初步知识。语言型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获得对外语文化的基本了解;教学的重点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一门课程。此种课程类型目前被大部分私立学校采用。浸入型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使用目的与进行沟通,了解外国文化。在至少50%的教学时间内,教师使用目的语。这种课程类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的,教学时间也较长,目前采用此课程类型的学校不多。

(4)小学、中学的外语教学缺乏连贯性。在美国应用语言中心的调查中,有50%的小学报告说:他们的毕业生所进入的中学没有开设相应的外语后续课程。许多学生虽然在小学选修过外语,但进入中学还仍需从头学起;还有的中学开设的外语语种与小学的不一样,学生仍需从头再来。

(5)师资缺乏。受政策、地域、学校财政状况等因素影响,许多学校因为缺少合格的外语教师而无法开设外语课。农村地区、经济状况差的地区的学校教师缺乏现象比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更严重。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北地区、中部地区的学校更缺乏外语教师。

造成近年来美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出现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02年通过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副作用。该法案是美国近10年来实施的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政策,它旨在全面提高美国公立中小学的教学质量,要求所有学生每年接受各州的数学和阅读统考并达到一定标准,对学校和教师推行结果问责制,以消除地域、种族等因素造成的学生成绩差异,实现基础教育领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目标。虽然该法案将外语列为学校的核心课程,但并未将其列入统考科目。因此该法案的一个副作用就是:由于大部分学校将主要的资金和教学资源都投入到需要进行统考的数学和阅读等科目上,作为非统考科目的外语自然受到忽视,甚至被放弃;同时,该法案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资格要求,也是导致合格外语教师数量缺乏的一个主要原因。

3 结论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对外语教育政策做出调整,加强各级教育机构的外语教学,是顺应形势、保持国家经济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举措。特别是在中小学的外语教育政策上,切实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应将外语列入需考核的核心课程;专门为外语教学提供资金支持;增加对各级学校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外语教师的培训;通过国际交流的方式从目的语国家聘请外语教师;制定小学、中学、大学不间断的“一条龙”的外语教学标准,培养具备高水平外语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研究第8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新视域

abstract: during the profound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ba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scope of research issues are being expanded. the new research horizon is formed i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goals,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forms, the choice of curriculum contents,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cultur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echnology base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new research horizon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要求下,正实现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深刻变革。在这一深刻的变革中,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以现代化发展为主题,拓展了研究的问题域,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研究问题域及研究的新视域。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七个问题。

一、对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

课程建设,首要的问题是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问题。课程的现代化发展研究,首要的问题是课程目标的定位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的课程发展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之争,即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目标定位上的分歧,集中反映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术取向与经验取向、教育准备生活与教育即生活的论争。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在我国长期以来其核心和占主体地位的是以唯知识论为特征的课程思想,是工具理性论,强调知识专精化和窄化,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形式化。主要表现在:从概念定义出发,着眼于逻辑上的严密,重视形成演绎推理系统,忽视了从实际出发,忽视掌握科学事实与现象;过分强调本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忽视学科体系整体的综合功能;强调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基础性,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作用;片面强调技能方面的知识内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忽视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陶冶;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没有把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审视我国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变革,集中表现在从以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条文解释为唯一依据到多元的价值判断视角的形成。学者们抛开了长期以来对教育要适应政治经济发展,德、智、体几者关系等问题上的纯理论、思辨性探讨,形成了以下几种对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选择的新思路。

1.从我国产业结构的非均衡性调整所导致的劳动力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即对新型人才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主体性及鲜明个性特点的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劳动力队伍需求出发,来考虑课程目标价值选择。

2.从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发展实际出发,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技术结构、社会结构、地域结构上的二元化特点,考虑课程目标如何适应多样化人才规格需要以及区域适应性的要求。

3.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的价值观基本取向的变化以及网络文化背景下新的伦理问题的挑战和困惑,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课程目标价值选择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继承与改造、创新中推进现代社会的发展。

4.关注全体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在重新审视“基础性”的同时,以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目标,既有正常儿童的超常发展,又关照特殊儿童群体和处境不利的儿童群体。

现代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立足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主体教育理论作为基础,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的目标,指明了学校课程目标的方向。

课程的发展性目标,强调通过基础教育课程的学习,在良好的品格方面不仅要求热爱祖国,有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而且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理想有抱负,具备乐观向上、健康活泼的个性品质。

发展性课程目标,特别关注学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的能力。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学会科学方法,而且要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及自主、主动学习的基本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具备健康体魄及审美情趣。

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首先是使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个性的最优发展,通过主动参与和自主选择,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且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因此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上必须体现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特点。

二、面向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与形式问题

突破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一统课程结构体制,尝试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体制,近十多年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在以下三方面展开。

第一,根据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与区域性发展的特点,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如何体现灵活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且突破时空局限,形成立体的发展性课程结构体系问题。这就是使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相结合,并设置以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地方自主选择的课程。从而使这一课程体系将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并从根本上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

第二,依据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学科群,调整课程结构问题。这就是,既要在中小学合理开设若干门课程,又要科学规定每门课在整个课程系统中的特定位置和任务,同时将若干门相关学科整合成一个有一定功能的课程组块。在每一个组块中,既有基础类的语、数、外等学科,又有知识类、体艺类的多门学科。正是利用课程系统整体中各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提供的“附加量”,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提高和发挥课程的整体功能。

第三,依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完善课程结构。如综合实践活动、健康教育、生活与社会等新课程的产生。应该看到,随着知识和信息的激增,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将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不断生成发展的系统。

三、基于现代化发展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建构问题

(一)关于课程的基础性问题

针对长期以来在唯理智主义思潮影响下,无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所坚持的旧的知识观,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程序,提出现代课程内容应以学生发展为主旨,构建更加简明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处理好课程中的“一”与“多”的关系。目前争论焦点在于:在现代意义上,如何重新理解课程的基础性。

什么是课程的基础性?课程的基础性,当前是应该加强,还是应该批判扬弃?近年来人们对“基础”“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加强基础”等问题存在不同的理解。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坚持基础,学生为本,这二者不应是对立冲突的。对“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有现代意义的理解。现代社会的基本技能远不是一般的读、写、算基础技能,而是涉及人所必备的表达与交流、数据处理、信息技术的运用、问题解决、交流合作以及自我更新发展能力等丰富的内涵。应该说,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些看法已基本取得共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确立什么样的知识观。现代教育所倡导的“知识观”是什么,如何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知识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如何让学生均衡地掌握广阔领域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仍是目前国内外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二)基础教育课程面向生活实际的问题

吸取1958年教育革命和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粗陋的实用主义的覆辙,如何在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提升,在面向生活实际目标、内涵、内容选择、实施方式等根本问题上,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是课程改革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向生活实际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让学生体验过程,习得某种经验、经历和体验,这是一种凸显获取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这是基于教育是建构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式、实现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一种活动的认识,课程目标指向儿童体验生活和存在的意义。无论是社会生活经验(如对环境和人类发展的关心),还是学生生活实际,课程都不只是消极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是对社会生活进行批判和超越,从而满足学生理智生活、情感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的需要。这是一种回归生活、强调生活体验的价值取向。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与双向拓展问题

20世纪80年代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分歧与对峙,走向并重、协调与互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发展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问题是:科学性与人文性如何内在地统一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二者的统一在观念及实施行为两个层面上如何体现?我国有极其丰富的人文教育思想和内容,如何挖掘提升并与现代科学教育相互补充,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既有高的文化科学素养,又有高的人文科学素养。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在处理“一”与“多”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识能力与情感等关系上获得了新的认识。尽管诸多理论问题还有待深化研究,但应该说已经初步确立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现代教育观念。特别是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升价值、情感、态度的重要性,提升对人文因素的关注。认识到:学校教育的课程应既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又具有人文性、社会性,二者内在地统一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课程中科学性的一面表现在知识的、认知的、分析的、逻辑的、思维的理性方面,因果关系的解释,较精确的定量分析和预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及问题解决的策略,而且具有科学知识,有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有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其人文性、社会性的一面则表现在情感的、意志的、直觉的、综合的、直观形象的非理性方面。群体间的社会交往,环境的潜在影响,模糊的整体综合的定性分析,作为课程人文性社会性的体现,发展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培养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合作融洽、相互尊重信任以及共同参与;强调学习者对教育活动过程的内心体验,注重知识、智能、情感和行为的整合;强调优化育人环境,发挥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合力效应。正是多种因素的互补及内在统一性,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应该看到,正是通过该问题的探讨,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在课程研究的三个层面:课程观、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上,形成了研究领域并深入到实践领域。

四、现代课程文化的建设问题

对课程建设的文化学研究,这是一种建构新课程理论形态的积极尝试,不仅拓展了课程理论研究的视域,而且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发和建设将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如何在多元文化观的影响下,对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进行重新审视,从文化层面剖析课程发展的实质,我国的学者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民众文化心态的根本变革,社会经济转型导致的文化转型;面对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特征,与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极大差距相适应的主导性文化与非主导性文化的冲突以及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并存导致的文化价值冲突,我国的课程改革面临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选择。我国的学者关注现代课程文化建设这一重要命题,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相结合,从多元文化视角对现代课程文化建设所涉及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

首先是关于“课程文化”这一核心概念内涵的界定。什么是文化?文化,即人化。“文化,是指人们按照一定尺度去改变环境,发展自己。这样的活动及其成果就是文化。”[1]换句话说,文化就是人追求和享有一定的价值成果,并通过实现这些价值来更新和发展自己。那么,什么是现代学校课程文化?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一切经验的过程。课程文化,是以群体间的关系和活动为载体,是师生双方互动的产物。[2]有的学者提出:学校课程文化是指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也就是说,将课程文化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进而从理念和活动形态来加以把握。

其次是课程文化的内涵、特点问题。即关于课程文化的存在形式、存在形态问题。

课程文化,作为一种存在,必须有自己存在的形式。有的学者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课程文化,一是作为文化载体的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这样,课程文化所涉及的内容方面就比较宽泛,既有教材中多元文化的吸纳,又有课程中的性别文化、隐性文化。而主线,课程必须体现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的主流文化。[2]

基于现代学校课程文化集中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和课程活动观的看法,基于初步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有的学者是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层面上来把握课程文化的主要内涵及特点。在课程目标上,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价值取向,强调基础技能训练的价值取向,强调获取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强调创造性思考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和情感陶冶的价值取向。正是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形成目前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在课程内容上,是以“仁爱与情感”“和谐”“价值与信念”为标志的现代课程内容文化。课程文化,以其特有的视角体现了基础教育对人类文化的选择,借助于学科课程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财富,把蕴涵在学科知识技能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在差异中存在共同的标志性话语,这是在深层次上的文化价值定位。在课程实施上,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实施文化。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课程文化在实践层面的研究,在全球化语境发生很大变化的背景下,在北京、成都、重庆、深圳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结合学科课程特点进行课程文化的实践探讨。其中,尤其是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以“理解与交流”“批判性思考”“审美体验”为语文学科的文化学基本特征,同时探讨多元文化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对自我文化身份的确认和对其他文化的理解、交流与批判。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包括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还包括数学态度、基本的思维方式、重要的思想方法、理性的艺术以及求实、质疑的理性精神。在数学学科,建构和实施了以“审美体验、理性思考、实践创造”为核心概念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数学课程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打破了数学学科教学的逻辑唯一性,尝试确立数学文化教学的人文独特性。正是通过实证研讨,加深了对数学课程文化特性的认识。

五、体现现代化发展的课程实施及策略问题

课程实施,作为过程的对象化活动的领域,同样是课程发展的关键内容。遗憾的是,在半个世纪的探索中,由于多种原因,我们始终没有将课程实施状态作为一个重要问题纳入研究视域,相反,更多的是学校将此作为依据行政命令而执行的工作措施,教师依教材机械地完成教学的程序,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发展。

如何构建体现发展性的课程实施方式,核心的问题是学习观问题。重新界定“学习”的概念,揭示学习过程基本结构与要素,重点阐明现代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实践性、社会性与创新性。只有真正确立现代学习观,才有可能通过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创造,形成体现发展性的有丰富内涵的课程实施活动方式。

基于“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思路,作为对过去那种单一的“授—受”活动方式的突破,在课程实施方面出现了以问题解决和学生知识主动建构为特征的课程实施状态,并形成了不同的活动方式,从而使课程实施体现出以“参与、合作、体验、探究”为特征的发展性特点。

六、现代课程发展的教育技术支撑问题

寻求教育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的结合点,是这20年研究的重点并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领域。

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正引发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信息快速高效传播和大量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不仅引发教育技术手段方法的改革,同时信息技术本身将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导致课程与教材的变革。这方面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我们需要借鉴外国经验。但是,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寻求高科技与课程现代化的结合点,同时,人们需要关注以下诸多问题。

1.计算机的应用从文字信息编辑、问题求解等转向信息源共享、协作型的cai教学模式的发展及模拟教学实验。如何克服技术工具论的影响,在观念层面上实现从技术工具到主体发展的认识转变。

2.信息网络,提供集成性的学习资料,不仅作为一种信息文化,而且将被广泛应用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如何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主体能动意识和自主选择能力。

3.人工智能和智能教学系统,主要应用于“任务分析与专家系统”“个别指导策略与学习者控制”“学习模型建构与错误分析”“问题求解策略”等等,不仅使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创造性,而且导致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那么,如何整合技术、教师、学生三个基本活动要素,充分体现基于资源的学习、个性化学习和交往实践学习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对课程与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了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导致了网络学习、虚拟学习、弹性学习、远程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的出现。

目前的问题是如何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层面、工具功能提升出更上位的研究问题,从而开拓出我国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应用中的新思路。在我国,相当一个时期内研究的重点:一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课程资源的开发;二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如何导致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将对多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世界上也将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当然,课程实施还涉及管理体制问题,这就是: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从而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七、课程现代化发展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重要的是取决于研究方法论的科学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建设在研究方法方面采取的是经验总结、思辨分析的模式,受原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形成的是“课程计划+大纲教材”的课程建设分析框架。

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发展,在研究方法论方面提供了批判反思的武器。围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中国要构建什么样的课程理论,要形成什么样的课程体系”这一中心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理论层面的研究涉及课程本质、课程目的、课程价值与功能、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领域。学者们从中国国情出发,介绍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课程理论和流派观点。

在理论研究层面,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对课程问题的思考。深层次涉及:是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根本,还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是以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还是使学生获得生活直接经验为主;是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还是批判和超越;是强调现代化、国际化,还是强调本土化等诸多问题。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掌握好合理的“度”。

在实践研究层面,开展了广泛的教改实验。我们知道,教育实验,作为人类获得知识、检验知识的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它能超越狭隘的教育经验的局限,通过合理的控制和干预,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的内在关系,从而检验、完善和发展科学理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以教育实验作为发展的实践基础。近年来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的教改实验,是继20世纪20~30年代教改实验之后形成的又一次改革浪潮,不仅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而且产生了规模效应,开拓了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建设等新的研究领域。

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1985年以后在中国大地上兴起的这场声势浩大的教改实验,以“发展”为主题,以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发展为研究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以及先进理论为基础,以不同层次、多样化的实验类型和优势互补的科研群体为支撑,创建了中国教育实验观以及实验方法论特色。“教育实验首先是教育思想实验”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并论证,激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潜在的巨大创造力,使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走在了国际先进行列。

在教育实验研究基础上,不断提高研究的水平,将“形而上”理论引导与“形而下”实验研究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发展研究的基本范式:“理性+实验”。正是研究方法论的现代化变革,促进了现代课程观念的变革与现代课程体制的构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