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动漫类论文

动漫类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8 09:40:28

动漫类论文

动漫类论文第1篇

这个问题似乎简单得无须专门讨论。引起我对它发生兴趣的是《东方》杂志第8期萧功秦先生的文章《一个法国青年的文化浪漫主义》(简称《浪》)。此前接触过作者一些作品,尽管我不同意他的新权威主义主张,但作为一位学养深厚、立论谨慎的学者,他的观点很具挑战性,尤其在他对政治激进主义的批评中有些地方很值得不同观点的人认真思考,至少,包含其间的警示意义是不应忽视的。东方杂志上这篇文章的主题同样是批评政治激进主义,然而很遗憾,这篇文章缺乏了立论的严谨,一系列论点失之轻率,而这些论点恰恰又牵涉到不少重要的理论是非和界限。

文章从一位在我国刚开始拨乱反正时来华留学的法国左翼青年奥莱弗谈起。奥莱弗憎恶市场经济和由市场竞争带来的社会不公,向往中国的人民公社制度,喜欢作为这个制度人格化代表的文学形象李双双;崇拜江青、王洪文、姚文元、张春桥,在他心目中,四人分别是妇女解放运动、革命工人、革命知识分子和革命干部的代表。就由于他的左翼立场以及对中国现实完全颠倒的认识(文中也表述为"文化误读"),作者把他定位为一个文化浪漫主义者,并根据罗素的一段话,把通过挣脱对人性的种种束缚而"获得一种新的元气、权能感与登仙般的飞扬感"描述为浪漫主义的一般特征。接着由此引出浪漫主义的派生涵义:主体通过自己理想和愿望向某个对象物的投射,获得冲破现实束缚的人生超越感。据此,又把另一特征归结到浪漫主义上,即:把一种与现实阴暗面形成对比的秩序作为精神追求支点。

把上述两点归结为浪漫主义的一般特征后,文章回到特定的奥莱弗对中国的"文化误读",根据这一特定的误读得出普遍性结论:那些对本国文化与现实持批判立场的人"只有"在认为想象中的美好事物是真实存在的,"才能坚持自己的批判的合理性"--异质文化就充当了想象中的美好事物,对异质文化"想当然的赞美"就由此而生。这里,浪漫主义(到此为止,"浪漫主义"基本上是作为"文化浪漫主义"的同义词使用的)在作者笔下已经几乎囊括了所有具理想主义气质的人和所有发生文化误读的人。根据这种涵义已经大大扩展了的文化浪漫主义(关于概念涵义的扩展,留待后面分析),作者断言:如果文化浪漫主义再向前迈一步,就成为政治激进主义者。接下来,全文核心论点就在"政治激进主义""文化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还有"乌托邦"这几个概念的不断交替使用中出来了:"政治激进主义者"(或文化浪漫主义者)是一些相信自己抱有一个伟大目标,相信为此可以采取一切方法的人。他们往往心地十分良善,容不下现实中与真善美不符的东西而力求改造,但"经由浪漫主义者的政治来改造的世界往往产生他们所不曾意料到的巨大灾难与不幸"。作者就此得出根本性结论: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因为恶人并不向人类集体经验发起根本挑战,从而对社会的破坏是有限度的;浪漫主义的好人则要对"人类在适应环境挑战过程中形成的传统、习俗、思想文化、制度安排等等,所有这些集体经验......发起总攻",而且好人相信自己动机纯洁,极少自我反省,加之被人们信赖,致使错误难以发现和纠正。

暂且不谈该文的观点、论据的真伪。在论证方法上,概念内涵无限扩大、论点大幅度跳跃、基本结论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上等等,都令人惊讶。至于文章观点,则相当多地方需要辨析,其中,究竟什么人对人类集体经验发起总攻,什么人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此类问题亟待澄清;尤其是全文结论事实上关涉到对那些在20世纪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重大灾难的灾星的善恶判断,让人难以释然,觉得有必要就此表明看法。

一."文化误读"原因析

全文以"浪漫主义"为中心概念的一系列论点和最终结论据以建立的事实是法国青年奥莱弗的"文化误读"。文化误读正如作者承认的,乃常见现象。至于误读是否如作者暗示或明示的是浪漫主义所致,是那些对本国现实持批评立场的人为自己批判的合理性寻求异质文化支撑的愿望的产物,就得另当别论了。伏尔泰对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的理想化评价是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文化误读,但显然不能把他的误读与浪漫主义挂钩。伏尔泰在生活上精神上的确很浪漫,但并不"主义"。作为"主义"出现的浪漫,是与对理性的反叛相联系的,所以,非理性甚至反理性是其基本特征。至于浪漫(或者说是一种想脱离平庸状态,追求生命的高峰体验的精神倾向),我相信,任何人只要没有从思想、情感到行为方式都彻底地功利化、物质化,都或多或少会有这一面。所以不能根据某人身上有浪漫倾向就将其归到浪漫主义旗帜下。就拿伏尔泰来说,在许多事情上很浪漫的伏尔泰,如果论其精神派别,他恰恰属于浪漫主义所反叛的理性主义。而文化误读的发生,原因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伏尔泰,浪漫气质、主观愿望的投射、认识上的先人为主等等,都可能是导致误读的原因,但受所掌握信息的限制也许是更直接的原因。至于他对于自己就法国现实所持批判立场之合理性的确信,也并不源自某种别处的什么样板。无论他实地考察过的在政治文化和制度上比法国开明、进步的英国,还是由于误读而被他美化了的中国,都只能作为一个参照物而并不能承载支撑其批判立场的任务。他的批判立场及其对这立场的确信一如西方历史上其他许多具批判精神的杰出思想家一样,基于独立思考、基于西方的精神和思想资源以及他们对人性的理解、对自由的信念、还有对自然法传统的真诚信仰。

至于奥莱弗,不错,这是一个怀抱崇高理想,执着追求公正和平等而对市场经济持有异议的左翼青年。对中国现实的颠倒认识使他把中国当成了体现这一追求的典范。但作者就此把他界定为文化浪漫主义者,却失之轻率,特别是根据奥莱弗的错误认识作出 "浪漫主义对现实的理解是建立在误解现实的基础上的,建立在一相情愿的主观愿望的基础上的" 这一带普遍性的结论,就更加轻率。就奥莱弗有真诚执着的理想追求而言,与其说是浪漫主义者,毋宁说是理想主义者更合适。说到这里有必要顺便指出,作者因奥莱弗对市场经济的异议就断言他"是市场经济竞争社会中的失意者",这过于武断。评判事物超脱于一己得失可以说是所有理想主义者却不一定是所有浪漫主义者的一个精神特征。所以,理想主义不等于浪漫主义。即使搁置二者差异,无论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都并不必然导致奥莱弗对中国的颠倒认识。真正导致这一颠倒认识的是作者作结论时忽略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我国的宣传。在过去二三十年完全封闭的情况下,对外界来说,直接得自中国的有关中国状况的信息完全通过中国官方宣传而来。而那个时期彻头彻尾意识形态化的宣传,充满了掩盖真相、歪曲事实、甚至根本颠倒事实的欺骗性。无论是令奥莱弗心仪的人民公社制度还是文革及其作为文革化身的江青等人,在对内对外宣传中都是被极度美化了的,而且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加以美化。奥莱弗在接受这些信息时还是一个认知能力尚不成熟的少年,在缺乏其他信息来源的情况下,根据这样的宣传来形成他对中国的认识从而发生错误,再自然不过了。其实,我国至今都还有人受文革宣传的愚弄,把那个苦难深重的时期当成阳光灿烂的日子,要一个远在法国、而且还是少年的奥莱弗具有看透那些宣传伎俩的洞察力,实在太难为他了。事实上,不是他"浪漫地美化李双双时代的公社制度"和文革时期为祸中华的江青之流,而是他受了蓄意美化公社制度的作品《李双双小传》和蓄意美化文革、美化江青之流的欺骗性宣传的误导,是这些宣传影响和塑造了他对中国的认识。这与浪漫主义没什么关系,至少,将其说成浪漫主义所致是缺乏根据的。至于奥莱弗对中国现实的颠倒认识或者说他因受颠倒的宣传而在心中形成的关于中国的种种幻象,是可以破除的。《浪》文提到安徒生一则童话:一个不满现实环境而向往中世纪的人在穿上了一双魔鞋真的回到中世纪后,发现了中世纪才真正不可容忍。作者以此类比奥莱弗,并借此把中西文明交流中对西方文明抱好感的人批评为"文化浪漫主义"。这里没有言明但隐在字里行间的话是:

那些"把与现实阴暗面形成对照的秩序作为精神追求支点"的人总归要大失所望。这是在把向后和向前两种性质不同的秩序对照混为一谈。对作者所引童话,我认为可以作两层理解。就奥莱弗而言,倘若真有双魔鞋把他送到向往的地方,事实终归使他从梦中醒来。作者不也指出他在中国越来越感到不适吗?可惜却没有就此说些什么。然而,这种不适恰恰表明的是对过去认识的痛苦调整,这比他先前信什么不信什么更重要。就作者借这童话引申的不同文明交流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上,我以为,"魔鞋"童话的普遍寓意在于使人得以在两种经验之间进行比较。它可以帮助打破幻象,但也可以起另一作用。既然魔鞋意味着可以把一个人送到心目中美好的地方,那就不光可以把人送回过往时代,而且也可以把人带往另一方向,比如从封闭社会带向开放社会,从专制国带到民主国。在那里,人同样能通过事实和体验来验证是否与自己此前置身其间的"现实阴暗面"恰成对照。就是说,它可以给人的认识以经验事实的支撑,这一认识可能被修正,但并不丧失其基本的客观性--我认为,这也是对开放的、民主的体制的向往不同于把落后、过时的制度理想化之处:这种向往也可能犯过于理想化的错误,但基本方面并不虚幻,更不根本颠倒。

二.需要加以节制的"浪漫主义"概念范围

现在该回到"浪漫主义"这一基本概念本身了。我前面曾提到作者在行文中有无限扩大"浪漫主义"内涵的倾向。那么,究竟浪漫主义指什么?诚然,浪漫主义如作者所说,它很难确切定义。可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一些使"浪漫主义"之为"浪漫主义"而非别的什么主义的特定涵义和范围。

浪漫主义主要是作为对启蒙运动以来居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的反叛而兴起于18世纪西欧各国尤其德国、法国的精神、文化运动。无论是作为一种态度和立场的广义浪漫主义还是作为文学艺术中反叛运动的狭义浪漫主义,一起始就以反传统、反权威、反一切清规戒律的姿态出现。它重视被理性主义忽视或排斥的人的主观感受、本能、情绪、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对那些强烈激动人的心灵的事物抱有最大兴趣。在文学、艺术中,浪漫主义者放纵想象力,把蔑视权威,冲破既有法则尤其是古典主义法则的藩篱视为特权。浪漫主义作品具有把幻想推向危险高峰的倾向,并通过打破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表现了一种新的精神和令人不安的力量。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法则的突围以及对个性、对非理性因素的张扬给各门类的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和从未有过的新题材,极大拓宽了艺术范围,扩展了人类的审美经验和开掘了人性的深度,产生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其中,法国浪漫派便是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文学流派屹立于世界文学之巅的。

对于浪漫主义,思想史上的评论甚多。尽管在其功过是非上看法各异,但是在对使浪漫主义之为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上是相似的,都把反叛理性主义及其与之相关的反传统、反权威和基于个性而对种种束缚的敏感视为浪漫主义基本特征。《浪》文所引的罗素谓"浪漫主义者在推开对人性的种种束缚时,往往会获得一种新的元气、权能感与登仙般的飞扬感",前半句"推开束缚"表达的的确是公认的浪漫主义者的精神特征或行为倾向。后面所说由此而获得的种种感受,特别是萧功秦先生既在该文也在他批评政治激进主义的别的文章中反复提及的"登仙般的飞扬感"却并非浪漫主义者必有的精神、心理特征,而只是可能的特征之一。而罗素对浪漫主义的评价也远比这段话所体现的要复杂得多,且前后期的评价并不那么一致,据我看,前期评论比后期严厉。上面所引"权能感""登仙般的飞扬感"的说法在十多年后根据《西方哲学史》改写《西方的智慧》时就没有再出现在对浪漫主义的评论中。但作者只抽取罗素前期评论的片断,并把这一片断中描述的一个可能的特征夸大为普遍性特征,再把异质文化之间常见的原因各异的"文化误读"与浪漫主义直接挂钩,就已经过度扩张了浪漫主义范围。而当其把罗素描述的"登仙般的飞扬感"这一可能的心态特征加诸于他所说的政治激进主义者身上,并把构筑乌托邦的、强制人们接受"完美新世界"的......好几类人统统谓之为政治激进主义者,而且行文中事实上也不仅将浪漫主义与政治激进主义等同,还把浪漫主义与乌托邦、与理想主义混同,这种无节制的概念扩张便使得此主义与彼主义了无分别,从而使概念也变得无意义。但这样的论证却服从了本文开头所介绍的那些围绕政治激进主义所提出的一揽子批评性结论。这里暂且还是搁置结论,就作者以"登仙般的飞扬感"形容政治激进主义者的心态,我觉得有些话不能不说。首先,我认为作者没有给出证据来支持这一说法,这就不能不具有主观臆断的强烈色彩。再则,我注意到作者在批评政治激进主义的文章中有着把清末以来的仁人志士(特别是其中主张走议会道路的人①)归入其中的意味,并以"登仙般的飞扬感"用来形容他们。然而如果考虑到这部分人所面对的全然不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者可以恣意妄为的环境,考虑到这部分人所置身的时代的严酷性和他们随时可能人头落地的处境,用获得"登仙般的飞扬感"去臆断他们,是既不得当又太残酷。

关于浪漫主义,需要区别艺术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精神信仰层面和政治操作层面。对文学艺术上的浪漫主义应该有更专业的评价,不属本文论域。至于作为一种态度和立场的浪漫主义,不错,它有反理性倾向,但这对于启蒙运动以来理性的僭越也有某种矫正作用;它有作者强调的以审美标准代替功利考虑的倾向,但对于一个过于注重实利,功利考虑已经压倒一切的时代来说,未尝就毫无积极作用;它对工业文明的反抗诚然有美化农业文明的一面,但也有对工业文明危险后果(如分割人性,使人单一化、工具化,破坏人与大自然的联系)的敏感和预见;浪漫主义者有摆脱一切束缚的倾向②,纵然这种倾向具有导致瓦解一切价值和规范的危险,但浪漫主义者也以其反常规的举动挑战了陈腐过时的清规戒律,罗素就认为浪漫主义者对清规戒律的挑战促进了时代的宽容......,如此等等。浪漫主义同别的许多事物一样,有它的多面性,不宜简单化。

浪漫主义运动在19世纪达到辉煌顶点后开始衰落。但正如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浪漫主义"辞条所指出的:"一旦面临任何机械体系限制人类经验发挥作用的威胁,浪漫主义的抗议就会继续出现"。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它构成了西方开放的精神、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需要具体分析的浪漫主义与政治的关系

我是很赞同萧功秦先生对于浪漫主义渗入政治的警惕和告诫的。因为浪漫主义某些表现在文学艺术中行得通,在政治领域则不然。例如,文学艺术中可以把幻想推向极至,政治上这么干则易导致灾难;文学艺术可能在挑战和摆脱一切既有规范中获得突破,倘在社会、政治领域蔑视一切规范,就的确是在进攻人类集体经验了。不过这后一种"蔑视一切"正如罗素和其他许多思想家所指出的,在性质上是反社会的,付诸行动者不是无政府的叛逆者就是想征服一切的暴君。就是说,浪漫主义这一发展路径的结果是无政府主义和极权主义这一藤两瓜,而并非作者指称的政治激进主义。政治激进主义要求对社会秩序进行广泛变革,但大多从已有的思想资源获取变革所依据的理念或原则,一般说来,并不具有"蔑视一切"而进攻人类集体经验的嗜好。诚然,政治激进主义也可能取无政府主义和极权主义之类灾难性的极端形态,问题是萧先生批评的并非这些形态,恰恰相反,批评矛头主要针对着我国清末以来出现的议会民主政治理想。浪漫主义渗入政治,其走向还不止上面说的这些。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也是其可能的走向,但最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朝向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发展路径。对此,后面还将提及。

写到这里,有必要指出两点。其一,即使政治浪漫主义,无论哪种走向,如前所说,都须区分个人精神信仰层面和政治操作层面。就是说,必须区分信奉者、表达者与实际操作者。不管多么糟的主义,如果仅仅作为个人政治信仰,对他人、对社会并不构成危险,构成危险的是那些掌握着相当的社会权力资源的政治领袖。当然,信奉者、表达者可能成为实际操作者,但这中间还隔着许多环节,而且每一环节之间的过渡也不是不需要条件的,其中,获得权力是关键性条件。就此来看,即便《浪》文对奥莱弗的界定是准确的,鉴于奥莱弗只是一个政界之外的普通青年,他的信仰只不过是多元信仰中的一种,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很正常。根据一个青年的个人信仰引出那么多政治性严重结论,前提就是虚幻的。其二,对浪漫主义渗入政治活动也应具体分析。事实上并非都那么糟糕,就必然走向灾难。例如,拜伦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者,他的浪漫主义既表现在他的诗里,也付诸于投身希腊解放事业的政治行动。但他怀抱崇高理想的政治行动除了使自己死于热病,没有给任何人带来灾难。对他,罗素如是说:在他身上可以看到"融合成十足浪漫派的一切要素--叛逆,满不在乎,藐视成规不顾一切和高尚的行为。他为了希腊式的自由而死于密索隆奇沼泽之中,始终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姿态。" ③在欧洲,像拜伦这样深刻介入政治活动的诗人并非个别,众多的浪漫主义诗人在19世纪欧洲政治生活中都曾活跃异常,法国尤其如此。这个文学艺术上浪漫主义的发源地,政治上也很浪漫了一下。其政治浪漫的程度,从勃兰兑斯谈1848年革命时的浪漫派可窥一斑。他说:1848年"是浪漫派胡闹的一年--这时掌握法国车轮的不是政治家而是诗人和热心人;议会里流行的不是实际政治观念而是圣西门主义、新基督教观点......"。那么,在那一年掌握着法国车轮的浪漫派诗人们给法国带来了什么呢?在30年代后期就转向政治活动的浪漫派诗人拉马丁此前一直为工人境遇鸣不平。1848年二月革命后,这位担任临时政府外交部长但实际上是政府灵魂的诗人对聚在市政厅前的民众作了最具浪漫色彩的表示:"我们将共同创作最美好的诗篇"。他没有食言。主要由于他的建议,刚成立的临时政府几天内就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工作:废除了殖民地的奴隶制,废除了政治犯的死刑,废除了复辟时代遗留的民事拘禁,恢复了新闻自由、集会自由。不列颠百科全书高度评价这位浪漫主义诗人是"一位勇敢而明智的战士"。还有雨果。

他既是法国浪漫派文学的领袖也是政治上的激进派,他以充溢的激情介入许多政治活动,但无论《浪》文关于"浪漫主义对现实的理解建立在误解现实的基础上"认识论评价还是关于浪漫主义者政治后果的评价,搁在他身上都不合适。他在二月革命后担任议会代表,提出了全民教育和人民福利的理想并为之而斗争。尽管19世纪的法国政局不稳、政权形态频繁更替,但拉马丁和雨果们为之斗争的那些东西并没有丧失;政局的变动既未动摇19世纪的法国特别是它的首都巴黎仍然是欧洲文明的代表和无可争议的文化中心,也不影响法国对各国政治流亡者的亲和力,事实上,19世纪的法国张开双臂接纳了许多流亡者。在我看来,19世纪法国的政治动荡被许多论者夸大了;而法国有过的政治动荡也不能算在浪漫主义者头上,至少,尚无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应由他们负责。

我举上述事例是反对在浪漫主义与巨大灾难之间建立联系,但这不意味着否认这种可能。前面提到的最值得警惕的浪漫主义政治走向就贻祸无穷。滥觞于19世纪的把民族、国家当成放大的部落神崇拜的民族主义是浪漫主义进入政治的主要通道。民族主义极易调动起民众激情,也最容易形成具规模的运动。事实上,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洲,对民族、国家的崇拜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人们的想象力,并真正导致了无穷灾难。但批评浪漫主义的萧先生却对此未置一词。

四.评"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

这是《浪》文的根本结论。它依据以下论断而确立:文化浪漫主义者往往心地良善,是一些相信自己抱有一个伟大目标,相信为此可以采取一切方法的人;为了建立心目中的美好世界,他们向人类集体经验发起总攻,而恶人作恶仅限于满足私欲,并不向人类集体经验发起根本性进攻;浪漫主义好人因相信自己动机纯洁而缺乏反省精神......。

然而无论"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的根本结论还是它所依据的这些论断,都首先是一个事实问题,其次才是理论问题。所以,我认为第一步应该作事实判断。

说起人为灾难,法国革命中发生的屠杀难免被提及,但这场灾难很难说是"浪漫主义的好人"造成的。有史可考的事实是,实施报复、屠杀而使革命年代变成人人自危的恐怖时代的是并不浪漫的、很实际的暴民和同样不浪漫却很冷峻的罗伯斯庇尔们的"大手笔",而充当"革命车轮"碾压材料的倒恰恰是那些对"平等、自由博爱"抱着真诚信仰的浪漫主义的革命贵族。

比起因滥杀无辜而留下暗迹但毕竟传播了新的理念、清除了旧制度的根基、进行了建立共和制尝试的法国革命,20世纪六七十年生在我国的"文革"是一场货真价实的灾难。可是文革中豪情万丈的青年学生虽然很浪漫,但他们只是并不浪漫的政治领袖手中的棋子--老实说,我对那种视某些文辞浪漫但行动起来极端实用主义的政治权威为浪漫主义者的说法是很不以为然的,这些权威人物工于心计、精于谋算,恐怕与浪漫主义者的精神特点处于不相通的两极--,如果把造成这场全民灾难的帐算到青年学生的浪漫主义头上,是不公正的。关于文革灾难的程度,也许距离近了些,把它与本世纪其他灾难作比较的条件尚未成熟,还难以定论,然而,发生于二十世纪上半页的法西斯灾难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任何灾难都不能比拟的,受害者人数和所涉国籍之多,灾难所及领域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这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共识;而法西斯政权,尤其德国纳粹政权和日本军国主义政权,不论是挑起反人类侵略战争,还是通过集中营、灭绝营、毒气室实施的种族灭绝计划或由细菌部队进行的细菌战、拿平民和战俘进行的活体实验......,无不是对一切公理、一切使人得以确立为人的道义准则(按《浪》文的表述即"人类集体经验")的根本性摧毁--这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共识。

如果关于法西斯灾难是人类经历过的最深重灾难这一事实判断是确凿无疑的,循着《浪》文"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之说,那么以下结论便不可逃避:发起这场"对人类集体经验的总攻击",④造成了人类空前劫难的元凶希特勒及其团伙是"浪漫主义的好人"。倘若此结论成立,人类判断力可真的是遭遇根本性挑战了。

到这里,《浪》文结论的荒谬已在不言之中。但值得思考的是,一个学养深厚的学者为什么会得出"好人造成的祸害比恶人更深"等一揽子观点?

我认为,《浪》文的问题既出在方法论也出在理论上。方法论误区在于:首先,作者的结论预定,过于急切地要证明政治激进主义的恶果,不是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进行总结和论证,而是根据极有限且可有多种解释的个别事例--奥莱弗对中国现实的颠倒认识--引出一系列普遍性结论;其次,以假设代替事实,在并不存在逻辑联系的事物之间虚构逻辑联系,诸如浪漫主义者"只有在被视为美好的事物被他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他才能坚持自己的批判的合理性"之类轻率论断在文中并非个别。理论误区在于,作者的根本观点暗含着一个关于善恶判断之依据的前提,即:倾向于认可用目的为手段辩护、并根据某人声言的目的对其进行善恶判断。作者文中就提到怀抱"伟大目标"的"浪漫主义好人"相信为此"可以采取一切手段"。所谓"一切手段"其实就是"不择手段"。我当然不是说作者本人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问题是作者为了证明"好人为祸甚于恶人",便把如此行动着的政治人物判定为心地良善的浪漫主义者。在这里,那些人是不是浪漫主义者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凭那些为祸甚深的人所宣布要实现的目的就断言他们是"心地良善"的好人。然而目的并不能为手段辩护。在我看来,当目的确定后,目的对手段的选择起着制导作用,即:所选择目的的性质本身就规导着对手段的选择。可以说,手段的性质体现或者暴露目的的性质。其实无论政治领域或日常活动领域都不难发现,凡不能正大光明表达出来的目的往往需要一个"高尚的目的"作障眼物,而真实目的就在借以达到目的的手段背后。政治领域尤其如此。这就意味着:政治人物所宣称的目的有真伪之别。缺乏事实支持的口头宣言什么也证明不了,而包括所采取手段在内的可考察的经验事实才是鉴别真伪的依据。德国人对希特勒公开宣传的目标与实际追逐的目标之间的巨大反差是有深刻体验的。借用著名史学家梅尼克的比喻,这是摆满招徕顾客的诱人物品的橱窗与充斥着假冒伪劣品的货柜之间的反差。这种反差,我们领教得也不少。尽管政治领域内的云遮雾障使人们对于政治人物或党派追求的真实目的的认识不那么容易,但至少以下几方面有助于判断。选择手段上有无限制,有没有对生命的基本尊重;是否言行一致(或者说公开声言的和实际奉行的是否一致);执掌政权前后是否保持原则的一致性,是否将过去动员民众的口号付诸实践......这些都是试金石。它们与浪不浪漫无关,而与诚实与否、正义与否有关。如果从这三方面来判断,无论是根据《浪》文结论势必归入"浪漫主义好人"之列的希特勒,还是文章直接作为文化浪漫主义造成灾难的"生动标本"提出来的波尔布特,隐藏在他们的美妙言辞后面的真实目的和他们本人的真实面目都不难揭开。这二位之不择手段难分伯仲,两人都穷凶极恶地攻击一切人类准则,都专权、暴戾,都堪称大阴谋家,都视人命如草芥,都有可怕的报复心。说起视人命如草芥,一个用集中营、毒气室进行种族灭绝和清除异己的大屠杀,一个对受过教育的人进行有计划的诛灭;希特勒不声不响但无情地实施对一切动摇其权力的人的报复,波尔布特则以灭门暴行和灭门之后用卡车来回碾压尸体的灭绝人性手段对付所谓背叛他的人--其实这种一旦怀疑谁对自己至上地位有所不利便无情实施的报复,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他们最在乎的是权力地位。顺便提一下,《浪》文举出波尔布特时,说经由浪漫主义者的政治来改造的世界"往往产生他们所不曾意料到的巨大灾难与不幸"。认为波尔布特对由他一手制造的、正在进行中的屠杀和灭门罪行"不曾意料到",说得过去吗?至于他们是否言行一致、执掌政权前后是否具有基本的一致性,这已经有足够的历史事实为证,用不着再论。这是两个把自己的强权欲望隐藏在欺骗性的意识形态言辞中的伪善者。

如果说希特勒和波尔布特这两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生动标本"证明了不能依据某人公开

宣称的目的来判断其善恶,那么本文曾提到过的诗人拉马丁则是可以担当反驳《浪》文作者用以证明"好人为祸甚于恶人"的重要论据之一的"好人缺乏反省"的"生动标本"。据路易斯.博洛尔在《政治的罪恶》一书所述,这位真正抱着纯洁动机投身政治、真正称得上浪漫主义好人的诗人对他过去视大革命时期的犯罪给人类带来吉祥的看法作了如下反省,他说:"为罪恶开脱,为残忍寻找虚妄托词的史学家,在无意识中为将来的狂热者效仿这些罪恶铺平了道路......这是我自己也曾经犯过的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这样献殷勤,我为自己感到耻辱。"可见,一个人是否是动机纯洁的浪漫主义好人与其有无反省精神没有关系。

写到这里,本文可以就此打住了。总之,在我看来,由于《浪》文十分令人遗憾的理论误区和方法论误区,它的基本论断也十分令人遗憾地变得可疑。

注释:

①应该看到,许多政治主张都具有相对性,这种相对性使"政治激进主义"这一概念并不固定在某些主张上。例如,在十八世纪末的英国或十九世纪中叶的法国,那些主张成年男子普选权的人在政治上是激进主义的,但是倘若这两个国家如今还有人把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作为目标,恐怕就要归入保守主义麾下了。同样,我国清末那些主张议会民主的人,可以说他们在政治上是激进的;然而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变化的一百多年后,当政治权威由于其产生途径暧昧而使合法性问题变得突出,而不受制约的权力又早已成为全社会公害,如何确立政治权威、如何管束权力的问题已然不可回避,此时还视议会民主之类主张为激进主义就大成问题了。

②必须指出,尽管浪漫主义者有摆脱一切束缚的精神倾向和行为倾向,但并非所有要摆脱一切束缚的人都是浪漫主义者,否则,那些蔑视人类价值的毫无顾忌的最彻底的罪犯就个个可以冠之以"浪漫主义者"称号了。这里还有一个重大区别:浪漫主义者看重个体价值、看重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充分表现,他们的"摆脱一切"(包括挑战现存价值)是与其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理解相联系的。而这正是反人类的罪犯所蔑视的

动漫类论文第2篇

关键词:动漫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创意

中国分类号:G718.5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视,各地区动漫节、动漫创意产业园、动漫专业越来越热。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促进动漫的制作技术日趋成熟,提升动漫产品表现能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改革完善动漫产业的产业链条,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劳动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的朝阳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各地方院校紧随大势,开设动漫课程,招收动漫专业学生,正式将培养动漫人才纳入学院的人才发展规划中。

以我院为例,我院艺术学院2010年开始开设动漫专业,首次招生100名,情况比较乐观,2011年招生人次33人,2012年招生7人次,2013年招生6人次,招生数量逐年减少,学生就业情况不甚乐观。动漫产业专业人员的紧缺与学院招生及就业率低之间矛盾,使我们必须反思我们专业建设上的缺陷与问题,面对院校开设动漫专业招不到学生、招到学生得不到就业的尴尬处境,我们尝试分析存在的四个问题:

(一) 动漫观念陈旧,认知存在误区

在中国,普通大众对于动漫的定义就是动画片,对于动画片的定义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小短片,这样的动漫作品做出来的毫无新意,说教倾向过于明显,内容幼稚。这种认知的误区,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直接导致受众群体范围过小、固化,十年如一日的中国动画片也接受了作为小孩子娱乐时间的消遣,固步不前。我们有一些动漫专业的学生在认知上也存在这样的认识,成为限制他们理解动漫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动漫环境闭塞,基础薄弱

安阳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整个动漫环境落后,没有良好的动漫氛围,动漫文化节、动漫文化产业园等动漫文化欠缺,以动漫为核心的文化企业稀少,动漫产业链条不完整,虽然有大量的动漫产品消费,却没有完整的动漫文化产业链条,导致动漫文化基础薄弱。

(三)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课程设置上,由于我们高职院校的更多的强调技术的竞争,所以我们学院的课程向学生在电脑制图技术上倾斜,大部分的课程是与美术、制图、技术等相关的技术类学习,这样的定位符合技术类院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但缺乏理论基础的技术,并不能推陈出新,使学生缺少了不断创新的能力。

(四) 师资力量不足

这是困扰高职院校开设动漫专业的最重要的限制之一。动漫作为一种高度凝合智力、财力、时间的劳动产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保障。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懂技术创作的优秀人才是我院在动漫人才引进中急需解决的;先进的设备是制作动漫作品的工具,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功能齐全的计算机设备是完成动漫作品制作的基本保障。

(五) 学生实践能力欠缺

高职类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注重在短时间内完成技艺的学习,但由于本地的动漫文化基础薄弱,专门从事动漫作品制作的企业极少,同学能够实践的机会也很少。职业院校毕业没有毕业作品的硬性要求,所以学生即使掌握熟练的电脑技术,实践能力却依然欠缺。

如何能够走出目前动漫专业这种培养人才的困境,我们可以有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培养正确的动漫意识

转变学生对于动漫的认知误区。动漫不只属于孩子,也属于成年人,制作精良的日本动漫在全球拥有相当数量的成人受众;不只是说教,也有传承文化、大众娱乐等功能。动漫观念的培养与纠正,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动漫作品内容,也会改变学生的动漫选择题材。纵观美国动漫作品,因为受众的分级与定位清晰,使动漫作品能有深刻的内容与广泛的选材。

(二)创造良好的动漫环境

良好的动漫环境是长期发展动漫产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动漫文化基础薄弱、环境闭塞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也不是一个学院能够改变的,但我们可以走出去,亲自去看看大城市的动漫文化节、动漫文化产业园,或者带回来影像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丰富学生们的见识,在小范围内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爱上自己所学习的专业,能够体会动漫文化核心价值观中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

(三)加深专业理论学习

加强专业理论完整与深入学习,深厚的理论能够完整的表达动漫作品的内容,能够拓展动漫作品的表达形式,是动漫作品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动漫作品质量的有效途径。系统完整的动漫理论学习不只是动漫技能的理论,还包括世界各地动漫发展史、动漫产业发展模式、动漫内容创意产业等内容的学习,动漫理论的学习能够促进动漫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四)增强师资力量

增强师资力量的发展是发展我院动漫专业的重要途径。不断的引进优秀的动漫人才,在理论、技能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学院派人才与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实战派人才都是我院发展动漫专业急需的;加强与专业院校的教师交流交换,能够学习先进院校的先进教育经验;引进客座教授等社会的优秀人才,为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动漫专业的不同发展方向,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动漫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创新。动漫产业作为创意产业,深刻的诠释了动漫的核心价值所在,一部好的动漫作品将传统的内容进行创意组合,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作品形式与作品内容,吸引广大的受众。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将传统文化不断的与国际文化相结合;注重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刻意的将传统故事颠覆,换成新的讲故事形式;注重生活小细节的观察,培养学生细微的观察能力,通过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4年的冷门专业中动漫专业名列其中,作为一种新兴的专业,作为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专业,它的困境是暂时的,通过学院不断的加强学科建设,通过改革与创新,相信我们的动漫专业一定可以走的更长远,为国家的动漫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动漫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婧.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2)

动漫类论文第3篇

记者:您是如何评价本届动漫游戏博览会的展览和论坛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的?

贝兆健:本届展会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中国馆举办的首个规模宏大、专业化突出、国际化显著的部级高规格展会。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评价本届展会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从展示面积参观人次、票房收入、交易总额来看,本届展会与前六届相比均创下了多项历史之最,引领了中国动漫游戏类展会的发展方向。本届展会的主会场总面积达到30000平方米;展会总参观人次达35万,其中主会场观众14万人次,各分会场活动及专业论坛会议观众21万人次;海内外参展商280家,其中海外展商的展出面积达到37%;展会期间交易总额达到43.03亿元,其中场内交易金额达8.13亿元,场外意向交易金额共34.9亿元;五天总票房突破600万元。

其次,本届展会集聚了国内外一流的动漫游戏展商及金融、法律、保险等中介机构,这在国内动漫游戏展会中实属首创。本届展会的展商覆盖了动漫游戏全产业链,共设动画、漫画、基地园区、动漫授权、网络游戏、游艺机、桌面游戏等十大展区,大大丰富了“动漫”的内涵,促进了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的融合,符合目前业内所倡导的“大动漫”的发展趋势。此外展会还首次引入了金融、法律、保险等机构,通过现场咨询,产品推荐、项目对接、合作签约、参加论坛等各种形式,为动漫游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为跨界合作对接搭建起良好平台,成为CCG EXPO推进动漫产业跨界融合,提供行业保障支持、推进服务创新的一大突破。

第三,展会范围从中国馆内延伸到全上海市,成功营造了“全城动漫嘉年华”的氛围,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欣赏动漫、参与动漫的热情。今年的动漫展首创了“1+5”的大空间展示结构,除了主展馆以外,还设置了东方明珠广场、徐家汇绿地公园、宝山大场动漫街、张江动漫博物馆和苏州论坛五大分会场,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项活动,打造全城动漫嘉年华。分会场活动从7月2日起拉开帷幕,10天共接待了20万人次的观众。此外,海外优秀动画电影和中国原创动画电影展映活动分别在世博影城和全市五家影院同时举行,展映《追逐繁星的孩子》等五部首次在国内放映的海外经典动漫电影及《喜羊羊和灰太狼》、《梦回金沙城》等数部国产优秀电影。以上这些措施发挥了强大的同城效应,极大地增强了上海市民参与动漫的热情,提高了国内外各类动漫形象和作品在群众中的知晓度,为动漫游戏产业在上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四,展会的专业论坛为动漫游戏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CCG不仅致力于为普通市民打造一场动漫盛宴,同时也为动漫游戏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个高规格的展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本次展会共开设论坛,涉及产业链各个环节,聚焦当下动漫产业领域热点话题,包括:中国动漫与儿童教育高峰论坛;中国动画电影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动漫体验发展论坛;中国手机新媒体(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暨投融资高峰论坛;中国立体动画影视业发展论坛;中国动漫衍生产业高峰论坛等。论坛嘉宾共发表主题演讲数十场,特邀主讲嘉宾79人,其中海外嘉宾20人,专业听众总数达到3762人次,是历年来论坛规模最大、质量最高、专业观众参与人次最多的一届。比如分会场之一的苏州动漫影视创意投资大会邀请到当今国际动漫业界权威和重量级嘉宾前来为中国动漫作品“走出去”“把脉”。嘉宾包括3D版《蓝精灵》的总监丹•罗贝尔、电视动画《功夫熊猫》的导演兰迪•拉莫斯等。据参与论坛的嘉宾和听众反馈,论坛话题引领当下热点,视野高端,现场互动活跃。无论是话题设置、嘉宾邀请还是专业观众的参与度,都体现出了高规格、专业性和国际化。

第七届中国动漫游戏博览会不仅是展示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推动国内外动漫游戏企业实现合作与交易的良好平台,更是推动世博园区后续利用与开发上海“后世博”时期文化创意资源的重要体现。作为文化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点打造的一个动漫游戏展会,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的行业引领示范作用与平台搭建服务功能日益显著,产业发展集聚与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开始发展为我国动漫游戏行业展会的示范与标杆。我局将在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本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原则,继续办好今后的展会,力争将其打造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动漫游戏盛会。

记者: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您认为上海应该如何在打造动漫产业上下功夫?市文广影视局在十二五期间有哪些针对动漫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贝兆健:按照市文广影视局制定的上海文化文物广播影视“十二五”发展规划,未来五年上海动漫产业的发展目标是:继续大力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与振兴,使动漫产业成为上海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成为全国动漫年产值最大的省市。进一步优化动漫产值分布结构,争取原创动漫产品产值占总产值30%以上。

“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完成以下五大任务:

一、构建积极宽松的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大力扶持原创动漫企业和品牌的发展。如推进动漫企业认定以及原创动漫优秀项目扶持工作;加大上海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力度,在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扶持基础上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形成发展动漫产业的合力。

二、积极搭建产业交流、交易、制作平台,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和智力资源。如继续办好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继续发挥上海动漫产业促进会的服务作用,使其成为上海动漫企业交流沟通的平台,促进产业链的进一步整合;进一步发挥上海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提升上海制作动漫产品的技术含量,拉动整个行业技术制作水准的提高。

三、充分运用“世博效应”和“迪士尼效应 ”,推动“十二五”期间动漫产业的跳跃式发展。如打造“世博概念”,开发与世博相关的动漫原创作品及衍生品;参与世博场馆开发利用,开展各类动漫会展、交易、节庆活动;利用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契机,学习外国先进动漫理念、动漫文化和经营模式,推动上海动漫产业的跳跃式发展。

四、完善动漫投融资、产权交易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如发挥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作用,加快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将各类金融资本引入动漫产业,帮助一到两家重点企业实现挂牌上市。

五、打造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动漫走廊,形成以上海为龙头,浙江,江苏为两翼的动漫产业带。组建长三角动漫产业联盟,整合江浙沪两省一市的动漫发展资源,加强市场消费引导;保护原创动漫作品知识产权,切实保障动漫制作机构的合法权益。鼓励企业将其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落户上海,在长三角地区设立制作开发分支机构。

记者:您认为政府在组织动漫展览方面应扮演什么角色?上海以后每年会有哪几个重大的动漫类博览会?

贝兆健:回顾七年来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的筹办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到,在坚持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政府主管部门在推动这一方兴未艾的产业发展方面,还是要综合运用政策引领、平台搭建、资金扶持等多种方法,积极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中,仅就组织动漫展览而言,可以用这样三个词来概括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

引领: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是文化部、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级展会,是政府部门在动漫产业发展之初主动搭建的重要平台,但从展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还是要坚持走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道路。在这一阶段,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引领,这包括在办展理念、办展规格、办展模式等方面的引领,也包括对动漫游戏产业企业支持和参与动漫博览会筹办工作的引领,还包括协调和吸纳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博览会平台共同支持产业发展的引领等,如2010年将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与卡通总动员合并举办,实现了两大品牌的资源整合,也更好地兼顾了专业展商与普通观众的参展和观展需求。同时推动成立了博览会的专业协办公司上海炫动汇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展会建立良性循环的内在造血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升: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多届,但与国际同类展会相比,在行业覆盖面、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政府主管部门及时看到了这一差距,并主动采取措施以提升办展水准。如支持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展会迁址中国馆,不仅使展会面积翻了一番,同时借助中国馆的品牌形象以及“后世博效应”,大大提升了展会的知晓率和吸引力;支持美国、韩国、日本等海外知名动漫企业参展,如迪士尼、韩国文化振兴院组织的联合展团等,海外展商参展面积占总面积37%,基本达到了国际知名展会的标准,而巨人、盛大、九城、腾讯等国内龙头游戏企业的参展,极大提升了展会的品牌形象。此外,支持展会扩大会展面积,第七届展会推出“1+5”大空间架构,除中国国家馆主会场外,还在上海动漫博物馆、东方明珠零米广场、徐家汇绿地公园、宝山动漫衍生品产业园区以及苏州设立5个分会场,形成了巨大的同城效应。

管理:加强监管是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展会筹办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应主动指导展会协办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规章加强展示内容的甄别,同时建立相应监管力量加强展会举办期间的现场监管,确保展示内容的规范健康。此外,还要指导展会协办单位做好突发事件以及大客流等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确保观众在参加动漫展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目前,上海地区以动漫为主要展示内容的重大博览会只有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为了办好这一展会,上海也在加紧制定《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新五年规划》,我们有信心将其办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动漫游戏类博览会。

记者:您认为,未来我们与国外动漫机构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交流合作?政府对于本土动画电影有哪些扶持政策?

贝兆健:我认为中外动漫机构的交流可通过以下渠道得以实现:

一、积极参加国外重要动漫展会、节庆,与国内外优秀动漫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为此,市文广影视局曾组织包括上海美影厂、炫动传播在内的动漫企业代表团赴法参加2011安纳西国际动画展,就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沪上企业与海外展商就项目合作、人才交流、发行等达成了意向。同时,在今年的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上,迪士尼、孩之宝等著名国际展商的参展,也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向海外企业学习的大好机会。

二、主动与国际知名的动漫机构合作拍摄动画电影,学习借鉴外国最新拍摄技术,全面提升本土动漫的制作水平。

三、加强与海外公司的合作,推动中国作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四、广泛开展与海外动漫院校、优秀动漫企业的人才交流,在推荐优秀动漫人才赴海外培训的同时,也可以创造条件引进外国优秀动漫人才充实本土团队。

在本土动画电影的扶持方面,我局近期公布的《上海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有如下规定,即:上映一年内票房在500万以上及获得国际知名动画节展或国际A类电影节主要奖项的动画电影作品,将予以相应的奖励。

采访后记

思考一:“分钟考量”不是衡量动漫产量的唯一依据

以电视动画为例,据官方数据统计,上海2010年的电视动画产量为1300多分钟,较全国来看,产量偏低。于是,很多人就片面认为上海的动漫产量很低下,整体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实,在编者看来,真实情况未必如此。首先,电视动画只是动漫产业的一部分内容。动漫产业还包括漫画、动漫原创、动画电影、动漫衍生品等。其次,电视动画发展的优劣,也并不仅仅是用“分钟数”就能衡量出来的。“以分钟计”只是考量电视动画发展的指标之一,还有一些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比如,制作出的电视动画作品究竟有多少被公共传播渠道播放出来,它的知名度究竟有多少,它到底产生了多少经济与社会效益等,这些都需要纳入电视动画发展的考核范围。虽然,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能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但如今电视动画的“唯分钟论”已经成为产业考核的唯一因素,它所产生的诸多弊端还没有引起业内人士足够的关注。产业考核应该被量化、被标准化,但这个庞大的参照体系,还需要根据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

思考二:丰厚的政府财政补贴是“重产量不重质量”的根源

从全国范围来看,如今的电视动画的整体状况是:许多地方政府对电视动画给予相当数量的财政补贴。比如,动画企业制作了一定数量的动画作品,就能得到一部分补贴;如果制作的这些动画片能在地方电视台播放,就能得到另外一部分补贴;如果此动画作品在央视频道被播放出来,那就能得到更大的奖励。这种财政支持的强大背景让很多企业更加卖力地创造自己的动画总产量。于是,才出现了2011年全国电视动画的产量为280000分钟的高数据、大成绩。但在这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究竟有多少人、花了多少时间来真正考虑电视动画的质量问题,这都是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动漫类论文第4篇

动漫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消费文化,既有其生存发展的合理性,同时在成长过程中也突现出自身的诸多不足,这必然会给伴随其影响成长起来的受众,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带来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面对动漫文化浪潮的冲击,作为高校教育者的我们应该提出积极的对策,正视动漫文化影响的存在。

一、动漫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接受现状及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接受动漫文化的现状

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接受动漫文化的现状,制定并展开相应的调研工作(包括问卷调查和访问等方式),调研对象为当下在校(大一至大四,普通高校及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其年龄普遍分布在18至22周岁之间,这个年龄层的学生大致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这一代人基本上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动漫文化——主要以观看动画片及阅读漫画书,初高中时大部分人(其中一部分定性成“动漫迷”)开始广泛接触并消费动漫作品及其衍生产品,进入大学之后,由于休闲娱乐活动的丰富,他们对动漫文化进行整体消费(包括时间和金钱)的比例开始缩小,但同时因为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他们往往通过网络社区、微博、手机等途径对动漫文化进行消费,形成交互性、碎片性等特征。

(二)动漫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人生价值观

好的动漫作品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乐观上进的生活态度,鼓舞人的精神力量,激发人的潜力。大部分动漫作品是通过将主人公设定为与大学生年龄相仿,且处境相近的状态,并通过主人公不懈努力而获得成功。调研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喜欢励志类的动漫作品,从中获得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此外,动漫虚拟世界作为大学生构建的理想的“精神家园”,还可以达到一定心理治愈的功效。在访谈中,许多大学生表示现在的生存环境已然不是儿时想象的那样美好,来自现实生活中学业、人际关系、工作等各种压力会使自己丧失起初的纯真,因此他们一方面普遍会对少年时期接触的表现善良、纯真、友爱的动漫作品表现怀旧情感,一方面在当下的动漫消费中,选择风格像《虫师》、《夏目友人帐》等日系治愈类动漫作品,在优美的画风、柔和的音乐、简单感人的故事情节中来给处于心理亚健康的自己做简单的“心理按摩”。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些宣扬个人主义因素在动漫作品中的泛滥,一些大学生因长期浸染动漫作品时,与外界脱离、自我封闭,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甚至会形成反社会化人格或者去社会化人格,成为所谓的“宅男宅女”。

2.审美价值观

优秀的动漫作品富含民族文化和现代艺术主流的审美教育,例如我国动画艺术家运用中国戏剧、国画、皮影戏、木偶戏、民乐等传统艺术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为早期国产动画电影增添了无穷魅力,不可否认的是《九色鹿》、《猴子捞月》、《小蝌蚪找妈妈》等优秀国产动画片对80后大学生进行了人生早期阶段的民族传统审美观启蒙。此外当代大学生在动漫世界中,更能体会到世界异彩缤纷的各民族文化,感受到了日韩、欧美等异国文化所带来的新奇与魅力。动漫文化正是在视听感知中将特定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对输送给欣赏受众。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一些大学生过于迷恋、崇尚异域文化、外族文化,导致漠视甚至排斥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甚至出现效仿动漫作品中的畸形文化,比如广受大众舆论争议的电视选秀节目出现的“伪娘”等现象,背离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及伦理道德。

3.道德价值观

优秀的动漫作品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把丰富的社会信息传递给当代的大学生,有利于他们间接地了解、认知社会,通过动漫作品不断提升、改造自我,增强社会道德责任感。比如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传的“胖兔子粥粥”等漫画形象,“胖兔子”一句“俺环保,俺快乐”的口号可以让环保这样严肃的话题变得轻松随意了很多,也更容易被“80后、90后”的年轻大学生所接受,这些简单勾勒的漫画形象,不仅仅娱乐了大众,还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理想,也是对社会道德责任一种履行。

总而言之,动漫文化本身具有的双刃剑特性对当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有其正负面的影响,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这点,有利于动漫文化健康长久的发展,抑制其负面的影响,让动漫文化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有利因素,产生积极的效应。

二、对策分析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导动漫文化的建设发展,并且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指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在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高校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方向。

面对大众消费文化的新挑战,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和研究动漫文化,把握社会主流文化,引导动漫文化健康发展;其次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动漫舆论主导权;再者要坚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针对大学生的特征和成长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动漫文化教育活动,进一步满足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把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动漫科技、网游、论坛等载体结合起来,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动漫文化健康发展。

(二)从实际出发,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正面引导动漫文化的使用

学校应当从具体实际出发,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正面引导动漫文化的使用,注重对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可操作性和创新性。

1.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学生对动漫文化的兴趣投入,使得动漫活动在校园内有序而和谐地开展

社团活动为学校提供了一种统一活动、集中管理的模式,同时可以帮助高校教育者通过社团工作的指导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大学生远离不良的动漫文化因素,使他们在投身兴趣爱好的同时而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过于负面的影响。此外,组织专门类的动漫社团可以让学生对动漫文化有理性而深刻的认识,学校可以通过委托团委等部门给予这部分有理论探讨兴趣的动漫爱好者以项目基金支持,一方面可以培养出一批对此有深入研究的学生,一方面开展研究性课题这将对我国动漫文化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2.高校德育教师应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的辅导员大多数都是“80后”的一代,相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80后”辅导员和当代大学生一些相似的代际特征,具有亲和力,平等、创新意识,能在心理上贴近学生等突出优势。作为“80后”辅导员,需要了解和掌握当下动漫文化出现的新特质、大学生现在消费什么样动漫产品,再主动地引导他们的兴趣,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以引起大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体悟中树立正确的世界,使他们能够通过正当的兴趣爱好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实际上也就是为德育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方法。

3.加强网络媒介监管和教育导向工作

相比于传统动漫电视节目陈旧、类型单调且无法随时随地观看节目等缺点,大学生倾向于资源丰富观看便利的网络视频媒介,但是与此同时良莠不齐的动漫文化就很容易被大学生所搜索到。除了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公安部网络安全部门每年对网络进行严格的审查,杜绝了不良动漫的引进,从网络渠道上封杀不良动漫文化的入口以外,由于大部分学生有住校的要求,学校也应当通过校园信息办对校园内的网络环境进行清查,对一些国内外不法网站进行清查封锁,建立一个适合健康动漫文化发展的良好校园信息环境。

此外,通过调研和访谈,我们了解到超过八成的大学生对动漫作品的交流和讨论是通过专门的动漫论坛、博客、微博、校内网、开心网等网络平台进行的,喜欢和热爱动漫文化的大学生,不仅以此来实现个人拓展交际范围的目的,而且群体内的动漫同人逐渐形成、信奉和实行的某种动漫文化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因此学校应当和社会合力加快网络文化载体建设,如在校园论坛加强管理员的素质培训、制定论坛发帖规则,为动漫文化健康发展提供健康向上和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通过这些网管措施促进动漫亚文化逐步向主流文化转化,从而促进校园动漫文化的长远健康发展。

4.优化相关师资和课程设置

我国绝大多数院校开始动漫教学的历史都比较短,在师资、教材、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不够完备,根据调研结果,近三成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学校能开设动漫文化相关课程,超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与大学生对动漫文化解读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对动漫文化有兴趣的大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对动漫文化内涵的深刻解读和引导,而专业艺术类学生更希望获得具备先进动漫制作技术教师的指导,因此在优化师资方面,我们建议学校引进和培养“文武兼备”的动漫教师。

在课程设置方面,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群体对动漫文化需求的分化特质:低年级学生仍对动漫作品文化兴趣的延续性,我们建议开设优秀动漫欣赏课等公共选修课、举办动漫文化专题讲座、专题讨论等,对动漫作品中包含的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政治、宗教等各种文化元素进行解读,引导大学生识读动漫作品中的生命意识,进一步讨论道德伦理、审美等价值观念,使大学生得到丰富的人生观、世界观启示。高年级学生对动漫文化理解具有一定的成熟性: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受访大三大四学生关心动漫产业的发展,访谈中面对的高年级受访者表现出对动漫文化的产业发展很浓的兴趣,因此我们建议鼓励美术、数码、影视和文学、知识产权法律等跨学科发展研究,设置交叉学科课程,注重课程内容的就业指导性和实际问题针对性。

动漫类论文第5篇

【关键词】日本娱乐文化;兴趣;大学生活;大学学习;导向作用

引 言

本论选题以网络问卷为主要载体,利用微信,微博,QQ等平台问卷。实时共收集问卷数据640份。并与江汉大学关注人数最多影响面最大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江大微助手”达成合作,在此微信公众号上了我们的调研问卷,实时阅读量为708人次。本论从选题意义上来说,意在通过研究江汉大学学生对日本娱乐文化的接受程度来分析日本娱乐文化对江汉大学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有着怎样的影响和导向作用。换而言之也是希望通过研究‘日本娱乐文化对江汉大学学生学习、生活、兴趣的导向作用’为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提供指导性的意义。娱乐文化对大学生来说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文化。年轻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中最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影响的时段,日本娱乐文化毫无疑问是这些事物中的一种。但日本娱乐文化是如何影响,影响的方面以及影响的的结果这是本选题探索的重点。而江汉大学则是本论文研究对象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对“日本娱乐文化对江汉大学学生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到江汉大学的学生们对娱乐文化的接受方向和被影响的程度。由部分推及到整体本论也可以粗略判断出当代大学生所追求的精神方面的粮食――什么样的娱乐文化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本 论

本论的问卷一开始便针对调查对象接触的日本娱乐文化的广度做了一个粗略的调查。从问卷结果的分析来看,江汉大学的学生虽然对日影、日剧、日漫均有涉猎,但涉猎都有一定的偏向性。比如日剧的问卷数据就会整体偏向于《一吻定情》、《朝九晚五,帅气和尚爱上我》等偶像言情类型,分别达到了46.29%和45.37%,其他数据虽然分布不均但基本低于18%。日影则偏向于《名侦探柯南――业火的向日葵》《起风了》等知名度较大的动画电影,数据分别是51.97%和47.16%,其他则基本处于11%以下。日漫比较广泛,日常类、竞技类、奇幻类等各种类型的数据除了大热的动漫《进击的巨人》达到41.92%,《网球王子》达到54.15%之外,其他基本平衡在20%-30%之间。由此可见大家最为关注并且熟知的还是日本的各种动漫。且对知名的大热动漫尤为关注。

接下来本论会对问卷结果从生活、学习、兴趣三个方面依次分析。

首先是大学生活方面。相信每一个大学生进入大学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大学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社团的选择。本论文的问卷也涉及到了社团选择的问题,而问卷结果显示,43.67%的学生选择加入或是期待加入和日本动漫相关的社团,本论认为这样的结果和他们对日本娱乐文化中的动漫文化的偏向性是息息相关的。除此之外在日语相关的课外阅读上,江汉大学的学生们的兴趣也大部分集中表现在了漫画上,数据达到了35.81%。其他日语相关的课外阅读选项,诸如小说、杂志、某偶像周边等读物的数据都维持在了5%-20%之间。而问卷中的更进一步关于对动漫制作是否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的调查问题中,已经很了解或是有意向了解的人数的数据高达71.18%。因此就大学生的兴趣这一方面而言,本论初步可得到这一方面与日本娱乐文化具有较大的相关度。

就大学的学习方面来说,公共选修课是其中极具特色的一个环节。学生的一些精神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会体现在自由选课的结果中。而从问卷中笔者得知,有意愿选择与日本相关课程的学生达到了66.81%,其中语言类达到了33.19%,甚至超过了动漫类的30.57%。这也是本论中一个很让人意外的结果。比起英语,日语一直都是比较小众的语言,但是问卷的数据却显示学生对日语学习抱有较大的热忱。除了上面的数据之外,以下数据也能体现这一点。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有23.14%的学生期待加入日语相关社团。这个数据虽然不是太高,但另外两个数据却很能说明问题。在观看日剧日影日漫的人中,88.21%的人选择看原版,虽然不排除有些比较喜欢原版配音的数据,但是如此高的数据还是很能够说明调查对象对日语的接受程度和态度。在已经学习或者有意向学习的第二学位的选择中,日语也以22.27%的数据遥遥领先,而其他科目的数据均在6%以下。因此就大学学习这一方面而言,本论初步可得到这一方面与日本娱乐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关度,但此相关度低于大学生的兴趣方面。

就大学的生活方面来说,相较于以上相关度较大的两类数据,包括购物、旅游、交友等的大学生活方面的数据则表现出了较小的相关性。这主要体现在了旅游、购物、交友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旅游方面大家虽然普遍表示有意向去日本旅游,但是都比较偏向比较有名的城市或是历史景点,数据在40%-60%之间,对一些影视基地则表现出的兴趣较小,数据主要只在20%-30%之间。旅游中购物则是从数码类到美妆类、手办类、美食类等各有所好,数据较为零散,对日本娱乐文化而言并不具备太大的参考价值。交友方面,与学校中日本留学生结识的学生仅仅只有11.79%,大多数学生的交友还是通过寝室和课堂。并且像是漫展,日本主题餐厅,女仆咖啡厅之类的与日本娱乐文化相关度较大的地方61.14%的数据显示没有去过。

结 论

动漫类论文第6篇

关键词:3G技术;数字动漫;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5-1058-03

1 数字动漫产业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动漫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和3G技术给动漫产业向移动产业发展带来了可能性。3G技术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并与社区网站进行结合,WAP与WEB的结合是一种趋势,如时下流行的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就已经将此应用加入进来。而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动漫产业被称作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业之后又一经济增长点,涵盖了动画、漫画、游戏、制造、版权业等诸多行业。国际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视觉享受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动画应运而生。

特别是近几年基于3G技术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动漫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期。面对快速发展的庞大市场,我国动漫产业急需培养大量的动漫创作人才。

2 国内高等院校动漫人才培养的现状

国内现有三种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一是影视艺术类学校开设的影视动漫专业等;二是各类美术类院校开设的动漫美术专业等;三是一般综合性大学开设的数字媒体专业等。目前,这些院校都是按照本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在进行着教育教学活动,在与本领域类的其他院校并没有进行适当的的交流和学习借鉴,它们甚至连动漫专业的名称都是五花八门。所以,现实的情况是:在我国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占数量最多的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动漫专业由于缺乏的专业动画教师和专业基础较好的生源,侧重于动漫软件的教学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动多媒体开发,培养的将是基于应用的互动多媒体动漫作品。影视艺术类型学校的影视动画专业,与学校自身特点相结合,专注于动画电影的创作;

美术类型院校则大都偏向手工创作的传统的静态插画,没有把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作用发挥出来,学生的学习和创新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国内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我们认为主要面临下面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专业创作型动漫人才匮乏,国内动漫产业难以补充经过专业动漫技术培养的专才,中国传统的教育文化长期以来从某些方面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型,形成了中规中矩、统一的传统创作思路。然而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大量外国优秀的动漫作品加入竞争,如果我们动漫的创作没有丰富超凡的创新能力,甚者是极丰富夸张的想象力,那么我们的动漫产业将会逐步被市场边缘化甚至是淘汰。原创动漫人才的缺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已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据调查,现在国内动漫产业急需创作型动漫人才、兼通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动漫人才和通晓动漫产业市场营销与开发的经营型人才。现在我国动漫相关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广大的市场急需大量的各类动漫人才。这就确定我国高校必须适应市场的发展和需求,培养市场需要的,动手能力强的,想象力丰富的,善于创作的专业人才,而不是不管社会需求,脱离实际市场情况培养毕业生。

二是我国影视动漫游戏作品,在制作理念上与市场脱轨,显得保守。一些专家迷认为,中国的一些动漫作品在创作时过于强调其正面的教育意义,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影视动漫游戏在当今它本身是一个娱乐消费品,必须具有盈利的能力,单纯的说教是很难让现在的消费者为其买单的。在现在我国影视动漫游戏市场还有一个非常普及的现象就是许多的动漫作品缺乏原创性,很多都是国外作品的创意克隆,缺乏自主创作的作品,许多作品都是换个故事背景与任务情节照搬国外作品。国产动漫形象没有鲜明的特点,现在的国产动漫明星很少,很多时候还在吃以前的老底;情节故事老套;动漫人物刻画呆板草率,造型平庸甚没有个性。这些都是阻碍中国动漫界发展的问题。所以在人们心中,动漫世界尚的世界级明星还没有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三是难以及时把握国际上动漫产业的发展方向,动漫以是动画、漫画、游戏三大行业为主体,借助电影、电视、电玩、网络和移动通信服务渗透融合,形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动漫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重要文化产业,具有消费群体广、市场需要大、产品生命周期长(可长达70年)、高成本、高投入、高附加值、高国际化程序等特点。作为以卡通动画、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多媒体等为主要生产内容的产业,动漫因其具有当今知识经济的全部特征,涵盖了艺术、科技、传媒、商业、娱乐等多种行业,而被视为21世纪创意经济中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延伸到影视、服装、玩具、工艺品、出版、广告、休闲、娱乐以及软件、工业设计、多媒体、信息通讯等各类产业。而我国的动漫创作现在主要还停留在影视作品创作这一方向。

3 数字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

每个学校都在针对客观情况,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和方式,忽略了市场和行业发展的因素,所以,我国的数字动漫专业的发展应把目标方长远点,不要急功近利。数字动画在近几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它充分利用了现阶段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还有这几年发展起来的移动技术(移动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使得现在的动漫影视游戏作品在完成它本来的东西的同时,还提供逼真的视听效果,其中移动技术的引入还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动漫作品,所以我国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应该及时的适应技术的变化。

在我国现阶段动漫市场的发展和高校动漫专业的开设情况的矛盾中,我们应该主动求变,适应市场,把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引入到我们的培养方案中:

为了适应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对数字动漫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升我国数字动漫作品的整体创作水平与制作水平,培养出的能够适应现阶段影视动漫游戏行业(包括广告、电影、电视、网络、互动多媒体、游戏等领域)的能够担负起现代数字动漫的创作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学生在校学习了解动漫创作的各种知识,在将来的动漫作品的创作工作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生经过在学校专业学习和实践,在毕业后,应具备以下的专业技能:1)了解现有各种影视动画媒体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具有强大的自学能力;2)熟练掌握3-4种数字动画创作技术,并能在创作中灵活运用,还能够紧跟动漫创作的潮流,掌握行业的发展方向;3)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美学素质,基本了解音乐和动态图像制作;4)掌握计算机语言,并能够运用相关技术进行互动做平的开发;5)能独立完成制作各种形式的新颖的,有创造力的数字动漫作品。

针对市场的需求,产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需求,数字动漫专业开设专业课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

1) 基础类课程:动画制作原理、影视基础、艺术创作基础、计算机基础等

2) 技术类课程:二维图像软件应用、三维图像技术应用、时间运动控制等

3) 艺术类课程;音乐、视听语言、剪辑艺术、动画艺术原则、动画视听特性、动态美学法则、长镜头理论、表现主义等

4) 制作类课程:影视技术基础、数字动画技术、故事版、一分钟艺术创作、角色动画、数字动画的应用、个性动画创作等

5) 程序开发类课程:程序开发基础、数据库基础、游戏引擎基础、脚本动画、AS3.0程序设计、C++语言等

我们的教学除了理论教学以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出一些符合社会和产业需求的动画艺术作品,可以是影视、广告、游戏等,使学生在在校学习期间也能够了解到社会的需求以及整个产业对动漫人才的基本要求,还能体会到动漫创作的乐趣。从而真正了解动漫创作的工作流程,理论与实践,实践练习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切实有效的教学效果。

4 数字动漫教学方法的探讨

4.1 提高对动漫的认识

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以前,人们认为动画是电影电视的一部分,这是由于时代和技术原因造成的。而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动漫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变化,每个参与动漫创作的人才都需要紧跟技术和时代的发展。

4.2 艺术教学和技术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基本技术是动画创作的根基,就好像高楼大厦不能建在沙滩上一样,没有技术的支持是不能去谈什么创新的。有了技术的支撑,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还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和艺术修养。有了艺术的指导,动漫作品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我们学校的动漫教学课程安排上,要有侧重,在对学生的基本技术的培养上不遗余力,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的培养。二者缺一不可。

4.3 重视实践教学

所谓学校教育和教学,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学校还要再安排一些实验和课外实践。但是,对于设计类、美术类的动画教学,特别是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动漫作品开发,我们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动画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动漫创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再辅以理论教学,这样学校的教育将来社会的用就可以无缝结合。所以,我们提倡单纯的理论课程要尽可能的少,实验实践教学尽可能的多。

4.4 软件教学目的明确

中国的软件教学可以说是数字动漫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因为中国人与外国人思维习惯不同:我们在软件工具的讲授中总是先讲软件的所有功能,再进行创作;而外国的软件教学先讲授基本功能,然后在实际项目的创作中不断的学习其它功能。这里我们不去争论谁好谁不好,但是现在的各种动漫创作软件和开发软件功能越来越多,使用越来越复杂却是不争的事实,让学生在没有项目实践的基础上去理解和使用软件的所有功能的效率肯定是比较差的。从而妨碍了动画本质的创作。

软件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软件去解决问题、进行创作,而不是让学生单纯的掌握某个软件。因此,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把重点放在软件应用方法上,用实际的项目来引导学生完善专业知识和软件的学习,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避免学生陷于对软件功能的专研。对各种动漫设计开发软件的教学,教师只进行基本功能的讲解,然后让学生在软件的实际应用中去完善技能和技巧。而各个具体命令的使用,鼓励学生自学掌握。软件的具体应用,学生应该在实践中会慢慢体会掌握。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而且实践证明,这方法行之有效,让学生避免在具体软件地使用消耗过多的时间精力,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动画的创新上。

4.5 动漫作品的创新

我们说的创新,应包括内容的创新、视觉效果的创新和创作方式的创新。

1)内容的创新:内容需要创新,具有个性,好的情节构思对动漫作品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2)视觉效果的创新:我们可以使用传统手绘技法创造新效果,也可以通过各种计算机技术,创造出一些新的,更具震撼的视觉效果。在视觉效果中创意也是非常重要的。

3)创作方式的创新:创作流程我们可以借鉴,但是我们更应该总结出一些自己的创作方法和流程来完成更有创意的作品。

由于传统动画采用与电影电视同样的故事叙事模式,一些人认为动画是电影电视的一个分支,动画的产生和存在都将和电影电视相生相伴,于是,影视院校开设了动漫专业。一些人认为传统动画都是手绘动画,动漫的创作需要有很强的美术功底,所以动画是美术的一部分,于是美术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还有一些人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动漫的外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极大的推动动漫向传统领域以外的游戏,教育等领域发展,于是,在计算机领域也开设了动漫专业。动漫创作不仅仅是设计师的领域,现在开发人员也加入了进来。

院校开设动漫专业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1)知识结构上的优势:动漫创作是综合各个门类艺术优秀成果的艺术形式,它涉及到电影、文学、传统、人体工程、运动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只了解电影或绘画是不够的,数字动漫的创作需要技术和艺术的能手,而设计师具有创造力的特点,所以未来动漫视频游戏的创作不仅是电影、美术工作者、更多的是设计人员、开发人员的事,只要我们院校的现有课程中加入相应课程的设置,培养出符合未来需求的专业人才。

2)创作思维上的优势:传统的动漫使用电影语言来描述的,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动漫已经不能用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概括了,大量新的动漫形态已经超过了影视的范畴,扩展到了设计,教育,游戏,网络等领域,所以我们在设计动漫课程时要具有动态的思维,把更多、更广的技术引入到动漫创作中。

当然,在动漫基础人才的配置上,我们应该加强动漫专业师资的引入和培养,培养一支合格动漫教学的师资队伍。

5 结论

目前全国开办动漫游戏专业方向的高校四处开花,这对培养大量的动漫人才,对今后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繁荣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少院校师资短缺,缺少核心软件和设备,没有规范的教学体系和教材,甚至各个院校对动漫游戏专业的命名都不尽相同,造成这种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起步晚,发展快,投入少,这种情况如果不能改变,将严重影响我国动漫教育质量,进而危机生产和制作乃至整个产业市场,我们期待能早日看到适合国情,优秀的动漫游戏教学体系的形成,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竹,李红菲.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J].艺术与设计,2003(5).

[2] 刘京林.大众传播心里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3] 刘剑虹.具象研究——从因素分析到形式表现的素描练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动漫类论文第7篇

漫画类小作文写作是把所给漫画当成一个引子,让考生进一步完成看图写话要求。这种题型是对传统漫画类图文转换题的创新和发展,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表达方式的个性创作能力。

紧扣漫画的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讽刺的特点,漫画类小作文题可分为漫画内涵议论型、漫画内容改写型、漫画内容扩写型三大类。

一、漫画寓意议论型

主要是概括画面事件,对画面反映的事件或者现象谈看法并简析理由。字数要求一般200字左右。

这种类型题目的思路一般是:

引+“析、提”+“证、联”+结

具体来说,“引”即把所给漫画当成一个引子,进行画面内容解说;在此基础上,“析、提”是进行合理联想、想象,透过漫画创作时运用的夸张、拟人、讽刺等手法,深入揭示画面后隐含的意义,即揭示出漫画的内涵主旨或者寓意,一般只需一句话概括即可;“证、联”,抓住画面的内涵与主旨,将其作为微作文的中心论点,采用因果、对比、假设、条件等分析论证并联系现实进行迁移议论,在就事论事的前提下,再扣住中心论点适度说看法、表立场;最后结合自身,回扣画面内容,深入思考,点出画面给人什么启示来收束全文。

答这种题型,必须要以所给图片为支撑和基础,在读懂图片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完成其他文字要求。

【题目演练】

阅读漫画,扣主旨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200字左右。

画家的追忆

【答案示例】在空旷的荒原上,是一片干涸的大地,大地上到处都是裂缝,依稀有几棵小树立在地上,光秃秃的枝丫上几乎没有树叶,两只小鸟立在枯萎稀疏的枝头,一位画家手拿调色盘,面对着靠在树上的大画板,在画板上画出枝繁叶茂的图景(“引”)。这幅漫画揭露了自然环境变得恶劣的现实,旨在提醒我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为动植物的生存创造绿色家园(“析、提”)。社会商业化进程加快,一栋栋高楼林立而起,一片片树林相继倒下,人们砍伐森林,滥用水资源,将废水排入江河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保护大自然,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漫画中呆立在枯萎枝头的两只小鸟,似乎在用哀伤凄婉的泣血啼叫,向我们发出警示(“证、联”)。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将“保护环境”的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个人,让“爱护自然”的信念薪火相传,使“珍惜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绝不能让漫画中干涸荒凉的景象重演(“结”)。

二、漫画内容改写型

内容改写性小作文是在原漫画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改变其表现形式的作文形式。常见的出题方式主要是在文章体裁、人称、结构等方面的改写与转换。其中,不同体裁的文章在叙述方式与语言风格上有较大区别,改写时必须注意。

【题目演练】

某高校以“真才实干、求真务实”为主题展开系列探讨活动,请结合下面的漫画及所给文字按要求作答,200字左右。

①这幅作品在本次主题漫画征集活动中获奖,请以评委的身份写一段评语,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②请围绕漫画“学问”的主题,选取只长出几颗麦粒的麦穗或那株沉甸甸的麦穗的口吻,写一段文字,要求想象合理,有感染力。

这是一幅名为“学问”的漫画。画面的主体是头上分别长着直立的、只有几颗麦粒的麦穗和一株沉甸甸的麦穗的两个男子。左边这位体格偏胖,大腹便便且双手背后,看起来颇有领导人的架势;右边着灰色中山装的这位,拿着一本红色的厚厚的书,双腿并拢,毕恭毕敬地站着,颇有些拘谨。整幅漫画批判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不学无术之徒反倒对饱学谦恭之士颐指气使。

【答案示例一】该作品寓意深刻,描绘了不学无术之徒喜欢摆架子,饱学谦恭之士无处立身的情景,启发人们对真才实学的重视和思考,视角敏锐,画风犀利,直指当今现实。在艺术手法上,作者大胆运用象征、讽喻的手法进行鲜明对比,分别用“只长出几颗麦粒的麦穗”与“长出沉甸甸的麦穗”把两类人知识的差别细致形象地展示出来,让人忍俊不禁,使不学无术之人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特点昭然若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整幅作品形象生动,细节清晰,很有创意,获奖当之无愧。

评语内容应涉及到画面的主题和内容,画面的艺术形式。注意,专注一方面深入即可,两方面都深入都涉及最佳;由于评委的身份的限定,语体风格上需使用书面语。

【答案示例二】我是“叶小六”,这是我为自己起的美名。虽然我的根基庞大、养分充足,但是我生就娇小玲珑;不要看我只有六片叶子,但是片片嫩绿,有光泽。我只负责装点门面,就是所谓的“面子工程”;俗话说“少而精”嘛,不论学习、工作还是研究,都要信奉这个准则,我看惯了那些唯唯诺诺、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书读得再多,知识再丰富,在我面前还不是要弯腰低头?还不是听凭我的指挥?那些认为靠读书能走遍天下的人真是傻到家了。

情感要真切,语言要得体,符合不饱满麦穗或饱满麦穗的身份,前者紧扣“自大”,后者紧扣“谦恭”。

三、漫画内容扩写型

漫画扩写型小作文的灵活性不及改写型,它一般是给定一个中心句或情境句,要求在此句基础上进行扩写。与改写型相比,除了主题、主要情节不变之外,原情境下的体裁、人称都不能改变,只是在原文章内容基础上进行扩充,达到内容更充实,思想更深刻,表达更深刻的目的。注意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对原文进行扩展,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题目演练】

请结合漫画内容以下面给定的句子为文章的中心句加以扩写,要求有理有据,结构相对完整,200字左右。

动漫类论文第8篇

关键词:徐金龙 民间文学 动漫艺术

徐金龙的博士论文《从资源到资本――民间文学与国产动漫的整合创新研究》历经数载,几易其稿,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博士文库出版基金项目资助下,纳入黄永林教授总主编的“文化:资源与产业”文库、中华文化与产业系列,于2013年得以顺利出版。这部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的论著浸润了徐金龙博士的诸多心血,他在书稿后记中谈及写作陷入困顿时焦虑彷徨的心境,这大概是每一位研究者都有过的心路历程。然而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阅读思考与写作著述中,该著渐渐丰满成熟起来,并愈加厚重而深刻。

该著是一部关于民间文学资源如何与动漫艺术相融合、又如何转化为产业资本的研究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民间文学与动漫艺术的互动关系入手,是非常新颖独特的研究视角,在此之前这块研究领域可谓乏人问津,因为,这实际上是跨越了文学和艺术两大学科门类,又关乎对经济学、社会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等相关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诚如作者所言,这无疑是一项“白手起家、开荒辟野的开创性奠基工作”。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如此不辞劳苦、另辟蹊径、殚思竭虑地深入探究这一块新兴交叉领域呢?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作者目睹当下国产动漫艺术在外来动漫冲击下陷入发展困境,经受着“失忆症”与“失语症”的双重困扰,特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沦为了他者的嫁衣裳,而且动漫受众调查也反映出青少年一代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隔膜太久太深了,而对美、日等动漫一边倒,于是他秉着学者的人文情怀和忧患意识,从民俗学、民间文学专业角度出发,跨越学科界限努力加以探究,期望探索出民间文学资源与动漫艺术整合创新的可行性及其发展路径,让动漫艺术彰显其多重价值和功能,展露它作为文化资本的现实文化创造力,尽到它作为一门现代显学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责任。

诚然,动漫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风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由创作者所处的时代、地域及其所属的文化氛围决定的。周作人曾慨叹:“从前我常想从文学美术去窥见一国的文化大略,结局是徒劳而无功,后始醒悟,自呼愚人不止,懊悔无及,如要卷土重来,非从民俗学入手不可”,因为民俗实际上包括了人类生活文化的发展历史、民族性格形成历史的方方面面。根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前代文人创造的文艺作品,都是远古神话原型,即民俗文艺的古老样式之一,只是一种模拟和置换的变化,因而脱离传统而进行的创新就是无本之木。国产动漫艺术的萎靡不振有众多原因,其中一个无从回避的问题就是对民俗传统的认识不够精准、娴熟和深入,使得动漫作品本身缺乏人文底蕴和思想深度。作者考察世界各国动画发展史,发现优秀的动漫作品无一不是民俗传统和当代文化结合的产物,因此,综合运用民俗学、民间文艺学、艺术文化学、传播学、叙事学等学科背景知识,提出国产动漫应该重拾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从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去挖掘和组织资源,植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历史和思想内涵的思考。作者通过严密论证,阐述了国产动漫对民间文学资源创造性转化的可能性、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国产动漫要实现困境中的突围,首先必须反躬自省,以内容为王,重塑民间文学传统。动漫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民间文学确实是动漫艺术的源头活水,作为政治资源有利于坚守动漫艺术民间立场,作为经济资源有利于创造动漫艺术商业价值,作为文化资源有利于彰显动漫艺术本土身份,作为教育资源有利于传扬动漫艺术民族精神,作为艺术资源有利于激发动漫艺术文化创意,作为娱乐资源有利于提升动漫艺术喜剧品格。

在此之前,也有不少学者提出要将民族的文学传统与动漫创作结合起来,但是谈到具体怎样操作来整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使国产动漫与民间文学资源在表层形式和深层内涵两方面整合创新时缺少可行性的操作指南,容易走进误区。正如该著所论及的,一类动漫创作尝试“与国际接轨”,其后果是一味盲目西化,慢慢背弃民族化传统,以至于不伦不类;而另一种误区则是在选题立意方面挖掘中国古老的民间文学资源,却无力彰显民族文化的精髓,以至于有形无神。第二种误区甚至比第一种更严重,在这些一味堆积民俗素材的作品中,民俗文化被盲目片面化或狭隘化为表层的东西,成了民族文化的浅层次平面展示,缺乏鲜明独特的精神内核。当然,从民族民间传统的艺术样式中寻找与动漫艺术相契合的表达形式并没有错,但是需要意识到,民俗也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加入更多新的元素。所以,在国产动漫与民间文学资源整合创新时,不应该被历史感和民俗性所束缚,而是应该在民族传统中融入现代精神,让国产动漫成为一种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具体实践操作上,该著详细论述了国产动漫艺术应该在形式与内容、表层与深层方面对民间文学资源进行全方位地借鉴融合,在论述国产动漫如何对民间文学从形到神的借鉴融合时,就几种主要的民间文学体裁与动漫艺术的表层契合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并论及对诗性思维、民俗传统、道德情操、民间立场、故事范型、喜剧精神六方面民间文学资源的深层文化内涵的借鉴吸纳,这也是前人研究动漫艺术所少有涉及的。

该著最后通过深入剖析迪斯尼动画《Mulan》这一典型案例,指明并阐释了民间文学资源与国产动漫艺术整合创新的发展路径――“六化”,即以现代化的本土化为根基,以审美化的人文化为旨归,以国际化的产业化为方向,将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兼顾、情感艺术与技术理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达到形神兼具、内外双修,实现现代意义上真正的民族化,实现民间文学从资源到资本的现代转化。民间文学与国产动漫的结合,是互利双赢的:有利于打造文艺精品,塑造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彰显民族身份,捍卫文化安全,抵御西方文化殖民主义;创造经济效益,产生社会效应,推动创意文化产业经济;重视寓教于乐,开启儿童智慧,培育国民创造想象能力。

该著作者以他精深的文化功底和渊博的学识涵养,着力解决动漫艺术如何对民间文学这种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借鉴融合、开掘创新的问题,在实践层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提供借鉴经验,并为动漫艺术的现展和整合创新指明前进方向和根本出路,提供理论指导。在微观操作层面,着力解决动漫艺术如何对民间文学这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借鉴融合、开掘创新的问题,这对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实践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也是一种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