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动漫专业论文

动漫专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2:54

动漫专业论文

动漫专业论文第1篇

关键词:动漫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创意

中国分类号:G718.5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视,各地区动漫节、动漫创意产业园、动漫专业越来越热。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促进动漫的制作技术日趋成熟,提升动漫产品表现能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改革完善动漫产业的产业链条,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劳动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的朝阳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各地方院校紧随大势,开设动漫课程,招收动漫专业学生,正式将培养动漫人才纳入学院的人才发展规划中。

以我院为例,我院艺术学院2010年开始开设动漫专业,首次招生100名,情况比较乐观,2011年招生人次33人,2012年招生7人次,2013年招生6人次,招生数量逐年减少,学生就业情况不甚乐观。动漫产业专业人员的紧缺与学院招生及就业率低之间矛盾,使我们必须反思我们专业建设上的缺陷与问题,面对院校开设动漫专业招不到学生、招到学生得不到就业的尴尬处境,我们尝试分析存在的四个问题:

(一) 动漫观念陈旧,认知存在误区

在中国,普通大众对于动漫的定义就是动画片,对于动画片的定义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小短片,这样的动漫作品做出来的毫无新意,说教倾向过于明显,内容幼稚。这种认知的误区,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直接导致受众群体范围过小、固化,十年如一日的中国动画片也接受了作为小孩子娱乐时间的消遣,固步不前。我们有一些动漫专业的学生在认知上也存在这样的认识,成为限制他们理解动漫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动漫环境闭塞,基础薄弱

安阳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整个动漫环境落后,没有良好的动漫氛围,动漫文化节、动漫文化产业园等动漫文化欠缺,以动漫为核心的文化企业稀少,动漫产业链条不完整,虽然有大量的动漫产品消费,却没有完整的动漫文化产业链条,导致动漫文化基础薄弱。

(三)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课程设置上,由于我们高职院校的更多的强调技术的竞争,所以我们学院的课程向学生在电脑制图技术上倾斜,大部分的课程是与美术、制图、技术等相关的技术类学习,这样的定位符合技术类院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但缺乏理论基础的技术,并不能推陈出新,使学生缺少了不断创新的能力。

(四) 师资力量不足

这是困扰高职院校开设动漫专业的最重要的限制之一。动漫作为一种高度凝合智力、财力、时间的劳动产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保障。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懂技术创作的优秀人才是我院在动漫人才引进中急需解决的;先进的设备是制作动漫作品的工具,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功能齐全的计算机设备是完成动漫作品制作的基本保障。

(五) 学生实践能力欠缺

高职类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注重在短时间内完成技艺的学习,但由于本地的动漫文化基础薄弱,专门从事动漫作品制作的企业极少,同学能够实践的机会也很少。职业院校毕业没有毕业作品的硬性要求,所以学生即使掌握熟练的电脑技术,实践能力却依然欠缺。

如何能够走出目前动漫专业这种培养人才的困境,我们可以有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培养正确的动漫意识

转变学生对于动漫的认知误区。动漫不只属于孩子,也属于成年人,制作精良的日本动漫在全球拥有相当数量的成人受众;不只是说教,也有传承文化、大众娱乐等功能。动漫观念的培养与纠正,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动漫作品内容,也会改变学生的动漫选择题材。纵观美国动漫作品,因为受众的分级与定位清晰,使动漫作品能有深刻的内容与广泛的选材。

(二)创造良好的动漫环境

良好的动漫环境是长期发展动漫产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动漫文化基础薄弱、环境闭塞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也不是一个学院能够改变的,但我们可以走出去,亲自去看看大城市的动漫文化节、动漫文化产业园,或者带回来影像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丰富学生们的见识,在小范围内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爱上自己所学习的专业,能够体会动漫文化核心价值观中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

(三)加深专业理论学习

加强专业理论完整与深入学习,深厚的理论能够完整的表达动漫作品的内容,能够拓展动漫作品的表达形式,是动漫作品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动漫作品质量的有效途径。系统完整的动漫理论学习不只是动漫技能的理论,还包括世界各地动漫发展史、动漫产业发展模式、动漫内容创意产业等内容的学习,动漫理论的学习能够促进动漫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四)增强师资力量

增强师资力量的发展是发展我院动漫专业的重要途径。不断的引进优秀的动漫人才,在理论、技能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学院派人才与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实战派人才都是我院发展动漫专业急需的;加强与专业院校的教师交流交换,能够学习先进院校的先进教育经验;引进客座教授等社会的优秀人才,为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动漫专业的不同发展方向,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动漫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创新。动漫产业作为创意产业,深刻的诠释了动漫的核心价值所在,一部好的动漫作品将传统的内容进行创意组合,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作品形式与作品内容,吸引广大的受众。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将传统文化不断的与国际文化相结合;注重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刻意的将传统故事颠覆,换成新的讲故事形式;注重生活小细节的观察,培养学生细微的观察能力,通过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4年的冷门专业中动漫专业名列其中,作为一种新兴的专业,作为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专业,它的困境是暂时的,通过学院不断的加强学科建设,通过改革与创新,相信我们的动漫专业一定可以走的更长远,为国家的动漫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动漫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婧.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2)

动漫专业论文第2篇

【关键词】国内动漫理论;现状;分析;

一、国内动漫受到特殊时代的政治文化影响,出现停滞不前

由于中国动漫片的发展历程与中国整体文化发展轨迹一致,都深受特殊时代政治文化的影响,在20世纪60,70年代一度停滞不前,在世界动漫片的发展总趋势下,显示出严重滞后的局面。但毕竟中国动漫曾有过“中国动漫学派”的辉煌,中国动漫师精湛高超的技艺一直为世界动漫界所折服;因而,与中国动漫实践的一流技术、二流故事、三流产业相对应,长期以来中国在动漫理论研究上的最大成就也局限于技术技艺的研究。除每年出版的《中国电影年鉴》中附属有中国动漫片生产及发展的概述,另有一些零星的记载散见于期刊杂志外,纵览中文动漫理论研究成果,尤其是专著,大多是与动漫技术知识和指导相关的内容,关涉动漫技术的研究占据了中国动漫理论研究的主要空间,当然这也与中国的动漫技术在世界动漫界的地位相当。

但中国动漫要以动漫产业的形式快速发展,这种研究状况急需要改变,因为动漫理论和动漫实践存在着互动关系。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起步,尤其是动漫产业被列入“十五”规划后,动漫理论研究开始呈现春意,动漫理论研究领域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部分非技术的动漫基础文化理论专著和论文,在动漫技术教材中也开始出现阐述动漫文化观点的走势,总结近年来的动漫理论研究

祝普文教授于2003年主编出版的《世界动画史(1879- 2002)》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世界(包括中国)动漫历史和现状的专著,也是中国较早得到课题资助的动漫史研究。两卷本的全书分总论和分论,总论对动漫片的定义、动漫的制作、动漫的形态、动漫的产生和发展、动漫的艺术特征、动漫的功能和效用、动漫的产业链等有关动漫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基本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祝普文教授在动漫的价值功能研究中,提出了显性效用和隐性效用的观念,认为动漫片的娱乐功能、商业功能、实用功能归属显性效用;审美价值、意识形态载体功能则分入隐性效用,进而提出正是“(娱乐目的)建筑起动漫的产业平台,带动了一系列相关联的产业链的正常运作”的观点。分论钩沉索隐,用独立的四编分时期详细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的史,每个时期的代表动漫作品的内容、摄制人员并附以影片评析,对经典动漫则设定专节阐述,资料较完整,全书配图几千幅,具有较高的学术及资料价值。在祝普文教授出版《世界动画史》(中国卷)后的两年中,中国又出版了两本中国动漫史的专著,一本是2004年张慧临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另一本是颜慧和索亚斌著写的于2005年出版的《中国动画电影史》。2004年,张慧临的硕士论文《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集结成专著出版,此项研究得到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课题的资助。作者研究回顾了中国动漫艺术的历史进程,将中国动漫史分为开创期、发展期、特殊时段、复苏和转型再创业时期,分别概述各时期的制作情况和特点,在介绍中国动漫故事时对部分典型动漫形象做了造型介绍和个性评述。

二、国内动漫缺乏一定的审美特征

在回顾20世纪中国动漫之所以在国际动漫界获有“中国学派”之誉时,张慧临认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并贯穿于此后30年的中国动漫创作的风格特征可以总结为审美特征的两元性和功能特征的教化性,并对审美特征的程式化和意象化及功能特征的教化性进行了例举分析和说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搜集了中国早期动漫漫画、动漫电影和动漫先驱的一些珍贵图片资料。

三、风格的陈旧

由颜慧和索亚斌著写的《中国动画电影史》(2005年)是“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中的一本,其中的《中国动画电影史》是对动漫专题史的独立研究,按照中国动漫发展的历史进行脉络叙述,表述了对中国动漫历史观念的融汇和整合。在分时期介绍中国动漫概况和阶段特点的同时,还对每个时期的部分优秀代表动漫作品进行了主题内容、造型设计和风格特点等方面的分析,其中对部分动漫形象的造型、背景设计、动作设计和音乐创作做了介绍。在“总结和回顾”中,书中将中国动漫作品的题材分为了“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成语、寓言故事’,、“宣教片”、“童话故事”、“现实题材”五大类;对中国动漫的民族化风格的成功探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中国动漫的现状进行了思考。《中国动画电影史》是对中国动漫片系统研究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和资料价值。

四、艺术特征的缺失

2005年8月,许靖和汪扬同期编著出版了《读动画—中国动画黄金80年》和《读动画—世界经典动画》。前者将20世纪中国动漫起源至20世纪90年代近80年的中国动漫史大致分为七个阶段,简洁地归纳和生动地评述每一阶段的动漫生产状况和特点,搜集整理了中国动漫史上93部动漫。后者分动漫电影和动漫电视剧两章节介绍了29部外国动漫。两书以半文学半资料汇编的笔调介绍了每部动漫的内容和生产班底,包括有些动漫的幕后花絮和获奖情况。其后的2006年,有一本较高文化分析价值的动漫专著出版,就是陈奇佳的《日本动漫艺术概论》专著中,作者选择日本动漫为具体的分析个案,在对日本动漫与漫画艺术的探讨中,作者从艺术的特性和艺术表现手段方面分析了部分典型的动漫形象,并以此来讨论动漫艺术的生成机制与当前文化产业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日本动漫无论从艺术水平还是从动漫产业发展的成熟性而言,在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综合地看,日本动漫所到达的艺术境界,迪斯尼作品也不能望其项背。在介绍了日本动漫6个阶段的发展要略之后,专著分4个章节分别从史诗的品格、现代生活的反映与反省、狂欢精神、动漫叙事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日本动漫作品的艺术特征,提出从日本动漫看中国动漫发展的根本问题的观点,对中国动漫艺术问题进行了包括“艺术问题乃是动漫产业的基础性问题”、“动漫绝不是道德的图解”、“中国动漫须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戏剧性强的故事创意应成为动漫作品艺术构建的核心环节”、“必须重视各种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必须认真考虑动漫接受对象的全民性特征”、“需重视行业知识的表现与介绍”、“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学习不是简单模仿”内容的九议。陈奇佳的这本专著具有较高的动漫理论建树。

五、创意的缺乏,无法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

景宏的论文《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日本学刊》,2006年第4期)讲述了日本在平成萧条时期,日本动漫产业在曾经盛极一时的金融、地产、制造业难以重振的一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转换背景下,由一个原先被轻视的大众文化,凭借其出色的故事、生动的形象、高超的影像技术,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占据了三分之二的世界市场,出口值超过日本钢铁等工业品,并在经济上产生连锁效应和雪球效果的“发家史”。提出动漫及其衍生物的成长,是以创意为资源,实现了极少耗能,不影响环镜,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要,又能增强国家软实力发展的观点。用日本在“失去的十年”中完成了无形资产的增值的动漫史案例,为中国动漫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六、国内动漫产业的独立性不够明确

代钮洪和罗斌的论文《从动画发展历程看中国动画》(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从中国动漫历史的辉煌总结了发展动漫的必要性和动漫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历史对照论述了中国动漫应该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动漫在世界动漫的发展中既要保持独立又要有所创新的看法。崔晓茜的论文《从韩国动画业的崛起浅析中国动漫市场的发展》《中国电视》,2006年第S期),简述了韩国动漫业的发展状夕、政策态度和发展策略,对韩国动漫企业在完成海外加工片的过程中不是盲目埋头加工,而是以灵活变通的方式对加工片的制片与发行进行渗透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中国动漫的海外销售策略和打造动漫明星提供参考。

动漫专业论文第3篇

动漫产业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动漫设计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各方面都还很薄弱。所以通过加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学科建设,提高本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学科建设的表现是专业设置,而专业的基础是学科。从发展顺序上来讲学科要先于专业,无论是专业划分还是课程设置都要在学科的统筹下。一直以来,各类别的专业院校视自己为象牙塔,一味追求学术理论的提高,弱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产业发展急需的是技术人员。中国动漫产业想要发展必须要走中国特色道路,需要一批极具创意的从业人员,为我们开辟出一片新天地,然而动漫产业更需要大批具有实践技能的人才,将创意转换为产品。2000年,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只有北京电影学院,每年的毕业生寥寥无几,同时约有一半的学生在毕业后没有选择去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各类职业院校和高校纷纷开设了动漫设计专业。然而在教学中,本科高校偏重理论知识研究而忽视技术的可操作性,职业院校过分强调操作能力,忽略理论基础学习,并将操作能力简单理解为几种软件的学习,无论是哪种都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河南省共35个高校开设了动漫设计专业,商丘市开设动漫专业的有商丘师范学院、商丘工学院两所,商丘学院在2012年申请开设。部分高校动漫设计课程设置属于“撒网式”,将所有设计的课程门类全部开设,这就导致了学生学到的东西多而浅,如何依托河南动漫产业发展基地进行人才培养以及高校和职业院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是目前各开设专业高校主要需要攻克的内容。首先,学科建设需要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教师可以讲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带入课堂中来,进而加速了学科整合。其次,动漫学科是讲究实践的学科,而服务于社会需求的实践需要熟练的技术,最终是将这种技术转化为物质财富。而物质财富可以循环投入到学科建设中去。最后,学科建设还需要有强劲的硬件支持,建设有先进设备的实训实验中心,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到实践中去。

地区动漫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方向

(一)优势与政策保障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对河南地区乃至中原经济区有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自2009年商丘市被确立为河南省5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以来,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商丘城市拓展飞速发展,市政府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加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商丘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市政府将文化产业作为商丘将来的支柱产业,正在进行培育,着力建设文化名市。所以大力加强在文化产业上吸纳各方面的投资和合作。动漫产业及其衍生产品是文化科技含量高的开发类项目,对推动我市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均有积极作用。

动漫专业论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动漫教学 优化 策略

动漫产业是我国重点扶持的行业,国家相关部门从创作、市场管理到产业链结构的转换等多个方面大力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十一五规划将动漫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列入了相关条例中,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出现了多个部级的动漫产业基地。但是动漫产业人才的缺乏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各大高职院校争相开展动漫产业课程,如何加强动漫教学课程的优化成为高职院校动漫课程教学中思考的重点问题。

一、高职院校动漫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职业院校的动漫教育尚且处于探索阶段,课程设置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些高职院校将动漫专业划分在艺术类专业范围内,课程设置多靠近本科院校,知识面不断扩展,但是学生学习的知识都比较零散,不够精细化。此外,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设置在计算机系下面,主要课程设计侧向软件系统的学习方面,教学生掌握一些软件技术,虽然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只能机械的模仿软件操作的流程,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动漫人才的要求。

(二)师资结构不稳定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动漫教学的师资结构比较混乱,很多院校的动漫专业教师都是从艺术学院和计算机学院选的,没有经过专业的动漫学习和培训,教师对动漫专业的了解较少,更不能让学生对该专业系统的了解。一些院校的动漫教师虽然是经过专业的学习,但是这些教育大多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只是了解了书本上的更多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也是重理论轻实践,这样导致动漫人才培养的难度不断增大。

(三)教学设备不完善

好多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都是在不具备教学条件的情况下设置的,没有学科基础和教学体系,也缺乏基本的教学师资和设施,不能够满足动漫人才培养的要求。一些学校将仅有的计算机设备和画室作为动漫教学的基本设备,没有其他的专业动漫教学设备,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实施教学基本就是纸上谈兵,只说不练,难以满足教学实训的要求,不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购置专业的动漫教学设备,例如,定格拍摄设备以及动作捕捉设备等,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来达到动漫教学的要求。

二、优化高职院校动漫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

动漫教学需要以行业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导向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通过工作室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可以建立与动漫课程相关的工作室,分为二维动漫工作室和三维动漫工作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还可以设置实拍工作室和多媒体工作室,满足学生学习动漫专业知识的要求。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打破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实践学习的方式提高他们学习动漫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教学的效率。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爱好选择喜欢的工作室,确定明确的学习方向,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确立。此外,除了对专业课程的讲解之外,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在工作室设计中引进企业的相关任务和项目,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早的接受社会实践的锻炼,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中教学团队的组建需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组建有特色的教师团队。团队中不仅要有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同时还应该有动漫专业的教师,做到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才能够满足动漫教学的要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将本校的教师定期派出去学习动漫专业知识,提高教学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掌握新型的教学技术,同时还可以将社会上优秀的动漫教学人才引进学校,丰富学校的师资力量,促进学校师资队伍的全面发展。

(三)完善教学设备体系

完善的教学设备是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动漫教学作为理论和实践结合性较强的教学课程,更需要具备完整的设备体系,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条件进行实践练习。鉴于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对设备购置资金的投入力度,购置定格拍摄以及动作捕捉等新型的教学设备,将这些设备和计算机设备有机的结合,为学生实践和教师教学提供基础设备需要。

结束语:

动漫产业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兴起,对动漫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与现阶段我国动漫专业毕业生就业低、人才缺乏相背离。为了更好地满足动漫人才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方式,培养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将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为动漫产业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继奎.高职院校动漫教学的优化策略[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6):198-199.

[2]王丽娜.浅析高职院校动漫教学[J].大众文艺,2011,(15):

236-237.

动漫专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典型工作任务;动漫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领域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037-03

收稿日期:2015-01-25

作者简介:张保红(1968-),女,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美术高级教师,广州大学美术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研究。(广东 广州/5100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编号:09B075)阶段性成果。

我国的动漫设计与制作行业从上世纪九十年展至今,已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以中职为起点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如何根据地区行业需要,构建和实施动漫专业新的人才培养课程,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一、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背景

广州市在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为第四个部级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据统计,至2011年,广州市从事电影电视动画、动画广告、网络动画、游戏制作的企业已超过100家,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知名企业与自主品牌,初步形成了以动漫创作及表演、网络游戏以及相关衍生产品生产为主要环节的产业链,对动漫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前后,广州市的中职学校相继开设了动漫专业,课程的构建在进一步的完善中。2010年我校的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经广州市教育局批准立项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近几年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研究。

二、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理论依据

职业教育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工学结合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理论源自于德国,课程理论强调“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完整工作过程、获得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着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其课程特征为:符合人的职业成长规律,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实现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培养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和技术思维方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同时加强职业认同。可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能够体现工学结合一体化,是实现人的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 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根据动漫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确立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

在2009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制定中职学校教学计划原则意见的指导下,我们走访了多家动漫及其相关企业,与不同所有制和发展阶段的动漫企业开展校企共建课程的合作关系,通过对行业发展动态、动漫制作流程、职业岗位设置及职责、企业用工需求及要求等进行了较广泛的调研,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将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初步定位为: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审美能力和手绘能力;熟悉动漫制作流程和动画规律;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掌握初步的动漫制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能力的初、中级二维动漫制作人才。

(二)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构建动漫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根据课程构建的方法和步骤,召开了动漫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邀请了来自广州星梦动漫设计有限公司、广州三圆动画公司、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优一动画有限公司、网易公司等十三家动漫及其相关企业,涵盖动画公司、数码科技公司、网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和报业集团等企业的十八位行业实践专家参加访谈会。这些实践专家从业在三年以上,分别担任了所在公司的创作总监、导演、网络动画设计师、原画师 、动画师、三维动画师、插画师等,其中有中职学习经历的多人。参加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的还有本校全体动漫专业教师及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约六十人。在课程专家的主持下,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通过行业实践专家叙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归纳出职业的发展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重要的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出对从业人职业成长中起关键作用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动漫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详细分析,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基本的内容框架。

前期的企业调研和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的成功举办,给动漫专业课程方案的构建提供了依据。随后,动漫专业教师深入动漫相关企业进行二次调研,对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教学化处理,逐步形成了以二维动画为方向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探究

(三)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构建动漫专业课程模块

根据动漫行业的能力要求和的工作过程要求,将动漫专业课程分成专业一般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大部分。专业一般课程有:绘画基础(包含素描、速写、色彩、构成基础)、漫画基础、 Photoshop 等三门课,约612学时,解决造型艺术一般规律的认识及技巧,培养动漫专业基础造型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有:动画概述(含编剧)、动画角色设计与制作、动画场景设计与制作、动画分镜头绘制、 Flash二维动画制作和后期制作等七门课,约864学时,培养动漫制作的职业能力,获得上岗须具备的实际工作能力。专业拓展课程有:插画设计、动画短片制作、3d制作、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等五门课,每门课约108学时,拟培养动漫相关工作领域所涉及的工作能力。形成了专业一般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顺序。其中,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顺序参考二维动画项目须经历的工作流程为主线进行排序,即:动画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绘制原动画制作二维动画制作后期制作。动漫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打破了学科性专业知识的纵向完整体系的框架,形成了基本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结构。

(四)根据行动导向原则,实施课程教学与过程控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实施,即学生整体的学习过程是系统化的完成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在学校学习期间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并培养良好的工作素质。为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学校配合建设了以动漫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

课程的实施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强调核心课程间的衔接。教学组织以个人或工作小组为单位,以完成简单到复杂的二维动画项目为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个人或工作小组划分,以一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协同完成工作任务的组织形式,照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动漫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校内模拟企业工作任务和引进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核心内容形成学习任务。校内模拟企业工作任务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顺序进行整合教学,如制作《行为规范》《防腐倡廉》动画短片、改编幽默故事制作动画短片等项目,力求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而来自于企业的真实工作项目则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引进公司游戏制作项目作为教学内容,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与培训,由企业教师任教,学校教师辅助教学,共同承担学生的实训项目指导等工作,如参与制做某些游戏开发公司动画游戏中的动作制作等。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历了动画设计与制作的主要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开展学习活动, 强调建立学习与工作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工作体验。

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漫专业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实施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空间随之调整 ,重点体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控制,要做到有序、有效地实施教学。

四、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实施的效果

(一)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体现了职业成长规律

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明确了动漫设计与制作工作流程和岗位能力要求,强调初、中级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造型能力――制作能力――拓展能力”的能力培养结构链。在专业课程结构上,体现了职业成长规律,强调了动漫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在教学实施中,学习过程就是模拟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增强了学习目的性,提高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构建与实施的效果在教与学方面逐步得到体现

1.促进了专业课教师的成长

动漫专业的专任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参与了由国家、省、市各级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与动漫相关企业共同组织的师资培训、座谈、调研,定期派出专业教师到动漫企业实践,学校聘请动漫企业专家对本专业的教学进行指导,通过再学习与培训逐步提高整体师资力量。近三年,由本校专业教师担任主编并编写的动漫专业教材二本,其中由北京科学出版社的《运动规律与动作实现案例教程》被教育部认定为为中等职业教育创新教材,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手绘漫画基础》是广东省教育厅推荐使用的省级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动漫专业课题5项,其中三项已结题;撰写或发表动漫专业教学论文六篇次;教师个人参加国家、省、市级的论文评比、说课比赛等约有十余人次获奖。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近三年经历了学习领域课程学习的动漫专业部分优秀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动漫设计与制作技能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近50人次获奖个人一二三等奖;连续获得广州市中职学校动漫设计与制作技能比赛团体一等奖或二等奖。部分优秀学生开始承接企业或私人动画制作项目,如场景制作、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制作、婚礼动画制作等。部分学生在校制作的动画作品选入公开发行的动漫专业教材光盘。毕业后成功应聘动画公司或相关企业的学生也逐年增加,如吴佳彬、杨婉倩等十余名学生分别被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星梦动漫设计有限公司、甜柠婚礼动漫公司或相关企业录用,李丽贤、张迪等数十名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学习。在中职阶段的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初步打好了就业和升学的基础。

五、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反思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与实施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建立并完善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在实际操作上还有拓展的空间。

2.中职学生在认知和能力水平有别于高职和本科阶段的学生,中职动漫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学实施等要针对职业岗位相应有所侧重,提高在某些基础岗位的竞争力。

3.改革教学管理方式,改变以往在教学安排上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著.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动漫专业论文第6篇

本届动漫节以“动漫盛会・人民节日”为宗旨,“国际动漫・美丽杭州”为年度主题,设立了滨江区白马湖主会场和12个分会场,围绕会展、论坛、商务、赛事、活动五大板块组织了58项活动,共吸引78个国家和地区的617家中外企业、机构参展参会,参与国家和地区数再创新高。截至闭幕当天下午2:30,共有137.29万人次参加了动漫节各项活动;达成签约交易、意向合作项目325项,比去年增加14%,涉及金额93.54亿元,现场实际成交和涉及消费金额54.92亿元,总计148.46亿元。

新起点 产业效益再升级

提升产业效益是历届动漫节的中心议题。站在新十年的节点,本届动漫节着眼全产业链拓展,整合资源、搭建桥梁、打通渠道,着力推进跨界融合、异业交流,做大做实交易平台。本届动漫节共开展14场形式多样、主题各异的商务活动,吸引国内外动漫、游戏、衍生品等各类项目453个,现场洽谈1255场,达成合作交易意向374项。

动漫节的重头戏,今年的产业博览会吸引了中央电视台、中影集团两大部级传媒影视机构和12个部级动漫产业基地、10个城市组团,以及阿里巴巴、网易、优酷土豆、浙江卫视、广州奥飞、深圳华强、中南卡通、法国达高、台湾木棉花等境内外动漫游戏企业参展,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也带领14家韩国企业组团参展。

作为动漫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节节展办公室与《综艺报》社联合主办的“大动画・新生态”中国动画电影高峰论坛暨影片推介会于4月27日率先举行,吸引了来自120家院线影院、20家电商代表,以及动漫企业、投资机构近300名专业人士参会。会议了《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2014)》,邀请各路产业精英共话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并对24部即将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进行集中推介。

此外,在去年举行的动画、游戏版权交易基础上,本届动漫节进一步把版权授权活动向漫画和网络文学作品拓展。为期2天的动漫游戏IP授权会、漫画与网络文学版权合作大会,共收到286个国内外知名IP形象及作品。4月29日举行的“中国文学版权开发与合作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提出“让资本和IP‘谈恋爱’”议题,表达了业内对打通全产业链的期待。

新聚焦 讲好“中国故事”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国故事”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外文化力量关注的焦点。本届动漫节按照“动漫作品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聚焦“中国梦”主题,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树起鲜明的价值导向。4月28日的“金猴奖”颁奖典礼上,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技艺制作的动漫节开幕影片《梦幻列车》惊艳亮相。第二天举办的“精神・艺术・创意――讲好中国故事”高峰论坛,邀请了动漫产业主管部门领导、国内外动漫业内专家学者和一线动漫企业代表,就动漫创作如何挖掘好的中国故事题材、如何把好的中国故事讲精彩、如何让中国好故事走向世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4月29日,由动漫节节展办公室、《综艺报》社、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高新区管委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动画电影高峰论坛”分论坛在绍兴启幕。作为中国国际动漫节首次走出杭州设立分会场的大胆尝试,本届分论坛以“中国风动画影视创作与发展”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动画中国风”的创作和市场发展前景展开讨论,并对浙江特立宙动画影视文化公司出品的《少年师爷》进行专题研讨。

此外,本届动漫节还举办“中国梦”主题重点动画项目调度会、抗战题材重点动画片新闻会、“《山水情》中国故事”研讨会、张乐平“三毛”形象80周年回顾展等一系列与“中国故事”主题相关的会议与活动。中南卡通、玄机科技等以“中国风”见长的动画影视公司,也都召开产品会推介新作。

新模式 打造“互联网+”智慧节展

本届动漫节依托移动互联技术,创造性提出打造“智慧节展”的概念,把互联网新技术应用于传统博览会,在探索“互联网+” 办展新模式上领先全国迈出步伐。

为顺应O2O电子商务模式,本次动漫节针对B2B专门研发了服务于商家的手机端APP“国漫通”商务平台,帮助参展参会企业实现项目、信息浏览、商务社交和洽谈预约的智能化。节展期间,累计用户下载900余次,注册用户达555家,日均使用量150余台次,活跃企业用户近百家,极大方便了企业间的商务联系。动漫节还围绕B2C首次推出网上虚拟展厅,并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开设“码上智慧博览会”,还在现场设置“二维码无人商店”,为观展的市民群众提供场馆信息预览、动漫商品预购,以及快捷购物、快递到家等一系列智慧服务。

此外,本届动漫节在“互联网+”理念基础上作出多种探索:首次尝试电子门票预售,首次将动漫节人才招聘会移师互联网,首次使用智慧消防24小时动态检测系统,首推的“动漫节参观出行指数”也设置了网上平台,为参展商和用户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全新体验。

新拓展 深化国际交流

浓郁的“国际范儿”一直是中国国际动漫节的重要特色,此次动漫节更加突出国际化气质,通过一系列举措,吸引众多国际名企、名家、名作来杭参展参会参赛,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国际交流合作。

本次动漫节加大海外征稿力度,其中,“金猴奖”大赛共收到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7部作品,“天眼杯”征集到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41265件,均创历届之最;“天眼杯”大赛还首次在日本、马来西亚、加拿大设立三个境外分赛区,国际影响力有了进一步提升。

通过设立海外专场活动,动漫节吸引了各国政府部门和国际知名企业前来寻求合作。其中,加拿大驻沪总领事亲临中国加拿大动画产业合作论坛,韩国文化振兴院牵头召开韩国动漫专场对接会,法国欧漫达高集团专门召开360发展计划推介会,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也将品牌活动――“眼中的糖果”国际动画短片赏析分享会落户动漫节。

动漫专业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动漫教学;评价体系;改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受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影响,动漫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其收到了多数青少年群体的追捧。而高校作为动漫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教学模式上应积极优化教学模式,创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满足培养动漫人才的需要。

一、开创项目,坚持“集中教学”

鉴于培养高素质动漫人才的需要,为了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我们应坚持“开创项目,集中教学”的原则。在动漫教学中,把具体的专业内容改编成项目,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来提高专业技能。

1、锻炼专业技能。“动漫项目”运用于教学中,其本质上是一种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运用自己掌握的动漫知识去做好每个项目,让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锻炼。

2、激发创作灵感。日本动漫之所以能够快速成为主导产业,主要还是由于创作者的灵感巧妙,能够触动人的心灵感受[1]。高校制定项目教学计划,可以让学生摆脱教师的束缚,自由发挥创作思路,形成自己的动漫风格。

3、培养职业精神。学生在参与项目工作时,需要对项目任务进行合理划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在项目教学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只有每个人都尽心尽责才能把项目做好。

4、增强团队意识。大学是讲究能力的“小社会”,学生要想在学习中谋求发展,则必须要借助团队的力量。团队素质的已经成为衡量学生素质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动漫专业生采取项目教学方法能够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创新机制,打造“三高模式“

高校教学需与动漫开发企业相合作,为学生创造一个“锻炼自我、展现自我、挖掘自我”的平台。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打造“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的“三高”教学模式。

1、教师建设创新。传统教育模式中,高校多数聘用的是理论知识强的教师,重点专注于理论知识的研究。而在与企业合作之后,高校应转变对动漫教师转变观念,积极聘请动漫企业员工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述实实在在的动漫技能。

2、教学模式创新。企业是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基地,动漫专业的教育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而不断优化调整模式。教学方法积极优化调整,教学内容联系企业市场需要,从多个方面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2]。

3、评价体系创新。当前,高校对专业课程的评价方式难以充分显现学生的内在潜能,与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后,学校可把“评价权“转交给企业,由企业职业人员根据学生的实训状况评价,让学生的评价更具有公信力。

4、人才机制创新。学生走进企业参加动漫设计实训,其实也是一个展现自我技能,企业考察学生的过程。若通过考核,企业多数会主动要求学生留下任职,学生就业则由“我找企业”转变为“企业找我”。

三、评价体系,需要“多元更新”

“学生是希望被认可的,也是需要被认可的”,这是易中天在南京大学演讲时的经典语录。在动漫专业生经过高等教育后,其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得到专业、权威的评价。而高校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应当树立“多元化”评价的制度,以科学评价学生专业水平。

1、个人评价。学生自己给自己打分,这不仅是对动漫专业学习的评价,更是对学生自信心的考验。在自我评价中,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时改进学生方法。

2、学生评价。“个人的眼光是局限的,大家的眼光才是宽广的”,高校构建评价体系时,应该引导学生增强鉴赏能力[3]。让自己和同学之间的从而进行相互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借鉴彼此优势,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3、教师评价。教师不仅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也是评价体系中的重要评价者。在动漫专业评价体系改进中,依旧要坚持教师的评价作用。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专业水平,以做出科学的评价。

4、大众评价。大众评价是动漫专业评价体系的新概念,其主张邀请校外人员对学生设计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这既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制作能力有所了解,还能让高校发现专业教学的不足,以及时优化调整。

四、以人为本,发挥“教师作用”

在高校动漫设计教学与评价体系改进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教师”的作用。无论是动漫设计教学,还是学生的专业评价,都应该重视教师作用的发挥,坚持“以人为本”,专业评价教学以“教师”为本的先进理念[4]。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满足教学及评价体系改进的需要。

1、反思能力。动漫设计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应对当前的专业教育深刻反思改进,以对课程教学方法、内容进行更新调整,在掌握企业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培养动漫专业人才。

2、引导能力。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需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真正学好动漫设计知识。在具体的项目设计中,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制定设计方案,提高动漫设计的专业性。

3、创造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制定科学的专业评价体系,完善自己的教学课程工作,这些都是教师创造能力的体现。也是动漫设计专业教学创新的重要策略。

结论

动漫产业正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新兴产业,在市场经济中也占有着相当的比例。而高校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应不断优化动漫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让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文斌.构建多元互补的动漫教学课堂教 [J].南京艺术学院院报,2008,14(6):37-39.

[2] 周之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下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J].教育与职业,2009,9(2):29-31.

动漫专业论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类;卡通角色材质;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针对性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性的人才,是以“应用”为主旨,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市场的需要,高职动漫专业要进一步改革课程安排,增强师资力量,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优化教育,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具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

一、 高职类卡通角色材质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资源缺乏。高职类教育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动漫行业人才,必须提供雄厚的教师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动漫产业运营时间短暂,高职类教师一般是未经过社会实战而直接转为学校教学,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力量。除此之外,很多高职类教育因为盲目跟从动漫产业的发展,办学硬件设施建设落后,缺乏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学生缺乏学习资源和时间场所,直接导致动漫专业发展的失败。

2.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关系不对等。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过分重视学科的理论性,忽视了对学生就业技能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教学方向不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重视绘画和电脑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文化底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实训课程内容没有做深入的企业调研,与岗位知识、技能、素质联系不紧密,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导致社会供需不平衡。

3.课程教学针对性不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应用性的一种特定的教育,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即要培养针对性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性的人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只是模仿高等本科教育方式,学习书本上的理论基础知识,模仿前人的优秀作品,缺乏实战经验,不能系统地整合各个学科课程的内容,综合应用能力较弱。

二、高职类卡通角色材质课程改革策略

1.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资源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中,师资力量的建设尤为重要,教师不仅是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创新理念、创意思维的传递者,要多方面加强教师职业素养、专业素养、实践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培养。高职动漫专业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除了要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还要提供与卡通角色材质课程相对接的社会企业,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点。

2.提高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在教育改革中,创新为核心。对于蓬勃发展的动漫产业来说,创新更是灵魂。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风格等的创新,还要适应社会岗位,满足职业进步的要求。目前,高职类教育的现状是一成不变的基础理论学习,学生模仿前人的优秀作品,缺乏自己的思想和创意。长此以往,不仅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会使动漫产业缺乏新鲜的活力,影响动漫产业的发展。所以,提高课程的创新性是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3.找准课程对人才培养的定位。高职类教育学校要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培养方案,使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如今,动漫产业已经成为各国争先发展的支柱性文化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教学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专业针对性不强等。高职院校应通过动漫专业卡通角色材质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力量,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增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强课程的创新性,找准专业定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更好地促进社会动漫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