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6 15:50:22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第1篇

关键词: 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 教学策略 学习方式

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是针对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为学生提供有选择性和差异性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学生根据个人条件、爱好、特长,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满足学生爱好、特长项目学习、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让学生在获得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备爱好和特长项目,从而满足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是体育教师发展的机遇、也是全新的挑战,要在教学实践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课堂准备策略

古训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足够的教学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通过认真备课,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应准备以下几方面。

1.认真研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吃透新课标关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的精神实质。

2.认真研究学校规定的选修教材内容,深挖教材所蕴含的体育内涵,以确保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教材所隐含的体育内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体育内涵,唤起学生的主动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内容理解、探究、重组,实现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

3.认真研究教法。新课程特别强调在实践中学,在探索发现中学,在合作交往中学;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强调学习者的亲身参与和主动实践,这决定了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的最佳教学方式是:主体参与式、合作探究式、主体活动式,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从而在参与实践中学,在合作互动中发展。

4.认真研读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是否能有效进行,要看教学主体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备学生。

(1)学生在所选择教材内容上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等。

(2)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个性差异、同一项教材上体现出来的主动求知内驱动力的强弱;运动技能迁移、重组能力的高低;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3)最近发展区域不同。探究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心、自尊心的支撑点、持续增长点,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位学生的运动潜能,形成其运动爱好和特长项目,满足其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二、体育课选课走班课堂教学行为策略

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而非少数运动天才。

实施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一方面,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爱好、特长的项目,满足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按上述方法组建的教学班,学生在运动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而每个学生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学主体,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主体的个体差异性,尊重、适应教学主体的个体差异性,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的教学主体,帮助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认知层次、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另外,针对学生运动知识、技能水平的差异性,尽量采取分层次教学或个别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有一定难度的练习要求、发展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激发、维持不同学生爱好特长项目学习的内驱动力。

2.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加强教学主体的体验性。

新课标特别强调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性,因此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维持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动力,引导、促进、激励教学主体的自主性和亲历性,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教学案例:在双杠单元教学后,我设计了以“双杠、跳绳、爬竿与软梯、肋木”为练习点,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主题的身体活动课(只规定活动路线,活动练习图略),教学目标: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合作与共享。在课中,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通过每个练习点的方式不断创新、超越,如通过双杠练习点的方法有:跳上支撑摆动+分腿骑坐前进、双臂撑“走”双杠、走双杠、走单杠,助跑滑杠,金猴倒挂式、二人携手走单杠,同伴推运式等,可见,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热情,引导、促进、激励学生的自主性、亲历性,让学生在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发展个性,这种教学理念,在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过程中值得探究。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

(2)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方向及遇到的问题要予以指导、点拨、肯定性与激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形成。

(3)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改变传统体育课重示范、重模仿、轻体验、轻创新的教学模式,针对教材特点大胆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如篮球三步上篮教学,可采用热身―自我展示―引导、点拨―-分层教学―自我展示―-评价的教学模式;如篮球裁判法教学,可采用先欣赏篮球比赛短片―提出问题―分组合作探讨―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引导、归纳、评价的教学模式;如足球运球突破与防突破教学,可采用热身―设置问题―亲历实践―规范与点拨―自主探究―师生归纳的教学模式。

三、体育课选课走班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和促进每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2.以肯定性与激励性评价为主的原则。

3.体现个体差异性评价原则。

4.突出自我评价的多主体评价原则。

总之,在新课程下,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课堂教学策略,应该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激发、挖掘每个学生的运动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在获得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爱好和特长项目,提高体育爱好、特长项目的运动水平和增进健康的能力,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第2篇

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既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提高学生学业成效的有效途径,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研究发现,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影响因素较多,它们都不同程度地直接影响其课堂教学成效。

关键词:

英语教师,教学策略,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校,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既直接影响教师课堂成效,更是制约学生课堂学业成效的重要因素。要真正关心和实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高效,就必须深入研究教师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对其教学策略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才能真正做好因材施教。

二、研究方法

1.被试。利用自制的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量表,对我校高中英语教师实施测查。

2.研究过程。测查前统一培训教师,使他们正确理解量表;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每道题备选项后(凭阅读的第一感觉)在所选项括号内独立做答打勾(多选),共用时20分钟;将测查结果归类统计后再用Foxpro6.0整理、管理,剔除无效数据后用spss10.0分析数据。被试的基本情况如表1。

3.研究途径与方案。对获取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策略影响因素测查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受到教材和课标的编写、对教学过程的认知、对教学的自我评价、对教学高效的认知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1.受到教材和课标编写的影响。教材和课标的编写对教师教学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教师在对该项的认知存在较大偏差。(1)在对新课改的教材内容及其编写的认知测查项中,认为很好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者占14.29%,对其比较认可但觉得其适用性不广者占37.14%,认为对其理解不深者占14.29%,而觉得不是很好的教师约占34.29%。(2)而在对高中英语新课标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指导作用的认知中,认为具有较好指导作用者占25.71%,认为有一定作用者占60%,认为没有任何指导作用者为5.71%,认为反而影响自己的教学者占8.57%。

2.受到对教学过程认知的影响。教学过程是教学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教师对其认知的正确与否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调查发现高中英语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认知有待提高。(1)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用的认知中,认为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者占34.29%,认为要考虑到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技能、技巧的需要者占20%,要考虑到学生高考的需要而多让学生掌握知识者占8.57%,而认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调控、反馈、修改、提高”等作用者为37.14%。(2)在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目的的测查中,认为是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能够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者25.71%,让学生掌握学习基本技巧与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者占37.14%,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和感悟语言魅力者为17.14%,而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者占20%。(3)对于教师要上好高中英语课程最需要做的工作而言,认为最需要仔细研究学生和搞好学情分析者占31.43%,要认真钻研把握教材者占8.57%,而要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者为14.29%,要强化学习过程的高效性以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者占45.71%。(4)对于课堂上教师解讲与学生学思议练时间安排的认知中,认为老师精讲累计不超1/4者占比5.71%,认为老师精讲累计不超1/3的教师占31.43%,觉得老师精讲累计不超1/2的教师占比为42.86%,而认为老师讲课累计不超3/4者约占17.14%,认为老师讲课累计不超4/5的教师约为2.86%。(5)在对教师最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形式的调查中,有25.71%的教师认为是教师精讲、学生多记者为,认为是学生分组讨论、轮流汇报者20%,而认为是利用课件多媒体讲解者8.57%,认为是让学生表演对话等形式者5.71%,认为是创设焦点问题、让学生辩论者为5.71%,而觉得应该是让学生自己解读课文、师生互问互答者为34.29%。

3.受到对教学过程自我评价的影响。对教学过程的自我评价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与环节,它对教师教学的反思及其改善有着不可低估的诱导影响,测查发现高中英语教师对此的自我评价缺乏公正性。(1)在对自己授课班级教学气氛的认知项测查中,认为教学气氛友好活跃、和学生能有良好的互动者占比为48.57%,认为课堂气氛很和谐、学生能够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比例为45.71%,认为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都没有什么反应和课堂气氛较糟糕,师生关系紧张且对立者均为2.86%。(2)针对学生的厌学原因的选择中,认为主要因素是课程不受学校重视者占14.29%,觉得是教师的个人素质者占17.14%,认为是课堂管理组织不善者40%,而认为是由于学生的学业基础差的教师占比为28.57%。(3)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而又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认为最急需改变教学观念者占11.43%,认为最急需改变知识结构者为5.71%,认为最急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者占71.43%,认为最急需改变教学方法者2.86%,认为最急需改变教学评价方式者8.57%。(4)在关于目前课堂教学中的最大困难选项中,认为对新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者为25.71%,认为对教学任务的设计与安排感到吃力者占17.14%,认为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设恰当的语言情景者占57.14%。

4.受到对教学高效认知的影响。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是教师的积极追求和学生的美好愿望,也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及其家长实现互利共赢的最好结局,但我们研究发现高中英语教师对此的认知需要发展。(1)对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高效的主要因素认知中,有34.29%的教师认为是教学目标不当,觉得是英语教材使用不当者占54.29%,认为是教学方法不当者大约60%,而认为是课堂管理不当者有31.43%,还高达有60%的认为是评价体系不当。(2)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高效的标准认识中,认为包括灵活的教学方法者占85.71%,认为包括活跃的教学状态这占77.14%,有80%的教师认为应包括科学的学法指导,而认为也包括积极的教学成效者占60%。(3)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高效的评价中,认为应该坚持评价形式多样化者占82.86%,认为应坚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主者占85.71%,也有51.43%的教师认为评价应以激励为主,而认为应坚持学生的成绩提高为主者占25.71%。

5.受到对实现教学高效需要条件认知的影响。实现课堂教学高效需要各种条件的整合效应,尤其需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对此问题的认知显然具有片面性。(1)关于实现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需要的条件中,认为需要教师采取科学教学策略者占77.14%,认为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学习与教学环境和政策支持者占82.86%,认为需要社会对教学的科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引导与完善者占54.29%,认为需要学生积极的努力学习和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者大约62.86%,认为需要师生共同加强课后巩固与反思者大约48.57%。(2)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教师采取的主要途径的选项中,选择应该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而科学确定和优化教学目标者占54.29%,认为应该采取灵活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者占77.14%,选择应该选择适时跟进、监测和反馈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者占85.71%,觉得应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者有17.14%,认为应该推行作业分层布置或零作业者只有22.86%,觉得应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实现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者为42.86%,还有11.43%的教师认为应注重对抗质疑,落实小组评价等评价方式。(3)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学校应该主要抓好的工作中,认为是不断推动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者占71.43%,认为是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择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者为57.14%,是引导教师认真抓好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者为48.57%,认为应积极引导教师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者占比68.57%,还有34.29%的教师认为是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

6.受到对教学反思认知的影响。教学反思实际是对教学得失的自我总结,恰当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总结和改进教学,促进自我进步。(1)认为学生的课后巩固主要是复习课堂内容并整理笔记者占比为71.43%,认为是解决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深入思考者占68.57%,认为是适当的课后练习检查所学知识运用能力者占74.29%。(2)认为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反思主要是教学目的者为28.57%,认为主要是教学理念的反思者占40%,有42.86%认为是教学内容的反思,认可教学方法的反思者占80%,而认为是教学成效的反思者为85.71%。

四、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受其自身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这严重影响其学科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业成效的稳定提高。广大英语教师应该正视并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实现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促进高中学生学业的健康发展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9。

[2]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第3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课堂;体育教学;教学策略

注: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的缘起

1.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求

在高校新课改的背景下,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理论研究,思考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克服体育教学中机械地、死板地形而上学的思想,从实际出发,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新课改方向和目标,潜心研究高校体育发展特征,深入研究体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建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质量,高校体育运动对学生个性发展所应有的作用等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研究方向。

2.高校体育新课改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

高校新课程改革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一系列新的理念。比如:(1)倡导“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2)倡导开放式、动态、生成的知识体系。(3)倡导关注过程和效率的教学质量。新的理念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课堂效果,注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对教学过程不断反思、评价,修正实践教学中的偏差,各高校注重系统地构建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和策略,创建高校体育学科教学特色模式。

3.贵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深入,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也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但相比其他学科领域的改革显得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1)目前,贵州部分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还仅限于传授体育技能,并围绕体育技术、技能设计训练和练习计划,缺乏对大学生情感的关注,以及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塑造。(2)体育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教学策略单一,教学过程缺少变化,教学结果的评价目的单一。(3)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对个人的专业成长重视不够,虽然在体育专业技术、技能方面能力较强,但缺乏对教学理论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不高。

二、贵州高校体育教学策略的设想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受多种因素影响,体育教学策略就是其中之一,根据课堂实际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多种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本课题重要论点。

1.构建体育教学创新模式

以发展高校体育运动,弘扬体育文化为目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一个整体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体系,表述为确立多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并以与大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多元化体育活动的内容为载体,以探究式、合作式、过程式等教学方式为途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建设和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2.优化体育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教师的教,学生主动的学,与探究时间的管理。优化教学过程,就是合理组织教学方式,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3.注重体育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四要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价教学目标的切适度,预设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的贴合度,评价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教学组织的科学性,以及教学策略运用等,能否真正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目标出发,从教学质量出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体育教学策略的实施措施与实践研究

1.运用探究式教学策略,提高体育课堂效率

探究式教学是通过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归纳与判断,增强思辨能力和创造力。探究方式主要有“自探共究”、“双主探究”、“开放探究”和“指导探究”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探究方式。

理念: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获取知识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自主思维能力,掌握学习自主学习方法,探究式教学策略从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中,并在探究过程中,经过对概念的质疑——证实或证伪——表达与描述,从而形成接近事实的新概念。

策略:教学过程中,从宏观角度设置问题——解决问题——迁移创新等三个模块,完成对概念的设疑——证实——描述过程。

行动:设置问题应考虑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生活背景,脱离生活的问题设置将无法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比如:羽毛球高远球教学中,设置问题:高远球的高度不同是否有区别?学生们在不断尝试中,发现高远球高度不同,球的运行速度不同,对打球影响很大,经过尝试,学生们总结出平抽、平射、半高远和高远等几种不同的高远球线路,形成共识。进入第二轮研讨。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提高学生对羽毛球学习与探究,逐步加深运用动作的技术与战术的理解,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2.运用过程教学策略,注重生成教学现象

理念:过程教学意在注重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和新概念,认为预设的教学结果将会限制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教学能力的展现,因此,过程教学策略更好的展现教师的水平,挖掘教师潜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有显著作用。

策略:必须首先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对体育技战术理解和运用能力等,结合学情,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配置适当的教学内容,预估教学过程中生成问题和情景,并收集相关活动资源,确定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辅助服务所占用的计划时间,最终,评价课堂效果,修改教学方案。

行动:过程教学策略被广泛运用到不同体育项目教学中,比如,武术套路和竞赛太极拳等,根据学生对基本拳法掌握水平,分组练习,从基本的拳法开始,循序渐进,教师准备多种拳法、腿法,不时抛出,让学生寻找最佳组合方案。对讨论中不同见解,争执进行评价和质疑。教师控制时间和活动资源,让学生不知不觉之中,融入武术套路编创的思考和学习。

四、实施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策略途径

1.建构开放的教学策略体系

体育教学策略运用需要灵活多变,要求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策略,才能驾驭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要求,各种教学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辅相成,交叉使用的,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构建的探究教学策略、过程教学、目标教学以及传统教学等各种策略,需要一个主线串联,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

2.完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

高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部级课程是全面、宏观的基础性课程,是把握教学目标的根本,相比较而言,高校自主开发的体育课程,更注重学校的学情和教学资源,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校本体育课程更贴近高校具体情况,选择和开发校本体育课程,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参与度。

3.建设和完善专业化教师队伍

随着时展和学生变化,学校需要开展各种对体育教学策略的培训、运用和研讨,强化师资队伍在师德、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全方位能力提高,让体育教师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了解学生具体状况,熟练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制定针对性教学目标,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课堂效率。

4.体育教学策略引导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各种教学策略运用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是核心,是主线,因此,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过程中,不断具备了敢于质疑的能力,不轻信专家,不轻信人言,用探究的态度对待教师、同伴,并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各种社会信息媒介搜寻与体育相关的信息,经过筛选、归纳、分析和推理,能合理运用各种信息促进探究的显性化发展,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基本形成。

5.形成了以校园文化搭台,体育唱戏的校园特色品牌

在体育运动促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举办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广泛发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和关注,开展各种联谊活动、知识竞猜,提高学生对体育背景知识的了解,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董新军,张玉秀.探究式教学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02.

[2]王浩.网球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10.

[3]张伟健.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创新的实践运用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2.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第4篇

[关键词] 新课改 中职体育 有效教学 策略

一、对“有效教学”和“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内涵的理解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旨,强调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有效教学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合乎教学目标为实质,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为关键。有效教学包含三重意蕴:教学要有效(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有效率(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符合一定的比率)和有效益(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价值的实现)。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中职体育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中职体育有效教学应当是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计划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依据中职体育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结合中职体育教学设施和最佳的教学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本标准,同时又体现个体差异的不同发展的师生共同活动。

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教学技术层面问题

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实施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依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于具体教学内容,应看这节内容对应的体育课程标准是如何表述的,注意分析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适切度。标准中的“点”一般对应教材中“面”,并且内容的顺序和教材中的表达顺序往往不一致,课标和教材表达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和差异性,其中差异性体现了教材编写专家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实际教学的考虑。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空间”,为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更大程度上增加了可能。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具体教学内容,在使用的顺序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引发体育教师的教学探索。

师生关系的构建与有效的体育课堂交流。在新课改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追求教学方式、交流模式的多样化,避免教学过程形式化、程序化;避免把“对话交流”变成“问答”,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师生交流活动中,要关注教学过程的流畅和完整;注意改进课堂交流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质量;综合运用纪律控制、目标控制和评价控制等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通过调整教学双方的活动,促进体育有效教学的实现。

开发和使用体育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要努力探索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化,明确体育教科书作为核心课程资源的地位;要注意研究课程资源的多样化、系列化与教学有效性之间的关系;鼓励建立符合当地教学需要的课程资源库,实现课程资源区域内的充分利用。(1)开发课程资源,要研究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避免脱离实际教学要求、脱离课程标准要求的现象。(2)注意课程资源的使用策略,把握恰当的时机,努力使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做到最优。要有符合教学需要的科学标准,繁简得当,难易适度。(3)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应拥有自己的课程资源视角,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创造力。(4)要注意体育课程资源的科学性、健身性,注意防止和避免忽视教科书,把联系实际变成一种“装饰”的教学倾向。

完善体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实现教育增值。实施有效教学,需要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的核心内容包括: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度和师生合作三个方面。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及效果。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涉及教师对学科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了解,以及教师的教学技巧等。例如,提问、启发和组织讨论技巧,师生交流与合作的状态,还包括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时间和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等。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学生是否积极地学练思考;教师是否采用了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是否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把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课堂的主角,并实现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发挥评价作用的关键在教师,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体育作业问题、测试结果,判断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教学,分析教学问题,反馈调整教学,及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三、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

1.达成目标的多元性策略。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导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的依据。中职体育每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都要以体育课程的“课程目标”、“水平目标”和“学习领域目标”为标准,从3个维度来表述。三维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达成课堂教学多元性目标策略的具体内容。

2.探究兴趣的持久性策略。新课标重视对体育问题的探究。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把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过程不仅有手段价值,过程本身也具有目的性价值。这种探究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对探究体育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要重视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体育问题得以展开――课堂教学的深入,要“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体育问题得以解决――课堂教学的收尾,要“再现”学生的探究兴趣。

引发探究过程中兴趣持久性的策略要求:让学生联系鲜活的生活情境、联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联系发展的体育科技;只有亲自经历和体验了趣味的学习过程,才能唤起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火花,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

3.师生关系的融洽性策略。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之一。为此,师生关系融洽性策略要求:(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3)互动共享、教学双赢;(4)转变角色、健全人格。其中第四点是师生融洽关系的核心因素。它要求教师转变4种角色:①由知识的传承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②由课程的接受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研究者、开发者和设计者;③由教学的实践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④由单一的管理者成为全面发展的启发者、点拨者和激励者。这些角色相互渗透和联系,统一于课堂的活动中。从教师角色看,上课是为追求生命的增值而工作;从学生角色看,上课是创造潜能得以发挥和三维目标全面生成的过程。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目的是影响和吸引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平等、融洽,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从而创设生命论的课堂氛围。

4.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策略。(1)课堂教学培养个体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性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体现预期性、参与性、自控性、创新性和有效性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方式。该策略程序是:质疑,提出学习目标――释疑,自主学练――讨论,群体参与总结,教师归纳提升――拓展,应用巩固。可见,自主学练突出体现了对学生元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的要求。(2)调动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的互动性。合作学习针对学习内容较多,个人难以解决的学习任务,经个体发散地收集“资料”,最后交流、完善,得出正确结论。合作中的教与学多维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引导,设置情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对知识自主建构,培养了合作能力、交往意识、相互协调意识和团队精神。该策略的基本程序为:确定主题――小组设计――安排课堂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实践活动――总结评价学习结果。(3)注重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体验性。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使学习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得到发展。其程序是: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选择问题解决方式――方式的执行评价结果。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目的是发展探究能力,“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一般来说,人文体育内容和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可有选择地进行探究性学习。(4)注重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加强学法指导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落实体育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教师不但要注意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问题解决式、案例学习等学习方法,通过“感知――理解――应用”的思练过程得出结论,而且要对多种方式优化组合。

5.学习内容的开放性策略。(1)注重课堂教学必须注入时代气息。中职体育课堂教学要体现体育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课堂教学内容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并根据时展需要及时更新、补充,使课程具有动态性和生长性。(2)注重课堂开放性课程资源的筛选。资源必须科学处理、精心筛选,尤其是要精选那些对学生的生活和终身体育锻炼、发展有用的体育课程资源。其目的是储备未来公民必备的体育知识、运动技术技能,从而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育课程的理解、体验和生成。(3)注重课堂教学多科整合的和谐性。中职体育新教材强调以整合的视野认识、解决体育问题,对突出体育学科特色,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有关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强化学生系统思维及多学科解决体育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促进体育学科综合化改革等,均有重要意义。所以,新课标下中职体育课堂教学要注重纵横联系、互相渗透,注重多学科整合的和谐性。(4)信息技术的融合性策略。“融合”的要求是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整合。“融合”的重点是利用信息网络资源搭建探究平台,力争使互联网基础知识与教学内容融合、与教学过程融合、与教学其他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的融合;融合的目的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究,提高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5)反馈评价的综合性策略。教师要针对重点和难点等目标,设计出不同层次的知识、技术技能要求及达标标准;通过自评和他评等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的评价方式,将学生主动学练的兴趣和情感内化为主动学练的动力,从而提升学练体育的能力和促进学生体育科学素养习惯的形成。评价的功能由选拔性向诊断性、激励性和发展性转变,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6)整体反思的修正性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后,要及时进行教学策略实施后的评价反思,目的在于总结策略的得失。评价反思内容有:从上述七大策略方面的反思;从教学效果中的反思;对个人经验的反思;对教学理论的反思;从同仁的交流中反思等。只有通过整体反思的修正性策略,才能使教学策略更具有开放性、有效性、灵活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四、关注体育教育理念,反思体育教育的价值追求

爱因斯坦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瞬即逝,但只有事物背后的本质――理念是完美的永恒存在。”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应当关注和追求理念的转变和升华。体育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取向是实现体育教育理想,发展学生体能素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体育素养的现代公民,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体育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体育,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体育教育应该“有思想、有技能、有情感、有视角、有生活,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发展自己,从而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应当明确指出,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是“最好的”。企图在教学中只运用某一种方式的认识和做法是绝对错误的。面对课程改革的“高原现象”,面对不同层面的问题,应树立信心,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实施教学,使体育课堂向着课程改革的目标迈进,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实现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宋尽贤,赖天德,胡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综述[J].中国学校体育,2008,(10).

[2]刘立明.再论国外有效教学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

[3]刘立明.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2).

[4]堪启标.美国有效教学标准框架及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3,(6).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第5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策略

一、引言

语言教学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原理层、原则层和具体行为层。策略属于原则层的一部分,用于指广义上的有意识行为,即教学的不同类型。“技巧”用于指具体的行为、程序和活动,由于其所描述的属具体的课堂操作,归属于外语教学法结构中表层结构。在教学领域中,教学策略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学生间连续的实质流,指为实现预期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用的教学行为。因而,这里所讨论的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的调查不是单纯对教学法的调查分析,其着眼点是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课堂互动,旨在了解教师的哪些课堂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从而成为值得提倡的教师课堂策略,并成为外语教学评估的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人于2010年9~11月对乐昌市第三中学49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了3名英语教师,并对其中两位进行了听课观察。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本人本次对学生采用了开放式问卷调查,这样便于学生说出心里话,以增强调查的效度。学生问卷中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问题:你所在班级阅读课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是怎样的;期待阅读课上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哪些问题;对阅读教学有何建议。

2.访谈。为了让访谈对象能够就所讨论的问题畅所欲言,访谈没有进行录音,本人采用了个人访谈并做详细记录的方式。为了便于比较教师课堂教学策略和学生期待的阅读课堂形式的异同,本次进行访谈的问题和学生问卷涉及的问题基本一致,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谈谈你上学期间阅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作为教师,你认为阅读课应帮助学生解决什么问题;谈谈你对阅读教学的建议。

(三)结果与讨论

1.对课堂教学策略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84.5%的学生和71.4%的教师认为阅读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过程基本一致,即课堂限时阅读;了解文章主旨,学生回答课后问题;分析文章结构;重点难句讲解、翻译;布置作业。这说明多数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显性教学策略,从教学过程中很难看出课堂上的互动效应。阅读教师显然忽略了隐性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所谓显性策略,是指“有意识的(conscious)”教学方式。语言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显性与隐性的结合,过分的强调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使学习者真正掌握外语。因此,作为教师,应吸收先进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显性与隐性结合的学习机会,同时还要尊重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

2.对课堂教学待解决的问题的分析。(1)根据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期待阅读教学课堂应解决如下问题:阅读技巧(40%);阅读速度(35%);词汇(31%);文化背景知识(24%);阅读能力(24%);长难句理解(20%);阅读质量(11%);阅读选材多样化(9.1%);理解文章主题(7.3%);文章结构分析(5.5%);培养阅读兴趣(5.5%);文章深层含义理解(3.6%);定时英文原著阅读、赏析(3.6%);解除阅读障碍(1.8%);文章点评(1.8%);英语思维(1.8%);翻译能力(1.8%);解决问题的能力(1.8%)。这表明,学生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阅读技巧,其次是阅读速度、词汇、文化背景知识等。而词汇包括扩大词汇量、生词记忆、解决生词影响阅读的能力等,这一项应归于阅读技巧中。这样,需要解决阅读技巧的比例就更大了。(2)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了解到,教师也认为阅读技巧的训练很重要。但在本人对参与访谈中两位教师听课观察时发现,实际操作中两位教师没有对提高阅读技巧进行训练,而是过多地强调了结构分析、长难句的理解。

3.对阅读教学建议的分析。(1)根据对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将学生给出的对阅读教学的建议罗列如下:选用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题材应广泛(35%);课堂形式应多样化(28%);注重背景知识介绍(26%);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13%);加强阅读技巧的训练(11%);增加学生课堂学习参与机会(11%);培养阅读兴趣(9%);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4%);培养语言赏析能力(4%);增加比较阅读、赏析的比重(4%);加大泛阅量(2%);提高阅读速度(2%);加深对文章的理解(2%)。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将建议归纳成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问卷调查反映出学生对教师拘泥于教材表示不满,希望教师摆脱纯粹讲课本的枯燥模式,可选用一些和学生学习生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阅读练习;也可选一些优美散文、名著节选等作为阅读材料,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形式方面,28%的学生希望教师能丰富课堂形式,希望教师能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对教师访谈的记录中,有60%的教师也谈到了阅读材料和课堂形式的问题,这说明以上两方面对于阅读课堂教学效果确实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从选材、课堂形式等方面来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丰富课堂形式,设计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效果。

三、小结

高中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阅读教学的策略性表现在采用模式的正确性、阅读过程处理的合理性、阅读评估的规律性和技巧使用的科学性。本调查表明,目前我校多数阅读课教师仍采用较单一的自下而上的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认为构成阅读困难主要是词汇问题,但太注重词汇的训练则会抹杀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所以,阅读教学所采取的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阅读材料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此外,本调查还表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未体现互动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而,根据师生对阅读教学的建议,教师应在教学策略方面多下工夫,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本次调查中对于师生达到共识的方面,为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未采用,仍值得我们深思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二、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师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如下几点可参考:

第一,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

第二,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

三、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指望老师讲解,有意识地引导。教师稍加点拨即节约大量时间,又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题目形式稍有变化往往会影响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甚至失误。设计一题多想,同一问题多种解决等,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第7篇

关键词:教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8(c)-0127-01

一、高校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由于迄今为止课堂教学仍是我国大学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因此,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效益的课题研究,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课堂教学现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记,教师写、学生抄的“口授+板书”的传统授课方式仍然统治着不少高校的课堂。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主动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高校所开设的各类课程,它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各门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必须努力顺应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而不断更新,从而达到培养适应新世纪的合格人才的目标。但是从不少学生反映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某些课程的教材陈旧、起点低,一些无用的内容还是一成不变地传授给学生。从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与当前实际所用不相符合,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三)多媒体使用不恰当。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手段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形象直观,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面的刺激,开展情境教学,从而创设一种感性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一种比较兴奋的情绪中。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使用并没有达到这种效果,好多高校的教师还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仍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四)师生关系不融洽。师生关系是高校人际关系的主要范畴,它是师生双方在教育教学生活过程中所构成的互动影响状态的总和。当前,高校师生除课堂交往外,课后各自行色匆匆,感情沟通渠道明显变窄。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机会就比较少,关系非常疏远,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的失落感,导致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学习效率降低。

二、优质高校课堂教学策略构建

针对上述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在这里提出几点教学策略:(一)以学生为本,尊重了解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然是主体,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思想,不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不能采取严厉批评、冷嘲热讽的教学态度。对待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往往教师可以从中获得收益。教师还应该树立“学生主体观”,必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应尽可能在讲课时结合学生的思想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更加真切,也更能鼓励广大同学的学习激情。这就更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形成伙伴关系,仔细的观察,揣摩学生的思维认知过程。(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即教学应讲究方法。教无定法,根据教学的不同情况,以多极的创造思维和灵活多变的方法施教,而不拘泥于某一固定的教学形式。提倡教无定法,主要是反对把课堂教学方法僵化,因为教学过程是一种复杂多变的自由度比较大的创造性活动,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必须是实事求是地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对象,教师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案,决不能为一种教法所囿。只有这样这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才能使课堂生动活泼地进行,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三)教学内容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应放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上,从修定教学计划入手,认真研究课程设置,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删除陈旧、重复的内容,补充学科前沿和现代化知识,使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教师除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的要求以外,还应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从而巩固书本知识,达到“教”与“学”的既定目标。(四)合理使用多媒体。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只需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有关信息引入课堂,加大了课堂容量,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同时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多媒体教学方法省去了板书,可以把教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间节省下来,也免得师生受粉笔末的污染。当然,这一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要求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表现出好学、乐学,使课堂气氛积极、活泼,它是大学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大学教师要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来了解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大学教师要善于运用言语和非言语信号,与学生进行教学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与提问,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并相互交流。因此,大学教师要关心、信任、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学生形成融洽的关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以上是针对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几点策略,但课堂教学策略远不止这些。当前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是教学中较复杂的一个系统问题,正如第斯多惠所言“教师不能向学生简单地奉送真理,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真理”,我们应使教师的课堂激情和学生求知的悟性产生共鸣,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作者简介:王晓羽(1987年-),女,回族,辽宁阜新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0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第8篇

阶梯式课堂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们在每节教学课中自主生成一个个学业成长的阶梯,从而一步步迈向成功,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率、效果,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研究,与阶梯式课堂教学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外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维果茨基的支架式教学理论、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和德国的范例教学等。在国内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冯忠良教授主持的结构―定向教学改革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叶澜主持的“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等。阶梯式课堂教学包含了许多与上述研究有关的理论和实践思想,其趋势均是走向系统化、整体化和结构化,重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教学的预成性与生成性的统一、知识与生活的统一,强调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初中数学阶梯式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要使学生获得大量可利用的图式,螺旋上升,不断填补、生成、丰富、重组、拓展,为情境的解释提供有效的、丰富的背景知识,开拓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成为数学解题专家。

二、初中数学阶梯式课堂教学策略

1. 阶梯式课堂教学的教学阶段

初中数学阶梯式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一个主题单元数学知识作为一个教学单元,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教学阶段,即基础达标学习阶段、深度学习阶段和拓展综合学习阶段。首先,基础达标学习阶段,以快而不难为特征,让学生迅速把握主题单元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整体结构,并进行不同类型的基本问题的解决与练习,从而使学生清晰、熟练主题单元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问题。其次,深度学习阶段。主要是选择主题单元数学知识的典型综合性问题情境进行问题解决教学,达到初步的“一题多解,多解归一;一题多变,多题归一”,使学生逐步把握知识结构,理清结构内知识之间的联系。第三是拓展综合学习阶段。该阶段依托问题解决教学,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进行“一题多解,多解归一;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主题单元数学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进行反思、推广和深化,促进主题数学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与融合,促进新知识的生成,以达到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2. 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1)基础达标学习阶段。该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迅速把握主题单元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整体结构。数学概念是非常抽象的,让学生掌握概念的方法一是从现实的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二是通过已知的概念得到新的概念。教师通过设置出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把现实经验与抽象概念建立起联系,引出相关学习概念。例如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讲解。教师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并动态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然后向学生介绍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并抛出问题:有几种表面展开图?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合作、探究,教师给予指导,进而归纳概括形成概念。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概括出的概念如果不准确,教师要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找出纰漏的地方,完善概念,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本阶段的教学结果是让学生形成初级基本数学主题知识结构。

(2)深度学习阶段

针对概念的深层含义,教师通过设计综合性问题情境进行问题解决教学,以逐步带领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智慧技能和更为复杂、丰富的知识联结和图式。例如,在学习绝对值这个概念后,可以设计问题情 (3)拓展综合学习阶段

数学主题知识的拓展是在熟练掌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解决拓展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与之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问题的解决,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入揭示概念的内涵,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初

步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

问题变式: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N经过点C,且BDMN于D,CEMN于E。(1)当直线MN绕点A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求证①ABDCAE;②DE=BD+CE;(2)当直线MN绕点A旋转到图4的位置时,求证DE=BD-CE; (3)当直线MN绕点A旋转到图5的位置时,试问DE、BD、C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等式,并证明。

本阶段的教学涵盖以前学过的知识结构和本单元的知识结构,结果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灵活、综合的思维能力、图形想象能力和动态思维能力等,培养学生学会利用直观图形、以静制动、猜想、创造条件等一般的思维策略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进行数学建模,使学生获得更为综合性的高级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