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课堂教学定义

课堂教学定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4 16:33:52

课堂教学定义

课堂教学定义第1篇

论文关键词: 文化 课堂文化 课堂教学 影响

论文摘 要:课堂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空间,也是现代学校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一切的学校文化都可以从学校的课堂里发现。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学校文化的基础载体。课堂文化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有三:课堂文化决定课堂教学的教育观念;课堂文化左右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课堂文化影响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

自夸美纽斯建立班级授课制以来,课堂教学就成为传承人类文化的主要形式。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将课堂视为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然而,课堂不仅是传播和学习文化的场所,其本身也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而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师生之间,文化是课堂的养分,离开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课堂文化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课堂文化的界说

关于"课堂文化"的概念,学术界尚未给出过统一的论述,原因是对于文化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1952年美国的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合写了一本《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的著作,统计出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种之多,因此,给"文化"定义的确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课堂文化的概念脱胎于文化概念,随之课堂文化的概念也就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文化人类学派鼻祖爱德华.B.泰勒(E.B.Tylor)对文化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习惯在内的复合体。"[1]据此,有学者将"课堂文化"理解为"在长期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形成和共同创造的课堂规范、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整合体,它直接反映的是课堂乃至学校的精神风貌,深层次体现的是不同教育观念的交锋和人们对现实教育不同的追求和价值体认"[2]。现在学术界一般把文化的概念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则专指人类精神方面,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成员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的综合体"[3],"其组成要素有四种: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3]。我国著名学者吴康宁教授在其所著的《课堂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把文化限定为狭义的精神方面的文化后,提出了课堂文化即课堂中的社会文化。"所谓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文化便可视为课堂教学中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4]。鉴于狭义的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更为直接,它时时把握着教育跳动的'脉搏',与教育生生不息"[5],"也是正确看待、分析文化与教育的一个理论前提"[5]。由此,对课堂文化概念的理解,应该回到教育中的文化概念——狭义的文化中去寻求。再者,课堂文化属于学校文化的微观领域,是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亚文化形态,是文化在课堂这一特殊情境中的表现。它既有文化的普遍属性,同时又具有在课堂情境中的特性,它无疑是一个包涵丰富的系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以下几点入手来界说"课堂文化"。

首先,"文化的本质是它的人性内涵,文化的社会性是人性本质的展现与发挥"[6]。"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是人的生存方式"[7]。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特征由人规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由人来赋予和认取。"文"和"人"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在人之外或者在人之前不可能有文化,同样,在文化之外或文化之前也不可能有人。"[8]可见,作为文化的主体——人,只有在继承文化的同时积极发挥其主观创造性,才能在促进文化繁荣的同时逐步实现个性的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课堂文化的主体表现为课堂这一组织、情境当中的人——教师和学生,离开了教师和学生,课堂也就无从谈起了。正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这一组织当中经过一定历史过程形成了相似的或者一致的信仰、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了课堂文化。课堂文化就是课堂中的社会群体——教师和学生所体现的文化,即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所共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外显,主要由教师和学生的规范性行为、共有的价值、意义和信仰所构成。

其次,虽然文化存在的形态多种多样,文化可以以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形态存在,但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文化更本质的东西。"课堂精神文化"是课堂文化的主体和内核,是课堂文化本质的、最深层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课堂主体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审美情趣、目标取向等。精神层面的课堂文化是无形的,内隐于课堂文化的物质、制度层面之中,并以其为载体,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特色的形成。课堂精神文化体现的是一种课堂氛围,是师生在课堂上探究知识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面貌。

第三,课堂文化主要发生在教室(当然也不仅限于教室)这个特定的空间和一节课这个特定的时间里,是一种情境性的文化。因此,课堂文化受一定的时空影响,具有其特殊的环境。而更重要的是课堂文化的两个主体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故课堂文化的情境性主要还是体现在主体之间生动活泼的互动上,师生通过言语、动作、情感的交流,来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主要体现在课堂"小气候"的营造和师生情感的交融上。师生之间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言语、动作、情感的交流,来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9]

第四,课堂文化形成于课堂教学实践中,而教师则是挺立在课堂上的文化大树,教师们要有文化责任和文化底蕴。教师应以文化的视角,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立品性,倾听学生生命的自由感悟,共享学生生命的真实体验,营造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他们不再是主观地传授知识,而是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处在真正的自主状态中。

由此,我们从教育学中就文化的狭义取向将课堂文化理解为在特定课堂空间中,课堂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形成和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总和,是凝聚在课堂师生心中的一种精神文化和共同的精神信念。文化总是内隐的,凝结在人及关系之中,由课堂与课堂活动的创造者--教师和学生来决定的。

二、课堂文化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课堂文化决定课堂教学的教育观念

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文化的变革,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观念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观念决定着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师观念深深地根植于教学文化之中,有怎样的课堂文化,就会产生怎样的课堂教学观念。课堂文化是教育观念产生的土壤,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新型课堂文化的构建要依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的规律来进行,教师要转变自己课堂教学中的诸多理念,教学理念的转变是课堂文化重建的前提。

(二)课堂文化左右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

教学是师生之间传承和创生文化的特殊交往活动,那么教学方式自然会影响甚至制约着文化的传承和创生。反过来,特定的教学方式总是"负载"某种文化,整体上呈现出特定的文化特性,表现为"不同的文化模式,就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10]。基于文化与教学方式的关系,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审视教学方式,发现在特定的课堂文化氛围中,选择和使用教学方式必须能够支撑特定的课堂文化氛围、必须考虑与主导性的课堂文化价值是否存在冲突等问题。可见,课堂文化可以左右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变革方向。

再者,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学方式就是文化所代表的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文化映射"[11],体现了在教学活动中凝结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师生生存方式和互动方式。当人类的生存方式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师生在教学生活世界中的课堂文化就会发生改变,教学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三)课堂文化影响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教学与师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平台,课堂教学是师生间思维碰撞和心灵感应的动态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环境。课堂文化的营造者刚开始往往是教师,只不过是以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为主体体验对象,一旦气氛被活跃起来,学生也就不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文化的营造中。教师对自己行为每一分寸的把握,都得协调于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这些内心体验的外在表现形式就在于对课堂文化氛围的感受。学生内心对课堂多边交往和人际关系的每一次情感体验都流露于课堂的文化氛围中,而直接体现在对知识获得和运用的程度上。由此可见,课堂文化就是在教学中师生共同理解、解释,并赋予教学物化资源与教学行动方式的意义。解释不同,所造就的文化形态就不同,所营造的学习氛围也不同,从而对学生的主体发展也具有不同的意义。

三、课堂文化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在社会文化转型的宏观环境中,从教育中的文化概念去寻求对"课堂文化"的理解,来分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课堂文化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内核,它包括支撑着课堂教学的教育观念、价值诉求,展开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以及维系师生教学互动中的学习氛围等,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一个课堂文化变迁的过程,只有从课堂文化建设和改革的高度来透视和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够收到实质性的效果。因此,从教育文化学的视阈来审视当下我国教学变革的背景、动因、目的和制约因素,对教学场域中呈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有助于深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英]泰勒.文化之定义[M]//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99.

[2]张晓华.关于西部农村课堂文化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11).

[3][美]R.M.基辛.文化·社会·个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0

[4]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7.

[5]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

[6]高清海,等.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404-405.

[7][美]怀特.文化科学——人与文化环境[M].曹锦清,译.杭州:浙 江人民出版社,1989:34.

[8]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津出版社,1998:14.

[9]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课堂教学定义第2篇

【关键词】中等艺术学校 语文课堂教学 三维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09-03

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全体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与当今我国特殊的社会发展背景密切相关的。中等艺术学校的学生,正是知识学习和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关键时期,认识复杂的世事人情,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艺术知识技能,对他们而言都在启蒙之中,都在易变易动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语文课堂性质由语文教学目标决定。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一堂好课,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都要紧扣目标展开。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目标的定向,就没有学生学习的方向与教学的流向。因此,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绝不能无视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而只顾埋头教学,也不能脱离社会侈谈个性张扬,而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目标之中,确保整个教学活动自然贴切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指向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大方向。

一、中等艺术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及其价值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及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时,预期要取得的教学结果(目标)。它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还是评价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即语文课程总目标;阶段目标(主要包括年度目标、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等);课堂目标(主要包括课文目标和课时目标)。这三个层次是包容和被包容关系,高层次目标包容下一级目标。

(二)教学目标设定的目标定位

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指课文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课堂教学目标层次最低,是具体教学实施环节中的目标。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国家语文教育目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国家教育教学全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对上,它要体现国家语文教育的总体目标;对下,它又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的准绳。不言而喻,中等艺术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既关乎国家教育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又关乎具体课堂教学的成败。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还必须参照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还必须以学生现有的学习准备水平(包括知识准备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为依据。

课程目标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基础;也是提高能力,酝酿情感、形成态度和价值观的载体。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是学生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教学目标设定的方法步骤

(一)研究课文内容,制定相应课堂教学目标

课文内容是制定具体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根本出发点。课文内容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施教学和完成教学目标的凭借。每篇课文都有其突出、特殊之处,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资源丰富,我们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适当侧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以此为突破口,统领全局。有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目标资源丰富,我们就要以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作为本课文教学目标的重点。只有正确地理解和领悟了课文的内容,才能制定相应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二)了解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水平及个体差异,扶优补差

为了制定恰当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首先应研究了解班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水平,对优生应提出较高的目标,对差生应安排计划,进行系统的补缺。

(三)详略适当

每篇课文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语文教学资源,我们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不能过于求全,面面俱到。教学目标的详略要视学生的实际而定。同一个知识点,在初中三年中往往会出现多次,如果绝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就可以略讲,甚至不讲,反之,则要详讲,直到学生弄清楚为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非详不可。

三、新课标是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指针

新版(2011年版)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

(一)指导思想

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

(二)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义务教育新课标》要求语文、历史、艺术等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打下基础的。新课标要求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四、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加强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价值观就是主体对自身及其周围事物的价值定位,就是人对物质世界关联自我的意义、作用的总体看法;核心价值观是指对人或事物价值的诸多看法中居核心地位,起决定作用的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引领全体社会成员最大限度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性,同心协力投入建设事业追求美好理想,实现幸福人生的统帅性价值体系,它的内涵极为丰富。价值论者认为,一切价值植根于人,指向于人,是人(客体)或事物满足人(主体)的需要所呈现的特性,离开了人,便无从谈论价值;没有与人产生关联,便无法确定价值――总之,“没有进入社会实践及认识活动中的人――主体,世界不过是一团按照某种规律运行的自然之物,是无所谓意义、无所谓价值的。”这就显而易见,无论什么社会形态,无论哪个发展阶段,真正进步的积极的价值观,应该体现遵循人的本性、维护人的尊严、遵从人的需要、彰显人的主体潜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由此观之:人,是价值哲学的立论基点,也是价值哲学的研究归宿;以人为本,无疑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要保证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要求,自然必须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作为始终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中的一条红线。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我们须以敏锐的目光,从教材中发现这种资源,从文本中挖掘这种题材元素和语言文字,尤其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提炼升华,整理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而又不偏离文本主题、对学生具有情感煽动性的课堂教学目标,以智慧的策略引导和情感的渗透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确立人本主义理念,铺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比如,《明天不封阳台》一课从生活起居中碰到的一件小事入手,表达了一个严肃的主题: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相存的“环境保护”的主题。

这一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设定为:

1.知识与技能:仔细阅读课文,在抓住中心事件的基础上,能够把握贯穿本文的线索,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首先研读文章内容,理清线索,然后思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高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和儿子的美好情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意识,提出自己“人与自然”问题的设想。

(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融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兴,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所以必须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学生对文本素材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充分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教学目标应该致力于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故事情节、英雄形象的过程中,去发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从而深刻了解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由衷热爱我们中华民族,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迎难而上的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顽强拼搏的意志,在优秀的民族文化中潜移默化、自觉自愿地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责任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的强大内驱力。

以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为例。《最后一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与民族精神打造的完美结合的教例。这篇小说是以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作品,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但这篇小说却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把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最后一课”中。这些内容通过一个天真幼稚的小学生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更真切动人。小说中韩麦尔先生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知识教育,而是通过对本民族语言的讲授这一活动,体现他了对祖国,对法兰西民族的热爱。

针对这篇比较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审美特征的课文,应该设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呢?我想,必须致力于让学生在学习时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注重给学生情感的熏陶渲染和情景的创设、引入。

综上分析,本文的教学目标可这样设定:

1.知识与能力:结合小说背景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从而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母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热爱汉语、学好汉语的意识,培养自己的爱国感情。

(三)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渗透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青少年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靠青少年们去继承,美好未来要靠今天的青少年们去开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特定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的体现精神面貌的深层内核。时代精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随着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当今时展的潮流推动了时代精神的培育,深化了时代精神的内容,并不断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进入21世纪,时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当前,世界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这些新情况、新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培育和弘扬开拓创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自由平等精神、竞争精神、兼容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等。教育面向未来的重任要求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无论是面向世界还是面向现代化,最终

(下转第110页)

(上接第10页)

落脚点在于面向未来,这就需要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将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中。

教材中的大量课文内容本身就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崇尚的时代精神,是培育学生精神品格、树立健康人格的极好素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自然渗透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日》《月》《在山的那边》《理想》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应该侧重理解并感悟作者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居里夫人》的教学目标设定应该侧重理解并感悟“沉醉于世界的优美,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的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信念;而《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目标设定应侧重理解作者对非正义战争的谴责,对和平的呼唤;《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学目标设定应该侧重理解并感悟雄健豪壮的精神气魄。

五、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时,预期要取得的教学结果(目标)。它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还是评价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在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充分挖掘教材中品德教育的因素,并发挥语文学科教育育人的优势。教师应借助语文教学的各种形态,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式教育,其优势的确可谓得天独厚。教师引导和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对语言进行品位的过程中,更深刻的体验文本中的情感、生命、艺术、文化和历史,以上升到升华思想、充实精神、唤醒灵魂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达到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目的,真正帮助学生真正树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策划得当,功到自然成。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与时代的脉搏同律跳动,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功能,实现语文课标及语文教学大纲中所拟定和强调的重要教育目标,以载道之文化,培育和造就出更多符合国家需要的志向远大、情操高尚、人格健全、行为规范的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2]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王新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郑 凤.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8(4).

[6]尤藐难.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合度研究[J].考试周刊2014(55).

[7]刘永康等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天地出版社,200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课堂教学定义第3篇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从信息科学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有效教学信息传导过程,分析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要素及其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导及其系统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导

它是指在学校课堂师生主观环境、课堂客观环境影响下,信息传导主体(教师、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教学信息进行挖掘、传递、储存、处置、内化、外化,进而促使信息传导主体(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实现国家和学校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动态过程。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系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联系和发展是世界的总特征,世界上的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事物的普遍联系总是通过系统来体现。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系统,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信息等主要要素构成的一个信息传导系统。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机理研究就是要通过研究其构成要素和传导模式,优化课堂教学信息传导,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素质教育奠定坚实根基。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要素的优化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要素,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定位、学生角色定位及教学信息三个方面的优化。

(一)教师主导角色定位的优化

在信息传导过程中,教师应发挥积极主导地位。教师这种主体角色更突出地表现为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主导性角色定位,由此教师则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身份转变为信息结构及其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1.新的建构式信息传导模式的引领者。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一直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当前,在采用建构式教学模式时,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向学生介绍信息、信息传导、信息结构及信息传导模式的内涵、意义和要领,帮助学生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以及掌握建构式信息传导的传导技能。

2.学生信息传导动机的发动者。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一般是被动接受,学习动机开发的空间相对狭窄。在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中,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的主体之一,学生需要培养积极的信息传导态度和动机;教师就需要采取适当方法,激发鼓励学生,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与教师及其他学生一起推动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有序有效地进行下去。

3.课堂教学信息结构的组织者。与教师相比,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明显落后或不足。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信息结构方面,教师要精心组织、认真安排,规定每一次信息传导的主题、流程、框架,指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的信息结构及其意义。

4.信息结构及其意义建构的参与者。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信息结构及其意义的建构。为此,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其权威保证信息传导过程有序运行,避免各种“噪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的信息储备和经验去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学生主体角色定位的优化

传统课堂教学下,学生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是课堂教学的客体,缺乏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中,学生应由传统的客体转变为与教师一样的信息传导的主体,成为教学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发挥积极参与构建自我信息结构和信息意义的主体性作用。

1.培育良好的信息传导心态。心态是行为的前提。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信息传导有效性的核心力量。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应在学习心态、理念和动机方面保持积极向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态度和毅力。

2.树立问题意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一般是认真做好笔记、死记硬背教师传授的具体知识点。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信息主要是通过学生、教师及其相互合作集体建构而得。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有问题意识,通过解决传导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来建构具有创新性质的信息结构和信息意义,实现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之目的。

3.增强收集信息的主动性。信息是基于一定的情境(信息储备、社会环境等等)获得的,获得信息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信息意义的能力,而学生自身经验的积累取决于信息的储备量和信息意义的建构。所以,在课堂教学前,学生必须主动做好各种相关信息积累的准备和分析,为随之而来的信息结构和信息意义之建构奠定扎实的基础。

4.转变为信息结构及其意义建构的主体。信息的获得最终取决于学生积极建构的主动性。学生在具体信息及其意义建构过程中必须有充分的主体意识,面对问题,认真思考,勇于争辩,积极解决问题,在师生的集体协商中和思想观点的相互激烈碰撞中构建信息结构及信息意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出更灿烂的知识火花。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优化

从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目的看,任何课堂教学信息传导都是为了获取更多更新的信息结构,这要求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的特点。

1.课堂信息的二重性。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信息传导过程阶段有着不同的信息“身份”。首先是建构主体自身的信息及其结构储备(包括学生与教师所拥有的信息),即“元信息”,这是信息主体建构信息结构及其意义的基础。其次,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建构出的信息结构及其意义与“元信息”不同,是在教师辅助下协商讨论思考的结果,是“新信息”。“元信息”和“新信息”各自在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中有不同阶段、地位和内涵,显示出信息的二重“身份”特征。

2.课堂信息的关联性和目的性。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是以主体间(包括学生集体与教师等)相互协商讨论与反思为内容的协商式建构模式。其中,信息是每一个协商主体进入协商前所必要的储备;同时,又是每一个主体进入协商的关联和目的。信息的关联性和目的性,使主体紧密团结,共同围绕着建构新信息结构及其意义而努力。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模式的优化

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模式是教师、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主动的协商式信息传导模式,教师采取民主式课堂教学管理,教师与学生之间采取多向交往方式。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绝对单一主体的局面,要更加强调与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地位,形成以教师信息传导为主导、学生学为主体的学生与教师多向互动的主导――主体协商式信息传导模式。为此要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1.师生地位的平等性。就信息传导主体而言,主要包括学生以及教师。主导―主体协商式信息传导模式的前提是各主体地位平等、相互尊重、宽容学生犯错,这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中平等参与、充分沟通、讨论以及反思等。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管理和服务上,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2.师生交往的多向互动性。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往往是单向交往和双向交往,所谓单向交往就是仅教师主动向学生传导知识信息,缺乏学生对信息进行心理加工、反馈;所谓双向交往就是仅教师与学生个体进行双向互动,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在多向互动主导―主体协商式信息传导机制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多向交往,即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之间、学生群体之间、学生群体与个体之间都是双向互动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课堂教学信息传导呈现出和谐融洽的氛围。

课堂教学定义第4篇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25503

1引言

在当前的教学中,高考和中考的指挥棒仍然发挥着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控制作用,学生为了考试而学,教师为了考试而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背道而驰。通过5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对中学教学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实践中发现,当前中学教学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教师是课堂的 “演员”,而学生仅仅是课堂的“观众”,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就像看戏一样“旁观”教学过程。教学的过程枯燥乏味,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怎样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素质教育,改变教育现状应当引起教育界的深思。“抛锚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是创建高效课堂途径之一。

2“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

2.1教学模式

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模式的定义有很多种,到目前为止对教学模式的定义存在多方面的认识。国外较有影响的教学模式定义就是乔伊斯和威尔的定义,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把教学模式定义为一种教学范型或计划。国内学者对教学模式的定义也是多方面,比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杨开成和张晓英的观点,他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模式化了的教学程序,在解释学上是一个伪概念,在技术学意义上它既不是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工具,也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恰当中介”。因此,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或者是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1]。

2.2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一种情景教学方式。他要求教育者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通过创造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自发地学习,构建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这里的“锚”,指的是为了满足教学情境而创设的真实问题,确定具体问题通过“抛锚”之后,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也就固定了。抛锚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本质区别与传统教学,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2.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也叫颠倒课堂,起源于美国,是基于建构主义等教学理论和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学生通过自学和师生互动完成知识内化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 “独裁者”,学生是“观众”,教师主宰着课堂的教学,学生像是观众参与度不高,被动的接受学习,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演”,学生借助教师的帮助来完成知识的学习,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2]。

2.4“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优点,二者融合而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首先通过提出一个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学生在解决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识的构建和内化。例如,在讲太阳高度的变化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王老师要在某新建小区买一小高层住房,该小区楼层越低价格越便宜,怎样在能保证采光的前提下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房子?这里就需要学生们在已有的资料帮助下,自主学习太阳高度角变化的知识,然后利用已学到的知识,解决王老师的问题。以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和直观的教学媒体,如图片、声音、视频等构建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心理共鸣,进而从更深的层次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会觉得他所学习的高中地理知识不是遥远的空中楼阁,而是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地理现象,这样构建教学情境也贯彻了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符合素质教育和新形势下的教育趋势。

3“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

论基础3.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也叫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由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期出来的。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儿童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顺应和同化两个阶段,顺应就是学习者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同化就是学习者将外部信息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学习者通过顺应和同化,最终使自己的认知结构达到平衡[3]。众多的认知心理学家,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将建构主义发展成一个复杂的理论系统,但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此理论的核心内容:知识内化不是教师灌输来完成,而是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主动地发现,来完成知识的自助建构,完善自己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并且贯彻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传统教学强调的是“教”,贯彻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认为,教师不应该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完成对知识的自助建构。教师教学组织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的完成学习。设置问题情境的抛锚式教学,使学生进入对知识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自我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而翻转课堂式教学又为这种问题抛锚式教学程序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环境的交流平台,从而进一步验证和诠释了建构主义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理念的正确性。

3.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4]。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本,应该把人看作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来看待,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又批评精神分析学派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研究正常心理的人的片面的研究方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把学生的自我实现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人本主义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也要了解学生,以人为本,不能片面的“填鸭式”的灌输知识。通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学生由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从学习动机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人本主义课程观所提出的教学理念都可以作为 “抛锚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理论支撑,使笔者所述的这一教学模式被赋予了人性化和潜能开发的意义。

3.3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之后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实际上情境认知理论是一种在探究人类学习本质的一种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强调教学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学习的内容与活动安排要与学习者的实践经验相联系,最好是在真实的情景中,以类似人类真实的实践方式组织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习者知识得到构建,同时使学习者能力得到发展。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影响着教学模式的设计,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和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等教育技术新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持。情境认知学习理论批判传统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重视实践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并对学习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反思。可见,情境认知理论为“抛锚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情境的创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4“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4.1“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

“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和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学模式改革需求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此种教学模式具有多方面的目的。

第一,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用地理学知识来解释网络段子“雾霾基本靠吹”,雾霾是学生们经常接触到的身边的大气现象,学生可以用冷锋的知识来解释,通过解释这种天气现象,学生们就学习了冷锋暖锋准静止的知识。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改变授课方式,转变教师的角色。在“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学加教师的引导自助探究的。

第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加学习效率。在“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中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自学解决创设问题的过程中来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知识的获取由教师灌输给转变为自己探索发现得到,知识获取的方式变了,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都提高了。

第四,改变师生互动的方式,使师生互动更有效。传统教学中师生互动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而在“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再是预设的,而是学生自学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灵活性提高了,对学生学习帮助也大了。

第五,改变评价方式。在“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难点来设计评价问题;并且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一对一实施教学评价,针对性更强。

4.2“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通过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总结出“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见表1。表1“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照

对比项“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传统教学教师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师教师是知识与课堂的绝对控制者学生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灌输者课堂组织形式构建情境-自助学习-课上答疑教师讲解-课后练习知识获取方式通过自学与教师辅导自助构建教师单向灌输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网络构建学习平台运用较少,单一课堂活动方式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变现自己的舞台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师生互动较少时间分配以学生的自学,课堂活动为主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评价方式利用构建的学习平台,多种评价方式纸质测试为主与生活的联系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理论脱离实践学生课业负担较小,以开放性和探究性问题为主,课业负担较小大量的做题,课业负担大教师教学组织方法探究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教学组织方法多样以讲授法为主,教学组织方式较为单一

通过表1的对比,发现“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例如在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角色、课堂活动方式、时间分配、教学组织方法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对比两种教学模式不难发现,“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有多方面的优点,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使教学更具有效率。当然通过对比也能发现“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的所存在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5结语

随着硬件设施的日益完善,未来地理课堂教育信息化会逐步提高,抛锚式翻转地理课堂是适用未来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学模式之一,值得深入探究并广泛应用。未来地理课堂不仅仅在教学模式上发生着改变,教学工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不论何时何地,学习者都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在线学习,并且建立起学习者自己的学习数据库。没有掌握的知识,理解出错的知识可以通过数学统计等方式直观地展现出来,同时学习者可以在线针对自己的问题找出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0.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14~17.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 (4):23~26.

[4]李凑,刘赣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SWOT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21~25.

Abstract: 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school'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has changed.The new curriculum emphasize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dvocating the change of learningstyle.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2010-2020)"comes up withthe view to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self-reliance and the ability to adapt to society, to overcome the tendency of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Facedwith the new era,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eaching. "Anchor-type flip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mode,to a certain extent, solved the current problemsand it ha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课堂教学定义第5篇

【关键词】研究策略 具体阐释 个案分析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课堂教学改革重点课题“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最终成果。项目编号:JYKGZD20140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既可以提升相关任课教师的执教能力,又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效果。因此,任何一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任课教师或相关的研究者都有必要结合目前这一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对这一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客观而科学的分析。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策略

与其它任何一个学科的课程教学改革一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及其研究应该有一个科学而实用的研究与实践策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参考他人的研究结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应该坚持以下的研究策略:

1、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策略

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既是一项具体的教学实践,又是一项教学理论的研究。而无论是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项教学实践,还是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项教学理论研究,它们都具有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特点。正是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在具体课堂教学改革及其相关研究中应该坚持综合性的研究策略。对于此处所提到的综合策略可以这样理解:首先,在教学层面上的综合性。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实践会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即有课程本身的问题,如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而无论这些内容哪一项都既可以成为其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又可以把它们综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所以说,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其实践的层面上需要有综合性的教学策略;其次,作为一项理论研究,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也需要综合性策略的指导。例如,作为一项理论研究,它的综合性策略可以从两个层面分析,即,分析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具体问题所需的理论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既需要教学理论的指导,又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甚至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也能对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从另一个层面分析,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理论研究的对象,它可以丰富不同的教育教学理论。例如,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对这一教学实践的阐释丰富自己的理论,教学方法理论的内容也可以从这一教学对象的研究中获得启示。如情景教学法、个案教学法等都可以从这一教学实践中获得相关的启示。

2、系统而全面的思维策略

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需要具有系统而全面的思维策略。对于这个研究策略可以进行这样的分析:课堂教学虽然只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但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阐释一定要运用系统而全面的思维才能分析得清楚。例如,在研究个案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运用问题时,一定要结合课堂的教学效果,一定结合课程教材的编写、一定结合目前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因为,无论是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确定、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都会影响到对个案教学法运用问题的分析。所以在具体的研究与阐释中,一定要把系统而全面的思维作为一项研究策略并贯彻在具体的研究与分析之中。

3、实施与评价结合的策略

虽然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既可以作为一理论研究而存在,但对其的相关研究却离不开具体的教学实践。因此,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对其进行更好地分析与阐释。所以在相关的研究中一定要坚持实施与评价结合的策略。只有把具体的措施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才能探讨具体的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只有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只有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在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一定要实施与评价结合的策略。

二、理论研究的分析

对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需要进行理论的研究。在理论的研究中,由于各地独立学院实际情况的不同,由于各个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所用的教材的不同,包括校本教材编写内容的不同,所以不可能有一种教育教学理论能够完成对各地所有的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而与此相对的是,对于各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也不可能只丰富一个教育教学理论。因此,在此只从宏观的层面上对其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

1、理论的选择

对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所需要的理论选择一定要注意以下的问题:首先,要根据本校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其次,在选择了某一个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指导理论之后,一定要结合相关期刊上关于这一理论运用问题的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参考依据,对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2、理论的运用

在运用某一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一定要对运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系统性地分析。这样的分析既可以补充研究的不足,又可以纠正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脱节问题。

三、实践研究

1、措施的制定

在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具体的教学改革者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及其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改革计划。无论是关于教学方法的,还是关于教学内容的;也无论是关于教材编写的,还是关于教学内容选择的,都应该有具体的措施进行保障。

2、实践的评价

教学改革是一项具体的教学实践,而对教学实践的评价,既可以纠正指导这项教育教学理论中存在的不足,又可以纠正教育教学理论在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偏差。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与具体教学改革方法体系的建立应该具有同步性。

四、个案分析

下边以建构主义指导下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作为一个教学个案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说明:

在201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里,第二章里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根据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本节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以下三个教学内容: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传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在这三个教学内容中,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内涵理解是基础,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本节其它两个内容的学习,而且还关系到对本单元其它内容的学习。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案例进行补充教学: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现代的助人为乐的模范郭明义。

首先,根据建构主义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加深对文天祥及其故事的理解。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原来对爱国主义的感性理解建构“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特别是文天祥的那首《过零丁洋》这首诗作,更能帮助学生建构“爱国主义”这个术语的科学内涵。尤其是对诗作中的最后两句的拓展性例举,对于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更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为每一位能够按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汗青”的人,都是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都是能够践行“爱国主义”内涵的人物。

其次,结合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即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具体评价。在评价中一般要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学生对这个术语的理解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个教学内容的体现。虽然在和平的年代里,学生不可能像文天祥那样具有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机会,但在平常的岗位上,现代的学生依然可以表现出自己的爱国思想。如,通过弘扬祖国的文化达到爱国的目的。就连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对环境的保护这样的细小的行为也是其爱国思想的表现。

再次,结合这样的教学过程和对这个过程的具体评价,分析在运用建构主义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这个案例可以在理论上为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进行建构,尤其从感性的到理性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而运用这样的案例,由于学生对案例的事实已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们对案例分析的积极性、主动性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总之,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为了使相关的阐释与说明更符合教学实践,应该从理论与实践的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而在分析的过程上,一定要坚持综合性的策略、系统而全面的研究策略以及实施与评价相结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韦青松.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6)

课堂教学定义第6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06-01

思想政治本身就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发展的。而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形式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也应该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实践中发现,现阶段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仍然沿用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甚至是“素质教育”的外衣,“应试教育”的本质,仍脱离不了死记硬背、填鸭教学的条条框框。在这样一种形势下,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高效课堂构建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高中政治教学方式方法的重中之重,更是高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更要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增强政治教学的时代性、先进性、开放性、趣味性和高效性。在不断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一、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意义所在

既然要进行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就必须了解高效课堂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在于哪里。通过在工作实践中总结,我认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其重要意义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构建高效课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禁锢

现阶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应试教育”思路下留下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些模式禁锢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样也束缚着教师难以进行大胆的教学尝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实施素质教育下的高效课堂构建,其意义在于能够打破束缚,变填鸭教育为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模式、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目的在于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实践性,增强政治教学的时代性、先进性、开放性、趣味性和高效性。在不断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2.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反映,必须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服务。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让学生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助于深刻领悟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高中思想政治实现高效课堂,把高中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坚定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着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思想政治实现高效课堂,有助于高中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构建的建议与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研究学习

素质教育下,构建高中政治教学的高效课堂,其前提和关键就是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自身素质发展为根本。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研究学习模式。教师应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角色与定位,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以此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用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其融入课堂,积极主动探究学习和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乐趣与价值。

2.高效课堂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与时代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渗透,在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必须运用和使用先进的网络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师要更集中的将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运用与整合。多媒体教学具有诸多优势:教育教学资源容量大,表现内容形式丰富、生动,对学生有吸引力。但不能仅仅动用大量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材料,这样不仅造成学生学习的混乱,也显示出一个教师的学习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欠缺。由此可见,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政治教师必须增强自身专业素质、教研能力,首先自身要学会并且精通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有掌握了这种多媒体的制作技术,才能把教授的课本知识和多媒体技术更好地融合起来,也才能在课堂上运用的时候,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探索未知技术和政治知识的能力。其次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优化整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有效性。

3.高效课堂的构建师生互动是重点

首先,要创设互动情境,营造师生互动氛围。新课标下的高效课堂教学必须让积极的情感体验成为师生深度互动的催化剂,要让学生互动起来,首先就得让他们愉快起来,自由起来,只有愉快的心态和自由的氛围才可能产生互动的热度,才可能有智慧火花的闪现。在特定情境中把自主还给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思维、体验、创新完美结合,融为一体。

其次,学生要自主探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必须意识到互动已成为高效课堂构建的一种学习关键和较好的学习方法,已渐渐升值为课堂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学生要放开手脚尽情地探索,激扬各自的智慧,互动就是前提。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定准师生互动的起点,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使之成为师生有效互动所必需的源泉和动力。

最后,教师应转变观念,信任学生。我们应该坚持师生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教学原则,贯彻疏导方针,重视双向交流,增强师生沟通和交流,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通过这种情感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心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添他们的勇气。可见,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无疑会为师生的有效互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的高效课堂构建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构建高效课堂也具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禁锢,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在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过程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研究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与时代化,教师应转变观念,信任学生;要创设互动情境,营造师生互动氛围;学生要自主探究,进行合作交流。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定义第7篇

【关键词】课堂管理 有效性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57-02

一 人本主义理念下的有效课堂管理概述

1.人本主义理念分析

人本主义教育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它继承了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深受20世纪复兴的各种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直接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主张教育应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的人才,探讨人本化的课程与方法,提倡学校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①人本主义教育在本质上是弘扬人性、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以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为前提,一个人潜能的最大发展为目标,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及其重要性,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理论强烈抨击传统教育使学生知情分离、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弊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提倡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重视人性的培养,强调人的潜能的发展,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最终目标和价值取向。

2.人本主义理念下的有效课堂管理

关于课堂管理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例如:莱蒙奇认为:“课堂管理是一种提供能够开掘学生潜在能力和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良好的课堂生活,使其发挥最大效能的活动。”②我国大陆学者田慧生则认为:“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③人本主义管理是人的管理、是依靠人的管理、是为了人的管理,当这一思潮渗透到教育管理领域,对于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形成了独特的以人本主义理念为基础的课堂管理模式。人本主义理念下的课堂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管理而言的,即反对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反对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和控制,进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民主管理观念,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以更好维持课堂秩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 对传统课堂管理的反思

1.有效课堂管理常规缺失

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以及采取公平一致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的“不安全感”,从而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然而传统课堂管理,教师不注重课堂管理常规的建立,或是常规的制订模棱两可,尤其是在旧有的课堂管理的理念支配下而形成的课堂管理常规思想落后,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课堂实际情况变化,教师只凭个人想法对学生不断地提出各种要求以维持课堂秩序,易造成课堂混乱、管理效率低下、时间的无益消耗等问题。

2.课堂空间环境不合理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成绩好、上课表现积极的学生通常被教师安排在教室的前排,相反,处于教室后排的学生往往表现平平,甚至是扰乱课堂秩序。这种座位安排方式,会使好学生和教师有较多的交流和互动,认为自己受到教师重视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处于教室后排的学生不易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也会因为感觉自己不被教师重视而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交头接耳,成绩越来越差,最终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利于良好课堂秩序的形成。

3.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有效管理策略的缺失

课堂管理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控制学生的行为,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传统课堂中,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顾自己按课时计划授课,不关心学生的反应,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总是用命令、威胁的语言、采取生硬的惩罚措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也许暂时能够制止问题行为,但从长久的效应来看,不但不能加强学生的纪律性,反而会导致矛盾的激化,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 以人为本有效课堂管理的建构

1.以人为本,建立有效的课堂管理常规

课堂管理常规的制订要明确、合理、可行。课堂管理常规的制订不可只凭教师个人好恶而独断设置,而应该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制订,事实证明只有发扬管理民主,通过学生自己参与制订的课堂管理常规才能得到学生最大限度的认可和支持,学生就会自觉遵守并乐意承担责任,增强其维护课堂秩序的责任感。课堂管理常规重在执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切记:必须坚定地贯彻执行课堂管理常规。教师在执行课堂管理常规时,态度必须积极,尊重学生的人格,切记敌视或责骂学生。

2.构建人性化的课堂环境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环境是进行课堂管理的各种内部条件的综合。教室的布置应该整洁安静、井然有序。除了教学所需要的桌椅、黑板之外,还应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布置,例如设置学习园地、榜样学习、实事关注等栏目,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文化课的学习,同时培养其关心集体、关心国家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划出一个特定的区域,展示学生的手工制作、活动照片、环保盆栽等体现人性化地设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创造性,丰富课堂环境。

教室环境只是课堂的物理环境,要实现课堂的有效管理,还离不开心理环境的建设,心理环境指师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环境,它主要包括课堂中的交往、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也常被称作课堂气氛或课堂氛围。④课堂气氛是否愉快积极,直接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交往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抛弃权威、主张民主,课堂评价以表扬激励为主,不滥用惩罚,促进和谐友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3.以生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⑤人本主义思想家认为,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而不是“尊”与“从”的关系。教师需要从人本主义原则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参与课堂管理的积极性,使其提高其自我管理的意识,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民主的课堂管理,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管理中增强全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使每个成员都可以获得一种自我归属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弱化自己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而是要通过尊重学生、树立威信,从而建立灵活而民主的课堂管理方式,使课堂由传统的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

4.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在课堂管理中,教师的个人素养对课堂管理是否有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学生认同教师的课堂管理,并不是基于对专制权利的恐惧;恰恰相反,是因为学生被教师身上的某种特质所吸引,才有利于形成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在实际的课堂管理中,应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每一位学生都给予积极的期望。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不能太过于单一,只凭学习成绩来划分优生、差生是不公平的,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全面地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每个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应理性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

注 释

①单中慧.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68

②④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21

③田慧生.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32

⑤戚业国.课堂管理与沟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5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陈学宏.走向人本主义教育的学校管理[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课堂教学定义第8篇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课前反思;课堂反思;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36-01

20世纪末期,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新一轮课改中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最终落脚点是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波斯纳提出 “经验+反思=成长”,同样在教学中“教学+反思=高效教学”。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把教学行为做了一个界定,即“常规教学行为”和“反思教学行为”,提出“反思教学行为”是经过积极地、批判地教学过程,深思熟虑后做出选择,比“常规教学行为”更适合教育的发展。[1]1983年,纳德·萧恩在《反思性实践者》中指出反思分为“对行动的反思”和“行动中的反思”,将对行动的反思分为行动前、行动中和行动后的反思,在实际教学中可分为教学前反思,即备课阶段的反思;课前反思,即课堂反思;教学后的反思,即课后反思。[2]1999年,熊川武在《反思性教学》中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有效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3]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对相关高中历史教学不断循环往复地反思、改进、总结以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在20世纪80年代,反思成为教育界一热门话题,在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领域中,有关“反思”、反思性教学、反思性实践、反思性教师等教师教育口号铺天盖地而来,反思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4]反思性教学也随之产生,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法。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思存在于生活各处,同样被大多教师使用,且获益匪浅,但许多老师并未意识到自己已运用此教学法,笔者写作目的也是为了将其进一步推广,引起教师的重视。

反思性教学不盲从于传统、习惯和现有规定做出结论或判断,而是与时俱进地通过不段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反思改进,不断批判、完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反思性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可分为课前反思、课堂反思和课后反思。

1课前反思

教师在课堂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充分的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备课中教师首先确立本课程在整个专题、整本书、甚至于整个高中学习阶段的地位,把握教材脉络,理清重难点,确定各个子目的讲解时间,安排好整个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实施步骤。另外是备学情,反思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用学生已掌握知识或事实为例引起学生共鸣,引发其兴趣和热情,在学生原有知识上构建出新的知识框架。

如高中历史必修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本课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次重大思想事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使处于清政府专制下的人民醒过来,为争取平等之权利,自由之思想奔走呼告。经过反思以往常规上课发现:常规上课时教师会讲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新三民主义提出背景、内容和意义,在老师周密安排下按时间顺序将一节重难点突出、结构完整的课程呈现,但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改要求新世纪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合作者;学生由原来的知识接受者,变成学习过程的主导者。于是,笔者决定在引入三民主义之前,指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假定如果自己是其中一员会如何救国,将学生的意见写在黑板上,在讲三民主义时与学生的意见对比,从而发现三民主义的意义和不足,实现学生与孙中山思想跨时空论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加深对三民主义的理解。

2课堂反思

课堂是将教师主观的备课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学习过程,课堂永远无法预设,因此课堂中反思、随机应变尤为重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课程理念去设计教学,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5]反思性教学比之常规教学更注重即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反思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效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反思已有知识框架,调动、运用原有知识,培养自身分析、概括、处理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笔者在上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让学生阅读课文提炼思想形成的背景,有学生对课本68页关于的插图[6](如图)提出质疑,脸上少了学生熟知的痣。通过仔细观察和批判思考发现问题这是新课改宗旨之一,也是反思性教学所推崇的。笔者指出课本中的插图是1925年在广州时留影,并将中年得“痣”的史实讲给学生,以发现问题学生为榜样,指出处处留心皆学问,学生要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对教学实践进行全面反思,包括对教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反思要以课堂为起点,发现优缺点,扬长补短,反思也要以课堂为落脚点,提高课堂效率。课后反思可以借助课堂录音或录像,通过教师自我反思,学生评价,教师集体讨论、观摩优质课、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法、建立反思文件夹等多种形式实现。通过课后反思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充实学生知识框架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讲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汉代儒学》第一子目“焚书坑儒”的批判中指出教材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评价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7]笔者发现“粗暴否定”四字修饰地贴切,文化有分歧可以通过辩论、交流多种方法来解决,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残暴的,更是愚蠢的,进一步提出看待事物要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看待事物。在讲《新文化运动》中有学生举一反三的运用辩证法对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旧道德和旧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外来文化全盘肯定的态度提出批判,主张用辩证法一分为二、理性客观的看待中国旧道德和旧文化。通过反思历史失误,以史为鉴,从中吸取教训指导现实,培养学生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事物。

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价值和适用范围,正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反思性教学运用在恰当的课堂和课程中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 反思性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再是冲动的、例行的,而是建立在深思熟虑基础上,对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构建高效课堂起到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著、伍中友译.《我们如何思维》[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唐纳德·A萧恩、夏林清译.《反映的实践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鱼霞.《反思型教师的成长机制探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