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影视作品的价值

影视作品的价值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4 16:33:52

影视作品的价值

影视作品的价值第1篇

关键词:影视作品价值观创作意图先行

影视作品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从各个角度折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广大影视工作者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指引下,深入生活、辛勤创作、精心制作,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影视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了许多优秀作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国门的打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扩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发展。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这些年,影视作品来源扩大了,欧美、日、韩等影视片、港台影视片纷纷登陆大陆市场。对我国大陆的影视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影视的观看渠道拓展了,电影院已不再是唯一的传播场所,电视业的发展、电脑网络的普及,各种新媒体的涌现,使得人们的视野不断开阔;对影视作品的评判标准在变,票房价值的高低、能否在国际电影节中获奖、网络视频的点击率等,似乎成为衡量作品价值高低的标准;这些都对影视创作者和演职人员的思想产生波动,形成极大的诱惑力。当前一些影视作品追逐“票房价值”、崇尚“娱乐至上”、炒作“眼球经济”的现象,不能说与此无关;人们的欣赏趣味和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新问题、新变化需要用新的方案去解决。从辩证的角度看,在“变”中总应该有“不变”的东西,我们认为“三项基本原则”不能变,“善与恶”“美与丑”等大是大非的价值观不能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有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正是阐明了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值得我们影视工作者认真的学习与思考。

一、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影视创作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段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建设和谐社会思想文化的精髓。

应该看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十分具体的,在全会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精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里有必要将这一论述加以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所证明的正确理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马克思主义成熟于19世纪七十年代,它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是综合性理论体系。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这些理论,引领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成的第二部分。当前社会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六大更是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现实的共同目标。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毋庸置疑是当今社会全体中国人的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又一个构成部分。具体地说,民族精神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根基。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所概括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历史合理性和现实针对性。这就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传统的、民族的。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性、发展性。我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立足于本民族优秀的文化根基,注意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创造了新的文化成果,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价值观念,例如自立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科学意识、生态意识、公平正义意识以及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等。这些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价值观念是促进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因此,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基本内容。

丰十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具体化。同志对此特别强调:“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提出,明确了影视的发展方向,对于影视专业人员,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内在的逻辑性,又有多方面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一切有良知的作家和影视工作者非但没有任何限制,还提供了创作的基本的思路。影视工作者应立足于此,深人生活、深入实践,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创作。

二、影视创作应主题明确价值观先行

创作是影视的基础。好的影片需要有好的剧本,好的剧本来自于剧作家的创作。

长期以来我国影视事业受到各种“左倾”思潮的干扰,尤其足中受到“三突出”“主题先行”等极左思潮的限制,影视创作困难重重、如履薄冰。所谓主题先行,原本是一种创作方法,就是事先确定了一个创作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去寻找题材、安排故事的创作手法。这是所有具有强烈责任感,有明确服务对象的作家惯常使用的创作方法。当然这也只是创作方法中的一种。而在“”中,“”用事先设计好的“主题”去衡量作品,对影视作品横加指责;在创作上,让作家在他们设计的“主题”中去搞。这与创作方法的取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结束以后。“”所谓的“主题先行”被批得很臭,与此同时,另一种极端思潮抬头——反对创作方法上的主题先行,这种思潮说白了,是有意无视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创作思潮,这种思潮给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唯美艺术”、“暴露文学”和西方价值观泛滥带来可乘之机。在影视创作和表现形式上则突出表现为崇尚“娱乐至上”、追逐“票房价值”,炒作“眼球经济”,应当看到这种不顾社会影响追名逐利的做法后果是严重的。在网络和报端,这类案例比比皆足:《19岁的儿子“绑架”自己勒索父亲40万》;《少女“绑架”自己勒索父亲1s万》;《18岁艺考生济南“绑架”自己勒索父亲五十万》;《“网游”青少年“绑架”自己勒索父亲》……。

有人会说,“无主题”创作

是西方的东西。西方就不顾社会影响无主题创作吗?其实不然。无论哪种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会为本阶级的利益制定相应政策左右影视的创作和传播。例如,2001年的“9·11”事件以后,美国电影院线的第一反应就是延期或者撤消了所有涉及有关暴力、恐怖的影片,甚至封杀了一切可疑题材。有报道称恐怖大王拉登当年袭击美国的手法。其灵感就是来自美国影片“007”,好莱坞影片中的惊险场景在美国第一大城市、世界金融、商业中心的曼哈顿岛上演了,梦靥变成了现实!在世贸大厦坍塌的滚滚浓烟中,人们以暴力为美学的观念被粉碎了。

在文艺创作上,1981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从各个方面提供条件。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文艺创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小平同志的这段讲话,给影视创作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同时他也指:“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即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在这里,小平同志精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标准和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腾飞时期,影视创作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一切有良知的影视工作者,都应该深入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思想领域建设的大主题,那么在影视创作中这个主题应当先行。

当前,在影视上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1、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

不可否认,现在的影视作品无论表现手法、视听效果和演员的表演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一些影片无主题或主题模糊。让人记忆深刻的是被称为我国第五代导演中的几位大导演都曾执导过一些场面宏大、色彩绚丽、而情节艰涩离奇、不知所云的影片。这些影片虽然票房收入不菲,但观众看后骂声一片,社会效果不好。一部影片至少要让观众看得懂,自己说不清还要故弄玄虚、故作深奥,这就脱离群众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手法突出了,思想主题淡化了。比如电影《风声》。是一部好影片,从情节设计、气氛营造、以及人物表演都很好,观赏性很强,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这部影片主题是反映日伪时期我地下党员“老枪”“老鬼”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与敌人英勇斗争的事迹。但由于影片过多地渲染了敌人残酷的暴行,细致入微地展现了许多血腥场面,使人不寒而栗!因此,尽管影片最后革命者顾晓梦留下的信感人肺腑,但歌颂革命先烈的主题仍然被冲淡了,观众看后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一幕幕血腥的画面和刑罚。优秀的影视片所有的表现形式,都应该为主题服务,这才是影视创作者应追求的。在影片没有实行分级的情况下,过多残忍、刺激的镜头也会带来负面效应。

2、思路狭隘,题材雷同

“艺术家只有在生活的源泉中开采矿藏、汲取营养,真实地反映丰社会生活并真诚地表现对生活的感受,他的创作才会具有生命力;反之,如果一味摹仿前人或别人的作品,他的创作即使在技巧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但根本上会是苍白无力的,也缺乏艺术价值”。“但是,当前影视作品题材雷同现象严重。比如武打戏热,一窝蜂去搞武打片;古装戏热,一寓蜂去搞古装戏;现在又是谍战戏热,银屏上播放的基本上都是谍战片。电视剧“暗算”热播以后,最近两年多来,同类题材的谍战片至少有几十部,为了好看卖座,有些影片一味地追求情节离奇、刺激,这又造成了新的问题。这种题材扎堆现象是不是应该避免

影视创作要出精品就要舍得花力气,我们影视工作者要多到社会生活中去采访、了解大众的需求,应该多关注现实生活,从中发现和选择一些优秀题材。一些反映民族风情、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影视作品。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但目前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较少,人们印象深刻的还是五、六十年代的《五朵金花》、《阿诗玛》、《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老影片。当年这些影片在创作时。编导和演员们都要深入民间采风、体验生活,下足了功夫,这才创作出这些优秀的作品。现在也应该鼓励影视工作者们迈开双腿到民间去,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鲜活素材,要想搞出有价值的影视作品流点汗是必须的,也是值得的。

三、影片的拍摄、制作和奖评要注重实效

影片的实际效果最终是由影片的整体效果来决定的,影片不仅要注重社会效益也要进行经济合算,经济效益关系到影片的传播效果。

现在影片的生产成本高低不一,一些豪华巨片拍摄一部动辄要上亿元人民币。如某些国产大片,在演员阵容、前期拍摄、后期宣传等等方面都极尽炒作之能事,中、日、韩三国偶像演员的加盟,在长城上的作秀,“无极门”的搞怪,馒头血案的纠缠,完全脱离了影视艺术本身以及对观众的审美需求的满足。这些炒作的背后是巨大的金钱的支撑,这些费用肯定要进入影片成本的。例如2005年9月29日,影片《无极》在成都首映时票价是120元、收入每月一、二千元的普通老百姓会买单吗?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一项有关电影票价的调查显示:有47.5%的公众认为票价过高,超出了自己的日常消费能力;有34.3%的公众认为票价较高,只能偶尔消费;有35%的公众认为票价一般,能够承受。当票价达到80元时,只有4.8%的观众选择看电影;当票价为30元时,观众人数达15.4%;在30元至10元之间,观众人数上升到62.7%;而当票价下降到5元时,观众人数接近百分之百。这说明观众对票价的接受与影片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

优秀影视片的评选嘉奖活动对影视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电影的奖项主要有: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电视有金鹰奖、飞天奖等。每一大奖中又分为: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演员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等若干奖项,少则十来个,多则二十几个。那么能不能在这些奖项中设立一个奖项,对思想性强,实际效果好的影视片进行嘉奖呢?这方面可以看看美国的广告艾菲奖是怎么做的。

艾菲奖创立于1968年,与其他广告奖相比其突出特点是综合性、重实效,受到全美广告界的重视,一家广告公司是否获得过艾菲奖是美国广告主决定是否与其合作的重要条件。

在评选过程中,强调案例作品的市场效果与创意是其突出的特点。评委打分的因素70%集中于案例的效果,而刨意只占30%。评委对创意的要求也不是单纯的创意新奇,而是广告经营运作中的总体创意,这是对广告公司策划能力的综合性考察,对广告主与广告公司运作方案的实效性评估。该奖特别注重广告策划实施前后的销售额对比和与竞争对手的对比;注重广告的实务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对比,把媒介预算都作为考核的项目。

制作广告要讲究经济效益,制作影视片也当如此。应提倡多创作低成本、高质量的影视片,那种大手大脚动辄花费上亿元拍大片的做法应当受到制约。影片的实效包括艺术性和思想性两部分,播放后的社会反响应该是考核的重要内容。

影视作品的价值第2篇

[关键词]影视动漫;核心价值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

一、引言

影视动漫作品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尤其以美国的影视动漫作品最为突出。近年来,中国影视动漫也有向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绝大多数的观众喜欢影视动漫作品就是因为其所具备的娱乐性质,而且在影视动漫作品中注入教育元素可以很快地渗透到普通大众的思想中。由于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具有不同的文化道德传统和生活方式,因此,在影视动漫作品核心价值观的表现上也有所差异。在我国影视动漫作品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其当做思想政治和文化的传播载体,这对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而在不同的民族、区域和历史文化影响下,影视动漫作品在不同时代背景中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实质都会有一定的变化。

二、不同民族文化的影视动漫

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中国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历史的国度,在世界5000年的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中华民族有了中国化的艺术思想,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和坚韧性,这与西方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这一民族文化的背景下,中国影视动漫作品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往往以重铸和保卫自尊为主旨,例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影视动漫作品《铁扇公主》,就始终将民族产业和文化的振兴作为情节发展的核心思想。影片中很多片段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可以说里面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建立在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之上的。中国影视动漫作品进入世界电影节之后,便以迥异的动画风格和特色鲜明的民族特性吸引了无数观众,并形成了一个具有整体风貌和形象的“中国动画学派”,这种独有的艺术风格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和关注。

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影视动漫作品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中国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历史,在动画作品中,雕刻、服装、皮影、戏剧、民乐、画画、建筑、剪纸等艺术都能作为核心价值观展现的载体。如《大闹天宫》等影视动画作品主要以古代石窟壁画为背景,以此来展示孙悟空在保护唐僧取经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不离不弃的精神。同样的,《哪吒闹海》这部作品体现出来的便是哪吒在保卫正义过程中的献身精神。其他的如《山水情》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展现了优美的山水和花鸟。而在《三个和尚》中,人物的刻画形式全部来源于中国戏剧,影片描述了三个和尚从有水吃到没水吃再到有水吃的过程,对那些相互推诿、相互依赖、斤斤计较的人进行讽刺,告诫我们只有互助互爱、精诚合作、勇于创新、团结向上、个人服从集体、齐心协力地发挥全部人的力量和智慧,才能披荆斩棘,获得最后的幸福生活。而在1989年上映的《牛冤》则是一部剪纸题材的影视动漫作品,刻画了黄牛拼命保护牛犊和农夫的生命安全,最后却被农夫冤枉致死的故事情节,反映了黄牛不怕困难、不怕死亡、勇于斗争、任劳任怨的精神。

我国动画电影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并常常通过这些人物来反映当代人们的核心价值观。例如镇守一方、居于地下的土地爷;翻江倒海、呼风唤雨的龙王;长须白发、腾云驾雾的太白金星;满面凶光、阴森狡诈的阎王;情深义重、敢于面对挑战的金刚葫芦娃;爱打抱不平、侠义与正义的化身成龙大哥等,这些源于中国影视、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文学故事和童话故事的人物形象,从其一言一行、言谈举止之间便能透露出浓厚的中国民族元素。通过这些中国元素反映出了追求正义和真理、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屈不挠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影视动漫作品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其在感官上呈现出意象化、层次化和规律化的教化能力,经过夸张化和规范化的表达方法,利用特有的民族特性展现出中国不同于美国和西方各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和注意力。

三、不同地域文化的影视动漫作品

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影视动漫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会参考很多地域性文化特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动画电影的拍摄,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对影视动漫作品内容表达的影响是很大的。中国北方幅员辽阔,并且拥有肥沃的土地、秀丽壮观的景观、寒风凛冽的冬日、干燥的气候,在此背景下,影视动画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多以厚重、彪悍、豪迈、严谨为主,体现了浓厚的北方地域文化特点。例如,1987年上映、由长春电影公司制作的影视动漫作品《鹰》,在作品中一只雄鹰经过艰苦的努力以及毫不畏惧的抗争最终成功击败九头鸟。而国王陛下正是受到雄鹰事迹的鼓舞,才开始招贤纳士、注重人才的培养,最终使国家一步步地走向壮大和强盛。该影片中人物形象新颖、规模壮观宏大、寓意深刻丰富而具有内涵,体现出生活在北方的人们朴实憨厚、骁勇善战、敢于挑战困难、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而在2009年上映的动画片《关东当铺》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鲜明的北方人的特征,片中掌柜贾大方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迷信、极其抠门但却感情专一的店主;其心腹跑堂的段家福具有很强的虚荣心、十分精明干练并且业务熟练;而负责财务管理兼跑腿打杂的疯丫头格格却处境落魄,有时雷厉风行,有时端庄秀丽,具有一定的文化,但十分讨厌宠物;还有厨师兼保镖郭德铁,其人厚重踏实、知恩图报、有情有义,就是生活较懒散;最后是负责外联业务的小索子,特点为精明干练、喜欢吹牛、稍懂武术。片中通过一个店铺将这些人联系在一起,虽有矛盾,但都具有北方人精诚团结、敢于承担责任的特质,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的精神在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一起尝遍了人间的冷暖,在困难中体会了亲情和爱情,在劳动中收获了成功和喜悦。

中国的南方则不同于北方,其拥有清澈的江河湖泊、翠绿的山川、茂盛的植被、温暖潮湿的气候、新鲜透彻的空气和五彩缤纷的云彩。在这种美似仙境的大自然环境中,影视动漫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大多是干练、浪漫、灵动、细腻和柔婉的。例如在1988年上映、由著名编剧王树忱编导、上海电影制片厂发行制作的动画片《山水情》,影片中刻画的人物尤其细腻、优雅,这与北方的人物刻画方法截然不同。影片介绍了一位老年琴师在回家的路上经过荒村野渡口时病倒,后被一个渔夫家的少年救下并留宿在茅屋静养,康复后老人为了表示感激之情,收下痴迷弹琴的渔家少年为徒。随着时光流逝,少年的琴技大有长进,老人甚是欣慰。但有一日,老人偶然间发现母鹰将幼鹰独自放置于大自然之间任意翱翔的情景,忽然茅塞顿开,由此带着少年乘舟而行,过江河、越高山,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令少年心旷神怡。之后老人将自己珍爱一生的琴赠予少年,告别徒弟独自行走在大自然之间。凝望远远离去的恩师的背影,少年突然灵感袭来,于是他端坐在大山峭壁之上,手里抚摸着琴弦,用心弹奏出对人生的眷恋和赞美,美妙的琴声环绕在山间,回响在他的耳边。这是一部水墨动画片的巅峰代表之作,其画面细腻而优美,中国的水墨画技术在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部影片充满了诗情画意,优美动听的琴声结合犹如仙境般的山水把江南的地域文化特点刻画得简直入木三分。这十分符合南方人灵动、细腻、柔婉和浪漫的特点。

四、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影视动漫作品

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我国影视动漫的发展具有漫长而又坎坷的历史。而社会历史背景影响了从发展初期到现在的每一个阶段。在影视动漫不同的发展阶段,作品的内容表现和表达形式都是有所区别的。在动画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已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这种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以万古蟾、万籁鸣、万超尘、万涤寰为代表的万氏兄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动画制作人。而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主要以探索为主,主要借鉴欧美国家的技术和创意,所以动画片主要以寓言故事为题材的短片模式出现。而万氏四兄弟一生最伟大的动画影片创作当属《铁扇公主》,这部80分钟的动画片在1941年制作完成并上映。万氏兄弟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他们以影视动漫作为武器,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影片上映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宣传抗日的精神。这部动画片的出现使中国的动画产业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1944年后,由于受到国民政府的限制,万氏兄弟的创作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也陷入一个低谷。由于战争带来的种种影响,也出现了一批关于时政的动画片。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还有1948年上映的动画影视片《瓮中捉鳖》,为新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影片中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是体现人们心中自由、民主、反对内战、一致对外的精神。

我国国内的社会环境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趋于稳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动画影视产业正式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并逐渐向着多元化、系列化的方向前进。不同的动画艺术创作形式,如皮影、水墨画、木偶、剪纸、工笔画等逐渐出现在影视动漫作品中。这些作品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扬,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如《大闹天宫》《金刚葫芦娃》《人参娃娃》《金色海螺》等一系列影视动漫作品相继问世,这些优秀的国产动画作品使中国的动画制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动画影视的繁荣时期。这些动画片多以童话故事为题材,以此来吸引广大青少年及儿童的注意力,主要是利用片中各种正能量的真善美来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复苏,社会更加的稳定和繁荣,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中国的影视动漫产业犹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复兴起来并很快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时代。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我国的影视动漫产业发展到今天也逐渐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当代中国影视动漫作品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曾创下高达1亿元的中国动画片票房纪录;再如《秦时明月》《熊出没》《巴啦啦小魔仙》《铠甲勇士》等系列动画片的上映,在国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虽然在动画影视界还存在着一种质疑之声,认为中国动画影片偏重于说教的形式,题材过于陈旧。但是,在这些动画影视中都体现出了当代中国人善良、朴实、勤劳、维护世界和平的本性,而这恰恰是我们中国人最核心、最朴实的价值观。

五、结语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社会历史背景三方面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影视动漫作品中的核心价值观虽然具有不同的侧重方向,但却始终坚持以维护真善美、宣传正能量为主旨。在新时期、新的社会价值观影响下,影视动漫作品又会出现新的发展方向。中国动画影视产业将一如既往地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己任,为国人价值观的树立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这是中国动画创作者们的最高追求,也是中国动画影视能屹立于世界之巅的根本所在。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4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影视动画作品中的核心价值观研究”(项目编号:2014B019)。

[参考文献]

[1] 辜小苏.对中国动画文化性和思想性的思考[J].包装工程,2011(08).

[2] 汪磊.艺术创意与动画作品的表现[J].电影文学,2011(12).

[3] 曲春景,童云霞.影视动漫作品中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影视作品的价值第3篇

尽管近代以来的人们被告知:色彩只是眼睛玩弄的魔术,物体是没有色彩的,当日光照射到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时,这个物体按照其分子结构吸收某些波长而反射出另一些波长,这些被反射出来的波长在人的眼睛里就被感知为某种色彩。但是人们更愿意相信,色彩最深层的奥秘甚至连肉眼也看不见,而只能为心灵所感受。

爱因汉姆在论及色彩时说:"说到表情作用,色彩又胜过形状一筹,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碧蓝色彩所传达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也都望尘莫及的?quot; "人们在传统上把形状比作富有气魄的男性,把色彩比作富有诱惑力的女性,实在是并不奇怪的。……形状和色彩结合对于创造绘画是必需的,正如男人和女人的结合对于繁殖人类是必需的一样。

色彩赋予形体以灵魂,正如声音赋予语言以情感。自远古开始,在很多领域里,色彩被编码以后成为通讯工具,这是色彩象征意义的开始。在人的视觉世界里,色彩是情感的象征。色彩的作用是强烈的,因为它在现实主义--真实地再现自然之外,还承担着将现实纯化和强化的功能,它能传达着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是人的内心世界外化的表现,是指涉精神世界的无形之物的符号。色彩本身不能脱离形体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却是所有作用于视觉的艺术中的重要元素。在回溯色彩的历史时,我们能看到那些业已消逝的感情倾向。

第一批在色彩上使人类形象具有个性特色的画家产生于文艺复兴初期,他们已经认识到色彩能带给造型艺术更多的可能性。从乔托、扬o凡o爱克、弗兰西斯卡到提香、格列柯和伦勃朗,画家们从再现人与物的固有色逐步走向用不同的色域进行抽象和概括,以适应表现主题的需要。在巴洛克时代,静止的空间被归结于带有运动节奏的空间,色彩也不仅仅是表现客现世界,而成为韵律连接的抽象手段。因为说到底,色彩是用来创造深度幻觉的。从十九世纪开始,色彩迎来了它的另一个高潮,首先是歌德、龙格、叔本华和谢弗勒尔等人的色彩理论相继出炉,在此基础上敏感的画家们对大自然的充分研究导致了印象派的产生,色彩达到一个全新的表现阶段,留下了《日出印象》、《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等惊世的杰作。而此后的野兽派和表现主义对色彩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相对于绘画来说,色彩进入电影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年,因为电影艺术手段的丰富与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而正如马赛尔o马尔丹所说:"电影色彩的真正发明应该从导演们懂得了下列事实的那一天算起,即色彩并不一定要真实(即同现实完全一致),必须首先根据不同色调的价值(如黑与白)和心理与戏剧含义(冷色和暖色)去运用色彩?quot;

一. 彩本身在电影中存在的合理性问题

最初毕加索想用彩色绘制他的名画《格尔尼卡》,但最后只是用了黑白两色。在美术史中,图形与色彩的争论古已有之,这种争论无疑也延续到了电影创作中。人们担心色彩只是一种着色手段,徒有其表,或者太过重视这种形式而脱离了叙事。这在色彩进入电影的二十年中一直是理论界和创作界争论的话题。

在六十年代,一些电影家毫不怀疑地把色彩看作是运动的对立物,费里尼曾称?quot;色彩即静止。"马赛尔o马尔丹也曾说:"所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试验都证明,我们更多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本身,……何况在许多情况下,强烈和刺眼的色彩(先不谈其虚假性)是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感到不快的。简而言之,观众的眼睛是会真正盯视各种颜色的。我们不难看到观众自发地鼓掌赞美迸射出绯红、青蓝和紫红等色的日落景象;黑白片在美学上的威望要远远超过蹩脚的彩色片。总之,色彩是加重了影片的绘画感(使电影向绘画靠拢),但是,也因此而加重了影片的静态感。因为由于色彩魅力与感觉,影片显得缓重了,而这就必然会使故事产生一种呆板感,这同色彩吸走了注意力这一现象是不可避免地相联系的,但是导演又不敢去破坏色彩的魅力?quot;他还认为,彩色在音乐片、喜剧片、惊险片、西部片和一些非现实主义影片中的运用是成功的,但是另外一些影片则不宜使用彩色,如战争、死亡、暴力、恐怖及心理题材的影片。

在波布克的《电影的元素》一书中,他只用了短短的四段文字谈论色彩问题,并且总是与光和照明问题混淆在一起:"所有的光都有自己的彩色,彩色情调照明的潜力只是在近年来才被认为堪与黑白相媲美,如果不是更丰富的话。在运用彩色情调照明时必须加以准确控制,因为彩色本身即能引起情绪反应?quot;

他们所表达的是其它电影家们共有的忧虑,即色彩以漂亮的影像抑制叙述。这与现代绘画的倾向刚好相反,当时的画家们都在试图运用色彩摆脱叙述性的再现。如果说色彩会吸引注意力、吸走叙事,那么我们不应该忘记,吸收与反射恰恰是界定色彩的唯一根据,被色彩吸走而留下的那一部分恰好构成影片的区别性特征。正如人们所说,任何形而上学都是隐喻的物理学。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二. 色彩的句法

人们都知道,黑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的感觉是无法加以约简的。在色彩的心理试验中证实了,有某些基本的色彩,如红、黄、蓝,在凡是能知觉到色彩的场合都会出现。这样一些基本色彩互相之间不发生关系,即它们不会统一在由一个共同的单一色相所组成的等级序列中,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性质,把它们并置在一起也不会产生张力,因为它们既不会相互吸引也不会相互排斥。然而在任意两个基本色,如红色和黄色之间却可以组成一个色彩等级序列。那些微妙的混合色彩,看上去就象从基本的色彩组成的等级序列中派生出来?quot;变调"或"变体"。这此基本色永远只能独立地出现在某个位置上,位于一个色彩序列的开端或结尾,因此在构图中永远不可能用它们作为过渡色,它们只能作为静止点和基调为各种混合色提供一个坚实稳定的参照架构,而那些不固定的紫色、绿色、橙色看上去似乎处在一种永不停歇的流动之中。

法国化学家谢弗勒尔曾提出一部关于色彩的语法,将光谱中的七种色彩当作字母,从这些色彩的关系中区分出三种对比类型:同性性对比、连续性对比和混合性对比。令人惊奇的是,他的竟然与后来的索绪尔研究语言的方法如此近似。同时性对比涉及人们在同时看到两种或多种颜色时所产生的变化,这对一些画家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主要不是一种和谐规律,而是一种结构或拓朴学,其重点在于并置的色彩所具有的关系。连续性对比则包含了眼睛对一个或数个色彩物体相继停止注视时,眼睛显现出其各种颜色的互补色的现象。混合性对比在某种程度上是前两者的综合:视网膜在看到一种颜色后,会在下一时?quot;看到"这种颜色的互补色,如果这一时刻外界又有新的颜色呈现,那么眼睛所感受到的将是上一种颜色的互补色与新颜色混合的结果。谢弗勒尔举例说:如果布商连续向买主展示十四块同样的红布,那么后面的六七块会被认为不如前面的好看,因为眼睛在连续看了七八块红布后,会自动呈现其补色绿色,这种绿色会影响对后面的那些红布的色彩体验。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在看了七八块红布后,给他们看一些绿布,让眼睛恢复到正常状态。

实际上,同时性对比在绘画与电影中也常常被体验为后两种对比,因为眼睛在接触一幅画面时,总是从画面的一处移动到另一处,色彩依次出现在视网膜上,相互融合或抵消,这仍然是一种历时的体验。可见,连续性对比和混合性对比可以为电影家们提供从时间上配置色彩的规则,也构成一种色彩融合的生理模式。经验证明,最美的色彩乃是运动中的色彩,因为视觉场中一个运动的物体更明亮、色彩更鲜艳。这一切都在电影中有所体现:美术师如何选择色彩来构成节奏,摄影师如何掌控摄影机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直至剪辑师如何来结构一场场的戏。

在电影中,单一色彩的表意功能并不完整。色彩只有进入到结构层面才具有审美价值,只有在各个局部色调的相互关系(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语境)中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意义。爱森斯坦说:除非我们能够感觉出贯穿整个影片的色彩运动的’线索’,否则我们就很难对电影中的色彩有所作为。

三. 电影作品中的色彩感受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我相信不同色彩的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约翰内斯o伊顿在他的《色彩艺术》中指出,色彩美学可以从印象(视觉上)、表现(情感上)和结构(象征上)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进入电影之初,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在银幕上复制物质现实的愿望,正所?quot;百分之百的天然色彩"。直至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的出现,这部电影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因为"安东尼奥尼象一个画家那样处理色彩,他使用了不同技巧来分离与构成色彩,以期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现实,一种与主要人物朱丽娅娜的心理状态一致的现实。"黄色的浓烟、蓝色的海、红色的巨型钢铁机械和房间,绿色的田野显示出安东尼奥尼对工业文明的理性思考。他对色彩的处理恰如冷抽象画家蒙德里安。

这种用色彩来表现人物心理世界的方法被一些电影家们屡次成功地使用。如文德斯的《柏林苍穹下》,影片一开始是摄影机在柏林上空的一个大俯拍,这是天使的视角,用黑白影像来表现这个巨大的工业都市,同时也表现出天使与凡人在感觉上的隔阂,直到天使爱上马戏团里表演空中飞人的女郎,决心放弃天使的身份成为一个凡人,周围的世界突然有了色彩。

斯托拉罗曾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色彩对人的视觉和心理产生的影响,他研究如何用色彩把人物的情绪和情感形象化,他认为当人处在黑暗或蓝色中时就需要休息,而处在光线或黄色中时就有了活力。他在《巴黎最后的探戈》中对色调的处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影片弥漫在扑朔迷离的黄色中,这是热情、欲望和疯狂的象征。在《旧爱新欢》中,斯托拉罗为每一个场景都设计了明确的色彩倾向,男主角的房间是绿色,女主角的房间是粉红色,客厅是白色,当两人吵架时,可以看到画面中绿色和粉红色呈现出强烈的对比。在《末代皇帝》中他用明亮的红与黄拍出了中国皇宫的金碧辉煌,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此后在贝尔托鲁奇的《遮蔽的天空》和绍拉的《探戈》中,他延续了这种华美浓郁而异域情调的视觉风格,让人想起象征主义的大师莫罗。

象征无疑是表达影片意义的高度凝练而富有潜在的方式,在伯格曼的《呼喊与细语》里,那房间的红色令人印象深刻,仿佛是人的心脏,穿白袍的女人像来往于心室心房之间。正是在这内心般的空间里,艾格尼斯和她的姊妹们同受煎熬。

基耶斯洛夫斯基同样是一位善长象征地运用色彩的导演,他注重用不同色的光投射在人脸上以产生层次丰富的变化。《三色》之中数《蓝色》对影片的基调色最强调,蓝色的游泳池,蓝色的棒棒糖纸,缀着蓝色水晶珠子的灯饰,能一施笔墨的地方都不放过。然而漆成蓝色的房间显然最惹眼,并且他也多次渲染不同的光映在朱丽叶特·比诺什脸上的效果,表达她深陷于失去丈夫和女儿的悲痛中无法自拔的内心。《红色》中亮丽的女大学生瓦伦婷出现在红色的大幅广告牌上,基斯洛夫斯基按排了一位法律系的学生的重复出现,他住在瓦伦婷对街,但他们并不相识。每次他出场总会有一片红色在画面一角显露,一辆红色的轿车,一扇红色的门面,抑或一角红色的屋檐。我们通常是通过瓦伦婷的视角看到他匆匆进出的身影,他们周围的红色仿佛在暗示一份机缘近在咫尺。《薇罗尼卡的双重生命》整个运用了金黄色影调,光影斑驳,象征着一个女孩的细腻敏感的心理空间,影片整体都用了金黄色的滤色镜,所以看起来整个影调很温暖,是一种很平和的温暖,虽然它讲述的是一个忧伤的故事。法国的薇罗尼卡在屋子里被对面房子小男孩反射的耀目的红色光影唤醒,红光投射在她脸上,美伦美奂。克拉科夫的薇罗尼卡在雨中跑过水洼,逆光的镜头渲染出她出尘的美丽。晕黄的影子里薇罗尼卡在空灵的歌声中姗姗走来,她的书散落满地,正是那个两人相遇的经典场面。薇罗尼卡主观视点的镜头述尽了存在主义的意蕴。急速运动、旋转,时空的面具开始模糊,她们默默对视,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人此在的荒诞,都在广场上薇罗尼卡茫然无助的表情和仓皇奔跑的人们身上散溢出来。

大卫·林奇的电影常常带有魔幻的成分,《蓝丝绒》里杰弗里偷窥多萝茜,她穿着蓝色的丝绒睡袍,涂着蓝色的眼影,红唇熠熠,显得神秘而诡异,那只被割下来的爬着蚂蚁的耳朵,与死人久久地身处一室……在大卫·林奇之前也许没有导演曾那样冷酷地表现过受虐和畸形的情欲。

象这样执迷地用色彩来表达象征意义的作品还有黑泽明的《梦》,库布里克的《发条桔子》和《闪灵》等。然而近年来也有作者不满足于仅仅在象征的层面上使用色彩,他们直接尝试用色彩来编码。

在格林纳威的影片《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色彩是被编码了的,这种符码化通常包含一种整体性:蓝色--停车场,绿色--厨房,红色--餐厅,白色--卫生间,黄色--医院,金色--藏书间。在一些访谈中格林那威已谈到了这些颜色的隐喻意义。可是色彩在运作时整个跟误察错看有关。例如,影片开始时艾伯特骂乔治娜穿什么黑衣服,她说穿着蓝衣服。事实上在餐厅里她穿的是红的,而在白色的卫生间她的衣服又变白了,还带着黑色的羽饰(她看起来象是《去年在马里安巴》里的德尔芬o塞丽)。这种"运作"跟雷奈另一部片子《天命》里的色彩编码相反,在《天命》里克劳德和索尼亚的厨房是黑白相间的,而卧室、床单、酒以及跟写东西的克利夫o朗安(吉尔居饰)有关的所有东西都是红的。在格林那威这里玩笑是迈克尔在餐厅是棕褐色,在卫生间也一样。而且在影片最后,里夏尔说了一大通话,为东西是黑色要价较高,说是因为"吃黑的食物就象是消费死亡",而被煮熟的迈克尔依然是棕褐一片。在格林那威的《一个Z和两个O》里,动物园里的各种外来动物以表示色彩编码和隐喻色彩斑澜的巨嘴鸟和极乐鸟,代表被肯定的生活,而黑白条条的斑马,代表死亡和不可思议之物;在《画师的合同》里,奈维尔的黑白色的素描,相对于被画物的华丽色彩,其功能意义亦是一样的。可是在《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格林那威仿佛是自言自语:很好,我将把色彩予以编码,这会把懒惰的观众骗过来让他们轻易地混入叙事,然后我会破坏这种编码,开个把玩笑,和他们逗逗乐子。塔伦蒂诺的《落水狗》显然也有这种倾向,一伙"职业的贼"策划了一起抢劫,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的姓名、来自何处,他们所在的仓库和车内都被刻意地涂成了白色,他们之间互相的称呼是"褐先生"、"蓝先生"、"金先生"、"白先生"、"橙先生"和"粉红先生"。

如果有足够的视觉积累,或许我们应该专门研习电影中色彩运用的风格史,而在这里我只能用斯托拉罗的话作为结束:"打从原始洞穴的第一幅壁画、埃及人的第一幅画,或弗兰西斯卡开始,人们就借由特殊的风格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带有情感的故事工图像。我深信,无论何时,当你做一项设计,拍一张照片,或拍一部电影时,不管你有意无意,它都代表着两千年的历史累积?

影视作品的价值第4篇

影视传播首先是一种文化传播,天然地承载着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影视作为利用影像来完成叙事的艺术形式,通过各种故事的讲述反映社会生活,传达大众的思想情感,通过画面造型、镜头运动、音乐音响等各种艺术手段创造着美轮美奂的艺术世界,传递着现代的审美需求。这一艺术创作的过程必然需要从既有的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起到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另一方面,影视自身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又包含制作方式、运营模式、发行放映等一系列生产实践活动,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制度和市场因素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了电影产业的文化。不管是电影文本所传承的文化、还是电影自身所创造的产业文化,都直接反映或间接折射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思想文化特征。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影视都必然地要参与到国家文化的建构当中。任何影视创作也都不可能脱离国家意识形态的范畴。因此,影视传播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传达着国家所积极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途径。影视传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影视作品作为影像艺术受众的接受度更高,不受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可以说是老少皆宜。与小说、报纸等传统艺术形式和媒介相比,影视作为一种用具体的形象来叙事的艺术接受起来更容易,因为影视是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可以直接转化为一种心灵的感受,而不需要经过“大脑对文字的理解”这一中转过程。因此,影视对观众的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恰如瑞典著名电影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所说,“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电影那样,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影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培育更容易深入人心。影视传播的受众面更广。影视可以说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大众娱乐形式。据称,目前的娱乐新闻中90%-95%都与电影相关。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影院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国覆盖。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的影院建设和银幕数量都在极速增长,中国的电影市场已经进入了一种持续的繁荣阶段,一部影片的观影人数动辄以千万计。而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作品的收视观众数量则更多。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影视更是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时刻不停地传送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除去传统的影视传播方式之外,网络、MP4、MP5、手机电视、微信等等都成为了影视传播的载体。众多的影视剧网站、各大门户网站的视频版块也都日益风行,为中国观众提供了最为快捷方便的观影平台。影视传播的地理范围之广,人群数量之多其他传播方式难以企及的。借助影视媒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以超出想象的速度传播到各地。影视传播还是目前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影视传播不仅可以增强本国民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接受,而且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输到国外,塑造我们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近年我国的影视产业也开始进行“走出去”的改革和努力,将中国的影视剧作品推向国际市场,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输出和价值观输出的问题。这必然需要我们的影视创作主动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也只有承载着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影视作品才更有力量。

二、影视艺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性

作为艺术娱乐形式,影视作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必然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而不同于一般的政治说教或思想政治教育。影视作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具有隐喻性,而不是简单的政治图解。影视作品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和反映来传达思想的,题材来源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而不是某种抽象的思想或概念。现在我们概括精确、表述清晰的“24字核心价值观”恰恰只是几个抽象的概念,倘若真正将其落实到现实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其表现出来的样貌将会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生活领域、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城市都不会是完全一样的。而影视作品正是通过对这多种多样的生活的表现来承载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的影视作品绝不会将自己的思想主旨像喊口号一样地喊出来,而是将其隐藏在故事当中,隐藏在叙事手段和艺术形式当中,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和领会。影视作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还具有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影视剧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又是大异其趣的。单就我国的电影来说,长期以来区分为三种艺术形态:商业影片、主旋律影片和艺术影片。不同形态的电影在话语体系、艺术追求上都是不同的,甚至是相互排斥的,“这些不同电影的话语体系中除了在制作方式、盈利模式、表述策略上各说各话之外,在价值观念上也在自说自话”。这便使得三种形态的影片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上也大相径庭。主旋律影片在这方面无疑是最具有自觉意识的,许多影片因为急于突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和传达,甚至不惜损害影片的艺术性,而对主题思想进行简单的图解或进行口号式的呼喊,反而显得“假大空”,实际的宣传效果并不理想。商业影片因为更注重娱乐性,无论是在题材选择、叙事方式,还是影像风格等方面都有意地远离“政治性”,努力消解影片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许多影片看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毫无关系。而艺术影片则因其过重的反思性常常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批判色彩,对社会问题或人性阴暗面的表现反而使其有一种对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嫌疑。事实上,“任何电影创作都不可能超出意识形态的阈限,电影的生产和接受都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根本不可能存在‘真空’式的生产环境”。不管是哪种形态的影片,都必然地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其中自然包含着或隐或显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和传达。影视跨文化传播的特点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和传播具有了一定的复杂性。目前世界影视产业形成的是一种“全球化”格局,各国的影视产业面对的是一种大交流、大融合的局面。中国影视产业也不例外,摆在中国观众面前的也是包括本国影视作品在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视资源。鉴于影视与意识形态难以分割的关系,来自其他国家的影视作品必然会带有原产国的意识形态色彩,承载着他国的价值观念,其中必然会存在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思想和文化。一旦观众在接受的时候缺少足够的辨别力,就可能会产生思想混淆的结果。这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将会起到消极的甚至负面的作用,反而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难度。影视艺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喻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观众对影视作品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不会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需要一个从具象的故事到抽象的思想的转化过程,还需要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辨别力。

三、加强“影视作品赏析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影视作品的价值第5篇

【关键词】红色影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个人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长期秉承的基本原则。i然而,高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几年,“红色影视”作品的热映,在高校校园中,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将是高校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红色影视”的含义

近几年,“红色影视”以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形式,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成为了大学生了解和追忆革命领导人及烈士们热血奋战的先进历史事迹的一个途径。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契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

目前,就“红色影视”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做出统一的界定。“红色影视”中的“红色”一般是指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奉献精神、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红色影视”就是指反映我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取得民族独立的革命题材的,并在我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得以发展并取得成就的,具有时代特点、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的电影、电视、纪录片等作品。从广义上说,可以认为, 凡是反映共产党人、爱国主义者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热血拼搏, 以及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的的影视作品, 都可以视为“红色影视”。狭义上说,“红色影视”则是反映民族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和爱国主义者先进事迹的作品。如:《建国大业》,《铁道游击队》,《英雄儿女》等电影,《红娘子》《雪豹》《亮剑》等电视剧,此外还有《邓小平》、《复兴之路》《大国崛起》等优秀纪录片,均属于“红色影视”。

二、“红色影视”的特点

第一,民族性与政治性。“红色影视”以中华民族的形成、独立和发展为题材,通过展示各族人民为追求独立和发展浴血奋战,与敌人抗战到底的过程,表现出了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和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守与向往,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的独特魅力,即民族特征十分鲜明。中华民族解放的前后,各族人民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红色影视”反映了各阶段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不同时期我党领导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上的政治诉求,展现了我党的历史使命、理想信念和我党领导的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红色影视’中的社会主义方向、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传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

第二,时代性与先进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反映着那个时期人民的理想与信念,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红色影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根据时展的要求,赋予剧中人物深刻的精神内涵,展现了我党和人民坚定的信仰。因而,“红色影视”具有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一部弘扬着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红色影视”作品,反映的是它在推动社会前进中的意义和作用。它也集中展示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大团结文艺大繁荣的美好局面, 以及我国近年来文艺创作出的丰硕的成果,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第三,大众性与娱乐性。某种文化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和在他们当中流行的程度上,而且,它必定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利益集团。近几年,在各大卫视热播的“红色影视”,作为特殊文化信息的负载者,它所传达的各式各样的信息,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喜爱和支持,因此,“红色影视”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并且“红色影视”往往都由许多明星大腕参演,通过他们精湛的演技,重现当年革命烈士们为了追求解放不惜牺牲生命的感人场面。观众朋友们在观赏“红色影视”的过程中,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就会不自觉的被燃起,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红色影视的热播可以说对观众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然,应该指出的是“红色影视”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并不排除它的娱乐功能,无论何时,观众在观赏“红色影视”作品的同时,他们的智慧、谋略、恩仇等心理诉求都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

三、红色影视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共同理想,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ii “红色影视”作品的“红色”精神文化的内核——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追求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契合,因此,红色影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第一,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红色影视作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及爱国主义人士的远大理想,以及他们为了理想奋力拼搏,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奉献精神,其本身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诚信教育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契合。因此,大学生在观赏着类影片的过程中,能从中获得切实的情感体验,获取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收获大量的教育资源的同时,自身也会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第二,构建良好的教育平台。红色影视作品运用艺术观赏的手段,通过展示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塑造逼真的人物形象等艺术渲染的形式传达“红色’精神,对学生进行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然而成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和平台。这样的教育平台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形象逼真,更加直观活跃,也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需求,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

(二)转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第一,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范式。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得更生动,灵活才能使大学生主动接受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转化为个体的认知。红色影视作品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剧中的人物形象成为大学生的示范榜样,从他们的行为活动中可以挖掘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有助于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热点、重点和难点的认识和把握

第二,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当代大学生已经厌倦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理论说教和硬性灌输的教学方法。红色影视作品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云集了很多大腕明星,气势庞大、画面立体、剧情精彩、故事感人,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这种特别的教育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青年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化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需求。

(三)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第一,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提升教育的说服力。这些影视作品通过银幕,塑造典型的形象,再现当时的情节,以此来激励和引领观众,使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贫困落后的旧中国走向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艰苦历程,通过片子,使大学生感受人民的疾苦,认识到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加深对人民生活的了解,学会关注社会,提高道德素养。通过切实的情感体验,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得以强化,社会主义信念更加牢固,因此,强化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第二,澄清是非观点,优化学习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同时,大量的不良网络信息也随之侵入了人们的生活,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不良思潮和观点渐渐渗入了校园基地,使那些缺乏辨别能力的学生受到其害,他们本来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受到了侵浊,严重干扰了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系教育的工作。红色影视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帮助观众理清他们的错误观念,提高他们判断好坏的能力,不仅能够改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环境,而且有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导向作用。

(四)提升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第一,提高大学生践行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水平。从大学生的年龄来看,他们的逆反心理强,情绪波动也比较大,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是容易出现错误。然而,红色影视通过展示革命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塑造出伟大的历史人物,为大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传达着强大的内在力量,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品质。同时,剧中人物所展现出的闪亮的智慧也为忠实的观众朋友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以及创新思维,以提高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水平。

第二,提高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红色影视作品中的历史故事博古通今,参照现实,参照社会,参照自我,挖掘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理论根源,甚至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脚点。红色影视中所体现的内容,为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靠地理论依据,同时,他们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然而,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他们还会继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注释:

i朱晓阳,卢玉军.论红色影视作品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恰同学少年》为例[J].电影文学,2007(24):15.

ii 罗桓,黄万获,肖庆.挖掘红色影视意义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谈电视剧《》在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1.

【参考文献】

[1]张利.红色影视作品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作用[J].宜宾学院学报,2012(5):99-101.

[2]王薇.红色影视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6):54-55.

[3]柳礼泉,张红明.“红色影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 思想教育研究,2008(2):54.

[4]罗桓,黄万获,肖庆.挖掘红色影视意义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谈电视剧《》在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

影视作品的价值第6篇

【关键词】影视音乐;存在形式;美学价值

前言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影视音乐的作用下,有助于提高影视作品的地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当前,多部影视作品是由于音乐的知名度而受到关注,有力的推动着影视作品的成功。如:《栀子花开》、《匆匆那年》等音乐的知名度较高,使影视作品为上映之前,便受万众瞩目。由此可见,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作者认为,进一步对影视音乐的存在形式和美学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制作影视作品时合理选择音乐,将音乐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一、影视音乐的存在形式

(一)主题歌曲的形式

主题歌曲是影视音乐中常见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主题曲、片头曲、片尾曲几种。在影视作品播放期间,社会大众从影视作品中进一步了解音乐。如,《万万没想到》影视作品上映期间,其主题曲《大王叫我来巡山》十分火热,传唱度较高。在某种程度讲,影视作品制作者在选择主题音乐时,希望通过歌曲能够将影视作品的主要故事情节或内容加以表现,有助于吸引社会公众的眼球,提高影视作品的收视率,更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主题歌曲是影视作品剧情的浓缩,在故事情节串联过程中,可以融入影视音乐,不仅能够增强故事情节的感染力,而且耐人回味,情节连接顺畅。在影视作品中,播放主题歌曲,还能发挥试听的作用,对提高影视作品和音乐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1]。

(二)场景乐曲的形式

场景乐曲是影视音乐中的又一重要存在形式,与主题曲不同的是,场景音乐多出现在影视作品播放过程中,达到渲染气氛的作用。场景音乐运用过程中,能够使故事情节更具表现力。例如,在影视作品《红高粱》中,壮汉迎亲路上配合着音乐抬花轿的场景,音乐与壮汉的步伐节奏相一致,将迎亲的喜庆氛围彰显,同时能够表达壮汉们的活泼性格,不仅为后续剧情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增强人物塑造的效果,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另外,场景乐曲在影视作品烘托环境氛围中的应用不可或缺,可促进剧情的升华,使受众保持高度集中,置身于情境中。如,恐怖类影视作品中,在营造紧张、恐怖氛围时,插入的场景乐曲,可增强影视作品的恐怖效果,同时有利于提高影视作品的收视率[2]。

二、影视音乐的美学价值

就影视音乐的元素而言,旋律、节奏、和声、调式等是主要构成元素,影视音乐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影视音乐各元素有机融合,才能增强影视音乐的表达效果和提高影视作品的感染力,对推动影视行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影视音乐的美学价值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功能美;二是形态美。

(一)功能美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具有功能美的美学价值。首先,音乐旋律能够发挥影视作品造型功能。如,影视作品在烘托激烈紧张氛围时,能够有效融入影视音乐。《人再囧途之泰囧》作品中,有激烈打斗的场面,为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能够烘托场景氛围,而且将影视作品推向高潮,深受观众的喜爱。其次,音乐节奏元素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协调的功能。节奏元素在影视作品中运用十分灵活,且节奏类型多样化,如语言节奏、音响节奏等。仍以《人再囧途之泰囧》为例,在打斗场景中,音乐节奏十分快,但影视作品的镜头放慢动作,使紧张氛围和对阵动作形成强烈反差,但卻增强影视作品的协调美效果。再次,音乐和声元素在影视作品中具有色彩描绘的功能。如《走西口》影视剧中的《走西口》主题曲,能够对亲人、爱人之间的依依不舍情感细腻表达。最后,音乐调式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存在,具有规定性的功能,赋予影视作品以独特的意义[3]。

(二)形态美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独特的功能,呈现的美学形态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优美、壮美、崇高美、悲剧美、喜剧美、荒诞美几种。不同影视作品中,影视音乐所具有的形态美有差异性。如,《凤穿牡丹》影视作品中的《琵琶语》,是对优美的表达,与主人公美好爱情的向往相呼应,可以为受众营造美的意境空间。《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影视作品中片尾曲《永远的战士》的引入,彰显中国军人的伟大精神,是影视音乐中崇高美审美价值的表达。在喜剧美审美价值表现中,《西游记》的《猪八戒背媳妇》音乐,是节奏跳动和演奏断奏的有机结合,将猪八戒背媳妇的幽默诙谐场景淋漓尽致的展现,给人以愉悦的享受。《武林外传》是古装剧,但出现现代RAP的音乐,具有荒诞美的特征。虽然歪曲故事情节,但荒谬音乐形式的融入,仍然是影视作品故事情节和影视音乐主题思想的完美结合,为受众展现与众不同的影视作品形式[4]。

三、结论

音乐是影视作品制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充分发挥音乐的重要作用,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简言之,只有对音乐作品加以合理选择,才能增强影视作品的效果。现阶段,国内影视音乐的应用尚不成熟,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所以,通过对影视音乐存在形式及其美学价值等系列问题的深入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影视音乐和影视作品的有机融合,以推动我国影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晓银.浅析影视音乐的存在形式及其美学价值[J].视听,2015,(03):73.

[2]孙煜.《电影音乐,一段历史》—译介及其音乐美学相关问题的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3.

[3]苏兴莎.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D].吉林大学,2016.

影视作品的价值第7篇

[关键词]古典名著 影视再造 价值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75-02

古典名著在我国的文学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者们从未停止过对它们的研究,这些名著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还饱含了对时代环境的深刻折射。但是面对当代人们信息获取与文化传播的全新方式,文学文本的固有传播形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于是它们被一种更适应当下的形式进行整体推销,即通过影视再造的方式被重新挖掘价值,实现在当代环境下经典的重生,使得文本的内在诸多价值得到传播。

一、古典名著影视传播的文学价值

古典名著的文学价值包括作品的审美、思想,主要指文学作品的内在艺术价值,即对人们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艾布拉姆斯提出构成文学的四大要素即作品、艺术家、欣赏者、世界,在这四者之间它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四者以“作品”为核心,构成了四者之间有机的联系整体。[1]艺术家即作者创作了作品本身,作品客观存在于客观的世界当中,供读者(欣赏者)阅读,四者相互联系才能够更好地体味作品的文学价值。古典名著所包含的文学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就以四大名著为例,《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这四部古典名著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价值上都达到了一种极致,作者融合了时代背景及人物自身经历创作出作品,历尽历史的淘洗,确立了如今的文学地位。所以我们对于古典名著进行影视化再造时要注意参考作者的创作环境和生活背景,并结合着其他读者对于作品的认知进行影视化的处理。名著文本深刻体现了其文学价值,《红楼梦》不仅有哀怨的情爱故事,同时通过曹雪芹我们看到了大观园的富丽堂皇,看到了贾府人物的人性百态,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红楼梦》是柔软下隐藏着锋利,它是刺向没落王朝的一把利剑。同《红楼梦》一样,其他三本著作无不是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三国演义》通过恢弘的战争描绘和精心的人物塑造,反映了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动荡不安的历史面貌。《水浒传》以人物穿引故事,以人物的起伏反映时代的变迁。《西游记》更是在魔幻的外衣下包裹着作者一颗对现实世界无情批判的复杂内心。它们不仅是文学的绽放,更是对于历史时代的真实吐露,正因如此,古典名著所体现的文学价值属性是其影视化再造的可行性因素之一,同时影视再造后可以实现文本文学价值的扩大化和通俗化。

二、古典名著影视传播的文化价值

古典名著的文化价值是指作品的内容能够满足时代的文化需求并适应时代文化的发展需要。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媒介带给我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也就是说人类拥有了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社会活动。[2]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传播方式已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语言到文字再到印刷,从印刷到广播电影电视。传播媒介的变化使得文学以全新的传播方式出现在受众面前,并呈现出特定的文化价值。

古典名著经影视化再造后,展现出名著本身的文化价值内涵。古典名著注重描绘历史年代下现实社会的人物百态,经过影视再造后的作品以更加理性的角度解读历史性文化价值对于当代社会人文价值、文化态度的影响。古典名著的影视化传播使得传统的文化价值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并指导着人们借助传统的力量延展作品带来的文化影响。新传媒时代,多元的传播元素交融,对于古典名著的解读改造,应该更加注意传统与现代要素之间的平衡。对于名著的影视再造,是将作品中蕴涵的含蓄内敛的传统文化价值逐渐的外化,以更加显现的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红楼梦》体现了以爱情为引线,表现出了崇尚理性、追求真善美的传统文化精神,同时也是清末腐朽政治的折射;《水浒传》阐释了以“忠义”为行为准则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并对个人的利益与献身精神作了具体描绘;《西游记》则被赋予了人物化的解析,显现出师徒四人所代表传统文化精神及反抗和坚守的意义;《聊斋志异》寄托与人鬼奇缘下的对人性的挖掘抨击,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努力追求的传统文化价值。[3]我们在对这些古典名著的影视化再造过程中,是要在保持其原来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以适应时代的挖掘和不断变异。古典名著的历史地位是不容动摇的,所以作品中涵盖的文化内涵便会绽放光彩,作品的影视再造是透过历史的视野,激活文学现状,既还原传统的文化精神,同时又站在新时代的视角下给予全新的拓展,实现文化的继承与开拓。

三、古典名著影视传播的审美价值

影像极具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影视传播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判断,同时对于古典名著来说,更是有着自己的期待视野。现代受众对于传播内容的接受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人们有能力去选择符合自己审美价值的作品。所以,尽量契合受众的审美价值要求,才是古典名著影视化再造后获得延续发展的重要步骤。为了满足受众的接受需求,以达到审美愉悦的最高境界,在对古典名著进行影视化改造时应借鉴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他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该理论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提出的,但是在此理论诞生的20年后,德国的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在其戏剧理论中借鉴了“陌生化”的概念,他认为:“戏剧虽最为贴近生活,但是作为艺术,仍要对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间离”即为陌生化,他说:“戏剧必须使观众惊讶,这就需要对熟悉的事物加以陌生化的技巧。”[4]古代名著的影视化改造,要冲破以往经验的束缚,在维持作品原貌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陌生化”的手法,使受众在审美上产生新的愉悦。87版《红楼梦》中观众对于陈晓旭塑造的林黛玉的形象印象深刻,那么在李少红重新架构新版的《红楼梦》时,如果不突破受众的审美定式,不去使用“陌生化”的手法,打破以往的审美禁锢,就不可能产生全新的的审美倾向,就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古典名著对我们来说具有时空距离感,通过影视作品的再现,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风貌,还能够以更加具象的形式如建筑、服饰等将作品中的环境、时代背景赋予美的形象表达。

四、古典名著传播的商业价值

古典名著本身具备极高的文学造诣,文本本身就带有极大的光环,导演与编剧纷纷选择将其进行影视化再造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愈来愈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博得人们的关注,以获取商业利益。所以,经济利益的驱动无疑是古典名著影视再造的又一因素。当代影视剧的题材越来越广泛,制作的经费越来越高,如果不能保证高回报率导演是不会轻易进行运作的。[5]对于古典名著来说,参与者能够从中文本中挖掘出众多的亮点、热点和卖点,这些都是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前提。李少红版的《红楼梦》在争议中进行,从选角、拍摄到最后的开播更多的是在受众的吐槽中顽强进行的,纵然这样它依然带来了较好的收益。高希希版的《三国演义》、张纪中版的《西游记》、鞠觉亮版的《水浒传》,被重拍的消息一经爆出,就引起了广泛热议。观众对重新再创作的剧目拥有自己的期待视野,想要在影视剧中找寻到自己对于作品内容的理解,找到心目中主角的最佳人选,所以更多的人会选择去观看。同时影视剧的改造是将人们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法具象化,人们会因为脑海中的好奇增加对它的获知欲望,从而增加关注度,这些都是文本散发的价值。所以,对于古典名著的影视化再造体现了名著本身所具有的商业价值。

古典名著的影视化再造传递了文本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以及商业价值,在新传媒时代影视化的再造无疑是古典名著新的栖息地。

【参考文献】

[1]徐立平.新写实小说的文学价值[D].辽宁师范大学,2012:13.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48.

[3]马晓虹,张树武.论四大名著影视改编与传播的当代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62.

影视作品的价值第8篇

关键词:电影史 应用型 艺术素养 创作取向

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影视教育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并且迅速发展。目前全国高等学校中开设影视专业方向或专门院系的已达到600多所,影视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相应发生变化,尤其突出的是不少院校都着重强调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在此背景下,影视专业也应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最初的审美教育、理论教育转变为对影视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在理论教育基础上进行职业教育或职业训练,避免纸上谈兵的理论空谈,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学生创作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培养,使学生成为最终能完成各类作品的优秀影视创作人才。

一.电影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作为影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必修课程,电影史课程一般都定位于基础理论教学,于大学一年级时开设。它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获取中外电影发展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电影流派和电影作品,并把握电影艺术观念、技术和风格的演变,形成较好的电影艺术素养,开拓艺术视野。

电影史中各种概念、流派、导演、作品等基础知识是一种专业常识,是形成创作素养的重要基础,但是传统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形成了明显的应试心理,大一学生还没能充分意识到专业常识的重要性,所以常常不看作品,不去直观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只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付考试,但是考试一结束大部分知识就会忘得干干净净。等到大四学生进行毕业创作时,根本意识不到大一所学的电影史知识有什么作用。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以理论教学为目的的传统电影史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或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电影史课程应该定位于对学生创作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通过电影史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电影语言的发展流变,了解电影技术手段的更新,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及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电影史教学不能只注重常识的讲解和灌输,更重要的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创作热情和基本素养。所以,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淡化传统教学中对专业术语、各类常识概念的简单灌输,强化电影创作在技术和艺术手法方面的发展变化,注意与《视听语言》、《摄影基础》、《影视剪辑》、《影视声音》等平行课和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着重介绍电影史中题材内涵、叙事结构、视听语言、剪辑技巧等方面的流变及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在教学方法上则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得电影史课程能够在学生创作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真正发挥作用。

二.电影史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1.观:拓展视野、扩大影片观摩范围。学习电影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电影”和“拍电影”。电影史教学内容基本要讲解中、西方近百年的电影历史发展,其中涉及的作品数量也是电影学专业各门课程里最多的一门,老师在教学时往往会以所使用教材中涉及的影片作为基本推介对象。而由于写作者的背景不同,电影史教材中的影片数量和片目也不尽相同。例如国内目前的常用教材限于篇幅,其中涉及片目就比较少,很多重要的电影导演往往只提到一至两部作品,如奥逊・威尔斯只介绍其最著名的作品《公民凯恩》,这样的影片范围就比较窄,学生如果只了解教材上涉及的几部作品,很难全面掌握电影史的真实面貌。笔者在教学时特别强调以电影作品为本,结合各时代电影发展变化脉络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推荐相关作品,如某个导演某个流派的其它代表作品,或与其作品手法接近或直接借鉴的影片等。而学生的观影视野扩大后,对电影作品和导演的认识会更深刻。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观摩影片的习惯,笔者利用课外时间为大一学生安排一周两次的观片课,观摩后组织小型的讨论会。这种集体观片的方式使学生更易投入也更易接受老作品。

2.比:与当代作品进行比较学习。今天的年轻人已经是被称为视听思维的一代人,他们在视听时代成长起来,从小接触了大量被称为“视听盛宴”的影视作品,对影视作品的观赏要求非常高,所以在电影史教学中要注意当代学生的特点。

笔者在介绍电影史经典作品时会尽可能的从近些年的影视作品中寻找到向老作品致敬的段落,或者受到过去流派和导演影响的作品,将当代影视作品与老作品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前苏联蒙太奇学派代表作品《战舰波将军号》中著名的剪辑段落“敖德萨阶梯”时,笔者找来1987年的美国影片《铁面无私》和2009年的合拍片《十月围城》作为比照,这两部作品为了调动观众紧张心理,都模仿了“敖德萨阶梯”段落中处理“婴儿车滑落阶梯”的平行交叉剪辑这一手法。再如,现代电影叙事的奠基者格里菲斯1915年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距今已逾百年,该作品中运用交叉剪辑创造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这一伟大技巧,直到今天仍是世界主流类型电影如灾难片、科幻片、动作片等在营造紧张氛围调动观众兴趣时的必用手段,甚至被称为好莱坞电影的“万用灵药”。所以在讲授格里菲斯的贡献时,笔者结合近年来作品中使用“最后一分钟营救”手段的典型片例,使学生意识到并不是所有过去的电影手段都会过时,关键在于如何合理运用。

通过和当代影视作品的衔接对比学习,一方面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明显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学习和研究老电影的价值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即使是上世纪20年代的电影语言也仍然有它的价值,甚至可以不断被模仿、借鉴和翻新利用。

除了注重电影技巧、电影语言的对比学习之外,笔者也强调将结合电影史知识与当前影视创作的热点相结合。例如学生对近几年来成为国内电视剧主流的宫斗剧、家庭剧、爱情剧如《甄执》、《因为爱情有多美》、《回家的诱惑》、《女人的颜色》、《贤妻》等都比较熟悉,但是对这些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审美习惯和传统价值观却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其实这些电视剧很大程度上是延续了中国“影戏”主流传统中情节设置的基本模式,如以女性作为核心审美对象、人物设定二元对立、惩恶扬善的道德教化、主人公命运的“奇巧”安排等。在讲授中国电影史早期“影戏”主流传统时,笔者以专题的形式,让学生将早期“苦情戏”的代表作品《孤儿救祖记》、《神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体现出来的情节模式和伦理道德传统与当前各类宫斗剧、家庭伦理剧相结合讨论,对此类电视剧作品的剧作模式和价值观念进行评价,寻找当前电视剧中出现大量“苦情女主角”和乐此不疲“勾心斗角”情节的根源,并从中发现中国观众审美习惯和价值观的变化,最终使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心理对影视创作的深远影响。

3.评:增加学生短评写作环节,实现与作品的“双向互动”。传统的电影史教学中,老师给学生推荐经典作品之后基本都是在课堂上观摩一些片段,然后结合教材上已经形成定论的文字进行讲解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需要进行思考,也不会提出“异议”,从而容易导致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笔者结合观片课安排,增加学生对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评论的环节,让学生从自我观影经验出发,对影史经典作品进行研讨,并要求学生将对每部指定作品的评论形成个人短评文字集。短评写作环节的增加使学生可以真正实现与作品的“双向互动”,而不是简单被动接受作品,也使得学生养成以专业角度研究作品的习惯。

4.拍:对经典电影进行仿拍。充分发挥学生创作的主动性特点,让学生挑选电影史上经典的电影镜头或段落进行仿拍。例如,在学习西方先锋派电影运动时,学生们对纯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的认识都稍有偏颇。这些电影基本排除叙事,或以纯视听语言的方式来形成节奏感,或以表现人的梦境和潜意识为目的,学生们往往认为这些电影毫无观赏价值而不愿意花时间去观摩。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这类电影可能是无法作为常规电影进入市场,但是对电影语言、表达形式的探索有很强的实验性,早期电影人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打破传统语言约束进行自己的尝试,而学生在进行创作的最初阶段恰恰需要这种探索精神。所以笔者在教学时会建议学生去模仿或借鉴纯电影中的视觉节奏,拍摄自己的“纯电影”,或者试着记录自己和同学的梦境,了解潜意识。

又例如在讲授20世纪20年代的纪录片运动时,要求学生观摩荷兰导演伊文思的纪录片作品《雨》,然后以“风”为题材完成一部仿拍作品。通过仿拍,学生对该片的组织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经典带来的价值。

此外,在讲授电影史上关于蒙太奇和长镜头这两种艺术手段的争论时,笔者建议学生直接动手设计一个场景,然后分别用这两种手段进行拍摄,并进行比较。经过实践后学生得以用最直观的方式来体验两种手法各自的效果,从而更深刻认识到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各自存在的作用与价值。

三.电影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创作价值取向的引导与培养

北京电影学院的陈山教授曾说过电影史课程应该是“培育学生具有战略性眼光和能力的高端智慧。如果没有前二者作为基础,也就是没有终极理念和恒久的内驱力作为可持续的基本能量,就很难培养出扎扎实实的、没有一点儿泡沫的真材实料的电影高端人才。”[1]“当我们的电影走出国门时,我们有没有根基和世界对话?拿什么与世界对话?这不只是知识架构问题,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价值取向问题。”[2]

所以,在电影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注重对学生创造价值取向的引导与培养。例如笔者在世界电影史教学过程中着重补充介绍了邵牧君老师在《西方电影史论》中概括的技术主义传统和写实主义传统,有意识的与学生探讨不同传统的价值及意义。通过好莱坞类型电影了解商业电影的娱乐价值和市场价值,也通过西方的新现实主义、新浪潮等流派和中国的“影戏”主流传统了解电影同样可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个人书写,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追求和价值判断。为了引导学生形成较好的创作价值取向,教学中着重强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还我普通人”的艺术主张,让学生学会从日常新闻事件中寻找创作素材。经过多年的潜移默化,越来越多的同学进行毕业创作时选择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他们的作品中出现了社会中的各类普通人如民办教师、农民、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人物形象,对当前社会底层人物有了明显的人文关怀意识,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综上,当前电影史教学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立足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和战略性眼光,并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创作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陈山.以师感生[J].北京教育德育,2014,(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