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书法教育论文

书法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8 11:36:48

书法教育论文

书法教育论文第1篇

第一,书法教学内容单一,书法艺术信息贫瘠化。高校非专业书法教育呈现出了一些弊端,如教材落后、因循守旧、缺乏新意。这些书法课通常把目光定格在让学生了解传统书法、获得一些历史知识或是进行纯粹的汉字书写训练上。这样简单地理解书法课,也会给学生造成一种误导:书法就是写字。第二,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提升。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相应的人文素质是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然而,一些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第三,以往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课堂为中心,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相对较弱。教师应改变书法教学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四,文化传承与教书育人没有相结合。书法艺术中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而文化传承是育人之本。在书法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了文化的传承,单纯讲授技法。这种将文化传承与教书育人相分离的做法,使两者失去了血肉联系,缺乏有效结合。

二、非专业书法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探究

1.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核心,改革非专业书法教育教学内容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我国非常重视人文科学的发展。书法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与生俱来的亲和性以及自身独特的艺术性。书法身兼文化与艺术的两重身份,不仅作为一种艺术存在,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学问存在。在众多的文化现象中,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书法可以作为深入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切入口。书法艺术课程的传授中渗透了人文精神,在书写实践、展览等活动中渗透了思想内涵、道德情操、认识能力和文化修养的教育。非专业书法教育的对象均是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此,在设计书法教学时应考虑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加强中国书法史、书法理论、大学语文、古代汉语、诗词欣赏等方面的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强调学科间的整合,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以中国文化的人文关怀为出发点,提高学生对书法在中国文化中所处地位的认识,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非专业书法教育必须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奠定基础。

2.治学与治艺相结合

书法艺术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中不断传承、延续、发展。如今,将书法艺术推而广之,让更多的学生认识传统文化、走进传统文化,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脉络、艺术特征有所把握,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的思考。将治学与治艺相结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学术修养的同时,注重治学方法的传授;在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过程中,兼顾其治艺理念的确立和提升。在非专业书法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更注重审美方式与审美理念,使学生将对艺术的感知拓展到生活中,自觉地感知生活中的美。

3.改进非专业书法教育教学方式

教师在非专业书法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特殊的艺术情境,分析经典作品,展开多元的评价,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书法展览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能展开创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学生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当前,各类艺术作品展出场合不断增多,传播媒介日新月异,应该着力实现书法艺术信息多元化。改变以往书法课堂教学,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把握最前沿的书法艺术发展动态,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引导学生欣赏书法纪录片,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展示的机会,鼓励学生互评,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自信,体现自我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

4.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书法教育论文第2篇

高校的素质教育,区别于单纯的专业教育理念,它注重于加强全方位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门类,她既蕴涵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审美内质,还兼具有极强的美育、智育和德育功能,从而,突出了书法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地位。

1.高校书法教育是美育的范畴美育向来归类于人文教育范畴,它的目标是发展完美的人性,培养人文素养,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有着其他教育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书法艺术在我国最为普及,她已成了具有特殊地位和意义的一门艺术。它等同于美术、音乐、舞蹈艺术,是对生活中的美和对客观事物美的高度艺术概括与抽象,同时也是书家内在感情的表达和抒发,具有其广泛的、深刻的审美意义。在高校书法教学中,对部分书法作品进行美的深入剖析,一是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线条和空间结构是美的,二是让学生懂得美在何处,三是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书写创造美的意境等欣赏的基本常识,以便学会分辨出各种美感的类型。这种突出艺术欣赏、鉴赏的教学方法,增加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大学生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的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分辨力和创造力。

2.高校书法教育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格精神

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归类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就是塑造和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中国书法一向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用毛笔作为表现工具的书写艺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形式,再现了中国璀璨文明的历史嬗变过程。我们在追寻历代书家墨迹中,感悟和体会到他们的人格魅力,领略到中国许多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我校近十年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证明,书法教育具有提高人格修养的巨大潜力。通过书法教育达到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高校书法教育,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补充的重要方式。

3.高校书法教育提升了学生的综合修养

一是通过书法教学,增加在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门类的了解。重点推荐和介绍在中国书法史上,诗、书、画、印的名流文人,如宋代的苏轼,元代的赵孟顺,明代的唐寅、文微明、董其昌,清代的郑板桥、金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艺术家。除诗、书、画、印之外,书法还和音乐、舞蹈、建筑有着密不可分、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我校书法教师通过多年积累,总结出适合我校的教学方法,根据年级不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史,让书法教学成为有声有色、视野广阔的艺术课堂。二是通过书法教学,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哲学思想的了解。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是以其深厚的古代哲学思想和独特的文化气质为基础的。她既体现了道家“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又体现了儒家“中和”的审美思想。在的书法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书法名家的生平介绍、创作的内心世界剖析以及艺术风格、书法原理的解读,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到许多书本上难以获得的知识和情感体验,从而了解到的传统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

二、高校书法教育改革中实施的具体举措

1.准确定位,自编高校书法教材

普通高校开设书法教学时间短,没有美院或艺术院校在书法教学的经验积淀。在教学条件、课程定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没有材,我样在书法教学上针对生源艺术素质的薄弱环节,自编书法教学的课程,因材施教。书法教材一是要体现书法课程的文化内涵,要突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价值和意义,树立一个写好汉字是作为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理念。二是要增加书法课程中的德育内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效果。三是应注重培养普通大学生的日常书写规范和一般创作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在书法临摹与创作中增强主体和创新意识感。

2.分院系实施多层面化书法教学

一是书法教学按文科、理科、工科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比如对于工科背景的院系学生,在篆刻技巧方面可进行专题强化训练,力求将篆刻的技法与数控等刻字艺术有机结合,真正达到素质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有机融合;对于广告专业大类的艺术类学生,侧重加强楷书、篆书的线条等技法训练,对其以后从事的广告专业设计会有所借鉴的作用。二是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化的应用。由于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广为普及,书法教学多媒体手段的应一是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二是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用投影仪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更直观观看书法名家的技法教学录像和光盘,增加了艺术直观印象,丰富了视觉,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书法任课老师要不定期安排学生走上社会,有组织有选择访碑游学、实地考察和学习,利用本校书法名师的影响,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激发大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

3.在书法实践教学中建立教师与大学生一对一的辅导机制中国书法最具有人文学科所特有的精神意识品质。前人留下的许多极品精品很难理解,需要通过一对一对话交流牵手形式辅导,以解决对书法作品理解。比如,一时一地的环境因素、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因素,每一幅书法作品的背景等等,都延伸着对广阔的历史和文化时空的理解。书法教师在书法教学实践中如何正确地阐释书法就成为了一个关键所在。这就需要从一对一的辅导机制建构入手,把握书法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4.构筑高校书法教育的平台,提高书法教学水平

书法教育论文第3篇

关键词:书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018-03

1984年,熊秉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道:“我想书法代表中国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可以说是核心的核心。”[1]王岳川同样将书法上升到文化学的意义层面:“书法是中国文化目击道存的直接体现。而且通过书法把传统的经史子集保存了最好的一部分。可以说,书法的一头连着古人创始的文字,一头连着民族的精神、中华传承的精神瑰宝。‘文化书法’的意义在于提升书法技法之后进入博大的文化境界”。■熊秉明、王岳川对书法艺术的推崇和高度评价,道出了千百年来无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对中国书法无比挚爱和崇敬的共同心声。正因为古往今来无数书法爱好者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和探索,中国书法的价值和意义得以不断向更深层次开掘。随着《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的出台以及书法学从三级学科上升为二级学科,高校书法专业发展的新高潮似乎即将到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书法教育的政策调整确实体现了政府对普及书法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弘扬国粹的坚定决心,但我们也应理性地认识到,高校书法专业多年来畸形发展的诸多积弊在日益凸显,中国书法生态现状亦不容乐观。例如高校书法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便是其问题之一,高校书法专业教师的数量的严重不足和教学质量的总体偏低,严重地制约和阻碍了高校书法专业的长足发展。

高校书法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高校书法专业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高校书法专业教师,一类是由综合院校或美术院校书法专业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构成,主要担任书法专业基础课教学;一类是由文学及汉语言文字学、历史学及考古学、美术学及设计学等转行过来的专家教授组成,主要担任理论课教学。到目前为止,我国书法博士生、硕士、本科生基本能够满足高校书法专业聘用教师的需要,但高校顾虑到书法专业毕业生就业口径窄,不敢按学生人数配备足够的专业教师,导致专业教师配备数量严重不足。

二是教学质量总体偏低。基本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为了弥补专业教师数量的不足,有的高校只好临时请本地的书法家来授课,或进行校内调济,接收从行政部门或其他教学岗位转行的教师。其次,有的专业教师综合素质差。或专业水平不高,授课质量差;或者专业能力较强,但组织教学能力差;或者科研能力差,职称提升难,精神负担重,教学因此不用心。第三,某些教师学有所好,固步自封。这些教师一般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艺术偏好,他们往往肯定已所长而忽视己所短,抬高己所好而忽略其他,导致学生对艺术产生明显的倾向性和局限性。这些因素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最后,高校重视书法基础技能课教师的引进而忽视理论课教师的引进,重技能而轻理论,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发展。如此种种,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影响了教学效果。

适宜的专业教师数量是确保专业教学活动质量和开展的必要条件。社会非专业人员和社会书法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化的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勉强用来从事专业化教学工作,不仅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利益,不利于学生的提高和长远发展,而且也会影响书法专业自身的发展,培养出的毕业生不达标或培养质量的持续下降,将会逐渐降低社会对其专业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因此,高校书法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书法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

高校书法专业教师结构怎样架构才更合理,这是目前学术界和书法界普通争议和关注的问题。就目前来看,高等学校专职书法教师一般以书法特长能力来界定,因专业局限性,造成每所高校的专职教师人数十分有限,少则2~3人,多则7~8人,这一现象是由师生比决定的。倪文东教授建议采取下述四种办法改善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其一,内部调配;其二,引进人才;其三,校际联合;其四,开门办学。■

关于内部调配。适量聘用一定数量的兼任教师,确保师资数量上的达标,能一定程度缓解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的压力。但据笔者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调查了解,该校内部调配的兼课教师绝大部分不愿意到书法专业上课。这些教师上了一两期课后往往找各种借口拒绝来书法专业兼课,因为书法专业学生逃课、旷课的现象在所有专业系中最为严重,兼课教师将去书法专业兼课当作一项苦差事,加之课酬一般全校一盘棋,内部调剂教师更加不愿干费力不讨好的事,因此他们往往将课程推给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丰富,教学能力也相对差一些,逃课、旷课现象进一步加剧。因此,书法专业很难聘到合适的兼课教师。在笔者调查的1216名师生中,多达82.16%的师生反映外系教师不愿意来书法专业兼课,10.3%反映比较愿意兼课,只有7.61%反映愿意兼课,而所调查的12名兼课教师仅2名表示“比较愿意兼课”,10名表示“不愿意兼课”,无一表示“十分愿意兼课”。

关于引进人才。2013年下期14名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人事处报名参加中文系招聘的中国古代文学、文字学、文艺学、美学等的高校应届博士毕业研究生,人事处征求他们意见,是否愿意报考美术系书法专业的招聘,他们全部拒绝,原因很简单,高校书法专业评职称必须发书法研究方向的论文和申报书法方面的研究课题,非书法方面的研究课题和论文不计入职称晋称加分中,从非书法研究转向书法研究,之前的研究成果将意味着在职称评聘中失去作用,同时从一个研究领域转向另一个领域,思维转换跨度太大,令他们很难接受,认为之前的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基本付之东流了。

关于校际联合。论文交叉指导这事比较好操作,高校间互派教师授课和互派学生选课,也能做到资源共享与互补。但互派师生的办法,实际操作起来有比较大的困难。有书法专业的高校一般都相距较远,教师在一个学期不可能只给对方学校上课,学生也不可能只修对方学校的书法专业课程,而且有书法专业的高校很少比邻而居。从金钱、时间等方面考虑,校际联合这方面的运行成本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关于开门办学。倪文东认为:“开门办学的问题应该是高校书法专业认真思考和积极稳妥实施的问题,这是和书法界接轨,将学生逐步推向社会,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谋求职业最好的实践机会。我们的高等书法教育决不能关门办学,和社会及书法界不发生任何关系是不行的。为了避免盲动现象,我们在操作方式和方法上,尽量稳妥而有实效。第一,定期聘请书法界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创作实力及影响的专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讲学或讲座;第二,不定期邀请在书法创作实践方面有一点实力和影响的中青年书法家来校为学生作临帖和创作示范(根据其擅长的书体及风格,有所侧重);第三,联合书法家协会,经常举办一些中小型书法学术研讨活动和书法笔会,让学生广泛接触书法家,认识社会,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去思考,去辨别,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倪教授言简意赅指出了“开门办学”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方式和方法,实用性强,高校书法专业值得借鉴。张怀满也指出:“社会各个行业中都有精通于书法技艺以及书法艺术的人才资源。这些人热心于书法艺术,长期从事书法艺术的学习、研究、创造,对书法有着深厚的感情、学养和精湛的技艺。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广有书名的书法大家,我们可以把这些书法名家请入高校,请他们做高校书法专业的客座教授,为学生上课,对学生的书法学习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我们高校书法师资队伍建设永远都不能忽略的第二个人才源地。”■但回到高校书法专业内部的师资问题,这些建议基本只能解决书法专业学生与社会接轨的问题。简而言之,社会书法家等作为书法专业的外部条件,只能对高校书法教育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倪文东的这四项建议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但遗憾的是,这些建议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合理架构专业教师结构这一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这四个方面的措施不能从根本解决当前书法专业教师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因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如果书法专业唱主戏的总是专业技法老师,其他的只担当着敲边鼓的角色,那么国内高校书法专业师资力量普遍薄弱的问题就永远无法得到解决。

怎样才能根本解决校书法专业师资力量普遍薄弱的现象呢?张怀满有感于书法教育处于明显的落后、薄弱地位,曾提出:“高校书法教育的关键问题不是培养书法家的专才教育问题,而是要通过书法的学习,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问题。”■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问题,仅靠几个专业技法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壮大高校书法专业师资力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壮大高校书法专业师资力量,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在书法专业上课的理论课教师应和书法技能课教师一样受到同等的重视,理论课教师同样可认定为书法专业教师。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对书法专业教师概念的界定并不明朗,在一般人看来,书法专业教师只是高校书法专业毕业的或字写得非常好并为许多人所认可的聘任教师,那些从事书法理论研究但不擅长书法以及从事古代文学、美学、文字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都不算书法专业教师。这种看法非常普及,连在书法专业任教的文学、美学等理论教师都默认此论。书法专业不仅仅从事书法技能教学,书法专业教师的涵义也应当不仅仅局限于书法技能教学的教师,书法技能课教师聘用的数量毕竟有限,书法专业的理论课教师的加入,将大大充实书法专业的师资力量;其次,将从事文学、美学、文字学方面等的理论课教师和书法技能教学教师一样纳入书法专业教师晋称职称体系中来,他们无论发表或从事书法、美术还是文学、美学、文字学等方面的论文或研究课题,都可以作为书法专业教师晋称职称的依据。中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称评聘制度是引导专业教师分流选择的关键因素,书法专业教师晋称职称,必须有较多数量的有关书法的专业论文和课题,无关书法的论文和课题视为无效。这样的结果是从事文学、美学、文字学方面的教师无缘晋升书法方面的职称。在这样的聘任体制下,从事文学、美学等的理论教师对书法专业的依附性很弱,期望值很低,在该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自然不会很高。书法专业应将理论教学和研究提到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至少应当与书法技能并驾齐驱,书法专业内的理论课(如文学、美学、文字学)教师可以凭借他们的专业领域研究成果晋升职称。因为书法专业涵盖的领域本来就不仅包括书法技能和书法理论,还包括文学、美学、文字学。基于此,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书法专业在八名书法技能教师的基础上,引进或转入美学、文艺学、文学、国画教师各一名,这些措施大大丰富了书法专业的综合实力,2013届书法专业考取研究生6名,2014届书法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9名,这是综合实力上升在办学成果上的展示。但前景困惑的是,除一名理论教师比较顺利地转入了书法方面的研究,其余理论教师深感研究领域转换的痛苦和无奈,有的计划重新回到中文系去。

由此可见,高校书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症结说到底是一个评聘机制问题。壮大高校书法专业师资力量的最有力手段在于在书法专业内营造出良好的用人环境,如上述及,凡在书法专业的教师,无论技法实践型教师还是理论课教师,无论他们的研究的内容是书法还是综合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语言、绘画、美术、美学等,教育系统(含政府教育主管部分和高校教育主管部门)都应肯定为对书法文化或书法文化的大背景等的研究。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一是多线挺进,有利于扩大书法文化的研究版图。书法研究不再拘泥于书法技能技巧之一隅,像中国古代的文史哲一样,它们之间相互包容相互涵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步改变在中小学书法课是语文课的附庸的状态;在大学,书法仅仅是中文类系别中的一门课程。书法专业要以博怀反过来涵盖文史哲,与文史哲同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包容关系,让文史哲为书法服务。二是有利于调动非技能课教师的积极性,让占比重大的非技法课教师中的一部分真正融入到书法专业教学中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毫无疑问能有力地壮大书法专业队伍,为书法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有利于扩大书法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书法专业教师队伍壮大了,书法的社会影响力也将越发增强。四是书法队伍壮大了,尤其是大量理论教师的涌入,将改变几十年来书法理论研究的薄弱状态。

总之,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聘机制改革的前提下,高校书法专业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合理架构专业教师结构,锻造一支基本稳定的理论与技能课教师队伍,壮大书法专业师资力量,这是解决我国高校书法专业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教学质量总体偏低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熊秉明.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8-02-28.

[2]关于文化书法与当前书法若干问题的讨论――张公者对话王岳川[J].中国书画,2010,(11).

书法教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电脑 书法艺术教育 大学生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01-02

一、对书法教育现状的反思

由于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普遍缺少书法教育,导致了大部分大学生对书法缺乏整体认知。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如果一个大学生对书法艺术形式知之甚少,无疑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失误。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书法这门传统艺术,现今已陷入尴尬境地。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的重压下,书法教育日渐萎缩。而近年来电脑的普及,更使书法教育“雪上加霜”。

书法教育研究薄弱还表现在,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书法仍然未能获得足够的地位,仍然只是美术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而没有能够与美术学、音乐学等艺术门类并列为一级学科。这大大限制了书法教育的开展。

当前普通高校面向众多的非艺术类专业学生,以选修形式设置了书法艺术公共课,希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高校设置书法艺术公共课,其意义在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其美学意义在于认知“美感所具有的一些不同于科学认知或道德判断的重要特征”,①其学习意义在于锻炼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

然而反思现有的书法教育的现状,第一,书法教育观念因循守旧,与蓬勃发展的现代教育相比,思变不足。第二,在书法教学方式上,言传身教为主的师徒式授课方式,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而且使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创新意识受到一定局限。第三,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各种汉字输入软件的使用,写字的机会大大减少,学生的书写技能也越来越差。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母语都不热爱,连祖国的文字都不会书写,甚至不懂得欣赏,何谈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中国的书法教学不仅游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之外,社会上的教育机构也是门庭冷落,书法教育几成空白。此外,很多教育者也忽视了书法根本的文化传承功能。

二、电脑时代如何“击”活高校书法艺术教育

随着高新科技飞速发展,电脑的使用越来越大众化和日常化,汉字书写日益为敲打键盘所代替。受其影响,大中小学生的书写技能也渐趋弱化。现代科技的应用,同样给书法教育提出了难题:在所谓的E时代,书法教育该如何“击”活?

笔者认为,不管科技如何发达,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并不会消失。但是作为书法教师应如何在电脑时代进行书法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那么,什么是书法教育?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入欣赏,心旷神怡。”②书法也是一门艺术,并不仅仅是写字,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书法教师和书法爱好者必须博览群书,以此滋养学识和道德,也滋养书法艺术。而书法艺术教育是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学会欣赏书法艺术并了解书法文化,将书法艺术的文化传承得到较好的彰显,这也是当前高校书法教育最迫切的任务。

针对当前电脑时代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开展高校书法教育中,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传承中国书法艺术,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提高书法品位。“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③中国书法五种书体的演变历史和风格变迁都始终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科技发展、时代风貌、传统哲学、和文化艺术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都分别表现了每一个时期的文化精神。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表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因此,作为炎黄子孙特别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必须对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有所了解并继承和发扬光大,而高校书法教育正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极为有益的一种方式。

所谓继承,就是对古人的优秀作品从笔法、墨法,到章法、神韵都要学习到位。同时要了解书法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真正理解其作品的深刻内涵,把贯穿其中的文化底蕴一并继承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所谓创新,既要符合时代要求,也要遵循书法艺术规律,在继承前人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艺术风格。笔墨当随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

书法教育论文第5篇

自古以来,道德、文章、书法密不可分。书法教人求真、求善、求美,非发自于心,不能抒之于笔端。书法独特的审美文化杜绝了一切描摹,一切伪善,必须是性情的真实流露。因此,传世书法作品中,才有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的飘逸俊秀,与天地自然的和谐;才有了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悲愤沉郁,正气凛然;才有了坡《寒食帖》的孤高萧索,不媚时俗;也才有了柳公权著名的“心正则笔正”的笔谏故事。人格与书法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书法的深厚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书法特有的文化魅力。

现今信息庞杂,文化多样,各种价值观并存,容易使人迷失信仰。我们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到底有多少认知和认同?我们常感叹公民道德的滑坡,焦虑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呼唤传统美德的回归,盼望民族文化的繁荣。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信的,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自觉地继承和发扬。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肩负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无论学校的特色如何定位、如何发展,有一点必须坚持,那就是文化的传承。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文化愿景、价值观和理想追求,最终,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这些核心的价值观都是最高的追求。书法、经典诵读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正是培养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我们要利用并实施好它。

在学校教育中,语言文字规范化被以法律形式所确定,规范书写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写字课是小学必修的课程之一。但写字主要停留在硬笔层面,真正意义的毛笔书法教育处于从属地位,各校大都在第二课堂和课外兴趣小组中实践这样的课程。一些学校虽然将之作为特色打造,但远不能达到普及的要求。同时,人们的观念还不能达成共识。有些人认为21世纪是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电脑时代,办公学习自动化,电脑打字可取代一切,字只要会写就够了,过分强调书法教学是复古,是文明的倒退。其实,应当辩证地看待此问题,如同汽车不能取代双腿那样,电脑也不能取代双手。电脑是工具,书法是追求,一种是物质层面,一种是精神层面,不可等同视之。并且,书法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对文明的传承有重要意义,作为学校教育应当为书法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以此培养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学校的书法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如何更好地传承文化,发挥育人功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在实践过程中书法教育总是受制颇多,如各校普遍的课程设置紧、专业教师缺乏、应试教育的影响等,都为书法这些素质教育的开展增加了不小的阻力。书法如果要发挥它相应的教育功能,我们首先应当端正态度和认识,然后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书法作为综合素质考评的内容,在中、高考中应得到必要的反映

现在体育、艺术(主要是美术、音乐学科)都属于必修课程,作为综合素质考评的内容。书法教育若要得到家长、社会及学校的充分重视,也必须将之纳入正规课程,与体育、艺术课程地位相当,在中、高考中列为必考科目。

2.语文教师书法水平的培训与提高

语文学科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主要教授学科,汉字书写学习是其主要职能,语文学科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书法水平,而不能只停留在书写规范化这一低端要求上。可现实是,真正热爱和擅长书法艺术的语文教师太少(主要指毛笔书法)。如果自己对书法不能充分了解,怎么谈得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和感染学生?因此,在师范院校的教育中要充分重视毛笔书法的教育。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的项目中也要增加此内容,让教师充分提高书法水平,必要时甚至可以采取强制推进的措施,比如与绩效考核挂钩等。

3.写字课、书法兴趣小组的学习应当注重内容的选择

书法学习,书写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书法这一有效的平台,传承经典文化。如《诗经》《论语》《唐诗》《宋词》等文化经典,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体味、学习、传承,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品性和境界。

4.树立信心,以书教化,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书法教育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 教育科学研究 丛书系列 异同比较

【论文摘 要】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探求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质与量之间的变化和规律为目的的。本文以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参照物,比较分析了其与其他四本同类著作在结构、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异同,认为这些著作中基础理论的有效利用将使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更为完整高效。

自从赫巴尔特19世纪初创科学教育学始,教育学家们一直在为教育科学研究努力着。而任何科学都有一个方法问题。科学史告诉我们,每一个重要的科学成果总是伴随着科学方法的突破和创新。一门科学的发展,不仅要表现其理论的意义,更要表现其方法论上的意义。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因此,教育要改革,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就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就要正确的、现代化的教育研究法方法。

所谓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的日益进步,针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一方法论范畴中的一个分支学科、一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领域,其研究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日趋精细。有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优秀著作呈现蓬勃之势。笔者通过挑选,并对五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丛书进行大致的比对介绍,同时发表一些个人的心得感想。

笔者以最新的一本书——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参照物与其他四本书(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温忠麟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朱德全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陈时见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在书的结构、书的内容、书的语言表达等方面上进行比较。

一、结构上的比较

1、序的比较

序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字,通常是该书的导读和说明,如创作意图,创作原则等。通过阅读这五本书的序,可以比较出作者编著此书的目的。从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序来看,作者的编书目的是为了顺应时代教育的发展,为了满足更多中小学教师的兴趣与要求,在原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增加了其“工具性”的特点。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一本自学考试指导教材。不言而喻,其编书的目的是“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温忠麟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基础》作为高等院校小学教育系列专业教材之一,其编书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学历的小学教师,增强他们的探索性、开发性、创造性。朱德全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是“为了适应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更加体现了对教师的实践性、专业性方面的培养,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陈时见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也是针对教师专业化而编写的一本教材,是“为了师范专业学生和广大在职教师系统学习教育研究方法而编写的教材,旨在促进当前及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

2、目录的比较

书的目录是为了能让人一目了然的知道这本书所讲的内容,同时也为了方便尽快找到你所想要阅读的内容,从各给出的章节能让人清楚地知道书所讲的框架内容,一目了然。比较这五本教育研究方法的书,可以得出各自不同的编书框架、内容上的不同的侧重点等。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目录包括前言,十一章内容,参考文献及附录。十一章的具体内容是教育科研概述,教育科研的一般步骤,教育科研的选题、抽样、论证和建立假设,文献法,教育调查法,观察法,教育实验研究,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研究中的统计方法及SPSS操作及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目录包括十章的内容,后记及自学考试大纲。十章的具体内容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实验研究,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教育科学研究定量资料的分析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温忠麟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基础》的目录包括前言,十章内容,附录,各参考文献。十章具体的内容是教育研究概述,教育研究选题与设计,文献检索与综述,教育经验总结,教育调查研究,个案研究,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验,教育实验研究,教育行动研究及教育研究成果表述。朱德全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目录包括前言,七章内容,参考文献及后记。其中七章的具体内容是总论,课题设计与实施,教育研究中的文献检索,教育研究中的调查设计和实施,教育研究中的实验设计与实施,教育研究中的数据搜集与定量分析及教育研究中的论文与研究报告的撰写。陈时见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目录包括六章内容及后记,六章的具体内容是教育研究概述,教育研究的范式,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教育研究的基本技术,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及教育研究成果的运用。

从几本书的目录可以看出目录的内容大致相近,从一般的教育研究概念到具体的研究方法,最后再到总结性的教育研究成果表达。从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目录可以看出整本书的知识体系是很完整的,从教育科研的概述到教育科研的一般步骤再到教育科研的具体方法及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结构上循序渐进,一目了然。陈时见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在每一个内容上叙述比较仔细,内容虽然只有六章,但具体的内容却很清晰,比如关于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列出了七小节七种主要方法;关于教育研究的基本技术,也列出了七小节七种基本技术。而从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目录可以看出书中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在每一个内容上都比较偏向于理论知识。温忠麟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基础》内容则偏向于教育研究方法,对于教育研究方面没有太多的阐述,十章中有八章是讲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从朱德全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目录来看,内容也是很具体进行阐述,但不太全面,在教育研究方法的上,只是讲了文献检索、调查设计、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定量分析。在五本书中,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结构及适用性上相对比较完整,就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来看,只有这两本书讲了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发展历史,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知道这一门课程的来龙去脉,而且一本书中把一个事物的历史也讲出来,可以让读者更好的去把握,这本书也是较完整的。

二、内容上的比较

1、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1)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是正确反映教育领域内客观事物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并将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那么,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呢?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这样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而孙亚玲教授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中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学科群中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就是探讨教育研究的一般原理、理论基础的方式和方法。”朱德全教授在《教育研究方法》一书中给出的概念是:所谓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教育问题和构建教育理论时,研究者采取的程序、策略、原则、工具、方式的总和。简单来说,教育研究方法就是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规律的方式的总和。

(2)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现象,但教育研究我们没有任何资料佐证它具体什么时候出现的,只能说它很早就有了(孙亚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裴娣娜教授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中将教育研究方法的形成发展分为四个时期:直觉观察时期、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系统综合发展时期、辩证法时代。孙亚玲教授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中把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分为:性研究经验的定阶段、实验的定量研究阶段、系统方法研究阶段。其实,两者对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分期大致相同。直觉观察时期与经验的定性研究阶段相对应,这个时期是在原始社会至16世纪近代科学产生以前,这个时期教育研究没有精确的科学研究手段,依靠经验、直觉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总的分析是笼统的、直观的、综合的认识。实验的定量研究阶段又称分析研究的时期与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相对应。这一时期,教育研究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分析、实验和量化、重逻辑和分析。第三个阶段“系统方法研究阶段”,裴娣娜教授将这一阶段分为“系统综合发展时期”和“辩证法时代”。孙亚玲教授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中认为这一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兴起发展至今,强调用系统的观点、方法来分析、研究教育科学。裴娣娜教授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中认为系统发展时期在20世纪初,随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以及达尔文进化论等的提出,概率论的发现为开端。这一时期,最大的进步就在于运用唯物辩证主义进行教育研究。总的来说,教育研究方法发展历史可分三个时期,即兴研究经验阶段、实验的定量研究阶段、系统方法研究阶段。

(3)教育研究的类型。

类型,就是给事物分类,不同的人可能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型。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研究的性质、目的和阶段,按研究范围,按收集事实材料的方法途径构成,按研究对象发展构成,按价值目标构成,按研究方式构成,按研究的质和量的构成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成了20个类型。裴娣娜教授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研究的普遍适用程度,按研究目的,按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分为了10个类型。朱德全教授主编《教育研究方法》从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理论服务还是为实践服务的角度,从教育研究是为了探索、描述还是解释的角度,从教育研究的性质,从教育研究的内容为依据将教育研究分为10种类型。陈时见教授主编《教育研究方法》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围或内容,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根据教育研究的性质及使用的手段,根据教育研究工作场所或资料收集方式将教育研究分为9个类型。而温忠麟教授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未给出分类标准,只是说“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将教育研究分为7个类型。五本书根据不尽相同的分类标准将教育研究分成了不尽相同的类型,这根据个人的已有经验、知识、偏好而不同,不是越多越好,当然也不是越少越好,看读者需要罢了。

2、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

科学研究过程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按照李秉德教授的理解: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即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深入思考和实践验证(孙亚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根据四个阶段,孙亚玲教授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分为确定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获取和积累科学事实,制定研究计划,收集并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并验证科学抽象与假设,检验假设、撰写研究成果。温忠麟教授主编《教育研究方法》简单地将教育研究过程分为计划、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认为教育研究过程是“选题—研究—分析—成果表述与评价”。陈时见教授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分为课题选择、整理资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研究方案、撰写成果。朱德全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认为教育研究的开展过程主要包括选择课题,研究设计、研究实施、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成果表述。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不外乎就是选题、研究、总结。相对来说,孙亚玲教授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陈时见教授主编《教育研究方法》给出的步骤比较完整,而且最后的成果正不正确也要有检验,在五本书中只有这两本书提到过研究需要经过检验。

3、教育研究方法

比较的这五本书的重心就在教育研究方法了,好的教育研究方法能够给教育学习者和实施者带来好的反应。孙亚玲教授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教育调查法、观察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叙述法、统计法等。裴娣娜教授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给出的方法有文献法、历史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定性定量分析法等。朱德全教授主编《教育研究方法》给出的方法则包括文献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据搜集与定量分析法等。温忠麟教授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基础》中教育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统计与教育测验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而陈时见教授主编《教育研究方法》中有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教育研究的基本技术,主要方法有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田野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比较研究等,基本技术有文献检索、问卷编制、数据分析、个别访谈、抽样调查、教育观察、课题申请等。比较起来陈时见教授主编《教育研究方法》给出的教育研究方法是比较详细具体的。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由不同的类型可以得出不同的方法。简单来说,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定性法和定量法。定性法包括教育叙事、行动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定量法包括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实验研究等。

三、语言表达上的比较

在这里将对两本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代表性的书进行比较,分别是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在20世纪末编写成的,是作为一本全国自学考试指导教材,在语言表达上很传统,体现了严谨、正式,追求准确、详细,倾向于学术性。而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语言表达上在保证了准确之外,还带有一种表达上的清新的风格,显得“不拘小节”,读书里的文字,就好像与人对话,语言通俗、幽默,毫无枯燥之意。在导入“教育研究发展历史”这一内容时,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这样的,“熟知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过程,熟知各个不同的时代所出现的关于外在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见解,这对理论自然科学来说是必要要的,因为这为理论自然科学本身所建立起来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准则。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也一样经历了一个孕育、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对这一过程发展变化的考察,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历史地把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本概念及多方面的联系,从而具体揭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规律。”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导入的时候是这样说的,“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现象。当教育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人类就开始了对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我们不能确切地说出教育研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有关这一问题的记载没有确凿的文献来佐证。所以,我们只能说教育研究很早以前就有了。”从这一段文字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两本书在语言上表达的不同。

四、结语

教育科学经过两百多年的科学发展,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建立了一套以探求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质与量之间的变化和规律的方法。诸多教育学家通过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积累,以著作的形式更为科学直观的阐述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这些著作中基础理论的有效利用将使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更为完整、有机、高效。

【参考文献】

[1]马苏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丛书系列之比较[J].2008,(12).

[2]孙亚玲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裴娣娜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4]温忠麟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书法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20世纪英国;地理教科书

地理教科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地理学科自身的发展、教育学理论、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印刷技术变革等很多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仅就20世纪英国地理教科书的一些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一、英国中学地理学科的发展

20世纪英国的地理学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总的趋势是人文地理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种趋势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编写也产生了影响,主要表现在教材对人地观方面内容的重视和加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出版的一些地理教科书中宣扬的人地观是“环境决定论”。在区域教学观成为学校地理教学大纲的主导思想后,更加强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当然从地理科学研究的层面上,教学大纲中不应该采纳“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但实际上教师在讲授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这部分内容时,会不可避免地简单强调环境是决定性因素,同时,强调区域性渐渐成为地理学的主流思想。由于区域观点得到了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GS)以及新近成立的地理学会(GA)的支持以及强调人文地理学的同时并没有忽视自然地理的缘故,“新地理学”(new geography)运动兴起。直至1970年出版的大多数义务教育采用的地理教科书都倾向突出强调地理学区域的特性。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概念革新”运动(conceptual revolution)对英国地理学界以及地理教科书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事实上,这种革新旨在将人文地理学从一门简单描述区域的学科转变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空间结构的社会科学。1969年,英国初等学校的地理教科书中开始出现了“概念革新”的迹象,而且教科书中同时吸收了在当时被称为“新地理学”的一些思想。20世纪80至90年代,地理教科书的编者们逐渐开始采用“空间”“自然”“行为”“福利”等概念。其中,“空间”强调区域实证,“自然”强调环境要素,“行为”强调人类活动,“福利”强调地理学讨论人们收入的空间不平等性,以追求人类福利的最大化。

英国地理教科书研究者Acheson分析了英国较流行的地理教科书,并将其中体现的地理学思想进行了分类(如下表)。

众所周知,研究领域的新思想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会被多数教科书采纳。即使是作为教科书最直接的使用者的教师,他们接受新思想的教科书往往也有一个转变与适应的过程。此外,去说服出版商来出版反映新思想的教科书也需要花时间。自然,在制作、出版过程中,还会不可避免地在撰写、编辑、审稿和校对等各个环节上耽搁很多时间。所以到教科书最后被用于课堂教学时,地理学新思想常常已经不是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了。因而可以说,地理教科书总是受制于地理学的发展,也落后于地理学的发展。

Acheson对教科书的分类(1994年)

二、教育理论的进步

19世纪早期出版的大多数地理教科书中很少运用教育理论。到了20世纪,英国的一些教科书作者开始意识到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教育理论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开始尝试运用诗歌、口诀等易于学生接受的形式来描述地理学的一些现象,同时课文中开始插入地图和素描图,于是教科书变得形象化起来。尽管限于地图印刷技术和教科书的成本,在20世纪早期,并不是所有的教科书都能在课文中插入地图,但必须承认,插入地图已经是地理教科书编制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大学的教育系和教师培训学校开始委任地理教育专员。这些地理教育工作者将他们的教育实践经验融入到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当中,促进了地理教科书质量的提高。自1900年以来,Fairgrieve, Honeybone, Rushby, Marsden以及其他一些人编写的教科书相继出版。后来的教科书作者大多是按照上述这些地理教育家开创的线索和框架来编写教材的。例如,《今日地理》(Geography for Today Series)系列丛书就是仿照Fairgrieve在《学校地理学》(Geography in School)一书中运用的“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从个别区域的研究到地理学的普遍原理”的教学原理。从Rousseau(1712—1778年)到Dewey(1859—1952年),很多教科书的作者都强调在观察和实验中学习要比单纯从书本中获得知识更为实用。他们认为自然科学就是要解释自然现象,因而它的学习过程需要基于大量的仔细观察和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得之后的许多教科书和许多学校更加注重“儿童为中心”的教学理论。19世纪最后20年和20世纪早期,英国地理教科书采纳了较为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是地理教科书史上很重要的进步。

在这一过程中,教科书的作者们认识到孩子们对奖励的反应要好于惩罚的效果,即教育学中所说的正强化的效果要好于负强化,于是越来越多的教科书作者尝试着“趣味地理”的做法,如,在教科书中插入一些小故事作为对学生学习上的一种奖励。插入的这些小故事通常有助于学生对前面所讲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但是,人们仍然在讨论:在教科书中究竟应该隔多久插入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同样也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开始出现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此外,同期的发展还包括,通过课文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到答案;结合教科书比较重视野外观察的特点,一些教科书的作者强调应注重学生个人的经验,特别是Fairgrieve和他的同事们在《真正的地理学》(Real Geography)一书中强调应重视学生在农场、村庄、城镇、工厂等地的生活中进行亲身体验。这也是地理教科书中“案例教学”的开始。

虽然20世纪60年代,英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概念革新受到了教育理论的一些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唯教育理论为中心,比如,“儿童为中心”的发现式教学法,对于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自然世界固然是必需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法使得地理学基本概念和思想的内容大为缩减。可是学生毕竟不可能在自然界中发现经纬线,也不能够从工厂中获得像“区位商”这样的概念。鉴于这个矛盾,英国又开发了一批如《牛津地理教程》(Oxford Geography Project)和《新地理学介绍》(Introduction New Geography)等教科书。在这些书中常常是把数学模型直接用于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源于学生兴趣,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行发现式学习和直接教授给学生地理知识等几种教育理论得到均衡运用。

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教育理论没有根本性的发展变革。英国地理教科书中的主导教育理论是“动手学习”(learning by doing),反映在教科书中就是很多地理教科书中编排了大量带有一定资料的练习题来让学生动手学习。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变成主动学习。不过,这时教科书很多的习题只是让学生单纯重复课文中的内容。之后,教科书的作者开始更为注重对学生思考的延伸和对学生思维的启发。

三、英国教育政策的变化

20世纪英国出台了1902年《初等教育法》(巴尔福教育法)、1919年《初等教育法》(费希尔法案)、1944年《教育法》(巴特勒教育法)、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等许多重要教育法案以及其他许多法规,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英国学校地理教育的发展。

英国的中学地理课获得普遍而稳定的地位始于19世纪中期。1902年《初等教育法》颁布后,新建了大量的中等学校,中学地理教育获得蓬勃发展,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市场也不断扩大。1918年,英国学生准予毕业的年龄提高到14岁。并根据《哈多报告》将初等教育分为初级(第一)阶段和11岁后开始的高级(第二)阶段。1947年,学生准予毕业的年龄提高到15岁,将所有11岁以后的教育都称为中等教育,所有的中等学校都有独立设课和选择教科书的权利。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地理课日渐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这种衰落趋势逐渐被遏制。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政府法规才使地理课得到了全面恢复。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英国地理课自身的缺陷、学校课程时间的限制、人文课要替代地理课的说法,以及师范教育的改革使专业地理教师减少等原因导致了英国学校地理课的衰落。学校地理教育恢复的关键性阶段是英国1976年开始的教育大辩论、建立统一的国家课程运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地理教育受美国地理教育复兴运动的影响,也开展了本国的地理教育复兴运动。英国地理教育界广泛征求意见,起草制定《国家地理课程》,1987年《教育改革法草案》和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中把地理课列为国家课程中的基础课程。1989年政府责令成立的地理工作小组承担了起草真正体现现代地理本质和教育功能的地理课程的任务,小组先后提出了中间报告(1989)、最后报告(1990),1991年3月正式颁布了英国的《国家地理课程》,其中把地理列为10门必修课程之一,从此正式结束了英国没有统一的地理课程标准的历史。1991年5月,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地理课程的指导文件,规定公立学校5~14岁的学生必修地理,课时数占总学时的10%。由此,地理已成为英国中小学课程中稳固的内容。

四、英国教科书印刷技术的变革

地理教科书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技术变革的影响。地理教科书的革新与地图、插图的印刷技术以及彩色印刷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19世纪中后期,彩色印刷技术问世,在英国,到19世纪末只有极少数教科书的插图使用彩色印刷;20世纪的前10年,一些英国教科书开始选用合成的照片作为课文插图。不过,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地理教科书中的黑白照片插图就已经很普遍了,而彩色插图则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普及起来。20世纪70年代后,英国地理教科书开始使用计算机排版。

书法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法律文书;模式;法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18-03

“法律文书学”是法律工作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在西方国家的法学教育中,法律文书学是法律方法训练的重要内容,是法律从业者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1]。

一、实践性教学的确立

(一)“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概述

传统“法律文书”的教学采用灌输式的“讲―

学―背―考”教学方式,不但教学效果欠佳,还使学生误解该课程仅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写作训练课。因此,我们要对包括“法律文书课程”在内的众多课程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改革,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确立形式多样的实践性教学方式。

任何学科的教学均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毋庸置疑,实践性教学对文书制作意义重大。为了实际锻炼学生的能力,“一些法律院系先后有针对性地借鉴了美国正在推行的‘实践性法律教育’的模式,力图把‘经院式’的法学教育转变为理论和实际融为一体的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教育模式”[2]。“法律文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掌握法律技能的专业人才。文书训练还具有“试金石”的作用,既能够全面检验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又能够了解学生对所学文书的掌握程度,实

践性教学自然成为当下各个法律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实践性教学的弊端

实践性方式固然有利于教学,但是一味强调它则可能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

1.文书格式化现象严重。格式化是法律文书课程的主要特征,为了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制作要领,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能够依照格式、模仿范文制作出法律文书即可。这种“工匠式”的制作,造成文书事实阐述不清、理由逻辑混乱的情况。

2.法律文书“不讲理”。说理是法律文书的灵魂,“文书的说理就是要把审理查明的事实和所适用的法律有机地结合起来”[3]。遗憾的是,对格式化的偏重造成“法律文书不讲理”的结果。文书法理论证薄弱,表明制作者思路不清,逻辑不明,如此制作出的法律文书只是增加了当事人对法律文书结果的质疑。“由于法理分析的苍白无力,使当事人觉得胜得茫然,输得糊涂。削弱了裁判的说服力和公信力”[4]。

3.与司法制度改革脱节。法律文书对司法制度的改革具有反映和推动作用。“由于当前法院裁判文书不能全面反映司法活动,说理不充分、透明度不高,不能充分表达司法公正”[5]。法律文书的制作不能脱离司法改革大势,应该顺应司法体制的变动,向社会和公众传达、反映司法制度及改革的内容。

二、重建理论性教学

(一)理论性教学的内涵

理论性教学不是传统“大满贯”式理论教学的重复,它是对应实践性教学方式提出的。过于强调技能而忽视基本法律素养培养,是一种误导学生的功利性实践教学。法律不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还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影响社会精神层面的指导性。“法律规则的背后,是法律的精神,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社会体现的总结和共识”[6]。所以,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是法律工作者所必备的。法学教育必须既重视培训学生的实践,也重视培养其基本的理论分析和研究能力。

实践性教学一旦掌握不好,徒使学生仅仅以模仿制作法律文书为目标,而丧失了以法律文书为载体,应用其所学法律理论知识的价值。“虽然可以快速提升文书写作的‘形似’水平,但总是让学生置身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法律文书的质量与法律实务工作的实际需求之间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达不到形神合一、事实和法律真正契合的境界”[7]。法律文书教学要从过于强调文书格式化练习的过程,转变为以法学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精雕细琢式的文书制作,既提高文书的质量、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完善教学内容。

(二)理论性教学重建的意义

1.外在因素的推动――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的需

要。“三尺法台决百讼,一纸判决安万民”正是法律文书与司法公正关系的体现。“法律文书既是实现法律目的的工具,也是体现法律水平和实现司法公正的载体”[8]。程序和实体的公正性正是通过高质量的法律文书表达出来的。此外,司法改革的进程总是会体现在法律文书的制作中。例如,控辩平衡原则的确立使得裁判文书中必须通过控辩审三方事实的叙述进行表现。

2.内在因素的催生――“法律文书课程”教学的需要。“司法文书课既不是纯粹的写作课,也不是单纯的法律课,而是以特殊的文书形式表达法律、运用法律、宣传法律、实现法律的专门手段。因此,要制作一份符合法律要求的司法文书,既要有娴熟驾驭文字的书面表达能力,更要求有扎实深厚的法律素养”[9]。首先,事实是法律文书的骨干,对法律事实进行认定则涉及诉讼法学和证据理论的知识。其次,理由是法律文书的灵魂。对于存疑性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剖析,需要运用法学理论知识。“实践中常出现法条冲突、竞合等现象,适用法律时对此若无法理分析,使人无从知道判断的理由,纵然结果公正也难以服人,此时,须以文义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等法律适用学方法解释理由”[10]。可见,注重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法律逻辑能力的培养,是制作合格法律文书的必要前提。

三、构建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法律文书教学模式

法律文书不但是一门传授文书制作技巧的法学课程,还承载了法学教育培养具有法律精神、掌握法律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人才的期冀。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兼备的法学专业课程,它甚至比一般的学科更具难度和技巧,教师要兼具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及充沛的写作学、语言学功底和技巧。由此决定法律文书教学必须确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式。

第一,继续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性教学。面对复杂的案件事实和真伪难辨的证据,适用事理、法理进行严谨分析和论证,最后以法律文书的形式给出结论性意见,这是制作文书的必要程序。它是对制作者语言表述能力、法言法语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法学理论修养能力等等综合能力的考验。长期的刻苦训练和实践是达到此要求的唯一途径,所以,“法律文书”教学必须继续使用实践性教学方式。

第二,引入理论研究性教学。首先,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不断深入探索理论知识,“法律文书学”也不例外。其次,法律文书的功能需要以理论研究作为基础。它不但记载、反映乃至于推动多种法律活动的开展,还是法律工作者总结经验、传递法律精神不可或缺的载体。理论研究性教学方式成为培养学生必要理论素养的当然选择。最后,“法律文书”教学本身也需要确立理论研究性教学方式。

法律文书通过文字表述确定纠纷性质、当事人责任,选择适用不同的部门法,均是建立在文书制作者具有较高的法学理论功底基础之上。“法律实践中越来越凸显出理论功底的重要性,无论是法官洋洋万言论证缜密的判决书,还是律师对当事人权益的据理力争,都要求他们利用法学的原理、思维方式进行论证,这无疑对他们的法学理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掌握一些法律的操作程序,了解一些法律的规定,而没有通过法律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进行价值衡量和利益权衡的高超艺术,要想胜任自己的工作是不可能的”[11]。所以,理论研究性教学对法律文书课程之内的各种法学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双重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以传统的法律文书教学为基础

塑造双重教学方式不是对原有的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目前,仍然要维持“法律文书”传统的“教―学―看―练―改”的教学方式。第一,“教和学”是教师讲授文书格式内容、学生牢记基本的文书制作要素的过程。第二,格式学习完毕,教师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书范本进行分析点评,作为学生进一步掌握教学内容的辅助资料。第三,选择适当案例及相关资料,由学生练习文书制作。第四,师生共同评阅该法律文书,结合现有问题,强调文书的重点和需要注意的要点。这种教学方式看似枯燥,却能有效地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并且,它便于教师掌握和开展教学内容,因此,它不能轻易被否定。

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可做一些适当改进。第一,案例选择。由学生自行选取适宜案例,或者教师将热点、真实案例作为练习素材,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将学生制作的文书与真实文书予以对照学习,帮助他们总结制作经验、提高制作技巧。第二,课前即在资料查找、已学知识重温等方面给予学生提示,帮助其形成个人的思路和制作框架。学生在充分准备后制作出的法律文书,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依据不同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

(二)探索实践性与理论性并重的“法律文书”教学方式

单纯强调实践或者理论教学都是片面的教学方式,切忌为改革而改革,这反而无益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近年来,随着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对教学改革的强调,各个法律院系为了迎合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也挖空心思增设所谓的教学实践环节课程,如诊所教育、社区法律咨询、教学实习、法律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等。实际上,有相当部分的教学实践环节要么是没有能力开设,只能流于形式;要么花费大量资金和学生的大量时间,没有什么明显效果”[12]。“法律文书”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紧扣“法律文书课程”的特点,它是兼具法学和写作学特征的课程,其教学方式必须既有写作技巧练习又具法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

1.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就是由教师选取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或者虚拟出合适的案件,将学生带入到人为营造的环境中,针对案件发展的不同阶段,制作相应的法律文书。

具体设计则采取小组制,以“感知―理解―深化”的路线进行课程教学。教师设定情境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不同的情境角色并且制作各自的法律文书。例如,在刑事案件发生后,随着案情展开出现了犯罪嫌疑人、报案人、侦查人员、证人、知情群众、公诉人、法官等等角色,学生依据所扮演的角色为“自己”制作法律文书。最终,学生制作的法律文书汇合后,能将案件全貌清楚呈现,表示学生基本掌握了课程内容。

正是通过学生亲自制作各种法律文书,用文书代替口语对课堂案例陈述、反驳、讯问、辩论、判决,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同时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的其他专业知识的理解。强烈的亲历性感受,加强了学生对法律文书格式和内容的学习能力,教学效果自然得到了提高。

2.辩论教学。辩论教学法是针对法律文书课程中面对的法律专业理论知识,尤其是有争议的法学知识点、重点难点问题,设定的课堂辩论环节,为制作高质量的法律文书做铺垫。由正反各方观点的交火和碰撞,客观全面地将争议问题彻底剖析,无疑锻炼、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研究水平。

“法律文书”是一门通过文字表述、综合性地呈现学生对所学法学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课程。制作文书过程中可能面临许多争议问题阻碍文书的顺利完成,诸如:违法与犯罪的认定、此罪与彼罪的区分、违约还是侵权的争议等等内容。单纯考虑文书格式和制作数量,而不对有争议的理论点予以解决,肯定不能制作出合格的文书。通过辩论相关的理论争议点,有助于学生对该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正是理论研究性教学方式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如下:首先,确定议题。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选择议题,并且在上课之前的几天时间发给学生。选择的议题一般都是“法律文书课程”中面临的重点、难点或者具有争议性质的理论点;例如,制作不决定书,就会对课堂案例是否能够进行辩论。其次,分组并予以任务分工。议题确定后,划分辩论小组,并且在小组内部指导学生开展任务分工。例如,与不的条件、区别等等资料的查找、议题分析、咨询和论证等等。再次,小组讨论和代表发言。小组成员将个人分工所做的工作进行汇报和总结,集体研究出辩论论点和辩论提纲。可能遭遇到的诘问和关键点,提前做好应对策略。最后,学生辩论并由教师点评,最终制作本次课程的法律文书。准备工作就绪,在课堂上规定时间充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围绕法律规则、立法精神、法律文书制作目的等等方面对议题进行辩论。辩论完毕,教师依据学生的辩论情况予以点评,对于未辩清楚的理论要点再次讲授或者提醒注意,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记忆。

总之,对于学生而言,在深入研究法学理论相关内容的前提下,通过独立思考和激辩之后制作出的法律文书更具说服性。辩论式法律文书教学不但达到鼓励学生探索理论知识的目的,而且给学生以施展个人能力的机会。其既增加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重点、难点问题的教学。

参考文献:

[1][8]罗庆东,谭淼.法律文书:期待由学科到科学的转变 [J].人民检察,2007,(6).

[2]王晨光,陈建民.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J]. 法学,2001,(7).

[3]雷鑫,黄文德.当前法院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 析[J].法律适用,2009,(12).

[4]高洪宾,黄旭能.裁判文书改革与司法公正[J].政治与 法律,2002,(3).

[5]黄胜春,陈祥军.从司法公正看我国裁判文书的改革[C] //诉讼法论丛第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64.

[6][11]孙永军.法学本科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辨析[J]. 教育评论,2009,(4).

[7]王春丽.法律文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评论, 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