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音乐基础论文

音乐基础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1 10:12:44

音乐基础论文

音乐基础论文第1篇

认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后,我们教师又该如何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呢?记得在上《桑塔•露琪亚》一课时,我想这是一首3/8拍歌曲,得让学生明白“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的含义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等知识点,我想不能都是我讲,得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于是我采用提问、师生交流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我想提问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师生交流时我也可以适时引导,然而,没想到的是,几个问题问下去,学生居然“一问三不知”,原先设想的师生交流场景也化为泡影。我只得说“我来告诉你们……”于是我又开始滔滔不绝,直到口干舌燥,看看时间,歌曲都快来不及学唱了,再看看学生,大都提不起太大的兴趣,课堂气氛也很沉闷,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之后,我就静下心来思考。怎么办?把音乐知识丢掉不讲吧,不合适,学生的知识面要受到局限,而且对于一些基础好、求知欲强的学生来说也不公平。继续上吧,学生缺乏积极性,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看来非变一变教学策略不可了。后来我就一改往日的方式,开始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同样是上歌曲《桑塔•露琪亚》,我先自弹自唱,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感受歌曲的拍子,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学生们居然都听出了是三拍子歌曲,当时我就觉得不能低估了学生的音乐能力,有的班级同学还感受到了三拍子“强弱弱”的规律,后来我让他们设计动作来表现“强弱弱”,他们都非常积极,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有人说要拍手、拍肩、拍肩来表现,有人说要拍手、捻指、捻指来表现,还有人说要拍手、拍腿、拍腿来表现……而后我让学生们用自己设计的动作来为歌曲伴奏,学生们都表现得特别认真和投入,两遍下来,已经有同学在跟着唱了,后来歌曲的学习也很顺利,同学们很快就唱得很动听了。在完整演唱歌曲的时候我让学生边唱边随着音乐轻轻摇晃,唱完歌曲谈演唱感受时,有的同学说感觉自己正在船上;有的同学说正在月光下聆听甜蜜的歌声;有的同学说感受到了微波的荡漾……多美的音乐感受啊!最后我让学生们来找找八分音符,再讲讲3/8拍的含义,我发现学生们也都能真正理解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强制的灌输、重复的练习、机械的训练,势必将学生的学习置于被动的状态,是很难取得良好教学成效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进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记得影片《音乐之声》中有一首歌曲《do、re、mi》,是主人公玛利亚在教七个孩子认识音符时编的歌谣,孩子们一开始也不认识音符,她是这样唱的:“Do,adeer,afemaledeer,Re,adropofgoldensun,Mi,anameIcallmyself……”难道不生动不形象吗?难道这不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吗?孩子们在她的引导下果然很快记住了每一个音符并爱上了歌唱。我想我们教师也要教学生唱歌谱,在这过程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一学玛丽亚,用我们的耐心与爱心去关爱学生,用我们的歌声与琴声去感染学生,用我们的智慧与方法去引导学生,在交流、互动、合作、创编、比赛、律动、游戏、模拟、才艺展示等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们愉快地参与进来。记得在教唱《沂蒙山小调》这首歌曲时,我一开始采用的是先教唱歌谱再教唱歌词的方法,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为这首歌曲有一定的难度,有很多“一字多音”的地方,比较难唱,为了帮助学生唱好这首歌曲,我改变了教学方法,采用给歌曲加回声的活动导入,一方面化难为简,为后面唱好“一字多音”的拖腔作铺垫。另一方面,将合唱教学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进行二声部演唱的同时,可以更认真地聆听歌曲主旋律,并多次感受歌曲曲调,为唱好歌曲作铺垫,果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整堂课通过师生活动、生生活动等多种方式,最终使学生唱好了这首歌曲。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参与进来,才能营造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才能让学生收获真实的学习体会,才能帮助学生一点一滴地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外,还得把握一个原则———音乐课,要用音乐来说话。在进行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时,我们教师不能把音乐知识脱离音乐来讲,而应该把音乐知识放到歌曲学唱中,放到音乐欣赏中来讲,要将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渗透于音乐教学活动。记得在欣赏《溜冰圆舞曲》这首音乐作品时,要介绍到圆舞曲这类体裁的特点,我想枯燥的讲解,学生可能不感兴趣,应该让学生在听、唱、模仿的音乐实践中来感受圆舞曲这一音乐体裁的特点,所以在欣赏这首作品时,我让一组同学用“啦”哼唱主旋律,另一组同学用“蹦嚓嚓”进行伴奏,当时唱出的二声部效果,让我觉得我正在指挥一支小乐队,课堂气氛好极了!唱好之后,再来提问圆舞曲的特点,学生的回答就显得踊跃多了,关于这类体裁的知识点学生也就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还有,在介绍演唱形式等知识点时,如果光是读概念,或是教师讲解,学生可能不能完全理解,这时就需要结合音乐作品来作分析。例如《保卫黄河》这首作品是一首典型的齐唱、轮唱作品,可以让学生在聆听、比较、分组演唱的过程中掌握齐唱、轮唱这两种演唱形式。此外,在介绍中国民歌体裁等知识点时,更需要音乐作品来说明问题,速度、力度、节奏、情绪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充满着真情实感的歌声中体会出来。

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为了拥有开启音乐艺术之门的钥匙。教师将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是在帮学生架起通往音乐艺术的桥梁。在《音乐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也是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音乐课程改革不仅没有忽视音乐知识技能教学,也没有淡化知识技能的意思。因此,我们音乐教师要重视课程中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在传授过程中,要从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要不断学习,按照音乐新课标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顺应教改潮流,学会变通,不能总是老方法、老思路,适时变一变教学方法或者重新组织一下教学内容,都会给一节课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要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要记住音乐课要用音乐来说话。

作者:金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学

音乐基础论文第2篇

关键词: 多民族环境 本土母语音乐 校本课程开发 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音乐教育的国家,但事实上并未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催生出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当前形势下,面对我国音乐教育“重西方,轻传统”的现状反思,伴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强调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熟悉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扩展文化事业,逐步树立平等交流、并存共荣的多元文化观”的倡导,使得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无论是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角度,还是从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角度,对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探讨,在国内外受到持续关注。

一、视线:政策推动实践,理念推动发展

1.国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与发展状况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拉开了序幕,而《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标志着课程改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可以肯定此举必将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另外,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正式实行,以校为本的“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我国今后至少三十年内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

2.当前形势下的音乐教育改革新理念与多民族环境下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化状况

我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因受“欧洲音乐中心论”和“汉族音乐优势论”的影响,致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正面临“传承逐步沙漠化,情感不断流失”的尴尬局面和严峻挑战。基于这一形势,早在1995年12月于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就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理念,而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教育”则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音乐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中,因各省区域的多民族构成不同及研究方向的专注点不同,对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虽然也有一些局部的乡土音乐文化资源得以挖掘,但在具体校本化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体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可供借鉴的相关科研成果少之又少。

3.世界各国音乐教育有关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历程

在当前音乐教育本土化的研究中,重新审视世界各国的现代音乐教育,我们认识到,多数国家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历程,都主要的体现并暗含于各自的音乐教育体系和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成果之中。比较典型的如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是先于相关校本理论出现的20世纪最早、对后继有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以开放性的姿态发展着的音乐教育体系;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是最早提出音乐教育本土化而且具有深刻教育哲学思想和高标准艺术审美要求并在理论与实践中对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的音乐教育体系;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而且具有丰富教学实践内容体现并深受教师和儿童喜爱的音乐教育体系等。另外,其他音乐教育体系如“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日本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前苏联卡巴列夫斯基的新音乐教学大纲”等及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成果“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综合音乐素质教育”等,都为各国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模式。

4.欧美近些年来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改革浪潮迭起,已形成历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全方位、大动作的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其实质是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体系。综观欧美各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相关学科的影响,音乐教育中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逐渐融合与相互渗透已成为未来趋势,预示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对于音乐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目的等一系列问题的再探讨,正在不断地深入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持续不断。

二、基点:从理论到实践,从经验到创新

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及二者在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实践应用层面上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是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之所在。

1.从理论到实践的三个层面

(1)收集并分析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政策及理论,了解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和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教育学提供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将有效地解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中的疑难问题,大大有助于加快研究进程。

(2)观察并研究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及实验,把握当前形势下音乐学科的课程资源之挖掘、整理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开展必要相应的采风活动和教学实验为基础,从中积累较多经验,以初步掌握特定民族区域内本土的母语音乐特点,为研究认知要求奠定良好的感性基础。

(3)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收集并整理我国众多世居少数民族的典范音乐,为各区域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化开发课程资源。如由各地州的知名学者和民间艺人提供大量各种形式的本土母语音乐资源(可有偿获取),加之一些开放性的馆藏资源,为研究的资源配置给予了一定的选择余地。

2.从经验到创新的两个飞跃

(1)通过定点教学实验及若干关键问题的全面分析,探讨片区范围内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模式,为探索更大区域范围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经验依据。

(2)依靠上述基础综合进行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教学实体的研究,通过若干关键问题的全面分析和具体探讨,努力构建不同区域范围内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课程特色。

三、模式: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实践与理论的互动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模式上不是固定的,但有一个基本模式观念是:开发内容要因地制宜,内容设置要因人而异。

1.内容与形式的融合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表层模式在于把“音乐学中的本土母语音乐资源”和“教育学中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进行内容与形式的两相融合,逐步以跨学科式的“音乐教育学科新门类”效应呈现。依靠内容与形式的融合,把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课堂模式引入到各中小学的基础音乐教育当中,为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并积极实施课改,真正实现符合我国各区域特点的民族音乐教育,努力打造我国尤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办学特色,凸显“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和这一思想指导下不断深入的方法、手段等目标。

2.实践与理论的互动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模式是在对各个区域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了解与把握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学习与研究的双层基础上拟行展开的,是实践与理论的两相互动,是探索适合不同区域民族特色的校本化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基础。这一构建过程,将逐步提高我们对民族母语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民族本位意识,并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及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都将有着非常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实践与理论的互支互动不断深入,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成熟起来的方法基础,又可为艺术教育的其他姊妹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提供宝贵的研究经验。

四、实体:从点滴做起,重视教学实效

鉴于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教育学方面不但具有理论创新性,而且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应用性,一般作为研究者既是基础性资料的理论创新者,同时又是教育性实体的实践应用者,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载体主要有三个方面:

1.分析资料与乐谱汇编

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系统整理与分析和本土母语音乐资源电子乐谱的全面制作与注解,成果名称可为《××校本课程开发与××本土母语音乐》(或可编为两个分册: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现状分析》;②《××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曲选》),其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为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建设性决策依据和丰富的基础性资料。

2.片区性教学实验报告

以某片区为教学实体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定点教学实验,并从中总结本土母语音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一般规律,成果名称可为《××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实验报告》,其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直接为其他民族片区音乐教学提供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模式上的经验借鉴。

3.其它方面的研究活动

通过把握“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在学科上的内在联系及二者结合过程中的互动效应,拟可在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片区性甚或区域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以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论为主。另外也可利用网络论坛等其它形式实现上述目标。

五、流程:细化分工,分段进行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涉及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加之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和复杂性,不仅需要系统的民族音乐学知识,而且要有全面的音乐教育学等相关知识。正是由于既要对我国本土母语音乐各乐种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又要对当前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下的成功案例进行学习与探讨,因此,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研究必须在充分挖掘与整理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而随之展开。按某一个片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拟以下流程:

1.准备工作:感性材料占有阶段

一方面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采风的研究方法收集与挖掘本片区范围内各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母语音乐经典曲目。另一方面通过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的研究方法学习与把握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知识体系以及前沿理论。

2.前期工作:感性材料分析阶段

一方面通过民族音乐学的相关知识筛选并注释已获得的本片区范围内各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并制作成谱,另一方面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与论证本片区本土母语音乐校本化的可行性模式并编辑分析相关数据信息。

3.中期工作:课堂教学实验阶段

在对本片区本土母语音乐分类整理和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归纳的基础上,以本片区范围内的部分中小学为实验试点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证性研究,既是校本课程开发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理论探索,也是校本课程开发在音乐课堂教学上的具体实践。

4.后期工作:实践理论升华阶段

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跨学科研究,对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内涵作出全面的、切合实际的结论,并最终以研究论文的形式详尽阐述以本土母语音乐为主体、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导的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本质和一般规律,着力探究多民族环境下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体系。

六、结语

中国音乐教育中“西乐为主”课程观的长期影响,是导致我国尤其多民族地区本土母语音乐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适逢新时期音乐教育改革,借以“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将“本土母语音乐”注入课程并引入课堂,是优秀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研究的有效途径。以传承求发展,化危机为契机,让我们共同探索――为音乐教育改革新局面的到来积极创造条件,为构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崔允t.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6]李志宏.体验新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8]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9]门秀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10]田慧生.新课程中的校本课程开发[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

[1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音乐基础论文第3篇

【关 键 词】音乐学 音乐教育 音乐理论教育 音乐学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徐元勇,文学博士。1964年8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县。曾经先后学习、工作于四川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弁言

音乐学(musicology)是一门研究音乐的学问,来自于西方。萧友梅先生在建立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时,虽然引入了至今仍在延续的欧洲音乐教育体系。但是,音乐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是比较晚的事情。新中国建立之前几乎没有,即使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大部分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很晚。除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于1954年,中央音乐学院于1956年较早建立以外,其它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建立都较晚。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分别于1978年和1980年设立了音乐学系,武汉音乐学院于1986年成立音乐学系。而象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则都是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之后才逐渐挂牌成立了音乐学系。几所音乐院校的音乐学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授予点则是更晚的事情。1982年中央音乐学院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点是1982年获得的批准,博士学位授予点是1989年获得的批准。

在我们的西洋音乐教学、研究队伍中,有不少是在西洋文化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中受过熏陶的学者。我们在西方音乐学的传播、教学、研究等方面,也的确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说音乐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许一点也不过分,这一点也反映在我们过去,以及今天许多人对音乐学的认识中。譬如,我们历来要求学习音乐的人,一定要“底子好”、“基础好”。所谓的好“底子”、好“基础”,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指的是“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且不论表演、甚至作曲等专业方向的学生,是否仅仅只是具备了“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就够了这个问题。就音乐学为学习和研究方向的人而言,除了应该要求具备“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之外,还应该有文史修为和写作能力的“底子”、“基础”,要具有音乐理论的思考能力。也就是说,对于从事音乐学专业工作与研究的人们来说,必须掌握音乐形态、音乐技能等音乐本体的知识,以及掌握中外历史、文学、语言、宗教、风俗、文献典籍等社科文化知识,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功。对于这一点似乎大家早有共识,似乎也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在我国音乐学的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加以实施,至少做得很不够。而且,在我们还没有对原有西方音乐学领会得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又有许多其它西方音乐研究理论,以及一些音乐研究新领域、新知识不断为我们所认知,使得我国这门本来就很年轻的学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譬如,对于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世界音乐(W0rld Music)、多元音乐文化(Many Music of Many Cultures)等新学科、新概念的系统解读,以及与原有音乐学之间的关系;等等。

就目前国内音乐学的教学和研究现状来看,急需思考如何在借鉴西方音乐学学科体系、消化西方其它成熟音乐理论体系的同时,在所谓西方音乐学的构架中,建立符合我国音乐的发展历史、符合我国音乐文化生活存在的状况,以及符合我国音乐理论学习与研究现状的教育体系及教学体制等问题。也即,如何在我国现有音乐学的专业教育中,在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与训练中,无论是在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方面,在学制的设定和课程的设置上,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理论研究的学科。

二、音乐学专业从附中开始设立的意义

音乐学的专业方向应该从附中开始设立,至少,在附中的高中阶段一定要设立音乐学的专业。要思考符合附中音乐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而且,对于演奏、作曲等其它专业也要补充音乐学常识方面的课程。从近二十年来音乐学发展的情况来看,如果在附中的高中阶段开始设立音乐学的专业方向,对于我国音乐理论的学习风气、研究水平等,都会带来很重大的意义。仅仅就在附中的高中阶段开始设立音乐学专业方向的教育意义而论,将会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观念上的意义。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一个谬论:“学表演不行就改学作曲,作曲再不行就学理论。”除了可以认为人们缺少对音乐学以及音乐理论研究的认识之外,是否更应该对我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检讨。

这个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应该说与音乐学系历来的要求标准有关。音乐学系历来视附中其它专业被淘汰后进入音乐学系的学生为“嫡系”,并把其作为音乐学系的后备师资。然而,关键的问题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喜欢音乐理论这门功课,不是把音乐理论视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来加以钻研。甚至,其中一部分人根本就瞧不起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结果是可以想象的。我们不去妄断、怀疑许多人有从事教学与研究的能力,有着很高的智商。但是,遗憾的是他们确实没有什么研究成果刊布于世,没有几篇论文为同行们所知晓。我们知道,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促进的,没有科研水准和研究基础的教学水平,究竟又怎样就不得而知了。历史的原因,人为的认识,瞧不起音乐学专业的人士,大有人在。这已经成为一种人所共知的事情。甚至,一些在音乐学专业方面授课多年的教师,也常常讲自己曾经是学习其它专业,而羞愧自己如今从事的音乐学教学工作。因此,从附中开始设立音乐学的专业,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培养学生的志向,是一个立志的大问题。“立志”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大话,音乐学系不应该把其它专业被淘汰后进入音乐学系的生源作为培养的“嫡系”,不应该视有一点音乐技能,但并不喜欢音乐理论这门功课的人为“宝”。其实,表演学不好,作曲学不好,也就更不可能在音乐理论方面能够有所作为了。一些音乐学院今天在音乐理论教学与研究上出现的窘境已经作了充分的证明。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音乐学以及音乐理论研究的错误认识,要改变别人的认识,那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应该首先使我们的学生立志音乐学学习与研究。必须在附中阶段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使得我们的学生从进入音乐学院的大门之始就立志于音乐学的学习,就确立了一个大的研究方向。这样升入音乐学系的本科学生,从今天的自卑心理到立志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这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在当今发表的音乐理论论文里,的确有许多缺少对音乐本体进行的研究,让人们误以为音乐学的研究就是文字的工夫,认为音乐学的基本功就是背熟几本音乐史书。这也有其历史的原因,在目前音乐学的教学、研究,以及学习的队伍人员中,有许多人曾经学习的是其它专业,他们有的或是在外语,或是在历史、文学等方面受到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或在其它文化方面有较高的水平,较强的能力,等等。这部分人利用自我的优势从事了音乐学的工作,譬如,中文和中国历史专业方向的人,对中国古代音乐文献进行着辑录、校释,或从事着缺少音乐形态研究的中国音乐史的工作;而外国语专业方向或一些外语比较优秀的人,则从事着西方音乐文献的翻译,或从事着【清】毛奇龄在《竟山乐录》中所讲的“乐书不是乐,乐器不是乐”的工作。客观上讲,这类人中间的部分学者,为我国音乐理论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完成了许多音乐学基础性的工作。音乐学的研究需要其它文化学方面人士的加入,音乐学者也需要具备文化学方面的学识,只是不能过于偏颇。如今就有些“过”的现象,因此,使人们产生了对音乐学的错误认识。这也许是我国音乐学这门学科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第二,本科生源数量和素质保障的意义。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音乐学的生源数量不足,学生的素质更是不尽人意。

一方面,为了扩大生源,大大降低入学标准,有的音乐院校甚至以缩短音乐学本科学习的时间来吸引生源。另一方面,许多音乐学的出题老师抱怨目前音乐学的试题过于简单,认为如今学生的素质差。试想,要让从来没有学习过音乐学理论的应届高中学生,应考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试题,其效果肯定不好,其水平肯定很低。即使是那些从小就接触音乐的“琴童”、“天才”等,对音乐学理论可能也是知之甚少。没有学习过的东西,不可能考出好成绩;没有成体系的音乐学的教育机制,也就没有生源量和质的保证。所以,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两方面的矛盾,必须从附中阶段开始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或在普通中学中协商选择一些学校,定点开设音乐学方面的课程。 由于今天的许多考生没有进行过音乐学方面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在出题老师看来再简单的试题,对于考生也是难题,老师和学生都不好把握考试试题的深浅难易程度。如果从附中阶段开始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一来不仅能够使升入音乐学系本科的学生数量有所保证,使本科生源的数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更能保障这部分学生在音乐学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有一个较高的水平。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音乐学方面的常识,升本科的试题自然能够上一个台阶,自然有一个深浅难易的层次。

我们经常争论是否让音乐学本科阶段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选择的问题,然而,如果在附中阶段设置了音乐学专业,学生们经过几年音乐学方面能力的训练,在进入本科阶段之后,通过第一学年的适应阶段,在第二学年中,完全可以进行有所目标的专业方向的选择。这样以来,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得我国音乐学的教育、学习与研究水平获得一个真正的提高与发展。同时,这也给从事音乐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也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 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本身应该具有前瞻性,教学上落后,会使我们在音乐理论的研究方面更加置后。我们要按照上述标准来检验今天音乐学学人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经验,要求提高从事音乐学工作和研究的队伍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以前我们对于这一学科的认识不全面,对音乐学这门学科建设的思考也不多,特别是对音乐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更没有做深入研究。今后当尽快补上,不能让这种现象继续存在下去。

三、 附中、本科课程的合理衔接与音乐学专业的层次教育

如果能够在音乐学院附中,甚至其它普通中学开设音乐学专业的课程,那么,这些课程要与本科招考的内容基本衔接。音乐学专业本科阶段设置的一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一定应该是附中及普通中学音乐学专业课程的延续。因此,课程的设置就十分的重要了。目前,在音乐学院的音乐学专业所开设的所谓专业课程,被认为就是音乐学的学习科目。它让本专业的学生一进入这门专业的学习后,就以为这些课程就是音乐学学科的学习内容。但是,这些音乐学学习的科目,是否真正体现了音乐学这个学科所应该包含的内容,这就很有讨论的必要了。仅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与研究来看,今天音乐学课程中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这个科目,就需要添加许多的内容进去。譬如,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重构和建立,缺少的是文献学的基础,中国传统音乐文献学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能否建立的基础性工作。就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对于音乐文献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文献和书籍的了解是学习的前提,是基础的基础。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就很是欠缺这方面的内容。即或是以西方音乐为研究方向的人,可能也首先应该去了解“西方的文献学”,或“西方文献批评”类似的“学问入门”课程。目前的音乐学专业教育中这些课程也没有开设。而从中学阶段开始就开设音乐学的课程,则更加应该注意课程设置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层次性。除了中学阶段的音乐和文化的诸多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之外,还要顾及音乐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需要一个系统、合理的,符合我国音乐理论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这个体系延续到本科音乐学教育与教学的系统中去,要注意音乐专业与文化等各门课程的衔接。就是说,学生一旦在中学学习期间选定了音乐学的学习方向,那么,就应该学习在本科招考、录取时的一些基本课程和内容。譬如,现在每个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系都开设有:音乐学概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钢琴等课程。这些课程肯定不可能全部都从中学阶段开始开设,即使那些能够开设的课程,其内容的数量和程度也必须有所限定。具体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要广泛征求意见,还应该进行理论上的研讨工作。而且,这里一定要考虑本门学科所存在着的层次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学专业缺少层次教育。目前,我国在音乐学的升学考试中,仅就专业而言,所出考题的标准,在本科与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考试之间的差别不是太大。这与我国音乐学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缺少层次有关。我们没有研讨出一套有关本科、研究生、博士生考试科目、内容及水平定位的测试标准。应该说,对于音乐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同层次水平的研究,不仅能够便于制定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科目、方向、内容等,而且,对非音乐学专业人们的音乐学的学习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音乐学专业的层次教育问题。关于音乐学专业的层次教育,是否可以作以下几个层次: 一、音乐基础层次

二、专业知识、技能层次

三、文化修养层次

四、方法论层次

而不同的层次又必须要有不同的几个阶段,不同的阶段中要解决不同学科的课程、不同音乐学内容。因此,层次教育是与阶段性教育结合在一起的。

譬如,初级阶段:也许应该进行的是中西音乐概论性与感性知识的基础教育;中西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及音乐技能、技巧的基础教育;中西文史、文化、语言基础教育等。在第二个中级阶段则应该进行音乐学概论课程;其它音乐学各门学科概论性的课程。到了第三个高级阶段就应该进入所谓专业论题方面的研究,和专攻方向的研究,以及音乐学专业论文的写作阶段了。 在这些不同的学习阶段中,哪些课程、哪些内容,以怎样的程度,针对哪些层次的学生又是很重要的问题了。譬如,强调音乐本体技能与音乐学基础能力并行、音乐专业课程与文化基础课程并重的中学阶段音乐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还必须把这些课程的初级性质考虑进去。也就是说,在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能力和基本音乐技术、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要中外历史、文化知识、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我个人以为音乐学专业,毕竟首先是一门以音乐技术、技能,以及音乐文化为基础性质的特殊学科,因此,如果不是在音乐学院附中一直专门学习音乐的普通中学的音乐学基础教育,还是应该放在对音乐本体理论所进行的学习上。就音乐学专业方向的学生而言,首先应该具备音乐本体技术、技能、音乐学基础的基本功。对于音乐形态本身的不了解,今后很难深入进行音乐学的研究。今天,有许多没有经过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统学习的学生,可能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上就要欠缺一些。譬如,今天,我们都承认那些毕业于师范大学音乐系,和其它艺术院校音乐系非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综合文化知识和能力方面要强于音乐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指出这些学生对于音乐本体了解的欠缺,音乐技能水平的低下,这的确也是事实。而且,这种情况也许还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下去。这正是我国音乐学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在进入硕士的研究生阶段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课程的设置上就要与音乐学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区别开来。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大批非音乐学专业的研究生,特别是非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则需要补上更加需要音乐技能方面的课程。根据本科所学专业,实事求是的针对研究生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名正言顺的加强音乐技能的补充学习。而且,由于能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比例并不大,所以,音乐学的主要课程和内容应该在本科阶段完成。特别是音乐技能和技术课程更应该在本科阶段完成,因为,对于音乐形态本身的不了解,很难深入进行音乐学的研究。一方面,如果音乐理论的研究论文,只是大量谱例的堆积,而没有道理可讲,或讲的都是大道理、旧道理等,那是不行的。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只是从理论上、文化上讲了许多音乐的道理,而不能以音乐的实际例子证明其道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甚至论文中列举的音乐例子或曲谱谱例与其理论不相吻合,则更为可笑。因此,建立一个基本成体系的、有层次的音乐学教学课程极为重要。要对现有的音乐学的教学课程设置进行调整、补充。譬如,确实有一些属于音乐学的课程内容,但是又的确离音乐本体比较远,音乐文献学的就是属于这样的一个课程。要把系统的音乐文献学的教学内容放在高级的层次教育中去教授。其实,同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已经有一整套成体系的方法,有着成熟的文献学相比较,我们看到在音乐理论的研究中,经常还纠缠于研究的对象、方向等问题的讨论之中是很幼稚的。在认识了文献学的基本方法之后,我们就不得不思考如何把这种方法运用于音乐学的研究之中,如何建立音乐文献学等问题。文献学是方法论,怎样把这种方法运用于音乐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之中值得思考。 即使在音乐的本体教学上,今天的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也缺少一些重要的门类。譬如,不可缺少直接接触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就应该放在相应的层次里。在新的音乐研究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以新的理念和手段开展民间音乐的采风工作。什么是新的音乐研究思想?什么是民间音乐采风工作的新理念和手段?那就是民族音乐学的思想和方法。今天社会音乐文化生活中的民间音乐,不仅仅指的是山野之曲,同时也包括了城市中的音乐文化。而且,在课程的设置中,还要有意识地注重中国音乐理论课程的设置。

四、结语

音乐基础论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理论教育音乐学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徐元勇,文学博士。1964年8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县。曾经先后学习、工作于四川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弁言

音乐学(musicology)是一门研究音乐的学问,来自于西方。萧友梅先生在建立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时,虽然引入了至今仍在延续的欧洲音乐教育体系。但是,音乐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是比较晚的事情。新中国建立之前几乎没有,即使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大部分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很晚。除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于1954年,中央音乐学院于1956年较早建立以外,其它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建立都较晚。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分别于1978年和1980年设立了音乐学系,武汉音乐学院于1986年成立音乐学系。而象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则都是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之后才逐渐挂牌成立了音乐学系。几所音乐院校的音乐学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授予点则是更晚的事情。1982年中央音乐学院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点是1982年获得的批准,博士学位授予点是1989年获得的批准。

在我们的西洋音乐教学、研究队伍中,有不少是在西洋文化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中受过熏陶的学者。我们在西方音乐学的传播、教学、研究等方面,也的确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说音乐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许一点也不过分,这一点也反映在我们过去,以及今天许多人对音乐学的认识中。譬如,我们历来要求学习音乐的人,一定要“底子好”、“基础好”。所谓的好“底子”、好“基础”,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指的是“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且不论表演、甚至作曲等专业方向的学生,是否仅仅只是具备了“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就够了这个问题。就音乐学为学习和研究方向的人而言,除了应该要求具备“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之外,还应该有文史修为和写作能力的“底子”、“基础”,要具有音乐理论的思考能力。也就是说,对于从事音乐学专业工作与研究的人们来说,必须掌握音乐形态、音乐技能等音乐本体的知识,以及掌握中外历史、文学、语言、宗教、风俗、文献典籍等社科文化知识,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功。对于这一点似乎大家早有共识,似乎也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在我国音乐学的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加以实施,至少做得很不够。而且,在我们还没有对原有西方音乐学领会得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又有许多其它西方音乐研究理论,以及一些音乐研究新领域、新知识不断为我们所认知,使得我国这门本来就很年轻的学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譬如,对于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世界音乐(W0rldMusic)、多元音乐文化(ManyMusicofManyCultures)等新学科、新概念的系统解读,以及与原有音乐学之间的关系;等等。

就目前国内音乐学的教学和研究现状来看,急需思考如何在借鉴西方音乐学学科体系、消化西方其它成熟音乐理论体系的同时,在所谓西方音乐学的构架中,建立符合我国音乐的发展历史、符合我国音乐文化生活存在的状况,以及符合我国音乐理论学习与研究现状的教育体系及教学体制等问题。也即,如何在我国现有音乐学的专业教育中,在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与训练中,无论是在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方面,在学制的设定和课程的设置上,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理论研究的学科。

二、音乐学专业从附中开始设立的意义

音乐学的专业方向应该从附中开始设立,至少,在附中的高中阶段一定要设立音乐学的专业。要思考符合附中音乐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而且,对于演奏、作曲等其它专业也要补充音乐学常识方面的课程。从近二十年来音乐学发展的情况来看,如果在附中的高中阶段开始设立音乐学的专业方向,对于我国音乐理论的学习风气、研究水平等,都会带来很重大的意义。仅仅就在附中的高中阶段开始设立音乐学专业方向的教育意义而论,将会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观念上的意义。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一个谬论:“学表演不行就改学作曲,作曲再不行就学理论。”除了可以认为人们缺少对音乐学以及音乐理论研究的认识之外,是否更应该对我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检讨。

这个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应该说与音乐学系历来的要求标准有关。音乐学系历来视附中其它专业被淘汰后进入音乐学系的学生为“嫡系”,并把其作为音乐学系的后备师资。然而,关键的问题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喜欢音乐理论这门功课,不是把音乐理论视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来加以钻研。甚至,其中一部分人根本就瞧不起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结果是可以想象的。我们不去妄断、怀疑许多人有从事教学与研究的能力,有着很高的智商。但是,遗憾的是他们确实没有什么研究成果刊布于世,没有几篇为同行们所知晓。我们知道,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促进的,没有科研水准和研究基础的教学水平,究竟又怎样就不得而知了。历史的原因,人为的认识,瞧不起音乐学专业的人士,大有人在。这已经成为一种人所共知的事情。甚至,一些在音乐学专业方面授课多年的教师,也常常讲自己曾经是学习其它专业,而羞愧自己如今从事的音乐学教学工作。因此,从附中开始设立音乐学的专业,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培养学生的志向,是一个立志的大问题。“立志”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大话,音乐学系不应该把其它专业被淘汰后进入音乐学系的生源作为培养的“嫡系”,不应该视有一点音乐技能,但并不喜欢音乐理论这门功课的人为“宝”。其实,表演学不好,作曲学不好,也就更不可能在音乐理论方面能够有所作为了。一些音乐学院今天在音乐理论教学与研究上出现的窘境已经作了充分的证明。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音乐学以及音乐理论研究的错误认识,要改变别人的认识,那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应该首先使我们的学生立志音乐学学习与研究。必须在附中阶段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使得我们的学生从进入音乐学院的大门之始就立志于音乐学的学习,就确立了一个大的研究方向。这样升入音乐学系的本科学生,从今天的自卑心理到立志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这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在当今发表的音乐理论里,的确有许多缺少对音乐本体进行的研究,让人们误以为音乐学的研究就是文字的工夫,认为音乐学的基本功就是背熟几本音乐史书。这也有其历史的原因,在目前音乐学的教学、研究,以及学习的队伍人员中,有许多人曾经学习的是其它专业,他们有的或是在外语,或是在历史、文学等方面受到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或在其它文化方面有较高的水平,较强的能力,等等。这部分人利用自我的优势从事了音乐学的工作,譬如,中文和中国历史专业方向的人,对中国古代音乐文献进行着辑录、校释,或从事着缺少音乐形态研究的中国音乐史的工作;而外国语专业方向或一些外语比较优秀的人,则从事着西方音乐文献的翻译,或从事着【清】毛奇龄在《竟山乐录》中所讲的“乐书不是乐,乐器不是乐”的工作。客观上讲,这类人中间的部分学者,为我国音乐理论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完成了许多音乐学基础性的工作。音乐学的研究需要其它文化学方面人士的加入,音乐学者也需要具备文化学方面的学识,只是不能过于偏颇。如今就有些“过”的现象,因此,使人们产生了对音乐学的错误认识。这也许是我国音乐学这门学科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第二,本科生源数量和素质保障的意义。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音乐学的生源数量不足,学生的素质更是不尽人意。

一方面,为了扩大生源,大大降低入学标准,有的音乐院校甚至以缩短音乐学本科学习的时间来吸引生源。另一方面,许多音乐学的出题老师抱怨目前音乐学的试题过于简单,认为如今学生的素质差。试想,要让从来没有学习过音乐学理论的应届高中学生,应考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试题,其效果肯定不好,其水平肯定很低。即使是那些从小就接触音乐的“琴童”、“天才”等,对音乐学理论可能也是知之甚少。没有学习过的东西,不可能考出好成绩;没有成体系的音乐学的教育机制,也就没有生源量和质的保证。所以,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两方面的矛盾,必须从附中阶段开始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或在普通中学中协商选择一些学校,定点开设音乐学方面的课程。由于今天的许多考生没有进行过音乐学方面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在出题老师看来再简单的试题,对于考生也是难题,老师和学生都不好把握考试试题的深浅难易程度。如果从附中阶段开始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一来不仅能够使升入音乐学系本科的学生数量有所保证,使本科生源的数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更能保障这部分学生在音乐学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有一个较高的水平。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音乐学方面的常识,升本科的试题自然能够上一个台阶,自然有一个深浅难易的层次。

我们经常争论是否让音乐学本科阶段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选择的问题,然而,如果在附中阶段设置了音乐学专业,学生们经过几年音乐学方面能力的训练,在进入本科阶段之后,通过第一学年的适应阶段,在第二学年中,完全可以进行有所目标的专业方向的选择。这样以来,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得我国音乐学的教育、学习与研究水平获得一个真正的提高与发展。同时,这也给从事音乐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也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本身应该具有前瞻性,教学上落后,会使我们在音乐理论的研究方面更加置后。我们要按照上述标准来检验今天音乐学学人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经验,要求提高从事音乐学工作和研究的队伍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以前我们对于这一学科的认识不全面,对音乐学这门学科建设的思考也不多,特别是对音乐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更没有做深入研究。今后当尽快补上,不能让这种现象继续存在下去。

三、附中、本科课程的合理衔接与音乐学专业的层次教育

如果能够在音乐学院附中,甚至其它普通中学开设音乐学专业的课程,那么,这些课程要与本科招考的内容基本衔接。音乐学专业本科阶段设置的一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一定应该是附中及普通中学音乐学专业课程的延续。因此,课程的设置就十分的重要了。目前,在音乐学院的音乐学专业所开设的所谓专业课程,被认为就是音乐学的学习科目。它让本专业的学生一进入这门专业的学习后,就以为这些课程就是音乐学学科的学习内容。但是,这些音乐学学习的科目,是否真正体现了音乐学这个学科所应该包含的内容,这就很有讨论的必要了。仅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与研究来看,今天音乐学课程中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这个科目,就需要添加许多的内容进去。譬如,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重构和建立,缺少的是文献学的基础,中国传统音乐文献学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能否建立的基础性工作。就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对于音乐文献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文献和书籍的了解是学习的前提,是基础的基础。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就很是欠缺这方面的内容。即或是以西方音乐为研究方向的人,可能也首先应该去了解“西方的文献学”,或“西方文献批评”类似的“学问入门”课程。目前的音乐学专业教育中这些课程也没有开设。而从中学阶段开始就开设音乐学的课程,则更加应该注意课程设置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层次性。除了中学阶段的音乐和文化的诸多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之外,还要顾及音乐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需要一个系统、合理的,符合我国音乐理论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这个体系延续到本科音乐学教育与教学的系统中去,要注意音乐专业与文化等各门课程的衔接。就是说,学生一旦在中学学习期间选定了音乐学的学习方向,那么,就应该学习在本科招考、录取时的一些基本课程和内容。譬如,现在每个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系都开设有:音乐学概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钢琴等课程。这些课程肯定不可能全部都从中学阶段开始开设,即使那些能够开设的课程,其内容的数量和程度也必须有所限定。具体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要广泛征求意见,还应该进行理论上的研讨工作。而且,这里一定要考虑本门学科所存在着的层次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学专业缺少层次教育。目前,我国在音乐学的升学考试中,仅就专业而言,所出考题的标准,在本科与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考试之间的差别不是太大。这与我国音乐学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缺少层次有关。我们没有研讨出一套有关本科、研究生、博士生考试科目、内容及水平定位的测试标准。应该说,对于音乐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同层次水平的研究,不仅能够便于制定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科目、方向、内容等,而且,对非音乐学专业人们的音乐学的学习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音乐学专业的层次教育问题。关于音乐学专业的层次教育,是否可以作以下几个层次:一、音乐基础层次

二、专业知识、技能层次

三、文化修养层次

四、方法论层次

而不同的层次又必须要有不同的几个阶段,不同的阶段中要解决不同学科的课程、不同音乐学内容。因此,层次教育是与阶段性教育结合在一起的。

譬如,初级阶段:也许应该进行的是中西音乐概论性与感性知识的基础教育;中西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及音乐技能、技巧的基础教育;中西文史、文化、语言基础教育等。在第二个中级阶段则应该进行音乐学概论课程;其它音乐学各门学科概论性的课程。到了第三个高级阶段就应该进入所谓专业论题方面的研究,和专攻方向的研究,以及音乐学专业的写作阶段了。在这些不同的学习阶段中,哪些课程、哪些内容,以怎样的程度,针对哪些层次的学生又是很重要的问题了。譬如,强调音乐本体技能与音乐学基础能力并行、音乐专业课程与文化基础课程并重的中学阶段音乐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还必须把这些课程的初级性质考虑进去。也就是说,在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能力和基本音乐技术、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要中外历史、文化知识、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我个人以为音乐学专业,毕竟首先是一门以音乐技术、技能,以及音乐文化为基础性质的特殊学科,因此,如果不是在音乐学院附中一直专门学习音乐的普通中学的音乐学基础教育,还是应该放在对音乐本体理论所进行的学习上。就音乐学专业方向的学生而言,首先应该具备音乐本体技术、技能、音乐学基础的基本功。对于音乐形态本身的不了解,今后很难深入进行音乐学的研究。今天,有许多没有经过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统学习的学生,可能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上就要欠缺一些。譬如,今天,我们都承认那些毕业于师范大学音乐系,和其它艺术院校音乐系非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综合文化知识和能力方面要强于音乐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指出这些学生对于音乐本体了解的欠缺,音乐技能水平的低下,这的确也是事实。而且,这种情况也许还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下去。这正是我国音乐学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在进入硕士的研究生阶段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课程的设置上就要与音乐学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区别开来。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大批非音乐学专业的研究生,特别是非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则需要补上更加需要音乐技能方面的课程。根据本科所学专业,实事求是的针对研究生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名正言顺的加强音乐技能的补充学习。而且,由于能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比例并不大,所以,音乐学的主要课程和内容应该在本科阶段完成。特别是音乐技能和技术课程更应该在本科阶段完成,因为,对于音乐形态本身的不了解,很难深入进行音乐学的研究。一方面,如果音乐理论的研究,只是大量谱例的堆积,而没有道理可讲,或讲的都是大道理、旧道理等,那是不行的。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只是从理论上、文化上讲了许多音乐的道理,而不能以音乐的实际例子证明其道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甚至中列举的音乐例子或曲谱谱例与其理论不相吻合,则更为可笑。因此,建立一个基本成体系的、有层次的音乐学教学课程极为重要。要对现有的音乐学的教学课程设置进行调整、补充。譬如,确实有一些属于音乐学的课程内容,但是又的确离音乐本体比较远,音乐文献学的就是属于这样的一个课程。要把系统的音乐文献学的教学内容放在高级的层次教育中去教授。其实,同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已经有一整套成体系的方法,有着成熟的文献学相比较,我们看到在音乐理论的研究中,经常还纠缠于研究的对象、方向等问题的讨论之中是很幼稚的。在认识了文献学的基本方法之后,我们就不得不思考如何把这种方法运用于音乐学的研究之中,如何建立音乐文献学等问题。文献学是方法论,怎样把这种方法运用于音乐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之中值得思考。即使在音乐的本体教学上,今天的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也缺少一些重要的门类。譬如,不可缺少直接接触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就应该放在相应的层次里。在新的音乐研究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以新的理念和手段开展民间音乐的采风工作。什么是新的音乐研究思想?什么是民间音乐采风工作的新理念和手段?那就是民族音乐学的思想和方法。今天社会音乐文化生活中的民间音乐,不仅仅指的是山野之曲,同时也包括了城市中的音乐文化。而且,在课程的设置中,还要有意识地注重中国音乐理论课程的设置。

四、结语

音乐基础论文第5篇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8个实验区开始启动。2002年秋季,实验区已增至500多个,全国共有1000多万中小学生参与了新课程的实验改革。到2005年秋季,全国所有的中小学生原则上都已进入新课程的学习。同时,普通高中和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也积极推进。与前几轮相比,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涵盖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涉及了现行中、小学的所有学科。其影响面之广,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而实施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这次课改是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加入WTO的大环境下进行的,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背景。就音乐教育学科来讲,毫无疑问,它对在职和未来的音乐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的音乐教师)将会是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自身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根据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来主动调整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是基础音乐教育的工作母机,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高师音乐院(系)(也包括音乐学院的师范系)来说,我们现行的教育思维与机制、课程结构与设置、培养目标与模式等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缺陷。这种状况已经不能满足基础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也包括音乐学院的师范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很多专家、学者都在思考:高师音乐教育如何主动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使我们的毕业生一走上工作岗位便能很快适应新的形势,能真正肩负起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神圣使命。这的确是当前高师音乐教育界无法回避的问题。高师音乐教育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等待了,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我们只有认清现状,兴利除弊,大胆革新,才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就目前的情况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调整与改革: 一、强化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的思想 高师音乐教育应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是国家对师范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多年来,高师音乐教育界就这一点在理论上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反映出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的观念不强的问题: 1.有的高师院校把研究基础教育方面的课题和文章不列入科研范畴。很多高校主管科研的职能部门及领导都认为:科研就要争取搞几项惊人的发明创造,论文就要争取写那种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让人觉得高深莫测、怎么读也读不懂的文章。我认为目前我们在评定核心期刊的思路上似乎有些偏差,指标体系在结构上也有些失衡,这种偏差和失衡已经导致有些专业或学科——特别是新兴的边缘学科根本就没有一种所谓的核心刊物,但在评定职称或科研业绩时却经常被“一刀切”。事实表明,当下我们的评价机制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和缺陷,总是以不惜牺牲一部分人员的利益来成就另一部分人员极度膨胀的欲望与虚荣,致使当前我国科研整体水平不高,科研心态虚无浮躁,很多人员已经丧失了崇高而严肃的科学研究精神。 2.另外,个别核心期刊在选择文章的价值取向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音乐老师,更关心的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可能老是给学生讲解这教、那教这经、那经的音乐;也不可能天天沉醉在这考古那考古的“古典主义”当中。但有趣的是,这类文章就是容易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我想原因很简单,这类文章一般人很难读懂,因而也就不敢妄加评论。凡是读不懂的肯定就是高深的,既然是高深的,那当然就该在重量级的刊物上发表了,真是漂亮的逻辑。这无形之中严重打击了很多音乐老师致力于基础音乐教育研究的热情。至于基础音乐教育方面,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很浅显的、没有研究的价值。在相当部分领导或编辑心目中,他们是很不重视基础教育理论研究的。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天开始,我一直在苦苦思索一个带有逻辑悖论性质的问题——作为高师院校,连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基础教育的诸多问题都不屑一顾,那高师院校究竟要研究什么?!但至今我却无法给自己找到满意的答案。可悲的是这种现象在实际研究工作中,是非常普遍的。它严重制约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也使高师院校的研究视觉偏离了它原本应有的重要领域。 3.在教学中,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很多学科的老师只关注本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对基础音乐教育不感兴趣,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一无所知。表现出观念狭隘、各自为阵的“小农”意识,对音乐教育缺乏整体的把握与认识,这是当前高师音乐院(系)普遍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他们都认为,了解、研究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变化,那是教《音乐教学论》老师的事情。这样就顺理成章地把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接轨的沉重任务交给了音教法老师身上。我们的学生合不合格,走势如何,都是音教法老师的事情,与音乐教育专业其它课程的老师无关,似乎一切都是音教法老师惹的“祸”。先不说这种约定俗成的看法对不对、合不合理,从一个侧面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音教法老师在本专业内部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才对,但实际的情况是很多老师甚至个别领导都认为,《学科教学论》是豆芽科,导致学科教学论老师在本专业内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的很多劳动都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这是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领域存在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悖论。这些显然与2001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积极配合和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不符。2002年12月初在福建武夷山召开的“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上,杨瑞敏女士在发言中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正在或已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很多高师音乐院(系)却依然高高在上,关起门来搞自己的教学,还在继续着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高师与中小学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 事实上,不得不承认,我们在某些方面已经落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后边去了。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怎样,在新形势下他们需要什么规格的音乐师资,为什么要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等问题,我们并没有十分清楚的认识,这正如企业没有很好的调研市场行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生产出市场需要的合格“产品”吗?要改变这种被动、尴尬的局面,高师音乐教育必须要拿出甘当“小学生”的勇气,在政策上要对研究基础音乐教育方面的课题予以适当倾斜,在资金上要对基础教育理论及实践层面的研究加大投入,进一步强化和切实贯彻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的思想。#p#分页标题#e# 二、改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2001年12月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中,要求各师范院校在启动新一轮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应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调整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学科建设,强化实践环节,提高教师培养专业化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自我发展能力。 现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确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与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没有什么两样。师范专业与表演专业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师范教育专业多开了几门“老三篇”——《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及《学科教学论》等课程,结果搞成了师范性和专业性都明显不足的局面。我们应根据基础音乐教育改革情况,主动进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变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通识课程即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不全,目前开设的实际上仅是政治教育;2.学科专业课程门类繁多,课程内容陈旧;3.教育类课程门类少,内容落后缺乏针对性;4.必修课程相对较多,选修课程较少,这些都极大阻碍了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把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重新调整、归类;把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渗透;在教材中加入新的合乎时展的教学内容;适当压缩专业课程门数,多开一些选修课程。这样,同学们便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可以了解更多新的信息。随着视野的开阔,理论层面的拓宽,对学生们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学习都有好处,从而突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充分尊重全体学生和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思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抓住了本次基础课改的精神实质(要意识到,这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中也同样重要)。 在这方面,王耀华教授做了有益的探索。他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教养课程(即公共课)和音乐专业课程两大类。其中音乐专业课程又分为五大类别:1.音乐审美类课程;2.音乐表现类课程;3.音乐创造类课程;4.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5.音乐教育类课程。这一划分法很独到,它对学科进行了有意的整合,进一步理清了各门学科的归属关系。但也有不足之处,因为:1.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是: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穿其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即使是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都应有积极的审美体验。这正是音乐艺术及音乐学科的重要功能。也说明在所有音乐课程的学习中都应包含积极的审美情感因素,因此单纯把音乐审美课程作为一大类来划分就有点欠妥了;2.基本沿袭了我国各师范院校把各专业的课程按“公共”与“专业”两大体系来归类的传统分法。这种分法我认为本身是不科学的,因为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界定本身就是模糊的和不合理的。按理说每个专业只要是按教学计划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应属于专业课程,得到同样的对待,没有必要在里面再来分个远近亲疏。师范专业更不应把教育类课程带上“公共”二字。当然,目前“公共”二字主要意味着各个系(科)都在学这一类内容相同的课程。但反过来,既然各系(科)都要学这一类课程,那就更说明此类课程重要和有改革的必要,也就更不能沾“公共”二字。否则,人们在心理取舍上自然就会有轻有重,认为它没有传统意义上所谓的专业课程重要,无意中对学生的学习起了不好的导向作用。因此在课程分类上最好去掉“专业”和“公共”几个字,这绝对不是在做文字游戏。 建议把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四个大类:1.特色文化修养类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社会主义建设》《形势政策》《国防教育》《中国革命史》《思想品德》《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等;2.技能表现类课程,包括《声乐及演唱》《钢琴与配奏》《歌曲作法与伴奏写作》《乐器演奏》《计算机与电脑音乐》《合唱与指挥》《和声》《复调》《配器法》《视唱练耳》《音乐会节目编排》《形体与舞蹈》《音乐采风》《普通话》《大学英语》等;3、音乐理论修养类课程,包括《中外民族民间音乐》《音乐美学》《中外音乐史》《基本乐理》《音乐欣赏》《音乐作品分析基础》《音乐与文化》《声乐美学》《钢琴美学》《中外声乐发展史》《钢琴发展史》《艺术概论》等;4.音乐教育技术理论类课程(第三部分将专门分析)。这样分类的好处是:显得相对简化,实现了课程整合,为开设更多新课程提供了时间,重要的是免去了谁轻谁重的争论。 当然,在这些课程的开课形式上视其具体情况可多种多样:有些课程可以搞成必修课,有些则可搞成选修课;有些课程还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 三、改革教育技术理论类课程,增加选修课程 高师教育技术类课程(以前叫公共教育类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教材体系封闭僵化,缺乏创新;教材内容空洞、抽象,脱离我国中小学教育实际,没有充分吸收新的教育理论思想及教育技术和新兴边缘学科发展取得的最新成果,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很少关注当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课程门类较少,课程结构老化。目前很多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科课程仍然遵循着改革开放初确立的《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当时叫学科教学法)的“老三门”课程模式,并且各系(科)学的教育课程内容完全一样,缺乏必要的专业针对性。这些直接导致了学生都认为教育类课程非常重要,但就是不愿努力去学的怪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可想而知,这种状况肯定不能适应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因此建议:1.调整现行《教育学》《心理学》的某些内容,把它们与各具体专业相互衔接、渗透。如音乐教育专业可开设《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2.拓宽丰富教育类课程,适当增加选修课程门数,特别是跨系选修,有条件的还可搞跨校选修。原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方案规定了教育理论课程比重约占15%,但实际上大多数院校远未达到这个要求;而在发达国家的高师课程结构中,教育技术理论课程门类丰富,课时充足,一般都占到30%左右,他们非常注重教育临场实习等实践课程。如美国,教育课程已占20%左右。#p#分页标题#e# 改革后的音乐教育技术理论类课程主要包括:《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音乐教学论》《CAI课件制作》《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中外音乐教育史》《现代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思想》《比较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教育专题》《教育政策与法规》《论文写作基础》《试讲训练与案例分析》《音乐教育实习》等。其中必修课为:《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音乐教学论》《CAI课件制作》《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讲训练与案例分析》《音乐教育实习》等;选修课主要开设《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中外音乐教育史》《现代教育技术学》《中外音乐教育思想》《比较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教育专题》《教育法规与政策》等。这只是一个思路,具体课程还可做适当调整。这个课程改革方案明显地强化了教育技术理论类课程,增加了教育选修课程。其实一个高校能否开设出更多选修课程,也是国际上衡量其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重要标尺。 四、抓好教育实习工作,搞好实习基地建设 音乐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道关卡。教育实习阶段的磨练,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树立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奉献的献身精神;同时通过音乐教育实习,也可检验同学们的素质能力,好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出口的“产品”质量更有保证。因此音乐教育实习对每个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应该进一步强化。这也是当今世界高师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但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师范院校都存在着实习时间偏短、实习基地不稳、随意性较大的问题。绝大部分院校目前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实习的时间只有一个半月(六周),专科一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光荣,培养为教育献身的精神,效果显然并不理想。看来适当延长音乐教育实习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和设置不进行调整与改革,那么要适当延长音乐教育实习的时间,切实抓好音乐教育实习工作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个别教育专家已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有些院校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试验。西华师范大学及其音乐系就根据实际,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在大三年级专门用一年时间学习《音乐教学论》,其中教学法基本理论半年,学生试讲半年。在试讲期间,把大班试讲与小组试讲相结合。大班试讲由专门的学科教学法老师组织,小组试讲在全系范围内选调老师组织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行“讲”(老师示范)、“写”(教案)、“练”(学生操练)、“评”(互相评课)、“比”(各组间比赛)、“看”(到中小学见习观摩)的六字方针。试讲到某一个阶段,在全系高年级内组织“课堂教学艺术比赛”。在大四年级上学期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音乐教育实习。实习完后学校还要专门举行全校毕业生的“课堂教学艺术比赛”(各系推选一名选手参加)及实习成果展。这些都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师范技能和素质,使该校(系)毕业生的分配走势良好,连续几年就业率都在96%以上,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并被教育部授予“就业先进单位”。 此外,还要加大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应广泛、长期和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定期召开实习基地中小学校长会议,听取他们对学生实习情况的意见及对高师课程设置方面的建议;组织各系(科)分管教学的领导到实习基地进行考查和调研,掌握办学的第一手资料,以即时调整高师音乐院(系)的办学思路;还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制度:对毕业的学生进行成长经历个案跟踪,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邀请第一线的优秀老师座谈、交流,了解有关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新信息。 总之,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高师音乐院(系)的关怀和支持,也是高师音乐院(系)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只有继续强化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的思想,努力调整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力推进教育技术理论类课程改革,适当增加选修课程门类,切实抓好音乐教育实习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才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洪流面前赢得主动。当然,要真正贯彻落实这些举措,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也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单纯依靠某个系或专业是不行的。让我们主动参与到课改中来,密切关注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动态,为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由此推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音乐基础论文第6篇

 

关键词:全民音乐 民族性 音乐艺术 声乐 歌唱

    柯达伊说:“匈牙利的古典音乐迄今只能体现在我们民间传统的几千首曲调之中。这些曲调在目前是匈牙利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它们不仅具有民间意义,而且是更具有民族意义的一项财富,因为它们属于全体人民。如果我们以严肃的态度去追求一种有机的音乐文化,就必须使它们尽快地为全民所占有”。柯达伊的大众音乐理论首先是以民族性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柯达伊形成了一整套关于音乐本体、音乐功用和音乐教育方面的理论,本文将结合匈牙利的现实简论柯达伊的大众民族音乐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的形势分析此理论在中国的可行性。

一、大众音乐理论简述

    柯达伊说过:“只有我们自己歌唱是没有价值的,两个人一起唱会更好,逐渐地越来越多,成百上千的人一起唱,直到我们成为一个伟大和谐的音响,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更美好了”。

    20世纪初的匈牙利,由于受奥地利殖民统治的影响,国内民众普遍接受的是德奥的文化和影响,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音乐处境尴尬。再加上一战的战败,国内经济、文化都相当落后,经济衰败,人民生活贫困,国民素质较低,音乐艺术领域更是一片萧条,音乐教育水平极差,“不仅是人民群众,甚至中产阶级也不懂得记谱。”“成百万人沦为乐盲,不幸成为最贫乏音乐的牺牲品。”单音歌唱几乎是唯一的音乐表现形式,它通过口头而流传”,甚至出现了“节目越有价值,音乐厅的听众越少”的情况。

    柯达伊认为“音乐属于全体人民”,“我们必须将广大群众引向音乐”,并将这一观点作为全民化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宗旨和主要核心,贯彻始终。“全民音乐教育观”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强调音乐教育应该普及到每一个人,从更深层次阐释了音乐的社会意义和人的主体发展途径。他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这种基础教育懂得音乐语言,提高素质。

    柯达伊从最大多数人的发展来关注音乐教育,认为“音乐不能成为少数人独有的财产,而是应该属于每个人,这是最高的理想”针对当时社会上的持反对意见的音乐家,柯达伊曾经告诫,音乐不是少数贵族的享受,不应该忽视或者否定平民对音乐的权利,音乐是人类精神力量的源泉,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努力使它成为大众的财富,被普遍的接受,并对他们的发展发生作用。

    音乐教育全民性的教育观念表现在柯达伊的音乐教育的目的上。柯达伊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目的的论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2、音乐教育必须从早期开始。3、音乐教育必须围绕民族精神的培养这一原点。

    从这些目标的制定上,我们可以看出柯达伊强调,音乐教育的首要和根本目标是人的教育,而不是音乐家的教育。普通音乐教育更要把握这个原则,将普通教育定位在面向全民的音乐教育,教育者不应以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独有的财产,而是应该属于每个人,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使它成为一种公共财产。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所想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以民族音乐文化为音乐母语,加强基础音乐教育,让音乐属于每个人,从而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文化素养。

    在“将广大群众引向音乐”的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不但重视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更注重更多的普通国民的音乐素质教育的完成。他认为音乐教育不能只是针对培养少数专门音乐人才而展开的,而应面向匈牙利的全体国民,使全体公民都掌握音乐知识,成为有较高音乐修养的音乐会听众。他希望通过音乐的普及教育使匈牙利民族不再把音乐功利化,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看成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成熟而健康的音乐文化素养,提高匈牙利国民的文化修养。

    由于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在匈牙利的普及,使他的全体国民从小都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无论是作为未来的音乐家,还是普通听众,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都要受到系统的科学的音乐培养,他们有着共同的音乐基础乃至文化基础。这就保证了匈牙利国民整体较高的音乐素养,为匈牙利音乐文化的振兴准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柯达伊的整个音乐教育生涯中,他实际上是在教育整个匈牙利民族如何去“歌唱”,他毕生所追求的就是使音乐属于每个人,通过音乐的影响,使他的人民更有文化艺术修养、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高尚。

二、大众音乐的文化属性—民族性

    柯达伊的大众音乐首先是建立在匈牙利动荡的异族统治的社会历史和由此形成的对民族音乐的呼唤上。事实上,匈牙利的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复杂社会背景和文化景观。柯达伊建立起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音乐教育体系所面临的现状,也是其重重困难所在。随着现代社会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而柯达伊教学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行,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音乐基础论文第7篇

摘要:基础音乐和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方法,其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念、创新意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在基础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备课,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对基础音乐欣赏教学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 :基础音乐音乐欣赏教学方法

在新世纪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体制有了很大的变革,音乐也是改革的重要部分。基础音乐欣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审美观念。音乐欣赏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所以,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教师必须根据音乐理论指示进行作品的鉴赏和评价。对于不是艺术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没有扎实的音乐基础,在听取教师讲课的过程中,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了解学生音乐素质的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无论是在进入高中学习之前,还是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基本上都是以文化课的学习为主,学校以学习成绩为录取的标准。学生音乐素质的高低与中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水平以及学生自己对音乐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面对这样的现状,一是,要对学生的音乐水平进行调查,要清楚地了解有多少学生具有识谱的能力,有多少学生会演唱以及有多少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爱好。二是,要对不懂音乐乐谱、不会唱歌、不喜欢唱歌以及没有演奏技能的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三是,要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对了解到的情况进行详细和综合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实践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制订相应的计划,从而提高基础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

二、创新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指明今后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所以,制定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清晰,表述一定要详细具体。音乐欣赏课程自身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规律也是设计教学目标时的重要参考。此外,教师和学生都要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在鉴赏和分析音乐作品的时候,可以制定出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的掌握。首先,要让学生对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以及创作背景进行分析;其次,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音乐背后包含的意义。

(2)情感教育。在进行音乐情感教育的时候,插入互动环节,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目标设计的整体功能,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含义以及作品产生的时间和背景,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升。

2.改变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的有关功能工具,创造和设计生动具体的情境,将学生的语言、行为以及情感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参与音乐的体验,从而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想象,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使学生逐渐养成听音乐和感受音乐的好习惯。

(2)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音乐理论知识是提高音乐审美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进行音乐基础和欣赏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适当地增加一些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此外,还要让学生将学习到的音乐基础的有关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从而提高音乐基础和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对促进学生学习音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在教学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思路来设计课件,并且在备课和做课件的时候,一定要投入一些时间收集教学素材,如视频﹑图片﹑文字等,将其制作成PPT。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和了解音乐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小结

教师在进行音乐基础与欣赏课程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多听、多欣赏,使学生充分地掌握和了解音乐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和分析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在音乐基础与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不断地对教学实践的方案进行改进,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提高音乐基础与欣赏课的教学平,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培育出更多的适合国家需要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平.关于改革高师音乐传统教学模式的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

[2]庞琳琳.初探我省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模式[J].黄河之声,2009(6).

音乐基础论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乐理教学

乐理教学是各音乐院校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乐理教学不仅“给专业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并为学习其它理论课程做好准备”[1],学习乐理是为了为演奏活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为更深一步学习和声、复调、曲式等音乐技术理论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关注学生音乐才能的发展,智力的开发,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2]。乐理教学是所有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课程,也是各类音乐艺术院校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可以说,乐理课程是学习音乐的重要领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奠基作用。

一、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

只有在音乐实践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形成良好的音乐思维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创新欲望。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笔者发现,在高职的乐理课上,单纯地进行音乐基础理论教学比较枯燥,比如讲乐音体系、节奏、节拍、调式等章节,很多教师只注意理论与概念的讲述,常常是纯粹的概念讲授,对学生缺乏感性方面的训练。学生不仅不容易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影响他们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导致音乐思维的僵化,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同时,由于近年来我国各音乐高校随着社会、市场的需要,增添了许多新的学科和专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我们的乐理教学要向更专业、更科学、更多样化方向发展和改进,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和学生们学习的需求。教师要改变乐理课纯粹的工具性价值和实用性目的,让其回归到音乐审美中,赋予其更多的文化生态意义和人文特质,进而成为学生音乐生活本身。

因此,音乐基本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与生动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教师需要明确乐理并非纯理论学科,它是作曲技术基础理论的“实践”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的倾向。比如教师在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五线谱的概念后和音在五线谱里的位置后,再采用听唱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感性的认识。通过听唱单音的高低走向,看到五线谱里基本音级的上行和下行,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了统一,获得了对音的感性认识并加深了五线谱的印象。在讲音程时,说C到F是纯四度,是协和音程,C到#E是增三度,不协和音程,学生很难真正领会,尤其是结合钢琴键盘,两个音程又是用的完全相同的两个琴键,学生便无法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结合调式音阶,通过适当的谱例听一听,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可以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讲记谱法一章时,教师可在钢琴曲以及声乐曲中选择一些含有不同记号的典型曲例让学生弹唱,有的放矢地学与练,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含有各种演奏法记号的谱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教师可以将乐理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相结合,如在《钢琴》课中使用乐理基础的识谱、节拍、节奏等知识点和方法,让学生分析所演奏的乐曲进,做到音乐理论和音响的实际结合。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传统乐理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手写板书,受黑板大小的影响,常常有写不下擦了又写的时候,使教学内容既不连贯完整,又耽误时间,坐在后排的学生又常有看不清谱的烦恼。而且在写谱例时往往影响了上课的进度,出现老师一抄谱学生就分心的局面。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为教学服务。在多媒体教学和校园网络普及的今天,学生与现代媒体接触日益频繁,他们早已不满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形声性、再现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已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利用多媒体实施现代化的音乐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现在很多学校都配备了专门的音乐多媒体教室,为了给学生一个全方位吸收知识的环境,教师可凭借视听教学手段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乐理教学的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对多媒体音乐课件的运用非常感兴趣,而且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是不断提高乐理教学质量。

通过图片、动漫、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多样化方式,可以全面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从而达到多方位传递音乐信息。比如目前较为流行的音乐制作软件Cake walk9•0,可以将源于电子琴或(合成器)的声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还可将总谱输入midi音乐文件,并经过编辑处理存入电脑,并可随时改变。它可以把五线谱直接变成音乐,播放到什么位置都有所指示,每写一个音符就会发出相应的乐音来,很适合进行乐理课程中的教学。在课堂中讲到关于音色的知识时,有木管、铜管、拉弦、弹拨、打击乐等多种乐器的不同音色表现,教师很难把这些乐器都带到课堂上来并进行吹奏,那么就可以将收集到的图片和部分音像资料结合起来制作成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既避免了由于纯粹的理论讲解而造成的空洞,又使整个课堂教学显得饱满而生动。在调式分析中,教师可以先呈现乐谱让学生们分析,然后放音响,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检验分析的是否正确,或者在乐谱出现之前先让学生听音响,分析是什么调式,再呈现乐谱,检验听的是否正确。比如讲到节奏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音乐软件中的打击乐器,用定音鼓、钗钹来编写切分节奏音型、或为一段切分节奏的旋律进行伴奏,通过屏幕显示和播放。学生很快“看”出切分节奏的强弱关系,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获得了真实的感受,使整个课堂教学显得饱满而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当前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可分为音乐学专业和舞蹈专业,这两大专业有着各自的特点,舞蹈专业的学生并不需要掌握过于精深的理论知识,而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更加注重理论的深入学习和技巧的运用,教师需要按照基本乐理的教学大纲制定较为详实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为这部分学生将来进阶学习和声、复调等高级阶段的理论知识夯实基础。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入学基础不一,对理论课的兴趣不大。基本乐理部分的内容难易程度要适合舞蹈学院的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没有压力。教师应该选择通俗性强的基本乐理的教材,在教学的内容选择上不应过难,应相对简单易懂些,突出实用性,在章节安排上应更加注重与其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楚扎实的掌握基本乐理中涵盖的在基础教育中能常用到的大部分理论知识即可,不断提高舞蹈学生对基本乐理的学习兴趣,特别对于节奏节拍的掌握,可以多给学生听旋律片段、舞蹈音乐等激发学生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另外,目前音乐专业学生的乐理基础知识是不均衡的,这也是制约基本乐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乐理水平参差不齐与当前教学采用统一大纲、统一进度、学产生了矛盾。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进校之前,虽然绝大多数都学习过一些音乐知识,其中有些学生是从小就开始学习,也有些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甚至有学生仅仅参加了考前辅导。所以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基本乐理的课堂上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差别,比如对于那些音乐基础知识较好的,教学中主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地参加校内外的各类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主动的发现音乐、操作音乐,巩固和发展所学知识进行;对于那些音乐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则要强化基本概念的认知,通过固定的学时,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系统的音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特别薄弱的学生,甚至要采取个别辅导来强化其乐理知识。通过基本乐理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力求使学生的基本功达成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其后续专业方向的学习。

总之,在乐理教学中只有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学生才能学得生动、具体,领会得深,记得住。以上是笔者对高职校基本乐理教学的几点心得与尝试,供大家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1962.P253.

[2]李重光.基本乐理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1997.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