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30 11:29:03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第1篇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和谐班级;作用机理

作者简介:汤帮耀(1969-),男,湖南澧县人,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128)易鹏(1989-),男,湖南澧县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3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湖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0SZ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31-02

建设和谐班级是高校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采取有效方法建设和谐班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理想。笔者试图从理论上分析团体心理辅导与和谐班级建设中的联系,找出以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促进和谐班级建设的作用机理进行,以期为高校建设和谐班级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一、和谐班级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其概念

和谐作为一种文化,可溯及远古,我国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及道家始祖老子宣扬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等理念,无一不显示出古人对和谐的追求与向往。而现今人自身发展的不和谐、人际之间的不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和谐等现象却屡见不鲜,将这些不和谐现象引申至高校班级建设,“生生不和谐、师生不和谐、班级建设与家庭教育不和谐、和谐班级建设与学校评价体系不和谐”[1]最为人所熟悉,原因是大学生班级建设与其他教育阶段的班级建设存在差异性特点,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多元性。班级成员本身所具的文化差异、民族差异、地域差异等决定着班级多元性文化的形成。第二,独立性。大学生个体所处的期望摆脱束缚、走出依赖、向往独立的成人化阶段心理断乳期的特征,激发了班级群体性追逐独立及差异化发展方式的思想。第三,社会性。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个体,既是学生,又是国家公民,都有自己的父母、家庭与社会关系网络。大学班级承载着班级成员由学生过渡到社会人的重要任务,处理着班级、学院、学校与社会的种种利害关系。[2]由此可见,倡导和谐班级建设对于整合大学班级多元文化理念、及时诊断并处置大学生个体心理特征发展中不和谐因素中将大有作为。

和谐班级建设理论多见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和“和谐教育思想”。[3]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学习观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该理论植根于自然人性论,且强调人是自然实体而非社会实体,即在处理与人相关的事件上,一切要从尊重人的本性的角度来考虑,落实到班级建设中则体现在强调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上,班级管理活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和谐班级建设观相呼应的重要体现。关于主体教育理论,我国学者丁建志在其著作《主体教育》中谈到,主体教育就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强调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参与教育过程,与教师等各种因素和谐结合,以高效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和谐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鲜明主体精神和主体人格的主体创业人才的教育。[4]故而在班级建设中,承认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并依托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途径是与主体教育理论相容的和谐班级建设思想的主要思路。与此同时,儒家学说中“和为贵”以及“仁者爱人”等思想可谓是和谐班级建设中处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一副良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班级建设具体实践中处理班级与其他社会环境,如校园环境等和谐相处的良方。

综上所述,和谐教育与和谐班级建设的根本着眼点都是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班级是一个由学生人群构成的集体,因此,高校班级和谐就是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各种关系和谐的总和,其中包括大学生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发展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以及学生与其他环境的和谐等,而和谐班级建设则是班级责任人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或协调手段,促使上述和谐关系实现的具体执行过程。

二、和谐班级建设与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联系

心理辅导起源于欧美,作为心理辅导主要形式之一的团体心理辅导也是从欧美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百年历史。[5]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咨询、小组辅导、集体咨询,是指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的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6]从宏观上看,学者们把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划归于以人为中心的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从微观上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主要由群体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际沟通理论、个人中心治疗理论构成,更有学者在上述微观总结基础上继续丰富和完善其理论体系,比如廖飞在其硕士论文《团体心理辅导对男性戒毒者的应用研究》中认为,该理论基础在除了群体动力、社会学习、人际相互作用、人际沟通、以人为中心的理论之外,还应包括理性情绪理论。对于本研究而言,要探讨团体心理辅导与和谐班级建设的理论联系,结合前述中关于和谐班级建设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群体动力理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理论基础。团体心理辅导与和谐班级建设的理论联系主要表现为:

1.以人为本是二者共同倚靠的理论基点

无论将团体心理辅导与和谐班级建设分列,还是将二者串联,人始终是两者的主线,离开人的存在,团体心理辅导将失去实施对象,和谐班级的建设也会失去根本,因此,尊重人的本性以及承认人的主体性是二者得以继续进行的前提,而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则是以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和谐班级建设的理论基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是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创立的鼻祖,他对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表示赞同,认为在尊重和信任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向积极心态靠拢的自发性倾向,因为人是理性的,人能感知到自身心理方面的不良状态,并努力通过改变自己的现状来寻求心理健康,而人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问题,关键在于对关爱、信任、归属感的缺失。所以,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辅导者采取积极接纳、尊重与关怀的态度,并为整个团体营造出一种充满真诚、信任、尊重的氛围非常重要。再对照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首先该理论亦强调“以人为中心”;其次,在内容实质上,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所强调的自然的人性以及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尊重与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相互呼应。对于自然人性的强调基于性善论、潜在论和价值论,在和谐班级建设过程中体现为对班级成员主体性的尊重及对其成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信任。此外,该理论所强调的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尊重,也就正好说明了在和谐班级建构中,在集体内部,积极为学生建构一种关爱、和谐和尊重氛围尤为重要。

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柏恩创立于1959年,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协助人们了解他们与别人互助的本质,教育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通过人际交往获得更为深刻的领悟力,建立自尊、成熟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辅导中,团体成员通过互动可以观察到他人的变化,并逐渐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在互动中增强对自己与他人的觉察力,并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和沟通。[7]对比分析强调学生是班级主体的主体教育理论,其主要内涵就是和谐班级的建设必须依托于主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因而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它们具有共通性的一面,即在自我教育意义的认识上形成聚焦点,无论教育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或是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都是人对于自身情况认知发生改变的心理活动,应该纳入自我教育的范畴。二是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是主体教育理论的基础和方法指导。主体教育理论中所表述的发挥人的主体性,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从某种意义上看不过是一种没有实际行动方向的概念,而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所倡导的通过人际间的相互交流与帮助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正好解决这一难题。

2.群体和谐是二者共同追逐的价值目标

追求人的和谐是团体心理辅导与和谐班级建设最原始的动机。关于人的和谐,在包括人自身发展和谐的同时,还应包括人与外界和谐,比如人与人的和谐或者人与环境的和谐。但人们对和谐的追求若止步于追求自身和谐的层面,这种和谐注定是不完全的和谐,还可能会成为影响团体和谐的因素。也正如和谐班级的概念所述,和谐班级是一切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和谐关系的总和,而团体心理辅导则是帮助达成这些和谐关系的工具,由此可见,在理论渊源上对群体和谐的追求是二者理论价值的终极回归。

团体动力学理论也可对此进行阐释: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团体动力是指某社会团体之所以形成的原因,及维系团体功能的一种力量或方式。团体动力是一种团体内互动的过程。[8]该理论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他认为团体是一个心理场,这个心理场是由人的行为和心理组成,个体或团体所表现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的函数。由于场具有多变性,且这种多变性所产生的动力结构会使场演变成动力场,因此,当场发生变化时,人的行为和心理也会发生变化。这种思路对于研究团体的形成与发展、团体和个体的关系、团体之间的冲突、团体的行为、团体的内在动力以及团体的整体凝聚力等与群体和谐相关的问题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和谐教育思想作为和谐班级建设的理论基础之一,在回归群体和谐方面也与团体动力学理论有着异曲同工的效应,只要将“齐之以礼,和为贵”的和谐教育思想引申到和谐班级建设,就可通过寻求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而实现班级集体和谐,同时亦可通过寻求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和谐而达到更高一级团体和谐的目标。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和谐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1.强调以人为中心,促进学生个体的身心和谐

人的和谐说到底即为人的心态和谐,而关键又在于个体是否能让自身的心态保持开放。团体心理辅导强调以人为中心,就是要求辅导者在辅导的过程中要时刻秉持对人性的尊重和对个体能力的信任,并在此基础上极力为群体创造出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环境和空间,诱使受辅导者保持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态便于个体在精神上、心理上、道德上保持动态平衡,从而适应外部的动态环境。于个体来说,心态开放无外乎三点,敢于还原自我;勇于面对现实;善于走向升华。[9]还原自我,即让人敢于承认“原来的我”最美好,团体心理辅导所营造的坚持对人的信任以及承认个体自身能力的氛围,是对过度否定自我倾向的一种有效的遏制,还能自动驱离由此可能在个体内心世界产生的人格分裂、心理不安等不良情绪。勇于面对现实是个体保持积极人生观、憧憬美好未来的心理条件和前提,团体心理辅导在活动设计上,强调要为集体营造出一种相互关爱、相互信任以及相互尊重的氛围,让一切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受辅导者在这种活动氛围中主动审视自己,了解自身内部或外部的现实情况,勇敢地面对现实。走向升华的意义在于让个体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改变曾有过的自闭、自虐、自杀的心态,转向积极的生活。无论是团体心理辅导所强调的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还是坚持对人的信任与尊重,都会对此产生积极的暗示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强调人际互动,促成班级成员的人际和谐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通常由一位或几位学科教师与一群学生共同组成,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由此可见,班级成员的人际和谐主要表现在“生生和谐”与“师生和谐”上。学生与学生的和谐是班级人际和谐的最广泛的和谐形态。生生之间是否能保持和谐,不仅关乎于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且更关乎于整个班级向心力的培养。对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而言,学生之间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班级,班级成员之间易于形成相互嫉妒、相互猜忌的状态,长此以往,这种异质心理环境必然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酿造不良情绪,累积起来,便会形成自私、狭隘、孤僻等心理特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是班级人际和谐中又一组重要人际和谐形态,从教育的本质上来看,教育是教师通过传授知识给学生的过程,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心灵的启迪与感化,这种启迪和感化是双向的,因此,在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情况下,教师不会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使学生得不到人格尊重,长期下去,必将形成自卑、怯弱、抑郁等心态。团体心理辅导强调人际互动,以教育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的领悟力,建立自尊、成熟的人际关系为出发点,正好适合处理上述可能出现的生生关系不和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问题。同时,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学生能通过活动的参与,深层次了解自身人格特点,洞悉他人的变化,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中增强个体自身的察觉能力,悟出与他人沟通与交往的真谛,自主实现生生关系和谐与师生关系和谐。

3.强调群体动力,保障个体与外部环境的和谐

团体心理辅导以群体动力学理论作为活动设计的理论性基础,将团体这一心理场所体现的行为看作人和环境的函数,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大学生群体所接触的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随着自身在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移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将会有不同的表现,其中就有好有坏,有和谐的亦有不和谐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帮助学生解决如何与自身所处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问题,促成良好关系的形成。

学生个体置身于学校环境中,校园环境时刻在与学生进行心理互动,无论是有形的建筑设施、图书资料等,还是无形的校园文化、办学特色、培养目标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中父母的行事办事风格、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期望也是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风格的形成基础;现实社会的整体的价值取向、精神道德面貌以及电视荧屏、网络报刊的宣传都会直接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团体心理辅导强调群体动力,把环境作为变化性函数指标,能通过模拟各种场域的变化,并辅之以爱校园、爱父母、爱社会的主题活动,影响大学生对于校园、家庭和社会的认识。如爱校园、认识校园等主题辅导活动强调校园环境在学生周围的真实存在,孕育学生的母校情节,激发学生对校园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彰显学校的凝聚力,能有效促进学生与校园关系的和谐。爱父母的主题辅导能让学生深入到实际家庭环境,了解父母的现实艰辛,打开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的症结,纠正学生对父母的错误认知,理顺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增强学生对家庭这一团体的归属感,形成与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爱社会的主题辅导能让学生真实进入社会环境,参与社会实践,对学生辨别社会主流和非主流文化,摒弃异质文化,改变厌世情绪,以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融入社会有重要帮助。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辅导与和谐班级建设在理论上存在有机的联系,团体心理辅导也必然成为促进高校和谐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冯歌.基于儒家文化的现代和谐班级建设的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1.

[2]刘天宇,孙启洲,程艳青.浅谈大学中的班干部管理工作[J].文化教育,2012(2):120.

[3]李雪英.创建和谐班级的策略研究――以乌海市实验小学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8-11.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0.

[5]张静.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生活适应中的作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3.

[6]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20.

[7]廖飞.团体心理辅导对男性戒毒者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14.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第2篇

“家和万事兴”是一个理想的家庭氛围。同样,“校和才能万事兴”。要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必须以“和”为贵。这里所指的“和”,就是学校内部之间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就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关系予以分析。

【关键词】和谐校园教师关系构建

和谐校园是以明快的校园文化为载体。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为了实现各种目标,在教学、科研、生活等各处领域创造出来的活动方式,以及物质和精神成果中体现的文化形态。它表明了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与精神,是联系和协调一所学校所有成员的纽带,是学校的灵魂。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熏陶着、影响着、决定着学校全体师生的文化内涵和发展程度。校园文化是一支巨大的力量,影响着学校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一所学校,为了更好的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只有有效培育学校文化,创设适合的人文教育环境,学校才会是师生的精神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学校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而作为学校中的永恒生命力——教师,是立校之本。教师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构建和谐校园,不仅只需要和谐的教师关系,还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学生关系、和谐的教师和校领导的关系,和谐的学校和社会的关系等五个方面的关系。 但本文侧重简述了“和谐的教师关系”,因为和谐的教师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关系的重中之重。是建设文化型校园的动力、是和谐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和谐校园良好校风的风向标。

1.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教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教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有重大影响。团结与合作、互勉与理解、尊重与信任,是教师授给学生的信念,把学生引向至真、至善、至美,是教师的己任。教师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示范和表率。言出有信、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理解、支持、沟通、和谐融洽、精诚合作,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才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人际关系融洽了,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工作中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形成集体智慧,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学生们也把教师看作最信赖和仰慕的人,纷纷“有效学习”,从而达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措施:培育亮点。 我校60多年的文化积淀使学校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有着灿烂的校史。建立校史陈列馆——开放式校史文化长廊,使长廊成为全面展示学校的文化亮点,会受到全体师生欢迎。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成果展示、学校的活动特色、优秀教师事迹、 优秀学生事迹,都一目了然。“文化长廊”牌匾的书写由学生竞争选拔题词;文化长廊的解说员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培训上岗;长廊的小记者由学生担任,使长廊的创建过程成为学校文化发展的过程,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

2.教师是建设文明校园的根本,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句名言,所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教师之间关系不和谐、不融洽,勾心斗角、阳奉阴违。这必然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都不和谐,整个校园就处于一种原始、野蛮的状态中,好似一个一触及发的战场,处处都充斥着冷漠、嫉妒、对抗,文明校园无从谈起。反之,如果教师之间彼此友爱互助、团结协作、真诚交往、关系融洽,那么整个校园就会是一个温馨、和谐、静谧、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殿堂。

措施之一:开拓创新。 我们在创建文化长廊的基础上,可陆续创建书法长廊、诗歌长廊、摄影长廊、英语话廊。书法长廊主要展示师生的精美书法作品;诗歌长廊主要展示师生眼中的魅力上党,歌颂心中的诗画家乡;摄影长廊主要展示师生眼中的精彩瞬间;英语话廊主要以主题词的形式,展示师生翻译的名言警句。这些文化长廊的辅导老师分别由学生选举产生。我们整合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道风景线既凝聚教师的心血,又展示学生的风采,可逐渐成为师生精神乐园。

措施之二:拓展思路。 在创设高雅的校园氛围的过程中,我们边学习边实践,从书中吸收了大量的理论养料,从理论的高度整合教育资源,开拓思路,加深理解。学校每学期向教师征集论文,装订成册。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心得体会提供一个“论道”平台。充分利用课题研究提升学校的文化建设。把学校建成“绿色、和谐、科学发展” 的文化型学校。

措施之三:搭建平台。各学科间应多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增进教师间的交流,培养感情,从而达到教师间的和谐相处。开展集体备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集体备课为我们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的研讨情境,强调教师开放自己,强化教师间的团结协作,促进教师行为的转变,沟通教师个性与集体的联系,让教师在合作中互相理解,互相欣赏,相得益彰,相融相洽,形成和谐一致的交往互动氛围。

3.完美人格的需要,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生活持有积极态度,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人。这种人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头脑灵活,有主见,热爱生活,与人相处,关系和谐。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最起码是要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将自己和谐地融入学校这个环境里,为人谦和,与人友善,淡泊明利,宁静致远,方可称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校园。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良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吸引个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以此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一个和谐的校园需要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任前方荆棘遍地,我们将义无反顾。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参考文献

[1]詹建平.教师间应构建和谈谐的人际关系,2008.11.16

[2]桂渊.[理论探索]学校与社会的关系,2009.8.2

[3]史波.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2009.3.15

[4]彭博浪.有关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探索, 2006.3.18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及其实践,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对中国传统外交思维的继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时局的深度把握,以及对世界采采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深刻思考。由于和谐世界理念刚提出不久,还没有形成体系,因此,要加快理论建设、更新思路。以求尽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世界理论体系,服务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有价值的外交构想既要源于对国际关系现实的认识,又要具备对国际关系的反思。‘’马( P1’.l)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西方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其外交政策结构,权衡“软权力”与“硬权力”的相对重要性。“和谐世界理念”正是中国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增强中国软实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试图对’‘和谐世界理念”进行系统研究,着重探讨理论来源,挖掘其时代背景,再思其体系构建。

一、理论溯源

20p5年9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在讲话中,胡锦涛提出r建设和谐世界的构想。和谐世界理念率先由中国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源于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重要特质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它纵贯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横摄于各个时代的各务实派思想文化之中,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有生命力的体现形式。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包容和仁爱的精神以及和为贵的处事哲学等方面。这些内涵无不包含着和谐、和平的理念,在古代就成为国际关系中处理民族及国家间关系的法则。“和合”思想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往、吸收、融合,也对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天全球化加速发展,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点与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发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胡锦涛在联合国首脑会议_仁提出“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正是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和合”思想在全球化时代的必然演化。中国提出这一理念,旨在依此向世界表明,不断发展的中国,将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存、共生、共赢的“和合”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其次,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脉相承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建国初期,由于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把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和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此后,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第四代领导人继续坚持独立自卞的和平外交政策,把推动自身和世界的发展放在维护自身安全与世界和平同等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E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胡锦涛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和i皆世界”新理念,显示r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外交政策的鲜明特点。既是对我国传统外交政策继承和升华,义充分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的进步性、崇高性和创新性。

再次,是中国对战争灾难的历史记忆与现实反思

美国总统一肯尼迪曾在1969年评论说:“人类必须避免战争,否则的活战争就会毁灭人类。”肯尼迪的这番话绝不是危言耸听。战争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开始而出现的,在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中,出现战争的年数远远超过和平的年数二在核武器时代,一旦爆发核战争,战争的死亡人数将会从每年百万飘升至瘫分钟百万,完全有可能毁灭人类。胡锦涛指出:“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无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无论对于小国弱国还是大国强国,战争和冲突都是灾难〔:‑,n正是源于对人类战争灾难以及战后国际关系演变的深刻反思,胡锦涛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构想,指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反映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寻求发展的愿望,契合了时代主题

第四,是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早在1989年邓小平就曾指出:“中国革命胜利后,一直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政策。’0 Lal c E}ztss}并认为:“如果反霸权主义斗争搞得好,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争取更长二点时间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川< }uu“人们都讲南北问题很突出,我看这个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我曾多次对一些外国朋友讲,这个问题要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一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间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明了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贵任。‑ } s J c czar zs}z}此后,邓小平运用马克澎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站在全球发展的制高点,纵观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幻,根据对世界发展潮流的准确预测,提出了战争在相当长时期内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将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著名论断。

当今世界,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和平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同时,中国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着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逐步实现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理论,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思想,希望通过构建“和谐世界”,使世界各国在和谐的氛围中,加强团结与合作,为建设世界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世界共同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时代背景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孤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严重阻碍了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虽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是,霸权主义并未随着冷战的结束而退出历史舞台。“文明冲突论”、“单极稳定论”、“人权高于主权”、“新干涉主义”等一系列论调的出现,仍然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现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在冷战后积极鼓吹美国治下和平的霸权理论,欲凭借其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实力,企图建立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对持不同理念的国家经常挥以大棒。从科索沃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从委内瑞拉政变到朝鲜、伊朗核间题;从邪恶轴心到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无端指责;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美国霸权的影子。正如乔治·索罗斯所批评的:“开放社会承认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谁也不能掌握最终真理,而霸权主义意识形态则断言,正是因为我们比其他国家更强大,所以我们更有道理,因此也更有权力。f6l< ca”因此,如何制约霸权主义,构建有利于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秩序,成为国际关系理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其次.和谐世界理念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国际延伸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相互关联。如果国内社会失调,对外倡导共建和谐世界就缺乏说服力。因此,内构和谐社会是外建和谐世界的基础;同时,外部环境同样影响内政的建设,和谐的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如果我们面临的外部世界总体趋向和平与发展,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就会顺利的进行;相反,如果外部世界不稳定,甚至爆发大的战争,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干扰。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随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后,建设和谐社会就成为国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胡锦涛根据当前国际形势,在总结国内和谐社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内构和谐社会、外推和谐世界的和平发展理念。从而把我国自身发展与促进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起来,保证了我国治国理念与外交思维的统一,防止了外部事务与国内建设可能出现矛盾;同时进一步明示了我国的外交理念,减少了因不确定因素而引起的误解的可能。

再次,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望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严重威胁世界的安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早在19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问题,要解决这两大问题,既得要和平,更得谋发展,两者缺一不可。在新世纪、新阶段这一理念仍然适用。近年来,由于某些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造成了新的国家和地区陷人战争漩涡之中。因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恐怖与反恐怖而引发的冲突相互交织;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但这些挑战都改变不了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主流的现实。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也总体保持稳定,利益相互交织。同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深人发展也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局势仍将保持总体和平、稳定的基本态势。但局部战争、局部紧张、局部动荡仍会持续,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并不和谐。面对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应顺应历史潮流,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让世界少一些战火,多一些安宁;少一些贫困,多一些富足;少一些对立,多一些合作。“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别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倡议,正是顺应了时展的基本潮流,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诉求。 第四,和平崛起的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盆要力t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多亿美元,已经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世界工业生产第一大国、世界最大的国内投资国、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世界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国,拥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0综合国力的巨大发展,是中国政府外交心态变化和外交理念转型的基础。由于中国近代以来饱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屈辱事实,人民在看待国际事务时经常有一种抗衡的心态,即“历史上的受害者心态”。这种“受害者心态”妨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和政府的自信日益增强。华府中国论坛社社长陈有为指出:和谐外交的基础是实力与自信。没有实力,人家就不会跟你搞“和谐”。·一中国抛出上百亿美元采购欧洲与美国的大批客机,对伊朗和印尼进行上千亿美元的能源长远投资,这种运用经济财力资源来推动政治外交关系的情况,是以往中国外交所不可想象的。川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已成为国际矛盾的积极协调者,也是国际规则制定的参与者。}, (s1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步融人国际机制,从现有秩序的批判者转变为有保留的认同者和建设性的融人者。在外交实践中,中国以行动证明自身的努力,通过积极参与制订、修改国际规则,参与国际制度建设,改变当前国际秩序中不合理、不公正的地方。和谐世界理念向世界表明,发展起来的中国,在政治上将会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经济上也会对国际社会做出更大的回馈。中国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三、体系构建

为在世界推进和谐世界理念,使其效能最大化,有必要做出新的尝试。

首先.平要改革外交思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外交机制

中国对外交往的目的与美国不同。美国追求的是利益全球化,向世界推销其硬权力主导下的霸权主义外交政策,试图使世界各国都臣服于其霸权体系下,并压制和打击持不同政见的国家;而中国推行的是和平外交,其目标是塑造中国形象和营造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国际环境,追求“和为贵”的境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应将和平外交提升至战略高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外交体系,使其成为增强中国软实力的强大推动力,以此来践行中国和平外交理念。

“和谐世界理念”是一种新的和平外交思维。它凸现了在一个“无序世界”里,“霸权稳定论”不能一统天下,国际体系需要平衡、需要和谐。可以说“和谐世界理念”是对当今世界开出的一剂“良药”,体现了新理想主义的精髓,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发展方向,必将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际上“和谐世界理念”正可以成为构建中国和平外交机制的逻辑起点。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和谐世界理念是国内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延伸。必将有助于改变世界民众对中国发展的一些错误认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和影响力、有助于我国占据国际道义的至高点,反制美国的民主化战略;有利于遏制“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的局面;有利于我国更好地贯彻“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

其次,必须主动出击,利用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影响力、亲和力和吸引力,力促‘,和谐世界理念”在世界流行中国战略文化涵养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和心理感情。其主要内核—“和合”与“中庸”的思想更是博大精深。“和合”强调“和而不同”与多元共存,崇尚“和为贵”,反对战争和征伐;“中庸”强调不偏不倚、无过而无不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种“中和”内涵决定了中国战略文化的特质和外交哲学本质必然是“和平主义”、“理想主义”和“道德主义”的统一,为和谐世界理念在世界的流行提供了哲学依据。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也造成了中国人性格中的保守和内向的倾向,体现在外交领域就是缺乏先人一步的主动出击战略。“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是中国外交的基调,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口敛以及谦和的姿态,但是这种外交政策在规避一定风险的同时,也给中国外交造成一定程度的被动。

和谐世界的理念虽好,可以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出路,是世界潮流的发展方向;但是,如果你不去主动向r比界表达、宣传、解释,就有可能被别国错误解读。与其可能被别人错误解读,不如自己主动出击,对原有的“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中国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出并阐述“和谐世界”的理念就体现了某种改变的迹象。‘但笔者认为力度还不够,不仅是高层领导,学者和民间也要动起来,要通过学术与民间交流来加速这一进程,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强化公共外交来推行这一理念。

再次,积极推动并强化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作用,规范国际行为,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谐的基础,但民主并不等于和谐,要强调建立有效的国际法律和制度,尊重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现代国际法的主要准则,体现在《联合国宪章》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国际法文献中。它们是体现国际关系民主原则的制度保证。这些准则包括: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等。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国际法基本准则凝聚了现代条件下各国公认的世界民主、平等正义的国际道德。实践一再证明,只有切实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才能有效保障各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反之,国际关系就会陷人紧张、动荡之中,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就会受挫。

因此,我们强调建设和谐世界,就要严格遵守世界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尽管其基本是由西方主导建立的,体现了大国的观念和权力,但是基本可行、相对合理,我国也从中受益。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在维护的基础上改善、创新,使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同时,促进自际关系的民主化。

最后,树立“新安全观”,构建集体安全机制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两种因素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疾病和自然灾害等成为威胁全球安全的主要因素。历史告诉我们,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的持久和平。现实也反复证明,武力不能缔造和平,强权不能确保安全。旧安全观,特别是以美国霸权为主导的旧安全观,是世界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因此,世界各国应该携手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新安全观以互信为本,反对依靠军事同盟和增强军备来保证自己的安全;主张互利原则,反对以牺牲他人的安全来保证自己的安全,追求世界各国的共同安全和普遍安全;以平等求安全,主张各国加强安全问题.上的相互协作,保障共同安全和世界和平。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2005年9月,向全世界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和谐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与新中国建立以来几代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战略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对新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思想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新理念和新的战略目标。这一思想无论是在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中国外交战略思想,还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改善和发展中国对外关系等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5年9月15日,总书记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首脑会议上,向全世界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既是当前中国务实外交的战略指导思想,又是中国外交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不仅体现了对中国几代领导人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且符合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利益和世界各国人民希望和平、追求发展的根本利益。

一、 “和谐世界”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首脑会议上发表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之后,又在2006年新年贺词中,再度向世界各国人民发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倡议。上述两个讲话集中体现了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的主要内容。

1. 和谐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在9•15讲话中肯定了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肯定了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当今时展的主题。但他进而强调指出,在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进程中仍然有着许多障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仍需要世界各国紧密团结,共同努力,“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上述话语明确表明,和谐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倡导构建和谐世界,既是当今时代的需求,也是世界进步的体现,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携手合作,排除障碍,共同努力构建和谐世界。

2. 和谐世界的基本特征。第一,各国之间和平共处,通过和平协商方式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与分歧。没有和平,不仅各国的新的建设和发展无法推进,而且人类的安全会受到威胁,以往的人类文明成果也会因战乱而遭到破坏。第二,各国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影响日益加强,因此“各国的发展与全球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更谈不上和谐世界的形成”[1]。第三,世界各种文明和各国的不同发展模式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并在发展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同时,促进各国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第四,各国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以国际关系民主化为本质特征的国际大家庭,建立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 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思路。在9•15讲话中针对当前国际社会的实际状况,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思路。

第一,坚持多边国际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首先,各国应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同各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倡导和支持通过各种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其次,以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为指导,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集体安全机制,切实维护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权威,最大限度地发挥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再次,在各国平等的前提下,充分吸收和团结世界各国参加以维护共同安全与和平为目标的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消除或解决各种国际冲突,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努力消除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共同应对各种全球安全威胁。

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并没有使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甚至拉大了一些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引发了新的国际冲突和地区局势动荡。因此中国主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应以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如“应该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制,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健康有序的贸易环境和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加强全球能源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积极促进和保障人权,努力普及全民教育,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使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1]。同时发达国家应该在全球的发展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帮助和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而发展中国家也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有利的国际条件加快发展,实现各国的“共存、共赢”。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当今世界有近200个国家,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由于不同文明的差异而形成的多样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也同样是国际社会的客观事实。各个国家应该尊重文明多样性和各种文明的差异,尊重别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这种多样性或者差异不应该成为各国交往的障碍,更不应该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不同国家和不同文明相互之间应该彼此尊重,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和睦相处,获得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世界。

第四,积极推进联合国改革,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联合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其所规定的各项宗旨和原则,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本质特征,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然而,面对当前的机遇和种种挑战,联合国也必须进行改革,尤其是要实现决策民主化,提高联合国的工作效率,使联合国成为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机制和主要途径,更好地发挥其维护和平与国际安全、促进各国合作与社会进步的作用。同时继续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 和谐世界与中国的和谐发展相辅相成。中国政府早在几年前就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在2007年“新年贺词”中,再次重申:“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中国人民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并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这段话语精辟地揭示了构建和谐世界与中国和谐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在国内就是通过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国际上就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构建和谐世界。其次,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和谐的国际环境,构建和谐世界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和谐发展,中国将和世界人民一起携手建设一个和谐世界。再次,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和谐发展,不仅有利于实现中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也同样有利于增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因此,倡导和构建和谐世界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 “和谐世界”思想是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与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外交战略思想一脉相承,是对新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前提与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建立后,在对外关系中始终遵守并倡导的、世界各国在发展相互关系时应遵守的一项基本准则。自它被提出以来,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它不但在我国同许多国家签署的条约、公报、声明等外交文件中得到确认,而且在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和一系列国际文献中被广泛引用和重申。和谐世界思想是当今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希望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本着和平、发展与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去建立理想国际社会的一种发展理念。两者虽不同,但有着必然联系。和谐世界,就是指无论国家大小强弱,各国都能和平共处、互相合作、共同繁荣发展的国际社会。因此,构建和谐世界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就存在着必然逻辑关系。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简单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未来和谐世界中的基本准则,但是近几十年的国际关系实践证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3]9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涵盖了当今各国处理相互关系时应遵守的基本准则的核心内容,科学概括和规定了各国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承担的国际义务。在关于和谐世界的讲话中,也多次提到和强调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该原则的“平等”、“互利合作”与“和平共处”等核心思想。因此,构建和谐世界必须继续倡导和要求世界各国在处理相互关系中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这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能够使世界各国和谐相处、互利合作、共同繁荣发展的国际机制。

2. 和谐世界思想是和平与发展理论的延伸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基本问题,从而确立了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今时代的主题,进而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形成了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为宗旨的中国外交战略。尽管距离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思想已有20余年了,但是正如邓小平所言,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仍没有完全解决,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首先是在于,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恒久的愿望。这一愿望一方面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得到自我认识和普遍认同,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历史中一系列以追逐霸权、占有财富为目标的暴力、战争和剥削掠夺,严重阻碍着人类这一愿望的实现。两次世界大战更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从而也使各国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愿望进一步增强。联合国明确规定,各成员国应“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当前世界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4]546。其次,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各国在各领域内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使谋求和平、促进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利益。因此,当前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已不单纯是人们善良的愿望,而已具有了一个现实的经济和政治基础,真正成为由各种因素和力量促成的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是当前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因而是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

的和谐世界思想,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愿望,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并且用“和谐世界”概念概括和揭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发展的方向和它的理想境界。和谐世界既是各国和平相处的世界,也是各国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国际社会。和谐世界是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潮流汇合的统一,是和平与发展有机统一后的理性升华。它不仅是世界和平的实现和各国在和平环境中的发展,而且还意味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世界和平大环境中的友好相处、互利合作和共同繁荣,乃至在此基础上的各种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因此可以认为,和谐世界思想是和平与发展时论的延伸与发展。

3. 构建和谐世界思想是对世界文明多样性思想的丰富

当今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自然条件等都不相同;各国的民族、文化、历史、宗教等千差万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也就必然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世界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多样性就不成其为世界。中国历来主张应该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在1995年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的讲话中指出:“大家只有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互相促进,才能创造百花争妍、万紫千红的世界。”“不承认、不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企图建立清一色的一统天下,是必定要碰壁的。”[4]539中国政府主张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这一立场:各国政治上应该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和谐世界思想正是基于关于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思想发展而来的。在9•15讲话中再次肯定了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同时他又指出,不同文明之间虽存在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往的障碍,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可以“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1]。构建和谐世界,而不是构建单一世界,其本身就意味着首先必须尊重和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其次是不同文明之间应该互信合作,取长补短,和谐相处。世界多样性是当前世界的客观事实,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些国家和民族之间存在着分歧、争端,甚至是严重冲突。这种局面如果不改变,各国的发展将面临严重的障碍,而且人类以往的文明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因此,要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就应该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在和谐世界中,各国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争端,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各国倡导包容精神,各种文明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和谐相处,相互沟通,互利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繁荣与进步。

三、 构建和谐世界应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入手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经济保持着增长势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相互依存和合作日益加深。另一方面,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局部战争和冲突连续不断,南北差距有拉大的趋势,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突出。在这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世界应从何入手?我们认为,应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入手。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对国际关系本质的一种认定。不同时期的国际关系有不同的本质。国际关系民主化具有下列要素和内容:(1)任何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国际事务由各国共同协商解决,反对少数大国操纵和垄断国际事务。(2)尊重各国和领土完整,各国的事务由各国自己解决,任何国家不得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对于国际争端应采用和平协商方式解决,不得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3)尊重世界各国的多样性,各种不同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文明的国家和平共处。(4)各国在求同存异基础上,互利合作、和谐竞争、共同发展。(5)按照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解决重大国际争端问题。认为,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解决,全球性的挑战要由各国合作应对”[4]524。这一论断可谓是对国际关系民主化本质和内涵的高度概括。

由此可见,通过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来逐步构建和谐世界,首先是由于,国际关系民主化同和谐世界具有相似的内涵特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与构建和谐世界就国际关系层面而言,实际上就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注重和突出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来达到构建和谐世界的目的。后者则是通过强调和确立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来引导和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最终建立具有国际关系民主化本质特征的和谐世界。其次是由于,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当今人类的许多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中的重大问题,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几个国家单独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更多国家,甚至是国际社会通过平等协商、互利合作来加以解决。这一认知的形成和行为规则的建立,已为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氛围。再次是由于,构建和谐世界思想仅是一个外交理念,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的过程就是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过程,其中必然会有各种矛盾和斗争,必须依靠世界各国长期的共同努力。

总之,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逐步构建和谐世界的渐进过程。其中包括三个层面的推进:其一,在道义和舆论层面上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使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逐渐成为各国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其二,在双边或多边外交关系层面中,努力将国际关系民主化理念付诸于具体的外交政策和行动,使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外交行为,逐渐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普遍行为。其三,在国际制度领域内实现制度创新,加强有利于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制度建设。当前许多国家都主张或赞同国际关系民主化,在双边和多边关系中也做出了许多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原则的举措,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有些领域和事情上也存在与国际关系民主化明显相悖的行为和问题。因此,加强有利于实现和保障国际关系民主化渐进发展的国际制度建设是十分急需和关键的。当前尤其要加强如下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1)根据联合国规定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当前国际社会的实际,对现有联合国机构和有关方面进行改革,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2)通过各种区域合作,建立体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精神的新区域合作机制。(3)努力尽快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四、 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的重大战略意义

构建和谐世界思想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新理念和新的战略目标。这一思想无论是在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中国外交战略思想,还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改善和发展中国对外关系的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思想在新时期的延续和发展

中国外交从本质上讲是“和平”外交。这种“和平”外交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和为贵”有着密切关系。新中国建立之后即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根据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的论断,在世界范围内以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为外交宗旨,在周边地区倡导“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同时明确宣布自己国家的“和平发展”战略,并且坚持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些政策与主张无一不体现着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

而在今天,和谐世界思想不仅继承了中国以往“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外交思想,而且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进一步发展了上述外交思想,并明确提出“构建和谐世界”这一国际社会的理想目标和实现的基本途径,从而使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有了一个以构建“和谐世界”为目标的、完整的理论与政策体系。因而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思想的最新体现。

2.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新中国建立初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当时两大阵营对抗及中国当时的国际处境有密切的关联。邓小平根据当时世界各国人民希望和平和盼望发展的愿望,以及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都没有解决的实际情况,敏锐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是时展的潮流。而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首先,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造就了前所未有的、有利于各国和平共处、互利合作的国际大环境。倡导构建和谐世界,不仅有利于维护当前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而且有利于引导国际社会营造和谐的国际大环境。其次,各种全球化发展趋势,使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环境和其他社会领域内大量出现一些国际性和全球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各个国家、民族本着“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才能凝聚各国人民的力量,通力合作,协调发展,解决人类面对的各种问题,应对各种挑战。再次,强调“包容”和“合作”精神。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各国都离不开国际合作。在多样化的世界中开展国际合作,首先就必须尊重各个国家的和平等权利。倡导构建和谐世界不是将一种政治意识或价值观念强加于世界各国,而是提出一种具有“包容与合作”精神、并能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接受的和谐世界理念,引导各国人民通过合作走向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3.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有利于中国面向世界,成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

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中国要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除了全面增强综合国力之外,还必须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培育理性的大国心态和先进成熟的国际政治观念。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与国内和谐社会思想相结合,成为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大战略的指导思想,有助于世界各国更为完整和正确地认识中国和对待中国;是对“中国”等反华言论的积极回应,为世界各国树立了和平发展的良好国际形象;代表了世界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共同心声。总之,站在人类发展和世界和平与进步的高度,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表明了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大国,对未来世界发展走向的认识和将承担起的历史责任,彰显出中国是一个敢于负责任、并有能力和世界各国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大国。

参考文献:?

[1].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9?16.?

[2].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6?01?01.?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World: A New Notion? of Chinese Diplomatic Strategy

SUN Jian?she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院校宿舍;人际关系

一、互联网时代医学院校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现状

在互联网时代,新的传播方式、联系方式和文化氛围改变了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参与社会的方式。博客、论坛、微博、微信、QQ等互联网交流方式对大学生的宿舍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1.医学生压力大,忙于学习,与宿舍成员交流不多医学专业的本科学习时间一般为五年,硕士生、博士生的在读时间也比其他专业长。现阶段我国医学教育体制决定了医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比较繁杂的知识,时间紧、课程多,造成了医学生宿舍文化的相对沉寂。医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室、图书馆、医院病房中度过的,寝室只是休息的地方,室友之间的沟通交流极少。这样环境下形成的宿舍文化不利于“准医生”沟通能力的锻炼。2.互联网时代医学生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宿舍成员关系较分散孤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代大学生普遍难以割舍以前的同学朋友关系,在少有的空闲时间都利用网络联系亲人、老朋友等。宿舍内极易出现人手一部手机,通过微信、QQ等进行无声的交流,寝室成员内部是分散的,因缺乏沟通易引起宿舍矛盾。3.医学生宿舍内部存在竞争严峻的就业、升学压力导致宿舍关系紧张。为了便于管理,学校一般将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宿舍。医学生的就业压力、升学压力使得同寝室成员在评奖评优、干部竞选、保研等利益面前呈现出竞争态势。竞争是把双刃剑,如控制不好,则会导致宿舍成员关系紧张。

二、互联网在医学院校宿舍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视频、网络博客、微博、数字电视、QQ、微信、公众号、BBS等互联网产物对“90后”大学生影响尤为深刻,满足大学生基本生活、娱乐、释放压力、获取知识、就业信息等多种需求,已经成为医学生成长、了解社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对于医学院校来讲,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的变化,寻求有效的引导方式,引导医学生健康成长、促成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养成,发挥互联网的正能量,是医学院校辅导员面临的重大课题。互联网时代的交流方式拓宽了医学生的知识领域,同时也为建立宿舍和谐关系提供了新空间、新阵地,更新了信息表达、传播方式。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学生可以淡化自己的身份,通过网络与辅导员、同学、室友进行平等、即时、互动的交流,有利于解决各种矛盾。

三、利用互联网创建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以及个案访谈显示,当代医学生普遍认识到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且都希望拥有和谐融洽的宿舍人际关系。在与学生交谈中发现,医学生普遍认为在校期间应学会如何与人交往,而宿舍成员间的相处是大学人际交往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和室友相处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包容,对以后在工作中如何做到与病人和谐相处,与病人换位思考,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愿意通过手机终端、微信、QQ、公众号等与室友、辅导员以及其他学生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四、互联网时代加强宿舍和谐文化建设的若干途径在网络背景下,在新的传播方式、话语方式和文化境遇中,更要紧跟时展步伐,立足时展特征,以人为本,创新医学生宿舍管理方式方法,加强医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从而提高互联网时代医学生宿舍和谐文化建设的效率与质量。现阶段,大力推进辅导员工作平台信息化建设,要用活互联网,把网上的舆论引导和网下的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会“键对键”、又能“面对面”,通过互联网来赢得学生的信任。互联网时代医学院校宿舍和谐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方面通力协作,相互配合。

1.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宿舍管理理念

高校应当及时完善互联网时代宿舍管理体制,创新互联网时代宿舍管理方式。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应根据医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制订适合医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增加师生交流,第一时间把握学生宿舍动态,引导学生构建和谐宿舍关系;同时进一步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不断提高宿舍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网上访谈、网络论坛、微信、微博、QQ等形式,拓展良好宿舍文化的传播。

2.改善宿舍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应加强学生宿舍的基础建设,为构建和谐宿舍奠定基础。良好的宿舍条件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文化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有益于推动宿舍文化活动的开展。有调查表明,大学中四人间宿舍成员关系最好,说明良好的宿舍条件利于维护宿舍人际关系。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宿舍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医学院校特色活动。开设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选修课程,开展增进人际交流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中提升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加强医学生德育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

先学会做人,然后才是做事,良好的德育教育和养成教育是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构建的重要手段。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以及邀请附属医院临床医生对医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使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熟悉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处理的技巧,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交往品质,让他们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团结互助,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崇高的职业道德。

4.教育引导医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

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需要养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良好心态,坚守“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的黄金规则,注意养成自身良好的生活习惯。准确定位,作为宿舍中的一员,应养成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健康交往观念,相互照顾,而不是过分依赖他人。高校以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方式向医学生开展合理运用互联网教育,医学生要在实际生活中,把他律与自律有机统一起来,加强自身网络行为自律,以自身实际行动倡导网络文明行为,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进而促进宿舍和谐文化的建设。宿舍是学生成长的心灵驿站,通过沟通和理解,构建互联网时代和谐宿舍文化,为学生提供愉悦的学习、生活、成长的环境,进而更快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第6篇

   关键词:儒家;和谐社会;社会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得“和谐社会”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强调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使得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有了更大的意义。

   一、儒家和谐社会观的内涵

   和谐,指的是事物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十分丰富,孔子提出“和为贵”主张,孟子描绘了“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观点依然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内容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大同世界”、“小康社会”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为贵”———人际和谐。儒家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的归结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从字形结构来看,仁从人,从二,其基本意思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论语·颜渊》记载“: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儒家认为首先要“仁者爱人”,学会善待他人,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根本方式。孔子主张在人际交往中要“温、良、恭、俭、让”,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认为“仁”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良能,为孔子提出的“爱人”找到了一个人性的根据。在此基础上,他主张爱人要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爱所有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群己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家十分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只有将个体融入社会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样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群己和谐”。“群”指“国家”、“天下”、“社会”等确定而具体的范围,“己”指一定程度的自我,即意识到自己是有个性的个人,但又不与“群”完全分立。中国古代和谐论立足于共性,更多的强调群体,主张从群体出发使个体服务于群体。

   孔子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使天下大治,最高理想就是大同世界,《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制度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同齐宣王的对话中孟子指出,个人的“独乐乐”不如与别人的同乐,“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只有与他人与众人共赏、共鸣,才能得到最大的乐趣。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荀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和”,强调“一”,强调“天下大齐”。他提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故人生不能无群……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则得其长,群生则得其命。(《荀子·王制》)即人之所以比禽兽强胜,是因为人能结成群组织起来,群体的和谐使人类战胜万物的保证。

   从孔子到荀子,虽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的理解也就有所偏重,但在把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儒家的理想这一点上,他们的观点却是一致的。

   3.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天人合一”。《中庸》说“: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物也,爱而弗仁,仁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的思想更具体地将天、地、人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合而为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儒家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4.以民为本。儒家和谐思想肯定老百姓的主体地位,主张建立以民为本的和谐社会。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注重社会对人的道德教化。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尽心下》),主张“仁政”,强调当政者对老百姓的依赖。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进一步体现出对人民力量和作用的重视。

   无论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实现,还是主张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儒家文化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也就是主张以人为本,并以此为理念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美好的和谐社会。[论 文 网 LunWenData.Com]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儒家和谐社会观

  

   和谐的社会理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意义,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应该如何理解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首先要理清,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

   1.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的特征有:

   (1)社会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当然,这里说的人,是指人群而非单个的人;(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联系也逐渐扩大;(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人类社会不像动物结群那样自由地生活,而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通过规范及制度将无数单个的社会成员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进行有序地创造活动;(4)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它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政府这个管理中心,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的结构体系,调节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更适宜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社会是一个注重联系、注重整体的概念。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所以说,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就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第二,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整体上的和谐,尽可能避免社会失范。

   2.社会学对和谐社会的两个理解视角。

   (1)在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上,社会学中的互动论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作为微观社会学理论的代表,社会互动论认为,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挥出个性与自我。互动还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人类才一层层的建筑起整个社会。符号互动论认为,首先,人类特有的互动是传媒符号及各种内涵的载体,刺激的意义来自与他人的互动,而非刺激本身所固有;其次,人类具有与他们结交的特殊行为能力,并由此产生各种人际关系;再次,人类社会是由互动组成的,社会的各种特性是由个体行为维持与改变的。儒家强调以“仁”与“和”的思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忠恕”和“礼”作为实践手段,要求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的要求,这里的“礼”就是一种传递和谐信息的刺激符号,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他所发出的便是这种和谐的刺激符号,这可能会引起其他人发出类似的符号作为回应,这样,如果大多数人以符合“礼”的行为方式进行互动的情况下,“仁者爱人”的目标便可能实现,社会内部的个体之间便会呈一种非常良性的和谐互动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也能得到实现。

   (2)在社会整合方面,社会学中则有社会整合的概念。社会整合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的不同因素、部分、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社会利益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提高社会一体化程度的过程。通过社会整合,保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整合的关键在于利益的协调与调整,而在儒家的和谐社会思想中,关于利益的协调有诸多论述。《论语·季氏》中说“: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分配公平人们就不会觉得贫穷,和睦相处组织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和平国家就没有危险。

   在孔子看来,贫富悬殊的危害要大于贫穷,而均平不是普遍的贫困,而是“均无贫”,即达到共同的富裕。富裕、均平、和谐、安定,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孔子所希望达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在荀子的思想中,社会和谐主要取决于各阶层得到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回报。荀子称:“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之得其节,礼之序也。”(《荀子·大略》)等级贵贱之分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相应,在等级差别的对应中,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不同的人“或美、或恶、或厚、或薄、佚乐、或劬劳”,而人们又安于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

   儒家重视利益协调,并主张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来实现社会整合,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状态,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看,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关注利益协调机制及其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从而使社会达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状态,形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这些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是重要的方面。继承儒家和谐社会观中的合理内容,并结合当代实际加以发展,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 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治国理念,其思想根源来 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法家、佛教等多个思想流派,内涵丰富。儒、道、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其立意和宗旨虽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共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国和谐思想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承继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法家、墨家、兵家、佛教等多个思想流派,内涵丰富。儒、道、佛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同时也具有了人生的彼岸理想。

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在冲突中吸收和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历代统治者推行的文化政策,绝大多数时期也都强词“三教”并用。南宋孝宗皇帝赵奋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在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中,大约从东晋至隋唐,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道佛三家既各自独立,又彼此互补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末。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丰富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儒、墨、道、法、兵、佛等主要思想学派以及近代思想家都对和谐思想有深刻的阐发。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古至今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受到了这种理想社会思想的影响。纵观中国文化史。儒家、道家、佛教主要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其有关和谐思想的论述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儒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一是“和而不同”。孔子提出“和为贵”,并以“和~同”来区分君子和小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不仅是儒家判断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而且对“和”与“同”的区分成为儒家和谐思想的理论前提。二是“天人合一”。孔子认为,天道寓于人道之中,天道即是人道,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达到天人相知、相通、和谐的境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从心性上解释天人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合一”肯定了天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并视这种统一性为和谐的最高境界。三是“中庸之道”。孔子首次提出“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最高美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子思提出:“君子之中庸,君子而适中”,进一步提出“中和”思想。

宋代的程颐、程颢提出“不偏之谓中,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中庸、中和、中行、中道,是儒家用来调节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道德准则。儒家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从人性本身出发调解人际关系,使之趋向和谐,强调社会和谐的功能。通过“和而不同”、“中庸之道”,最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和合”境界。儒家和谐思想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中庸、中和作为个体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通过谋求人际关系的普遍和谐,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

道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一是“道法 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道家以“道”为最高法则,主张遵循道的规律,顺应自然,合乎天道。提出“天人和乐”的思想:“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二是“无为而治”。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庄子说:“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老庄所谓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要以“人为”违拗自然,是人体道、悟道、得道的和谐状态。三是。知足常乐”。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家立足于“道”本身的超越性,要求人们超越各种世俗的名利、善恶、是非观念,提出“争之无益”、“不争之德”的思想,强调淡化名利,看淡生死,复归自然,这一切都表达了道家对自然和谐境界的向往。道家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天人关系的和谐,从“道法自然”出发,强调“天人一体”,强调人性向天道自然的复归,以之来规定人生,要求人顺应本性,返朴归真,使之趋向天人和谐。主张无为而治,对一切反自然、反人性的政治、生活与思想持批判和超越立场,使人们不是伪善而是合乎人的本性去生活,顺应自然本性,知足常乐 ,减少冲突与对抗,恢复人与自然应有的和谐状态。

佛教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一是“因缘和合”。缘起理论是佛教思想的基石 ,缘就是因缘、条件,起就是生起、发起。佛教认为,宇宙人生的生发无不是依托于各种“因缘”和合而成,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佛教主张“自他不二”,“于诸众生,视若自己”。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佛教主张“依正不二”,生命主体与其生存环境具有同一性。在身与心的关系上,佛教提出了“心净则佛土净”与“六和敬”的恩想:“身和同住,111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二是“中道圆融”。佛教的哲学观是中道观,“中道”是远离两个事 物的对立状态、远离有无、断常等对立见解,在修持上,“中道 是最高 境界。远离苦行与快乐两端的不苦不乐的“中道”被视为正确的道路。圆融要求尊重事物的不同因素,尊重差异各方的共存共荣。三是“平等慈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认为,众生与佛同具成佛的因“真如佛性”,也同能成就佛果,进入涅粲境界。

由此肯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同类众生之间的平等,乃至众生与山 川大地、草木花卉等无情感意识的事物之间的平等。正是相信众生平等,才大慈大悲,慈是给众生以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佛教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身心关系的和谐,“因缘和合”、“中道圆融”的和谐观虽然都谈到了天人、人际关系,但更侧重于身心关系的和谐。“自治其心”是佛法之心髓,佛教以此决定众生的苦乐升沉,乃至国土世界污染清净的关键。佛教主张从静心修性出发,以内在的心灵和谐来促进外在世界的和谐安宁。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儒道佛的和谐思想各有侧重,儒道佛三家的立意和宗旨各有不同。但其三家共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注重天人、人际、身心和谐统一的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华文明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整合凝聚中华民族成为文明礼仪之邦,维护了多民族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 

以儒道佛三家和谐思想为主干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特质,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儒家着重于道德伦理,强调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着重于自然状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佛教着重于内心的领悟,强调的是人自身精神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包容性、丰富性及多层性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趋势,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新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与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谐共生”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世界的时代呼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支撑。当前,要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创造性发展。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儒道佛三家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确立生态文明的“天人合一”理念

儒道佛三家都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人一体”、“因缘和合”,反对天人对立,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鉴于人类在过去的若干世纪里,由于对生态规律的忽视,已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其提供了行为准则。人类已不能再肆无忌惮地干预自然事物的运动或进化过程了,而应该一方面严于律己,克制贪欲,减少对自然的索取;另一方面要增强环保意识,遵循生态规律,使自然良性地发展。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和谐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进化的“生态和谐”时代,是我们重新审视与自然关系后做出的理性抉择。 

2.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确立协调发展的“人际和谐”理念

儒道佛三家都认为人与社会应该和谐统一,即“和而不同”、“中庸”、“中和”、“无为而治”、“中道”、“圆融”,反对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既打破社会对个人的约束.又实现个人对社会的依存。人与社会的关系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问的关系,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利之所在,天下趋之。”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饵决与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要学会用和谐之道来化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协调各种关系,推行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实行民主法治,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使社会成为个人健全发展的家园,从而开创出“社会和谐”的新时代。 

3.在人与 自我的关系中确立健康发展的“身心和谐”理念

儒道佛三家都追求身心和谐,主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足常乐”、“争之无益”、“不争之德”、“自治其心”。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在充满欲望的社会里,现代人应当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当朝着人格健全、人性和谐、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个人身心和谐,才能够保持一份独有的心绪宁静和豁达,摆脱欲望的束缚。儒道佛三家关于身心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化解现代社会中由于过分的物欲追求所带来的冲突,使人的精神从他人与社会的驱使中解放出来,使个体获得真正自由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4.在人与文明的关系中确立文化融合的“文明和谐”理念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除了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一种文化通过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保持其生命力、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文化演进发展的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和”的精神内涵,对缓和国际矛盾,解决国际争端有着重要意义。从儒道佛的和谐思想出发,在人类文明中倡导“和而不同”、“中道圆融”,反对以自我为中心,反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在世界日益走向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国际交往中,追求一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的理想境界,共创和谐世界,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h].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于丹.论语心得[h].中华书局。2006.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第8篇

关键词:儒家;和谐社会;社会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得“和谐社会”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强调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使得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有了更大的意义。

一、儒家和谐社会观的内涵

和谐,指的是事物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十分丰富,孔子提出“和为贵”主张,孟子描绘了“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观点依然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内容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大同世界”、“小康社会”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为贵”———人际和谐。儒家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的归结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从字形结构来看,仁从人,从二,其基本意思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儒家认为首先要“仁者爱人”,学会善待他人,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根本方式。孔子主张在人际交往中要“温、良、恭、俭、让”,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认为“仁”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良能,为孔子提出的“爱人”找到了一个人性的根据。在此基础上,他主张爱人要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爱所有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群己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家十分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只有将个体融入社会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样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群己和谐”。“群”指“国家”、“天下”、“社会”等确定而具体的范围,“己”指一定程度的自我,即意识到自己是有个性的个人,但又不与“群”完全分立。中国古代和谐论立足于共性,更多的强调群体,主张从群体出发使个体服务于群体。

孔子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使天下大治,最高理想就是大同世界,《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制度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同齐宣王的对话中孟子指出,个人的“独乐乐”不如与别人的同乐,“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只有与他人与众人共赏、共鸣,才能得到最大的乐趣。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荀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和”,强调“一”,强调“天下大齐”。他提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故人生不能无群……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则得其长,群生则得其命。(《荀子·王制》)即人之所以比禽兽强胜,是因为人能结成群组织起来,群体的和谐使人类战胜万物的保证。

从孔子到荀子,虽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的理解也就有所偏重,但在把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儒家的理想这一点上,他们的观点却是一致的。

3.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天人合一”。《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物也,爱而弗仁,仁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的思想更具体地将天、地、人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合而为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儒家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4.以民为本。儒家和谐思想肯定老百姓的主体地位,主张建立以民为本的和谐社会。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注重社会对人的道德教化。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尽心下》),主张“仁政”,强调当政者对老百姓的依赖。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进一步体现出对人民力量和作用的重视。

无论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实现,还是主张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儒家文化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也就是主张以人为本,并以此为理念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美好的和谐社会。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儒家和谐社会观

和谐的社会理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意义,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应该如何理解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首先要理清,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

1.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的特征有:

(1)社会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当然,这里说的人,是指人群而非单个的人;(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联系也逐渐扩大;(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人类社会不像动物结群那样自由地生活,而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通过规范及制度将无数单个的社会成员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进行有序地创造活动;(4)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它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政府这个管理中心,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的结构体系,调节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更适宜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社会是一个注重联系、注重整体的概念。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所以说,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就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第二,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整体上的和谐,尽可能避免社会失范。

2.社会学对和谐社会的两个理解视角。

(1)在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上,社会学中的互动论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作为微观社会学理论的代表,社会互动论认为,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挥出个性与自我。互动还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人类才一层层的建筑起整个社会。符号互动论认为,首先,人类特有的互动是传媒符号及各种内涵的载体,刺激的意义来自与他人的互动,而非刺激本身所固有;其次,人类具有与他们结交的特殊行为能力,并由此产生各种人际关系;再次,人类社会是由互动组成的,社会的各种特性是由个体行为维持与改变的。儒家强调以“仁”与“和”的思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忠恕”和“礼”作为实践手段,要求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的要求,这里的“礼”就是一种传递和谐信息的刺激符号,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他所发出的便是这种和谐的刺激符号,这可能会引起其他人发出类似的符号作为回应,这样,如果大多数人以符合“礼”的行为方式进行互动的情况下,“仁者爱人”的目标便可能实现,社会内部的个体之间便会呈一种非常良性的和谐互动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也能得到实现。

(2)在社会整合方面,社会学中则有社会整合的概念。社会整合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的不同因素、部分、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社会利益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提高社会一体化程度的过程。通过社会整合,保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整合的关键在于利益的协调与调整,而在儒家的和谐社会思想中,关于利益的协调有诸多论述。《论语·季氏》中说“: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分配公平人们就不会觉得贫穷,和睦相处组织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和平国家就没有危险。

在孔子看来,贫富悬殊的危害要大于贫穷,而均平不是普遍的贫困,而是“均无贫”,即达到共同的富裕。富裕、均平、和谐、安定,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孔子所希望达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在荀子的思想中,社会和谐主要取决于各阶层得到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回报。荀子称:“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之得其节,礼之序也。”(《荀子·大略》)等级贵贱之分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相应,在等级差别的对应中,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不同的人“或美、或恶、或厚、或薄、佚乐、或劬劳”,而人们又安于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

儒家重视利益协调,并主张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来实现社会整合,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状态,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看,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关注利益协调机制及其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从而使社会达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状态,形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这些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是重要的方面。继承儒家和谐社会观中的合理内容,并结合当代实际加以发展,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

4.顾士敏,中国儒学导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