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和谐文化论文

和谐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13 19:23:39

和谐文化论文

和谐文化论文第1篇

“和谐”是指人类所处各种关系中的协调、平等和基于良性循环的社会发展机制与状态。校园文化一般包括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四个层面的含义。和谐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综合体,它以文化活动为表现方式,融思想观念、道德风尚、价值取向、校风校训、教风学风为一体,通过积极建设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实现校园内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的和谐相处和和谐发展。其内涵可包括三个方面:

1.人自身的和谐

社会对教育提出的使命是在个体和社会统一中来把握身心和心智(知、意、情、行)的和谐发展。个体自身和谐主要指个体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平衡,身心健康、心态良好。

2.人与环境的和谐

人与环境的和谐一方面是指建设优美的校园风光、另一面是指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生活、学习等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于陶冶人们的心灵、进行自由的学习与创造都是十分有益的。而有序、高效、便捷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又会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影响师生员工的行为及其人格的塑造,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从而形成能够使师生员工产生美好感受的校园文化,得以在思想品行、思维品质、学术科研、教书育人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指人与人的和谐,人际间的和谐,广义上是指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际间的交往愈加频繁,相互间的合作依存日益紧密。其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调的能力,已成为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也日益成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涵。

二、艺术院校校园文化特点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专属文化现象,是历届师生对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传承和创造的结果。艺术类院校由于其自身学科设置等方面的特点,形成于不同于综合大学的校园文化特点。

1.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优势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校校园文化构建的重点。艺术院校作为研究文化艺术的专属机构,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风格鲜明的校园建筑及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构建以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突出校园文化美的特色,有利于对学生实施美育,培养学生艺术化的心灵、审美化的人生境界,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的水准。

2.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欠缺

艺术院校学生都是经过长期的艺术教育学习,或是相关艺术院校附中考取,由于学习环境、个人兴趣、时间精力等原因,导致学生偏于专业领域的学习,导致文化课学习投入不够,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人文及自然科学类的活动较少,参与人数较少,人文素养底蕴不足。

3.校园文化构建面临困境

国家在针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研究、培养方式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尚不具规模,各类校园文化导向性机构对艺术院校的关注及研究不足的情况。艺术类学生大多个性张扬、思维敏捷活跃、情感丰富、这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此外,当前教育市场化的背景下,艺术院校学生学习成本不断提高,学生经济意识不断加强,价值取向日趋务实与功利化,这都对艺术院校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出了挑战。

三、构建艺术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明确育人理念

构建艺术院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既包括以学生为本,也包括以广大教职员工为本。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发挥起主体作用,提高管理效能。努力为广大师生员工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学习环境。作为教育研究机构,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充分尊重师生的学术自由,努力为广大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专业素养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学校职能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指导机制,使学生在体力、智力、心理和伦理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2.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圆,艺术院校的学生大多个性突出、而且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为更好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加强制度文化的建设。其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其一,制度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道德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其二;条例细。所制定的条例应内容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如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学籍管理规定、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资助管理规定等。其三;纪律严。制度透明,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从而在践行制度过程中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3.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夯实群众基础

学生基层党团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主体,无论是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创造活力,还是实现校园稳定有序,都离不开党团的领导。其一,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发挥基层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实现激励和带动作用,竭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其二,注重培养学生干部,加强班集体建设,发挥其团结、组织、教育学生的职能;其三,加强社团建设,发挥艺术类院校的优势,组织成立高质量的艺术类社团,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文化,逐步积淀、缔造和培育特色校园文化。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平台

要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专业特点和人才智力的优势,积极探索艺术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形式,创新校园文化展示的新载体,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举办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转变学生轻视文化修养的错误认识。提高文化课的教学质量,加大文化课考试难度,开设相关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提高其学术素养;在艺术实践方面,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要充分利用艺术实践活动展示性强的特点,注重提高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为学生在情感认知、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提供条件,促进同学间的团结、信任与合作。

四、结语

和谐文化论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和谐理念;和谐文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优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贯彻“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需要不断思索和实践的问题。

一、构建和谐文化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立企业文化,不是建立“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文化,而是建立以人为本,以和谐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一)和谐文化的深刻内涵

“和谐”就是要以人为本,激发人的活力,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综合不同意见,化解复杂矛盾,把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和谐理念

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就决定这个企业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管理制度、员工队伍和服务质量。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强调“和气生财”、“和为贵”,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和谐理念贯穿于企业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之中,以和谐作为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此影响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企业在加强文化建设方面,秉承和谐文化理念,在汲取现代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将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为推动企业持续有效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二、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是高校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传统的国有独资企业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高校企业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知名度,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积累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并在社会上做出了较好的品牌,他们靠什么?一是靠先进的管理理念;二是靠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靠本身企业文化的建立,使许多企业形成了一种创新精神、服务意识、团队精神以及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而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回报。

目前高校企业80%是学校独资企业,大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其优势在于人才丰富。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统计报告,2005年度高校校办企业在册职工人数达到28.94万人,科技人员9.65万人。由此可见高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主要来自高校,属于知识型员工。何谓“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们是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是靠知识型员工实现。企业独特的文化也是从知识型员工身上得以体现。由此可见知识型员工是高校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企业文化要做到精神和物质的统一

企业文化的内容包含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它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将思想理念与生产经营等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构造品德文化,提高职工政治素质。要做好企业,首先要学会做人,把“做好人”放在第一位,始终以提高职工思想素质为目标,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境界教育、危机教育,联系实际,抓住“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发展”的问题,开展教育活动,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文化兴则经济兴,经济发展最终是以文化来衡量。对高校企业来说,同样经济是肌体,文化是灵魂。没有经济实力就没有地位,没有文化就难立形象;没有文化品位,就没有灵魂,也就没有吸引力和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高校企业改制的全面推进,高校企业已逐步与学校脱离,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经济和民事责任的经济主体。因而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通过构建企业文化来达到思想认识的统一,激发职工对企业的热爱情感,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职工和企业形成风险共担,责任同负,利益共享的合作意识,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要做到观念和价值观的统一

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高于世俗的倡导,其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并能够满足职工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而企业文化则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以人为本是高校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最好理念和最终目标。在企业发展中,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挖潜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塑造和培养每一位职工,赋予他们文化上的美德。要求员工做到:遵守纪律、诚挚谦虚、团结合作、廉洁自律、优质服务的敬业精神。

(三)企业文化要做到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统一

企业面对经济市场的竞争,不管有多少种经营方式的选择,首先必须选择高质量、高信誉、多市场占有率的信誉品牌,而高质量产品产生和信誉度的建立,都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应该自觉地把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去,贯穿到诚信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制定出一套机制灵活、标准严格、考核细化,奖励到位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管理保证体系和诚信服务的承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在管理上,质量上融入市场,被市场所接受。近年来有些企业根据市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施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职工素质,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精品工程、优良品牌。

(四)企业文化要做到道德教育与社会责任意识的统一

要培养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感的树立和奉献价值观的形成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没有奉献的人是难以尽其社会责任的,企业之所以要倡导社会责任,加强奉献教育,是因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总是或多或少以个体的牺牲为代价的,高校的校办企业一方面要为社会建设服务,为国家纳税,另一方面还要给学校上交一定的资金作为办学费用。企业肩负着经济效益风险还要做好职工的管理工作,其责任和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因此,建设企业文化更应强调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显示了两种作用力,即从避害的角度告诫人们什么是不可取的,从趋利的方面告诉人们什么是受鼓励的。应该鼓励推动职工去寻求精神生活的至高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注意对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制定相应的制度。道德上的成就应该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成就,“厚德载物”是讲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归宿,企业的人文精神应围绕道德建设来进行。

和谐文化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和谐企业文化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进行整合与构建。其中,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当前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一种追求与选择,它对企业文化的生成和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 引言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 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单纯依靠制度的硬管理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构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百舸争流、力求实现质的突破、争创国内一流企业的今天,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和谐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保持动态张力平衡、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入手。

1 提炼核心价值理念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人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1]。价值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价值是价值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理念在企业特色文化的生成和再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源泉和动力。价值观念这种感召依靠义务信念,人们的动力和精力都是围绕它组织起来的[2]。正是人们对基于认识理性核心价值的感召的信奉,使企业中分散的组织和多样化的个人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有机整体。对企业而言,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企业在为实现共同远景、完成职能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根本理念引领下所形成的、规约企业文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走向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和共同规范的体系。共同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理念生成的土壤。

点燃和培育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形成团队合力,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文化战略。只有把蕴涵在企业核心团队和共同体成员内心深处的共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才能促进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共同的价值观能使这个组织更加稳定,促使企业新成员的社会化,并强化原有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认同企业的理想。在企业中,应该确立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共同价值观准则。

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企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指导全体师生员工行为、解决企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企业发展是非标准的根本信念和准则。所以说, “和谐、发展、责任、创新、多元”,应该成为企业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所应坚持的核心价值准则。

2 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它的行为和发展都要依靠其中每一个人的积极行动。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乔万尼所强调的,领导者的文化角色及象征角色对优异的企业表现很重要,他们担任首长的角色,向他人发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信号。协调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使团体始终保持团结、和谐、进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这就必然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实现从技术领导到文化领导的转变。另外,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以人为本”[3]。企业领导及其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在激发和建立新型和谐企业文化,传播和实现核心价值观,改变个人或小组的价值观、行为和规范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领导的专业角色要相应地进行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过渡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建设科研的促进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要依据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和思想,从企业实际出发,规划和描绘企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蓝图,以自我发展和自身的道德领导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其次, 企业领导者应该成为善于倾听团体成员心声,关注成员发展,激励员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精神导师。通过文化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具有自我管理意识和卓越工作能力的工作团队。这种精心组建而成的工作团队不仅能体现领导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还能集中体现和践行企业的远景、目标和规划。

最后,企业领导在管理中要追求卓越,确立特色化目标,不断整合企业文化形象,使企业特色文化更为鲜明,有力地促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

3 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

实际上,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企业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不断整合、优化企业文化资源,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企本文化是实现企业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和专有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由于人员素质、领导方式、发展方向等不同,两者之间的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就会存在很大差异,所谓“移形易而移神难”,这就必然要求强调和突显企业自身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主体作用。

以学习型为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企业形成特色文化、打造企业个性化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企本文化既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关注发挥企业共同体成员在特色文化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促进两者之间沟通融合的有效桥梁。塑造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体的自我超越,从而不断营造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将有利于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激发所有成员从事工作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领导能够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向建立一流企业的共同远景迈进。

4 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通过各类组织仪式得以诠释、表达和传播。在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信念内化契入组织成员共同的认识和意念中就形成了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实质上依赖于企业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4]因此,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组织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则能使企业中的成员认同和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会得到加强,并且愿意承担企业的使命,从而也就有利于企业形成重视人的主动性的企本文化。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的价值取向,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可以使得企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内部及外部关系,还可以用良好的文化理念引导企业正确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3):1.

[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学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7.

和谐文化论文第4篇

首先,文学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和谐文化的内容。追求和谐,是中华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价值观。中国人以和为贵,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中国的和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和风细雨”、“和颜悦色”等,表达的是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天人合一”、“人畜兴旺”等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人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协和万邦”、“求同存异”,寻求的是各个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应和睦相处、亲密友好。而这些和谐的内容既可以通过正面的宣传让每一个人知晓,又可以通过文学的形式来深入人心,特别是借助人物形象来震撼人的心灵,激荡人的情感。《昭君出塞》就是以戏剧的形式来表达如何处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小说的形式来表现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的主题。张承志的《绿化树》《北方的河》和《金牧场》又主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是因为文学避免了空洞的政治式的说教,而又完完全全地演绎了和谐的思想内核,起到了教育人民大众的作用。

其次,文学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完善的艺术形式,可以对良好的社会风气与风尚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良好的社会风气与风尚,这是和谐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它当然可以依靠道德和法制的作用与力量来树立、来建树。但文学的功用同样不能小看。历来的统治阶级都非常看重文学的教诲作用,都想方设法控制文学来为其统治和巩固政权服务。社会主义国家更应重视以文学创作来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道德风尚。焦裕禄、雷锋、、、刘少奇、邓小平、等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物、英雄和领袖,通过文学创作表现后,更是家喻户晓,更是动人心魄,他们为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风气的形成起了导引作用,他们是中华儿女们学习的楷模。还有许多作家用虚构手法塑造出来的平凡人物,如《人到中年》的陆文婷、《天云山传奇》中的罗成、《李顺大造屋》中的李顺大、《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中的李铜钟等等,他们无不影响着每一个读者,无不令读者肃然起敬。正如有些读者所言,阅读了这些人物的事迹后,渐渐懂得了怎么做人、怎样生活,并且逐渐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一个个个体的情操受到陶冶,必将影响到社会整个的群体,久而久之,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与民族精神也会形成,文学塑造美好心灵的教化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这样说来,我们并非着意地夸大文学的作用。因为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文学并不像其它意识形态样式那样,直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的教化功能始终是潜移默化的。

运用文学表现和谐的思想内核固然重要,但我们认为,更要重视文学自身的创作,所以如何加强当前社会主义文学建设,这才是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之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大力建设“和谐文化”的主题,而且要求文艺工作者力行“四个一切”,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同志说:“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讴歌时代的文艺创造活动;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的心声;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文艺的新天地;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做到德艺双馨、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这四个“一切”可以说切中了要害,抓住了关键。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与文学建设,首先应该是文学工作者怎么做,怎样去创作。文学工作者的创造性潜能发挥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文学的发展和繁荣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文学工作者怎么做,又取决于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即胡总书记所殷切期望的“理想”和“抱负”。“理想”和“抱负”实际就是如何处理作家的世界观与文学创作的关系问题。在这里,文学工作者的“理想”是指以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内核的人生信念,没有这种人生信念,文学工作者要创造出伟大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是万万不可能的。在这里,文学工作者的“抱负”是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终身为人民歌唱的人生追求。人生理想信念和抱负都有问题的作家,他不可能创作出撼人心魄的文学作品,他的价值取向也不可能引导人们健康向上。新时期之后,少数作家倡导“下半身”写作与“个人化”写作,少数作家竭尽能事写“床上戏”和婚外情,很明显就是价值观错位的结果,自然而然在作品中流露出一种及时行乐观和官能享受的观。这样的作品对人民大众起不了审美愉悦的作用,尤其对青少年的心灵伤害是巨大的。审美价值的极度低下、甘愿为“孔方兄”卖命,这是当前某些作家的不良行径。

文学家仅有理想和抱负还是很不够的,他们如何去创作,如何去表现,这才是题中之义,也才抓住了重中之重。第一,文学家必须积极投身讴歌时代的创造活动。我们这个时代,正处在改革开放之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先进事迹,文学家不抓住和不捕捉社会变革的重大题材和重大问题,那就不可能创作出史诗性的华章。近几年,文学之所以缺少了产生轰动效应的作品,根本就是丧失了对重大问题的挖掘,对主旋律的颂扬。第二,文学家必须反映广大人民的心声,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在任何时代,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文学反映社会生活,首先就是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人民群众的生活是作家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心中装有人民,心系基层,才会主动与人才亲近,才会有表现人民大众生活的冲动和灵感。而一心只面向楼堂馆所、杯樽交筹,那注定是追逐表面的奢华,终究成不了大的气候,也只为少数人所欣赏。反映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命运与思想情感,真正讴歌真善美,决定着艺术的生命力。第三,文学家要有创新精神。文学虽然有传承和继承的因素存在,但更应强调作家的创新。作家的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维与观念的创新,没有新观念,没有新思维,作家的创作能力肯定受到制约。二是在形式上与手法上的创新,文学形式和手法一旦固定下来,总是很难突破的,但大凡成功的作家都有自己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创新,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三是表现内容方面的创新与创造。如果文学家不积极开拓文学的新天地,没有自己的独辟的领域,一味地跟风跟潮,那注定是不会引人关注的,也不会有新的思想,新的内容。周立波、赵树理、柳青等作家,各自在农村生活领域里,有自己的独创备受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

和谐文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文明;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370-02

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条和第四条分别是“文明”、“和谐”。要达到“文明”、“和谐”的前提,首先涉及文化这个概念。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文化的国家是不存在的。所以,也有曰: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说。

在日常中,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广义的阐释上,甚至把文化和文明的定义混淆。探讨文化的发展,深层理解,才能发现文化和文明相互概念的辨识关系,从而找出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的规律、引申,以至把握、操控使之转换为推动和谐社会的一种内动力。

“文明”乃至“和谐”基于文化概念的实践。探究“文化”和“文明”两个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其之间关系,用以指导推进构建和谐社会。探讨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及其相互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文化”一词的定义,古今中外有百余种。最初,文化概念被笼统地用来指称人类活动的产物。原始社会就有了文化,人类语言的发生标志着文化的开端,迄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史学家和哲学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劳动创造了人类。从猿到人的漫长繁衍史中,演变人的群体过程中发现的单一的“劳动者”的人很难适应生存。人类出现“合作”,这是人的社会性初始,是人最关键、最深刻的一层含义,指人们在改造世界中具有的分工协作的习性和要求,这就是全部人性的发源地。只有劳动才使人从动物中超脱出来,从而赋予了人的一切特性。

人的力量来自人的合作。古人早就看到了这一点,认为人能优于其他动物,成为万物灵长,重要原因在于人的劳动合作。如荀子就认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的爪牙之利不及虎豹,四肢之健不及麋鹿,耳目之敏不及鹰兔,潜水挖洞不及鱼鼠。因此从个体意义而言,人是最难以独立的生物,面对大自然,人类远不如低级动物的适应能力强。人类为了在与自然的抗争中获得生存发展,只能联合起来,团结协作。因此“人是最名符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①

人类在这一系列劳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传播靠的人生物功能声带音频的变化音响来表示多种大脑储存的需要输出或输入的信息,简言之就是人的语言。这种变化的音频在本群体中得到共识,这就是人类语言的交流。人类在劳动中不断进化,发现有些信息有必要储存,他们想到用某种符号表示某种事物,这就引发了早期文字的出现(例如考古发现的甲骨文)。这种口语或符号传递信息就构成了文化萌生。

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才出现了文明。文明开始于文字的使用,金属工具的出现,国家的形成等,人类开始文明时代至今只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文化”的概念,古今中外有百余种。英语中的culture原意包含:耕种、居住、练习、注意、敬神,被引喻人类某种才干和能力,主要指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种和改良措施。到古希腊罗马时代,这个词的含义转变为改造、完善人的内在素质,使人具有理性公民素质的过程。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把“文化”一词引申为“耕耘智慧”(cultura mentis)。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为使用意为耕种、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并进一步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进而把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17世纪德国法学家S.普芬多夫首次提出“文化”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即文化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提出,文化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使人得到完善的社会生活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统一。19世纪、20世纪和21世纪都有人从不同角度定义“文化”。

最初,文化概念被笼统地用来指称人类活动的产物,就是直接与社会相对应的,是人类社会的能动性的整体涌现,文化的产生、发展都是人类劳动实践的必然结果。

从时间看,文化比文明早;从空间看,文化可以多方向传播;从内容和形式看,文化表,范围大;从传统看,文化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这种“积极”或“消极”的都会作用于社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效果,这也是文化属性的表现。

二、文明和文化的诠释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上,可以看出它和文化的不同对应点:从时间看,文明比文化晚;从空间看,文明有明显的地域性(包括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不同);从内容和形式上看,文明为内,范围小,其因文明的首要属性是人,而个体的人的范围小于社会的范围;从性质看,文明是进步状态,它不象文化有的两极二重性。

然而,文明的诞生基于先进的文化。反过来,文明又推动这种文化的发展。这就是文化和文明不可分割的关系。

长期来。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及其关系是一个世界性的学术热点,研究的学科很多,层次也很高,观点层出不穷,反映了文明与文化的复杂性。在当前中国文化大繁荣发展进程中,人们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讨论更是热烈,上至党和国家领导及文化管理部门的各级领导,下至普通的文化研究者及日用其中的平民。从人与社会的实际出发,揭示文明与文化的科学内涵,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文明学及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化学。在众多的学科研究文明与文化,堪称为代表的,首先是人类学与社会学。

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时,其研究对象为人类的体质状况及其演化规律。20世纪50年代,拓展到了研究人类的文化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人类学形成两个分支学科:即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人类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劳动实践的历史进程。因为人类学家一开始所关注的是人自身以及人通过自身劳动实践呈现出那些变化,这正是人类的文明。

目前,一方面文化人类学深究人类的起源和演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试图从“他者的目光”转换到“中性的目光”,从而以文化的多元主义或相对主义去解决人类的冲突(包括战争、恐怖行为),寻找人类共同发展的道路,实现世界和谐。前者任务是要解决人的文明之所以存在的根据,后者则试图以人的文明状态去衡量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也就是关于所存在事物的静态描写。不过,这些都还未能达到对人类自觉改造世界这一文化本质的揭示。

社会学在如何研究社会整体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和工具,这是迄今为止它对社会科学的突出贡献。然而,社会的主体是人,人类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社会,所以社会学研究内容也不曾离开过人,只是这些内容是不断变化且日益复杂化的。

19世纪70年代后,社会学的研究中心转入美国后,它对于社会伦理和人的道德情操、精神生活等内容更是给予了充分关注,而这些内容其实也就是人这一研究对象的具体化,也属于文明的范畴。这样一来,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和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便有重叠和交叉了,以致形成了社会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两大分支学科。在英国和法国,社会人类学同美国一样,进行着道德和精神伦理价值的研究。在德国,文化社会学则着重于文化变迁以及历史社会学的研究。一方面,社会学试图通过对精神文明的现象研究揭示人类社会结构的本质,以便勾画出人类社会的真实图景。另一方面,社会学试图从社会结构的存在事实出发,揭示人的思想、政治观点等特点。然而,这两个方面并没有发展出关于人的文明的真正的科学,以及关于社会的真正的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仍在文化与文明之间不断动摇,文化与文明的真正内涵仍然湮没在纷杂的学术深处。当代社会学的状况仍然如此,突出表现是两点:一、它既研究社会整体,也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根源;二、它所存在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多元化,以及内容的分化正是此现象的反映。

人类学和社会学对文化与文明都有自己的定义和理解,但其内涵常常互相篡越,边界亦不清。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文化与文明概念都直接指示人性,这反映了人们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未自觉,人与社会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是混沌的。

近代以后,文化和文明的内涵开始在人性与社会性之间摇摆。这种摇摆表现形式为两种:一种德国式的,它的定义是精神性的活动及产物被称为文化,制度、技术之类的被当作文明;二种是英美式,精神性的活动及产物被称为文明,而制度、技术之类的被当作文化。

正因为文化与文明的这两个相关的概念,不可分割的状态,在当代出现了总和论,即文明也就是文化,文化也就是文明,文化与文明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替换使用,文化和文明更难以区分。深究起来,这是人类发展至今,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更复杂。所谓紧密,例如,经济活动直接创造文化,文化活动直接产生经济,当代的文化产业发展大潮就是证明。所谓更复杂,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的出现,将人的社会性以及人的个性的发展推向了更为复杂也更为富有生机的状态,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就趋于复杂了。用现代系统论来认知②,文明是直接与人相对应的,是诸多要素构成的人的整体涌现,是人的能动性的整体涌现;文化是直接与社会相对应的,是社会的能动性的整体涌现。然而,两者的根本动力都是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

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院士在人体科学中指出的“功能状态”③概念,揭示了人在社会中的整体功能态可谓之为文明,而社会活动的整体功能态可谓之文化。功能态之所以呈现,其根源在于劳动实践,无论是人的功能态还是社会的功能态,其根源在于此。其实,文明根本上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产物,而作为一个概念,它反映着人的劳动力在人身上的实现程度,因此,它能成为人的整体状态的标志,而不仅仅是人类的思想状态的标志。对于作为社会的整体特性特征的文化,人们的认识要好得多,但是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有的学者只揭示文化的社会整体涌现,而忽视文化的物质性生产劳动这一根本源泉。如果那样,则文化将失去其物质性本源,变得萎靡、滞后、凋零状态。

三、和谐是文明上升的高级阶段

所谓的人类文明,其内容主要方面:一是人的生物性方面的变化,如身体素质提高的状态,人的器官功能的延展或增强,例如在生理本能中出现理会兽皮(后来的服饰)遮掩躯体,人类婚姻关系的模式出现等,以及人类的进化,可谓人的自然性文明;二是人的劳动活动性给自身带来变化,脑容量增大,大脑功能的发达,以及视觉的建构作用,行为方式的进化等等,可谓人的活动性文明。这两个内容是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所赋予的。人类这样的实践活动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三方面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的总和构成了人的整体状态,这就是文明的人性。每个人自觉改造世界的能力在社会环境中的表现主要是三个方面:即人的物质文明、人的政治文明和人的精神文明。三种文明分别反映了三种现象:a、人的物质文明是对人改造自身物质性能的自然状态的反映;b、人的精神文明是人对改造自身意识活动的意识状态的反映;c、人的政治文明是人对改造自身与社会关系的行为状态的反映。

人类对文明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最初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后来提出“政治文明”,主要着眼于社会改革、制度层面。中共十提出“生态文明”,实际上应加上“社会文明”和“人的文明”。正因为只有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才能构成一个文明体系。其原因,物质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基础;政治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和支撑;社会文明主要指社会制度和社会行为的文明;人的文明包括意识文明、行为文明、仪表文明和语言文明;生态文明应该包括良好的生存空间和人文环境的优化。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这六个方面各有自己的规定性,互相联系、互相交叉,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系统整体,任何一个方面都与其他方面息息相关,绝不可片面地理解,在实践中也无法割裂,任何一种文明出现滞后或失调都会导致整体的失调。因此,必须把“六个文明”联系起来,积极倡导正面价值,弘扬正能量,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清新明朗的社会风气,促进整体的文明。

个体的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且从根本上是社会决定人而不是相反,其原因人是构成社会的细胞,而人及其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社会的其它诸多要素,才共同构成了有机的人类社会整体,作为“细胞”的人,文明程度,决定着这个社会内动力的大小。任何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一个和谐的社会大环境。这个和谐的内核就是要形成一个文明体系。所以,和谐是文明上升的高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在前,“和谐”在后,这是其哲学层次的关系所在。“文明”贯穿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始终,简言之,先有文明上升,后才有和谐可言。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形成文明的有机系统整体,以及其良好谐调运作机制,才能构建一个完整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

[2] 前苏联学者应用系统理论来研究文化,贡献很大,虽然他们局限于当时的系统理论水平。参见E・A瓦维林,B・II・福法诺夫,马克思主义文化范畴论[M].奚洁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 在人体科学中,钱学森认为,人这个超巨系统在巨系统中不断地受干扰,人起来自卫,排出干扰,形成了各种功能状态。参见钱学森,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体科学[A]钱学森文集,卷4[C]顾吉环,李明,涂元季,北京;国防出版社,2012.

和谐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学校;和谐文化;基本特征

学校文化是学校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师生员工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具有发展性和校本特征。学校文化随着学校的诞生而产生,它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具有较大的相对稳定性,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学校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校的形象、质量和生命力,这已经成为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共识。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是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媒介和途径。正确把握和理解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既重视传承,又重视创新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令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记。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与发展的纽带。学校文化积淀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而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今学校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帮学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学生在今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多一分厚重的文化积淀,就会少一分轻浮的言行举止;多一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就会少一分对于多元价值体系的迷茫与困惑;多一分对于传统文化中惰性因素的清醒认识,就会添一分在教育改革创新中寻求突破和超越的勇气。因此,学校要重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底蕴。

文化本身就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学校文化同历史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这里所指的历史,不仅包含国家民族的历史,还包括学校的历史。从学校历史来看,一所学校,不管历史的长短,其走过的时间历程都是一笔财富,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①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体现着学校文化的厚重和活力;校风、教风和学风,折射着学校的精神风貌,推动整个学校的繁荣和发展。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办学传统,则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血脉,是这个学校的精神记忆。学校文化就在传承校本文化中得以发展。学校文化的品位,正是因为历史的积淀,时间的锤炼,才具有感染力。

“学校文化传统是学校师生在教育实践中长期创造积累形成的,但是学校文化不是静态不变的,不是消极地接受前人创造的传统,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新的形势创造的新的学校文化。”②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创新才有时代的积累。“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只有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保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而“作为学校精神的创新,就是要培养师生形成一种视野开阔、博大恢宏、兼容并蓄、勇于创造的治学思想、学术传统、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气”。③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继承中有创新,注入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活力、时代的内容、时代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让文化底蕴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彰显学校的独特魅力。

二、强调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科学与人文的合力推动的。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人文的研究对象有关人和社会一切事务。科学以物为尺度,推崇工具理性至上,追求严谨和真实;人文则以人为中心,推崇价值理性至上,追求善良和美好。有人说,假如把人类文化看作一枚硬币的话,科学与人文就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即对立又统一。从文化的层面看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科学文化的精髓是客观、求实、理性的科学精神;人文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二者同源互通,共生互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不仅利于两者的发展,而且根本在于有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共同构成了社会整体文化,促进人的自身完善,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传播,都不可偏废。科学教育对科学自身、个人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层面,以及社会、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重要价值。⑤它在开发人的潜能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学校环境下,加强科学文化的传播,主要体现在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功能、客观求实的理性精神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实现科学理性精神人格化。人文文化在促进师生员工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学校文化的角度来看,学校内外一切活动都应是以人为中心的。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和完善人,注重师生员工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树立仁爱的伦理价值观,冷静客观地看待社会上“对物的崇拜”,形成有利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是学校人文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讲,学校文化是一种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是一种和谐的、完整的文化,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协调融合的文化。

三、尊重个性,和谐宽容

个性在学生的求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尊重个性,在学校教育中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是,长期以来好学生的标准不外乎听话、听教,在此基础上,若能学习成绩优异,则在教师眼里就完美无缺了,而有棱有角、有突出个性的学生不仅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反而被想方设法放进“熔炉”,“打磨”成标准件。因为有了这个无形的标准,所以很多学生都朝这个标准方向努力发展自己,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处于一种“听话”的状态,泯灭了自己的思维与个性。这种“只讲统一,不讲差异,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是“中国教育当前最大的弊端”,“这样的教育培养不出顶尖人才”。⑥

“人是有差异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因此一定不能忘记差异性的教育。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公平”。⑦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学校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学生个性的张扬需要一个发展的空间,需要学校文化的宽容。“宽容的深刻含义就在于:对自己所认同的对象也能抱以审慎的态度,而对别人所信赖的事物又能假设它确有合理之处。”“宽容,最重要的是对富有个性的人与富有个性的思想的宽容。”“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它对于造就健康人格,培植宽容、真诚、信任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⑧建设和谐学校文化,应该摈弃那种不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赋予个性教育以丰富的内涵。应该创设和谐人文环境,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回归到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灌输的客体;教师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使“失败者”不再成为学习困难者的同义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差异,接纳学生的个性,包括其个性中的不足;关注每一个学生,因学生不同的天分而教,因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佳学习期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而教。学生有多少需要,学校就提供多少服务,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和谐的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教师施展才华,激扬人生的沃土。这是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

四、旗帜鲜明的多元化特征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差异性。多元文化是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多元文化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出现与多元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所有学校都是多元的。”“多元化包括许多方面,如年龄、性别、性倾向、政治信仰、社会经济地位、、智力水平、语言和民族等方面的不同。”⑨学校文化之所以深邃而博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多元化特征。学校文化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融过程。在学校,不同的文化广泛交流、碰撞、借鉴、吸收,推动着学校文化的发展。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主要表现在:(1)文化的多样性影响着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多元文化教育体现维护教育机会均等的精神;(3)学校必须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4)推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渠道是渗透性的,“多元文化教育渗透进学校所使用的课程和教学策略,渗透于教师和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互动,以及学校解释教学和学习本质的方式”。“由于多元文化教育以批判教育学作为其哲学基础,并将知识、反身、行动(实践)作为社会变革的基础,它因此促进了社会公正的民主原则。”⑩这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应该充分考虑多元文化对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培养师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文化批判力,“警惕文化帝国主义的威胁,重构学校的文化形象,为建设一个多元共存的文化世纪作出贡献”。“不仅应该认识到外部世界的文化多样性,而且更应该认识到学校内部学生群体基于性别、种族、阶层、地域等的文化多样性,从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应该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审视课程内容的文化价值取向,努力从多种不同文化传统中吸收丰富的课程资源。”{11}应该给弱势学生群体更多的关爱,推进教育机会均等,促进社会公正公平。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必然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12}。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崇尚和谐,追求和谐。

五、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

行为文化紧密相连,四位一体

学校文化是整合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从文化的层次结构上看,学校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制度文化反映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精神文化凸显学校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对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具有灵魂和生命力的作用;行为文化是师生文明素质的表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从育人的视角来看,物质文化层次侧重服务育人,制度文化层次侧重管理育人,精神文化层次侧重教书育人,行为文化层次侧重实践育人。这四个层面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育人这个主题。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些学校往往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实际上,学校文化不是靠物质包装出来的,而是人与物相作用的结果。学校文化是一种良好的教育生态,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学校文化建设应坚持“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务虚与务实”和谐统一的原则,统筹兼顾四个层面,实现学校文化整体内容的发展,包括从内核到表层、从硬件到软件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13}学校文化需要通过点点滴滴的渗透,无声地影响师生员工的思想,形成独有的学校精神,内化为师生的性格,并最终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文化力的作用。

注释

①苏令:《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创新》,《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31日(5)

②{13}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8,69页

③邱伟光:《科学把握和谐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5期,第42页

④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第11页

⑤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⑥⑦张建新,薛飞:《专家指出不讲差异是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2日(6)

⑧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89,190页

⑨⑩[美]威廉·G·坎安宁,保罗·A·科尔代罗:《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赵中建主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2,107页

和谐文化论文第7篇

1.民营企业文化变革是建立信任机制推动利益相关者和谐民展的必然要求民营企业大都出身于“草根”且家族化特征较为浓厚,企业商业关系的基石明显地建立在亲戚关系或亲戚式的纯粹个人关系上面。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管理的复杂化,需要有更多家族之外的成员进入企业并任职一些重要岗位。但“自己人靠得住”的传统观念会使得非家族成员难以获得全面的接纳与信任。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认为的那样,“儒家君子只顾表面的‘自制’,对别人普遍不信任,这种不信任阻碍了一切商业和信贷活动的发展”。弗朗西斯·福山在《信任》一书中也指出华人对外人的极端不信任制约了公司的制度化发展。这种缺乏信任的人际关系极大地影响到了民营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有良好的利益分享机制。而许多民营企业基于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目的会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并不惜损害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如在针对娄底的民营企业的调查中发现,许多民营企业都是以最低工资标准为参考确定员工劳动报酬的,一般员工的月工资在1000元左右;有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有3~4年没有涨过工资;68%的被调查员工签订的是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劳动合同;实行双休日的企业不到15%,而多数员工的加班工资低于正常的工资标准。此外为了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忽视环境保护、忽视人身健康的事情在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中也屡见不鲜。因此,民营企业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变革来淡化家族色彩、彰显企业文化“治心”的本质功能,并通过“治心”达成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重构民营企业的信任机制,奠定企业和谐发展的心理与精神基础。同时也要通过企业文化变革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和谐发展。

2.民营企业文化变革是推动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邵东民营企业的发展一度被认为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奇迹和缩影,邵东也一度被冠以的温州之称。然而近年来邵东民营企业已不复原有强劲发展的势头。究其原因,忽视企业文化变革、忽视文化资本的积累和培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国家的富强靠经济,经济的繁荣靠企业,企业的发展靠文化”。现实中那些发展态势良好的民营企业,无论是三一、大汉还是晟通,它们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无一不是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变革。传统的企业的发展模式基本遵循两条道路,一是内涵式的发展,一是外延式的扩张。这两种发展方式在本质上都强调对资本、资源的利用,但时展到今天,“文化”对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文化作为一种“组织资本”,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组织制度、知识管理系统、客户和公共关系系统之中,可以降低监督成本、交易费用,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文化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具有导向、约束、激励、凝聚、调适和辐射功能,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特别是当它的力量十分雄厚的时候,会产生极为强有力的经营成果。无论是面对自己的竞争对手,还是为顾客提供服务,它都能使企业采取快捷而协调的行为方式,也能引导掌握知识者在欢歌笑语中跨越经营的险滩。”民营企业的调查也表明,在推动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多种因素中,属于企业文化范畴领域的企业理念、价值观、人才激励机制、利益分享机制乃至管理风格都对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起着、推动和催化作用。

3.民营企业文化变革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现阶段,许多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传统文化中消极成分如保守封闭意识、墨守成规、中庸之道的影响还较为明显,这与现代企业文化所要求的创新求变、开放竞争、公平竞争背道而驰;“家族式”与“独裁式”企业文化还较为明显、普遍;企业文化建设遵循着没有选择的“拿来主义”,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有其独特性,不同的企业由于其创建历史、所处的生命周期以及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同会需要不同的企业文化,因而不会有一种“普适”的、一劳永逸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有的放矢、顺势而为,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企业文化变革克服、消除既有企业文化的不足,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永葆企业文化的活力。

二、民营企业文化变革的对策与建议

1.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素质许多民营企业的创始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其自身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以及视野观念都还有着较多的不足。亚当·斯密曾说过,“经济行为者是一个具有善良意志、明智以及自制的人,他在基于道德、法及正义的社会以及经济的环境中开展既合作又竞争的活动”。Werhane则通过其研究强调企业家的道德品质是决定企业文化的关键因素。因此,民营企业的文化变革首先就要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修养及道德水平,让民营企业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较高的文化修养与广阔的视野,实现由个人财富与企业财富创造者的角色向社会财富创造者角色的转变。在这样的企业家的带领下,民营企业的文化变革才能构建企业内部的整体和谐,推进企业外部的广泛和谐。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推进企业文化变革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属于正式制度的管理规章与属于非正式制度的企业文化,二者互为补充,共同管理和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离开企业文化,员工行为难以内化、沉淀为习惯,从而弱化制度的作用;但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企业文化的作用将变得软弱无力。缺乏约束、一团和气并不能建设真正的和谐企业。因此,在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一方面应通过制度建设消除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应通过制度明确规定员工的权利与义务,对员工行为予以必要的强制性规定。针对民营企业疏于制度建设、管理松弛的现实,尤其要重视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并在日常运营中落到实处,为企业组织文化变革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成立企业文化变革的专门团队惯性犹如一驾巨大的马车,缺少外力的推动很难自行改变方向。与此相同,企业文化变革也很难自行发生。企业文化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会涉及企业内不同的部门、机构和人员。为了破除障碍、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有必要组成兼具权威性与专业性的专门团队来推动、指导、协调企业文化变革。权威性有助于消除阻力,协调矛盾;专业性则更有利于企业文化变革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还可以借助于政府部门、专业咨询公司等外部智力。充分发挥员工的活力与主动性企业文化的内涵包含了共同的价值观、理念以及行为规范。这种“共同性”即要求员工尽可能多地参与到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来,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变革的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杜绝“雇工”心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尼迪在其合著的《企业文化》一书中也将英雄楷模人物作为企业文化五大构成要素之一。在企业文化变革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在员工中树立榜样和英雄人物并大力宣扬,以促进企业文化变革的实施,推动新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强化和传播。

三、结语

和谐文化论文第8篇

关键词:“和谐世界” 文化 传承

一、引言

“和谐世界”理论是全球化的世界观,是对人类未来的一种理想,是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思考和大胆探索。关于“和谐世界”的研究集聚了大批国际关系、外交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他们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该论题进行探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目前,从理论上对和谐世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大多是关于和谐世界与国际关系和外交、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关系等方面。而关于“和谐世界”理论文化传承性的研究目前有影响的著述还不太多。白露堂的“向世界推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一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合”思想、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持开放和包容心态以及“和谐世界”理念将“和合”思想推向世界三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了阐述,对“和合”思想对中国外交的影响也有所提及,为该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研究出发,依据中国外交思想文化和国际战略的发展历程,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谐世界理论的文化传承性。

二、“和谐世界”理论

中国立足全人类利益的高度,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强调以对话合作化解分歧、解决争端,以互利互惠促进世界和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谐世界”是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世界蓝图,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和谐世界的核心价值,就是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回答了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怎样建设这个世界。“和谐世界”理论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它继承了新中国外交的传统,并结合国际形势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变化,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利于中国外交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有利于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和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200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如今,和谐社会的建立已经从探讨阶段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其实践也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领域。

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和主张,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国外主流媒体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中国通过挖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向世界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从长远来看,“和谐世界”这一主题的提出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和谐世界”理论的文化传承性

“和谐世界”理论具有文化传承性,因为我们不仅能从中国古代的“和合”思想中发掘出文化源泉,还可从中国的外交思想史和国际战略发展中找到线索。

1.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从儒家思想“和为贵”和道家学说“天人合一”,到封建时期“和合”思想渗透于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可以看出,“和谐世界”理论体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文化传承性。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指一种“配合得适当而匀称”的关系,包括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世界的和谐。《周礼》中说,“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和谐中国”和“和谐世界”事实上都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扬。在儒家思想中,“和”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认为礼的作用,和睦是最重要的,并深刻阐述了“和”不必一定要“同”,而“同”者也可能“不和”,倡导在存“异”中求“和”。孔子还极力提倡“中庸之道”。另一思想家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也强调“和”是办成任何事情的关键所在。中国古代另一大思想流派道家提倡“天人合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它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并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为贵”的中庸之道后来成为封建社会最高道德标准和最佳人生境界,“和谐世界”理论是对这种“和合”思想的传承与升华。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国家之间和谐共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世界,是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世界。

2.中国外交思想史方面。在中国外交思想方面,“和谐”理念的传承不仅可从著名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中找到线索,更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的外交理念”以及今天的“和谐世界理论”。可以说,“和谐”是我国基本外交思维的延续。

中国历代封建朝代的外交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受到“和合”理念的影响。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被沿途各国公认为友好交流之路,极大地推动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特别在唐代,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当时,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舰队,但舰队远航的目的并不是抢掠土地,索取财物。郑和的船队从东南亚到东非,远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路带去的是互利贸易和邦交友谊。

新中国成立后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继承中国讲信修睦、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传统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此基础上,根据世界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情况,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以为核心的中国领导集体在坚持和平与发展理论的前提下提出新的中国外交理念,那就是对世界多样性的充分理解与思考。而以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立足全人类高度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本质上就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基础的,从根本上区别于“大同世界”和乌托邦。中国社科院王逸舟教授认为,和谐世界理念是对我国宝贵外交遗产的继承,是中国、印度等国在20世纪50年代倡导的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由此可见,中国外交理论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不断创新过程,“和谐世界”理论不仅体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凸现了中国外交的文化传承性。

3.中国国际战略发展方面。中国的国际战略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从汉唐时代世界大和的国际战略思想到清朝大力发展洋务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边倒”到“三个世界”再到“东西南北”的划分,无不体现出中国国际战略从世界和平的考量出发,为谋求最大限度的和平和世界和谐而提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倡议。

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后,对外关系逐渐发展,特别是汉武帝开疆拓土,张骞出使西域,中外关系空前活跃。在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清代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设立资本主义性质的事业,他们采用“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策略,实际上就是中西结合的范式,让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体制下和谐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的国际战略为“一边倒”,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一边倒”方针的提出,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为了长远的、大范围的和谐,必先求得局部的稳定。 “三个世界理论”由于1974年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把世界划分为三个部分的理论。这一战略思想,对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加强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国际地位,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发展对外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对于“一边倒”的战略,“三个世界理论”将“和”的范围进一步扩展,为世界性的和谐奠定了基础。而邓小平在1985年关于“东西南北”的划分更是直接阐明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邓小平强调南北问题,实际上是为了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以及在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为今天“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铺平了道路。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从“一边倒”到“和谐世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国际战略发展的实质和最终目标是“和”。“和谐世界”理论集中显示了新一代中共领导集体从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符合世界现实和着眼于世界未来的理论。

四、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解决世界性难题具有指导意义,对缓和、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和谐世界”理论无论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古今中国外交思想史以及国际战略发展方面都能体现其文化传承性。“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必然,它源自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源自中国文化的精髓,源自中国人的总体价值观,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逸舟:《中国外交十特色―兼论对外交研究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5。

[2]张妍:《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2006.8。

[3]阎学通:《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政策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6.1。

[4]肖、于海洋:“试论和谐世界理念”《理论探索》2006年第三期。

[5]刘介民:《和谐社会的理论构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探索》2005.6。

[6]党明德:《邓小平、对传统和谐文化的继承与超越》,《济南大学学报》,2002.2。

[7]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到邓小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