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9 09:22:04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第1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社会生产 途径

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生产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生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实践中也探索出了一些主要的途径,本文将从两者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主要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文中所提思政治理论课教学既包括理论教学也包括实践教学,所指社会生产既包括校园外的社会生产,也包括校园内的社会生产,如仿真实习、模拟市场和社团活动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结合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理论观点

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现代教育不仅要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个人的需求;不仅要为社会培养有生产能力的人,同时也要发展人的个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不仅重视了教育与生产的结合,更在现代教育环境下重视发展人的个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有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任何理论,归根到底源于实践,任何理论必须回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脱离现实世界,脱离实践,其教育功能就会显得软弱无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变过去与生产实习、生产劳动脱节的现象,主动下“基层”,接“地气”。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两张皮”的现象。如何通过社会生产的平台,把理论教学与专业教育、专业实习以及生产劳动等社会需求相结合,解决学生在社会生产中的思想道德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面对的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可以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状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真正体现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

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实践报国的需要。大学生通过服务社会生产,贴近群众生活,不仅能够深入的了解世情、国情、民情,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同时在社会生产中可以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同时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能够挖掘自己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将来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有利于高校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我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任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了培养更多这种高级应用型人才,我院在“2+1”人才模式基础上着手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年来,为主动适应新时期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我院系统地引进国际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有效地借鉴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CDIO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构建以市场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与驱动力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为这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更好地服务和支撑。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结合的新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结合的途径多种多样,我们在实践中主要从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依托“3+1”实习平台、仿真生产实习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相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团活动密切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暑假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相结合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依托“3+1”实习平台、仿真生产实习平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

我校为了推动 “3 +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一大批学生在 “1” 阶段进行专业实习的基地,这些实习基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社会生产结合的良好平台。思政部在学校整体统筹下,加强与各院系、实习单位的联系,定期组织一些学生搭乘学生实习专用车到实习企业参观学习或将某些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学生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的改革开放内容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职业道德内容就可以进行教学,由此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平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于专业实习过程,既增强了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又开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二)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效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

2005年,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v中青联发z2005{5号w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社团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由此看出,社团活动作为校园内的社会生产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具体可以从整合思政课教学内容,根据社团活动的性质和类型进行结合。依托学术理论型社团,深化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注重提升学术理论研究型社团的理论水平,确保社团活动的正确方向,促进社团的健康发展,使同学们从中汲取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如思政部指导的学术交流协会根据国际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和重大历史人物的纪念日,开展板报宣传,时事论坛、知识竞赛等活动。依托公益类社团,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结合公益类社团开展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亲身实践,使大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劳动意识、环保意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如赛扶协会、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勤工助学协会等。利用娱乐性社团,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品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结合文艺类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起到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倡导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的作用。如舞蹈协会、吉他协会、大学生合唱团等[1]。

(三)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带领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

“三下乡”,即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科技下乡包括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开展科普活动;卫生下乡包括医务人员下乡,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2] “三下乡”活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一直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我院思政部和学生处、团委曾多次联手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活动时间由之前每年的暑假拓展到每年的寒、暑假,活动形式是结合我院所在地区的优势与特点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1.爱党爱国宣传活动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社会调查和参观考察等方式,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成就和经验相结合的角度,充分学习、了解感受新中国多年的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到农村、城镇社区、乡镇企业等地方举办报告会、图片展、座谈会、宣传板报展等活动,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

2.义务教育活动

我院地处广州市郊区,周边有两所小学和一所中学,这里的农民子弟非常渴望得到学习上的指导和思想的交流,这为义教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资源和市场。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我们都会组织热心的同学到周边的农村对中小学生进行学业辅导,给孩子们开展一些体育、舞蹈、美术、百科知识方面的课程,,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推广普通话,指导中小学生诵读古诗文等经典作品,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应用,从而拓宽农村学生的视野。

3.文化宣传活动

组织暑期文艺演出队,精心编排一批农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现实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周边农村演出,丰富农村老百姓的业余生活。联系社会有关方面捐赠贴近农民生活的各类图书,丰富乡村图书站、室的藏书,帮助建成一批新的“农家书屋”,在此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和精神文明新风宣传活动,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4.法律援助活动

农村群众法律知识较少,法律意识淡薄,一些合法权益没能得到维护,我们组织学生到农村举办过多次法律援助活动,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帮助农民群众保护自己的权利,提高维权意识。

5.义务维修活动

这一活动主要面向理工科的学生,组织他们到周边的农村开展义务维修活动,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村民们修理电视机、电脑和电风扇等各种家用电器,帮农民家庭排扰解难。

还有其它一些有益的活动形式,如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去乡镇企进行调研,了解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针对农村凌乱的住宅道路布局,帮他们设计合理规划的图纸,另外对农村污染问题,开展一些环保宣传,并提出一些治污策略等等。

“三下乡”活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上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两者的结合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课堂教育不能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农业和农村,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克服轻视劳动的偏见;有利于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大学生贴近群众,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途径,我们主要是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人建议还可以与学生的创业实践和CDIO教学相结合,这将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林岳新.谈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及形式[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0(4).

[2]罗美红.“三下乡”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

[3]张清华.“三下乡”活动对大学生“三观“ 的指导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1(8).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1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途径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课题编号: 2011CY05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第2篇

一、社会史与全球史

如今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对全球化历史溯源,我们看到15世纪以后由于海上交通的空前发展,地球上东西方以及各大陆之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密切交往,逐步打破了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地区间的闭塞或半隔绝状态,世界渐渐连成一个整体。

全球化带给人们对于历史认识的新思考。德国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提出,至今最后一次的,现在最高涨的热潮是历史科学向跨民族的世界历史或全球史的开放。什么是“我们的历史”,这一观念由此改变了。民族维度并没有消失,跨民族的维度在我们的经历与期望中,在我们的自我理解中与行为空间中的分量加重了。他认为:首先我们在社会史研究中也应该加深对空间的思考,将界限作为研究专题,把民族国家之间的划界当作史实问题来研究,而不是简单地预定为史实。其次,比较研究,即系统地寻找相同与相异之处,是历史学者超越民族史的最佳途径。第三,关于“西方与其他”的专题。于尔根·科卡强调对全球史研究的开放,能够给社会史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它能迫使社会史学者,用对外部因素、广泛的交织、跨民族冲突与共生关系的关注,来补充他们在社会内部动力范畴内作出的习惯解释。[1]

美国学者彭慕兰探讨全球史(世界史)与社会史的关系,他提出可以把社会史分成日常生活史(劳动、饮食、育儿、恋爱、退职、残疾等)、大规模社会组织史(如国家社会关系、阶级构成、种族关系)、社会运动史(或认为推动社会变化的历史)三个部分,“世界史应当从具有浓厚社会史成分的不断发展的研究计划中、从宏大的社会史思维中吸收很多东西。”[2]268综合社会史研究成果建立与世界史的联系,对于彭慕兰提出的理论至关重要。

就中国史而言,明代社会的重大变迁出现在16世纪也不是偶然的,恰恰与中外贸易开展,中国大量商品出口,海外白银大量流入息息相关。明朝不断尝试赋役征收折银,从宪宗成化时代开始[3]到神宗万历实行一条鞭法制度化,明朝赋役征收折银化的过程与风俗变化的阶段符合。资料与研究表明,成化时期是明朝社会风尚趋变的时期,中经正德嘉靖之际的变化提速,至万历时期风尚奢华蔚为大观。白银货币化对社会经济结构变迁影响重大,将社会各阶层卷入市场之中,使得新的经济成分增长,社会各阶层的商业显著。[4]明代社会风俗的明显变化与日常生活中白银的流通和使用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海外白银大量流入所造成的。然而白银在明清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使用程度与作用究竟怎样,看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赵世瑜对华北区域社会史研究有新的设想。他认为:无论是在世界史还是在东亚史上,16世纪都是一个重要的时代。正是在这时,明朝深为“北虏南倭”问题所困扰。学界以往对明代“北虏”问题的解释框架,基本上局限于传统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冲突史及明蒙关系史。在与其相提并论的“南倭”问题得到新的解释并被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海洋贸易史框架后,对“北虏”问题的认识变化依然不大。事实上,在长城沿线发生的,以明朝和蒙古为主角的一系列事件,同样是全球史时代变化的组成部分。这使我们认识到,“内陆史视角”的观察与思考应成为传统的“海洋史视角”的重要补充。[5]

由上可见,我们在继承传统学术遗产的同时,结合“全球化”的概念,强化世界史意识,对于明清社会变迁应当有更深入的研究。

二、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路径

台湾学术界有效开展了对于日常生活史与物质文化的探讨。台湾学者“重视生活情景背后的文化心态,设法从这一问题在时间中的发展看出文化性格的常与变, 并且设法与该社会的整体结构取得联系”[6]5,《导言》。中研院“明清的社会与生活”主题计划所举办的“中国日常生活的论述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分组题目可见研究趣味,即包括:明清士大夫的工作与娱乐安排,日常生活的档案:类书大全、细小的问题,文字与事物,城市空间、国家、城市生活的旋律。吴智和教授带领的明史研究小组探讨明代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民间生活也是台湾生活史研究中使用的概念。

台湾日常生活史研究的代表作是胡晓真、王鸿泰编的《日常生活的论述与实践》(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本书以生活为主题,包含“天子至庶民”“生活与规范”“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文化”四个子题,代表四个不同层次或面向的生活史探索。消费生活取得的进展引人注目,巫仁恕教授《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版)提出晚明时期已经形成“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是奠基在都市化的基础上的,巫仁恕最新著作《优游坊厢: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闲消费与空间变迁》(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年版)以明代中叶至清中叶江南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活动作为研究核心,尝试将“空间”的观念带入到消费研究的领域,并且由城市空间出发,探讨明清城市内休闲消费活动如何改变了空间结构,进而分析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与权力纠结。

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二者有一定的共生性,基于社会史与文化史的结合,其突破点概括起来就是从生活史推究背后的形成逻辑,并思考它的社会文化意义。例如王鸿泰先生谈到物质文化消费与大众文化特别是生活关系的研究方法:“从细节上去看,具体地观察各种不同的“物”,到底在什么范围内流传?经历了什么样的流通过程?如何进入个人生活领域?对个人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再考察有哪些人?什么样的人?参与这个物的世界?同时,推论人与物的互动,可能构成什么样的社会文化与人际网络?”[7]352日常生活史研究需要认识“物”,借鉴多学科知识与方法非常有必要。

中国大陆最近值得注意的著作有宋立中《闲雅与浮华:明清江南日常生活与消费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周榆华《晚明文人以文治生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等。宋书所论明清江南居民节日、鲜花、时尚消费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影响意义,以及游船、旅馆、娱乐服务业的经营形态,给人印象深刻;周书出自文学研究者之手,论述的对象主要指从事虚文的“词章家”一类,或者说在经济上,不靠制度保障而以文作为谋生工具、自求生路的人,揭示出诗文如何谋生以及文人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体现的诸色人等是活生生的,借助物质消费才可以进入日常的生活状态,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的探讨为社会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

三、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取向

历史人类学与日常生活史不可分离。历史人类学研究民俗习惯的历史变迁,以揭示人的行为反映的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而社会文化根植于生活。日常生活史是历史人类学的重要出发点,历史人类学不是一种独特的研究对象而是强调一种研究视角与方法。欧美学术界诸多重要流派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立足于日常生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2002年德国学者汉斯·梅迪克撰写的《历史人类学》词条指出:“对于‘历史人类学’的独特形象而言,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是日常生活史与体验史……‘历史人类学’的出发点认为,历史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不能被理解为完美无缺的,而应该被理解为‘文化文本’与‘文化建构’。在理解‘历史人类学’时,人们必须在历史进程中研究历史的物质性。”[8]132133这是具有浓烈新文化史色彩的论述。

历史人类学也与地域社会史有不解之缘。明清社会史立足于地域与田野实践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已经处理到日常生活、地域社会与历史人类学的关系。陈春声谈到“走向历史现场”问题时,结合自己在韩江流域的梅州和潮州地区的研究实践,阐明历史人类学了解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强调在历史现场中“了解传统社会生活中种种复杂的关系”;在提倡“眼光向下”,强调重视普通人日常生活经验的时候,要把握百姓的“历史记忆”表达的常常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历史背景的解释;在“国家”与“民间”的长期互动中形成的国家的或精英的“话语”背后,百姓日常活动所反映出来的空间观念和地域认同意识,是在实际历史过程中不断变化的。[9]

历史人类学研究需要借助民间文献,而理解民间文献离不开对于民众日常生活的认识。郑振满指出民间文献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关系,他说:“每一种民间文献可能都和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生活方式有关。如果不把民间文献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不了解各种民间文献的作者和使用范围,也不能真正理解民间文献的历史意义。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田野,就需要历史人类学了。”[10]358就是说,历史人类学通过田野调查与解读民间文献理解“人群”和“生活方式”。

可见,历史人类学重视地域、从生活出发的研究取向,是社会史研究十分需要的。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社会史研究的趋势,或许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首先是社会空间的扩展,强调研究中把握好社会与村落、城市、区域乃至全球化的关系;其次重视社会史与新文化史联袂,将感觉、日常生活、社会与文化的建构等等纳入视野;最后强调跨学科的视野,这些年历史人类学、艺术社会史、医疗社会史、法制社会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社会史展示出美好的学术前途。

参考文献:

[1]于尔根·科卡.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史研究[J].景德祥,译.史学理论研究,2007,(1):58-65.

[2]彭慕兰.社会史与世界史:从日常生活到变化模式[M]∥杰里·H,主编.全球史读本.夏继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张瑞威.一条鞭法的开端:论明宪宗一朝的货币政策[J]. (台北)中国明代研究学会.明史研究,2007, (10).

[4]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M]∥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5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赵世瑜.时代交替视野下的明代“北虏”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63-74.

[6]蒲慕州.生活与文化[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7]王鸿泰.从社会经济史转向社会文化史——台湾二十年来新史学的发展[M]∥江南社会历史评论(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8]斯特凡·约尔丹.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第3篇

Abstract: Theory society in colleg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ory society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 which needs innovation to provide feasible measures for promoting colleg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analysis on theory society's carrier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problems and explored how to make innov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理论社团;载体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Key words: theory society; function as a carri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265-02

1高校理论社团概述

高校理论社团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实践、宣传、研究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类社团主要以“思想学习研究会”、“邓小平理论学习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小组”、“科学发展观学习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会”等理论学习社团为主,并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与时政知识相结合,将党的理论知识与党的方针政策相联系。高校理论社团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媒介能起到很好的双向服务功能。理论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观念的渗透教育,加上其本身就在学校领导下开展活动,这就使高校理论社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通过学生社团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融合到社团活动中去。

2高校理论社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功能

2.1 高校理论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对人的管理,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一种实践活动,着眼于解决人的道德品质、政治立场、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人生理想。

而理论社团从根本上说也是对人的管理,社团内部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管理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管理的具体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团成员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了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高校理论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管理载体。

2.2 高校理论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高校理论社团是在团委直接领导下的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一个平台,其本身包含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这些因素往往是校园文化的主流,也是一种社会主流文化支配下的文化形式。每一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在感受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潜移默化地教育效果,从而有利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2.3 高校理论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载体环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于控制人们的行为具有巨大的约束力。①高校理论社团活动因与理论知识、时事政治、党的理论政策紧密联系,在校园文化中形成了一种理论学习的氛围。其在活动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社团的具体环境中,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学生的行为的目的。每个生活在这种环境氛围中的学生的思想品德结构都会受到其中包含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理论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载体。

2.4 高校理论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高校理论社团在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的教育融入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之中,这些活动内容充实、品位健康、形式多样、格调高雅,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体,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渗透力。因此,高校理论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活动载体。

3高校理论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组对温州地区高校的理论社团状况进行调研,开展了“温州地区高校理论社团现状”的问卷调查。问卷主要从温州地区高校理论社团的数量、社团活动对象、学生参与状况、制度、活动、文化等方面展开。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89份,问卷回收率为98.2%,其中有效问卷589份。调查结果表明,温州地区高校理论社团建设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活动对象精英化倾向据调查,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将理论社团往往作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或者党建工作的一个平台,成为学生干部或者党员发展对象理论学习的一个阵地。一些高校甚至将经过理论社团的学习并且顺利结业作为学生竞选核心干部的必备条件。这就造成理论社团在招收对象的时候往往是针对学生干部,从而使社团活动对象精英化倾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学校资源的有限性,一个学院往往只有一个理论社团,而且每期社团招收的人数都是非常有限,从而使少数人享受了理论社团学习的机会,而大多数的学生则游离于社团活动之外。

3.2 活动亮点、闪光点少目前一些高校理论社团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深入研究却发现其开展的活动往往流于传统的读书汇报会、专家讲座、论文征集等活动,缺少将相对枯燥的理论学习寓于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的有效方式,吸引不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学习,从而影响了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3.3 社团内部制度建设有待完善根据调查,目前大多数高校理论社团内部制度不完善,缺乏的完善的考核制度、学习制度等等。或者有些社团内部虽然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不完善,制度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这主要是因为社团内部的指导者的缺位。大部分社团由一些有着繁重行政或者教学任务的教师担任,从而使得指导老师无暇顾及社团的发展,导致社团内部的涣散。

3.4 实践基地流动性,社团活动难以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很多高校的理论社团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在社会实践当中实践地点的选择则没有固定性,通常是一次活动换个地点,这就使得每一次的实践活动都要为地点的选择,活动的前期宣传准备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使活动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影响力难以深入。

4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理论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

4.1 依托网络,构建平台,拓展三个代表理论社团活动对象的覆盖面网络已成为青年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大部分信息都是从网络上得来。高校理论社团可以通过网络来开辟广大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交流的新阵地,建立理论学习的相关专题网站,并设置BBS论坛,可以在论坛上每月设立一个讨论话题,实现社团与广大学生的一个互动,发挥网络阵地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自我参与自我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发挥潜移默化作用。

4.2 创立品牌,寓教于乐,提高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个组织最显著的标志是它具有自己的组织文化,而品牌活动是组织文化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高校理论社团要注重活动这条生命线,着重在提高活动质量上下功夫。力求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寻找各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活动,并创立社团的品牌活动,以活动的丰富性、知识性和可参与性来吸引人,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理论学习效果。比如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会”目前在实施的“学理论,话流行”话剧表演不施为理论社团活动的一个成功举措。活动通过以话剧的形式表达理论知识,演绎当前时政热点,让学生们从感性出发了解政治,并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展得有声有色,收到了第一课堂收不到的效果。

4.3 健全制度,加强指导,增强理论社团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进一步发挥高校理论社团的先锋作用,必须加强自身制度机构建设,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高校要建立、健全理论社团的各项管理制度、学习制度、考核制度、财务制度等,加强社团人员的管理,使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理论社团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要加强对社团人员的管理,确定有效的骨干培养选拔制度,重视社团干部队伍和骨干队伍的建设,要对社团主要干部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明确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促进社团持续、健康发展。

4.4 固定实践基地,增强高校理论社团工作的影响力高校理论社团应该有自己具有独特性的阵地,应积极支持理论社团根据其自身特点,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充分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会员成为理论的实践者、政策的宣讲者。这样可以避免社团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前期的场地联系、选择和准备等工作,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抓好活动的质量,促使理论社团的实践活动开展的更加顺利,使活动产生长远而深久的影响。

注释:

①陈秉公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285.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崔润东,赵永吉,卜丽,吕晓波.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J].高等农业教育,2002(4).

[3]李迪.浅谈大学生社团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0):447.

[4]李栓久.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辟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6).

[5]李莹.浅议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制度建设[J].大学时代(B版),2006,(8):141-142.

[6]何海兵.“红色社团”的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03,(4).

[7]吴冬梅,孙勇.发挥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哈贝马斯;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生活世界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039-02

市民社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中西方学界关注的重点,不同社会背景的学者们建构着自己的市民生活理论,表达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关切,例如马克思、葛兰西、哈贝马斯等。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在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中有着重要地位;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对市民社会理论有着突出的贡献,但亦有其局限。

一、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缘起于对黑格尔市民社会观的批判和超越。黑格尔认为国家是绝对精神的体现,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国家应当统治社会领域以达到人与人的真正联合。马克思起初认可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随着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及经济利益的思考开始转变看法。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交往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经济关系的总和。市民社会的本质是一定物质交往关系,它“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1]41此外市民社会还包括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的一切非物质关系,如各种社会组织、私人生活等。

市民社会同政治国家是既分离又统一的关系,二者都是一定生产力阶段上阶级和私人利益的产物。前资本主义时期,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是合一的,政治国家掌握着市民社会的全部权力,市民社会淹没于政治国家之中。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私人的物质生产、交换、消费活动摆脱政府的家长式干预,”[2]61资产阶级为此发动革命,市民社会同政治国家实现分离。这一分离具有历史进步性,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将在新基础上重新合二为一。市民社会发育成熟,从政治国家收回全部权力,全体人民共同掌握权力,组织生产、进行自我管理,国家走向消亡。

二、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

哈贝马斯把市民社会称为私人自主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政治国家)相对。私人自主领域又分为市场领域和公共领域,市场领域是经济意义上的,指“以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市场体系,包括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及其控制机制”[3]61;公共领域是文化意义上的,指一个受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领域,“包括教会、文化团体和学会”[4]29等。市场领域是公共领域发展的基础,只有“市场不断获得自由”才能“实现市民社会的私人化”[4]84;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早期理论的核心和“全权代表”,公共领域通过制约公共权力机关以维护市场领域的经济秩序和利益,这一过程又增强了人们对公共权力机制的认可度,为政治国家奠定合法性基础。哈贝马斯初期的市民社会理论建立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上,体现着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公共权力机构对市民社会的影响和控制愈益深入,国家和社会的分离状态出现融合趋势,出现“国家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国家化”进程,政治国家会侵蚀市民社会,造成市民社会结构受损,资产阶级的政治合法性也由于缺乏公共领域的认可而面临危机。

哈贝马斯后期的市民社会理论,剔除了市场领域的部分,使市民社会成为一个纯粹社会文化体系――即生活世界的组织与机制,指“一些非政府的、非经济的联系和自愿联合”[5]189。“生活世界”是哈贝马斯后期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旨在使人们重视生活实践的感性基础领域,而不只关注自然科学的技术化倾向。“生活世界”由文化、社会、个性构成,文化即知识储存,“当交往参与者相互关于一个世界上的某种事务获得理解时,他们就按照知识储存来加以解释”;社会即合法的秩序,“交往参与者通过这些合法的秩序,把他们的成员调节为社会集团,并从而巩固联合”;个性是一个主体在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方面具有的权限,它“使一个主体能够参与理解过程,并从而能论断自己的同一性。”[4]2“生活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文化体系,社会结构中“生活世界”外,是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融合成的“系统”,“系统”与生活世界(市民社会)处于对立状态。生活世界以人们日常的沟通、理解为目标,体现人们间的交往行为,其行为由规范来调节;“系统”建基于政治国家和经济组织,体现为“目的――工具”的理,其行为由金钱、权力来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系统”不断侵蚀“生活世界”,致使“生活世界”被殖民化。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的危机实际上是一种现代性危机,而出路在于恢复交往理性在“生活世界”中的基础地位,这是哈贝马斯后期的市民社会理论的新意所在。

三、二者理论之比较

(一)相同点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的相近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对市民社会的探讨都立足于所处的社会现实。马克思考察市民社会是在《莱茵报》工作期间,对林木盗窃问题及书报检查制度的思考促使他关注现实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利益关系。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对现实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反映。早期的理论是从18和19世纪初英、法、德的历史语境[6]22出发,公共领域根植于私人社会领域,是政治国家与市场领域沟通的桥梁;后期的理论反映后现代资本主义的社现实,系统不断吞噬社会文化促使哈贝马斯转向对生活世界的研究。第二,都认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发展的趋势是从分离走向融合。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它们之间仍隐藏着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国家最终会回归市民社会。哈贝马斯认为“系统”和“生活世界”的分离,在消极的情况下“系统”吞噬“生活世界”而融合;在积极的情况下“生活世界”的交往理性与“系统”制衡,实现良性互动和积极融合。

(二)不同点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市民社会的核心和实质内容不同。马克思主要从经济角度定义市民社会,认为市民社会中的物质交往关系是核心,它决定着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哈贝马斯主要从文化角度定义市民社会,早期理论的核心在公共领域,他认为公共领域相较于市场领域有着更为重要的功能;后期理论的核心是“生活世界”,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系统成为市民社会的全部内涵。不论是公共领域还是“生活世界”都是一种文化系统,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意识、上层建筑。

第二,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状态与消亡方式不同。就分离状态而言,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是相对的;哈贝马斯认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是绝对对立的,不论是早期理论中的公共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还是后期理论中的生活世界与系统之间都处于敌对状态。就消亡方式而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矛盾的激化促使政治国家摆脱抽象性回归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达到融合。哈贝马斯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后期,在市民社会殖民化中,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走向消极融合。为转变这种消极融合,就要恢复交往理性和社会文化的独立地位,以理性精神制衡政治力量,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实现良性互动和积极融合。

第三,研究市民社会的理论走向不同。马克思在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以此为基础,研究生产力和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深入生产关系理论研究,又升华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开始用唯物主义来解释政治社会领域的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市民社会的分析,剖析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决定作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认为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和动力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生产关系理论基本形成。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挖掘历史发展的规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把市民社会规定为“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具有决定作用,政治国家、政治制度是上层建筑,处于从属地位。哈贝马斯的理论从早期的经济、文化的二元定义转向后期彻底的文化定义。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重新考察后,认为“生产力”与“社会劳动”同义,属于理;“生a关系”是一种划分权利和分配利益的模式,也就是“交往关系”;生产力并不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不反作用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是属于人类意识层面的学习机制,是人类对技术知识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习,是主体间的互相理解和共识;这些决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所以他转向了纯粹文化体系的研究,深入到生活世界研究人类的相互交往。

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有其可取之处,他的确洞察到了后现代资本主义所面临的困境,使我们看到了人类对技术理性的追求加剧了人的异化和生存困境。其理论探索为解决当代资本主义危机提供了新思路。但其理论的偏颇之处在于:第一,未看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未看到物质和经济关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过分强调文化的反作用和语言的媒介作用,企图通过语言达到相互理解以重建交往世界。第二,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是资本主义背景下的市民社会,不可能完全独立于社会的阶级结构而存在。他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融合的观点,体现着重塑资本主义统治合法性的立场,具有一种革命的不彻底性,且他对理想市民社会的建构趋于理想化,忽视社会阶级结构对市民社会的影响是不现实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93(4).

[3]李佃来.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探讨[J].哲学研究,2004(6).

[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都非常重要,各级领导和部门对此都非常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两项工作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处于分别对待和开展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有必要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从而真正达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关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两者关系紧密相联,有很多相通之处。

(一)两者的内容有重叠部分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设置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形势政策》,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二)两者的实践形式有互通部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和思想道德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二课堂。我们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特点和特殊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专题讲座、社会调研、公益活动等。“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可以使学生在“第一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品质。

(三)两者的指导思想相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注重教学进程的一致性,还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给他们提供切合实际的指导,并鼓励和支持当代学生敢于冒尖,鼓励和支持他们向老师质疑、向书本质疑、向权威质疑。同时也尊重当代学生的人格,正确看待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充分发扬民主,给每个学生公平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得到创造性的全面的发展。两者都从学生立场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四)两者的目的一致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系统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战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重在潜移默化,它如一只无形的手,指导着学生们向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无论学生愿意与否,只要长期置身其中,在不知不觉中都会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不自觉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两者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组织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

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学生社团以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和符合青年学生重个性张扬、求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结合广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的思想实际,引导、组织学生成立理论学习社团,如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时事政治研讨社等,把理论学习社团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则应该亲临指导理论学习社团活动,经常与学生一起座谈、讨论、畅谈学习心得。学生在理论学习社团可以通过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学到在课堂教学上难以系统学习的知识,同时,可以把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应用到他们的业余学习中,使理论学习社团变成内化理论知识、提高个人思想素质的重要渠道。此外还可以通过少数精英学生带动大部分学生,在学生中掀起学理论、促素质的局面。

(二)组织和举办专题讲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

专题讲座是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教育者在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全面把握马列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的同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从时代的发展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学会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观察社会、审视世界,达到学以致用,应组织专题讲座,邀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针对性地、紧扣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举办高水平的专题讲座,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认真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可以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的抽象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关心国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求真务实的良好人生态度。实践表明,高质量的理论与时事相结合的专题讲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三)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社会实践是把学生从课堂教育带到社会中,它具有社会灌输、事实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普遍存在,不少实践活动教师都放给学生自己来进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部分学生存在简单应付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时,只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调动、利用校内各种教育力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要将实践教学与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实践教学与党建、团建相结合,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清明扫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教育者要组织安排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则要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他们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同时也可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意识。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促进邓小平理论进入学生头脑。

三、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委员会,形成校主要领导统一负责,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等分工负责的领导与管理体制,将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为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师资队伍保障

首先,师资队伍数量的保障,按师生比配备师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学生之比严重失调,思想政治工作专职教育者特别是专职辅导员和学生之比也严重失调,师资队伍数量明显偏少的现状要求高职院校应从学校和学生发展大局出发,按师生比合理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其次,师资队伍质量的保障,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专职教育者的岗位培训。高职院校要有计划地选派他们出外进修学习,参加培训,组织他们开展社会调查,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身能力。

(三)考评机制保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课堂的考评体系比较完善,相比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和思想道德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二课堂的考评体系则需要建立和规范。为便于考评,应注意第二课堂活动的可操作性,尽量量化考评指标,制定考评标准。第二课堂活动要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基本能力。考评坚持过程与结果、知与行、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学生的综合考评中,应加大第二课堂活动成绩和学分的比重,形成规范、合理、客观、系统、多元的教学考评体系。

(四)经费保障

学院要把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纳入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给予物质保障,切实解决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第二课堂活动的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3]王岩.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二识[J].江苏高教,2006,(2).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第6篇

一、初中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的意义

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在掌握确凿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思想政治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观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写成议论性文章就是思想政治小论文。

1.初中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广大政治教师要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法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根据不同的选题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进行发现和创造,大胆打破观念的束缚、时空的限制,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初中政治教学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并不排斥学生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研究。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政治小论文是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3.小论文活动能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初中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的实施

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要注意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以解决现实问题,要体现时代感、新颖感和生命力,要以事实为依据,善于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让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和进一步提高。笔者每个学期都会在所任班级中开展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由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可表达性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十分重要的只能意会知识的学习;只重视了听、看,忽视了做,所以笔者在进行政治小论文教学的备课时会多花一些心思。具体活动方式是教师指导与学生个体活动相结合,活动的具体步骤如下。

1.教师指导。首先,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学生积极参加这项活动;其次,讲清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再次,举办政治小论文写作讲座,介绍学生阅读优秀政治小论文。

2.学生的个体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材料,做社会调查。在学生掌握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分析、整理、提炼与小论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透过现象揭示其内在本质和规律,从实际中引出理论或结论。然后,拟定题目,撰写小论文。

3.教师指导。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撰写小论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理论和认识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研究与写作水平。一般情况下,小论文可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展写作。

4.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评选小组进行评选活动,并将优秀小论文推荐上报。

5.在一学年小论文活动结束后,要对小论文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可采用教师小结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初中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的反思

以上方案的实施,鼓舞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使政治小论文写作这项政治课教学活动,得以更广泛地开展起来。并且笔者通过多年的政治小论文写作教学实践形成了如下反思。

1.选题内容应该注意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以及典型性。从获奖论文来看,所确定的题目应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同时又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解决现实问题,反映对社会的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的关注。如:诚信、环保、校园暴力、中学生上网面面观等课题。

2.要精心指导。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和提高论文质量的关键。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第7篇

    李泽厚对黄药眠“社会性”思想的理论继承

    在《论美感、美和艺术》一文中将“美感二重性”的“主观直觉性”理解为人类长期社会生活的历史产物就已经显示了李泽厚对于“社会性”的理解。而这一理解是李泽厚在对蔡仪和朱光潜的美学批判中,吸收了黄药眠先生美学思想的结果。这在《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一文中有着更为清晰而又直观的反映,正如该文开篇所说“他们总是这样那样地、有意无意地不是否认美的存在的客观性(黄、朱),便是否认美的存在的社会性(蔡)”,在“非此即彼、互相排斥”中要么抹杀了美的客观性,要么抹杀了美的社会性,走向了“不可统一的对立”(13)中。李氏此话一出,由其标举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的美学大旗,其意不言自明,目的就是要在理论“缝合”中修复并“连接”起黄、朱、蔡三人在“客观性——社会性”两极之间的“鸿沟”,以此通往美学研究的真途。为打破“黄、朱、蔡”三人在“客观性与社会性”问题上的“非此即彼”,连接上这种“割裂”,于是,一方面,对于朱光潜由“心物关系说”过渡而来但仍然侧重于美是人的主观意识情趣的“主客观统一论”美学,李泽厚拿起了蔡仪“客观性”思想的板斧,从“存在决定意识”的反映论哲学出发,义正词严地指出“即使承认了美(美感)的社会性而拒绝承认美是不依赖于人类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就“仍然不是唯物主义”,由此在“存在决定意识”的“客观存在”维度上李泽厚与蔡仪一起再次将朱光潜打入了唯心主义的阵营中;而另一方面,对于蔡仪一直坚持的“美的客观性”问题上,他又拿起了黄药眠“社会性”思想的利剑,从“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出发,批判蔡仪“把美或典型归结为一种不依存于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自然属性或条件”,由此在人的现实生活的“社会性”维度上李泽厚将蔡仪划归入简单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阵营之中。以批评蔡仪为例,李泽厚对于“社会性”的理解集中表现在对人类社会的关注中:“要真正解决美的客观存在问题,就不能否认而要去承认美的社会性。应该看到,美,与善一样,都只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14)更难能可贵的是,年轻的李泽厚为了说明自然美的“社会性”,推翻蔡仪“美在客观现实”的观点,他引入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化自然”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观点,集中论说了“美是客观存在,但它不是一种自然属性或自然现象、自然规律,而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属性、现象、规律。它客观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15),它本身已“大大不同于人类社会产生以前的自然,而已具有了一种社会性质。它本身已包含了人的本质的‘异化’(对象化),它已是一种‘人化的自然’了”(16)。李泽厚紧紧抓住了马克思关于“自然的人化”这一命题,从人的生活实践的角度出发,强力彻底地批判了蔡仪美在客观自然属性的观点。然而,学界据此则基本认为“美学大讨论”中,李泽厚是第一个引入“自然人化”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社会性”角度出发进行美学分析的学者。而实际上,不但李泽厚“社会性”的思想源于黄药眠,而且其“自然人化”以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也晚出于黄药眠先生。空口无凭,有史为证:首先,早在1946年发表的《论美之诞生》一文中,黄药眠先生就已充分论说了美在人类实践生活中的“社会性”意义:“一切自然界的风景,艺术的色彩、光线、线条和运动,都是死的,只有人类才能赋予它们以生命,然而人类的意识,又是有社会的意义的、阶级意义的。这一点本来是一个最平凡的真理,可是常常被学者们所忽视了。”(17)由于蔡仪持静观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他是基本否认美的社会属性,而朱光潜先生虽持“主观与客观统一”的思想,也坚持“社会性”的维度,但朱光潜理解的“社会性”仅仅只是自然物“夹杂着人的主观成分”所形成的“社会的物”(18),也就是说“社会性”在朱光潜美学组成中仍是人类社会意识、情趣等主观性占主要地位的东西,很显然,这种强调人的情趣意识的“社会性”与黄药眠所理解的人类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社会性”在思考的路径上具有本质的差别。据此,三除二,显而易见的得出:作为“缝补罅漏”,“连接割裂”“黄、朱、蔡”三人理论的李泽厚,其“社会性”的理论来源只能是来自黄药眠先生。其次,虽然黄药眠先生没有如李泽厚一样按照“学术规范”明确地在文章“页脚处”将引用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自然的人化”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观点的文献明确注释出来,但是这丝毫不影响黄先生成为“美学大讨论”中真正率先运用“自然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观点进行美学分析的第一人(19)。黄药眠先生在《论食利者的美学》一文中,在批评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将人情世态与自然事物加以类比时就已经从“自然人化”的角度对美的本质的混淆进行了批评。黄先生指出:文学之描写自然现象和描写社会生活,这中间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文学描写自然形象的时候,常常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即把自然加以人化,其所描写的是物,而所表现的却是人的境界,人的感觉和理想。但当它描写社会的人和人的生活的时候,它却不能不如实地写出生活的本质,努力去捕捉生活中所包涵着的美。(20)由于受历史所限,该文正式发表于《文艺报》(1956年7月)时,关于“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以及“自然加以人化”这处最最关键的句子与论述“美感二重性”一样也被删除,但在1957年版的《初学集》中得以完整出版。这些只是历史因素的偶然!但历史的今天我们理应给予客观合理的对待。综上而言,李泽厚“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论”美学中,其“社会性”的思想源自于黄药眠,并且正是师宗和吸收了黄药眠美学思想中强调人类生活实践的“社会性”理论营养以及关于“自然加以人化”等美学结论,李泽厚才以“黄氏美学”解说者的角色在前辈理论的继承中,强调了社会生活之于美感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自然人化”这一美学命题加以了理论上的发挥,并由此走向了“实践美学”的建构之途。

    “实践美学”对“生活实践论”的选择、吸纳与发展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毕业论文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它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感受困难的社会成员,增强其能力,促进其与社会环境相适应,达到增进其福利的目标。社会工作是将工作者、服务对象、问题、资源、社会环境等因素连接起来并进行有效配合解决问题的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社会工作者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实务能力。实务性、实践性及应用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特征。据此将专业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具有助人自助专业价值理念、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操作技能,在专业服务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围绕此目标调整课程体系,强化培养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与实际紧密结合,搭建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一、完善管理文件,规范管理,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

学校社会工作自2003年招生以来目前已有近十届毕业生,在毕业论文指导这一教学环节中一直进行高度重视,规范管理,严把质量关。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从专业实习初期就开始下达任务书,到毕业论文的开题、撰写、中期检查,预答辩、毕业论文答辩及最终论文归档共设七个环节。为了更好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召开专业教师研讨会,就以往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进行梳理,对出现的共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原有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又增订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暂行规定。该规定对学生的出勤、写作态度,教师指导形式、职责及论文写作步骤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另外又重新修订了有关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范。该文件对论文的规范撰写提供了依据,大到选题方向、论文框架,小到标点、空格、注脚、图表、案例、参考文献及中英文摘要等内容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并附有毕业论文模版及调查问卷模版,确保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规范有序,为毕业论文的规范性提供了制度保障,严把质量关。

二、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培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及水平

所谓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中学习到的专业理论、专业方法服务于社会工作实务当中,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改善社会关系,提高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方法、技巧,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社工实务能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介入能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实际就是对所学专业一次整合和提升过程,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是学校办学水平、教师素质和学生能力三位一体的一次综合考查评估过程。如何从专业的视角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如何构思论文构架,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理论,如何体现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在具体分析论证过程中如何运用相关研究方法,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运用SPSS统计分析等等,这一系列环节运作的好就是一次整体实力水平的学习提升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提升毕业论文的水平,专门安排了相关老师对学生进行了研究方法及相关软件运用技巧等方面的强化训练,另外对论文调查问卷的设计、访问提纲的设计、图表的制定及规范性要求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与说明。

三、建立稳定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为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奠定实践基础

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实习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学习模式。可以说没有社会工作的实习,就无法实现社会工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此我们建立了稳定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平台。经过多年的努力,实习基地已经由原来的单纯依赖社会组织逐渐发展成四个不同层次的实习实践平台体系:一是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到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签约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经过多年的运作目前已建立相对稳定的常态化的顶岗实习基地。二是依托学校以教学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实践基地;三是依托社工系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工实务组织微澜社工服务社;四是依托人文学院以教师为主导的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目前已承揽多项不同层次社工项目。学生可以在这些不同层次的实习实践基地开展各种实务活动,同时也结合自己的实习内容确定论文的选题,开展实务活动,有效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由此也逐渐构建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多层次、多模块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培养框架体系,为学生进行实务训练、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和就业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社工实务活动提供了平台。这种人才培养框架体系整合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资源,确保了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条件和质量,保证实习质量,也为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奠定了强有力的实践基础。

四、以3+1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就业一体化

为了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中学习到的专业理论、专业方法服务于社会工作实务当中,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实务能力,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们采用了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大学前三年时间里在学校完成专业理论专业方法的学习。将原来分散在不同学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重新整合为综合实践环节,并将此教学环节集中放在大四一整年的时间在社会这一大课堂来完成,整合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其中将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即顶岗实习,学生的综合实践岗位与将来的就业岗位统一起来,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试用期统一并行,而在毕业论文环节要求学生以综合实践岗位为依托,带着专业思考去实习,在实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也就是说要求学生要根据自己综合实践岗位的具体工作进行毕业论文选题,然后在实习工作中开展相应的个案项目、小组活动、社工项目等社会工作实务来撰写毕业论文,从而使毕业论文突显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性的特点,学生毕业实习、论文、就业一体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毕业论文在选题上力争与实习、就业相结合,这既体现了专业实习的效果、增强了学生毕业论文的实效性,同时也可促进学生尽快适应职业角色,缩短工作的适应期。而这种实习、就业、毕业论文三位一体的教学形式,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和社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五、毕业论文与综合实习岗位有机结合,突显社会工作的实务性

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而实务性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因此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这个环节上尽量突出社会工作的实务性特征,以强化论文的实用价值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尽量避免学生撰写空谈理论的文章,使其尽可能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这既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也是3+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由于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中要求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要以综合实践岗位为依托,带着专业思考在实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社会工作实务,最终形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因此学生从专业实习开始就与指导教师就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讨论研究,特别是在社工机构实习的学生在选题上力争与实习、就业相结合,积极开展个案、小组等实务活动,毕业论文真题真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大多来源于学生对实习期间所接触项目活动的思考及实习机构运作模式的研究,这既具体落实了3+1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毕业论文应用性,突显了社会工作的实务性、实践性的专业特色,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更需要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和突破,强化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艳娇.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设计方案新构思[J].教学研究,2011,5

[2]初智巍.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5

[3]毕亚斐.拟剧理论视阈下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4]陈英,梁爽.社会工作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

[5]李金娟.高校小组社会工作课实践教学的走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8,4

[6]魏斌.论职业指导的人本服务[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